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首页 - 阿难问事佛吉凶经 - (第七十六集)
阿难问事佛吉凶经  (第七十六集)  2001/8/9  新加坡净宗学会  档名:15-013-0076

  诸位同学!请掀开经本,《阿难问事佛吉凶经科会》第二十五面,经文倒数第二行看起。

  【淫泆抱铜柱。大火相烧然。】

  在这个地方,我们曾经说到章太炎老居士跟我们讲的一段故事,这个故事说明造作地狱的罪业很难不受果报,相当不容易。这个事情是他亲身见到的,他写在书上,好像是写在,有一部经他写了一个注解,写在这个注解里面,他有个《八大人觉经》的注解,把这个故事写在里头。这是前清一个官员贪污,皇帝派他去赈灾,他把赈灾的钱吞没了,使灾区里面的灾民得不到救济,饿死冻死了很多人,这个罪业很重。满清亡国之后,到民国年间,他住在上海外国租界里面。当时住在外国租界是最安全的,中国的法律管不到。晚年虽然念经拜佛,做许许多多慈善事业,在租界里头人家都称他大善人,以后也在租界里面死了。死了之后,大概他有好几位姨太太,最小的好像是第四个姨太太,还是第五个,对她的先生非常怀念。

  刚刚好在那个时候有一个法国人是通灵的,他有能力把死的人鬼魂找来,可以跟他谈话。他们家里人听到这个讯息很欢喜,不过在那个时候,这个法国人要的价钱很高,在当时要把这个死人找回来跟你家人见面谈话,要的价钱是一千大洋,普通人是做不起的,没有法子的。他们家里有钱,所以就请这个法国人替她找她的先生。这个人钱收了,找了一天都找不到,他要姓名,他要生辰八字,要死在什么时候,埋葬在哪里,都告诉他,找不到。这外国人很纳闷,他说我真的有这个能力,绝对不是骗你。这个姨太太不服,你拿了这么多钱,你没有把人给我找到。然后这个外国人也很聪明,他说这样好了,如果你们家里有亲戚朋友,最近死的,我再替你们找,我收一半的钱,收五百块,你看看我是真的还是假的。正好在这之前没有多少天,这个人的大儿子死了,他的大媳妇听到这个事情,行,试试看,就请他找,很快就把他找来了。找来的时候也是附在人体讲话,附在人体声音就是他那个大儿子的声音,一点都没错。就问他死了以后的状况,他大致上都说了。她说:你爸爸呢?你爸爸到哪里去了?他说:爸爸堕地狱了。他是个大善人,怎么会堕地狱?每天拜佛念经,修桥补路,尽做些慈善事业,他怎么会堕地狱?於是他就说出来了,他说一般人都不知道,没有人晓得,他在前清皇帝派他赈灾,吞没一笔赈灾的款项,这个事情在上海,还有几个老人,是他的老朋友,知道这个事情,你们可以问问。所以那个法国人说:在地狱他就没有办法了,在鬼道他有办法找来,地狱他没办法。这个姨太太问问他从前那些老朋友,老朋友听了之后说好像是有这么一桩事情,他确实做过钦差大臣,皇帝命令他去赈灾,有这个事情,也有传闻说他吞没赈灾的一些钱,但是究竟多少没有人知道,这个事情被证实了。

  造的罪业太重,晚年这一点小小的慈善修福,挽救不回来,所以堕地狱了,地狱里头受什么样的苦?没有人知道,讯息就没有了。朱老居士学佛,实在讲也很不简单,他年轻的时候在外国读书,学经济的,对於这些事情他没有法子接受,他老岳丈的事情,他听了当作特异功能一样来看待,半信半疑,他年轻的时候遇到这些事情太多太多了,都是在自己的家乡乡下,跟我讲了很多故事。他自己学佛的因缘,是自己真的遇到鬼了他才相信,别人跟他讲的,他听了,愿意听,他不相信。

