阿难问事佛吉凶经 (第二十八集) 2001/10/04 台湾台视摄影棚 档名:15-014-0028
诸位观众,大家好!请掀开《阿难问事佛吉凶经讲记》第六十五页,最后一行经文看起:
【未当有此。於世何求。念报佛恩。】
这一句是总说,我们人到这个世间来做什么?报恩来的,不是报怨来的,这一点我们在前面已经跟诸位说了很多。也许有人说,我很想做但是总是做不到,确实这个话是真的不是假的。为什么做不到?障碍只有两个,一个是自私,一个是自利。如果我们把私心断掉了,把自己的利害断掉了,这个问题就解决了。所以我常讲我们在这个世间,起心动念为别人想,不要为自己想,把这个念头转过来,为全世界众生想,为虚空法界一切众生想,你的心量就大了,真的是「心包太虚,量周沙界」。决定不能有占别人便宜的念头,这是属於自利。决定不可以有控制一切人事物的念头,你对人对事对物有占便宜的念头,有控制别人的念头,你就做不到了。这对你学佛就造成严重的障碍,不管你怎么修、你怎么样用功,你搞了一辈子你还是搞六道轮回,说老实话你念佛不能往生。我不愿意被别人控制,我就不能控制别人,我不想别人占我便宜,我就不能占别人便宜,你常做如是观,把自己毛病的根拔掉。《金刚经》是开智慧的经典,那是真实智慧,佛告诉我们「一切有为法,如梦幻泡影」,不是真的,「凡所有相,皆是虚妄」,有什么好留恋的?为什么一定据为己有?这个观念错误了。
我跟诸位说,现在我们在马来西亚古晋建一个道场,报我们台湾四众同修对我的恩德,那个地方风景好,也有一些同修去过,到那边去之后大家都赞叹,人间天堂!但是大环境澳洲好,小环境古晋那个地方不错。我们建一个报恩念佛堂,里面有四个纪念堂,有章嘉大师纪念堂,方东美先生纪念堂,李炳南老师纪念堂,韩瑛居士纪念堂,有四个纪念堂。这个建筑是采取旅馆式的建筑,四层,上面一层是念佛堂跟讲堂,念佛堂、讲堂在一起,是一个大殿;二楼跟三楼是宿舍,跟旅馆里面的套房一样,有六十多个房间,可以住一百多人;下面是餐厅、活动中心,欢迎同修们如果有假期到古晋去度假,在那边念佛听经,我们会有几位法师常住在那边领导大家。这个地区是马来西亚李金友居士他的山庄,他的山庄面积是五千英亩,合台湾的面积两千甲,这么大的一个地方。我们在他土地里面,他划了一小块给我们,这一小块是三英亩,等於一甲多一点,我们在那里建一个大楼。今年年底就可以完工,完工之后,我请悟道师到那边去做住持,同时我们打七个佛七,七个七,我也请我们培训班的学生,是大陆的一位法师,九华山的,请他到山上讲一部《地藏菩萨本愿经》。觉华法师去讲经,道师去领导念佛,我也会上去看看。这房子建了,我说我不卖我也不租,做招待所,你们到那边去念佛去修行,这是做招待所。因为李金友他的旅馆价钱太高,他在那里建一个高级旅馆,每天收的租金是美金三百块,太多了,所以我不得不建一个招待所。这个招待所完全免费,也像旅馆一样有服务生,可能将来要收一点服务的费用,伙食完全是素食,非常好,费用很低,便利我们同修利用假期去度假。
在澳洲这个环境比较大,道场建立了,现在悟行师拿到永久居留,我很欢喜。本来建校的时候我挂院长的名义,现在他拿到永久居留,有资格担任这个职位,我立刻就让给他了。道场一定让你们师兄弟自己去管理,如果再要麻烦我,你们就对不起我了。我一生不管事、不管人、不管钱,到这么大年岁了,你还要来麻烦我,那就错了,一定要自己掌握自己。到你们遇到困难的时候,我替你们解决,一定要学著办事,学著统理大众。僧团不能和合,原因就是我刚才讲的,自私自利,希望控制别人,有控制别人的念头,有占有的念头,这错了。如果你没有自私、没有自利,没有控制人事物的念头,没有占有人事物的念头,一定和合。和合僧团出现在这个世间可贵!一定得到龙天拥护,诸佛护念,我们一定要朝这个目标去做。所以我建立马上就交代了,与我就不相干了。我会不会到那边去?我也是说了,我说得很清楚,我要听其言而观其行。你们很如法我会去,你们不如法我不会再去。我在这个世间,无论在哪个国家地区,告诉诸位,我是受欢迎的。我在马来西亚,马来西亚人给护照给我。我旅行证件很多,到哪个地方用哪一种证件,我不是一份证件,很多证件。所以告诉诸位,都在自己做人,没有私心,完全是付出的,哪有不受人欢迎的道理?人家不欢迎是你自私自利,你只想占便宜不想付出,这样的人不受欢迎。再看下面经文:
【当持经戒。相率以道。】
