讲经与修持 (共一集) 1997/12/12 新加坡净宗学会 档名:20-011-1212
上台讲经,一般人总是把这一桩事情看得很难,於是就障碍了发心。在早年,我是因为看到李老师的经学班,林看治居士上台讲经,我去听了、看了,觉得这个事情我也可以做,兴起这个念头,这是产生了兴趣。陈居士这次来的时间虽然不长,听听你们讲经,他告诉我,他也有这个兴趣,也觉得这个事情他可以做得到,这是真的。可是经要讲得好那完全靠修行的功夫,所以这个事情上台不难,真正讲得好那是难。我们凡夫讲经就比不上阿罗汉,阿罗汉讲经就比不上菩萨,菩萨讲经就比不上佛,这是修证功夫的问题。
这个基本的技巧,人人都可以学得到,真实的功夫是要自己发心认真修行,解跟行决定是相辅相成的,也就是说我们起头修学,「解」重要。清凉大师判华严四分,「信、解、行、证」,对初学的人来讲,「解」重要。解了之后,他自然就去修行,修行最重要的是修正种种错误的思想见解,这个最重要。思想见解没有错误,言行就决定没有错误。所以善学的人,善修的人,大修行人,特别我们是在禅宗里面看到的,从根本修。根本是什么?根本就是思想跟见解,身语意三业,从意业上下功夫,这叫从根本修。也就是对於宇宙人生的真相彻底明了,然后表现在外面的就得大自在,不但自己受用自在,教化众生也自在。经中所说的诸佛菩萨应化在世间,这个世间是讲十法界,应以什么身得度就现什么身,应以什么方式得度就用什么方式,顺逆都自在。我们在《华严经》上看到「无厌足王」,《八十华严》所说的,《四十华严》里面讲「甘露火王」,用瞋恚教化众生,杀人不眨眼的,他那是行菩萨道。你看我们戒条里头最根本的戒,第一条不杀生,菩萨杀生,杀人,所以这个我们不能学的,我们不是他那个境界,他杀是度,他有这个本事,没有这个本事不行。
你们在《高僧传》、《神僧传》里面看,跟宝志公同时代,在四川有一位宝香法师,持戒很严的,那个地方的人很顽固、很执著,都不听他的劝告,作会、祭祀都是杀生。宝香禅师要度他们,有一天就参加他们的大会,那个鸡鸭鱼肉一大堆,他坐下来照吃,吃得很开心、很高兴,大家都生欢喜心。吃完之后,他叫大众在他那个庙门口挖了一个大坑,把水放进去做一个池子,他从口里头吐出来都是活的鱼、活的鸡、活的鸭,他吃进去吐出来是活的,人家有这个本事,他自己就在那里坐化了,用这种方式叫这一个地方的人醒悟过来,那是再来人不是普通人,普通人哪里能做到?这些是修证的功夫。
佛菩萨度化众生就在这个「缘」字上,像宝香禅师,就是个缘,他在那个地方住了几十年没有办法带动那地方的佛教。这是有一个时候,他们那边的人大概有事情到京城,宝志公在京城,这是当时很有名的善知识,他就去看宝志公,我们晓得宝志公是观音菩萨化身。宝志公就问他们那边的佛教,他就把这个佛教情形向宝志公说明。宝志公就问他,「你们那边的香,贵贱如何?」他说「我们那边的香很贱」。宝志公只是给他提了这么一句话,他回去之后就见到宝香法师,宝香法师说「你见到宝志公了?宝志公跟你说什么话?」「他问我这边香贵贱如何?我说很贱。」那个香就是宝香,「贱还不走?」贱就要走了,所以宝香禅师最后露这一招就走了,宝志公叫他走,你那个地方没有缘,走了,最后露这一手。这是历史上所记载的,这不是假的。
所以要讲得好,要表演得好,完全是修证的功夫。功夫怎么做?我那个时候刚刚学佛,我的缘分不错,我一接触佛法就遇到章嘉大师,初学什么都不懂,也不懂得什么叫皈依,但是我求学的态度确实是真诚恭敬,所以章嘉大师就非常喜欢我,我那个时候二十六岁。头一天见面的时候,我就把这个问题向他老人家请教,他告诉我六个字,「看得破,放得下」,以后我们深入经藏之后才明了,一切诸佛如来修行证果就是这六个字。布施就是放下,般若就是看破。说一个布施,五度就具足了。而真正看破这个世界,这个世界「凡所有相,皆是虚妄」,「一切有为法,如梦幻泡影」,《华严经》上讲了多少次「刹那际」,刹那际就是如电,像闪电一样。这个世界真的存在吗?不是真的存在。你们同学当中有喜欢照相的,照相是很容易悟入这个境界,你看这一张照片,一按钮一刹那,实际上这个相就是一刹那。我们整个生命就是一刹那、一刹那的相续相,所以它不是真的,你要把这个境界相当作真的,你愚痴,你已经迷惑了,你哪里是觉悟?
