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首页 - 发起菩萨殊胜志乐经 - (第七集)
发起菩萨殊胜志乐经  (第七集)  1996/8/27  美国圣荷西  档名:15-010-0007

  请掀开经本二十六面第六行,偈颂的第十九首:

  【不应见人过。自谓最尊胜。憍恣放逸本。莫轻下劣人。彼於遗法中。渐次而解脱。】

  这个六句是说一桩事情,经文很明显的教给我们,不要看别人的过失,自己以为比别人强,『自谓最尊胜』就是自己以为比人家强,人家不如自己。这样就形成自己骄慢,这是骄慢、放逸之根本。后面这个三句意思就很深了,不要轻慢这些下劣的人,下劣人里面还包括了畜生,都不可以轻慢。为什么?很可能他们的业报受尽,将来修行开悟证道还在我们之先,这个很难讲。读到这个地方,使我们连带想起,在《观无量寿经》讲的阿闍世王。他跟提婆达多联手在一起,阿闍世王杀父亲、害母亲、破坏僧团,五逆十恶他都造尽了,提婆达多怂恿阿闍世王,挑唆阿闍世王干这些事情。提婆达多死的时候堕地狱,而阿闍世王到临终的时候才忏悔,临命终时知道自己一生所做的错了,真诚忏悔,念佛求生净土。佛告诉我们,他往生是上品中生,品位那么高!这『莫轻下劣人』。『彼於遗法中』,「遗法」在末法时期在如来遗教之中,『渐次而解脱』,怎么可以轻慢?所以往生西方极乐世界,我们才晓得有两种方式,一种是如教修行的人,这是一般正常往生的。另外一种就是造作罪业临终忏悔的人,这个忏悔他的品位不定,看他忏悔的力量,如果是真诚忏悔,丝毫虚妄没有,彻底改过自新,那他的品位很高,确实不可以轻慢。再看底下这一首。

  【比丘虽破戒。深信於三宝。是则解脱因。不应见其过。】

  这是出家人,出家人在这个时代破戒的很多,实在讲戒律没有法子受持,我们仔细去想想反省反省,这是事实。蕅益大师是明朝末年时候的人,他在著作当中曾经说得很明白,中国自南宋以后就没有比丘了。所以这么多年来,南宋距今应该有七、八百年,这些岁月里面的出家人,那是经上讲的名字比丘,有名无实。我们受戒能得戒吗?不可能的。佛告诉我们,受比丘戒,至少要有五位比丘传戒,你才能够得戒,这五位是真正的比丘,不是名字比丘,真的得戒。我们随便举个浅显的例子,出家戒里面,佛在这个经上,我们刚刚念过,「远离利养」。沙弥戒里面的沙弥十戒,手上不能捉持生像,生像是佛学名词,现代的话来说,就是金钱,你手上拿著钱你就破戒了。试问问今天出家人哪个身上不带钱?带钱就都破戒了,这是我们要晓得的。所以在末法时期,蕅益大师受了戒之后,自己在佛菩萨面前退戒,一生守沙弥戒、守菩萨戒,所以他自称是菩萨戒沙弥。他沙弥十戒做到了,十条都做到,他够资格称沙弥。他的徒弟成时法师,《蕅益大师全集》是他的徒弟替他整理出版的,成时。因为师父是沙弥,徒弟不敢称沙弥,称出家优婆塞,优婆塞是在家比丘,守五戒的,他说他持五戒,但是他是出家的优婆塞,这是成时法师所称的。近代弘一法师也称出家优婆塞。

