修华严奥旨妄尽还源观 (第八十二集) 2009/8/24 台湾 档名:12-047-0082
诸位法师,诸位同学,请坐。请看《修华严奥旨妄尽还源观》,第十六面倒数第四行。
【四者。定光显现无念止。言定光者。谓一乘教中白净宝网万字轮王之宝珠。谓此宝珠体性明彻。十方齐照。无思成事。念者皆从。虽现奇功。心无念虑。】
到这里是一段。第四段是教我们放下『念虑』,『定光显现』。无念一定是从禅定,而且是甚深禅定,妄念不生。禅定,定就是止,初级的禅定能止住执著,执著这个念头没有了。虽然说初级,我们六道的凡夫做不到,六道的凡夫只能修到第八定,四禅八定。四禅八定能伏执著的妄念,能伏住,不能断,到第九定,阿罗汉所证得的,这是第一个无念止住了,没有了,超越六道轮回。由此可知,执著麻烦,为什么要执著?执著前面是什么?是控制、是占有,这个东西在作祟。我一定要控制,我一定要拥为己有,这个念头是六道轮回的根,你为什么生生世世修行出不了六道轮回?原因在此地。我们修行人,不但是佛教,实在上讲世间所有的宗教修行人,不能证果原因就在此地。什么时候你能够把控制念头放下,殊不知控制念头不放下,你只能控制一点点,一、二个人,几个人、几桩事情,范围很小;如果一放下之后,你才真正晓得,原来整个宇宙都被你控制,范围放大了。你占有的,你能占有多少?占有放下之后,你占有的面大了,遍法界虚空界被你占有。大乘教里常讲「心包太虚,量周沙界」,你得到是圆满的,不是局部的,是圆满的。所以人,佛菩萨常讲六道众生可怜悯者。你所得到的是你自性里头的,《华严经》上佛常讲,「一切众生皆有如来智慧德相」,一切众生是平等的,没有哪个比哪个多一点,哪个比哪个少一点,没有,都是圆满的。各个都是圆满的智慧、圆满的德能、圆满的才艺、圆满的福报,谁也不比谁大一点,谁也不会比谁小一点,平等真法界。为什么我们一定要比别人大一点,要比别人多一点?这个念头一起,你就全部都丧失掉了。你是大一点,不是真大,是自以为大,其实你已经变得很小很小、很可怜很可怜,这是事实真相。
唯独佛与法身菩萨们他们见到,《法华经》上讲的诸法实相,真相见到了,《华严经》上讲到一真法界,破一品无明、证一分法身。那一分,一分是圆满的,不是把法界分成很多分,你一分一分证,不是这个意思,一证一切证,破一品无明你就证法身。为什么要断妄想?妄想有根,根是什么?我,有我就有自私自利,有我就有妄想分别执著。所以我常讲,别人错了也是对的,我对的也是错了。有些人听不懂我的话,为什么我对了也是错了?就是因为你有「我」。我对了,增长我执,「我」没有放下。用《金刚经》来做标准你就明白,《金刚经》上最低的标准,入门,入佛门最低的标准,破身见,「无我相,无人相,无众生相,无寿者相」,入门,入大乘之门,《华严经》上初信位的菩萨,你入这个门。入这个门要无我,有我就入不进去,为什么?那个门里头都是无我的,初进门的时候四相破了,入门。登堂呢?登堂连念头都没有,「无我见,无人见,无众生见,无寿者见」,登堂。这是标准,佛早就清清楚楚、明明白白为我们说出来。我们老执著有个我,这个麻烦,没我行吗?没我,你就自在了,没我你就随缘妙用,没我的时候你起心动念是智慧做主,烦恼再也不当家。有我就有烦恼,大乘教常讲「四大烦恼常相随」,跟谁相随?跟我相随,只要有我就有四大烦恼。