真相就是如露、如电。一刹那、一刹那是自类相续,我们把自类相续当作真实,亏吃在这里,所以你在这里打妄想,分别执著,搞成六道轮回,不管你怎么搞法,真相还是刹那际,没有前后。刹那际再深入的观察就是没有生灭,为什么说没有生灭?生灭同时。说生就是灭,说灭就是生,生灭决定是同时的,因为同时,所以才说不生不灭,你要入这个境界,这就叫证大涅盘,大涅盘就是不生不灭的境界。一切法不生,一切法不灭,这是宇宙人生的真相,你见到这个真相就叫见性,宗门里头「明心见性」,教下「大开圆解」,念佛法门叫「理一心不乱」,什么样子?什么境界?就是这个,你见到了,你肯定了。见到之后才晓得万法皆空,了不可得,了不可得当中一定要有个「得」的念头,坏了,不可能的事情,你有这一念的时候,你就别想出轮回。《般若》跟你讲「无智亦无得」,「无智」,所知障尽了,「无得」,烦恼障尽了,二障尽了是什么境界?究竟圆满的佛果。你还有能证的智,还有所证的得,你能所还没忘,这叫凡夫,六道轮回是这么来的。
所以发心讲经,就是说明宇宙人生的真相,这是真实的,这个事业是真实的事业,真实的功德,除这一桩事之外,世间所有一切事全是假的,没有一样是真的。我在讲席当中也说了很多次,不要到临死的时候才晓得一场空,死了以后什么都带不去,「万般将不去,唯有业随身」,「业」是妄想分别执著,你只能带这个去,除此之外,什么你也带不去。带这个东西去可麻烦了,带这个东西去就继续不断的搞轮回,继续不断的搞虚妄。聪明人,有智慧的人,不干这个事情,把这些妄想分别执著舍得干干净净,知道一个什么东西不空?刹那相续不空,刹那转变不空,这就是我们常讲的因果的相续,因果的转变。没有彻底觉悟的人,修善因,修善因就是让这个刹那转变愈变愈殊胜,它决定是在变。迷惑的人,那个转变愈变愈痛苦;聪明有智慧的人,境界是愈变愈殊胜,这是事实真相。彻底觉悟的人,那就没有了,念头没有了,这是佛法里面讲的大圣,最低限度也是圆教初住菩萨,法身大士,那个境界就完全不相同了。
由此可知,十法界里面的佛菩萨没见性、没破无明,但是他们懂得这些事实的真相,真正认真的修善因,他那个变就是愈变愈殊胜,那善果。十法界里头的四圣法界比六道法界里面聪明太多了,六道众生愚痴,我们讲执著、放不下,贪恋五欲六尘、名闻利养,这造不善业。
特别是在我们这个时代的出家人,我们大家都是出家人,出家人许多地方做错了不知道,还以为自己做得很对,这个麻烦就很大了。在前不久,一年前,我们讲过《发起菩萨殊胜志乐经》,这部经是《大宝积经》里面的一会,第二十五会,弥勒菩萨问的,释迦牟尼佛详细解说的,内容都是讲出家人在末法时期所犯的过失,我读了之后,我觉得这部经是我们的救命经。我讲过三遍,详细的讲过三遍,有两遍已经整理出文字。我在达拉斯曾经用三天时间把这部经的大义给大家介绍出来,现在也写成文字,这一份我看过,已经修改过,可以印书了。前天我们收到美国寄来的两份,一份是简体字的,一份是繁体字的,简体字的至少要印一万本,底下这个大会的时候,到那个大会里头结缘,好,让大家看看,真正清醒过来,认真去反省检点世尊对我们的要求是些什么。看看来不来得及去印一万本,因为那是小册子,总共只有六十几页,六十几页只有三十多张。这个印一万本结缘好,在大会里头结缘。
