发起菩萨殊胜志乐经 (第十一集) 1996/10 新加坡居士林 档名:15-012-0011
请掀开经本,第二十七面,倒数第三行。我们将经文念一段,对一对地方:
【尔时弥勒菩萨白佛言。世尊。云何名为世话中过。若观察时。菩萨应住决定之义。由观是义不生热恼。】
从这个地方看起。向下这一段经文,是世尊给我们说明喜欢谈论世间事的过失。世间事里面,世话之中,有正论、有邪论,也有非邪非正的,这一类也算是无记的言论,谈不上邪正,也谈不上善恶。不但是邪论、无记论有过失,即使是正论也有过失,为什么?我们细细来看世尊为我们解说的。这个时候弥勒菩萨讲完前面一段,弥勒菩萨又向佛请教,『云何名为世话中过』?如果菩萨要能够观察,观是用智慧,观照、觉察世话之过,『菩萨应住决定之义』,「决定之义」就是真实的事理。在这个地方多少是透了一点消息出来,也就是我们常讲的宇宙人生的真相。由此可知,世话里面与这个是相违背的,决定与诸法实相相违背,因此过失就不免。『由观是义不生热恼』,这个「热恼」范围很广,也就是常说的妄想分别执著,你要彻底了解诸法实相,当然不会生分别,也不会打妄想。这是弥勒菩萨请教的一段话。下面是世尊为我们解释,也就是世尊的开示。
【佛言弥勒。初业菩萨。应当观察世话过失有二十种。若观察时。能令菩萨住决定义。由观是义不生热恼。】
这是正式答覆弥勒菩萨的请问。世尊在此地特别提示出来『初业菩萨』,我们初发心,初学的菩萨,也就是说,见思烦恼一品也没有断,这样的菩萨正是我们大众。无论是出家、在家,的确我们虽然都受了菩萨戒,出家受出家的菩萨戒,在台湾是取梵网菩萨戒,在家同修受的是璎珞菩萨戒,都是受了菩萨戒的这一类的初业菩萨。『应当观察』,「应当」两个字语气很沉重,非常的肯定,叫我们要观察。世话过失实在讲太多了,世尊为了方便开示起见,将无量的过失归纳为二十类,每一类里面不是一种,是无数种。『若观察时,能令菩萨住决定义』,这就是弥勒菩萨所求的。『由观是义』,义是义理,把这些事实真相搞清净搞明白,你不会再生烦恼。请看经文。
【弥勒。云何名为乐於世话二十种过。】
『乐』是喜欢、爱好。喜欢谈论这些世话。
【一者心生憍恣不敬多闻。】
喜欢谈论世话的也不是普通人,总得是像从前读过书的人,他才有东西谈,没念过书的谈什么?所谓是诸子百家,或者是佛法的典籍听得多、看得多,一般人所谓是广学多闻。於是他们在一起,喜欢谈玄说妙,高谈阔论,说得好听一点是清谈、玄谈。心里当然是自己感觉得自己满腹经文,傲慢的心油然而生。『不敬多闻』,这里头的意思就很深长。确实道德、学问、见闻比他高得多的人,他也没有尊重的心,傲慢、嫉妒,他不会尊敬别人。这些事情,我们中国俗话也有句话常说「文人相轻」,就是这个意思,这一条里头就是讲的这个。确实人家比我们是高,我也没把他看在眼里,就有这个味道在,这是过失。尤其是对於修行人来说,修行人是要成就道业,道业首先要修清净平等觉,你这些烦恼障碍在这边,你的清净心、平等心怎么能成就?所以这是很大的过失。
【二者於诸诤论多起执著。】
这些人都有这个习气,不肯输!明知道自己没有理,也要说一点歪理,也不让人,好胜!好胜就起於诤论,执著自己的成见。我过去年轻,在没有学佛之前,就犯这些毛病,给人家谈论这些事情绝对不认输的。我的歪理很多,歪理说出,人家驳不倒那我就嬴了。这也是毛病,很容易得罪人。但是年轻好胜,不知道这些人情世故,到以后才晓得那吃了很多亏。不但是得理不让人,没理也不让人。这是佛在此地给我们说出这过失。
【三者失於正念如理作意。】
这个也是时常会发生的,由於诤论好胜,当然正念就很容易忘掉。或者是由於好胜心强,暂时把正念也放在一边。所以,他的思惟都不如理也不如法。
【四者为所不应身多躁动。】
就是你,『为』是作为,作为是不应该做的,不应该做的你去做,不应该说的你要说,不应该争论的你要去争。我们在处世之中,稍稍留意我们的身边,常常会发现这些事情。发现之后,特别要紧的是要你能够回光返照,想想自己有没有这个毛病,这个很重要。如果自己有这个毛病,应当要把它革除。这是『身多躁动』,躁是浮躁,没有定力,心地不清净。
【五者速疾高下坏於法忍。】
这要给人家比高下、争胜负,忍辱波罗蜜没有了。这里头哪里还能看到忍辱?如果有忍,就不会与人家争论。别人是正论,你就赞叹;别人不是正论,笑笑就好了,何必要去争执?所以这是忍辱法失掉了。
【六者心常刚强禅定智慧曾不熏修。】
忍没有了,定慧也就没有,这是一定的道理。你看菩萨六度里面,忍辱、精进、禅定、般若,忍是个关键。能忍才能精进,才能专一,精进才能得定,定才能开慧。如果不能忍,进、定、慧都没有了。这是说这桩事情。
【七者非时而语言论所缠。】
这就是言语不懂得时节因缘,什么时候该说什么话他不懂,往往因为这些言论带来了许多的烦恼、缠缚。
【八者不能坚固证於圣智。】
『坚固』主要是讲信,《般若经》上所说的,信心清净,则生实相,实相般若才能够现前。信心不清净,不要说是大乘『圣智』你不能证得,小果的智慧也不能证得,这个亏就吃大了。
【九者不为天龙之所恭敬。】
天龙善神对於有德行的人,他自然恭敬拥护。喜欢世话的人得不到天龙善神的拥护。
【十者为辩才者常怀轻贱。】
这是一般人的观察,佛是就俗谛为我们说这桩事情。『辩才』是真正有智慧、辩才的人,看到你争论,喜欢说这些世话,刚才讲了,笑笑就好了。笑笑就是轻,虽然他决定没有轻贱的意思,我们凡夫眼睛里面看到的那是轻贱的意思,实际上圣者没有这个意思。他这个笑笑,如果他要是个聪明人,从他笑笑的动作当中要能够领悟的话,他就回头了;他要是不懂的话那就没有法子。所以真正有智慧、有德行的人,不但言语是教化众生,一举一动、一颦一笑,都含著禅机在里面,都能够启发人。
【十一者为身证者之所呵责。】
呵斥、责备,那是证果的人,这是圣者。大小乘圣者遇到你有这种行为,他会呵斥你、责备你,你得有善根。有善根、有福德,这些圣者他能够观机,他责备,你能够接受、能够回头,他会责备你、教训你。如果看到责备你,你也不会回头,也不会改过,他就客气、敷衍你就好了,绝对不会责备你。所以有学问、有德行的人责备一个人也不容易。民国初年,袁世凯大家知道,不是一个很好的人。在那个时候有位学者章太炎先生,章太炎先生不骂袁世凯,袁世凯很生气,把他抓起来,监牢狱里面关了一个月。总得有个罪名,什么罪名?不肯骂袁世凯。为什么不骂?不值得他骂!袁世凯多气,不值得他骂。他要骂,还是看得起你,不是容易事情;瞧不起你,不骂你,你做坏事,他在旁边笑笑,不会责备你。圣者呵斥、责备,你这个人有救,你是一时迷惑,所以他还来帮助你。如果到这些圣者看到你都不骂你,那你就没救了,这个要知道。
【十二者不住正信常怀悔恨。】
没有正信,也就是说对於佛法、对於世间的圣贤教诲他不能够深信。纵然有信心,那个信心也是若有若无,因此常生悔恨。又想依著圣人教诲去做,又怕在这个世间处事待人接物吃亏,所以他的心犹豫不决。
【十三者心多疑惑摇动不安。】
这个跟前面这一句意思很接近,前面里头有悔有恨,这一句里面讲疑惑不安。
【十四者犹如倡妓随逐音声。】
这是比喻,比喻容易变心,他的心智不定,心随境转,比喻这个意思。
【十五者染著诸欲随境流转。】
名闻利养、五欲六尘他是深深的染著,著是著相、执著、贪染。
【十六者不观真实诽谤正法。】
对於诸法实相,我们说得白一点浅一点,宇宙人生的真相他不懂得,他没有办法观察。真实相真的很难,几个人能看到?虽然《般若经》上常讲,大家也会念,但是他就不会用。如果你要能用得上,你得的利益就不可思议。像《金刚经》,这是我们中国人最喜欢读的,不但学佛的人没有没读过《金刚经》的,在从前读书人,也一定念过《金刚经》。《金刚经》上,「凡所有相,皆是虚妄」,你用上了没有?如果你对人、对事、对物,碰到烦恼了,心里有放不下、有争执,你把这个念上几遍,你就心平气和,你的问题就解决了,要会用。所以他不能观察真实,反而毁谤正法。
【十七者有所希求常不称遂。】
不能称心,不能如意,所谓人生在世,不如意事常八九。为什么有这么多不如意的事情?这里面有果必有因。不如意,样样不如意,这是果报,果必有因。他不在因上去找,不在因上去改过,反而埋怨,怨天尤人,老天爷不公平,对不起他,佛菩萨也不公道,这种妄念是罪上又加罪,他怎么能够得称心如意?
