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峰三时系念法事全集 (第十一集) 2003/5/29 澳洲净宗学院 档名:20-015-0011
诸位同学,请接著看《研习报告》里面的「信愿持名」这一段。我们讲到「持名时,心如佛,愿如佛,解如佛,行如佛,则一念相应一念佛,念念相应念念佛」。
前面跟诸位说过,我们的心本来是佛心,遗憾的是我们自己迷失了,这才沦落到凡夫,沦落在六道,长劫而不能够出离。在这个里头愈迷愈深,愈陷愈苦。如果我们在这一生当中没有闻到佛法,怎么会晓得这一桩事?不知道这个事实真相,怎么可能回头?这是我们一生当中最大的幸运,无比殊胜的缘分,能闻到佛法,能闻到大乘,能闻到净土法门,这不是一桩容易事。
这个世间多少菩萨、声闻想闻这个法门,没有机会。正如同世尊在《无量寿经》上所说的,我们每一位同学过去生中,无量劫来,我们跟阿弥陀佛就结下了深厚的法缘,这一生当中才有机会又遇到了。结的法缘很深为什么还不能往生?法缘之深还不够,世尊在这个经上跟我们讲,「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缘,得生彼国」,那个「少」字是贯下来这三句的,就是不能少善根,少福德,少因缘;换句话说,善根要多,福德要多,因缘要多,这一生就决定得生。这三条少一条都不行,都成了障碍。
我们怎么晓得这一生这三个条件都具足了?这个问,问得很有道理。其实你这三个条件有没有具足,自己知道,善知识知道,甚至於鬼神也知道。鬼神一般来讲他有五通,他能看得出来。这都不要紧,最重要的是自己。自己怎么知道?祖师大德常常给我们说,你是不是真信?真信了,你的思想、见解、行为自自然然跟没有遇到佛法之前,大不相同!真信!
你是不是真的愿意生极乐世界?果然真愿到极乐世界去,这个世间一切人事物你自然放下了。你要是放不下,只要有一桩放不下,你的愿就不真。有真信,有真愿,再看你是不是真的在行!如果你真的在念佛,把念佛看作你这一生当中第一桩大事,把念佛落实在这一天当中,从早到晚这是我最重要的一桩事情。有事来了,办事,佛号放下,专心工作。工作完了的时候,工作一放下,佛号就提起来,真念!
我们净宗学院这里提倡经教,经教是我们附带做的,不是正规,附带!宾主要分清楚,因为经教这一桩事情不是人人都能学的,这个自己要清楚。万不可以颠倒了,往生事大!我们在此地学经教,自己具足经教的善根福德因缘,你可以学。对於经教没有怀疑,对於经教能够理解,这里头有两个重要的条件,一个是记忆,一个是解悟;经教你真正能记得,你的记忆力好。从前李老师告诉我们,听法师讲经,听完之后,你覆讲一遍,你有能力至少讲到六成。你有这个能力,可以学经教,没有这个能力,随喜。为什么?没有能力要过分的勉强,学不成功。
早年我在台中求学的时候,我认识一位慧忍法师,很聪明。这个人要真正好好的学,将来讲经弘法是个人才。我介绍他到台中,李老师见到也很欢喜,他大概是大我五岁,跟馆长同年。从小出家,没有学过经教,听我讲经非常欢喜,我说一起来,我们一起来学。到台中,我跟李老师学《楞严》,李老师正是在讲《楞严经》。那我们学是从头,他是从半当中进去的,我劝他学小部经,不要学《楞严》,《楞严》太大。我跟他讲,我听李老师讲小部经听了三十多部;换句话说,我有三十多部小部经的基础,凡是我听过一遍,我都能讲。
我跟同学们说了,我覆讲的能力可以讲到百分之九十五,我有这个能力,有这个记忆力,也有理解力。我劝他从小部慢慢的学,按部就班,他很不高兴,认为我瞧不起他:你学《楞严》,我就不能学?那这就没有法子,好吧!当然每个人的根性不一样,也许你的根性比我高,我不如你,我从小慢慢的往上提升。一启蒙就是这个大经,这不是普通人。
慧忍法师非常用功,日夜不间断,听李老师讲经,看古人的注解,找参考资料,每天晚上都搞到两、三点钟。真的,我看到是勇猛精进。搞了十个月,身体不行了。有一天晚上看经忽然一片漆黑,什么都看不到,第二天来跟我说用功过度,这个没有法子,离开台中到台北。他从小出家的,唱念非常好,那个时候年轻法师里头唱诵一门也是佼佼者,法器好,做法会,做经忏佛事去了。做了两年,积蓄了大概有不少钱,在台北木栅买了一个托儿所。人家一个托儿所要卖,他把它买下来,作为一个小道场,叫法藏莲社。到台中来跟我说,他现在有个道场,请我到台北去讲经。我说,好!我们老朋友。
这时候跟我说:我后悔没有听你的话,如果我要是从小部经慢慢按部就班来,不也成就了吗?没错!当时我给他建议的、劝导他的,是好话,绝对不是瞧不起他。世出世间法学习都是有次第的,由浅而深,由小部再到大部,不吃力。用功过度。这个法师好像是前几年,大概有四、五年,四、五年前往生了,在香港。他以后到香港去,我们就很少往来了。
所以,学经教要有学经教的条件。学经教最重要的一个目的,是自己断疑生信。我这里提出「心、愿、解、行」,我们为什么不能如佛?我们理解不够透彻。如果有相当透彻的理解,就是对於宇宙人生的真相,业因果报的真相,能有相当程度的理解,疑惑断了,不再有问题了。早年我都常说,我讲念佛同学,你们遇到我,提出许许多多问题来,我总的一句解答,叫什么?不老实。如果你能够老实念,哪来的问题?什么问题都没有。这是真话,为什么不老实?妄想太多,分别执著太多,所以你不老实。为什么妄想分别执著那么多?你对於事实真相不了解。
所以,我们学经教的目的在哪里?最主要的目的是帮助自己断疑生信,真正做到老实念佛,自己有受用,自己有成就。我没有帮助众生?你已经帮助了,你自已还不晓得。我怎么帮助?你已经做最好念佛的榜样给别人看。有缘的人看到你的行谊,他感动了,他觉悟了。没有缘的人看不出来,有缘的人看出来:这才是个真正念佛人!
