普劝发心 (共一集) 1997/9/21 新加坡净宗学会 档名:20-011-0921
佛在一切经论里处处都劝勉我们发心,发「菩提心」,特别是「大悲心」,唯有真正的大悲心才能成就自己利益众生。「大悲心」要用现代的话来说就是无私的奉献,没有私心,不求任何报酬,为社会、为一切众生服务,全心全力帮助一切众生离苦得乐,并不期望自己也离苦得乐,决定没有这种意念,这个心才叫真实的大悲心。有大悲心一定有「深心」,「深心」具体而言就是「四弘誓愿」的心。具足了深心跟大悲心,深心是自利,大悲心是利他,你的真心本性才能显露,宗门里所说的明心见性,我们净土宗所讲的理一心不乱,你才能够证得,由此可知,发心的重要。这一发心,你就跟诸佛如来同心同愿。深心是与诸佛如来同愿,悲心是与诸佛同心,与诸佛如来同心同愿,哪有不成佛的道理?成佛就是「至诚心、直心」的显露。
所有一切大乘法门,无论用什么方法修行,都是以菩提心为根本。没有菩提心就不是佛法,不是佛法,换句话说,就不是觉悟之法,你还是在迷,迷而不觉,没觉悟。真正发菩提心,这个人就是觉悟的人;真正发菩提心,这个人就是菩萨,虽然烦恼没有能断尽,但是肯定他有能力伏烦恼,为什么?因为他有菩提心。一般修行人烦恼为什么伏不住?没有菩提心。
通达教理,了解心性、因果的事实真相,菩提心可以圆发,发得圆满。不通教理,不懂佛法,也能发菩提心。往往我们看到乡下老太婆不认识字,她的心地却非常善良,她真正做到「诸恶莫作,众善奉行」,她真的做到了,她能够牺牲自己帮助别人,诸位想想这个人有没有发菩提心?发了。因为她不通,不了解道理,不知道因果事实真相,她所发的不圆满,她真发了。所以往往这种人,有人劝她念佛,她念不久就能站著往生、坐著往生,不生病,预知时至,要晓得她符合经上讲的条件,但是她自己不知道,她真做到了,她不晓得那个叫菩提心。一般人也不懂得这个叫菩提心,只知道那个人是好人,心地好,很善良,我们听了明白,她菩提心发起来了。由此可知,发菩提心的人不是没有,偏僻的地方很多。但是虽发菩提心就是个好心好人,没有遇到佛法,没有遇到净土法门,所以他这一生的成就不大。他是个善人,不晓得念佛往生,来生必定生善道,这是可以肯定的,来生的福报一定比这一生大很多,这都可以肯定的。这样的人如果听到念佛法门,真正念佛求生净土,就是他一生当中这一种心行,这就是回向,以此功德回向西方就决定得生。
我们过去听倓虚老法师跟我们讲谛老法师一位念佛的徒弟,做锅漏匠的,念了三、四年站著往生,死了以后还站三天,等谛老和尚替他办后事,希有,一个人死了站在那里还站三天,不容易。他不认识字,没有听过经,什么都不懂,只觉得人生太苦。四十多岁出家,在那个时候四十多岁年岁就很大了,人也很笨,是个钝根,不聪明。这个人跟老和尚是同一个村庄里面长大的,小时候就是玩伴,找到老和尚,老和尚被他缠得没有法子,他一定要出家,老和尚到最后不得已才答应他,但是跟他谈条件,他说「你出家之后,你拜我作师父,你一切都要听我的」,他接受同意了。所以给他剃度之后,跟他讲「你不认识字,学经教条件不足;你人太笨了,学敲打唱念也不行;你住在这个寺庙里头,人家瞧不起你、排斥你,你的心多难过」,所以就叫他不要受戒了,也不要住在寺庙里。
