阿难问事佛吉凶经 (第三十二集) 2001/10/8 台湾台视摄影棚 档名:15-014-0032
诸位观众,大家好!请掀开《阿难问事佛吉凶经讲记》第八十面,我们看末后这三句:
【戒贵则尊。无往不吉。岂有忌讳不善者耶。】
《讲记》里头这一段文,我念一念,在倒数第九行。「戒贵则尊,无往不吉」,佛门戒律精神在「诸恶莫作,众善奉行」。这两句是戒律的总纲,世尊为弟子们制定戒律再多,都不超过这两句。「诸恶莫作」是小乘戒,是对自己的;「众善奉行」是菩萨戒,是利益众生的,这两句把世尊一生所讲的戒行全都包括尽了。要做到绝对不恼害众生,我们一定要遵守。一切时、一切处,让众生因我而生烦恼,我就错了。天天要检点,天天要反省,天天要改过自新,这样才能够积功累德。
「与人为善,成人之美」,是善行中最可贵的。这两句话,同修们都懂,也都会说,要怎样去落实,怎样去把它做到,真正变成自己的德行?具足这样的德行,你在这个世间无论做什么事情,可以说无往而不利。明显的,你做的都是好事,利益社会的事,利益众生的事,你会得到许多善缘帮助你,你会遇到一些好人帮助你;冥冥当中,诸佛护念,龙天善神也在帮助你,所以你做事情就很顺利,哪有不吉的道理?「岂有忌讳不善者」。这里头说,人所避忌而讳言者,如人心中恐怖不祥之事,当我们明了「道护为强」的道理,这些忌讳自然就消除了。
我们今天早晨看到美阿战争爆发了,非常之不幸,全世界的人都在关注,对这个事情感到不安。如果我们把这些大道理,前因后果都搞清楚了,然后才知道这件事情不能避免。我们如何面对现实?更应当顺从佛陀的教诲,断恶修善,老实念佛,求生净土。《无量寿经》上讲得很透彻,念佛的人能不能往生,在最后的一念;临终时候最后一念,他是念「阿弥陀佛」,心里头希望求生净土,他有这个愿,「信愿行」统统都具足了,一念就超生死!这个道理,我们今天要告诉大家,灾难来的时候,不怕!这个世间太苦了,极苦世界有什么值得留恋?灾难没有来,不可以死,你不能自杀,自杀有罪,绝对不可以的;灾难来的时候,正好求往生。
所以我们看到九一一纽约世贸大楼被炸的时候,我们在画面上看到有很多人跳楼。跳楼都能往生,只可惜他不懂;他要懂,跳出来之后,心里念阿弥陀佛求生,决定往生。他头脑清楚,他一点都不迷惑,最后一念是阿弥陀佛,最后一个愿望是求生西方极乐世界。所以灾难来的时候,最重要是「不惊不怖」,绝不惊慌,绝不恐怖,你去的地方好,去作佛去了!但是一惊慌、一恐怖,给诸位说,三恶道去了,关键的时刻!所以我们明白这个道理,再大的灾难,对我们来说,我们都平常心看待。万缘放下,真正做到「存好心、说好话、行好事、做好人」,你先把这个条件取得,西方世界都是「诸上善人俱会一处」,我们先要做一个上善之人,什么时候到极乐世界去都没有问题。取极乐世界是随心所欲,决定有把握,一丝毫疑惑都没有,这个在现前比什么都重要!再看底下的经文,在八十一面:
【道之含覆。包弘天地。不达之人。自作罣碍。】
这个『道』是指真心,我们现在一般人讲的真理,在佛法里面讲「诸法实相」,世出世间一切法的真实相,这是大道。它的包含,它的覆盖,是尽虚空遍法界,为什么?《华严经》上说得很清楚,虚空法界一切众生是心性变现出来的,是真心本性。经上是这么说的,十法界依正庄严,「唯心所现,唯识所变」。「道」就是讲的心跟识,能现能变,所以『包弘天地』。
『不达之人,自作罣碍』,「不达」是不通达这个事实真相,於是他自己随顺妄想分别执著,那就造成障碍了;真正通达明了,《华严经》上所说的「理事无碍,事事无碍」。这一句是佛在此地点醒我们,我们学佛要以这个为目标,这个目标在一生当中达不到,另外一个方法就是「老实念佛,求生净土」。生到极乐世界,这四句你自然就明了。下面经文说:
