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首页 - 四书蕅益解论语学而篇 - (第十集)
四书蕅益解论语学而篇  (第十集)  台湾台北华藏图书馆  档名:20-001-0010

  诸位同修,今天是农历年底,我们《论语》最后的一课。在上一次,我们讲第一篇讲完了,就是「学而」这篇讲完了。第二篇是「为政」,因为下一次就是一年的开端,所以我想利用今天这一课,把我们前面所学习的做一个温习。

  这一门课程学习的目的,我们说得也非常的清楚。在大乘佛法里面,我们的宗旨、我们的目标是要见性,在净土法门里面就是要求一心不乱。可是大乘佛法如果没有小乘的基础,确确实实这个信心清净很难做得到。可是现在叫我们学了大乘,再回去学小乘,事实上也有困难。因此,我们采取台中往年教学的方法,台中现前也是一样,现前也是把《四书》列入主修的科目之一,就是以这一部书来代替小乘法,给我们在大乘佛法里面奠定良好的基础。因此,尤其是《论语》这部书,可以说在《四书》里面它又是基础,那是根本的根本。每一章都非常重要,因此我们不但是要熟记经文,更要紧的是要依照夫子的教训来认真的学习。

  我们采取的参考书籍都已经介绍给诸位同修,除了蕅益大师这一部《四书》之外,我们偏重在儒佛的沟通,儒佛的融会。另外三种书,我们所选的也是台中所选择的:这是《论语集解》、《论语会笺》跟刘宝楠的《论语正义》,这三部书大多数同修都已经具备。这些书我们不能买了之后,摆在家里面书架上让它睡觉,那就错了,要认真的去读、去研究。所以千万不要摆在那个地方好看,要天天去读它。

  刚才说过了,不但天天读,还要时时想著经里面的教训,经里面所讲的道理,运用在我们日常生活之中,这个才叫做「学而时习之」,才能够得到法喜充满。那个书摆在家里,得不到法喜,一定要认真的学习。

  这几种注解都非常好,最实用的是徐英编的《论语会笺》最实用,那是教科书;本来是他在学校里面讲《论语》的讲义,那是一部教科书,非常实用。刘宝楠的《论语正义》跟《论语集解》都是很好的参考书,替我们省了许许多多的事情。

  同时要认真的学习,我建议诸位要做笔记,虽然是多费一点时间,但是对诸位自己学习有很大的帮助。固然我们讲学著重在开悟,既然著重在开悟,何必要求笔记呢?笔记是不是又落在记问之学里面呢?这一个问题完全在我们学习的态度。如果我们的态度是在一心、是在开悟,这一些笔记也都帮得上忙。为什么?写笔记也是叫我们的心不散乱,也是收心。不写笔记,心里面打妄想、想东想西。既然是妄想纷飞,不如写一点笔记,专门想这一个问题,所以它还是帮助我们摄心的。真若开不了悟,这些笔记将来也可以做教材用;到有人请你讲《论语》的时候,这些笔记都派上用场了,可以作为教学的参考资料。

  这个悟,总是由不悟渐渐到悟入,不是一下就开悟了;一下就开悟了,那是再来人,那是不容易的事情。没有开悟,自以为是开悟了,那是狂慧,那个麻烦就更大了。所以学问一定要踏实,《论语》里面第一章就把求学的态度、求学的目标给我们说出来。可见得当年孔子的门人,集结夫子的言论,也是用了一番心!哪几句话摆在最前面,哪几句话摆在最后面,夫子言论排列的顺序,这不是随便的!摆列在最前面当然是纲领,可以代表夫子一生的学术、言行,以及为后来的学者作一个榜样、作一个指导原则。像这样重要的话,就放在最前面。

  孔子一生做学问,他自己说得很清楚,他说他十五岁就有志於学,一生的态度是「学不厌,教不倦」,这是夫子的态度。在第一章里面确确实实的显示出来这个态度。在《论语集解》里面,对於这一章,可以说解释得非常详尽。至於这里面的名词、典故,解释里面也考证得非常精确,这是我教诸位要做笔记,像这些东西多注意把它记下来,笔记也就是详细的考证、注释,你把它简化,自己修学能够得一个指归,将来你自己教学、传道能够得到一个体系。譬如说「子曰」,「子」这一个字的来源、出处要晓得,最初它的含意,以及以后的演变,这些类似佛经里面的名相、术语,还有一些典故,这是在学习里面必须要晓得的。

