念佛法要 (共一集) 1991 档名:13-004-0001
【彻悟禅师云。真为生死。发菩提心。以深信愿。持佛名号】
『彻悟禅师云』,《彻悟禅师语录》里面也是处处劝人念佛,他是在禅宗大彻大悟之后,回过头来专修念佛法门,这也是往生西方的一位大德。他说:『真为生死,发菩提心,以深信愿,持佛名号』,实在讲这是念佛标准的态度。念佛怎么念法?这四句说尽了。一个人真正知道生死可怕,这个心就是菩提心。他觉悟了,晓得生死太苦、太可怕,知道轮回可怕。轮回是死了以后,过不了几天又投胎,又来了,来了再死,死了再来,生生死死,死死生生,没完没了。轮回不是生生世世都是人,不一定。
六道轮回里面,三恶道时间长,三善道时间短。佛在经里面告诉我们,地狱是最长的,地狱里面的一天是我们人间二千七百多年,中国人号称五千年的历史,在地狱里还不到两天。地狱的寿命最短的都是万岁万万岁,怎么得了?不得了。这怎么能去?太可怕了。所以地狱一去要想再出来,不晓得到什么时候。饿鬼道,鬼道的一天是我们人间一个月,所以初一、十五去祭祀鬼神,正好早晨吃一餐,到中午吃一餐,恰好是如此。他的寿命是千岁以上,千岁千千岁,饿鬼道。畜生道愚痴,堕到畜生道之后,死了以后还做畜生,很难超越。
释迦牟尼佛当年在世,只树给孤独园盖房子工程的时候,地下爬的有一窝蚂蚁,佛看到之后笑一笑,旁边的弟子就问释迦牟尼佛为什么笑它。佛就说了,这窝蚂蚁,七尊佛出世过去了,它还是受蚂蚁身。一尊佛算三个阿僧只劫,二十一个阿僧只劫过去了,它还没有离开蚂蚁身。这不是它寿命那么长,它死了以后又投胎又做蚂蚁,这就是坚固的执著,它认为那个就是它的身,它不想改变一个身相,没有意思出离,这就不得了,这是畜生愚痴。所以三恶道非常可怕。
经上常讲头出头没,他把六道比作苦海,生到三善道得个人天身,就好像头冒出来,吸一口新鲜空气,再一下就沉到海底。在恶道的时间长,在善道的时间短,所以人要想想这个事实真相,他就觉悟,他就害怕了。我们趁有生之年,身体还健康,牢牢的要把握大好光阴认真的修行,不要让这一生空过,决定求生净土。净土很容易修,人人有分,各个都可以往生,为什么不求?这是真正觉悟。所以想到生死事大,这个心就觉悟了,就不迷了。
「以深信愿,持佛名号」,这就是往生净土的条件。前面两句破迷开悟,后面这两句具足往生净土的条件,三资粮。深信、发愿,发愿就是愿生净土。持佛名号,老实念佛。要想快速成就,就一定要坚守不间断、不夹杂,这个成就是指日可期。所以往往年轻人修行比不上这些老公公、老太太,为什么?他们没有杂念,他们知道生死事大,晚年来日无多,他的愿心恳切,他的佛号真正能够做到不间断、不夹杂。世间五欲六尘他已经看得太多,不愿意再看了,这个花花世界对他已经失去诱惑的作用,他心清净容易成就。年轻人还放不下,世法也放不下,佛法也放不下,样样都想多学一点,耽误了一生大事。
说老实话,学的东西学得再多,刚才讲了,学的些邪知邪见。邪知邪见,佛菩萨想尽方法把它抖擞掉,把它去掉,你不但不肯去除,还要天天增长,还要天天去学习,这怎么得了?所以千万不要错会意思,四弘誓愿明明说法门无量誓愿学,没错,讲得没错,你会错了意思。你烦恼断尽了,学无量无边的法门,你心地清净,不碍清净心,那就对了。不是叫你不学无量法门,什么法门都要学,世出世间一切法统统都要学,学有时候的,有时节因缘,不是初学,是叫你第一个阶段完成之后,那是第二个阶段。譬如说大学要不要念?要念,你幼稚园还没有念就想上大学,这怎么能成功?这不能成功。也许有人说幼稚园、小学、中学不念可以,大学多念几年行不行?如果能多念几年,念个二十年、三十年可以念到,那国家何必再去办小学、中学?不是省了多少事情吗?做不到的,世法尚且做不到,何况佛法。所以大家才晓得断烦恼多重要!培养清净心是佛法的关键。也就是说,你将来通达世出世间一切法,凭什么?凭清净心。所以现在有很多什么研讨会,这个班那个班,来给我说,我也不能不同意,也不能不点头。我参不参与?不参与,为什么?我知道,我很清楚,都搞邪知邪见。已经那么多邪知邪见了,还要在那里搞邪知邪见,我说了也没用处,说了不肯听。
要是真正修学,我可能会参加,干什么?读《无量寿经》,一个星期有个几次大家在一块读经,读两个小时,那是修根本智,真管用。我跟大家讲真话,讲真话很多人不相信,不但不相信,还要毁谤,我在外面都听说了,他说净空法师不是好人,他自己学那么多,叫我们不要学,吝法。我跟大家说老实话,还说我欺骗大家。如果我说你们什么都要学,什么都要看,你们听了一定很欢喜,这个法师是好法师,劝我们博学多闻。其实到后来你们堕落到三途的时候才会骂我,这个人不是好人,当初你知道这个秘密,正确的方法不告诉我们。所以给你讲真的不相信,现在人是听骗不听劝,信邪不信正,你说有什么法子?这没法子。
所以我不得不把《华严经》端出来跟大家讲,《华严经》就是四弘誓愿,这个层次清清楚楚、明明白白,这总不是假的。你要是问我,我过去没有从这儿修,没错,我过去是盲修瞎练,走了三十多年冤枉路,你们也跟我走冤枉路,亏就吃大了。你今天肯听我的话,三、五年就成就了;你要不肯听我的话,恐怕三十年、五十年还到不了我这个程度,这是真的。肯听话,三、五年可能超过我这个程度,我跟大家讲的句句是实话,你要肯相信,至少省了三十年的时间。好,我们翻过来再继续看,第十四面:
【蕅益大师云。信愿持名。为一经要旨。信愿为慧行。持名为行行。得生与否。全由信愿之有无。品位高下。全由持名之深浅。故慧行为前导。行行为正修。如目足并运也。】