我们发心出家做佛的弟子,连这一点基本的认识都没有,纵然你能讲经说法讲得天花乱坠,也是能说不能行,那李老师底下的话就说,该怎么生死还怎么生死,你没有法子出离轮回,该堕恶道你还是要堕恶道,讲经说法讲得再好救不了你,这是一定要知道的。这部经我们要把它拿来当作戒本来念,说老实话,现在半个月诵戒没有什么效果,那已经是一种形式,得不到真实利益,一定要像这部经上佛讲得这么透彻,我们看了才会动容。常常读,我平常劝初学的人读《了凡四训》,要连续念三百遍,你没有这么长的时间薰习,这部经我看过一遍、两遍了,读过几遍了,没有用,不发生效果,提起来知道,在日常生活当中完全做不到,薰习的力量不够。你要晓得现在凡夫每天二十四小时在受烦恼的薰习,我们六根所接触六尘境界,名闻利养、五欲六尘、贪瞋痴慢,还得了!天天受这个薰习,你想了生死、脱轮回谈何容易?佛法薰习的力量要能超过烦恼的薰习,要能压过烦恼的薰习,你才能脱离,这是基本的道理。
我们看到有临终往生的,一生没有接触过佛法的,临终的时候闻到佛法,念佛往生的,确实是有,但是很少,那一种临终往生的人,你仔细去观察,他有两种现象,一种平素就是个老实人,奉公守法,老成持重,必定是这一类人,另一类人,虽造作恶业,临终真实忏悔,若不是这两种现象,临终帮他助念也不能往生。这两种人都不是平常人,佛经里面讲的善根、福德非常深厚。一种是这一生没有遇到佛法,没有缘;第二种虽然造作重罪,临终一提醒,他就能彻底回头,那是善根、福德发现,遇到这个殊胜的缘不是偶然的。
我们自己要时时刻刻检点,我们烦恼习气很重,修行修什么?就是除烦恼习气而已。每天读经就是听佛菩萨的教诲,念念不忘佛菩萨的教诲,要记在心里,依教奉行。《无量寿经》上讲得很多,够清楚、够明白了,但是《志乐经》里面说得是更露骨,一点含蓄都没有,非常契合现代人的根机。里面跟我们说末法时期的出家菩萨,所犯的种种过失。这部经我们印了不少,也印了好几版,每一版大概都是一万册。这部经此地有没有?他们同学是不是都有拿到?应当要常常读诵,能够每天读最好,不能每天读,一个星期至少要念一遍,把它当作戒本来读,常常在一起研究讨论决定有好处,讨论一遍,自己印象就加深很多。别人做不做与我们没有关系,一定要从自己本身做起。
学佛的人要有个正确的观念,至少这个观念就是学佛的人只有今天,没有明天,也没有昨天,你的妄想分别执著才能打掉。掌握现在,不想过去,也不想未来,没有过去、未来,最低限度要做到这里,你就永远保持清净心。明天一定更殊胜,为什么?你今天心清净,清净心是善因,那你的业果转变,业果相续,当然殊胜,这个基本的道理要懂。佛菩萨所掌握的比我们高明,佛菩萨只有一刹那,我们今天讲还今天一天,今天,佛菩萨是刹那际,这《华严经》上讲得很透彻。那个刹那的时间是极短极短,短到不能再短的时候就生灭同时,说生就是灭,说灭就是生,所以诸佛如来、法身大士掌握的是刹那际,那就叫住一真法界。我们跟你讲的时候,我们今天掌握到今天,掌握到今天是住十法界,不是住一真法界,今天还有生灭,我们看这个时钟一秒钟、一秒钟过去,那是生灭。所以诸位要真正住刹那际,那就是住一真法界。
这样我们就大致上明白一点,佛菩萨应化在我们世间,他住一真法界,我们住六道轮回。我们手拉著手在一块生活,他是他的一真法界,我们是我们的六道轮回,不一样,表面上看是一样的,实际上完全不相同,他住的是真实法界,我们住的是虚妄的法界,十法界、六道都是虚妄的。这一些事实真相,说实在的话,真的是《大经》里面讲得透彻。
我在这一段时间当中,天天在思索如何把《华严》完成,我想明年旧历的正月我就可以开始了。昨天我想到的时候,最好的方法是闭关,禁足,我在这个地方住三年,以这栋大楼作界限,不出大门,我在那里住三年,每天讲两个小时,三年不中断,这部《华严》可以完成。过去夏莲居老居士会集《无量寿经》这个会集本,三年的时间,他三年不下楼,完成这个会集本。我们要是有三年的时间,这部《华严》在八楼的录影室可以做成一套录相带。而每天这样研究讨论,三年不间断,境界决定会转过来,每天薰习。因为我们场地有限,所以人数也不能太多,能够有五个人,不超过十个人,这最理想,共同来学习这部大经,这部大经是根本法轮。这部经能通达,实在说大小乘佛法都通达了,不但帮助我们了解事实真相,我们真正能够依照经论的教诲修正错误的行为,契入这个境界。一真法界就是极乐世界,念佛往生决定有把握,这一生真的就没有空过。