  顶重要的是义理,义理如何能够贯通?学,什么叫做学?学的什么?古人所谓「人生於世,活到老,学到老,学不了」!我们在《华严经》里面,看到善财童子五十三参都是在求学;不但读诵的时候是求学,穿衣吃饭也是求学,待人接物也是求学,六根接触六尘境界,无时无处不是求学,这样才是真正的求学。

  求学的目的,我过去在讲经的时候也常常给诸位说。《论语集解》里面,它此地引用李充的一句话,也有这个意思,我把这几句话念一念,这就是注解里面的,他说:「夫学,始与时习」,就是开始是学而时习之;「中於讲事」,初学是时习,天天在练习。自己成就之后,这就是讲学,讲事就是讲学;「终於教授」,教授就是传授。

  我过去常常劝勉同修们,尤其是劝勉出家的同修们,一个道场它的目的有三个:修道、弘道、传道,这才是名副其实的道场。修道就是「学而时习之」,弘道就是「有朋自远方来」,传道是「人不知,而不愠」,能够接受传道的人当然不多。

  讲到传道里面「人不知,而不愠」,我们拿五祖来说,这个意思就非常的明显,大家都能看得出来。惠能大师没到黄梅去之前,五祖是在那里弘道,僧俗一千多人,这些都是他的门弟子。虽然是多年的讲学,多年在那里教化一方,化民成俗,不能说没有传,传的也很多、也很普遍。传的是什么?是小道。中道、大道,底下的那些门人没有能力接受,大道是明心见性之道。好像我们净土法门里面来说传道,真正净土法门里面传道,传什么?传功夫成片,传事一心不乱。功夫成片是小道,虽然是小道,果报在凡圣同居土,这多了不起!中道那是事一心不乱,那是方便有余土;大道是理一心不乱,生实报庄严土。

  当然能传授大道的人不多,不多而不愠!五祖在黄梅能够传大道的,就是惠能大师一个人,连神秀也没有资格传授大道。

  所以这一个道场必须具备这三个条件,这才是佛道场,那是无量无边的功德。如果要不具足这三个条件,就是不做这三桩事,那这个道场就有罪过了。说得不好听,也是佛在《楞严经》里面说的「裨贩如来」,打著释迦牟尼佛的招牌,欺骗一切众生,受一切众生的供养,这个是欺骗的行为,所以这个果报非常之可怕。

  我们今天看别人这么作法,如果交情很够,可以劝劝他,得要劝他走上正路,这个是善知识,真正的朋友。如其不能接受,自己一定要做得正。

  讲到自己做得正,又要学习孔老夫子「人不,而不愠,不亦君子乎」!你自己有道心、有学问、有能力、又肯发心,可是世间人没有认识你的,甚至於你依然是走头无路,穷途潦倒,这个时候,你心里会不会有不服?别人用种种方法欺骗众生,他都得到财富。你看我老老实实一心一意为弘法利生,佛菩萨也不照顾我,众生也不认识我。如果你还有这一念不平,你就不要怪佛菩萨不照顾你。为什么?你没有道,你也没有学。撇开道不谈,我们讲学,古人说:「学问深时意气平!」孔老夫子这一句话不就是证据吗?「人不知,而不愠」,如果稍稍有一点不平的念头,这个就愠!

  当初发心求学,主要的是为自己悟入大道!我们在讲席当中也常常提到,悟入之后要随缘随分。有这个因缘,利益一切众生;没有这个因缘,不可以攀缘。为什么?攀缘心才会为境而转,那就得不偿失了。要想做到心在境界里面如如不动,绝不攀缘。虽然发的大菩提心,普度一切众生,众生有缘才得度,无缘则再等待机会,不必那么著急!

  诸位必须要记住一个条件,正法能够盛行於世是众生有福。众生没有福报的时候,你想想看,佛菩萨无量无边。再给诸位说,佛菩萨就在我们眼前、就在我们周围,我们有眼不认识、有耳不能闻。这是什么?这是众生业报,哪里是佛菩萨不慈悲?佛菩萨应世永远是平等心、清净心、慈悲心。孔孟之学之所以了不起,孔孟之道也是以平等、清净、慈悲为基础;所以它在功夫上,也是说「格物、致知、诚意、正心、修身、齐家、治国、平天下」,这跟佛法里面讲的修学次第实在没有两样,所以这个第一章是总纲领。

