九八年早餐开示—儒家教学与佛法教学的关系 (共一集) 1998/5/2 新加坡净宗学会 档名:20-013-0502
「敦伦尽分,闲邪存诚,深信因果,信愿念佛」,这十六个字包含了世出世间一切法,要救自己,要救度无量无边的众生,你就必须要遵循这四句话的教诲。佛在一切经论里面教我们作师作范,所以佛的弟子,特别是出家的弟子,要给社会大众做表率、做模范,这样才是世尊真实弟子。我们现在在形式上出家,穿上出家人的衣服,我们有没有去做这桩事情?假如穿上这个衣服,没有做这个事情,我们今天所有一切的享受,诸位仔细想一想是不是盗窃?我们是不是在做盗取十方的供养,来供养我们自己。如果真的犯了这样的盗戒,你仔细看看律藏里面所说,这个罪可就重了,决定不是儿戏。盗十方僧物,佛不能救,其他的戒你要是破了,佛可以救;盗十方僧物,佛没法子救。如果我们不能做到出家人的事情,换句话说,我们天天都在干这个盗戒,念念都在干这个盗戒,这怎么得了?
我在过去讲经也说过几次,出家人这碗饭是最不好吃的,比贫穷的乞丐都难。乞丐乞讨来的,人家慈悲施舍给他的,他不要去还债,施舍人对他没什么指望的。而世间对於出家人的供养他有期望,他什么期望?他知道三宝是福田,供养三宝一定得福。他供养我们,我们能不能叫他得福?如果他不能得福,将来就要还债,「施主一粒米,大如须弥山,今生不了道,披毛戴角还」,有的还了。我们每天有没有想到这个严重的问题?想到这个问题的严重,我们就要认真努力修持,去做弘法利生的工作,这些供养的人他们真的得福,我们受之无愧,可以接受了。所以出家之后不干不行,不干后果不堪设想。可是要把出家人的事情真做好,实在讲也不是一个容易事情。出家人的身分是老师,这个老师是高等的教师,是特级的老师,一级还不行,特级。因为你通达世出世间法,你才有能力帮助社会解决大众的疑难杂症。因此,学就是我们一生的事业,志无穷,学不厌,永远无有疲厌天天在想学。我们的学习,佛法跟世法都要学。
今天这个社会,社会大众毛病很多,在许许多多病痛当中,哪一种病痛是要命的,迫切需要的,我们要用什么东西来对治。今天社会大众,中国、外国普遍是功利的心,自私自利,贪瞋痴慢,人我邪见,与日俱增,这怎么得了?身既不修,怎么能够谈到齐家、治国、平天下?中国儒家有这套学术,确实有帮助一个人真正做到修身、齐家、治国的一套理论与方法,但是现在没有人学了。佛法经论里面也有很好的方法,大家把佛法看成宗教、看成迷信。佛讲学跟我们中国古圣先贤讲学风格不一样,中国古圣先贤直接的说,容易懂;而佛说法往往是意在言外,不容易听懂,集结成为经书,也不容易看懂。难怪佛在经上、菩萨在论上都说到,「佛法无人说,虽智莫能解」。佛法一定要有内行的人讲解,没有内行的人讲解,世间聪明智慧的人看佛经会把意思看错。这个道理你们在此地也听了不少,不需要再重复。佛法是真实的智慧,不是落在意识里面,用意识心去求佛的真实义,没有这个道理,经上常讲无有是处。世间人没有真实智慧,他怎么能解佛的意思?
