阿难问事佛吉凶经 (第二十一集) 2001/10/3 台湾台视摄影棚 档名:15-014-0021
诸位观众,大家好!请掀开《阿难问事佛吉凶经讲记》第五十四面,从经文看起。
【宁持万石弩自射身。不可恶意向之。佛言。阿难。自射身为痛不。阿难言。甚痛甚痛。世尊。佛言。人持恶意。向道德人。其善师者。痛剧弩射身也。】
这一段是世尊用比喻说,说明人有恶意向老师以及善人,经文不难懂。「弩」是古时候弓箭能够同时发射很多枝箭的这种弓,称为弩弓,像我们现在兵器里面的机关枪一样,同时可以发射好几枝箭,佛用这个做比喻。「万石」是讲这个弓的力量强,力强它就能射得远,而且同时能够发好几枝的箭。佛用这个做比喻,宁愿我们以『万石弩自射身』,我也不愿恶意向道德之人、向善师。为什么?「万石弩自射身」,我们的痛苦只是身命,而以恶意向道德之人、向善师,果报太可怕了。世间人对这桩事情很难理解。这些事情你说它没有,它真有;你说它有,它又好像是无形。但是只要我们细心去观察,这些事都在我们眼前。无论在中国、在外国,我觉得外国比我们中国更多,美国几乎每一个城市、乡村里面都有鬼屋,人所周知,确确实实有科学没有法子证明的事情。
以前我们在旧金山,旧金山有一个居士学佛修得很不错,我们一般人实在讲比不上她,女居士甘贵穗,旧金山甘老居士的女儿。她就住在鬼屋里,白天她在州政府工作,晚上回家。她告诉我:「大概到十一点多钟,鬼就出现了。」她说鬼其臭无比,气味非常难闻,先闻到这个味道,然后他就出现了。出现走到面前,样子非常难看,要她的命,这是前世的冤家。她看到这个鬼靠近,就拼命念佛,鬼就不敢靠近,大概距离她有三、四尺这么远的距离;如果不念,这鬼慢慢就靠近了。拼命念,念到天快亮,这鬼就走了,天天这样。有一些同修就劝她:「你应该搬家,你何必住这里?」她笑笑点著头,她说:「也好!逼著我念佛。」如果没有这个鬼,她哪有这么精进?所以她不愿意搬家,这个鬼天天在鞭策她,勇猛精进。真有胆量!不是普通人能做到的。那个鬼跟她讲:「前世是冤亲债主。」大概她前世杀了他,所以这一生来讨命。类似这些事情,我们听得很多。
由此可知,人决定不是只有这一生,只有这一生,这个事情就好办,我们也不需要学佛了。而真相是我们每一个人有过去生,既有过去生,当然就有来生,「过去无始,未来无终」,这个事就严重了,这才是事实真相。所以佛在经典常常告诉我们:「六道轮回无有出头之日。」你哪一天才能超越六道轮回?不是那么简单的事情!可是超越六道难,还非得超越不可,因为这个地方决定不是久居之处,我们一定要晓得。《地藏菩萨本愿经》里面讲得详细,只要不出六道,肯定在三恶道的时间长,三善道的时间短。所以佛菩萨、古大德常说:「六道众生,三恶道是老家,三善道是出来观光旅游。」这个意思明显告诉我们,恶道受苦的时间多、时间长,这是个很恐怖的事情。
世出世间法如果同学们要是参透了,是怎么回事情?业因果报,参透了就是这么回事情。中国谚语常讲:「一饮一啄,莫非前定。」这个话是真的,决定不是假的。我们每天吃多少粒米、饮多少滴水都是注定的。《了凡四训》里面就讲得很透彻,袁了凡先生被孔先生算命,算他每一年收入的廪米多少石,一点都不错;如果不是前定的,孔先生怎么能算得出来?怎么能算得那么准确?我们知道,了凡先生命中福禄是有一定的,我们自己每个人也不例外,也是一定的。但是命运是可以改变的,不是不能改的。改命不能找算命先生,你找那些人帮你改命,那你上当,你被欺骗了。改命是断恶行善,你的命就会改变了。
了凡先生想改他的命运,首先许愿做三千桩善事,什么叫善事?利益社会、利益大众的,而不是利益自己的,这是善事。他初学的时候不简单,三千桩善事十年才完成,你就晓得做得多么勉强!但是他的命运真的就改了,孔先生给他算的就不准了,他的信心就生起来了。他没有遇到云谷禅师之前,就是被孔先生算命,可以说整整二十年,他被命运转,丝毫不能改动;云谷禅师教了他之后,他懂得了,道理清楚了,知道断恶修善能改造命运。第一次这三千桩善事很有效果,圆满之后又许愿做三千桩善事,他愈做愈顺利,三年完成。许三千桩善事求儿子,他命中没有儿子,果然他生了儿子。最后他在宝坻作知县,许了个大愿,做一万桩善事,他是愈做愈有心得,愈做感应愈明显。我们知道他的寿命只有五十三岁,他活到七十四岁,他没有求长寿,自自然然延年益寿。
