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首页 - 自利利他 - (共一集)
自利利他  (共一集)  1998/2  台南净宗学会  档名:21-051-0001

  感谢台南净宗学会的会长,诸位法师,诸位大德、同修:

  我没有想到今天晚上这一会有如此的殊胜,使我们在新年的年初,这样欢乐聚会在一堂,也是希有的因缘。刚才司仪所讲的话,有些地方是过分,我也是个凡夫,修证都谈不上,不要说证,修都谈不上。不过在这三十多年当中,自己修学有一点点心得,可以提出来供给诸位同修做个参考,也希望大家多多的指教。

  佛法确确实实是教育,它不是宗教也不是哲学。这话是民国初年(民国十二年),欧阳竟无居士首先提出来。在那个时代,他在第四中山大学做了一个讲演,题目是「佛法非宗教非哲学,而为今时所必需」。第四中山大学就是现在的南京师范大学,我曾经去访问过。这一次的讲演,确实震撼了当时的佛教界。欧阳居士分析得非常好,由他的学生将讲演笔记汇成一个小册子,这个小册子流通也很广。我是在二十年前(一九七七年),在香港讲经看到这个小册子,读了之后,我对他的观点很佩服,我觉得他讲得很有道理。我自己学佛是从哲学里面入门,欧阳先生讲佛法非宗教、非哲学,我是把佛法当作哲学,这样入门的。

  他说:「佛法是今时所必需」,这个见解很独到。没有想到半个世纪之后,居然有人继起提倡他这个观点。这继起之人,也就是在七十年代,大概是一九七0年,英国的汤恩比教授,这是英国当代的历史哲学家,一个世界学术权威的人物。他在欧洲一次国际会议里面提出来,他说如果真正能够帮助二十一世纪,走向世界的安定、和平、繁荣、兴旺,只有中国孔孟学说与大乘佛法。这是跟欧阳竟无先生讲「而为今时所必需」一个意思。没想到半个世纪之后,会被英国人提出来。所以现在在全世界,把佛经纳入学校正式的课程,作为学校教科书,小学、中学、大学学校里面作为教科书的,现在全世界只有英国。这是我们想不到的。基督教的国家,学校教科书采用佛经,这很不可思议。所以我都想今年要找个时间到英国去,看看他们国家教学在推动佛法。我们中国号称大乘佛法第二祖国,我们都没有做到,现在被英国人领先,这值得我们警惕,也值得我们注意。

  佛法究竟教给我们什么?这我们必须要晓得。世尊四十九年所讲的一切经,说的是什么?我们用一句话把它说出来,这就是《般若经》上所说的「诸法实相」。这四个字要用现代的话来说,就是宇宙人生的真相。刚才说过,宇宙是我们的生活环境,人生是我们自己。由此可知,佛教育跟我们的关系是多么的密切。世间任何教育都没有佛法教育这么亲切,字字句句都说到我们心坎上,让我们彻底明了,清晰的认识自己,认识自己生活环境的真相,这样就不至於迷失。所以佛家教学宗旨,古人常讲:「破迷开悟」,也指这个意思。破迷开悟之后的效果,就是离苦得乐;离苦得乐是从果上讲的,破迷开悟是从因上讲的。一切众生苦难多多,特别是现代的社会。苦难从哪里来?从迷失自己来的,不了解自己生活环境而来的。如果都明白、都清楚、都觉悟了,苦就没有了,所呈现出来的是自在、是安乐。这是说明佛陀教育的功能,是可以帮助我们离苦得乐。

  苦、乐标准很多,佛也说得很清楚、很详细。大家知道有五乘佛法,五乘佛法有五种不同的标准,不同的迷悟标准,不同的苦乐标准。如果讲到六道跟十法界,那就有十种不同的标准;如果说到大乘佛法菩萨的阶级,五十一个阶级有五十一种不同的标准,这是我们必须要知道。标准虽然很多,差别很大,但是它的方向是一致的,目标是一致的。苦乐这个标准究竟怎么定法?就是与事实真相相应的,这就是悟,这就是乐;与事实真相相违背的,那就是迷,那就是苦。由此可知,将事实真相说明白是何等的重要!

