千禧年的预言启示与展望 (第三集) 2000/1/23 美国罗斯密高中 档名:21-092-0003
诸位法师,诸位大德、同学:
昨天,我们讲到世尊教学的内容,「转恶为善,转迷为悟,转凡为圣」。当我们对於人与人的关系搞清楚了,人与自然环境的关系搞清楚了,人与天地鬼神的关系搞清楚了,怎样做一个转变,这就谈到修行。「行」是我们的生活行为,行为有了错误,要把它修正过来。一切众生都需要依靠圣贤的教诲。什么叫圣,什么叫贤,我们要把这两个字的意思搞清楚。对於宇宙人生的真相彻底明白了,丝毫没有错误,这个人我们称圣人。明了而没有到彻底,称之为贤人。佛是大彻大悟,彻底明白宇宙人生的真相,古印度称为「佛陀」。佛陀这个名词的含义,中文翻作「智者」、「觉者」,实际上就是中国人所讲的圣人,菩萨则是贤人。
一般宗教里面称为「神」。我们常常听到宗教里面讲的「神爱世人」,「神」是什么意思?我们看看中国词汇里面的解释:「聪明正直谓之神」,这个说法也能讲得通。可是我们看看神这个字的形象,它的意思还不止是这样的。中国的文字是象形文字,里面含义非常之深。神这个字属於会意,我们看这个字,左面是个「示」,「示」是什么意思?上天之垂象,这个叫示。古时候写「上」字,就像我们现在的二字一样。下面垂这三条,就是我们今天讲的自然现象。上天之垂象,今天的话就是自然现象。右面是个「申」,「申」就是通达的意思、明了的意思。换句话说,从这个字形的本意我们来体会,就是对於自然现象畅通而没有障碍,这是神。所以你懂得这个字真正的含义,你就不会迷信了。
由此可知,称佛、称菩萨、称圣、称贤、称神,几乎是同一个意思,都是明了宇宙人生的真相。我们前面所讲的宇宙之间人与人的关系、人与自然环境的关系、人与天地鬼神的关系,他都明了通达毫无障碍。明了通达了,他的所作所为,他的思想,他的见解,他的言论,他的行为,都是善的。善的标准是从这个地方定下来的。如果我们对於人际关系、人与环境的关系、人与天地鬼神的关系茫然无知,於是我们想错了、看错了、说错了、做错了,这就叫恶。所以佛的教学,对学生的要求,第一步,教给我们「转恶为善」。这时候,你对於宇宙人生的真相、大道理,并没有搞清楚,并没有搞明白。这时怎么办?善恶标准在哪里?於是圣贤人的教诲,就是我们断恶修善的标准。
我常常对初学的同修们说,我们要想真正学佛,真正有成就,一定要「尊师重道」。对老师要有信心,对老师要有敬心,我们的修学才会有成就。因为老师先知先觉,他明白了,我现在还不明白。他所作所为正确,我们依照自己的意思,自己的想法、看法去做是错误的。如果你要不相信,你不妨试试看,依照自己意思想法去做,你会遇到许许多多的障碍。从这个地方我们就应该警觉过来,如果纯善无恶,那应该是畅通无阻,倍受欢迎才对。为什么会遇到许多障碍,遇到许多反对的意见,决定是有过失。
我们如何修学?放弃自己的成见,放弃自己的想法、看法,随顺佛菩萨的教诲,这就对了。随顺古圣先贤的教学,我们要肯干,这才叫好学生。真正能顺从老师,才是好学生。老师是不是只教我们这些?不是的。如果老师只教导这一个阶段,老师没有尽到教学的责任。这是第一步,等於说是你不认识路,老师在前面走,你跟著他走。你不认识路,老师必须慢慢把你带入状况,让你认识路。认识路你自己走了,不必再跟老师了,那就是破迷开悟。悟是我认识了、我明白了,这个时候就是我们中国古人讲的出师,现在人讲的毕业。悟了就毕业了,就可以离开老师。你的想法、看法、作法、说法,纵然不会跟老师完全相同,但是非常接近,不会有大过失了。这是诸佛菩萨的真实教诲,我们要明了。不明了,往往随顺自己的知见,「你有什么了不起!比你高明的人多得很,我何必要跟著你走?」这就不是作学生的态度,你要想觉悟那就难了。往往一个好老师,他教的学生不少,其中有成就的、有不成就的,原因在哪里?接受老师的教诲,这个人成就了;不肯接受老师的教诲,虽然跟老师的时日很久,得不到真实的利益,古今中外比比皆是。
今天早晨,北美卫星电视台董事长萧先生,跟我们见面,我没有想到,他听我讲经的录影带有很多年,我们一见面,他说:「我们是老朋友,我认识你很久了。」我就跟他谈到,现在这个时代跟过去不一样,我们要懂得观机。二十世纪初期,古圣先贤的教诲还没有完全断掉,像我这个年龄,感受到一些气氛,实际上我们接受古圣先贤的教诲是微之又微,这是微不足道,这是接受气氛。可是二十世纪中叶以后完全没有了,所以现前社会五十岁以内的人,他完全不懂,连气氛都没有沾染到。今天社会普遍的现象,儿女不听父母的,学生不听老师的,出家徒弟不听师父的,有很多人来给我说,我说这是正常现象,这是二十世纪末期的正常现象。
我们要明白,人文的教育没有了,伦理道德的教育被遗忘了,今天人与人的关系不是伦常关系。中国伦常从前讲「夫妇,父子,兄弟,君臣,朋友」,现在没有这个关系,你必须要认识清楚。现在是什么关系?朋友关系。父亲对待儿子用朋友关系对待,就沟通了,问题就没有了。老板跟员工用朋友关系,也通了。老板架子端在那里,把他看作员工,所以他会罢工,他意见很多,不能合作。今天「五伦」只有一伦,只有一个朋友了。我们一定要明白,现代这个环境是个什么环境,什么事情都要跟人家商量徵求意见,虚心去做,这个事情才能做得圆满,才能做得好。一定要端起自己的身分,必定会遇到障碍、阻碍,甚至於遇到悖逆,这个我们在报章资讯里面常常看到的。这是什么?我们的眼睛不清楚,没有把事实真相看明白。真看明白了,就晓得应该怎么去处理,怎么去做。伦理的教学被破坏了,我们要认真努力慢慢把它恢复,恢复不是短时间能够做得到的,一定要有真正的志士仁人,要有大慈大悲的菩萨住世,还要相当一段长的时期逐渐来恢复。这个里面,一定是圆满的智慧,高度的艺术,才能够将伦理道德逐渐恢复,转迷为悟。
如果没有真正菩萨住世,这个事难!菩萨住在这个世间,舍己为人,救度世间苦难众生。今天早晨在北卫,我看到几位领导人,他们的几位董事长、总经理,我合掌向他们说:你们都是真正的菩萨,现在的菩萨。如果你们的电视台能够开放,一天有半个小时到一个小时播放正法、大乘佛法、孔孟的教学,每天不间断,能够有半年到一年,社会上的风气就会产生变化。中国谚语所谓「不怕不识货,只怕货比货」。电视传播能够毁灭社会,也能够挽救社会。这是一个工具,工具没有好坏,没有功罪,就看使用的人利用这个工具传播的是什么样的讯息。如果传播的是正法,那你是无量功德,你挽救社会,挽救世间的劫难。如果播送的是一些所谓黄色的、黑色的、灰色的内容,你就是毁灭这个社会,毁灭这个世界。可见得,这是在你一念之心,你们是愿意做真实功德,救度一切众生,还是为自己一点小小的利益,破坏社会善良的风俗,这是一念觉迷。