中国过去学佛的这些大德们,无论是在家、出家都有很深厚儒家的基础,所以中国佛法没有小乘。如果按理来说,佛法的修学一定是从小乘入大乘,像读书一样一定从小学、中学读到大学,小乘就是佛法的小学。为什么小乘佛法在中国只兴了一个很短的时间?唐朝初年,隋朝的时间很短,隋末唐初中国十个宗派建立了。小乘有成实宗、俱舍宗,但是到唐朝中叶就没落,从此以后没有办法再振兴起来。中国经典里面虽然有完整的小乘经的翻译,我们「四阿含」翻译跟现在巴利文的佛经对照,我听人家讲过,巴利文经典比我们只大概多五十几部的样子;由此可知,我们中文翻译小乘经是非常非常丰富。为什么小乘经不能在中国发扬光大,中国儒家、道家学说思想代替了小乘,这是很有道理。而且儒跟道里面的思想还非常接近大乘,由中国儒、道入大乘佛法非常容易,所以小乘就这样子衰下去了。在现代我们小乘也不学,儒家、道家也都舍弃,一下就想入大乘佛法,难怪他不得其门而入,我们要明白这个道理。
中国的传统文化、古典文学是人间的瑰宝,这个东西如果要是失掉,实在讲太可惜了。前年我在北京,朴老给我谈到这个问题,他们这些老人对这个问题非常关心,很希望在中国办一个古籍的学校。他们想得很好,培养传统学术人才要从小学培养起,小学生用从前的方法就叫他读诵古籍。曾经有八大老人,八位大老提出这个建议,在报纸还登了文章,他们剪下来给我看,但是这个事情到现在还没有成就。最困难的一桩事情就是很多学生家长想到,如果叫小孩去念这些古文学,将来出路怎么办?也就是他所学非所用,现在一般人都会去搞科技,科技的出路好,待遇好,很容易致富。念这些古籍,念了之后将来做什么事情?想到这个问题。这个问题一直到今天不能解决,我们也常常把这个问题放在心上。
我倒有个想法,出家人都作师,出家人可以把这个事情荷担过来。我们专门从事於社会教育,我们教学的范围是全世界,对全世界一切众生宣扬中国古典传统文化,配合大乘佛法,我们对於大乘佛法必定能够更深入。中国的古籍在宋朝朱熹给我们编了一套新的教材,影响中国科举时代将近一千年。他这个新教材就是大家所熟悉的《四书》,《四书》是朱熹编的,这部书就是儒家最重要的典籍,在过去读书人必读之书,现在讲必修课,人人都要读的。他所采取是《礼记》里面的两篇,《大学》、《中庸》,另外在《十三经》里面取《论语》、《孟子》,这四样东西合起来成为《四书》,人生必读之书。而历代对於《四书》的讲解也非常丰富,我们在《四库》里面看到,搜集历代对於《四书》的研究,对於《四书》的注释,内容很丰富。我们出家人应当要发心,如果在中国能够办成这个学校,学生的来源出家僧去念,我觉得非常恰当,出家僧在社会上不怕没有出路。世出世法都有很好的根基,我们才能将佛法发扬光大,也把中国传统的学术发扬光大,这是我们的使命,我们这一行就干这个事情。
朱熹编这个书,我总是常常想,他这个灵感是不是得自於《华严经》?因为他这个编辑里面的精神跟《华严》非常吻合,朱熹也是研究佛法的,也是读诵大乘经论的。《华严》有理论、有方法,后面还带表演,这是真实圆满的好教材。《四书》很像这个样子,《中庸》是理论,里面所讲宇宙人生的大道理;《大学》是方法,教给你怎么做人,怎样齐家、怎样办事,教给你这些方法;《论语》跟《孟子》表演。《华严经》上用善财童子五十三参来做表演,《论语》是孔老夫子当善财,《孟子》是孟夫子当善财,他们两个人表演给我们看。他一生当中,他的思想、他的见解、他的生活,他做事情的态度方式,处事待人接物,实践《大学》、《中庸》,就是把这些理论方法完全落实在生活上。它这个精神跟《华严经》没有两样,他怎么会有这种灵感?《十三经》里面的《三礼》就如同佛法《大藏经》的律藏,《周礼》是治理国家的一套方法,像我们现在所讲的宪法,周朝的宪法。方东美先生过去非常赞叹,他给我讲了很多遍,但是我对於政治没有兴趣,我没有读,他说《周礼》是全世界古今中外最好的宪法。《仪礼》就是一般人民的生活规范。《礼记》是杂记,像我们现在讲杂志,内容是什么?内容多半是解释《周礼》、解释《仪礼》,也有一些发挥,像论文一类这样的性质。
最近我们让会里面印了一个小册子,《礼记精华录》,你们都拿到没有?要念,一定要念,真正是《礼记》的精华,薄薄的那么一点点。这是节录,节录得好,那么大的分量,把它节录成这么一点点,里面还有注解,总共一百六十面。这是做人的大根大本,我们要把它当作戒律来学习。所以希望朴老他们期望的古籍学校能够实行,我们大家到这个学校里面来修学,我们续佛慧命,也要续中国文化的传统,我们就不愧做一个中国人,才能对得起祖宗、对得起佛菩萨、对得起自己。
「敦伦尽分,闲邪存诚,深信因果,信愿念佛」,这十六个字包含了世出世间一切法,要救自己,要救度无量无边的众生,你就必须要遵循这四句话的教诲。佛在一切经论里面教我们作师作范,所以佛的弟子,特别是出家的弟子,要给社会大众做表率、做模范,这样才是世尊真实弟子。我们现在在形式上出家,穿上出家人的衣服,我们有没有去做这桩事情?假如穿上这个衣服,没有做这个事情,我们今天所有一切的享受,诸位仔细想一想是不是盗窃?我们是不是在做盗取十方的供养,来供养我们自己。如果真的犯了这样的盗戒,你仔细看看律藏里面所说,这个罪可就重了,决定不是儿戏。盗十方僧物,佛不能救,其他的戒你要是破了,佛可以救;盗十方僧物,佛没法子救。如果我们不能做到出家人的事情,换句话说,我们天天都在干这个盗戒,念念都在干这个盗戒,这怎么得了?