谛老很慈悲,就在温州乡下附近找一间没人住的破庙,那时候温州乡下没人住的破庙还很多,找一间给他住,附近找几位护法给他送一点米、送一点菜,还找了一位念佛的老太太帮他烧两顿饭照顾他的生活。就教他一句「南无阿弥陀佛」,就教这一句,他说「你就一直念,念累了就休息,休息好了接著再念,你这么一直念下去一定有好处」。这个人老实,他也不晓得什么好处,但是他听话,他就用这个方法,一句弥陀念到底,念累了就休息,休息好了就再干,这样子念了三年多,他念成功了,他预知时至。这个人就在破庙里头住了三、四年,从来没有出庙门。
往生的前一天,他跟老太婆讲他要到城里去看看朋友,三、四年没出过门,给老太婆讲他要出门,到城里去看看朋友,实际上他是辞行,跟这些老朋友见最后一面。回来之后吃晚饭告诉老太婆,「明天不要替我烧饭了」,他也没有说别的理由,老太婆听了之后,「师父今天出去看朋友,也许是明天有朋友请他吃饭,所以说不要烧饭了」。到第二天中午快吃饭的时候,老太婆很关心,看看师父有没有回来,有没有吃饭。他那个破庙,出家人什么东西都没有,所以门也不关,真的是夜不闭户。老太婆到庙里去叫师父,没人答应,走到师父房间里看到他老人家站在那里,手上拿著念珠,大概是面向窗户,站在那里,叫也不应,走到面前一看,死了,吓了一跳,从来没有看到人是站著死的,这就赶紧找这些护法,这些护法大家来一看这个样子,谁也不敢动,赶快派人去通知谛老法师。谛老法师住在观宗寺,派人走路去把老和尚找来,一往一来两天,谛老也赶到了,看到他这个样子欢喜,跟他讲「你总算没有白出家了,你的成就,那些讲经研教的大法师、丛林的主席方丈也比不上你」,那是真的。
他是不是寿命就到了?决定不是,他年岁并不大,四十多岁。念佛功夫成就了,他对这个世间毫无贪恋,真正放下,功夫成就,走了。他有没有说法度众生?有,我们今天听到增长信心就度了我们,他不是用口说,他用表演,实地做给你看。他有没有菩提心?有,没有菩提心哪能往生?知道自己苦,知道世间有跟他一样苦的人,所以人要发心觉悟,不觉悟不成。世尊垂诫后人,叫我们不但要「以戒为师」,还要「以苦为师」,这位锅漏匠如果不是生活过得太苦,他的道心发不出来。他念佛说实在话也并不知道要求生净土,也不知道有这种殊胜的利益,老和尚跟他讲「你一直念下去准定有好处」,他也不晓得好处在哪里,那么短的时间他居然就得到了,这个示现就教化一方。
在宋朝的时候,诸位在传记里面看到衡州有位王打铁,就是现在的衡阳,那也是站著往生的,所以衡阳衡山那一带念佛的人很多,受他的影响。那也是一个不认识字的铁匠,一家四口一天不工作就一天没饭吃,所以工作相当辛苦。遇到一位出家人,向出家人请教有没有方法脱苦,而且这个方法还不能妨碍他工作,修行妨碍他工作,他们一家人没饭吃,这位出家人教他念阿弥陀佛,他也是念三年。念到功夫成熟的时候,他自在了,所以走的时候,不认识字,他居然还念一首偈走的,这个不简单,他那一首偈叫「叮叮当当,久炼成钢,太平将至,我往西方」,他说一首偈走的,这些影响多少人!所以这些人是身教,演说,他们表演给我们看,你看这个东西是真的不是假的。
我昨天在讲堂跟大家讲的话句句都是真实,绝对不是说这些信徒要听我讲经。真实利益,无尽的利益,哪一位法师讲经,我们都要用这种心态来拥护,不是拥护一位法师,拥护佛法,拥护十方一切诸佛如来,真正是布施无量功德宝藏给这一个地区的众生,给这一方众生,这样殊胜的功德利益人不懂,一定到哪里捐一点钱,搞这些名堂,以为那是功德。纵然你修行的功夫很高,教理非常通达,讲经的人是个初学的人,你到这儿来听也是修积无量功德,听众是影响众,你看《华严经》讲听众有十类。你那个道场听众愈来愈多,有个两、三年,这一个地方就带动。