【善恶之事。由人心作。祸福由人。如影追形。响之应声。】
后面两句是比喻。人造善,必定得福报;人造恶,一定得灾祸。所以祸福从哪里来的?是我们自己造作的。自己造,当然还要自己受,自作自受,别人不能代替的,别人也不能够化解的;换句话说,别人也没有能力把你的福加一点,或者把你的祸减少一点,那都是不合理的讲法。业因果报确实丝毫不爽,这是正理,我们一定要懂。比喻里面讲『如影追形,响之应声』,你做的善恶,这个业因永远追著你。至於果报的现行,因遇到缘,果报就现前;因要没有遇到缘,这个因不会结果,遇到缘,果报就现前了,所以事确确实实是因、缘、果。佛家常说:「万法皆空,因果不空。」因果有三种不空:一种是「转变不空」,因会转变成果,果又转变成另一个因,转变不空;「因果相续不空」;「因果循环不空」。所以讲因果不空是讲这三桩事情,讲它的转变、相续、循环。我们要是了解这个事实真相,才知道决定不能用恶意对人。恶意对人、对事、对物,都是自找麻烦,为什么?它转变、相续、循环,那就是我们谚语里头常讲的,「冤冤相报,没完没了」。
这一次美阿的战争,我们也是担心冤冤相报。这两方面的仇恨愈结愈深,世界就不会有安定和平,麻烦在此地。我们明了,我们自己要知道警戒,对於一切人、事、物,一定要用善意,善因结福果。不可以恶意对人,不可以恶意对一切众生,要知道因果可畏!再看底下这段经文:
【戒行之德。应之自然。诸天所护。愿不意违。感动十方。与天参德。功勋巍巍。众圣嗟叹。难可称量。】
戒律里面,凡是律己的,像十善,它上面加上一个不,不杀生、不偷盗、不邪淫、不妄语,加上个「不」,这是禁戒,禁止我们的,五戒也是如此,这是属於自利的。凡是利益众生的,这是菩萨戒,譬如我们不杀生,不杀生是自利,我不但不杀生,我还能够放生,我能够时时刻刻帮助众生、救护众生,这就是菩萨戒了。因此,持戒不仅仅是持自利的小乘戒,更应当要修学利益众生的大乘戒,这个福报才能大。福大,我们才能帮助许许多多苦难众生。而诸位必须记住,救度一切苦难众生,最重要的是帮助他转迷为悟,我们要认清这一点。这就是佛家常常讲的法布施,佛在一切经论里面赞叹法布施,说的是以大千世界七宝布施,都不如为那个众生说四句偈的功德大;四句偈可能让那个众生开悟了,财布施没有法子教人开悟。
由此可知,财布施重要,现在世间难民很多,他们没有吃的、没有穿的,没有居住的房子,迫切需要财布施,社会上不少慈善事业家都已经在做。但是众生为什么会遭这些苦难,这知道的人就不多了。苦难的根源究竟在哪里,要如何从根本上把这个问题化解?这就要靠法布施。所以法布施的功德决不是财布施能够相比的,道理就在此地。今天我们遇到这么大的灾难,我们真正懂得佛法,知道一些道理,知道这些业因果报,知道解脱的方法,我们的心安了,没有恐怖了,没有颠倒妄想。无论在什么时候,无论在什么场所,无论遇到什么灾难,我们都是欢喜心,这个功德利益大,这个不是财布施能够相比的。所以一切布施当中,法布施为第一,道理就在此地。
佛在此地特别著重『戒行之德,应之自然』。这个「应」是感应。我们真正修行,没有戒行是假修行,你信佛有什么用?明理又有什么用?必须把佛在经典讲的道理、教训,落实在自己生活当中,这才管用,这叫「戒行」;有德於心,有德於身。「应之自然」,佛这一句话讲得好,这就是说明业因果报丝毫不爽。