蕅益大师是莲池大师的私淑弟子,这个人在早年也是搞博学多闻,到后来他搞明白、搞清楚了,死心塌地专修净土,成为净土宗的一代祖师。这样的人说实在话,不是普通人,菩萨示现的,什么菩萨我们也不清楚,他的身分一直没有暴露过,但是我们可以断定他是佛菩萨再来。为什么?因为他注解的《弥陀经要解》,印光大师对他的赞叹,说即使是古佛再来给《弥陀经》做一个注解,也不能超过其上。我们知道印光大师是大势至菩萨再来的,大势至菩萨对他这样赞叹,那他不是阿弥陀佛再来,也是观世音菩萨之流。《要解》仔细看看确实是好,没有话说。
我们选修净土宗的经典只选了三部经,这三部经就是《无量寿经》、《阿弥陀经》、《普贤菩萨行愿品》。现在这三部经我们都在讲,此地讲《无量寿经》、《弥陀经》,杭州南路讲堂讲《普贤行愿品》。《弥陀经》我们取的注解就是两种,一个《疏钞》,一个《要解》。我们讲堂《疏钞》讲完了讲《要解》,《要解》讲完了再讲《疏钞》,两个注解轮流讲。所以蕅益大师所说的这个话就是佛菩萨自己说的,『信愿持名,为一经要旨』,这些话都是《要解》里面说的。
所以他把《弥陀经》分做三分,三分就是「信、愿、行」。正宗分里面三分是信愿行,序分里头也是信愿行三分,流通分里头还是信愿行三分,这是蕅益大师的科判。称之为净宗三资粮,净土三资粮,往生净土三个必要的条件,这三个条件缺一个都不能成就。第一个就是要信,要深信,一丝毫的怀疑都没有,一心一意就是求生净土。愿要真正发愿,一定要深知生死轮回之苦,他真的愿才能发得出来。要发真实的大愿,要一心持名,这是《弥陀经》的宗旨。
净土三经在旨趣上讲,它不一样,是以《无量寿经》最为完备,就是最完整。《无量寿经》就好像是净土概论一样,内容是面面俱到,对於西方净土统统说到了,是最完备的一部经典,所以称为净宗第一经。《弥陀经》说实在话,它是劝修的经典,劝信,劝我们发愿,劝我们持名,它是劝我们修行的一部经典,重点在此地,不是对於西方极乐世界整个具体的说明,整个具体介绍说明是《无量寿经》。《观无量寿佛经》的内容是给我们讲理论,西方极乐世界依正庄严怎么来的,说理论、说方法、说因果,因果就是九品往生,比《无量寿经》说得详细。《无量寿经》只讲三辈,它那里讲九品,说得更详细。所以它讲因果、讲方法、讲理论,重点在这三方面。所以要想对极乐世界全盘了解,这三经都需要读,才能整个明了。《弥陀经》,尤其是《疏钞》跟《要解》一定要读,否则经文没有办法理解,经文太短了。其实字字都含无量义,我们智慧不开,业障深重,看不出它里面的意思,所以念了以后像念小说、神话一样,不懂得里面什么意思,所以一定要看注解。
这一段话蕅益大师说得非常之好,是古来的大德没有说过的。『信愿为慧行』,这是古人没说过的。现在有不少人对净宗有误会,认为念佛修净土宗充其量有一点定而已,一心不乱是定,没有智慧,说学净土的人没有智慧。我们要问一问,智慧有什么用处?智慧的作用在哪里?实在说,智慧的作用就在辨别真假,有智慧才能辨别,有智慧才能够取舍恰当,他选择最好的。你能够选净土法门,净土法门是文殊菩萨选的,普贤菩萨选的,你这个选择居然跟他们一样,怎么能说没有智慧?没有智慧的人这个法门就当面错过了,那才叫没有智慧,他还得去学智慧,等智慧学到了,他才会选择这个法门,所以他还早,修净土的人现在就已经选到了,这是诸位冷静仔细去想想看谁有智慧。
这个地方蕅益大师给我们一语道破,你能够相信这个法门,你能够选择这个法门,愿生净土,这是大智慧。所以生到西方极乐世界,跟文殊、普贤是平起平坐,为什么?因为我们智慧相同。说别的智慧我们比不上他,选择这个法门那我们选的没有两样,你选这个,我也选择这个,我们智慧平等。所以到西方极乐世界,一切跟普贤、跟文殊是平等的。因平等,果当然平等,道理就在此地,所以西方极乐世界是平等世界。你选择信愿行,大家都是这个因去的,所以果报相等,果报相同。这是智慧,是大智慧,可以说是究竟圆满的智慧。因为这个法门是究竟圆满的法门,不是圆满的智慧就选不出这个法门。
『持名为行行』,无量行门当中这是第一行门。『得生与否,全由信愿之有无』,所以信愿行非常重要,缺一不可。有信有愿决定往生,所以十念都能往生。十念是平常工作非常忙碌的人,没有时间念佛,怎么办?持名很重要,不能少,可以少念几句。没有时间多念,少念,早晚课的时间用十念法。十念法是尽一口气叫一念,这一口气不拘多少,每个人气长短不一样。如果家里有佛像,就在佛像面前合掌念佛,尽一口气念四个字、六个字都可以。阿弥陀佛、阿弥陀佛、阿弥陀佛、阿弥陀佛,这一口气叫一念,念十口气,早晚都一样,一次不缺,这就符合一向专念,没有缺过一次课就对了。
平常有时间多念,那叫散念。早晚是定课,定课不能缺少。散课是多少有无都没有关系,定课是决定不能缺少。养成一个习惯,早晨一起来,念佛,晚上睡觉之前一定念佛。当然佛号念的是愈多愈好,为什么?念佛的时候就不胡思乱想,所以念佛就是修戒定慧。戒律是「诸恶莫作,众善奉行」。心里面念佛,忆佛念佛他就不会想坏事情,诸恶就不做了;佛号是十方一切诸佛如来所赞叹的,善中之善,没有比这个更善的,所以念佛就是众善奉行,你看戒律具足了。诸恶莫作是小乘戒,众善奉行是菩萨戒,统统具足了。念佛心地清净,没有一个杂念,是修定,定有了。这句佛号清清楚楚、明明白白,字字分明,这是修慧,这就是修的根本智。所以戒定慧三学就用一句佛号圆圆满满都修了,你念的时间愈长,念的佛号愈多,就是你修戒定慧的时间愈多,这个要知道。所以念佛是修戒定慧的,是戒定慧一次完成,不必分开来学。
