地藏菩萨本愿经 (第三十三集) 1998/5 新加坡净宗学会 档名:14-012-0033
请掀开经本《科注》卷中第一百三十八面:
【又於过去。有佛出世。号波头摩胜如来。若有男子女人。闻是佛名。历於耳根。是人当得千返生於六欲天中。何况志心称念。】
这是地藏菩萨为我们说第三尊佛的德号,时间比前面第二尊又要久远。这一尊佛的名号叫『波头摩胜如来』,「波头摩」是梵语,意思是红色的莲花。佛在经上讲,通常讲四色莲花,实际上莲花的色彩不只四色,四色可以说是四原色,四色要是互相配合起来,就能够变化无量无边的色彩。经里面说一切色彩当中红色最胜,当然是从众生习尚上所说,佛法是平等法,可是众生偏爱红色,大概古印度也是如此,中国人也喜欢红色,可是外国人不一定喜欢红色,所以色彩到底哪个最胜,这很难讲,完全看众生的喜爱。这是就当时印度,中国环境也是如此,都喜欢红色的莲花。
假如说有男子女人,听到这个名号,历於耳根就能得这样殊胜的果报,修因得果,我们能相信吗?所以关键还是著重在「闻」,『闻是佛名,历於耳根』,这八个字重要。「闻」不是我们听到人家念佛,我们听到了,哪有这样殊胜的利益!这一种闻名通常只可以说,「一历耳根,永为道种」,那个功德的确也非常殊胜。但是要得一千次往返六欲天中受福报,这是不可能的事情;只是在阿赖耶识里面,种下一个成佛的种子,就是《法华经》里面所谓「一称南无佛,皆已成佛道」,是这个意思。
如果这个「闻」是三慧当中的闻,那这个果报就会现前,闻名解义,不是不解义。红色莲花,他能够解这个义,莲花出污泥而不染,他从这个地方醒悟过来,自己生活在红尘里面、六道之中,特别是欲界,能够不染五欲六尘,这个功德就大了。如果能把五欲六尘都放下了,那他的果报不只欲界天,他就证果了,对於世间欲尘他淡了、轻了,不像过去那样的分别执著,所以他能从人道超生到天道,道理在这个地方。「历於耳根」就是他记在心上,听到这个名号,他心里面有所领悟。
注解里面也注得好,在一百三十九面第二行,我们把这个念一念:「表闻名者,虽生欲天」,虽然是生在欲界天;「实不著麤弊五尘」,对粗俗的五欲六尘,他已经不执著,他已经能放下;「以解离闻性本空,生天亦寂。以空处即假,权示天身,以度实生著欲之者」,这一听就开悟了,开悟他确实有能力超越,但是他的慈悲心很重,他还留在欲界天,度欲界还有贪著五欲享受的那一类众生,度他们。欲界天还是有五欲六尘,不过比人间淡了,欲界六层天愈往上愈淡薄。他注解末后说得好,「佛莲千瓣,表千法明门,故云千返」,所以『千返』也不是真的指一千次,不要落实,是表法的。一处表法,我们要明了,处处都是表法。闻法著重在悟入,如果不能悟入,这个利益你就得不到了,悟入真能够得利益。所以称念佛名,对於佛名的意义不可以不知道,特别是阿弥陀佛名号功德不可思议,为什么不可思议?哪些不可思议?你要能清楚、明了,能说得出来,然后你才真正能有感受,契入这个境界。末后说,『何况志心称念』,「志心称念」回向净土必得往生,这是我们一定要晓得。志心是一心称念,妄想、分别、执著统统都没有,纵然断不尽,一定也很淡薄了,这时候才能够志心称念。志,专志。再看下面一段:
【又於过去。不可说。不可说。阿僧只劫。】
这个地方把数字说出来了,这个数字很大很大。
【有佛出世。号师子吼如来。若有男子女人。闻是佛名。一念归依。是人得遇无量诸佛。摩顶授记。】
『师子吼』是比喻立名的,比喻佛说法的威德。佛说法面面俱到、理事圆融,能令世间一切魔外种种辩才,都屈服於佛说法之中,所以比喻作「师子吼」,这是取佛说法的状况来立名号。『一念归依』,后面讲他的果报,『男子女人,闻是佛名』,闻佛名就想到佛说法的威德,所以是「一念归依」。从一切邪知邪见回头,依佛所说的正知正见,佛的教诲是正知正见,这就相应,这是真正的佛弟子。我们知道佛家常说,「佛氏门中,不舍一人」。佛讲的话决定没有妄语,只要你的心行相应,就得诸佛如来保佑,得诸佛如来加持,这就是『摩顶授记』的意思。你的心跟佛心相应,你的行跟佛行相应,哪有不得诸佛如来加持的道理!佛为什么要加持你?目的是广度有情,你今天发心帮助佛广度有情,佛当然加持你,如果你起心动念只顾自己,佛想加持都加持不上,这个道理我们一定要懂。度众生从哪里下手?从这一部《地藏经》下手就最好,这一部《地藏经》确实可以度末法九千年的众生;末法是一万年,已经过去一千年了,往后还有九千年,真正能度。这一部经里头内容深明因果,果然能够依教奉行,必得一切诸佛摩顶授记。再看下面第五尊佛:
【又於过去。有佛出世。号拘留孙佛。若有男子女人,闻是佛名。志心瞻礼。或复赞叹。是人於贤劫千佛会中为大梵王。得授上记。】
这一尊佛『拘留孙佛』,是不是我们现在贤劫当中的佛?小注里头有说,不是释迦牟尼佛给我们讲贤劫,注解上讲「此非贤劫第九,减至六万岁时出世之佛」。后面又告诉我们,「《准万佛名经》,有无量七佛之名」。这个解释得好,同名同号的佛菩萨很多,劫也有同名的,世界也有同名的,所以确定不是我们这一个贤劫里面的拘留孙佛。如果是我们贤劫的拘留孙佛,那应该是要放在前面,他距离我们近,他这里面的排法是愈说愈远。「拘留孙」是梵语,翻成中国的意思是「所应断」,又翻作「作用庄严」,实在讲第一个名字好。什么东西你应该要断?烦恼应该要断,生死应该要断,所以他的名号从这个地方来建立的,就是佛法常讲「断德」。大乘法里头常说,见思、尘沙、无明是应当要断的,断见思证小乘阿罗汉,出了六道;再断尘沙,再破一品无明,就出十法界,这是入一真法界。一真法界里面还有四十品无明,这四十品无明断尽了,证得究竟圆满的果位,这个意思在梵语就称拘留孙。所以这个名号,听到这个名号自己就知道要断烦恼,要认真去学习。
烦恼在哪里断?就在境缘之中,也就是在生活里面,境是物质环境,缘是人事环境,物质环境里面有顺境、有逆境,人事环境里面有善缘、有恶缘,善缘顺境不生贪爱,恶缘逆境不生瞋恚,那你烦恼就断了。善缘顺境里面还生欢喜心,你生烦恼了,恶缘逆境里头心里不高兴,生瞋恚了,你的烦恼就又起现行。所以在哪里断?在日常生活接触一切人、事、物当中去断。真正会断烦恼的人,对於一切人、事、物常存一个感恩之心,没有这些境界现前,你的烦恼怎么能断得了!天天在这个环境里面,先断瞋恚,再断贪爱。瞋恚非常严重,佛在一切经论里面告诉我们,「一念瞋心起,百万障门开」,心里小小有一点不高兴,你的功德全部都毁掉了,「火烧功德林」,这是我们不能不知道的,不能不警觉的。谁把你的功德毁掉?是你自己毁掉自己的功德,决定不可以怨天尤人,外面任何力量不能毁你的功德。外面恶缘逆境现前你要接受,那有什么法子?你的心被境界转,过失在自己。佛教给我们修行就在这里练功夫,练到心不为外境所转,自己在境界里面做得了主宰,你的功德就成就了,你的功德就保住了,所以忍辱波罗蜜能成就。
《金刚般若》里面佛给我们说得那么详细,布施波罗蜜是你在积功累德,要靠布施、持戒。忍辱波罗蜜能保持,使你的功德不坏,功德不失。你不能忍,你布施、持戒的功德全毁掉,毁掉之后你得什么?得福德。福德没有关系,你脾气再大,性情再不好,你有大福报,将来到哪里去?《华严经》上讲,将来到阿修罗道去享福,阿修罗道脾气很大,嫉妒、瞋恚心很重,他有福,所以阿修罗有那么大的福报,都是在佛门里面修的,就是敌不过外面境界的诱惑,常生烦恼。这些地方我们一定要学佛菩萨,在一切境缘当中修什么?修「如如不动」,修「不取於相」,你就成就了。《金刚经》上这两句话,是大乘菩萨从初发心一直到成佛,修行的总纲领、修行的秘诀。外不著相、内不动心,可以和光同尘,成就自己的道业,也成就度化一切众生。度众生,经上说了几万遍都不止,佛教给我们「受持读诵,为人演说」,这一句说多少遍?单是一部《金刚经》那么薄薄的五千多字,这一句就说了十几遍,遍数说得愈多,这句话最重要!