所以我们希望诸位同学,学佛没有别的,了解事实真相。明白之后,不必说,不必提醒,你自然就懂得报恩。现在人为什么不懂得报恩?不知道恩,不知道怎么报法,用什么方法报不知道。彻底明了之后就知道了,知道一切众生於自己都有大恩大德,不但有情的众生,里面还含摄无情众生,如理如教修行就是报恩,理,性德;行,与性德相应之行。谁是报恩?诸佛菩萨是报恩者,诸佛菩萨所作所为都与性德相应,他们的思想见解都与刹那际相应,所以那个心是永远清净。
《无量寿经》讲了一句「三昧常寂」,这一句的意思可以浅说,可以深说,浅说,功夫成片也能说是「三昧常寂」,功夫浅者我们现代人可以做得到,讲到最深的地方就是如来果地上的「寂灭忍」,究竟圆满的大涅盘,三昧常寂,这是说到深的,有浅深不同。浅的,六根接触六尘境界绝对不会起心动念,绝对没有分别执著,我们能做到这个浅的,这一生得大受用。念佛人为什么不能往生?就是连这一点浅的功夫都做不到,境界风动,他的心就动了。小小的风一动,他就起心动念,他就分别执著,这是我们常讲的禁不起考验。真正讲修行功夫就在这个上用功夫,不是叫你不接触外面境界,叫你接触,在接触里面修不起心、不动念、不分别、不执著,这修定,在我们净宗法门讲,这叫修一心不乱,功夫在这里修,你不接触境界,你到哪里修去?
李炳老给我们讲过,有很多人厌弃都市里面的繁华不好修行,住到深山里面去,没有人迹到的地方好修行,修个几十年不错了,心定下来了,清凉自在了,请他到都市来观光,走一圈又乱了,有什么用处?李炳老说的这个意思,我在《竹窗随笔》里面也看到,莲池大师也讲过。所以大乘修行不在深山,大乘修行在红尘里面,红尘里面能够真正做到不起心、不动念,真功夫。
所以我们今人不成就那就不说了,如果有成就决定比古人高,高在哪里?古人没有接触今天这个环境,把他们拉到现在的环境里头,好多都淘汰掉了,他都受不了。换句话说,在现代这个时代,这个定功如果说要是十分的定功,在古时候五分定功就够了,应付今天这个时代要十分的定功,绝不受外境影响,特别是名闻利养,五欲六尘,绝不为它所动。一切随缘,绝不攀缘,起心动念就是攀缘,真正能做到随缘不攀缘,心地一定是清凉自在的,头脑清醒的,我们常讲智慧,生智慧。一有妄想分别执著,智慧没有了,生烦恼。烦恼是什么?贪瞋痴慢,生这个东西,生无明,生烦恼。无明是迷惑颠倒,学佛人还常常搞这个就糟了,坏了。
所以一定要真修,要真干,要契入境界,经才讲得好,才讲得圆,真正讲得契理契机,深的人听,有深度;浅的人听,很容易明白,这就是所谓的左右逢源,头头是道。所以自己没有真实功夫,弘法利生要做到好,不容易,学著做的确是不难,做到圆满成功是不简单的事情,一定要靠自己用真功夫,确确实实自利利他。
修菩萨道,学菩萨行,这是世间十法界里面最真实的功德,最真实的事业,我们有幸遇到实在不容易,真的是所谓百千万劫难遭遇,遇到了这个机缘,千万不要错过,希望在这一生当中圆满成就。
上台讲经,一般人总是把这一桩事情看得很难,於是就障碍了发心。在早年,我是因为看到李老师的经学班,林看治居士上台讲经,我去听了、看了,觉得这个事情我也可以做,兴起这个念头,这是产生了兴趣。陈居士这次来的时间虽然不长,听听你们讲经,他告诉我,他也有这个兴趣,也觉得这个事情他可以做得到,这是真的。可是经要讲得好那完全靠修行的功夫,所以这个事情上台不难,真正讲得好那是难。我们凡夫讲经就比不上阿罗汉,阿罗汉讲经就比不上菩萨,菩萨讲经就比不上佛,这是修证功夫的问题。