你讲经的人,听众稀稀落落几个人,人家一看,佛教没什么,轻视佛教,你看看哪个歌舞场都有几千几万人听,这讲经零零落落几个,小猫小狗几只,算什么!人家轻视。你是个佛教徒,你不能带动这个地区众生尊重佛法,你让这个地区轻视佛法,你已经就错了,不管你做什么功德都等於零。他们为什么不懂?不听经之过,没人给他讲,所以我们要懂得这些甚深义趣,广大的利益。唱戏还得找人捧场,讲席里捧场的叫影响众,绝对需要,哪些人?菩萨来捧场,一方面影响社会广大的群众,一方面把讲经的法师抬起来,提高他的声望地位,我们做这个工作,这就是广施无尽功德宝藏。特别是出家人,出家人不听经,那个过失你们大家自己想想就晓得了。出家人都受过菩萨戒,你要不听经统统犯戒,如果法师天天在那里讲经,你天天犯戒。所以你如果不细心去观察你不了解,细心观察你就会明了了。这些道理我们自己一定要明白,一定要常常劝勉大众,大众不知道。《无量寿经》上,惠以众生真实利益,真实的利益是什么不能不晓得,这是真实利益。众生的烦恼习气很重,真的是要常常提起,不常常提,过几天就忘了,老毛病又犯了。
大家上台讲经一定要有充分的准备,《内典讲座》如果不能熟记,我前面编的大纲一定要记得很熟,掌握著这个原则,合乎法度就没有过失了,希望把这部经讲好,你有这个志向,有这样的努力,就得佛菩萨加持。不要怕苦,不要怕累,不要顾忌到身体健康。这个事情跟世间一般事情不一样,你在这上面努力,七天七夜不睡觉,你的精神一样还是饱满的,为什么?三宝加持。在世间搞其他的法,没有佛菩萨加持你,这个有三宝加持,换句话说,我也常常跟诸位讲,真正发心,这个身体叫「力持身」,跟普通人不一样,普通人要这样做法受不了,你可以正常无事,这不一样,这也是境随心转。菩提心是最健康的心,心能转境。
我学佛的时候,没有出家之前跟忏云法师住小茅蓬,生活很辛苦。住在山上,山上什么都没有,水电什么都没有,要砍柴挑水,晚上点油灯,所以晚上八点钟睡觉,两点钟起床。起床做早课,四点钟我就烧饭,忏云法师对於饮食也挺讲究的,早晨要烧稀饭,稀饭里面要花生、黄豆磨成豆浆,那个时候还用石头磨子磨,晚上泡起来,到第二天早晨做完早课的时候去磨豆浆,总共只有五个人住,所以分量也不多。磨完豆浆之后煮稀饭,稀饭煮开了,豆浆连豆渣统统下去,那真香,那味道是真足,真是营养。他是东北人,对於饮食很讲究,真正是非常营养。现在方便了,现在如果这样做,用果汁机打好快,晚上把花生跟黄豆泡起来,稀饭一煮开,放下去,再一开锅就好了。那时候我在山上,山上所有常住工作我一个人干,整理环境,烧三餐饭,客人来我还能烧一桌菜。住山的时候每天拜八百拜到一千拜,我在山上住了五个半月,以后下山到台中亲近李老师跟李老师学教。
在台中十年当中,因为全部精神都贯注在经教上,拜佛的时间就少了,大概每天一、两百拜。离开台中差不多有三十年的时间,三十年时间我就很少拜佛了,没有任何运动,所以人家看我的身体很奇怪,居然还能这么健康,三宝加持的。
我也无意於长寿,世间太苦,我常常想走,没走就尽心尽力帮助社会,帮助学佛的同修,存这种心好。对世间没有任何留恋,没有一丝毫的牵挂,身是佛力加持的,生活环境也是佛菩萨安排的,自己不操一丝毫的心,你说这个生活多自在,这个方法是章嘉大师教给我的,我一生得他的受用。章嘉大师的道场是不是在五台?你们知不知道?五台山,章嘉大师的道场。他们那个道场也知道我,希望我到他那里去参访,我一直还没有时间去。
