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首页 - 佛教教育功能 - (共一集)
佛教教育功能  (共一集)  1998/2  台湾台中慈光图书馆  档名:21-048-0001

  朱馆长、诸位法师、诸位大德、同修:

  今天回到此地来,看到这边的状况,还跟我离开的时候(三十年前)完全相同。佛像我们在此地安装的,西方三圣是李老师看到我们钉上去的,所以这个道场我在这里住过十年,我们有很深厚的感情。看到课桌还是原来的,都没有更动,格外显得亲切。可是我们的老同修有许多都不在了,我想他们在西方极乐世界常寂光中,看到我们现前的聚会,一定也非常的欢喜。我们也希望将来参与莲池海会。经上告诉我们,在西方极乐世界,都是「诸上善人俱会一处」,这一句话非常重要,我们现前就应当努力的修学。

  说到「修行」,这两个字含义很深很广,我们一定要很清楚、很明白。「行」是行为,行为就太广、太多。佛在经典里面,将一切众生所有的行为归纳为三大类。第一类是言语,口业的行为。第二类是身体的动作,身业的行为。第三类是思想、见解,意业的行为。行为再多,总超不出身、语、意这三个大范围。我们这三种行为有了错误,要把错误的行为修正过来,这叫做「修行」。

  这个意思,我们一定要清楚,一定要明了。千万不要误会,修行大概只是吃斋、吃素,每天敲著木鱼、念经,佛菩萨形像面前磕头,大概这就叫修行。你要是这样想法,完全错了。天天吃斋,脑子里面尽想坏主意,口里头还骂人,有什么用处?没用处!天天念经,天天拜佛,还是要造业,没有修行。所以,我们要把修行的定义搞清楚、搞明白。

  我们在日常生活当中,三业的造作,确确实实太多太多不正当的行为,我们自己也很想把它修正过来,但是自己总是没有办法做到。这个原因究竟在哪里?从来也没有人去找过,那么你的修行在一生当中,都要落空了。我们自己如果发现自己的过失、烦恼、习气,依旧不能改进,一定要去找原因在什么地方。如果把原因找出来了,再能把原因消除掉,我们修行的功夫就会得力,就会有效果。

  而真正的原因,实实在在说,我们对於环境认识不够清楚,所以毛病、习气总是常犯,没有能力把它修正过来。由此可知,世尊当年在世,为大家讲经说法四十九年,世尊所说的是些什么?现在集结成一部《大藏经》。这一部《大藏经》里面讲的是什么?大概总在十年前,有一个同学也是过年来看我,他很不错,他在辅仁大学讲《普贤菩萨行愿品》,来告诉我。我听了很欢喜,我就顺便问了他一句,我说:「你学佛这么多年,讲经也挺有经验。你告诉我,我们佛门这一部《大藏经》里头讲的是什么,你用一句话回答我。」我这一问,把他问住了。如果他要用很多时间来解释,我想这可能。一句话不要噜嗦,一句话答覆我。他答覆不出来,然后来问我,我有没有一句话能答覆出来。我给他说了四个字,一句话四个字,就是「诸法实相」。我问他:「你同不同意?」他点头。

  「诸法实相」是《般若经》上的,世尊四十九年所说的一切法,不外乎「诸法实相」。这四个字要用现代话来说,就是宇宙人生的真相,四十九年讲的就是这个。宇宙人生真相,你要是真的搞清楚、搞明白了,你的问题解决了,你的修行功夫当然得力。今天你为什么修行功夫不得力?是宇宙人生的真相还没有搞清楚,还没有搞明白,疑问还一大堆,那怎么行?无论你修学哪一个法门,你的功夫很难得力。所以,我们看清凉判释《华严经》,分四个大段落,「信、解、行、证」。你看行,讲修行,修行摆在第三位,你没有透彻的了解,你怎么个修法。所以要想修得好,修得得力,一定先要求解,不求解怎么行?

