太上感应篇 (第一五0集) 1999/11/21 新加坡净宗学会 档名:19-012-0150
诸位同学,大家好!请看《感应篇》第六十六节:
【形人之丑。讦人之私。】
《汇编》注解里面第一段说得非常好,「人之丑行,所谓言之辱而不可闻於人者也。尔乃形容暴露之,则厚道既伤,阴骘随捐矣」。这一段已经把恶作都给我们说出来了。古人常说:「人非圣贤,孰能无过?」试问问,世间人,别说我们这个世间,六道众生,包括到天道都还是凡夫,见思烦恼没断,哪一个人没有过失?谁没有私隐?所以揭露别人的丑行、私隐,这是最不道德的事情。一般讲最伤感情的事情,丧失自己的厚道,丧失自己的阴德,而跟人结下了深仇大恨,这个我们要知道。言语伤人往往在不知不觉之中,结下来深仇大恨,冤冤相报,没完没了。世间从前读书人知道,都能够谨守。古德讲,修行人最大的忌讳,就是说别人的好丑,「乃至一切世事」,与自己不相干的,「口不可说,心不可思,但口说心思,便是昧了自己」,这个昧就是昧了自己的良心。
后面说得好,「若专炼心,恒搜己过,哪得有工夫管他家屋里事」。这就是六祖惠能大师所说的,「若真修道人,不见世间过」,他不是没有眼睛,不是看不见,没有工夫顾别人的过失,自己一身罪业,一身过失,改过自新都来不及了,哪有时间管别人的事情!所以一个修行人,在一生当中道业有没有成就,这是个关键。喜欢说别人过失,喜欢打听别人过失,这种人决定不是修行人,这种人决定是三途的人。所以我们自己在六道里头,将来的前途如何,自己心里比什么都清楚,比什么都明白。过去有人问我,说「我会不会堕地狱?」我回答他,这个话不必问我,你自己好好检点检点就知道了。《发起菩萨殊胜志乐经》里面,给我们所说的毁谤三宝、毁谤修行人,毁谤之罪都在阿鼻地狱,我们要相信。破和合僧,破坏道场,尤其是一个正法的道场,你一个念头赞叹,得无量无边的福报;一个恶念的毁谤、嫉妒、障碍,造阿鼻地狱罪业,祸福总在一念之间,人就是这么愚痴。
我们想想,我们自己有没有造作这个罪业?自己不是圣贤,必定有造作,只是轻重大小有差别。学佛的人,甚至於出家的人,埋怨释迦牟尼佛,批评祖师大德,多得是。批评经教,批评古大德的言论著作,我们常常看到。而没有去深思,不必说佛经了,古德语录里头,他说的这些话,他为什么要这样说?他对什么人说?他说的用意何在?我们没有去深刻的求了解,任意加批评,就造罪业。我们不了解人家的用心,不了解当时的环境,佛说法,佛常常告诉我们,「佛无有法可说」,祖师大德也无法可说。为什么说法?替众生治病,所以说法他一定有对象,那个对象是什么毛病,对象执著空,佛菩萨就说有;对象执著有,佛菩萨就说空,所谓说法无非是对治毛病,把他的妄想执著打掉而已。其实,他哪里有法好说?何尝说过一句法?破一切众生执著而已。而我们后学的人很糟糕,把佛那些说法就当作证词来审判他,说他说错了。不但自己犯了大病,在这个地方生起妄想分别执著,还叫一些人来附和,叫一些人生起妄想分别执著,你说这个罪过重不重?
