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首页 - 九九年早餐开示—愿力与欲望 - (共一集)
九九年早餐开示—愿力与欲望  (共一集)  1999/4/10  新加坡净宗学会  档名:20-014-0410

  昨天我们从香港回来,这一次的访问,可以说是相当的圆满。香港也刚刚逢到假期,这一次听众比过去要少了一些,这些现象也都是正常的现象。在北京,澳洲的冯居士送了我三本书,这三本书就是大家熟知的《西方古老的预言》,是个全译本,我还是第一次看到。中国、外国古老的预言家很多,几乎都是讲到我们这个时代有灾难。我们学佛,为佛的弟子,决定不迷信,我们用智慧去观察,这个世间到底会不会有灾难?我想有不少人,都有一个直觉的感触,灾难肯定有,而且灾难肯定相当严重。我们从什么地方观察?从人心观察。这是佛在大经里面讲得很多,「境随心转」,看看我们这一个时代的人,心里面想些什么?口里说些什么?身体做些什么?他的造作这是因,因缘具足,果报一定现前,这是真理,这是事实真相,这是一点迷信的色彩都没有。我们学佛,甚至於出家,有没有觉悟?决不是说学了佛就觉悟,出了家就觉悟,不见得!

  我今天利用这个时间,略微跟同学们说明,愿力跟欲望有什么不同?佛劝我们发愿,我们世间人也常常讲心愿,世间人讲的心愿是欲望。欲望跟佛菩萨讲的发愿,差别在哪里?一般人确实很难辨别,如果你要明白其中个理,也就不难辨别。我们以《金刚经》做例子,佛家最常讲的「四弘誓愿」,如果离相发愿,这是佛说的,这是你真的发愿了。《金刚经》上讲「我相、人相、众生相、寿者相」,离四相、离四见发愿,这是愿;如果没有离四相、没有离四见,那个愿还是欲望,这是一个拣别的方法。另外还有,还很多;一切随缘,那是发愿,攀缘是欲望;为自己是欲望,为一切众生是发愿。《金刚经》上说得很清楚,「若菩萨有我相、人相、众生相、寿者相,即非菩萨」,不是菩萨,就是凡夫。凡夫有欲,欲界;凡夫有分别执著,所以有色界、有无色界,无色界是执著空,色界是执著有。空有两边都不执著,你才能超越三界,超越色界跟无色界。念念有一个我做本位,念念都想到我,你发的一切愿都变成自己的贪欲,诸位必须懂这个道理。

  我们在经典上,诸位仔细去观察,释迦牟尼佛跟佛的这些大弟子,菩萨身、声闻身,谁去盖庙、谁去建大道场?没有,没听说过,在经上没见到,我们在这地方要冷静去观察,要仔细去思惟。道场在哪里?我们在《华严经》上跟诸位讲过,维摩居士讲得好,道场在你自己心里面,心清净就是道场,心慈悲就是道场,不是那些形式。这些形式道场从哪里来的?是帝王大臣这些信徒们贡献的,佛菩萨连沾都不沾,边都不沾。西方人常讲吸血鬼,我见过吸血鬼,哪些是吸血鬼?到处化缘,把信徒的钱拿出来是吸血鬼,吸人家口袋的钱。拿来干什么?

  什么是佛法?什么是佛事?令一切众生觉悟的事,叫佛事。我们有没有帮助一切众生觉悟?我们净宗莲池大师,提起来哪个不尊敬、哪个不佩服?莲池大师那个道场怎么形成的?随缘成就的,没有一丝毫攀缘心。他老人家在云栖山,这山不错,风景很好,自己搭个茅篷修行。以后人家看到,这是个有道德的人,去亲近他,亲近他旁边再盖个茅篷。被这些大德居士,有地位、有财富的人发现,替他来建道场。他没有去化缘,没有说你替我建个大殿,没有。没有伸手向人化一分钱,那个道场自然成就,这行!这可以。如果自己想,要去募化怎么样去盖,你那是欲望,你不是愿力。所以欲望度不了众生,将来自己还是往三途去,《发起菩萨殊胜志乐经》讲得清楚明了。一生不建道场的人,他往生作佛、作菩萨去了,你们看看果报不一样。

  佛法究竟真实的宗旨一定要清楚,「自觉觉他」,千万不能做自迷迷他,自迷迷他没有不堕地狱的,谚语有云「地狱门前僧道多」,就是这个道理。出家人生活,衣食住行一切随缘,世间人才讲究这些。出家众对出家众也是供养,也是布施供养。我们没有下厨房,下厨房做饮食给我们,他也是布施供养;我们用托钵的心理来接受,他供养什么就吃什么,没有分别。我们到这儿来托钵,他供养的,他供养是他的福报。我们用这种心态过日子,这叫修行。心要清净,一切时、一切处都要保持清净心。庞居士示现给我们看,「多事不如少事,少事不如无事」。