『持』是受持,应当要受持经戒,受的意思是接受,里面具足信解行。对於佛的经典、佛制定的戒律,我们能信,我们能懂,我们能够依教奉行,要把它落实在自己生活当中,落实在自己工作之中,落实在处事待人接物。这一门学问叫实学,实实在在的学问,学了真管用,绝对不是所学非所用,不是玄谈。「持」的意思是永远保持,不是我做一天两天,一个月两个月,不是的,永远保持。用佛的经,经是讲道理,讲这些理论,讲这些事实真相,用它来修正我们对宇宙人生、对一切人事物错误的想法看法,经论的正知见修正我们的知见。不读经,我们决定不会发现我们对某些事情想错了、看错了,不知道;常常读经才会发现自己对宇宙、对人生,对一切人、一切事、一切物,看错了、想错了,立刻把它修正过来,这叫修行。戒律是行为的标准,我们的言语、我们的造作有错误,依照戒律把它修正过来。最基本的十善业道,不杀生、不偷盗、不邪淫、不妄语、不两舌、不恶口、不绮语,最低限度的戒条,帮助我们修正行为,经戒的作用就在此地。
『相率以道』,「道」就是指经戒,经戒是纯善纯净的大道,这是佛道、这是菩萨道,我们应当要走。不但自己,我们一生行这一条大道,我们有义务帮助一些有缘的同修「相率以道」,我们要率领他,我们要为他做表率,做好样子。大慈菩萨有一首偈讲得很好,那是讲念佛的,值得我们做参考。你能帮助两个人修行,你的福德就很大;你能帮助十几个人,你的福德就无量;你能帮助几百个人到几千个人,他说你是真正的菩萨。如果你能帮助上万的人,他说你就是阿弥陀佛再来,你是弥陀化身。菩萨鼓励我们要懂得「相率以道」,功德福德不可思议。由此可知,障碍别人修道,那个罪过你就能想像而知。障碍别人修道罪过极重,《发起菩萨殊胜志乐经》里面讲得好,这部经我过去讲过三遍,都留著有录像带,还有同修依照录音带写成文字,都值得大家做参考。再看下面经文:
【道不可不学。经不可不读。善不可不行。】
这三句话非常重要。首先要了解什么叫『道』,如果对这个字的意思都不懂,你怎么学法?在佛陀教学里面,道有一个绝对的标准,那就是性德,真如本性。真性的德能是纯善纯净,我们一般人赞叹万德万能,凡是与性德相应的这是道,这真正是佛道,是大菩萨道。如果我们起心动念、言语造作,都能跟自性相应,那就恭喜你,你是法身菩萨,你不是凡人,你不是六道众生、你不是十法界众生,你是明心见性的菩萨,法身大士。我们是凡夫,实在说我们也没有办法见性,也没有办法明心,那怎么办?佛经的戒律,戒律是什么?是释迦牟尼佛他老人家的日常生活,他处事待人接物记录下来,那就叫戒律。他的言语、他的造作与自性相应,是从自性里面流露出来的,所以我们学他的言语、学他的行为,就是随顺法性,随顺真如,这个道理要懂。我们可不是随顺释迦牟尼佛,被释迦牟尼佛牵著鼻子走,算什么好汉?要懂得,佛决定没有一念控制别人,这是真的,佛也不可能有一个念头去占人便宜,没有,绝对没有!他完全自己做出来,完全是自性的流露。所以十善五戒,现在我们一般讲的比丘戒、比丘尼戒、菩萨戒,都是自性的流露,绝对不是他制定这些戒条来约束人的。佛如是,儒家的礼亦如是,这叫「道」。为什么?它是自自然然的法则,自自然然的秩序,不是人为的,不是人创造的。像春夏秋冬四时的变化,是自然的,不是人为的。
在儒家讲夫妇、父子、兄弟、君臣、朋友,这是自然的秩序,哪里是人为的?人能够随顺这个秩序,人与人之间就能和睦相处,真正做到社会安定繁荣。我们这些年政府提倡的安和乐利,自然就达到了,那是果。因是什么?因是伦理,伦理是大道,天然的秩序。你要不懂,你就不会认真去做,你明白了,你才会认真去做。怎么作法?前面《讲记》里头讲得很清楚,在前面那一段。「道」在佛教里面讲,意思就更深更广了。儒家所讲的人道,做人的道理,但是我们可不能小看。如果人都做不好,你怎么能作佛?佛比人高太多了,作佛先学会做人。所以佛教给我们也是从做人起,净业三福头一条「孝养父母,奉事师长,慈心不杀,修十善业」,人道。儒家所讲的,人道是佛道的根本,像盖大楼一样,这是第一层,没有第一层哪来的第二层?没有第二层哪来的第三层?因此,学佛第一要重视做人,要把人做好,要做一个好人,要做一个善人。佛道它的中心是破迷开悟,这是佛道。「佛」这个字是从印度梵文音译过来的,意思是觉悟,所以佛道就是觉悟之道,这一切经论帮助我们觉悟的。戒律是修正我们行为的,换句话说,你觉悟落实在生活、落实在你日常工作、落实在处事待人接物,那些表现在外面的就叫戒律。佛菩萨彻底觉悟了,他日常生活当中起心动念、言语造作记录下来叫做戒律。所以戒律是正常的生活行为,是於自性性德相应的生活行为,你怎么能不学?你如果不学,你的思想见解是错误的,你的言语造作还是错误的。错误的思想、见解、行为,不能出六道轮回,道理在此地。