我们每个人都有命运,命运是怎么来的?是自己前生造作善恶业所感得的。说实在话,命运不是上帝给你的,也不是阎罗王注定的,是自己过去造的什么因,这一生受什么样的果报,业因果报丝毫不爽。这是真理,永恒不变的真理,我们要明白,要知道遵守。不但恶的事不能造,恶事伤害别人、伤害社会,这个事不能造,这些念头都不要生,你的心才纯善,行为纯善。纵然过去生中造作不善,这一生全都能改得过来。无论是我们自己日常生活当中点点滴滴,无不是果报,扩大到社会、国家、世界,也是因果报应。这个道理要懂,事实真相要了解。善的境界现前了,我们一定知道,这是善因所感的,我们希望这个善果更殊胜,那善因我们一定是更认真努力去修行。恶境界现前,我们要反省,恶的因是什么?我们能从恶因这个地方转过来,恶的果报才真正能够化解。
人与人之间,确实有恩怨,为什么?恩怨不是一生造成的,有前生,有过去生。我们在这个世间看到一些不欢喜的人、看到讨厌的人,过去生中跟他就有冤业,所以看到不顺眼;过去生中跟他有善缘,你看到就生欢喜心。可是你要记住,善会变成恶,恶会变成善,变幻莫测。有这一生跟众生结的怨,有前世跟众生结的怨,很复杂!只有真正觉悟的人,他才能够把过去今生的冤结化解。若不是彻底觉悟的人,他做不到;做不到你就要晓得,往后麻烦事情很多,冤冤相报,生生世世没完没了。佛菩萨眼目当中,跟世间人看问题,确实不一样。世间人看问题,用现在的话来说,知其当然,不知其所以然,唯独佛菩萨看问题看得透彻,他才能解决问题。
前面跟诸位报告过「道德之人」、「善师者」这两种人,对整个社会,他具有潜移默化的功德,他们的起心动念、所作所为,都是社会大众的榜样,好样子。他住在这个地方,不知不觉的感化很多人。他感化的人多,感化的时间长,那个功德就大。在我们中国,诸位细细想想,孔老夫子那还得了!孔老夫子,实在讲他是道德之人,他有抱负,他很想做一番为国为民的事业。周游列国的目的就是希望求个一官半职,为人民服务。他作官、求官爵不是荣耀自己,他是为民服务。他的运不好,当时他所见的那些诸侯,就是小国的国王,没有一个人肯用他。对他都很礼遇,热烈的招待,不敢用他。什么原因不敢用他?我们也能想像得到,他的才华太高,他的学生太多,万一不听话的时候,要搞个政变怎么办?当时那些诸侯都不是孔老夫子对手,孔老夫子的高明,绝对不用非常手段,他用正常手段。这些诸侯对他赏识、任命他,他做;不肯任命他,他只有离开,绝对不搞革命。你们想想夫子的心。为什么?给后人做个榜样。不是没有能力,不是没有智慧,绝不做一个不好的样子,让后人对於政治不满就起来搞革命。搞革命你要晓得有多少人民受苦难,多少人遭殃?要牺牲多少生命财产?夫子不做,这是他的大德。
实在没有人任命他,回老家去教学。回老家那个时候大概是六十七、八岁,到这样的年龄,他就把从政的这个念头放弃掉,回家教学,传道授业。他教学的时间并不很长,不过十年。你看看影响力,从他死后一直到今天。虽然中国大陆祠祀废除了,每一个县市的城隍庙没有了,孔庙还在,你们就想想看孔子的大德。他这个大德是多久建立的?不过十年。十年的教化,影响到今年,共二千五百多年,还有这么大的影响力,我们有没有看出来?有没有想到?他何以有这么大的影响力?没有一点私心,没有一点自私自利,也没有一点名闻利养,我们常常讲的「五欲六尘、贪瞋痴慢」他都没有,纯善纯净的心,为一切众生,为后世众生。
释迦牟尼佛亦复如是,大德!佛的寺庙在文化大革命的时候,普遍被摧毁。改革开放这几年,中国大陆好多寺庙都建起来了,我听说有建得富丽堂皇的,佛菩萨的德大,太大太大!像这些地方,我们看到要多想想,我们自己要怎么作法。一生当中要做出不朽的事业,这才叫真正成就。自己做得再辉煌,死了就完了,我常讲那个成绩是等於零,死了就了了。这是说明「善师」跟「道德之人」他对於社会的影响。