  我们念佛的同修,有不少人念了十几年,愈念烦恼愈多,愈念疑惑愈多。这问题出在哪里?出在对於净宗不认识。不要说对整个佛法,净宗的经典都不了解,所以研教就非常重要。净宗的经论,比起其他各宗,分量最少。早年,世尊传下来的净土只是三经,以后再加上一论(天亲菩萨的一论),这是「三经一论」。

  现在我们所见到的是「五经一论」,五经就晚了。《普贤行愿品》是清朝咸丰年间,魏源居士加进去的,咸丰距离我们现在不远。大家知道,清朝末年有个慈禧太后,慈禧就是咸丰的妃子,所以很近。《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》加到净宗里面,这是印光大师加的;印光大师是民国初年的,更近了。这两样东西,分量都不多。所以,今天我们看到净土是「五经一论」,实际上比起任何宗派的经典都少。经典虽然少,文字少,可是义理、境界并不比其他宗派逊色,这是我们应该要晓得的。

  《无量寿经》是我们净土宗第一经,要以我们现在这个概念来看,《无量寿经》是净宗概论,世尊将西方极乐世界依正庄严、因果理事,做了一个总体的介绍。文字虽然不多,字字句句都含无量义,不可轻视。清朝乾隆年间,彭绍升居士说:「《无量寿经》即是中本《华严》」。彭际清真可以称得上是大佛学家,通宗、通教,他说这个,他把《无量寿经》、《弥陀经》跟《大方广佛华严经》看成是一体,这三部经是一部经,一个说得详细,一个说得简单。说虽然有广略不同,里面的意思没有两样,完全是相同的。他这个见解正确,没有错误,这是令我们后人非常佩服。

  《观无量寿佛经》可以说是《无量寿经》的补充,世尊在《无量寿经》里面,譬如讲三辈往生,他讲得很简单,《观经》里面就讲得很详细,这是做为补充说明。譬如《观经》里面跟我们讲的「是心是佛,是心作佛」,这个《无量寿经》上没有讲到,这是在理论上的补充。「九品」,《无量寿经》只讲三辈,《观经》说九品,这是在品位上的补充。「十六观」,这是在修行方法上的补充,所以它在品位、理论、因果、方法,做了补充说明。《佛说阿弥陀经》,这一部经完全是劝我们修学这个法门,佛在这部经上四次的劝导,一而再,再而三,三而四,慈悲到了极处,劝修!这是三经的大意。

  魏默深将《普贤菩萨行愿品》加到这里面,大有道理,这个跟彭际清的见解完全相同,因为《无量寿经》就是《华严经》的略本。经典里面自始至终佛都说修普贤行,普贤菩萨十大愿王导归极乐,这是娑婆世界净土宗的初祖,所以与《华严》关系是密切而不能够分隔,这个附进去是大有道理。

  而印光法师将《大势至圆通章》又附进去,这个使我们感到非常的惊讶。我过去在台中是学《楞严》。我出家之后,再回到台中跟老师学一部大经,李老师正好开讲《楞严经》。他就劝我:「《楞严》很好,你就专心学《楞严》。」所以,他老人家在这个地方将《楞严经》讲了一部,我在台中莲社小讲堂,我也复讲了一遍,我们用同样的时间,将这一部《楞严经》讲圆满,但是没有发现到《大势至圆通章》这一部分的好处。

  《楞严》我讲过六、七遍,而《大势至圆通章》单独也讲过好几遍,以后看到净土五经,印祖把这篇东西附在后面,我们仔细再把《楞严》从头细细的看一遍,这才看出《大势至圆通章》的眉目。才知道这二百四十四个字不可思议,真正是《楞严》精华之所在。过去一般人都重视《楞严经》里面《观世音菩萨耳根圆通章》,而把《念佛圆通章》疏忽掉了,而读《楞严》、讲《楞严》疏忽的人太多太多。

