九九年早餐开示—德行是修学基础 (共一集) 1999/4/21 新加坡净宗学会 档名:20-014-0421
这几天北京传来一个消息,有一位齐居士很不幸在车祸当中往生了,车上同时还有他家的眷属也都受伤。昨天晚上李居士告诉我,他也帮助一个很不幸的人。人生在世间,常言说得好,「不如意事常八九」,如果逆境现前,人在一生当中处逆境的时间多,称心如意顺境的时候少。逆境要怎么样处?我们最近将《修行守则》,后面是空白的,我将印光大师给卫锦洲居士的一封信,这封信写得很长,附印在这个后面。这封信教给我们,遇到逆境我们应该怎样去对待,在逆境当中如何修学,这是很重要的一篇开示,我们附印在《修行守则》上。无论是逆境、是顺境,我节录这一些经典的教诲,在《无量寿经》里面节录了六十二条,在《发起菩萨殊胜志乐经》里面节录了四十四条,专门提供给工作繁忙的人,没有时间读经,给这些人做为日常生活修行的纲领。
大家都知道,佛的经典都具足「教、理、行、果」四法,这里面最重要的是「行」,现在人所谓「落实」。「教、理」如果不能变成实际的生活行为,等於白学了,必定还是随业流转,过去李炳南老居士常讲,「该怎么生死,还是怎么生死」。随业流转,我们知道这一生当中,这一天之中,细细去反省检点,造的恶业多,善业少。佛在经典里面,虽然教导我们要做个转变,这个话我们也听熟了,是不是真的转变?从什么地方转起?从念头转起,念头太多了。从哪个念头转起?这是我们不能不知道的。从自私自利的念头转起,一切诸佛菩萨在因地修行证果,都是从这个地方开始的。世间古往今来,中国、外国哪个人不是起心动念都为自己?这是自私自利,把这个念头转过来,为一切众生。给诸位说,这个念头一转,就是转凡成圣,前面讲的转恶为善,转迷为悟,全都转了,彻底转过来。
念念之中决定没有自己,只有一切众生。我这个人到这个世间来干什么的?为一切众生服务的。还常常想著自己的利益,这是凡夫。断恶修善,造恶有恶报,种善因得善果,还是为自己,还是个凡夫。转迷为悟,你悟到什么程度?真正觉悟了,必定是舍己为人。这个念头没生起,这个愿心没发出来,纵然觉悟,有限;你这个悟,不能断烦恼,不能出三界,不能了生死,这个悟得浅。什么叫上根利智?上根利智就是从根本上转变,为一切众生不辞一切辛劳。读书为众生读的,因为发心要为众生服务,为众生服务一定要有丰富的常识,要有真实的学问;修养品德,也是为一切众生服务而修的;乃至於穿衣、吃饭,要养活这个色身。这个色身多住几年,为什么?为众生多服务几年。
世间人体力衰老之后有退休,佛法里头没有。诸位看看经典,看看释迦牟尼佛的传记,《大藏经》里面有《释迦谱》、有《释迦方志》,这些都是世尊的传记。释迦牟尼佛有没有退休?再看看佛的这些众弟子,菩萨弟子、声闻弟子,有没有看到退休的?也没有。可是在中国佛门里面,我们曾经听说过退居和尚,年岁老了,工作传给底下一代年轻人,自己退休了。在中国出家人退居这个作法,在佛陀经典里面没看到过。退居和尚是不是都养老?不是的,所谓退居是把一些执事交出来。中国的佛教跟古印度佛教,在制度上完全不相同。古代世尊在世,纯粹的教学。世尊在后一段的时期当中,接受当时国王大臣、长者的供养,其中有供养林园精舍,佛也接受,大家有个安定的住所。但是世尊只接受使用权,决定不接受所有权;换句话说,暂住而已。供养园林房舍,决不是据为己有,不是的,所以心没有罣碍。