【十八者其心不调为人弃舍。】
『心不调』,妄念多,烦恼多,这是心不调。一个人妄念多、烦恼多,谁敢用你?不但一般人用人不敢用这样的人,无论哪个做长官、做领导人的,他用人喜欢用老实人;如果妄念、妄想太多的人,不敢用,『为人弃舍』。
【十九者不知法界随顺恶友。】
『法界』里面是善友,法界里面真善知识,他不懂得,他『随顺恶友』。这就是所接触的人不是善知识,是恶知识,跟这些人做朋友。
【二十者不了诸根系属烦恼。】
了是明了,明了是智慧,这一句意思很深,十九跟二十两句义趣都很深很广。不能明了诸根,六根、六尘、六识,换句话说,不能够明了事实的真相,於是乎起心动念无非烦恼。这些都是喜欢世话这样一个因缘产生的过失。末后一句总结。
【弥勒。是为菩萨乐於世话二十种过。】
佛简略的把它归纳成二十种过失,如果诸位细细的去观察,每一类里头不晓得有多少过。所以古大德劝我们,「少说一句话,多念一句佛」,这个话说得很有道理,特别是我们今天念这段经文。接著又说,「打得念头死,许汝法身活」,念头是妄念,只要把妄念打掉,你的法身慧命就现前。由此可知,法身现前不是普通人,法身大士,这就超越了十法界,入了一真法界,才是法身大士。我们的法身不能现前,法身不能证得,什么原因?障碍。障碍当中,喜欢说话是个很大的毛病、很大的障碍,我们没发现,不知道!读了这段开示,记住世尊的教诲,少说话,多念佛,决定有好处,真能够断烦恼,开智慧。
【尔时世尊。重说偈言。】
末后偈颂的意思,前面说过,就不再重覆。这一段里面一共有二十一首偈,多半都是属於重颂。希望我们把这个教训,这个教训非常重要,要牢牢的记住。长行文不好记,偈颂好记,容易读,好记。第一首:
【憍傲於多闻。执著诸诤论。失念不正知。是名世话过。】
『憍傲於多闻』,对於有多闻实德的人,对他们生起骄傲的心。『执著诸诤论』,执著自己的成见,不肯服输。『失念不正知』,失去了正念。『是名世话过』,这是世间喜欢说世话的过失。第二首:
【远离正思惟。】
正思惟是八正道之一。
【身心不寂静。】
喜欢给人常常争论,常常喜欢世话,身心都不能够安稳。
【退失於法忍。是名世话过。】
菩萨六度,忍辱波罗蜜不能成就。
【其心不调顺。远离奢摩他。及毗钵舍那。是名世话过。】
这是讲他心不能够调顺,心里面妄念、杂念很多。『奢摩他』跟『毗钵舍那』都是定,都是禅定的别名。在中国古时候,奢摩他翻做止,毗钵舍那翻做观,宗门里面、教下所讲的止观。止是放下,从放下而得定,就叫做奢摩他;如果是从观,观就是我们讲看破,从看破而得定,这个定就叫毗钵舍那。都是得定,但是用的方法不一样,所以它有两个名称。如果我们用《金刚经》上的话来讲,这个比喻大家就很好懂。譬如《金刚经》佛教给我们,「不取於相,如如不动」,我们从这里得定,不著相,如如不动,这种得定,就叫做奢摩他。假如我们从「一切有为法,如梦幻泡影,如露亦如电,应作如是观」,从这个地方得定,就叫做毗钵舍那。这个诸位就比较容易懂。都是得定,但是方法不一样,所以它有两个名字。心调顺就是清净心,就是禅定;心不能调顺,远离两种修定的方法,都是世话之过。第四首:
【不尊敬师长。爱乐於世论。智慧不坚固。是名世话过。】
为什么不敬师长?凡是喜欢争论的,现在我们一般讲,都不是老实人,师长也没有看在眼里。不但师长没有看在眼里,佛也没有看在眼里,甚至於佛经他也拿出来批评。有些佛在经上讲空,有些佛在经上讲有,他看了之后,释迦牟尼佛也没有什么,你看看一会说空,一会说有,自相矛盾。佛都没有看在眼里,还能把老师看在眼里吗?都是喜欢争论。所以他有一点聪明,不是真智慧,这个智慧是世智辩聪,他不是真智慧。下面一首:
【诸天不恭敬。龙神亦复然。退失於辩才。是名世话过。】
天龙八部对於这种人不会恭敬,纵然有一点小的辩才,也容易退转。
【圣者常呵责。如是耽著人。唐捐於寿命。是名世话过。】
这刚才说过了,『圣』这是真正有德行、有修持、有证果的这些圣者,他们要是呵斥你、责备你,你还是个法器,应当要晓得。喜欢『耽著』,著是著相,耽是喜欢,喜欢谈论这些世话,光阴空过了。『唐捐於寿命』,就是大好时光这样空过,太可惜了,唐捐就是空过了。第七首:
【诸行皆缺减。远离大菩提。命终生忧苦。是名世话过。】
『诸行』是讲你的修持,修持就在日常生活之中。你的修行常常欠缺,也就是说你修的不圆满,六度你缺了好几条;『减』,虽然是修,功夫不到家,都是过失。『远离大菩提』,我们今天的修学,目标是往生不退成佛,真正希望这一生能够生到西方极乐世界,不退成佛,你要常常念佛才行,大势至菩萨教给我们「都摄六根,净念相继」。你要是喜欢聊天,喜欢世话,那么净念,你念就不净,参杂著许多世话在里头,你念不净。喜欢说世话,你也就间断,你就不能相继;换句话说,这一生往生的机会就失掉,你说多可惜!所以这个过失,『命终生忧苦』,命终还是要去搞六道轮回。
【疑惑心动摇。犹如风吹草。智慧不坚固。是名世话过。】
当中一句是比喻,好像风吹草,两边摇摆,说你的疑心跟你的智慧不坚固,心常常受外面境界影响,心随境转。
【譬如倡妓人。赞说他勇健。彼人亦复然。是名世话过。】
『倡伎』是演戏的,在舞台上,舞台上赞叹,这个演员赞叹那个演员,你是大英雄,那真的是假的?我们晓得那是表演,不是真的,那是台词,是舞台上表演的,不是真实的。这是比喻这么一桩事情,喜欢讲世话的,这也不是真的;换句话说,说话不诚实,诚实的人语言自然就少。话多的人,毛病就很多。
【随逐世语言。染著诸欲境。常行於邪道。是名世话过。】
这是随逐世间的,他看到、他听到了,他就想说,就要发表他的意见。实在讲,什么意见?发表他的妄想分别执著,搞这些东西。他如果没有妄想分别执著,他哪有话好说?他心如果清净,一尘不染,自然他不会为境界所转。而境界的这一切境界相,他清清楚楚、明明了了,那才叫智慧。言论多,他要发表他的妄想分别执著,可见他是染著这些欲境,他要不染著,哪来那么多话?当然他行的是邪道。
【希求心不遂。谄曲多诤论。远离於圣行。是名世话过。】
不但世间的一般人,我们学佛的人也不例外,也有这些事情,甚至於出家人都犯这个毛病。我在早年出家没多久,听说有位法师,这法师是在大陆出家的,以后到台湾去了。他的年岁比我大一些,大不了太多,好像还是我的同乡,安徽省。大概过去跟九华山地藏菩萨有缘,所以他一个小道场供养地藏菩萨。有一天他出门去了之后,大概家里没人,遭了小偷。回来之后,他把地藏菩萨狠狠骂了一顿,说我天天供养你,我出去了,家里有小偷,你怎么都不管!『希求心不遂,谄曲多诤论』,怪起地藏菩萨。这个传出来真是个笑话,这是真的事情,不是假的。怪菩萨没有把门看好,糟糕不糟糕!『远离於圣行』。第十二首:
【愚人得少利。其心常摇动。如猿猴躁扰。是名世话过。】
得一点小的利,这是福报薄的人,得一点小利他身心都不安,不知道怎么好。这种情形往往我们也能看得到,都很明显。『猿猴』是比喻,比喻他心不定。
【智慧多退失。无有觉悟心。愚者所摄持。是名世话过。】
话多的人,顶多他有一点世智辩聪,说实在话,没有真实智慧,所以他的警觉性也不够,『无有觉悟心』。你们读经,经里面讲的西方菩萨大德,菩提高广,菩提就是警觉性很高,他没有觉悟心。『愚者所摄持』,谁摄受他?都是些没有智慧的愚人,当然造作罪业就决定不能够避免。
【迷惑於眼耳。乃至意亦然。常与烦恼俱。是名世话过。】
这首偈子里面,说了眼、耳、意就通摄六根。六根缘六尘境界,心随境迁,眼被色迷惑,耳被音迷惑,这一迷就生烦恼。什么叫做迷?六根接触六尘境界起了七情五欲,就叫迷了。顺境他起了贪爱,逆境起了瞋恚,都叫迷;不要认为瞋恚是迷,贪爱不迷,贪爱也是迷。怎么样才不迷?如如不动就不迷,清清楚楚,如如不动;清清楚楚是智慧,如如不动是禅定,有定有慧,这就对了。所以,起心动念就是烦恼。再翻过来看第十五首:
【愚人乐世话。尽寿常空过。不如思一义。获利无有边。】
十五、十六、十七,我们把这三首偈念下来,它是一段。前面是一首一段。
【譬如甘蔗味。虽不离皮节。亦不从皮节。而得於胜味。皮节如世话。义理犹胜味。是故舍虚言。思惟於实义。】
诸位细细看这三首偈,说的一桩事情。只有愚人他才喜欢这些世间的言论,『尽寿常空过』,他这一生空过了。喜欢搞这些东西,不要说邪论,那果报在三途,即使正论也不行,为什么?正论里头要有正行,他会说,他做不到。譬如说正论,你常常讲的满嘴都是孔孟之大道、圣道,可是心里头还是贪瞋痴慢、是非人我,这种正论也不行,正论也会堕三途,何况是邪论?何况是欺骗众生?那个罪过怎么得了!他一生就被这样空过了,太可惜了。佛在这里教给我们,『不如思一义,获利无有边』,不如你想一个道理,就是我们常讲的一门深入。你这一生读一部经,学一个法门,常常把它放在心上,你的心是清净的,你的心是专一的。世法如此,佛法更不例外。世间我们在历史上看过,大圣大贤终身也是制一经一论,他心专,所以他有见地,他有发明,他有著述,能够流传於后世,利益无边。这种人绝不会堕三恶道,果报一定在人天,这就是世法里面所说的立功、立德、立言。佛法亦复如是,也要懂得一门深入,「一」容易得定,容易开慧,「不如思一义,获利无有边」。
佛唯恐我们对这个意思还不能透彻的理解,下面举个比喻给我们说。这个比喻,比喻吃甘蔗,甘蔗在印度那个时候也很普遍,大家都常吃的,佛就举这个比喻。吃甘蔗当然你吃它的味,甘蔗水的滋味。可是甘蔗水的滋味,没有离开甘蔗皮,也没有离开甘蔗节,所以『虽不离皮节,亦不从皮节』。你离开它,得不到甘蔗味,但是你不离开它,你也得不到,所以你『亦不从皮节,而得於胜味』,这个比喻大家好懂。佛就用这个比喻来说,皮节就好比是世话,义理是胜味,这是佛教给我们,要舍弃那些废话,你要得它的胜味。在平常言论当中,你要能够思惟它的义理,你就真的得到东西,如果只是在言语上去争论,你就错了。譬如吃甘蔗,你嚼皮嚼节,得不到甘蔗的味道,这就错了。再看下面这一段,下面这段有两首。
【智慧诸菩萨。能知世话过。常爱乐思惟。第一义功德。法味及义味。解脱第一味。谁有智慧者。心不生欣乐。】
这两首是一段。『智慧诸菩萨』跟初业菩萨不一样,这是真正开悟的、真正觉悟的这些菩萨,经上通常都是指法身大士,至少他们已经破一品无明,证一分法身。这样的菩萨他们明了,知道世话的过失,所以他们的言语很少。『常爱乐思惟』,他的心清净,思惟是闻思修三慧,菩萨修的三慧,三慧里面透露出来的是『第一义功德』。第一义功德很难讲,讲了我们也没有法子体会,这不是我们的境界。但是此地得要说一说。诸位在佛经里面常常看到,像《无量寿经》大家念得很熟,你们看到十方菩萨常常到极乐世界去参访阿弥陀佛,阿弥陀佛为他讲经说法。阿弥陀佛真的为他讲经说法吗?真的!经上释迦牟尼佛给我们转述,讲了不少。那是释迦牟尼佛为我们讲的,好像翻译一样,释迦牟尼佛替我们翻译的,佛说了这么多。其实佛有没有说话?佛一句话没有说;那些菩萨有没有问问题?菩萨也一句话没说,彼此对佛的意思,他就明了,妙不可言!