「受持」,我们对佛的教诲要接受,要认真做到,那叫受持。「读诵」是天天温习经典,天天听佛教诲,把经读一遍就是佛教导我们一遍,天天要读,天天要接受佛的教诲,你要一天不读,就忘记了。说实在话天天读诵,我们还犯过失,那要不读诵还得了!为什么天天读诵还犯过失?这里面的原因,第一个经不起外面境界的诱惑,第二个自己烦恼习气太重,降伏不了,所以天天读诵大乘还造罪业。这怎么办?造罪业不怕,加功用行,如果不加功夫必定堕落。怎样加功?一定要有正信、正解、正行,佛教给我们努力去做到,这真修、真干!从哪里做起?我们在前面讲过,佛在《观经》教我们从三福做起,而这一部《地藏菩萨本愿经》,就是三福详细的说明。三福总共十一句那就是《地藏经》的纲领,全经所说都没有离开这十一句,你要晓得这十一句怎样作法,要熟读《地藏菩萨本愿经》。这一部经里面将业因果报说得很详细,特别是五逆十恶的业,我们决定不能去犯,犯了决定堕恶道,在恶道里面出离很难很难,这一定要晓得。
学佛没有别的,克服自己的困难而已,儒家教学也是讲这个功夫,「克己复礼」,克服自己的烦恼,克服自己的习气,你才叫真修行。说老实话真正修行,不是说你每一天读多少部经,《无量寿经》一天念十遍有什么用处?还造罪业。不是说你一天念多少声佛号,古人讲一天十万声佛号,喊破喉咙也枉然。真正修行功夫得力是一念回心,把轮回心转回来变成菩提心,叫真修行;平常我们造的轮回业,转过头来变成菩萨业。换句话说,我们在没学佛之前,过的是六道轮回生活,学佛之后,过的是诸佛菩萨的生活,那就对了。诸佛菩萨在境界里面有没有欢喜?诸佛菩萨在一切境界里面有没有懊恼?没有!决定没有。可是我们在经典上看到,诸佛菩萨示现的现相,他也有欢喜、也有烦恼,那是什么?那是教化众生的手段,不是真的,正如永嘉所讲「分别亦非意」,他是表演,舞台上表演,演给舞台下面的人看的,不是自己真的喜欢、真的烦恼。种种表演帮助众生觉悟,心里面确实一尘不染,确实外不著相,内不动心。念念示现这个身在世间,为谁?为一切众生,绝不是为我,绝不是为我这个身,这是菩萨的思想、菩萨的行为,是我们应当要学习的。所以我们要学佛,断尽一切烦恼,断尽一切习气,你得从这里去干。
世间人无知,佛菩萨以极真诚的心待众生,极清净慈悲心待众生,众生迷惑、无知,不但不领情,还要糟蹋佛菩萨。像经上常讲,毁谤、侮辱甚至於陷害佛菩萨,佛菩萨有没有起心动念?没有。佛菩萨为什么不起心动念?佛菩萨对於他过去、现在、未来,清清楚楚、明明白白,这个众生无始劫来的业障习气现行,那有什么法子?虽然慈悲教诲,但他不觉悟,这是佛在经上常常感叹的「可怜悯者」。他造作谤佛、谤法、谤僧,造作这个恶因,必堕阿鼻地狱,你说可怜不可怜?我们要问:这种人有没有救?还是有救的,只要他一口气没断,能够回头就有救,他不肯回头那就没救了,所以要知道回头。
像《阿闍世王经》里面所说,他造的是五逆十恶,但是临终的时候能回头、能觉悟,真实忏悔了,所以他念佛往生西方净土品位还挺高的,上品中生。他为什么不上品上生?忏悔还不够圆满。所以造作极重罪业,临终念佛往生属於忏悔往生,品位高下看他忏悔的功德,要是究竟圆满的忏悔,那当然是上品上生。阿闍世王忏悔的功夫相当不错了,真的是一般造罪业的人做不到。但是只要能往生,凡圣同居土下下品往生,那就是真实的成就,所以我们要劝导一切造作重罪的众生,要知道回头,改过自新。这个例子,诸佛如来、诸大菩萨在历代所示现的事迹里面,我们看到很多很多。
过去在印度天亲菩萨就毁谤三宝。他最初学小乘,在小乘法里面他造五百部论,这个人是聪明绝顶;「论」就是一切经的注解,他毁谤大乘。他的哥哥无著菩萨是学大乘,哥哥有善巧方便,诱导他契入大乘,他修学大乘之后,才知道自己犯了很大的罪业,他求忏悔。因为用言语毁谤,所以他在佛面前想割自己的舌头忏悔;手写文章,把手斩掉来忏悔。哥哥说不必,你过去用你的舌头毁谤大乘,你现在为什么不用你的舌头再赞叹大乘?你过去这手写文字毁谤大乘,现在为什么不用手再写文字赞叹大乘?他从这里觉悟过来,所以又为大乘造五百部论,历史上称为「千部论师」,可见得佛氏门中真的回头是岸。这个例子几乎代代都有。
我们看最近的印光大师,你们诸位去找《印光大师行业记》,就是印光大师的传记,在《全集》里头有,你们每一个人手上都有一套《全集》。你看印光大师传记,他老人家年轻的时候毁谤三宝,他是读孔子公的书,以儒家为正统,佛法是旁门。到以后接触佛法之后,才知道自己造作罪业,过去错了。他能够忏悔、回头,出家修行弘扬佛法,洗除年轻时候所造的这些毁谤三宝的罪业。以后我们晓得,他是大势至菩萨再来的,换句话,他一生所作所为是演戏,演给我们看的。他那不是真的,演给我们看,知道我们这一代,毁谤三宝的事情非常容易犯,犯的人很多,他老人家做一个榜样给我们看。犯了这些重罪依旧可以得度,我们在史传里面看到太多太多了。要紧的是回头,要紧的是断烦恼、断习气,要把这桩事情看重,要把这桩事情摆在我们日常生活当中,当作第一桩大事来做,我们这一生修学才有成就可言。我们帮助一切众生修学佛法,才有功德可言,否则的话,你帮助一切众生修学佛法都是福德。福德跟功德不一样,《六祖坛经》里面讲得很好,了生死、出三界福不能救,再大的福德也不过是到天上去享福而已,出不了三界,功德可以出三界,功德、福德我们必须要辨别清楚。以清净心修一切善法,断一切恶法是功德,以杂染心断恶修善是福德,关键在此地。
这个人闻名,『志心瞻礼』,这就是受持了,若不受持不可能叫志心瞻礼。可能有「瞻礼」,但没有「志心」。这是真心,真诚心瞻礼。『或复赞叹』,「赞叹」是利他,自行化他。『是人於贤劫千佛会中为大梵王』,「大梵天王」,这个福报就大了,为什么?他能断恶修善。当然跟前面讲是一个道理,实际上说这个人是真正菩萨,菩萨跟凡夫是一念之间,一念转过来就是菩萨,转不过来就是凡夫,佛菩萨跟凡夫就是一个观念不一样。一念转过来了他是菩萨,菩萨为什么去当大梵天王?以大梵天王的身分,帮助这些天人断烦恼,天人的烦恼习气没有断尽,所以出不了三界。他能断,再现身说法为别人断,所以『得授上记』,「上记」是成佛之记。青莲法师注子里面,引经据典也有不少公案故事都可以看,都值得参考。我们再看底下一尊,第六尊:
【又於过去。有佛出世。号毗婆尸。若有男子女人。闻是佛名。永不堕恶道。常生人天。受胜妙乐。】
『毗婆尸』是梵语音译的,意思叫「胜观」,胜是殊胜,观是观察。我们凡夫对於一切万物往往看偏差、看错了,换句话说就是不殊胜。这个殊胜是对於一切诸法的真相,看得清清楚楚、明明白白,这个观就叫胜观。我这个讲法大家听了一定觉得含糊笼统,我们没有办法学习。实在讲「观」就是你的观念。《楞严经》上说得很好,什么样的观才是真正殊胜之观,交光大师在注解里面教给我们「舍识用根」,那真正是名实相应的胜观。说得虽然不错,我们凡夫做不到,凡夫用的是第六识,用的是意识,舍识用根那就不用意识了。根是根中之性,也就是说我们用「见性」见色,这个观就殊胜。诸位要晓得楞严会上,佛给我们讲得很清楚,观世音菩萨他所修的法门就是这个,「反闻闻自性,性成无上道」,观音菩萨提出的修学报告,他怎么修行成功的?就是用根中之性,根中之性是真心;换句话说,用真心,不是用妄心。用见性见色,见色那就不是色尘,我们用「眼识」见色是色尘,尘是染污;如果用「见性」见色,就见色性,禅宗里面讲的明心见性。他们本事大,我们非常差劲。用「闻性」闻声性,用「鼻性」嗅香性,「舌性」尝味性,明心见性。我们很糟糕,我们六根接触外面六种境界是六种污染,人家六根接触外面六种是见性,所以见性之后才说,「头头是道,左右逢源」,那当然,六根所接触的都是真如本性,见性成佛。
