发起菩萨殊胜志乐经 (第七集) 1996/10 台湾景美华藏图书馆 档名:15-011-0007
请掀开经本,第二十五面,第七行看起:
【尔时世尊。重说偈言。】
向下总共有二十四首偈颂,多半都是属於重颂,也就是前面在长行里面佛说过的,再用偈颂的方式重说一遍。
重颂的目的有两种,一个是佛门里面讲经说法,跟学校学生上课不一样,学校学生上课人数是固定的,讲经的场合有先来、后到的。佛非常慈悲,对於后来的人,前面没有听到的,用偈颂再简略的重复说一遍,这是第一个意思。第二个意思,便利於记忆。佛讲的都是非常重要的教训,如果不能常记在心上,就没有办法受持了。受持就是依教修行,所以一定要把佛的教诲记住。偈颂便於记忆,所以会学的人,一定要把偈颂念熟,熟记在心上;在日常生活当中,常常提起观照功夫,这个修持就得力了。
因为偈颂它限於文字的限制,没有长行说法那么样的痛快淋漓,因此这里面的含义,我们要能体会。现在请看经文:
【舍离诸贪瞋。不住於愦闹。若有专住彼。是过不应作】
「舍离诸贪瞋」,这个烦恼只说了两种,下面还有痴、还有慢、还有疑。因为这个句子只有五个字的关系,所以后面就省略了。大家不要认为省略就没有了,不是这个意思,意思还是圆满的,我们要能够体会。
「若有专住彼,是过不应作」。这是心里面不能贪著愦闹。如果常常想著这一些热闹的场合,这一些境界,对它产生喜欢,那你就心有住了。佛说这是过失,是不应该的。为什么?下面这一首就把它的原因说出来了。
【坏行无戒人。称叹於愦闹。】
「憍慢及觉观,皆由愦闹生」。你看,他为什么不用贪瞋痴?前面说了贪瞋,这里说「憍慢及觉观」,可见得这个贪瞋里面是有慢在里面的,贪瞋痴慢都包括在里面了。「觉观」就是心里面妄想不住、妄念很多!这一些都是由愦闹生的。愦闹是缘,增上缘。
「坏行无戒人,称叹於愦闹」。哪些人喜欢这些?不持戒的人、不认真修行的人。「坏行」就是破坏正当修行,以及不持戒的这些人,他才喜欢热闹,才赞叹热闹。这两首说一桩事情。
【愚人乐世论。退失第一义。放逸多觉观。是过不应作。】
「愚人乐世论,退失第一义」。「第一义」就是前面长行文里面讲的观实义,观察诸法的实相。一个人喜欢世间的这些论议,必定把出世间的这一些道理、这一些教诲忘失掉了。这是退失!
「放逸多觉观,是过不应作」。这也是修行人的过失。不应该去作的,不应该去染著世论。
【比丘舍多闻。言论不如理。损减诸禅定。常思惟世间。】
佛在此地举一个例子,出家比丘舍多闻,这一句话里面是双关语。如果是说世尊的讲经说法,你也不听了、你也舍弃掉了,那就错了。这个地方正面的意思是说这个。后面佛说了,出家人要求多闻,多闻佛法!可是虽说多闻佛法,也有先后次第。四弘誓愿里面跟我们讲「法门无量誓愿学」,这就是广学多闻。但是你一定要先断烦恼。如果烦恼无尽,你没有断,你就不能多闻,那就要一门深入;一门深入帮助你得定,帮助你舍觉观。智慧开了以后,这才广学多闻。所以它有次第的,它不是初学的。
所以这个地方的意思,我们要通达、要明了。如果舍多闻,就是不常闻佛法,言论当然就有过失,不如理,不如佛所说的真理。佛给我们讲的一切法,都是说的宇宙人生的真相。真相,现在人讲真理。你要不能广学多闻,你的言论一定不是事实真相。
「损减诸禅定」,这里我们特别要注意「诸」,这个意思就是无量三昧,三昧就是禅定。禅定怎么会有那么多?是修禅定的方式太多了。无论你用什么功夫、用什么方法修禅定,喜欢世论都是妨碍,包括我们念佛也妨碍。
所以古今的大德常常教我们初学的人,舍弃世论,连报纸、杂志,甚至於电视、广播都要放下,你的心才会清净,心才能定!我们在讲席当中,有时候也提到这个问题,可是几个人照做了?你不能照做,换句话说,必定受环境的影响。
早年,说这个话总是二、三十年前了,政府提倡文化复兴运动,那是刚刚提倡的时候。有一天我在方东美先生家里,正好那一天教育部有两位官员也来看方老师,就这个问题提出来向方老师请教,说:「文化复兴运动,我们要从哪里做起?」
方先生沈默了好几分钟,然后说了:「台湾的报纸、杂志一律停刊,电视、广播统统关闭。」
那个教育部官员听了摇头:「老师,这个做不到!」
方先生说:「这个做不到,谈什么复兴中国文化?中华文化都被这些东西破坏干净了。」
他说的话很有道理,连复兴固有文化都受这个世论的障碍,何况修道!
修道,道是什么?道是清净心,道是正知正见,道是真正的觉悟。所以这个东西不离开,当然退失第一义。第一义就是道。於是你修禅定,也就是「损减诸禅定」这一句话的意思就是说,你修行功夫不得力,没有成就。「常思惟世间」,你每一天的念头还都是念著这个世间法。
【耽著思惟者。何得於寂静。其心常散逸。永离於正观。】
「耽著思惟者,何得於寂静」。「耽著思惟」就是喜欢胡思乱想的人,他的心怎么定得下来?怎么能静得下来?
「其心常散逸」。他的心是散乱的、是放逸的。
「永离於正观」。正观就是正知正见,觉而不迷,正而不邪。诸佛如来的正观,他永远得不到!我们修行天天希望能够证得,为什么不能证得?现在知道不能证得的毛病在什么地方,差错出在哪里?佛在这个经上明白的告诉我们。
【速得非梵行。喧杂无仪检。】
「速得非梵行」。速是快速。现代人没有耐心,没有耐心就不能修定。无论什么事情,他都要求快,求新、求快、求变,这种心理对於修道是很大的妨碍,这不是「梵行」。「梵」是清净的意思。所以,学道首先要修耐心。菩萨六度里面有忍辱波罗密,忍辱就是修耐心。
「喧杂无仪检」。仪是威仪,检是谨慎、检点。这些德行都失掉了。
【亦不曾爱佛。及爱於圣众。弃舍离欲法。耽著非法言。】
到这里是一段。佛是觉悟的意思。「不爱佛」,不爱正觉;不爱正觉就是天天迷惑颠倒。圣众就是指的清净。不爱圣众。三宝里面,僧宝代表六根清净,一尘不染;圣众代表六和,他不爱六和,也不爱清净。
「弃舍离欲法」,法是正。所以这三句是「觉、净、正」,这是三宝。我们学佛,一入佛门就归依三宝。今天所作所为违背了三宝,为什么会违背了三宝?贪著世间的言论,喜欢世话。可见得这个过失实在是很严重。
【我常舍千身。支分及头目。为求无上道。闻法无厌足。】
这四句是说一桩事情。释迦牟尼佛为我们作个榜样,舍身求法,人家对法这样重视。《涅盘经》上说,佛在因地作菩萨的时候,为求半偈而舍全身。我想这个小故事,有不少同修都能够道得。因为他求法的心切,帝释天看到了,就故意变一个罗刹,说了两句偈:「诸行无常,是生灭法。」后头他就不说了。
那这个求法的人听到这两句话,欢喜得不得了,就问他:「下面呢?」
罗刹说:「这个下面我没力气,说不出来了。」
他说:「为什么?」
罗刹说:「我肚子饿了,没东西吃。」
他说:「你要吃什么?」
罗刹说:「我要吃人!」
菩萨就发心:「我舍身,我这个身给你吃,请你把底下两句说出来可不可以呢?」为法舍身。
这个罗刹看到他这样的诚心,后面两句说出来之后,他真的舍命来供养他。
后面两句:「生灭灭已,寂灭为乐。」於是他示现帝释天身,对他恭敬礼拜供养他。这是佛在因地里面为求佛法,不惜身命。「为求无上道,闻法无厌足」。那想一想我们闻法,有没有他这样的热诚?稍稍有一点障碍都不想了,这个闻法的意愿就打掉了。想想佛给我们作的是什么榜样?