这个基本的技巧,人人都可以学得到,真实的功夫是要自己发心认真修行,解跟行决定是相辅相成的,也就是说我们起头修学,「解」重要。清凉大师判华严四分,「信、解、行、证」,对初学的人来讲,「解」重要。解了之后,他自然就去修行,修行最重要的是修正种种错误的思想见解,这个最重要。思想见解没有错误,言行就决定没有错误。所以善学的人,善修的人,大修行人,特别我们是在禅宗里面看到的,从根本修。根本是什么?根本就是思想跟见解,身语意三业,从意业上下功夫,这叫从根本修。也就是对於宇宙人生的真相彻底明了,然后表现在外面的就得大自在,不但自己受用自在,教化众生也自在。经中所说的诸佛菩萨应化在世间,这个世间是讲十法界,应以什么身得度就现什么身,应以什么方式得度就用什么方式,顺逆都自在。我们在《华严经》上看到「无厌足王」,《八十华严》所说的,《四十华严》里面讲「甘露火王」,用瞋恚教化众生,杀人不眨眼的,他那是行菩萨道。你看我们戒条里头最根本的戒,第一条不杀生,菩萨杀生,杀人,所以这个我们不能学的,我们不是他那个境界,他杀是度,他有这个本事,没有这个本事不行。
你们在《高僧传》、《神僧传》里面看,跟宝志公同时代,在四川有一位宝香法师,持戒很严的,那个地方的人很顽固、很执著,都不听他的劝告,作会、祭祀都是杀生。宝香禅师要度他们,有一天就参加他们的大会,那个鸡鸭鱼肉一大堆,他坐下来照吃,吃得很开心、很高兴,大家都生欢喜心。吃完之后,他叫大众在他那个庙门口挖了一个大坑,把水放进去做一个池子,他从口里头吐出来都是活的鱼、活的鸡、活的鸭,他吃进去吐出来是活的,人家有这个本事,他自己就在那里坐化了,用这种方式叫这一个地方的人醒悟过来,那是再来人不是普通人,普通人哪里能做到?这些是修证的功夫。
佛菩萨度化众生就在这个「缘」字上,像宝香禅师,就是个缘,他在那个地方住了几十年没有办法带动那地方的佛教。这是有一个时候,他们那边的人大概有事情到京城,宝志公在京城,这是当时很有名的善知识,他就去看宝志公,我们晓得宝志公是观音菩萨化身。宝志公就问他们那边的佛教,他就把这个佛教情形向宝志公说明。宝志公就问他,「你们那边的香,贵贱如何?」他说「我们那边的香很贱」。宝志公只是给他提了这么一句话,他回去之后就见到宝香法师,宝香法师说「你见到宝志公了?宝志公跟你说什么话?」「他问我这边香贵贱如何?我说很贱。」那个香就是宝香,「贱还不走?」贱就要走了,所以宝香禅师最后露这一招就走了,宝志公叫他走,你那个地方没有缘,走了,最后露这一手。这是历史上所记载的,这不是假的。
所以要讲得好,要表演得好,完全是修证的功夫。功夫怎么做?我那个时候刚刚学佛,我的缘分不错,我一接触佛法就遇到章嘉大师,初学什么都不懂,也不懂得什么叫皈依,但是我求学的态度确实是真诚恭敬,所以章嘉大师就非常喜欢我,我那个时候二十六岁。头一天见面的时候,我就把这个问题向他老人家请教,他告诉我六个字,「看得破,放得下」,以后我们深入经藏之后才明了,一切诸佛如来修行证果就是这六个字。布施就是放下,般若就是看破。说一个布施,五度就具足了。而真正看破这个世界,这个世界「凡所有相,皆是虚妄」,「一切有为法,如梦幻泡影」,《华严经》上讲了多少次「刹那际」,刹那际就是如电,像闪电一样。这个世界真的存在吗?不是真的存在。你们同学当中有喜欢照相的,照相是很容易悟入这个境界,你看这一张照片,一按钮一刹那,实际上这个相就是一刹那。我们整个生命就是一刹那、一刹那的相续相,所以它不是真的,你要把这个境界相当作真的,你愚痴,你已经迷惑了,你哪里是觉悟?
