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首页 - 九八年早餐开示—谈道场建立的因缘 - (共一集)
九八年早餐开示—谈道场建立的因缘  (共一集)  1998/9/30  新加坡净宗学会  档名:20-013-0930

  我们在一生当中很幸运的闻到佛法,随佛学习,学习的成就就是往生不退成佛,这是我们一生辛勤努力的方向,一心希求的目标,这一生也就是无量劫中希有难逢。有这个思想、有这种心愿的人很多,可是真正能做到的却是很少,这是值得我们警惕的。为什么有这么好的心愿而不能实现?都是为烦恼习气所害。而烦恼习气时时起现行,一念不觉就迷了,那个现象一定是愈迷愈深,到最后不但这一生空过,这一生还造许许多多的罪业,招得来世不如意。我们把这些事实真相看清楚、看明白了,这叫看破。看破之后怎样提升自己的境界?希望达到自己的愿望,那就势必要放下,一定要放下名闻利养。无论是在家、出家,要想在这一生成就,你不这样做就不行。

  这几天有几个同修都很发心,跟我讲要建道场,看到居士林讲经、念佛生欢喜心,也想回去建道场,事是个好事情,心是个好心,适不适合?不适合,为什么不适合?缘不成熟。他们建道场,人力够了,财力也够了,还有什么不成熟?你道场建了谁去讲经?谁去念佛?如果没有人讲经,没有人去念佛,这就缘不成熟。我在初出家的时候,四十年前,台湾新竹青草湖无上法师,这都早不在早都过世。他发心建了一个念佛堂,建得很不错,没有人去念佛,一直都空在那个地方,以后不晓得做什么用途去了。所以这一点我们同学应当要牢牢的记住,道场建立第一个因缘是有修道的人。这个人真正修道,我们帮助他建一个道场,这个缘就成熟。绝对不是说我建一个道场到外面去找人,那个后果就很难说了。为什么?道场如果建得富丽堂皇,愈是大争的人愈多。人家到这个道场来不是来修道的,他是要来享受的,他是要来占有这个处所,据为己有,真正想修行的人,他都把他赶跑。为什么?他自己不修行,看到别人修行难过。这种场所的建立,这决非道场,这是造罪的场所。

  我们看看古人,古时候道场的建立都是先有修行人,然后才大家发心给他建道场。而道场的建立也都很小,多半小茅篷。小茅篷很简陋,送给人人家都不要,没有人争,这时候你真的身心安稳,你才真正用功办道。大道场怎么形成的?这个人有道、有德、有修持,逐渐声名传出去了,仰慕他的人多了,发心亲近他的人多了,亲近人愈多小茅篷住不下,再添盖几间,是这样自自然然形成的。以后人愈聚愈多,在家出家有几百人、几千人,这个时候自自然然感动天龙护法来给你建大道场。

  道场之建立,昨天我们在讲经的时候也提过,供养佛菩萨,供养十方到此地来修行的清众。而常住里面的执事,住在里面的人,你看看他们的寮房,现在讲是宿舍,依旧是很简陋,殿宇建得辉煌,自己居住的环境很简陋,这叫修道。可是现代人我们仔细去观察不然,现在是自己住的富丽堂皇,像住在皇宫里面一样,增长贪瞋痴慢。今天在这个社会上,一般人评论地位以什么做标准?以财富,以这个为标准,这叫家当,你有多大家当?不是以道德,这跟古时候真的是一百八十度的相背。没有雄厚的财富,你在社会上就没有地位。不像从前,从前出家修道人一无所有,在山上搭个小茅篷,真正有道有德,天下归心,众人仰慕,他一无所有。释迦牟尼佛当年在世,印度十六大国王都做佛的皈依弟子,而佛三衣一钵,树下一宿,日中一食,什么也没有。佛的这种示现就是告诉我们,必得用这些方法杜绝贪瞋痴慢,长养道心。我们今天听到人家要供养道场、供养地皮就生欢喜心,错了!道业没有成就,这个东西就是叫你堕落的。