孔子、释迦牟尼佛他们的影响是全世界,影响的时间是无限长。能产生这么大的影响力,没有别的,一片真诚!所以恶意向他们,这个罪业就重,比「万石弩自射身」重多了。所以佛问:『阿难,自射身为痛不?』阿难答覆:「很痛很痛!」佛在后面说这句话:『人持恶意,向道德人,其善师者,痛剧弩射身也。』因为弩弓射身痛只一时、一生,阿鼻地狱是论劫数。佛在经上告诉我们,一个大劫有成、住、坏、空四个中劫,佛讲堕在阿鼻地狱受苦的众生,我们这个世界坏了,地狱也坏了,他移到别的世界地狱里面照样受罪。那个世界坏了,他又移到另外一个世界地狱受罪,出来太难了!这个比喻我们要细心去体会。再看下面这一段。
【为人弟子。不可轻慢其师。恶意向道德人。当视之如佛。不可轻嫉。见善代其欢喜。人有戒德者。感动诸天。天龙鬼神。莫不敬尊。宁投身火中。利剑割肉。慎莫嫉妒人之善。其罪不小。慎之慎之。】
佛这些话,我们哪里会懂?想想我们自己,天天干这些事情,天天在造作罪业,自己不觉悟。你既然拜这个人作老师,你做他的弟子,你就不能恶意对待老师。恶意对待老师是什么罪名?背师叛道。作子女恶意对父母,是大不孝,作学生恶意对老师,跟作子女恶意对父母,没有两样。因此,我们求学,不能不慎重选择老师,选择之后就不能够背叛。古礼中说,别人说我们父母之过,我们听到了立刻要避开。他可以说,作儿女的不可以说。同样道理,学生听到别人说老师过失也要赶紧避开,无需要跟他争论。古人教导我们,这里头有大道理在。老师有一些作法,也许我们看到不容易体会他的意思,但是他一定有道理,时间久了,恍然大悟。我们原先以为老师做得不见得是如法,过个几年之后想想,他还真有道理,是我们年轻学浅见不到。
在《华严经》里面,我们看到善财童子五十三参,里面也有一些倒行逆施的,我们初接触这个经典,感觉到非常惊讶。善财童子去参访,胜热婆罗门愚痴,甘露火王瞋恚,伐苏蜜多女贪爱,贪瞋痴!我们不懂,人家是什么?用贪瞋痴做佛事,度某一类的众生,必须要利用这个做手段,我们哪里知道?它是方法、是手段,他用这个方法一定能够叫对方改邪归正,断恶修善,回头是岸,这了不起!我们要是看到,对老师怀疑了,我们就有过失。「道德之人」、「善师」,他有智慧,他有能力,不是我们能够想像得到的。
佛在此地教导我们,对於「善师」、「道德之人」,『当视之如佛』,我们对他的敬仰,就跟敬佛没有两样,不可以轻视,不可以嫉妒。『见善代其欢喜』,这是见到世间人,无论在什么地方,无论在什么时候,见人做善事,这个事是利益社会的、利益大众的,我们要生欢喜心,要赞叹。为什么?佛在底下讲『人有戒德者,感动诸天,天龙鬼神,莫不敬尊』,我们轻视他,我们嫉妒他,你要晓得,天龙鬼神尊重他,天龙鬼神拥护他,这些事情都是真的。所以「戒」跟「德」这两个字,不能不重视。
我们学戒从哪里学起?从十善、从五戒,从这里下手。每一条都要真正做到,做不到,你没有戒。你真正做到了,有得於心,有得於身,那就叫「德」。有得於心,是你的心清净了,你的心觉悟了,你对於一切事理明了了,有得於心,心是开悟。有得於身,身是调身,佛的经论里头常说,依报随著正报转,我们这个身体是我们最亲近的依报,你有没有德,「德」就在你这个身看。你的相貌变了,你有德,你的体质变了,这是你的德,身心健康,清净不染。表现在外面,不是有意的,不是做作的,自自然然合乎「孝悌忠信,礼义廉耻」,不是有意做出来的,自自然然的,这就是德。正是所谓「诚於中」自然就「形於外」,就这么个道理,表里一如。这样的人在这个世间,当然感动诸天,他的起心动念、言语造作,我们人不知道,天神知道,天神尊敬。『天龙鬼神』,天龙是讲佛家的八部护法神,鬼神里面包括意思就很广很广,鬼神尊敬你。我们晓得这个事实真相,应当认真修学,依照佛在经典上的教诲,真干!