  我们学佛学些什么?就是学这些东西,也就是认识自己,认识自己生活的环境,这里面理论很深。愈是高水平,就愈深、愈广,深广无际。如同佛在大乘经上讲的,虚空法界无量无边,那是讲到高层次。高层次跟低层次,在我们修学过程当中,是不是需要按部就班的来?按部就班是一种方法,不按部就班也是一种方法。方法太多了,所谓「方便有多门」。诸位同修都知道,佛法里面讲八万四千法门,法是方法,门是门径,也就是说,我们修行用功的门径非常非常多。

  四弘誓愿里面告诉我们:「法门无量誓愿学」,那个无量就不只八万四千。八万四千是有量,无量是真话,不是假的。所以法门确确实实是无量,任何一个法门都能成功,也就是说都能够达到究竟圆满;这也是说「法门平等,无有高下」。所以我们学佛,无论自己修学哪一个法门,对於其他人修学不同的法门,我们要赞叹,决定不能毁谤,决定不能说我的法门好,你那个法门不好,我这个高,你那个低。如果有这样的分别、执著,你就错了。法门是平等的。

  至於选择不同,这要因个人的根性。在一切法门里面,我们自己想想,自己的程度、自己的生活环境、自己的兴趣,哪一种法门学起来比较合适,功效就非常显著。如果修学的法门,跟我们自己的根性程度、工作环境都有障碍,我们修学就会感到困难,就不容易成就。所以法门很多,任凭选择,佛并没有限定哪一个人选哪个法门,这个道理我们要懂得。但是现在世尊留下来的经论方法,确实是很多。我们中文的《大藏经》,这么多的典籍,决定不是一个人在一生当中,样样都能够学得成的。在这么多经典、这么多法门当中,我们应当如何选择,这是个很大的问题,也是个关键的问题。我们这一生修学能不能成就,决定在选择法门。法门选择要是跟自己的根性不相应,我们这一生就空过,不能成就。如果选择法门对了我们的根性,那真是像中第一特奖一样,你这一生就成佛了,这个道理要知道。所以,这一生成佛,人人都有份。

  唐朝善导大师讲的话,非常有道理。他讲一个人的成就(这一生修学的成就),都在遇缘不同。你遇的缘殊胜,你就很容易成就;你遇的缘不胜,那就很可惜。所以遇缘殊胜,缘正好对自己的根机,这就是最殊胜。这一桩事情,实在说相当困难,我们怎么晓得,哪一个缘对我的机,哪一部经论、哪一个法门对我的机,难!真的不容易。一部经一部经去试验,恐怕试验一百年,未必能够试验得出来。

  佛陀在世的时候好办,释迦牟尼佛是个圆满智慧的人,你要是跟他接触,他看看你,不单看你这一生,你过去生,生生世世、无量劫前干的什么,佛都晓得、都清楚。所以他说法就非常契机,给你说几句话,你就开悟、就证果,这是我们在经上常常看到的。为什么会有这样殊胜的效果?就像大夫给病人诊断一样,你的病怎么得来的,什么原因得来的,几时得的,他清清楚楚、明明白白,药下的就正确,药到病除。

  现在佛陀不在世,留下来的这些经典,都是当年释迦牟尼佛给一切大众治病的处方。我们现在得到一大堆的处方,要知道这些处方都不是为我做的;我们要是用别人的处方来治自己的病,你就想这是多么危险的事情。今天我生病了,我看到很多医生开的药方,我敢随便吃吗?这是常识,大家也不敢吃。释迦牟尼佛留了一大堆的处方,你就随便敢用吗?大夫治病,那个药方吃错了,不但病不好,怕吃死了,命就没有了。同样一个道理,释迦牟尼佛这些经论方法,我们如果选择错了,就把我们的法身慧命断掉,这个问题跟断生命同样的严重。所以古德就教给我们,「佛法无人说,虽智莫能解」,这两句话是佛讲的。《华严经》上又说,《大智度论》上也有说。什么人说?有修、有证的人。