『品位高下,全由持名之深浅』,蕅益大师没有说持名之多少,没有,与多少不相干,与深浅有关系。什么叫深?深浅都是清净心,就是你心地清净的深度是多少。心愈清净,品位就愈高。所以西方极乐世界四土、三辈、九品从哪里分的?从清净心的程度上分的。其实《无量寿经》真正不可思议,不要说经文了,单看经题,功德就圆满。经题上「无量寿」就是真如本性,就是法身理体;「庄严」就是依正庄严,我们今天讲的美好到了极处。无量寿是体;庄严是相,相是美好到极处;「清净平等觉」是作用(用),体相用统统具足。清净平等觉也就是我们修行的原则。我们修什么?修清净心,修平等心,修觉心。知道轮回苦是觉,一心一意求生西方极乐世界是大觉,觉而不迷。所以我们念佛修什么?念佛是修清净心,修平等心,修觉心,这就完全正确。
『故慧行为前导』,慧在前面领导我们。『行行为正修,如目足并运』,后一句是比喻,把信愿比作眼睛,把持名比喻作两条腿,我看得清楚,我走得没错。没有信愿等於人瞎了眼睛,虽然会走路,走到岔路上自己也不知道。有信有愿,这个人有眼睛,没有腿,看是看到了,没有办法,走不到。由此可知,信愿行这三个条件一定要具足。所以讲席的目的是要教大家对於净宗法门,对於大乘佛法,真正认识,真正理解,有所选择,抉择之后就要认真努力来修学,这一生当中决定成就。
【深信发愿。即无上菩提。合此信愿。的为净土指南。由此而执持名号。乃为正行。大本亦以发菩提愿为要。正与此同。故今以发菩提心。一向专念。为大本之宗】
这一段也是蕅益大师说的,说得非常之好,可以说蕅益大师以前的这些祖师大德们从来没有这个说法。他这个说法有没有疑问?如果我们深入大乘经论,就知道他这个说法虽然大乘经论在文字上没有,意思上确实没有违背。正如同过去人讲带业往生、消业往生,查遍《大藏经》没有带业往生这种字样,消业往生有,於是就有许多人执著在经文上,认为带业往生不可靠,搞得净宗念佛是人心惶惶。经文上虽然没有这个字样,意思上确实有,为什么?西方世界有四土三辈九品,这个是有的,这是经文上都查得出来的。四土三辈九品怎么来的?实在讲就是带业多少而分,带的多的品位就低,带的少的品位就高,虽然没有说带业,这个带业的意思非常明显。由此可知,读佛经必须要知道,往往佛所说的是意在言外,一定要懂得弦外之音,才能真正体会到如来所说的真实义,这是每一位学佛的同修都必须要知道的,我们才不至於错解经义,不至於产生误会,这非常重要。
蕅益大师这个地方这一句话,就是『深信发愿,即无上菩提』,这一句实在说得太好了,为什么?我们看到的的确确有许多往生的人,我们在《净土圣贤录》里面看过,《往生传》里面看过,那是从前的,有的说从前时间太远,未必可靠。我们看近代的,宽律法师写的这一本是大陆上近代往生录,有一百多人,再看看台中林看治居士写的,是台湾最近四十年来往生的,这都是在眼前的,许多人与事是大家都能知道的,都能够熟悉,能够说得出来的,这是在我们面前。这许多人当中,我觉得至少有三分之一对於教理没有研究过,甚至於问他什么叫菩提心他也不知道。你给他讲我们底下讲的菩提心,至诚心、深心、回向发愿心,他都讲不来,他也不懂得这是什么,但是他念佛能往生,不但能往生,他自己晓得他哪一天走,他又不生病,这个奇怪了。走的时候清清楚楚、明明白白,有的人坐著走,有的人站著走。
在台湾有站著走的,大概在民国五十六、七年的时候,将军乡有一位老太太念三年佛站著走的,高雄很多同修都知道,我在高雄讲经提到她的时候,很多人都晓得。这些老太太没念过书,不懂得什么叫发菩提心,她怎么能往生?我们今天读《无量寿经》,三辈往生都要发菩提心,不发菩提心的人决定不能往生。所以我们看到那些往生的人,往往疑惑不解,好像看到他们没发菩提心怎么也往生,而且瑞相还这么好。倓虚老法师《念佛论》里面讲的修无师,这是倓老亲自看到他往生的,这一位虽然是出家人,是做粗活中年出家的,没有念过书,不认识字。当然你要问他,你有没有发菩提心?他决定说不出来。虽没有发菩提心,他有一个心:我真的想往生,我要见阿弥陀佛,他有这个心,殊不知这个心就是无上菩提心。蕅益大师这一语给我们道破,这就是无上菩提心,而且我们愈想他讲的话是愈有道理。
无上菩提心简单的说,是上求佛道、下度众生,就是这个心。生到西方极乐世界的愿望就是到那里去成佛,成了佛之后到十方世界去普度众生,这不叫无上菩提心叫什么?所以只要我们深信发愿,发愿求生西方净土,这就是无上菩提心,最究竟、最圆满的菩提心。
菩提是印度话,翻成中国的意思是觉,菩提心就是觉心,不迷。我们世间人不想往生,这是迷,学佛的人不求生净土还是迷,不知道如果不往生西方极乐世界,无论修学哪个法门必定有退转,你修学的时间很长,进进退退,这个事情很麻烦,如果来生得人身,这当中至少脱节二十年。你总不能说我这里死了,死了马上投胎,一投胎接著又来学佛,不可能。你投胎还是小孩婴儿,总得长个十几岁、二十岁才懂事,才开始学佛,当中就拖了十几二十年,这十几二十年休息了,前面所修的都忘光了,再学的时候得从头来起。生生世世进进退退,这是我们始终佛法没有进步,功夫不能增长,原因就在此地,进进退退。