底下说『宁投身火中,利剑割肉』,这是人间大苦事,我们一般人常讲,人这样死叫「惨死」,这不是好事。我们宁愿受这个苦难,也不嫉妒别人之善,『慎莫嫉妒人之善』。『其罪不小,慎之慎之。』实在讲这个事情,嫉妒别人的善心,嫉妒别人的善事,我们常常犯。「嫉妒」这个烦恼,给诸位说,是与生俱来,过去生中的习气。哪一个没有嫉妒心?你仔细观察,一岁的小孩,还不会说话,他就有嫉妒心。两个小孩在一起,糖给他吃,这个给多一点,那个给少一点,那个拿少一点的,你看他的表情,那个嫉妒心就显出来了。嫉妒、骄慢都是与生俱来的烦恼,儒、佛教我们修行,把这个烦恼修正过来。儒家不要求断,要求你要有能力控制,「傲不可长」,傲慢有,不能再增长,儒这样教人。佛要教我们断,傲慢、嫉妒要断。为什么?佛教我们的目标是超越六道轮回,这个烦恼要是不断,不能超越。儒家并不讲超越三界六道,所以烦恼可以不要断;如果要想超越三界六道,这个东西要断。
你要记住!你会有傲慢,你会有嫉妒,念佛不能往生,这是我跟大家说老实话。念佛的人很多,为什么往生的这么少?你还有嫉妒,还有贡高、自以为是,瞧不起别人,这就障碍你往生。不要谈别的,就是这一个障碍,我们就要「慎之慎之」!往生西方极乐世界,是无量劫希有难逢的一个缘分、机会,如果被自己嫉妒、贡高,把这个机会失掉了,你说多可惜!我们应该怎么修法?普贤菩萨教得好,应当「恒顺众生,随喜功德」,就是前面讲「见善代其欢喜」,那是随喜功德,不要嫉妒!随喜的功德,跟他修的功德一样大,我们为什么不成就自己功德?为什么要造作罪业?这是愚痴、无知,你才会干这个事情。我们再看下面这一段,第五十六页「师教本分」。
【阿难复白佛言。为人师者。为可得呵遏弟子。不从道理。以有小过。遂之成大。可无罪不。佛言。不可不可。师弟子义。义感自然。当相讯厚。视彼如己。】
这一段给我们讲老师跟学生的关系。末法时期,确确实实有这样不善的老师,我们要是遇到了,怎么办?阿难在此地,代我们向世尊请教:「为人师者,可不可以呵斥弟子?」『呵遏』用现在的话来说,可不可以管教学生?老师可不可以管教学生?而管教学生是不从道理,不合道理,学生有小小的过失,就加给他很大的罪名,老师要是这样对待学生,他有没有罪过?我们知道,经上讲的这些事情,在我们现前的社会常常听到,这是我们感到很悲痛的事情。根本原因在哪里?作老师的人没有受到好的教育。我们今天讲好的教育是圣贤教育,因此他对人、对学生,乃至於对父母尊长,他都不合道理。今天世界动乱的根源就在此地,这是个麻烦事情。如果我们不晓得这个世间动乱、灾难的根源,我们就没有办法化解眼前的劫难。如果我们明白了,至少我们自己可以不遭这个灾难,灾难就在我们面前,我们也不会遭受这个灾难。你要真正明白道理,真正了解事实真相。
老师用这种态度对学生是错误的,所以『佛言:不可不可。』『师弟子义』,老师对学生之义,这个「义」用现在的话来讲,就是当然的态度。师生之间,有道义,有仁义,有情义,有恩义,师徒如父子,这才真正是『义感自然』。老师把学生看作子弟,看作自己的家人,学生一定把老师看作父兄。老师的年龄大我二十岁以上的,「事之以父礼」;大我十岁的,把他当作大哥来看待,「义感自然」!我们学了就要落实。出家同修我们在一个道场修行,道场有一个法师来领导,他的地位就是师,被领导的就是弟子。好,时间到了,我们讲到此地。
诸位观众,大家好!请掀开《阿难问事佛吉凶经讲记》第五十四面,从经文看起。
【宁持万石弩自射身。不可恶意向之。佛言。阿难。自射身为痛不。阿难言。甚痛甚痛。世尊。佛言。人持恶意。向道德人。其善师者。痛剧弩射身也。】
