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首页 - 弘护的重要 - (共一集)
弘护的重要  (共一集)  1997/12/2  新加坡净宗学会  档名:20-011-1202

  昨天我们这个小道场有两桩事情,第一桩是中国佛教协会,江苏省宗教局与厦门的宗教领导,他们来访问,来看我们上课的情形,参观我们的录影设备,李木源居士跟我给他们做了一个简报,我们交谈大概有两个多小时,使他们了解我们在此地学习的目的。第二桩事情是我们第一组戒行法师、辉照法师的《无量寿经》圆满,他们在台上所表现的都能够令台下观众满意。在这短短的三个多月中,我们共同学习《无量寿经》,可以说这才尝到一点法味,这个法味是无比的殊胜。

  我在年轻的时候,二十几岁修学,常常有一个概念,就是一部经至少要在最短的时间当中,从头到尾讲过十遍,这样才能算是扎根了,实在讲十遍是很少的,不能再少了。由此可知,在我们现在这个时代,出家、在家学讲经的人不少,发心喜欢出来讲经的人也很多,可是没有多久,这些人都不见了,也都听不到了,这什么回事情?退心了,退转了,为什么会退转?没有根。虽然喜欢,没有根,这个喜欢随著烦恼、习气淘汰,那个法喜会被冲淡,会被消失掉的。所以世出世间法都讲求根深蒂固,这一点就非常重要,一定要锲而不舍的天天讲,反覆的讲。

  昨天我向中国这些领导报告,护法功德不可思议,他们稍稍明白了。如果没有护法,再有天分的弘法人才也没有办法展开他的抱负,也不能有所成就。北京的萧秘书长、章鸿志居士,这是朴老身边的人,对韩馆长都非常熟悉,我们就谈到弘法跟护法,我将这四十年当中的经过给他们略略做了个报告,护持的全都是在家人,我们今天在台湾、在海外所建立的道场,全是在家人建立的。没有韩馆长,叫我去赶经忏,那不可能,这不是我的本愿,我出家不是为赶经忏,一定要逼著我赶经忏的话,我可能会还俗,我也不会干这个事情。我不是没有能力工作,不是在生活上走投无路而出家的,我出家是明了佛法的殊胜,感觉到这么好的东西没有人去弘扬,我们不知道则已,知道了就有责任,所以舍弃一切,希望把这个工作能做好,是这么一个动机出家的。幸亏三宝加持,有这么一个得力的护法,我们虽然过得非常艰苦,但是讲经没有中断,到今年是三十九年,讲台上没有中断,三十九年平均每个星期大概有五天的样子。

  唯有在讲台上锲而不舍才真正能深入经藏深解义趣,你的信心、愿心只有增长,不会衰退的。如果你不坚持天天研究,天天讲习,现代的社会,五欲六尘、名闻利养的诱惑,谁能挡得住?你要能够不受诱惑,那真是经上所讲,你不是凡人,你是佛菩萨再来的,如果是一个凡人,决定抵挡不住。今天我们不是佛菩萨,我们怎么能够在这个环境里面还能够生活下去不被污染,那就是靠长时间的薰习,永远没有中断的薰习,天天在薰习,我们靠这个力量保住了自己。愈深入,愈明白、愈清楚,愈知道佛法的真实殊胜,知道世间是《金刚经》上讲的「梦幻泡影」,丝毫不爽,一点都不错。