你知道要学道,道在哪里学?不能离开经典,所以第二句『经不可不读』,经就是包括经、律、论,我们现在人称之为三藏经典。实际上释迦牟尼佛每一堂课,每一次的教学,经、律、论的意思都有。所以经典要把它分类,到底哪个是经?哪个是律?哪个是论?很难分。古人怎么分法?看这部经典的分量,哪一方面讲得多。譬如说这部经,讲的理论比较多,这方面教诲比较多,讲戒律这些文字比较少,我们就多的,就把它放到经这一类里头。如果世尊这一堂课里面,对於我们生活行为这一方面讲得多,道理方面讲得比较少一点,这部书就把它放在律藏里面,是这么分法的。严格的分没有法子分,不能像现在这种科学分类。古人说,经是讲定学的,律是讲戒学的,论是讲慧学的,我们讲戒、定、慧,律藏叫戒学,戒、定、慧三学。可是我们一定要知道,任何一部经论,统统具足戒、定、慧。从这个地方看,释迦牟尼佛教学苦口婆心,时时刻刻、念念之中都希望大家开悟,都希望大家成就。我们从他一生当中,教学的内容、方式,可以体会到。
今天我们读经要怎么读法?是不是把《大藏经》请到家里从头到尾来读?不是的,这样去读,你什么都收获不到。你先要懂得你读经的目的是在哪里,是在学道。道是什么?道是觉悟。要怎样才能觉悟?要得定才能觉悟,定心是觉悟的。要怎样才能得定?一定要持戒。因戒得定,因定开悟,这是佛教化众生的原理原则,我们一定要懂。你要是搞错了,那你学佛学了一辈子学得很冤枉,你不会成就。戒是方法,定是枢纽,慧是目标。应该怎么学?一部经,从一部经下手。一部经就是方法,如果没有得定、没有开悟,绝对不看第二部经。自古以来祖祖相传,历代凡是有成就的人,都是用这个方法。凡是失败的人都是自作聪明,不肯遵守老祖宗的旧规矩,他要想出新花样,那就坏了。这个责任要自己负责,祖师大德不负这个责任,教给你方法,你不遵守。得定就是我们一般讲「三昧」,三昧是印度话,翻成中国的意思就是禅定的意思。
我们现在有许多同修,依照《无量寿经》修学,很好,《无量寿经》里面戒定慧三学具足,经题就好,非常圆满。「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」,「无量寿庄严」是果,我们要想得「无量寿」,要想得「庄严」,「庄严」用现在的话来说是美好,我们世间人讲的真、善、美、慧,这四个字在佛法里是「庄严」两个字。无量的庄严、无量的寿命,是我们所希求的,你要想得这样殊胜的果报,这个经典就教给你。怎么修法?下面是教给你的因,「清净、平等、觉」,你能够得清净、平等、觉,大乘无量寿庄严的果报你就得到。由此可知,清净,给诸位说是戒学,六根清净一尘不染;平等是定学;觉是慧学,戒、定、慧三学都在里面。你要修戒定慧三学,你才能得大乘无量寿庄严。清净、平等、觉,不但是戒定慧三学,也是佛法僧三宝。觉是佛宝,平等是法宝,清净是僧宝,这部经三学三宝具足,不可思议!佛度化一切众生,最极方便、最稳当、最快速无过於这部经。所以我教大家你们得到这部经首先要把它念熟,熟记经文,不要求解,不要想里面什么意思,就是念。一天念的遍数愈多愈好,念久了你就会背,到会背的时候就进入第二个阶段,求解义。一定要懂得它的意思,经典上字字句句它的意思深广无尽。
这部经我过去讲过十遍,每一遍讲得不一样。最近两年在新加坡讲这部经是第十一遍,因为没有时间限制,我讲得比较详细,听的人很欢喜,要求细讲。细讲两个小时只能讲一句、两句,实实在在讲意思讲不尽。佛在《金刚般若经》上教给我们「深解义趣」,义是义理,趣是趣向、果报,你要是了解得深、了解得透彻,你就懂得怎么修法,你才能得到受用,换句话说,没有到西方世界,现前就过西方极乐世界菩萨的生活,这是真实的受用。大家都晓得,现在这个世间正是经上所讲的「五浊恶世」,浊恶到极处,众生生活痛苦不堪。我们境界转过来,你生活在五浊恶世,我生活在极乐世界,你有烦恼你有苦受,我没有烦恼我没有苦受。什么道理?佛在经上讲「境随心转」、「一切法从心想生」,这是原理,五浊恶世你有智慧、有能力把它转过来,再大的灾难你也有办法把它转过来,没有障碍,你才能得大自在!所以经论的受持,一部,一部上下功夫。能理解了,第三个阶段是落实,要把这个经里面讲的道理、讲的方法、讲的教训,完全变成自己的思想、见解、生活行为,这个经就变成自己的。你生活在《无量寿经》之中,《无量寿经》是什么?极乐世界,你就生活在极乐世界里头。现在已经生活在极乐世界,你将来不到极乐世界你到哪里去?肯定往生。生极乐世界,生实报庄严土,绝对不是方便土,更不可能生同居土。这个经你会学!