  《耳根圆通章》太明显了,在二十五圆通,它的排列顺序:六根、六尘、六识、七大。按照顺序排列,观世音菩萨应该排在第二;六根里头,眼根、耳根,排在第二位。它从第二抽出来,摆在最后,这是非常明显。从第二位把它移到最后去,这成为一个特别法门。这个排列的方式,实在讲,我们中国古时候一般排列顺序也是如此。舞台的表演,我们常讲压轴戏,最好的一出戏在哪里?在最后。它是希望听戏的人,不要听一半就走了,最好的在后头,一定要把它看完。所以,《观世音菩萨耳根圆通章》在二十五圆通变成压轴戏,最好的一章在后头。

  可是《大势至菩萨圆通章》也是压轴戏,没被人发现,为什么?因为它的排列顺序在七大里面的根大(七大的顺序,是地水火风空见识,大势至菩萨是见,见就是根大。)换句话说,一般排列的顺序,它应当排在第二十三,但它跟二十四两个对调(跟弥勒菩萨两个对调),所以不太明显。这是两个特别法门,不是一个。所以《楞严经》的精华是观音、势至,这两章是《楞严经》的精华,不是观世音菩萨这一个而已。

  观音菩萨与中国人法缘特别深,所以谚语里头常讲:「家家观世音,户户弥陀佛」。我们对於观音菩萨有一份特别的感情,特别的尊敬,所以观音菩萨的经当然被大家格外的尊敬,而把大势至菩萨忽略了。而没有想到,《大势至圆通章》比《观音圆通章》还要殊胜。殊胜在哪里?观音菩萨契机娑婆世界,正如文殊菩萨所拣选的,「此方真教体,清净在音闻」。所以,观世音菩萨这个方法,非常适合娑婆世界的根机。大势至菩萨呢?大势至菩萨这个念佛法门,不仅契合娑婆世界的根机,更是契合尽虚空、遍法界一切众生的根机,这个不可思议。它是平等普遍的契机,观音菩萨很窄小,只是这一个窄缝的契机。你要是了解这一层,你才晓得势至念佛这个法门超过观音耳根的法门。这个要不深入《楞严》,你不能发现。我们一定要晓得,千万不能够疏忽,我们认识清楚了,才知道《念佛圆通章》不可思议。

  这一章经比《心经》还少,只有二百四十四个字,是我们净土宗的心经,也是一大藏教的心经。《般若心经》是般若部的心经,《大势至圆通章》是一大藏教的心经。我们发现了这个秘密,无量的欢喜,无量的赞叹,真正了解念佛法门不可思议,才知道佛在经上常讲「难信之法」,这确实不是容易的,我们有幸在这一生当中遇到,一定要认真努力的修学。

  从这个地方,我们再回头来看《无量寿经》。《无量寿经》里面最重要的,就是第六品(阿弥陀佛的四十八愿)。这一品经是阿弥陀佛自己讲的,释迦牟尼佛为我们转述,转述就同阿弥陀佛自己亲自宣讲没有两样。我们再看全部的《无量寿经》,没有一个字、没有一句离开四十八愿,换句话说,全经就是四十八愿的详细说明而已。四十八愿是净宗的总纲领,我们修净宗的要决定依教奉行。全经不能够熟读,这一品经一定要念熟。这一品经的意思懂得了,你对於净宗的疑惑完全消除了。

  今天还有同修告诉我,他说有法师劝他修弥勒净土,不要念阿弥陀佛,不要求生西方极乐世界,什么原因?生到西方极乐世界下下品往生,要十二劫才能花开见佛,时间太长了。十二劫花开见佛,这是经文上有的,在《观无量寿佛经》上讲的。实在讲,这个法师这个说法是断章取义,没有把整个净宗合起来看;整个净宗合起来看,疑惑就没有了。

  四十八愿里面,有没有说下下品往生到西方极乐世界要等十二劫花开见佛,才能够获得如佛一样的智慧神通,有没有这个字样?没有!而四十八愿里面,明明告诉我们,生到西方极乐世界,你的身体、容貌就跟阿弥陀佛没有两样,都得紫磨真金色身。容貌跟佛一样,你就成佛了;你不成佛,你的容貌怎么可以跟佛一样?这就是说明,生到西方极乐世界,你就成佛了,哪里要等十二劫?