萧董事长与他们这些领导人听了之后,都很感动也很欢喜,发心要做。要做,我说我会把我们讲经的录像带提供给他。当然我们也要加强自己录像的设备,希望我们的品质能够符合他们卫星电视的要求,我们回去加强设备,这是好事情。有一家电视台带动了,他将来被社会大众赞叹,被社会上善人肯定,我相信会有许许多多电视台跟进,这个样子,转迷为悟速度就加快了,效果加强了,劫难就有救了。所以我称他们是大慈大悲的菩萨,今天救度一切众生、消灾免难,要靠他们这些人。我们可以配合,密切的来合作。佛家教学是以「转迷为悟」为中心,第三个阶段「转凡成圣」,迷悟是因,圣贤是果报。所以作圣作贤,佛法里面诸位都明了,三贤十圣,地上菩萨称圣人,十住、十行、十回向,这个阶段的菩萨称贤人。但是最低级的贤人,要达到什么标准?舍己为人。《金刚经》上两句话,「离一切相,修一切善」,离相是舍己。离什么相?离自私自利,离名闻利养,离贪瞋痴慢。照佛法来说,离一切妄想分别执著。「修一切善」,这个善,粗浅的是十善业道,积极的是六度、十愿,大善。这是佛教菩萨的。
「六度」,第一是「布施波罗蜜」。什么叫布施?我们要懂得,「布施」用今天的话来说,为人民服务,为社会服务,全心全力,无私、无条件的为人服务,这叫布施波罗蜜。「持戒」是守法、守规矩。「忍辱」是有耐心,极大的耐心,永恒的耐心,才能成就帮助众生破迷开悟、离苦得乐的目的。「精进」是求进步。「禅定」是胸有主宰,不受环境诱惑。「般若」是对於一切事理、一切因果通达明了。菩萨生活、工作、处事待人接物,守住这六个原则。
我们说菩萨,同修们想想,我不是菩萨,大概我不要学这些了。那你就错了!只要真正肯发心,依照佛这六种教诲去生活,无论我们今天过的是什么样的生活,落实在生活里面,落实在工作里面,不论你在社会从事哪一种行业,你是什么样的职务,日常生活当中所有一切应酬交际,都能守住这六条,不违背这六条,你是真菩萨。菩萨是人,不是泥塑木雕供在那个地方。今天萧董事长也问我:他有个朋友,是虔诚的基督徒,见到佛菩萨形像他就讨厌,非常厌恶,这是什么原因?误会,他根本不了解佛家的修学,供养这些佛菩萨的意义,他不了解。佛家供养佛菩萨有两个意思:一个是「报恩」,就像中国人供养祖先牌位一样,是不忘本、孝敬的意思;另外一个意思,是提醒自己的警觉,「见贤思齐」。这个形像,它是教育不是迷信,可惜这些信仰宗教的人不探讨佛教,对佛教没有认识,产生很大的误会。是他们的过失,也是我们的过失,我们没有把它讲解清楚、没有说明白,使他产生误会。
佛教里面佛菩萨形像很多,决定不是多神教。是什么原因?佛法教学的科目太多太多了,一个名号,一个形像,代表一个科目。譬如大家看到地藏菩萨,地藏菩萨代表孝亲尊师。诸位想想,什么人天天盯著你:「你要孝顺父母,你要尊敬老师。」你觉得讨厌,你觉得不耐烦。可是不盯又不行,忘掉了,又做错事情了。所以佛确实是聪明,真有智慧,造一尊形像让你供在那里天天看到,看到这个就晓得,我要孝顺父母。他提醒你要尊敬师长。见一尊观音菩萨像,看到的时候我要学大慈大悲,我要爱护一切众生,我要帮助一切众生,提醒你这个的。文殊菩萨代表智慧,不要感情用事,处事待人接物要用理智不能用感情。普贤菩萨落实,把孝敬、慈爱、智慧落实在生活里面,落实在工作里面,落实在应酬里面。它是表法的,哪有迷信?迷是你自己迷了,佛菩萨不迷,泥塑木雕它也不迷,你迷了,你说可惜不可惜?必须要解释清楚,要讲明白,大家懂得这个道理了,知道这是一回什么事情。所以修学一定逐步逐步往上提升,就像读书一样,小学念完升中学,中学念完升大学,大学念完就念研究所。
「转凡为圣」,这个圣是有等级的,十地菩萨十个等级;十地上面还有等觉,佛家称十一地;十一地上面还有妙觉,这才达到究竟圆满。所以我们的修学要不断向上提升,不可以得少为足,以为我这样就不错了,就很好了,不再求进步,那你就错了。怎样才能提升?要放下。像我们爬楼梯一样,必须放下第一层,你才能上第二层,放下第二层你才能上第三层,你要不肯放下,你永远站在这儿不动,再也不能往上提升。所以要懂得不断的放下,你才不断的向上提升。
这是佛家教学的三个转变。三个认识,三个转变,这样才能够真正以纯一的善心、善念、善行,纯善无恶。心善,真诚清净,真诚是决定没有虚妄。这两个字也不好懂,因为我们看到这个名词,自己都想到,我的心很真,我处事待人接物都是用真诚。其实不知道真诚真正的标准,自以为达到这个标准。佛法的标准究竟是什么?你还有烦恼,你还有妄想,你的心就不诚。你还有我,你还有是非,你的心不诚。「真诚」的标准,是妄想、分别、执著统统断尽了,这是真诚心现前,真心显露。妄想、分别、执著还没有断尽,佛说我们用的是妄心,不是真心。六道凡夫统统用妄心,六道外面叫「四圣法界」,我们讲的阿罗汉、辟支佛、菩萨(这是十法界里面的菩萨),还有佛(十法界的佛)。他们用的心是相似的真心,不是真的,不是纯真,跟真心接近了。还不是真心,不过是妄心用得正。什么叫妄心用得正?就是我前面所说的,放弃自己的成见,放弃自己的想法、看法,随顺佛菩萨的教诲。你的妄心用得正,你能够证果,证阿罗汉、辟支佛、菩萨,藏教的佛果、通教的佛果,这是你能够证最高的地位,能证到这些。
如果用纯真之心,妄想、分别、执著统统断尽了,永远不起了,这时候恭喜你,你超越十法界了,《华严经》上称你作法身大士。你用真心,你不是用妄心,纯真无妄。心纯了,纯善,念也纯善,念里头决定不会有一个念头,起一个我的念头,没有了。《无量寿经》上世尊为我们介绍,讲得很清楚:凡是生到西方极乐世界的人,再也不会起一个「我」的执著。这是西方世界的殊胜,不可思议,不是普通境界。所以,我们今天学佛不求西方求哪里?任何诸佛刹土,都要靠自己把见思、尘沙、无明断尽。也就是我常说的,妄想、分别、执著断尽。这一句话说起来容易,做起来可难了。但是到西方极乐世界状况不一样,得弥陀本愿威神加持,再一个修学环境殊胜,所以,「我」那个念头永远不会起来。这是无比殊胜之处。念念为众生,不会再想到自己,念善。念念为众生,我们常讲,我们的身心为一切众生作一个义务的劳动者。我来到这个世界干什么?为一切众生作义工的。这个义工是义务的,不求报酬的,不求享受的,也不求名分地位的,一切都不求,只知道替一切众生服务。若不是真正觉悟者,他做不到。真正觉悟了,他了解一定要这样做,诸佛菩萨都是这么做,这其中有大道理在。
人心善、念头善,行为当然善。《华严经》里面,《华严》是非常好的一部完整的教科书,何以说它完整,其他的经论不说完整?这里面有理论,有圆满的理论;有方法,有周详的方法;还带表演,所以它圆满。经文末后,善财童子五十三参是做出来给我们看。五十三位善知识,代表社会各行各业、男女老少,其中有贵为天子,也有贫穷的乞丐,把社会各个阶层都包括了,全是菩萨。他们都通达「大方广」,他们的生活全是「佛华严」。换句话说,就是把佛在经典上讲的理论与方法,落实在生活当中,做出来给我们看。也正是世尊在一切经论当中千叮咛、万叮咛,劝导我们「受持读诵、为人演说」。五十三参是为人演说,我们要能够体会它的深义。所以只要心善、念头善,行为没有一样不善。我们要细心去读诵,细心去观察、去探讨,你才能得到经教真实的利益,真实的受用。决不能粗心大意,把这个经从头到尾念一遍叫受持,这是绝大的错误。念的时候有口无心,一面念经一面还在打妄想,那有什么用处?