佛在一切经论里处处都劝勉我们发心,发「菩提心」,特别是「大悲心」,唯有真正的大悲心才能成就自己利益众生。「大悲心」要用现代的话来说就是无私的奉献,没有私心,不求任何报酬,为社会、为一切众生服务,全心全力帮助一切众生离苦得乐,并不期望自己也离苦得乐,决定没有这种意念,这个心才叫真实的大悲心。有大悲心一定有「深心」,「深心」具体而言就是「四弘誓愿」的心。具足了深心跟大悲心,深心是自利,大悲心是利他,你的真心本性才能显露,宗门里所说的明心见性,我们净土宗所讲的理一心不乱,你才能够证得,由此可知,发心的重要。这一发心,你就跟诸佛如来同心同愿。深心是与诸佛如来同愿,悲心是与诸佛同心,与诸佛如来同心同愿,哪有不成佛的道理?成佛就是「至诚心、直心」的显露。
所有一切大乘法门,无论用什么方法修行,都是以菩提心为根本。没有菩提心就不是佛法,不是佛法,换句话说,就不是觉悟之法,你还是在迷,迷而不觉,没觉悟。真正发菩提心,这个人就是觉悟的人;真正发菩提心,这个人就是菩萨,虽然烦恼没有能断尽,但是肯定他有能力伏烦恼,为什么?因为他有菩提心。一般修行人烦恼为什么伏不住?没有菩提心。
通达教理,了解心性、因果的事实真相,菩提心可以圆发,发得圆满。不通教理,不懂佛法,也能发菩提心。往往我们看到乡下老太婆不认识字,她的心地却非常善良,她真正做到「诸恶莫作,众善奉行」,她真的做到了,她能够牺牲自己帮助别人,诸位想想这个人有没有发菩提心?发了。因为她不通,不了解道理,不知道因果事实真相,她所发的不圆满,她真发了。所以往往这种人,有人劝她念佛,她念不久就能站著往生、坐著往生,不生病,预知时至,要晓得她符合经上讲的条件,但是她自己不知道,她真做到了,她不晓得那个叫菩提心。一般人也不懂得这个叫菩提心,只知道那个人是好人,心地好,很善良,我们听了明白,她菩提心发起来了。由此可知,发菩提心的人不是没有,偏僻的地方很多。但是虽发菩提心就是个好心好人,没有遇到佛法,没有遇到净土法门,所以他这一生的成就不大。他是个善人,不晓得念佛往生,来生必定生善道,这是可以肯定的,来生的福报一定比这一生大很多,这都可以肯定的。这样的人如果听到念佛法门,真正念佛求生净土,就是他一生当中这一种心行,这就是回向,以此功德回向西方就决定得生。
我们过去听倓虚老法师跟我们讲谛老法师一位念佛的徒弟,做锅漏匠的,念了三、四年站著往生,死了以后还站三天,等谛老和尚替他办后事,希有,一个人死了站在那里还站三天,不容易。他不认识字,没有听过经,什么都不懂,只觉得人生太苦。四十多岁出家,在那个时候四十多岁年岁就很大了,人也很笨,是个钝根,不聪明。这个人跟老和尚是同一个村庄里面长大的,小时候就是玩伴,找到老和尚,老和尚被他缠得没有法子,他一定要出家,老和尚到最后不得已才答应他,但是跟他谈条件,他说「你出家之后,你拜我作师父,你一切都要听我的」,他接受同意了。所以给他剃度之后,跟他讲「你不认识字,学经教条件不足;你人太笨了,学敲打唱念也不行;你住在这个寺庙里头,人家瞧不起你、排斥你,你的心多难过」,所以就叫他不要受戒了,也不要住在寺庙里。
谛老很慈悲,就在温州乡下附近找一间没人住的破庙,那时候温州乡下没人住的破庙还很多,找一间给他住,附近找几位护法给他送一点米、送一点菜,还找了一位念佛的老太太帮他烧两顿饭照顾他的生活。就教他一句「南无阿弥陀佛」,就教这一句,他说「你就一直念,念累了就休息,休息好了接著再念,你这么一直念下去一定有好处」。这个人老实,他也不晓得什么好处,但是他听话,他就用这个方法,一句弥陀念到底,念累了就休息,休息好了就再干,这样子念了三年多,他念成功了,他预知时至。这个人就在破庙里头住了三、四年,从来没有出庙门。
