四书蕅益解论语学而篇 (第七集) 台湾台北华藏图书馆 档名:20-001-0007
诸位同学,大家好!第五页倒数第五行,照这个顺序来说,这是第九章,它这个一段就是一章。第九章:
【曾子曰。慎终追远,民德归厚矣。】
这一章虽然只有两句,可是意思是很深长。「慎」是谨慎,也是诚敬的意思。古人所谓「靡不有初,鲜克有终」,就是这一句话可以运用在相当大的范围上。以我们求学来说,每一个人都有开始,我们开始求学。可是到毕业,只是剩下的人不多了。拿我们讲堂来说,我们每一部经开头,听讲的人都不少;可是到后来,愈听人愈少了,这就是能够贯彻始终的人不多。
这个地方讲的是「慎终」,单单就这两个字来说,能真正做到「慎」这个字,就是有始有终。佛门里常有一句俗话说:「学佛一年,佛在眼前;学佛二年,佛在西天;学佛三年,佛化云烟。」这个也是讲有始无终,所以不能成就。假如我们能够终始如一,诸位想想,还有什么事情不成就的!所以如何能把最初那一种情绪保持到最后,可以说天下世出世间事,没有不成功的道理!
待人也是如此,初交的朋友很密切,以后处的时间长了,愈来愈疏远;这个待人也是有始无终!我们读《论语》,见到晏仲平(晏子):「善与人交,久而敬之。」那是什么道理?就是始终如初,自自然然能以至诚感人。
所以「慎终」这两个字,它的含义非常之广大。在这一段里面讲的是狭义的,不是我们刚才讲的这么大的范围。它是讲这一个人临命终的时候,子女对於父母临终要慎重、要谨慎,是指这个意思。我们中国古人所谓「老死喻终」,老七十岁以后,这个才叫做终。换句话说,未老而死叫夭折,不能叫终;老死才叫终。
《礼记》里面讲:「君子喻终,小人喻死。」君子是德行、学问成就了,他的死叫终。终有圆满的意思,我们佛法里面叫圆寂。圆是功德圆满,清净寂灭。所以,「终」有这个意思在。小人是德、学都不具足,所以叫死。这个死,一般畜生也叫死。人在德行功业,对这个社会、对国家要没有贡献的话,一个人这一生等於那个畜生,实在没有两样。所以「终」这个字是一个好字。慎终,这个老人从病到终,必须要很小心、很谨慎的去照顾,一点都不可以大意,这是在尽孝!
「追远」是讲祭祀,特别指的是祭祖先。追远的意思是念过去父母、祖先之功德,是这个意思;他们对於国家民族的贡献,我们应当要追怀,应当要常常思慕,效法先贤,是这一个意思!在祭祀的时候,一定要尽其诚敬之心,要尽思慕之心;不单单是春秋祭祀而已!更重要的是,这一个做子女的,对於自己家族的历史,必须要晓得;如果不晓得,这个追远就谈不上了。这是在我们近代教育里面,最疏忽的一层。
现在要问问你,你的父母,你当然晓得,没有问题;你的祖父母,知道的不多了;曾祖父母,不知道了。何况在曾祖父母以上的呢?不晓得了!这有什么影响?家庭的观念没有了,对於父母、祖先敬爱之心没有了。对於父母祖先没有敬爱之心,兄弟姊妹就不能团结,所以这个关系非常之大,不可以疏忽。
因此在从前,我想台湾大概也不例外。我记得在小的时候,抗战之前;抗战以后,我们都是在外面流亡,都离开故乡。我们在家乡的时候,每一年都要修谱(家谱),这一年当中,哪些人过去了,哪些家里生了小孩。所以这个家谱就好像现在户口调查一样,每一年要整理一次。每一个人一生的事迹,总是简简单单都要把它记在家谱当中:知道我们的原祖从哪里来的?什么原因到这个地方来定居?这一共传了多少代?历代祖先当中,我们对这个地方、这个社会有些什么贡献?这才谈得上追远!
这一句「慎终追远」都是讲的孝道。诸位想想,人能够思慕祖先,能够思慕先贤,这个人决定不会做坏事情。为什么?做了坏事情,羞辱祖先,羞辱父母。他在社会上一定是善人,一定是君子。所以在此地曾子就劝勉那些在位之人(政治领袖),办理政治只要把一个慎终、一个追远这两桩事情做好,则「民德归厚」。归是归其所,所在什么地方?所在淳厚的风俗。风俗淳厚,社会就安定,国家才能享长治久安,富强康乐。
所以在从前,是非常重视政治的。现在到台湾,我们政府所提倡的,这些年来有祭孔,祭孔是不忘老师的恩德!有祭先烈,忠烈祠是祭先烈,这是为国家殉难的,有功於国家的这一些将士们。可是所缺乏的,那个大根大本是祖先。祭祖、祭孔、祭先烈,这是鼎之三足,缺了一个,那两个都还是有问题!有什么问题?不能尽其诚,这是鼎之三足!
只有在佛门,这个追远是老师。因为佛教里面只有一个根本,就是老师。世间法里有三个根本,就是祖先、老师,另外一个是天地。你看江南一带,供祖先牌位写「天、地、君、亲、师」,是这样的供法的。所以世间是三个根本,出世间就是一个根本,就是老师。人要把本忘了,决不会有成就,诸位要记住这一条。
民德,德是与心性相应就叫做德。古人有所谓「德者性之端也」,端是本性之正就叫德;而不是性之邪,是性之正。我们中国自古以来所提倡的是以孝治天下,你看历代帝王的諡号里面都有一个「孝」字;不管他是真孝、还是假孝,他这个諡号里面一定要有一个「孝」字。表示什么?以孝治天下。他本人就要做老百姓的榜样,自己就要做到慎终追远,上行下效!帝王本身能这样做,当然这些王公大臣们效法,老百姓大家都效法。所以一个领导的人,能够行慎终、追远这两桩事,就能够化民成俗,使老百姓人人归於诚敬厚重。这是这一段一般的意思。
在注解里面,这个境界就提升了,提升到菩萨的境界了:
【厚是本性之德,复其本性,故似归家。】
这个地方讲民德归厚是「复其本性」。何以说孝道能「复其本性」?这个话也不是随便说说的,确实佛法是奠立在孝道的基础上。你看,佛法很重视教学的艺术,在佛法的名词叫表法;表法在今天讲就是教学的艺术。大乘佛法这个四大菩萨,就代表了整个佛法。四大菩萨不但代表佛法的纲领,同时还代表修学的程序。
第一位就是地藏菩萨。大家晓得《地藏经》是佛门的孝经!学佛,从哪里学起?一定从地藏菩萨学起。好像我们在世间要建立一个事业,首先要有地;没有地,什么事都办不成!我们要建立一个寺庙,先要有一块地;没有地,这个庙建不成;我们要开一个店,也先要有一块地,然后才能建这个店面;我们住家要盖一个房子,也要先有个地。可见得地是第一先决条件。学佛从哪里学起?从地藏菩萨学起,这就没错了!