佛法的修学,我教初学的人,先把经念熟,这是佛法教学的善巧,读经是「戒定慧」三学一次完成,这是修根本智。你读诵的时候,依照经文的篇章、段落顺序,一字没有念错,一个字没有念颠倒,这是持戒。「持戒」就是守规矩、守法。专心念诵,专心是修定。念的时候,经文清清楚楚、明明白白,那是慧。所以我们恭恭敬敬一心在读经,是戒定慧三学一次完成,这叫功德。每天这样修,时间久了,慢慢他就开悟了,就有悟处。今天许多人念经,念得很勤快,念了一辈子都不开悟。为什么?读经的时候没有三学。他与戒定慧不相干,只是读诵,读诵的时候没有恭敬心,戒没有了;读诵的时候不是一心,还打妄想,定慧没有了。这是我们不如古人之处,古人读诵是修戒定慧。
经念熟了,能够记得住,再入第二个阶段求解义,一定要懂,你不懂不起作用。一定要求解,不但要求解,要深解。大乘经上佛常常教我们「深解义趣」,你要解得深。你解得深,落实在生活上应用非常灵活,你解浅了,你应用就不灵活。深解义趣,於是我们处事、待人、接物、起心动念,立刻就会想到,我这个念头该不该起?有没有违背佛的教诲?这才是真正放下自己的成见,放下自己的想法、看法,随顺佛陀教诲。你要不能够记住经文,不能深解义趣,你想随顺佛的教诲,你记不住。换句话说,你在日常生活当中还是随顺自己的烦恼习气。随顺自己的烦恼习气,你就永远不能脱离六道轮回。这是为什么我一开头,教你把经念三千遍,然后劝你多听、多看古人的注解,先把修行预备的功夫做好,然后才真正把自己的毛病、习气转过来,改正过来,这叫修行。修正我们错误的想法、错误的看法、错误的作法,才谈得上修行。这些我们要不把它搞清楚、搞明白,修行也是一句口号而已,甚至於根本就不懂得什么叫修行,误解了、错解了这两个字的意义。我们在佛门里面常常看到,我们也很感叹。为什么会产生这些过失?归结到最后,弘法的人太少了,真正通达明白佛法的人太少了。
佛法是真实、究竟、圆满的教学。现在缺乏师资。现在社会一切大众,也知道这个问题严重,但是对於培养师资,说的人多,真正发心的人不多。我在新加坡,难得李木源居士发心,他发心办培训班。他发心我就得去帮助他,帮他教学,这样在新加坡住的时间比较长,主要是培训讲经说法的人才,希望佛法后继有人,佛教育能够发扬光大。在这个世间,纵然人数不多,少数人真正能够达到这个水平,心善,念头善,行善。不分国土,用我们现在的话来说,不分国家的界限,不管你是哪一国的人,不分族类,不分你是哪一个种族,不分宗教信仰,不分彼此,和睦相处,平等对待。这是华严境界。虽然不能真正契入华严境界,华严境界的气氛我们得到一些,对我们来讲,利益无边。
我们这个世间可以变成人间净土,大家能和睦相处,人祸就没有了,人为的灾难就没有了。像现在我们常常听到的种族的矛盾,种族的冲突,宗教的战争,这都是不能够和睦相处。所以我也很感慨的说,和平,全世界的人喊了几千年,和平没有落实。和平是每个人的期望,为什么不能落实?和平的理论基础没找到,所以总是不能够落实。和平真正的基础是什么?平等对待。人与人不平等,国与国不平等,族群与族群不平等,宗教跟宗教不平等,和平永远不能实现。一定要懂得平等对待,和平才能够落实。
平等对待,一定要实现互相尊重。儒家倡导的礼教,以礼教化众生。礼是什么?《礼记》里面讲得很明白,「礼」是自卑而尊人。我们要记住,自己谦虚卑下而尊重别人,这叫礼。所以礼,总是委屈自己。《礼记》头一篇叫「曲礼」,委屈自己尊重别人,所以叫做委曲求全。你自己不肯委屈,「全」是圆满,圆满就得不到了。什么是圆满?社会安定、世界和平、人民幸福。我们自己受一点委屈,圆满得到了,值得!应该这样作法。所以一定要尊重别人,委屈自己。尊重别人,真诚的相亲相爱,决定没有虚伪,互助合作。与不同的国度,不同的族群,不同的宗教,要保持管道的畅通,也就是要保持密切的交往,这里面什么误会都化除了。
用什么方法?我常劝同学们,多请客,多送礼。请客送礼是打通管道,管道阻塞在那里,用什么方法打通?送礼就打通了,请客就打通了。大家知道,宗教与宗教之间的隔阂很深,向来不往来的。我们是佛教徒,那个是基督教徒,走过之后,头扭过去,走,理都不理你,你就晓得很不容易。我们用什么方法把这个障碍打通?送礼、请客。愈来愈接近,愈来愈亲密,管道畅通,彼此常常接近。请客请少了不行,因为什么?见面机会太少了。常常请客,我请他,他也请我,所以我在新加坡几乎天天都去作客,跟他们就真是畅通无阻了。这么一接近之后,彼此互相了解。所以有基督徒来跟我说,基督教的牧师,还是资深的牧师,在新加坡很有声望的牧师,他来跟我们说:我们从前总以为你们佛教是魔鬼,现在我们知道你们是好人。天主教的修女跟我们说:过去我们总以为自己是这个世界宗教里面第一,瞧不起其他宗教,总认为自己是高高在上。现在跟你们一接触之后,我们觉得我们不如你们,你们的心量太大了,你们真有爱心,真正肯帮助苦难众生。可见得,过去许许多多的误会隔阂,都是管道不通。
我教这些同学们,要广交朋友。今天的世界,我已经跟大家说明白,五伦的关系只剩一条,「朋友」。广交朋友,彼此互相往来,然后再劝勉大家,把神的爱心落实,把佛的慈悲心落实,我们连起手来爱世间一切众生,我们同心同力为一切众生服务。我们做一个无私无条件的义务工作者,希望大家都做一个义务工作的人。他们听了欢喜、感动!更进一步,我们要从理论上来结合。那就是在教义上,我们要互相研究、互相探讨,使我们的行为都能够找到经典理论的依据,这样才真正能做到相亲相爱、互助合作、互相关怀。《华严经》上教导我们,「恒顺众生,随喜功德」,这才真的落实了。不是天天口头上念个普贤菩萨十愿,天天念,一条都不能落实。念了也难过。如果念了不难过的话,那人几乎是麻木不仁。念了会难过的话,那人还有点良心。我们如何把它落实,真正做到恒顺,永远随顺众生。佛这两句话的意义,非常之深!