【是诸非法人。少闻便厌舍。】
得少为足,听一点点佛法,他就满足了,不求多闻。我们听了经上这样说,有很多年岁大的人,记忆力也不好,听到就很难过,没有能力多闻。要不要多闻?不需要了,这是年轻人的事情,年轻人要多闻。发愿弘法利生的人,当然要多闻。你不多闻,你怎么能教化种种不同根性的众生,一定要多闻。年岁大的人,一句阿弥陀佛求生净土,生到西方极乐世界,再广学多闻,那就行了,这是非常正确。所以现在不必浪费时间,一门深入,一句弥陀念到底。
【我昔作国王。为求四句偈。妻子及财宝。悉皆能施与。】
这一首偈也是世尊叙说因地的一段公案。在《贤愚经》里面,有这么一段经文。佛在因地作国王的时候,也是为闻一首偈,这首偈是:「一切行无常,生者皆有苦,无因空无相,无有我我所。」为闻这一首偈,舍妻子财宝。这一些都是说明佛法之可贵。
佛法一句半偈,你真听懂了,真的体会到了,契入境界了,不是世间任何财宝可以能够比较的。这个事情我们在许多大乘经典里面,看到释迦牟尼佛给我们较量功德,财布施跟法布施,大千世界七宝布施比不上四句偈。这四句就是一首偈。一首偈能令你开悟、能令你了脱生死、能令你契入如来的境界,这是世间再多的财宝都没有办法达到的。所以真正觉悟的人,知道佛法宝贵,他能够为法舍身。
【何有於智者。而不勤听法。】
哪有一个真正有智慧的人,不肯勤於听法!不能勤於听法,喜欢到处去游玩的人,愚痴,没有智慧。真正有智慧,对於闻法修持,那真是分秒必争,不敢让宝贵的光阴空过了。
【我尝舍一切。非法之戏论。为於百千劫。难得解脱故。】
这四句是劝勉我们,佛是我们最好的榜样。「尝」是曾经,他曾经「舍一切」,世间名闻利养,五欲六尘,统统舍!「非法之戏论」,也舍了。目的在哪里?他真的明白清楚了,「为於百千劫,难得解脱故」。我们无始劫以来一直到今天,不止百千劫了,都在六道里面轮回,前途一片黑暗,非常渺茫。什么时候能脱离?我们从来未曾觉悟。佛在行菩萨道修行的时候,他之所以能成佛,道理也在此地,他觉悟了。觉悟了,他就能舍,他肯舍这才能成就!
【汝等应欣乐。志求微妙法。】
我们要学佛,应该欢喜、爱好,志求微妙无上的佛法。本经到末后指归净土。所以这个微妙法,不但是指大乘,实际上是指求生西方极乐世界。因为只有这个法门确确实实能够保证我们在这一生当中,脱离三界轮回。
【若乐於解脱。最胜功德者。世间诸事业。皆所不应问。】
「若乐於解脱」。「乐」这个字念破音字,念乐(要),就是爱好的意思。你要是爱好解脱。「最胜功德者」,胜是殊胜,最殊胜的功德。这两句通指大乘佛法,别指净土法门。净土法门是无比殊胜,你要是真的喜欢、真的明了,「世间诸事业,皆所不应问」。你要能放下,你才是真的想求得解脱了。「解」就是解除,解除一切的烦恼系缚;「脱」,脱离六道生死轮回。真正觉悟的人,世间这些事业应当要放下。所谓「世间诸事业」,就是搞六道轮回的事业。
【衣食无胜利。亦不证涅盘。】
这是举个例子。世间人忙什么?忙衣食。衣食并不是殊胜的利益,「胜利」就是殊胜的利益,要明了。所以衣食这个事情,足就够了。特别是在台湾,真正觉悟,那在台湾是真有大福报。为什么?衣食容易,不难求!不要跟人家竞争。每一天吃得饱、穿得暖,这个条件在台湾太容易了。
有一年我也是去讲经,坐个计程车。计程车的司机跟我诉苦,赚钱太不容易、太辛苦了。我就问他,我说:「你何必要赚那么多钱呢?难道你没饭吃吗?难道你没衣服穿吗?一件衣服穿个十年八年都穿不坏!」他听听也有道理。
如果安於自己的生活,一个月工作五天就够了。工作五天,他一个月就够吃了。那你就可以念二十五天的佛,你说这个多自在!为什么天天辛苦,跟人家比赛?人家今天穿著时髦衣服,明天不买一件就觉得自己赶不上时代了,这个心理作祟害苦了自己。
所以你真正明白道理,在台湾做一年的工作可以休息一年,这是实实在在的话。在外国很多其他地区不行,那个真是辛苦!一个月不做工,一个月就没饭吃了。在台湾不会的,做一个月的工,省吃俭用的话,也许可以吃一年!所以衣食不是殊胜的利益。
「亦不证涅盘」。这两句话就是《金刚经》上,佛告诉我们,「法尚应舍,何况非法」。「证涅盘」是法,证涅盘这个念头我们也舍弃、我们也不求,何况这些衣食!「衣食无胜利」,就是何况非法。
【当称叹最胜。】
应当称叹最为殊胜的。最殊胜的是什么?是大乘佛法。我们在《金刚般若》里面所看到的,《金刚般若》告诉我们,「万法皆空,因果不空」。你看,佛说「三心不可得」,能执著的空;万法缘生,当体皆空,了不可得。你所执著的是空,能所俱空,这就是说明万法皆空。菩萨不说断灭相,就是因果不空。这是我们把全经简简单单做了一个总结论,这就是最胜。如果回归到念佛法门,那就是「念佛是因,成佛是果」,这个最胜。诸佛如来之所称赞的,就是念佛是因,成佛是果,念佛成佛。所以不要去念世间法,世间要舍掉,要舍得干干净净。
【善来诸比丘。应敷座令坐。互说诸法要。】
「善来诸比丘」,引申的意思,就是四众同学。我们学佛的同学,常常有缘聚会在一起。在一起不要讲世话,应当「互说诸法要」,交换修学的心得,讨论佛在经论里面重要的开示,对我们修学有关系的,帮助我们看破放下,帮助我们断恶修善;讨论这些就对了。
「法要」是法里面最精要的,像《金刚经》上两句一偈,这是最重要的。两句:「不取於相,如如不动」、「外不著相,内不动心」。这个重要!在净宗法门里面,六字洪名「南无阿弥陀佛」,重要!没有比这个更重要的。这一句名号果然老实念,就能出三界,就能够成功。
今天星期天,我们这儿念佛会,大家在一起念佛,就是「互说诸法要」。你们每个人没有杂心,没有杂念,「南无阿弥陀佛、南无阿弥陀佛、・・・」,这是「互说诸法要」,这是真干!