你从其他法门上学起都有问题,都不是从根本上学起。你要从地藏菩萨学起,一定会有成就。为什么?你从根本上学起的。地藏所代表的就是孝,孝是心之地!把这个孝发扬光大,就是「横遍十方,竖穷三际」的本性;所以是「本性之德」,心地仁厚是从孝道里面生的。我们看补注:
【知真性无量无边,不生不灭,则知民德本厚。流于薄者,习为之也。教民慎终追远,其事甚多。不但丧尽其礼,祭尽其诚而已。言其小者。如一粥一饭,当思来处不易,便是追远。饭食已讫,一箸一器,必安放整齐,便是慎终。言其大者。如弘扬净土法门。教人临命终时。一心念佛。求生净土。是真慎终。发弘誓愿。普度众生。以报多生多劫父母养育之恩。是真追远。然非教天下人民皆悉归依三宝。安能归其本厚之性德乎。三宝者。佛法僧也。佛是自觉觉他。觉行圆满之果位。法是脱苦得乐。去染修净之良方。僧是绍隆佛种弘扬正法之菩萨罗汉诸圣贤也。】
「知真性无量无边,不生不灭,则知民德本厚。」我们必须要有这一个认识。如果诸位果然有这个认识,我们的菩萨道就有指望,就能够修得成。首先要改变我们的观念:一切众生皆有佛性、一切众生本来仁厚。因为仁厚是性德,他既然有本性,那怎么会不具足性德!这就是佛眼睛里面看一切众生都是佛,道理就在此地。
「流于薄者,习为之也。」孔子说:「性相近也,习相远也。」从性德上来看,大家一样;从习气上来看,这就不一样了。所以,这个性又叫本性,有习性。本性是相同,本性是真性;习性不相同,习性不是真性;真与妄要能够辨别。恢复本性,就是返妄归真。
「教民慎终追远,其事甚多。」在前面我们讲得非常广泛。
「不但丧尽其礼,祭尽其诚而已。」因为这两句,曾子的本意就是「丧尽其礼、祭尽其诚」,说得很狭义。但是这个意思可以引申,引申这个意思就非常广大了。下面就是引申的意思。
「言其小者」,这就是日常生活当中的小事。
「如一粥一饭,当思来处不易,便是追远。」所以刚才讲,慎终追远要从小事、小地方去做,然后你才能成就无量无边的功德,你才能成就大事。样样事情都要想到来处不易,出家人更要知道惜福,十方信众供养的钱,要知道每一块钱人家都流血流汗不容易得来供养这边,你要是浪费了,照这个话说,缺德!
诸位想想,释迦牟尼佛是圆满菩萨,人家还是出去托钵,三衣一钵。我们这个德行能比他还好吗?拿最近的虚云老和尚、印光法师,我们能比得上人家吗?人家信徒的供养,你看他做些什么事情?他有没有自己在享受?他为什么不享受?他知道人家是慎终追远。我刚刚出家是什么样子?到我老死成佛,还是这个样子;成佛之后,度化众生,还是这个样子,所以他能成就。为什么?始终如一,这就叫做追远。要想想,多替别人想想。
「饭食已讫,一箸一器,必安放整齐,便是慎终。」这是举一个例子。平常吃饭吃完了之后,碗筷要洗干净,放在原来的地方,这是慎终!事情做完了,恢复原状!所以看一个人有没有成就,就在这些小地方看。看看他办事之初以及事情办完了之后,他怎么收场?是不是有始有终?就可以看到这个人他有没有成就,他现在做一桩事业后来会不会成功。
这都说的小事,而这些小事很容易被我们疏忽掉了。事情虽然小,影响太大了。为什么?前面讲:「流于薄者,习为之也。」你养成这种习惯,所以你的德就薄了。德薄,这是凡夫!这个境界愈流愈往下流了,不会提升的。
我们不说佛法里,我们拿世间法来讲。世间一个贤明的领袖,他用人从哪里观察,他又没有经过缜密的调查,也跟你没有交情,素昧生平,召集那些人来,他马上就要用那些人,选拔一批干部出来替他负责任。他凭什么?就是观察这些小事情,用人用什么样的人,用谨慎的人,做事情有始有终,好!叫你写个自传,这是最普通的了。你们几个人去应徵,写个自传,纸张发给你们,他看你写。写完送来之后,他看你们收拾;桌子上弄了墨水,写得脏脏的;写得再好,他也不要你。为什么?不谨慎。写得不如别人,但是做事情很谨慎,写完之后,桌子干干净净的,桌子、椅子重新给它摆好,恢复原来的样子,人家一看就晓得你做事情有始有终。所以就从这些小事情小地方看,我们要从这些地方疏忽了,人家就不用我了。人家是有道理的,并不是人家跟我有怨仇,有过不去,而是我们自己做得实在是太不像样了!我们想想,我们自己日常生活当中,是不是做到有始有终?小事情能够有始有终,大的事情才能成就。
下面再讲大的,「言其大者。如弘扬净土法门。教人临命终时。一心念佛。求生净土。是真慎终。」这是讲大的,也符合了曾子这一句话的精神所在。这个地方单单提净土法门也有道理,蕅益大师是我们净土宗的祖师,这是不忘本,他是净土宗的祖师,出言就是不离开我们自己本门的学问。在整个佛教教义里面来说,也确实是如此。你看《华严经》到最后,普贤菩萨「十大愿王导归极乐」,这是真慎终!可以给蕅益大师作印证。蕅益大师这一句话是言来有自,尤其理论的依据不是随便说的。
「发弘誓愿。普度众生。以报多生多劫父母养育之恩。是真追远。」我们世间人追远,只知道这个世间这一系的父母。道缘开了之后,才晓得多生多劫、六道轮回当中,过去为我们父母、为我们眷属者,不可胜计!数量无量无边。我们如何去报答他的恩?怎样去救度他?一定自己要发大愿,要真正的修行,弘法利生,这样才能报多生多劫父母养育之恩,而不是这一生一世的,所以这是真追远。
「然非教天下人民皆悉归依三宝。安能归其本厚之性德乎。」讲到返妄归真,若不归依三宝,返妄归真就很难办得到。发弘誓愿,普度众生,主要的就是要教人归依三宝。
归依三宝,诸位听了千万不要认为我已经归依了。怕的是「归依」这两个字的意思没搞清楚。归是什么?回头!我们的心还在五欲六尘上,还在名闻利养上,这没有归。归是教你从名闻利养、五欲六尘里回来,这才叫归。依是依靠,我们起心动念、所作所为都要依三宝为标准,这个才叫归依!
三宝里面,六祖给我们说:「佛者觉也,法者正也,僧者净也。」佛是什么?佛是觉也,不迷!起心动念,一切造作不迷,这是「归依佛」。法是什么?法者正也,起心动念办一切事情,正直不偏不邪,这是「归依法」。僧是什么?僧者净也,僧就是清净心,心地清净,一尘不染,这是「归依僧」。
如果我们要合三菩提心来讲,「佛」是平等心,「法是」慈悲心、是智慧心,「僧」是清净心。我们二六时中,是不是以这样的心来行事?依这样的心行事,这就叫归依三宝。所以才能够「归其本厚之性」,返本还原!
下面就是简略的解释这个三宝,「三宝者。佛法僧也。佛是自觉觉他。觉行圆满之果位。」我们自己也不迷,就是自觉;我们还劝一切众生不要迷,就是觉他。自迷,再迷他,那就不是归依三宝了!我们自己要问问,是不是自迷而迷人?干了这种事情,这就不得了了。
「法是脱苦得乐。去染修净之良方。」方是方便,就是善巧方便!善巧方便用在哪里?用在破迷开悟,离苦得乐。这是法宝。
「僧是绍隆佛种弘扬正法之菩萨罗汉诸圣贤也。」这是讲的人,这是就佛门的意思来讲慎终追远,民德归厚。
再看下面一章:
【子禽问於子贡曰。夫子至於是邦也。必闻其政。求之与,抑与之与。子贡曰夫子温、良、恭、俭、让以得之。夫子之求之也,其诸异乎人之求之与。】
「子禽问於子贡曰。夫子至於是邦也。必闻其政。求之与,抑与之与。」子禽、子贡都是孔老夫子的学生,他们两个同学在一块要讨论,谈到老师。邦,就是诸侯小国。老师每到一个地方,到那里一定能够听到他们那边的政治、风俗、民情,会有人告诉他,他不要去打听,自然就会有人自动的来向他报告。所以子禽就很奇怪,为什么他的老师每到一个地方,不必打听,就有那么多人自动的来跟他报告。这是我们的老师求他的呢?还是那些人主动的来提供的呢?这就问的这么一个意思。
子贡答覆他,「子贡曰夫子温、良、恭、俭、让以得之。夫子之求之也,其诸异乎人之求之与。」夫子是称老师。我们老师是求,跟别人求的不一样。夫子怎么求得来的呢?夫子是修德以求得的。有没有求?有求,修德以求。内修德,外有感应,虽然是讲求,但是不一样的,所以要修德!