哪有那么多废话说?彼此沟通意见,说法利生,还要用言语,那太笨了,怎么会用这个东西?给诸位说,我们凡夫,高级的凡夫,都不要用语言。到哪一层凡夫?二禅光音天,光音天彼此交换意见,放光,不用说话。很奇怪,他一放光你怎么就懂得?你要不相信,你走到十字街头,你看那个红绿灯一放红光,你不就站在那里不动,何必要说话?「不能走,不能走」,「快走、快走」,你说这个多麻烦。光音天以上的人彼此交通,废话就没有了,哪有那么多废话连篇。
你就晓得,西方极乐世界法身大士,佛对他们讲经说法哪要用言语,没这回事情。才晓得那个世界奇妙,每个人心都是寂静的,佛的意思能体会,菩萨的意思佛也懂。彼此在寂静当中,佛就令一切菩萨开悟,就得利益。要晓得言语的功德非常有限,低级的教学法才用言语,高级的教学法已经不用言语了。诸位要懂得这个道理。在没有言语的时候,第一义功德就显示出来。『法味及义味,解脱第一味』,法是佛所说的一切诸法,义是法里面的义理,明白这个义理,就解脱了。解是解开,无始劫以来的结解开了,脱是摆脱掉,一切迷惑颠倒、妄想统统摆脱掉,第一味就现前。第一味就是前面讲的第一义功德,这是真如本性里面的法味出来了。『谁有智慧者,心不生欣乐』,哪有真正智慧的,开了智慧的菩萨,他不喜欢这个事情,他怎么会喜欢世话?下面两句:
【是故应弃舍。无利诸言话。】
这是佛在此地劝勉我们,因为上面所说的缘故,你看看智行菩萨,跟我们不一样,应当把没有利益的言语统统舍掉。除非我们在一起讨论经论、讨论正事,应该要讨论的,除此之外,有什么话好说的?那就不如老实念佛。下面这六句是总结。
【常乐勤思惟。殊胜第一义。】
佛教导我们,勉励我们,应当常常喜爱思惟,思惟修『殊胜第一义』。闻思修三慧是菩萨所修学的总网领、总原则,小乘修行的原则是戒定慧三学。戒定慧三学里面有圆融、有次第,次第就是因戒得定,因定开慧,它有次第,圆融是戒定慧三学一次完成,这叫圆修。可是菩萨的三慧没有次第,他就是圆融的,它是一而三、三而一,绝对不是闻了以后再去思,思了以后再去修,那是凡夫,哪里是菩萨?我们对於三慧不能够误会,不能望文生义,那你就把意思完全给解错了。「闻」是代表接触,六根接触六尘境界,用闻做代表。「思」是代表明了,我们凡人要明白一个东西得想一想,菩萨还要想吗?菩萨如果一想,他就是凡夫,一想就落在意识里面去。他们已经离心意识,不用心意识,转八识成四智。人家是四智菩提,不是八识五十一心所,怎么会去想一想?所以思是代表明了。「修」是代表没有过失,可见得一接触就明了,就不迷惑。从不迷就说之为修,从明了说之为思,从接触说之为闻,一次完成,哪有三次?这才高明。所以三慧是什么?三慧是戒定慧的慧,你要没有开慧,你决定不到。
所以千万不要误会,我修菩萨行,我在这里听经,我闻,回家去慢慢去想,想了以后我再怎么去做,那就全错了。你在这个地方闻,闻是道听涂说,回家去想是胡思乱想,你去修行是盲修瞎练。你还自以为你是菩萨,你说糟不糟?这是糟蹋菩萨。所以不能产生误会,这三个字跟三学不是一个讲法,一定要搞清楚。佛教给我们要学菩萨。
【如是第一法。诸佛所赞叹。是故明智人。常乐劝修习。】
一切诸佛赞叹什么人?赞叹菩萨的三慧,六根接触六尘境界他就通达明了,这是一切诸佛所赞叹的。他就能把这些事实的真相,性相、理事、因果,一接触统统明达,这就是殊胜的第一义,这才是诸佛赞叹。我们再看末后的结论。
【尔时弥勒菩萨。复白佛言。希有世尊。乃能善说世话过失。】
弥勒菩萨难得,弥勒菩萨的赞叹是代表真听懂了,他没有听懂,他怎么能够赞叹的出来?世尊这样的智慧、这样的善巧,把喜欢说世话的过失跟我们讲得这么清楚,讲得这么明白。
【思惟胜义利益功德。】
我们接受佛在末后的教诲,应当常常思惟最殊胜的义理。如果就本经来说,本经到最后「弥勒十心」也是导归极乐,这个地方的胜义,就可以称说弥陀名号。名号功德不可思议,能够常常忆佛、念佛,利益功德无量无边。
【世尊。何有菩萨。求於如来真实智慧。而复乐於虚诳世话。】
弥勒菩萨很感叹的说,哪有菩萨如果是真正发心,一心一意要求如来圆满的智慧,『如来真实智慧』就是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,为了求无上正等正觉,还会喜欢世间虚诳的这些世论?这不可能的事情,菩萨一定舍弃。我们要真正想学菩萨,真正想在这一生有成就,也要跟这些菩萨一样,把这些世话舍弃。以上所说的是世话二十种过失。
下面这一段,弥勒菩萨代我们请教世尊,睡眠有些什么过失。喜欢睡眠的人很多,我们看看。
【尔时弥勒菩萨。而白佛言。世尊。云何名为睡眠中过。若观察时。菩萨应当发起精进不生热恼。】
睡眠是六道众生很重的习气,睡眠重的人,诸位要知道,不能生天。天人的精神饱满,不打瞌睡,常常打瞌睡,不是个好事情。你看阿[少/兔]楼驮过去听经就喜欢打瞌睡,释迦牟尼佛给他的教训,那里头很有道理,佛没有妄语的。佛讲他打瞌睡,麻烦,将来像螺丝蚌壳类,一睡一千年,你将来投胎投到那种动物,喜欢睡觉的。所以这要有警惕。弥勒菩萨很慈悲,替我们问出这个问题向世尊请教,『云何名为睡眠中过』。『若观察时』,假如菩萨有高度的警觉,能够观照觉察到睡眠的过失,他自然就会发起精进,不会生烦恼。睡眠是昏沉,昏沉是烦恼的一种。
【佛言弥勒。初业菩萨。应当观察睡眠过失有二十种。】
世尊在一般经上通常跟我们讲法,多半是讲十种,这讲二十种是加了一倍,可见得这个问题很严重。我们在《华严经》上习惯看到,世尊讲法的时候都讲十种,顶多讲个十一种、十二种,二十种很少。我们在此地看到二十种,二十多种,这就是说明这个问题很严重。
【若观察时。能令菩萨发起精进意乐无倦。】
我们今天听了佛的开示,能不能提起觉观?能不能提起警觉来观察这个事情,也能让我们自己精进而不懈怠。请看经文。
【弥勒。云何名为乐於睡眠二十种过。一者懈怠嬾惰。】
这个不必说了,喜欢睡眠的当然是『懈怠嬾惰』,精进提不起来。
【二者身体沈重。】
这个麻烦来了,沉重是有病,身体不健康。所以你要晓得,许多的病从哪里来的?贪睡来的,你还能贪睡吗?健康的人身体轻快,块头再大,他动作敏捷,他身轻,这是健康的现象。人不太胖,看起来好像千斤之体很难移动,这个毛病就不轻快。看到这个样子,大概是喜欢贪睡。
【三者颜色憔悴。】
面黄饥瘦,颜色不好看,健康的人容光焕发。不健康一看就看到,就看出来,也都是贪睡。
【四者增诸疾病。】
没病他也睡出病出来,何况有病,那就更麻烦。
【五者火界羸弱。】
『火界』就是我们今天讲体温,你的体温弱,体温下降,就是说你体温不够。怎么样吃补品,像高丽蔘这一类都是热性的,体温不够大多数用这些药物来补,来进补。可是你贪睡也就睡掉了,没用处,起不了作用。
【六者食不消化。】
多睡的人消化不良,为什么?他肠胃在里面蠕动得很慢,所吃的东西很不容易消化。不消化就得病,多半是属於肠胃病。
【七者体生疮疱。】
多睡的人,如果身体生疮生疱,那个相当严重,睡得太多,就会有这些毛病。多半是一般生病的人,躺在床上太久,他确实容易生这些疮疱。
【八者不勤修习。】
当然他不能够精进,不能够勤奋努力的来学习。
【九者增长愚痴。】
这个好懂。
【十者智慧羸劣。】
没有智慧,纵然有智慧,因为睡眠是昏沉,确实把你的悟门都阻塞了。
【十一者皮肤暗浊。】
健康的人皮肤是光亮的,这个皮肤发暗。『浊』是不干净,怎么样洗,你看看这个皮肤都不是干净的样子。
【十二者非人不敬。】
『非人』是鬼神,诸天鬼神看到多睡的人,他看了都摇头,对你就生不起恭敬心。
【十三者为行愚钝。】
『为行』就是所为所行。你所为所行都是愚痴暗钝,不聪明、不敏捷。
【十四者烦恼缠缚。】
昏沉一定妄想多,多睡的人恶梦多,睡也睡不好。真正睡好,大概不需要睡得那么多,愈是睡不好愈贪睡。这里头也有因果循环,所以必需要把精神振作起来。
【十五者随眠覆心。】
『随眠』是佛学的术语,也就是说烦恼种子。烦恼种子在哪里?含藏在阿赖耶识里。这个东西在睡眠当中,它起作用、起现行,把你的清净心、把你觉悟的心盖覆,让你的智慧生不起来,盖覆你的心。
【十六者不乐善法。】
善法不喜欢。
【十七者白法减损。】
善法,中国人说善法,印度人讲白法,我们中国人讲善恶,古印度人他们喜欢讲黑白,黑法表示恶,白表善。这个地方也是翻译的人在文字上,大概是当年文字的修饰润色,如果用两个白法就不好看。你看前面是不喜欢善法,这个地方是善法减弱了,纵然有善法,也减损,减弱、消损了。
【十八者行下劣行。】
『下劣』范围就非常之广。一般讲凡夫行、六道行都是属於下劣,不能在这一生当中修行证果。要落实在日常生活当中,下劣行就是贪瞋痴慢这一类的行为。起心动念,一切造作,都离不了贪瞋痴慢。
【十九者憎嫌精进。】
看到别人精进,不但不赞叹、不仰慕,他还恨他,还讨厌他、嫉妒他,他在造罪业。
【二十者为人轻贱。】
这个我们可以理解,多睡眠的人、懒惰的人,几个人重视他?几个人能尊敬他?所以一般大众对他都轻贱。佛在此地,睡眠给我们说了二十种过失。下面又有偈颂重说。
【尔时世尊。重说偈言。】
下面也是二十首偈。请看经文。
【身重无仪检。懈怠少堪任。颜色无光泽。是乐睡眠过。】
喜欢睡眠,身沉重、没有威仪、不知道检点、懈怠懒惰,什么样事情他都担不下来,担负不起来。颜色没有光泽,这是多睡眠过失的现象。
【彼人常病恼。风黄多积集。四大互违反。是乐睡眠过。】