  这跟《观经》上所说的,有没有矛盾?没有。《观经》上讲的是不论佛的加持,你往生到那里,凭你自己的力量修持要修十二劫,没有得佛的加持,是这么说的。凡是往生到极乐世界,统统得佛本愿威神加持,没有一个不得佛力加持的。佛来接引你,先佛光注照,佛光一照,你的罪业就消掉了。生到西方极乐世界,得阿弥陀佛本愿威神的加持,你跟佛就没有两样。明明白白的告诉我们,皆作阿惟越致菩萨,这是四十八愿讲得清清楚楚。并没有说上品往生的是阿惟越致菩萨,下品的没有,没有说这个话。生到西方极乐世界,不论上中下品,九品里面,凡圣同居土下下品也在其中,也没有例外,都作阿惟越致菩萨,这是阿弥陀佛本愿威神的加持,不可思议!我们要懂这个道理,这叫难信之法。

  阿惟越致菩萨是什么菩萨?圆证三不退。圆证三不退要严格的来讲是等觉菩萨。我们再把那个标准往下降,降到最低也是七地菩萨,这还得了。《观经》上讲:「十二劫花开见佛悟无生」,那是什么果位?圆教初住,破一品无明,证一分法身。阿惟越致是七地,七地跟初住差多少阶级?十住、十行、十回向有三十个位次,从初地到七地,加起来总共是三十七个位次。一下超越三十七个位次,这还得了。

  所以,诸位一定要把经合起来看,一定要以四十八愿为根本、为标准,与四十八愿相应的,决定没有错;与四十八愿所说的不一样的,一定有别的意思,你自己细细去看。不论佛力加持,那是假设的;生到西方极乐世界,决定得佛力加持,没有一个不得佛力加持。这个机会多难得!所以,我们听人讲话太难太难了,你们到处随便听,到处随便看,李老师当年在世的时候,会把你赶走,不让你进门。

  我是民国四十七年到台中亲近李老师,这个图书馆刚刚成立,还在筹备当中,还没有开幕,我参加筹备的工作。这个地方原来是个汽水厂,把它整个装修,当中柱子拿掉,加上这个拉景,我在此地看工人做的。

  我亲近老师,老师就给我约法三章,你们没有经历过,他告诉我:「你到台中来,要拜我作老师,跟我学习,我有三个条件。」

  我就请示老师:「哪三条?」

  第一条:从今天起,只可以听我一个人讲经说法,任何法师大德讲经,无论在哪里讲,一概不准听,这是第一个条件。

  第二个条件:从今天起看书,不管看什么书,看佛经也好,没有得我同意,一律不准看。《大藏经》摆在这里,没有得老师的同意,不准看。

  第三个条件,你从前所学的那些佛法,我不承认,一律作废,从今天起从头学起。

  这三个条件,我听了之后,这李老师很专制,好像很跋扈,只有他没有别人。可是想了想,从台北到台中,好不容易找到这个地方,所以也就答应了,遵守他这三个条件。

  这三个条件好,三个月就见到效果,我自己就有感受了,心地清净多了。为什么?不准听,耳朵塞起来了;不准看,眼睛封闭了;从前学的都不承认,也没有什么好想的,一切跟他老人家从头学起。三个月之后,感觉到老师这个方法有效,自己心地清净,烦恼少,智慧长。六个月之后,就很有效果,对老师就很佩服,这个方法好。老师告诉我,遵守他的方法五年,他有期限。我非常感激老师,我就加了五年,我遵守他的方法十年,十年不离开他的规矩,在这里扎下了根基。