  这就是说明,在这个时代,我们能把五戒守好就很不错,就很难得了。五戒里面,不杀生,这要是出家戒就是不淫欲,在家是不邪淫,不偷盗、不妄语、不饮酒,这五条能做得到吗?我看里面这个妄语戒很少人能持的,五戒做不到,来生就不能得人身,人尚且不能得,怎么能往生去作佛?所以五戒十善非常重要。比丘虽然破戒,但是他『深信三宝』,这就不能轻视。佛说了,破戒佛能救,破戒还有救,破见就不能救。见是什么?不信三宝,不信因果,不信有西方极乐世界,不信念佛会往生,这个佛没法子救他;破戒有救,破见就没救了。所以,破戒之人遇到这部经有救了,这部经你要是真能相信,深信不疑,你读了之后会生惭愧心,一定会忏悔,改过自新,那就有救。破见之人读了这部经不相信,他不以为然,依旧作恶,不知悔改,那佛对他也帮不上忙。比丘破戒不破见,他见解正确,『是则解脱因』,深信三宝是解脱之因。『不应见其过』,他的过是什么?破戒是过,不应该见他的过失,他见地纯正,他还是有救的。底下一首:

  【摧伏贪瞋难。勿惊於放逸。余习法应尔。是故不须说。】

  这是佛说明「不应见其过」的所以然,为什么不应见出家人过失?再推广就是不见一切众生过,不要看一切众生的过失,为什么?断贪瞋痴太难了,回头想想自己有没有过失?自己若有过失,再见别人过失,那就大错特错;除非自己没有过失,你才有资格责备别人。自己有过失,你有什么资格责备别人?只要自己一反省就晓得了。但是自己没有过失那是佛菩萨,佛菩萨不会责备一切众生,佛菩萨有智慧、有善巧方便帮助一切众生,帮他回头,帮助他觉悟。所以说『摧伏贪瞋难』,贪瞋是烦恼。『勿惊於放逸』,若是自己生活放逸,也不必为这些担忧。『余习法应尔』,为什么?因为这是你过去生中多生多劫的余习,习就是习气,这个烦恼自自然然会现行,如果烦恼不现行,那你已经成就了,你就不是凡夫。凡夫这些业习,习我们一般讲习气,或者讲习惯,习气的意思深,你知道是他多生多劫的习气,你又何必再说他?

  【若清净比丘。伺他人过失。是最非真实。不名修正法。】

  如果是个真正清净比丘,是个真正修行人,真正修行人还要找别人的麻烦,还要找别人的过失,佛说了这不是真实,这不叫做『修正法』。一个真正修行人,决定不会找别人麻烦,决定不会找别人的过失。

  【如理修行者。当须自观察。】

  依照佛所说的理论、方法、境界,修行的人必然是时时刻刻观察自己,不会去看别人。

  【求道诸比丘。舍离恶言论。】

  真正求道的这些出家人,绝对不会妄语,决定不会恶口。

  【常以欢喜心。独处於闲静。】

  他身心安闲自在,这是个真正修道、求道之人。这总共二十四首是重颂前面两桩事情。再看下面经文。

  【尔时弥勒菩萨。复白佛言。希有世尊。耽著愦闹。乃有如是无量过恶。退失功德无有利益。增长烦恼堕诸恶趣远离白法。何有菩萨求善法者。闻是过失而不乐於独处闲静。】

  这段长行的意思很清楚、很明白。弥勒菩萨赞叹世尊,为我们开导,使我们知道喜欢热闹有这么多的过失。哪有菩萨、求善法的人,听到佛这一番开示而不远离,而不乐於独处闲静?再看下面这段,佛为我们说出世语过有二十。