我们今天学佛稍稍明白一点意思,诸佛是随类化身,没有一定的身相,随机说法,无有定法可说;说真的话,无有法可说。所以佛在《般若经》上说,有人以为佛说法了,这就叫谤佛,何况其他。你要说佛有法可说,已经就谤佛了,这个意思很深很深,读《般若经》的人多,都没有想到佛这个教训,佛为我们大家的申明。世间人的言行,我们都不能够批评,最好是不批评,所以古德、儒家教人,「非礼勿视,非礼勿听,非礼勿言」,儒家教世人,不合礼的不能看、不能听、不能说。天主教里面,我看到他们所读的经,也是这个说法。它这段感谢经里面几句话说得很好,「主扶救我」,我们很容易被一切人事物迷惑,丧失了理性,求上帝帮助。知道痛悔改过,「专心忆主」,我们念佛,他们念上帝,念要专念,专念就产生效果。说「我心已足」,这是知足。「不图外物」,对於其他的这一切人事物都能够放得下。「主原教我」,原本教我们,「毋听淫声,毋视邪色,毋道非礼之言,毋取非义之物,毋践非礼之地,心毋妄思,意毋妄动」。你看看人家所讲的,我们跟外教少接触,接触之后,我们会五体投地,他们如果能够依教奉行,这是世间的大圣大贤。
天主教里面我看到很多句子,要求信徒要做社会的好榜样,跟我们提出的「学为人师,行为世范」,完全相同。我们净宗讲「信愿行」,他也讲信愿行,他们有三德,信德、望德、爱德,望是希求,信德是「信」,望德是「愿」,爱德是爱天主、爱人如己,是「行」,他们也有信愿行。我们讲六波罗蜜,他里面讲四条,四种枢纽的德行,「智、义、节、勇」。智是智慧;义是布施,不希求回报;节就是忍辱;勇是持戒,勇於改过自新,他们也都有。和平祷词里头尤其殊胜,非常感动人,它能成为世界的大宗教,拥有那么多人的信仰,有它的道理。我们今天讲学佛,实实在在跟人家这样比,远远落在人家后面,人家决定能升天,我们落阿鼻地狱,这是我们要深思反省检点的。他们早晚祈祷,他们有早晚课,早晚祈祷,时时刻刻省察检点自己的过失,改正自己的过失,比我们认真。佛陀虽然有非常殊胜的教诲,可是在末法时期多数流於形式,所以「信解行证」这四个字有名无实。
所以我常常提醒同学们,我们死了以后往哪里去?不要以为自己很年轻,「黄泉路上无老少」。尤其现在世间灾难很多,你看最近台湾的地震,几秒钟的时间,一家人都不见了,我们看到还不能警惕吗?所以印祖指示人,大众学佛要把「死」字贴在额头上,常常要问问自己,怎么办?要真干。我们实在讲很想真干,为什么自己毛病习气改不过来?不是不想改,真想改。我们在大乘经念得很多,仔细思惟改不过来是闻经太少,我们闻法的时间太少。居士林老林长陈光别居士,最后的四年,他听录影带,每天听八个小时,四年没有间断,每一部经都听很多遍,这是佛家讲的「一门深入,长时薰习」,他成功了。他的成功,他抓住了机会,深入经藏,学这一部经。一部经要紧是深入,要能透彻了解经义,我们的信心愿心才生得起来,然后把自己过去的妄想习气才能够纠正过来,这叫真修。时间不算太长,四年的时间,一天用八个小时,这个也是示现给我们看,八十多岁的老人开始用功还来得及。他本来早两年就求往生了,为了护持居士林多住两年。由此可知,这种闻薰的功夫,两年就能成就。
由此可知,我们今天的毛病没有肯真干,过失在此地。我们没有把自私自利忘掉,没有把贪瞋痴慢舍弃,对於佛陀的教诲是若有若无,读诵的时候好像有,境界现前忘得干干净净,一切还是随顺烦恼,还是随顺习气。所以我们要是晚课认真去思惟、去反省,这一天有多少过失,起心动念,言语造作,这一天当中想了几桩好事情,做了几桩好事情,两相一比较就知道了,我们应该往哪里去,这个事情哪里要问别人?所以真正觉悟的人,自己改过自新是我们第一桩紧急的事情。如果起心动念,还去求别人的过失,就是我们自己最大的过失,没有比这个罪更重的,这个心浊恶到极处。今天的社会为什么败坏到这样的地步,就是整个社会大众人人都学会批评别人,轻慢别人,所以才感召这个报应。