【人身甚难得。随分行白法。读诵及禅定。汝应如是问。】
寻师、访友、问道,问一些什么?一定要晓得人身难得,佛法难闻。「白法」就是善法,如佛所说者就是白法。这一句意思是教导我们如说修行,常常读诵大乘经典。「禅定」就是受持,真修!读了以后要真干。禅定是表真干。「汝应如是问」,这个问是正确的、是佛所赞叹的。
【如来入涅盘。遗法当灭坏。比丘多放逸。乐众弃闲静。为饮食利养。昼夜谈世话。】
这六句是说末法时期学佛的现象。现在去佛灭度三千年了,我们现前这个状况,佛说的一点没错!第一句是讲佛灭度之后,佛法逐渐会变质,佛法也会灭坏。在末法这个时代,「比丘多放逸」,这些出家的佛弟子,不遵守教诫了,喜欢大众在一起聚会。「乐众」,就是喜欢大众在一块聚会。不喜欢「闲静」,悠闲清净他不喜欢。为了饮食利养,「昼夜谈世话」。的的确确这一首偈把我们现在学佛的状况都说出来了。
【愚人於梦中。惊怖而漂溺。自知多毁犯。当堕三恶道。】
愚是愚痴,没有智慧,迷惑颠倒。「梦中」就是形容现在的生活,人生如梦。梦的意思,你在生活里面没有觉悟,不清醒,迷惑颠倒,时时刻刻有恐怖;不能离开恐怖,漂溺在三途六道。偶而短暂的觉悟,就发现自己「多毁犯」。世尊的教诲、教诫,我们没有遵从,不但犯戒而且毁戒,这还得了!下面这一句是说果报,「当堕三恶道」。佛所说的都是事实真相,没有一句是妄言。愈是反省,愈觉得恐怖,怎么办?后面佛教给我们:
【应生欢喜心。独处於闲寂。若在阿兰若。志求无上道。】
这是佛教给我们回头是岸,对於过去迷惑造作种种恶业,不要常常去想。许多同修常常来告诉我,心神不能安定,想到从前造的这个恶业,惊心动魄,连佛号都念不下去,问我怎么办?佛在此地讲不要想,过去的就过去了,不要想了。从今天起欢欢喜喜的想佛、念佛,你这个境界就转过来了,你的业障才能消除。
诸位必须要知道,你每想一次就又造一遍,你还怕恶业造的不够多!造业是身口意,你虽然身没有造、口没有造,你那个念头想一遍等於又造一次,太可怕了。所以怎样消业障?不想了,我到此地终止,止住了。从今而后想佛,想佛在经上种种的教诲;把这个念头转过来,这样才能够消业障,这样你念佛的功夫才能得力。远离一切忧怖妄想,这是佛在经论上常常教导我们的,所以要生欢喜心。我们闻到大乘佛法,真是希有!
「独处於闲寂」,要把心静下来、定下来。
「若在阿兰若」。阿兰若是居住环境,非常幽静的一个处所。环境清净对於自己修行有帮助。
「志求无上道」。我们念佛求生净土,就是无上道。
首先自己知道怎样消业障,怎样把自己的妄念消除,确定自己修学的方向目标。下手之处,还是佛教导我们的:
【不应见人过。自谓最尊胜。憍恣放逸本。】
「不应见人过」。佛在前面教给我们第一个最重要的方法,「不求他过」,就是「不应见人过」!
「自谓最尊胜」,看到别人都有过失,自己自尊自大,认为自己没有过失。殊不知见人过失就是自己过失,这是我们必须要知道的。你自己没有过失,你决定见不到别人过失,这一句是自尊自大。
「憍恣放逸本」,憍慢、恣逸这是放逸之本,我们要戒除的。
【莫轻下劣人。彼於遗法中。渐次而解脱。】
对於下劣的人不要轻慢他,乃至於畜生都不可以轻慢。你看它这一生是畜生,说不定它畜生的业报报满了,来生得人身,念佛往生,他很快就作佛了,我们还在六道打滚。这个事情常有,所以不可以瞧不起人,也许那个人一转生,他的成就超过我们。
「彼於遗法中」,「遗法」就是佛的遗教;很可能他「渐次而解脱」,他修行证果了。
【比丘虽破戒。深信於三宝。是则解脱因。不应见其过。】
这是又给我们说明,为什么不应见人过?这是有道理的。《戒经》里常说,破戒佛有办法救他,破见佛就没法子救了。这个人虽破戒,没破见。为什么?「深信於三宝」,他就有救!
最明显的例子,《净土圣贤录》里面记载的,宋朝的莹珂法师,那就是很好的一个例子。莹珂在世破戒,造作许多的恶业。他之所以得救,他相信三宝,他还相信因果,自己想想将来必定堕阿鼻地狱。想到这个事情,他害怕了,求教於同参道友,有没有方法救他?这些同参道友也很难得,给他一本《往生传》,教他自己去看。他看到人家念佛往生,这个心动了,真的他就发愿念佛求生净土。他那个心真诚恳切,念了三天三夜就把阿弥陀佛念来了。
阿弥陀佛告诉他:「你的阳寿还有十年,你好好的修,十年之后你命终的时候,我来接你。」
莹珂也不容易,他跟阿弥陀佛说:「我的业障太重,禁不起诱惑,人家一引诱,我又犯罪、又犯过了。那十年我不晓得还要造多少的罪业。我十年寿命不要了,现在就跟你走了。」
佛也很慈悲就答应了:「三天以后来接引你。」他三天就往生了。
《弥陀经》上讲若一日、若二日到若七日,这是真的,不是假的。我们念佛念了这么久,为什么没往生?我们口里面想快一点往生,心里面对这个世界贪恋,舍不得走!所以佛很清楚很明白,看到你所讲的话都是假话,不是真话,他也不来。你是真的,佛就来了。你讲的不是真话,口是心非,所以念了一辈子,佛也没念来。人家念三天佛就念来了,什么原因?真干!我们这个地方如果标榜打佛七,七天念佛就往生,不会有一个人来。这还得了,七天就要死了,谁敢来!没人来。
这是说他戒破了,他没有破见,正知正见,他不是邪知邪见。这个正见就是「解脱因」,他能够得救,他能够往生;不但能够往生,往往往生的品位甚高。这个我们在《观无量寿经》上看到,那个杀父亲、害母亲的阿闍世王,跟提婆达多合起来破坏僧团,造五逆十恶之罪。提婆达多堕地狱。他在临终的时候才忏悔,念佛求生净土。佛说他是上品中生,这真是出乎我们意料之外。
所以我们才晓得往生净土有两种人,一种是平常念佛积功累德,一种是临终忏悔。品位高下,看他忏悔的力量。阿闍世王那是真心忏悔,所以品位提得那么高,这就是我们不可以轻慢这一些造作恶业的人,不应见其过。
【摧伏贪瞋难。勿惊於放逸。余习法应尔。是故不须说。】
佛在这一首偈上,非常通达於人情。从人情上说,我们也不应该,为什么?贪瞋痴烦恼要想断太难了。「余习法应尔」,懈怠、懒惰、放逸也是无始劫来的习气烦恼,看到这个现象,当然应该是这个现象。所以看到这些过失,不必要说了,这是无始的烦恼。他又不是圣人,又不是佛菩萨再来的,怎么可能没有烦恼?见到有这些过失,也不须要说。
回过头来看自己,我自己有没有。看自己很难,看别人很容易。正如同眼睛看外面,不能看自己!可是一个觉悟的人,那就了不起,他看别人就是看自己,自他不二!看到别人的过失,他就知道自己有这个过失;希望别人怎样改过,他就自己认真去改过。这个人有智慧,这个人善修,会修行!