下面这一句『善不可不行』,这就不必讲了,这一句「善不可不行」就是落实。我刚才说的,你把经典里面道理变成自己的思想见解,经里面的教训、方法变成自己的生活行为,不可不行!此地这个「善」完全是讲经教,完全是对自己,狭义的,就是指学佛,学佛是大善。下面:
【行善。布德。】
这个善是广义的,这个善是帮助一切苦难众生,你自己得道了。得什么道?前面第一个,「道不可不学」,你现在得道了,你现在迷破了、悟开了,你懂得怎样过最幸福美满的生活,你知道如何转变外面的境界,随心所欲!你能够转逆为顺,把逆境转成顺境,把恶境转成善境,你有这个能力,这就叫得道,你得了道。你得道要帮助别人,帮助别人就是『行善、布德』。「行善」,用我们的财物财布施,用我们的劳力叫内财布施,用我们的智慧也叫内财布施;我们用许许多多方法,那就是属於法布施;让一切众生离苦得乐,这是无畏布施,这是行善!你成就之后一定要帮助别人,全心全力为社会造福,为众生造福。但是你要知道,你能舍己为人,别人未必感恩你,很可能招致许许多多嫉妒伤害。你要知道,就像释迦牟尼佛为我们示现的,内有六群比丘扰乱僧团,外有六师外道,种种的阻挠。释迦牟尼佛表演给我们看,他所遇到的我们都会遇到。我们要晓得,遇到要怎么样?绝不灰心、绝不退转,要有智慧、要有方便。这个地方有障碍,那里没有;那里有障碍,这里没有。老子讲「上善若水」,水这边阻挡,它往那边流去,那边阻挡,它又往这边流去,挡不住。我们要有这种善巧方便、有这个智慧,处处忍让不跟人为敌,我们转方向,另外一个地方走。
这两年中国大陆对我产生了障碍,我们就不在中国弘法,在全世界弘法,路子广得很。中国政府统战部来封杀正法流通,外国欢迎,哪个地方欢迎我们就到哪里去,这个地方不欢迎,我们不怪罪他,为什么?他是一时误会,时间久了,他会看到我们在外面做出的成绩,确确实实是利益社会的、利益众生的,他会知道这是好事,他就会欢迎我们了。所以我们不争,我们也不说话,我们回避,到国外一定做出更好的成绩,国内自然就欢迎了。永远保持著和睦相处,不要把和睦相处破坏了,这都是佛陀教给我们的,「行善、布德」。我们今天在全世界做的是行善,对中国我们是布德,就是我们要把在海外成绩拿出去给国内人看,让他觉悟过来。行善是外面做的,布德是内供,布也是布施。布德的意思,诸位要能体会得到,「以身作则」,我要做出样子来给人看,这叫布德,确实做到「学为人师,行为世范」。起心动念、言语造作都要能给全世界人做榜样、做模范,不分国家、不分种族、不分宗教,别人听到、看到、接触到了,他对你就敬仰,他就很乐意接受你的教诲。
我们教这些不同国家的人、不同族群的人、不同宗教的人,你一定要懂得,你要有高度的智慧、善巧方便,你可不能劝他学佛。他是基督教徒,你说基督教不如佛教,他马上跟你翻脸,这是大错特错!他是基督徒,我们就认真帮助他生天,帮助他亲近耶稣。我们怎么教他?教他《圣经》。所以《圣经》我们不能不读,我们不读你就不能教基督徒,我们要认真读。我们要能够讲道,讲得比他的牧师讲得好,确实讲的是他的经,教他做一个好基督徒,真正是上帝的儿女。天主教你们也许同修知道,我不久之前接受天主教的邀请,给他们讲《玫瑰经》,有光碟有录像保存下来。《玫瑰经》是天主教的早晚课诵本,你就晓得这个东西重要了。我给他们讲解,如何做上帝、圣母的儿女,你要懂才行!你跟回教就跟他讲《古兰经》,他们怎么不欢喜?你要是说那个不好,佛教好,一定是马上翻脸了,你就完全错了。接触哪个国家人赞叹这个国家,接触哪个族群赞美这个族群,接触任何宗教一定赞叹他的教。我们佛门里面也是如此,不同的宗派互相赞叹,「若要佛法兴,除非僧赞僧」,这个道理不能不懂。今天时间到了,我们就讲到此地。
诸位观众,大家好!请掀开《阿难问事佛吉凶经讲记》第六十五页,最后一行经文看起:
【未当有此。於世何求。念报佛恩。】