我在过去讲经也说过几次,出家人这碗饭是最不好吃的,比贫穷的乞丐都难。乞丐乞讨来的,人家慈悲施舍给他的,他不要去还债,施舍人对他没什么指望的。而世间对於出家人的供养他有期望,他什么期望?他知道三宝是福田,供养三宝一定得福。他供养我们,我们能不能叫他得福?如果他不能得福,将来就要还债,「施主一粒米,大如须弥山,今生不了道,披毛戴角还」,有的还了。我们每天有没有想到这个严重的问题?想到这个问题的严重,我们就要认真努力修持,去做弘法利生的工作,这些供养的人他们真的得福,我们受之无愧,可以接受了。所以出家之后不干不行,不干后果不堪设想。可是要把出家人的事情真做好,实在讲也不是一个容易事情。出家人的身分是老师,这个老师是高等的教师,是特级的老师,一级还不行,特级。因为你通达世出世间法,你才有能力帮助社会解决大众的疑难杂症。因此,学就是我们一生的事业,志无穷,学不厌,永远无有疲厌天天在想学。我们的学习,佛法跟世法都要学。
今天这个社会,社会大众毛病很多,在许许多多病痛当中,哪一种病痛是要命的,迫切需要的,我们要用什么东西来对治。今天社会大众,中国、外国普遍是功利的心,自私自利,贪瞋痴慢,人我邪见,与日俱增,这怎么得了?身既不修,怎么能够谈到齐家、治国、平天下?中国儒家有这套学术,确实有帮助一个人真正做到修身、齐家、治国的一套理论与方法,但是现在没有人学了。佛法经论里面也有很好的方法,大家把佛法看成宗教、看成迷信。佛讲学跟我们中国古圣先贤讲学风格不一样,中国古圣先贤直接的说,容易懂;而佛说法往往是意在言外,不容易听懂,集结成为经书,也不容易看懂。难怪佛在经上、菩萨在论上都说到,「佛法无人说,虽智莫能解」。佛法一定要有内行的人讲解,没有内行的人讲解,世间聪明智慧的人看佛经会把意思看错。这个道理你们在此地也听了不少,不需要再重复。佛法是真实的智慧,不是落在意识里面,用意识心去求佛的真实义,没有这个道理,经上常讲无有是处。世间人没有真实智慧,他怎么能解佛的意思?