这一段是世尊用比喻说,说明人有恶意向老师以及善人,经文不难懂。「弩」是古时候弓箭能够同时发射很多枝箭的这种弓,称为弩弓,像我们现在兵器里面的机关枪一样,同时可以发射好几枝箭,佛用这个做比喻。「万石」是讲这个弓的力量强,力强它就能射得远,而且同时能够发好几枝的箭。佛用这个做比喻,宁愿我们以『万石弩自射身』,我也不愿恶意向道德之人、向善师。为什么?「万石弩自射身」,我们的痛苦只是身命,而以恶意向道德之人、向善师,果报太可怕了。世间人对这桩事情很难理解。这些事情你说它没有,它真有;你说它有,它又好像是无形。但是只要我们细心去观察,这些事都在我们眼前。无论在中国、在外国,我觉得外国比我们中国更多,美国几乎每一个城市、乡村里面都有鬼屋,人所周知,确确实实有科学没有法子证明的事情。
以前我们在旧金山,旧金山有一个居士学佛修得很不错,我们一般人实在讲比不上她,女居士甘贵穗,旧金山甘老居士的女儿。她就住在鬼屋里,白天她在州政府工作,晚上回家。她告诉我:「大概到十一点多钟,鬼就出现了。」她说鬼其臭无比,气味非常难闻,先闻到这个味道,然后他就出现了。出现走到面前,样子非常难看,要她的命,这是前世的冤家。她看到这个鬼靠近,就拼命念佛,鬼就不敢靠近,大概距离她有三、四尺这么远的距离;如果不念,这鬼慢慢就靠近了。拼命念,念到天快亮,这鬼就走了,天天这样。有一些同修就劝她:「你应该搬家,你何必住这里?」她笑笑点著头,她说:「也好!逼著我念佛。」如果没有这个鬼,她哪有这么精进?所以她不愿意搬家,这个鬼天天在鞭策她,勇猛精进。真有胆量!不是普通人能做到的。那个鬼跟她讲:「前世是冤亲债主。」大概她前世杀了他,所以这一生来讨命。类似这些事情,我们听得很多。
由此可知,人决定不是只有这一生,只有这一生,这个事情就好办,我们也不需要学佛了。而真相是我们每一个人有过去生,既有过去生,当然就有来生,「过去无始,未来无终」,这个事就严重了,这才是事实真相。所以佛在经典常常告诉我们:「六道轮回无有出头之日。」你哪一天才能超越六道轮回?不是那么简单的事情!可是超越六道难,还非得超越不可,因为这个地方决定不是久居之处,我们一定要晓得。《地藏菩萨本愿经》里面讲得详细,只要不出六道,肯定在三恶道的时间长,三善道的时间短。所以佛菩萨、古大德常说:「六道众生,三恶道是老家,三善道是出来观光旅游。」这个意思明显告诉我们,恶道受苦的时间多、时间长,这是个很恐怖的事情。
世出世间法如果同学们要是参透了,是怎么回事情?业因果报,参透了就是这么回事情。中国谚语常讲:「一饮一啄,莫非前定。」这个话是真的,决定不是假的。我们每天吃多少粒米、饮多少滴水都是注定的。《了凡四训》里面就讲得很透彻,袁了凡先生被孔先生算命,算他每一年收入的廪米多少石,一点都不错;如果不是前定的,孔先生怎么能算得出来?怎么能算得那么准确?我们知道,了凡先生命中福禄是有一定的,我们自己每个人也不例外,也是一定的。但是命运是可以改变的,不是不能改的。改命不能找算命先生,你找那些人帮你改命,那你上当,你被欺骗了。改命是断恶行善,你的命就会改变了。
了凡先生想改他的命运,首先许愿做三千桩善事,什么叫善事?利益社会、利益大众的,而不是利益自己的,这是善事。他初学的时候不简单,三千桩善事十年才完成,你就晓得做得多么勉强!但是他的命运真的就改了,孔先生给他算的就不准了,他的信心就生起来了。他没有遇到云谷禅师之前,就是被孔先生算命,可以说整整二十年,他被命运转,丝毫不能改动;云谷禅师教了他之后,他懂得了,道理清楚了,知道断恶修善能改造命运。第一次这三千桩善事很有效果,圆满之后又许愿做三千桩善事,他愈做愈顺利,三年完成。许三千桩善事求儿子,他命中没有儿子,果然他生了儿子。最后他在宝坻作知县,许了个大愿,做一万桩善事,他是愈做愈有心得,愈做感应愈明显。我们知道他的寿命只有五十三岁,他活到七十四岁,他没有求长寿,自自然然延年益寿。
