地藏经玄义 (第二十二集) 1998/12 新加坡净宗学会 档名:14-014-0022
我们接著看十乘观法第八:
『八、知位次:修行之人,免增上慢故。』
「增上慢」的毛病,是自古以来常有的。什么叫增上慢?自己没有证到这个地位而以为证得,不晓得自己的位次。早年,我遇到一位学佛很虔诚的居士,他告诉我,他证得阿罗汉果,我就劝他不要说。他说真的证得了,言语很肯定,我被他逼著没有法子,我说:「既然证得阿罗汉果,你六种神通都具足了,我们坐在房子里面,房子外面马路上走的那些人,你有没有看到?」他说:「没有。」我说:「你就没有证到阿罗汉果,证到阿罗汉果你决定知道,我心里想什么事情你也知道,你有他心通。」我说:「你这个能力都没有恢复,你肯定没有证得。」这样才把他的念头打消。他碰到人就跟别人讲证得阿罗汉果,这就是不知道自己修行的位次。他很可能在修行里面得一点法喜,得一点轻安,於是乎就产生误会了。位次要很清楚、很明了,我们就不会有这种问题发生
譬如前面讲的「五停心」、「六度」。智者大师往生的时候,他的学生请教他老人家:「你这一生修持,弘法利生,你往生是什么样的品位?」大师对大家说:「我只证得五品位往生。」五品位就是此地讲的「五停心」;停是停止,心是散乱,散乱的心停止了。这个位次不高,生西方极乐世界是凡圣同居土。实在讲,五停心这个位次,我们每一个同修都有把握能够取得。如果说是事一心、理一心,那确实不容易,那个品位高了。所以极乐世界殊胜之处,不在实报庄严土,而在凡圣同居土,这非常非常不可思议!一般像这种功夫是没有办法成就的,这是伏烦恼,没有断烦恼。伏烦恼的功夫浅,说实在话比小乘初果都不如,小乘初果三界八十八品见惑断尽了,在圆教是初信位的菩萨,我们哪里有能力?说老实话,一生的修持,圆教初信位的菩萨我们都达不到,这个自己要晓得。自己知道了,诚敬的心才生得起来,不敢贡高我慢。
讲断证的功夫,大小乘里面都说得非常清楚,烦恼的头数也说得很详细。「五停心观」是伏烦恼,根本就没有断,智者大师这么说法,实在讲就是帮助我们学习,智者大师念佛往生极乐世界,他为我们现身说法。在中国史传里面记载,智者大师是释迦牟尼佛化身再来的,不是普通人,示现做个样子给我们看,教导我们,让我们效法他。这个意思就很深,我们要能够体会得到。特别是在这个时代,这个时代我们要怎样自己修学,怎样弘法利生。弘法利生就是帮助别人修学,大家都想到建道场,接引众生。
我今天早晨,收到台北一个同修的传真,传真里面提到,现代二十一世纪弘法的方式要随著时代改变,他认为已经不是道场,而是电视台。这个看法正确,他劝我到电视台现场讲经,而不是在我们现在小教室,把我们的录像带送到电视台。为什么?我们的设备跟电视台比,那还差得很远。过去我在电视台录过,他们的设备真的叫一流,参加录像的工作人员二十多个人。电视台里面通常是三部录像机,从每一个角度,画面都有变更,而我们这一个机器摆在这里,画面呆板。现在人喜欢活泼,呆板的画面看久了会烦,所以画面要常常变换。我们必须得想方法,把我们讲经的现场,要达到电视台摄影棚的标准,这个效果就大了。电视台讲经,我们只是偶然,顶多借给我们一个短时期,一个星期、十天,我们没有办法长期在那边讲经。这是提醒我,我就想到我们要扩充我们现场的设备,我们也要培训专业的人才,努力向这个方向去做。
今天对於全世界弘法,确实绝对不是寺庙,拿建寺庙的这些财力,用来扩充我们的设备,那是绰绰有余。我们的摄影机确实不够,现在只能照到讲台上,听众照不到,最好能够有两部摄影机,能够照到全场的观众,使画面能够更活泼,这确实是个很好的建议。这也是提醒了我们,今天在电视上收看我们节目的有十几万人,这是我们知道的。还有我们不晓得的,据一般的估计,总是在百万人以上,每天我们对全世界的广播。所以他也提醒我,在讲台上无论是长说短说、深说浅说,都要想到听众是全世界的听众,而不是眼前的这几个人,这是提醒我们观机的范围要扩大。要想到电视机前许许多多还没有接触过佛法的人,我们不能不顾及这一些初学的同修,帮助他们认识佛法,帮助他们理解佛法,帮助他们修学。
五停心也叫五品位,《法华经.分别品》里面所讲的,是功夫刚刚得力;换句话说,在六即位里面是观行即位。大家想想,观行即位前面是名字即位,那就是有名无实,到观行,你的功夫才算得力。这里面说了五条,第一条是「随喜」。经上说:「若闻是经而不毁訾,起随喜心,当知已为深心解相。」天台家列五停心观,是从《法华经》上佛陀的开示。虽然说的是《法华经》,实际上,包括所有一切大乘经典。听到大乘经典,你不会毁谤,你生欢喜心随喜,这个人过去生中善根就深厚,以这个善根遇到善缘,他就能够深入。这种善根善缘,我们前面都曾经跟诸位报告过,就是「好学」;这是我们一生修学成败的第一个因素,一定要好学,不好学那就没有法子。真正好学就有善知识,你就会遇到善知识,就有这个缘分。
善知识确实是佛菩萨示现,真是佛家所讲的「佛氏门中,不舍一人」。你一个人好学,你就会遇到好的老师、同参道友。你不好学就没有法子,你的一生遇不到,就算善知识在面前,天天在一起,你也当面错过。你遇到了没有?没有遇到,天天在一起都没有遇到,这是实话。为什么?自己不好学。自己真正好学,跟善知识相处,哪怕是再短的时间也真正受利益。《坛经》里面,永嘉禅师亲近六祖一天的时间,他得的利益是一生都受用不尽,真正亲近善知识。这也是印祖所说的「一分诚敬得一分利益,十分诚敬得十分利益」,永嘉有十分诚敬,虽然很短的时间,只亲近一天,得的利益是圆满的。你毫无诚意,天天跟祖师在一起,等於没有遇到善知识,诸位要懂得这个深义。这是第一个,就是讲你的善根,你没有善根福德,你遇不到缘分,遇到缘分,必须要具足善根福德。