  在第二章里面,有子教我们一个下手之处。从哪里下手?从孝悌下手,从务本下手;正是佛法里面所讲的修行要从根本修,也是一样的道理。虽然《论语》是集孔老夫子一生的言论,片片段段记录下来的,人家排列还是有一个严整的顺序。根本修里面,最初方便从什么地方著手?从不妄语开始,「巧言令色,鲜矣仁」!这个话的反面,就是叫我们从颜色处下手,随时恭恭敬敬的态度,诚诚实实的言语,从这里修。

  你看看前面的三章,它是一贯的。所以我们学佛,问题就在是不是真正发心学佛?是不是真正发心想作佛?要从这个地方去辨别!真发心就得要认真干。

  今天这个社会确确实实什么都是干假的,有史以来,我们看到今天这个社会是最虚伪的一个社会,人与人之间,不讲信义,只著重在个人的利害得失。道义没有了,信用没有了,那是世间法!那是世间人!我们不是要求出世间吗?既然要求超越世间,那我们与世间人的心理、行为,也要「反其道而行之」。他不讲信义,我讲信义;他对我不诚实,我对他诚实。

  也许诸位说:「我们这样做,那不是吃亏了吗?」给诸位说,决定不吃亏。决定不会说,一个诚实的人、老实的人、有德行的人,今天他饿死了、他冻死了,不可能的。巧诈之人,眼前能够享受到一些富贵,诚实的人可能受一点贫困,他之所以受贫困,决不是因为他诚实才贫困,没有这个道理的!我们在佛经里面读得太多了,贫困有贫困的因缘。不要读得太多了,在《了凡四训》里面就说得很清楚,「一饮一啄,莫非前定」,怎么可以怨天尤人?怎么可以说是怪自己老实、怪自己诚实待人,得这个不公平的果报?不是如此。如果你还有这种想法,心里面有这样的不平,那你是理事都不通达,更谈不上什么功夫了。

  世间真正做学问的,孔夫子常说的:「君子忧道不忧贫」,他的心在道!道是什么?格物、致知、诚意、正心,这个是道。可见得人家并没有想著:「我要吃得怎么好,我要住得怎么好,生活要怎么好」,没有这个。人家心里面所想的,如何格物、致知,做到诚意、正心。

  所以我希望诸位把这些注疏细细的看过,再把往常我们所听所读的经论去对照对照,在这里面求一个悟处。看看世出世间这些圣贤人,他们学的是什么?他们在人生的过程当中,又为的是什么?这是值得我们省悟的,值得我们效法的。

  你们诸位同修读了这一篇之后,还有没有什么疑问?有没有什么疑惑的地方?如果没有,我把底下重要的句子,再给诸位重复的提提。

  第七章里面讲:「贤贤易色」,这是很不容易做到的。我们在《坛经》里面看到印宗法师,那确确实实是做到了这一句「贤贤易色」。他那个好贤、敬贤之心是我们的模范、我们的榜样,所以后来莲池大师备极推崇。自己要不是真正的贤人,就谈不上尊贤;自己要不是真正有道,就无法重道。所以莲池大师认为印宗法师的境界与成就跟六祖是相等的,决不在六祖之下。我们想想,确实很有道理。

  在第八章补注里面所讲的:「真实修行,须从心性悟入」,这一句话非常重要;「从忠信立身,从忏悔起行」,凡是行法都叫忏悔法。王阳明先生所说的「致良知」。我们无论起心动念,都问一问:能不能对得起自己的良心?凭著良心做事,这就是有惭愧心。有惭心,愧是什么?我做这一桩事情,会不会被人家指责?如果人家指责我,这个事情我不能做,这就叫愧心。

  人有惭愧心,决定不会做坏事,为什么?做了坏事,第一个自己良心不安,第二个怕人指责。无惭无愧那什么坏事都能做得出来。第一个就是世人所说,这个人没有良心。他也不怕别人指责他,脸皮厚,所以他不在乎,什么样的恶事他都能做得出来。

  我们印光老法师,你看看他给人题字、给人写信,自己常署名「常惭愧僧」。我们都晓得,他是大菩萨再来的,他是现身说法,教我们学常惭愧,那我们都有救了,我们以「常惭愧」的心念佛,起码的带业往生是靠得住的;换句话说,如果没有惭愧心念佛,你一天念十万声佛,西方净土下品下生也没你的分,这是诸位千万要记住的。

  那就是问问我们,自己愿不愿意这一生生到西方极乐世界去?如果不生到西方极乐世界,在这个娑婆世界来生要得人身不容易了,这是千真万确的话。千万不要以为我这一生学了佛、又出了家、又吃常素。没用的!我们把自己这一生的功劳去跟安世高那个同学比一比,看看能不能比得过他。人家的功德是明经好施,那是大法师!结果来生还落得畜生道去当鬼神去了,受了一个蛇身。不简单!佛的话没有骗我们,所以得人身好不容易!这一生不做恶事,不起恶心,五戒具足,才能保得住人身。你想想看谈何容易?