生到西方极乐世界,无量寿!这是我们在大经读到的,寿命跟阿弥陀佛相等,寿命之长没有法子计算,今天世界上最进步的计算机也计算不出来。虽然我们讲有量,实在讲可以说真正的无量寿,无量寿就是其他宗教讲的永生,这是真正的永生,道地的永生。天上还得不到永生,寿命长一点而已,非想非非想处天寿命八万大劫,那还是一个定数,唯独西方极乐世界是真正的无量寿,所以求生西方极乐世界是一生成就。而且这个法门,我一再告诉诸位,这个法门是不死的法门,是真正不死,因为你走的时候很清楚,给家亲眷属告假,我走了,走了才死的,不是死了以后才走的。死了以后才走,这个靠不住。所以死了之后我们给他助念,看到有很多瑞相,说老实话,不能证明他往生,为什么?假如他来生生三善道,相都好,瑞相都好,所以有好的瑞相可以断定他不堕三恶道,说他往生,未必,这个是真的。往生真的是他自己给大家说佛来了,来接我走了,我现在跟他去了,那是千真万确的往生,一点不假。所以这是我们学佛,尤其念佛求生净土,一定要知道。
所以蕅益大师在此地告诉我们,他说『合此信愿』,就是深信发愿,对这个法门没有一丝毫疑惑。再给诸位说,信能够深信是善根、是智慧,没有智慧、没有善根,他不能相信,这是大智慧、大善根,纵然不是这一生修的,也是多生多世修积的,在现前这个阶段成熟,我们对这个法门深信不疑。发愿是福,是大福德。深信不发愿,去不了。所以西方极乐世界,说老实话,是智慧第一,福德第一,福慧具足,福慧圆满。所以到西方极乐世界,生到那边,一切的受用,乃至於面貌都跟阿弥陀佛一样,福慧跟佛相似。所以福从哪里来的?发愿是福,深信是慧,念佛是功夫。念佛,换句话说,念念使你的福慧增长。「合此信愿,的为净土指南」,的是的确,确实是净土指南,『由此而执持名号,乃为正行』。
所以平常我们念阿弥陀佛,用什么心念?要用深信发愿心念,这样念才有感应,所谓一念相应一念佛,念念相应念念佛。你不信或者愿不切,纵然念佛也没有感应,说老实话,只是口善而已。怎么说没有感应?你的定慧不能增长,这是福慧不能增长。用信愿心去念,你的福慧会增长,这个增长是事实,你们同修自己观察自己的境界,就会增长信心。从什么地方去观察?你的心一天比一天清净,这就是增长。清净心能生智慧,清净心起的作用,对待外面境界的作用是智慧,清净心对自己是福德,是享福。真正的福报是什么?是身心清净,没有忧虑、没有牵挂、没有烦恼、没有妄想、没有执著,这个快乐,这是真正的享受,你只要用信愿持名就能得到。
要修多久得到?我再告诉诸位,真正用功的人三个月就得到,这个境界就现前。三个月就现前,就见效,往下再修,功夫愈来愈增上,所以一般我们看古大德,三年、五年成就,那当然的道理。只要你保持这个功夫不退转,你继续不断努力,三年到五年是决定成就。上乘的成就,我们这个上是水平很低,不是讲的理一心、事一心,那个太高了,我们不一定能够达到,我们讲功夫成片的上乘。功夫成片也有九品,上三品就可以生死自在,自在是什么?我想什么时候去就什么时候去,我想在这个世界上再住几年也不碍事,这叫了生死,生死没有了。
我们一般人没有到这个功夫,寿命是有定数的,绝大多数不能超过这个数。所以看相算命算得很准,你们看看了凡居士,《了凡四训》,普通人没有办法超越数。换句话说,给你排上八字,你活多少年,该什么时候死,那一年很难过得去。念佛人可以超越,可以生死自在,超越这个定数,这样殊胜的功德利益知道的人不多。有些人听说了,听说了他不肯相信。如果真正相信,我相信他一定会死心塌地来修学,为什么?这才叫真实的利益,《无量寿经》讲「住真实慧」,惠以众生真实之利,这是真实的利益。在现前,叫我们能够在现在这个社会,是浊恶到了极处,浊恶极处这么一个世界,他自己的生活还能够快乐美满,这个利益多大!在这么一个社会里面,他自己现前快乐美满,将来随心如愿的见阿弥陀佛,往生西方极乐世界,乃至於游览诸佛国土,我们一生当中可以办得到的。怎么样才能办到?蕅益大师这几句话跟我们讲得很清楚明白,就是信愿持名,这是正行。
『大本』,大本是《无量寿经》,因为这是《要解》里面的句子,是《弥陀经》的注解。《无量寿经》是『亦以发菩提愿为要,正与此同』。『故今以发菩提心,一向专念,为大本之宗』,这是黄念祖老居士说的,黄老居士在《无量寿经》注解就是以这两句为本经的宗旨,宗旨就是修行的纲领。他取这两句正是遵奉莲池大师、蕅益大师这些净宗祖师大德的教诲,这个地方显示黄念老尊师重道,不敢认为这是自己的慧眼抉择,不敢,这是他的谦虚,是他的尊师。
在中国过去,跟现代的教学不一样,现在人教学提倡学生要创造、创新,学生自己得要发明,在我们中国过去不行。在过去,这个东西譬如说是我发现的,是我写出来的,我请我老师鉴定一下,这个东西算老师的,不算自己的,不像现在,现在算自己的,不算是老师的。说实在话,还是以前那个是正确的。老师鉴定之后,责任是老师来负。正如同军队打仗一样,参谋提出计画,统帅批准,责任是统帅负,不是参谋负,参谋只提供意见而已。这个仗是谁打的?是统帅打的,打胜了功劳是他的,打败了他要负责任,与参谋不相干,参谋只是提供意见,这个意见可不可以用,由你来决定,决定的人负责任。所以以前老师教学也是如此,学生有很多发现,送给老师印证,老师一印证,都是老师的,尊师重道。因此,佛经有五种人说,除佛之外还有四种人,那四种人所说的必须得到佛同意,佛一同意,都等於是佛说的,所以都称之为佛经,大家没有争论。佛不在世,有原则,原则就是法印,小乘经三法印,大乘经一实相印,换句话说,与这个原则不违背,与这个原则相应的,不管谁说的都是佛说的。像蕅益大师这几句话,虽然佛经里头没有,古来祖师大德也没有,但是与经论相应,可以说等於是佛说的。这是从前教育的理念上跟现在人不相同。