『诸天所护,愿不意违』,这是天神、护法神都护持你,你有愿一定可以达到,所谓是「有愿必成」,「愿不意违」就是有愿必成。你的愿当然是善愿,肯定是利益众生的愿,决不是求自私自利;求自私自利,你戒行之德已经被破坏了。念念为众生,念念为社会,这是大德。不要想自己的利害得失,不要想这个。全心全力,用现在的话来说,为社会服务,为苦难众生服务,尽我们的能力去帮助这些苦难的人。纵然没有这个机缘,我们自己在家里或在道场,「万缘放下,一心念佛」,我这个念佛不是为自己,声声佛号都为全世界苦难众生、为尽虚空遍法界一切众生,这个功德无量无边。如果你念佛都是为自己,这个功德很小,灾难不能够避免。念念为世间、为世界,这个力量大,你跟诸佛菩萨的心愿结合在一起,诸佛菩萨起心动念是为虚空法界一切众生,我也用的是这个心,念念都不改变。这个样子,我们的心同佛心,我们的愿同佛的愿,我们的行自然就同佛之行。「应之自然,诸天所护,愿不意违」,必定得这个殊胜果报。
『感动十方,与天参德,功勋巍巍,众圣嗟叹』。「众圣」是诸佛菩萨都赞叹。我们起心动念感动的范围,完全看你的心量大小,如果你心量很大,我每一句佛号,每一声佛号,都是为尽虚空遍法界一切苦难众生而念的,你必定感动十方三世。你说「我为今天整个地球全世界苦难众生而念的」,你的感动只能感动娑婆世界六道的天神,出不了娑婆世界。为什么?你心量小。一定要拓开心量,「心包太虚,量周沙界」。中国谚常讲「量大福大」,量小哪里来的大福?量一定要大,起心动念、所作所为,都是为虚空法界一切众生,这一段经文就完全都兑现,就落实了。「与天参德」,因为你的心行称性,你的心行与天地万物融合成一体,这「参德」。「功勋巍巍」,这是说你的功德之大!「众圣」,这是一切圣贤人,没有不赞叹你的。戒善之德不可思议,赞叹不尽!我们读这段经文,应当要发大心,修真实的功德,不辜负佛陀慈悲的教诲。下面这一段,八十三面:
【智士达命。没身不邪。善如佛教。可得度世之道。】
『智士』是讲一个有智慧的人,有智慧的人通达明了因缘生法、自然之理,这叫「知天命」。不但知道自己,天地万物没有一样不知道,所以他真正能够尽形寿,『没身』就是尽形寿,不但没有邪行,邪念都没有,这是我们要学习的。『善如佛教』,这个「善」字说得好,一切都顺从佛陀的教诲,对佛陀的教诲没有疑惑,能懂,能理解,能够依教奉行,起心动念、言语造作都如佛陀的教诲,决定不违背。这样修行决定『可得度世之道』,「度世之道」是说了生死、出三界。
经文讲到此地,是这部经世尊为我们说的四桩事情,也就是这部经的四个大段落,四个大单元。为我们说明佛弟子无论在家出家在这个世间,应该怎么生活、怎样工作、怎样处事待人接物,总的纲领原则就是这八个字:「没身不邪,善如佛教」。「没身」是到死,都没有一个邪念,当然你就不会有邪行。什么是我们生活行为的标准?佛陀的教诲。所以经一定要读,一定要熟读。当我们起心动念,立刻就想到佛在经上教我们怎么做的,你念得熟,你才能想得起来;如果你不熟,你在日常生活当中处事待人接物,你必定是随顺自己的烦恼、随顺自己的意思去做,那就是邪知、邪见、邪行,你就错了。这一点非常重要!要想自己在这一生不造业,不随顺佛陀教诲,那是很难办到的,可以说根本办不到。我们再看下面这段经文,第八十四面:
【阿难闻佛说。更整袈裟。头脑著地。唯然世尊。我等有福。得值如来。普恩慈大。愍念一切。为作福田。令得脱苦。】
阿难尊者在此地代表我们大众,听了佛这四番开示之后,表达自己感恩之心。『更整袈裟,头脑著地』,这是礼节,向佛行最敬礼。下面是他说的话,『唯然世尊』,「唯」是表示对佛的教诲诚信到极处;「然」这个字意思很深,然而还有许多人没有遇到佛法,没有听到佛的教诲。「唯」是我们这批有福的人听到了,「然」而还有许多没有听到的,它的意思都包括在这两个字当中。我们这些人有福,能够遇到佛,『值』就是遇到。佛的恩德、佛的慈悲,太大了!