我们看看诸佛的净土,世尊给我们说的,那个社会是什么?人人彼此互相赞叹,没有攻讦别人。我们再看看基督教、天主教的经典,他们经典里面所形容的天堂,也是一片赞美的音声,没有毁谤,没有攻讦,值得我们深思,值得我们反省。所以这两句教训,我们要常常记住,决定不能犯。如果犯了这个过失,念佛决定不能往生,为什么?你是恶人,极乐世界是「诸上善人,俱会一处」。你虽然念佛,念得很不错,念得很多,一天念十万声佛号、二十万声佛号,但是你心恶,你的行为恶,往生净土的条件是「心净则佛土净」,心地秽恶不能往生。
诸位同学,大家好!请看《感应篇》第六十六节:
【形人之丑。讦人之私。】
《汇编》注解里面第一段说得非常好,「人之丑行,所谓言之辱而不可闻於人者也。尔乃形容暴露之,则厚道既伤,阴骘随捐矣」。这一段已经把恶作都给我们说出来了。古人常说:「人非圣贤,孰能无过?」试问问,世间人,别说我们这个世间,六道众生,包括到天道都还是凡夫,见思烦恼没断,哪一个人没有过失?谁没有私隐?所以揭露别人的丑行、私隐,这是最不道德的事情。一般讲最伤感情的事情,丧失自己的厚道,丧失自己的阴德,而跟人结下了深仇大恨,这个我们要知道。言语伤人往往在不知不觉之中,结下来深仇大恨,冤冤相报,没完没了。世间从前读书人知道,都能够谨守。古德讲,修行人最大的忌讳,就是说别人的好丑,「乃至一切世事」,与自己不相干的,「口不可说,心不可思,但口说心思,便是昧了自己」,这个昧就是昧了自己的良心。
后面说得好,「若专炼心,恒搜己过,哪得有工夫管他家屋里事」。这就是六祖惠能大师所说的,「若真修道人,不见世间过」,他不是没有眼睛,不是看不见,没有工夫顾别人的过失,自己一身罪业,一身过失,改过自新都来不及了,哪有时间管别人的事情!所以一个修行人,在一生当中道业有没有成就,这是个关键。喜欢说别人过失,喜欢打听别人过失,这种人决定不是修行人,这种人决定是三途的人。所以我们自己在六道里头,将来的前途如何,自己心里比什么都清楚,比什么都明白。过去有人问我,说「我会不会堕地狱?」我回答他,这个话不必问我,你自己好好检点检点就知道了。《发起菩萨殊胜志乐经》里面,给我们所说的毁谤三宝、毁谤修行人,毁谤之罪都在阿鼻地狱,我们要相信。破和合僧,破坏道场,尤其是一个正法的道场,你一个念头赞叹,得无量无边的福报;一个恶念的毁谤、嫉妒、障碍,造阿鼻地狱罪业,祸福总在一念之间,人就是这么愚痴。
我们想想,我们自己有没有造作这个罪业?自己不是圣贤,必定有造作,只是轻重大小有差别。学佛的人,甚至於出家的人,埋怨释迦牟尼佛,批评祖师大德,多得是。批评经教,批评古大德的言论著作,我们常常看到。而没有去深思,不必说佛经了,古德语录里头,他说的这些话,他为什么要这样说?他对什么人说?他说的用意何在?我们没有去深刻的求了解,任意加批评,就造罪业。我们不了解人家的用心,不了解当时的环境,佛说法,佛常常告诉我们,「佛无有法可说」,祖师大德也无法可说。为什么说法?替众生治病,所以说法他一定有对象,那个对象是什么毛病,对象执著空,佛菩萨就说有;对象执著有,佛菩萨就说空,所谓说法无非是对治毛病,把他的妄想执著打掉而已。其实,他哪里有法好说?何尝说过一句法?破一切众生执著而已。而我们后学的人很糟糕,把佛那些说法就当作证词来审判他,说他说错了。不但自己犯了大病,在这个地方生起妄想分别执著,还叫一些人来附和,叫一些人生起妄想分别执著,你说这个罪过重不重?
