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首页 - 修行的方法 - (第一集)
修行的方法  (第一集)  1998/2  台湾嘉义净宗学会  档名:21-050-0001

  诸位法师、诸位同修:

  今天大概还有不少远道来的同修,正好遇到雨天,我们在这个小山上聚会,因缘也是很难得。

  佛家的道场,自古以来,大致上有两种形式,一种是修行的道场,一种是弘法的道场。这两种依旧是以修行为主,弘法一直都是附带的,所以主要的道场都建在山上。诸位到中国大陆去旅游参观,都能看到寺院、丛林都建在深山里面。而都市里面有小型的,所谓的下院,这是专门做弘法接引用的。

  过去生活的状况与现在不相同,农业社会休闲的时间很长。秋收之后,有一段休闲的时间。秋收之后到春耕这段时间,差不多有两、三个月。有许多在家的同修,利用休闲的时间到寺庙里去挂单,或者是听经,所谓是「讨经单」。往往法师们利用这个时间讲一部经论,大概是一百天左右。居士们可以在寺庙里面住三个月,听一部经。或者是念佛堂念佛,或者是禅堂参禅。都有很长的时间平息外缘,认真的修行。不仅是出家人有很好的成就,我们在《大藏经》、《高僧传》、《居士传》里面所看到的,在山志里面也有许多记载。修学的人,三年五载,有开悟的,有得禅定的,也有少数证果的。

  为什么现代人修行十几年、几十年的时间,都得不到成就;烦恼不但不能断,而且天天在增长,修学的功夫不得力,听经研教不能够大开圆解,念佛功夫不能成片,参禅不能得定,原因到底在哪里?这是值得我们反省,值得我们检点的。我们要把这个原因找出来,消除这个原因,今人的成就绝不会在古人之后。这个道理、事实我们要懂得。

  这里面最重要的,不外乎两桩事情,一个是古时候有真正的善知识。这些善知识都是过来人,他懂得修学的方法,能够指导后学,这是一个重要的因素。另外一种也是一个重要的因素,古人比现在人纯朴,比现在人老成,这一点确确实实今人不如古人。老成在哪里?他的妄想少、欲望少,也就是烦恼轻,容易定下来。住在深山寺院里面,三个月不下山,他不起心动念,再加上善知识的指导,所以容易成就。

  现在我们这两个条件没有,第一个、没有善知识引导我们,第二个、我们妄念太多。住在山上还要看电视,还要看报纸,还要听广播,有什么法子?心是动的,它不是静的。如何克服这个困难,实在说这相当不容易。如果不遵守古时候这个方法来修学,确确实实在我们一生当中,要想做出一点成绩来,真的是困难。这是说修行。

  在弘法这方面来说,现在人比过去人做得更有效果。古时候资讯不发达,交通不方便,所以佛法的流通,自然就有很大的障碍。现在有卫星的传播,有电脑的网路,非常的便捷。即使我们在深山里面,做研究讨论,我们借重科学仪器,几乎同时能够传遍世界,这是讲弘法工作的效果,比过去大有进展。

  可是话又说回来,如果讲经说法的人自己本身没有开悟,烦恼习气没有断除,无修无证,实在讲,又不免误导了众生。这里面的问题很多,重重的难关。弘法一定自己先要修法,自己没有修行、没有悟处,拿什么去弘扬?古人所谓:「错下一个字转语,堕五百世野狐身。」古人怕因果,今人因果怕,这是从前李老师常讲的,别人不怕因果,我们怕因果。

  我们在台北听到黄警官跟我们讲,最近他亲自遇到两桩因果事实,他说给我们大家听。确确实实证明「举头三尺有神明」,报应就在眼前,神明来给你提出警告,揭发你的罪行,让你不能不相信,不敢不改过自新。也许有人要问,「这世间造作罪业的很多,为什么神明不一一来举发?」造作罪业,遇到神明来举发的时候,是你有善根、福德,佛菩萨、神明来帮助你改过自新。你要是没有善根、福德,神明在旁边冷眼旁观,看到你造业、看到你堕落、看到你受苦、不是不帮助你,必须等你的业障消得差不多了,你肯回头了,那时候才会来告诉你。