『愍念一切』,「一切」是指九法界有情众生,为虚空法界一切众生作福田。『令得脱苦』,如果佛要不出世,佛要不教化我们,我们对於宇宙人生的真相,宇宙人生的道理,我们怎么会懂?不可能!世间确实有一些聪明的人,譬如我们今天讲的科学家、哲学家、宗教家,他们的智慧,他们的觉悟,都不能跟佛比,在佛法里面不称他们为「正觉」,原因在哪里?为什么佛门里面称正觉,他们不称正觉?第一个,他们没有离开妄想分别执著,这是凡夫;第二个,他们的心量很小,心量不大。世间这些聪明才智,为自己一个国家想,尽忠报国,这很不错了,他没有为世界想;他为世界想,他没有为虚空法界想,所以他的愿力、他的心量不如佛菩萨。佛菩萨无我无私,他还有我有私。有我有私,心量不大,他就不叫正等正觉。唯有佛菩萨称正等正觉。这些我们必须要知道,必须要学习,一定要把自己的心量拓开,要像佛一样,「愍念一切,为作福田,令得脱苦」。只要心量大,愿力大,自行化他,都是众生的福田,都能够感动一切众生。请看八十五面经文:
【佛言至真。而信者少。是世多恶。众生相诅。甚可痛哉。若有信者。若一若两。奈何世恶。乃弊如此。】
这是阿难尊者非常感叹而痛心的一段话,实在讲就是我们现前社会的写照。最重要的,我们要认真反省「我是不是阿难所说的?」佛所讲的话,我们今天把它搜集起来,称之为《大藏经》。《大藏经》里头字字句句都是真实语。『至真』,真实到了极处,不但没有妄语,一句废话都没有。可是怎么样?『信者少』,这个地方讲的「信者」,不是指世间一般人,一般人没有接触佛法,谈不上信与不信。此地「信者」是指什么?指佛门四众弟子,在家出家四众弟子。在家,受过三皈五戒、受过菩萨戒,出家受过三坛大戒,信不信?这就难了!甚至於出家的老法师一生都不信,这个话是当年李炳南老居士给我讲的。此地这几句话,就是说明信与不信。
『是世多恶』,这是讲末法时期,如果我们心里面还有贪瞋痴慢,还有是非人我,还有嫉妒不平,我们不信。信的标准是什么?在《无量寿经》经题上都写得很清楚,「清净平等觉」。真正信佛,你心地清净,一尘不染。真正信佛的人,心地平等,没有高下。真正信佛的人,自然具足十善众戒,不需要学,自然具足。真正信佛的人,自自然然放下,哪有放不下?所以从佛这些教诲,我们仔细一观察,就把自己的毛病都找出来了。我们现在如何从不信回过头来诚信,这是我们当前要下功夫的。不要以为我已经信了佛,你那个信是假信,不是真信,那个信不管用!真信的人一定落实,真信的人决定具足戒定慧;与戒定慧不相应,那怎么能叫信?
这个世间「多恶」,总而言之是五浊恶世。「恶」就是众生普遍的造十恶业,这个世就叫恶世。众生心里所想的,口里所说的,身体所造作的,杀盗淫、妄语、两舌、恶口、绮语,贪瞋痴慢,这是恶世。『众生相诅』,「相诅」就是互相谩骂,这个现象到处都见到,佛门里面也不例外,大雄宝殿里面出家人在吵闹,真的是目中没有佛菩萨。阿难尊者在三千年前看到现在这个现象,悲痛,『甚可痛哉』!
『若有信者,若一若两』,千万人当中真正信的不过是一、二而已。我们在《讲记》八十五页,倒数第二行,诸位看「若有信者,若一若两」,这也指信者只有万分之一二,正如佛在《金刚经》上所说的:「须菩提白佛言:世尊!颇有众生得闻如是言说章句,生实信否?佛告须菩提:莫作是说,如来灭后,后五百岁,有持戒修福者,於此章句,能生信心,以此为实。」后五百岁,就是指我们现在这个时代。什么人能信?持戒修福;不是持戒修福,他不会相信。比例太少了,所以佛教衰微。什么人能在这个时代把佛教再振兴起来,那他就是兴教的祖师大德。从哪里做起?从本身做起。一定要依教奉行,把佛陀的教诲真正做到。阿难这个感叹的话,我们生在这个时代完全体现了。最重要的是让我们自己认真好好的反省。我们看这个单元末后这一段:
【佛灭度后。经法虽存。而无信者。渐衰灭矣。呜呼痛哉。将何恃怙。惟愿世尊。为众黎故。未可取泥洹。】