  如果我到处去听别人,到处去看别人,这个脑子就乱掉了,疑惑就很多了。这个人这个说法,那个人那个说法,到底哪个说法对,这不叫麻烦!老师没法子教。所以只可以听一个人的,不可以听两个人的。我这一生当中,得老师这个真实的利益。所以,我在新加坡开培训班教学,我一个人教,我不会再请一个老师;再请一个老师的时候,麻烦大了,学生一听,两条路;请三个老师,三叉路口;请四个老师,十字街头,学生就无所适从。一个人教,跟从前李老师教我一样,一个人教,一条路子,没有两条路子好走。所以,学生就很得受用,全部给你封死,一条给你走。

  原来我以为这是李老师独家所有的,他那一套方法。十年前(一九八七年),我第一次到新加坡去弘法,新加坡演培法师在那里。演公跟我认识很久,我在没有出家的时候,就常常亲近他,他把我当作朋友看待,我尊他为老师,我们的关系很密切,也非常好。他请我到他那个道场,给他的信徒讲开示。那天我一看,来参加听讲的,大概有六百多人,我就把我在台中求学的经验告诉这些同修们。因为那边年轻人不少,我希望他们专心一心一意依靠演培法师,听演培法师一个人的教诲,才会有成就。

  我讲完之后下了台,演公拉著我的手,到旁边客厅去喝茶,告诉我,他说他小时候(他出家很早),十几岁出家,作小沙弥,在观宗寺亲近谛闲老和尚,谛老和尚给他也是这三条。我听了恍然大悟,原来这不是李老师专利的。这样我们才搞通了,古时候祖祖相传,「五年学戒」不是学戒律,就是这三条戒,这三条戒是祖祖相传的。

  接引学人,真正成就人的,老师才用这一套;不想成就你,不用这一套,对你很客气,随时欢迎你来,你到哪里去听,他也不妨碍你;真正要成就你,对你就一点都不客气。所以,我们才明了,谛老法师当年教演培也是这三条。很可惜,演培法师不听话、不老实。演培法师告诉我,他在那里一年,然后听到太虚法师在厦门办佛学院,他就偷偷的溜掉,不让老和尚知道,偷偷的下山,去亲近太虚法师,所以他是太虚的门人。我那个时候就想,如果演公不离开,亲近谛老的话,那他的成就了不起,比现在一定更殊胜,他能够学到真实的东西。所以老实很重要,一定要听从老师,老师对你负完全责任,他要把你引错路,他背因果;你不听他的话,那没话说,他不负责任,所以一定要听从老师的教诲。

  我在一生当中得到一个结论,无论修学哪一个法门,禅、教、密、律,任何法门、任何经论的总原则,我结论成八个字:「一门深入,长时熏修」。你要能遵守这个原则,无论修学哪个法门,一生不改变,你一定有成就。如果今天张三,明天李四,今天学这个经,明天学那个法门,你一生都不会有成就。现代我们看到许许多多年轻人学佛,错误就在此地。没有遇到真正善知识,没有遇到好老师教导他;或者遇到了,他不肯相信、不肯接受、不听话,那就没法子。果然一门深入,没有不成就的。

  所以我新加坡这个培训班,我教导这些学生(全部都是出家人),我的课程就一门《无量寿经》。每一个学生都学《无量寿经》,而且每一个学生都上台将《无量寿经》讲一遍,二十个学生一个人讲一遍,就讲二十遍。每一个人都要听二十遍,研究二十遍,三、四个月短短的时间,将一部经从头到尾温习二十遍,这种机会你们到哪里去找?找不到!那个成就是从这里来的。

  所以,很多人发现我们这个培训非常有效果,不知道我用什么方法教的,我说我的方法很笨,比哪一个人的方法都笨,但是笨方法教出来的有效果。现在用什么科学方法教出来的没效果,不如我们祖祖相传的这个老方法。

  所以同学们得到受用之后,也问我:「法师,你这个方法是你自己发明的,还是哪个传下来的?」

  我说:「不是我发明的,这是我们佛门老祖宗传下来的。」

  谁发明的?阿难尊者发明的。阿难尊者当年集结经藏就是复讲,我们就是用复讲的方法。

  所以,中国自古以来,培养讲经的法师,都是用这个方法。古时候培养讲经的法师,的确是相当不容易,老和尚讲经,听众几百人,几百人当中挑选几个有能力复讲的,标准是什么?老和尚讲经一个小时,讲完之后,到第二天,你上台来复讲,能够讲五十分钟算及格,可以选你出来培养。如果达不到五十分钟,你没有能力学讲经,有这样的标准。