多睡眠一定多病,一定多愁、多烦恼。『四大』就是讲四大不调。『风黄』,风是一种风病,睡眠很容易得这些所谓风寒一类的。无论是在冬天、是在夏天,睡眠时候要吹到风决定不好。因为睡眠的时候,一个人差不多全身毛细孔都是张开的,很容易受风寒,就是容易得病。这是四大不调。第三首:
【饮食不消化。身体无光润。声嘶不清彻。是乐睡眠过。】
多睡眠的人,音声也嘶哑,不清脆。饮食不消化,这个都好懂。第四:
【其身生疮疱。昼夜常昏睡。诸虫生机关。是乐睡眠过。】
这昏睡不醒。『机关』意思就是机会,身体生这些寄生虫,给它们繁殖的机会;或者讲病菌,病菌繁殖的机会,这很麻烦的事情。
【退失於精进。乏少诸财宝。多梦无觉悟。是乐睡眠过。】
多梦,前面长行文里没有,这一句是补出来的,补充说明的。喜欢睡眠人当然不能精进。世间财富固然是你前世修的因,前世不修因,你今生怎么样勤奋你也发不了财。所以财布施得财富,法布施得聪明智慧,无畏布施得健康长寿,种什么样的因得什么样的果。因虽然有了,因要不遇缘,果报也不能现前,缘是什么?缘是精进。你命里头有财富,有因,可是你不精进,天天躺在床上,你的财富从哪来?不可能!你必须要精进去经营,你有这个缘,你的财富才能现前。所以睡眠把善缘断掉了,命里头纵有财富,也不能现前,你说苦恼不苦恼?所以『乏少诸财宝』。『多梦无觉悟』,多梦决定是恶梦多。这是睡眠过失。下面一首:
【痴网常增长。乐著於诸见。炽盛难疗治。是乐睡眠过。】
『网』是比喻,愚痴那个形象就像罗网一样,那个孔密密麻麻,形容愚痴增长,智慧当然就没有了。他还喜欢执著他的成见,『诸见』是他的成见,一切事都是自以为是,不能接纳别人的意见,就是主观成见很深。这个毛病很不容易治疗,也就是说他不容易觉悟。第七首:
【损减於智慧。增长於愚痴。志意常下劣。是乐睡眠过。】
这一首的意思好懂。智慧损减,愚痴天天增长,这个人没有大志,在这个世间得过且过,过一天算一天。确实,生不晓得从哪里来,死也不晓得从哪里去,正所谓醉生梦死,这是说这桩事情。
【彼住阿兰若。常怀懈怠心。非人得其便。是乐睡眠过。】
这是指一类修行人,如果他闭关,『阿兰若』是寂静的处所,或者是他住山,我们一般讲住茅蓬,都是修行养道的行者他们修行的方式。可是他在这个里面不是真用功,在关房里面睡大觉,在茅蓬里面高卧,搞这一套,这就懈怠,这不是真的精进。佛菩萨不护念他,妖魔鬼怪得其便,『得其便』就是他把自己的把柄授予妖魔鬼怪,於是妖魔鬼怪就会控制他,我们一般人讲著魔。这一点要知道,多睡眠的人不但没有别的还著魔。什么魔?《楞严经》上讲的睡魔,糟糕了,这个麻烦大了。你们读《楞严》,《楞严》五十种阴魔里的睡魔,这魔得其便。第九首:
【蒙愦失正念。讽诵不通利。说法多废忘。是乐睡眠过。】
『蒙愦』就是我们现在人所讲的糊涂,丧失正念。他的现象,读经读得不顺利,常常掉字,常常看错行,有这些毛病。这就是精神不能集中,睡眠不足就有这些毛病。如果讲经,在讲台上忘掉了,经意思忘掉了,或者准备的东西忘掉了。这种现象在初学的人是紧张,紧张会忘掉。这个不是紧张,这是睡眠不足,精神提不起来,往往有这些过失。第十首:
【由痴起迷惑。住於烦恼中。其心不安乐。是乐睡眠过。】
睡眠太多,这个人总是迷迷糊糊的,头脑不清楚,这就是愚痴引起的迷惑颠倒。心里面常生烦恼,那个心怎么会安乐?学佛,你第一所得到的,第一个所得到的好处、利益就是轻安,自在快乐,法喜充满。如果这一点的好处都得不到,我们就要认真检讨,我们学佛出了毛病。实在讲,怎么个检讨法?把这个经从头到尾念一遍,看看犯了哪些毛病。如果没有犯毛病,可以说保证你学佛学得自在快乐,这一定道理。佛法是破迷开悟,离苦得乐,你不能离苦,不能得乐,这种佛法你学它干什么?学佛不能离苦,不能得乐,不是佛经不灵,是我们学错了,我们不如法、不如理,所以得不到经典里面所说的这些境界、这些功德利益。第十一首:
【功德皆损减。常生忧悔心。增长诸烦恼。是乐睡眠过。】
功是功夫,功德跟福德不一样。佛在经论上说得很清楚,福德可以分给别人享受,功德没有办法。功德是什么?我们举一个最简单的例子来说,功德是戒定慧,戒定慧没有办法给人,这是我自己修的。持戒有功就得定,定就是得,功德的「德」字跟得失的「得」,意思完全相同。你修功,你就有德,功是因,德是果。修定有功,开慧是德,这怎么能给人?这不能给人。福德可以给人,福德是什么?我有财富,我可以给人,我有地位,我也可以让给人,这是属於福德。福德可以布施,可以给人,与人共享;功德没有法子,功德一定要自己修。睡眠还修什么功德?把功德都睡光了,所以他的功德没有了。没有了他就忧虑,就后悔,忧虑、后悔里面就增长烦恼,这是一定的道理。十二:
【远离诸善友。亦不求正法。常行非法中。是乐睡眠过。】
当然好的朋友、善知识,看你天天睡大觉,不能不离去,不离去就陪你睡大觉,哪有这个道理的?所以善知识远离了。『亦不求正法』,他没有精神,他也没有智慧,也没有体力去求正了。『常行非法中』,非法是堕落,一定是一天一天就这样堕落下去。下面一首,
【不欣求法乐。损减诸功德。远离於白法。是乐睡眠过。】
不喜欢求法乐,常讲的法喜充满,他不懂得,他也不想求法喜。法喜是真正的喜悦,世人常说「人逢喜事精神爽」,人遇到高兴,你看一身轻快。什么事情最欢喜?修法有得,修法有悟,那个欢喜是世间任何喜乐都不能够相比的。可是这种欢喜,不是真正修行人,你跟他讲他也不懂。他什么欢喜?今天发了财,中了彩票,他很欢喜,他很高兴。你跟他讲修行,他认为修行是苦事情,一天到晚念阿弥陀佛,念得那么累。他不知道这里头有乐,这里头寂静之乐、明悟之乐,他不懂。所以这是真乐,喜欢睡觉的人,当然他不可能得到法乐。所以他『减损诸功德,远离於白法』,这些善法他没有办法修,也没有办法学。第十四首:
【彼人心怯弱。恒少於欢喜。支分多羸瘦。是乐睡眠过。】
这个人『心怯弱』,心怯心弱;『恒少於欢喜』,恒是恒常,也就是他很少有欢喜心。『支分』是讲四肢,他的手足看起来都很瘦,不是一个健康的样子,这就是他的身体四肢一看就知道不健康。不健康,当然他身心羸弱。下面一首:
【自知身懈怠。嫉妒精进者。乐说其过恶。是乐睡眠过。】
他不是不知道,他也晓得他的毛病,懈怠、懒惰、贪睡,他也知道。看到别人精进他嫉妒,还要找人家的碴,说人家的毛病,这就是所谓自赞毁他,还要造这个业。请看底下一首:
【智者了其过。常离於睡眠,】
下面几首,是世尊劝勉我们、教导我们,应当要觉悟,一个有智慧的人他明了睡眠的过失。『常离於睡眠』,睡眠是一种习惯,多半是心理上的作用。譬如饮食也是如此,因为你心里面常常念著一天要吃三餐,一餐不吃,就会害饿。什么原因?心理作祟,妄念在作祟。如果一个人持午,日中一食,一天吃一餐,他头脑里头一天只有吃一餐,那两餐不吃,他不觉得饿,为什么?他没有想到。睡眠也是如此,你感觉到我一天要睡八个钟点,睡了六个钟点,「不行,我还差两个钟点」,你的精神怎么会打得起来?自然就没有精神。如果你要振奋起来,「我一天有四个小时足够了」,你的精神就饱满。
所以,我们这个身确实是受心理在支配,心理上妄想分别执著是大病,许多修行用功的人都能够体会到,确实是念头在主宰著。好吃的人,三餐吃饱,一天还要吃三、四道点心,哪一道没有吃到,他的肚子就觉得不行,受不了,都是妄念在作祟。实际上,生理上并不是真正需要的,妄想!这也是前面曾经跟诸位说过,饮食的消耗,百分之九十五都消耗在妄念上,我们身体的能量消耗在妄念上。心清净的人,睡眠少,饮食也少,智者明了这个过失,他能够离睡眠。世尊在世的时候,僧团里面睡眠只有中夜,四个小时。
【愚人增见网。】
你看增长邪知邪见,这就是妄想执著,他增长妄想执著。
【无利损功德。】
丝毫利益都没有,把自己修学真实的功德伤害了,破坏掉。
【智者常精进。勤修清净道,离苦得安乐。诸佛所称叹。】
『清净道』就是清净心。『离苦』,从少睡眠能离苦,少饮食能离苦。现代人的观念,这个妄念相反,他认为多睡眠,要多饮食,他才乐,哪里晓得许多的疾病都从这个地方生。烦恼从这生的,愚痴从这生的,这哪里有安乐?只有真正有智慧的人能舍离,才得诸佛赞叹。第十八首:
【世间诸伎艺。】
伎是技术,艺是才艺,这是讲世间一般的工艺。
【及出世工巧。】
出世法里面,也有许多的事情需要去做的。
【皆由精进力。智者应修习。】
无论世出世间,许多的工作等待我们去做,你要不精进,天天懒惰、睡眠、懈怠,你能成就什么?所以,智者应该要勤奋来修学。
【若人趣菩提。了知睡眠过。安住精进力。觉悟生惭愧。】
学道的人,真正发心趣向大菩提,我们这一生要修行证果,要往生不退成佛,你一定要知道睡眠的过失。懈怠懒惰的过失一定要知道,要提高警觉心。『安住精进力,觉悟生惭愧』,常有惭愧心。
【是故诸智者。常生精进心。】
这些大菩萨、有智慧的人,他们常精进。
【舍离於睡眠。守护菩提种。】
这两句话好。离开睡眠我们才能把菩提种守住。
这是重颂二十首。我们看后面结论,这段的结论。
【尔时弥勒菩萨。而白佛言。希有世尊。乐著睡眠乃有如是无量过失。】
这个话我们听起来,好像弥勒菩萨过去不晓得有这么多过失,世尊这一说才晓得,发现睡眠有这么多的过失。
【若有闻者。不生忧悔厌离之心。发起精进。当知是人甚大愚痴。】
这是弥勒菩萨在教训我们,我们今天听到佛这番开示,如果还不知道忧愁、不知道悔过,不能把睡眠舍弃,反过来勇猛精进,弥勒菩萨说这个人是『大愚痴』的人,不是普通愚痴,大愚痴。所以我们要常常想一想,我们是不是弥勒菩萨所讲的大愚痴的人?