见性的是什么人?给诸位说圆教初住菩萨,所以我们就晓得,《楞严经》上二十五位菩萨都是圆教初住菩萨。这是我们从《楞严经》上去看,二十五圆通章,二十五位菩萨示现都是说他们自己,用什么方法修行证果的,他们做一个代表。这二十五是二十五大类,每一类里面数量很多很多,他们就代表八万四千法门,无量法门,将无量法门归纳为二十五类,不是法门就是二十五种,你一定要懂这个道理。这二十五个人都是圆初住菩萨,观世音菩萨在楞严会上示现的身分,是初住菩萨;在《华严经》上示现的身分,将来到五十三参诸位读到是第七回向;在《法华经普门品》里面地位是等觉菩萨,所以在哪一会他用什么样身分来示现。
这个地方我们把话再说回来,应该从哪里下手?实际上我们每一个人,用六根接触外面的境界,第一念是见性见,我们睁开眼睛看外面的境界,还没有起心动念,还没有分别执著的时候这是第一念,这一念佛知佛见,这一念是见性。可是凡夫没有办法保持,到第二念就起分别执著,第二念就落到意识里头去,你能够永远保持第一念,你不就成佛了吗?没有分别、没有执著,没有起心、没有动念,眼睛睁开看得清清楚楚、明明白白,这时候是见性见色性,你的见是真实的,外面色也是真实的,诸位晓得这就是一真法界。可是第二念起来他就有分别、有执著,妄想、分别、执著立刻就现前。从这个地方我们就体会,佛菩萨六根接触六尘境界,跟我们不一样的地方到底在哪里?为什么人家是一真法界?因为离一切妄想、分别、执著,时空是一不是二,没有过去、现在、未来,没有十方,是在这个境界里头。第二念起来的时候,妄想、分别、执著现前,就把一真里头变现出无量无边的障碍。不只十法界,十法界是讲大别,「十」,实在讲不是数字,「十」表无尽、表无量,道理在此地。
大乘佛法里面叫修行,修行叫修观,不仅仅是宗门修观,教下也修观,止观。所以修观在我们佛法修行,也是一个总纲领,在佛门里术语叫「大陀罗尼门」,是个总纲领。不会修观的,才教你老实念佛求生净土,带业往生,修观就不带业。你念念是清净平等觉,这就是佛家常讲「一念相应一念佛,念念相应念念佛」,与什么相应?清净平等觉。清净,不执著,没有执著;平等,没有分别。不分别就平等,不执著就清净,没有妄想就觉了。清净、平等、觉就是把妄想、分别、执著断掉了,你能与这个相应,那当然成佛了,佛就是清净平等觉,清净平等觉就是我们自己的自性。所以一个念头起来就坏了,那个速度之快,比光、比电不知道要快上多少倍,快速堕落,快速的在变化。我们明白这个道理,了解这个事实真相,才真正懂得佛在大乘经上常讲,「生佛不隔毫端,就在一念之间」。
我们的看法,我们六根跟六尘境界的接触是错误的接触,诸佛菩萨的接触是正确的接触;他是大觉的接触,我们是迷邪的接触。这桩事情佛跟我们说清楚、说明白了,转变在自己,佛菩萨没有办法帮助我们转变,转变在自己,修行在个人,佛菩萨再慈悲,没有办法帮助我们转变。我们自己懂得转变、肯转变,佛菩萨看到欢喜。我们不懂转变、不肯转变,佛菩萨也无可奈何。这是说毗婆尸佛「胜观」的意思。
注解里面末后他引用《大庄严论》一首偈,在一百四十二面最后一行,这个偈子四句我们要记住。「无病第一利」,利是利益,什么叫真实的利益?没有病。「知足第一富」,世间人追求富贵,什么是富?知足是富。过去佛弟子三衣一钵,日中一食,树下一宿,这是第一富,知足。「善友第一亲」,诸佛菩萨是我们的善友。「涅盘第一乐」,涅盘跟前面讲过,涅盘的意思玄奘大师翻得好,「圆寂」,功德圆满,清净寂灭,这是第一乐。他末后这两句话,「此乃受即不受,无受即受也」,这两句话的味道很长、意义很深。我们明白这个道理,果然能回头、能觉悟、能认真的学习,说这个『男子女人,闻是佛名,永不堕恶道』,他当然不堕恶道。『常生人天,受胜妙乐』,他这个「胜妙乐」,就是末后这个偈子所讲,绝不是世间五欲六尘之乐,绝不是世间名闻利养之乐,你要把这个看作乐,那就大错特错了。这种乐,佛法里面讲乐是坏苦,不是真乐。胜妙乐是真乐,末后这首偈子实际上就是解释「受胜妙乐」,他说「受即不受,无受即受」,这才是真正的胜妙乐,与前面因行里头「胜观」相应,胜观才得胜妙乐。我们看下面第七尊:
【又於过去。无量无数恒河沙劫。有佛出世。号宝胜如来。若有男子女人。闻是佛名。毕竟不堕恶道。常在天上。受胜妙乐。】
『宝胜如来』,「宝」是珍宝,我们世间世人重视所谓七宝,这是佛经里面常说的。古人重视,希望拥有;现在人也重视,也希望能够获得。有了宝物代表你的财富,可以使你物质生活富裕而没有缺乏。佛法里面也有宝,宝此地注解里面所说的四宝:「常、乐、我、净」,这是出世间的四宝,也是大家都希望得到的,比配物质上来说。而实际上讲应当说三宝,佛、法、僧三宝,三宝里面才有常乐我净。离开三宝,常乐我净到哪里去求?求不到。三宝,大家知道佛、法、僧,但是三宝真正的意思知道的人不多,所以我们看到许多人皈依三宝,他是不是真的皈依?没有皈依,做了那一个仪式,那个仪式是空的、是假的,是形式没有实质。为什么?他不明三宝、不解三宝,所以他也不得三宝。受过戒的人都晓得戒有戒体,他戒体得不到。三皈也是戒,同样一个道理,他得不到戒体。戒体是什么?是自性。
三宝,六祖惠能大师在《坛经》里面讲得好,佛宝是自性觉,法宝是自性正,僧宝是自性净,我们受持三皈的时候,有没有得到自性的觉、正、净?如果你在受持三皈的时候得到了,那你是真的三皈,经上讲皈依是讲这个,不是讲形式。「皈」是回头,从哪里回头?从过去迷、邪、染回头。「依」什么?依自性觉、正、净,这真皈依,这一念回归了,这是真佛弟子。如果没有舍迷、邪、染,不依觉、正、净,那这个皈依是冒名的,说得好听一点,天台家所讲的六即里头「名字皈依」。名字皈依是什么?有名无实,一点作用都不起。真正得用处的时候,你最低限度要「观行皈依」,如果我们修学不能契入观行位,只在名字位上,那就落空了。名字位上说老实话,很容易造罪业,很容易堕三途;入观行,大致上观行功夫得力,可以得到人天福报,不会堕落三途。如果入「相似位」,那你有成就,你在菩萨道上就修行证果了。相似位是什么果位?要以《华严经》的果位来说,「相似即」就是十信位的菩萨,你转凡成圣了。「分证」的三皈,那就是圆教初住以上。
皈依的功德不可思议,是你要真皈、真依,佛在经上讲你真正皈依,有三十六位护法神日夜保护你,这当然的事。他为什么保护你?尊敬你、佩服你、仰慕你,不是哪个人派他来保护的,自动来保护你。这才叫三宝。自性觉、正、净才是三宝,这是佛家修行证果的总原则、总纲领,一入佛门第一堂课,就把修行证果的总纲领传授给你,这叫做传授三皈,让你这一生、生生世世,向著这个方向、这个目标努力迈进,你就能成菩萨、成佛。佛法的教学实在是美满到极处!真实的圆满,一开端就把这条路指清楚、指明白。
可是现在我们常常看到,皈依是皈依某一个法师,这完了。「皈依某个法师」这个流弊,由来已久,我们从蕅益大师的著作里面看到。蕅益大师是明末清初的人,他在当时就指出皈依的误会、错误。由此可知,在那个时代,距离我们五百年,五百年前就是「皈依某个法师」,不是皈依三宝。这是我的师父,那个不是我的师父,这是破和合僧。僧团是和合一家人,他这些皈依弟子在里头有分别、有执著,这是我的师父,这是我师父道场我要拥护,那个不是的我要排斥,就破和合僧。破和合僧大家知道,造无间地狱的罪业,换句话说,你不皈依还不造这个罪业,皈依之后造这个罪业,最后归到哪里去?归到阿鼻地狱去,这糟糕不糟糕?大错特错!