第一个,有我见,执著有个我,执著有我身,另外三个就是贪瞋痴,我爱是贪,我慢是瞋恚,贡高我慢,我痴,贪瞋痴就起来。我没有了,贪瞋痴就淡了;贪瞋痴真的没有了,就出六道轮回。六道里面有贪瞋痴,六道外面没有贪瞋痴,六道外面是四圣法界,见思烦恼统统断掉,他还有什么?他还有尘沙烦恼,还有无明烦恼,那是什么?那是分别,那是起心动念。到不起心、不动念就超越十法界,你成功了,成佛了,真的成佛,不是假的,天台大师讲「分证即佛」。
这些道理,古人常讲「读书千遍,其义自见」,从这句话我们才真正体会到一门深入、长时薰修,这句话真正的意思我们才懂。学一样东西,一遍、二遍、三遍不行,哪有几遍就成就?那是上上根人,中下根性不行。为什么古人小时候,儿童,在私塾里面念书,老师教学生念书,学生程度不齐,教材完全相同,程度不齐怎么教?根性利的进度快,根性迟钝的进度慢,用这个方法。古时候的书本,用我们现在话讲是标准本,你不能说古人不科学。它每一页,一页是两面,二十行,也就是一面十行,两面是二十行,一行二十个字,这一页两面四百个字,古书里头都有记载。天分好的、记忆力很强的,真正是上等根性的人,他一天能够念六百字到八百字。四百字是一页,六百字是一页半,两页是八百字,这是能背诵。念几遍能背诵?念十遍,标准。你看,两张念十遍他就能背,人不多。大多数是中等人才,中等人才念多少?四百字,这是中等根性。两百字到四百字,两百字是一面,四百字是两面,时间都是十遍,从这个地方看你的根性。十遍,这四百字背不完怎么办?减一半,两百字,两百字就是一面。一面十遍背不下来,那就是下等根性,下等根性是一百字,一百字五行,念五行,也都是十遍,标准是十遍。所以老师先把学生的根性都知道,这个人根性钝一点,念一百个字;那个人根性好一点,念两百个字;那个人又好一点,念三百字,这个念法。真正能念到六、七百字的非常少,可能班上一个都找不到。十遍,十遍就能背。会背之后,老师教他看著本子念,还要念一百遍,根性好的念一百遍,根性迟钝一点的念两百遍,为什么?他真正记住,他不会忘记,「读书千遍,其义自见」就这个道理。这个方法训练,根性迟钝的都有成就,为什么?他用的功夫比人多,人家十遍会背,我一百遍;人家一百遍会背,我一千遍,「人一能之,己十之」,要做十倍的功夫。
我们再想想过去那个时代的环境,人心纯朴忠厚,家庭教育好,社会风气好,社会上作恶的人很少,不常见;孝亲尊师的人很多,常见,人心是定的,好教。现在的社会跟从前完全不一样,人心没有依归,终日惶惶,心浮气躁,学什么东西都学不进去,想学,学不成功。什么原因?与心情有关系。心情,他不是圣人,他会受环境干扰,环境影响太大了。所以现在学东西难,真难。真难,很愚的人,佛有善巧,你学东西学不会,教你念一句佛号,这个容易,阿弥陀佛,那一句容易。你就这一句佛号念到底,你一天念个十万声,两年、三年肯定得念佛三昧,这是真的不是假的,不骗人。三、四年前,你看深圳黄忠昌居士,三十几岁,他就做这个实验,闭三年关,一心念佛,看能不能往生,这个我们知道。念了两年十个月,还差两个月满三年,他预知时至往生了,告诉人,真的,不是假的。而《弥陀经》上告诉我们,若一日、若二日到若七日功夫就能成就,祖师大德告诉我们,上根人一天、二天就成就,中根人三、四、五天,上根人一天就成就,下下根人七天。真干,真放下,对这个世间不再有一个妄念。解悟的人知道,这个世间全是假的,没有一样是真的,万缘放下,一心称名,所以他就那么快。一行念不下来,我念四个字。这是什么原因?性德法尔如是。高明的老师懂得善巧方便,而这句名号是不思议的解脱法门、无上法门,上上根人遇到一天成就,下下根人遇到七天也一定成就,这我们总得要记到。