我们现在这个社会跟从前不一样,在我们中国,选举可以说是由来远矣!不是到现在才讲选举。中国自三代就有选举,选贤与能,两汉的「举贤良」就是选举。但是那个时候选举,并不像现在是老百姓投票来选举,竞选的人还要竞。从前不竞,从前那个选举,被选举的人都让,都很谦虚,个个都谦让。不像现在说:「你们都不行,只有我行。」怎么有这个选举法的!
从前选举,那个选举人是地方官吏,而被选举人第一个条件孝子;选孝廉!第二是廉洁,平常做事情,办事公正廉明,又能孝顺父母、尊敬长辈,选这种人。而且选举,在政治上,今天讲考绩是列为第一个要项,第一个重要的考绩。譬如,你在这边作县长、作地方官,你在这里做了三年,三年当中要不能替国家选几个人才出来,你这个官就要撤职查办。什么事情办得好,都不行。为什么?你没有替国家选人才。从前选拔人才,政绩列为一个重要项目。所以,中国自古以来就非常重视选举。
可是从前选举人所具备的是德行,就跟此地一样,夫子有「温、良、恭、俭、让」!现在虽然制度不同了,如果大家要多念孔子公的书,我想想他要出来竞选的话,也用不著去贴那些海报,到处去拜托。用不著那些,在家里说一声:「我可以出来竞选。」大家就都投他的票了。
你们要不相信,我举一个人给诸位说说。过去在台中,我们台中李老师,台中市的人没有不知道他的,他如果在莲社、在图书馆说一声:「我出来当台中市长。」就行了,保险就把他选上了。他也不要去拜托、拜托。为什么?人家有那个德行在,大家都知道这是个大好人,这是个有学问的人。只要他肯答应一声,拉票的事情,自然有学生们到处去办了。莲社的莲友,登记有姓名、有住址就有二十多万,一个人拉十个人,就有两百多万了。你想想看,这是很容易的事情。所以要有德!
你看现在这个竞选,真是劳民伤财!他要把那些钱财拿来做社会慈善公益事业,哪一个老百姓不感激他!他下一次再选举时,「我愿意出来」,大家都投他票。他也不要活动费了,把这些活动经费多做点好事,多做点慈善公益事业,不要浪费在选举上,这又有什么不好!
我们再看这一段注解:
【此可与美玉章参看。子贡以沽、与藏,为问。夫子再言沽之。只是待价二字,便与寻常沽法不同。今子禽以求,并与,为问。子贡亦言求之。只是说出温、良、恭、俭、让五字,便与寻常求法不同。若竟说不求不沽,则与巢许何别。若竟说求之沽之,则与功名之士何别。若知舜禹有天下,而不与焉。颜子居陋巷,而非置斯民於度外。则知富强礼乐,春风沂水。合则双美离则两偏矣。】
「此可与美玉章参看。」美玉章里面也是子贡说的话;这一章是子禽问子贡。这两章意思是很接近,所以大师提出来叫我们参考一下。
「子贡以沽、与藏,为问。」这讲美玉!我们是要把它藏起来?还是要把它卖掉?这是比喻什么?比喻孔老夫子!「老夫子,你有这样的德行,有这样的才华,你是自己藏起来?还是你卖给帝王之家,出来替老百姓办事」?用美玉做比喻,是说这个意思。
「夫子再言沽之。」夫子听了这个话,当然懂得他的意思。「我不藏,我要卖」;要卖,他要卖。
「只是待价二字,便与寻常沽法不同。」孔老夫子一生没有作官,只是待价而估!不轻易的出来,所以「便与寻常沽法不同」。
我们中国这个大贤确确实实是如此。周朝的姜子牙(姜尚),这是大贤,文王要不亲自去拜访他、请求他,他不会出来的。诸葛亮是大贤,刘备三顾茅庐,那么样的诚意来请他,他才答应。这都是孔夫子的态度,待价而估!你没有这一番诚意,而这个诚意是对事,不是对人的。文王确确实实有德於天下,刘备也是一心一意想把国家治好,是为国家、为老百姓求贤!决不是为自己的富贵功名。为一己的富贵功名,他们决定不会出来;这就是孔老夫子的态度,也就是圣贤人的态度。
这一段说:「今子禽以求,并与,为问。子贡亦言求之。只是说出温、良、恭、俭、让五字,便与寻常求法不同。若竟说不求不沽,则与巢许何别。若竟说求之沽之,则与功名之士何别。若知舜禹有天下,而不与焉。颜子居陋巷,而非置斯民於度外。则知富强礼乐,春风沂水。合则双美离则两偏矣。」
这一段的大意,我们过去在讲席当中,也曾经为诸位说过。在《二十五史》里面,《二十五史》是我们国家的正史,里面有一篇叫「隐逸传」,那些人都是贤人,有学问、有道德、又有能力,一生不出来作官,他们作隐士。对国家、社会没有贡献,为什么历史上还要留他的名字?诸位要晓得,表面上好像没有贡献,实际上有很大的贡献,那些人潜移默化,影响大众。教人什么呢?「於人无争,於世无求,知足常乐」!他不要用一句言语,他自己身体所做的,就做到了这十二个字,这是教以身教。诸位想想,每一个老百姓都能够效法於人无争、於世无求、知足常乐,这个国家怎么不太平!这个社会如何不安定!所以他们有很大的功德。
至於出不出来做事?个人机缘不相同。孔子跟周公是同样的程度,一个是有机会为国家主政,周公在世的时候,就相当於现在的行政院长,他有这个机会替国家做事、替老百姓服务。孔老夫子求不求?求;但是求不到,没这个机会,回过头来教学。所以在中国私人办学,从孔老夫子开端!两位都是圣人,一位是代表在位,一位是代表不在位,功德是一样的。
我们佛门里面也有这个例子,所以这个世间法跟出世间法有很多相似的地方。释迦牟尼佛在世的时候,释迦牟尼佛是在位之佛,维摩长者示现不在位之佛。一个示现出家的,一个示现在家的;一个示现出家人的模范,一个示现在家人的榜样。两个都是佛,没有差别,地位是平等的。诸位去读《维摩诘经》,佛的出家弟子,这些大比丘、大阿罗汉,到维摩长者那里去,一定还是要听他的教训,到那里去还是要顶礼,跟佛一样的看待;并没有说是在家人,矮了一截;没有,地位是相等的。
所以在佛法里,诸位好好的去念欧阳大师的「支那内学学院院训释」,佛法里面只有师,只有尊师。在家人是师,出家人还是要尊重他,没有两样。尊师,显教里面没有这些明确的规定,密教里面有明确的规定,密教里面归依三宝,还有上师。上师是本师,在三宝之上,他的地位在佛之上。如果这个上师是在家人,你要归依他的时候,那他的地位在佛之上。对不对?对的。诸位要晓得,密如是,显也如是,有什么两样!