  因缘果报也是很复杂,这些理论与事实,我们如果留意细心去观察,特别是在这个时代非常显著。我们要深深的相信,善因一定有善果,恶因必定感恶报。谚语里面常说:「不是不报,时候未到。」善恶都有时节因缘,时节因缘成熟,果报就现前。人生在这个世间很短暂,中年以上的人渐渐体会到,年岁愈大,体验就愈深刻、愈显著、愈明了,人生一场梦。「万法皆空,因果不空」,因果也是万法之一。为什么「万法皆空,因果不空」?昨天我在台中,余老居士还给我谈到这个问题。「因果不空」是讲它转变不空,因会变成果,果又会变成因;第二个是相续不空。因果不空是单单论这两桩事情,说它的转变跟相续。

  我们了解这个事实,特别是现在这个社会,东西方的人都知道,这个世间有大灾难。灾难怎么形成的?众生造作恶业累积而成的。累积无量的恶业,现在要总报了,这个麻烦就大了。这个大灾难能不能消除,能不能改善?我们在过去看到东西方有许多哲学家、有许多预言家提出来,他们的结论:可以改善。问题在人心,人心如果向善,这个灾难就可以化解;人心要不能回头,这个灾难就不能够免除。

  今天整个世界、每个地区,我们细心去观察,社会充满贪瞋痴慢,三毒烦恼天天在增长,自私自利,古人所讲的「见利忘义」。现在人不讲道义,起心动念都是利害,这个思想不好,这种行为就是大灾难的增上缘,这还得了!我们今天用古圣先贤的教诲,用佛菩萨的教诫,实实在在讲,很难收到效果。儒家的教诲,谚语里常讲:「十年树木,百年树人」;换句话说,我们不要说百年,说五十年,说三十年,来不及了。三十年时间太长了,救不了眼前的灾难。大乘佛法浩如烟海,跟我们说明宇宙人生的道理,也要很长的时间。

  「慈光图书馆」的朱馆长住在此地,他们现在办了一个经学班,我问他多少时间,他跟我讲六年,基础班六年。我一想,六年来不及了,太长了。我在新加坡办「弘法人才培训班」,我的时间是三个月,现在延长一个月是四个月。有没有效果?我自己也没有把握。但是这个班办了三届,第一届三个月,第二届三个月,第三届四个月。在过去三年,每年办一次。从这三届办下来,我们有了信心,有效果。只要我们自己用真诚心去做,完全无我、无私的心去做,学生他们自己的善根、福德、因缘成熟,得十方诸佛如来威神的加持,短时间能收到效果。什么效果?醒了,以前在睡觉作大梦,这三个月把他唤醒,觉悟了。

  今天我们讲弘法利生,利益社会,要挽救这个劫难,用什么方法?把因果的道理与事实,跟大家讲清楚、讲明白,能收奇效!这个启示是印光大师给我们的。在民国初年,许多地方请他老人家去讲经说法,他不讲佛经,他讲《了凡四训》,讲《文昌帝君阴骘文》,讲《感应篇》。我们读到这些资料,文字的记载,感到非常惊讶。他是佛门的大德,净宗的导师,为什么不讲佛经,讲这些东西?《了凡四训》不是佛经,顶多算它是儒家训诫弟子的四篇文章;而《阴骘文》与《感应篇》是道教的,不是佛教的。为什么老法师弘扬这个东西,而且在一生当中,全心全力的弘扬?

  在那个时代,印刷术不是很发达的时候,他这几样东西是弘化社所流通的。弘化社是印祖创办的,印祖接受四众弟子的供养,他自己一分钱没有用,他没有拿这个钱去改善他的生活,没有拿这个钱去添一件新衣服。诸位如果到苏州灵岩山去观光,你看看印光大师闭关的小茅篷,你们去看看,他住的是什么环境。这些钱全部都拿去印经流通,一生就做一桩事情,印经流通。所印的这些书里面,是以《了凡四训》、《安士全书》、《感应篇汇编》的数量最大。我在香港讲经,看到书本后面的版权页,印了二、三十版。每一版的数量,最少的是两万册,多的是十万册。我概略的估计一下,这三样东西至少超过三百万册,我们不能不感觉得惊讶!