  【尔时弥勒菩萨白佛言。世尊。云何名为世话中过。若观察时。菩萨应住决定之义。由观是义不生热恼。】

  这是弥勒菩萨请法之词,请世尊为我们说明什么叫『世话中过』?再看下面经文。

  【佛言弥勒。初业菩萨。】

  这是关键的一句,我们要知道重视初学的菩萨,初发心的菩萨。

  【应当观察世话过失有二十种。】

  实在讲哪一类里面过失都是无量无边,而世尊只不过举几个例子说说而已,细说说不尽!所以说个十条,说个二十条,我们要有能力举一反三,闻一知十,才能懂得佛说法的真实义。

  【若观察时。】

  『观察』前面讲过,时时刻刻、在在处处提高警觉,避免这些过失。

  【能令菩萨住决定义。】

  『决定义』是心有主宰,不为境界所动。

  【由观是义不生热恼。】

  你就不会生烦恼,不会随著境界转。

  【弥勒。云何名为乐於世话二十种过。一者心生憍恣不敬多闻。】

  『乐於世话』的,世话就是世间的言论,世间言论包括范围非常之广,凡是不能了生死出三界的都是世间言论。我们举个简单例子,在中国一部最大的丛书《四库全书》,《四库全书》是世间言论,是世论。这个东西不能耽著,要是对这个发生喜爱之心,那麻烦大了!为什么?障道。在东晋的时候,我们净宗初祖慧远大师在庐山建第一个念佛堂,东林念佛堂,当时聚集志同道合的同修一百二十三个人。你看古时候的道场,人是一定的,不是来来去去的,一百二十三个人在这个地方共修,个个成就。当时有位大文豪,历史上有名的谢灵运,跟远公大师同时代,谢灵运去拜访慧远大师,看到他这个念佛堂在庐山,环境非常优美,他也很希望来参加,我们远公大师拒绝他,不准他来参加。什么原因?他所犯的毛病就是此地「乐於世话」,他就犯这个毛病。喜欢作诗、喜欢作词、喜欢作文章,搞这个,作得再好都不能了生死脱轮回。由此可知,世话的范围就广了,非常之广,可以说除了佛经之外,都是属於世话。无论现在所讲的科学、哲学,文学更不必说了,都是世话,都没有办法帮助你超越世间。所以文人的习气就很深,古人常讲「文人相轻」,一个个都很傲慢,都不服输,彼此都不尊重。『不敬多闻』,这个「多闻」是指出家修道的人,换句话说,对学佛的人无论在家出家他没有恭敬心,这是第一种过失。

  【二者於诸诤论多起执著。】

  这也是必然的现象,为什么?他成见很深,正是佛法里面讲的「见取见、戒取见」,他有成见,所以他很执著。

  【三者失於正念如理作意。】

  他没有正念,正念是什么?正念是无念,无一切错误的念头,那就叫正念。『如理作意』,起心动念都与心性相应,这就叫如理,或者我们讲起心动念与般若相应,说得再浅显一点,就是起心动念与高度的智慧相应。这个他没有,他没有智慧!