  他跟我说他学佛的因缘:抗战期间,他在重庆,那个时候他做四川、西康两省的税务局长,管财税。在重庆,晚上跟一些朋友打麻将,打到深夜两点钟才散场,散场之后回去,那个时候没有车,走路回家。这一段路很长,大概要走四五十分钟,很长的一段路。那个时候是半夜,路上都没有人了。从前路上的路灯,现在你们没有法子想像,很远,大概差不多就是五十公尺才有一盏灯,一百公尺有两盏灯,那个灯泡多大?四十烛光,四十烛光小灯泡吊得高高的,真的是若有若无。他回去的时候,在半路上,前面有个人走,他也没有留意,前面是个女人,也是一个人在前面走,他在后面走,看得清清楚楚。差不多走了将近半个小时,他忽然想到,单身一个女子,深夜跑出来,奇怪!这么一想寒毛直竖,仔细再一看,这个女子有上身没有下身,他吓呆了,真的见鬼了,而且不是短时间,跟这个鬼一起走路走了半个钟点,这么一惊吓之后,这鬼就不见了。他从这里开始学佛了,他知道这是真的不是假的。以前所经历的这些故事,回头想想有道理,不是虚构的,不是寓言故事,是真的,这是他学佛的因缘。

  以后他告诉我,他说也许他遇到的鬼是观世音菩萨变的。为什么?没有这个缘,怎么样他也不会学佛。所以晚年到台湾,在台北市办台湾印经处流通佛经。我早年学佛所读的经书,都是他老人家送给我的,免费送给我,这个老居士对我非常好,他跟李炳南老居士同年,也是非常好的老朋友,我到台中是他老人家介绍我去的。所以人要不是亲身经历,很难接受。亲身经历,确实当你因缘成熟的时候,佛菩萨来帮助你一把,这就是应以什么身得度,佛菩萨就示现什么样的身,让你醒悟过来。再看底下这一段,也是半偈:

  【诽谤清高士。铁钳拔其舌。】

  这是说什么?地狱里头有一个拔舌地狱,拔舌地狱的业因是『毁谤清高士』。人如果不知好歹,不知道善恶,容易造口业,这是造口业的果报。如果真正明了善恶果报,我相信他很快的就能够改邪归正,回头是岸,远离恶人,亲近善知识。「清高士」,没有说出家人,而是在家人,在家学佛有成就的是高士,在家要作高士。从前李老师勉励我的:出家要作高僧,在家要作高士。「高」是清高,「清」是什么?贫。无论是世法佛法,清高一定生活很贫穷,三餐饭都有问题,确实有修养、有道德,不求名闻利养。物质生活虽然贫乏,精神生活充沛。在家的大德居士,你要是毁谤他,你将来会堕拔舌地狱。

  在最近,我们见到有毁谤夏莲居老居士的。世间人真的不识好歹、不知善恶的人多,毁谤的事情层出不穷,到处都有。我亲近的三位老师,我常常听到人毁谤。方东美先生,我听到毁谤的人是哪些人?都是同乡,实在说没有亲近过他,不亲近哪里晓得他的德行?人云亦云,道听途说,不负责任,很容易造口业。李炳南老居士,我在台中求学的时候跟他老人家,也听过许多的毁谤。不但在其他的地区,在台中市都有毁谤他的人。章嘉大师,教内的、出家的这些大德,也常常在言语上批评他。我是冷眼在旁边观察,我明白了,凡是这些毁谤的人,都没有跟他亲近过,如果亲近、见面,常常在一块交谈,我们就晓得外面人那些批评都是谣言,都不是真实的。

  人与人最重要的是沟通,如果没有沟通,如果不往来,彼此在猜疑;说老实话,这些真正清高士,他从来不说别人过失,他没有这些闲功夫,人家读书明理,我们接触,都会讲一番大道理来给我们听。从来没有听说他们去批评哪个人,从来没有过。这些在我面前说这个长、说那个短的,他们从来没有跟这些善知识接近过。我从这些经验当中明白了,知道这些造谣生事,是冤枉好人。