为什么说这个师在佛之上?诸位要晓得,佛是我们的原祖,师好像是父母。佛是祖父母、曾祖父母,他是很上,但是我们依靠父母第一!靠祖父母,祖父母不在了,靠不住了!所以就现前环境来讲,父母是至高无上的,在祖父母之上。诸位一定要懂得这个意思,我们才能真正谈得上尊师重道,才能够谈得上学术的成就。
这些话在今天要提出来谈:一般人去提出来,遭惹是非的,那是免不了。欧阳大师提出来,说话的人比较少一点。为什么?大家晓得这个人对於佛法、世法都是通达之人,他不随便说话的;而且人家说话,举出许多经论来做依据,不是随便说的。所以他告诉我们,佛门只有一个根本,就是老师。
这一段的大意,就是说世出世法都一样,只是际遇有所不同,在我们佛法讲个人的因缘不相同。拿我们讲堂我们所读的《坛经》来说,难道达摩祖师不如六祖吗?慧可、道信、僧灿、弘忍,都比不上六祖吗?给诸位说,没有两样!那为什么到六祖这个时候,佛法在他的手上大大的兴旺起来呢?这是个人际遇不相同。达摩那个际遇连五祖都不如!五祖在黄梅道场,还有一千多众!达摩祖师一个都没有,只好面壁,在少林寺后山上山洞里面面壁九年!没有人找他。这个我们讲他没有法缘,所以只传了一个徒弟、一个学生,就是二祖慧可。个人机缘不一样。机缘不一样,对他的德行有没有损失?没有,完全是一样的。他的平等、他的清净、他的慈悲,完全没有两样,只是众生缘分不相同。
在禅宗里面来讲,六祖法缘最为殊胜,他的学生太多太多了,在他麾下大彻大悟的就有四十三人,这个叫传人!如果他要传底下祖师,一传就四十三位。这四十三位都是得道之人,都是大彻大悟之人。五祖虽然有一千多众,真正能够开悟的,就是六祖一个;一千多个学生当中,只有一个。
像这些地方我们要学世出世间的圣人,有机缘也好,没有机缘也好,他心是清净的,是待沽,而不是求沽;换句话说,他是用随缘,不是用攀缘。求就是攀缘,待是在那里等待有缘,什么样的机缘,怎么作法。宣传、撒广告、到外面去求人,并不是大慈大悲心!缘没有成熟,撒广告、拉信徒都是空的。读这一章经,我们要悟这一个道理。
我们看看古今这些英雄豪杰,有机缘成熟的,他在历史上有一番轰轰烈烈的事业;有没有缘分的,他一生隐居在山里,我们历史上也有他的传记,同是英雄豪杰。有得志、有不得志的;有在位、有不在位的。他们对於国家民族的贡献、影响是一样的,并没有两样。总而言之,人家无论是进也好、是退也好,他心是清净的,心是定的。决不是在位就欢喜,一生不得志就怨天尤人,他们没有。他们如果要求富贵,不是求不到;能求得到的,不求!俗话常讲:「人到无求品自高。」不求!
我们再看下面补注,补注里面顶重要的就是夫子五种德,这是圣人之德:
【子贡圣门言语之选。不但赞孔子入妙。其论因果亦甚精。温则人亲之。良则人信之。恭则人敬之。俭则人便之。让则人与之。故至於是邦。必闻其政。世间一切得失祸福。皆是自因自果。自作自受。故君子求诸己。不愿乎其外。大学言。自天子以至于庶人。壹是皆以修身为本。小人不信因果。不务修身。舍己而求人。行险以徼幸。求之不得。则怨天尤人。而为恶为乱无所不至矣。】
「子贡圣门言语之选。不但赞孔子入妙。其论因果亦甚精。」这几句话是赞叹子贡,子贡在孔子学生里面是有智慧、有辩才的。「言语之选」,在佛门里面讲就是辩才无碍!他对於夫子之赞叹,赞叹得非常得体,赞叹得很恰当。
「温则人亲之。」温就是仁慈、厚道,我们常讲温和;一个人能够温文有礼,人都愿意亲近他。
「良则人信之。」良是善良,我们常讲这个人平易近人、为人正直。平易这叫良,平是平等,易是很容易接近人;拿现在话讲,一点架子都没有,这才容易接近人。摆起架子就不容易接近人。没架子,很公平,很正直,非常的善良,所以大家对这样的人能相信他,能够信得过他。
「恭则人敬之。」恭是待人有礼。自己能够庄重、能够敬人,不轻慢人,所谓「敬人者人恒敬之」,大家对他敬重。
「俭则人便之。」俭是什么?生活节俭,别人跟他相处就很方便;换句话说,绝不麻烦人。这个生活起居,我们佛法里面讲四事供养能随缘。譬如在外面作客,你们喜欢吃什么,我就吃什么,没有挑剔的,这个人好侍候!他要喜欢吃这个、喜欢吃那个,这个麻烦了,叫别人不容易侍候你。所以平素很节俭,能够随缘,生活起居能够随顺大众,这个叫做俭,对於自己有节制。
「让则人与之。」让是谦虚、忍让。你自己不必开口,别人自然就要来照顾你;你缺乏什么,自己不开口,人家看看你缺乏什么,他就会给你送来。为什么?人家晓得你不会开口,你也不会问我要的,你是我们的贵宾,一定要照顾周到。你愈是谦虚,人家愈把你照顾得周到;你要是样样挑剔,这个也讲求,那个也讲求,别人就不关心了。为什么?大概你已经满足了,用不著照顾了,反正你没有的你会叫,你不要我们照顾。
这五种德行,夫子到任何地方去作客,别人都照顾得很周到。不但照顾得很周到,他是一个有学问的人,一定到那个地方,把人家政治、风土、人情、风俗习惯,一五一十都自动的向他报告。他也不要问,人家自动的会来跟他讲。这就是别人喜欢他、又爱他、又尊重他,提出来向他请教。他是具足这种德行,感召得来的。并不是他要到外面去打听打听,「你这个地方政治办得怎么样?风俗习惯怎么样」?用不著打听。
「故至於是邦。必闻其政。」必是必定,一定能够听到的。
「世间一切得失祸福。皆是自因自果。自作自受。故君子求诸己。不愿乎其外。大学言。自天子以至于庶人。壹是皆以修身为本。」这几句话很重要。虽然很重要,几个人能信得过?学佛的人一定要相信,这在佛法里面讲叫根本法,所谓「一饮一啄,莫非前定」,既然前生定了,攀缘求得来的,还是命里面定的;命里面没有,纵然攀缘也求不来。为什么?命里面没有。既然是命里面有的,不攀缘,到那个时候也来。
我们不但从佛法理论上知道这么多,再给诸位说,我们学佛这么多年,在实际生活当中,所体验的也正是如是,确确实实证明了「一饮一啄,莫非前定」,一点都不能勉强。
「皆是自因自果」,自己造因,自己受果报。你造的是福因,你将来就享福;你造的恶因,将来就要受罪。善有善报,恶有恶报!造善因得恶果,无有是处;造恶因想得善果,也无有是处。这个结论就是说明,孔老夫子修的是善因,自然得的是善果。
「君子求诸己,不愿乎其外」,要愿乎内、愿乎自;不愿乎外,不愿乎人。这里面有很深很深的道理,佛法讲得更透彻。求诸己,求什么?在佛法里告诉我们,就是求一个心之平等、心之清净、心之慈悲。这个三心要是得到了,世出世间一切法都通达了,福慧双修!像佛,「福慧二足尊」,福慧都能圆满了,这是真正修行人,真正觉悟了的人。他不修别的,他就是修的平等、清净、慈悲,这个叫从根本上修,能生万法!「不愿乎外」,就是绝不向外攀缘。如果要拿《金刚经》来说,求诸己就是生清净心;「不愿乎外」就是不住六尘生心。
「大学言,自天子以至於庶人。」最尊最贵的人无过於天子,最贫最贱的是庶人。无论富贵、贫贱,无不是以修身为本。
「小人不信因果。不务修身。舍己而求人。行险以徼幸。求之不得。则怨天尤人。而为恶为乱无所不至矣。」这是指这些不相信因果报应的人,不知道修内,要往外面去攀缘,造无量无边的罪业,不晓得回头!轮回流转的苦报是自己造的,不是别人给予他的。
诸位同学,大家好!第五页倒数第五行,照这个顺序来说,这是第九章,它这个一段就是一章。第九章:
【曾子曰。慎终追远,民德归厚矣。】
这一章虽然只有两句,可是意思是很深长。「慎」是谨慎,也是诚敬的意思。古人所谓「靡不有初,鲜克有终」,就是这一句话可以运用在相当大的范围上。以我们求学来说,每一个人都有开始,我们开始求学。可是到毕业,只是剩下的人不多了。拿我们讲堂来说,我们每一部经开头,听讲的人都不少;可是到后来,愈听人愈少了,这就是能够贯彻始终的人不多。
这个地方讲的是「慎终」,单单就这两个字来说,能真正做到「慎」这个字,就是有始有终。佛门里常有一句俗话说:「学佛一年,佛在眼前;学佛二年,佛在西天;学佛三年,佛化云烟。」这个也是讲有始无终,所以不能成就。假如我们能够终始如一,诸位想想,还有什么事情不成就的!所以如何能把最初那一种情绪保持到最后,可以说天下世出世间事,没有不成功的道理!