我们每个人都有命运,命运是怎么来的?是自己前生造作善恶业所感得的。说实在话,命运不是上帝给你的,也不是阎罗王注定的,是自己过去造的什么因,这一生受什么样的果报,业因果报丝毫不爽。这是真理,永恒不变的真理,我们要明白,要知道遵守。不但恶的事不能造,恶事伤害别人、伤害社会,这个事不能造,这些念头都不要生,你的心才纯善,行为纯善。纵然过去生中造作不善,这一生全都能改得过来。无论是我们自己日常生活当中点点滴滴,无不是果报,扩大到社会、国家、世界,也是因果报应。这个道理要懂,事实真相要了解。善的境界现前了,我们一定知道,这是善因所感的,我们希望这个善果更殊胜,那善因我们一定是更认真努力去修行。恶境界现前,我们要反省,恶的因是什么?我们能从恶因这个地方转过来,恶的果报才真正能够化解。
人与人之间,确实有恩怨,为什么?恩怨不是一生造成的,有前生,有过去生。我们在这个世间看到一些不欢喜的人、看到讨厌的人,过去生中跟他就有冤业,所以看到不顺眼;过去生中跟他有善缘,你看到就生欢喜心。可是你要记住,善会变成恶,恶会变成善,变幻莫测。有这一生跟众生结的怨,有前世跟众生结的怨,很复杂!只有真正觉悟的人,他才能够把过去今生的冤结化解。若不是彻底觉悟的人,他做不到;做不到你就要晓得,往后麻烦事情很多,冤冤相报,生生世世没完没了。佛菩萨眼目当中,跟世间人看问题,确实不一样。世间人看问题,用现在的话来说,知其当然,不知其所以然,唯独佛菩萨看问题看得透彻,他才能解决问题。
前面跟诸位报告过「道德之人」、「善师者」这两种人,对整个社会,他具有潜移默化的功德,他们的起心动念、所作所为,都是社会大众的榜样,好样子。他住在这个地方,不知不觉的感化很多人。他感化的人多,感化的时间长,那个功德就大。在我们中国,诸位细细想想,孔老夫子那还得了!孔老夫子,实在讲他是道德之人,他有抱负,他很想做一番为国为民的事业。周游列国的目的就是希望求个一官半职,为人民服务。他作官、求官爵不是荣耀自己,他是为民服务。他的运不好,当时他所见的那些诸侯,就是小国的国王,没有一个人肯用他。对他都很礼遇,热烈的招待,不敢用他。什么原因不敢用他?我们也能想像得到,他的才华太高,他的学生太多,万一不听话的时候,要搞个政变怎么办?当时那些诸侯都不是孔老夫子对手,孔老夫子的高明,绝对不用非常手段,他用正常手段。这些诸侯对他赏识、任命他,他做;不肯任命他,他只有离开,绝对不搞革命。你们想想夫子的心。为什么?给后人做个榜样。不是没有能力,不是没有智慧,绝不做一个不好的样子,让后人对於政治不满就起来搞革命。搞革命你要晓得有多少人民受苦难,多少人遭殃?要牺牲多少生命财产?夫子不做,这是他的大德。
实在没有人任命他,回老家去教学。回老家那个时候大概是六十七、八岁,到这样的年龄,他就把从政的这个念头放弃掉,回家教学,传道授业。他教学的时间并不很长,不过十年。你看看影响力,从他死后一直到今天。虽然中国大陆祠祀废除了,每一个县市的城隍庙没有了,孔庙还在,你们就想想看孔子的大德。他这个大德是多久建立的?不过十年。十年的教化,影响到今年,共二千五百多年,还有这么大的影响力,我们有没有看出来?有没有想到?他何以有这么大的影响力?没有一点私心,没有一点自私自利,也没有一点名闻利养,我们常常讲的「五欲六尘、贪瞋痴慢」他都没有,纯善纯净的心,为一切众生,为后世众生。
释迦牟尼佛亦复如是,大德!佛的寺庙在文化大革命的时候,普遍被摧毁。改革开放这几年,中国大陆好多寺庙都建起来了,我听说有建得富丽堂皇的,佛菩萨的德大,太大太大!像这些地方,我们看到要多想想,我们自己要怎么作法。一生当中要做出不朽的事业,这才叫真正成就。自己做得再辉煌,死了就完了,我常讲那个成绩是等於零,死了就了了。这是说明「善师」跟「道德之人」他对於社会的影响。