  【四者为所不应身多躁动。】

  他所做的都是不应当做的,造作的是业障。

  【五者速疾高下坏於法忍。】

  就是他的分别执著很重,喜怒无常,没有忍辱心。

  【六者心常刚强禅定智慧曾不薰修。】

  没有定、没有慧,我们今天讲个性刚强。

  【七者非时而语言论所缠。】

  『时』是时节因缘,诸佛菩萨讲经说法与时节因缘一定配合得恰好,他们没有这个智慧,做不到。

  【八者不能坚固证於圣智。】

  这个当然更不必说了。此地这个『圣』是指声闻、缘觉、菩萨,出世间的智慧他没有。

  【九者不为天龙之所恭敬】

  冥冥当中有护法善神,这些护法善神对他们生不起恭敬心。

  【十者为辩才者常怀轻贱。】

  真正有智慧、有辩才的人对他们轻视,虽然他自以为是,别人眼中不以为然。

  【十一者为身证者之所呵责。】

  这是讲修行证果的人看到他的言论、他的行为,免不了要责备他、呵斥他。

  【十二者不住正信常怀悔恨。】

  『悔』是做事后悔,虽然他有悔恨,但是他个性刚强,口里还不承认。

  【十三者心多疑惑摇动不安。十四者犹如倡妓随逐音声。】

  这个在偈颂里面说得比此地清楚,我们到底下再说。

  【十五者染著诸欲随境流转。】

  这个诸位就是五欲六尘,我们今天讲的物质享受,他贪著物质享受,心随境转。

  【十六者不观真实诽谤正法。】

  此地『真实』就是我们常讲的宇宙人生的真相,他不了解。佛所说的就是宇宙人生真相,他自己观察不到,反而毁谤正法。

  【十七者有所希求常不称遂。】

  这就是求不得苦,八苦里头的求不得苦。

  【十八者其心不调为人弃舍。】

  他不能够调顺他的心意,也就是前面讲的他的性情躁动,一般人对他敬而远之,『弃舍』就是敬而远之。

  【十九者不知法界随顺恶友。二十者不了诸根系属烦恼。】

  六根所造作的都与烦恼相应,增长过失。

  【弥勒。是为菩萨乐於世话二十种过。尔时世尊。重说偈言。】

  下面有二十一首偈,重颂前面所说的世语二十种过。

  【憍傲於多闻。】

  对於学佛多闻之人,他对他们的态度是憍傲、轻视。

  【执著诸诤论。】

  成见很深。

  【失念不正知。】

  失去了正念,他的知见不正。

  【是名世话过。】

  这是耽著世话有这些过失。第二首:

  【远离正思惟。身心不寂静。退失於法忍。是名世话过。】

  『忍』的意思是有承认、明了、肯定的意思,佛所说的这一切法,我们肯定,深信不疑,这就是「法忍」。耽著世话之人,他也看佛经,也听佛经,甚至於也讨论佛法,但是他对於佛法的态度是疑信参半,半信半疑,不能肯定的接受。法忍退失了,身心都不能够安静。

  【其心不调顺。远离奢摩他。及毗钵舍那。是名世话过。】

  『奢摩他』是止,『毗钵舍那』是观,止观跟禅定的意思相同,宗门里面称为禅定,教下叫做止观。止与观都能得定,止我们前面讲过,止就是放下,身心世界一切念头统统放下,心得定了。观是明了、是观察,观察一切法的真相,真相是什么?《金刚经》上说得很好,「一切有为法,如梦幻泡影」,这是讲一切法的真相,所以「当体即空,了不可得」。这些现象我们在般若会上做过详细的讨论,我们今天所感觉到现象之存在,这是相续相。相续相能存在多久?佛有个比喻说「如露亦如电」,如露是比喻它的相续相,相续的时间也不长。人的一生,古人常讲「人生七十古来稀」,纵然活到一百岁,活到一百岁的人毕竟是少数又少数,还是非常短暂,真的像露水一样。真正存在那是如电,刹那之间,《仁王经》上告诉我们,一弹指六十刹那,一刹那九百生灭,那是讲真相,讲幻相存在的时间极其短暂,几乎生灭是同时的。所以佛经上说「不生不灭」,不生不灭就是说明生灭同时,你就见不到生灭了,我们见的现象都是生灭同时的相续相。从这个地方明白了觉悟了,还有什么妄想?还有什么念头?一切妄想、念头都断掉了,这得定,从这个地方得定叫「毗钵舍那」,它是从观察事实真相当中得定的。

  耽著世话的人他也不能修止,也不能修观,他的心不调顺。学佛的人用止调心,用观调心,你不用这两种方法就没有办法了。用止调心,放下,用观调心,明白事实真相。第四首:

  【不尊敬师长。爱乐於世论。智慧不坚固。是名世话过。】

  世间有聪明智慧,佛经里面称它作世智辩聪,看起来好像很聪明,说得很有道理,他那个道理不是真理,过一段时间又会被别人推翻了。像现代西方的科学家了解这个事实真相了,过去许多大科学家发现的定律,后面一个科学家出来把前面定律推翻,建立新的定律,他的新的定律是不是真的定律?他摇摇头不敢说,可能底下一个科学家又把他推翻,这就是『智慧不坚固』。不如佛所说的,佛讲的真理永远不会被推翻的,佛说万法皆空,因果不空,佛讲三心不可得,这没有人能推翻。