下面大师给我们解释定光,这里讲定光、讲显现、讲无念。『言定光者,谓一乘教中白净宝网万字轮王之宝珠』,这是讲放光之体,这是讲定光。特别说出来「一乘教」,什么是一乘?这是佛家的术语,经教里面解释「成佛唯一之教」,「乘为车乘」,这是比喻,比喻佛之教法,「教法能载人运於涅盘岸,故谓之乘」。就好像车子一样,古时候的车,大车那是一乘,古时候的大车是马车,马车可以乘很多人。我们小时候念书,那个时候公共巴士很少,抗战胜利之后我在南京念书,南京的马车就很多,是一般人重要的交通工具。马车可以坐十个人,我们学生,学生年轻,学生坐车,大概是可以坐十四个人,那时候我们念中学。而且马车,你只要遇到一挥手它就停下来,就能上车,什么地方下车,它很方便,它没有车站,随手可以招呼,非常方便。乘车用钱很少,那时候一、二毛钱就到达哪个地方,它也算距离的,它能够把你带到目标地。佛法就用这个车做比喻,佛陀的教法能帮助我们从凡夫地提升到如来地,运於涅盘岸就是如来地,这叫一乘。「法华经专说此一乘之理,法华经方便品曰,十方佛土中,唯有一乘法,无二亦无三,除佛方便说」,把一乘的意思说出来了。要知道十方三世一切诸佛教化众生,只有一个目标,帮助一切众生圆成佛道,圆满成就佛道。所以,唯有一乘法,成佛的方法,无二亦无三,除佛方便说。佛真有一乘法,如果这个人不是一乘根性,你给他讲一乘法他不敢接受,那就没法子,不敢接受,真的不是假的。我们在学佛当中就遇到很多,劝他成佛,佛太高了,我业障深重,我这怎么能成就?确实还有很多人,进了大殿不敢看佛像,惭愧。这人是好人,他有惭愧心,他觉得自己做的业障很重,不好意思见佛,好人,真是善人。所以佛有善巧,佛你觉得不能成就,菩萨怎么样?菩萨也不行;阿罗汉怎么样?阿罗汉还是不行,还太高;那天人怎么样?天人还可以,希望我来世能生天。佛真的是恒顺众生,随喜功德,你要觉得天不错,希望生天,佛就教你生天的方法,教人天小教;你觉得人还不错,来生希望能够还得人身,佛就教你得人身的方法。志向志趣高一点,人太苦,我已经尝到,听说天上好,天人福报比人大,我希望生天,佛就教你生天的方法,上品十善,四无量心。
可是诸位要知道,上上乘法一定是以人天法为基础,像盖高楼一样,人天法是地基,人天法做不好,怎么能够修一乘?这个一定要明了、要清楚。得人身,来生再得人身靠什么?佛在经上讲,中品十善,十善业道,不杀生、不偷盗、不邪淫、不妄语、不两舌、不绮语、不恶口、不贪、不瞋、不痴,虽然这十条都没有断,但是自己能控制得住。这十条得细讲,不细讲你没有办法修学。譬如不杀生这条,怎样做才不杀生?不是说我不杀人、我不杀害众生就算不错了,那是什么?下品十善,人要得中品十善。中品,你要懂得意思,大乘教里面常讲,「菩萨所在之处令一切众生生欢喜心」,我们以这个标准。我虽然没有杀害他,众生因我而生烦恼,这算什么?也算是杀生,为什么?恼害众生。