  古德有两句名言,「多一事不如少一事,少一事不如无事」,修道的人要无事。在物质、精神生活当中,一丝毫负担都没有,这叫无事。无事是彻底放下,放下之后再为一切众生去服务。佛家的事业是什么?弘法利生,这是我们的事业,如来家业弘法利生。这个事怎么作法?一切时、一切处,示现一个彻底看破放下的样子给众生看,表演给他看,让他在这里领悟、去体会,彻底放下。如果有缘,这个缘一定要看同修大众有几多?多,道场建大一点,少,道场建小一点,够用就好了。不必想著将来道场慢慢会发展,发展时候再说,万一没有办法发展怎么办?像此地你们看到的,念佛堂本来我们预计念佛堂里念佛人,顶多不过一百多人而已,哪里会有那么多?三、五十个人到一百多人,我们估计只是这个样子,我们没有设想。现在人多了,这才要找地建一个道场,缘自自然然成熟,没有一丝毫牵求在里头。

  在国外我们也有愿建道场,二十年来我们道场修行人数没有增加。我在美国有道场,真正在一起共修的不到三十人,将近二十年了。那个道场是八三年成立的,实际上状况跟我们的想像是有差距,各个地区的法缘不相同。我们在澳洲这个道场,通常在一块共修的大概五十个人的样子。所以那边同修来问我,我们道场要不要兴建?不要建,你只有五十个人,现在场地足够用了,偶尔打个佛七,别的都市的人到我们这儿来热闹一下,那不是长久。长久的培育道心不是容易事情,我们是有心在做,有心帮助一切众生,众生接不接受就不是我们能够预期的。我们只知道做,做得很自然,哪个地方成熟就在哪个地方建小道场,让他们去做。这样子一切随缘而不攀缘,我们的烦恼就不会生起,菩提道上的障碍就减少了,这个道理与事实真相我们必须要了解。在这个时代真正做弘法利生的工作,住小茅篷最适合。如果大家有这个缘分,将来在新加坡可以长住,我们这个小道场足够了。建大道场别人的事情,与我们不相干。他们建了请我们去讲经弘法,我们就去,讲完了还是回到这个小茅篷来,养自己的法身慧命。我们现在这个小茅篷比古人来说,高级得太多了,高级的小茅篷,跟一般道场比确实我们是小茅篷,虽小,我们这里设备很齐全。真正发心舍己为人弘法利生的人,我们知道不多。此地有一些志同道合,平常我们用功研教。

  李木源居士要办佛学院,非常好!给我们一个教学、讲经的机会,我们有机会在讲台上锻炼。不能够上台讲经的进念佛堂,学习领众,千万不要有一个错误的观念,讲经的法师比人高一等,错了!这个观念完全错了。我们华藏图书馆这些年轻法师,过去也有这么错误观念。每个人都发心来学讲经,经过我多次的解释说明,他们明白了,把讲经放下来,走进念佛堂。今天念佛堂有这样的殊胜是他们的功德,他们的功德远远超过讲经的法师。讲经的法师很难帮助一个人往生成佛,的确非常困难,念佛堂领众法师帮助大家念佛成佛容易得多。讲经是在宣传,念佛堂是真干,他在实行。你要能把这个事情看透了,你才晓得念佛堂领众的法师,其实比讲经的法师高出太多太多了。你讲经是在信解上,领众是在行证上,他们明白这个道理之后才欢欢喜喜进入念佛堂;带动新加坡、带动南洋,念佛无比兴旺的气象。所以一个健全的道场,圆满的道场,必须「信、解、行、证」四门具足,这才是如法的道场。无论是哪一宗,哪一个学派,你去看看那个道场,信解行证这四门是不是具足,缺一门都遗憾,不圆满。在此地这四门具足,所以才有不可思议的感应。

  李木源居士本来这次大陆参访结束之后,他答应界奇法师的邀请到武汉去参学。我听说这边弥陀村的地主洪老先生著急要找他回来,他昨天就回来了。武汉那边,悟永师、许居士好像有三、四个人代表李木源居士到界奇法师的道场,他们二号回来。这个因缘具足!今天我说这些话提醒诸位同修,人家要送道场给我,送地给我,我们要很冷静的处理,一定要自己问问有没有必要,没有必要不惹这个麻烦。有没有必要这里面第一个因素,我现在有没有这么多真正修行人。古人常说,「只怕没有道,不怕没有庙」。你真正有道,佛菩萨送道场来,哪里要自己去操心?修道人道业重要,这是第一个因素,我们必须要记住,要认真努力来修学。好,今天时间到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