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首页 - 九八年早餐开示—控制占有了不可得 - (共一集)
九八年早餐开示—控制占有了不可得  (共一集)  1998/12/30  新加坡净宗学会  档名:20-013-1230

  最近居士林餐厅改善了,伙食也改善了,菜色很多。昨天许居士告诉我,这对於我们诱惑力量太大了,每天都吃得很胀。这桩事情,我记得前一次跟诸位提到过,伙食的改善,是供养人他们的诚意,这是我们应当感激的。我们在那里是接受供养,接受供养要有智慧,自己要能够控制自己的需求。菜色有十几道,你每一道都品尝一点,当然使肠胃过分的负担,对於身体健康就有妨碍。往年我们在台湾,社会上提倡梅花餐,梅花餐是五个菜一个汤;在更早,社会一般都提倡的是四菜一汤。我们在十几道菜里面,选择不超过四道,那不就很好吗?看看你喜欢吃的、需要吃的,选择几种,不要每一种都去夹一点,那个量当然就过分了。现在我们「学会」,我看菜色也愈来愈多,在饮食方面,自己一定要能控制自己。

  古人教给我们,所谓是早晨吃得好,中午吃得饱,晚上吃得少,这是养生之道,是摄取营养的一个原则。在佛法讲,实际上真正懂得养生的是懂得养心,为什么?心是能生种种法,我们这个身是所生之法,心是能生,所以心清净,身就清净了。身心清净,我们外面环境就清净,这是一定的道理。但是世间人懂得的人少,还是要注意在外面,来补充自己的养分。真正明白这个道理的人,所谓真修行人,他身体的养分不向外面寻求,完全向内,我们在佛经里面读了很多。色界天以上的「禅悦为食」,诸位想想,禅悦这是从自性里面流露出来的,不是从外面。所以佛才说,财、色、名、食、睡这五样东西都可以舍弃,而佛说这五样东西叫五盖,把我们的心性、智慧、德能盖覆住,我们虽有智慧德能,不能现前,这个东西是障碍。如果你在这五样东西里起了贪心,这五样也叫欲望,五种欲望,生起贪念,你的烦恼只有增加,不会减少,那怎么能断得掉?

  所以佛教弟子,饮食决定没有分别,也没有执著。佛陀当年在世是托钵,托钵人家给什么就吃什么;而且托钵只许托七家,七家托不到,回去修禅定了。这种作为都是帮助我们,克服自己的欲望、克服自己的贪心、克服自己的烦恼,我们要懂得这个道理。所以在饮食上的摄取,我们有这个色身,不能不维护色身的健康,如果身体不健康,需要别人来照顾,也要麻烦别人,住在道场也连累常住,当然不好。可是健康之道要明了,总在清净心。我们对人、对事、对物要有大慈悲心,对自己决定是清净心,清净无为;对别人是大慈大悲,无所不为,我们才真正以行动照顾大众、帮助大众。这都是世出世间圣人,共同教导我们的。

  可是爱心里面是付出的、是义务的,决定不能占有。凡夫的爱心对人,纵然是对於自己的儿女,对於自己的亲人这是很爱护,他不是慈悲。为什么不是慈悲?因为他有控制的念头,控制人、控制事、控制一切物,他有这个念头,他有占有的念头,这是错误。错在哪里?佛告诉我们「能所皆空,了不可得」,《般若经》里面,「不可得」这三个字,重复了一千遍以上,你看看六百卷《大般若》。佛以这么多次的重复,就是叫你要牢牢记住,这是事实真相。你如果以为有所得,有能得、有所得,那是愚痴、那是无明。你要了解一切法不可得,不但所得的不可得,能得的也不可得,能所俱不可得,你就解脱了。这个解脱,用现代的话说,你心里就没有负担,你的心就得自在,妄想、分别、执著你就会全部放下了。

  你今天还放不下,主要你的愚痴没有破,你还以为有能得、有所得,你心里面还有负担,所以你的生活很痛苦,你的修学功夫不得力。你不知道诸佛如来所说,应化在一切世间,所作所为是「梦中佛事,水月道场」。我们建立道场,道场建立得再大、再辉煌,觉悟的人是什么心态?镜花水月。所以心里面一丝毫的执著都没有,一丝毫悭贪都没有,这才显示出大自在,这才显示出所谓高度的享受。有受用,没有占有、没有控制,这样才过佛菩萨的生活,凡夫跟佛菩萨不相同的地方就在此地。凡夫是念念当中要控制别人,念念当中要占有一切,所以他那个心是患得患失,忧虑烦恼永远不断,这个日子过得苦。