特别在我们这个时代,我们要体会甚深的义趣,要发长远心、要发恒心,永无间断。真实深信一切众生是同一个法身、同一个心性、同一智慧、同一德相,这个道理深,这是事实真相,这才是诸佛菩萨无量慈悲德行真实的理论依据。佛菩萨为什么这么做?道理在此地。一切众生同一个法身,大乘经上佛常说「三世一切佛,共同一法身」。法身是不是真有个身相?没有。法身无相,法身是个理体,今天哲学上所说的「宇宙万有的本体」。佛法不叫本体,佛法叫法身,法身就是哲学上所讲的宇宙万有的本体。在佛法里面,或者称之为「真如」,或者称为「自性」,或者称为「真心」,或者称为「第一义」,佛讲的名相几十种之多,都说这桩事情。
一桩事情,为什么说出几十种的名词来?佛法里头有一个深的意思在,教我们不要执著。名词术语你只要懂得意思就行了,不要执著它。所以一桩事情他说许多名相,意思教我们不执著,破执著。这是说法的善巧,怕说一个,你就死定执著这个,另外一个说法,你就又产生问题了。所以他说许多名词,让你明白意思,不执著言说相,不执著名字相,更深一层的,不执著心缘相,事实真相你才能真正体会到。
这是讲佛法的深处,其实佛法没有浅深。如果我们要套禅宗六祖的话来说,「浅深是二法,二法不是佛法,佛法是不二法」。所以佛法没有浅深,会的人不深,不会的人很深,就这么回事情。所以宗门大德常常问学人,你会么?会就很容易,不会就很难,这才是事实真相。所以我们要懂得什么叫法身。佛经上常讲三身,我们每个人都有三身,法身是共同的,我们跟佛、跟一切众生共同一法身。记住,十方三世佛,三世佛是讲过去佛、现在佛、未来佛,哪些是未来佛?我们一切众生都是未来佛,你将来一定会成佛。佛说一切众生皆有佛性,既有佛性皆当作佛。什么时候你作佛?什么时候你觉悟了,你明白了,你放下了,你就作佛了。放下妄想、分别、执著,你立刻就作佛。妄想、分别、执著放不下,那还暂时作凡夫,只有这样子了。什么时候放下?不要问别人,这是自己的事情,与别人不相干。你现在放下,现在就作佛,明天放下明天作佛,这一世不肯放下,来生放下,那你来生作佛。所以这个事情与别人不相干。
三身里面,佛讲报身,「报身」是智慧,也就是讲觉悟。「应化身」是作用。我们今天的身是属於什么身?应身,我们是属於应身。但是我们这个应身,不是从报身变现出来的,是从业力变现出来的,所以不自在。如果从报身变现出来的应身就自在了,我们常讲诸佛如来应化在世间,那是从智慧应化来的,所以他自在,生死自在,来去自由,所以叫示现的。我们今天没有办法,毫不自在,这是受业力拘束,所以也称之为业报身。六道凡夫身是业报身。
业报里面有两种:一种叫「引业」,一种叫「满业」。「引业」是引导你到哪一道去受生,这属於引业。我们的引业相同,都到这个世间,都到这个地球来,而且都在这一个时代,说明我们的引业相同。我们的满业不相同,满是圆满的满。「满业」是什么?我们的相貌不相同,我们身体健康状况不相同,我们生活环境不相同,这是属於满业。业从哪里来的?过去生中所造的,过去生中造的业因,今天我们得到这个身,我们得到这些生活环境,果报。如果真正明了业因果报,我们的心就定了,不会打妄想了。那就是一般世人所说的,「命里有时终须有,命里无时莫强求」,你心定了,你的日子会过得很美好。
我们想不想改善我们生活环境?当然想。如何改善?多修善业。民国初年,印光大师极力提倡《了凡四训》这个小册子,我也曾经讲过几遍,流通得也很多。诸位看看,袁了凡先生遇到云谷禅师,云谷禅师教导他,业因果报的理论与事实,他明白了,他知道怎样改善他的环境,他真的改善了,改得非常好。所以,我们想改善环境,有改善环境的理论,有改善环境的方法。我们在这个世间许多人求财富,有求财富的理论,有求财富的方法,如理如法,你会得到你的希求。如果违背了道理,非法的去掠夺别人的,用不正当手段取得的,你所取得的,还是你命里所有的,你说冤不冤枉?还犯很多罪业,得不偿失,这是迷糊人。由此可知,佛法不能不学,不能不懂。「佛氏门中,有求必应」,这话真的一点都不假,求富贵得富贵,求儿女得儿女,求成佛都能得成佛,何况其他的!我们要从这个地方建立信心。但是你一定要懂理论、要懂方法,然后才知道有求必应。
所以理论的基础、根本,只是一个心性、一个法身、一个智慧。智慧不是从外面来的,是自性本具的,所以有人问,我们怎样开智慧?大乘经教中佛常讲转烦恼就是智慧。所以烦恼多的人不要怕,转过来智慧就多了。所以断烦恼,那是个比喻,不是真的断了,烦恼真的断了,那智慧也断了,那还得了!转烦恼,烦恼跟智慧是一不是二,烦恼、智慧是二,就不是佛法,烦恼、智慧是一,是佛法。迷的时候,智慧转变成烦恼;觉悟的时候,烦恼转变成智慧,只是一个转变而已。所以你要懂得怎么把它转过来,这是关键。
究竟怎么转法?我想大家都很关心。我们举个最浅显的例子,也是个转变的起点,我们现前的念头自私,起心动念为我,这是迷,是烦恼。你能把这个念头转过来,起心动念为人,不再为我,马上转过来了。为人,智慧就起来了。为我,佛经摆在你面前看也看不懂,别人的注解注得很详细,也会把它讲错了。没有智慧。为什么?为我,有我在里头,有私心在里头,有自己的利益在里头,就不行了。念头转过来,没有我了,念念都想利益众生,想帮助众生。帮助众生开智慧,帮助众生真正懂得佛法,帮助众生好好的修学,这个文字一看,智慧就开了,无量义,意思都现前了。不是你自己去准备的,不是你自己去想像的,转过来就生智慧,转的起点就在此地。
转私为公,转「为我」变成「为人」,你就从这个地方去转。样样都要转,转自尊去尊人,转自重去尊重别人,从这个地方开始,认真的去做一个转变。你转变的角度愈大,智慧就愈大,你转变的角度小,智慧也小。所以,智慧是自性本具的,由此可知,烦恼也是自性本具的。迷了,智慧变成烦恼,觉悟,烦恼变成智慧。不但烦恼、智慧是一,佛经上常讲「烦恼即菩提,生死即涅盘」,从这些地方你细心去体会,佛法是一不是二。所以佛法不是哲学,欧阳竟无大师所讲的,道理在此地。
同一德相,「德」是什么?能力。佛告诉我们,虚空法界一切众生,我们体性是相同的,我们智慧是相同的,我们能力是相同的,我们的相好也是相同。为什么现在我们变得差别这么大?就是因为每一个众生的烦恼习气不相同。也正因为如此,所以世间有很多算命看相的,常常有人去找。算命看相的也常说「相随心转」,这个话说得有道理。如果你的心是纯真,你的相就是佛相,带一分妄想是菩萨相,带两分妄想是辟支佛相,带三分妄想是阿罗汉相,带四分妄想是天人相,我们是带了一半的妄想,人相,就这么回事情。所以相是会变的,随心转的。人心慈悲,他有慈悲相,一看就知道这个人很慈悲;心地清净,一看是清净相;贪心很重的人,这个人贪心重一看相就知道。你就明了,相真是随心转。
所以德相相同,佛的三十二相八十种好,我们也具足。我们称佛的相叫德相,他有这个德,从德行上自自然然显露出来。我们要修德,也就是断恶修善,要修善德。所以我们的德相是平等的,因此,我们看到相貌不好的人,相貌很丑陋的人,相貌很凶恶的人,要知道,立刻要想到:我们相貌是相同的,没有两样,不过是现在念头不一样。他的念头不好,所以他的相不好。他会变的,念头一转好,他相马上就好。我们平等心生起来了,嫌弃的心才放下了。你不懂这个道理,这种厌恶的心很不容易放下,这个贪爱、厌弃不容易放下;明白这个道理就知道了,慢慢心就恢复平静,就恢复正常,这是修学理论的基础。