往生的前一天,他跟老太婆讲他要到城里去看看朋友,三、四年没出过门,给老太婆讲他要出门,到城里去看看朋友,实际上他是辞行,跟这些老朋友见最后一面。回来之后吃晚饭告诉老太婆,「明天不要替我烧饭了」,他也没有说别的理由,老太婆听了之后,「师父今天出去看朋友,也许是明天有朋友请他吃饭,所以说不要烧饭了」。到第二天中午快吃饭的时候,老太婆很关心,看看师父有没有回来,有没有吃饭。他那个破庙,出家人什么东西都没有,所以门也不关,真的是夜不闭户。老太婆到庙里去叫师父,没人答应,走到师父房间里看到他老人家站在那里,手上拿著念珠,大概是面向窗户,站在那里,叫也不应,走到面前一看,死了,吓了一跳,从来没有看到人是站著死的,这就赶紧找这些护法,这些护法大家来一看这个样子,谁也不敢动,赶快派人去通知谛老法师。谛老法师住在观宗寺,派人走路去把老和尚找来,一往一来两天,谛老也赶到了,看到他这个样子欢喜,跟他讲「你总算没有白出家了,你的成就,那些讲经研教的大法师、丛林的主席方丈也比不上你」,那是真的。
他是不是寿命就到了?决定不是,他年岁并不大,四十多岁。念佛功夫成就了,他对这个世间毫无贪恋,真正放下,功夫成就,走了。他有没有说法度众生?有,我们今天听到增长信心就度了我们,他不是用口说,他用表演,实地做给你看。他有没有菩提心?有,没有菩提心哪能往生?知道自己苦,知道世间有跟他一样苦的人,所以人要发心觉悟,不觉悟不成。世尊垂诫后人,叫我们不但要「以戒为师」,还要「以苦为师」,这位锅漏匠如果不是生活过得太苦,他的道心发不出来。他念佛说实在话也并不知道要求生净土,也不知道有这种殊胜的利益,老和尚跟他讲「你一直念下去准定有好处」,他也不晓得好处在哪里,那么短的时间他居然就得到了,这个示现就教化一方。
在宋朝的时候,诸位在传记里面看到衡州有位王打铁,就是现在的衡阳,那也是站著往生的,所以衡阳衡山那一带念佛的人很多,受他的影响。那也是一个不认识字的铁匠,一家四口一天不工作就一天没饭吃,所以工作相当辛苦。遇到一位出家人,向出家人请教有没有方法脱苦,而且这个方法还不能妨碍他工作,修行妨碍他工作,他们一家人没饭吃,这位出家人教他念阿弥陀佛,他也是念三年。念到功夫成熟的时候,他自在了,所以走的时候,不认识字,他居然还念一首偈走的,这个不简单,他那一首偈叫「叮叮当当,久炼成钢,太平将至,我往西方」,他说一首偈走的,这些影响多少人!所以这些人是身教,演说,他们表演给我们看,你看这个东西是真的不是假的。
我昨天在讲堂跟大家讲的话句句都是真实,绝对不是说这些信徒要听我讲经。真实利益,无尽的利益,哪一位法师讲经,我们都要用这种心态来拥护,不是拥护一位法师,拥护佛法,拥护十方一切诸佛如来,真正是布施无量功德宝藏给这一个地区的众生,给这一方众生,这样殊胜的功德利益人不懂,一定到哪里捐一点钱,搞这些名堂,以为那是功德。纵然你修行的功夫很高,教理非常通达,讲经的人是个初学的人,你到这儿来听也是修积无量功德,听众是影响众,你看《华严经》讲听众有十类。你那个道场听众愈来愈多,有个两、三年,这一个地方就带动。