  我们想想安世高同学那个事情,可怕!他那个时候不过只是托钵托的那个饭菜不太合口味,心里起了一点不高兴,就落这样的果报。像这些事情,在我们今天看起来,算不了什么,真是所谓「一念瞋心起,百万障门开」。我们今天要是不求生净土,不是真正的生到西方净土,诸位想想看,这有救吗?谁来救我们?这个事情确实是可怕。所以读经不能够囫囵吞枣就看过了,像这些要紧的所在,一定要留意。

  第九章里面,曾子说:「慎终追远,民德归厚。」我们也细细的给同学们说明这个道理。在我们日常生活当中很重要,无论做什么事情要有始有终;有始无终的人,这个人一生是一事无成。做事情要有始有终,无论大事、小事,做事开头要谨慎,事情做完了还是要慎重,这个很重要。

  蕅益大师的小注里面说得好,他说:「言其小者,如一粥一饭,当思来处不易。」这就是追远。尤其是出家人,一粥一饭是在家信众的供养,他们的辛劳,我们要晓得!换句话说,这些供养纵然多,也不可以浪费;浪费是折自己的福。自己得的供养要有多,一定要分给别人。我们看看古圣先贤,几乎都是一样的,其自俸也薄,待人也厚!

  前贤给我们做的榜样,拿距我们比较近一点,我们印象比较深一点的,你看看印光大师,他吃饭,一粒米也不糟蹋;他老人家穿的衣服,一件衣服总穿二、三十年。四事供养实在是厚,太多太多了,老法师都拿去周济别人,做好事去了,并没有自己多添几件衣服、多吃得好一点,没有。

  再看虚云老和尚也是如此,他们的信徒太多太多了,供养的钱财也是太多太多了,自己从来没有享受过。虚云老和尚一生,你看穿著那个补补钉钉的衣服,他那些徒弟,国王、大臣多的是,过去太多的国王都是皈依他的,为什么不穿一件好衣服,还要穿那个大一补钉、小一补钉的?我们看看这些前贤,生不生惭愧心呢?我们的道德、行持比不上别人,而在物质上的享受处处要争在他们之上,要比他们优越,将来的果报又怎么办?不堪设想!所以今天叫我们追远,就是往远处想一想。

  又说:「饭食已讫,一箸一器,必安放整齐,便是慎终。」这是我在此地再度的给诸位提出来,日常很小的东西,放在那个地方,都要有一定的位置,用过之后一定要归还原处,一定要做到整整齐齐、干干净净,这叫慎终。所以,这是要从日常生活小事做起。凡是一个大人物,你去看他日常生活这些小事,他都有秩序,决定不乱!像这些地方都要把它养成习惯。可见得我们学了这些东西,不仅仅是学文字,更要在日常生活习惯当中去修学,这样才能够得受用。

  大师在此地告诉我们:「言其大者,弘扬净土法门,教人临命终时,一心念佛,求生净土,是真慎终。发弘誓愿,普度众生,以报多生多劫父母养育之恩,是真追远。」这是讲到究竟。而究竟法里面,诸位要特别记住是净土法门,除了这个法门,都不是究竟法门。我们在讲堂里面也讲得太多了,唯有这一个法门究竟,唯有这一个法门圆满。所以要弘扬,就应当弘扬这一个法门;要劝人,就得劝人念佛。无论他学哪一宗、学哪一派,都得要以净土为指归!发愿度生,唯有净土法门才是真正度了众生,这是我们要记住的。其他法门要想度一切众生,不到见性,不能算成就。可是一个人在修学当中,这能见性的又有几个人?净土之殊胜,不必见性,只要念到功夫成片,带业往生就可以了,所以称之为门余大道,特别的法门。