如果我们对於这些道理、事实真相通达明了,这个人就是神圣的化身,就是佛菩萨的化身。他在这个世间无论对什么样的人、对一切物,自自然然慈悲流露,平等爱护一切众生,帮助一切众生。好!今天时间到了。我们讲消灾免难,无非是转恶为善、转迷为悟,灾难就能够化解,纵然不能完全化解,我们肯定灾难的程度会减轻,灾难的时间会缩短,这是可以相信的。我们应当认真努力帮助自己、帮助社会一切大众。好,今天我们的讲演就到这个地方告一个段落。谢谢大家。
诸位法师,诸位大德、同学:
昨天,我们讲到世尊教学的内容,「转恶为善,转迷为悟,转凡为圣」。当我们对於人与人的关系搞清楚了,人与自然环境的关系搞清楚了,人与天地鬼神的关系搞清楚了,怎样做一个转变,这就谈到修行。「行」是我们的生活行为,行为有了错误,要把它修正过来。一切众生都需要依靠圣贤的教诲。什么叫圣,什么叫贤,我们要把这两个字的意思搞清楚。对於宇宙人生的真相彻底明白了,丝毫没有错误,这个人我们称圣人。明了而没有到彻底,称之为贤人。佛是大彻大悟,彻底明白宇宙人生的真相,古印度称为「佛陀」。佛陀这个名词的含义,中文翻作「智者」、「觉者」,实际上就是中国人所讲的圣人,菩萨则是贤人。
一般宗教里面称为「神」。我们常常听到宗教里面讲的「神爱世人」,「神」是什么意思?我们看看中国词汇里面的解释:「聪明正直谓之神」,这个说法也能讲得通。可是我们看看神这个字的形象,它的意思还不止是这样的。中国的文字是象形文字,里面含义非常之深。神这个字属於会意,我们看这个字,左面是个「示」,「示」是什么意思?上天之垂象,这个叫示。古时候写「上」字,就像我们现在的二字一样。下面垂这三条,就是我们今天讲的自然现象。上天之垂象,今天的话就是自然现象。右面是个「申」,「申」就是通达的意思、明了的意思。换句话说,从这个字形的本意我们来体会,就是对於自然现象畅通而没有障碍,这是神。所以你懂得这个字真正的含义,你就不会迷信了。
由此可知,称佛、称菩萨、称圣、称贤、称神,几乎是同一个意思,都是明了宇宙人生的真相。我们前面所讲的宇宙之间人与人的关系、人与自然环境的关系、人与天地鬼神的关系,他都明了通达毫无障碍。明了通达了,他的所作所为,他的思想,他的见解,他的言论,他的行为,都是善的。善的标准是从这个地方定下来的。如果我们对於人际关系、人与环境的关系、人与天地鬼神的关系茫然无知,於是我们想错了、看错了、说错了、做错了,这就叫恶。所以佛的教学,对学生的要求,第一步,教给我们「转恶为善」。这时候,你对於宇宙人生的真相、大道理,并没有搞清楚,并没有搞明白。这时怎么办?善恶标准在哪里?於是圣贤人的教诲,就是我们断恶修善的标准。
我常常对初学的同修们说,我们要想真正学佛,真正有成就,一定要「尊师重道」。对老师要有信心,对老师要有敬心,我们的修学才会有成就。因为老师先知先觉,他明白了,我现在还不明白。他所作所为正确,我们依照自己的意思,自己的想法、看法去做是错误的。如果你要不相信,你不妨试试看,依照自己意思想法去做,你会遇到许许多多的障碍。从这个地方我们就应该警觉过来,如果纯善无恶,那应该是畅通无阻,倍受欢迎才对。为什么会遇到许多障碍,遇到许多反对的意见,决定是有过失。
我们如何修学?放弃自己的成见,放弃自己的想法、看法,随顺佛菩萨的教诲,这就对了。随顺古圣先贤的教学,我们要肯干,这才叫好学生。真正能顺从老师,才是好学生。老师是不是只教我们这些?不是的。如果老师只教导这一个阶段,老师没有尽到教学的责任。这是第一步,等於说是你不认识路,老师在前面走,你跟著他走。你不认识路,老师必须慢慢把你带入状况,让你认识路。认识路你自己走了,不必再跟老师了,那就是破迷开悟。悟是我认识了、我明白了,这个时候就是我们中国古人讲的出师,现在人讲的毕业。悟了就毕业了,就可以离开老师。你的想法、看法、作法、说法,纵然不会跟老师完全相同,但是非常接近,不会有大过失了。这是诸佛菩萨的真实教诲,我们要明了。不明了,往往随顺自己的知见,「你有什么了不起!比你高明的人多得很,我何必要跟著你走?」这就不是作学生的态度,你要想觉悟那就难了。往往一个好老师,他教的学生不少,其中有成就的、有不成就的,原因在哪里?接受老师的教诲,这个人成就了;不肯接受老师的教诲,虽然跟老师的时日很久,得不到真实的利益,古今中外比比皆是。
今天早晨,北美卫星电视台董事长萧先生,跟我们见面,我没有想到,他听我讲经的录影带有很多年,我们一见面,他说:「我们是老朋友,我认识你很久了。」我就跟他谈到,现在这个时代跟过去不一样,我们要懂得观机。二十世纪初期,古圣先贤的教诲还没有完全断掉,像我这个年龄,感受到一些气氛,实际上我们接受古圣先贤的教诲是微之又微,这是微不足道,这是接受气氛。可是二十世纪中叶以后完全没有了,所以现前社会五十岁以内的人,他完全不懂,连气氛都没有沾染到。今天社会普遍的现象,儿女不听父母的,学生不听老师的,出家徒弟不听师父的,有很多人来给我说,我说这是正常现象,这是二十世纪末期的正常现象。
我们要明白,人文的教育没有了,伦理道德的教育被遗忘了,今天人与人的关系不是伦常关系。中国伦常从前讲「夫妇,父子,兄弟,君臣,朋友」,现在没有这个关系,你必须要认识清楚。现在是什么关系?朋友关系。父亲对待儿子用朋友关系对待,就沟通了,问题就没有了。老板跟员工用朋友关系,也通了。老板架子端在那里,把他看作员工,所以他会罢工,他意见很多,不能合作。今天「五伦」只有一伦,只有一个朋友了。我们一定要明白,现代这个环境是个什么环境,什么事情都要跟人家商量徵求意见,虚心去做,这个事情才能做得圆满,才能做得好。一定要端起自己的身分,必定会遇到障碍、阻碍,甚至於遇到悖逆,这个我们在报章资讯里面常常看到的。这是什么?我们的眼睛不清楚,没有把事实真相看明白。真看明白了,就晓得应该怎么去处理,怎么去做。伦理的教学被破坏了,我们要认真努力慢慢把它恢复,恢复不是短时间能够做得到的,一定要有真正的志士仁人,要有大慈大悲的菩萨住世,还要相当一段长的时期逐渐来恢复。这个里面,一定是圆满的智慧,高度的艺术,才能够将伦理道德逐渐恢复,转迷为悟。
如果没有真正菩萨住世,这个事难!菩萨住在这个世间,舍己为人,救度世间苦难众生。今天早晨在北卫,我看到几位领导人,他们的几位董事长、总经理,我合掌向他们说:你们都是真正的菩萨,现在的菩萨。如果你们的电视台能够开放,一天有半个小时到一个小时播放正法、大乘佛法、孔孟的教学,每天不间断,能够有半年到一年,社会上的风气就会产生变化。中国谚语所谓「不怕不识货,只怕货比货」。电视传播能够毁灭社会,也能够挽救社会。这是一个工具,工具没有好坏,没有功罪,就看使用的人利用这个工具传播的是什么样的讯息。如果传播的是正法,那你是无量功德,你挽救社会,挽救世间的劫难。如果播送的是一些所谓黄色的、黑色的、灰色的内容,你就是毁灭这个社会,毁灭这个世界。可见得,这是在你一念之心,你们是愿意做真实功德,救度一切众生,还是为自己一点小小的利益,破坏社会善良的风俗,这是一念觉迷。