你讲经的人,听众稀稀落落几个人,人家一看,佛教没什么,轻视佛教,你看看哪个歌舞场都有几千几万人听,这讲经零零落落几个,小猫小狗几只,算什么!人家轻视。你是个佛教徒,你不能带动这个地区众生尊重佛法,你让这个地区轻视佛法,你已经就错了,不管你做什么功德都等於零。他们为什么不懂?不听经之过,没人给他讲,所以我们要懂得这些甚深义趣,广大的利益。唱戏还得找人捧场,讲席里捧场的叫影响众,绝对需要,哪些人?菩萨来捧场,一方面影响社会广大的群众,一方面把讲经的法师抬起来,提高他的声望地位,我们做这个工作,这就是广施无尽功德宝藏。特别是出家人,出家人不听经,那个过失你们大家自己想想就晓得了。出家人都受过菩萨戒,你要不听经统统犯戒,如果法师天天在那里讲经,你天天犯戒。所以你如果不细心去观察你不了解,细心观察你就会明了了。这些道理我们自己一定要明白,一定要常常劝勉大众,大众不知道。《无量寿经》上,惠以众生真实利益,真实的利益是什么不能不晓得,这是真实利益。众生的烦恼习气很重,真的是要常常提起,不常常提,过几天就忘了,老毛病又犯了。
大家上台讲经一定要有充分的准备,《内典讲座》如果不能熟记,我前面编的大纲一定要记得很熟,掌握著这个原则,合乎法度就没有过失了,希望把这部经讲好,你有这个志向,有这样的努力,就得佛菩萨加持。不要怕苦,不要怕累,不要顾忌到身体健康。这个事情跟世间一般事情不一样,你在这上面努力,七天七夜不睡觉,你的精神一样还是饱满的,为什么?三宝加持。在世间搞其他的法,没有佛菩萨加持你,这个有三宝加持,换句话说,我也常常跟诸位讲,真正发心,这个身体叫「力持身」,跟普通人不一样,普通人要这样做法受不了,你可以正常无事,这不一样,这也是境随心转。菩提心是最健康的心,心能转境。
我学佛的时候,没有出家之前跟忏云法师住小茅蓬,生活很辛苦。住在山上,山上什么都没有,水电什么都没有,要砍柴挑水,晚上点油灯,所以晚上八点钟睡觉,两点钟起床。起床做早课,四点钟我就烧饭,忏云法师对於饮食也挺讲究的,早晨要烧稀饭,稀饭里面要花生、黄豆磨成豆浆,那个时候还用石头磨子磨,晚上泡起来,到第二天早晨做完早课的时候去磨豆浆,总共只有五个人住,所以分量也不多。磨完豆浆之后煮稀饭,稀饭煮开了,豆浆连豆渣统统下去,那真香,那味道是真足,真是营养。他是东北人,对於饮食很讲究,真正是非常营养。现在方便了,现在如果这样做,用果汁机打好快,晚上把花生跟黄豆泡起来,稀饭一煮开,放下去,再一开锅就好了。那时候我在山上,山上所有常住工作我一个人干,整理环境,烧三餐饭,客人来我还能烧一桌菜。住山的时候每天拜八百拜到一千拜,我在山上住了五个半月,以后下山到台中亲近李老师跟李老师学教。
在台中十年当中,因为全部精神都贯注在经教上,拜佛的时间就少了,大概每天一、两百拜。离开台中差不多有三十年的时间,三十年时间我就很少拜佛了,没有任何运动,所以人家看我的身体很奇怪,居然还能这么健康,三宝加持的。
我也无意於长寿,世间太苦,我常常想走,没走就尽心尽力帮助社会,帮助学佛的同修,存这种心好。对世间没有任何留恋,没有一丝毫的牵挂,身是佛力加持的,生活环境也是佛菩萨安排的,自己不操一丝毫的心,你说这个生活多自在,这个方法是章嘉大师教给我的,我一生得他的受用。章嘉大师的道场是不是在五台?你们知不知道?五台山,章嘉大师的道场。他们那个道场也知道我,希望我到他那里去参访,我一直还没有时间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