  其他的佛书所印的数量很有限,数量很少,这三样东西这么大量的流通,祖师的用意何在?挽救劫运。知道用佛法,讲经说法来不及。如何劝人回头?因果报应是事实,你干了,你造业了,你就要受果报,你怕不怕报应?你怕报应,那么你起心动念、一切行为自自然然会收敛。人人都能够收敛一点,这个劫难就转过来了。所以,祖师这种作法是大智慧,高等的智慧。我们从这里得到启示,挽救今天这个劫运,挽救社会的风气,除此一法,实实在在想不出更好的方法,这是我们一定要明了的。

  佛法的修学要同时并进,弘扬佛法利益众生,应当把因缘果报的理论与事实,说得透彻,说得明白,这个比弘扬任何经论都重要。我们看今天,不要说社会一般人,佛门弟子甚至於出家人,都还是念念增长贪瞋痴。他不是念念增长智慧,还是在增长贪瞋痴慢,还是在搞是非人我。看到别人好还嫉妒障碍,依旧在那里造罪业,什么原因?不知道因果报应的理论与事实。佛教的经典理论似懂非懂,不是真懂;真懂,那没有话说,决定是烦恼轻,智慧长;他不是真懂!真正懂得的人不多,我们在自己家里讲真话,要凭良心讲话。

  今天我们的修学,无论在家、出家,都要从因果下手。说穿了,佛说一切经,给诸位说,都离不开因果。《法华经》讲的是「一乘因果」,《大方广佛华严经》讲的是「五周因果」,所以佛法也是缘生法,我们要明了。佛在《般若经》上告诉我们,「法尚应舍,何况非法」;法是讲佛法,佛法都不可以执著。为什么不可以执著?缘生之法。凡是缘生之法,「当体皆空,了不可得」。你怎么可以执著?世法是缘生法,佛法也是缘生法,所以佛才叫我们世法、佛法都不可以执著,都要放下,才能得清净心。清净心是真心,清净心就是真如本性。得清净心,这个人就成佛了。清净心起作用,就生智慧。这是我们不能不明了的,不能不清楚的。

  山居,这是很大的福报。小小的道场,成就自己的道业。如何去发展,那是缘分。所以,修行讲到真正用功,我提出十句,「真诚、清净、平等、正觉、慈悲」是存心,我们要常存此心。我们修持,「看破、放下」。看破是般若,破所知障;放下是功夫,破烦恼障,这是真正教给我们用功的方法。功夫得力了,你就得自在!

  入众,与大众相处随缘,随缘而不攀缘。攀缘非常辛苦,自己得不到自在。如何随缘又不失自在?像《无量寿经》上讲:「遍供十方诸佛如来,不失定意」,这一句话要紧!「不失定意」就是不失自在。供养十方诸佛,那是随缘。修福修慧,不失大自在,这叫真实功夫。

  如果我们做种种事情,自己会生烦恼,自己不能得自在,我们就不敢随缘、就不敢做!做的时候,与教理完全相应,这就对了。我们简单的讲,与戒定慧相应,与六波罗蜜相应,与三福相应,这可以随缘;如果与这个违背、不相应,我们就不敢随缘。这都是功夫。

  虽然佛法里说,「菩萨未成佛道,先度众生」,那是菩萨发心,这是大慈悲。这个话没错,绝对不是我们学的,那是什么人?法身大士,那是他们的事情。法身大士不愿意早一天成佛,愿意先去帮助众生,他有智慧、有能力,他不堕三恶道。不但不堕三恶道,他不会堕落六道轮回,也不会堕落到十法界。法身大士是圆教初住菩萨,已经证得三不退(位不退、行不退、念不退)。已经证得三不退的人,才可以这个说法,因为他上面还有四十一个阶级。照一般大乘经上讲,他还要修行三大阿僧只劫才能成佛。他不愿意先成佛,先去度众生,所以是说菩萨的发心,不是说我们凡夫。

  我们今天六道出不了,十法界更没指望。我们要是能够超越十法界,证得圆初住的地位,可以说我不愿意成佛,先度众生,这个话你能讲。你不到这个地位,这个话不能讲。你度众生,你把众生度到哪里去?你怎么度,众生都出不了三界,你自己还要往三恶道去,这叫大错特错。佛经里头句句话,我们要正确的理解,千万不能把意思解错,必须要了解佛这句话是对谁说的,对什么人说的,我们要如何去理解、如何去修学,这样才能得到真实的利益。

  所以,在山居特别要著重修学的功夫,怎么个修法?是不是今天晚上还有时间在这里,在此地吗?好,怎么个修法,我们晚上再谈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