第二是「读诵」。经上说:「何况读诵受持者。」由此可知,读诵里面包括受持,经文上讲的。大乘经天天要念,我们今天主要依靠的是《无量寿经》,《无量寿经》有没有天天念,一天都不缺课?我们是出家人,许多在家居士每天《无量寿经》都念好多遍,有的一天念十遍。我们是不是真念?不要求念那么多,一天最低限度要念一遍,一年三百六十天一天都不缺,能念两遍就更好。先开始念一遍,熟了之后,你念的速度也就快了。念得很熟的人,《无量寿经》从头到尾念一遍三十分钟,但是我们初念的人,总得要两个小时,愈熟你的进度就愈快,你的遍数就可以增多。你能够读,你能够解其义,常常把佛的教诲记在心中;在日常生活当中,起心动念、一切造作,都会想到经上的教训,不会违背经训,依教奉行,这叫读诵。读诵而不解其义,不能够落实在自己生活里面,这不是读诵。这是五品的第二。
第三条是「说法」。经上讲:「如来灭后,若有受持读诵,为他人说。」这是说法。这个说法就是我们今天讲的机会教育,随缘说法,不一定要升座,不一定是在讲堂,是随时随地。遇到人,看看这个人有善根,能够接受就给他讲,深说浅说、长说短说,看对方的根机,随机说法。这是属於机会教育,喜欢跟人说,把佛法介绍给别人。
第四「兼行六度」。经上说:「况复有人,能持是经,兼行布施、持戒、忍辱、一心、智慧。」这一句话,实在讲就是落实,我们从佛那个地方学来的,要落实在自己生活当中。六度就不要详细说了,它是菩萨行的六个原则。我们也曾经为同学们制订了一个《修行守则》,里面节录了《无量寿经》与《发起菩萨殊胜志乐经》里面的经文,总共节录了一百多条,一百多条诸位细细看看,不出六度,所以六度是总纲领。如果我们时时刻刻都能想到,能把这一百多条的经训都落实了,变成我们的生活,变成我们的思想,变成我们处世待人的原则,你就是依教修行,这是属於自利,兼行六度属於自利。
最后一条是「正行六度」。正行六度不但是自利,而且是利他。经上说:「若能清净持戒,利根智慧,能达问难。」能够帮助别人解除疑惑。诸位想想这五条,这五条叫五停心,这是五品位,六即里面的观行即佛。我们最低要做到这个层次,往生西方极乐世界才真正有把握,这是低到不能再低的水平,智者大师为我们示现,教导我们学习。六度是菩萨行,更高一级了,从观行就到相似位,由相似再往上提升是分证位,分证位就是法身大士。四十一位法身大士是分证位,四圣法界是相似位,六道是观行位。观行位没有出六道,但是观行位念佛能带业往生,这个了不起,这是任何一个法门里面所没有的。所以净宗殊胜就殊胜在此地,只要这么一点小小的功夫,就能够决定往生。所以一切诸佛菩萨赞叹这个法门,不是没有道理。我们自己要知道自爱自重,不可以好高骛远,理论说得再高,自己完全做不到,依旧搞生死轮回,所以一定要「知位次」。
「位次」,天台跟贤首讲得很详细,天台讲四教,贤首讲五教。四教讲的是藏、通、别、圆,藏教我们一般讲小乘的声闻、缘觉,他的位次有四果四向。我们现在修学到底在哪个位次?大乘,我们究竟是通教、是别教、还是圆教?从根性上说,每一教里面都有三贤十圣,三贤十圣彼此解行的功夫并不相同,即使断证相接近,但智慧不相同。像圆教七信位的菩萨见思烦恼断尽了,相当於小乘阿罗汉果,阿罗汉也是断尽见思,但是智慧完全不相同,圆教人的智慧高。我们在《楞严经》看到,阿难尊者跟富楼那尊者智慧就不一样,我们能够看出来。阿难是圆教根性,佛说的那些大乘经、一乘了义经,他能听得懂,他能够理解;但是虽然能听懂、能理解,他做不到,烦恼重。富楼那尊者听世尊在楞严会上所说的话,他听不懂,他见思烦恼断了,他是四果罗汉。阿难尊者只断八十八品见惑,是初果须陀洹。在形像上是这么个样子,可是我们细细想想,不是这样。阿难尊者是圆教初信位的菩萨,富楼那是藏教四果圣人,我们一看就很清楚、很明白,圆教的人智慧高。
阿难尊者现在在哪里?诸位都晓得,你们在《无量寿经》上读到,他往生极乐世界去了,阿难现在在西方极乐世界,果报不可思议!这个位次要清楚。我们今天努力,能够做到五品位就不错了。五品位功夫得力,在念佛人分上是功夫成片,这是事一心最浅的。虽然说事一心,事一心浅深程度差别很大,说老实话不只九品,九品是大分,九品里面每一品还有九品,我们要懂这个意思。我们自己究竟在哪个品位要很清楚、很明白,这才不会贡高我慢,而谦虚、认真努力的学习。这是「知位次」的大意。
『第九、能安忍。於逆顺境安然不动,策进五品而入六根。』
这一条非常重要。「於逆顺境安然不动,策进五品而入六根。」《金刚经》上说得好,「一切法得成於忍」。经上所说的一切法范围很广,世出世间一切法你要想成就,关键在「忍」字,你不能忍,你就不可能成就。所以忍辱波罗蜜是成就精进、禅定、般若的关键,你要不能忍,后面这三条决定没有。你要成就精进,要成就禅定、般若,你一定要修忍辱波罗蜜。逆境里面决定不生瞋恚心,顺境里面决定不生贪爱心,顺逆境缘烦恼不生,这是忍辱。我们大家懂得这个道理,也想去做,为什么做不到?做不到的原因就是所谓业障太重,业障习气太重,所以要在事相上努力。世尊为我们制订一些戒律,戒律全是事。这一些事相,说老实话,原本是没有障碍的,到圆教法身大士,理事无碍,事事无碍,他没有障碍。为什么没有障碍?法身大士在一切境缘当中,自自然然不起心、不动念,不分别、不执著,他有什么障碍?
我们今天为什么障碍?六根接触六尘境界,起心动念,分别执著,造业!法身大士在境缘当中不造业,所以他的成就就是定慧,定是不动心,慧是明了,样样清楚、样样明了。定慧现前,这叫三昧、叫正受。我们没有,我们现前受的是什么?苦乐忧喜舍,我们搞这个东西。要知道苦乐忧喜舍,六道轮回里头才有,六道之外没有这种受,都是享受三昧,享受定慧。定慧功夫有浅深不同,都属於正受,定慧的功夫愈深,享受的就愈自在,那是真乐,极乐世界。我们遇到境界现前起心动念了,自己立刻就警觉到,警觉又造业了。不只是行为,念头才生就造业,心动念是意地在造业,你说怎么得了?