  所以诸位在道业上成就,自己不是佛菩萨再来的,在道业上成就,能够克服、抗衡今天名利物欲的诱惑,唯一的办法就是天天研教,天天讲经,靠什么修持,参禅、念佛都靠不住,虽然有一点功夫,但是对於事实真相了解不够透彻,有的时候功夫稍微退一点点,就马上又被诱惑,又被污染,所以难。今天参禅不但不能开悟,连得定都得不到。所以我们必须了解社会环境,今天社会环境的污染,比起古时候不知道要超过几十倍、几百倍。从前的环境,不深入经藏,没有深解义趣,老实念佛、参禅,行,能成就,因为诱惑的力量少、轻,没有现在这么严重,所以这一点我们要认识清楚。要想在自己这一生当中了生死、出三界,这是大事,这是真正的觉悟。我们无量劫来在轮回这个大染缸里头,生生世世都没法子出头,真的是苦海无边,三界六道是苦海无边,今天遇到这个殊胜第一法门,赶紧回头,回头就是岸。经熟透了,你对於这个事理、一切境界,了然在胸。

  你们看到前天的皈依,传授三皈要按正统的规矩是一个人一个人皈依,这是《戒经》上讲的清楚的,没有说大家在一起的,一个人一个人来做的。一下来了,那一天他们告诉我,好像是八百五十多人,那一个人一个人做是一天时间也做不完,这是不得已,所以大家在一起做这个仪式,所以那个仪式很简单有道理。人一多的时候,就是那么简单的仪式也要很长的时间。所以通常在二十人以内的,我一定是一个人一个人做,不超过二十个人,二十人以上的那就没法子了,就方便了,就大家一起做。可是在过去早年来皈依的,几个、十几个常有,最近差不多这二十年来没有这个情形了,一来都是几十人,至少都是五、六十人,昨天这是最多的一次,通常是两、三百人,四、五百人的场合都常常有,给他们做一个皈依的仪式。

  皈依做佛的学生,做佛的学生第一桩大事是读经研教。佛的学生,佛是老师,拜这个老师,做学生,不上他的课算什么学生?一再劝他,你看来听经的几个?我看看那个皈依的好像一个都没来。我是苦口婆心劝他,他不来,拜了老师不上老师的课,成什么话?你们诸位将来授皈依都要讲清楚,你既然拜老师就要上老师的课,不想上老师的课,千万不要搞这个形式,搞这个形式那就是过失。当然现在我们也不能够一概而论,因为有些人他不能来,他借录音带回家去听,那也行。这个净宗学会跟居士林这些录相带、录音带借的人很多,借回家去听的,所以我们不知道他有没有借回家听。既不来现场听,又不在家里听的时候,那这个皈依就不是真的,假的,这就错误了,我们一定要把这一些理事都交代清楚。

  佛法非常殊胜,我们在这个短短期间当中尝到一点法味,一定要坚持一部经一门深入,至少要遵守古来祖师大德的教诲,五年专攻一门,希望五年把这一部经讲十遍,要找机会。实在没有地方,信徒当中有比较接近一点,常常往来的,到他家去讲,一个星期一次、两次。掌握著这一部经的时候,三十次讲圆满,如果一个星期讲两次的话,十五个星期就讲圆满了。诸位到外面去讲的话,一次可以讲一个半小时,三十次讲圆满。这一家讲圆满了,再去找一家,听众三个、五个都不少,为什么?我们要熟悉,至少要讲满十遍,这个时间愈短愈好,希望三、五年当中一定要讲满十遍,如果能够在三年、两年讲圆满那就更好。两年讲满十遍了,后面还有三年我们再讲十遍,真的能够讲到二十遍、三十遍,根扎进去了,然后你再看其他的经论,不费功夫,迎刃而解。

  我跟李炳南老居士学《华严经》用了多少时间?如果把他那个时间浓缩下来,大概只有两个星期,我《华严》就毕业了。我只听他一卷,《华严经》第一卷,第一卷我听明白了,全部都懂了,所以我回到台北就讲《华严经》,我讲的比他讲的还详细,用的时间比他还多。这就是你的根基要厚,根基厚了的时候,无论什么经一展开,一点问题都没有。根不能不厚,这是古来老师教学最注重就是这个。所以老师培养的是根本智,培养你的清净心,培养你的道心,你从这个基础下去的时候,所有一切经论,世出世间法,都轻而易举没有困难,所以大家要著重扎根的教育,非常重要。