所以自行就是化他,我们常说无论在家出家,佛门弟子念念、时时、处处都要给社会一切大众做好榜样。做人要做一个好人,做一切人的好样子。居家,在家的同学,你的家庭是社会所有一切家庭里面的好样子,模范家庭。在这个道场,一定要将这个道场做成一切道场的好榜样。不要求人,求自己,别人怎么做与我不相干。尤其是现在这个时代,民主自由开放,每个人有言论自由,有出版自由。所以务必要记住古大德真实的教诲,我们与人相处,决定不能够说别人的过失,说别人过失,惹是非,结冤仇,你自己就错了。
古大德教给我们「静坐常思己过」,自己反省、检点、忏悔、改进;「闲谈莫论人非」,不但不可以说,别人一切不善的地方,不可以放在心上。你放在心上就错了,这是我常常讲,把别人不善放在自己心上,你的心就变成垃圾桶,专门收集别人的废弃物。心变成垃圾桶,你的心坏了!不是佛心。怎样让自己的心变成佛心?你专门收集诸佛如来的种种言论,种种德行。我这个心不装别的,尽装诸佛如来的好东西。读诵经典,思惟经义,研究怎样把经典里面的教诲落实在生活,落实在工作,落实在处事待人接物,这是佛心。
心像佛,愿如佛,佛是什么愿?总的来说十方三世一切诸佛,愿再多归纳起来不外乎四大类,世尊给我们讲的四弘誓愿;归纳起来不外乎四大类。阿弥陀佛四十八愿,诸位归纳起来也不出这四类。这个四类我也常讲,真正的愿只有一条,只有一个「众生无边誓愿度」。这是什么众生?九法界的众生,没有证得佛果都是众生。度是什么意思?用现在的话来说,帮助他,协助他,成就他。诸佛如来只有这一愿,帮助一切众生。不仅仅是人道,九法界众生,这里面包括了饿鬼、地狱、畜生,包括了妖魔鬼怪,他都是众生,你要帮助他成佛。他为什么会变成这个样子?迷失了自性,所以才变这个样子。
佛觉悟了,佛对於这一切真相完全明白。这一切众生跟自己什么关系?关系太密切了。我们在大乘经上常常念到自他不二。我你他,现在在形象上不一样,佛性上是一样的,一个佛性。所以大乘经上佛说了多少次,「十方三世佛,共同一法身」。十方三世佛包括你我他,我们这些人甚至於六道里面所有众生,饿鬼、地狱,这一切众生都是未来佛。他讲三世,过去佛、现在佛、未来佛,未来佛就是现前一切众生,共同一法身。「一心一智慧」,我们常讲一心一德,一点没错。
众生迷失了自性,不知道事实真相,在一切境界里头起了妄想分别执著。从妄想分别执著里面,又起了贪瞋痴慢。迷失自性,愈去愈远。迷得太久,迷得太深,不知道自己跟一切众生的关系。不但我们跟一切有情众生是一体,跟无情众生(跟树木花草,山河大地),宇宙的全体就是自己的清净法身,谁知道?法身菩萨知道,他证得了,证得就是他明了,他不再疑惑了。所以帮助一切众生是主动的,是无条件的。自己帮助自己,自己成就自己!这个认知在佛法里面叫做大彻大悟、明心见性。把宇宙之间一切人事物的关系搞清楚,搞明白了。这个时候你的愿自自然然跟佛的愿一样。
你要度众生,怎么个度法?你要知道众生在迷,你已经开悟了,觉悟了,你怎么样帮助他回头,怎么样帮助他成就?后面三条是方法,「烦恼无尽誓愿断」,你要做出断烦恼的样子给他看。他看了觉悟了、明白了:要这个样子做法!菩萨初学是诸佛如来为他示现的,哪一尊佛在九法界示现不持戒?持戒干什么?断烦恼!持戒是方法,断烦恼是目的。因戒得定,定能伏烦恼。
因定开慧,慧能转烦恼,转烦恼为菩提,这是修行第一门功课,德行!世出世间的教学都把德行放在第一。你要帮助一切众生,这些迷惑颠倒的众生,迷失自性的众生,你要帮助他,头一个要成就你自己的德行。我们今天不是佛菩萨再来的,我们确确实实是凡夫,凡夫就更要做!为什么?度自己,断烦恼成就自己的德行。
这一桩事情我学了五十年了,不是一个短时间。最初章嘉大师教导我的,确确实实他老人家以真实智慧、善巧方便让我改变了观念,接受了戒学。原本对於这个产生严重错误观念,对於经论非常喜欢,对於戒律很疏忽,连看都不想看一眼。章嘉大师煞费苦心,让我觉悟了。戒律不是我们世间一般讲的生活规范,它是凡圣的分水岭,圣人的生活规范,不是凡人的。所以它永恒不变,超空间、超时间。这个道理我们要懂。
通常大乘法里面常常讲的二十六个烦恼,二十六类;烦恼无量无边,世尊为了教学方便起见,归纳成二十六类。这二十六类里面又分为三大类,第一类是根本烦恼,第二类是随烦恼。根本烦恼六条,随烦恼二十条,随烦恼里面又分大随烦恼、中随烦恼、小随类恼。这二十六类要是断了,你的烦恼统统断尽,从这里下手。特别是根本烦恼,根本烦恼六条,也就是六大类,贪、瞋、痴、慢、疑、恶见。恶见里面又分五大类,身见、边见、见取见、戒取见、邪见。所以根本烦恼六个,恶见开五个,总共实际上是十条。十条分做见烦恼,思烦恼,叫见思烦恼。
思烦恼里面五条,贪、瞋、痴、慢、疑,佛给我们说了,六道轮回就是这个烦恼变现出来的。如果你能把见思烦恼断掉了,六道轮回就没有了。见思烦恼不断,六道轮回永远在,六道从哪里来的?见思烦恼变现出来的。你要想超越六道,佛说很简单,你把能变六道轮回的那个能变的东西把它拔掉,六道轮回就没有了。谁做到了?阿罗汉做到了。阿罗汉断见思烦恼,超越六道轮回。
永嘉大师《证道歌》上有两句话说,「梦里明明有六趣,觉后空空无大千」。阿罗汉觉悟了,这一觉悟六道没有了,六道空空无大千。这个大千世界,我们讲娑婆世界这个大千世界,就是六道轮回。佛在经教里讲得很清楚,讲三千大千世界,我们现在居住的这个星球,佛经上称作南赡部洲。这个星球是在太空当中运动,围绕著须弥山在那边转。须弥山是中心,太阳、月亮、这许多星星都是围绕著须弥山的腰(中间)在那里旋转,黄念祖老居士讲的是有道理。你看看我们这个太阳系,不是绕著银河系在转吗?
银河系的中心,黄老居士讲那就是须弥山,须弥山不在地球上,也不在太阳系里。银河系的中心,我们中国古老天文里面讲黄极,黄极就是须弥山。黄道,黄道我们晓得是九大行星围绕太阳所走的轨道,这个轨道我们称黄道。可是日月星辰,在从前人不知道地球绕太阳转,不知道,总以地球为中心,观察到行星有轨道,这个轨道称为黄道。一般星星绕地球转的时候,就发现了南极跟北极,南北极。完全是以地球为本位。黄念祖老居士告诉我们,实际上佛在经上所说的,你仔细冷静的去观察、去思惟,须弥山确确实实是银河系的中心。
现在有人讲银河系的中心是黑洞,它具有巨大的能量,连光走到黑洞都被吸收了。走到它的边缘,受它的引力影响,光都变成扭曲,这么大的能量。这一个银河系是一个单位世界,一千个单位世界,叫一个小千世界。这个单位世界的天顶(那就是银河系),银河系的天顶是初禅天;一个银河系只有一个初禅天。然后再以一千个单位世界,就是一千个银河系,这是一个小千世界,小千世界的天顶,是二禅天;一个小千世界只有一个二禅天。再以小千世界为单位,合一千个小千世界,再有一个中千世界,中千世界的天顶是三禅天。然后再以中千世界为单位,合一千个中千世界,这叫一个大千世界;一个大千世界只有一个四禅天。
所以六道就是娑婆世界,娑婆世界是一个四禅天,一千个三禅天,一千乘一千,一百万个二禅天,再乘一千,十亿个初禅天,那就是这个单位世界,单位世界就是银河系。这么大的一个范围!我们度众生,至少发愿这本国!娑婆世界是本国,你要有这么大的心量,你要以这个心量去对一切众生。如果这个众生看不顺眼,那个对他有意见,你就不是学佛,你就不断烦恼,你烦恼怎么断法?你还学什么法门?愿,不是一个容易事情。现在时间到了。
诸位同学,我们接著还讲「愿同佛」,我们不能讲得太多,单讲四弘誓愿。
对四弘誓愿要有正确的认识,要发愿,要落实,要把这个愿做到。所以,见思烦恼断了超越六道,脱离娑婆苦海。念佛是快速、稳当、简单容易,成就又无比殊胜的这么一个法门。所以世尊在这个经里头,四次劝我们求生净土,一而再,再而三,三而四,真是苦口婆心,我们总要记住。所以,烦恼不能不断,法门不能不学。法门无量誓愿学,我们今天只学一种,学以致用,专修净业;印光法师常常以这四个字勉励学人,「专修净业」。