  冤枉好人有这么大的罪过吗?有!说老实话,那个好人你怎么样毁谤他,对他丝毫损伤都没有,这个罪不是在他那里结的,在哪里结的?因为你的毁谤,使许许多多人对这个清高士误会了,你误导了众生,人家不敢亲近他,不愿意亲近他,把他这一生接受最好教育的机会断掉了,佛法里面讲破坏别人的法身慧命,从这里结罪的。所以你说的这个话,你要知道这个话的影响多大,如果影响的面很大,很多人受你的误导,影响的时间很长,你的麻烦大了。与那个当事的善知识不相干,与他不相干,罪是从这里结的。这个道理与事实真相,知道的人不多,知道的人决定不敢干。知道的人,知道这个人是个高士、是个高人,一定会去亲近他,会去向他请教跟他学习。

  这些事情我们在这个地方要会学,怎么学习?决定不可以毁谤人,毁谤人肯定是造罪业,对自己损失很大。我们学佛学的是什么?我们要知道,我们所学的,总而言之是心地的纯净、行为的纯善,真纯到极处,这个人就是佛陀。我们心里头还有毁谤别人的意念,我们的心不清净,把纯净破坏掉了,行为上的纯善又破坏掉了,这叫自找麻烦,把自己的修功毁掉了。别人没有受到伤害,自己把自己毁掉了,愚痴到了极处。六祖大师在《坛经》里面教导我们,「若真修道人,不见世间过」,不要说这个高人他没有过失,即使是个恶人无恶不作,我也不说他。为什么?我说他,把自己的善行破坏了,我要把他这种恶行放在自己心上,把自己的清净心破坏了,我这一生不能成就,这是真正的道理,这才是事实真相。所以你要是通达明了,我相信你不会去做,你要是会去做,你对这个事情无知,不知好歹。『铁钳拔其舌』,容易懂,口业感得的恶报。再看下面一段:

  【乱酒无礼节。迷惑失人道。死入地狱中。洋铜沃其口。】

  果报它都相应,诸位在此地特别要留意这个经文上用的词句,『乱酒无礼节』,为什么?前面这三种,杀盗淫那是性罪,绝对不是善事,这个大家很容易了解。喝一点酒有什么了不起,哪有什么大的罪?所以酒是属於遮罪,杀盗淫是属於性罪。「性罪」是什么?做了本身就有罪,杀盗淫妄,我们讲五戒的前面四种,杀盗淫妄本身就有罪。酒本身没有罪,所以酒属於遮罪。「遮」是什么?我们现在讲的预防。酒喝多了,喝醉了乱性,会犯前面杀盗淫妄,是这么个意思。「乱酒无礼节」,杀盗淫妄就干了。这个事情我们要留意,我们常常在报纸里面看到报导犯罪,犯罪的人多半在犯罪之前酗酒,这个例子太多太多了,佛说的就有道理了。

  佛在这个地方,阿难在这里赞颂,这一条他用一首偈,用四句,就是这一条的罪报难懂,不像前面很容易懂。「淫泆」是邪淫的果报,毁谤是妄语、恶口、两舌,是这个果报。酒决定是恶缘,这是习气,酒喝多了乱性,失了礼节。礼是天地自然的秩序,人有礼就安,无礼就危。我们观察社会的安危、治乱,你就看这一个社会上的人守不守礼。现在不讲礼了,现在讲法,法比礼降了一等。礼是自动自发的,法,守法是怕惩罚,是被逼的,礼是自然的,没有人要求你,没有人逼迫你。今天讲法治,法治里面还有一些聪明人走法律的漏洞,想方法造罪业,又不犯法,搞这个;礼,没有这个妄想。

  中国过去在帝王时代,以什么治国?以礼治国,一直到满清。民国成立之后把礼废弃掉不要了,学外国人以法来治国。学外国,结果学得不像。中国派到外国的这些留学的学生回来了,学美国的回来之后,就想把美国的那一套东西搬来治中国,学日本的把日本那一套东西搬来,学德国的把德国那一套东西搬来。大家回来之后彼此互相不相让,打架了。不留学还没事,这一留学回来之后,四分五裂,把中国搞得这个样子。中国这一百多年来受的苦难,那些留学生不能不负责任。换句话说,人家真正的好处没学到,人家那些不伦不类的东西,在中国反而起了作用,中国人的不幸,也是中国人的共业。有人问:什么时候中国才能够恢复长治久安?