  【诸天不恭敬。龙神亦复然。】

  诸天善神不会拥护他们。

  【退失於辩才。是名世话过。】

  这个『辩才』是讲无碍辩才,诸佛菩萨无碍辩才他没有。

  【圣者常呵责。】

  这个『圣者』是修行证果的人,看到他们的这种行持,常常会责备他们。

  【如是耽著人。唐捐於寿命。是名世话过。】

  这些人说实在话,都是世间很聪明的人,不是愚痴人,我们世间人所谓是聪明才子,是属於这一类的人。这样空过了一生,『唐捐』就是空过,这一生空过了,毫无成就可言。我们中国古人知道人的寿命很短暂,人生的价值、意义到底在哪里?古人追求的不朽,所谓三不朽,他一生追求这个,以为这个是成就,立功、立德、立言,这叫三不朽。佛告诉我们,这个三不朽不过时间稍微延长一点而已,依旧不坚固。为什么?世界有成住坏空,世界要是坏掉了,现在科学家知道,我们太阳将来有一天光辉没有了,这个星球会死掉,所有生物都会消失掉,那你立功、立德、立言在哪里?全都落空了。所以你细细想想,智慧不坚固,它确实不坚固,一生还是空过。佛告诉我们,怎样才真正不空过?超越六道轮回,了脱两种生死,那你就是没有空过。所以《无量寿经》上告诉我们,「假令供养恒沙圣,不如坚勇求正觉」,你要是以坚固的心求正觉,净宗就是求往生,往生就是无上正等正觉,这一生没空过,这不能不知道。

  【诸行皆缺减。远离大菩提。】

  他的身语意三业行为都有欠缺,这个『缺减』就是说都不圆满。在世法里面成就再高,刚才讲了立功、立德、立言三不朽,还是不圆满。为什么不圆满?『远离大菩提』,大菩提是无上正等正觉,他跟这个远离了。

  【命终生忧苦。是名世话过。】

  他命终的时候还是被业力牵引,还是在六道里面去投生,怎么能说他是圆满?

  【疑惑心动摇。犹如风吹草。智慧不坚固。是名世话过。】

  世间聪明智慧人常常忧心,常常忧虑,疑惑,没有真实的主宰,心里面常常有忧虑,这是智慧不坚固的现象。第九首:

  【譬如倡妓人。赞说他勇健。彼人亦复然。是名世话过。】

  『倡妓』是比喻,倡妓用现在的话就是演员,舞台上的演员。演员所说的一切话不是他自己说的,按照剧本说的,剧本上怎么写你就怎么说。喜怒哀乐一切动作表情,都是剧本上先安排好的,你照他那个去表演。『赞说他勇健』,他是不是真的勇健?不是的,剧本上写的。『彼人亦复然』,爱乐世话的人也是如此,因为事实真相他没有见到。这个意思是人云亦云,这一首用这四个字来解释非常恰当,人云亦云。

  【随逐世语者。染著诸欲境。常行於邪道。是名世话过。】

  凡是爱好世语,总是贪著名闻利养、五欲六尘,只是贪著有浅深轻重不同,都有这个过失。『常行於邪道』,邪道就是六道,六道里面有三善道、有三恶道,三恶道是邪道,三善道还是邪道,这个诸位一定要清楚。为什么?此地是大乘经,是以菩萨为标准的,以菩萨标准来看,二乘也是邪道,诸位读《楞严经》就知道。因为声闻、缘觉跟菩萨比,菩萨心行正,声闻缘觉就不正,就叫邪道。所以这个地方的邪道是把六道都说在里面,常行於六道,搞六道轮回。

  【希求心不遂。谄曲多诤论。远离於圣行。是名世话过。】

  求不得苦,他心里面多有希求,但是事与心违,总是不能称心如意,所以心就谄曲,言语当中多诤论,『远离於圣行』,圣行是出世行。

  【愚人得少利。其心常摇动。如猿猴躁扰。是名世话过。】

  大智大福德之人,利害当前他心如如不动,这是有大智慧、有大福德;小小的利害在面前,心就动摇,这说明他没有福,也没有智慧。所以『得少利』其心就常动摇。下面一句是比喻,像猿猴一样,猿猴就是心不定,躁动。