其他的经论,这我说过,你净业修得有把握了,也就是说你已经有把握往生,你还有多余的时间,研究其他经教不妨碍,可以学。如果净业没有把握,你想想看你要不要放下,专修!好多经论我没有学过怎么办?到极乐世界再学去。在这个世间我碰都不碰它。为什么?我是中下根性的人,我没有这个能力。
真正你具足这个能力,这个条件,行!那么你学来干什么用的?帮助别人的。因为这世间有些人不是净土根机,净土经教他不能接受。像释迦牟尼佛一样,一生当中所讲的经论太多太多,太丰富!无论什么人来,他有能力教,这个行。我们没有佛这个能力,只好乖乖的听话,一门深入。这一门真正通了,什么叫通?在这一门里面悟入,开悟了。大彻大悟,明心见性,宗门讲明心见性,教下讲大开圆解,念佛法门里面讲理一心不乱;名词不一样,境界完全相同,都是明心见性,都是这个境界。到这个时候什么都通了,所以叫一经通一切经通,你全都通了,没有一样你不能讲。
到那个时候我还要不要讲一切经?可以,可以讲。一切经是接引各个不同根机,但是自己,自己专修净土。你们不相信,你去看文殊菩萨,看普贤菩萨。文殊、普贤教化一切众生什么法门都说,他自己,你看《华严经》上,发愿求生净土,十大愿王导归极乐。自己做样子给我们看,这就是告诉大众,无论修学哪个法门,最后以回归净土为第一;无论修学哪个法门,把你所修学的功德回向求生西方极乐世界,统统能往生。
我们在《无量寿经》里面看到,三辈往生最后一段,慈舟法师在科判判它作一心三辈,那一段是讲修其他大乘法门的,不是专修净宗的。就是大乘佛教里头无论哪个宗派,显教密教,到最后你把所修学的功德回向求生净土,统统得生,法门广大!阿弥陀佛并不是讲,你不修净土法门,你就不能往生,不是的。不管修什么法门,只要修到你有成就,什么成就?烦恼烦断了,智慧开了,有度众生的大愿,一律欢迎。法门广大!细说,就本经来讲,是阿弥陀佛四十八愿。
我们净宗学会成立,特别把这一章经文「发大誓愿第六」,作为我们早课的读诵经文。用意在哪里?愿如佛,用意在此地。晚课我们读的经文,选《无量寿经》三十二品到三十七品,用意何在?行如佛。三十二品到三十七品是如来行,里面的内容诸位都知道,五戒十善,不是讲得很高、很玄、很妙,老老实实。这是《无量寿经》的好处,特别是这个会集本,愈读愈欢喜。
夏莲居老居士再来人!不是普通人。这个话不是我说的,迈阿密美国特异功能的人他讲的。我们佛法讲有神通,中国人讲有特异功能,这个人不是中国人,是美国人,他说的。他跟夏老没有见过面,看到夏老的照片,他跟大家说,这个人身体透明的。我们只要一听身体是透明的,这什么意思?烦恼断尽了。烦恼是属於无明,不透明。身体透明了,烦恼断尽了。烦恼断尽,那是普通人吗?阿罗汉见思烦恼断尽,尘沙、无明没有断;换句话说,看阿罗汉的身体是半透明,不是完全透明。菩萨透明度比阿罗汉要高,到如来果地完全透明,我们一般讲是跟水晶一样,跟玻璃一样。
会集不是一桩容易事情,会集得这么好。宋朝王龙舒居士第一个做会集本,魏默深居士第二个做会集本,这个本子都在!你们诸位把这三种会集本展开比较一下,你就晓得,夏老这个会集,会集得太好了,真正是令人叹为观止。梅光羲老居士赞叹肯定,佛在经上授记,到佛法法灭的时候,所有一切经教统统都灭了,《无量寿经》还在这个世间多留一百年,最后灭的肯定就是夏莲居老居士的会集本。
我相信!你要问我为什么相信?我有统计数据做根据。这十几年来无论在国内在国外,没有一个不欢喜这个本子,说明这个本子契机!契理契机,这个本子当然长存在世间,就是这个道理。所以我们有缘把这个本子细细的来讲一遍,留给后学做参考。所以,四十八愿我们用它来做早课;五戒十善这一大段经文,佛讲得很细,作为晚课。早课提醒我们自己,我们今天我们的心愿要同佛。晚上晚课要反省、要忏悔,佛教给我们的,我们有没有做到?佛教我们不准做的,我们有没有违犯?要反省、要检点,改过自新。
「行」前一定要「解」,这个解是广义的,就是对於宇宙人生的了解,对一切人事物的了解。像佛一样有智慧,样样清楚,样样明了,样样都不迷惑,处事待人接物没有过失,这样才能真正为人演说。我们常听古大德讲,一念相应一念佛,这一念跟什么相应?跟佛的心、愿、解、行相应,那你对於佛的心愿解行要是不清楚、不明白,怎么个相应法?要清楚、要明了这就要靠教。所以,释迦牟尼佛当年在世,从事於教学工作四十九年。教什么?还不是就是教「心如佛心,愿如佛愿,解如佛解,行如佛行」,就是教的这个。
不要以自己知见为标准,不要以自己想法看法做标准,为什么?我们是凡夫,我们的成见是错误的,我们的思想见解不见得正确。佛在经上实在讲也是方便说,还不是真实说。佛说等你证得阿罗汉果之后,也就是说见思烦恼断尽,你可以相信你自己的意思,相信你自己的想法看法,佛的方便说。我们现在不要说阿罗汉,初果须陀洹我们都没有分。为什么?须陀洹见烦恼断掉了,身见、边见、见取见、戒取见、邪见,真的断了。见解如佛,但是思想跟佛还是不一样,见解如佛,证小乘初果,大乘《华严经》里面讲的初信位的菩萨。我们连这个都做不到,怎么能相信自己!
须陀洹,斯陀含,阿那含,阿罗汉这小乘四果,你看看前面三果佛没有说他「你们可以相信你们自己的意思了」,佛没有说;换句话说,都还不能相信自己意思。我常常讲要放弃自己的成见,放弃自己的想法、看法、说法、做法,随顺佛陀教诲。对宇宙的想法看法,对一切人事物的想法看法,我们看看佛是怎么想的,怎么学佛?佛是怎么看的?我要学佛。这就对了。即使证得阿罗汉果了,小乘,出了六道,没出十法界。自己虽然是正觉了,可是比菩萨还差得远,菩萨是正等正觉。所以,最好还是要继续不断随顺佛陀的教诲,没错。我们可以早一天成无上道。
诸佛如来真实教诲,就是劝我们念佛求生西方净土。这就是善导大师所说的,「如来所以兴出世,唯说弥陀本愿海」,我们要记住,这才是第一真实教诲。随顺佛陀的教诲就相应,那就是「一念相应一念佛,念念相应念念佛」了。
「故经云,忆佛念佛,现前当来,必定见佛」,这十二个字是《楞严经・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》里面的经文。忆佛、念佛,忆什么?念什么?这个要知道。忆佛的「心愿解行」,念佛的「心愿解行」,这叫真念佛!而不是想佛的相好,不是念佛的名号。相好、名号是方便,方便不能舍弃,因方便而入真实,真实是心愿解行。
我们想到佛的相好,看到佛像,三十二相八十种好,看到佛像就想到佛的心愿解行。念这一句阿弥陀佛名号,你就要想到名号的实质,名号的实质是什么?佛心、佛愿、佛解、佛行。我自己念这一句佛号,或者听别人念这一句佛号,立刻就提醒我自己,我的心要保持著像佛一样的心,像佛一样的愿,像佛一样的解(解是智慧),像佛一样的行(行是德行)。一句佛号就把佛的心愿解行圆圆满满的包容了,一点欠缺都没有。
我们再要问,佛的心愿解行有没有具体的参考资料我们来学习?有,简单的《阿弥陀经》就是的!就是佛的心愿解行;再详细一点的《无量寿经》;再详细一点的《大方广佛华严经》。古大德讲的,《大方广佛华严经》就是大本的《阿弥陀经》。我们今天念的这个《佛说阿弥陀经》就是小本的《华严经》,《无量寿经》是中本,这三部经里面所说的有广略不同。《阿弥陀经》略说,说得很简单,很扼要,略说。《大方广佛华严经》广说,说得详细。全经讲的是什么?讲的是佛心、佛愿、佛解、佛行,你们想想看是不是!你懂得这个道理,你就晓得为什么我们对於研教,研究教理那么样的重视。没有别的,我们就是学佛心、佛愿、佛解、佛行,这就是念佛,这就是忆佛。
「忆佛念佛」,这下面是果,「现前当来,必定见佛」。现前是现在,当来是往生之后,现前是我们没有往生之前。「必定」,你看这个语气多么肯定。人在临终的时候看到佛来接引,给旁边人说「我看到阿弥陀佛了」,那是现前见佛。他看得见,我们一同在病房里面,一般人看不见,他看见了。这个事情不是假事,是真的!