佛法传到中国之后,接待当时从印度来到中国的高僧,是由政府接待,由帝王供养,但是也只是接受使用权,没有所有权。一直到唐代中叶,佛教在中国有了重大的改革,就是丛林制度。这是马祖道一和尚,他俗家姓马,他是禅宗第八代。道一禅师与百丈禅师,他们两位发起兴建丛林的制度。这个制度好,过去方东美先生非常赞叹。也就是说在这以前,佛教教学是属於私人教学,教私塾的方法,丛林这个方法是把教育正规化、制度化,也就是我们现在所讲的大学,丛林就是大学。将它制度化,这是中国佛教的特色。
我们看看丛林的组织,丛林这些设施组织,就知道跟现在的学校没有两样,只是在名称上不相同。丛林的主席,丛林的方丈,后人也称为住持,这个人是校长,负教化的总责任。他下面纲领执事,分成三个机构:首座和尚,要用现在学校的性质来说管教务的,像学校里的教务长,首座和尚是教务长;维那是训导长;监院是总务长。三个纲领执事,名称不一样,工作性质完全相同。丛林里面的阿闍梨,我们现在称为法师,那些人是教授。这是中国佛教的特色,有组织、有计画,制订一些课程标准,这个课程标准,就是在中国形成的分科判教。分科判教用意在哪里?就是将佛的经典,整个做一个整理,依照经典内容的性质,程度的浅深,把它编排教学的顺序,第一年教哪些课程,第二年教哪些课程,这是我们中国佛教特色。但是最基本的是德行培养,这是儒跟佛都不例外。
最近这一两百年来,佛教衰了,衰到今天是衰到了极处。为什么会衰?没有依照成规去学习。儒家的规矩在小学,跟我们现在的小学不一样,儒家的小学是德行的培养,德行培养一定要从小开始。小孩听话,教他守规矩,养成他的习惯。诸位要看看古礼,《礼记》里面所记载的,小学教的是什么?生活教育,教导你洒扫应对,教导你孝亲尊师,教这个。在学术上面,只是教你背诵经文,没有讲解,每天教你背哪些东西。利用少年记忆力最好的时候,把所有古圣先贤的教诲统统记住,你一生都不会忘记。将来在一生当中,无论在什么时候,无论在什么环境里面,起心动念你就会想到古圣先贤的标准,你不会违越这个标准。读书的用意在此地,不敢犯规,不敢做错事。是非邪正善恶的标准,古圣先贤的经验提供给我们,诸佛菩萨的经验也提供给我们,我们要想超凡入圣,还是这个模式才能成就,自己另立一套标准,没有不失败的,一定要循规蹈矩,要懂这个道理。所以经典里面的教训要记住,理论要明白、要透彻,然后将这些道理教诲落实在生活上,这叫修行。
古代出家人,五年学戒,那是基础教育,我们今天没有了。五年学戒,不是学律藏,不是的,律藏是一门大学问。五年学戒是五年当中遵守老师的教诫,基本的教育。老师的教诫是什么?在我们佛法里面,沙弥律仪;再就是男众是比丘戒,女众是比丘尼戒,三聚净戒。你要认真学习,成就自己的德行,这是儒跟佛相同之处。孔老夫子教学四科,第一科是德行,第二是言语,第三是政事,最后是文学。政事,就是我们今天讲一般办事的常识;也就是说,将来为社会、为国家、为人民服务的那一套本事,这是属於政事。行有余力才能够学文学,文学是提高自己精神生活的享受,文学艺术摆在最后。佛家教学也不例外,首先是戒行,培养自己的德行。诸位一定要重视行经,也就是把经典的理论、教诲,要落实到我们生活当中,工作当中,处事待人接物之中。
我们这个小册子,节录一百零六条,不多。经典不能够熟记,这一百零六条必须要牢牢记住。在日常生活当中,无论是顺境、是逆境,现在逆境多、逆缘多,遇到的时候,起心动念、言语造作,不能够违背佛祖的教诲,我们这一生才有救,才能够得度。印光大师给卫锦洲这一封信,要多读几遍。他遇到灾难,这些灾难我们可能也会遇到,如果遇到灾难,自己用什么样心态来应付、来处置,印祖的教训非常宝贵。这个小册子,最近我们印了一万本,每个地方都有送到,希望大家认真努力的来修学;遇到别人有困难,我们也知道怎样去帮助他。好,今天时间到了,我们就讲到此地。