我们今天学佛稍稍明白一点意思,诸佛是随类化身,没有一定的身相,随机说法,无有定法可说;说真的话,无有法可说。所以佛在《般若经》上说,有人以为佛说法了,这就叫谤佛,何况其他。你要说佛有法可说,已经就谤佛了,这个意思很深很深,读《般若经》的人多,都没有想到佛这个教训,佛为我们大家的申明。世间人的言行,我们都不能够批评,最好是不批评,所以古德、儒家教人,「非礼勿视,非礼勿听,非礼勿言」,儒家教世人,不合礼的不能看、不能听、不能说。天主教里面,我看到他们所读的经,也是这个说法。它这段感谢经里面几句话说得很好,「主扶救我」,我们很容易被一切人事物迷惑,丧失了理性,求上帝帮助。知道痛悔改过,「专心忆主」,我们念佛,他们念上帝,念要专念,专念就产生效果。说「我心已足」,这是知足。「不图外物」,对於其他的这一切人事物都能够放得下。「主原教我」,原本教我们,「毋听淫声,毋视邪色,毋道非礼之言,毋取非义之物,毋践非礼之地,心毋妄思,意毋妄动」。你看看人家所讲的,我们跟外教少接触,接触之后,我们会五体投地,他们如果能够依教奉行,这是世间的大圣大贤。
天主教里面我看到很多句子,要求信徒要做社会的好榜样,跟我们提出的「学为人师,行为世范」,完全相同。我们净宗讲「信愿行」,他也讲信愿行,他们有三德,信德、望德、爱德,望是希求,信德是「信」,望德是「愿」,爱德是爱天主、爱人如己,是「行」,他们也有信愿行。我们讲六波罗蜜,他里面讲四条,四种枢纽的德行,「智、义、节、勇」。智是智慧;义是布施,不希求回报;节就是忍辱;勇是持戒,勇於改过自新,他们也都有。和平祷词里头尤其殊胜,非常感动人,它能成为世界的大宗教,拥有那么多人的信仰,有它的道理。我们今天讲学佛,实实在在跟人家这样比,远远落在人家后面,人家决定能升天,我们落阿鼻地狱,这是我们要深思反省检点的。他们早晚祈祷,他们有早晚课,早晚祈祷,时时刻刻省察检点自己的过失,改正自己的过失,比我们认真。佛陀虽然有非常殊胜的教诲,可是在末法时期多数流於形式,所以「信解行证」这四个字有名无实。
所以我常常提醒同学们,我们死了以后往哪里去?不要以为自己很年轻,「黄泉路上无老少」。尤其现在世间灾难很多,你看最近台湾的地震,几秒钟的时间,一家人都不见了,我们看到还不能警惕吗?所以印祖指示人,大众学佛要把「死」字贴在额头上,常常要问问自己,怎么办?要真干。我们实在讲很想真干,为什么自己毛病习气改不过来?不是不想改,真想改。我们在大乘经念得很多,仔细思惟改不过来是闻经太少,我们闻法的时间太少。居士林老林长陈光别居士,最后的四年,他听录影带,每天听八个小时,四年没有间断,每一部经都听很多遍,这是佛家讲的「一门深入,长时薰习」,他成功了。他的成功,他抓住了机会,深入经藏,学这一部经。一部经要紧是深入,要能透彻了解经义,我们的信心愿心才生得起来,然后把自己过去的妄想习气才能够纠正过来,这叫真修。时间不算太长,四年的时间,一天用八个小时,这个也是示现给我们看,八十多岁的老人开始用功还来得及。他本来早两年就求往生了,为了护持居士林多住两年。由此可知,这种闻薰的功夫,两年就能成就。
由此可知,我们今天的毛病没有肯真干,过失在此地。我们没有把自私自利忘掉,没有把贪瞋痴慢舍弃,对於佛陀的教诲是若有若无,读诵的时候好像有,境界现前忘得干干净净,一切还是随顺烦恼,还是随顺习气。所以我们要是晚课认真去思惟、去反省,这一天有多少过失,起心动念,言语造作,这一天当中想了几桩好事情,做了几桩好事情,两相一比较就知道了,我们应该往哪里去,这个事情哪里要问别人?所以真正觉悟的人,自己改过自新是我们第一桩紧急的事情。如果起心动念,还去求别人的过失,就是我们自己最大的过失,没有比这个罪更重的,这个心浊恶到极处。今天的社会为什么败坏到这样的地步,就是整个社会大众人人都学会批评别人,轻慢别人,所以才感召这个报应。
我们看看诸佛的净土,世尊给我们说的,那个社会是什么?人人彼此互相赞叹,没有攻讦别人。我们再看看基督教、天主教的经典,他们经典里面所形容的天堂,也是一片赞美的音声,没有毁谤,没有攻讦,值得我们深思,值得我们反省。所以这两句教训,我们要常常记住,决定不能犯。如果犯了这个过失,念佛决定不能往生,为什么?你是恶人,极乐世界是「诸上善人,俱会一处」。你虽然念佛,念得很不错,念得很多,一天念十万声佛号、二十万声佛号,但是你心恶,你的行为恶,往生净土的条件是「心净则佛土净」,心地秽恶不能往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