一般平常人在这个时候见到家亲眷属,他跟他周边的人说,「我看某个人来了,他在门口」。他所讲的都是他的家亲眷属,都已经过世的,这个时候他见到。是不是他的家亲眷属?《地藏菩萨本愿经》里面给我们说出这一桩事情,不是的,不是他的家亲眷属。是什么人?是他的冤亲债主,冤亲债主变现他家亲眷属的模样,来干什么?来带他走,带他走了之后跟他算帐,《地藏经》上佛说的!
念佛人要特别谨慎,临终的人说出这些话,特别提醒他:不要理他。无论他见到什么人都不要理他,一心念佛。你看到阿弥陀佛来接引你,你可以跟他去,除阿弥陀佛之外,其他的什么佛菩萨都不能跟他走。这里头菩萨只有观音、势至、阿弥陀佛,这是西方三圣。其他的所有佛菩萨,你见到了都不能跟他去。为什么?魔会冒充。
魔冒充佛菩萨,冒充他的家亲眷属,这个都不犯法。他不能够冒充本尊,我们修净土,西方三圣是我们的本尊。妖魔鬼怪不可以冒充本尊,冒充本尊护法神会制裁他,他不敢。他冒充别的佛菩萨,护法神不干涉。冒充本尊是决定不可以的。所以大家不要害怕,临命终时遇到的是阿弥陀佛、观音、势至,放心跟他去,真的,不是假的。「现前当来,必定见佛」。我们再看底下一段,讲「依报妙」,这个经文就是接著前面来的,前面说:
【舍利弗。彼土何故名为极乐。】
这个地方解答了:
【其国众生。无有众苦。但受诸乐。故名极乐。】
为什么那个世界叫极乐世界?这说出来了。那个世界里面居住的众生,居住众生有人天、声闻、菩萨,没有三恶道,西方极乐世界没有三恶道。这些居民没有苦,没有苦那就是乐,所以这个世界叫做极乐。
下面我们有个简单的说明,「总说,无众苦,受诸乐」。众苦,太多太多了,大乘经上佛讲无量苦。又说八万四千苦,八万四千可不是随便说的,诸位你查查佛学字典,你查查《教乘法数》,真的一条一条给你列出来了,八万四千苦。佛在教学当中,把一切苦归纳为三大类,这教学的时候好讲话。三大类也就是大乘佛法里面常讲的三苦,三大类的苦:第一大类「苦苦」,第二类「坏苦」,第三类叫「行苦」。这个名相两个字,上面这个字是动词,下面这个字是名词。苦苦,上面的苦是动词,下面是名词。
什么叫做苦?总的来说「烦恼逼迫身心」,你的身心(我们现在人讲压力),身有压力,精神有压力。身体有压力,不自在,很痛苦,这个苦说不尽。佛也把它分为八大类,所以苦苦也称作八苦,就是八种苦苦。苦苦,坏苦,行苦叫三苦,这是三大类。那个八比这个三小,三是大类,八是三大类里面的一类。八苦是苦苦,哪八种?这佛在经上常说,「生苦、老苦、病苦、死苦」,这就是四大类了;「求不得苦,爱别离苦,怨憎会苦,五阴炽盛苦」,这又四大类,合起来八大类,这叫八苦。苦的定义就是末后这一句,「烦恼逼身心故」。
我们看世尊给我们讲的这个八大类,一切众生都不能够避免。你既然在六道里面,你统统都要受,真的是人人平等。不要说上至帝王,就上至天王,这个天是欲界天。色界天里头没有苦苦,它有坏苦、有行苦。欲界里头,苦苦、坏苦、行苦统统具足,真叫苦不堪言。
「生苦」这一关我们过了,苦到什么程度现在也忘掉了。佛在经上告诉我们,我们细心的思惟观察,稍稍能够体会到一点。我们以人来做一个例子,所有一切有情众生都不例外,你到这个世间来,你跟你的父母有缘,没有缘不会变成一家人。佛给我们说的什么缘?缘很复杂!佛为我们讲经确实有善巧方便,他把这么复杂的因缘,为我们归纳为四大类,这就好讲话。第一类报恩的,第二类报怨的,第三类讨债的,第四类还债的。一家人总不外乎这四种关系。如果没有这四种关系,不会成为一家人。
一个人在你一生当中,你所交往的,无论是什么样的人物也是这四种缘。这四种缘有浅深厚薄不同,缘深、缘厚变成一家人。缘浅一点、薄的人变成亲戚朋友。再浅、再薄就变成我们一般熟悉的人了。甚至於我们在马路上遇到这个人,他给我们笑笑,点点头打个招呼,这缘很浅的。有缘,没有缘他不会跟你打招呼。甚至在街头上遇到陌生人,根本不认识,他看你很不顺眼,瞪你一眼,也是缘,但这个缘很浅,也许这个人我们一生只会遇到一次。古人常讲「有缘千里来相会,无缘对面不相逢」。
因此,佛菩萨、善知识常常教导我们,与人要结善缘,要结法缘,这个很有道理。既然晓得人与人之间这四种关系,如果过去世中於我有恩,他就对我非常好,我有艰难困苦的时候,他毫不吝啬,他全心全力来帮助我,报恩的。报怨的,那看你完全不顺眼,常常侮辱你,毁谤你,欺负你,甚至於伤害你,报怨的。来骗你的财物,偷你的财物,盗你的财物,都是来讨债的。他来帮助你赚钱,帮助你生活过得富裕,还债的。
细心观察,随顺佛陀教诲。那么报恩的,希望我们彼此互相恩德要加深。不但要加深还要觉悟。我们怎样回报?要帮助他觉悟。报怨的,怨要化解,这个要有智慧,要有善巧方便。方法没有一定,只要你运用得非常恰当,把怨化解了。但是化解冤结里面最重要的一个总纲领总原则,就是忍让。
古人常常教导我们逆来顺受,我们自己永远保持仁慈的心,宽恕的心,报恩的心。人家来欺负我,来报怨的,那有什么恩?冤结化解就是恩。又何况人家不管是有没有理,他来欺负你,来毁谤你,侮辱你,你不是没有能力报复,有这个能力;有能力不报,这就是你的德行,这就是你的觉悟。内心里面没有怨恨,清清楚楚明明白白,我们这个帐到这个地方了了。欢喜。等於说我过去欠你的帐,过去我欺负你,这一世你也欺负我,这一来一去,拉平了,好欢喜,帐结了!
恩在哪里?成就你的忍辱波罗蜜。你的忍辱波罗蜜在哪里显示?就在这个时候,看你有没有忍辱波罗蜜?有没有般若波罗蜜?有没有禅定波罗蜜?有没有持戒波罗蜜?有没有布施波罗蜜?这一忍,六度齐修,他帮助你、成就你六度齐修,好事!不是坏事。所以你要懂得这个道理,自己真得受用,怎么会不感恩?