为什么会产生这种错误?一念迷情,一念自私,铸成大错。这种错误的面逐渐扩大,使一般人对於皈依真正的意思迷失掉,不但影响的面扩大,影响的时间久了,代代相传,我们都以为这是正确的,谁能发现这是错误的?我们要是不读《六祖坛经》,要是不读蕅益大师这些著作,我们怎么会知道?《坛经》里面给我们启示,六祖传授皈依,他居然不说「皈依佛、皈依法、皈依僧」,他不是这个解释,他说是「皈依觉、皈依正、皈依净」。我早年读这个经的时候,这给我很大的启示,他为什么这么说法?他是唐朝时候的人,距离我们现在一千三百多年,想必在那个时代,大家对於三宝就已经迷了,迷在佛、法、僧里面,不知道佛、法、僧表法真正的意思,所以他才说「皈依觉、皈依正、皈依净」,然后又说「佛者觉也,法者正也,僧者净也」,他这个说法。他之所以这样说法,对那个时代的人,必定是那个时代人已经对於佛、法、僧真正的意义迷失了,所以能大师传授三皈,有他另外一种讲法,唤醒大家回头,这很有道理。
佛家要修行证果,头一个要把「我」舍掉、把「私」舍掉,你执著有个我一切都为我,执著有个私的念头,这是轮回心造轮回业,不是佛法。佛法,佛是觉的意思,佛法是觉悟之法,你有一念私情夹在里面,你是迷法,是迷惑颠倒之法不是佛法。我们今天将迷染法看作佛法,你在佛法修学会有什么成就?这个道理不能不知道。所以觉、正、净是宝,是宝中最殊胜者,三宝都是属於自性,不在外面也不在别人。
释迦牟尼佛没有教我们皈依他,早年是教我们皈依佛、皈依法、皈依僧,没有说是皈依他,大家都懂得自性觉正净是三宝,叫自性三宝。但是对於形相上的三宝要懂得尊重,为什么?没有形相的三宝,你怎么会知道自性三宝,必须要用形相的三宝常常启发你、诱导你,让你时时回归自性三宝,所以形相就起了很大的作用。我们见到佛像、听到佛名,立刻就回归自性觉,看到经书、看到法物,就能回归到自性正,看到出家人形相,就知道回归自性净,所以形相的功德是无量无边。形相时时刻刻在提醒我们,如果没有这个形相,很容易忘掉,又迷惑、又颠倒、又造业,继续还要受苦报,这才是真正的三宝,真实三宝。『若有男子女人,闻是佛名』,闻名就皈依了,闻名就回头了,毕竟不堕恶道,他的生活、他的行为能与自性觉正净三宝相应,他怎么会堕恶道?纵然造作恶道的因,恶道的缘断了,所以不堕恶道。『常在天上,受胜妙乐』,这一句跟前面「常生人天,受胜妙乐」是一个意思。再看第八尊:
【又於过去。有佛出世。号宝相如来。若有男子女人。闻是佛名。生恭敬心。是人不久。得阿罗汉果。】
前面一尊「宝胜」,这一尊『宝相』,宝胜的意思广,宝相完全是从形相上来说的。但是说到相,我们就要想到性,为什么?相是性变现的,性是能现能变,相是所现所变。我们就最浅显的地方来看,佛具足三十二相八十随形好,闻佛之名我们就体会到宝相。佛的宝相怎么来的?修因所得的果报。人人都希望相好,都希望相貌庄严美好,要知道这是果报。容貌是果报,体质也是果报,你的身体健康长寿是果报,容貌好丑也是果报。修什么样的因得什么样的果,三十二相八十种好是属於果,修的是什么因?江味农居士《金刚经讲义》里面,引用的这些经典可以去参考,你在这个经典原文去找,查《大藏经》太麻烦,《金刚经讲义》很普遍,诸位手上都有,你去看看。
譬如佛的广长舌相是好相,什么因修成的?生生世世不妄语。所以你要真正修善因,你才得善果,得善的宝相,如果不是修善因,你的相貌就不能够圆满。世间人也有一些好相,福相,你仔细去观察,他是福相,他不是宝相,宝相里面有真、有善、有美,福相里面有美,它没有真、没有善。所以与这些人接触,我们现在人讲磁场,你跟他接触的时候,那个磁场不会感到很舒适,不会感到很欢喜,这就是他只有美,他没有真、没有善。
如果我们接触一个修行人,他没有地位,他也没有财物财富,他是一个很平常、很普通的人,他长得也不美,可是他有真心,他善良,我们跟他接触的时候,那磁场不一样,感觉得很舒适,那个相叫宝相,诸位细细去体会,你逐渐就明了了。「宝相如来」,我们读到这个名号,立刻就要懂得修因证果,正是表种善因得善果,表这个意思,你听到这个名号,就能够断恶修善。恶就是烦恼习气,你能断见思烦恼,能断十恶,能修十善,这是你修行证果的基础。
经文末后说,『若有男子女人,闻是佛名,生恭敬心。是人不久,得阿罗汉果』。注解里头有一段话我们念一念,在一百四十四面倒数第二行,末后一句看起。他说「今约藏教以对圆位」,藏教是小乘,圆教是圆满的大乘,把他们断证位次做一个比较,「则初信至七信」,这是圆教,圆教初信菩萨到七信菩萨,「三界见思任运断尽,与藏教第四果阿罗汉齐」。由此可知,此地讲「得阿罗汉果」,不是真的小乘阿罗汉,是什么?是大乘初信到七信位的菩萨,这个意思在此地。
因为《地藏菩萨本愿经》是大乘经,不是小乘经,怎么会证小乘果位?是用小乘果位来比喻他断烦恼层次,见思烦恼断了,这才能得宝相庄严。所以我们看人,人的心清净他有一个清净相,人很慈悲他有一个慈悲相,这个人很凶恶,他有个凶恶的相,你细心观察,所谓是「诚於中而形於外」,相貌就是你自己心理情绪的一个表现,从你的相状能够知道一个人的心,你的心理、思想,知道你的情绪。所以断恶修善,积功累德就修因证果了。下面经文这是第九尊:
【又於过去。无量阿僧只劫。有佛出世。号袈裟幢如来。若有男子女人。闻是佛名者。超一百大劫生死之罪。】
这是『袈裟幢如来』,什么叫「袈裟」?注解里面说,「此约庄严标相,以彰佛德洪名」,下面引「《心地观经》云,袈裟,即是如来宝幢之相」。先要懂得袈裟的意思,袈裟是梵语,它的意思是杂,颜色杂色叫袈裟色,它不是一个单纯的,是个混杂的,凡是混杂都叫袈裟。所以托钵,这一钵饭叫袈裟饭,为什么?许多人家供养的,饭菜合在一起。我们这个衣,衣为什么称袈裟?各种颜色混合在一块染的,所以它不是正色。正色是五色,红黄蓝白黑这是正色,黑色也是正色。佛弟子不著正色,这衣叫染色衣,五种颜色混合在一起染成这个颜色,这叫袈裟,袈裟是从颜色上来说的。
在过去,也是在佛的衣质料上说,它也是混杂的。因为古时候托钵这一钵饭容易,大家供养容易。古时候资源缺乏,布都是手工织的,所以得一件衣相当不容易。衣从哪里来?衣从这些在家人,他们穿破旧的衣服,不要了,丢掉了,出家人把它捡来。可是诸位要晓得,印度人的衣是一块布裹在身上,他穿旧、穿破丢弃了,出家人把它捡起来,里面还有可以用的,破的那些地方把它剪裁掉,这样多剪几件,把它拼拼凑凑就拼成一条衣,所以这个也是袈裟。拼成之后,当然布的料不一样,颜色不一样,所以缝制起来之后再染色,这叫袈裟。由此可知,袈裟真正的意义是随缘而不著相,衣食住行都随缘,决定没有挑剔。佛在世间,在生活上衣食住行都无心,无心就是无有分别心、无有执著心,随大家的供养什么都好,总是以清净心、平等心来看待,这就对了。
『幢』是高显之意,这是表法。佛家的生活态度,这样明显告诉世间一切众生,这就是自行化他,教大家在生活上不要过分的执著,不要过分的贪图享受,你一切都能随缘,你的心多清净多自在,这里头真正快乐。一切要过分讲求,你苦就来了,你过的日子是苦日子,再富贵也是过苦日子。所以知足的人,他一切不讲求、一切都随缘,再贫穷他快乐,他过的是乐日子。由此可知,苦乐也在一念之间,一切随缘,哪有不自在?哪有不快乐?