真相就是如露、如电。一刹那、一刹那是自类相续,我们把自类相续当作真实,亏吃在这里,所以你在这里打妄想,分别执著,搞成六道轮回,不管你怎么搞法,真相还是刹那际,没有前后。刹那际再深入的观察就是没有生灭,为什么说没有生灭?生灭同时。说生就是灭,说灭就是生,生灭决定是同时的,因为同时,所以才说不生不灭,你要入这个境界,这就叫证大涅盘,大涅盘就是不生不灭的境界。一切法不生,一切法不灭,这是宇宙人生的真相,你见到这个真相就叫见性,宗门里头「明心见性」,教下「大开圆解」,念佛法门叫「理一心不乱」,什么样子?什么境界?就是这个,你见到了,你肯定了。见到之后才晓得万法皆空,了不可得,了不可得当中一定要有个「得」的念头,坏了,不可能的事情,你有这一念的时候,你就别想出轮回。《般若》跟你讲「无智亦无得」,「无智」,所知障尽了,「无得」,烦恼障尽了,二障尽了是什么境界?究竟圆满的佛果。你还有能证的智,还有所证的得,你能所还没忘,这叫凡夫,六道轮回是这么来的。
所以发心讲经,就是说明宇宙人生的真相,这是真实的,这个事业是真实的事业,真实的功德,除这一桩事之外,世间所有一切事全是假的,没有一样是真的。我在讲席当中也说了很多次,不要到临死的时候才晓得一场空,死了以后什么都带不去,「万般将不去,唯有业随身」,「业」是妄想分别执著,你只能带这个去,除此之外,什么你也带不去。带这个东西去可麻烦了,带这个东西去就继续不断的搞轮回,继续不断的搞虚妄。聪明人,有智慧的人,不干这个事情,把这些妄想分别执著舍得干干净净,知道一个什么东西不空?刹那相续不空,刹那转变不空,这就是我们常讲的因果的相续,因果的转变。没有彻底觉悟的人,修善因,修善因就是让这个刹那转变愈变愈殊胜,它决定是在变。迷惑的人,那个转变愈变愈痛苦;聪明有智慧的人,境界是愈变愈殊胜,这是事实真相。彻底觉悟的人,那就没有了,念头没有了,这是佛法里面讲的大圣,最低限度也是圆教初住菩萨,法身大士,那个境界就完全不相同了。
由此可知,十法界里面的佛菩萨没见性、没破无明,但是他们懂得这些事实的真相,真正认真的修善因,他那个变就是愈变愈殊胜,那善果。十法界里头的四圣法界比六道法界里面聪明太多了,六道众生愚痴,我们讲执著、放不下,贪恋五欲六尘、名闻利养,这造不善业。
特别是在我们这个时代的出家人,我们大家都是出家人,出家人许多地方做错了不知道,还以为自己做得很对,这个麻烦就很大了。在前不久,一年前,我们讲过《发起菩萨殊胜志乐经》,这部经是《大宝积经》里面的一会,第二十五会,弥勒菩萨问的,释迦牟尼佛详细解说的,内容都是讲出家人在末法时期所犯的过失,我读了之后,我觉得这部经是我们的救命经。我讲过三遍,详细的讲过三遍,有两遍已经整理出文字。我在达拉斯曾经用三天时间把这部经的大义给大家介绍出来,现在也写成文字,这一份我看过,已经修改过,可以印书了。前天我们收到美国寄来的两份,一份是简体字的,一份是繁体字的,简体字的至少要印一万本,底下这个大会的时候,到那个大会里头结缘,好,让大家看看,真正清醒过来,认真去反省检点世尊对我们的要求是些什么。看看来不来得及去印一万本,因为那是小册子,总共只有六十几页,六十几页只有三十多张。这个印一万本结缘好,在大会里头结缘。