如果你没有接受圣贤教诲,我们一般人的习气肯定是什么?我怀著瞋恨,我没有能力,我将来报复你;我有能力,我现在就反抗你。肯定是这样的!这一来,冤冤相报没完没了,不是这一生。这一世的过节,来生更严重,一世比一世严重,彼此双方都痛苦,错了!所以要有高度的智慧,要有真正的忍辱,化解冤结,自他两利。这是只有圣贤人才会这样教我们,一般人不可能。所以,这四种缘我们要认识清楚。生!这是讲来受生,「生」还没讲完,现在我们时间到了。好,我们明天继续讲。
诸位同学,请接著看《研习报告》里面的「信愿持名」这一段。我们讲到「持名时,心如佛,愿如佛,解如佛,行如佛,则一念相应一念佛,念念相应念念佛」。
前面跟诸位说过,我们的心本来是佛心,遗憾的是我们自己迷失了,这才沦落到凡夫,沦落在六道,长劫而不能够出离。在这个里头愈迷愈深,愈陷愈苦。如果我们在这一生当中没有闻到佛法,怎么会晓得这一桩事?不知道这个事实真相,怎么可能回头?这是我们一生当中最大的幸运,无比殊胜的缘分,能闻到佛法,能闻到大乘,能闻到净土法门,这不是一桩容易事。
这个世间多少菩萨、声闻想闻这个法门,没有机会。正如同世尊在《无量寿经》上所说的,我们每一位同学过去生中,无量劫来,我们跟阿弥陀佛就结下了深厚的法缘,这一生当中才有机会又遇到了。结的法缘很深为什么还不能往生?法缘之深还不够,世尊在这个经上跟我们讲,「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缘,得生彼国」,那个「少」字是贯下来这三句的,就是不能少善根,少福德,少因缘;换句话说,善根要多,福德要多,因缘要多,这一生就决定得生。这三条少一条都不行,都成了障碍。
我们怎么晓得这一生这三个条件都具足了?这个问,问得很有道理。其实你这三个条件有没有具足,自己知道,善知识知道,甚至於鬼神也知道。鬼神一般来讲他有五通,他能看得出来。这都不要紧,最重要的是自己。自己怎么知道?祖师大德常常给我们说,你是不是真信?真信了,你的思想、见解、行为自自然然跟没有遇到佛法之前,大不相同!真信!
你是不是真的愿意生极乐世界?果然真愿到极乐世界去,这个世间一切人事物你自然放下了。你要是放不下,只要有一桩放不下,你的愿就不真。有真信,有真愿,再看你是不是真的在行!如果你真的在念佛,把念佛看作你这一生当中第一桩大事,把念佛落实在这一天当中,从早到晚这是我最重要的一桩事情。有事来了,办事,佛号放下,专心工作。工作完了的时候,工作一放下,佛号就提起来,真念!
我们净宗学院这里提倡经教,经教是我们附带做的,不是正规,附带!宾主要分清楚,因为经教这一桩事情不是人人都能学的,这个自己要清楚。万不可以颠倒了,往生事大!我们在此地学经教,自己具足经教的善根福德因缘,你可以学。对於经教没有怀疑,对於经教能够理解,这里头有两个重要的条件,一个是记忆,一个是解悟;经教你真正能记得,你的记忆力好。从前李老师告诉我们,听法师讲经,听完之后,你覆讲一遍,你有能力至少讲到六成。你有这个能力,可以学经教,没有这个能力,随喜。为什么?没有能力要过分的勉强,学不成功。
早年我在台中求学的时候,我认识一位慧忍法师,很聪明。这个人要真正好好的学,将来讲经弘法是个人才。我介绍他到台中,李老师见到也很欢喜,他大概是大我五岁,跟馆长同年。从小出家,没有学过经教,听我讲经非常欢喜,我说一起来,我们一起来学。到台中,我跟李老师学《楞严》,李老师正是在讲《楞严经》。那我们学是从头,他是从半当中进去的,我劝他学小部经,不要学《楞严》,《楞严》太大。我跟他讲,我听李老师讲小部经听了三十多部;换句话说,我有三十多部小部经的基础,凡是我听过一遍,我都能讲。
我跟同学们说了,我覆讲的能力可以讲到百分之九十五,我有这个能力,有这个记忆力,也有理解力。我劝他从小部慢慢的学,按部就班,他很不高兴,认为我瞧不起他:你学《楞严》,我就不能学?那这就没有法子,好吧!当然每个人的根性不一样,也许你的根性比我高,我不如你,我从小慢慢的往上提升。一启蒙就是这个大经,这不是普通人。
慧忍法师非常用功,日夜不间断,听李老师讲经,看古人的注解,找参考资料,每天晚上都搞到两、三点钟。真的,我看到是勇猛精进。搞了十个月,身体不行了。有一天晚上看经忽然一片漆黑,什么都看不到,第二天来跟我说用功过度,这个没有法子,离开台中到台北。他从小出家的,唱念非常好,那个时候年轻法师里头唱诵一门也是佼佼者,法器好,做法会,做经忏佛事去了。做了两年,积蓄了大概有不少钱,在台北木栅买了一个托儿所。人家一个托儿所要卖,他把它买下来,作为一个小道场,叫法藏莲社。到台中来跟我说,他现在有个道场,请我到台北去讲经。我说,好!我们老朋友。
这时候跟我说:我后悔没有听你的话,如果我要是从小部经慢慢按部就班来,不也成就了吗?没错!当时我给他建议的、劝导他的,是好话,绝对不是瞧不起他。世出世间法学习都是有次第的,由浅而深,由小部再到大部,不吃力。用功过度。这个法师好像是前几年,大概有四、五年,四、五年前往生了,在香港。他以后到香港去,我们就很少往来了。
所以,学经教要有学经教的条件。学经教最重要的一个目的,是自己断疑生信。我这里提出「心、愿、解、行」,我们为什么不能如佛?我们理解不够透彻。如果有相当透彻的理解,就是对於宇宙人生的真相,业因果报的真相,能有相当程度的理解,疑惑断了,不再有问题了。早年我都常说,我讲念佛同学,你们遇到我,提出许许多多问题来,我总的一句解答,叫什么?不老实。如果你能够老实念,哪来的问题?什么问题都没有。这是真话,为什么不老实?妄想太多,分别执著太多,所以你不老实。为什么妄想分别执著那么多?你对於事实真相不了解。
所以,我们学经教的目的在哪里?最主要的目的是帮助自己断疑生信,真正做到老实念佛,自己有受用,自己有成就。我没有帮助众生?你已经帮助了,你自已还不晓得。我怎么帮助?你已经做最好念佛的榜样给别人看。有缘的人看到你的行谊,他感动了,他觉悟了。没有缘的人看不出来,有缘的人看出来:这才是个真正念佛人!