障碍众生闻法、障碍众生学佛,杀众生的慧命比杀身命的罪还重,很多人不知道。我们想想,释迦牟尼佛当年在世,一生示现开悟之后,四十九年为一切众生讲经说法,法布施。用他的体力、用他的精神、用他的时间,这叫内财布施。做出的样子给众生做示范,法布施;用言语教导,法布施。他这样做,三种布施具足,财布施、法布施、无畏布施。我们要能看到这一点,要能体会到这个意思。无我,纯善纯净的心帮助众生转恶为善,帮助众生转迷为悟,帮助众生转凡成圣,这叫修圆满的布施,成就无量功德,庄严法相。诸位都知道,佛陀三十二相八十种好,从哪来的?相随心转,从他的善心、善行里面现出来的,一切众生见到没有不生欢喜心的。所以佛的相,佛的样子,我们讲威仪,能摄受一切众生,众生见到、听到、接近到没有不生欢喜心的。这叫自行化他,自己示现的告诉我们,天天不断向上提升境界,他教给我们,佛是这样的,让一切众生看到之后,也就很想跟释迦牟尼佛学习,我也希望天天向上提升。
真干,从哪里干起?从做人干起。我们净宗同学,修行最高指导的原则就是「净业三福」,三条。第一条教我们「孝养父母,奉事师长,慈心不杀,修十善业」。我们将它具体落实在儒释道的三个根,孝亲尊师在《弟子规》,字字句句要做到;慈心不杀落实在《太上感应篇》;末后修十善业,《十善业道经》。儒释道的三个根在第一句,第一句全都做到,是人天小果;你做得不很圆满,达不到满分,来生不失人身,得人道。如果能及格,恭喜你,你生天,你能够达到六十分、七十分,你肯定生忉利天;如果你能有八十分、九十分,你就生夜摩天。这是佛教给我们人天法,必须有这个条件你才能真正学佛,受持三皈、五戒、威仪。三福第二条讲「受持三皈,具足众戒,不犯威仪」,三皈是方向、是目标。修行人要记住这三大纲领,第一个是觉而不迷,第二个是正而不邪,第三个是净而不染,觉正净怎么修法?要依靠佛菩萨,向佛菩萨、向老师学习,老师就是给我们示范觉正净。我们这篇论文里面,四德里所讲的「行为世则」,老师要做出榜样来给大家看。教学活活泼泼,没有定法可说,因人、因时、因地、因事而有不同。现在是乱世,是道德沦丧的一个时代,众生没有伦理道德的观念,你要教伦理道德就太难了。你讲这个东西、教这个东西,人家第一句话就问你,「这学了有什么用处,学这个东西能当饭吃吗?」对古圣先贤东西丧失信心了。丧失信心真有为难处吗?有,不善的心行能感召来所谓天灾人祸。你不相信,你不肯学,你的心行与伦理道德、与因果完全背道而驰,明白人、心地清净的人一看就晓得,他有灾难,大祸临头,为什么?不善心行所感的就是祸患。
这桩事情,全世界各个族群、各个宗教圣贤人都跟我们讲得清楚,都讲善有善果、恶有恶报,中国古人讲得也很多。非常难得,近代日本江本胜博士用水实验,证明矿物懂得人的意思,它也能看、它也能听,我们什么东西都不能隐瞒过它。我们一个善念,善的反应,我们一个恶念,恶的反应,直接影响什么?我们身体。你看他做水实验,大家都知道人体百分之七十是水分,这实验出来,我们一个善念,水的结晶多美,你身体健康。我们一个不善的念头,一个自私自利的念头,一个傲慢的念头,一个嫉妒的念头,麻烦了,你的水的反应就很差;换句话说,你就不能不生病。就这个道理,直接的,直接影响身体。明白这个道理之后,我们能够把一切不善的念头放下,把一切善念兴起,第一个你身体健康就恢复,不要用药,不要找医生,就恢复了。