  我在这个地方,从前老师办慈光大专讲座,我参加了十一届,从第一届到第十一届,我都参加了。我就来试验试验这些学生,他们听老师讲十四讲表,讲完之后,在上面楼上,我就让学生讲一遍我听听。老师一个讲表是一个小时讲完的,他们给我讲五分钟。我一听的时候,难啊!五分钟怎么行?五分钟他就讲完了,就没有了。不容易!我当年在这个地方,老师看中我也有道理,我能够将老师的东西复讲可以讲到九成,我有这个能力,不要做笔记,我能记得住。所以他讲的东西,我只要听了,到第二天叫我来讲,他讲一个小时,我至少可以讲五十五分钟,我有这个能力。所以,我看到这些大专学生只讲五分钟,我就摇头了。

  可是现在学讲东西比从前方便多了,从前一定要有天赋,没有天赋不能培养。现在有录音机,有这些科学仪器,你一遍听不懂,听两遍,两遍听不懂,听三遍,甚至於你可以听一百遍、听二百遍,你自然就会讲了。在从前,老师讲一遍,不讲第二遍的。

  我们在这里参加经学班,老师的规矩,是老师讲经,经学班的同学都坐第一排,我坐第一个位置。

  同学听的时候,漏掉一句了,要来问老师:「哪一个地方,我没有听清楚。」

  老师说:「好,过来。」

  老师扇子打,打下去之后还不讲,然后就说:「我打了你,再给你讲,你有个侥幸的心理,『听漏了,不要紧,顶多挨一下打,还可以讲』。」

  打了不讲,这个麻烦大了,打了又不讲。所以,我当时在经学班里面,等於做辅导,这些同学漏掉的都来问我,我帮助他们很多。

  所以,现在中下根性的人,只要自己勤奋努力,没有学不出来的,科学仪器帮了我们很大的忙。如果没有这些机器设备,要找这种能力强的人,确确实实不容易,真的是很难找、很难找。所以,现在只要自己肯用功、肯努力,已经不是难事。学讲经没有别的,《内典讲座之研究》、《讲演术》(李老师编的这两种书非常重要)一定要把它研究得很透彻,这是讲台艺术的表演。要学这个东西,这使你能够讲得很如法、很合规矩。

  如果要能讲得好,当然是要靠你自己修持的功夫,你没有真正修持的功夫,你可以讲得很如法、合乎规矩,不能够巧。我们佛门讲「善巧」,善是合规矩。老师的教导只能教你善,不能教你巧。巧是要自己下功夫,自己有真正修行的功夫,说出来之后,又非常如法,就叫「善巧」。这是我们自己认真努力,不难做得到的,我们可以学得到。

  这两份教材,《讲演术》是个小册子,老师早年公布、流通。讲演方法是《内典讲座之研究》这个小册子,最初老师只印了三百册,锁在箱子里头。这个我们炎墩兄很了解,大概是瑞成替他印的。一般人拿不到。我们经学班的同学都拿不到,老师对我总算很不错,送给我一本。

  我在经学班辅导同学,我跟老师讲:「可不可以给他们一本?」

  「不行!」老师不答应。

  「那么我把这个东西介绍给大家。」

  「不行,不准介绍!」

  到最后我没有法子,我就依老师这份材料画成表解,编了大纲。我把这个大纲送给老师看,我说:「我用这份东西来介绍给同学,行不行?」

  老师同意:「这个可以!」所以这份大纲现在都印出来了。

  当时我曾经请教过老师,我说:「老师!你这个东西不肯流通,你是不是吝法?」

  我提出我的问题,老师听到我这个话,觉得很严重,给我解释:「绝对不是吝法」。

  那什么原因?当时还有一些老法师在台湾各地方讲经说法,听众听到之后,都很欢喜。如果大家读了这个书之后,麻烦就来了,为什么?他会批评,讲经的人哪个地方犯错误,哪个地方讲的不对。你这一批评之后,老师就得罪人了。所以你不懂得,你是外行,外行听经听热闹;你懂得这一套是内行,会把人家毛病挑出来。老师就害怕了,这很有道理。我懂得老师的心意,他不肯随便流通,他有他一番的苦心。