念佛人就用这一句佛号,这个方法实在是殊胜妙绝,念头才一动,就把它转成阿弥陀佛,这叫真修行,这叫真用功,会用功。决定不能叫妄念相续,妄念相续就造业了。古人说:「不怕念起,只怕觉迟」,念是念头起来了,也就是讲分别执著这个念头才起来,马上就一句「阿弥陀佛」把它换过来,一句「阿弥陀佛」就是觉,你要觉得快。这是念佛法门比其他法门殊胜、容易。一句佛号就把你的妄念压住,把你的分别心取代了,执著的心取代了,贪瞋痴慢的心取代了,恢复你自性真诚、清净、平等、觉,这叫念佛。绝对不是「口念弥陀心散乱」,这个心还跟平常一样,那有什么用处?那种念佛人不能往生,只是跟西方极乐世界结个缘,阿赖耶识里头落一个弥陀种子,这一生不能往生,还是要搞六道轮回。我们要了解这个道理,了解事实真相,这一生要想往生极乐世界,永脱轮回,知道自己应该怎么修法,就是用这一句弥陀名号,顺逆境缘取而代之。
下面讲「策进五品而入六根」。「入六根」是什么?六根都相应。还是要从五品下手,就是这五个方法下手。普贤菩萨十大愿王教给我们,「恒顺众生,随喜功德」,这两句话很重要,是我们真正修行下手之处。十愿,每一愿里头都具足其余的九愿,这才叫普贤行愿,并不是每一愿是独立的,你这么看法就错了,跟经教完全相违背。《华严经》讲:「行布不碍圆融,圆融不碍行布」、「一即是多,多即是一」,给你讲得多清楚。说有次第,心念是圆融的,所以一法就圆满含摄一切法。我们怎样恒顺众生?礼敬、称赞、供养、忏悔都是恒顺。怎样随喜?也是礼敬、称赞、供养、忏悔对一切人事物,这叫修普贤行。普贤行也从五品位修起,也从观行修起。利根的人,观行里面就有相似,就有分证。在《华严经》看到,等觉菩萨没有舍弃五品的修行,五品修行是初信位菩萨修的,等觉菩萨还修初信位的法门,这叫圆修圆证。
我们自己决定不是上根,如果自己以为是上根人,那就是增上慢。不是上根,大概是中根,其实以为中根,我们都是增上慢。这十乘观法,它有上中下三根,中根从「真正发菩提心」到「道品调适」,这是中根,我们仔细对照,我们够不够这个程度?下根是从「对治助开」到末后「无法爱」。对治助开里面,一开端给我们讲「五停心」、「六度」。如果我们连这个都做不到,下下根这个位次我们都没有,所以想想有什么值得傲慢?都还自己以为了不起。不读教理真的不晓得,不知道天高地厚;多读读之后,我们气焰就下降了,就晓得不行了,比起其他修行人我们差远了。我们一生能够做到的,实在讲,很勉勉强强做到五品位而已。追随智者大师,能够达到智者大师示现这个程度就非常难得,这是我们一定要晓得的。
「而入六根」,这是我们身心与五品都相应,这个地位还是属於观行位。相似位是什么?像佛菩萨。观行位是学佛菩萨,还不像。相似位有一点像,有一点像是见思烦恼真断了,也就是说对世法、佛法决定没有执著,还有分别,这是相似,决定没有执著。到分别执著完全放下,完全断除了,你就是分证位。分证位是什么?妄想没尽。诸位要晓得,分证位是法身大士,相似位是四圣法界,观行位是六道凡夫。由此可知,分别执著怎么能够不断?你能够断执著,这是观行位,往生西方极乐世界生凡圣同居土。凡圣同居土里面也有三辈九品,看你观行功夫浅深。再能够离一切分别,你就生方便有余土,这比凡圣同居土高。如果再破一品无明,你就生实报庄严土,实报庄严土是法身大士。无明就是妄想,有四十一品,所以法身大士有四十一个位次:十住、十行、十回向、十地、等觉;到如来果位那叫究竟位,究竟只有一位,分证有四十一位。我们到什么时候五品能入六根?也就是说我们的身心跟五品完全相应。世间人常说的「念兹在兹」,那就是相应,念念没有忘记,念念没有舍弃,念念自行化他。
『第十、无法爱。莫著十信相似之道,须入初住真实之理。』
「法爱」是什么?对於修法的执著。「莫著十信相似之道,须入初住真实之理。」这都是位次上。十信菩萨,此地十信、初住都是讲圆教,这是天台止观。天台依《法华经》,《法华经》纯圆,所以此地讲的十信是圆教十信的菩萨。十信是相似之道,相似位,六即佛里的相似即佛。他的果报在哪里?四圣法界。诸位要晓得,声闻、缘觉、菩萨、佛,十法界里面的四圣法界就是十信相似位。他不是真实的,他在十法界里面,这是劝你;因为这些人,实在讲有禅定的功夫,定功很深,阿罗汉有九次第定,有智慧,定起作用就是智慧,我们凡夫人看,神通广大;可是这些人没见性,他们所用的心还是识心,不过他们用的识心用得正,我们用得偏,所以他们是正觉,不是正等正觉。诸位要记住,十法界里面的声闻、缘觉、菩萨、佛都是正觉。什么才是正等正觉?圆教初住以上,四十一位法身大士叫正等正觉,这个要清楚。
藏教里面的佛,都是属於正觉。由此可知,正觉里面层次也很复杂,也有浅深高下不相同。阿罗汉是正觉,辟支佛也是正觉,辟支佛比阿罗汉就高;藏教的菩萨也是正觉,又比辟支佛高;藏教的佛也是正觉,比菩萨又高了。这些位次我们都要清楚,都要明了,才不至於有贡高我慢。贡高我慢是大烦恼,贪瞋痴慢障碍自己的精进,因为骄慢现前,就自以为是,再向上提升就非常困难。这谁障碍你?慢障碍你,所以一定要断除。要知道「初住真实之理」,这是真实法,这是见性,「破一品无明,见一分真性」,这就是入圆教初住。初住所证得的理是自性,宗门讲的明心见性。十乘观法,我们就介绍到此地。
再看本文,《地藏菩萨本愿经》纶贯第十七面,倒数第二行,我们把文念念就好念了。
【天台依诸大乘经。立四种三昧。修十乘观法。直就阴心,显三千法,即从行观义。】
他讲的三观,三观第一个就是『从行观』。从行观里头最重要,就是你要懂得「四种三昧」跟「十乘观法」。『阴心』就是五阴之心,也就是八识,八识五十一心所。天台家说得都很踏实,天台大师发明「三止三观」,三止三观确实是他发明的,这个修行的方法好,非常踏实,我们凡夫有入手之处。这个方法很类似,世尊在楞严会上所说的修行的原理原则。但是那个时代《楞严经》没有传到中国,智者大师听说有这回事情,所以在天台山筑拜经台,每天向西方礼拜,求感应,希望《楞严经》能够传到中国来。他拜了十八年,天天拜,那分诚敬之心,不容易!所谓是「精诚所至,金石为开」,他老人家有这一分诚敬之心,感得后来般剌密帝把这部经送到中国来。