水有反应,我们讲皮肤有没有反应?头发有没有反应?骨头有没有反应?统统都有。弥勒菩萨讲的,「念念成形,形皆有识」,形是什么?就是物质。形是物质现象,识是精神现象,只要是物质,我们佛经上常讲,小,毛端,汗毛端,小,依报里面小是微尘。毛端、微尘都有见闻觉知,我们起心动念它全知道,它会自自然然做出反应。我们一个善念,全身没有一个细胞不善,这人身体健康,就这么个道理;我们的念头不善,我们全身这些物质细胞反应就不善,就生病。为什么小孩的身体那么好?小孩没有恶念,他还不懂得,没有恶念,他看到哪个人都是好人,他都会笑。为什么老人就生病?人愈到老,妄念愈多。尤其现在人老了之后无依无靠,小孩不孝顺,国家也没有做到认真的去养老,老人真的是悲哀。过去中国人老人有家,大家庭,家照顾,家族照顾,现在谁照顾你?儿女都不照顾,还会有人照顾你?所以自自然然他的妄念就多,想到自己一生,他一生的付出,到老的时候没人照顾他,他怎么不会怨天尤人?而这种怨天尤人带给身体大量的病因。各个地方老人公寓,我们常常听说老人跳楼自杀,为什么?他认为这个方法是他唯一解脱的方法,殊不知解脱不了。
现代这个社会,心理医生透过心理的治疗,特别是催眠术,现在是相当普遍也相当发达,让人在催眠状态之下回到过去,回到前世,证实人没死。人的死,换个身体而已,换一个空间还是存在。生灭是身体,他还有灵魂,而且证明灵魂没有生死,灵魂用什么方法你也不能消灭它。他离开身体,物质的世界他一样带不去,他能带去是什么?是他的思想,他所造的善恶业,这个东西能带去。他的心、念、造作都是善,这个他能带去,帮助他生天,他的日子愈过愈好。如果他是不善业,他带去是帮助他堕畜生、变饿鬼、堕地狱,那就苦了。所以佛法常说「万般将不去,唯有业随身」,这句话告诉我们,带不去的不放在心上,现在有很好,没有也好,根本就不放在心上。什么东西放在心上?带得去的。我们知道,善心、善念、善行这个带得去;佛菩萨、圣贤的教诲,我们记在心上,依教奉行,这个带得去,好事!这一句阿弥陀佛,一心求生净土,亲近阿弥陀佛,这个愿望带得去,会兑现的。念佛求生净土是一乘法,一乘里面的一乘,这个一乘法一定跟人天相应,如果人天乘你都做不到,这个一乘法在阿赖耶里面只是一个好的种子,不能起现行。一定得以人天乘的基础把你托住,你才有辉煌的成就,这个很重要。所以我们佛弟子,头一个把人做好。
我们净宗同学,净宗学会建立创始的时候,我们就定了五门功课,只要把五门功课做好,没有一个不往生。这五门功课第一就是「净业三福」,最高指导原则,这要能记住。五门不多,很容易记住。第一条净业三福,三条十一句,时时刻刻都要记住,我们起心动念、言语造作,尤其是处事待人接物,常常想我有没有违犯?第一条,「孝养父母,奉师师长,慈心不杀,修十善业」,第二条,「受持三归,具足众戒,不犯威仪」,第三条,「发菩提心,深信因果,读诵大乘,劝进行者」,我今天有没有遵守?第二条,「六和」。我们人身,人是个社会动物,不能离开大众,跟大众相处我们有没有做到六和敬?「见和同解,戒和同修,身和同住,口和无诤,意和同悦,利和同均」,做到没有?每天起心动念、言语造作不可以违背,别人做到做不到与我不相干,我自己要做到。再是「三学」,这是佛法三大网领,戒定慧。第四个是菩萨六波罗蜜,「布施、持戒、忍辱、精进、禅定、般若」。最后一条普贤菩萨十愿,「礼敬诸佛,称赞如来,广修供养,忏悔业障」一直到「普皆回向」。天天要对对。我们选了这个五条,好记,念念不忘,依教奉行,这是功德,这是能带去的,念兹在兹,一句阿弥陀佛,没有不成就的道理!所以我们要懂得世尊当年在世,四十九年讲经说法,有真实说、有方便说,诱导我们得人身、生天、证小乘阿罗汉果、辟支佛果、菩萨果,统统都是方便说。