所以自行就是化他,我们常说无论在家出家,佛门弟子念念、时时、处处都要给社会一切大众做好榜样。做人要做一个好人,做一切人的好样子。居家,在家的同学,你的家庭是社会所有一切家庭里面的好样子,模范家庭。在这个道场,一定要将这个道场做成一切道场的好榜样。不要求人,求自己,别人怎么做与我不相干。尤其是现在这个时代,民主自由开放,每个人有言论自由,有出版自由。所以务必要记住古大德真实的教诲,我们与人相处,决定不能够说别人的过失,说别人过失,惹是非,结冤仇,你自己就错了。
古大德教给我们「静坐常思己过」,自己反省、检点、忏悔、改进;「闲谈莫论人非」,不但不可以说,别人一切不善的地方,不可以放在心上。你放在心上就错了,这是我常常讲,把别人不善放在自己心上,你的心就变成垃圾桶,专门收集别人的废弃物。心变成垃圾桶,你的心坏了!不是佛心。怎样让自己的心变成佛心?你专门收集诸佛如来的种种言论,种种德行。我这个心不装别的,尽装诸佛如来的好东西。读诵经典,思惟经义,研究怎样把经典里面的教诲落实在生活,落实在工作,落实在处事待人接物,这是佛心。
心像佛,愿如佛,佛是什么愿?总的来说十方三世一切诸佛,愿再多归纳起来不外乎四大类,世尊给我们讲的四弘誓愿;归纳起来不外乎四大类。阿弥陀佛四十八愿,诸位归纳起来也不出这四类。这个四类我也常讲,真正的愿只有一条,只有一个「众生无边誓愿度」。这是什么众生?九法界的众生,没有证得佛果都是众生。度是什么意思?用现在的话来说,帮助他,协助他,成就他。诸佛如来只有这一愿,帮助一切众生。不仅仅是人道,九法界众生,这里面包括了饿鬼、地狱、畜生,包括了妖魔鬼怪,他都是众生,你要帮助他成佛。他为什么会变成这个样子?迷失了自性,所以才变这个样子。
佛觉悟了,佛对於这一切真相完全明白。这一切众生跟自己什么关系?关系太密切了。我们在大乘经上常常念到自他不二。我你他,现在在形象上不一样,佛性上是一样的,一个佛性。所以大乘经上佛说了多少次,「十方三世佛,共同一法身」。十方三世佛包括你我他,我们这些人甚至於六道里面所有众生,饿鬼、地狱,这一切众生都是未来佛。他讲三世,过去佛、现在佛、未来佛,未来佛就是现前一切众生,共同一法身。「一心一智慧」,我们常讲一心一德,一点没错。
众生迷失了自性,不知道事实真相,在一切境界里头起了妄想分别执著。从妄想分别执著里面,又起了贪瞋痴慢。迷失自性,愈去愈远。迷得太久,迷得太深,不知道自己跟一切众生的关系。不但我们跟一切有情众生是一体,跟无情众生(跟树木花草,山河大地),宇宙的全体就是自己的清净法身,谁知道?法身菩萨知道,他证得了,证得就是他明了,他不再疑惑了。所以帮助一切众生是主动的,是无条件的。自己帮助自己,自己成就自己!这个认知在佛法里面叫做大彻大悟、明心见性。把宇宙之间一切人事物的关系搞清楚,搞明白了。这个时候你的愿自自然然跟佛的愿一样。
你要度众生,怎么个度法?你要知道众生在迷,你已经开悟了,觉悟了,你怎么样帮助他回头,怎么样帮助他成就?后面三条是方法,「烦恼无尽誓愿断」,你要做出断烦恼的样子给他看。他看了觉悟了、明白了:要这个样子做法!菩萨初学是诸佛如来为他示现的,哪一尊佛在九法界示现不持戒?持戒干什么?断烦恼!持戒是方法,断烦恼是目的。因戒得定,定能伏烦恼。
因定开慧,慧能转烦恼,转烦恼为菩提,这是修行第一门功课,德行!世出世间的教学都把德行放在第一。你要帮助一切众生,这些迷惑颠倒的众生,迷失自性的众生,你要帮助他,头一个要成就你自己的德行。我们今天不是佛菩萨再来的,我们确确实实是凡夫,凡夫就更要做!为什么?度自己,断烦恼成就自己的德行。
这一桩事情我学了五十年了,不是一个短时间。最初章嘉大师教导我的,确确实实他老人家以真实智慧、善巧方便让我改变了观念,接受了戒学。原本对於这个产生严重错误观念,对於经论非常喜欢,对於戒律很疏忽,连看都不想看一眼。章嘉大师煞费苦心,让我觉悟了。戒律不是我们世间一般讲的生活规范,它是凡圣的分水岭,圣人的生活规范,不是凡人的。所以它永恒不变,超空间、超时间。这个道理我们要懂。
通常大乘法里面常常讲的二十六个烦恼,二十六类;烦恼无量无边,世尊为了教学方便起见,归纳成二十六类。这二十六类里面又分为三大类,第一类是根本烦恼,第二类是随烦恼。根本烦恼六条,随烦恼二十条,随烦恼里面又分大随烦恼、中随烦恼、小随类恼。这二十六类要是断了,你的烦恼统统断尽,从这里下手。特别是根本烦恼,根本烦恼六条,也就是六大类,贪、瞋、痴、慢、疑、恶见。恶见里面又分五大类,身见、边见、见取见、戒取见、邪见。所以根本烦恼六个,恶见开五个,总共实际上是十条。十条分做见烦恼,思烦恼,叫见思烦恼。
思烦恼里面五条,贪、瞋、痴、慢、疑,佛给我们说了,六道轮回就是这个烦恼变现出来的。如果你能把见思烦恼断掉了,六道轮回就没有了。见思烦恼不断,六道轮回永远在,六道从哪里来的?见思烦恼变现出来的。你要想超越六道,佛说很简单,你把能变六道轮回的那个能变的东西把它拔掉,六道轮回就没有了。谁做到了?阿罗汉做到了。阿罗汉断见思烦恼,超越六道轮回。
永嘉大师《证道歌》上有两句话说,「梦里明明有六趣,觉后空空无大千」。阿罗汉觉悟了,这一觉悟六道没有了,六道空空无大千。这个大千世界,我们讲娑婆世界这个大千世界,就是六道轮回。佛在经教里讲得很清楚,讲三千大千世界,我们现在居住的这个星球,佛经上称作南赡部洲。这个星球是在太空当中运动,围绕著须弥山在那边转。须弥山是中心,太阳、月亮、这许多星星都是围绕著须弥山的腰(中间)在那里旋转,黄念祖老居士讲的是有道理。你看看我们这个太阳系,不是绕著银河系在转吗?
银河系的中心,黄老居士讲那就是须弥山,须弥山不在地球上,也不在太阳系里。银河系的中心,我们中国古老天文里面讲黄极,黄极就是须弥山。黄道,黄道我们晓得是九大行星围绕太阳所走的轨道,这个轨道我们称黄道。可是日月星辰,在从前人不知道地球绕太阳转,不知道,总以地球为中心,观察到行星有轨道,这个轨道称为黄道。一般星星绕地球转的时候,就发现了南极跟北极,南北极。完全是以地球为本位。黄念祖老居士告诉我们,实际上佛在经上所说的,你仔细冷静的去观察、去思惟,须弥山确确实实是银河系的中心。
现在有人讲银河系的中心是黑洞,它具有巨大的能量,连光走到黑洞都被吸收了。走到它的边缘,受它的引力影响,光都变成扭曲,这么大的能量。这一个银河系是一个单位世界,一千个单位世界,叫一个小千世界。这个单位世界的天顶(那就是银河系),银河系的天顶是初禅天;一个银河系只有一个初禅天。然后再以一千个单位世界,就是一千个银河系,这是一个小千世界,小千世界的天顶,是二禅天;一个小千世界只有一个二禅天。再以小千世界为单位,合一千个小千世界,再有一个中千世界,中千世界的天顶是三禅天。然后再以中千世界为单位,合一千个中千世界,这叫一个大千世界;一个大千世界只有一个四禅天。
所以六道就是娑婆世界,娑婆世界是一个四禅天,一千个三禅天,一千乘一千,一百万个二禅天,再乘一千,十亿个初禅天,那就是这个单位世界,单位世界就是银河系。这么大的一个范围!我们度众生,至少发愿这本国!娑婆世界是本国,你要有这么大的心量,你要以这个心量去对一切众生。如果这个众生看不顺眼,那个对他有意见,你就不是学佛,你就不断烦恼,你烦恼怎么断法?你还学什么法门?愿,不是一个容易事情。现在时间到了。
诸位同学,我们接著还讲「愿同佛」,我们不能讲得太多,单讲四弘誓愿。
对四弘誓愿要有正确的认识,要发愿,要落实,要把这个愿做到。所以,见思烦恼断了超越六道,脱离娑婆苦海。念佛是快速、稳当、简单容易,成就又无比殊胜的这么一个法门。所以世尊在这个经里头,四次劝我们求生净土,一而再,再而三,三而四,真是苦口婆心,我们总要记住。所以,烦恼不能不断,法门不能不学。法门无量誓愿学,我们今天只学一种,学以致用,专修净业;印光法师常常以这四个字勉励学人,「专修净业」。