  你们都很年轻,有这么好的基础非常难得。我是二十六岁才闻佛法,我那个时候很著急,太迟了。三十三岁出来讲经,三十三岁出家,出家就教佛学院,白圣法师在台北办三藏佛学院,找我到那里去教书。我在佛学院开的课就是「讲演术」,就是教同学怎么上台讲演,佛学院开这门课程。所以出家就开始讲经,偶尔也接受外面的邀请,所以这个讲台是决定不能够中断。自己真正发这个道心,发这个弘愿,一定感得诸佛护念,诸佛护念就会有护法。实在讲护法都是佛菩萨加持的,那个护法也不是普通人,普通人实在讲没有这个智慧,没有这个毅力,没有长远心。这样一生一定能够将佛法发扬光大。

  我这一生的路子走得非常辛苦,在台湾,佛门跟世法实在讲都不例外,所谓同行相忌,嫉妒障碍太可怕了。看到别人有长处、有好处,他的心就不平,总要想方设法来阻扰。我在台中跟李老师十年,我在台中没有上台讲过经,连讲演的机会都没有,一次都没有。李老师对我是非常关心,为什么不叫我去讲经,叫我上台去表演一下?这是他的苦心。我要上台表演个几次,台中就不能住了,台中人就会把我赶出去了,这是他的一番苦心。所以我同学当中,周家麟居士,徐醒民居士,这是最有成就的,徐醒民居士是我介绍去的,李老师排他们的课,讲经,排他们教学,就是不排我。你们现在到我五楼客厅,挂的有一张小照片,那张照片是李老师晚年办了一个内典研究班,办研究班的时候才找我,请我担任教授,学生八个人,不是公开的,公开场面讲经没有我的分,讲演也没我的分,叫我去上课,学生对象听经八个人,来找我。用心之苦,我很了解,很透彻。

  办慈光大专讲座,我是每一届都参加,而且这个讲座可以说是我发起的。最初台湾大学成立佛学社,台湾第一个高等学府里面成立佛学社,老师、学生对佛学有兴趣,这个佛学社是周宣德老居士创办的,他也是李炳老的老朋友。消息传到台中,那个时候我刚刚出家,我也在场,李老师听了很高兴,「大学生学佛了,这是佛教有前途了」。我在旁边浇凉水,我说:「老师,不是好事情」,他的脸就挂下来了,「怎么不是好事情?」我说:「大学生受过高等教育,如果他学的不是正法,走上邪知邪见,谁有能力把他扭转过来?」李老师听我这句话的时候知道严重了,他就晓得我的看法不是一个肤浅的看法。先入为主,以后谁跟他辩论?我们一般人、这些法师的学历都不如他,他们根本就瞧不起我们。问我这个问题怎么办?所以李老师回来就跟我商量,他说:「那怎么办?」我就给他出点子,我说「我们可以利用大学生的寒、暑假办一个大学讲座,培养一批学生,也是大学生,将来可以跟他辩论」。「这个办法不错。」我们大专讲座这么办法的,我给他出的主意。因为是慈光图书馆,就叫慈光佛学讲座,寒暑假招生,来参加的学生不少。

  有了这个动机,以后就研究课程怎么安排,老师请哪些人,都是他找我在他的小房间里面,我们两个人商量的,课程也是我们两个商量的,教材还有少部分是我替他编的。哪几个老师,他也徵求我的意思。结果那些老师来的时候,大概除了一位之外,其余的三位老师,他们上课的教材都是我供给他的,这个讲座办得轰轰烈烈,办了很多年。所以今天在全世界慈光的学生不少,包括最近郑振煌都是慈光的学生。没有安排我,我是在学生里头旁听,但是替学生解决问题,也替他们老师解决问题,我站在幕后。嫉妒障碍太严重了,你讲得好,表现得比人好,人家就排斥你,就想办法挤你,同行相忌,要牢牢的记住,所以我们一定要取最低的姿势处处让别人。