  劫难真的在眼前,一定要认真努力,要放下万缘,要成就自己的德行,成就自己真实智慧,我们在这一生当中,真正能够做到自度度他。自度的缘我们具足了,度他随缘,绝不攀缘。现在社会上也有所谓「创造条件,创造机会」,佛菩萨会不会创造条件、创造机会?也会。创造条件也必须在条件具足之下,你才能创造,你没有这个条件,你怎么创造法?创造机缘,也是机缘凑巧;没有机缘、没有条件,不可能创造的。在佛法里面称之为「善巧方便」,比世间人说得好,说得真实,说得圆满,没有过失。真正佛弟子要学佛陀,佛是我们最好的榜样,向佛学决定没有过失;向祖师学,学错了就有过失,向佛学没有过失。佛给我们示现一个最好的榜样,你们能懂这个意思吗?向佛学,学什么?每天吃饱穿暖,有一个小地方可以遮蔽风雨,足矣!佛没有建道场的念头,佛也没有建道场这个事情。佛一生为众生讲经说法,帮助一切众生破迷开悟,佛就这个事情,这些地方我们要深深去体会。

  在佛法里面无论学哪个宗派,最容易成就的是两种人:一种是上根利智,一种是下愚。下愚之人,常言说得好,「愚不可及」,我们比不上他。为什么这两种人容易成就?这两种人用功不怀疑、不夹杂、不间断,所以他成就了。中等根性的人麻烦在哪里?疑惑、夹杂,还要中断,所以无论修学哪个法门都不容易成就,道理在此地。佛祖才教我们「一门深入,长时薰修」,你想想为什么要这样作法?减少疑惑、减少夹杂。你学的东西多了,经论都是佛讲的,佛在这个经上讲「空」,在那个经上讲「有」,你看多了,到底是空、是有?怀疑释迦牟尼佛这个人靠不住,讲话互相矛盾,连佛都不相信了。

  必须要知道,佛无有法可说,佛说法是破人执著的。这个人执著有,佛就跟他讲空,破他有的执著;那个人执著空,佛就讲有,破他空的执著;所以你要晓得,佛说法对象是什么人。妄想分别执著破了,就成功,就没事了。因为众生有妄想分别执著,佛才有法可说,众生妄想分别执著都没有了,宗门大德讲「口挂墙壁」,没得说了,他还有什么好说的?我们经论读多了,决定生疑惑,疑是菩萨最大的障碍。所以不如下愚,不如那些老太婆,她什么都不要想,她什么都不要知道,她经也不要听,她一句佛号念到底,她将来站著往生、坐著往生,走的时候瑞相希有,不能比!道理就在此地。有疑一定要把疑惑解除,否则的话是障碍,我们比那些下愚之人比不上。上智之人,好!一闻千悟,他一接触,他就通达、就明了,他一点疑惑都没有,他很容易成就。

  我们对於什么叫愿心、什么叫欲望要辨别清楚,落在欲望里面你就是搞三途业,你是轮回心,造轮回业。轮回心修学佛法也是轮回业,轮回心念阿弥陀佛还是要搞轮回。你们看灌顶法师的《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疏钞》后面他讲,念佛人一百种果报,第一条堕阿鼻地狱。你要仔细想想,天天念阿弥陀佛,为什么还堕阿鼻地狱?轮回心,迷惑颠倒,他不是发愿,他是要满足自己的欲望,造作无量无边的罪业,这事情很麻烦。什么时候从地狱里超生,从地狱里出头,想想实在是太可怕了!所以别人造,我们也不必说,说了跟人家结冤仇,人家也不会接受。要紧的,我们自己要明白、自己要清楚,自己决定不可以造,死心塌地,安分守己,好好的修行,念念与戒定慧相应就好。我们把水平降到最低,念念与五戒十善相应就不错了,五戒十善真的做到究竟圆满就成佛,你的持戒就圆满。心地清净,真诚、清净、平等,老实念佛,我们这一生决定成就。以自己成就的法门,介绍给有缘的众生,就是自行化他;除此之外,一切放下,不要再打妄想,就好。不要想我要修个庙,修个大道场,要接引多少众生,危险,非常非常危险!是接引了,不晓得接引到哪里去?诸位要很冷静的去思惟观察,你才了解事实真相。好,今天时间到了,我们就讲到此地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