这一句是总说,我们人到这个世间来做什么?报恩来的,不是报怨来的,这一点我们在前面已经跟诸位说了很多。也许有人说,我很想做但是总是做不到,确实这个话是真的不是假的。为什么做不到?障碍只有两个,一个是自私,一个是自利。如果我们把私心断掉了,把自己的利害断掉了,这个问题就解决了。所以我常讲我们在这个世间,起心动念为别人想,不要为自己想,把这个念头转过来,为全世界众生想,为虚空法界一切众生想,你的心量就大了,真的是「心包太虚,量周沙界」。决定不能有占别人便宜的念头,这是属於自利。决定不可以有控制一切人事物的念头,你对人对事对物有占便宜的念头,有控制别人的念头,你就做不到了。这对你学佛就造成严重的障碍,不管你怎么修、你怎么样用功,你搞了一辈子你还是搞六道轮回,说老实话你念佛不能往生。我不愿意被别人控制,我就不能控制别人,我不想别人占我便宜,我就不能占别人便宜,你常做如是观,把自己毛病的根拔掉。《金刚经》是开智慧的经典,那是真实智慧,佛告诉我们「一切有为法,如梦幻泡影」,不是真的,「凡所有相,皆是虚妄」,有什么好留恋的?为什么一定据为己有?这个观念错误了。
我跟诸位说,现在我们在马来西亚古晋建一个道场,报我们台湾四众同修对我的恩德,那个地方风景好,也有一些同修去过,到那边去之后大家都赞叹,人间天堂!但是大环境澳洲好,小环境古晋那个地方不错。我们建一个报恩念佛堂,里面有四个纪念堂,有章嘉大师纪念堂,方东美先生纪念堂,李炳南老师纪念堂,韩瑛居士纪念堂,有四个纪念堂。这个建筑是采取旅馆式的建筑,四层,上面一层是念佛堂跟讲堂,念佛堂、讲堂在一起,是一个大殿;二楼跟三楼是宿舍,跟旅馆里面的套房一样,有六十多个房间,可以住一百多人;下面是餐厅、活动中心,欢迎同修们如果有假期到古晋去度假,在那边念佛听经,我们会有几位法师常住在那边领导大家。这个地区是马来西亚李金友居士他的山庄,他的山庄面积是五千英亩,合台湾的面积两千甲,这么大的一个地方。我们在他土地里面,他划了一小块给我们,这一小块是三英亩,等於一甲多一点,我们在那里建一个大楼。今年年底就可以完工,完工之后,我请悟道师到那边去做住持,同时我们打七个佛七,七个七,我也请我们培训班的学生,是大陆的一位法师,九华山的,请他到山上讲一部《地藏菩萨本愿经》。觉华法师去讲经,道师去领导念佛,我也会上去看看。这房子建了,我说我不卖我也不租,做招待所,你们到那边去念佛去修行,这是做招待所。因为李金友他的旅馆价钱太高,他在那里建一个高级旅馆,每天收的租金是美金三百块,太多了,所以我不得不建一个招待所。这个招待所完全免费,也像旅馆一样有服务生,可能将来要收一点服务的费用,伙食完全是素食,非常好,费用很低,便利我们同修利用假期去度假。
在澳洲这个环境比较大,道场建立了,现在悟行师拿到永久居留,我很欢喜。本来建校的时候我挂院长的名义,现在他拿到永久居留,有资格担任这个职位,我立刻就让给他了。道场一定让你们师兄弟自己去管理,如果再要麻烦我,你们就对不起我了。我一生不管事、不管人、不管钱,到这么大年岁了,你还要来麻烦我,那就错了,一定要自己掌握自己。到你们遇到困难的时候,我替你们解决,一定要学著办事,学著统理大众。僧团不能和合,原因就是我刚才讲的,自私自利,希望控制别人,有控制别人的念头,有占有的念头,这错了。如果你没有自私、没有自利,没有控制人事物的念头,没有占有人事物的念头,一定和合。和合僧团出现在这个世间可贵!一定得到龙天拥护,诸佛护念,我们一定要朝这个目标去做。所以我建立马上就交代了,与我就不相干了。我会不会到那边去?我也是说了,我说得很清楚,我要听其言而观其行。你们很如法我会去,你们不如法我不会再去。我在这个世间,无论在哪个国家地区,告诉诸位,我是受欢迎的。我在马来西亚,马来西亚人给护照给我。我旅行证件很多,到哪个地方用哪一种证件,我不是一份证件,很多证件。所以告诉诸位,都在自己做人,没有私心,完全是付出的,哪有不受人欢迎的道理?人家不欢迎是你自私自利,你只想占便宜不想付出,这样的人不受欢迎。再看下面经文:
【当持经戒。相率以道。】
『持』是受持,应当要受持经戒,受的意思是接受,里面具足信解行。对於佛的经典、佛制定的戒律,我们能信,我们能懂,我们能够依教奉行,要把它落实在自己生活当中,落实在自己工作之中,落实在处事待人接物。这一门学问叫实学,实实在在的学问,学了真管用,绝对不是所学非所用,不是玄谈。「持」的意思是永远保持,不是我做一天两天,一个月两个月,不是的,永远保持。用佛的经,经是讲道理,讲这些理论,讲这些事实真相,用它来修正我们对宇宙人生、对一切人事物错误的想法看法,经论的正知见修正我们的知见。不读经,我们决定不会发现我们对某些事情想错了、看错了,不知道;常常读经才会发现自己对宇宙、对人生,对一切人、一切事、一切物,看错了、想错了,立刻把它修正过来,这叫修行。戒律是行为的标准,我们的言语、我们的造作有错误,依照戒律把它修正过来。最基本的十善业道,不杀生、不偷盗、不邪淫、不妄语、不两舌、不恶口、不绮语,最低限度的戒条,帮助我们修正行为,经戒的作用就在此地。