  真正有学问、有德行的这些高人,我亲近过不少,几乎是一致的看法,什么时候恢复中国传统的伦理道德,中国就长治久安,大家都是一个说法。现在我们听到中国江泽民主席提倡「以德治国」,我们在报章上又看到报导,他要求学生要读《四书》、《五经》,真正了不起!这在中国过去,是开国君王那样的智慧措施。所以我们深深相信,我一听到这个讯息,我就知道中国全国人民,他们的列祖列宗都会保佑、拥护江主席,这个功德没有人能跟他相比,功德太大太大了,套一句佛经里面的话,「唯佛与佛方能究竟」。我说这个话一点都不过分,这是事实,恢复传统圣贤的教学。

  「有礼则安,无礼则危;有礼则治,无礼则乱」,在中国几千年历史当中可以做证明,所以乱酒则失礼。『迷惑失人道』,酒能迷人。道德仁义礼是人天自然之大道,如果要是丧失掉了,果报就在三途,所以道德仁义礼是人天两道的条件、人天两道的资格。在中国历史里头记载,仪狄造酒,在上古时代,夏朝初年禹王,大禹治水的故事大家知道,禹王那个时代,他底下一个大臣,他发明了酒,他造酒送给禹王,禹王尝了尝,确实很美,然后一想,他说后世一定有人因酒而亡国,於是他对於仪狄就疏远了,你这个发明、你这个创造不是一个好事情,会给后人带来灾难。禹王尝了之后,以后不再尝了,真正聪明人,真正有智慧的人。我们在中国历史上看,几乎每一个朝代末代的君王,都是酒色亡国。夏禹讲的话一点都没错,果然被他讲中了,我们不能不晓得。所以佛把酒列在重戒,这个五戒是根本大戒,佛看得这么重。佛跟禹王没见过面,仪狄造酒也没有送到印度去,你在这里看,真的是英雄所见大略相同,圣人的见解。

  前面曾经跟诸位说过,每一条戒律里头都有开缘,而酒这一条戒的开缘特别多,那是开戒,不是破戒。酒最平常的开缘是药用,中国、印度医药里头有很多是用酒做药引,这个可以,这个不犯戒的。中国很多药用酒做药引,尤其是给你配好的做成的丸药,这个丸药有很多是叫你用酒去送的(我们学佛的人才用温开水),为什么?这个药吃下去之后,酒帮你散得很快,它有这个力量,是把这个药在里头帮助扩散、帮助吸收,这是最多的开缘。

  第二种,年岁大的人,身体弱的人,血液循环缓慢,佛有开缘,你在饮食之前,像吃饭,你可以喝一杯酒,帮助血液循环,这是开缘,这不是破戒。我当年初学佛的时候,我跟华严莲社的关系很密切,因为南亭老法师讲经我很喜欢听,很少缺席,他老人家讲《金刚经》,我一次都没有缺过,所以南老他的师公智光老法师对我都非常好,他们道场有事,我们常常去做义工,所以常常留我们在一起吃饭。老和尚对我们也没有忌讳,我每一次跟他在一起吃饭,都看到老和尚旁边有一杯酒,我们也不敢说,总感觉得很奇怪,这五戒里头不是「不饮酒」?老是有疑惑。以后到台中亲近李炳南老居士,我就把这桩事情向老师请教,为什么智光老和尚每一餐吃饭都要喝一杯酒?老师告诉我是开缘,年岁大了,七十多岁,年岁大体力衰,帮助血液循环,这我才明白。普通做菜里面料酒可以用,所以李老师讲到这一段的时候,跟我们讲了一个故事,要我们了解佛所制定的戒律是活的,活活泼泼,戒律绝对不约束人,帮助你、成就你,一定要懂得。