天台大师没有看过《楞严经》,经传到中国来之后,当时人注解《楞严经》,就用天台大师的三止三观,解说《楞严经》上讲的奢摩他、毗婆舍那、禅那,用天台教义来解释。他的代表著作是《长水疏》,诸位现在看到《楞严经》的注解《长水疏》,这代表古时候这一派,都是这个说法。到明朝交光大师舍弃这个讲法,根据《楞严经》的教义,提倡「舍识用根」。天台是用识,『直就阴心,显三千法』,这是用识,不是用根。可是交光大师说的理论没错,符合《楞严经》的经义,我们做不到。舍识用根,那是什么人?宗门里面讲上上根人,中下根没分,但是天台家所讲的中下根有分。交光讲得虽然好,我们做不到,《长水疏》虽然说得不及交光,但是我们可以用得上,所以古今注疏都好。
近代圆瑛老法师,他的《楞严经讲义》,我们学习就非常方便,他是融合古今的说法。他一生专攻《楞严经》,我们在《楞严经讲义》序文里面看到,他的序文写得很长,他二十五岁就发心学《楞严经》,《楞严经讲义》是七十四岁完成的,一生专修专弘。他在上海建一个「圆明讲堂」,圆明就是《楞严经》的教义。他办的学院是「楞严专宗学院」,专门攻一部经,这很正确。很可惜,他老人家向后没有传人,可见得这个事情难!我们学经教,要是止在名字位中就不能成就,最低限度要能够达到观行位。圆瑛法师是什么样的人物?我们仔细一看也是观行位,五品位。可是后来的学生,连五品位都没有,这是我们自己要知道,我们一生努力,实在讲也只能达到五品位,再向上很难。但是我们要努力,努力往上提升,这是诸佛菩萨对我们的期望。这是说明观行位,三种观法里面第一个是「从行」,第二个是「约法相」。下面再解释:
【又依诸经,於言句约事相法,入心成观。】
这里解释都很简单,可是理跟事都非常深广。这是就事法相来讲,要入心成观,怎样入心成观?前面说过,在倒数第四行当中:「二约法相,如观四谛五行之文,入一念心,以为圆观」,这一条是解释入心成观。所以佛所说法,如果我们不懂观法,观法就是他说法的表法,你要不懂这个意思,佛所说法真正的意思,你没办法了解。开经偈讲:「愿解如来真实义」,如来真实义是在言语之外,事相之外。事相,譬如我们这个讲堂,讲堂里面供养的佛像,供养的香花,这都是事相。这个事相是什么意思,你要懂得,你懂得才能入观。
我们供佛像,佛像代表什么?佛像代表自性觉,三种智,三种觉,佛像代表这个。三种智是自性本具的智慧,就是一切智、道种智、一切种智;三种觉,就是自觉、觉他、觉行圆满。它表这个意思,表的是性德,自性本来就有这三德。供养菩萨,菩萨表修德。我们修净宗的人,通常供养西方三圣,当中供养阿弥陀佛,两旁边供养观音、势至;观音表慈悲,势至表智慧,我们今天讲的理智。供养这两尊菩萨,让我们天天看到,提醒我们,我们的生活工作、处事待人接物要有爱心、要有理智,理智就不是感情用事,真诚的爱心就能把事情做得圆满,所以供像是表这个意思。佛菩萨形像面前供灯,古时候供灯都供油灯,点蜡烛,灯表光明,遍照大千世界。什么光明?智慧的光明,慈悲的光明,表这个意思。蜡烛慢慢烧就没有了,「燃烧自己,照耀别人」,用现在话就是服务社会、服务众生,舍己为人。让你看到这个事相,你能入一心,知道自己应该怎样作法。
我们今天对这个事相是一无所知,所以叫迷信。这是我们要知道,我们真正是在迷信,不知道信的是什么。今天佛教会衰落到这种地步,原因在哪里?没有人读经,没有人去研究经典,没有人去讲解经典,佛法衰了;不但衰了,佛法也可能就灭了。佛法如经所说,是一切众生苦海的明灯,我们要救众生,先要救佛法,要救佛法就要依教修行,就要认真努力在教理上下功夫,这是我们的正业。尤其是出家弟子,出家是干什么?就是干这桩事情。出家弟子不是盖庙的,释迦牟尼佛当年在世没有盖过庙。每天同学们在一起研究讨论,改正自己错误的思想见解、言语行为,大家在一块干这个的。生活过得很简单,过得很自在,与大自然相应,树下一宿,日中一食,对於世间五欲六尘、名闻利养决定没有贪瞋痴,过的是这个生活。
我们今天要想兴教,要想真正利益众生,还是要从这里做起,这是我们要明白觉悟的。许多人不晓得这个道理,以为出家一定要建一座富丽堂皇的道场,就觉得很荣耀,真的错了。这桩事情佛清楚,不是不清楚,他讲五五百年,佛讲第一个五百年是「戒律成就」,第二个五百年是「禅定成就」,第三个五百年是「多闻成就」,第四个五百年是「塔庙成就」,第五个五百年是「斗诤成就」,斗诤坚固。我们现在是第五个五百年,所以不建道场大家没事,相安无事,一建道场意见都来了,斗诤来了。在这种情形之下,如果恢复到树下一宿,日中一食,大家没事了,就不斗诤了,斗诤就消除了。
今天我们修道,说老老实实的话,要真正起死回生来挽救佛教,消一切众生的业障,就是住茅篷。茅篷从哪里来?自己盖,自己砍几棵树,搭个小茅篷,大家什么争执都没有,道心才能建立。现在国内有讯息给我,希望我回去落叶归根,我说:好!我是很多年都是这个希望。我回到国内,我建道场就是建茅篷,决定不要建房舍,要建茅篷。大家在一起共修建个大茅篷,每一个人自己的寮房,自己建个小茅篷,我们去过这种出家人的生活。实在讲,真正回大陆我们可以过托钵的生活,道场不要烧饭,我们教化的一个地方,乡下这些老百姓他们也欢喜,我们去托钵。过这个生活好,真的是与人无争,於世无求,让大家把贪瞋痴慢都除掉,天下就太平了。如果贪图享受,造罪业,现在享受不错,死了以后三途去了,那个苦可有得受了。现在苦一点,将来最低限度也生天,也享天福。你们有同学想跟我去,跟我去将来都住茅篷,连这样的房舍都没有了,这才真正如法。如理如法的修行,决定有好处。下面再讲「托事」,这是第三种观法。
【托事相。如王舍耆闍,名从事立。借事为观,以导执情。即如方等普贤,其例可识。】
『执』就是执著,『导』是疏导,疏导我们的情执。『即如方等普贤,其例可识。』「托事」跟前面「约法相」不一样,前面约法相是著重在法相上,这个地方著重在事相上。经上讲的王舍城耆闍崛山,这是属於事相;佛菩萨的名号也是属於事相;像经典方等,方等属於事相;普贤、文殊、地藏,这都属於事相;从事相上,就了解它的含义。所以说是,佛法里头无有一法不是表法的深义,你能从这个地方去契入,才能成就圆观。底下这个文我们念下去:
【托事。谓心为能托,依正事为所托。附法,谓心为能附,诸法门为所附。即事法二观之义。】
『依』是依报,『正』是正报。依报、正报这些事,这是所托。『附法,谓心为能附,诸法门为所附。即事法二观之义。』这里面含义的差别,我们一定要清楚,一定要明了,然后我们在佛法当中学会,无论是对事相,无论是对法相,都能够随缘作观。作观就是我们一般讲的启示,在事上有启示,在现相上也有启示,启示就生智慧,智慧才得真正的受用。这是先把名相说出来,然后再教给我们如何在事相、法相上去修观;也就是怎样去看一切事相,看一切法相,在事相、法相当中得到智慧的启示。下面也举了一些例子,教导我们修学一些原则,这段文在第十八面。
我们今天时间到了,明天再来研究这一段。
我们接著看十乘观法第八:
『八、知位次:修行之人,免增上慢故。』
「增上慢」的毛病,是自古以来常有的。什么叫增上慢?自己没有证到这个地位而以为证得,不晓得自己的位次。早年,我遇到一位学佛很虔诚的居士,他告诉我,他证得阿罗汉果,我就劝他不要说。他说真的证得了,言语很肯定,我被他逼著没有法子,我说:「既然证得阿罗汉果,你六种神通都具足了,我们坐在房子里面,房子外面马路上走的那些人,你有没有看到?」他说:「没有。」我说:「你就没有证到阿罗汉果,证到阿罗汉果你决定知道,我心里想什么事情你也知道,你有他心通。」我说:「你这个能力都没有恢复,你肯定没有证得。」这样才把他的念头打消。他碰到人就跟别人讲证得阿罗汉果,这就是不知道自己修行的位次。他很可能在修行里面得一点法喜,得一点轻安,於是乎就产生误会了。位次要很清楚、很明了,我们就不会有这种问题发生
譬如前面讲的「五停心」、「六度」。智者大师往生的时候,他的学生请教他老人家:「你这一生修持,弘法利生,你往生是什么样的品位?」大师对大家说:「我只证得五品位往生。」五品位就是此地讲的「五停心」;停是停止,心是散乱,散乱的心停止了。这个位次不高,生西方极乐世界是凡圣同居土。实在讲,五停心这个位次,我们每一个同修都有把握能够取得。如果说是事一心、理一心,那确实不容易,那个品位高了。所以极乐世界殊胜之处,不在实报庄严土,而在凡圣同居土,这非常非常不可思议!一般像这种功夫是没有办法成就的,这是伏烦恼,没有断烦恼。伏烦恼的功夫浅,说实在话比小乘初果都不如,小乘初果三界八十八品见惑断尽了,在圆教是初信位的菩萨,我们哪里有能力?说老实话,一生的修持,圆教初信位的菩萨我们都达不到,这个自己要晓得。自己知道了,诚敬的心才生得起来,不敢贡高我慢。
讲断证的功夫,大小乘里面都说得非常清楚,烦恼的头数也说得很详细。「五停心观」是伏烦恼,根本就没有断,智者大师这么说法,实在讲就是帮助我们学习,智者大师念佛往生极乐世界,他为我们现身说法。在中国史传里面记载,智者大师是释迦牟尼佛化身再来的,不是普通人,示现做个样子给我们看,教导我们,让我们效法他。这个意思就很深,我们要能够体会得到。特别是在这个时代,这个时代我们要怎样自己修学,怎样弘法利生。弘法利生就是帮助别人修学,大家都想到建道场,接引众生。
我今天早晨,收到台北一个同修的传真,传真里面提到,现代二十一世纪弘法的方式要随著时代改变,他认为已经不是道场,而是电视台。这个看法正确,他劝我到电视台现场讲经,而不是在我们现在小教室,把我们的录像带送到电视台。为什么?我们的设备跟电视台比,那还差得很远。过去我在电视台录过,他们的设备真的叫一流,参加录像的工作人员二十多个人。电视台里面通常是三部录像机,从每一个角度,画面都有变更,而我们这一个机器摆在这里,画面呆板。现在人喜欢活泼,呆板的画面看久了会烦,所以画面要常常变换。我们必须得想方法,把我们讲经的现场,要达到电视台摄影棚的标准,这个效果就大了。电视台讲经,我们只是偶然,顶多借给我们一个短时期,一个星期、十天,我们没有办法长期在那边讲经。这是提醒我,我就想到我们要扩充我们现场的设备,我们也要培训专业的人才,努力向这个方向去做。
今天对於全世界弘法,确实绝对不是寺庙,拿建寺庙的这些财力,用来扩充我们的设备,那是绰绰有余。我们的摄影机确实不够,现在只能照到讲台上,听众照不到,最好能够有两部摄影机,能够照到全场的观众,使画面能够更活泼,这确实是个很好的建议。这也是提醒了我们,今天在电视上收看我们节目的有十几万人,这是我们知道的。还有我们不晓得的,据一般的估计,总是在百万人以上,每天我们对全世界的广播。所以他也提醒我,在讲台上无论是长说短说、深说浅说,都要想到听众是全世界的听众,而不是眼前的这几个人,这是提醒我们观机的范围要扩大。要想到电视机前许许多多还没有接触过佛法的人,我们不能不顾及这一些初学的同修,帮助他们认识佛法,帮助他们理解佛法,帮助他们修学。
五停心也叫五品位,《法华经.分别品》里面所讲的,是功夫刚刚得力;换句话说,在六即位里面是观行即位。大家想想,观行即位前面是名字即位,那就是有名无实,到观行,你的功夫才算得力。这里面说了五条,第一条是「随喜」。经上说:「若闻是经而不毁訾,起随喜心,当知已为深心解相。」天台家列五停心观,是从《法华经》上佛陀的开示。虽然说的是《法华经》,实际上,包括所有一切大乘经典。听到大乘经典,你不会毁谤,你生欢喜心随喜,这个人过去生中善根就深厚,以这个善根遇到善缘,他就能够深入。这种善根善缘,我们前面都曾经跟诸位报告过,就是「好学」;这是我们一生修学成败的第一个因素,一定要好学,不好学那就没有法子。真正好学就有善知识,你就会遇到善知识,就有这个缘分。
善知识确实是佛菩萨示现,真是佛家所讲的「佛氏门中,不舍一人」。你一个人好学,你就会遇到好的老师、同参道友。你不好学就没有法子,你的一生遇不到,就算善知识在面前,天天在一起,你也当面错过。你遇到了没有?没有遇到,天天在一起都没有遇到,这是实话。为什么?自己不好学。自己真正好学,跟善知识相处,哪怕是再短的时间也真正受利益。《坛经》里面,永嘉禅师亲近六祖一天的时间,他得的利益是一生都受用不尽,真正亲近善知识。这也是印祖所说的「一分诚敬得一分利益,十分诚敬得十分利益」,永嘉有十分诚敬,虽然很短的时间,只亲近一天,得的利益是圆满的。你毫无诚意,天天跟祖师在一起,等於没有遇到善知识,诸位要懂得这个深义。这是第一个,就是讲你的善根,你没有善根福德,你遇不到缘分,遇到缘分,必须要具足善根福德。