萧董事长与他们这些领导人听了之后,都很感动也很欢喜,发心要做。要做,我说我会把我们讲经的录像带提供给他。当然我们也要加强自己录像的设备,希望我们的品质能够符合他们卫星电视的要求,我们回去加强设备,这是好事情。有一家电视台带动了,他将来被社会大众赞叹,被社会上善人肯定,我相信会有许许多多电视台跟进,这个样子,转迷为悟速度就加快了,效果加强了,劫难就有救了。所以我称他们是大慈大悲的菩萨,今天救度一切众生、消灾免难,要靠他们这些人。我们可以配合,密切的来合作。佛家教学是以「转迷为悟」为中心,第三个阶段「转凡成圣」,迷悟是因,圣贤是果报。所以作圣作贤,佛法里面诸位都明了,三贤十圣,地上菩萨称圣人,十住、十行、十回向,这个阶段的菩萨称贤人。但是最低级的贤人,要达到什么标准?舍己为人。《金刚经》上两句话,「离一切相,修一切善」,离相是舍己。离什么相?离自私自利,离名闻利养,离贪瞋痴慢。照佛法来说,离一切妄想分别执著。「修一切善」,这个善,粗浅的是十善业道,积极的是六度、十愿,大善。这是佛教菩萨的。
「六度」,第一是「布施波罗蜜」。什么叫布施?我们要懂得,「布施」用今天的话来说,为人民服务,为社会服务,全心全力,无私、无条件的为人服务,这叫布施波罗蜜。「持戒」是守法、守规矩。「忍辱」是有耐心,极大的耐心,永恒的耐心,才能成就帮助众生破迷开悟、离苦得乐的目的。「精进」是求进步。「禅定」是胸有主宰,不受环境诱惑。「般若」是对於一切事理、一切因果通达明了。菩萨生活、工作、处事待人接物,守住这六个原则。
我们说菩萨,同修们想想,我不是菩萨,大概我不要学这些了。那你就错了!只要真正肯发心,依照佛这六种教诲去生活,无论我们今天过的是什么样的生活,落实在生活里面,落实在工作里面,不论你在社会从事哪一种行业,你是什么样的职务,日常生活当中所有一切应酬交际,都能守住这六条,不违背这六条,你是真菩萨。菩萨是人,不是泥塑木雕供在那个地方。今天萧董事长也问我:他有个朋友,是虔诚的基督徒,见到佛菩萨形像他就讨厌,非常厌恶,这是什么原因?误会,他根本不了解佛家的修学,供养这些佛菩萨的意义,他不了解。佛家供养佛菩萨有两个意思:一个是「报恩」,就像中国人供养祖先牌位一样,是不忘本、孝敬的意思;另外一个意思,是提醒自己的警觉,「见贤思齐」。这个形像,它是教育不是迷信,可惜这些信仰宗教的人不探讨佛教,对佛教没有认识,产生很大的误会。是他们的过失,也是我们的过失,我们没有把它讲解清楚、没有说明白,使他产生误会。
佛教里面佛菩萨形像很多,决定不是多神教。是什么原因?佛法教学的科目太多太多了,一个名号,一个形像,代表一个科目。譬如大家看到地藏菩萨,地藏菩萨代表孝亲尊师。诸位想想,什么人天天盯著你:「你要孝顺父母,你要尊敬老师。」你觉得讨厌,你觉得不耐烦。可是不盯又不行,忘掉了,又做错事情了。所以佛确实是聪明,真有智慧,造一尊形像让你供在那里天天看到,看到这个就晓得,我要孝顺父母。他提醒你要尊敬师长。见一尊观音菩萨像,看到的时候我要学大慈大悲,我要爱护一切众生,我要帮助一切众生,提醒你这个的。文殊菩萨代表智慧,不要感情用事,处事待人接物要用理智不能用感情。普贤菩萨落实,把孝敬、慈爱、智慧落实在生活里面,落实在工作里面,落实在应酬里面。它是表法的,哪有迷信?迷是你自己迷了,佛菩萨不迷,泥塑木雕它也不迷,你迷了,你说可惜不可惜?必须要解释清楚,要讲明白,大家懂得这个道理了,知道这是一回什么事情。所以修学一定逐步逐步往上提升,就像读书一样,小学念完升中学,中学念完升大学,大学念完就念研究所。
「转凡为圣」,这个圣是有等级的,十地菩萨十个等级;十地上面还有等觉,佛家称十一地;十一地上面还有妙觉,这才达到究竟圆满。所以我们的修学要不断向上提升,不可以得少为足,以为我这样就不错了,就很好了,不再求进步,那你就错了。怎样才能提升?要放下。像我们爬楼梯一样,必须放下第一层,你才能上第二层,放下第二层你才能上第三层,你要不肯放下,你永远站在这儿不动,再也不能往上提升。所以要懂得不断的放下,你才不断的向上提升。
这是佛家教学的三个转变。三个认识,三个转变,这样才能够真正以纯一的善心、善念、善行,纯善无恶。心善,真诚清净,真诚是决定没有虚妄。这两个字也不好懂,因为我们看到这个名词,自己都想到,我的心很真,我处事待人接物都是用真诚。其实不知道真诚真正的标准,自以为达到这个标准。佛法的标准究竟是什么?你还有烦恼,你还有妄想,你的心就不诚。你还有我,你还有是非,你的心不诚。「真诚」的标准,是妄想、分别、执著统统断尽了,这是真诚心现前,真心显露。妄想、分别、执著还没有断尽,佛说我们用的是妄心,不是真心。六道凡夫统统用妄心,六道外面叫「四圣法界」,我们讲的阿罗汉、辟支佛、菩萨(这是十法界里面的菩萨),还有佛(十法界的佛)。他们用的心是相似的真心,不是真的,不是纯真,跟真心接近了。还不是真心,不过是妄心用得正。什么叫妄心用得正?就是我前面所说的,放弃自己的成见,放弃自己的想法、看法,随顺佛菩萨的教诲。你的妄心用得正,你能够证果,证阿罗汉、辟支佛、菩萨,藏教的佛果、通教的佛果,这是你能够证最高的地位,能证到这些。
如果用纯真之心,妄想、分别、执著统统断尽了,永远不起了,这时候恭喜你,你超越十法界了,《华严经》上称你作法身大士。你用真心,你不是用妄心,纯真无妄。心纯了,纯善,念也纯善,念里头决定不会有一个念头,起一个我的念头,没有了。《无量寿经》上世尊为我们介绍,讲得很清楚:凡是生到西方极乐世界的人,再也不会起一个「我」的执著。这是西方世界的殊胜,不可思议,不是普通境界。所以,我们今天学佛不求西方求哪里?任何诸佛刹土,都要靠自己把见思、尘沙、无明断尽。也就是我常说的,妄想、分别、执著断尽。这一句话说起来容易,做起来可难了。但是到西方极乐世界状况不一样,得弥陀本愿威神加持,再一个修学环境殊胜,所以,「我」那个念头永远不会起来。这是无比殊胜之处。念念为众生,不会再想到自己,念善。念念为众生,我们常讲,我们的身心为一切众生作一个义务的劳动者。我来到这个世界干什么?为一切众生作义工的。这个义工是义务的,不求报酬的,不求享受的,也不求名分地位的,一切都不求,只知道替一切众生服务。若不是真正觉悟者,他做不到。真正觉悟了,他了解一定要这样做,诸佛菩萨都是这么做,这其中有大道理在。
人心善、念头善,行为当然善。《华严经》里面,《华严》是非常好的一部完整的教科书,何以说它完整,其他的经论不说完整?这里面有理论,有圆满的理论;有方法,有周详的方法;还带表演,所以它圆满。经文末后,善财童子五十三参是做出来给我们看。五十三位善知识,代表社会各行各业、男女老少,其中有贵为天子,也有贫穷的乞丐,把社会各个阶层都包括了,全是菩萨。他们都通达「大方广」,他们的生活全是「佛华严」。换句话说,就是把佛在经典上讲的理论与方法,落实在生活当中,做出来给我们看。也正是世尊在一切经论当中千叮咛、万叮咛,劝导我们「受持读诵、为人演说」。五十三参是为人演说,我们要能够体会它的深义。所以只要心善、念头善,行为没有一样不善。我们要细心去读诵,细心去观察、去探讨,你才能得到经教真实的利益,真实的受用。决不能粗心大意,把这个经从头到尾念一遍叫受持,这是绝大的错误。念的时候有口无心,一面念经一面还在打妄想,那有什么用处?