这是阿难尊者大慈大悲代我们祈请,求佛住世。佛灭度之后一直到今天,确实经法虽然存在世间,尤其是现代印刷科技发达,经典得以普遍的流通,这是过去时代所没有的。经典虽然能够普遍流通,没有人信,诸位要记住,此地这个信,包括解行证;「信解行证」没有了,佛法还是衰灭。怎样佛法才能够常住世间?真正有信解行证的人,佛法就住世。我们希望帮助正法久住世间,那你就不能不认真努力修行。
后面的话是阿难非常悲痛,祈请世尊加持,『呜呼痛哉』!『将何恃怙』,「恃怙」是依靠,就像小孩依靠父母一样;佛法要不在这个世间,世间人苦,这些人他靠什么?末后祈求,『惟愿世尊,为众黎故』,「众黎」就是指一切众生,为一切迷惑颠倒苦难的众生,佛不能入涅盘,佛要常住在世间。阿难的祈请,佛有没有答应?这个后面没有经文,佛大慈大悲,哪有不答应的道理!所以在中国这个土地上,历代都有诸佛菩萨应化在世间,示现各种不同的身分,救苦救难!我们读这段经文,如果真正有启发,先求自己,要发真心,要发弘愿,依教奉行,做如来的真实弟子。好,今天时间到了。
诸位观众,大家好!请掀开《阿难问事佛吉凶经讲记》第八十面,我们看末后这三句:
【戒贵则尊。无往不吉。岂有忌讳不善者耶。】
《讲记》里头这一段文,我念一念,在倒数第九行。「戒贵则尊,无往不吉」,佛门戒律精神在「诸恶莫作,众善奉行」。这两句是戒律的总纲,世尊为弟子们制定戒律再多,都不超过这两句。「诸恶莫作」是小乘戒,是对自己的;「众善奉行」是菩萨戒,是利益众生的,这两句把世尊一生所讲的戒行全都包括尽了。要做到绝对不恼害众生,我们一定要遵守。一切时、一切处,让众生因我而生烦恼,我就错了。天天要检点,天天要反省,天天要改过自新,这样才能够积功累德。
「与人为善,成人之美」,是善行中最可贵的。这两句话,同修们都懂,也都会说,要怎样去落实,怎样去把它做到,真正变成自己的德行?具足这样的德行,你在这个世间无论做什么事情,可以说无往而不利。明显的,你做的都是好事,利益社会的事,利益众生的事,你会得到许多善缘帮助你,你会遇到一些好人帮助你;冥冥当中,诸佛护念,龙天善神也在帮助你,所以你做事情就很顺利,哪有不吉的道理?「岂有忌讳不善者」。这里头说,人所避忌而讳言者,如人心中恐怖不祥之事,当我们明了「道护为强」的道理,这些忌讳自然就消除了。
我们今天早晨看到美阿战争爆发了,非常之不幸,全世界的人都在关注,对这个事情感到不安。如果我们把这些大道理,前因后果都搞清楚了,然后才知道这件事情不能避免。我们如何面对现实?更应当顺从佛陀的教诲,断恶修善,老实念佛,求生净土。《无量寿经》上讲得很透彻,念佛的人能不能往生,在最后的一念;临终时候最后一念,他是念「阿弥陀佛」,心里头希望求生净土,他有这个愿,「信愿行」统统都具足了,一念就超生死!这个道理,我们今天要告诉大家,灾难来的时候,不怕!这个世间太苦了,极苦世界有什么值得留恋?灾难没有来,不可以死,你不能自杀,自杀有罪,绝对不可以的;灾难来的时候,正好求往生。
所以我们看到九一一纽约世贸大楼被炸的时候,我们在画面上看到有很多人跳楼。跳楼都能往生,只可惜他不懂;他要懂,跳出来之后,心里念阿弥陀佛求生,决定往生。他头脑清楚,他一点都不迷惑,最后一念是阿弥陀佛,最后一个愿望是求生西方极乐世界。所以灾难来的时候,最重要是「不惊不怖」,绝不惊慌,绝不恐怖,你去的地方好,去作佛去了!但是一惊慌、一恐怖,给诸位说,三恶道去了,关键的时刻!所以我们明白这个道理,再大的灾难,对我们来说,我们都平常心看待。万缘放下,真正做到「存好心、说好话、行好事、做好人」,你先把这个条件取得,西方世界都是「诸上善人俱会一处」,我们先要做一个上善之人,什么时候到极乐世界去都没有问题。取极乐世界是随心所欲,决定有把握,一丝毫疑惑都没有,这个在现前比什么都重要!再看底下的经文,在八十一面:
【道之含覆。包弘天地。不达之人。自作罣碍。】