【若清净比丘。伺他人过失。是最非真实。不名修正法。】
如果是一个真正清净的比丘,还会去找别人的麻烦,去求别人的过失。佛说了,那他不是真的清净比丘,他也不是真的在修行,都是假的,装模作样的。
【如理修行者。当须自观察。】
真正是一个修行的人,常常观察自己,不要去看别人。
【求道诸比丘。舍离恶言论。常以欢喜心。独处於闲静。】
这是修行人的一个样子。真是一个修行人,一定是言语少,而且言语柔和清净,喜欢安静。这是常说的「多事不如少事,少事不如无事」!这是真正修道人。
这个地方总共有二十四首偈,重颂前面长行所说的大意。再看底下这一段经文,这是这一段落的总结。
【尔时弥勒菩萨。复白佛言。希有世尊。耽著愦闹。乃有如是无量过恶。退失功德无有利益。增长烦恼堕诸恶趣远离白法。何有菩萨求善法者。闻是过失而不乐於独处闲静。】
「尔时弥勒菩萨复白佛言:希有世尊,耽著愦闹,乃有如是无量过恶」。弥勒菩萨听佛宣说,很感慨的说,贪爱喜欢愦闹有这么多的过失。
「退失功德无有利益,增长烦恼、堕诸恶趣、远离白法」。「白法」就是善法。他所造的都是恶法,不是善法。
「何有菩萨求善法者,闻是过失而不乐於独处闲静」?这个话是勉励我们的。他说哪有菩萨求善法,听佛讲喜爱愦闹有这么多的过失,他还不舍弃,他还不去找一个安安静静的地方来修学!
下面是世话,过失也有二十种。请看经文:
【尔时弥勒菩萨。白佛言。世尊。云何名为世话中过。若观察时。菩萨应住决定之义。由观是义不生热恼。】
弥勒菩萨请法的言词不难懂,这个「决定之义」恐怕同修们有疑惑。「菩萨应住决定之义」,决定之义就是真实的事理。《般若经》上讲诸法实相,我们现在说宇宙人生的真相。他要住,他应当住宇宙人生真相之中。能够这样修学,他就不会生烦恼了。
【佛言弥勒。初业菩萨。应当观察世话过失有二十种。若观察时。能令菩萨住决定义。由观是义不生热恼。】
这是佛总答弥勒菩萨之问,确确实实可以做得到的,问题你要会作观;也就是你对於世话的过失,离世话的功德利益,你能够观察透彻、明了,你就能「住决定义」,这个心安住在诸法实相,就不会生烦恼。
【弥勒。云何名为乐於世话二十种过。一者心生憍恣不敬多闻。二者於诸诤论多起执著。三者失於正念如理作意。四者为所不应身多躁动。五者速疾高下坏於法忍。六者心常刚强。禅定智慧曾不薰修。七者非时而语言论所缠。八者不能坚固证於圣智。九者不为天龙之所恭敬。十者为辩才者常怀轻贱。十一者为身证者之所呵责。十二者不住正信常怀悔恨。十三者心多疑惑摇动不安。十四者犹如倡妓随逐音声。十五者染著诸欲随境流转。十六者不观真实诽谤正法。十七者有所希求常不称遂。十八者其心不调为人弃舍。十九者不知法界随顺恶友。二十者不了诸根系属烦恼。弥勒。是为菩萨乐於世话二十种过】
「弥勒,云何名为乐於世话二十种过」?「乐」是喜欢、爱好。爱好世话的二十种过,佛在此地为我们说出来了。
「一者,心生憍恣,不敬多闻」。「多闻」是指多闻佛法的人,对於广学多闻的人,他不会尊敬。为什么?世话简单的说,就是世间法。世间法他知道得太多了,因此他就生骄慢之心,骄傲、贡高我慢。「不敬多闻」,这个出家的比丘菩萨,虽然读的经书很多,他也瞧不起,也没有看在眼里。
「二者,於诸诤论,多起执著」。这是自古以来在所不免,这个争执太多了。为什么有争执?成见很深。
「三者,失於正念、如理作意」。他起心动念不如理也不如法。「理」就是宇宙人生的真相,与这个不相应,叫「失於正念」,不知道如理作意,他的起心动念都是生烦恼。
「四者,为所不应身多躁动」。「为」是说他的作为、他的造作,他所造作是不应该造作的。哪些是不应该造作呢?三途业不应该造作。简单的说,就是佛家里面常讲的十恶业,十恶业是不应该作的。「身多躁动」,他偏偏去造。
「五者,速疾高下坏於法忍」。「高下」是讲他的心,心生分别。那个分别心太大就产生高下了。他没有「法忍」了,他不能忍耐!
「六者,心常刚强,禅定智慧曾不薰修」。这个刚强的心障碍禅定、障碍智慧,所以「禅定智慧曾不薰修」。
「七者,非时而语,言论所缠」。「非时」,不应该说这个话。言语有时节因缘,在某一个时候,不应该说的话,他偏偏说,往往说出这些话来会遭受到许许多多的障难,我们今天讲遭受别人的批评、攻击。说话是大学问,一定要懂得时节因缘,什么场所、什么时节,哪些话不能说的。他是愚痴,没有智慧,不应该说的,他常说!所以被言论所缠。这就是其他的人用言语攻击他,批评他。
「八者,不能坚固证於圣智」。这一句是讲证果。当然这是更不可能的事情,不但深的果位他证不到,浅的果位,如须陀洹他也不能得到。我们再仔细的观察,不但圣果得不到,他念佛功夫成片也得不到。
念佛人果然得功夫成片,就有把握往生。所以,这个经上常讲这叫「易行道」!易是容易,比较其他的法门,这个法门容易。其实也不容易!说容易是比较说容易。但是其他的法门一定要断八十八品见惑,证得须陀洹果才算成就。我们念佛人往生,比这个是容易太多了。念佛求往生,带业往生,八十八品惑一品都可以不要断。那不断怎么办呢?你要有能力控制住,控制住了就叫功夫成片。
所以控制住容易,断难!古人有个比喻,这个控制像石头压草;断那是连根拔除,那个难。我们用这一句佛号能把烦恼习气压住,这个念头才一起来,「阿弥陀佛」压住了,一天到晚二十四小时都不让他有杂念起来,念头起来就压住了。你能够做到这个功夫,就有把握往生了。我们能不能压得住?佛号在口里念,妄念照样起来,这个不管用,这样压不住!这个搞法往生就靠不住了,没有把握。这是我们必须要知道的。
「九者,不为天龙之所恭敬」。「天龙」是指护法神,护法神不保佑你!