所以这一件袈裟用意就很深。但是现在纵然搭著袈裟满街去走,人家不知道、不懂这个意思,古时候的人懂,一看到袈裟他觉悟,把世间一切贪染之心他就能够伏住,就降下来了。现在人不知道、不懂,这是佛法弘扬得太少了,世间人对佛法产生很大的误会。这一桩事情,也正是我们这一个时代佛弟子,应当要努力尽心尽力宣扬佛法,让社会大众对於佛的教育、佛的教化有正确的理解,重新肯定,这是我们的本分工作,我们把它做好,我们这一生就过得有意义、有价值了。所以这个功德,说是『闻是佛名者,超一百劫生死之罪』,这里头含著自行化他,无量功德。末后这一尊:
【又於过去,有佛出世,号大通山王如来。若有男子女人,闻是佛名者,是人得遇恒河沙佛,广为说法,必成菩提。】
『山王』就是指须弥山,在一个世界、一个地区,须弥山是叫妙高山,须弥是梵语,这一个地区最高的这一座山,就称为须弥山,这个地区的须弥山。在这个世界,这一个世界里面最高的山,是这一个世界的须弥山。所以须弥并没有说是固定指哪一座山,不是的,看它的范围。如果讲娑婆世界,娑婆世界须弥山就高了,是这一个娑婆世界里面最高的一个山。通常讲我们地球叫阎浮提洲,阎浮提,我们这个地球上最高的这座山,那是阎浮提洲的须弥山。这是讲山王就是指最高的这座山。『大通』都是形容山王,这个山王高大,通也比喻,大跟通如果从表法的意思上来说,注解里面一百四十六面,注解里头的第三行从当中看起:「大通是般若因,山王是报身果,四智究竟庄严」,这从表法上说的。
须弥山,佛在经上讲四宝合成,用四宝来比「四智」,四智就是「大圆镜智、平等性智、妙观察智、成所作智」。四智合成的那就是般若,这个意思非常明显的显示出,「转八识成四智」,四智是须弥山,四智这是大、是通、是无障碍,成就的是四智菩提,四智菩提就是般若波罗蜜多。山王这是果报,比喻佛的报身,我们明了佛三身即是一身,一身即是三身,《华严经》里面给我们讲,法身、报身、应化身是一,一而三,三而一,这个意思很深很广。由此可知,这一尊佛的德号是讲修因证果,修四智之因,一定证报身之果。因为报身佛是智慧成就的,法身是自性本具的,报身是智慧修成的,所以『若有男子女人,闻是佛名』,那就『遇恒河沙佛,广为说法』,与这个意思就相应了。
好,今天时间到了,我们就讲到此地。
请掀开经本《科注》卷中第一百三十八面:
【又於过去。有佛出世。号波头摩胜如来。若有男子女人。闻是佛名。历於耳根。是人当得千返生於六欲天中。何况志心称念。】
这是地藏菩萨为我们说第三尊佛的德号,时间比前面第二尊又要久远。这一尊佛的名号叫『波头摩胜如来』,「波头摩」是梵语,意思是红色的莲花。佛在经上讲,通常讲四色莲花,实际上莲花的色彩不只四色,四色可以说是四原色,四色要是互相配合起来,就能够变化无量无边的色彩。经里面说一切色彩当中红色最胜,当然是从众生习尚上所说,佛法是平等法,可是众生偏爱红色,大概古印度也是如此,中国人也喜欢红色,可是外国人不一定喜欢红色,所以色彩到底哪个最胜,这很难讲,完全看众生的喜爱。这是就当时印度,中国环境也是如此,都喜欢红色的莲花。
假如说有男子女人,听到这个名号,历於耳根就能得这样殊胜的果报,修因得果,我们能相信吗?所以关键还是著重在「闻」,『闻是佛名,历於耳根』,这八个字重要。「闻」不是我们听到人家念佛,我们听到了,哪有这样殊胜的利益!这一种闻名通常只可以说,「一历耳根,永为道种」,那个功德的确也非常殊胜。但是要得一千次往返六欲天中受福报,这是不可能的事情;只是在阿赖耶识里面,种下一个成佛的种子,就是《法华经》里面所谓「一称南无佛,皆已成佛道」,是这个意思。
如果这个「闻」是三慧当中的闻,那这个果报就会现前,闻名解义,不是不解义。红色莲花,他能够解这个义,莲花出污泥而不染,他从这个地方醒悟过来,自己生活在红尘里面、六道之中,特别是欲界,能够不染五欲六尘,这个功德就大了。如果能把五欲六尘都放下了,那他的果报不只欲界天,他就证果了,对於世间欲尘他淡了、轻了,不像过去那样的分别执著,所以他能从人道超生到天道,道理在这个地方。「历於耳根」就是他记在心上,听到这个名号,他心里面有所领悟。
注解里面也注得好,在一百三十九面第二行,我们把这个念一念:「表闻名者,虽生欲天」,虽然是生在欲界天;「实不著麤弊五尘」,对粗俗的五欲六尘,他已经不执著,他已经能放下;「以解离闻性本空,生天亦寂。以空处即假,权示天身,以度实生著欲之者」,这一听就开悟了,开悟他确实有能力超越,但是他的慈悲心很重,他还留在欲界天,度欲界还有贪著五欲享受的那一类众生,度他们。欲界天还是有五欲六尘,不过比人间淡了,欲界六层天愈往上愈淡薄。他注解末后说得好,「佛莲千瓣,表千法明门,故云千返」,所以『千返』也不是真的指一千次,不要落实,是表法的。一处表法,我们要明了,处处都是表法。闻法著重在悟入,如果不能悟入,这个利益你就得不到了,悟入真能够得利益。所以称念佛名,对於佛名的意义不可以不知道,特别是阿弥陀佛名号功德不可思议,为什么不可思议?哪些不可思议?你要能清楚、明了,能说得出来,然后你才真正能有感受,契入这个境界。末后说,『何况志心称念』,「志心称念」回向净土必得往生,这是我们一定要晓得。志心是一心称念,妄想、分别、执著统统都没有,纵然断不尽,一定也很淡薄了,这时候才能够志心称念。志,专志。再看下面一段:
【又於过去。不可说。不可说。阿僧只劫。】
这个地方把数字说出来了,这个数字很大很大。
【有佛出世。号师子吼如来。若有男子女人。闻是佛名。一念归依。是人得遇无量诸佛。摩顶授记。】
『师子吼』是比喻立名的,比喻佛说法的威德。佛说法面面俱到、理事圆融,能令世间一切魔外种种辩才,都屈服於佛说法之中,所以比喻作「师子吼」,这是取佛说法的状况来立名号。『一念归依』,后面讲他的果报,『男子女人,闻是佛名』,闻佛名就想到佛说法的威德,所以是「一念归依」。从一切邪知邪见回头,依佛所说的正知正见,佛的教诲是正知正见,这就相应,这是真正的佛弟子。我们知道佛家常说,「佛氏门中,不舍一人」。佛讲的话决定没有妄语,只要你的心行相应,就得诸佛如来保佑,得诸佛如来加持,这就是『摩顶授记』的意思。你的心跟佛心相应,你的行跟佛行相应,哪有不得诸佛如来加持的道理!佛为什么要加持你?目的是广度有情,你今天发心帮助佛广度有情,佛当然加持你,如果你起心动念只顾自己,佛想加持都加持不上,这个道理我们一定要懂。度众生从哪里下手?从这一部《地藏经》下手就最好,这一部《地藏经》确实可以度末法九千年的众生;末法是一万年,已经过去一千年了,往后还有九千年,真正能度。这一部经里头内容深明因果,果然能够依教奉行,必得一切诸佛摩顶授记。再看下面第五尊佛:
【又於过去。有佛出世。号拘留孙佛。若有男子女人,闻是佛名。志心瞻礼。或复赞叹。是人於贤劫千佛会中为大梵王。得授上记。】
这一尊佛『拘留孙佛』,是不是我们现在贤劫当中的佛?小注里头有说,不是释迦牟尼佛给我们讲贤劫,注解上讲「此非贤劫第九,减至六万岁时出世之佛」。后面又告诉我们,「《准万佛名经》,有无量七佛之名」。这个解释得好,同名同号的佛菩萨很多,劫也有同名的,世界也有同名的,所以确定不是我们这一个贤劫里面的拘留孙佛。如果是我们贤劫的拘留孙佛,那应该是要放在前面,他距离我们近,他这里面的排法是愈说愈远。「拘留孙」是梵语,翻成中国的意思是「所应断」,又翻作「作用庄严」,实在讲第一个名字好。什么东西你应该要断?烦恼应该要断,生死应该要断,所以他的名号从这个地方来建立的,就是佛法常讲「断德」。大乘法里头常说,见思、尘沙、无明是应当要断的,断见思证小乘阿罗汉,出了六道;再断尘沙,再破一品无明,就出十法界,这是入一真法界。一真法界里面还有四十品无明,这四十品无明断尽了,证得究竟圆满的果位,这个意思在梵语就称拘留孙。所以这个名号,听到这个名号自己就知道要断烦恼,要认真去学习。
烦恼在哪里断?就在境缘之中,也就是在生活里面,境是物质环境,缘是人事环境,物质环境里面有顺境、有逆境,人事环境里面有善缘、有恶缘,善缘顺境不生贪爱,恶缘逆境不生瞋恚,那你烦恼就断了。善缘顺境里面还生欢喜心,你生烦恼了,恶缘逆境里头心里不高兴,生瞋恚了,你的烦恼就又起现行。所以在哪里断?在日常生活接触一切人、事、物当中去断。真正会断烦恼的人,对於一切人、事、物常存一个感恩之心,没有这些境界现前,你的烦恼怎么能断得了!天天在这个环境里面,先断瞋恚,再断贪爱。瞋恚非常严重,佛在一切经论里面告诉我们,「一念瞋心起,百万障门开」,心里小小有一点不高兴,你的功德全部都毁掉了,「火烧功德林」,这是我们不能不知道的,不能不警觉的。谁把你的功德毁掉?是你自己毁掉自己的功德,决定不可以怨天尤人,外面任何力量不能毁你的功德。外面恶缘逆境现前你要接受,那有什么法子?你的心被境界转,过失在自己。佛教给我们修行就在这里练功夫,练到心不为外境所转,自己在境界里面做得了主宰,你的功德就成就了,你的功德就保住了,所以忍辱波罗蜜能成就。
《金刚般若》里面佛给我们说得那么详细,布施波罗蜜是你在积功累德,要靠布施、持戒。忍辱波罗蜜能保持,使你的功德不坏,功德不失。你不能忍,你布施、持戒的功德全毁掉,毁掉之后你得什么?得福德。福德没有关系,你脾气再大,性情再不好,你有大福报,将来到哪里去?《华严经》上讲,将来到阿修罗道去享福,阿修罗道脾气很大,嫉妒、瞋恚心很重,他有福,所以阿修罗有那么大的福报,都是在佛门里面修的,就是敌不过外面境界的诱惑,常生烦恼。这些地方我们一定要学佛菩萨,在一切境缘当中修什么?修「如如不动」,修「不取於相」,你就成就了。《金刚经》上这两句话,是大乘菩萨从初发心一直到成佛,修行的总纲领、修行的秘诀。外不著相、内不动心,可以和光同尘,成就自己的道业,也成就度化一切众生。度众生,经上说了几万遍都不止,佛教给我们「受持读诵,为人演说」,这一句说多少遍?单是一部《金刚经》那么薄薄的五千多字,这一句就说了十几遍,遍数说得愈多,这句话最重要!