其他的经论,这我说过,你净业修得有把握了,也就是说你已经有把握往生,你还有多余的时间,研究其他经教不妨碍,可以学。如果净业没有把握,你想想看你要不要放下,专修!好多经论我没有学过怎么办?到极乐世界再学去。在这个世间我碰都不碰它。为什么?我是中下根性的人,我没有这个能力。
真正你具足这个能力,这个条件,行!那么你学来干什么用的?帮助别人的。因为这世间有些人不是净土根机,净土经教他不能接受。像释迦牟尼佛一样,一生当中所讲的经论太多太多,太丰富!无论什么人来,他有能力教,这个行。我们没有佛这个能力,只好乖乖的听话,一门深入。这一门真正通了,什么叫通?在这一门里面悟入,开悟了。大彻大悟,明心见性,宗门讲明心见性,教下讲大开圆解,念佛法门里面讲理一心不乱;名词不一样,境界完全相同,都是明心见性,都是这个境界。到这个时候什么都通了,所以叫一经通一切经通,你全都通了,没有一样你不能讲。
到那个时候我还要不要讲一切经?可以,可以讲。一切经是接引各个不同根机,但是自己,自己专修净土。你们不相信,你去看文殊菩萨,看普贤菩萨。文殊、普贤教化一切众生什么法门都说,他自己,你看《华严经》上,发愿求生净土,十大愿王导归极乐。自己做样子给我们看,这就是告诉大众,无论修学哪个法门,最后以回归净土为第一;无论修学哪个法门,把你所修学的功德回向求生西方极乐世界,统统能往生。
我们在《无量寿经》里面看到,三辈往生最后一段,慈舟法师在科判判它作一心三辈,那一段是讲修其他大乘法门的,不是专修净宗的。就是大乘佛教里头无论哪个宗派,显教密教,到最后你把所修学的功德回向求生净土,统统得生,法门广大!阿弥陀佛并不是讲,你不修净土法门,你就不能往生,不是的。不管修什么法门,只要修到你有成就,什么成就?烦恼烦断了,智慧开了,有度众生的大愿,一律欢迎。法门广大!细说,就本经来讲,是阿弥陀佛四十八愿。
我们净宗学会成立,特别把这一章经文「发大誓愿第六」,作为我们早课的读诵经文。用意在哪里?愿如佛,用意在此地。晚课我们读的经文,选《无量寿经》三十二品到三十七品,用意何在?行如佛。三十二品到三十七品是如来行,里面的内容诸位都知道,五戒十善,不是讲得很高、很玄、很妙,老老实实。这是《无量寿经》的好处,特别是这个会集本,愈读愈欢喜。
夏莲居老居士再来人!不是普通人。这个话不是我说的,迈阿密美国特异功能的人他讲的。我们佛法讲有神通,中国人讲有特异功能,这个人不是中国人,是美国人,他说的。他跟夏老没有见过面,看到夏老的照片,他跟大家说,这个人身体透明的。我们只要一听身体是透明的,这什么意思?烦恼断尽了。烦恼是属於无明,不透明。身体透明了,烦恼断尽了。烦恼断尽,那是普通人吗?阿罗汉见思烦恼断尽,尘沙、无明没有断;换句话说,看阿罗汉的身体是半透明,不是完全透明。菩萨透明度比阿罗汉要高,到如来果地完全透明,我们一般讲是跟水晶一样,跟玻璃一样。
会集不是一桩容易事情,会集得这么好。宋朝王龙舒居士第一个做会集本,魏默深居士第二个做会集本,这个本子都在!你们诸位把这三种会集本展开比较一下,你就晓得,夏老这个会集,会集得太好了,真正是令人叹为观止。梅光羲老居士赞叹肯定,佛在经上授记,到佛法法灭的时候,所有一切经教统统都灭了,《无量寿经》还在这个世间多留一百年,最后灭的肯定就是夏莲居老居士的会集本。
我相信!你要问我为什么相信?我有统计数据做根据。这十几年来无论在国内在国外,没有一个不欢喜这个本子,说明这个本子契机!契理契机,这个本子当然长存在世间,就是这个道理。所以我们有缘把这个本子细细的来讲一遍,留给后学做参考。所以,四十八愿我们用它来做早课;五戒十善这一大段经文,佛讲得很细,作为晚课。早课提醒我们自己,我们今天我们的心愿要同佛。晚上晚课要反省、要忏悔,佛教给我们的,我们有没有做到?佛教我们不准做的,我们有没有违犯?要反省、要检点,改过自新。
「行」前一定要「解」,这个解是广义的,就是对於宇宙人生的了解,对一切人事物的了解。像佛一样有智慧,样样清楚,样样明了,样样都不迷惑,处事待人接物没有过失,这样才能真正为人演说。我们常听古大德讲,一念相应一念佛,这一念跟什么相应?跟佛的心、愿、解、行相应,那你对於佛的心愿解行要是不清楚、不明白,怎么个相应法?要清楚、要明了这就要靠教。所以,释迦牟尼佛当年在世,从事於教学工作四十九年。教什么?还不是就是教「心如佛心,愿如佛愿,解如佛解,行如佛行」,就是教的这个。
不要以自己知见为标准,不要以自己想法看法做标准,为什么?我们是凡夫,我们的成见是错误的,我们的思想见解不见得正确。佛在经上实在讲也是方便说,还不是真实说。佛说等你证得阿罗汉果之后,也就是说见思烦恼断尽,你可以相信你自己的意思,相信你自己的想法看法,佛的方便说。我们现在不要说阿罗汉,初果须陀洹我们都没有分。为什么?须陀洹见烦恼断掉了,身见、边见、见取见、戒取见、邪见,真的断了。见解如佛,但是思想跟佛还是不一样,见解如佛,证小乘初果,大乘《华严经》里面讲的初信位的菩萨。我们连这个都做不到,怎么能相信自己!
须陀洹,斯陀含,阿那含,阿罗汉这小乘四果,你看看前面三果佛没有说他「你们可以相信你们自己的意思了」,佛没有说;换句话说,都还不能相信自己意思。我常常讲要放弃自己的成见,放弃自己的想法、看法、说法、做法,随顺佛陀教诲。对宇宙的想法看法,对一切人事物的想法看法,我们看看佛是怎么想的,怎么学佛?佛是怎么看的?我要学佛。这就对了。即使证得阿罗汉果了,小乘,出了六道,没出十法界。自己虽然是正觉了,可是比菩萨还差得远,菩萨是正等正觉。所以,最好还是要继续不断随顺佛陀的教诲,没错。我们可以早一天成无上道。
诸佛如来真实教诲,就是劝我们念佛求生西方净土。这就是善导大师所说的,「如来所以兴出世,唯说弥陀本愿海」,我们要记住,这才是第一真实教诲。随顺佛陀的教诲就相应,那就是「一念相应一念佛,念念相应念念佛」了。
「故经云,忆佛念佛,现前当来,必定见佛」,这十二个字是《楞严经・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》里面的经文。忆佛、念佛,忆什么?念什么?这个要知道。忆佛的「心愿解行」,念佛的「心愿解行」,这叫真念佛!而不是想佛的相好,不是念佛的名号。相好、名号是方便,方便不能舍弃,因方便而入真实,真实是心愿解行。
我们想到佛的相好,看到佛像,三十二相八十种好,看到佛像就想到佛的心愿解行。念这一句阿弥陀佛名号,你就要想到名号的实质,名号的实质是什么?佛心、佛愿、佛解、佛行。我自己念这一句佛号,或者听别人念这一句佛号,立刻就提醒我自己,我的心要保持著像佛一样的心,像佛一样的愿,像佛一样的解(解是智慧),像佛一样的行(行是德行)。一句佛号就把佛的心愿解行圆圆满满的包容了,一点欠缺都没有。
我们再要问,佛的心愿解行有没有具体的参考资料我们来学习?有,简单的《阿弥陀经》就是的!就是佛的心愿解行;再详细一点的《无量寿经》;再详细一点的《大方广佛华严经》。古大德讲的,《大方广佛华严经》就是大本的《阿弥陀经》。我们今天念的这个《佛说阿弥陀经》就是小本的《华严经》,《无量寿经》是中本,这三部经里面所说的有广略不同。《阿弥陀经》略说,说得很简单,很扼要,略说。《大方广佛华严经》广说,说得详细。全经讲的是什么?讲的是佛心、佛愿、佛解、佛行,你们想想看是不是!你懂得这个道理,你就晓得为什么我们对於研教,研究教理那么样的重视。没有别的,我们就是学佛心、佛愿、佛解、佛行,这就是念佛,这就是忆佛。
「忆佛念佛」,这下面是果,「现前当来,必定见佛」。现前是现在,当来是往生之后,现前是我们没有往生之前。「必定」,你看这个语气多么肯定。人在临终的时候看到佛来接引,给旁边人说「我看到阿弥陀佛了」,那是现前见佛。他看得见,我们一同在病房里面,一般人看不见,他看见了。这个事情不是假事,是真的!