我们发心出家做佛的弟子,连这一点基本的认识都没有,纵然你能讲经说法讲得天花乱坠,也是能说不能行,那李老师底下的话就说,该怎么生死还怎么生死,你没有法子出离轮回,该堕恶道你还是要堕恶道,讲经说法讲得再好救不了你,这是一定要知道的。这部经我们要把它拿来当作戒本来念,说老实话,现在半个月诵戒没有什么效果,那已经是一种形式,得不到真实利益,一定要像这部经上佛讲得这么透彻,我们看了才会动容。常常读,我平常劝初学的人读《了凡四训》,要连续念三百遍,你没有这么长的时间薰习,这部经我看过一遍、两遍了,读过几遍了,没有用,不发生效果,提起来知道,在日常生活当中完全做不到,薰习的力量不够。你要晓得现在凡夫每天二十四小时在受烦恼的薰习,我们六根所接触六尘境界,名闻利养、五欲六尘、贪瞋痴慢,还得了!天天受这个薰习,你想了生死、脱轮回谈何容易?佛法薰习的力量要能超过烦恼的薰习,要能压过烦恼的薰习,你才能脱离,这是基本的道理。
我们看到有临终往生的,一生没有接触过佛法的,临终的时候闻到佛法,念佛往生的,确实是有,但是很少,那一种临终往生的人,你仔细去观察,他有两种现象,一种平素就是个老实人,奉公守法,老成持重,必定是这一类人,另一类人,虽造作恶业,临终真实忏悔,若不是这两种现象,临终帮他助念也不能往生。这两种人都不是平常人,佛经里面讲的善根、福德非常深厚。一种是这一生没有遇到佛法,没有缘;第二种虽然造作重罪,临终一提醒,他就能彻底回头,那是善根、福德发现,遇到这个殊胜的缘不是偶然的。
我们自己要时时刻刻检点,我们烦恼习气很重,修行修什么?就是除烦恼习气而已。每天读经就是听佛菩萨的教诲,念念不忘佛菩萨的教诲,要记在心里,依教奉行。《无量寿经》上讲得很多,够清楚、够明白了,但是《志乐经》里面说得是更露骨,一点含蓄都没有,非常契合现代人的根机。里面跟我们说末法时期的出家菩萨,所犯的种种过失。这部经我们印了不少,也印了好几版,每一版大概都是一万册。这部经此地有没有?他们同学是不是都有拿到?应当要常常读诵,能够每天读最好,不能每天读,一个星期至少要念一遍,把它当作戒本来读,常常在一起研究讨论决定有好处,讨论一遍,自己印象就加深很多。别人做不做与我们没有关系,一定要从自己本身做起。
学佛的人要有个正确的观念,至少这个观念就是学佛的人只有今天,没有明天,也没有昨天,你的妄想分别执著才能打掉。掌握现在,不想过去,也不想未来,没有过去、未来,最低限度要做到这里,你就永远保持清净心。明天一定更殊胜,为什么?你今天心清净,清净心是善因,那你的业果转变,业果相续,当然殊胜,这个基本的道理要懂。佛菩萨所掌握的比我们高明,佛菩萨只有一刹那,我们今天讲还今天一天,今天,佛菩萨是刹那际,这《华严经》上讲得很透彻。那个刹那的时间是极短极短,短到不能再短的时候就生灭同时,说生就是灭,说灭就是生,所以诸佛如来、法身大士掌握的是刹那际,那就叫住一真法界。我们跟你讲的时候,我们今天掌握到今天,掌握到今天是住十法界,不是住一真法界,今天还有生灭,我们看这个时钟一秒钟、一秒钟过去,那是生灭。所以诸位要真正住刹那际,那就是住一真法界。
这样我们就大致上明白一点,佛菩萨应化在我们世间,他住一真法界,我们住六道轮回。我们手拉著手在一块生活,他是他的一真法界,我们是我们的六道轮回,不一样,表面上看是一样的,实际上完全不相同,他住的是真实法界,我们住的是虚妄的法界,十法界、六道都是虚妄的。这一些事实真相,说实在的话,真的是《大经》里面讲得透彻。