第二是「读诵」。经上说:「何况读诵受持者。」由此可知,读诵里面包括受持,经文上讲的。大乘经天天要念,我们今天主要依靠的是《无量寿经》,《无量寿经》有没有天天念,一天都不缺课?我们是出家人,许多在家居士每天《无量寿经》都念好多遍,有的一天念十遍。我们是不是真念?不要求念那么多,一天最低限度要念一遍,一年三百六十天一天都不缺,能念两遍就更好。先开始念一遍,熟了之后,你念的速度也就快了。念得很熟的人,《无量寿经》从头到尾念一遍三十分钟,但是我们初念的人,总得要两个小时,愈熟你的进度就愈快,你的遍数就可以增多。你能够读,你能够解其义,常常把佛的教诲记在心中;在日常生活当中,起心动念、一切造作,都会想到经上的教训,不会违背经训,依教奉行,这叫读诵。读诵而不解其义,不能够落实在自己生活里面,这不是读诵。这是五品的第二。
第三条是「说法」。经上讲:「如来灭后,若有受持读诵,为他人说。」这是说法。这个说法就是我们今天讲的机会教育,随缘说法,不一定要升座,不一定是在讲堂,是随时随地。遇到人,看看这个人有善根,能够接受就给他讲,深说浅说、长说短说,看对方的根机,随机说法。这是属於机会教育,喜欢跟人说,把佛法介绍给别人。
第四「兼行六度」。经上说:「况复有人,能持是经,兼行布施、持戒、忍辱、一心、智慧。」这一句话,实在讲就是落实,我们从佛那个地方学来的,要落实在自己生活当中。六度就不要详细说了,它是菩萨行的六个原则。我们也曾经为同学们制订了一个《修行守则》,里面节录了《无量寿经》与《发起菩萨殊胜志乐经》里面的经文,总共节录了一百多条,一百多条诸位细细看看,不出六度,所以六度是总纲领。如果我们时时刻刻都能想到,能把这一百多条的经训都落实了,变成我们的生活,变成我们的思想,变成我们处世待人的原则,你就是依教修行,这是属於自利,兼行六度属於自利。
最后一条是「正行六度」。正行六度不但是自利,而且是利他。经上说:「若能清净持戒,利根智慧,能达问难。」能够帮助别人解除疑惑。诸位想想这五条,这五条叫五停心,这是五品位,六即里面的观行即佛。我们最低要做到这个层次,往生西方极乐世界才真正有把握,这是低到不能再低的水平,智者大师为我们示现,教导我们学习。六度是菩萨行,更高一级了,从观行就到相似位,由相似再往上提升是分证位,分证位就是法身大士。四十一位法身大士是分证位,四圣法界是相似位,六道是观行位。观行位没有出六道,但是观行位念佛能带业往生,这个了不起,这是任何一个法门里面所没有的。所以净宗殊胜就殊胜在此地,只要这么一点小小的功夫,就能够决定往生。所以一切诸佛菩萨赞叹这个法门,不是没有道理。我们自己要知道自爱自重,不可以好高骛远,理论说得再高,自己完全做不到,依旧搞生死轮回,所以一定要「知位次」。
「位次」,天台跟贤首讲得很详细,天台讲四教,贤首讲五教。四教讲的是藏、通、别、圆,藏教我们一般讲小乘的声闻、缘觉,他的位次有四果四向。我们现在修学到底在哪个位次?大乘,我们究竟是通教、是别教、还是圆教?从根性上说,每一教里面都有三贤十圣,三贤十圣彼此解行的功夫并不相同,即使断证相接近,但智慧不相同。像圆教七信位的菩萨见思烦恼断尽了,相当於小乘阿罗汉果,阿罗汉也是断尽见思,但是智慧完全不相同,圆教人的智慧高。我们在《楞严经》看到,阿难尊者跟富楼那尊者智慧就不一样,我们能够看出来。阿难是圆教根性,佛说的那些大乘经、一乘了义经,他能听得懂,他能够理解;但是虽然能听懂、能理解,他做不到,烦恼重。富楼那尊者听世尊在楞严会上所说的话,他听不懂,他见思烦恼断了,他是四果罗汉。阿难尊者只断八十八品见惑,是初果须陀洹。在形像上是这么个样子,可是我们细细想想,不是这样。阿难尊者是圆教初信位的菩萨,富楼那是藏教四果圣人,我们一看就很清楚、很明白,圆教的人智慧高。
阿难尊者现在在哪里?诸位都晓得,你们在《无量寿经》上读到,他往生极乐世界去了,阿难现在在西方极乐世界,果报不可思议!这个位次要清楚。我们今天努力,能够做到五品位就不错了。五品位功夫得力,在念佛人分上是功夫成片,这是事一心最浅的。虽然说事一心,事一心浅深程度差别很大,说老实话不只九品,九品是大分,九品里面每一品还有九品,我们要懂这个意思。我们自己究竟在哪个品位要很清楚、很明白,这才不会贡高我慢,而谦虚、认真努力的学习。这是「知位次」的大意。
『第九、能安忍。於逆顺境安然不动,策进五品而入六根。』
这一条非常重要。「於逆顺境安然不动,策进五品而入六根。」《金刚经》上说得好,「一切法得成於忍」。经上所说的一切法范围很广,世出世间一切法你要想成就,关键在「忍」字,你不能忍,你就不可能成就。所以忍辱波罗蜜是成就精进、禅定、般若的关键,你要不能忍,后面这三条决定没有。你要成就精进,要成就禅定、般若,你一定要修忍辱波罗蜜。逆境里面决定不生瞋恚心,顺境里面决定不生贪爱心,顺逆境缘烦恼不生,这是忍辱。我们大家懂得这个道理,也想去做,为什么做不到?做不到的原因就是所谓业障太重,业障习气太重,所以要在事相上努力。世尊为我们制订一些戒律,戒律全是事。这一些事相,说老实话,原本是没有障碍的,到圆教法身大士,理事无碍,事事无碍,他没有障碍。为什么没有障碍?法身大士在一切境缘当中,自自然然不起心、不动念,不分别、不执著,他有什么障碍?
我们今天为什么障碍?六根接触六尘境界,起心动念,分别执著,造业!法身大士在境缘当中不造业,所以他的成就就是定慧,定是不动心,慧是明了,样样清楚、样样明了。定慧现前,这叫三昧、叫正受。我们没有,我们现前受的是什么?苦乐忧喜舍,我们搞这个东西。要知道苦乐忧喜舍,六道轮回里头才有,六道之外没有这种受,都是享受三昧,享受定慧。定慧功夫有浅深不同,都属於正受,定慧的功夫愈深,享受的就愈自在,那是真乐,极乐世界。我们遇到境界现前起心动念了,自己立刻就警觉到,警觉又造业了。不只是行为,念头才生就造业,心动念是意地在造业,你说怎么得了?