  我练习讲经,在台中以外,我到台湾南部,到台湾北部,这是他们不去的地方,我到那里去练习,去练讲,台中这个范围不行。他们的范围很大,差不多半个台湾,这是台中莲社李老师培养的这些讲经说法的二十多个人,那是他们的地盘,南部到鹿港,北部到新竹,差不多台湾一半的地方是他们活动的范围,我绝不参加,我超越他的范围,你们不去的地方,我去练讲,而我练讲的时间比他们多,始终没有休息,今年三十九年没有休息。而那些同学现在除了周家麟、徐醒民两个在,其他的一个都没有了。

  所以现在台中慈光图书馆的董事会来找我,希望我去接收,现在都老了,他们年岁都比我大,现在都差不多七十多、八十,老了,不能管了,没力气管了。这是李老师从前的道场,我在那里住了十年,来找我,我说「我也老了,你为什么早不找我,你现在来找我?你二十年前找我,十年前找我,我还可以去接,我老了,不行了,我不要了」,一再来求,那怎么办?我说「好,我派学生去」。我现在派悟有去,因为悟有是当地人。他们对我交给别人不放心,跟李老师没有关系,要交给我,我说「我叫悟有,我算是李老师的学生,有师是我的学生,叫李炳老师公,我们还是一家人,叫他去接」,他们同意,可以。所以你说要等这么多年,差不多将近四十年。所以现在我是台北家里面这些人到中部去讲《无量寿经》,现在他们也讲这部经,可见得弘护真的是不简单、不容易。

  台中李老师往生之后,可以说佛法就中断了十年,没人讲了。一般人讲,大家听李老师的听惯了,李老师在台中三十八年,大家听惯了,他有这个水平了,你讲的不能超过他,不能跟他一样,别人听了没味道,所以他的学生都不行,根扎得不牢。所以想尽方法找我去,我去了两次,跟他们做过两次讲演,这都是最近两年的事情。因为停了十年都没有听经,现在虽然讲得不好,听起来也满有味道,水平降下来了,没那么高了。

  这是讲到弘法跟护法,护法比弘法还重要。实在讲发心弘法的人有,有弘法能力的人也有,但是没有这个机会,没有这些条件,如果我们再勉强说一说,众生没有福报,这也是事实,所以护法的缘我们一定要重视、要尊重、要珍惜。

  我昨天跟这些中国领导们详细报告,如果此地没有李木源,我们就不可能在此地弘法,这十年,年年都是李居士邀请,这个班是他办的,没有他,谁肯干这个事情?现在一些道场,中国、外国,包括台湾的都不例外,不做赔本的生意,要做赚钱的,打个水陆一个星期,我听说在此地可以赚两百万新加坡钱。办这个班赔本,办什么佛学讲座都是赔本生意,这不赚钱,所以赔本的生意没人做,李木源是专干赔本生意。现在人讲究现实,以为这个叫现实,这是眼前得到一点小利,后果没去想到。眼前干的一点赔本的生意,后福无穷,后生无量寿国,那个福报就太大了。真正有智慧的人才看得远、看得深,绝不图眼前小利。

  所以我们的行持、言行举止,就要想想社会现在有哪些毛病,我们必须针对这些毛病反其道而行,不问收获,只问耕耘。社会上现在大家都贪财,我们舍财,不要财,做给他看,一生守住这个原则,时间久了就会起作用。你们贪财也不过是日食三餐,夜眠六尺,我们舍财什么都不要,我三餐也吃了,晚上睡得也很安稳,有什么差别?你的心杂乱,我的心清净,实在讲我还是比你快乐。世间人贪名,我们舍名;世间人贪利,我们舍利;世间人好高,我们卑下,跟他反其道而行,这就是教化众生,潜移默化,要有耐心、长远心。你看我在台中学习,我协助李老师对大专学生做弘法的工作,我的姿势是最低,低到极处。在台中十年,无论怎么讲法,这十年有恩德,古人接受人一餐饭的恩德都终身不忘,何况我们在那里吃了十年饭。但是那里有障碍,我们要有耐心,我们等到三十九年,这个机缘成熟了,我们才报法乳之恩。