  中国人确确实实在全世界,福德、因缘无比的殊胜。佛教传到中国来将近两千年,历史上正式记载,公元六十七年传入中国。正式传来的是汉明帝派使节到印度,去迎请摩腾、竺法兰到中国。在这以前,由民间传到中国来的,那时间还早,大概在战国时代(战国晚期),佛法已经就流传到中国来了,两千多年的历史。

  诸佛菩萨应化在中国有很多很多。像最近的,我们大家晓得,印光大师是西方极乐世界大势至菩萨再来的。在历史上人所周知的,善导是阿弥陀佛再来的,永明延寿也是阿弥陀佛化身来的,丰干和尚亦是阿弥陀佛化身来的。阿弥陀佛常常来!寒山、拾得是文殊、普贤化身来的,布袋和尚是弥勒菩萨化身来的。在唐朝时候,还有一位在家居士傅大士,也是弥勒菩萨化身来的。所以诸佛菩萨在我们中国示现,男女老少、各行各业很多很多,这是中国人的福报。

  而历代每一个宗派里面,这些祖师大德纵然不是佛菩萨再来的,也是真正有修有证,不是普通人物。这些人示现在社会上给我们作择法眼,这个意思就是帮助我们选择法门。我们遇到这样真正的善知识,就很幸运了,能够在短时间有成就,不至於走冤枉路。遇不到真善知识,自己纵然很用功、很精进、很努力的修行,叫杂修、乱修,修了几十年一无所成,光阴、精力都空过了,这是非常非常的可惜。可是这些善知识,谚语里头说得好:「可遇不可求」,到哪儿去找?有缘分遇到了,用现在一般人讲,你很幸运,你遇到了,你运气真好。其实都有因缘,没有过去生中的因缘,哪有那么好的运气给你碰上。亲近善知识是我们修学成败的关键,这是我们不能不知道的。

  刚才说到,善知识难遇,我们求善知识难,善知识找一个学生比我们找老师还要难,他到哪里去找一个人可以传他的法?在过去禅宗达摩祖师到中国来,在少林寺面壁九年,才等到一个慧可,你才晓得一个好老师想传法,找一个学生不容易!佛法承传是大因缘、是大事业。我们如果真正发心修学,自然能感动佛菩萨示现。也许你遇到佛菩萨,你也不认识他,他也不会告诉你,他是佛菩萨再来的。如果他告诉你是什么佛菩萨再来的,给诸位说,是假的不是真的。真的不会说,假的说的就太多了。现在在中国、在外国,我们常常听说,哪个人是观音菩萨再来的,哪个人是什么佛再来的,多的是,到处都是。

  这桩事情,世尊在《楞严经》上讲得很清楚,他老人家讲:「末法时期,邪师说法,如恒河沙。」不是真正的佛菩萨。真正佛菩萨到这个世间,如果他的身分暴露了,马上就走,这是真的;说了不走,就是假的,不是真的。像布袋和尚,宋朝时候的,他跟岳飞同时代。我们现在塑的弥勒菩萨像是布袋和尚,布袋和尚跟大家说,他是弥勒菩萨再来的,说完了,一坐就往生了、就走了,那是真的,说了就走。不会说了还等几天,那是假的,那是骗人的。说了就要走!现在我们看了很多,说了他不走。

  我们诚心诚意想学佛,我们想亲近善知识,怎么办?从前李炳老教我一个方法,我也可以传授给大家,眼前找不到善知识,我们就找古人。李老师教我去找印光大师,真善知识。印光大师已经往生了,我们到哪里去找他?印光大师的《文钞》在,印光大师的《全集》在,我们以他作老师,读他老人家的书,接受他老人家的教诲,依教奉行就成功了。