念佛人就用这一句佛号,这个方法实在是殊胜妙绝,念头才一动,就把它转成阿弥陀佛,这叫真修行,这叫真用功,会用功。决定不能叫妄念相续,妄念相续就造业了。古人说:「不怕念起,只怕觉迟」,念是念头起来了,也就是讲分别执著这个念头才起来,马上就一句「阿弥陀佛」把它换过来,一句「阿弥陀佛」就是觉,你要觉得快。这是念佛法门比其他法门殊胜、容易。一句佛号就把你的妄念压住,把你的分别心取代了,执著的心取代了,贪瞋痴慢的心取代了,恢复你自性真诚、清净、平等、觉,这叫念佛。绝对不是「口念弥陀心散乱」,这个心还跟平常一样,那有什么用处?那种念佛人不能往生,只是跟西方极乐世界结个缘,阿赖耶识里头落一个弥陀种子,这一生不能往生,还是要搞六道轮回。我们要了解这个道理,了解事实真相,这一生要想往生极乐世界,永脱轮回,知道自己应该怎么修法,就是用这一句弥陀名号,顺逆境缘取而代之。
下面讲「策进五品而入六根」。「入六根」是什么?六根都相应。还是要从五品下手,就是这五个方法下手。普贤菩萨十大愿王教给我们,「恒顺众生,随喜功德」,这两句话很重要,是我们真正修行下手之处。十愿,每一愿里头都具足其余的九愿,这才叫普贤行愿,并不是每一愿是独立的,你这么看法就错了,跟经教完全相违背。《华严经》讲:「行布不碍圆融,圆融不碍行布」、「一即是多,多即是一」,给你讲得多清楚。说有次第,心念是圆融的,所以一法就圆满含摄一切法。我们怎样恒顺众生?礼敬、称赞、供养、忏悔都是恒顺。怎样随喜?也是礼敬、称赞、供养、忏悔对一切人事物,这叫修普贤行。普贤行也从五品位修起,也从观行修起。利根的人,观行里面就有相似,就有分证。在《华严经》看到,等觉菩萨没有舍弃五品的修行,五品修行是初信位菩萨修的,等觉菩萨还修初信位的法门,这叫圆修圆证。
我们自己决定不是上根,如果自己以为是上根人,那就是增上慢。不是上根,大概是中根,其实以为中根,我们都是增上慢。这十乘观法,它有上中下三根,中根从「真正发菩提心」到「道品调适」,这是中根,我们仔细对照,我们够不够这个程度?下根是从「对治助开」到末后「无法爱」。对治助开里面,一开端给我们讲「五停心」、「六度」。如果我们连这个都做不到,下下根这个位次我们都没有,所以想想有什么值得傲慢?都还自己以为了不起。不读教理真的不晓得,不知道天高地厚;多读读之后,我们气焰就下降了,就晓得不行了,比起其他修行人我们差远了。我们一生能够做到的,实在讲,很勉勉强强做到五品位而已。追随智者大师,能够达到智者大师示现这个程度就非常难得,这是我们一定要晓得的。
「而入六根」,这是我们身心与五品都相应,这个地位还是属於观行位。相似位是什么?像佛菩萨。观行位是学佛菩萨,还不像。相似位有一点像,有一点像是见思烦恼真断了,也就是说对世法、佛法决定没有执著,还有分别,这是相似,决定没有执著。到分别执著完全放下,完全断除了,你就是分证位。分证位是什么?妄想没尽。诸位要晓得,分证位是法身大士,相似位是四圣法界,观行位是六道凡夫。由此可知,分别执著怎么能够不断?你能够断执著,这是观行位,往生西方极乐世界生凡圣同居土。凡圣同居土里面也有三辈九品,看你观行功夫浅深。再能够离一切分别,你就生方便有余土,这比凡圣同居土高。如果再破一品无明,你就生实报庄严土,实报庄严土是法身大士。无明就是妄想,有四十一品,所以法身大士有四十一个位次:十住、十行、十回向、十地、等觉;到如来果位那叫究竟位,究竟只有一位,分证有四十一位。我们到什么时候五品能入六根?也就是说我们的身心跟五品完全相应。世间人常说的「念兹在兹」,那就是相应,念念没有忘记,念念没有舍弃,念念自行化他。
『第十、无法爱。莫著十信相似之道,须入初住真实之理。』
「法爱」是什么?对於修法的执著。「莫著十信相似之道,须入初住真实之理。」这都是位次上。十信菩萨,此地十信、初住都是讲圆教,这是天台止观。天台依《法华经》,《法华经》纯圆,所以此地讲的十信是圆教十信的菩萨。十信是相似之道,相似位,六即佛里的相似即佛。他的果报在哪里?四圣法界。诸位要晓得,声闻、缘觉、菩萨、佛,十法界里面的四圣法界就是十信相似位。他不是真实的,他在十法界里面,这是劝你;因为这些人,实在讲有禅定的功夫,定功很深,阿罗汉有九次第定,有智慧,定起作用就是智慧,我们凡夫人看,神通广大;可是这些人没见性,他们所用的心还是识心,不过他们用的识心用得正,我们用得偏,所以他们是正觉,不是正等正觉。诸位要记住,十法界里面的声闻、缘觉、菩萨、佛都是正觉。什么才是正等正觉?圆教初住以上,四十一位法身大士叫正等正觉,这个要清楚。
藏教里面的佛,都是属於正觉。由此可知,正觉里面层次也很复杂,也有浅深高下不相同。阿罗汉是正觉,辟支佛也是正觉,辟支佛比阿罗汉就高;藏教的菩萨也是正觉,又比辟支佛高;藏教的佛也是正觉,比菩萨又高了。这些位次我们都要清楚,都要明了,才不至於有贡高我慢。贡高我慢是大烦恼,贪瞋痴慢障碍自己的精进,因为骄慢现前,就自以为是,再向上提升就非常困难。这谁障碍你?慢障碍你,所以一定要断除。要知道「初住真实之理」,这是真实法,这是见性,「破一品无明,见一分真性」,这就是入圆教初住。初住所证得的理是自性,宗门讲的明心见性。十乘观法,我们就介绍到此地。
再看本文,《地藏菩萨本愿经》纶贯第十七面,倒数第二行,我们把文念念就好念了。
【天台依诸大乘经。立四种三昧。修十乘观法。直就阴心,显三千法,即从行观义。】
他讲的三观,三观第一个就是『从行观』。从行观里头最重要,就是你要懂得「四种三昧」跟「十乘观法」。『阴心』就是五阴之心,也就是八识,八识五十一心所。天台家说得都很踏实,天台大师发明「三止三观」,三止三观确实是他发明的,这个修行的方法好,非常踏实,我们凡夫有入手之处。这个方法很类似,世尊在楞严会上所说的修行的原理原则。但是那个时代《楞严经》没有传到中国,智者大师听说有这回事情,所以在天台山筑拜经台,每天向西方礼拜,求感应,希望《楞严经》能够传到中国来。他拜了十八年,天天拜,那分诚敬之心,不容易!所谓是「精诚所至,金石为开」,他老人家有这一分诚敬之心,感得后来般剌密帝把这部经送到中国来。
天台大师没有看过《楞严经》,经传到中国来之后,当时人注解《楞严经》,就用天台大师的三止三观,解说《楞严经》上讲的奢摩他、毗婆舍那、禅那,用天台教义来解释。他的代表著作是《长水疏》,诸位现在看到《楞严经》的注解《长水疏》,这代表古时候这一派,都是这个说法。到明朝交光大师舍弃这个讲法,根据《楞严经》的教义,提倡「舍识用根」。天台是用识,『直就阴心,显三千法』,这是用识,不是用根。可是交光大师说的理论没错,符合《楞严经》的经义,我们做不到。舍识用根,那是什么人?宗门里面讲上上根人,中下根没分,但是天台家所讲的中下根有分。交光讲得虽然好,我们做不到,《长水疏》虽然说得不及交光,但是我们可以用得上,所以古今注疏都好。