【彻悟禅师云。真为生死。发菩提心。以深信愿。持佛名号】
『彻悟禅师云』,《彻悟禅师语录》里面也是处处劝人念佛,他是在禅宗大彻大悟之后,回过头来专修念佛法门,这也是往生西方的一位大德。他说:『真为生死,发菩提心,以深信愿,持佛名号』,实在讲这是念佛标准的态度。念佛怎么念法?这四句说尽了。一个人真正知道生死可怕,这个心就是菩提心。他觉悟了,晓得生死太苦、太可怕,知道轮回可怕。轮回是死了以后,过不了几天又投胎,又来了,来了再死,死了再来,生生死死,死死生生,没完没了。轮回不是生生世世都是人,不一定。
六道轮回里面,三恶道时间长,三善道时间短。佛在经里面告诉我们,地狱是最长的,地狱里面的一天是我们人间二千七百多年,中国人号称五千年的历史,在地狱里还不到两天。地狱的寿命最短的都是万岁万万岁,怎么得了?不得了。这怎么能去?太可怕了。所以地狱一去要想再出来,不晓得到什么时候。饿鬼道,鬼道的一天是我们人间一个月,所以初一、十五去祭祀鬼神,正好早晨吃一餐,到中午吃一餐,恰好是如此。他的寿命是千岁以上,千岁千千岁,饿鬼道。畜生道愚痴,堕到畜生道之后,死了以后还做畜生,很难超越。
释迦牟尼佛当年在世,只树给孤独园盖房子工程的时候,地下爬的有一窝蚂蚁,佛看到之后笑一笑,旁边的弟子就问释迦牟尼佛为什么笑它。佛就说了,这窝蚂蚁,七尊佛出世过去了,它还是受蚂蚁身。一尊佛算三个阿僧只劫,二十一个阿僧只劫过去了,它还没有离开蚂蚁身。这不是它寿命那么长,它死了以后又投胎又做蚂蚁,这就是坚固的执著,它认为那个就是它的身,它不想改变一个身相,没有意思出离,这就不得了,这是畜生愚痴。所以三恶道非常可怕。
经上常讲头出头没,他把六道比作苦海,生到三善道得个人天身,就好像头冒出来,吸一口新鲜空气,再一下就沉到海底。在恶道的时间长,在善道的时间短,所以人要想想这个事实真相,他就觉悟,他就害怕了。我们趁有生之年,身体还健康,牢牢的要把握大好光阴认真的修行,不要让这一生空过,决定求生净土。净土很容易修,人人有分,各个都可以往生,为什么不求?这是真正觉悟。所以想到生死事大,这个心就觉悟了,就不迷了。
「以深信愿,持佛名号」,这就是往生净土的条件。前面两句破迷开悟,后面这两句具足往生净土的条件,三资粮。深信、发愿,发愿就是愿生净土。持佛名号,老实念佛。要想快速成就,就一定要坚守不间断、不夹杂,这个成就是指日可期。所以往往年轻人修行比不上这些老公公、老太太,为什么?他们没有杂念,他们知道生死事大,晚年来日无多,他的愿心恳切,他的佛号真正能够做到不间断、不夹杂。世间五欲六尘他已经看得太多,不愿意再看了,这个花花世界对他已经失去诱惑的作用,他心清净容易成就。年轻人还放不下,世法也放不下,佛法也放不下,样样都想多学一点,耽误了一生大事。
说老实话,学的东西学得再多,刚才讲了,学的些邪知邪见。邪知邪见,佛菩萨想尽方法把它抖擞掉,把它去掉,你不但不肯去除,还要天天增长,还要天天去学习,这怎么得了?所以千万不要错会意思,四弘誓愿明明说法门无量誓愿学,没错,讲得没错,你会错了意思。你烦恼断尽了,学无量无边的法门,你心地清净,不碍清净心,那就对了。不是叫你不学无量法门,什么法门都要学,世出世间一切法统统都要学,学有时候的,有时节因缘,不是初学,是叫你第一个阶段完成之后,那是第二个阶段。譬如说大学要不要念?要念,你幼稚园还没有念就想上大学,这怎么能成功?这不能成功。也许有人说幼稚园、小学、中学不念可以,大学多念几年行不行?如果能多念几年,念个二十年、三十年可以念到,那国家何必再去办小学、中学?不是省了多少事情吗?做不到的,世法尚且做不到,何况佛法。所以大家才晓得断烦恼多重要!培养清净心是佛法的关键。也就是说,你将来通达世出世间一切法,凭什么?凭清净心。所以现在有很多什么研讨会,这个班那个班,来给我说,我也不能不同意,也不能不点头。我参不参与?不参与,为什么?我知道,我很清楚,都搞邪知邪见。已经那么多邪知邪见了,还要在那里搞邪知邪见,我说了也没用处,说了不肯听。
要是真正修学,我可能会参加,干什么?读《无量寿经》,一个星期有个几次大家在一块读经,读两个小时,那是修根本智,真管用。我跟大家讲真话,讲真话很多人不相信,不但不相信,还要毁谤,我在外面都听说了,他说净空法师不是好人,他自己学那么多,叫我们不要学,吝法。我跟大家说老实话,还说我欺骗大家。如果我说你们什么都要学,什么都要看,你们听了一定很欢喜,这个法师是好法师,劝我们博学多闻。其实到后来你们堕落到三途的时候才会骂我,这个人不是好人,当初你知道这个秘密,正确的方法不告诉我们。所以给你讲真的不相信,现在人是听骗不听劝,信邪不信正,你说有什么法子?这没法子。
所以我不得不把《华严经》端出来跟大家讲,《华严经》就是四弘誓愿,这个层次清清楚楚、明明白白,这总不是假的。你要是问我,我过去没有从这儿修,没错,我过去是盲修瞎练,走了三十多年冤枉路,你们也跟我走冤枉路,亏就吃大了。你今天肯听我的话,三、五年就成就了;你要不肯听我的话,恐怕三十年、五十年还到不了我这个程度,这是真的。肯听话,三、五年可能超过我这个程度,我跟大家讲的句句是实话,你要肯相信,至少省了三十年的时间。好,我们翻过来再继续看,第十四面:
【蕅益大师云。信愿持名。为一经要旨。信愿为慧行。持名为行行。得生与否。全由信愿之有无。品位高下。全由持名之深浅。故慧行为前导。行行为正修。如目足并运也。】