孔子、释迦牟尼佛他们的影响是全世界,影响的时间是无限长。能产生这么大的影响力,没有别的,一片真诚!所以恶意向他们,这个罪业就重,比「万石弩自射身」重多了。所以佛问:『阿难,自射身为痛不?』阿难答覆:「很痛很痛!」佛在后面说这句话:『人持恶意,向道德人,其善师者,痛剧弩射身也。』因为弩弓射身痛只一时、一生,阿鼻地狱是论劫数。佛在经上告诉我们,一个大劫有成、住、坏、空四个中劫,佛讲堕在阿鼻地狱受苦的众生,我们这个世界坏了,地狱也坏了,他移到别的世界地狱里面照样受罪。那个世界坏了,他又移到另外一个世界地狱受罪,出来太难了!这个比喻我们要细心去体会。再看下面这一段。
【为人弟子。不可轻慢其师。恶意向道德人。当视之如佛。不可轻嫉。见善代其欢喜。人有戒德者。感动诸天。天龙鬼神。莫不敬尊。宁投身火中。利剑割肉。慎莫嫉妒人之善。其罪不小。慎之慎之。】
佛这些话,我们哪里会懂?想想我们自己,天天干这些事情,天天在造作罪业,自己不觉悟。你既然拜这个人作老师,你做他的弟子,你就不能恶意对待老师。恶意对待老师是什么罪名?背师叛道。作子女恶意对父母,是大不孝,作学生恶意对老师,跟作子女恶意对父母,没有两样。因此,我们求学,不能不慎重选择老师,选择之后就不能够背叛。古礼中说,别人说我们父母之过,我们听到了立刻要避开。他可以说,作儿女的不可以说。同样道理,学生听到别人说老师过失也要赶紧避开,无需要跟他争论。古人教导我们,这里头有大道理在。老师有一些作法,也许我们看到不容易体会他的意思,但是他一定有道理,时间久了,恍然大悟。我们原先以为老师做得不见得是如法,过个几年之后想想,他还真有道理,是我们年轻学浅见不到。
在《华严经》里面,我们看到善财童子五十三参,里面也有一些倒行逆施的,我们初接触这个经典,感觉到非常惊讶。善财童子去参访,胜热婆罗门愚痴,甘露火王瞋恚,伐苏蜜多女贪爱,贪瞋痴!我们不懂,人家是什么?用贪瞋痴做佛事,度某一类的众生,必须要利用这个做手段,我们哪里知道?它是方法、是手段,他用这个方法一定能够叫对方改邪归正,断恶修善,回头是岸,这了不起!我们要是看到,对老师怀疑了,我们就有过失。「道德之人」、「善师」,他有智慧,他有能力,不是我们能够想像得到的。
佛在此地教导我们,对於「善师」、「道德之人」,『当视之如佛』,我们对他的敬仰,就跟敬佛没有两样,不可以轻视,不可以嫉妒。『见善代其欢喜』,这是见到世间人,无论在什么地方,无论在什么时候,见人做善事,这个事是利益社会的、利益大众的,我们要生欢喜心,要赞叹。为什么?佛在底下讲『人有戒德者,感动诸天,天龙鬼神,莫不敬尊』,我们轻视他,我们嫉妒他,你要晓得,天龙鬼神尊重他,天龙鬼神拥护他,这些事情都是真的。所以「戒」跟「德」这两个字,不能不重视。
我们学戒从哪里学起?从十善、从五戒,从这里下手。每一条都要真正做到,做不到,你没有戒。你真正做到了,有得於心,有得於身,那就叫「德」。有得於心,是你的心清净了,你的心觉悟了,你对於一切事理明了了,有得於心,心是开悟。有得於身,身是调身,佛的经论里头常说,依报随著正报转,我们这个身体是我们最亲近的依报,你有没有德,「德」就在你这个身看。你的相貌变了,你有德,你的体质变了,这是你的德,身心健康,清净不染。表现在外面,不是有意的,不是做作的,自自然然合乎「孝悌忠信,礼义廉耻」,不是有意做出来的,自自然然的,这就是德。正是所谓「诚於中」自然就「形於外」,就这么个道理,表里一如。这样的人在这个世间,当然感动诸天,他的起心动念、言语造作,我们人不知道,天神知道,天神尊敬。『天龙鬼神』,天龙是讲佛家的八部护法神,鬼神里面包括意思就很广很广,鬼神尊敬你。我们晓得这个事实真相,应当认真修学,依照佛在经典上的教诲,真干!