「十者,为辩才者常怀轻贱」。实在讲也不是人家真的轻贱你,但是人家远离你,对你敬而远之。那是真的,不是假的。这些辩才就是修行功夫得力的人。
「十一者,为身证者之所呵责」。「身证」就是真正证果的人,他有时候会责备你。
「十二者,不住正信,常怀悔恨」。他这个「正信」生不起来,信心犹豫,有时候信,有时候不信,所以他常生后悔、悔恨。
「十三者,心多疑惑,摇动不安」。这些原因都是贪著世缘。
「十四者,犹如倡妓,随逐音声」。「倡妓」是比喻他心随境转。倡妓就是舞台上的演员。演员随著剧本在说话,不是自己的意思,自己没有主见。唱歌跳舞随著拍节在动作,听人家指挥,自己作不了主宰,就是这个意思。
「十五者,染著诸欲随境流转」。贪著五欲六尘,必定是心为境转。
「十六者,不观真实,诽谤正法」。习惯於邪法里面,遇到正法还不习惯、不能接受。把正法当作邪法,把邪法当作正法,这个事情在现代社会里面,我们也常常见到。
「十七者,有所希求常不称遂」。佛门常讲「佛氏门中,有求必应」,他求不到!他心有求,不能够如愿。
「十八者,其心不调,为人弃舍」。因为他的心烦恼多、知见多,就是意见多,跟大众很难相处。不能相处,当然你就会被这个团体摈弃出去了。
「十九者,不知法界,随顺恶友」。对於十法界的理论、事实都不知道,这叫迷惑颠倒!所以他没有出离的心,他也不知道出离的方法,跟他往来的都是愚痴人、都是懈怠人、都是作恶之友。
「二十者,不了诸根系属烦恼」。「诸根」通指六根,「眼、耳、鼻、舌、身、意」。每一条根都是系属於烦恼的,没有办法摆脱烦恼,这个日子就过得非常辛苦,果报当然就不堪设想了。
「弥勒,是为菩萨乐於世话二十种过」。实在讲,喜欢这些世间法的过失无量无边。世尊把无量无边的过失归纳为二十大类,为我们略说。今天时间到了,我们就讲到此地。
请掀开经本,第二十五面,第七行看起:
【尔时世尊。重说偈言。】
向下总共有二十四首偈颂,多半都是属於重颂,也就是前面在长行里面佛说过的,再用偈颂的方式重说一遍。
重颂的目的有两种,一个是佛门里面讲经说法,跟学校学生上课不一样,学校学生上课人数是固定的,讲经的场合有先来、后到的。佛非常慈悲,对於后来的人,前面没有听到的,用偈颂再简略的重复说一遍,这是第一个意思。第二个意思,便利於记忆。佛讲的都是非常重要的教训,如果不能常记在心上,就没有办法受持了。受持就是依教修行,所以一定要把佛的教诲记住。偈颂便於记忆,所以会学的人,一定要把偈颂念熟,熟记在心上;在日常生活当中,常常提起观照功夫,这个修持就得力了。
因为偈颂它限於文字的限制,没有长行说法那么样的痛快淋漓,因此这里面的含义,我们要能体会。现在请看经文:
【舍离诸贪瞋。不住於愦闹。若有专住彼。是过不应作】
「舍离诸贪瞋」,这个烦恼只说了两种,下面还有痴、还有慢、还有疑。因为这个句子只有五个字的关系,所以后面就省略了。大家不要认为省略就没有了,不是这个意思,意思还是圆满的,我们要能够体会。
「若有专住彼,是过不应作」。这是心里面不能贪著愦闹。如果常常想著这一些热闹的场合,这一些境界,对它产生喜欢,那你就心有住了。佛说这是过失,是不应该的。为什么?下面这一首就把它的原因说出来了。
【坏行无戒人。称叹於愦闹。】
「憍慢及觉观,皆由愦闹生」。你看,他为什么不用贪瞋痴?前面说了贪瞋,这里说「憍慢及觉观」,可见得这个贪瞋里面是有慢在里面的,贪瞋痴慢都包括在里面了。「觉观」就是心里面妄想不住、妄念很多!这一些都是由愦闹生的。愦闹是缘,增上缘。
「坏行无戒人,称叹於愦闹」。哪些人喜欢这些?不持戒的人、不认真修行的人。「坏行」就是破坏正当修行,以及不持戒的这些人,他才喜欢热闹,才赞叹热闹。这两首说一桩事情。
【愚人乐世论。退失第一义。放逸多觉观。是过不应作。】
「愚人乐世论,退失第一义」。「第一义」就是前面长行文里面讲的观实义,观察诸法的实相。一个人喜欢世间的这些论议,必定把出世间的这一些道理、这一些教诲忘失掉了。这是退失!
「放逸多觉观,是过不应作」。这也是修行人的过失。不应该去作的,不应该去染著世论。
【比丘舍多闻。言论不如理。损减诸禅定。常思惟世间。】
佛在此地举一个例子,出家比丘舍多闻,这一句话里面是双关语。如果是说世尊的讲经说法,你也不听了、你也舍弃掉了,那就错了。这个地方正面的意思是说这个。后面佛说了,出家人要求多闻,多闻佛法!可是虽说多闻佛法,也有先后次第。四弘誓愿里面跟我们讲「法门无量誓愿学」,这就是广学多闻。但是你一定要先断烦恼。如果烦恼无尽,你没有断,你就不能多闻,那就要一门深入;一门深入帮助你得定,帮助你舍觉观。智慧开了以后,这才广学多闻。所以它有次第的,它不是初学的。
所以这个地方的意思,我们要通达、要明了。如果舍多闻,就是不常闻佛法,言论当然就有过失,不如理,不如佛所说的真理。佛给我们讲的一切法,都是说的宇宙人生的真相。真相,现在人讲真理。你要不能广学多闻,你的言论一定不是事实真相。
「损减诸禅定」,这里我们特别要注意「诸」,这个意思就是无量三昧,三昧就是禅定。禅定怎么会有那么多?是修禅定的方式太多了。无论你用什么功夫、用什么方法修禅定,喜欢世论都是妨碍,包括我们念佛也妨碍。
所以古今的大德常常教我们初学的人,舍弃世论,连报纸、杂志,甚至於电视、广播都要放下,你的心才会清净,心才能定!我们在讲席当中,有时候也提到这个问题,可是几个人照做了?你不能照做,换句话说,必定受环境的影响。
早年,说这个话总是二、三十年前了,政府提倡文化复兴运动,那是刚刚提倡的时候。有一天我在方东美先生家里,正好那一天教育部有两位官员也来看方老师,就这个问题提出来向方老师请教,说:「文化复兴运动,我们要从哪里做起?」
方先生沈默了好几分钟,然后说了:「台湾的报纸、杂志一律停刊,电视、广播统统关闭。」
那个教育部官员听了摇头:「老师,这个做不到!」
方先生说:「这个做不到,谈什么复兴中国文化?中华文化都被这些东西破坏干净了。」
他说的话很有道理,连复兴固有文化都受这个世论的障碍,何况修道!
修道,道是什么?道是清净心,道是正知正见,道是真正的觉悟。所以这个东西不离开,当然退失第一义。第一义就是道。於是你修禅定,也就是「损减诸禅定」这一句话的意思就是说,你修行功夫不得力,没有成就。「常思惟世间」,你每一天的念头还都是念著这个世间法。
【耽著思惟者。何得於寂静。其心常散逸。永离於正观。】
「耽著思惟者,何得於寂静」。「耽著思惟」就是喜欢胡思乱想的人,他的心怎么定得下来?怎么能静得下来?
「其心常散逸」。他的心是散乱的、是放逸的。
「永离於正观」。正观就是正知正见,觉而不迷,正而不邪。诸佛如来的正观,他永远得不到!我们修行天天希望能够证得,为什么不能证得?现在知道不能证得的毛病在什么地方,差错出在哪里?佛在这个经上明白的告诉我们。
【速得非梵行。喧杂无仪检。】
「速得非梵行」。速是快速。现代人没有耐心,没有耐心就不能修定。无论什么事情,他都要求快,求新、求快、求变,这种心理对於修道是很大的妨碍,这不是「梵行」。「梵」是清净的意思。所以,学道首先要修耐心。菩萨六度里面有忍辱波罗密,忍辱就是修耐心。
「喧杂无仪检」。仪是威仪,检是谨慎、检点。这些德行都失掉了。
【亦不曾爱佛。及爱於圣众。弃舍离欲法。耽著非法言。】
到这里是一段。佛是觉悟的意思。「不爱佛」,不爱正觉;不爱正觉就是天天迷惑颠倒。圣众就是指的清净。不爱圣众。三宝里面,僧宝代表六根清净,一尘不染;圣众代表六和,他不爱六和,也不爱清净。
「弃舍离欲法」,法是正。所以这三句是「觉、净、正」,这是三宝。我们学佛,一入佛门就归依三宝。今天所作所为违背了三宝,为什么会违背了三宝?贪著世间的言论,喜欢世话。可见得这个过失实在是很严重。
【我常舍千身。支分及头目。为求无上道。闻法无厌足。】
这四句是说一桩事情。释迦牟尼佛为我们作个榜样,舍身求法,人家对法这样重视。《涅盘经》上说,佛在因地作菩萨的时候,为求半偈而舍全身。我想这个小故事,有不少同修都能够道得。因为他求法的心切,帝释天看到了,就故意变一个罗刹,说了两句偈:「诸行无常,是生灭法。」后头他就不说了。
那这个求法的人听到这两句话,欢喜得不得了,就问他:「下面呢?」
罗刹说:「这个下面我没力气,说不出来了。」
他说:「为什么?」
罗刹说:「我肚子饿了,没东西吃。」
他说:「你要吃什么?」
罗刹说:「我要吃人!」
菩萨就发心:「我舍身,我这个身给你吃,请你把底下两句说出来可不可以呢?」为法舍身。
这个罗刹看到他这样的诚心,后面两句说出来之后,他真的舍命来供养他。
后面两句:「生灭灭已,寂灭为乐。」於是他示现帝释天身,对他恭敬礼拜供养他。这是佛在因地里面为求佛法,不惜身命。「为求无上道,闻法无厌足」。那想一想我们闻法,有没有他这样的热诚?稍稍有一点障碍都不想了,这个闻法的意愿就打掉了。想想佛给我们作的是什么榜样?