【若有菩萨。为欲志求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者。闻说如是真实句义。功德利益。於诸善法。而生懈怠。不起精进住菩提分。无有是处。】
弥勒菩萨的话语重心长,慈悲到了极处。他说假如有一个菩萨,这位菩萨他一心一意要求如来果地上圆满的智慧,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,我们说得比较普通一点,说得白话一点,就是究竟圆满的智慧。听到世尊在此地的一番开示,世尊字字句句都是真实义,没有一句是假的,我们明白、觉悟了,这就是真正的功德利益。『於诸善法』还要生懈怠,还不能精进,安住在『菩提分』,菩提分就是觉,觉而不迷,正而不邪,净而不染,这叫住菩提分。这句话里面,就是三皈依里面所讲的,对人、对事、对物我们心要安住在觉正净,这就对了。不能安住在觉正净,你就错了。所以他要「不起精进住菩提分,无有是处」,没有这个道理。菩萨听到这番开示、这番教诲,决定心安在菩提分上,一定精进,离远懈怠。这个话翻过来就是这个意思。
请掀开经本,第二十七面,倒数第三行。我们将经文念一段,对一对地方:
【尔时弥勒菩萨白佛言。世尊。云何名为世话中过。若观察时。菩萨应住决定之义。由观是义不生热恼。】
从这个地方看起。向下这一段经文,是世尊给我们说明喜欢谈论世间事的过失。世间事里面,世话之中,有正论、有邪论,也有非邪非正的,这一类也算是无记的言论,谈不上邪正,也谈不上善恶。不但是邪论、无记论有过失,即使是正论也有过失,为什么?我们细细来看世尊为我们解说的。这个时候弥勒菩萨讲完前面一段,弥勒菩萨又向佛请教,『云何名为世话中过』?如果菩萨要能够观察,观是用智慧,观照、觉察世话之过,『菩萨应住决定之义』,「决定之义」就是真实的事理。在这个地方多少是透了一点消息出来,也就是我们常讲的宇宙人生的真相。由此可知,世话里面与这个是相违背的,决定与诸法实相相违背,因此过失就不免。『由观是义不生热恼』,这个「热恼」范围很广,也就是常说的妄想分别执著,你要彻底了解诸法实相,当然不会生分别,也不会打妄想。这是弥勒菩萨请教的一段话。下面是世尊为我们解释,也就是世尊的开示。
【佛言弥勒。初业菩萨。应当观察世话过失有二十种。若观察时。能令菩萨住决定义。由观是义不生热恼。】
这是正式答覆弥勒菩萨的请问。世尊在此地特别提示出来『初业菩萨』,我们初发心,初学的菩萨,也就是说,见思烦恼一品也没有断,这样的菩萨正是我们大众。无论是出家、在家,的确我们虽然都受了菩萨戒,出家受出家的菩萨戒,在台湾是取梵网菩萨戒,在家同修受的是璎珞菩萨戒,都是受了菩萨戒的这一类的初业菩萨。『应当观察』,「应当」两个字语气很沉重,非常的肯定,叫我们要观察。世话过失实在讲太多了,世尊为了方便开示起见,将无量的过失归纳为二十类,每一类里面不是一种,是无数种。『若观察时,能令菩萨住决定义』,这就是弥勒菩萨所求的。『由观是义』,义是义理,把这些事实真相搞清净搞明白,你不会再生烦恼。请看经文。
【弥勒。云何名为乐於世话二十种过。】
『乐』是喜欢、爱好。喜欢谈论这些世话。
【一者心生憍恣不敬多闻。】
喜欢谈论世话的也不是普通人,总得是像从前读过书的人,他才有东西谈,没念过书的谈什么?所谓是诸子百家,或者是佛法的典籍听得多、看得多,一般人所谓是广学多闻。於是他们在一起,喜欢谈玄说妙,高谈阔论,说得好听一点是清谈、玄谈。心里当然是自己感觉得自己满腹经文,傲慢的心油然而生。『不敬多闻』,这里头的意思就很深长。确实道德、学问、见闻比他高得多的人,他也没有尊重的心,傲慢、嫉妒,他不会尊敬别人。这些事情,我们中国俗话也有句话常说「文人相轻」,就是这个意思,这一条里头就是讲的这个。确实人家比我们是高,我也没把他看在眼里,就有这个味道在,这是过失。尤其是对於修行人来说,修行人是要成就道业,道业首先要修清净平等觉,你这些烦恼障碍在这边,你的清净心、平等心怎么能成就?所以这是很大的过失。
【二者於诸诤论多起执著。】
这些人都有这个习气,不肯输!明知道自己没有理,也要说一点歪理,也不让人,好胜!好胜就起於诤论,执著自己的成见。我过去年轻,在没有学佛之前,就犯这些毛病,给人家谈论这些事情绝对不认输的。我的歪理很多,歪理说出,人家驳不倒那我就嬴了。这也是毛病,很容易得罪人。但是年轻好胜,不知道这些人情世故,到以后才晓得那吃了很多亏。不但是得理不让人,没理也不让人。这是佛在此地给我们说出这过失。
【三者失於正念如理作意。】
这个也是时常会发生的,由於诤论好胜,当然正念就很容易忘掉。或者是由於好胜心强,暂时把正念也放在一边。所以,他的思惟都不如理也不如法。
【四者为所不应身多躁动。】
就是你,『为』是作为,作为是不应该做的,不应该做的你去做,不应该说的你要说,不应该争论的你要去争。我们在处世之中,稍稍留意我们的身边,常常会发现这些事情。发现之后,特别要紧的是要你能够回光返照,想想自己有没有这个毛病,这个很重要。如果自己有这个毛病,应当要把它革除。这是『身多躁动』,躁是浮躁,没有定力,心地不清净。
【五者速疾高下坏於法忍。】
这要给人家比高下、争胜负,忍辱波罗蜜没有了。这里头哪里还能看到忍辱?如果有忍,就不会与人家争论。别人是正论,你就赞叹;别人不是正论,笑笑就好了,何必要去争执?所以这是忍辱法失掉了。
【六者心常刚强禅定智慧曾不熏修。】
忍没有了,定慧也就没有,这是一定的道理。你看菩萨六度里面,忍辱、精进、禅定、般若,忍是个关键。能忍才能精进,才能专一,精进才能得定,定才能开慧。如果不能忍,进、定、慧都没有了。这是说这桩事情。
【七者非时而语言论所缠。】
这就是言语不懂得时节因缘,什么时候该说什么话他不懂,往往因为这些言论带来了许多的烦恼、缠缚。
【八者不能坚固证於圣智。】
『坚固』主要是讲信,《般若经》上所说的,信心清净,则生实相,实相般若才能够现前。信心不清净,不要说是大乘『圣智』你不能证得,小果的智慧也不能证得,这个亏就吃大了。
【九者不为天龙之所恭敬。】
天龙善神对於有德行的人,他自然恭敬拥护。喜欢世话的人得不到天龙善神的拥护。
【十者为辩才者常怀轻贱。】
这是一般人的观察,佛是就俗谛为我们说这桩事情。『辩才』是真正有智慧、辩才的人,看到你争论,喜欢说这些世话,刚才讲了,笑笑就好了。笑笑就是轻,虽然他决定没有轻贱的意思,我们凡夫眼睛里面看到的那是轻贱的意思,实际上圣者没有这个意思。他这个笑笑,如果他要是个聪明人,从他笑笑的动作当中要能够领悟的话,他就回头了;他要是不懂的话那就没有法子。所以真正有智慧、有德行的人,不但言语是教化众生,一举一动、一颦一笑,都含著禅机在里面,都能够启发人。
【十一者为身证者之所呵责。】
呵斥、责备,那是证果的人,这是圣者。大小乘圣者遇到你有这种行为,他会呵斥你、责备你,你得有善根。有善根、有福德,这些圣者他能够观机,他责备,你能够接受、能够回头,他会责备你、教训你。如果看到责备你,你也不会回头,也不会改过,他就客气、敷衍你就好了,绝对不会责备你。所以有学问、有德行的人责备一个人也不容易。民国初年,袁世凯大家知道,不是一个很好的人。在那个时候有位学者章太炎先生,章太炎先生不骂袁世凯,袁世凯很生气,把他抓起来,监牢狱里面关了一个月。总得有个罪名,什么罪名?不肯骂袁世凯。为什么不骂?不值得他骂!袁世凯多气,不值得他骂。他要骂,还是看得起你,不是容易事情;瞧不起你,不骂你,你做坏事,他在旁边笑笑,不会责备你。圣者呵斥、责备,你这个人有救,你是一时迷惑,所以他还来帮助你。如果到这些圣者看到你都不骂你,那你就没救了,这个要知道。
【十二者不住正信常怀悔恨。】
没有正信,也就是说对於佛法、对於世间的圣贤教诲他不能够深信。纵然有信心,那个信心也是若有若无,因此常生悔恨。又想依著圣人教诲去做,又怕在这个世间处事待人接物吃亏,所以他的心犹豫不决。
【十三者心多疑惑摇动不安。】
这个跟前面这一句意思很接近,前面里头有悔有恨,这一句里面讲疑惑不安。
【十四者犹如倡妓随逐音声。】
这是比喻,比喻容易变心,他的心智不定,心随境转,比喻这个意思。
【十五者染著诸欲随境流转。】
名闻利养、五欲六尘他是深深的染著,著是著相、执著、贪染。
【十六者不观真实诽谤正法。】
对於诸法实相,我们说得白一点浅一点,宇宙人生的真相他不懂得,他没有办法观察。真实相真的很难,几个人能看到?虽然《般若经》上常讲,大家也会念,但是他就不会用。如果你要能用得上,你得的利益就不可思议。像《金刚经》,这是我们中国人最喜欢读的,不但学佛的人没有没读过《金刚经》的,在从前读书人,也一定念过《金刚经》。《金刚经》上,「凡所有相,皆是虚妄」,你用上了没有?如果你对人、对事、对物,碰到烦恼了,心里有放不下、有争执,你把这个念上几遍,你就心平气和,你的问题就解决了,要会用。所以他不能观察真实,反而毁谤正法。
【十七者有所希求常不称遂。】
不能称心,不能如意,所谓人生在世,不如意事常八九。为什么有这么多不如意的事情?这里面有果必有因。不如意,样样不如意,这是果报,果必有因。他不在因上去找,不在因上去改过,反而埋怨,怨天尤人,老天爷不公平,对不起他,佛菩萨也不公道,这种妄念是罪上又加罪,他怎么能够得称心如意?