中国过去学佛的这些大德们,无论是在家、出家都有很深厚儒家的基础,所以中国佛法没有小乘。如果按理来说,佛法的修学一定是从小乘入大乘,像读书一样一定从小学、中学读到大学,小乘就是佛法的小学。为什么小乘佛法在中国只兴了一个很短的时间?唐朝初年,隋朝的时间很短,隋末唐初中国十个宗派建立了。小乘有成实宗、俱舍宗,但是到唐朝中叶就没落,从此以后没有办法再振兴起来。中国经典里面虽然有完整的小乘经的翻译,我们「四阿含」翻译跟现在巴利文的佛经对照,我听人家讲过,巴利文经典比我们只大概多五十几部的样子;由此可知,我们中文翻译小乘经是非常非常丰富。为什么小乘经不能在中国发扬光大,中国儒家、道家学说思想代替了小乘,这是很有道理。而且儒跟道里面的思想还非常接近大乘,由中国儒、道入大乘佛法非常容易,所以小乘就这样子衰下去了。在现代我们小乘也不学,儒家、道家也都舍弃,一下就想入大乘佛法,难怪他不得其门而入,我们要明白这个道理。
中国的传统文化、古典文学是人间的瑰宝,这个东西如果要是失掉,实在讲太可惜了。前年我在北京,朴老给我谈到这个问题,他们这些老人对这个问题非常关心,很希望在中国办一个古籍的学校。他们想得很好,培养传统学术人才要从小学培养起,小学生用从前的方法就叫他读诵古籍。曾经有八大老人,八位大老提出这个建议,在报纸还登了文章,他们剪下来给我看,但是这个事情到现在还没有成就。最困难的一桩事情就是很多学生家长想到,如果叫小孩去念这些古文学,将来出路怎么办?也就是他所学非所用,现在一般人都会去搞科技,科技的出路好,待遇好,很容易致富。念这些古籍,念了之后将来做什么事情?想到这个问题。这个问题一直到今天不能解决,我们也常常把这个问题放在心上。
我倒有个想法,出家人都作师,出家人可以把这个事情荷担过来。我们专门从事於社会教育,我们教学的范围是全世界,对全世界一切众生宣扬中国古典传统文化,配合大乘佛法,我们对於大乘佛法必定能够更深入。中国的古籍在宋朝朱熹给我们编了一套新的教材,影响中国科举时代将近一千年。他这个新教材就是大家所熟悉的《四书》,《四书》是朱熹编的,这部书就是儒家最重要的典籍,在过去读书人必读之书,现在讲必修课,人人都要读的。他所采取是《礼记》里面的两篇,《大学》、《中庸》,另外在《十三经》里面取《论语》、《孟子》,这四样东西合起来成为《四书》,人生必读之书。而历代对於《四书》的讲解也非常丰富,我们在《四库》里面看到,搜集历代对於《四书》的研究,对於《四书》的注释,内容很丰富。我们出家人应当要发心,如果在中国能够办成这个学校,学生的来源出家僧去念,我觉得非常恰当,出家僧在社会上不怕没有出路。世出世法都有很好的根基,我们才能将佛法发扬光大,也把中国传统的学术发扬光大,这是我们的使命,我们这一行就干这个事情。
朱熹编这个书,我总是常常想,他这个灵感是不是得自於《华严经》?因为他这个编辑里面的精神跟《华严》非常吻合,朱熹也是研究佛法的,也是读诵大乘经论的。《华严》有理论、有方法,后面还带表演,这是真实圆满的好教材。《四书》很像这个样子,《中庸》是理论,里面所讲宇宙人生的大道理;《大学》是方法,教给你怎么做人,怎样齐家、怎样办事,教给你这些方法;《论语》跟《孟子》表演。《华严经》上用善财童子五十三参来做表演,《论语》是孔老夫子当善财,《孟子》是孟夫子当善财,他们两个人表演给我们看。他一生当中,他的思想、他的见解、他的生活,他做事情的态度方式,处事待人接物,实践《大学》、《中庸》,就是把这些理论方法完全落实在生活上。它这个精神跟《华严经》没有两样,他怎么会有这种灵感?《十三经》里面的《三礼》就如同佛法《大藏经》的律藏,《周礼》是治理国家的一套方法,像我们现在所讲的宪法,周朝的宪法。方东美先生过去非常赞叹,他给我讲了很多遍,但是我对於政治没有兴趣,我没有读,他说《周礼》是全世界古今中外最好的宪法。《仪礼》就是一般人民的生活规范。《礼记》是杂记,像我们现在讲杂志,内容是什么?内容多半是解释《周礼》、解释《仪礼》,也有一些发挥,像论文一类这样的性质。
最近我们让会里面印了一个小册子,《礼记精华录》,你们都拿到没有?要念,一定要念,真正是《礼记》的精华,薄薄的那么一点点。这是节录,节录得好,那么大的分量,把它节录成这么一点点,里面还有注解,总共一百六十面。这是做人的大根大本,我们要把它当作戒律来学习。所以希望朴老他们期望的古籍学校能够实行,我们大家到这个学校里面来修学,我们续佛慧命,也要续中国文化的传统,我们就不愧做一个中国人,才能对得起祖宗、对得起佛菩萨、对得起自己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