【是诸非法人。少闻便厌舍。】
得少为足,听一点点佛法,他就满足了,不求多闻。我们听了经上这样说,有很多年岁大的人,记忆力也不好,听到就很难过,没有能力多闻。要不要多闻?不需要了,这是年轻人的事情,年轻人要多闻。发愿弘法利生的人,当然要多闻。你不多闻,你怎么能教化种种不同根性的众生,一定要多闻。年岁大的人,一句阿弥陀佛求生净土,生到西方极乐世界,再广学多闻,那就行了,这是非常正确。所以现在不必浪费时间,一门深入,一句弥陀念到底。
【我昔作国王。为求四句偈。妻子及财宝。悉皆能施与。】
这一首偈也是世尊叙说因地的一段公案。在《贤愚经》里面,有这么一段经文。佛在因地作国王的时候,也是为闻一首偈,这首偈是:「一切行无常,生者皆有苦,无因空无相,无有我我所。」为闻这一首偈,舍妻子财宝。这一些都是说明佛法之可贵。
佛法一句半偈,你真听懂了,真的体会到了,契入境界了,不是世间任何财宝可以能够比较的。这个事情我们在许多大乘经典里面,看到释迦牟尼佛给我们较量功德,财布施跟法布施,大千世界七宝布施比不上四句偈。这四句就是一首偈。一首偈能令你开悟、能令你了脱生死、能令你契入如来的境界,这是世间再多的财宝都没有办法达到的。所以真正觉悟的人,知道佛法宝贵,他能够为法舍身。
【何有於智者。而不勤听法。】
哪有一个真正有智慧的人,不肯勤於听法!不能勤於听法,喜欢到处去游玩的人,愚痴,没有智慧。真正有智慧,对於闻法修持,那真是分秒必争,不敢让宝贵的光阴空过了。
【我尝舍一切。非法之戏论。为於百千劫。难得解脱故。】
这四句是劝勉我们,佛是我们最好的榜样。「尝」是曾经,他曾经「舍一切」,世间名闻利养,五欲六尘,统统舍!「非法之戏论」,也舍了。目的在哪里?他真的明白清楚了,「为於百千劫,难得解脱故」。我们无始劫以来一直到今天,不止百千劫了,都在六道里面轮回,前途一片黑暗,非常渺茫。什么时候能脱离?我们从来未曾觉悟。佛在行菩萨道修行的时候,他之所以能成佛,道理也在此地,他觉悟了。觉悟了,他就能舍,他肯舍这才能成就!
【汝等应欣乐。志求微妙法。】
我们要学佛,应该欢喜、爱好,志求微妙无上的佛法。本经到末后指归净土。所以这个微妙法,不但是指大乘,实际上是指求生西方极乐世界。因为只有这个法门确确实实能够保证我们在这一生当中,脱离三界轮回。
【若乐於解脱。最胜功德者。世间诸事业。皆所不应问。】
「若乐於解脱」。「乐」这个字念破音字,念乐(要),就是爱好的意思。你要是爱好解脱。「最胜功德者」,胜是殊胜,最殊胜的功德。这两句通指大乘佛法,别指净土法门。净土法门是无比殊胜,你要是真的喜欢、真的明了,「世间诸事业,皆所不应问」。你要能放下,你才是真的想求得解脱了。「解」就是解除,解除一切的烦恼系缚;「脱」,脱离六道生死轮回。真正觉悟的人,世间这些事业应当要放下。所谓「世间诸事业」,就是搞六道轮回的事业。
【衣食无胜利。亦不证涅盘。】
这是举个例子。世间人忙什么?忙衣食。衣食并不是殊胜的利益,「胜利」就是殊胜的利益,要明了。所以衣食这个事情,足就够了。特别是在台湾,真正觉悟,那在台湾是真有大福报。为什么?衣食容易,不难求!不要跟人家竞争。每一天吃得饱、穿得暖,这个条件在台湾太容易了。
有一年我也是去讲经,坐个计程车。计程车的司机跟我诉苦,赚钱太不容易、太辛苦了。我就问他,我说:「你何必要赚那么多钱呢?难道你没饭吃吗?难道你没衣服穿吗?一件衣服穿个十年八年都穿不坏!」他听听也有道理。
如果安於自己的生活,一个月工作五天就够了。工作五天,他一个月就够吃了。那你就可以念二十五天的佛,你说这个多自在!为什么天天辛苦,跟人家比赛?人家今天穿著时髦衣服,明天不买一件就觉得自己赶不上时代了,这个心理作祟害苦了自己。
所以你真正明白道理,在台湾做一年的工作可以休息一年,这是实实在在的话。在外国很多其他地区不行,那个真是辛苦!一个月不做工,一个月就没饭吃了。在台湾不会的,做一个月的工,省吃俭用的话,也许可以吃一年!所以衣食不是殊胜的利益。
「亦不证涅盘」。这两句话就是《金刚经》上,佛告诉我们,「法尚应舍,何况非法」。「证涅盘」是法,证涅盘这个念头我们也舍弃、我们也不求,何况这些衣食!「衣食无胜利」,就是何况非法。
【当称叹最胜。】
应当称叹最为殊胜的。最殊胜的是什么?是大乘佛法。我们在《金刚般若》里面所看到的,《金刚般若》告诉我们,「万法皆空,因果不空」。你看,佛说「三心不可得」,能执著的空;万法缘生,当体皆空,了不可得。你所执著的是空,能所俱空,这就是说明万法皆空。菩萨不说断灭相,就是因果不空。这是我们把全经简简单单做了一个总结论,这就是最胜。如果回归到念佛法门,那就是「念佛是因,成佛是果」,这个最胜。诸佛如来之所称赞的,就是念佛是因,成佛是果,念佛成佛。所以不要去念世间法,世间要舍掉,要舍得干干净净。
【善来诸比丘。应敷座令坐。互说诸法要。】
「善来诸比丘」,引申的意思,就是四众同学。我们学佛的同学,常常有缘聚会在一起。在一起不要讲世话,应当「互说诸法要」,交换修学的心得,讨论佛在经论里面重要的开示,对我们修学有关系的,帮助我们看破放下,帮助我们断恶修善;讨论这些就对了。
「法要」是法里面最精要的,像《金刚经》上两句一偈,这是最重要的。两句:「不取於相,如如不动」、「外不著相,内不动心」。这个重要!在净宗法门里面,六字洪名「南无阿弥陀佛」,重要!没有比这个更重要的。这一句名号果然老实念,就能出三界,就能够成功。
今天星期天,我们这儿念佛会,大家在一起念佛,就是「互说诸法要」。你们每个人没有杂心,没有杂念,「南无阿弥陀佛、南无阿弥陀佛、・・・」,这是「互说诸法要」,这是真干!