  我们看这个地方是「乱酒」,如果你酒不乱,那就没事,所以李老师那个时候正好跟我们讲《礼记》,这个《礼记》是我启请的,我请了好几次老师才答应,答应了跟我们讲的时候说:「你们要我讲这个东西,这有什么好讲的?讲了也做不到,讲了做到还可以讲,讲了做不到讲来干什么?」我们是一再请求,我请了七八次才勉强答应。然后告诉我:「我跟你们讲《礼记》不是教你们学礼,只有一个目标,希望你们这一生做人,人家跟你接触不讨厌你,那目的就达到了。」确实如此,懂一点礼,在一切场合,我们一个目的是希望别人不要讨厌我,这是我们学一点礼,降低到最低的水平了。

  李老师,我问到酒这个事情,李老师就讲到:我们中国古人常常写文章,「三百杯」这个典故出在什么地方你晓不晓得?我们都不知道,没有一个人晓得。「三百杯」的典故出在郑康成,郑康成是专攻五经里头的礼:《周礼》、《仪礼》、《礼记》,他的注解是权威,学三礼的人没有不读他的注解。这个人是高士,酒量大。所以讲到这个典故,李老师跟我们说了一段历史:他当年跟马融学,马融是汉朝的大儒。但是马融心量不大,马融教学上课的时候,他有一个毛病,喜欢听音乐,那个时候的音乐要人演唱,没有像现在我们可以放光碟、放录像带,那个时候没有。所以他上课,他的讲台后面是一个布幔,他官做得很大,他家里头有乐队,自己养的乐队,所以有一些女孩子弹琴唱歌,在后面演奏给他听,一面听一面跟大家上课。他的学生总会看看,从布幔缝里头看看里面的女孩子。只有郑康成跟他三年,从来没有向布幔看一眼。马融知道他的东西郑康成学去了,对郑康成,对这个学生有嫉妒,就想了一个主意要害他,最好能把他杀掉。但他又没有罪,所以郑康成离开老师的时候,老师带了同学到十里长亭送他,在那里摆上酒宴饯行,每一个人敬他三杯酒,他带的人多,郑康成一次喝了三百杯,「三百杯」的典故是从这儿来的。三百杯酒喝下去之后,郑康成一点小小的礼节都不失,高明!所以李老师说:「我们人人酒量都像郑康成,释迦牟尼佛这一条戒就没有了。」他不乱,他不失礼,中国历史上记载的真的好酒量。马融是想把他灌醉,结果人家一点都不醉,一点都不乱,他就走了。马融确实买了杀手在路上等他。郑康成很聪明,看看他们已经回头了,看不见了,他改道从另外一条道路回家了,那个埋伏在路上的人没有遇到。

  老师也嫉妒学生,古今都有。为什么有嫉妒?还不是自私自利,不想有人超过自己,这个观念错误,真正的大德是希望学生超过自己。中国从前做官戴的帽子,我们一般叫乌纱帽,乌纱帽是什么?是说它是纱帽,颜色是黑色的。它的形相,从形相上讲,那个帽子叫「进贤冠」,那个帽子像楼梯一样两层,后面一层高,前面一层低,代表什么意思?希望后人都高过我自己,戴这个帽子常常想著。后人要不能比我们高,这个社会没有前途,希望学生超过自己,希望自己的部下将来成就超过自己,含义多深!皇帝戴的帽子那是平等,做皇帝要平等,不能有高下,做大臣的一定要想到后人要超过我们这一代。

  酒这一条开缘很多,我们一定要懂得,这一条戒才能在日常生活当中灵活的运用,活活泼泼,让社会一般大众对於佛陀的教诲,真正生恭敬心、仰慕心,欢喜学习。今天时间到了,我们就讲到此地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