【十八者其心不调为人弃舍。】
『心不调』,妄念多,烦恼多,这是心不调。一个人妄念多、烦恼多,谁敢用你?不但一般人用人不敢用这样的人,无论哪个做长官、做领导人的,他用人喜欢用老实人;如果妄念、妄想太多的人,不敢用,『为人弃舍』。
【十九者不知法界随顺恶友。】
『法界』里面是善友,法界里面真善知识,他不懂得,他『随顺恶友』。这就是所接触的人不是善知识,是恶知识,跟这些人做朋友。
【二十者不了诸根系属烦恼。】
了是明了,明了是智慧,这一句意思很深,十九跟二十两句义趣都很深很广。不能明了诸根,六根、六尘、六识,换句话说,不能够明了事实的真相,於是乎起心动念无非烦恼。这些都是喜欢世话这样一个因缘产生的过失。末后一句总结。
【弥勒。是为菩萨乐於世话二十种过。】
佛简略的把它归纳成二十种过失,如果诸位细细的去观察,每一类里头不晓得有多少过。所以古大德劝我们,「少说一句话,多念一句佛」,这个话说得很有道理,特别是我们今天念这段经文。接著又说,「打得念头死,许汝法身活」,念头是妄念,只要把妄念打掉,你的法身慧命就现前。由此可知,法身现前不是普通人,法身大士,这就超越了十法界,入了一真法界,才是法身大士。我们的法身不能现前,法身不能证得,什么原因?障碍。障碍当中,喜欢说话是个很大的毛病、很大的障碍,我们没发现,不知道!读了这段开示,记住世尊的教诲,少说话,多念佛,决定有好处,真能够断烦恼,开智慧。
【尔时世尊。重说偈言。】
末后偈颂的意思,前面说过,就不再重覆。这一段里面一共有二十一首偈,多半都是属於重颂。希望我们把这个教训,这个教训非常重要,要牢牢的记住。长行文不好记,偈颂好记,容易读,好记。第一首:
【憍傲於多闻。执著诸诤论。失念不正知。是名世话过。】
『憍傲於多闻』,对於有多闻实德的人,对他们生起骄傲的心。『执著诸诤论』,执著自己的成见,不肯服输。『失念不正知』,失去了正念。『是名世话过』,这是世间喜欢说世话的过失。第二首:
【远离正思惟。】
正思惟是八正道之一。
【身心不寂静。】
喜欢给人常常争论,常常喜欢世话,身心都不能够安稳。
【退失於法忍。是名世话过。】
菩萨六度,忍辱波罗蜜不能成就。
【其心不调顺。远离奢摩他。及毗钵舍那。是名世话过。】
这是讲他心不能够调顺,心里面妄念、杂念很多。『奢摩他』跟『毗钵舍那』都是定,都是禅定的别名。在中国古时候,奢摩他翻做止,毗钵舍那翻做观,宗门里面、教下所讲的止观。止是放下,从放下而得定,就叫做奢摩他;如果是从观,观就是我们讲看破,从看破而得定,这个定就叫毗钵舍那。都是得定,但是用的方法不一样,所以它有两个名称。如果我们用《金刚经》上的话来讲,这个比喻大家就很好懂。譬如《金刚经》佛教给我们,「不取於相,如如不动」,我们从这里得定,不著相,如如不动,这种得定,就叫做奢摩他。假如我们从「一切有为法,如梦幻泡影,如露亦如电,应作如是观」,从这个地方得定,就叫做毗钵舍那。这个诸位就比较容易懂。都是得定,但是方法不一样,所以它有两个名字。心调顺就是清净心,就是禅定;心不能调顺,远离两种修定的方法,都是世话之过。第四首:
【不尊敬师长。爱乐於世论。智慧不坚固。是名世话过。】
为什么不敬师长?凡是喜欢争论的,现在我们一般讲,都不是老实人,师长也没有看在眼里。不但师长没有看在眼里,佛也没有看在眼里,甚至於佛经他也拿出来批评。有些佛在经上讲空,有些佛在经上讲有,他看了之后,释迦牟尼佛也没有什么,你看看一会说空,一会说有,自相矛盾。佛都没有看在眼里,还能把老师看在眼里吗?都是喜欢争论。所以他有一点聪明,不是真智慧,这个智慧是世智辩聪,他不是真智慧。下面一首:
【诸天不恭敬。龙神亦复然。退失於辩才。是名世话过。】
天龙八部对於这种人不会恭敬,纵然有一点小的辩才,也容易退转。
【圣者常呵责。如是耽著人。唐捐於寿命。是名世话过。】
这刚才说过了,『圣』这是真正有德行、有修持、有证果的这些圣者,他们要是呵斥你、责备你,你还是个法器,应当要晓得。喜欢『耽著』,著是著相,耽是喜欢,喜欢谈论这些世话,光阴空过了。『唐捐於寿命』,就是大好时光这样空过,太可惜了,唐捐就是空过了。第七首:
【诸行皆缺减。远离大菩提。命终生忧苦。是名世话过。】
『诸行』是讲你的修持,修持就在日常生活之中。你的修行常常欠缺,也就是说你修的不圆满,六度你缺了好几条;『减』,虽然是修,功夫不到家,都是过失。『远离大菩提』,我们今天的修学,目标是往生不退成佛,真正希望这一生能够生到西方极乐世界,不退成佛,你要常常念佛才行,大势至菩萨教给我们「都摄六根,净念相继」。你要是喜欢聊天,喜欢世话,那么净念,你念就不净,参杂著许多世话在里头,你念不净。喜欢说世话,你也就间断,你就不能相继;换句话说,这一生往生的机会就失掉,你说多可惜!所以这个过失,『命终生忧苦』,命终还是要去搞六道轮回。
【疑惑心动摇。犹如风吹草。智慧不坚固。是名世话过。】
当中一句是比喻,好像风吹草,两边摇摆,说你的疑心跟你的智慧不坚固,心常常受外面境界影响,心随境转。
【譬如倡妓人。赞说他勇健。彼人亦复然。是名世话过。】
『倡伎』是演戏的,在舞台上,舞台上赞叹,这个演员赞叹那个演员,你是大英雄,那真的是假的?我们晓得那是表演,不是真的,那是台词,是舞台上表演的,不是真实的。这是比喻这么一桩事情,喜欢讲世话的,这也不是真的;换句话说,说话不诚实,诚实的人语言自然就少。话多的人,毛病就很多。
【随逐世语言。染著诸欲境。常行於邪道。是名世话过。】
这是随逐世间的,他看到、他听到了,他就想说,就要发表他的意见。实在讲,什么意见?发表他的妄想分别执著,搞这些东西。他如果没有妄想分别执著,他哪有话好说?他心如果清净,一尘不染,自然他不会为境界所转。而境界的这一切境界相,他清清楚楚、明明了了,那才叫智慧。言论多,他要发表他的妄想分别执著,可见他是染著这些欲境,他要不染著,哪来那么多话?当然他行的是邪道。
【希求心不遂。谄曲多诤论。远离於圣行。是名世话过。】
不但世间的一般人,我们学佛的人也不例外,也有这些事情,甚至於出家人都犯这个毛病。我在早年出家没多久,听说有位法师,这法师是在大陆出家的,以后到台湾去了。他的年岁比我大一些,大不了太多,好像还是我的同乡,安徽省。大概过去跟九华山地藏菩萨有缘,所以他一个小道场供养地藏菩萨。有一天他出门去了之后,大概家里没人,遭了小偷。回来之后,他把地藏菩萨狠狠骂了一顿,说我天天供养你,我出去了,家里有小偷,你怎么都不管!『希求心不遂,谄曲多诤论』,怪起地藏菩萨。这个传出来真是个笑话,这是真的事情,不是假的。怪菩萨没有把门看好,糟糕不糟糕!『远离於圣行』。第十二首:
【愚人得少利。其心常摇动。如猿猴躁扰。是名世话过。】
得一点小的利,这是福报薄的人,得一点小利他身心都不安,不知道怎么好。这种情形往往我们也能看得到,都很明显。『猿猴』是比喻,比喻他心不定。
【智慧多退失。无有觉悟心。愚者所摄持。是名世话过。】
话多的人,顶多他有一点世智辩聪,说实在话,没有真实智慧,所以他的警觉性也不够,『无有觉悟心』。你们读经,经里面讲的西方菩萨大德,菩提高广,菩提就是警觉性很高,他没有觉悟心。『愚者所摄持』,谁摄受他?都是些没有智慧的愚人,当然造作罪业就决定不能够避免。
【迷惑於眼耳。乃至意亦然。常与烦恼俱。是名世话过。】
这首偈子里面,说了眼、耳、意就通摄六根。六根缘六尘境界,心随境迁,眼被色迷惑,耳被音迷惑,这一迷就生烦恼。什么叫做迷?六根接触六尘境界起了七情五欲,就叫迷了。顺境他起了贪爱,逆境起了瞋恚,都叫迷;不要认为瞋恚是迷,贪爱不迷,贪爱也是迷。怎么样才不迷?如如不动就不迷,清清楚楚,如如不动;清清楚楚是智慧,如如不动是禅定,有定有慧,这就对了。所以,起心动念就是烦恼。再翻过来看第十五首:
【愚人乐世话。尽寿常空过。不如思一义。获利无有边。】
十五、十六、十七,我们把这三首偈念下来,它是一段。前面是一首一段。
【譬如甘蔗味。虽不离皮节。亦不从皮节。而得於胜味。皮节如世话。义理犹胜味。是故舍虚言。思惟於实义。】
诸位细细看这三首偈,说的一桩事情。只有愚人他才喜欢这些世间的言论,『尽寿常空过』,他这一生空过了。喜欢搞这些东西,不要说邪论,那果报在三途,即使正论也不行,为什么?正论里头要有正行,他会说,他做不到。譬如说正论,你常常讲的满嘴都是孔孟之大道、圣道,可是心里头还是贪瞋痴慢、是非人我,这种正论也不行,正论也会堕三途,何况是邪论?何况是欺骗众生?那个罪过怎么得了!他一生就被这样空过了,太可惜了。佛在这里教给我们,『不如思一义,获利无有边』,不如你想一个道理,就是我们常讲的一门深入。你这一生读一部经,学一个法门,常常把它放在心上,你的心是清净的,你的心是专一的。世法如此,佛法更不例外。世间我们在历史上看过,大圣大贤终身也是制一经一论,他心专,所以他有见地,他有发明,他有著述,能够流传於后世,利益无边。这种人绝不会堕三恶道,果报一定在人天,这就是世法里面所说的立功、立德、立言。佛法亦复如是,也要懂得一门深入,「一」容易得定,容易开慧,「不如思一义,获利无有边」。
佛唯恐我们对这个意思还不能透彻的理解,下面举个比喻给我们说。这个比喻,比喻吃甘蔗,甘蔗在印度那个时候也很普遍,大家都常吃的,佛就举这个比喻。吃甘蔗当然你吃它的味,甘蔗水的滋味。可是甘蔗水的滋味,没有离开甘蔗皮,也没有离开甘蔗节,所以『虽不离皮节,亦不从皮节』。你离开它,得不到甘蔗味,但是你不离开它,你也得不到,所以你『亦不从皮节,而得於胜味』,这个比喻大家好懂。佛就用这个比喻来说,皮节就好比是世话,义理是胜味,这是佛教给我们,要舍弃那些废话,你要得它的胜味。在平常言论当中,你要能够思惟它的义理,你就真的得到东西,如果只是在言语上去争论,你就错了。譬如吃甘蔗,你嚼皮嚼节,得不到甘蔗的味道,这就错了。再看下面这一段,下面这段有两首。
【智慧诸菩萨。能知世话过。常爱乐思惟。第一义功德。法味及义味。解脱第一味。谁有智慧者。心不生欣乐。】
这两首是一段。『智慧诸菩萨』跟初业菩萨不一样,这是真正开悟的、真正觉悟的这些菩萨,经上通常都是指法身大士,至少他们已经破一品无明,证一分法身。这样的菩萨他们明了,知道世话的过失,所以他们的言语很少。『常爱乐思惟』,他的心清净,思惟是闻思修三慧,菩萨修的三慧,三慧里面透露出来的是『第一义功德』。第一义功德很难讲,讲了我们也没有法子体会,这不是我们的境界。但是此地得要说一说。诸位在佛经里面常常看到,像《无量寿经》大家念得很熟,你们看到十方菩萨常常到极乐世界去参访阿弥陀佛,阿弥陀佛为他讲经说法。阿弥陀佛真的为他讲经说法吗?真的!经上释迦牟尼佛给我们转述,讲了不少。那是释迦牟尼佛为我们讲的,好像翻译一样,释迦牟尼佛替我们翻译的,佛说了这么多。其实佛有没有说话?佛一句话没有说;那些菩萨有没有问问题?菩萨也一句话没说,彼此对佛的意思,他就明了,妙不可言!