  最近几年,我把老师这个册子大量的印刷,大量的印了大概十万本都不止,到处流通。

  有人就问我:「你是不是违背老师的意思?」

  我说:「我不违背老师的意思。」

  为什么?此一时,彼一时。那个时候是一些老法师讲经,怕你们随便指责造业,现在这些老法师统统往生了,都不在世了。现在这个社会,年轻法师大家都出来讲,到处都在讲,你们听了,也不能够辨别是非,这个麻烦大了。所以,这个东西推出去,让你们听众个个都有慧眼,个个都会批评,让这些讲经的法师收敛一下。他要想讲,他要好好的准备准备,不能随便乱说,为什么?听众是行家。所以,我有我一番用心,这是此一时跟彼一时不一样,我们要明白这个道理。

  今天我把这个散出去,而且我还在中国让这些中国法师们讲这门课程,普遍去讲,让听众都会听,都是行家。《楞严经》上讲,在末法时期,「邪师说法,如恒河沙」,我们就不怕了。邪师一上台,底下听众:「你哪里说错了,哪里说的不对」,马上就把你指责出来,逼迫邪师要当正师,你看这个功德多大。所以要人人都会听,人人都会讲。《内典讲座》跟《讲演术》可以把它当作一门课程,我们公开的来研究,各各都是内行,佛法能够转邪为正,是个好事情,绝不违背老师的意思。好!我们简单介绍到此地,下面是传授三皈。好!大家先安定下来,拿的人尽管拿,我们在这里谈一谈。

  传授三皈:

  世尊在《观无量寿佛经》里面告诉我们,三世诸佛净业正因都在三福。三世是讲过去、现在、未来。三世诸佛他们修行证果,决定不是一个法门,正是所谓无量法门。法门虽然不一样,修行证果是相同的,都成佛了。但是所依据的法门不相同,基础是一样的,这个我们特别要明了。

  受持三皈是正式学佛的开始。三皈的基础是什么,我们不能不知道。三福第一福是人天福德,「孝养父母,奉事师长,慈心不杀,修十善业」,这四句做到了没有?如果这四句没有做到,我们受持三皈就很难。为什么?三皈是建立在人天福德的基础上,经上常讲:「善男子、善女人」,善是有标准的,不是随便讲的,真正做到这四句,才是善男子、善女人。唯有善男子、善女人,才有资格「受持三皈,具足众戒,不犯威仪」,这才成为真正的佛弟子,所以我们要想学佛,从哪里学起?从孝顺父母学起,从奉事师长、慈心不杀、修十善业下手。

  由此可知,印光大师(这是我们净宗近代的一位祖师)他老人家一生极力提倡《了凡四训》、《安士全书》、《感应篇》这三样东西。这三样东西从形式上看,都不是佛教的。《了凡四训》是儒家的东西,而《阴骘文》跟《感应篇》是道教的东西。为什么祖师要提倡这个?这三样东西的内容,确确实实就是孝亲、尊师、慈心、十善的详细解说。是教我们从这个地方奠定好的基础,然后才皈依佛门。我们三皈依、持戒才真正起了作用,才能够得真实的利益,这个道理我们一定要明了。

  至於三皈、五戒的内容,我们有录音带,也有一个小册子,希望诸位同修一定要多听多看,知道皈依的意义,我们从哪里皈、依什么。皈是回归、回头,依是依靠,我们从什么地方归,我们到底依靠什么,一定要清楚,一定要明了。不是仅仅在佛菩萨面前做一个形式,形式是假的。只有形式,没有实质的内容,这是假的。假的就不好听,是冒牌的佛弟子,这个说出去都很难为情,一定要作名副其实的佛弟子。三皈、五戒的意义,一定要很清楚、很明了,一定要认真努力的去学习,这个就有意义,这才有真实的功德。