蕅益大师是莲池大师的私淑弟子,这个人在早年也是搞博学多闻,到后来他搞明白、搞清楚了,死心塌地专修净土,成为净土宗的一代祖师。这样的人说实在话,不是普通人,菩萨示现的,什么菩萨我们也不清楚,他的身分一直没有暴露过,但是我们可以断定他是佛菩萨再来。为什么?因为他注解的《弥陀经要解》,印光大师对他的赞叹,说即使是古佛再来给《弥陀经》做一个注解,也不能超过其上。我们知道印光大师是大势至菩萨再来的,大势至菩萨对他这样赞叹,那他不是阿弥陀佛再来,也是观世音菩萨之流。《要解》仔细看看确实是好,没有话说。
我们选修净土宗的经典只选了三部经,这三部经就是《无量寿经》、《阿弥陀经》、《普贤菩萨行愿品》。现在这三部经我们都在讲,此地讲《无量寿经》、《弥陀经》,杭州南路讲堂讲《普贤行愿品》。《弥陀经》我们取的注解就是两种,一个《疏钞》,一个《要解》。我们讲堂《疏钞》讲完了讲《要解》,《要解》讲完了再讲《疏钞》,两个注解轮流讲。所以蕅益大师所说的这个话就是佛菩萨自己说的,『信愿持名,为一经要旨』,这些话都是《要解》里面说的。
所以他把《弥陀经》分做三分,三分就是「信、愿、行」。正宗分里面三分是信愿行,序分里头也是信愿行三分,流通分里头还是信愿行三分,这是蕅益大师的科判。称之为净宗三资粮,净土三资粮,往生净土三个必要的条件,这三个条件缺一个都不能成就。第一个就是要信,要深信,一丝毫的怀疑都没有,一心一意就是求生净土。愿要真正发愿,一定要深知生死轮回之苦,他真的愿才能发得出来。要发真实的大愿,要一心持名,这是《弥陀经》的宗旨。
净土三经在旨趣上讲,它不一样,是以《无量寿经》最为完备,就是最完整。《无量寿经》就好像是净土概论一样,内容是面面俱到,对於西方净土统统说到了,是最完备的一部经典,所以称为净宗第一经。《弥陀经》说实在话,它是劝修的经典,劝信,劝我们发愿,劝我们持名,它是劝我们修行的一部经典,重点在此地,不是对於西方极乐世界整个具体的说明,整个具体介绍说明是《无量寿经》。《观无量寿佛经》的内容是给我们讲理论,西方极乐世界依正庄严怎么来的,说理论、说方法、说因果,因果就是九品往生,比《无量寿经》说得详细。《无量寿经》只讲三辈,它那里讲九品,说得更详细。所以它讲因果、讲方法、讲理论,重点在这三方面。所以要想对极乐世界全盘了解,这三经都需要读,才能整个明了。《弥陀经》,尤其是《疏钞》跟《要解》一定要读,否则经文没有办法理解,经文太短了。其实字字都含无量义,我们智慧不开,业障深重,看不出它里面的意思,所以念了以后像念小说、神话一样,不懂得里面什么意思,所以一定要看注解。
这一段话蕅益大师说得非常之好,是古来的大德没有说过的。『信愿为慧行』,这是古人没说过的。现在有不少人对净宗有误会,认为念佛修净土宗充其量有一点定而已,一心不乱是定,没有智慧,说学净土的人没有智慧。我们要问一问,智慧有什么用处?智慧的作用在哪里?实在说,智慧的作用就在辨别真假,有智慧才能辨别,有智慧才能够取舍恰当,他选择最好的。你能够选净土法门,净土法门是文殊菩萨选的,普贤菩萨选的,你这个选择居然跟他们一样,怎么能说没有智慧?没有智慧的人这个法门就当面错过了,那才叫没有智慧,他还得去学智慧,等智慧学到了,他才会选择这个法门,所以他还早,修净土的人现在就已经选到了,这是诸位冷静仔细去想想看谁有智慧。
这个地方蕅益大师给我们一语道破,你能够相信这个法门,你能够选择这个法门,愿生净土,这是大智慧。所以生到西方极乐世界,跟文殊、普贤是平起平坐,为什么?因为我们智慧相同。说别的智慧我们比不上他,选择这个法门那我们选的没有两样,你选这个,我也选择这个,我们智慧平等。所以到西方极乐世界,一切跟普贤、跟文殊是平等的。因平等,果当然平等,道理就在此地,所以西方极乐世界是平等世界。你选择信愿行,大家都是这个因去的,所以果报相等,果报相同。这是智慧,是大智慧,可以说是究竟圆满的智慧。因为这个法门是究竟圆满的法门,不是圆满的智慧就选不出这个法门。
『持名为行行』,无量行门当中这是第一行门。『得生与否,全由信愿之有无』,所以信愿行非常重要,缺一不可。有信有愿决定往生,所以十念都能往生。十念是平常工作非常忙碌的人,没有时间念佛,怎么办?持名很重要,不能少,可以少念几句。没有时间多念,少念,早晚课的时间用十念法。十念法是尽一口气叫一念,这一口气不拘多少,每个人气长短不一样。如果家里有佛像,就在佛像面前合掌念佛,尽一口气念四个字、六个字都可以。阿弥陀佛、阿弥陀佛、阿弥陀佛、阿弥陀佛,这一口气叫一念,念十口气,早晚都一样,一次不缺,这就符合一向专念,没有缺过一次课就对了。
平常有时间多念,那叫散念。早晚是定课,定课不能缺少。散课是多少有无都没有关系,定课是决定不能缺少。养成一个习惯,早晨一起来,念佛,晚上睡觉之前一定念佛。当然佛号念的是愈多愈好,为什么?念佛的时候就不胡思乱想,所以念佛就是修戒定慧。戒律是「诸恶莫作,众善奉行」。心里面念佛,忆佛念佛他就不会想坏事情,诸恶就不做了;佛号是十方一切诸佛如来所赞叹的,善中之善,没有比这个更善的,所以念佛就是众善奉行,你看戒律具足了。诸恶莫作是小乘戒,众善奉行是菩萨戒,统统具足了。念佛心地清净,没有一个杂念,是修定,定有了。这句佛号清清楚楚、明明白白,字字分明,这是修慧,这就是修的根本智。所以戒定慧三学就用一句佛号圆圆满满都修了,你念的时间愈长,念的佛号愈多,就是你修戒定慧的时间愈多,这个要知道。所以念佛是修戒定慧的,是戒定慧一次完成,不必分开来学。