「受持」,我们对佛的教诲要接受,要认真做到,那叫受持。「读诵」是天天温习经典,天天听佛教诲,把经读一遍就是佛教导我们一遍,天天要读,天天要接受佛的教诲,你要一天不读,就忘记了。说实在话天天读诵,我们还犯过失,那要不读诵还得了!为什么天天读诵还犯过失?这里面的原因,第一个经不起外面境界的诱惑,第二个自己烦恼习气太重,降伏不了,所以天天读诵大乘还造罪业。这怎么办?造罪业不怕,加功用行,如果不加功夫必定堕落。怎样加功?一定要有正信、正解、正行,佛教给我们努力去做到,这真修、真干!从哪里做起?我们在前面讲过,佛在《观经》教我们从三福做起,而这一部《地藏菩萨本愿经》,就是三福详细的说明。三福总共十一句那就是《地藏经》的纲领,全经所说都没有离开这十一句,你要晓得这十一句怎样作法,要熟读《地藏菩萨本愿经》。这一部经里面将业因果报说得很详细,特别是五逆十恶的业,我们决定不能去犯,犯了决定堕恶道,在恶道里面出离很难很难,这一定要晓得。
学佛没有别的,克服自己的困难而已,儒家教学也是讲这个功夫,「克己复礼」,克服自己的烦恼,克服自己的习气,你才叫真修行。说老实话真正修行,不是说你每一天读多少部经,《无量寿经》一天念十遍有什么用处?还造罪业。不是说你一天念多少声佛号,古人讲一天十万声佛号,喊破喉咙也枉然。真正修行功夫得力是一念回心,把轮回心转回来变成菩提心,叫真修行;平常我们造的轮回业,转过头来变成菩萨业。换句话说,我们在没学佛之前,过的是六道轮回生活,学佛之后,过的是诸佛菩萨的生活,那就对了。诸佛菩萨在境界里面有没有欢喜?诸佛菩萨在一切境界里面有没有懊恼?没有!决定没有。可是我们在经典上看到,诸佛菩萨示现的现相,他也有欢喜、也有烦恼,那是什么?那是教化众生的手段,不是真的,正如永嘉所讲「分别亦非意」,他是表演,舞台上表演,演给舞台下面的人看的,不是自己真的喜欢、真的烦恼。种种表演帮助众生觉悟,心里面确实一尘不染,确实外不著相,内不动心。念念示现这个身在世间,为谁?为一切众生,绝不是为我,绝不是为我这个身,这是菩萨的思想、菩萨的行为,是我们应当要学习的。所以我们要学佛,断尽一切烦恼,断尽一切习气,你得从这里去干。
世间人无知,佛菩萨以极真诚的心待众生,极清净慈悲心待众生,众生迷惑、无知,不但不领情,还要糟蹋佛菩萨。像经上常讲,毁谤、侮辱甚至於陷害佛菩萨,佛菩萨有没有起心动念?没有。佛菩萨为什么不起心动念?佛菩萨对於他过去、现在、未来,清清楚楚、明明白白,这个众生无始劫来的业障习气现行,那有什么法子?虽然慈悲教诲,但他不觉悟,这是佛在经上常常感叹的「可怜悯者」。他造作谤佛、谤法、谤僧,造作这个恶因,必堕阿鼻地狱,你说可怜不可怜?我们要问:这种人有没有救?还是有救的,只要他一口气没断,能够回头就有救,他不肯回头那就没救了,所以要知道回头。
像《阿闍世王经》里面所说,他造的是五逆十恶,但是临终的时候能回头、能觉悟,真实忏悔了,所以他念佛往生西方净土品位还挺高的,上品中生。他为什么不上品上生?忏悔还不够圆满。所以造作极重罪业,临终念佛往生属於忏悔往生,品位高下看他忏悔的功德,要是究竟圆满的忏悔,那当然是上品上生。阿闍世王忏悔的功夫相当不错了,真的是一般造罪业的人做不到。但是只要能往生,凡圣同居土下下品往生,那就是真实的成就,所以我们要劝导一切造作重罪的众生,要知道回头,改过自新。这个例子,诸佛如来、诸大菩萨在历代所示现的事迹里面,我们看到很多很多。
过去在印度天亲菩萨就毁谤三宝。他最初学小乘,在小乘法里面他造五百部论,这个人是聪明绝顶;「论」就是一切经的注解,他毁谤大乘。他的哥哥无著菩萨是学大乘,哥哥有善巧方便,诱导他契入大乘,他修学大乘之后,才知道自己犯了很大的罪业,他求忏悔。因为用言语毁谤,所以他在佛面前想割自己的舌头忏悔;手写文章,把手斩掉来忏悔。哥哥说不必,你过去用你的舌头毁谤大乘,你现在为什么不用你的舌头再赞叹大乘?你过去这手写文字毁谤大乘,现在为什么不用手再写文字赞叹大乘?他从这里觉悟过来,所以又为大乘造五百部论,历史上称为「千部论师」,可见得佛氏门中真的回头是岸。这个例子几乎代代都有。
我们看最近的印光大师,你们诸位去找《印光大师行业记》,就是印光大师的传记,在《全集》里头有,你们每一个人手上都有一套《全集》。你看印光大师传记,他老人家年轻的时候毁谤三宝,他是读孔子公的书,以儒家为正统,佛法是旁门。到以后接触佛法之后,才知道自己造作罪业,过去错了。他能够忏悔、回头,出家修行弘扬佛法,洗除年轻时候所造的这些毁谤三宝的罪业。以后我们晓得,他是大势至菩萨再来的,换句话,他一生所作所为是演戏,演给我们看的。他那不是真的,演给我们看,知道我们这一代,毁谤三宝的事情非常容易犯,犯的人很多,他老人家做一个榜样给我们看。犯了这些重罪依旧可以得度,我们在史传里面看到太多太多了。要紧的是回头,要紧的是断烦恼、断习气,要把这桩事情看重,要把这桩事情摆在我们日常生活当中,当作第一桩大事来做,我们这一生修学才有成就可言。我们帮助一切众生修学佛法,才有功德可言,否则的话,你帮助一切众生修学佛法都是福德。福德跟功德不一样,《六祖坛经》里面讲得很好,了生死、出三界福不能救,再大的福德也不过是到天上去享福而已,出不了三界,功德可以出三界,功德、福德我们必须要辨别清楚。以清净心修一切善法,断一切恶法是功德,以杂染心断恶修善是福德,关键在此地。
这个人闻名,『志心瞻礼』,这就是受持了,若不受持不可能叫志心瞻礼。可能有「瞻礼」,但没有「志心」。这是真心,真诚心瞻礼。『或复赞叹』,「赞叹」是利他,自行化他。『是人於贤劫千佛会中为大梵王』,「大梵天王」,这个福报就大了,为什么?他能断恶修善。当然跟前面讲是一个道理,实际上说这个人是真正菩萨,菩萨跟凡夫是一念之间,一念转过来就是菩萨,转不过来就是凡夫,佛菩萨跟凡夫就是一个观念不一样。一念转过来了他是菩萨,菩萨为什么去当大梵天王?以大梵天王的身分,帮助这些天人断烦恼,天人的烦恼习气没有断尽,所以出不了三界。他能断,再现身说法为别人断,所以『得授上记』,「上记」是成佛之记。青莲法师注子里面,引经据典也有不少公案故事都可以看,都值得参考。我们再看底下一尊,第六尊:
【又於过去。有佛出世。号毗婆尸。若有男子女人。闻是佛名。永不堕恶道。常生人天。受胜妙乐。】
『毗婆尸』是梵语音译的,意思叫「胜观」,胜是殊胜,观是观察。我们凡夫对於一切万物往往看偏差、看错了,换句话说就是不殊胜。这个殊胜是对於一切诸法的真相,看得清清楚楚、明明白白,这个观就叫胜观。我这个讲法大家听了一定觉得含糊笼统,我们没有办法学习。实在讲「观」就是你的观念。《楞严经》上说得很好,什么样的观才是真正殊胜之观,交光大师在注解里面教给我们「舍识用根」,那真正是名实相应的胜观。说得虽然不错,我们凡夫做不到,凡夫用的是第六识,用的是意识,舍识用根那就不用意识了。根是根中之性,也就是说我们用「见性」见色,这个观就殊胜。诸位要晓得楞严会上,佛给我们讲得很清楚,观世音菩萨他所修的法门就是这个,「反闻闻自性,性成无上道」,观音菩萨提出的修学报告,他怎么修行成功的?就是用根中之性,根中之性是真心;换句话说,用真心,不是用妄心。用见性见色,见色那就不是色尘,我们用「眼识」见色是色尘,尘是染污;如果用「见性」见色,就见色性,禅宗里面讲的明心见性。他们本事大,我们非常差劲。用「闻性」闻声性,用「鼻性」嗅香性,「舌性」尝味性,明心见性。我们很糟糕,我们六根接触外面六种境界是六种污染,人家六根接触外面六种是见性,所以见性之后才说,「头头是道,左右逢源」,那当然,六根所接触的都是真如本性,见性成佛。