一般平常人在这个时候见到家亲眷属,他跟他周边的人说,「我看某个人来了,他在门口」。他所讲的都是他的家亲眷属,都已经过世的,这个时候他见到。是不是他的家亲眷属?《地藏菩萨本愿经》里面给我们说出这一桩事情,不是的,不是他的家亲眷属。是什么人?是他的冤亲债主,冤亲债主变现他家亲眷属的模样,来干什么?来带他走,带他走了之后跟他算帐,《地藏经》上佛说的!
念佛人要特别谨慎,临终的人说出这些话,特别提醒他:不要理他。无论他见到什么人都不要理他,一心念佛。你看到阿弥陀佛来接引你,你可以跟他去,除阿弥陀佛之外,其他的什么佛菩萨都不能跟他走。这里头菩萨只有观音、势至、阿弥陀佛,这是西方三圣。其他的所有佛菩萨,你见到了都不能跟他去。为什么?魔会冒充。
魔冒充佛菩萨,冒充他的家亲眷属,这个都不犯法。他不能够冒充本尊,我们修净土,西方三圣是我们的本尊。妖魔鬼怪不可以冒充本尊,冒充本尊护法神会制裁他,他不敢。他冒充别的佛菩萨,护法神不干涉。冒充本尊是决定不可以的。所以大家不要害怕,临命终时遇到的是阿弥陀佛、观音、势至,放心跟他去,真的,不是假的。「现前当来,必定见佛」。我们再看底下一段,讲「依报妙」,这个经文就是接著前面来的,前面说:
【舍利弗。彼土何故名为极乐。】
这个地方解答了:
【其国众生。无有众苦。但受诸乐。故名极乐。】
为什么那个世界叫极乐世界?这说出来了。那个世界里面居住的众生,居住众生有人天、声闻、菩萨,没有三恶道,西方极乐世界没有三恶道。这些居民没有苦,没有苦那就是乐,所以这个世界叫做极乐。
下面我们有个简单的说明,「总说,无众苦,受诸乐」。众苦,太多太多了,大乘经上佛讲无量苦。又说八万四千苦,八万四千可不是随便说的,诸位你查查佛学字典,你查查《教乘法数》,真的一条一条给你列出来了,八万四千苦。佛在教学当中,把一切苦归纳为三大类,这教学的时候好讲话。三大类也就是大乘佛法里面常讲的三苦,三大类的苦:第一大类「苦苦」,第二类「坏苦」,第三类叫「行苦」。这个名相两个字,上面这个字是动词,下面这个字是名词。苦苦,上面的苦是动词,下面是名词。
什么叫做苦?总的来说「烦恼逼迫身心」,你的身心(我们现在人讲压力),身有压力,精神有压力。身体有压力,不自在,很痛苦,这个苦说不尽。佛也把它分为八大类,所以苦苦也称作八苦,就是八种苦苦。苦苦,坏苦,行苦叫三苦,这是三大类。那个八比这个三小,三是大类,八是三大类里面的一类。八苦是苦苦,哪八种?这佛在经上常说,「生苦、老苦、病苦、死苦」,这就是四大类了;「求不得苦,爱别离苦,怨憎会苦,五阴炽盛苦」,这又四大类,合起来八大类,这叫八苦。苦的定义就是末后这一句,「烦恼逼身心故」。
我们看世尊给我们讲的这个八大类,一切众生都不能够避免。你既然在六道里面,你统统都要受,真的是人人平等。不要说上至帝王,就上至天王,这个天是欲界天。色界天里头没有苦苦,它有坏苦、有行苦。欲界里头,苦苦、坏苦、行苦统统具足,真叫苦不堪言。
「生苦」这一关我们过了,苦到什么程度现在也忘掉了。佛在经上告诉我们,我们细心的思惟观察,稍稍能够体会到一点。我们以人来做一个例子,所有一切有情众生都不例外,你到这个世间来,你跟你的父母有缘,没有缘不会变成一家人。佛给我们说的什么缘?缘很复杂!佛为我们讲经确实有善巧方便,他把这么复杂的因缘,为我们归纳为四大类,这就好讲话。第一类报恩的,第二类报怨的,第三类讨债的,第四类还债的。一家人总不外乎这四种关系。如果没有这四种关系,不会成为一家人。
一个人在你一生当中,你所交往的,无论是什么样的人物也是这四种缘。这四种缘有浅深厚薄不同,缘深、缘厚变成一家人。缘浅一点、薄的人变成亲戚朋友。再浅、再薄就变成我们一般熟悉的人了。甚至於我们在马路上遇到这个人,他给我们笑笑,点点头打个招呼,这缘很浅的。有缘,没有缘他不会跟你打招呼。甚至在街头上遇到陌生人,根本不认识,他看你很不顺眼,瞪你一眼,也是缘,但这个缘很浅,也许这个人我们一生只会遇到一次。古人常讲「有缘千里来相会,无缘对面不相逢」。
因此,佛菩萨、善知识常常教导我们,与人要结善缘,要结法缘,这个很有道理。既然晓得人与人之间这四种关系,如果过去世中於我有恩,他就对我非常好,我有艰难困苦的时候,他毫不吝啬,他全心全力来帮助我,报恩的。报怨的,那看你完全不顺眼,常常侮辱你,毁谤你,欺负你,甚至於伤害你,报怨的。来骗你的财物,偷你的财物,盗你的财物,都是来讨债的。他来帮助你赚钱,帮助你生活过得富裕,还债的。
细心观察,随顺佛陀教诲。那么报恩的,希望我们彼此互相恩德要加深。不但要加深还要觉悟。我们怎样回报?要帮助他觉悟。报怨的,怨要化解,这个要有智慧,要有善巧方便。方法没有一定,只要你运用得非常恰当,把怨化解了。但是化解冤结里面最重要的一个总纲领总原则,就是忍让。
古人常常教导我们逆来顺受,我们自己永远保持仁慈的心,宽恕的心,报恩的心。人家来欺负我,来报怨的,那有什么恩?冤结化解就是恩。又何况人家不管是有没有理,他来欺负你,来毁谤你,侮辱你,你不是没有能力报复,有这个能力;有能力不报,这就是你的德行,这就是你的觉悟。内心里面没有怨恨,清清楚楚明明白白,我们这个帐到这个地方了了。欢喜。等於说我过去欠你的帐,过去我欺负你,这一世你也欺负我,这一来一去,拉平了,好欢喜,帐结了!
恩在哪里?成就你的忍辱波罗蜜。你的忍辱波罗蜜在哪里显示?就在这个时候,看你有没有忍辱波罗蜜?有没有般若波罗蜜?有没有禅定波罗蜜?有没有持戒波罗蜜?有没有布施波罗蜜?这一忍,六度齐修,他帮助你、成就你六度齐修,好事!不是坏事。所以你要懂得这个道理,自己真得受用,怎么会不感恩?
如果你没有接受圣贤教诲,我们一般人的习气肯定是什么?我怀著瞋恨,我没有能力,我将来报复你;我有能力,我现在就反抗你。肯定是这样的!这一来,冤冤相报没完没了,不是这一生。这一世的过节,来生更严重,一世比一世严重,彼此双方都痛苦,错了!所以要有高度的智慧,要有真正的忍辱,化解冤结,自他两利。这是只有圣贤人才会这样教我们,一般人不可能。所以,这四种缘我们要认识清楚。生!这是讲来受生,「生」还没讲完,现在我们时间到了。好,我们明天继续讲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