这个『道』是指真心,我们现在一般人讲的真理,在佛法里面讲「诸法实相」,世出世间一切法的真实相,这是大道。它的包含,它的覆盖,是尽虚空遍法界,为什么?《华严经》上说得很清楚,虚空法界一切众生是心性变现出来的,是真心本性。经上是这么说的,十法界依正庄严,「唯心所现,唯识所变」。「道」就是讲的心跟识,能现能变,所以『包弘天地』。
『不达之人,自作罣碍』,「不达」是不通达这个事实真相,於是他自己随顺妄想分别执著,那就造成障碍了;真正通达明了,《华严经》上所说的「理事无碍,事事无碍」。这一句是佛在此地点醒我们,我们学佛要以这个为目标,这个目标在一生当中达不到,另外一个方法就是「老实念佛,求生净土」。生到极乐世界,这四句你自然就明了。下面经文说:
【善恶之事。由人心作。祸福由人。如影追形。响之应声。】
后面两句是比喻。人造善,必定得福报;人造恶,一定得灾祸。所以祸福从哪里来的?是我们自己造作的。自己造,当然还要自己受,自作自受,别人不能代替的,别人也不能够化解的;换句话说,别人也没有能力把你的福加一点,或者把你的祸减少一点,那都是不合理的讲法。业因果报确实丝毫不爽,这是正理,我们一定要懂。比喻里面讲『如影追形,响之应声』,你做的善恶,这个业因永远追著你。至於果报的现行,因遇到缘,果报就现前;因要没有遇到缘,这个因不会结果,遇到缘,果报就现前了,所以事确确实实是因、缘、果。佛家常说:「万法皆空,因果不空。」因果有三种不空:一种是「转变不空」,因会转变成果,果又转变成另一个因,转变不空;「因果相续不空」;「因果循环不空」。所以讲因果不空是讲这三桩事情,讲它的转变、相续、循环。我们要是了解这个事实真相,才知道决定不能用恶意对人。恶意对人、对事、对物,都是自找麻烦,为什么?它转变、相续、循环,那就是我们谚语里头常讲的,「冤冤相报,没完没了」。
这一次美阿的战争,我们也是担心冤冤相报。这两方面的仇恨愈结愈深,世界就不会有安定和平,麻烦在此地。我们明了,我们自己要知道警戒,对於一切人、事、物,一定要用善意,善因结福果。不可以恶意对人,不可以恶意对一切众生,要知道因果可畏!再看底下这段经文:
【戒行之德。应之自然。诸天所护。愿不意违。感动十方。与天参德。功勋巍巍。众圣嗟叹。难可称量。】
戒律里面,凡是律己的,像十善,它上面加上一个不,不杀生、不偷盗、不邪淫、不妄语,加上个「不」,这是禁戒,禁止我们的,五戒也是如此,这是属於自利的。凡是利益众生的,这是菩萨戒,譬如我们不杀生,不杀生是自利,我不但不杀生,我还能够放生,我能够时时刻刻帮助众生、救护众生,这就是菩萨戒了。因此,持戒不仅仅是持自利的小乘戒,更应当要修学利益众生的大乘戒,这个福报才能大。福大,我们才能帮助许许多多苦难众生。而诸位必须记住,救度一切苦难众生,最重要的是帮助他转迷为悟,我们要认清这一点。这就是佛家常常讲的法布施,佛在一切经论里面赞叹法布施,说的是以大千世界七宝布施,都不如为那个众生说四句偈的功德大;四句偈可能让那个众生开悟了,财布施没有法子教人开悟。
由此可知,财布施重要,现在世间难民很多,他们没有吃的、没有穿的,没有居住的房子,迫切需要财布施,社会上不少慈善事业家都已经在做。但是众生为什么会遭这些苦难,这知道的人就不多了。苦难的根源究竟在哪里,要如何从根本上把这个问题化解?这就要靠法布施。所以法布施的功德决不是财布施能够相比的,道理就在此地。今天我们遇到这么大的灾难,我们真正懂得佛法,知道一些道理,知道这些业因果报,知道解脱的方法,我们的心安了,没有恐怖了,没有颠倒妄想。无论在什么时候,无论在什么场所,无论遇到什么灾难,我们都是欢喜心,这个功德利益大,这个不是财布施能够相比的。所以一切布施当中,法布施为第一,道理就在此地。
佛在此地特别著重『戒行之德,应之自然』。这个「应」是感应。我们真正修行,没有戒行是假修行,你信佛有什么用?明理又有什么用?必须把佛在经典讲的道理、教训,落实在自己生活当中,这才管用,这叫「戒行」;有德於心,有德於身。「应之自然」,佛这一句话讲得好,这就是说明业因果报丝毫不爽。