  【智慧多退失。无有觉悟心。愚者所摄持。是名世话过。】

  不但智慧不能增长,智慧常多退失,没有觉悟的心,这是贪著世话。这个现象如果我们稍微留意,冷静的观察,很容易发现,年轻的时候是才子,少壮的时候聪明智慧,才华毕露,到晚年的时候糊里糊涂,他那些智慧聪明都退失了。而一般世间人认为这正常现象,年老,老化了,在一般人认为这是正常现象,在佛菩萨眼睛里,这是不正常的现象。真正学佛的人,我们常讲学佛功夫得力之人,他到临走的时候他神志清楚,一点也不迷惑,他没有退转。哪里会到年老的时候会退转,哪有这种道理?这个就是世法跟佛法不相同的地方,世法得了之后会退失,佛法得到之后不会退失。他是『愚者所摄持』,他不是智者摄持,愚者所摄持。

  【迷惑於眼耳。乃至意亦然。常与烦恼俱。是名世话过。】

  这就是六根,眼、耳、意,这六根里头说了三个,其他三个省略掉了。因为这里文字它是五个字一句,所以这一看就是六根,六根迷惑於六境。六根贪著六境那就常生烦恼了,患得患失。

  【愚人乐世话。尽寿常空过。不如思一义。获利无有边。】

  这是世尊劝导我们,愚人他喜欢世话,喜欢这些东西,一生空过,人身难得,这一生得到好不容易,空过是真正可惜。『不如思一义』,佛讲一切法,蕴藏无量意,你只要守一个义你就成功,你获得利益无量无边,这个话不假。我们净宗就是讲一,《弥陀经》上讲的「一心不乱」,《无量寿经》上告诉我们「一向专念」,你能够真正守得牢,你得的利益就无量无边。下面举比喻来说,说明言跟义的差别。

  【譬如甘蔗味。】

  佛举这个例子,印度那个地方是热带,大概甘蔗很多,一般人常常吃甘蔗,佛用这个来作比喻,把『味』比作义,『甘蔗』就比作世话,你要得其味,在世话里得其味,『譬如甘蔗味』。

  【虽不离皮节。亦不从皮节。而得於胜味。】

  义在哪里?义在言语当中,义在事相当中。『皮节』,甘蔗的皮、甘蔗的节就好像是世话。

  【皮节如世话。义理犹胜味。】

  『义理』就比喻甘蔗的甜味。

  【是故舍虚言。思惟於实义。】

  正因为这个道理,所以佛在《金刚经》上告诉我们,「法尚应舍,何况非法」。佛说的这些话如果你要执著在言词上,那你错了,你又耽落世话去了。如果你在佛的言语、文字当中体会他的意思,你就成就了,你真的就有所得。所以教给我们要『舍虚言』,要思惟真实义,真实义就是宇宙人生的真相,佛的一切经不是说别的,就是说明宇宙人生的真相。

  【是故舍虚言。思惟於实义。】

  此地的思惟就是思惟修,前面讲的修观、修止,禅宗里面所谓观心、参话头,都是修观;净宗里面教给我们放下万缘,提起正念,正念就是一句佛号,那是修止,修奢摩他。无论哪一个法门无不是教人一门深入,你要见到义理了,所有一切法都通达,法相千差万别,义理无有二致。所以义理是一,现象是千差万别。你要是明了义理,所有一切现象都通达,古人常讲一经通一切经通。现代人不如古人,古人知道这个秘诀,古人尊重老师的教导,决定不违背,所以他成就很快。老师对於学生要负责任,学生如果百分之百依照老师教诲去做,他三年、五年要不开悟,那老师的过失,老师有罪过。学生要不听话,不能遵守老师的教导,他一辈子不开悟,老师没有责任。老师教得没错,你不肯照做,他有什么过失?过失在自己这边。世尊的千经万论是教千千万万的众生,不是教一个人的,甚至於一部经都不是教一个人的,像《华严经》,《华严经》讲修行的方法讲了两千个法门,不是教一个人统统要学,没有这个道理,学一个就成功了。一个学成了,那两千多个法门统统都通了。