这个术语,古大德引用经典,经典里面说得很多,《胜鬘经》上说,「一乘即是第一义乘」,第一义是自性。第一义是什么?就是我们这篇论文里面所讲的自性清净圆明体。这个法门直接通达自性,用禅宗的话来说明心见性、见性成佛,这是一乘法,不是二乘。二乘是大乘、小乘,像爬楼梯一阶一阶来的,一乘法是一直到顶层,当中没有委曲相,好像坐电梯上去,当中每一层不停留的,这就叫没有委曲相。一乘是给谁说的?给上上根人讲的。达摩祖师传的法门就是一乘法,接引的对象上上根人,不是上根,上上根;上中下三根那是二乘、三乘的根性,不是一乘根性。所以一乘根性的人少,太少!我们自己学佛,首先要认识自己是什么根性。确实这个东西就像治病一样,自己晓得自己生的是什么病,要用什么方法来对治,这个方法跟你的病相应,药到病除,就把你治好了;药要不对症,我们知道后果不堪设想。修行的法门亦如是,如果这个方法跟自己根性不相应,学了不但得不到利益,可能还产生副作用,副作用就走向魔道,本来是学佛的,想成佛,最后成个魔。魔也有大福报,福报享完之后没有不堕地狱的,为什么?心行不善,误导众生,这个罪过重,所谓是断众生的法身慧命。
净宗是第一义乘,这是不思议的第一义,为什么?什么样根性的人都能学,不限於上上根人,上中下三根统统可以学,三根普被,利钝全收,这个不可思议。极乐世界是阿弥陀佛大慈大悲大愿大行所成就的,一切诸佛赞叹无比殊胜的境界,提供给十法界的众生,只要肯相信,愿意到那个地方去学习,统统都收。这是稀有难逢,一切诸佛刹土都没有这桩事,唯独极乐世界是大开方便之门。它里头有凡圣同居土,所以能接引六道众生,但是它的凡圣同居土,它不是六道,它只有两道,人天两道。我们这个世界畜生、饿鬼、地狱,有没有往生的?有,往生到西方极乐世界统统是在人道、天道,西方世界没有畜生、饿鬼、地狱,没有,这是四十八愿里面我们看到的。第二个不思议的现象,极乐世界阿弥陀佛教学是个大教室,不分班的:也就是说弥陀说法,与会的大众,有人天、有声闻、有缘觉、有菩萨、有诸佛如来、法身大士,同在一个教室。十方世界佛菩萨教化众生,像现在的学校,分班的,程度差不多的在一个班,不同程度的不同班级。不同班级,你这一班见不到那一班的同学,也不了解那一班的状况,像我们现在所讲的,它有空间维次不相同。极乐世界没有,没有空间维次,所以虽然有四土,有常寂光土、实报庄严土、方便有余土、凡圣同居土,四土合班上课,这个不可思议。合班上课的好处在哪里?我们能够亲近法身如来,这个不容易。我们在我们这个世界,我们决定见不到阿弥陀佛的报身,见不到。世尊也是的,身有无量相、相有无量好,跟极乐世界阿弥陀佛、毗卢遮那一样的。让凡圣同居土往生的这些下下根人,到西方极乐世界都能见到阿弥陀佛的报身,都能够跟等觉菩萨,像观音、势至、文殊、普贤、弥勒菩萨在一起上课,在一起听阿弥陀佛讲经教学,听十方一切诸佛如来他们应化到极乐世界教化有缘众生。