  皈依是皈依三宝,不是皈依某一个法师。皈依某一个法师,叫破和合僧。那你皈到哪里去了?皈到阿鼻地狱去了,那个不皈好,一皈就糟了。这是我们要懂得的,我们决定不可以破和合僧,所以我们皈依三宝不是皈依某一个法师。

  三宝,佛法僧是三宝。佛是自性觉。我们在《六祖坛经》里面读到,当年禅宗六祖惠能大师给大家传授皈戒,三皈五戒,他不说:「皈依佛、皈依法、皈依僧」,他说:「皈依觉、皈依正、皈依净」,他用这三个字。我读了之后,很深的感触。能大师为什么这样说法?他距离我们现在一千三百多年,大概在那个时候,讲佛法僧,一般人就误会了。提到佛,就想到佛像;提到法,就想到经典;提到僧,就想到出家人,这就搞错了。所以,他把名词换一换,他不用「佛法僧」三个字,他用「觉正净」,「皈依觉、皈依正、皈依净」,然后再解释,「佛者,觉也。法者,正也。僧者,净也。」他这样解释,这给我们很大的启示。

  我们现在又过了一千三百年,还搞佛法僧,无怪乎一般皈依的都是迷惑颠倒,都受这个形式,不知道佛法僧是什么。提到佛,就想到泥塑木雕的佛像,泥菩萨过河自身难保,他怎么能保佑你?而不晓得佛是自性觉,觉而不迷。我们从日常生活当中,对人、对事、对物,以前是迷惑颠倒,从迷惑颠倒回过头来,依自性觉,觉而不迷,这叫依皈佛。法是正知正见,就是正确的思想,正确的见解,这里头没有错误,从邪知邪见回过头来,依正知正见,这叫皈依法。皈依僧,僧是清净,从一切染污回过头来,依清净心,这叫皈依僧,这才是我们真正的皈依处。我们要搞清楚,绝不是皈依某一个法师。

  这在僧团里面请一个法师,来为我们受授,为我们传授,把三皈详详细细讲解清楚,传授给你,是这个意思。法师代表僧团传授三皈,你在佛菩萨面前发誓、发愿,法师给你做见证,给你做证明,是这个意义,而不是皈依某一个人,这个道理一定要清楚,一定要明了,决定不能错误。

  我们现在的凡夫听这么一说,感觉得很玄,到底我皈依佛是哪个佛?心里感觉得不踏实,所以没有法子,我们把三皈落实,让大家心里有个真正的依靠。我们皈依佛,皈依阿弥陀佛。为什么不皈依释迦牟尼佛?释迦牟尼佛劝我们皈依阿弥陀佛;我们皈依阿弥陀佛,正是听从释迦牟尼佛的话,不违背。释迦牟尼佛赞叹阿弥陀佛是「光中极尊,佛中之王」,世尊的赞叹代表十方三世一切诸佛如来的赞叹,这个意思我们要懂,他叫我们皈依阿弥陀佛。

  法宝呢?《无量寿经》。我们就依靠《无量寿经》来修行就行了。僧宝呢?观音、势至,菩萨身。怎么个皈依法?观世音菩萨慈悲,我们从今天起,处事待人接物要用慈悲心,你就皈依观世音菩萨。我们修学一定是「一门深入,长时薰修」,你就皈依大势至菩萨。大势至菩萨代表大智慧,文殊菩萨也代表大智慧。文殊菩萨的智慧是广学多闻,大势至菩萨的大智慧是一门深入,不一样在此地,两个都是代表第一等的智慧。这样我们三宝就落实了,这就很好。三皈依我曾经详细讲过二次,一次在新加坡讲的,一次在澳洲讲的,都有录音带,诸位可以做参考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