待人也是如此,初交的朋友很密切,以后处的时间长了,愈来愈疏远;这个待人也是有始无终!我们读《论语》,见到晏仲平(晏子):「善与人交,久而敬之。」那是什么道理?就是始终如初,自自然然能以至诚感人。
所以「慎终」这两个字,它的含义非常之广大。在这一段里面讲的是狭义的,不是我们刚才讲的这么大的范围。它是讲这一个人临命终的时候,子女对於父母临终要慎重、要谨慎,是指这个意思。我们中国古人所谓「老死喻终」,老七十岁以后,这个才叫做终。换句话说,未老而死叫夭折,不能叫终;老死才叫终。
《礼记》里面讲:「君子喻终,小人喻死。」君子是德行、学问成就了,他的死叫终。终有圆满的意思,我们佛法里面叫圆寂。圆是功德圆满,清净寂灭。所以,「终」有这个意思在。小人是德、学都不具足,所以叫死。这个死,一般畜生也叫死。人在德行功业,对这个社会、对国家要没有贡献的话,一个人这一生等於那个畜生,实在没有两样。所以「终」这个字是一个好字。慎终,这个老人从病到终,必须要很小心、很谨慎的去照顾,一点都不可以大意,这是在尽孝!
「追远」是讲祭祀,特别指的是祭祖先。追远的意思是念过去父母、祖先之功德,是这个意思;他们对於国家民族的贡献,我们应当要追怀,应当要常常思慕,效法先贤,是这一个意思!在祭祀的时候,一定要尽其诚敬之心,要尽思慕之心;不单单是春秋祭祀而已!更重要的是,这一个做子女的,对於自己家族的历史,必须要晓得;如果不晓得,这个追远就谈不上了。这是在我们近代教育里面,最疏忽的一层。
现在要问问你,你的父母,你当然晓得,没有问题;你的祖父母,知道的不多了;曾祖父母,不知道了。何况在曾祖父母以上的呢?不晓得了!这有什么影响?家庭的观念没有了,对於父母、祖先敬爱之心没有了。对於父母祖先没有敬爱之心,兄弟姊妹就不能团结,所以这个关系非常之大,不可以疏忽。
因此在从前,我想台湾大概也不例外。我记得在小的时候,抗战之前;抗战以后,我们都是在外面流亡,都离开故乡。我们在家乡的时候,每一年都要修谱(家谱),这一年当中,哪些人过去了,哪些家里生了小孩。所以这个家谱就好像现在户口调查一样,每一年要整理一次。每一个人一生的事迹,总是简简单单都要把它记在家谱当中:知道我们的原祖从哪里来的?什么原因到这个地方来定居?这一共传了多少代?历代祖先当中,我们对这个地方、这个社会有些什么贡献?这才谈得上追远!
这一句「慎终追远」都是讲的孝道。诸位想想,人能够思慕祖先,能够思慕先贤,这个人决定不会做坏事情。为什么?做了坏事情,羞辱祖先,羞辱父母。他在社会上一定是善人,一定是君子。所以在此地曾子就劝勉那些在位之人(政治领袖),办理政治只要把一个慎终、一个追远这两桩事情做好,则「民德归厚」。归是归其所,所在什么地方?所在淳厚的风俗。风俗淳厚,社会就安定,国家才能享长治久安,富强康乐。
所以在从前,是非常重视政治的。现在到台湾,我们政府所提倡的,这些年来有祭孔,祭孔是不忘老师的恩德!有祭先烈,忠烈祠是祭先烈,这是为国家殉难的,有功於国家的这一些将士们。可是所缺乏的,那个大根大本是祖先。祭祖、祭孔、祭先烈,这是鼎之三足,缺了一个,那两个都还是有问题!有什么问题?不能尽其诚,这是鼎之三足!
只有在佛门,这个追远是老师。因为佛教里面只有一个根本,就是老师。世间法里有三个根本,就是祖先、老师,另外一个是天地。你看江南一带,供祖先牌位写「天、地、君、亲、师」,是这样的供法的。所以世间是三个根本,出世间就是一个根本,就是老师。人要把本忘了,决不会有成就,诸位要记住这一条。
民德,德是与心性相应就叫做德。古人有所谓「德者性之端也」,端是本性之正就叫德;而不是性之邪,是性之正。我们中国自古以来所提倡的是以孝治天下,你看历代帝王的諡号里面都有一个「孝」字;不管他是真孝、还是假孝,他这个諡号里面一定要有一个「孝」字。表示什么?以孝治天下。他本人就要做老百姓的榜样,自己就要做到慎终追远,上行下效!帝王本身能这样做,当然这些王公大臣们效法,老百姓大家都效法。所以一个领导的人,能够行慎终、追远这两桩事,就能够化民成俗,使老百姓人人归於诚敬厚重。这是这一段一般的意思。
在注解里面,这个境界就提升了,提升到菩萨的境界了:
【厚是本性之德,复其本性,故似归家。】
这个地方讲民德归厚是「复其本性」。何以说孝道能「复其本性」?这个话也不是随便说说的,确实佛法是奠立在孝道的基础上。你看,佛法很重视教学的艺术,在佛法的名词叫表法;表法在今天讲就是教学的艺术。大乘佛法这个四大菩萨,就代表了整个佛法。四大菩萨不但代表佛法的纲领,同时还代表修学的程序。
第一位就是地藏菩萨。大家晓得《地藏经》是佛门的孝经!学佛,从哪里学起?一定从地藏菩萨学起。好像我们在世间要建立一个事业,首先要有地;没有地,什么事都办不成!我们要建立一个寺庙,先要有一块地;没有地,这个庙建不成;我们要开一个店,也先要有一块地,然后才能建这个店面;我们住家要盖一个房子,也要先有个地。可见得地是第一先决条件。学佛从哪里学起?从地藏菩萨学起,这就没错了!