见性的是什么人?给诸位说圆教初住菩萨,所以我们就晓得,《楞严经》上二十五位菩萨都是圆教初住菩萨。这是我们从《楞严经》上去看,二十五圆通章,二十五位菩萨示现都是说他们自己,用什么方法修行证果的,他们做一个代表。这二十五是二十五大类,每一类里面数量很多很多,他们就代表八万四千法门,无量法门,将无量法门归纳为二十五类,不是法门就是二十五种,你一定要懂这个道理。这二十五个人都是圆初住菩萨,观世音菩萨在楞严会上示现的身分,是初住菩萨;在《华严经》上示现的身分,将来到五十三参诸位读到是第七回向;在《法华经普门品》里面地位是等觉菩萨,所以在哪一会他用什么样身分来示现。
这个地方我们把话再说回来,应该从哪里下手?实际上我们每一个人,用六根接触外面的境界,第一念是见性见,我们睁开眼睛看外面的境界,还没有起心动念,还没有分别执著的时候这是第一念,这一念佛知佛见,这一念是见性。可是凡夫没有办法保持,到第二念就起分别执著,第二念就落到意识里头去,你能够永远保持第一念,你不就成佛了吗?没有分别、没有执著,没有起心、没有动念,眼睛睁开看得清清楚楚、明明白白,这时候是见性见色性,你的见是真实的,外面色也是真实的,诸位晓得这就是一真法界。可是第二念起来他就有分别、有执著,妄想、分别、执著立刻就现前。从这个地方我们就体会,佛菩萨六根接触六尘境界,跟我们不一样的地方到底在哪里?为什么人家是一真法界?因为离一切妄想、分别、执著,时空是一不是二,没有过去、现在、未来,没有十方,是在这个境界里头。第二念起来的时候,妄想、分别、执著现前,就把一真里头变现出无量无边的障碍。不只十法界,十法界是讲大别,「十」,实在讲不是数字,「十」表无尽、表无量,道理在此地。
大乘佛法里面叫修行,修行叫修观,不仅仅是宗门修观,教下也修观,止观。所以修观在我们佛法修行,也是一个总纲领,在佛门里术语叫「大陀罗尼门」,是个总纲领。不会修观的,才教你老实念佛求生净土,带业往生,修观就不带业。你念念是清净平等觉,这就是佛家常讲「一念相应一念佛,念念相应念念佛」,与什么相应?清净平等觉。清净,不执著,没有执著;平等,没有分别。不分别就平等,不执著就清净,没有妄想就觉了。清净、平等、觉就是把妄想、分别、执著断掉了,你能与这个相应,那当然成佛了,佛就是清净平等觉,清净平等觉就是我们自己的自性。所以一个念头起来就坏了,那个速度之快,比光、比电不知道要快上多少倍,快速堕落,快速的在变化。我们明白这个道理,了解这个事实真相,才真正懂得佛在大乘经上常讲,「生佛不隔毫端,就在一念之间」。
我们的看法,我们六根跟六尘境界的接触是错误的接触,诸佛菩萨的接触是正确的接触;他是大觉的接触,我们是迷邪的接触。这桩事情佛跟我们说清楚、说明白了,转变在自己,佛菩萨没有办法帮助我们转变,转变在自己,修行在个人,佛菩萨再慈悲,没有办法帮助我们转变。我们自己懂得转变、肯转变,佛菩萨看到欢喜。我们不懂转变、不肯转变,佛菩萨也无可奈何。这是说毗婆尸佛「胜观」的意思。
注解里面末后他引用《大庄严论》一首偈,在一百四十二面最后一行,这个偈子四句我们要记住。「无病第一利」,利是利益,什么叫真实的利益?没有病。「知足第一富」,世间人追求富贵,什么是富?知足是富。过去佛弟子三衣一钵,日中一食,树下一宿,这是第一富,知足。「善友第一亲」,诸佛菩萨是我们的善友。「涅盘第一乐」,涅盘跟前面讲过,涅盘的意思玄奘大师翻得好,「圆寂」,功德圆满,清净寂灭,这是第一乐。他末后这两句话,「此乃受即不受,无受即受也」,这两句话的味道很长、意义很深。我们明白这个道理,果然能回头、能觉悟、能认真的学习,说这个『男子女人,闻是佛名,永不堕恶道』,他当然不堕恶道。『常生人天,受胜妙乐』,他这个「胜妙乐」,就是末后这个偈子所讲,绝不是世间五欲六尘之乐,绝不是世间名闻利养之乐,你要把这个看作乐,那就大错特错了。这种乐,佛法里面讲乐是坏苦,不是真乐。胜妙乐是真乐,末后这首偈子实际上就是解释「受胜妙乐」,他说「受即不受,无受即受」,这才是真正的胜妙乐,与前面因行里头「胜观」相应,胜观才得胜妙乐。我们看下面第七尊:
【又於过去。无量无数恒河沙劫。有佛出世。号宝胜如来。若有男子女人。闻是佛名。毕竟不堕恶道。常在天上。受胜妙乐。】
『宝胜如来』,「宝」是珍宝,我们世间世人重视所谓七宝,这是佛经里面常说的。古人重视,希望拥有;现在人也重视,也希望能够获得。有了宝物代表你的财富,可以使你物质生活富裕而没有缺乏。佛法里面也有宝,宝此地注解里面所说的四宝:「常、乐、我、净」,这是出世间的四宝,也是大家都希望得到的,比配物质上来说。而实际上讲应当说三宝,佛、法、僧三宝,三宝里面才有常乐我净。离开三宝,常乐我净到哪里去求?求不到。三宝,大家知道佛、法、僧,但是三宝真正的意思知道的人不多,所以我们看到许多人皈依三宝,他是不是真的皈依?没有皈依,做了那一个仪式,那个仪式是空的、是假的,是形式没有实质。为什么?他不明三宝、不解三宝,所以他也不得三宝。受过戒的人都晓得戒有戒体,他戒体得不到。三皈也是戒,同样一个道理,他得不到戒体。戒体是什么?是自性。
三宝,六祖惠能大师在《坛经》里面讲得好,佛宝是自性觉,法宝是自性正,僧宝是自性净,我们受持三皈的时候,有没有得到自性的觉、正、净?如果你在受持三皈的时候得到了,那你是真的三皈,经上讲皈依是讲这个,不是讲形式。「皈」是回头,从哪里回头?从过去迷、邪、染回头。「依」什么?依自性觉、正、净,这真皈依,这一念回归了,这是真佛弟子。如果没有舍迷、邪、染,不依觉、正、净,那这个皈依是冒名的,说得好听一点,天台家所讲的六即里头「名字皈依」。名字皈依是什么?有名无实,一点作用都不起。真正得用处的时候,你最低限度要「观行皈依」,如果我们修学不能契入观行位,只在名字位上,那就落空了。名字位上说老实话,很容易造罪业,很容易堕三途;入观行,大致上观行功夫得力,可以得到人天福报,不会堕落三途。如果入「相似位」,那你有成就,你在菩萨道上就修行证果了。相似位是什么果位?要以《华严经》的果位来说,「相似即」就是十信位的菩萨,你转凡成圣了。「分证」的三皈,那就是圆教初住以上。
皈依的功德不可思议,是你要真皈、真依,佛在经上讲你真正皈依,有三十六位护法神日夜保护你,这当然的事。他为什么保护你?尊敬你、佩服你、仰慕你,不是哪个人派他来保护的,自动来保护你。这才叫三宝。自性觉、正、净才是三宝,这是佛家修行证果的总原则、总纲领,一入佛门第一堂课,就把修行证果的总纲领传授给你,这叫做传授三皈,让你这一生、生生世世,向著这个方向、这个目标努力迈进,你就能成菩萨、成佛。佛法的教学实在是美满到极处!真实的圆满,一开端就把这条路指清楚、指明白。
可是现在我们常常看到,皈依是皈依某一个法师,这完了。「皈依某个法师」这个流弊,由来已久,我们从蕅益大师的著作里面看到。蕅益大师是明末清初的人,他在当时就指出皈依的误会、错误。由此可知,在那个时代,距离我们五百年,五百年前就是「皈依某个法师」,不是皈依三宝。这是我的师父,那个不是我的师父,这是破和合僧。僧团是和合一家人,他这些皈依弟子在里头有分别、有执著,这是我的师父,这是我师父道场我要拥护,那个不是的我要排斥,就破和合僧。破和合僧大家知道,造无间地狱的罪业,换句话说,你不皈依还不造这个罪业,皈依之后造这个罪业,最后归到哪里去?归到阿鼻地狱去,这糟糕不糟糕?大错特错!