佛法的修学,我教初学的人,先把经念熟,这是佛法教学的善巧,读经是「戒定慧」三学一次完成,这是修根本智。你读诵的时候,依照经文的篇章、段落顺序,一字没有念错,一个字没有念颠倒,这是持戒。「持戒」就是守规矩、守法。专心念诵,专心是修定。念的时候,经文清清楚楚、明明白白,那是慧。所以我们恭恭敬敬一心在读经,是戒定慧三学一次完成,这叫功德。每天这样修,时间久了,慢慢他就开悟了,就有悟处。今天许多人念经,念得很勤快,念了一辈子都不开悟。为什么?读经的时候没有三学。他与戒定慧不相干,只是读诵,读诵的时候没有恭敬心,戒没有了;读诵的时候不是一心,还打妄想,定慧没有了。这是我们不如古人之处,古人读诵是修戒定慧。
经念熟了,能够记得住,再入第二个阶段求解义,一定要懂,你不懂不起作用。一定要求解,不但要求解,要深解。大乘经上佛常常教我们「深解义趣」,你要解得深。你解得深,落实在生活上应用非常灵活,你解浅了,你应用就不灵活。深解义趣,於是我们处事、待人、接物、起心动念,立刻就会想到,我这个念头该不该起?有没有违背佛的教诲?这才是真正放下自己的成见,放下自己的想法、看法,随顺佛陀教诲。你要不能够记住经文,不能深解义趣,你想随顺佛的教诲,你记不住。换句话说,你在日常生活当中还是随顺自己的烦恼习气。随顺自己的烦恼习气,你就永远不能脱离六道轮回。这是为什么我一开头,教你把经念三千遍,然后劝你多听、多看古人的注解,先把修行预备的功夫做好,然后才真正把自己的毛病、习气转过来,改正过来,这叫修行。修正我们错误的想法、错误的看法、错误的作法,才谈得上修行。这些我们要不把它搞清楚、搞明白,修行也是一句口号而已,甚至於根本就不懂得什么叫修行,误解了、错解了这两个字的意义。我们在佛门里面常常看到,我们也很感叹。为什么会产生这些过失?归结到最后,弘法的人太少了,真正通达明白佛法的人太少了。
佛法是真实、究竟、圆满的教学。现在缺乏师资。现在社会一切大众,也知道这个问题严重,但是对於培养师资,说的人多,真正发心的人不多。我在新加坡,难得李木源居士发心,他发心办培训班。他发心我就得去帮助他,帮他教学,这样在新加坡住的时间比较长,主要是培训讲经说法的人才,希望佛法后继有人,佛教育能够发扬光大。在这个世间,纵然人数不多,少数人真正能够达到这个水平,心善,念头善,行善。不分国土,用我们现在的话来说,不分国家的界限,不管你是哪一国的人,不分族类,不分你是哪一个种族,不分宗教信仰,不分彼此,和睦相处,平等对待。这是华严境界。虽然不能真正契入华严境界,华严境界的气氛我们得到一些,对我们来讲,利益无边。
我们这个世间可以变成人间净土,大家能和睦相处,人祸就没有了,人为的灾难就没有了。像现在我们常常听到的种族的矛盾,种族的冲突,宗教的战争,这都是不能够和睦相处。所以我也很感慨的说,和平,全世界的人喊了几千年,和平没有落实。和平是每个人的期望,为什么不能落实?和平的理论基础没找到,所以总是不能够落实。和平真正的基础是什么?平等对待。人与人不平等,国与国不平等,族群与族群不平等,宗教跟宗教不平等,和平永远不能实现。一定要懂得平等对待,和平才能够落实。
平等对待,一定要实现互相尊重。儒家倡导的礼教,以礼教化众生。礼是什么?《礼记》里面讲得很明白,「礼」是自卑而尊人。我们要记住,自己谦虚卑下而尊重别人,这叫礼。所以礼,总是委屈自己。《礼记》头一篇叫「曲礼」,委屈自己尊重别人,所以叫做委曲求全。你自己不肯委屈,「全」是圆满,圆满就得不到了。什么是圆满?社会安定、世界和平、人民幸福。我们自己受一点委屈,圆满得到了,值得!应该这样作法。所以一定要尊重别人,委屈自己。尊重别人,真诚的相亲相爱,决定没有虚伪,互助合作。与不同的国度,不同的族群,不同的宗教,要保持管道的畅通,也就是要保持密切的交往,这里面什么误会都化除了。
用什么方法?我常劝同学们,多请客,多送礼。请客送礼是打通管道,管道阻塞在那里,用什么方法打通?送礼就打通了,请客就打通了。大家知道,宗教与宗教之间的隔阂很深,向来不往来的。我们是佛教徒,那个是基督教徒,走过之后,头扭过去,走,理都不理你,你就晓得很不容易。我们用什么方法把这个障碍打通?送礼、请客。愈来愈接近,愈来愈亲密,管道畅通,彼此常常接近。请客请少了不行,因为什么?见面机会太少了。常常请客,我请他,他也请我,所以我在新加坡几乎天天都去作客,跟他们就真是畅通无阻了。这么一接近之后,彼此互相了解。所以有基督徒来跟我说,基督教的牧师,还是资深的牧师,在新加坡很有声望的牧师,他来跟我们说:我们从前总以为你们佛教是魔鬼,现在我们知道你们是好人。天主教的修女跟我们说:过去我们总以为自己是这个世界宗教里面第一,瞧不起其他宗教,总认为自己是高高在上。现在跟你们一接触之后,我们觉得我们不如你们,你们的心量太大了,你们真有爱心,真正肯帮助苦难众生。可见得,过去许许多多的误会隔阂,都是管道不通。
我教这些同学们,要广交朋友。今天的世界,我已经跟大家说明白,五伦的关系只剩一条,「朋友」。广交朋友,彼此互相往来,然后再劝勉大家,把神的爱心落实,把佛的慈悲心落实,我们连起手来爱世间一切众生,我们同心同力为一切众生服务。我们做一个无私无条件的义务工作者,希望大家都做一个义务工作的人。他们听了欢喜、感动!更进一步,我们要从理论上来结合。那就是在教义上,我们要互相研究、互相探讨,使我们的行为都能够找到经典理论的依据,这样才真正能做到相亲相爱、互助合作、互相关怀。《华严经》上教导我们,「恒顺众生,随喜功德」,这才真的落实了。不是天天口头上念个普贤菩萨十愿,天天念,一条都不能落实。念了也难过。如果念了不难过的话,那人几乎是麻木不仁。念了会难过的话,那人还有点良心。我们如何把它落实,真正做到恒顺,永远随顺众生。佛这两句话的意义,非常之深!