你从其他法门上学起都有问题,都不是从根本上学起。你要从地藏菩萨学起,一定会有成就。为什么?你从根本上学起的。地藏所代表的就是孝,孝是心之地!把这个孝发扬光大,就是「横遍十方,竖穷三际」的本性;所以是「本性之德」,心地仁厚是从孝道里面生的。我们看补注:
【知真性无量无边,不生不灭,则知民德本厚。流于薄者,习为之也。教民慎终追远,其事甚多。不但丧尽其礼,祭尽其诚而已。言其小者。如一粥一饭,当思来处不易,便是追远。饭食已讫,一箸一器,必安放整齐,便是慎终。言其大者。如弘扬净土法门。教人临命终时。一心念佛。求生净土。是真慎终。发弘誓愿。普度众生。以报多生多劫父母养育之恩。是真追远。然非教天下人民皆悉归依三宝。安能归其本厚之性德乎。三宝者。佛法僧也。佛是自觉觉他。觉行圆满之果位。法是脱苦得乐。去染修净之良方。僧是绍隆佛种弘扬正法之菩萨罗汉诸圣贤也。】
「知真性无量无边,不生不灭,则知民德本厚。」我们必须要有这一个认识。如果诸位果然有这个认识,我们的菩萨道就有指望,就能够修得成。首先要改变我们的观念:一切众生皆有佛性、一切众生本来仁厚。因为仁厚是性德,他既然有本性,那怎么会不具足性德!这就是佛眼睛里面看一切众生都是佛,道理就在此地。
「流于薄者,习为之也。」孔子说:「性相近也,习相远也。」从性德上来看,大家一样;从习气上来看,这就不一样了。所以,这个性又叫本性,有习性。本性是相同,本性是真性;习性不相同,习性不是真性;真与妄要能够辨别。恢复本性,就是返妄归真。
「教民慎终追远,其事甚多。」在前面我们讲得非常广泛。
「不但丧尽其礼,祭尽其诚而已。」因为这两句,曾子的本意就是「丧尽其礼、祭尽其诚」,说得很狭义。但是这个意思可以引申,引申这个意思就非常广大了。下面就是引申的意思。
「言其小者」,这就是日常生活当中的小事。
「如一粥一饭,当思来处不易,便是追远。」所以刚才讲,慎终追远要从小事、小地方去做,然后你才能成就无量无边的功德,你才能成就大事。样样事情都要想到来处不易,出家人更要知道惜福,十方信众供养的钱,要知道每一块钱人家都流血流汗不容易得来供养这边,你要是浪费了,照这个话说,缺德!
诸位想想,释迦牟尼佛是圆满菩萨,人家还是出去托钵,三衣一钵。我们这个德行能比他还好吗?拿最近的虚云老和尚、印光法师,我们能比得上人家吗?人家信徒的供养,你看他做些什么事情?他有没有自己在享受?他为什么不享受?他知道人家是慎终追远。我刚刚出家是什么样子?到我老死成佛,还是这个样子;成佛之后,度化众生,还是这个样子,所以他能成就。为什么?始终如一,这就叫做追远。要想想,多替别人想想。
「饭食已讫,一箸一器,必安放整齐,便是慎终。」这是举一个例子。平常吃饭吃完了之后,碗筷要洗干净,放在原来的地方,这是慎终!事情做完了,恢复原状!所以看一个人有没有成就,就在这些小地方看。看看他办事之初以及事情办完了之后,他怎么收场?是不是有始有终?就可以看到这个人他有没有成就,他现在做一桩事业后来会不会成功。
这都说的小事,而这些小事很容易被我们疏忽掉了。事情虽然小,影响太大了。为什么?前面讲:「流于薄者,习为之也。」你养成这种习惯,所以你的德就薄了。德薄,这是凡夫!这个境界愈流愈往下流了,不会提升的。
我们不说佛法里,我们拿世间法来讲。世间一个贤明的领袖,他用人从哪里观察,他又没有经过缜密的调查,也跟你没有交情,素昧生平,召集那些人来,他马上就要用那些人,选拔一批干部出来替他负责任。他凭什么?就是观察这些小事情,用人用什么样的人,用谨慎的人,做事情有始有终,好!叫你写个自传,这是最普通的了。你们几个人去应徵,写个自传,纸张发给你们,他看你写。写完送来之后,他看你们收拾;桌子上弄了墨水,写得脏脏的;写得再好,他也不要你。为什么?不谨慎。写得不如别人,但是做事情很谨慎,写完之后,桌子干干净净的,桌子、椅子重新给它摆好,恢复原来的样子,人家一看就晓得你做事情有始有终。所以就从这些小事情小地方看,我们要从这些地方疏忽了,人家就不用我了。人家是有道理的,并不是人家跟我有怨仇,有过不去,而是我们自己做得实在是太不像样了!我们想想,我们自己日常生活当中,是不是做到有始有终?小事情能够有始有终,大的事情才能成就。
下面再讲大的,「言其大者。如弘扬净土法门。教人临命终时。一心念佛。求生净土。是真慎终。」这是讲大的,也符合了曾子这一句话的精神所在。这个地方单单提净土法门也有道理,蕅益大师是我们净土宗的祖师,这是不忘本,他是净土宗的祖师,出言就是不离开我们自己本门的学问。在整个佛教教义里面来说,也确实是如此。你看《华严经》到最后,普贤菩萨「十大愿王导归极乐」,这是真慎终!可以给蕅益大师作印证。蕅益大师这一句话是言来有自,尤其理论的依据不是随便说的。
「发弘誓愿。普度众生。以报多生多劫父母养育之恩。是真追远。」我们世间人追远,只知道这个世间这一系的父母。道缘开了之后,才晓得多生多劫、六道轮回当中,过去为我们父母、为我们眷属者,不可胜计!数量无量无边。我们如何去报答他的恩?怎样去救度他?一定自己要发大愿,要真正的修行,弘法利生,这样才能报多生多劫父母养育之恩,而不是这一生一世的,所以这是真追远。
「然非教天下人民皆悉归依三宝。安能归其本厚之性德乎。」讲到返妄归真,若不归依三宝,返妄归真就很难办得到。发弘誓愿,普度众生,主要的就是要教人归依三宝。
归依三宝,诸位听了千万不要认为我已经归依了。怕的是「归依」这两个字的意思没搞清楚。归是什么?回头!我们的心还在五欲六尘上,还在名闻利养上,这没有归。归是教你从名闻利养、五欲六尘里回来,这才叫归。依是依靠,我们起心动念、所作所为都要依三宝为标准,这个才叫归依!
三宝里面,六祖给我们说:「佛者觉也,法者正也,僧者净也。」佛是什么?佛是觉也,不迷!起心动念,一切造作不迷,这是「归依佛」。法是什么?法者正也,起心动念办一切事情,正直不偏不邪,这是「归依法」。僧是什么?僧者净也,僧就是清净心,心地清净,一尘不染,这是「归依僧」。
如果我们要合三菩提心来讲,「佛」是平等心,「法是」慈悲心、是智慧心,「僧」是清净心。我们二六时中,是不是以这样的心来行事?依这样的心行事,这就叫归依三宝。所以才能够「归其本厚之性」,返本还原!
下面就是简略的解释这个三宝,「三宝者。佛法僧也。佛是自觉觉他。觉行圆满之果位。」我们自己也不迷,就是自觉;我们还劝一切众生不要迷,就是觉他。自迷,再迷他,那就不是归依三宝了!我们自己要问问,是不是自迷而迷人?干了这种事情,这就不得了了。
「法是脱苦得乐。去染修净之良方。」方是方便,就是善巧方便!善巧方便用在哪里?用在破迷开悟,离苦得乐。这是法宝。
「僧是绍隆佛种弘扬正法之菩萨罗汉诸圣贤也。」这是讲的人,这是就佛门的意思来讲慎终追远,民德归厚。
再看下面一章:
【子禽问於子贡曰。夫子至於是邦也。必闻其政。求之与,抑与之与。子贡曰夫子温、良、恭、俭、让以得之。夫子之求之也,其诸异乎人之求之与。】
「子禽问於子贡曰。夫子至於是邦也。必闻其政。求之与,抑与之与。」子禽、子贡都是孔老夫子的学生,他们两个同学在一块要讨论,谈到老师。邦,就是诸侯小国。老师每到一个地方,到那里一定能够听到他们那边的政治、风俗、民情,会有人告诉他,他不要去打听,自然就会有人自动的来向他报告。所以子禽就很奇怪,为什么他的老师每到一个地方,不必打听,就有那么多人自动的来跟他报告。这是我们的老师求他的呢?还是那些人主动的来提供的呢?这就问的这么一个意思。
子贡答覆他,「子贡曰夫子温、良、恭、俭、让以得之。夫子之求之也,其诸异乎人之求之与。」夫子是称老师。我们老师是求,跟别人求的不一样。夫子怎么求得来的呢?夫子是修德以求得的。有没有求?有求,修德以求。内修德,外有感应,虽然是讲求,但是不一样的,所以要修德!