  可是这话又得说回来,为什么说一个老师要找一个学生比学生找老师还要困难?学生不听话,就没用处。老师传法要传给什么学生?百分之百的服从,尊师重道,老师才能把法传给他,没有这个条件就不行。我们现在找印光大师作老师,印光大师不能反对,我们是找定了。但我们是不是印光大师真正的学生?那得要问自己了,你是不是百分之百的依从。这个意思就是说,五年,至少是五年,当然是十年最好。也就是十年当中,我只看印光大师的《文钞》,除印光大师之外的一切,我统统都不看,统统都不听。十年跟一个人学,这才叫学生。如果你亲近印光大师看《文钞》,又看别的经论,又看杂志,又看其他出家、在家这些大德的著书,你就一事无成。为什么?你的头脑是乱的,你的思想是复杂的,这个不能称为法子,不是传法的人。诸位要明白这个道理。

  台湾有很多佛学院过去找过我,但我不教佛学院。为什么我不教佛学院?我觉得佛学院的学生很可怜,这一个钟点上这个法师课,下个钟点又换了一个法师,又换了一门课。四年学二、三十样东西,学得满脑袋一塌糊涂,什么都不是。我不忍心再让他加一个污染。所以这样学东西是学不出来的。我没有念过佛学院,但佛学院的情形我了解。

  我学佛就是大家讲的运气不错,我头一个老师是章嘉大师,我跟他一个人学,他教我三年,一直到他老人家圆寂。我的佛学基础是从那个地方奠定的,一个老师教的。章嘉大师圆寂之后,过了一年,我亲近李炳南老居士,那个时候没有出家,在家。跟李老师十年,也是一个人教,学一家之言。不能学两个人,学两个人是两条路,走不通;学三个人是三叉路口,学四个人是十字街头。念佛学院七、八个老师,那麻烦可大了。你到底走哪一条路?无路可走,难在这个地方。我是过来人,我清楚!

  我跟你们说老实话,我不赞成佛学院,我知道佛学院学不到东西。我亲近李老师,在亲近李老师之前,只亲近过章嘉大师一个人三年。而李老师还告诉我,那三年所学的他不承认,统统作废,跟他从头学起。你们进佛学院,佛学院老师对你有没有这个要求?你所学的统统不承认,一律作废。所以,古时候儒家、佛家讲师承,师承是跟一个人学,老师对你决定要负责任,要把你带出来。从生死轮回里头带出来,从烦恼里面带出来,从妄想、分别、执著里面带出来,谈何容易!如果你对老师没有信心,没有百分之百的服从,老师怎么教?没法子教,不是他不慈悲。所以作学生有作学生的条件,我们自己不具备作学生的条件,遇到好老师也是枉然,人家也没法子教你。

  最近三年,我在新加坡教学。新加坡净宗学会李木源会长办了一个「弘法人才培训班」,请我去教。培训班老师只有我一个人,没有第二个,我也不会请第二个。每天我给学生上七个小时课,我们一届是三个月。去年是第三届,时间延长一个月,四个月。学生学的还有一点成就,什么原因?一个人教!两个人教麻烦就来了,三个人教就决定没有成就,道理就在此地。这个诸位细细去揣摩,细细去品尝。

  我们自己必须先要具备作学生的条件,然后在祖师大德里找一个人作老师,你就决定有成就。你要是专学印光法师,五年到十年专读印光法师的书,你就学得很像。十年之后,再广学多闻,成就你圆满的智慧。你要是没有十年的基础,这十年基础是十年的定力,慧是从定中生的。叫你五年、十年守住一家,决定不看第二个人的东西,这是修禅定。你真能定得住,然后定就能生慧。所以,再涉猎各家的东西,广学多闻,不但你能够正确的理解,而且速度非常快。智慧要是现前,烦恼轻,智慧长。即使叫你讲经说法,你从来没有读过的经典,让你在台上讲,你们想想需不需要准备?如果说我要准备准备,那你的烦恼没断,你的智慧没开;不需要准备的。