底下说『宁投身火中,利剑割肉』,这是人间大苦事,我们一般人常讲,人这样死叫「惨死」,这不是好事。我们宁愿受这个苦难,也不嫉妒别人之善,『慎莫嫉妒人之善』。『其罪不小,慎之慎之。』实在讲这个事情,嫉妒别人的善心,嫉妒别人的善事,我们常常犯。「嫉妒」这个烦恼,给诸位说,是与生俱来,过去生中的习气。哪一个没有嫉妒心?你仔细观察,一岁的小孩,还不会说话,他就有嫉妒心。两个小孩在一起,糖给他吃,这个给多一点,那个给少一点,那个拿少一点的,你看他的表情,那个嫉妒心就显出来了。嫉妒、骄慢都是与生俱来的烦恼,儒、佛教我们修行,把这个烦恼修正过来。儒家不要求断,要求你要有能力控制,「傲不可长」,傲慢有,不能再增长,儒这样教人。佛要教我们断,傲慢、嫉妒要断。为什么?佛教我们的目标是超越六道轮回,这个烦恼要是不断,不能超越。儒家并不讲超越三界六道,所以烦恼可以不要断;如果要想超越三界六道,这个东西要断。
你要记住!你会有傲慢,你会有嫉妒,念佛不能往生,这是我跟大家说老实话。念佛的人很多,为什么往生的这么少?你还有嫉妒,还有贡高、自以为是,瞧不起别人,这就障碍你往生。不要谈别的,就是这一个障碍,我们就要「慎之慎之」!往生西方极乐世界,是无量劫希有难逢的一个缘分、机会,如果被自己嫉妒、贡高,把这个机会失掉了,你说多可惜!我们应该怎么修法?普贤菩萨教得好,应当「恒顺众生,随喜功德」,就是前面讲「见善代其欢喜」,那是随喜功德,不要嫉妒!随喜的功德,跟他修的功德一样大,我们为什么不成就自己功德?为什么要造作罪业?这是愚痴、无知,你才会干这个事情。我们再看下面这一段,第五十六页「师教本分」。
【阿难复白佛言。为人师者。为可得呵遏弟子。不从道理。以有小过。遂之成大。可无罪不。佛言。不可不可。师弟子义。义感自然。当相讯厚。视彼如己。】
这一段给我们讲老师跟学生的关系。末法时期,确确实实有这样不善的老师,我们要是遇到了,怎么办?阿难在此地,代我们向世尊请教:「为人师者,可不可以呵斥弟子?」『呵遏』用现在的话来说,可不可以管教学生?老师可不可以管教学生?而管教学生是不从道理,不合道理,学生有小小的过失,就加给他很大的罪名,老师要是这样对待学生,他有没有罪过?我们知道,经上讲的这些事情,在我们现前的社会常常听到,这是我们感到很悲痛的事情。根本原因在哪里?作老师的人没有受到好的教育。我们今天讲好的教育是圣贤教育,因此他对人、对学生,乃至於对父母尊长,他都不合道理。今天世界动乱的根源就在此地,这是个麻烦事情。如果我们不晓得这个世间动乱、灾难的根源,我们就没有办法化解眼前的劫难。如果我们明白了,至少我们自己可以不遭这个灾难,灾难就在我们面前,我们也不会遭受这个灾难。你要真正明白道理,真正了解事实真相。
老师用这种态度对学生是错误的,所以『佛言:不可不可。』『师弟子义』,老师对学生之义,这个「义」用现在的话来讲,就是当然的态度。师生之间,有道义,有仁义,有情义,有恩义,师徒如父子,这才真正是『义感自然』。老师把学生看作子弟,看作自己的家人,学生一定把老师看作父兄。老师的年龄大我二十岁以上的,「事之以父礼」;大我十岁的,把他当作大哥来看待,「义感自然」!我们学了就要落实。出家同修我们在一个道场修行,道场有一个法师来领导,他的地位就是师,被领导的就是弟子。好,时间到了,我们讲到此地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