近代圆瑛老法师,他的《楞严经讲义》,我们学习就非常方便,他是融合古今的说法。他一生专攻《楞严经》,我们在《楞严经讲义》序文里面看到,他的序文写得很长,他二十五岁就发心学《楞严经》,《楞严经讲义》是七十四岁完成的,一生专修专弘。他在上海建一个「圆明讲堂」,圆明就是《楞严经》的教义。他办的学院是「楞严专宗学院」,专门攻一部经,这很正确。很可惜,他老人家向后没有传人,可见得这个事情难!我们学经教,要是止在名字位中就不能成就,最低限度要能够达到观行位。圆瑛法师是什么样的人物?我们仔细一看也是观行位,五品位。可是后来的学生,连五品位都没有,这是我们自己要知道,我们一生努力,实在讲也只能达到五品位,再向上很难。但是我们要努力,努力往上提升,这是诸佛菩萨对我们的期望。这是说明观行位,三种观法里面第一个是「从行」,第二个是「约法相」。下面再解释:
【又依诸经,於言句约事相法,入心成观。】
这里解释都很简单,可是理跟事都非常深广。这是就事法相来讲,要入心成观,怎样入心成观?前面说过,在倒数第四行当中:「二约法相,如观四谛五行之文,入一念心,以为圆观」,这一条是解释入心成观。所以佛所说法,如果我们不懂观法,观法就是他说法的表法,你要不懂这个意思,佛所说法真正的意思,你没办法了解。开经偈讲:「愿解如来真实义」,如来真实义是在言语之外,事相之外。事相,譬如我们这个讲堂,讲堂里面供养的佛像,供养的香花,这都是事相。这个事相是什么意思,你要懂得,你懂得才能入观。
我们供佛像,佛像代表什么?佛像代表自性觉,三种智,三种觉,佛像代表这个。三种智是自性本具的智慧,就是一切智、道种智、一切种智;三种觉,就是自觉、觉他、觉行圆满。它表这个意思,表的是性德,自性本来就有这三德。供养菩萨,菩萨表修德。我们修净宗的人,通常供养西方三圣,当中供养阿弥陀佛,两旁边供养观音、势至;观音表慈悲,势至表智慧,我们今天讲的理智。供养这两尊菩萨,让我们天天看到,提醒我们,我们的生活工作、处事待人接物要有爱心、要有理智,理智就不是感情用事,真诚的爱心就能把事情做得圆满,所以供像是表这个意思。佛菩萨形像面前供灯,古时候供灯都供油灯,点蜡烛,灯表光明,遍照大千世界。什么光明?智慧的光明,慈悲的光明,表这个意思。蜡烛慢慢烧就没有了,「燃烧自己,照耀别人」,用现在话就是服务社会、服务众生,舍己为人。让你看到这个事相,你能入一心,知道自己应该怎样作法。
我们今天对这个事相是一无所知,所以叫迷信。这是我们要知道,我们真正是在迷信,不知道信的是什么。今天佛教会衰落到这种地步,原因在哪里?没有人读经,没有人去研究经典,没有人去讲解经典,佛法衰了;不但衰了,佛法也可能就灭了。佛法如经所说,是一切众生苦海的明灯,我们要救众生,先要救佛法,要救佛法就要依教修行,就要认真努力在教理上下功夫,这是我们的正业。尤其是出家弟子,出家是干什么?就是干这桩事情。出家弟子不是盖庙的,释迦牟尼佛当年在世没有盖过庙。每天同学们在一起研究讨论,改正自己错误的思想见解、言语行为,大家在一块干这个的。生活过得很简单,过得很自在,与大自然相应,树下一宿,日中一食,对於世间五欲六尘、名闻利养决定没有贪瞋痴,过的是这个生活。
我们今天要想兴教,要想真正利益众生,还是要从这里做起,这是我们要明白觉悟的。许多人不晓得这个道理,以为出家一定要建一座富丽堂皇的道场,就觉得很荣耀,真的错了。这桩事情佛清楚,不是不清楚,他讲五五百年,佛讲第一个五百年是「戒律成就」,第二个五百年是「禅定成就」,第三个五百年是「多闻成就」,第四个五百年是「塔庙成就」,第五个五百年是「斗诤成就」,斗诤坚固。我们现在是第五个五百年,所以不建道场大家没事,相安无事,一建道场意见都来了,斗诤来了。在这种情形之下,如果恢复到树下一宿,日中一食,大家没事了,就不斗诤了,斗诤就消除了。
今天我们修道,说老老实实的话,要真正起死回生来挽救佛教,消一切众生的业障,就是住茅篷。茅篷从哪里来?自己盖,自己砍几棵树,搭个小茅篷,大家什么争执都没有,道心才能建立。现在国内有讯息给我,希望我回去落叶归根,我说:好!我是很多年都是这个希望。我回到国内,我建道场就是建茅篷,决定不要建房舍,要建茅篷。大家在一起共修建个大茅篷,每一个人自己的寮房,自己建个小茅篷,我们去过这种出家人的生活。实在讲,真正回大陆我们可以过托钵的生活,道场不要烧饭,我们教化的一个地方,乡下这些老百姓他们也欢喜,我们去托钵。过这个生活好,真的是与人无争,於世无求,让大家把贪瞋痴慢都除掉,天下就太平了。如果贪图享受,造罪业,现在享受不错,死了以后三途去了,那个苦可有得受了。现在苦一点,将来最低限度也生天,也享天福。你们有同学想跟我去,跟我去将来都住茅篷,连这样的房舍都没有了,这才真正如法。如理如法的修行,决定有好处。下面再讲「托事」,这是第三种观法。
【托事相。如王舍耆闍,名从事立。借事为观,以导执情。即如方等普贤,其例可识。】
『执』就是执著,『导』是疏导,疏导我们的情执。『即如方等普贤,其例可识。』「托事」跟前面「约法相」不一样,前面约法相是著重在法相上,这个地方著重在事相上。经上讲的王舍城耆闍崛山,这是属於事相;佛菩萨的名号也是属於事相;像经典方等,方等属於事相;普贤、文殊、地藏,这都属於事相;从事相上,就了解它的含义。所以说是,佛法里头无有一法不是表法的深义,你能从这个地方去契入,才能成就圆观。底下这个文我们念下去:
【托事。谓心为能托,依正事为所托。附法,谓心为能附,诸法门为所附。即事法二观之义。】
『依』是依报,『正』是正报。依报、正报这些事,这是所托。『附法,谓心为能附,诸法门为所附。即事法二观之义。』这里面含义的差别,我们一定要清楚,一定要明了,然后我们在佛法当中学会,无论是对事相,无论是对法相,都能够随缘作观。作观就是我们一般讲的启示,在事上有启示,在现相上也有启示,启示就生智慧,智慧才得真正的受用。这是先把名相说出来,然后再教给我们如何在事相、法相上去修观;也就是怎样去看一切事相,看一切法相,在事相、法相当中得到智慧的启示。下面也举了一些例子,教导我们修学一些原则,这段文在第十八面。
我们今天时间到了,明天再来研究这一段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