特别在我们这个时代,我们要体会甚深的义趣,要发长远心、要发恒心,永无间断。真实深信一切众生是同一个法身、同一个心性、同一智慧、同一德相,这个道理深,这是事实真相,这才是诸佛菩萨无量慈悲德行真实的理论依据。佛菩萨为什么这么做?道理在此地。一切众生同一个法身,大乘经上佛常说「三世一切佛,共同一法身」。法身是不是真有个身相?没有。法身无相,法身是个理体,今天哲学上所说的「宇宙万有的本体」。佛法不叫本体,佛法叫法身,法身就是哲学上所讲的宇宙万有的本体。在佛法里面,或者称之为「真如」,或者称为「自性」,或者称为「真心」,或者称为「第一义」,佛讲的名相几十种之多,都说这桩事情。
一桩事情,为什么说出几十种的名词来?佛法里头有一个深的意思在,教我们不要执著。名词术语你只要懂得意思就行了,不要执著它。所以一桩事情他说许多名相,意思教我们不执著,破执著。这是说法的善巧,怕说一个,你就死定执著这个,另外一个说法,你就又产生问题了。所以他说许多名词,让你明白意思,不执著言说相,不执著名字相,更深一层的,不执著心缘相,事实真相你才能真正体会到。
这是讲佛法的深处,其实佛法没有浅深。如果我们要套禅宗六祖的话来说,「浅深是二法,二法不是佛法,佛法是不二法」。所以佛法没有浅深,会的人不深,不会的人很深,就这么回事情。所以宗门大德常常问学人,你会么?会就很容易,不会就很难,这才是事实真相。所以我们要懂得什么叫法身。佛经上常讲三身,我们每个人都有三身,法身是共同的,我们跟佛、跟一切众生共同一法身。记住,十方三世佛,三世佛是讲过去佛、现在佛、未来佛,哪些是未来佛?我们一切众生都是未来佛,你将来一定会成佛。佛说一切众生皆有佛性,既有佛性皆当作佛。什么时候你作佛?什么时候你觉悟了,你明白了,你放下了,你就作佛了。放下妄想、分别、执著,你立刻就作佛。妄想、分别、执著放不下,那还暂时作凡夫,只有这样子了。什么时候放下?不要问别人,这是自己的事情,与别人不相干。你现在放下,现在就作佛,明天放下明天作佛,这一世不肯放下,来生放下,那你来生作佛。所以这个事情与别人不相干。
三身里面,佛讲报身,「报身」是智慧,也就是讲觉悟。「应化身」是作用。我们今天的身是属於什么身?应身,我们是属於应身。但是我们这个应身,不是从报身变现出来的,是从业力变现出来的,所以不自在。如果从报身变现出来的应身就自在了,我们常讲诸佛如来应化在世间,那是从智慧应化来的,所以他自在,生死自在,来去自由,所以叫示现的。我们今天没有办法,毫不自在,这是受业力拘束,所以也称之为业报身。六道凡夫身是业报身。
业报里面有两种:一种叫「引业」,一种叫「满业」。「引业」是引导你到哪一道去受生,这属於引业。我们的引业相同,都到这个世间,都到这个地球来,而且都在这一个时代,说明我们的引业相同。我们的满业不相同,满是圆满的满。「满业」是什么?我们的相貌不相同,我们身体健康状况不相同,我们生活环境不相同,这是属於满业。业从哪里来的?过去生中所造的,过去生中造的业因,今天我们得到这个身,我们得到这些生活环境,果报。如果真正明了业因果报,我们的心就定了,不会打妄想了。那就是一般世人所说的,「命里有时终须有,命里无时莫强求」,你心定了,你的日子会过得很美好。
我们想不想改善我们生活环境?当然想。如何改善?多修善业。民国初年,印光大师极力提倡《了凡四训》这个小册子,我也曾经讲过几遍,流通得也很多。诸位看看,袁了凡先生遇到云谷禅师,云谷禅师教导他,业因果报的理论与事实,他明白了,他知道怎样改善他的环境,他真的改善了,改得非常好。所以,我们想改善环境,有改善环境的理论,有改善环境的方法。我们在这个世间许多人求财富,有求财富的理论,有求财富的方法,如理如法,你会得到你的希求。如果违背了道理,非法的去掠夺别人的,用不正当手段取得的,你所取得的,还是你命里所有的,你说冤不冤枉?还犯很多罪业,得不偿失,这是迷糊人。由此可知,佛法不能不学,不能不懂。「佛氏门中,有求必应」,这话真的一点都不假,求富贵得富贵,求儿女得儿女,求成佛都能得成佛,何况其他的!我们要从这个地方建立信心。但是你一定要懂理论、要懂方法,然后才知道有求必应。
所以理论的基础、根本,只是一个心性、一个法身、一个智慧。智慧不是从外面来的,是自性本具的,所以有人问,我们怎样开智慧?大乘经教中佛常讲转烦恼就是智慧。所以烦恼多的人不要怕,转过来智慧就多了。所以断烦恼,那是个比喻,不是真的断了,烦恼真的断了,那智慧也断了,那还得了!转烦恼,烦恼跟智慧是一不是二,烦恼、智慧是二,就不是佛法,烦恼、智慧是一,是佛法。迷的时候,智慧转变成烦恼;觉悟的时候,烦恼转变成智慧,只是一个转变而已。所以你要懂得怎么把它转过来,这是关键。
究竟怎么转法?我想大家都很关心。我们举个最浅显的例子,也是个转变的起点,我们现前的念头自私,起心动念为我,这是迷,是烦恼。你能把这个念头转过来,起心动念为人,不再为我,马上转过来了。为人,智慧就起来了。为我,佛经摆在你面前看也看不懂,别人的注解注得很详细,也会把它讲错了。没有智慧。为什么?为我,有我在里头,有私心在里头,有自己的利益在里头,就不行了。念头转过来,没有我了,念念都想利益众生,想帮助众生。帮助众生开智慧,帮助众生真正懂得佛法,帮助众生好好的修学,这个文字一看,智慧就开了,无量义,意思都现前了。不是你自己去准备的,不是你自己去想像的,转过来就生智慧,转的起点就在此地。
转私为公,转「为我」变成「为人」,你就从这个地方去转。样样都要转,转自尊去尊人,转自重去尊重别人,从这个地方开始,认真的去做一个转变。你转变的角度愈大,智慧就愈大,你转变的角度小,智慧也小。所以,智慧是自性本具的,由此可知,烦恼也是自性本具的。迷了,智慧变成烦恼,觉悟,烦恼变成智慧。不但烦恼、智慧是一,佛经上常讲「烦恼即菩提,生死即涅盘」,从这些地方你细心去体会,佛法是一不是二。所以佛法不是哲学,欧阳竟无大师所讲的,道理在此地。
同一德相,「德」是什么?能力。佛告诉我们,虚空法界一切众生,我们体性是相同的,我们智慧是相同的,我们能力是相同的,我们的相好也是相同。为什么现在我们变得差别这么大?就是因为每一个众生的烦恼习气不相同。也正因为如此,所以世间有很多算命看相的,常常有人去找。算命看相的也常说「相随心转」,这个话说得有道理。如果你的心是纯真,你的相就是佛相,带一分妄想是菩萨相,带两分妄想是辟支佛相,带三分妄想是阿罗汉相,带四分妄想是天人相,我们是带了一半的妄想,人相,就这么回事情。所以相是会变的,随心转的。人心慈悲,他有慈悲相,一看就知道这个人很慈悲;心地清净,一看是清净相;贪心很重的人,这个人贪心重一看相就知道。你就明了,相真是随心转。
所以德相相同,佛的三十二相八十种好,我们也具足。我们称佛的相叫德相,他有这个德,从德行上自自然然显露出来。我们要修德,也就是断恶修善,要修善德。所以我们的德相是平等的,因此,我们看到相貌不好的人,相貌很丑陋的人,相貌很凶恶的人,要知道,立刻要想到:我们相貌是相同的,没有两样,不过是现在念头不一样。他的念头不好,所以他的相不好。他会变的,念头一转好,他相马上就好。我们平等心生起来了,嫌弃的心才放下了。你不懂这个道理,这种厌恶的心很不容易放下,这个贪爱、厌弃不容易放下;明白这个道理就知道了,慢慢心就恢复平静,就恢复正常,这是修学理论的基础。
如果我们对於这些道理、事实真相通达明了,这个人就是神圣的化身,就是佛菩萨的化身。他在这个世间无论对什么样的人、对一切物,自自然然慈悲流露,平等爱护一切众生,帮助一切众生。好!今天时间到了。我们讲消灾免难,无非是转恶为善、转迷为悟,灾难就能够化解,纵然不能完全化解,我们肯定灾难的程度会减轻,灾难的时间会缩短,这是可以相信的。我们应当认真努力帮助自己、帮助社会一切大众。好,今天我们的讲演就到这个地方告一个段落。谢谢大家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