哪有那么多废话说?彼此沟通意见,说法利生,还要用言语,那太笨了,怎么会用这个东西?给诸位说,我们凡夫,高级的凡夫,都不要用语言。到哪一层凡夫?二禅光音天,光音天彼此交换意见,放光,不用说话。很奇怪,他一放光你怎么就懂得?你要不相信,你走到十字街头,你看那个红绿灯一放红光,你不就站在那里不动,何必要说话?「不能走,不能走」,「快走、快走」,你说这个多麻烦。光音天以上的人彼此交通,废话就没有了,哪有那么多废话连篇。
你就晓得,西方极乐世界法身大士,佛对他们讲经说法哪要用言语,没这回事情。才晓得那个世界奇妙,每个人心都是寂静的,佛的意思能体会,菩萨的意思佛也懂。彼此在寂静当中,佛就令一切菩萨开悟,就得利益。要晓得言语的功德非常有限,低级的教学法才用言语,高级的教学法已经不用言语了。诸位要懂得这个道理。在没有言语的时候,第一义功德就显示出来。『法味及义味,解脱第一味』,法是佛所说的一切诸法,义是法里面的义理,明白这个义理,就解脱了。解是解开,无始劫以来的结解开了,脱是摆脱掉,一切迷惑颠倒、妄想统统摆脱掉,第一味就现前。第一味就是前面讲的第一义功德,这是真如本性里面的法味出来了。『谁有智慧者,心不生欣乐』,哪有真正智慧的,开了智慧的菩萨,他不喜欢这个事情,他怎么会喜欢世话?下面两句:
【是故应弃舍。无利诸言话。】
这是佛在此地劝勉我们,因为上面所说的缘故,你看看智行菩萨,跟我们不一样,应当把没有利益的言语统统舍掉。除非我们在一起讨论经论、讨论正事,应该要讨论的,除此之外,有什么话好说的?那就不如老实念佛。下面这六句是总结。
【常乐勤思惟。殊胜第一义。】
佛教导我们,勉励我们,应当常常喜爱思惟,思惟修『殊胜第一义』。闻思修三慧是菩萨所修学的总网领、总原则,小乘修行的原则是戒定慧三学。戒定慧三学里面有圆融、有次第,次第就是因戒得定,因定开慧,它有次第,圆融是戒定慧三学一次完成,这叫圆修。可是菩萨的三慧没有次第,他就是圆融的,它是一而三、三而一,绝对不是闻了以后再去思,思了以后再去修,那是凡夫,哪里是菩萨?我们对於三慧不能够误会,不能望文生义,那你就把意思完全给解错了。「闻」是代表接触,六根接触六尘境界,用闻做代表。「思」是代表明了,我们凡人要明白一个东西得想一想,菩萨还要想吗?菩萨如果一想,他就是凡夫,一想就落在意识里面去。他们已经离心意识,不用心意识,转八识成四智。人家是四智菩提,不是八识五十一心所,怎么会去想一想?所以思是代表明了。「修」是代表没有过失,可见得一接触就明了,就不迷惑。从不迷就说之为修,从明了说之为思,从接触说之为闻,一次完成,哪有三次?这才高明。所以三慧是什么?三慧是戒定慧的慧,你要没有开慧,你决定不到。
所以千万不要误会,我修菩萨行,我在这里听经,我闻,回家去慢慢去想,想了以后我再怎么去做,那就全错了。你在这个地方闻,闻是道听涂说,回家去想是胡思乱想,你去修行是盲修瞎练。你还自以为你是菩萨,你说糟不糟?这是糟蹋菩萨。所以不能产生误会,这三个字跟三学不是一个讲法,一定要搞清楚。佛教给我们要学菩萨。
【如是第一法。诸佛所赞叹。是故明智人。常乐劝修习。】
一切诸佛赞叹什么人?赞叹菩萨的三慧,六根接触六尘境界他就通达明了,这是一切诸佛所赞叹的。他就能把这些事实的真相,性相、理事、因果,一接触统统明达,这就是殊胜的第一义,这才是诸佛赞叹。我们再看末后的结论。
【尔时弥勒菩萨。复白佛言。希有世尊。乃能善说世话过失。】
弥勒菩萨难得,弥勒菩萨的赞叹是代表真听懂了,他没有听懂,他怎么能够赞叹的出来?世尊这样的智慧、这样的善巧,把喜欢说世话的过失跟我们讲得这么清楚,讲得这么明白。
【思惟胜义利益功德。】
我们接受佛在末后的教诲,应当常常思惟最殊胜的义理。如果就本经来说,本经到最后「弥勒十心」也是导归极乐,这个地方的胜义,就可以称说弥陀名号。名号功德不可思议,能够常常忆佛、念佛,利益功德无量无边。
【世尊。何有菩萨。求於如来真实智慧。而复乐於虚诳世话。】
弥勒菩萨很感叹的说,哪有菩萨如果是真正发心,一心一意要求如来圆满的智慧,『如来真实智慧』就是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,为了求无上正等正觉,还会喜欢世间虚诳的这些世论?这不可能的事情,菩萨一定舍弃。我们要真正想学菩萨,真正想在这一生有成就,也要跟这些菩萨一样,把这些世话舍弃。以上所说的是世话二十种过失。
下面这一段,弥勒菩萨代我们请教世尊,睡眠有些什么过失。喜欢睡眠的人很多,我们看看。
【尔时弥勒菩萨。而白佛言。世尊。云何名为睡眠中过。若观察时。菩萨应当发起精进不生热恼。】
睡眠是六道众生很重的习气,睡眠重的人,诸位要知道,不能生天。天人的精神饱满,不打瞌睡,常常打瞌睡,不是个好事情。你看阿[少/兔]楼驮过去听经就喜欢打瞌睡,释迦牟尼佛给他的教训,那里头很有道理,佛没有妄语的。佛讲他打瞌睡,麻烦,将来像螺丝蚌壳类,一睡一千年,你将来投胎投到那种动物,喜欢睡觉的。所以这要有警惕。弥勒菩萨很慈悲,替我们问出这个问题向世尊请教,『云何名为睡眠中过』。『若观察时』,假如菩萨有高度的警觉,能够观照觉察到睡眠的过失,他自然就会发起精进,不会生烦恼。睡眠是昏沉,昏沉是烦恼的一种。
【佛言弥勒。初业菩萨。应当观察睡眠过失有二十种。】
世尊在一般经上通常跟我们讲法,多半是讲十种,这讲二十种是加了一倍,可见得这个问题很严重。我们在《华严经》上习惯看到,世尊讲法的时候都讲十种,顶多讲个十一种、十二种,二十种很少。我们在此地看到二十种,二十多种,这就是说明这个问题很严重。
【若观察时。能令菩萨发起精进意乐无倦。】
我们今天听了佛的开示,能不能提起觉观?能不能提起警觉来观察这个事情,也能让我们自己精进而不懈怠。请看经文。
【弥勒。云何名为乐於睡眠二十种过。一者懈怠嬾惰。】
这个不必说了,喜欢睡眠的当然是『懈怠嬾惰』,精进提不起来。
【二者身体沈重。】
这个麻烦来了,沉重是有病,身体不健康。所以你要晓得,许多的病从哪里来的?贪睡来的,你还能贪睡吗?健康的人身体轻快,块头再大,他动作敏捷,他身轻,这是健康的现象。人不太胖,看起来好像千斤之体很难移动,这个毛病就不轻快。看到这个样子,大概是喜欢贪睡。
【三者颜色憔悴。】
面黄饥瘦,颜色不好看,健康的人容光焕发。不健康一看就看到,就看出来,也都是贪睡。
【四者增诸疾病。】
没病他也睡出病出来,何况有病,那就更麻烦。
【五者火界羸弱。】
『火界』就是我们今天讲体温,你的体温弱,体温下降,就是说你体温不够。怎么样吃补品,像高丽蔘这一类都是热性的,体温不够大多数用这些药物来补,来进补。可是你贪睡也就睡掉了,没用处,起不了作用。
【六者食不消化。】
多睡的人消化不良,为什么?他肠胃在里面蠕动得很慢,所吃的东西很不容易消化。不消化就得病,多半是属於肠胃病。
【七者体生疮疱。】
多睡的人,如果身体生疮生疱,那个相当严重,睡得太多,就会有这些毛病。多半是一般生病的人,躺在床上太久,他确实容易生这些疮疱。
【八者不勤修习。】
当然他不能够精进,不能够勤奋努力的来学习。
【九者增长愚痴。】
这个好懂。
【十者智慧羸劣。】
没有智慧,纵然有智慧,因为睡眠是昏沉,确实把你的悟门都阻塞了。
【十一者皮肤暗浊。】
健康的人皮肤是光亮的,这个皮肤发暗。『浊』是不干净,怎么样洗,你看看这个皮肤都不是干净的样子。
【十二者非人不敬。】
『非人』是鬼神,诸天鬼神看到多睡的人,他看了都摇头,对你就生不起恭敬心。
【十三者为行愚钝。】
『为行』就是所为所行。你所为所行都是愚痴暗钝,不聪明、不敏捷。
【十四者烦恼缠缚。】
昏沉一定妄想多,多睡的人恶梦多,睡也睡不好。真正睡好,大概不需要睡得那么多,愈是睡不好愈贪睡。这里头也有因果循环,所以必需要把精神振作起来。
【十五者随眠覆心。】
『随眠』是佛学的术语,也就是说烦恼种子。烦恼种子在哪里?含藏在阿赖耶识里。这个东西在睡眠当中,它起作用、起现行,把你的清净心、把你觉悟的心盖覆,让你的智慧生不起来,盖覆你的心。
【十六者不乐善法。】
善法不喜欢。
【十七者白法减损。】
善法,中国人说善法,印度人讲白法,我们中国人讲善恶,古印度人他们喜欢讲黑白,黑法表示恶,白表善。这个地方也是翻译的人在文字上,大概是当年文字的修饰润色,如果用两个白法就不好看。你看前面是不喜欢善法,这个地方是善法减弱了,纵然有善法,也减损,减弱、消损了。
【十八者行下劣行。】
『下劣』范围就非常之广。一般讲凡夫行、六道行都是属於下劣,不能在这一生当中修行证果。要落实在日常生活当中,下劣行就是贪瞋痴慢这一类的行为。起心动念,一切造作,都离不了贪瞋痴慢。
【十九者憎嫌精进。】
看到别人精进,不但不赞叹、不仰慕,他还恨他,还讨厌他、嫉妒他,他在造罪业。
【二十者为人轻贱。】
这个我们可以理解,多睡眠的人、懒惰的人,几个人重视他?几个人能尊敬他?所以一般大众对他都轻贱。佛在此地,睡眠给我们说了二十种过失。下面又有偈颂重说。
【尔时世尊。重说偈言。】
下面也是二十首偈。请看经文。
【身重无仪检。懈怠少堪任。颜色无光泽。是乐睡眠过。】
喜欢睡眠,身沉重、没有威仪、不知道检点、懈怠懒惰,什么样事情他都担不下来,担负不起来。颜色没有光泽,这是多睡眠过失的现象。
【彼人常病恼。风黄多积集。四大互违反。是乐睡眠过。】
多睡眠一定多病,一定多愁、多烦恼。『四大』就是讲四大不调。『风黄』,风是一种风病,睡眠很容易得这些所谓风寒一类的。无论是在冬天、是在夏天,睡眠时候要吹到风决定不好。因为睡眠的时候,一个人差不多全身毛细孔都是张开的,很容易受风寒,就是容易得病。这是四大不调。第三首:
【饮食不消化。身体无光润。声嘶不清彻。是乐睡眠过。】
多睡眠的人,音声也嘶哑,不清脆。饮食不消化,这个都好懂。第四:
【其身生疮疱。昼夜常昏睡。诸虫生机关。是乐睡眠过。】
这昏睡不醒。『机关』意思就是机会,身体生这些寄生虫,给它们繁殖的机会;或者讲病菌,病菌繁殖的机会,这很麻烦的事情。
【退失於精进。乏少诸财宝。多梦无觉悟。是乐睡眠过。】