这几天北京传来一个消息,有一位齐居士很不幸在车祸当中往生了,车上同时还有他家的眷属也都受伤。昨天晚上李居士告诉我,他也帮助一个很不幸的人。人生在世间,常言说得好,「不如意事常八九」,如果逆境现前,人在一生当中处逆境的时间多,称心如意顺境的时候少。逆境要怎么样处?我们最近将《修行守则》,后面是空白的,我将印光大师给卫锦洲居士的一封信,这封信写得很长,附印在这个后面。这封信教给我们,遇到逆境我们应该怎样去对待,在逆境当中如何修学,这是很重要的一篇开示,我们附印在《修行守则》上。无论是逆境、是顺境,我节录这一些经典的教诲,在《无量寿经》里面节录了六十二条,在《发起菩萨殊胜志乐经》里面节录了四十四条,专门提供给工作繁忙的人,没有时间读经,给这些人做为日常生活修行的纲领。
大家都知道,佛的经典都具足「教、理、行、果」四法,这里面最重要的是「行」,现在人所谓「落实」。「教、理」如果不能变成实际的生活行为,等於白学了,必定还是随业流转,过去李炳南老居士常讲,「该怎么生死,还是怎么生死」。随业流转,我们知道这一生当中,这一天之中,细细去反省检点,造的恶业多,善业少。佛在经典里面,虽然教导我们要做个转变,这个话我们也听熟了,是不是真的转变?从什么地方转起?从念头转起,念头太多了。从哪个念头转起?这是我们不能不知道的。从自私自利的念头转起,一切诸佛菩萨在因地修行证果,都是从这个地方开始的。世间古往今来,中国、外国哪个人不是起心动念都为自己?这是自私自利,把这个念头转过来,为一切众生。给诸位说,这个念头一转,就是转凡成圣,前面讲的转恶为善,转迷为悟,全都转了,彻底转过来。
念念之中决定没有自己,只有一切众生。我这个人到这个世间来干什么的?为一切众生服务的。还常常想著自己的利益,这是凡夫。断恶修善,造恶有恶报,种善因得善果,还是为自己,还是个凡夫。转迷为悟,你悟到什么程度?真正觉悟了,必定是舍己为人。这个念头没生起,这个愿心没发出来,纵然觉悟,有限;你这个悟,不能断烦恼,不能出三界,不能了生死,这个悟得浅。什么叫上根利智?上根利智就是从根本上转变,为一切众生不辞一切辛劳。读书为众生读的,因为发心要为众生服务,为众生服务一定要有丰富的常识,要有真实的学问;修养品德,也是为一切众生服务而修的;乃至於穿衣、吃饭,要养活这个色身。这个色身多住几年,为什么?为众生多服务几年。
世间人体力衰老之后有退休,佛法里头没有。诸位看看经典,看看释迦牟尼佛的传记,《大藏经》里面有《释迦谱》、有《释迦方志》,这些都是世尊的传记。释迦牟尼佛有没有退休?再看看佛的这些众弟子,菩萨弟子、声闻弟子,有没有看到退休的?也没有。可是在中国佛门里面,我们曾经听说过退居和尚,年岁老了,工作传给底下一代年轻人,自己退休了。在中国出家人退居这个作法,在佛陀经典里面没看到过。退居和尚是不是都养老?不是的,所谓退居是把一些执事交出来。中国的佛教跟古印度佛教,在制度上完全不相同。古代世尊在世,纯粹的教学。世尊在后一段的时期当中,接受当时国王大臣、长者的供养,其中有供养林园精舍,佛也接受,大家有个安定的住所。但是世尊只接受使用权,决定不接受所有权;换句话说,暂住而已。供养园林房舍,决不是据为己有,不是的,所以心没有罣碍。
佛法传到中国之后,接待当时从印度来到中国的高僧,是由政府接待,由帝王供养,但是也只是接受使用权,没有所有权。一直到唐代中叶,佛教在中国有了重大的改革,就是丛林制度。这是马祖道一和尚,他俗家姓马,他是禅宗第八代。道一禅师与百丈禅师,他们两位发起兴建丛林的制度。这个制度好,过去方东美先生非常赞叹。也就是说在这以前,佛教教学是属於私人教学,教私塾的方法,丛林这个方法是把教育正规化、制度化,也就是我们现在所讲的大学,丛林就是大学。将它制度化,这是中国佛教的特色。