『诸天所护,愿不意违』,这是天神、护法神都护持你,你有愿一定可以达到,所谓是「有愿必成」,「愿不意违」就是有愿必成。你的愿当然是善愿,肯定是利益众生的愿,决不是求自私自利;求自私自利,你戒行之德已经被破坏了。念念为众生,念念为社会,这是大德。不要想自己的利害得失,不要想这个。全心全力,用现在的话来说,为社会服务,为苦难众生服务,尽我们的能力去帮助这些苦难的人。纵然没有这个机缘,我们自己在家里或在道场,「万缘放下,一心念佛」,我这个念佛不是为自己,声声佛号都为全世界苦难众生、为尽虚空遍法界一切众生,这个功德无量无边。如果你念佛都是为自己,这个功德很小,灾难不能够避免。念念为世间、为世界,这个力量大,你跟诸佛菩萨的心愿结合在一起,诸佛菩萨起心动念是为虚空法界一切众生,我也用的是这个心,念念都不改变。这个样子,我们的心同佛心,我们的愿同佛的愿,我们的行自然就同佛之行。「应之自然,诸天所护,愿不意违」,必定得这个殊胜果报。
『感动十方,与天参德,功勋巍巍,众圣嗟叹』。「众圣」是诸佛菩萨都赞叹。我们起心动念感动的范围,完全看你的心量大小,如果你心量很大,我每一句佛号,每一声佛号,都是为尽虚空遍法界一切苦难众生而念的,你必定感动十方三世。你说「我为今天整个地球全世界苦难众生而念的」,你的感动只能感动娑婆世界六道的天神,出不了娑婆世界。为什么?你心量小。一定要拓开心量,「心包太虚,量周沙界」。中国谚常讲「量大福大」,量小哪里来的大福?量一定要大,起心动念、所作所为,都是为虚空法界一切众生,这一段经文就完全都兑现,就落实了。「与天参德」,因为你的心行称性,你的心行与天地万物融合成一体,这「参德」。「功勋巍巍」,这是说你的功德之大!「众圣」,这是一切圣贤人,没有不赞叹你的。戒善之德不可思议,赞叹不尽!我们读这段经文,应当要发大心,修真实的功德,不辜负佛陀慈悲的教诲。下面这一段,八十三面:
【智士达命。没身不邪。善如佛教。可得度世之道。】
『智士』是讲一个有智慧的人,有智慧的人通达明了因缘生法、自然之理,这叫「知天命」。不但知道自己,天地万物没有一样不知道,所以他真正能够尽形寿,『没身』就是尽形寿,不但没有邪行,邪念都没有,这是我们要学习的。『善如佛教』,这个「善」字说得好,一切都顺从佛陀的教诲,对佛陀的教诲没有疑惑,能懂,能理解,能够依教奉行,起心动念、言语造作都如佛陀的教诲,决定不违背。这样修行决定『可得度世之道』,「度世之道」是说了生死、出三界。
经文讲到此地,是这部经世尊为我们说的四桩事情,也就是这部经的四个大段落,四个大单元。为我们说明佛弟子无论在家出家在这个世间,应该怎么生活、怎样工作、怎样处事待人接物,总的纲领原则就是这八个字:「没身不邪,善如佛教」。「没身」是到死,都没有一个邪念,当然你就不会有邪行。什么是我们生活行为的标准?佛陀的教诲。所以经一定要读,一定要熟读。当我们起心动念,立刻就想到佛在经上教我们怎么做的,你念得熟,你才能想得起来;如果你不熟,你在日常生活当中处事待人接物,你必定是随顺自己的烦恼、随顺自己的意思去做,那就是邪知、邪见、邪行,你就错了。这一点非常重要!要想自己在这一生不造业,不随顺佛陀教诲,那是很难办到的,可以说根本办不到。我们再看下面这段经文,第八十四面:
【阿难闻佛说。更整袈裟。头脑著地。唯然世尊。我等有福。得值如来。普恩慈大。愍念一切。为作福田。令得脱苦。】
阿难尊者在此地代表我们大众,听了佛这四番开示之后,表达自己感恩之心。『更整袈裟,头脑著地』,这是礼节,向佛行最敬礼。下面是他说的话,『唯然世尊』,「唯」是表示对佛的教诲诚信到极处;「然」这个字意思很深,然而还有许多人没有遇到佛法,没有听到佛的教诲。「唯」是我们这批有福的人听到了,「然」而还有许多没有听到的,它的意思都包括在这两个字当中。我们这些人有福,能够遇到佛,『值』就是遇到。佛的恩德、佛的慈悲,太大了!