我们现在这个社会跟从前不一样,在我们中国,选举可以说是由来远矣!不是到现在才讲选举。中国自三代就有选举,选贤与能,两汉的「举贤良」就是选举。但是那个时候选举,并不像现在是老百姓投票来选举,竞选的人还要竞。从前不竞,从前那个选举,被选举的人都让,都很谦虚,个个都谦让。不像现在说:「你们都不行,只有我行。」怎么有这个选举法的!
从前选举,那个选举人是地方官吏,而被选举人第一个条件孝子;选孝廉!第二是廉洁,平常做事情,办事公正廉明,又能孝顺父母、尊敬长辈,选这种人。而且选举,在政治上,今天讲考绩是列为第一个要项,第一个重要的考绩。譬如,你在这边作县长、作地方官,你在这里做了三年,三年当中要不能替国家选几个人才出来,你这个官就要撤职查办。什么事情办得好,都不行。为什么?你没有替国家选人才。从前选拔人才,政绩列为一个重要项目。所以,中国自古以来就非常重视选举。
可是从前选举人所具备的是德行,就跟此地一样,夫子有「温、良、恭、俭、让」!现在虽然制度不同了,如果大家要多念孔子公的书,我想想他要出来竞选的话,也用不著去贴那些海报,到处去拜托。用不著那些,在家里说一声:「我可以出来竞选。」大家就都投他的票了。
你们要不相信,我举一个人给诸位说说。过去在台中,我们台中李老师,台中市的人没有不知道他的,他如果在莲社、在图书馆说一声:「我出来当台中市长。」就行了,保险就把他选上了。他也不要去拜托、拜托。为什么?人家有那个德行在,大家都知道这是个大好人,这是个有学问的人。只要他肯答应一声,拉票的事情,自然有学生们到处去办了。莲社的莲友,登记有姓名、有住址就有二十多万,一个人拉十个人,就有两百多万了。你想想看,这是很容易的事情。所以要有德!
你看现在这个竞选,真是劳民伤财!他要把那些钱财拿来做社会慈善公益事业,哪一个老百姓不感激他!他下一次再选举时,「我愿意出来」,大家都投他票。他也不要活动费了,把这些活动经费多做点好事,多做点慈善公益事业,不要浪费在选举上,这又有什么不好!
我们再看这一段注解:
【此可与美玉章参看。子贡以沽、与藏,为问。夫子再言沽之。只是待价二字,便与寻常沽法不同。今子禽以求,并与,为问。子贡亦言求之。只是说出温、良、恭、俭、让五字,便与寻常求法不同。若竟说不求不沽,则与巢许何别。若竟说求之沽之,则与功名之士何别。若知舜禹有天下,而不与焉。颜子居陋巷,而非置斯民於度外。则知富强礼乐,春风沂水。合则双美离则两偏矣。】
「此可与美玉章参看。」美玉章里面也是子贡说的话;这一章是子禽问子贡。这两章意思是很接近,所以大师提出来叫我们参考一下。
「子贡以沽、与藏,为问。」这讲美玉!我们是要把它藏起来?还是要把它卖掉?这是比喻什么?比喻孔老夫子!「老夫子,你有这样的德行,有这样的才华,你是自己藏起来?还是你卖给帝王之家,出来替老百姓办事」?用美玉做比喻,是说这个意思。
「夫子再言沽之。」夫子听了这个话,当然懂得他的意思。「我不藏,我要卖」;要卖,他要卖。
「只是待价二字,便与寻常沽法不同。」孔老夫子一生没有作官,只是待价而估!不轻易的出来,所以「便与寻常沽法不同」。
我们中国这个大贤确确实实是如此。周朝的姜子牙(姜尚),这是大贤,文王要不亲自去拜访他、请求他,他不会出来的。诸葛亮是大贤,刘备三顾茅庐,那么样的诚意来请他,他才答应。这都是孔夫子的态度,待价而估!你没有这一番诚意,而这个诚意是对事,不是对人的。文王确确实实有德於天下,刘备也是一心一意想把国家治好,是为国家、为老百姓求贤!决不是为自己的富贵功名。为一己的富贵功名,他们决定不会出来;这就是孔老夫子的态度,也就是圣贤人的态度。
这一段说:「今子禽以求,并与,为问。子贡亦言求之。只是说出温、良、恭、俭、让五字,便与寻常求法不同。若竟说不求不沽,则与巢许何别。若竟说求之沽之,则与功名之士何别。若知舜禹有天下,而不与焉。颜子居陋巷,而非置斯民於度外。则知富强礼乐,春风沂水。合则双美离则两偏矣。」
这一段的大意,我们过去在讲席当中,也曾经为诸位说过。在《二十五史》里面,《二十五史》是我们国家的正史,里面有一篇叫「隐逸传」,那些人都是贤人,有学问、有道德、又有能力,一生不出来作官,他们作隐士。对国家、社会没有贡献,为什么历史上还要留他的名字?诸位要晓得,表面上好像没有贡献,实际上有很大的贡献,那些人潜移默化,影响大众。教人什么呢?「於人无争,於世无求,知足常乐」!他不要用一句言语,他自己身体所做的,就做到了这十二个字,这是教以身教。诸位想想,每一个老百姓都能够效法於人无争、於世无求、知足常乐,这个国家怎么不太平!这个社会如何不安定!所以他们有很大的功德。
至於出不出来做事?个人机缘不相同。孔子跟周公是同样的程度,一个是有机会为国家主政,周公在世的时候,就相当於现在的行政院长,他有这个机会替国家做事、替老百姓服务。孔老夫子求不求?求;但是求不到,没这个机会,回过头来教学。所以在中国私人办学,从孔老夫子开端!两位都是圣人,一位是代表在位,一位是代表不在位,功德是一样的。
我们佛门里面也有这个例子,所以这个世间法跟出世间法有很多相似的地方。释迦牟尼佛在世的时候,释迦牟尼佛是在位之佛,维摩长者示现不在位之佛。一个示现出家的,一个示现在家的;一个示现出家人的模范,一个示现在家人的榜样。两个都是佛,没有差别,地位是平等的。诸位去读《维摩诘经》,佛的出家弟子,这些大比丘、大阿罗汉,到维摩长者那里去,一定还是要听他的教训,到那里去还是要顶礼,跟佛一样的看待;并没有说是在家人,矮了一截;没有,地位是相等的。
所以在佛法里,诸位好好的去念欧阳大师的「支那内学学院院训释」,佛法里面只有师,只有尊师。在家人是师,出家人还是要尊重他,没有两样。尊师,显教里面没有这些明确的规定,密教里面有明确的规定,密教里面归依三宝,还有上师。上师是本师,在三宝之上,他的地位在佛之上。如果这个上师是在家人,你要归依他的时候,那他的地位在佛之上。对不对?对的。诸位要晓得,密如是,显也如是,有什么两样!