『相率以道』,「道」就是指经戒,经戒是纯善纯净的大道,这是佛道、这是菩萨道,我们应当要走。不但自己,我们一生行这一条大道,我们有义务帮助一些有缘的同修「相率以道」,我们要率领他,我们要为他做表率,做好样子。大慈菩萨有一首偈讲得很好,那是讲念佛的,值得我们做参考。你能帮助两个人修行,你的福德就很大;你能帮助十几个人,你的福德就无量;你能帮助几百个人到几千个人,他说你是真正的菩萨。如果你能帮助上万的人,他说你就是阿弥陀佛再来,你是弥陀化身。菩萨鼓励我们要懂得「相率以道」,功德福德不可思议。由此可知,障碍别人修道,那个罪过你就能想像而知。障碍别人修道罪过极重,《发起菩萨殊胜志乐经》里面讲得好,这部经我过去讲过三遍,都留著有录像带,还有同修依照录音带写成文字,都值得大家做参考。再看下面经文:
【道不可不学。经不可不读。善不可不行。】
这三句话非常重要。首先要了解什么叫『道』,如果对这个字的意思都不懂,你怎么学法?在佛陀教学里面,道有一个绝对的标准,那就是性德,真如本性。真性的德能是纯善纯净,我们一般人赞叹万德万能,凡是与性德相应的这是道,这真正是佛道,是大菩萨道。如果我们起心动念、言语造作,都能跟自性相应,那就恭喜你,你是法身菩萨,你不是凡人,你不是六道众生、你不是十法界众生,你是明心见性的菩萨,法身大士。我们是凡夫,实在说我们也没有办法见性,也没有办法明心,那怎么办?佛经的戒律,戒律是什么?是释迦牟尼佛他老人家的日常生活,他处事待人接物记录下来,那就叫戒律。他的言语、他的造作与自性相应,是从自性里面流露出来的,所以我们学他的言语、学他的行为,就是随顺法性,随顺真如,这个道理要懂。我们可不是随顺释迦牟尼佛,被释迦牟尼佛牵著鼻子走,算什么好汉?要懂得,佛决定没有一念控制别人,这是真的,佛也不可能有一个念头去占人便宜,没有,绝对没有!他完全自己做出来,完全是自性的流露。所以十善五戒,现在我们一般讲的比丘戒、比丘尼戒、菩萨戒,都是自性的流露,绝对不是他制定这些戒条来约束人的。佛如是,儒家的礼亦如是,这叫「道」。为什么?它是自自然然的法则,自自然然的秩序,不是人为的,不是人创造的。像春夏秋冬四时的变化,是自然的,不是人为的。
在儒家讲夫妇、父子、兄弟、君臣、朋友,这是自然的秩序,哪里是人为的?人能够随顺这个秩序,人与人之间就能和睦相处,真正做到社会安定繁荣。我们这些年政府提倡的安和乐利,自然就达到了,那是果。因是什么?因是伦理,伦理是大道,天然的秩序。你要不懂,你就不会认真去做,你明白了,你才会认真去做。怎么作法?前面《讲记》里头讲得很清楚,在前面那一段。「道」在佛教里面讲,意思就更深更广了。儒家所讲的人道,做人的道理,但是我们可不能小看。如果人都做不好,你怎么能作佛?佛比人高太多了,作佛先学会做人。所以佛教给我们也是从做人起,净业三福头一条「孝养父母,奉事师长,慈心不杀,修十善业」,人道。儒家所讲的,人道是佛道的根本,像盖大楼一样,这是第一层,没有第一层哪来的第二层?没有第二层哪来的第三层?因此,学佛第一要重视做人,要把人做好,要做一个好人,要做一个善人。佛道它的中心是破迷开悟,这是佛道。「佛」这个字是从印度梵文音译过来的,意思是觉悟,所以佛道就是觉悟之道,这一切经论帮助我们觉悟的。戒律是修正我们行为的,换句话说,你觉悟落实在生活、落实在你日常工作、落实在处事待人接物,那些表现在外面的就叫戒律。佛菩萨彻底觉悟了,他日常生活当中起心动念、言语造作记录下来叫做戒律。所以戒律是正常的生活行为,是於自性性德相应的生活行为,你怎么能不学?你如果不学,你的思想见解是错误的,你的言语造作还是错误的。错误的思想、见解、行为,不能出六道轮回,道理在此地。