西方世界的这些众生与十方诸佛统统都有缘,为什么?十方世界一切诸佛赞叹阿弥陀佛,赞叹跟阿弥陀佛学习的这些大众。这是什么?我们藉阿弥陀佛的缘,阿弥陀佛的缘太广了,遍法界虚空界。要记住,佛经里面常说,佛不度无缘众生。你成佛,你度生无量,法缘殊胜,我们自己结很不容易,靠著阿弥陀佛,把阿弥陀佛的缘分变成我们自己的缘分,这不可思议。阿弥陀佛欢喜我们这样做,真正向阿弥陀佛学习。所以,西方极乐世界是很特殊的一乘法界。
下面,《五十要问答》里面有这么一句,「一乘教有二种」,一种是「共教」,一种是「不共教」。《华严孔目章》也说,「一乘之义,分别有二」,一是「正乘」,一是「方便乘」,共教就是方便乘,不共教就是正乘,「正乘如华严经所说,方便乘有十义」。《五教章上》有讲到,「谓一乘教义之分齐,开为二门,一别教,二同教」。我们先说「同教一乘」,「同者,即同於终、顿二教也」,终是大乘的终极,顿是顿超,这是华严宗所讲的五教,小、始、终、顿、圆。圆教里面的同教,这个门里头,它有终教的意思,它有顿教,「然终教但诠一性一相,理事无碍」,这是大乘的终教;「顿教但诠无二无三,言思斯绝」,这是说终教跟顿教重要的教义。大乘终教里面讲「一性一相,理事无碍」,这是讲遍法界虚空界一切法,同一个自性,同一个法相。法相怎么同?凡所有相皆是虚妄,这就同了。性容易懂,一个自性清净圆明体,它所现的相千差万别,无量无边的现相都是幻相,都不是真实的,相有性空,事有理空。所以,理事无碍,理是性,事是相,它没有障碍,这跟圆教的意思相通。顿教里面,顿悟、顿超、顿证,没有阶级,这是什么?一悟一切悟。释迦牟尼佛当年在菩提树下,夜睹明星,大彻大悟,那是顿悟;在中国,惠能大师在五祖忍和尚的方丈室听五祖讲《金刚经》大意,讲到「应无所住,而生其心」,惠能大师立刻就悟了。这都是属於顿教,没有阶级,真正是天才班。他悟透了,为什么会悟?我们现在懂得,分别、执著、起心动念一下放下,真放下,自性清净圆明体现出来,他见到了,这叫见性,明心见性,见性成佛,没有阶级,这叫做上上根人。
我们现在明白这个道理,做不到!说老实话,别说起心动念,大乘教里最低的阶层,执著,我们能不能放下?放不下。执著里头再说,我们不说别的,我们常讲对立,我们知道这错误的,不应该和人对立,可是怎么样?在日常生活当中,处处还是对立,你就晓得修行多难!我们今天知道对立、占有是错误的,不错了,已经很难得,你听了会点头、会相信,不容易。你跟别人讲,别人摇头,不相信,而认为什么?认为对立是正常,占有是正常的。你就想想,你能够知道对立、占有不是正常的,进了一大步,解悟,但是你不得受用,为什么?得受用要证悟,你要把它做到你才得受用。
有人做到了,真得受用,他也跟我们做了报告,你们听听胡小林的报告,他是很浅的功夫,并不很深,把《弟子规》做到,把《了凡四训》做到,他告诉我法喜充满,说不出的快乐,无法形容。是真的,一点都不假。这里面的乐趣,这法味,法味你尝到了,古大德常讲「世味哪有法味浓」,世味,天上人间那种乐,要跟你在法上悟的不能比,真有受用,无穷的受用。从这个基础往上提升,步步高升,没有这个基础提不上去。提不上去也很难得,跟佛法结了缘,这一生不能成就,来生,来生不能成就,后世,决定有成就,只是还有一段时间,你还得认真去学习。