『愍念一切』,「一切」是指九法界有情众生,为虚空法界一切众生作福田。『令得脱苦』,如果佛要不出世,佛要不教化我们,我们对於宇宙人生的真相,宇宙人生的道理,我们怎么会懂?不可能!世间确实有一些聪明的人,譬如我们今天讲的科学家、哲学家、宗教家,他们的智慧,他们的觉悟,都不能跟佛比,在佛法里面不称他们为「正觉」,原因在哪里?为什么佛门里面称正觉,他们不称正觉?第一个,他们没有离开妄想分别执著,这是凡夫;第二个,他们的心量很小,心量不大。世间这些聪明才智,为自己一个国家想,尽忠报国,这很不错了,他没有为世界想;他为世界想,他没有为虚空法界想,所以他的愿力、他的心量不如佛菩萨。佛菩萨无我无私,他还有我有私。有我有私,心量不大,他就不叫正等正觉。唯有佛菩萨称正等正觉。这些我们必须要知道,必须要学习,一定要把自己的心量拓开,要像佛一样,「愍念一切,为作福田,令得脱苦」。只要心量大,愿力大,自行化他,都是众生的福田,都能够感动一切众生。请看八十五面经文:
【佛言至真。而信者少。是世多恶。众生相诅。甚可痛哉。若有信者。若一若两。奈何世恶。乃弊如此。】
这是阿难尊者非常感叹而痛心的一段话,实在讲就是我们现前社会的写照。最重要的,我们要认真反省「我是不是阿难所说的?」佛所讲的话,我们今天把它搜集起来,称之为《大藏经》。《大藏经》里头字字句句都是真实语。『至真』,真实到了极处,不但没有妄语,一句废话都没有。可是怎么样?『信者少』,这个地方讲的「信者」,不是指世间一般人,一般人没有接触佛法,谈不上信与不信。此地「信者」是指什么?指佛门四众弟子,在家出家四众弟子。在家,受过三皈五戒、受过菩萨戒,出家受过三坛大戒,信不信?这就难了!甚至於出家的老法师一生都不信,这个话是当年李炳南老居士给我讲的。此地这几句话,就是说明信与不信。
『是世多恶』,这是讲末法时期,如果我们心里面还有贪瞋痴慢,还有是非人我,还有嫉妒不平,我们不信。信的标准是什么?在《无量寿经》经题上都写得很清楚,「清净平等觉」。真正信佛,你心地清净,一尘不染。真正信佛的人,心地平等,没有高下。真正信佛的人,自然具足十善众戒,不需要学,自然具足。真正信佛的人,自自然然放下,哪有放不下?所以从佛这些教诲,我们仔细一观察,就把自己的毛病都找出来了。我们现在如何从不信回过头来诚信,这是我们当前要下功夫的。不要以为我已经信了佛,你那个信是假信,不是真信,那个信不管用!真信的人一定落实,真信的人决定具足戒定慧;与戒定慧不相应,那怎么能叫信?
这个世间「多恶」,总而言之是五浊恶世。「恶」就是众生普遍的造十恶业,这个世就叫恶世。众生心里所想的,口里所说的,身体所造作的,杀盗淫、妄语、两舌、恶口、绮语,贪瞋痴慢,这是恶世。『众生相诅』,「相诅」就是互相谩骂,这个现象到处都见到,佛门里面也不例外,大雄宝殿里面出家人在吵闹,真的是目中没有佛菩萨。阿难尊者在三千年前看到现在这个现象,悲痛,『甚可痛哉』!
『若有信者,若一若两』,千万人当中真正信的不过是一、二而已。我们在《讲记》八十五页,倒数第二行,诸位看「若有信者,若一若两」,这也指信者只有万分之一二,正如佛在《金刚经》上所说的:「须菩提白佛言:世尊!颇有众生得闻如是言说章句,生实信否?佛告须菩提:莫作是说,如来灭后,后五百岁,有持戒修福者,於此章句,能生信心,以此为实。」后五百岁,就是指我们现在这个时代。什么人能信?持戒修福;不是持戒修福,他不会相信。比例太少了,所以佛教衰微。什么人能在这个时代把佛教再振兴起来,那他就是兴教的祖师大德。从哪里做起?从本身做起。一定要依教奉行,把佛陀的教诲真正做到。阿难这个感叹的话,我们生在这个时代完全体现了。最重要的是让我们自己认真好好的反省。我们看这个单元末后这一段:
【佛灭度后。经法虽存。而无信者。渐衰灭矣。呜呼痛哉。将何恃怙。惟愿世尊。为众黎故。未可取泥洹。】
这是阿难尊者大慈大悲代我们祈请,求佛住世。佛灭度之后一直到今天,确实经法虽然存在世间,尤其是现代印刷科技发达,经典得以普遍的流通,这是过去时代所没有的。经典虽然能够普遍流通,没有人信,诸位要记住,此地这个信,包括解行证;「信解行证」没有了,佛法还是衰灭。怎样佛法才能够常住世间?真正有信解行证的人,佛法就住世。我们希望帮助正法久住世间,那你就不能不认真努力修行。
后面的话是阿难非常悲痛,祈请世尊加持,『呜呼痛哉』!『将何恃怙』,「恃怙」是依靠,就像小孩依靠父母一样;佛法要不在这个世间,世间人苦,这些人他靠什么?末后祈求,『惟愿世尊,为众黎故』,「众黎」就是指一切众生,为一切迷惑颠倒苦难的众生,佛不能入涅盘,佛要常住在世间。阿难的祈请,佛有没有答应?这个后面没有经文,佛大慈大悲,哪有不答应的道理!所以在中国这个土地上,历代都有诸佛菩萨应化在世间,示现各种不同的身分,救苦救难!我们读这段经文,如果真正有启发,先求自己,要发真心,要发弘愿,依教奉行,做如来的真实弟子。好,今天时间到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