为什么说这个师在佛之上?诸位要晓得,佛是我们的原祖,师好像是父母。佛是祖父母、曾祖父母,他是很上,但是我们依靠父母第一!靠祖父母,祖父母不在了,靠不住了!所以就现前环境来讲,父母是至高无上的,在祖父母之上。诸位一定要懂得这个意思,我们才能真正谈得上尊师重道,才能够谈得上学术的成就。
这些话在今天要提出来谈:一般人去提出来,遭惹是非的,那是免不了。欧阳大师提出来,说话的人比较少一点。为什么?大家晓得这个人对於佛法、世法都是通达之人,他不随便说话的;而且人家说话,举出许多经论来做依据,不是随便说的。所以他告诉我们,佛门只有一个根本,就是老师。
这一段的大意,就是说世出世法都一样,只是际遇有所不同,在我们佛法讲个人的因缘不相同。拿我们讲堂我们所读的《坛经》来说,难道达摩祖师不如六祖吗?慧可、道信、僧灿、弘忍,都比不上六祖吗?给诸位说,没有两样!那为什么到六祖这个时候,佛法在他的手上大大的兴旺起来呢?这是个人际遇不相同。达摩那个际遇连五祖都不如!五祖在黄梅道场,还有一千多众!达摩祖师一个都没有,只好面壁,在少林寺后山上山洞里面面壁九年!没有人找他。这个我们讲他没有法缘,所以只传了一个徒弟、一个学生,就是二祖慧可。个人机缘不一样。机缘不一样,对他的德行有没有损失?没有,完全是一样的。他的平等、他的清净、他的慈悲,完全没有两样,只是众生缘分不相同。
在禅宗里面来讲,六祖法缘最为殊胜,他的学生太多太多了,在他麾下大彻大悟的就有四十三人,这个叫传人!如果他要传底下祖师,一传就四十三位。这四十三位都是得道之人,都是大彻大悟之人。五祖虽然有一千多众,真正能够开悟的,就是六祖一个;一千多个学生当中,只有一个。
像这些地方我们要学世出世间的圣人,有机缘也好,没有机缘也好,他心是清净的,是待沽,而不是求沽;换句话说,他是用随缘,不是用攀缘。求就是攀缘,待是在那里等待有缘,什么样的机缘,怎么作法。宣传、撒广告、到外面去求人,并不是大慈大悲心!缘没有成熟,撒广告、拉信徒都是空的。读这一章经,我们要悟这一个道理。
我们看看古今这些英雄豪杰,有机缘成熟的,他在历史上有一番轰轰烈烈的事业;有没有缘分的,他一生隐居在山里,我们历史上也有他的传记,同是英雄豪杰。有得志、有不得志的;有在位、有不在位的。他们对於国家民族的贡献、影响是一样的,并没有两样。总而言之,人家无论是进也好、是退也好,他心是清净的,心是定的。决不是在位就欢喜,一生不得志就怨天尤人,他们没有。他们如果要求富贵,不是求不到;能求得到的,不求!俗话常讲:「人到无求品自高。」不求!
我们再看下面补注,补注里面顶重要的就是夫子五种德,这是圣人之德:
【子贡圣门言语之选。不但赞孔子入妙。其论因果亦甚精。温则人亲之。良则人信之。恭则人敬之。俭则人便之。让则人与之。故至於是邦。必闻其政。世间一切得失祸福。皆是自因自果。自作自受。故君子求诸己。不愿乎其外。大学言。自天子以至于庶人。壹是皆以修身为本。小人不信因果。不务修身。舍己而求人。行险以徼幸。求之不得。则怨天尤人。而为恶为乱无所不至矣。】
「子贡圣门言语之选。不但赞孔子入妙。其论因果亦甚精。」这几句话是赞叹子贡,子贡在孔子学生里面是有智慧、有辩才的。「言语之选」,在佛门里面讲就是辩才无碍!他对於夫子之赞叹,赞叹得非常得体,赞叹得很恰当。
「温则人亲之。」温就是仁慈、厚道,我们常讲温和;一个人能够温文有礼,人都愿意亲近他。
「良则人信之。」良是善良,我们常讲这个人平易近人、为人正直。平易这叫良,平是平等,易是很容易接近人;拿现在话讲,一点架子都没有,这才容易接近人。摆起架子就不容易接近人。没架子,很公平,很正直,非常的善良,所以大家对这样的人能相信他,能够信得过他。
「恭则人敬之。」恭是待人有礼。自己能够庄重、能够敬人,不轻慢人,所谓「敬人者人恒敬之」,大家对他敬重。
「俭则人便之。」俭是什么?生活节俭,别人跟他相处就很方便;换句话说,绝不麻烦人。这个生活起居,我们佛法里面讲四事供养能随缘。譬如在外面作客,你们喜欢吃什么,我就吃什么,没有挑剔的,这个人好侍候!他要喜欢吃这个、喜欢吃那个,这个麻烦了,叫别人不容易侍候你。所以平素很节俭,能够随缘,生活起居能够随顺大众,这个叫做俭,对於自己有节制。
「让则人与之。」让是谦虚、忍让。你自己不必开口,别人自然就要来照顾你;你缺乏什么,自己不开口,人家看看你缺乏什么,他就会给你送来。为什么?人家晓得你不会开口,你也不会问我要的,你是我们的贵宾,一定要照顾周到。你愈是谦虚,人家愈把你照顾得周到;你要是样样挑剔,这个也讲求,那个也讲求,别人就不关心了。为什么?大概你已经满足了,用不著照顾了,反正你没有的你会叫,你不要我们照顾。
这五种德行,夫子到任何地方去作客,别人都照顾得很周到。不但照顾得很周到,他是一个有学问的人,一定到那个地方,把人家政治、风土、人情、风俗习惯,一五一十都自动的向他报告。他也不要问,人家自动的会来跟他讲。这就是别人喜欢他、又爱他、又尊重他,提出来向他请教。他是具足这种德行,感召得来的。并不是他要到外面去打听打听,「你这个地方政治办得怎么样?风俗习惯怎么样」?用不著打听。
「故至於是邦。必闻其政。」必是必定,一定能够听到的。
「世间一切得失祸福。皆是自因自果。自作自受。故君子求诸己。不愿乎其外。大学言。自天子以至于庶人。壹是皆以修身为本。」这几句话很重要。虽然很重要,几个人能信得过?学佛的人一定要相信,这在佛法里面讲叫根本法,所谓「一饮一啄,莫非前定」,既然前生定了,攀缘求得来的,还是命里面定的;命里面没有,纵然攀缘也求不来。为什么?命里面没有。既然是命里面有的,不攀缘,到那个时候也来。
我们不但从佛法理论上知道这么多,再给诸位说,我们学佛这么多年,在实际生活当中,所体验的也正是如是,确确实实证明了「一饮一啄,莫非前定」,一点都不能勉强。
「皆是自因自果」,自己造因,自己受果报。你造的是福因,你将来就享福;你造的恶因,将来就要受罪。善有善报,恶有恶报!造善因得恶果,无有是处;造恶因想得善果,也无有是处。这个结论就是说明,孔老夫子修的是善因,自然得的是善果。
「君子求诸己,不愿乎其外」,要愿乎内、愿乎自;不愿乎外,不愿乎人。这里面有很深很深的道理,佛法讲得更透彻。求诸己,求什么?在佛法里告诉我们,就是求一个心之平等、心之清净、心之慈悲。这个三心要是得到了,世出世间一切法都通达了,福慧双修!像佛,「福慧二足尊」,福慧都能圆满了,这是真正修行人,真正觉悟了的人。他不修别的,他就是修的平等、清净、慈悲,这个叫从根本上修,能生万法!「不愿乎外」,就是绝不向外攀缘。如果要拿《金刚经》来说,求诸己就是生清净心;「不愿乎外」就是不住六尘生心。
「大学言,自天子以至於庶人。」最尊最贵的人无过於天子,最贫最贱的是庶人。无论富贵、贫贱,无不是以修身为本。
「小人不信因果。不务修身。舍己而求人。行险以徼幸。求之不得。则怨天尤人。而为恶为乱无所不至矣。」这是指这些不相信因果报应的人,不知道修内,要往外面去攀缘,造无量无边的罪业,不晓得回头!轮回流转的苦报是自己造的,不是别人给予他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