『品位高下,全由持名之深浅』,蕅益大师没有说持名之多少,没有,与多少不相干,与深浅有关系。什么叫深?深浅都是清净心,就是你心地清净的深度是多少。心愈清净,品位就愈高。所以西方极乐世界四土、三辈、九品从哪里分的?从清净心的程度上分的。其实《无量寿经》真正不可思议,不要说经文了,单看经题,功德就圆满。经题上「无量寿」就是真如本性,就是法身理体;「庄严」就是依正庄严,我们今天讲的美好到了极处。无量寿是体;庄严是相,相是美好到极处;「清净平等觉」是作用(用),体相用统统具足。清净平等觉也就是我们修行的原则。我们修什么?修清净心,修平等心,修觉心。知道轮回苦是觉,一心一意求生西方极乐世界是大觉,觉而不迷。所以我们念佛修什么?念佛是修清净心,修平等心,修觉心,这就完全正确。
『故慧行为前导』,慧在前面领导我们。『行行为正修,如目足并运』,后一句是比喻,把信愿比作眼睛,把持名比喻作两条腿,我看得清楚,我走得没错。没有信愿等於人瞎了眼睛,虽然会走路,走到岔路上自己也不知道。有信有愿,这个人有眼睛,没有腿,看是看到了,没有办法,走不到。由此可知,信愿行这三个条件一定要具足。所以讲席的目的是要教大家对於净宗法门,对於大乘佛法,真正认识,真正理解,有所选择,抉择之后就要认真努力来修学,这一生当中决定成就。
【深信发愿。即无上菩提。合此信愿。的为净土指南。由此而执持名号。乃为正行。大本亦以发菩提愿为要。正与此同。故今以发菩提心。一向专念。为大本之宗】
这一段也是蕅益大师说的,说得非常之好,可以说蕅益大师以前的这些祖师大德们从来没有这个说法。他这个说法有没有疑问?如果我们深入大乘经论,就知道他这个说法虽然大乘经论在文字上没有,意思上确实没有违背。正如同过去人讲带业往生、消业往生,查遍《大藏经》没有带业往生这种字样,消业往生有,於是就有许多人执著在经文上,认为带业往生不可靠,搞得净宗念佛是人心惶惶。经文上虽然没有这个字样,意思上确实有,为什么?西方世界有四土三辈九品,这个是有的,这是经文上都查得出来的。四土三辈九品怎么来的?实在讲就是带业多少而分,带的多的品位就低,带的少的品位就高,虽然没有说带业,这个带业的意思非常明显。由此可知,读佛经必须要知道,往往佛所说的是意在言外,一定要懂得弦外之音,才能真正体会到如来所说的真实义,这是每一位学佛的同修都必须要知道的,我们才不至於错解经义,不至於产生误会,这非常重要。
蕅益大师这个地方这一句话,就是『深信发愿,即无上菩提』,这一句实在说得太好了,为什么?我们看到的的确确有许多往生的人,我们在《净土圣贤录》里面看过,《往生传》里面看过,那是从前的,有的说从前时间太远,未必可靠。我们看近代的,宽律法师写的这一本是大陆上近代往生录,有一百多人,再看看台中林看治居士写的,是台湾最近四十年来往生的,这都是在眼前的,许多人与事是大家都能知道的,都能够熟悉,能够说得出来的,这是在我们面前。这许多人当中,我觉得至少有三分之一对於教理没有研究过,甚至於问他什么叫菩提心他也不知道。你给他讲我们底下讲的菩提心,至诚心、深心、回向发愿心,他都讲不来,他也不懂得这是什么,但是他念佛能往生,不但能往生,他自己晓得他哪一天走,他又不生病,这个奇怪了。走的时候清清楚楚、明明白白,有的人坐著走,有的人站著走。
在台湾有站著走的,大概在民国五十六、七年的时候,将军乡有一位老太太念三年佛站著走的,高雄很多同修都知道,我在高雄讲经提到她的时候,很多人都晓得。这些老太太没念过书,不懂得什么叫发菩提心,她怎么能往生?我们今天读《无量寿经》,三辈往生都要发菩提心,不发菩提心的人决定不能往生。所以我们看到那些往生的人,往往疑惑不解,好像看到他们没发菩提心怎么也往生,而且瑞相还这么好。倓虚老法师《念佛论》里面讲的修无师,这是倓老亲自看到他往生的,这一位虽然是出家人,是做粗活中年出家的,没有念过书,不认识字。当然你要问他,你有没有发菩提心?他决定说不出来。虽没有发菩提心,他有一个心:我真的想往生,我要见阿弥陀佛,他有这个心,殊不知这个心就是无上菩提心。蕅益大师这一语给我们道破,这就是无上菩提心,而且我们愈想他讲的话是愈有道理。
无上菩提心简单的说,是上求佛道、下度众生,就是这个心。生到西方极乐世界的愿望就是到那里去成佛,成了佛之后到十方世界去普度众生,这不叫无上菩提心叫什么?所以只要我们深信发愿,发愿求生西方净土,这就是无上菩提心,最究竟、最圆满的菩提心。
菩提是印度话,翻成中国的意思是觉,菩提心就是觉心,不迷。我们世间人不想往生,这是迷,学佛的人不求生净土还是迷,不知道如果不往生西方极乐世界,无论修学哪个法门必定有退转,你修学的时间很长,进进退退,这个事情很麻烦,如果来生得人身,这当中至少脱节二十年。你总不能说我这里死了,死了马上投胎,一投胎接著又来学佛,不可能。你投胎还是小孩婴儿,总得长个十几岁、二十岁才懂事,才开始学佛,当中就拖了十几二十年,这十几二十年休息了,前面所修的都忘光了,再学的时候得从头来起。生生世世进进退退,这是我们始终佛法没有进步,功夫不能增长,原因就在此地,进进退退。