  你们读《六祖坛经》,有很多人拿到经典,到六祖大师那里请教。六祖惠能大师不认识字,没念过书,人家拿经典去向他请教,他有没有还要跟人说,我准备准备再跟你讲?没有!随问随答。法达禅师学《法华经》,学了十年都没开悟,而到能大师那里请教。

  惠能大师说:「《法华经》我没听过(他不说他没有看过,他不认识字,当然没看过),你念给我听。」

  能大师就叫法达念给他听。《法华经》大家很熟,二十八品他只念到第二品「方便品」。

  六祖说:「行了,不要再念了。」

  这个经他完全懂得了。他给法达禅师一番开示,法达就开悟了。需要准备吗?不需要!为什么不需要?世出世间一切法都是自性般若变现出来的,哪里需要准备?

  由此可知,一门深入的重要。一门深入,你能得定,你能开慧;你涉猎的法门太多,你所学的是佛教常识而已。我们一般讲佛学,不是佛法,佛法跟佛学不一样。你把佛法当作世间一门学问去研究,你所了解的是皮毛、是表层,一分都没入进去。所以在这个世间,可以混几个佛学博士,混几个头衔。从前李炳老常讲:「与了生死、出三界,毫不相关。」这样学佛就错了,路子就走错了,那我们的选择的确就难了。

  世尊在三千年前,对我们现前社会环境很清楚,他那个天眼就像《无量寿经》讲的「天眼洞视」,尽虚空、遍法界,过去、未来,他看得清清楚楚、明明白白。知道我们遭遇到困难,所以他老人家替我们选择;这种选择是对大多数的众生,我们是大多数众生之一。佛在《大集经》里面说,「正法时期,戒律成就」。你要是生在正法时代,你依照戒律修学就能够证果,就能够超越六道。「像法时期,禅定成就」。佛灭度第二个一千年是像法时期,修禅定可以得定、可以开悟,可以了生死、出三界。「末法时期,净土成就」。我们现在生在末法时期,末法时期是释迦牟尼佛灭度两千年以后。无论是中国的讲法,或者外国的讲法,统统都是两千年之后。我们生在末法,那么要听佛的话,佛说:「末法时期,净土成就」。我们不会选择法门,听佛的话,佛这样指导我们,我们选择净土法门应该不会错。可见得佛慈悲到了极处,不是不关心末法时代的众生,而是非常关心。

  净宗的修学,确确实实在这个时代,乃至於底下一个世纪,我们从客观上来观察,的确是积极的。因为现在时代跟从前不一样,从前是农业社会,现在进入到工商高科技的社会。每个人生活紧张,工作忙碌,没有多余的时间,所以依据的经论分量愈少愈好。分量少,而且义理还得要圆满;分量少了,义趣不圆,那也是很遗憾的事情。又要很圆满,又要分量少容易摄受,在所有宗派里面,无过於净土宗。

  净土宗的经典,现代只有《五经一论》,《五经一论》印成一册也只有薄薄的一小本。你说这个多方便,比起任何宗派的经典少之又少,非常适合於现代人。如果你工作再繁忙,这一本都没有办法受持,都没有法子学习,行!这五种东西里面,任何一种都可以。最少的是《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》,二百四十四个字,总没有问题了吧!你就依照这二百四十四个字去修行,你这一生决定成佛,不会落在人后面。

  如果你有多余的时间受持《无量寿经》,那是最圆满的。《无量寿经》是净宗的概论,将西方极乐世界做了一个圆满的介绍,性相、理事、因果面面都说到。《观无量寿佛经》是《无量寿经》的补充说明,你学习也很好,不学习也没关系。《阿弥陀经》是劝你念佛,劝你修学这个法门。释迦牟尼佛在《阿弥陀经》里面,四次的劝导我们,真是苦口婆心,一而再,再而三,三而四,四次劝我们修学这个法门,这是净宗根本的依据。