  我过去也劝过你们,学《华严经》的,《华严经》以观世音章作早课,以十大愿王,就是最后一卷作晚课,与西方净土完全相应。早晨念观世音菩萨,晚上念阿弥陀佛。学《法华经》的早晨念《普门品》,晚上念《弥陀经》。总要与你所学所修的相应,才能有成就。自己能够这样修学,修学确有心得,这才能够教别人,自行化他,教学相长。到了确实有见地,这才能传道。这个三桩事情是有过程的三个阶段。

  在品德的修养上,此地子贡举出来,孔老夫子「温、良、恭、俭、让」。这是从前念书人在品德的修养标准,都是以《论语》上这五个字。一切时一切处,待人接物,我们是不是守住这五个字的原则?「温」是温和,不暴躁。「良」是善良,绝没有损害他人之心,这就是善良。我们戒律里面的「诸恶莫作」,就是良字!这五个字里面,只有这个良字是「诸恶莫作」,其余的统统是「众善奉行」。孔老夫子没有制定什么戒律,但是孔老夫子的戒律是圆圆满满的,一点也不欠缺,所以称之为圣。

  在佛法里面讲「诸恶莫作」,它的标准是要做到连损恼人之心都不可有。损是叫人家受到损失、受到损害,恼是叫对方起了烦恼,都不可以!连使对方烦恼都不愿意,怎么会去害人呢?怎么会去伤害他呢?「恭」是一切恭敬。「俭」是朴实节俭。「让」是待人接物当中要知道忍让,委曲求全。

  这五个字是孔老夫子德行的标准,不是他自己说出来的,他自己平常就是这个样子,他做到了,这是学生说出来的。这五个字,就是佛法里面的戒律。佛法戒律,小乘戒的精神是「诸恶莫作」,大乘戒的精神是「众善奉行」,这五个字里面,把大、小乘戒律全都包括在其中。

  底下在十二章里面,这有两句话是很重要的:「礼之用,和为贵」。这一章的重要性,也就是教我们戒律是活的,不是死呆板的;礼就是戒律。这个戒律在运用上要活活泼泼,它不是一个死东西,它有它的严肃性,严肃里面带著有温和,这个才可贵!戒是主严,严里面没有和,这个严叫人看了就害怕,没有人敢修学了。所以严里面带著有和,带著有温和,这样才可贵。

  这个第十四章,也是讲求学,「君子食无求饱,居无求安,敏於事,而慎於言,就有道而正焉,可谓好学也已」。这一章是夫子所说的好学人的标准。这个古人注子里面也说得很详细,并不是说这个好学的人,不必吃饱饭,不必睡好觉,也不必住得安稳。不是这样的。不求就是随缘,对於衣食生活,一切都随缘而不攀缘,心在道上,不在这些物质享受上。

  这一句跟前面「贤贤易色」意思是相通的,这个地方也可以说色。为什么?佛法里面这个色,可以当作五欲六尘讲。好学能够超过五欲六尘的享受,这是真正的好学;好学而不肯舍弃五欲六尘的享受,这不是真正的好学。为什么?他的心还在物质的享受上,这个不算是好学。不但是没有,他不攀缘;有,他也不要。像虚云老和尚、印光法师,有,他也不要。说颜回好学,颜回是没有!颜回有智慧,也很能干;他不求,他天天念书,他不求。像虚云老和尚、印祖,有人供养,他也不要。孔老夫子要世看到了,「可谓好学也矣」,他一定也赞叹他们是好学之士。这是值得我们特别要注意的,我们的道业成就与否?确实建立在这些基础上。

  末后一章,这个也要注意。凡是一章的一头一尾,这都是重要的。你看,末后:「不患人之不己知,患不知人也。」这一章跟第一章:「人不知,而不愠,不亦君子乎!」是一样的意思。求学、求道,何必要别人知道我呢?人家不知道我,还生什么气呢?有什么不平的呢?学佛就是要学一个平等心。心不平,那就不行了!那个路就走偏差了。

  佛法首先要学平等,《华严经》里面我们念得很多,意思很清楚,像《华严经》里面首先就是讲的平等心、直心,十住菩萨修直心,十行菩萨修深心,就是清净心,十回向菩萨修大悲心,大慈大悲。可见得平等心是基础,首先就要修平等。孔老夫子第一章里面所讲的:「人不知,而不愠」,就是平等心。

  今天我们利用这个时间,给诸位做了一个简单的复习,我想复习也是很重要的。我们再温习前面的精义,提醒我们自己日常生活当中的修学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