  世间人不明这个道理的人太多了。我记得印光大师《文钞》里面记载著有一个故事,不是在《文钞》,在《永思录》里头,现在《印光大师全集》里头有,《永思录》里头。有个人写一篇文章纪念老法师,这个人原来是个参禅的人,他也是非常傲慢,自以为了不起,一般人没有人能跟他相比。他写一封信给老法师,他说《五灯会元》里面讲的一千七百则公案,禅宗的公案,他说他差不多统统参透了,其中只有几条还不甚清楚,一千七百条只剩下几条了。写了这么一封信给印光法师,印光法师回他一封信,妙极了。印祖说:一千七百条公案,你只要参透一条,你就全透了,如果有一条你没有参透,你完全都没有参透。他收到这封信之后,真的,这一棒把他打醒了,不参禅了,跟著老法师念佛。

  这个话是真的,这就是讲思惟於实义,不如思一义,一千七百则公案他不是给一个人参的,一千七百个人,人家从一条里头开悟的,明心见性证果的。你一条透了,世出世法都透了,你还有一条没透,你全没透,你有什么值得骄傲?我们从古人这些公案,我们现在讲故事,从这些事实里去体会、去观察,我们晓得应该要怎么学。除了一门深入之外,没有第二个路子好走,你想走两个门进来,不可能的事情,一个门你才能走得进来,两个门你是决定走不进来的。融会贯通,那是得一义之后他才有这个能力,你没有得一义,你就没有这个能力,这是一定要觉悟的。

  【法味及义味。解脱第一味。谁有智慧者。心不生欣乐。】

  『法味』浅,『义味』深,法味是闻法,读经闻法,我们今天大家尝到的法味,义味你没有尝到,你虽然闻法、修法还没入义。那我们要问了,怎样才能入?我们虽然没入,但是佛对於入境界这个话说过,经上说过,我们要从这个地方去著眼,正所谓「入不二法门」。世出世间法我们讲法相,从现象上讲,不止千差万别,无量无边。无量无边法,这一切法万法归一,你要能归一你就入了,义味你就得到了,一就是不二,二就不一。你几时能观察到一切法不二,你就入了。这个入实在讲很不平凡,入到哪里去?大经里面所讲的「入一真法界」,你没入之前是十法界,是无量无边的法界,如果入了一,就入了一真法界,入了一真法界你是法身大士。所以,义味是法身大士他所得到的,没有证得法身之前,我们所得到的是法味,法喜充满。义味是宇宙人生真相你真正见到了,我们今天是听佛在经上说,听说的,不是自己亲证,亲证是义味。听说是法味,法味浅,义味深。

  『解脱第一味』,解脱就是证得圆教初住菩萨的果位,别教初地菩萨的果位。见思烦恼、尘沙烦恼都断了,都解除掉,脱离六道,脱离十法界,契入一真法界,这个叫第一味。所以此地的「脱」不仅是脱六道轮回,还要脱十法界。『谁有智慧者,心不生欣乐』,哪有智慧的人对这个事情不喜欢?

  【是故应弃舍。无利诸言话。】

  这是真正修道人要舍弃没有利益的这些言语、这些说话。佛这样劝我们,我们又怎样去做?是不是从今以后就不说话了?口里头虽然不说话,心里头还照样打妄想,还是没有用处。言说没有过,诸位要晓得言说没有过,过失在哪里?贪著、喜欢,那就是过失,不了解世话过那就是过失,明了世话过,世话就没有过失。诸佛菩萨用世话来做佛事,用世话来度众生,佛哪有不说话的?佛当年在世讲经说法四十九年,不是天天在说吗?哪有不说话的。虽说而不执著,虽说知道执著的过失,所以他就没有过失,才真正能够做到像《金刚经》上所讲得「法尚应舍,何况非法」。「舍」不是不要,不要以为我们初学的人不行,现在还要佛经,那将来你要是得到义味,你得法身大士,这经典要不要?也不要了吗?还是要,诸佛如来还要经典,怎么能不要!「法尚应舍」是舍心里面的分别、执著,不是经不要了。经是事,《华严》上说得好,事事无碍,理事无碍,事事无碍,碍在哪里?碍在分别妄想执著,这个东西麻烦大了,千言万语教我们离一切妄想分别执著。所以开经偈里头「愿解如来真实义」谈何容易,我们真是处处都把如来真实义错会了,误解了。