  后面两种都是祖师大德附加上去的,而且这个时间都不长。《普贤菩萨行愿品》是清朝末年咸丰年间,魏源居士附加上去的,称为「净土四经」。咸丰距离我们很近,诸位晓得清朝末年慈禧太后就是咸丰的妃子。而《大势至菩萨圆通章》是印光大师附加上去的,民国初年就更近了。这是「净土五经」的来源,我们要清楚、要明了。这五样东西可以说专属净土,依任何一部都决定得生净土,这是我们要明了,无论依哪一部都好。

  夏莲居老居士将《无量寿经》的原译本会集成一个本子,现在大家所见到的,这个本子会集得好,受到当时一些大德的赞叹,真正是诸佛护念,不可以忽视。说到夏莲居老居士这个会集本,在我们这个时代提出异议的人很多,也就是不赞成这个本子,怀疑这个本子,反对这个本子,人数很多。原因是什么?夏莲居是在家居士,出家人不服气,还是分别、执著。说个不客气的话,多多少少还有一点嫉妒心,不能够摆平,所以才有这种现象。因此他的本子会集出来之后,没有多久夏老就往生了。那个时候在中国,这个本子流通,我的猜想是不超过三千本。中国大陆这么大,人口这么多,这个本子大概只印了三千本,数量很少!

  夏老的传法学生是黄念祖,黄念祖老居士跟李炳南老居士算是同学,同一个老师学道。黄老居士是梅光羲的外甥,跟他舅父学佛;梅光羲老居士是李炳南老居士的老师,他们是同一个老师学道。后来梅老就介绍黄念祖亲近夏老,所以他是夏老的传人。李炳老没有亲近过夏老。夏老往生的时候,告诉他们这些学生,他的会集本将来会从外国传到中国,将来这个本子会传遍全世界。他那些学生听了都觉得莫名其妙,本子怎么可能从外国传到中国来,这本子还没出国,数量那么少,怎么可能从外国传来。黄老居士前几年在世的时候才证明,真的是从台湾再传到中国大陆,真的传到了全世界。

  夏老不是简单人物,我们对他有疑惑,对他不服,那就错了,完全错了。我有一年在美国迈阿密,在佛罗里达州。那个时候曾宪炜居士请我去弘法(曾居士以后出家了,那个时候还没有出家),他在那里成立了一个「学佛会」,请我去弘法。我在没去之前,我们把这些经书寄过去,这里面就有黄念祖居士的《无量寿经注解》。这个本子是我们在台湾印的,第一次印的本子,前面有夏莲居老居士的一张照片。

  曾居士这个人喜欢感应、喜欢神通,他学得很杂,学禅、学密,跟一些密宗的上师往来非常密切。美国也有一些真的有神通的人,我们讲有天眼、有他心通的这些人。他就把夏老的照片给这些美国人看;美国人对这个人真的是一无所知,从来没有介绍过。

  他就问美国人:「这个人怎么样?你看看!」那个美国人看到这个照片(夏老的照片)。

  他说:「这个人身体是透明的。」

  他听不懂,他以后把这个话告诉我,身体怎么是透明的?心里头没有污染就是透明的。我们一个人,人家一看,里头乱七八糟,漆黑一通。他没有见到人,看到照片,就知道这个人的身体像水晶一样完全透明,没有贪瞋痴,没有污染,这不是普通人。而且他跟曾居士讲,他说这个人现在不在世,都给他说对了。他在世的时候,名气并不很大,肯定他是一个再来人,不是一个普通人。这是曾宪炜居士告诉我的。

  会集经本不容易!第一位会集的是王龙舒居士,那也不是个普通人。王龙舒在宋朝是国学进士,这是他的学历,一生学佛那么好,会集的本子还有瑕疵。咸丰年间魏默深也是广学多闻,儒佛的根基都很好,会集出来的本子还是有毛病;印光大师在《文钞》里都指出来。所以真正要会集这个经,不是再来人做不出来。夏老的身分没暴露,不是阿弥陀佛再来,大概也是观音、势至之流,绝对不是普通人物,普通人决定做不出来。你看他会集这个本子多好,让人家一接触就生欢喜心,比原译本超胜太多。