我在这一段时间当中,天天在思索如何把《华严》完成,我想明年旧历的正月我就可以开始了。昨天我想到的时候,最好的方法是闭关,禁足,我在这个地方住三年,以这栋大楼作界限,不出大门,我在那里住三年,每天讲两个小时,三年不中断,这部《华严》可以完成。过去夏莲居老居士会集《无量寿经》这个会集本,三年的时间,他三年不下楼,完成这个会集本。我们要是有三年的时间,这部《华严》在八楼的录影室可以做成一套录相带。而每天这样研究讨论,三年不间断,境界决定会转过来,每天薰习。因为我们场地有限,所以人数也不能太多,能够有五个人,不超过十个人,这最理想,共同来学习这部大经,这部大经是根本法轮。这部经能通达,实在说大小乘佛法都通达了,不但帮助我们了解事实真相,我们真正能够依照经论的教诲修正错误的行为,契入这个境界。一真法界就是极乐世界,念佛往生决定有把握,这一生真的就没有空过。
所以我们希望诸位同学,学佛没有别的,了解事实真相。明白之后,不必说,不必提醒,你自然就懂得报恩。现在人为什么不懂得报恩?不知道恩,不知道怎么报法,用什么方法报不知道。彻底明了之后就知道了,知道一切众生於自己都有大恩大德,不但有情的众生,里面还含摄无情众生,如理如教修行就是报恩,理,性德;行,与性德相应之行。谁是报恩?诸佛菩萨是报恩者,诸佛菩萨所作所为都与性德相应,他们的思想见解都与刹那际相应,所以那个心是永远清净。
《无量寿经》讲了一句「三昧常寂」,这一句的意思可以浅说,可以深说,浅说,功夫成片也能说是「三昧常寂」,功夫浅者我们现代人可以做得到,讲到最深的地方就是如来果地上的「寂灭忍」,究竟圆满的大涅盘,三昧常寂,这是说到深的,有浅深不同。浅的,六根接触六尘境界绝对不会起心动念,绝对没有分别执著,我们能做到这个浅的,这一生得大受用。念佛人为什么不能往生?就是连这一点浅的功夫都做不到,境界风动,他的心就动了。小小的风一动,他就起心动念,他就分别执著,这是我们常讲的禁不起考验。真正讲修行功夫就在这个上用功夫,不是叫你不接触外面境界,叫你接触,在接触里面修不起心、不动念、不分别、不执著,这修定,在我们净宗法门讲,这叫修一心不乱,功夫在这里修,你不接触境界,你到哪里修去?
李炳老给我们讲过,有很多人厌弃都市里面的繁华不好修行,住到深山里面去,没有人迹到的地方好修行,修个几十年不错了,心定下来了,清凉自在了,请他到都市来观光,走一圈又乱了,有什么用处?李炳老说的这个意思,我在《竹窗随笔》里面也看到,莲池大师也讲过。所以大乘修行不在深山,大乘修行在红尘里面,红尘里面能够真正做到不起心、不动念,真功夫。
所以我们今人不成就那就不说了,如果有成就决定比古人高,高在哪里?古人没有接触今天这个环境,把他们拉到现在的环境里头,好多都淘汰掉了,他都受不了。换句话说,在现代这个时代,这个定功如果说要是十分的定功,在古时候五分定功就够了,应付今天这个时代要十分的定功,绝不受外境影响,特别是名闻利养,五欲六尘,绝不为它所动。一切随缘,绝不攀缘,起心动念就是攀缘,真正能做到随缘不攀缘,心地一定是清凉自在的,头脑清醒的,我们常讲智慧,生智慧。一有妄想分别执著,智慧没有了,生烦恼。烦恼是什么?贪瞋痴慢,生这个东西,生无明,生烦恼。无明是迷惑颠倒,学佛人还常常搞这个就糟了,坏了。
所以一定要真修,要真干,要契入境界,经才讲得好,才讲得圆,真正讲得契理契机,深的人听,有深度;浅的人听,很容易明白,这就是所谓的左右逢源,头头是道。所以自己没有真实功夫,弘法利生要做到好,不容易,学著做的确是不难,做到圆满成功是不简单的事情,一定要靠自己用真功夫,确确实实自利利他。
修菩萨道,学菩萨行,这是世间十法界里面最真实的功德,最真实的事业,我们有幸遇到实在不容易,真的是所谓百千万劫难遭遇,遇到了这个机缘,千万不要错过,希望在这一生当中圆满成就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