【人身甚难得。随分行白法。读诵及禅定。汝应如是问。】
寻师、访友、问道,问一些什么?一定要晓得人身难得,佛法难闻。「白法」就是善法,如佛所说者就是白法。这一句意思是教导我们如说修行,常常读诵大乘经典。「禅定」就是受持,真修!读了以后要真干。禅定是表真干。「汝应如是问」,这个问是正确的、是佛所赞叹的。
【如来入涅盘。遗法当灭坏。比丘多放逸。乐众弃闲静。为饮食利养。昼夜谈世话。】
这六句是说末法时期学佛的现象。现在去佛灭度三千年了,我们现前这个状况,佛说的一点没错!第一句是讲佛灭度之后,佛法逐渐会变质,佛法也会灭坏。在末法这个时代,「比丘多放逸」,这些出家的佛弟子,不遵守教诫了,喜欢大众在一起聚会。「乐众」,就是喜欢大众在一块聚会。不喜欢「闲静」,悠闲清净他不喜欢。为了饮食利养,「昼夜谈世话」。的的确确这一首偈把我们现在学佛的状况都说出来了。
【愚人於梦中。惊怖而漂溺。自知多毁犯。当堕三恶道。】
愚是愚痴,没有智慧,迷惑颠倒。「梦中」就是形容现在的生活,人生如梦。梦的意思,你在生活里面没有觉悟,不清醒,迷惑颠倒,时时刻刻有恐怖;不能离开恐怖,漂溺在三途六道。偶而短暂的觉悟,就发现自己「多毁犯」。世尊的教诲、教诫,我们没有遵从,不但犯戒而且毁戒,这还得了!下面这一句是说果报,「当堕三恶道」。佛所说的都是事实真相,没有一句是妄言。愈是反省,愈觉得恐怖,怎么办?后面佛教给我们:
【应生欢喜心。独处於闲寂。若在阿兰若。志求无上道。】
这是佛教给我们回头是岸,对於过去迷惑造作种种恶业,不要常常去想。许多同修常常来告诉我,心神不能安定,想到从前造的这个恶业,惊心动魄,连佛号都念不下去,问我怎么办?佛在此地讲不要想,过去的就过去了,不要想了。从今天起欢欢喜喜的想佛、念佛,你这个境界就转过来了,你的业障才能消除。
诸位必须要知道,你每想一次就又造一遍,你还怕恶业造的不够多!造业是身口意,你虽然身没有造、口没有造,你那个念头想一遍等於又造一次,太可怕了。所以怎样消业障?不想了,我到此地终止,止住了。从今而后想佛,想佛在经上种种的教诲;把这个念头转过来,这样才能够消业障,这样你念佛的功夫才能得力。远离一切忧怖妄想,这是佛在经论上常常教导我们的,所以要生欢喜心。我们闻到大乘佛法,真是希有!
「独处於闲寂」,要把心静下来、定下来。
「若在阿兰若」。阿兰若是居住环境,非常幽静的一个处所。环境清净对於自己修行有帮助。
「志求无上道」。我们念佛求生净土,就是无上道。
首先自己知道怎样消业障,怎样把自己的妄念消除,确定自己修学的方向目标。下手之处,还是佛教导我们的:
【不应见人过。自谓最尊胜。憍恣放逸本。】
「不应见人过」。佛在前面教给我们第一个最重要的方法,「不求他过」,就是「不应见人过」!
「自谓最尊胜」,看到别人都有过失,自己自尊自大,认为自己没有过失。殊不知见人过失就是自己过失,这是我们必须要知道的。你自己没有过失,你决定见不到别人过失,这一句是自尊自大。
「憍恣放逸本」,憍慢、恣逸这是放逸之本,我们要戒除的。
【莫轻下劣人。彼於遗法中。渐次而解脱。】
对於下劣的人不要轻慢他,乃至於畜生都不可以轻慢。你看它这一生是畜生,说不定它畜生的业报报满了,来生得人身,念佛往生,他很快就作佛了,我们还在六道打滚。这个事情常有,所以不可以瞧不起人,也许那个人一转生,他的成就超过我们。
「彼於遗法中」,「遗法」就是佛的遗教;很可能他「渐次而解脱」,他修行证果了。
【比丘虽破戒。深信於三宝。是则解脱因。不应见其过。】
这是又给我们说明,为什么不应见人过?这是有道理的。《戒经》里常说,破戒佛有办法救他,破见佛就没法子救了。这个人虽破戒,没破见。为什么?「深信於三宝」,他就有救!
最明显的例子,《净土圣贤录》里面记载的,宋朝的莹珂法师,那就是很好的一个例子。莹珂在世破戒,造作许多的恶业。他之所以得救,他相信三宝,他还相信因果,自己想想将来必定堕阿鼻地狱。想到这个事情,他害怕了,求教於同参道友,有没有方法救他?这些同参道友也很难得,给他一本《往生传》,教他自己去看。他看到人家念佛往生,这个心动了,真的他就发愿念佛求生净土。他那个心真诚恳切,念了三天三夜就把阿弥陀佛念来了。
阿弥陀佛告诉他:「你的阳寿还有十年,你好好的修,十年之后你命终的时候,我来接你。」
莹珂也不容易,他跟阿弥陀佛说:「我的业障太重,禁不起诱惑,人家一引诱,我又犯罪、又犯过了。那十年我不晓得还要造多少的罪业。我十年寿命不要了,现在就跟你走了。」
佛也很慈悲就答应了:「三天以后来接引你。」他三天就往生了。
《弥陀经》上讲若一日、若二日到若七日,这是真的,不是假的。我们念佛念了这么久,为什么没往生?我们口里面想快一点往生,心里面对这个世界贪恋,舍不得走!所以佛很清楚很明白,看到你所讲的话都是假话,不是真话,他也不来。你是真的,佛就来了。你讲的不是真话,口是心非,所以念了一辈子,佛也没念来。人家念三天佛就念来了,什么原因?真干!我们这个地方如果标榜打佛七,七天念佛就往生,不会有一个人来。这还得了,七天就要死了,谁敢来!没人来。
这是说他戒破了,他没有破见,正知正见,他不是邪知邪见。这个正见就是「解脱因」,他能够得救,他能够往生;不但能够往生,往往往生的品位甚高。这个我们在《观无量寿经》上看到,那个杀父亲、害母亲的阿闍世王,跟提婆达多合起来破坏僧团,造五逆十恶之罪。提婆达多堕地狱。他在临终的时候才忏悔,念佛求生净土。佛说他是上品中生,这真是出乎我们意料之外。
所以我们才晓得往生净土有两种人,一种是平常念佛积功累德,一种是临终忏悔。品位高下,看他忏悔的力量。阿闍世王那是真心忏悔,所以品位提得那么高,这就是我们不可以轻慢这一些造作恶业的人,不应见其过。
【摧伏贪瞋难。勿惊於放逸。余习法应尔。是故不须说。】
佛在这一首偈上,非常通达於人情。从人情上说,我们也不应该,为什么?贪瞋痴烦恼要想断太难了。「余习法应尔」,懈怠、懒惰、放逸也是无始劫来的习气烦恼,看到这个现象,当然应该是这个现象。所以看到这些过失,不必要说了,这是无始的烦恼。他又不是圣人,又不是佛菩萨再来的,怎么可能没有烦恼?见到有这些过失,也不须要说。
回过头来看自己,我自己有没有。看自己很难,看别人很容易。正如同眼睛看外面,不能看自己!可是一个觉悟的人,那就了不起,他看别人就是看自己,自他不二!看到别人的过失,他就知道自己有这个过失;希望别人怎样改过,他就自己认真去改过。这个人有智慧,这个人善修,会修行!
【若清净比丘。伺他人过失。是最非真实。不名修正法。】
如果是一个真正清净的比丘,还会去找别人的麻烦,去求别人的过失。佛说了,那他不是真的清净比丘,他也不是真的在修行,都是假的,装模作样的。
【如理修行者。当须自观察。】
真正是一个修行的人,常常观察自己,不要去看别人。
【求道诸比丘。舍离恶言论。常以欢喜心。独处於闲静。】
这是修行人的一个样子。真是一个修行人,一定是言语少,而且言语柔和清净,喜欢安静。这是常说的「多事不如少事,少事不如无事」!这是真正修道人。
这个地方总共有二十四首偈,重颂前面长行所说的大意。再看底下这一段经文,这是这一段落的总结。
【尔时弥勒菩萨。复白佛言。希有世尊。耽著愦闹。乃有如是无量过恶。退失功德无有利益。增长烦恼堕诸恶趣远离白法。何有菩萨求善法者。闻是过失而不乐於独处闲静。】
「尔时弥勒菩萨复白佛言:希有世尊,耽著愦闹,乃有如是无量过恶」。弥勒菩萨听佛宣说,很感慨的说,贪爱喜欢愦闹有这么多的过失。
「退失功德无有利益,增长烦恼、堕诸恶趣、远离白法」。「白法」就是善法。他所造的都是恶法,不是善法。
「何有菩萨求善法者,闻是过失而不乐於独处闲静」?这个话是勉励我们的。他说哪有菩萨求善法,听佛讲喜爱愦闹有这么多的过失,他还不舍弃,他还不去找一个安安静静的地方来修学!