  而佛菩萨的大慈大悲,我曾经跟诸位讲过,慈悲里面一定圆满含摄「真诚、清净、平等、正觉」,这才叫慈悲。我说的这十个字五句,每一句里面都含摄其他的四句。什么是真诚心?真诚心一定是清净、平等、正觉、慈悲。什么是清净心?清净心一定含摄真诚、平等、正觉、慈悲。「一即一切,一切即一」,佛法讲得简单、讲得含蓄,现代人听不懂。我说得罗嗦一点、说得繁琐一点,说十个字,十个字就是一个字,一即是十,十即是一,诸位要体会到这个意思。我慈悲,慈悲心不清净、慈悲心不平等,这不是慈悲。如果说这也是慈悲,那就佛法里面讲的四种慈悲,这叫「爱缘慈悲」,爱缘慈悲是凡夫的慈悲。这里面没有舍弃控制,没有舍弃占有,没有舍弃种种的要求,这不是大慈大悲。爱缘慈悲往上提升,是「众生缘慈悲」、「法缘慈悲」,再上是「无缘慈悲」,大慈大悲是无缘慈悲。无是什么意思?我们一般讲无条件。无条件就是无有要求、无有占有、无有控制,这叫无缘慈悲。无缘慈悲是诸佛与法身大士的大慈大悲,也就是具足真诚、清净、平等、正觉的慈悲心。我们要用这种心处事待人接物,在处事待人接物里面就证果,像《华严经》上说就入大解脱门。入大解脱门这句话,就是世俗讲的成佛,成佛才是入大解脱门;这个大也是大乘的意思。小的解脱门是阿罗汉,证阿罗汉果,小乘的圣者。

  我们读经闻法非常重要,读经闻法不可以间断,一天都不能间断。我们是凡夫,业障、习气、烦恼非常深重,很不容易断掉。什么方法帮助我们断掉?唯有觉悟。我们不是上根利智,不可能听少法、学少时就能开悟,那个在佛门里面讲,上根利智才做得到,我们是中下根性的人。中下根性要想在一生当中得利益;这个利益就是《华严经》上讲的入佛法,入佛法就是讲的觉悟;唯一的方法就是读经闻法,长时间的薰修,我们才能够契入这个境界。我在讲席当中也曾经说过,我记得说了不少次,我是个凡夫,中下根性的人,能有今天这点成就,能有这点小智慧,是四十多年天天在读经、天天在讲经,从这个地方得来的。

  也有一些大德们他们也讲经,可是他们跟我相比也差一等,这一等差在什么地方?他们管事,管事要操心,对於自己多少都会有一些妨碍。我这一生的缘分殊胜,一生当中不管人、不管事、不管钱,所以世俗间的事务我没有障碍,才能有这一点成就。这一点,同修们千万要记住,我也是现身说法给大家做个榜样。什么人能管事?真正得清净心的人。所以古时候寺院丛林里面的管事,都是诸佛菩萨应化再来的,他们不要紧,他们是应化的,他不是凡夫。我们不是圣人应化,我们是道道地地的凡夫。道道地地凡夫如果也办事,那就是舍己为人,这也是值得敬仰的。牺牲自己,牺牲自己的定慧,只要把戒修好,有戒没有定、没有慧,这真正牺牲自己,成就别人,来服务、来照顾大家。戒要清净,戒清净你修的是真正的福报,你没有慧,你修福。戒清净,是如理如法的照顾大众,照顾大众没有私心,也是以真诚、爱护、关怀,帮助一切大众好好的修学。

  你们看到过去,馆长她就是这种人。她不是佛菩萨化身来的,她创建这个道场,成就我们大家,对我们是很大的恩德。我们对她也有报答,我们报答表现在临终那一刻,我们送她往生。她要没有我们这些人帮助,她往生不了,我们帮助她往生,这是大报恩。可是这个缘很不容易得到,不是我们每一个人,都有这么好的缘分,都有这么好的机会。如果不能往生,来生是大福报,做这些国王大臣、豪富长者,来生得这个福报。我们现在清楚、明白了,唯有往生不退成佛,这桩事情才是真实的。世间的福报,做到大梵天王、做到摩醯首罗天王,还是要搞六道轮回,还是出不了三界,所以那个福报不是究竟的、不是圆满的。这个事实,我们总得要晓得。

  我们修学就是过日子,知道怎样对自己,对自己决定是清净、慈悲,专修专弘。对人,真诚、清净、慈悲,决定要做到无缘,没有条件。决定不可以对一切人事物,有一丝毫占有的念头、控制的念头,我们就全都错了。只要有这个意念在,叫造业。放下一切占有、放下一切控制、放下一切要求,这是智慧,这叫功德,比福德还要殊胜。诸位想想,这个道理,要不是佛菩萨给我们说,我们怎么会知道?希望我们共同勉励,依教奉行。今天我们就讲到此地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