多梦,前面长行文里没有,这一句是补出来的,补充说明的。喜欢睡眠人当然不能精进。世间财富固然是你前世修的因,前世不修因,你今生怎么样勤奋你也发不了财。所以财布施得财富,法布施得聪明智慧,无畏布施得健康长寿,种什么样的因得什么样的果。因虽然有了,因要不遇缘,果报也不能现前,缘是什么?缘是精进。你命里头有财富,有因,可是你不精进,天天躺在床上,你的财富从哪来?不可能!你必须要精进去经营,你有这个缘,你的财富才能现前。所以睡眠把善缘断掉了,命里头纵有财富,也不能现前,你说苦恼不苦恼?所以『乏少诸财宝』。『多梦无觉悟』,多梦决定是恶梦多。这是睡眠过失。下面一首:
【痴网常增长。乐著於诸见。炽盛难疗治。是乐睡眠过。】
『网』是比喻,愚痴那个形象就像罗网一样,那个孔密密麻麻,形容愚痴增长,智慧当然就没有了。他还喜欢执著他的成见,『诸见』是他的成见,一切事都是自以为是,不能接纳别人的意见,就是主观成见很深。这个毛病很不容易治疗,也就是说他不容易觉悟。第七首:
【损减於智慧。增长於愚痴。志意常下劣。是乐睡眠过。】
这一首的意思好懂。智慧损减,愚痴天天增长,这个人没有大志,在这个世间得过且过,过一天算一天。确实,生不晓得从哪里来,死也不晓得从哪里去,正所谓醉生梦死,这是说这桩事情。
【彼住阿兰若。常怀懈怠心。非人得其便。是乐睡眠过。】
这是指一类修行人,如果他闭关,『阿兰若』是寂静的处所,或者是他住山,我们一般讲住茅蓬,都是修行养道的行者他们修行的方式。可是他在这个里面不是真用功,在关房里面睡大觉,在茅蓬里面高卧,搞这一套,这就懈怠,这不是真的精进。佛菩萨不护念他,妖魔鬼怪得其便,『得其便』就是他把自己的把柄授予妖魔鬼怪,於是妖魔鬼怪就会控制他,我们一般人讲著魔。这一点要知道,多睡眠的人不但没有别的还著魔。什么魔?《楞严经》上讲的睡魔,糟糕了,这个麻烦大了。你们读《楞严》,《楞严》五十种阴魔里的睡魔,这魔得其便。第九首:
【蒙愦失正念。讽诵不通利。说法多废忘。是乐睡眠过。】
『蒙愦』就是我们现在人所讲的糊涂,丧失正念。他的现象,读经读得不顺利,常常掉字,常常看错行,有这些毛病。这就是精神不能集中,睡眠不足就有这些毛病。如果讲经,在讲台上忘掉了,经意思忘掉了,或者准备的东西忘掉了。这种现象在初学的人是紧张,紧张会忘掉。这个不是紧张,这是睡眠不足,精神提不起来,往往有这些过失。第十首:
【由痴起迷惑。住於烦恼中。其心不安乐。是乐睡眠过。】
睡眠太多,这个人总是迷迷糊糊的,头脑不清楚,这就是愚痴引起的迷惑颠倒。心里面常生烦恼,那个心怎么会安乐?学佛,你第一所得到的,第一个所得到的好处、利益就是轻安,自在快乐,法喜充满。如果这一点的好处都得不到,我们就要认真检讨,我们学佛出了毛病。实在讲,怎么个检讨法?把这个经从头到尾念一遍,看看犯了哪些毛病。如果没有犯毛病,可以说保证你学佛学得自在快乐,这一定道理。佛法是破迷开悟,离苦得乐,你不能离苦,不能得乐,这种佛法你学它干什么?学佛不能离苦,不能得乐,不是佛经不灵,是我们学错了,我们不如法、不如理,所以得不到经典里面所说的这些境界、这些功德利益。第十一首:
【功德皆损减。常生忧悔心。增长诸烦恼。是乐睡眠过。】
功是功夫,功德跟福德不一样。佛在经论上说得很清楚,福德可以分给别人享受,功德没有办法。功德是什么?我们举一个最简单的例子来说,功德是戒定慧,戒定慧没有办法给人,这是我自己修的。持戒有功就得定,定就是得,功德的「德」字跟得失的「得」,意思完全相同。你修功,你就有德,功是因,德是果。修定有功,开慧是德,这怎么能给人?这不能给人。福德可以给人,福德是什么?我有财富,我可以给人,我有地位,我也可以让给人,这是属於福德。福德可以布施,可以给人,与人共享;功德没有法子,功德一定要自己修。睡眠还修什么功德?把功德都睡光了,所以他的功德没有了。没有了他就忧虑,就后悔,忧虑、后悔里面就增长烦恼,这是一定的道理。十二:
【远离诸善友。亦不求正法。常行非法中。是乐睡眠过。】
当然好的朋友、善知识,看你天天睡大觉,不能不离去,不离去就陪你睡大觉,哪有这个道理的?所以善知识远离了。『亦不求正法』,他没有精神,他也没有智慧,也没有体力去求正了。『常行非法中』,非法是堕落,一定是一天一天就这样堕落下去。下面一首,
【不欣求法乐。损减诸功德。远离於白法。是乐睡眠过。】
不喜欢求法乐,常讲的法喜充满,他不懂得,他也不想求法喜。法喜是真正的喜悦,世人常说「人逢喜事精神爽」,人遇到高兴,你看一身轻快。什么事情最欢喜?修法有得,修法有悟,那个欢喜是世间任何喜乐都不能够相比的。可是这种欢喜,不是真正修行人,你跟他讲他也不懂。他什么欢喜?今天发了财,中了彩票,他很欢喜,他很高兴。你跟他讲修行,他认为修行是苦事情,一天到晚念阿弥陀佛,念得那么累。他不知道这里头有乐,这里头寂静之乐、明悟之乐,他不懂。所以这是真乐,喜欢睡觉的人,当然他不可能得到法乐。所以他『减损诸功德,远离於白法』,这些善法他没有办法修,也没有办法学。第十四首:
【彼人心怯弱。恒少於欢喜。支分多羸瘦。是乐睡眠过。】
这个人『心怯弱』,心怯心弱;『恒少於欢喜』,恒是恒常,也就是他很少有欢喜心。『支分』是讲四肢,他的手足看起来都很瘦,不是一个健康的样子,这就是他的身体四肢一看就知道不健康。不健康,当然他身心羸弱。下面一首:
【自知身懈怠。嫉妒精进者。乐说其过恶。是乐睡眠过。】
他不是不知道,他也晓得他的毛病,懈怠、懒惰、贪睡,他也知道。看到别人精进他嫉妒,还要找人家的碴,说人家的毛病,这就是所谓自赞毁他,还要造这个业。请看底下一首:
【智者了其过。常离於睡眠,】
下面几首,是世尊劝勉我们、教导我们,应当要觉悟,一个有智慧的人他明了睡眠的过失。『常离於睡眠』,睡眠是一种习惯,多半是心理上的作用。譬如饮食也是如此,因为你心里面常常念著一天要吃三餐,一餐不吃,就会害饿。什么原因?心理作祟,妄念在作祟。如果一个人持午,日中一食,一天吃一餐,他头脑里头一天只有吃一餐,那两餐不吃,他不觉得饿,为什么?他没有想到。睡眠也是如此,你感觉到我一天要睡八个钟点,睡了六个钟点,「不行,我还差两个钟点」,你的精神怎么会打得起来?自然就没有精神。如果你要振奋起来,「我一天有四个小时足够了」,你的精神就饱满。
所以,我们这个身确实是受心理在支配,心理上妄想分别执著是大病,许多修行用功的人都能够体会到,确实是念头在主宰著。好吃的人,三餐吃饱,一天还要吃三、四道点心,哪一道没有吃到,他的肚子就觉得不行,受不了,都是妄念在作祟。实际上,生理上并不是真正需要的,妄想!这也是前面曾经跟诸位说过,饮食的消耗,百分之九十五都消耗在妄念上,我们身体的能量消耗在妄念上。心清净的人,睡眠少,饮食也少,智者明了这个过失,他能够离睡眠。世尊在世的时候,僧团里面睡眠只有中夜,四个小时。
【愚人增见网。】
你看增长邪知邪见,这就是妄想执著,他增长妄想执著。
【无利损功德。】
丝毫利益都没有,把自己修学真实的功德伤害了,破坏掉。
【智者常精进。勤修清净道,离苦得安乐。诸佛所称叹。】
『清净道』就是清净心。『离苦』,从少睡眠能离苦,少饮食能离苦。现代人的观念,这个妄念相反,他认为多睡眠,要多饮食,他才乐,哪里晓得许多的疾病都从这个地方生。烦恼从这生的,愚痴从这生的,这哪里有安乐?只有真正有智慧的人能舍离,才得诸佛赞叹。第十八首:
【世间诸伎艺。】
伎是技术,艺是才艺,这是讲世间一般的工艺。
【及出世工巧。】
出世法里面,也有许多的事情需要去做的。
【皆由精进力。智者应修习。】
无论世出世间,许多的工作等待我们去做,你要不精进,天天懒惰、睡眠、懈怠,你能成就什么?所以,智者应该要勤奋来修学。
【若人趣菩提。了知睡眠过。安住精进力。觉悟生惭愧。】
学道的人,真正发心趣向大菩提,我们这一生要修行证果,要往生不退成佛,你一定要知道睡眠的过失。懈怠懒惰的过失一定要知道,要提高警觉心。『安住精进力,觉悟生惭愧』,常有惭愧心。
【是故诸智者。常生精进心。】
这些大菩萨、有智慧的人,他们常精进。
【舍离於睡眠。守护菩提种。】
这两句话好。离开睡眠我们才能把菩提种守住。
这是重颂二十首。我们看后面结论,这段的结论。
【尔时弥勒菩萨。而白佛言。希有世尊。乐著睡眠乃有如是无量过失。】
这个话我们听起来,好像弥勒菩萨过去不晓得有这么多过失,世尊这一说才晓得,发现睡眠有这么多的过失。
【若有闻者。不生忧悔厌离之心。发起精进。当知是人甚大愚痴。】
这是弥勒菩萨在教训我们,我们今天听到佛这番开示,如果还不知道忧愁、不知道悔过,不能把睡眠舍弃,反过来勇猛精进,弥勒菩萨说这个人是『大愚痴』的人,不是普通愚痴,大愚痴。所以我们要常常想一想,我们是不是弥勒菩萨所讲的大愚痴的人?
【若有菩萨。为欲志求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者。闻说如是真实句义。功德利益。於诸善法。而生懈怠。不起精进住菩提分。无有是处。】
弥勒菩萨的话语重心长,慈悲到了极处。他说假如有一个菩萨,这位菩萨他一心一意要求如来果地上圆满的智慧,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,我们说得比较普通一点,说得白话一点,就是究竟圆满的智慧。听到世尊在此地的一番开示,世尊字字句句都是真实义,没有一句是假的,我们明白、觉悟了,这就是真正的功德利益。『於诸善法』还要生懈怠,还不能精进,安住在『菩提分』,菩提分就是觉,觉而不迷,正而不邪,净而不染,这叫住菩提分。这句话里面,就是三皈依里面所讲的,对人、对事、对物我们心要安住在觉正净,这就对了。不能安住在觉正净,你就错了。所以他要「不起精进住菩提分,无有是处」,没有这个道理。菩萨听到这番开示、这番教诲,决定心安在菩提分上,一定精进,离远懈怠。这个话翻过来就是这个意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