你知道要学道,道在哪里学?不能离开经典,所以第二句『经不可不读』,经就是包括经、律、论,我们现在人称之为三藏经典。实际上释迦牟尼佛每一堂课,每一次的教学,经、律、论的意思都有。所以经典要把它分类,到底哪个是经?哪个是律?哪个是论?很难分。古人怎么分法?看这部经典的分量,哪一方面讲得多。譬如说这部经,讲的理论比较多,这方面教诲比较多,讲戒律这些文字比较少,我们就多的,就把它放到经这一类里头。如果世尊这一堂课里面,对於我们生活行为这一方面讲得多,道理方面讲得比较少一点,这部书就把它放在律藏里面,是这么分法的。严格的分没有法子分,不能像现在这种科学分类。古人说,经是讲定学的,律是讲戒学的,论是讲慧学的,我们讲戒、定、慧,律藏叫戒学,戒、定、慧三学。可是我们一定要知道,任何一部经论,统统具足戒、定、慧。从这个地方看,释迦牟尼佛教学苦口婆心,时时刻刻、念念之中都希望大家开悟,都希望大家成就。我们从他一生当中,教学的内容、方式,可以体会到。
今天我们读经要怎么读法?是不是把《大藏经》请到家里从头到尾来读?不是的,这样去读,你什么都收获不到。你先要懂得你读经的目的是在哪里,是在学道。道是什么?道是觉悟。要怎样才能觉悟?要得定才能觉悟,定心是觉悟的。要怎样才能得定?一定要持戒。因戒得定,因定开悟,这是佛教化众生的原理原则,我们一定要懂。你要是搞错了,那你学佛学了一辈子学得很冤枉,你不会成就。戒是方法,定是枢纽,慧是目标。应该怎么学?一部经,从一部经下手。一部经就是方法,如果没有得定、没有开悟,绝对不看第二部经。自古以来祖祖相传,历代凡是有成就的人,都是用这个方法。凡是失败的人都是自作聪明,不肯遵守老祖宗的旧规矩,他要想出新花样,那就坏了。这个责任要自己负责,祖师大德不负这个责任,教给你方法,你不遵守。得定就是我们一般讲「三昧」,三昧是印度话,翻成中国的意思就是禅定的意思。
我们现在有许多同修,依照《无量寿经》修学,很好,《无量寿经》里面戒定慧三学具足,经题就好,非常圆满。「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」,「无量寿庄严」是果,我们要想得「无量寿」,要想得「庄严」,「庄严」用现在的话来说是美好,我们世间人讲的真、善、美、慧,这四个字在佛法里是「庄严」两个字。无量的庄严、无量的寿命,是我们所希求的,你要想得这样殊胜的果报,这个经典就教给你。怎么修法?下面是教给你的因,「清净、平等、觉」,你能够得清净、平等、觉,大乘无量寿庄严的果报你就得到。由此可知,清净,给诸位说是戒学,六根清净一尘不染;平等是定学;觉是慧学,戒、定、慧三学都在里面。你要修戒定慧三学,你才能得大乘无量寿庄严。清净、平等、觉,不但是戒定慧三学,也是佛法僧三宝。觉是佛宝,平等是法宝,清净是僧宝,这部经三学三宝具足,不可思议!佛度化一切众生,最极方便、最稳当、最快速无过於这部经。所以我教大家你们得到这部经首先要把它念熟,熟记经文,不要求解,不要想里面什么意思,就是念。一天念的遍数愈多愈好,念久了你就会背,到会背的时候就进入第二个阶段,求解义。一定要懂得它的意思,经典上字字句句它的意思深广无尽。
这部经我过去讲过十遍,每一遍讲得不一样。最近两年在新加坡讲这部经是第十一遍,因为没有时间限制,我讲得比较详细,听的人很欢喜,要求细讲。细讲两个小时只能讲一句、两句,实实在在讲意思讲不尽。佛在《金刚般若经》上教给我们「深解义趣」,义是义理,趣是趣向、果报,你要是了解得深、了解得透彻,你就懂得怎么修法,你才能得到受用,换句话说,没有到西方世界,现前就过西方极乐世界菩萨的生活,这是真实的受用。大家都晓得,现在这个世间正是经上所讲的「五浊恶世」,浊恶到极处,众生生活痛苦不堪。我们境界转过来,你生活在五浊恶世,我生活在极乐世界,你有烦恼你有苦受,我没有烦恼我没有苦受。什么道理?佛在经上讲「境随心转」、「一切法从心想生」,这是原理,五浊恶世你有智慧、有能力把它转过来,再大的灾难你也有办法把它转过来,没有障碍,你才能得大自在!所以经论的受持,一部,一部上下功夫。能理解了,第三个阶段是落实,要把这个经里面讲的道理、讲的方法、讲的教训,完全变成自己的思想、见解、生活行为,这个经就变成自己的。你生活在《无量寿经》之中,《无量寿经》是什么?极乐世界,你就生活在极乐世界里头。现在已经生活在极乐世界,你将来不到极乐世界你到哪里去?肯定往生。生极乐世界,生实报庄严土,绝对不是方便土,更不可能生同居土。这个经你会学!