下面是世话,过失也有二十种。请看经文:
【尔时弥勒菩萨。白佛言。世尊。云何名为世话中过。若观察时。菩萨应住决定之义。由观是义不生热恼。】
弥勒菩萨请法的言词不难懂,这个「决定之义」恐怕同修们有疑惑。「菩萨应住决定之义」,决定之义就是真实的事理。《般若经》上讲诸法实相,我们现在说宇宙人生的真相。他要住,他应当住宇宙人生真相之中。能够这样修学,他就不会生烦恼了。
【佛言弥勒。初业菩萨。应当观察世话过失有二十种。若观察时。能令菩萨住决定义。由观是义不生热恼。】
这是佛总答弥勒菩萨之问,确确实实可以做得到的,问题你要会作观;也就是你对於世话的过失,离世话的功德利益,你能够观察透彻、明了,你就能「住决定义」,这个心安住在诸法实相,就不会生烦恼。
【弥勒。云何名为乐於世话二十种过。一者心生憍恣不敬多闻。二者於诸诤论多起执著。三者失於正念如理作意。四者为所不应身多躁动。五者速疾高下坏於法忍。六者心常刚强。禅定智慧曾不薰修。七者非时而语言论所缠。八者不能坚固证於圣智。九者不为天龙之所恭敬。十者为辩才者常怀轻贱。十一者为身证者之所呵责。十二者不住正信常怀悔恨。十三者心多疑惑摇动不安。十四者犹如倡妓随逐音声。十五者染著诸欲随境流转。十六者不观真实诽谤正法。十七者有所希求常不称遂。十八者其心不调为人弃舍。十九者不知法界随顺恶友。二十者不了诸根系属烦恼。弥勒。是为菩萨乐於世话二十种过】
「弥勒,云何名为乐於世话二十种过」?「乐」是喜欢、爱好。爱好世话的二十种过,佛在此地为我们说出来了。
「一者,心生憍恣,不敬多闻」。「多闻」是指多闻佛法的人,对於广学多闻的人,他不会尊敬。为什么?世话简单的说,就是世间法。世间法他知道得太多了,因此他就生骄慢之心,骄傲、贡高我慢。「不敬多闻」,这个出家的比丘菩萨,虽然读的经书很多,他也瞧不起,也没有看在眼里。
「二者,於诸诤论,多起执著」。这是自古以来在所不免,这个争执太多了。为什么有争执?成见很深。
「三者,失於正念、如理作意」。他起心动念不如理也不如法。「理」就是宇宙人生的真相,与这个不相应,叫「失於正念」,不知道如理作意,他的起心动念都是生烦恼。
「四者,为所不应身多躁动」。「为」是说他的作为、他的造作,他所造作是不应该造作的。哪些是不应该造作呢?三途业不应该造作。简单的说,就是佛家里面常讲的十恶业,十恶业是不应该作的。「身多躁动」,他偏偏去造。
「五者,速疾高下坏於法忍」。「高下」是讲他的心,心生分别。那个分别心太大就产生高下了。他没有「法忍」了,他不能忍耐!
「六者,心常刚强,禅定智慧曾不薰修」。这个刚强的心障碍禅定、障碍智慧,所以「禅定智慧曾不薰修」。
「七者,非时而语,言论所缠」。「非时」,不应该说这个话。言语有时节因缘,在某一个时候,不应该说的话,他偏偏说,往往说出这些话来会遭受到许许多多的障难,我们今天讲遭受别人的批评、攻击。说话是大学问,一定要懂得时节因缘,什么场所、什么时节,哪些话不能说的。他是愚痴,没有智慧,不应该说的,他常说!所以被言论所缠。这就是其他的人用言语攻击他,批评他。
「八者,不能坚固证於圣智」。这一句是讲证果。当然这是更不可能的事情,不但深的果位他证不到,浅的果位,如须陀洹他也不能得到。我们再仔细的观察,不但圣果得不到,他念佛功夫成片也得不到。
念佛人果然得功夫成片,就有把握往生。所以,这个经上常讲这叫「易行道」!易是容易,比较其他的法门,这个法门容易。其实也不容易!说容易是比较说容易。但是其他的法门一定要断八十八品见惑,证得须陀洹果才算成就。我们念佛人往生,比这个是容易太多了。念佛求往生,带业往生,八十八品惑一品都可以不要断。那不断怎么办呢?你要有能力控制住,控制住了就叫功夫成片。
所以控制住容易,断难!古人有个比喻,这个控制像石头压草;断那是连根拔除,那个难。我们用这一句佛号能把烦恼习气压住,这个念头才一起来,「阿弥陀佛」压住了,一天到晚二十四小时都不让他有杂念起来,念头起来就压住了。你能够做到这个功夫,就有把握往生了。我们能不能压得住?佛号在口里念,妄念照样起来,这个不管用,这样压不住!这个搞法往生就靠不住了,没有把握。这是我们必须要知道的。
「九者,不为天龙之所恭敬」。「天龙」是指护法神,护法神不保佑你!
「十者,为辩才者常怀轻贱」。实在讲也不是人家真的轻贱你,但是人家远离你,对你敬而远之。那是真的,不是假的。这些辩才就是修行功夫得力的人。
「十一者,为身证者之所呵责」。「身证」就是真正证果的人,他有时候会责备你。
「十二者,不住正信,常怀悔恨」。他这个「正信」生不起来,信心犹豫,有时候信,有时候不信,所以他常生后悔、悔恨。
「十三者,心多疑惑,摇动不安」。这些原因都是贪著世缘。
「十四者,犹如倡妓,随逐音声」。「倡妓」是比喻他心随境转。倡妓就是舞台上的演员。演员随著剧本在说话,不是自己的意思,自己没有主见。唱歌跳舞随著拍节在动作,听人家指挥,自己作不了主宰,就是这个意思。
「十五者,染著诸欲随境流转」。贪著五欲六尘,必定是心为境转。
「十六者,不观真实,诽谤正法」。习惯於邪法里面,遇到正法还不习惯、不能接受。把正法当作邪法,把邪法当作正法,这个事情在现代社会里面,我们也常常见到。
「十七者,有所希求常不称遂」。佛门常讲「佛氏门中,有求必应」,他求不到!他心有求,不能够如愿。
「十八者,其心不调,为人弃舍」。因为他的心烦恼多、知见多,就是意见多,跟大众很难相处。不能相处,当然你就会被这个团体摈弃出去了。
「十九者,不知法界,随顺恶友」。对於十法界的理论、事实都不知道,这叫迷惑颠倒!所以他没有出离的心,他也不知道出离的方法,跟他往来的都是愚痴人、都是懈怠人、都是作恶之友。
「二十者,不了诸根系属烦恼」。「诸根」通指六根,「眼、耳、鼻、舌、身、意」。每一条根都是系属於烦恼的,没有办法摆脱烦恼,这个日子就过得非常辛苦,果报当然就不堪设想了。
「弥勒,是为菩萨乐於世话二十种过」。实在讲,喜欢这些世间法的过失无量无边。世尊把无量无边的过失归纳为二十大类,为我们略说。今天时间到了,我们就讲到此地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