  这个本子是律航法师(也许诸位知道这个老法师,广化、广元这些法师都是律老的徒弟)从中国大陆把这个经本带到台湾来。他带来的那个时候,他还没有出家,他是个军官,中将的身分。他在大陆上亲近夏老,是夏老的学生。他把这个本子带到台湾来是民国三十八年。第二年认识台中李炳老,就把这个本子送给李老师。李老师一看这个本子,前面是他老师梅光羲的序文,很长的一篇序文,介绍这个本子。所以李老师一看是他老师写的这篇序文,这样的赞叹就非常欢喜。三十九年在台中法华寺第一次讲演,把这部经全经讲了一遍,大概用了一个月的时间,听众只有三十几个人,这是在台湾第一次讲。我们印出来的眉注是那个时候写的,那个时候李老师才六十多岁,不到七十岁。

  这个本子,以后李老师给我了。给我的时候,我一看非常欢喜,如获至宝,我也想在台北开讲,我把这个经本印了两千本。那个时候我认识韩馆长,韩馆长五十岁,我说我讲这个经给你祝寿很好,她发心印两千本。我到台中把这个事情向老师报告。

  老师说:「不行!决定不能讲。」

  我说:「什么原因?」

  老师说:「有很大的障碍,有很多人不赞成这个本子;这些人如果来批评障碍,你太年轻,你的资历还不够,你招架不住!」

  所以就把这个经放下,经本就到处结缘送掉,不能讲就改讲《楞严经》,在台北市讲《楞严经》。

  一直到十二年前,李老师往生了,我整理旧书又看到这个本子。这一想老师这个本子交给我,我也保存这么多年,现在老师往生了。他这个注解注的虽然很简单,注得好,没有人看到过。我就把它印出来跟大家结缘,纪念李老师。很多人看到这个本子生欢喜心,要我讲这部经。「好吧!我就开讲!」所以这个经从我开讲到现在十二年,十二年当中我讲了十遍,普遍受到海内外大众的欢迎。今天这个经本弘扬到全世界,什么原因?很多人来向我祝福,「法师,你弘法功德很大。」错了,哪里是我的功德?我有什么能力?我们不可以邀功。什么原因?这个时代,大家的善根、福德、因缘成熟,诸佛如来的护念,这是真正的原因。《弥陀经》上说的,「不可以少善根、福德、因缘,得生彼国」,这是亲因缘;得到诸佛如来明显加持,这是增上缘。

  我们不过是适逢其会,很幸运遇到这个机缘,凑巧出了这么一点小力量,我们哪里晓得会有这么大的影响力。决定不是我们自己的能力,这是说实在话,这也是提醒我们,在末法时期选择这个法门是正确的。无量法门里面,选择这个法门、选择《无量寿经》、选择夏老这个会集本、依这部经典修学,一门深入,长时薰修,决定有成就。决定不能搞杂,不能搞乱。

  如果有人说这本东西恐怕不容易成功,要多加几部经,多加几部论,那让他去搞,我们决定不干。有个三年、五年,就非常明显的比出来,一门深入,效果显著。实在说,这个道理并不难懂,一门深入的人,心是定的,我相信这个大家都会承认;学得很多、很杂,他的心是乱的,心是浮躁的,这个差别就很大。心定就容易开悟,心乱就没法子开悟,这是一个很浅显的道理。所以我们提出八个字:「一门深入,长时薰修」。我们要在一生当中,真正了生死、脱轮回,往生不退成佛,抓紧这八个字就决定能够成就。

  佛教给我们舍,世间法要舍,佛法也要舍。净宗过去有许多的祖师,如莲池大师说的「三藏十二部,让给别人悟」。你们有本事你们去学,我没有本事,我没有能力,我就一部《弥陀经》,一句阿弥陀佛,这是祖师做出榜样给我们看。印光大师晚年亦复如是,我们到苏州灵岩山寺去看,他老人家闭关的关房,一个小小的佛案,供养一尊阿弥陀佛,后面写了一个大字「死」字。一尊阿弥陀佛,一部《阿弥陀经》,什么都没有,找不到第二本书。一卷《弥陀经》,一句佛号,人家成就了,哪里要多?