  这个道场接受过来,我们要好好的整顿,把净宗在这个地区再让它发扬光大。我教这些出家年轻人,他们都是台湾人,当地人,我们在台湾算是外省人,隔阂还是有,我让这些学生们好好的学习,禀承印光大师、李老师的教诫,好好的做弘法利生的工作,改良社会一些不好的风气。我们也不必提出口号,我们只是自己默默的在做,自自然然产生影响力,只要你真干。

  现在慈光图书馆每一个星期讲经两天,我告诉他,一个星期两天的讲经决定不能中断,一部经讲完了可以从头再讲,不要怕人家听了之后,「这部经我已经听了一遍,听了两遍,我不要再听了」,不要去理会,听出味道的人自然会来听,不要管听众多少。遍遍不一样,你讲的人遍遍境界不相同,真正来听的人他明了,一次跟一次不一样,讲的人境界提升了,听的人境界也提升了。有很多人有个错误的观念,我这部经讲完,听众听了,赶快换,不换再讲这个还有人听吗?没人听了,那观念错误。听众可能减少,但是没有关系,减少的现象也是正常的,因为你提升了,够不上这个水平的自然淘汰掉了,这一定的道理,何况还有新的人来听。那个旧听众来的,不中断的,水平提升了,那不来听的,他就是那么个水平,你就不能勉强他。如果大家都明白这个道理,他就会发长远心来听经,为什么?也希望把自己的境界不断向上提升,往生的品位就高了,这一定的道理。

  所以要有耐心,要有长远心,要谦虚、要恭敬,要保持低姿势,永远的保持,「於人无争,於世无求」,印光大师教人「敦伦尽分,闲邪存诚」就是这个意思。「敦伦尽分」,「伦」是伦常、伦理,一类一类的,我们今天是加入出家这个行列,从事於佛教育的工作,我们属於这一伦。「尽分」,尽我们的本分,我们的本分就是给社会做一个好榜样。人家称你法师,师是老师,师就是表率,师就是模范,所以「学为人师,行为世范」,这八个字就是菩萨行,就是菩萨心。

  《华严经》上善财童子参访善知识,一开口,「我已经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了,不知道怎样修菩萨行,怎样学菩萨道?」「道」就是存心,「行」就是生活行为,应该怎样做才像个菩萨,菩萨就是世间人的典范,世间人的模范,这是我们的本分。要把这个本分事情做好,印祖给我们的原则,「闲邪存诚」,这就重要。「闲」是防范,一定要知道防范邪恶。贪瞋痴慢要防范,是非人我要防范,这是对内的。对外的,五欲六尘、名闻利养要防范,决定沾惹不得。生活清苦好,愈清苦愈好,对世间没有留恋,脱离世间的意念就很真实,对於世法没有留恋,念念想出离,这个心是道心。「存」,存真诚的心,懂得防止邪恶,存真诚的心,自行化他。后面教给我们「深信因果,老实念佛」。他老人家的原文是「信愿念佛」,我现在用「老实念佛」。这十六个字他老人家一生做到,教化众生,一生都是这十六个字。他这一部《文钞》,《印光大师全集》,这十六个字是总结论、总纲领,我们能够接受,能够依教奉行,这就是印光法师的学生。《永思录》记载印光大师是大势至菩萨再来,我们看他一生的行仪非常像大势至菩萨,所以这是很可以相信的。

  所以我们的标准是佛菩萨,向佛菩萨学习决定不能用世间的标准,用世间的标准我们就错了,我们要取佛菩萨的标准。帮助社会,帮助众生,自己一心一意求生净土,好好的研经学教,研经学教是帮助自己也是帮助别人,自他二利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