生到西方极乐世界,无量寿!这是我们在大经读到的,寿命跟阿弥陀佛相等,寿命之长没有法子计算,今天世界上最进步的计算机也计算不出来。虽然我们讲有量,实在讲可以说真正的无量寿,无量寿就是其他宗教讲的永生,这是真正的永生,道地的永生。天上还得不到永生,寿命长一点而已,非想非非想处天寿命八万大劫,那还是一个定数,唯独西方极乐世界是真正的无量寿,所以求生西方极乐世界是一生成就。而且这个法门,我一再告诉诸位,这个法门是不死的法门,是真正不死,因为你走的时候很清楚,给家亲眷属告假,我走了,走了才死的,不是死了以后才走的。死了以后才走,这个靠不住。所以死了之后我们给他助念,看到有很多瑞相,说老实话,不能证明他往生,为什么?假如他来生生三善道,相都好,瑞相都好,所以有好的瑞相可以断定他不堕三恶道,说他往生,未必,这个是真的。往生真的是他自己给大家说佛来了,来接我走了,我现在跟他去了,那是千真万确的往生,一点不假。所以这是我们学佛,尤其念佛求生净土,一定要知道。
所以蕅益大师在此地告诉我们,他说『合此信愿』,就是深信发愿,对这个法门没有一丝毫疑惑。再给诸位说,信能够深信是善根、是智慧,没有智慧、没有善根,他不能相信,这是大智慧、大善根,纵然不是这一生修的,也是多生多世修积的,在现前这个阶段成熟,我们对这个法门深信不疑。发愿是福,是大福德。深信不发愿,去不了。所以西方极乐世界,说老实话,是智慧第一,福德第一,福慧具足,福慧圆满。所以到西方极乐世界,生到那边,一切的受用,乃至於面貌都跟阿弥陀佛一样,福慧跟佛相似。所以福从哪里来的?发愿是福,深信是慧,念佛是功夫。念佛,换句话说,念念使你的福慧增长。「合此信愿,的为净土指南」,的是的确,确实是净土指南,『由此而执持名号,乃为正行』。
所以平常我们念阿弥陀佛,用什么心念?要用深信发愿心念,这样念才有感应,所谓一念相应一念佛,念念相应念念佛。你不信或者愿不切,纵然念佛也没有感应,说老实话,只是口善而已。怎么说没有感应?你的定慧不能增长,这是福慧不能增长。用信愿心去念,你的福慧会增长,这个增长是事实,你们同修自己观察自己的境界,就会增长信心。从什么地方去观察?你的心一天比一天清净,这就是增长。清净心能生智慧,清净心起的作用,对待外面境界的作用是智慧,清净心对自己是福德,是享福。真正的福报是什么?是身心清净,没有忧虑、没有牵挂、没有烦恼、没有妄想、没有执著,这个快乐,这是真正的享受,你只要用信愿持名就能得到。
要修多久得到?我再告诉诸位,真正用功的人三个月就得到,这个境界就现前。三个月就现前,就见效,往下再修,功夫愈来愈增上,所以一般我们看古大德,三年、五年成就,那当然的道理。只要你保持这个功夫不退转,你继续不断努力,三年到五年是决定成就。上乘的成就,我们这个上是水平很低,不是讲的理一心、事一心,那个太高了,我们不一定能够达到,我们讲功夫成片的上乘。功夫成片也有九品,上三品就可以生死自在,自在是什么?我想什么时候去就什么时候去,我想在这个世界上再住几年也不碍事,这叫了生死,生死没有了。
我们一般人没有到这个功夫,寿命是有定数的,绝大多数不能超过这个数。所以看相算命算得很准,你们看看了凡居士,《了凡四训》,普通人没有办法超越数。换句话说,给你排上八字,你活多少年,该什么时候死,那一年很难过得去。念佛人可以超越,可以生死自在,超越这个定数,这样殊胜的功德利益知道的人不多。有些人听说了,听说了他不肯相信。如果真正相信,我相信他一定会死心塌地来修学,为什么?这才叫真实的利益,《无量寿经》讲「住真实慧」,惠以众生真实之利,这是真实的利益。在现前,叫我们能够在现在这个社会,是浊恶到了极处,浊恶极处这么一个世界,他自己的生活还能够快乐美满,这个利益多大!在这么一个社会里面,他自己现前快乐美满,将来随心如愿的见阿弥陀佛,往生西方极乐世界,乃至於游览诸佛国土,我们一生当中可以办得到的。怎么样才能办到?蕅益大师这几句话跟我们讲得很清楚明白,就是信愿持名,这是正行。
『大本』,大本是《无量寿经》,因为这是《要解》里面的句子,是《弥陀经》的注解。《无量寿经》是『亦以发菩提愿为要,正与此同』。『故今以发菩提心,一向专念,为大本之宗』,这是黄念祖老居士说的,黄老居士在《无量寿经》注解就是以这两句为本经的宗旨,宗旨就是修行的纲领。他取这两句正是遵奉莲池大师、蕅益大师这些净宗祖师大德的教诲,这个地方显示黄念老尊师重道,不敢认为这是自己的慧眼抉择,不敢,这是他的谦虚,是他的尊师。
在中国过去,跟现代的教学不一样,现在人教学提倡学生要创造、创新,学生自己得要发明,在我们中国过去不行。在过去,这个东西譬如说是我发现的,是我写出来的,我请我老师鉴定一下,这个东西算老师的,不算自己的,不像现在,现在算自己的,不算是老师的。说实在话,还是以前那个是正确的。老师鉴定之后,责任是老师来负。正如同军队打仗一样,参谋提出计画,统帅批准,责任是统帅负,不是参谋负,参谋只提供意见而已。这个仗是谁打的?是统帅打的,打胜了功劳是他的,打败了他要负责任,与参谋不相干,参谋只是提供意见,这个意见可不可以用,由你来决定,决定的人负责任。所以以前老师教学也是如此,学生有很多发现,送给老师印证,老师一印证,都是老师的,尊师重道。因此,佛经有五种人说,除佛之外还有四种人,那四种人所说的必须得到佛同意,佛一同意,都等於是佛说的,所以都称之为佛经,大家没有争论。佛不在世,有原则,原则就是法印,小乘经三法印,大乘经一实相印,换句话说,与这个原则不违背,与这个原则相应的,不管谁说的都是佛说的。像蕅益大师这几句话,虽然佛经里头没有,古来祖师大德也没有,但是与经论相应,可以说等於是佛说的。这是从前教育的理念上跟现在人不相同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