  觉明妙行菩萨告诉我们,念佛人最怕的是怀疑、夹杂、间断。如果真正能做到不怀疑、不夹杂、不间断,没有一个不成就。这个法门三根普被,利钝全收。他这三句话与大势至菩萨的教诲完全相应。大势至菩萨教给我们念佛的方法是八个字:「都摄六根,净念相继。」这是方法。效果是「不假方便,自得心开。」不假方便是不需要藉任何帮助,任何经论、任何法门都不必要;自得心开是大彻大悟,明心见性。就用一句佛号,有这么大的功效。跟禅宗大彻大悟、明心见性没有两样,但是比禅宗容易多了。禅宗不好修,念佛好修,难易差别悬殊太大,所以这叫易行道。

  你选择这个法门是无量的智慧,你有无上的智慧才会选择这个法门。在大乘法里面,代表智慧的,诸位晓得是文殊菩萨,文殊菩萨表智慧。文殊菩萨所代表的是通家,广学多闻,代表的是无所不知、无所不能。可是很少人知道大势至菩萨也是代表智慧,大势至菩萨的智慧绝不在文殊之下,但是他们两个人在形象上完全不同;文殊代表广学多闻,大势至菩萨一门深入,不一样。大势至菩萨就是一句阿弥陀佛念到底,从初发心一直到成佛。《大势至圆通章》一开端就说:「我与五十二同伦」,这一句话意思很深。「五十二」是说什么?菩萨的果位,十信、十住、十行、十回向、十地,五十个位次;等觉、妙觉,五十二个位次。换句话说,从初发心一直到成佛,修的是什么方法?就是一句阿弥陀佛,不改变。这是大势至菩萨表现的高度智慧,一门深入。

  我们要问,这两个菩萨的智慧到底哪个大?我跟诸位同修说,一般大,没有高下。怎么说一般大?因为自得心开就一般大,明心见性了,开悟了!没有开悟的时候,一门深入比不上广学多闻,开悟之后就一样了,没有两样。所以一门深入,功夫也是三层,跟宗门的阶段没有两样。宗门的修学,观照是第一个阶段,第二个阶段是照住,第三个阶段是照见。你们念《心经》,「观自在菩萨,照见五蕴皆空」,那是最高段的,照见。我们净土宗没有讲观照、照住、照见,没有说这个名词,我们是换一个名词说,我们说「功夫成片、事一心不乱、理一心不乱」。功夫成片跟禅宗里面的观照一样,事一心不乱跟禅宗的照住一样,理一心不乱跟禅宗的照见一样,名词不相同,境界完全平等。等到你得理一心不乱就完全平等,这是我们对大势至菩萨必须要认识清楚的。

  我们自己这样修学,一门深入,长劫薰修,就是大慈大悲。观世音菩萨代表大慈大悲,救度一切众生。救度一切众生怎么度起?我自己做出样子给人看,叫人看到之后相信,生起羡慕之心、向往之心,跟你学习,你不就度了他了。天天说没用处,说了人家看看又不像,他的信心怎么能生得起来?不必说,做出来给人看,让人家生起信心,这叫大慈大悲度众生。所以我们自己要是做不到,怎么说,说实在话,不但度不了众生,也度不了自己,自他都不能得度。如果要自度度他,一定要百分之百的依教奉行,这才是真正的自度度他。

  希望我们同修深深体会到这个意思,我们在无量法门里面,选择净宗法门,决定没有错。这一个法门,不但是释迦牟尼佛指导我们的,实实在在讲,是一切诸佛如来教导我们的,释迦牟尼佛是诸佛的一个代表人。我们选择这个法门正确,只要遵守一门深入,不怀疑、不夹杂、不间断,就决定成就。我们今天在这个地方,欢欢喜喜的在这儿聚会,将来在西方极乐世界,在阿弥陀佛的大道场当中,我们又聚会在一起,那是多么的欢喜。今天时间已经到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