我们看看丛林的组织,丛林这些设施组织,就知道跟现在的学校没有两样,只是在名称上不相同。丛林的主席,丛林的方丈,后人也称为住持,这个人是校长,负教化的总责任。他下面纲领执事,分成三个机构:首座和尚,要用现在学校的性质来说管教务的,像学校里的教务长,首座和尚是教务长;维那是训导长;监院是总务长。三个纲领执事,名称不一样,工作性质完全相同。丛林里面的阿闍梨,我们现在称为法师,那些人是教授。这是中国佛教的特色,有组织、有计画,制订一些课程标准,这个课程标准,就是在中国形成的分科判教。分科判教用意在哪里?就是将佛的经典,整个做一个整理,依照经典内容的性质,程度的浅深,把它编排教学的顺序,第一年教哪些课程,第二年教哪些课程,这是我们中国佛教特色。但是最基本的是德行培养,这是儒跟佛都不例外。
最近这一两百年来,佛教衰了,衰到今天是衰到了极处。为什么会衰?没有依照成规去学习。儒家的规矩在小学,跟我们现在的小学不一样,儒家的小学是德行的培养,德行培养一定要从小开始。小孩听话,教他守规矩,养成他的习惯。诸位要看看古礼,《礼记》里面所记载的,小学教的是什么?生活教育,教导你洒扫应对,教导你孝亲尊师,教这个。在学术上面,只是教你背诵经文,没有讲解,每天教你背哪些东西。利用少年记忆力最好的时候,把所有古圣先贤的教诲统统记住,你一生都不会忘记。将来在一生当中,无论在什么时候,无论在什么环境里面,起心动念你就会想到古圣先贤的标准,你不会违越这个标准。读书的用意在此地,不敢犯规,不敢做错事。是非邪正善恶的标准,古圣先贤的经验提供给我们,诸佛菩萨的经验也提供给我们,我们要想超凡入圣,还是这个模式才能成就,自己另立一套标准,没有不失败的,一定要循规蹈矩,要懂这个道理。所以经典里面的教训要记住,理论要明白、要透彻,然后将这些道理教诲落实在生活上,这叫修行。
古代出家人,五年学戒,那是基础教育,我们今天没有了。五年学戒,不是学律藏,不是的,律藏是一门大学问。五年学戒是五年当中遵守老师的教诫,基本的教育。老师的教诫是什么?在我们佛法里面,沙弥律仪;再就是男众是比丘戒,女众是比丘尼戒,三聚净戒。你要认真学习,成就自己的德行,这是儒跟佛相同之处。孔老夫子教学四科,第一科是德行,第二是言语,第三是政事,最后是文学。政事,就是我们今天讲一般办事的常识;也就是说,将来为社会、为国家、为人民服务的那一套本事,这是属於政事。行有余力才能够学文学,文学是提高自己精神生活的享受,文学艺术摆在最后。佛家教学也不例外,首先是戒行,培养自己的德行。诸位一定要重视行经,也就是把经典的理论、教诲,要落实到我们生活当中,工作当中,处事待人接物之中。
我们这个小册子,节录一百零六条,不多。经典不能够熟记,这一百零六条必须要牢牢记住。在日常生活当中,无论是顺境、是逆境,现在逆境多、逆缘多,遇到的时候,起心动念、言语造作,不能够违背佛祖的教诲,我们这一生才有救,才能够得度。印光大师给卫锦洲这一封信,要多读几遍。他遇到灾难,这些灾难我们可能也会遇到,如果遇到灾难,自己用什么样心态来应付、来处置,印祖的教训非常宝贵。这个小册子,最近我们印了一万本,每个地方都有送到,希望大家认真努力的来修学;遇到别人有困难,我们也知道怎样去帮助他。好,今天时间到了,我们就讲到此地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