下面这一句『善不可不行』,这就不必讲了,这一句「善不可不行」就是落实。我刚才说的,你把经典里面道理变成自己的思想见解,经里面的教训、方法变成自己的生活行为,不可不行!此地这个「善」完全是讲经教,完全是对自己,狭义的,就是指学佛,学佛是大善。下面:
【行善。布德。】
这个善是广义的,这个善是帮助一切苦难众生,你自己得道了。得什么道?前面第一个,「道不可不学」,你现在得道了,你现在迷破了、悟开了,你懂得怎样过最幸福美满的生活,你知道如何转变外面的境界,随心所欲!你能够转逆为顺,把逆境转成顺境,把恶境转成善境,你有这个能力,这就叫得道,你得了道。你得道要帮助别人,帮助别人就是『行善、布德』。「行善」,用我们的财物财布施,用我们的劳力叫内财布施,用我们的智慧也叫内财布施;我们用许许多多方法,那就是属於法布施;让一切众生离苦得乐,这是无畏布施,这是行善!你成就之后一定要帮助别人,全心全力为社会造福,为众生造福。但是你要知道,你能舍己为人,别人未必感恩你,很可能招致许许多多嫉妒伤害。你要知道,就像释迦牟尼佛为我们示现的,内有六群比丘扰乱僧团,外有六师外道,种种的阻挠。释迦牟尼佛表演给我们看,他所遇到的我们都会遇到。我们要晓得,遇到要怎么样?绝不灰心、绝不退转,要有智慧、要有方便。这个地方有障碍,那里没有;那里有障碍,这里没有。老子讲「上善若水」,水这边阻挡,它往那边流去,那边阻挡,它又往这边流去,挡不住。我们要有这种善巧方便、有这个智慧,处处忍让不跟人为敌,我们转方向,另外一个地方走。
这两年中国大陆对我产生了障碍,我们就不在中国弘法,在全世界弘法,路子广得很。中国政府统战部来封杀正法流通,外国欢迎,哪个地方欢迎我们就到哪里去,这个地方不欢迎,我们不怪罪他,为什么?他是一时误会,时间久了,他会看到我们在外面做出的成绩,确确实实是利益社会的、利益众生的,他会知道这是好事,他就会欢迎我们了。所以我们不争,我们也不说话,我们回避,到国外一定做出更好的成绩,国内自然就欢迎了。永远保持著和睦相处,不要把和睦相处破坏了,这都是佛陀教给我们的,「行善、布德」。我们今天在全世界做的是行善,对中国我们是布德,就是我们要把在海外成绩拿出去给国内人看,让他觉悟过来。行善是外面做的,布德是内供,布也是布施。布德的意思,诸位要能体会得到,「以身作则」,我要做出样子来给人看,这叫布德,确实做到「学为人师,行为世范」。起心动念、言语造作都要能给全世界人做榜样、做模范,不分国家、不分种族、不分宗教,别人听到、看到、接触到了,他对你就敬仰,他就很乐意接受你的教诲。
我们教这些不同国家的人、不同族群的人、不同宗教的人,你一定要懂得,你要有高度的智慧、善巧方便,你可不能劝他学佛。他是基督教徒,你说基督教不如佛教,他马上跟你翻脸,这是大错特错!他是基督徒,我们就认真帮助他生天,帮助他亲近耶稣。我们怎么教他?教他《圣经》。所以《圣经》我们不能不读,我们不读你就不能教基督徒,我们要认真读。我们要能够讲道,讲得比他的牧师讲得好,确实讲的是他的经,教他做一个好基督徒,真正是上帝的儿女。天主教你们也许同修知道,我不久之前接受天主教的邀请,给他们讲《玫瑰经》,有光碟有录像保存下来。《玫瑰经》是天主教的早晚课诵本,你就晓得这个东西重要了。我给他们讲解,如何做上帝、圣母的儿女,你要懂才行!你跟回教就跟他讲《古兰经》,他们怎么不欢喜?你要是说那个不好,佛教好,一定是马上翻脸了,你就完全错了。接触哪个国家人赞叹这个国家,接触哪个族群赞美这个族群,接触任何宗教一定赞叹他的教。我们佛门里面也是如此,不同的宗派互相赞叹,「若要佛法兴,除非僧赞僧」,这个道理不能不懂。今天时间到了,我们就讲到此地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