为什么会产生这种错误?一念迷情,一念自私,铸成大错。这种错误的面逐渐扩大,使一般人对於皈依真正的意思迷失掉,不但影响的面扩大,影响的时间久了,代代相传,我们都以为这是正确的,谁能发现这是错误的?我们要是不读《六祖坛经》,要是不读蕅益大师这些著作,我们怎么会知道?《坛经》里面给我们启示,六祖传授皈依,他居然不说「皈依佛、皈依法、皈依僧」,他不是这个解释,他说是「皈依觉、皈依正、皈依净」。我早年读这个经的时候,这给我很大的启示,他为什么这么说法?他是唐朝时候的人,距离我们现在一千三百多年,想必在那个时代,大家对於三宝就已经迷了,迷在佛、法、僧里面,不知道佛、法、僧表法真正的意思,所以他才说「皈依觉、皈依正、皈依净」,然后又说「佛者觉也,法者正也,僧者净也」,他这个说法。他之所以这样说法,对那个时代的人,必定是那个时代人已经对於佛、法、僧真正的意义迷失了,所以能大师传授三皈,有他另外一种讲法,唤醒大家回头,这很有道理。
佛家要修行证果,头一个要把「我」舍掉、把「私」舍掉,你执著有个我一切都为我,执著有个私的念头,这是轮回心造轮回业,不是佛法。佛法,佛是觉的意思,佛法是觉悟之法,你有一念私情夹在里面,你是迷法,是迷惑颠倒之法不是佛法。我们今天将迷染法看作佛法,你在佛法修学会有什么成就?这个道理不能不知道。所以觉、正、净是宝,是宝中最殊胜者,三宝都是属於自性,不在外面也不在别人。
释迦牟尼佛没有教我们皈依他,早年是教我们皈依佛、皈依法、皈依僧,没有说是皈依他,大家都懂得自性觉正净是三宝,叫自性三宝。但是对於形相上的三宝要懂得尊重,为什么?没有形相的三宝,你怎么会知道自性三宝,必须要用形相的三宝常常启发你、诱导你,让你时时回归自性三宝,所以形相就起了很大的作用。我们见到佛像、听到佛名,立刻就回归自性觉,看到经书、看到法物,就能回归到自性正,看到出家人形相,就知道回归自性净,所以形相的功德是无量无边。形相时时刻刻在提醒我们,如果没有这个形相,很容易忘掉,又迷惑、又颠倒、又造业,继续还要受苦报,这才是真正的三宝,真实三宝。『若有男子女人,闻是佛名』,闻名就皈依了,闻名就回头了,毕竟不堕恶道,他的生活、他的行为能与自性觉正净三宝相应,他怎么会堕恶道?纵然造作恶道的因,恶道的缘断了,所以不堕恶道。『常在天上,受胜妙乐』,这一句跟前面「常生人天,受胜妙乐」是一个意思。再看第八尊:
【又於过去。有佛出世。号宝相如来。若有男子女人。闻是佛名。生恭敬心。是人不久。得阿罗汉果。】
前面一尊「宝胜」,这一尊『宝相』,宝胜的意思广,宝相完全是从形相上来说的。但是说到相,我们就要想到性,为什么?相是性变现的,性是能现能变,相是所现所变。我们就最浅显的地方来看,佛具足三十二相八十随形好,闻佛之名我们就体会到宝相。佛的宝相怎么来的?修因所得的果报。人人都希望相好,都希望相貌庄严美好,要知道这是果报。容貌是果报,体质也是果报,你的身体健康长寿是果报,容貌好丑也是果报。修什么样的因得什么样的果,三十二相八十种好是属於果,修的是什么因?江味农居士《金刚经讲义》里面,引用的这些经典可以去参考,你在这个经典原文去找,查《大藏经》太麻烦,《金刚经讲义》很普遍,诸位手上都有,你去看看。
譬如佛的广长舌相是好相,什么因修成的?生生世世不妄语。所以你要真正修善因,你才得善果,得善的宝相,如果不是修善因,你的相貌就不能够圆满。世间人也有一些好相,福相,你仔细去观察,他是福相,他不是宝相,宝相里面有真、有善、有美,福相里面有美,它没有真、没有善。所以与这些人接触,我们现在人讲磁场,你跟他接触的时候,那个磁场不会感到很舒适,不会感到很欢喜,这就是他只有美,他没有真、没有善。
如果我们接触一个修行人,他没有地位,他也没有财物财富,他是一个很平常、很普通的人,他长得也不美,可是他有真心,他善良,我们跟他接触的时候,那磁场不一样,感觉得很舒适,那个相叫宝相,诸位细细去体会,你逐渐就明了了。「宝相如来」,我们读到这个名号,立刻就要懂得修因证果,正是表种善因得善果,表这个意思,你听到这个名号,就能够断恶修善。恶就是烦恼习气,你能断见思烦恼,能断十恶,能修十善,这是你修行证果的基础。
经文末后说,『若有男子女人,闻是佛名,生恭敬心。是人不久,得阿罗汉果』。注解里头有一段话我们念一念,在一百四十四面倒数第二行,末后一句看起。他说「今约藏教以对圆位」,藏教是小乘,圆教是圆满的大乘,把他们断证位次做一个比较,「则初信至七信」,这是圆教,圆教初信菩萨到七信菩萨,「三界见思任运断尽,与藏教第四果阿罗汉齐」。由此可知,此地讲「得阿罗汉果」,不是真的小乘阿罗汉,是什么?是大乘初信到七信位的菩萨,这个意思在此地。
因为《地藏菩萨本愿经》是大乘经,不是小乘经,怎么会证小乘果位?是用小乘果位来比喻他断烦恼层次,见思烦恼断了,这才能得宝相庄严。所以我们看人,人的心清净他有一个清净相,人很慈悲他有一个慈悲相,这个人很凶恶,他有个凶恶的相,你细心观察,所谓是「诚於中而形於外」,相貌就是你自己心理情绪的一个表现,从你的相状能够知道一个人的心,你的心理、思想,知道你的情绪。所以断恶修善,积功累德就修因证果了。下面经文这是第九尊:
【又於过去。无量阿僧只劫。有佛出世。号袈裟幢如来。若有男子女人。闻是佛名者。超一百大劫生死之罪。】
这是『袈裟幢如来』,什么叫「袈裟」?注解里面说,「此约庄严标相,以彰佛德洪名」,下面引「《心地观经》云,袈裟,即是如来宝幢之相」。先要懂得袈裟的意思,袈裟是梵语,它的意思是杂,颜色杂色叫袈裟色,它不是一个单纯的,是个混杂的,凡是混杂都叫袈裟。所以托钵,这一钵饭叫袈裟饭,为什么?许多人家供养的,饭菜合在一起。我们这个衣,衣为什么称袈裟?各种颜色混合在一块染的,所以它不是正色。正色是五色,红黄蓝白黑这是正色,黑色也是正色。佛弟子不著正色,这衣叫染色衣,五种颜色混合在一起染成这个颜色,这叫袈裟,袈裟是从颜色上来说的。
在过去,也是在佛的衣质料上说,它也是混杂的。因为古时候托钵这一钵饭容易,大家供养容易。古时候资源缺乏,布都是手工织的,所以得一件衣相当不容易。衣从哪里来?衣从这些在家人,他们穿破旧的衣服,不要了,丢掉了,出家人把它捡来。可是诸位要晓得,印度人的衣是一块布裹在身上,他穿旧、穿破丢弃了,出家人把它捡起来,里面还有可以用的,破的那些地方把它剪裁掉,这样多剪几件,把它拼拼凑凑就拼成一条衣,所以这个也是袈裟。拼成之后,当然布的料不一样,颜色不一样,所以缝制起来之后再染色,这叫袈裟。由此可知,袈裟真正的意义是随缘而不著相,衣食住行都随缘,决定没有挑剔。佛在世间,在生活上衣食住行都无心,无心就是无有分别心、无有执著心,随大家的供养什么都好,总是以清净心、平等心来看待,这就对了。
『幢』是高显之意,这是表法。佛家的生活态度,这样明显告诉世间一切众生,这就是自行化他,教大家在生活上不要过分的执著,不要过分的贪图享受,你一切都能随缘,你的心多清净多自在,这里头真正快乐。一切要过分讲求,你苦就来了,你过的日子是苦日子,再富贵也是过苦日子。所以知足的人,他一切不讲求、一切都随缘,再贫穷他快乐,他过的是乐日子。由此可知,苦乐也在一念之间,一切随缘,哪有不自在?哪有不快乐?
所以这一件袈裟用意就很深。但是现在纵然搭著袈裟满街去走,人家不知道、不懂这个意思,古时候的人懂,一看到袈裟他觉悟,把世间一切贪染之心他就能够伏住,就降下来了。现在人不知道、不懂,这是佛法弘扬得太少了,世间人对佛法产生很大的误会。这一桩事情,也正是我们这一个时代佛弟子,应当要努力尽心尽力宣扬佛法,让社会大众对於佛的教育、佛的教化有正确的理解,重新肯定,这是我们的本分工作,我们把它做好,我们这一生就过得有意义、有价值了。所以这个功德,说是『闻是佛名者,超一百劫生死之罪』,这里头含著自行化他,无量功德。末后这一尊:
【又於过去,有佛出世,号大通山王如来。若有男子女人,闻是佛名者,是人得遇恒河沙佛,广为说法,必成菩提。】
『山王』就是指须弥山,在一个世界、一个地区,须弥山是叫妙高山,须弥是梵语,这一个地区最高的这一座山,就称为须弥山,这个地区的须弥山。在这个世界,这一个世界里面最高的山,是这一个世界的须弥山。所以须弥并没有说是固定指哪一座山,不是的,看它的范围。如果讲娑婆世界,娑婆世界须弥山就高了,是这一个娑婆世界里面最高的一个山。通常讲我们地球叫阎浮提洲,阎浮提,我们这个地球上最高的这座山,那是阎浮提洲的须弥山。这是讲山王就是指最高的这座山。『大通』都是形容山王,这个山王高大,通也比喻,大跟通如果从表法的意思上来说,注解里面一百四十六面,注解里头的第三行从当中看起:「大通是般若因,山王是报身果,四智究竟庄严」,这从表法上说的。
须弥山,佛在经上讲四宝合成,用四宝来比「四智」,四智就是「大圆镜智、平等性智、妙观察智、成所作智」。四智合成的那就是般若,这个意思非常明显的显示出,「转八识成四智」,四智是须弥山,四智这是大、是通、是无障碍,成就的是四智菩提,四智菩提就是般若波罗蜜多。山王这是果报,比喻佛的报身,我们明了佛三身即是一身,一身即是三身,《华严经》里面给我们讲,法身、报身、应化身是一,一而三,三而一,这个意思很深很广。由此可知,这一尊佛的德号是讲修因证果,修四智之因,一定证报身之果。因为报身佛是智慧成就的,法身是自性本具的,报身是智慧修成的,所以『若有男子女人,闻是佛名』,那就『遇恒河沙佛,广为说法』,与这个意思就相应了。
好,今天时间到了,我们就讲到此地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