  所以,这两句要懂得它的意思,没有利益的也就是不能帮助我们了生死出三界这些的言论,不要放在心上。你在应酬的时候,有的时候必要,不能没有,虽有说过就过去了,不把它放在心上,这个就是应付人而已。要把什么事情放在心上?

  【常乐勤思惟。殊胜第一义。】

  你要把这个事情要放在心上,在一般大乘法里面,修行的方法非常多,而最简单明了的,实在讲无过於《金刚经》上二句一偈;或者是把《金刚经》上六祖大师开悟的这个两句,你常常拿来作观,作为我们观察世出世间一切法的标准,「应无所住,而生其心」,这个也很好。如果不会,后面就比较浅显、比较明白,「不取於相,如如不动」,我学这个。六根接触外面境界相,清清楚楚,明明白白,我不执著,不把它放在心上,知道万法皆空,三心不可得。知道相是「梦幻泡影,如露亦如电」,「常作如是观」,观就是此地讲的观察,果然能常作如是观,观个三年五载你就开悟了。如果在一切法里头又起心动念,你的观就失掉了,失掉你效果就没有了。观不能中断,跟念佛一样,不怀疑、不夹杂、不间断,这三个是总原则。无论你修学哪个法门,你就修《金刚经》上这个两句一偈,不怀疑、不夹杂、不间断,有个三年五载开悟了。这就是「不如思一义,获利无有边」,真的,一点不假。念佛人就是对这一句阿弥陀佛六字洪名,不怀疑,不夹杂,不间断,二六时中就是一句阿弥陀佛,那个效果更不可思议。

  你看谛闲老法师那个徒弟,倓老跟我们讲的,我们把它写在《念佛论》后面。那个念佛的徒弟锅漏匠,他什么也不懂,他也不认识字,从来没有听过经,也没有念过经。出家之后,他的师父谛闲法师就教他一句南无阿弥陀佛,告诉他,你就老实念,念累了你就休息,休息好了就再念,将来一定有好处。人家念了三年,站著往生,一句!他这个功夫成就是奢摩他,他是用这一个念把所有一切妄念都没有了,他是修止。般若是教我们修观,都能得清净心,都能明心见性。但是净宗的殊胜功德,他往生西方极乐世界,一生成就圆满菩提,这个利益没法子说。用般若的方法修观,得到大彻大悟,明心见性,你的地位才是圆教初住,距离无上菩提,佛在经上讲还要修三大阿僧只劫,但是他不会退转。三大阿僧只劫才能证得无上正等正觉,没有往生西方极乐世界来得快,那个功德利益不能比。所以六字洪名难信之法,一般人叫他修般若,他容易接受,叫他老实念佛太难了!

  【如是第一法。诸佛所赞叹。是故明智人。当乐勤修习。】

  『第一法』特别是这部经末后是指归净土,弥勒菩萨发十种心往生极乐世界,这第一法,一切诸佛之所赞叹的。

  【尔时弥勒菩萨。复白佛言。希有世尊。乃能善说世话过失。思惟胜义利益功德。】

  『胜』是殊胜的利益,殊胜的义理利益功德。

  【世尊。何有菩萨。求於如来真实智慧。而复乐於虚诳世话。】

   弥勒菩萨在此地给我们做了个结论,赞叹世尊给我们说出世话的过失,又给我们说出思惟一义的殊胜功德利益。哪有菩萨求真实智慧,还回过头来去耽染世话?没有这个道理!

  好,我们今天就讲到此地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