这到底什么原因?为什么有人一世放下了,我现在懂得了,为什么还不放下?说实在话,我们现在懂得的不够彻底,说句真话是似懂非懂,不是真懂。真懂得哪有不放下的道理!你还愿意吃苦头吗?不放下是苦,放下就乐,你愿意吃苦吗?你不愿意得乐吗?真的,是这么回事情,没有清楚。所以,古大德才教我们一门深入、长时薰修,读书千遍,其义自见,真理!不能搞杂、不能搞多,多了、杂了什么?你就分心,乱了。
佛很慈悲,给你说真话,「法门平等,无有高下」,一部《大方广佛华严经》分量可大了,一句阿弥陀佛四个字可简单了,效果相同的。你要哪一个?那就看你自己的兴趣,看你自己根性,喜欢《华严》行,喜欢这一句阿弥陀佛也行。可是实际上,我们真的看到很多念这阿弥陀佛四个字的,成就超过学《华严经》的,这是真的。他在他有生之年比不上学《华严》的,智慧、辩才差人一等,往生到极乐世界立刻就超过。你得相信才行,你得真干才行。总的一句话说,不修止观是决定不能成功,这一句阿弥陀佛也是止观,四个字清清楚楚、明明白白,这是观;心里只有这一句佛号,除这个佛号之外什么都没有,那是止,五种止具足,他不需要很长的时间他就成就。
我学佛快到六十年了,我一生最感激的章嘉大师,我们第一天见面,他老人家就教我看破、放下。在那个时候我听了似懂非懂,二、三十年之后我才真的明了,愈明了对老师愈感激,真正是秘诀。我不是惠能的根性,如果像惠能上上根性,听章嘉大师这几句话就大彻大悟,就明心见性了。他是把最上乘的法传授给我,我要搞到二、三十年才真正懂得。懂得是什么?解悟,不是证悟,菩提道上方向找到,目标有了,走得还很辛苦,处处都是障缘。障缘怎么样?好,障缘容易提升,每次挫折就是每一次大幅度的提升一次。这个境界我经历很多次,这等於像学校读书一样,考试,大考!每次大考我还都能够平安通过,法喜充满。法喜里面诸位就能够体会到,功德提升,智慧增长,境界提升,这是考试及格了;如果考试不及格,不及格就堕落。我为什么没堕落?天天读经,天天讲经,所以遇到障缘的时候,就会想到佛在经上教我们怎么做法,依教奉行,决定不能怨天尤人。如果有一丝毫怨天尤人,立刻就堕落,堕落得快,古人所谓是爬得高摔得重,那个堕落很快。从这些地方深深体会到,经教一天都不能放松,一天都不可以离开,一天不吃饭没关系,不睡觉没关系,离开经教那就非常危险。
「今此同教」,同教一乘;「具诠」,具是具足,里面讲「一性一相,理事无碍,无二无三,言思斯绝」,统统都讲到;「同彼二教,俱显一乘,故名同教一乘也」。后面还有个小注,注明无二无三,「无二者,无声闻缘觉也」,「无三」是连菩萨也无,是这个意思。同教一乘。再看什么叫「别教一乘」,「别者,即别异」,别是差别,不一样;「小、始、终、顿之四教也」,这都是《华严经》所说的。小是小乘,始是大乘开始,终是大乘圆满,顿是顿超,没有次第。小、始、终是有次第、有阶级,循序渐进,顿没有,顿是顿超。「然此别教,唯辨圆融具德,事事无碍,随举一法,即摄一切无尽法门,一一法门迥异余教,故名别教一乘也。」这个地方所说的别教,这里面说得好,「唯辨圆融具德」,唯是唯独,唯独给我们辨别圆融具德。事事无碍,《华严经》上所说的「一即一切,一切即一」就是这个意思。随便举一法,即摄一切无尽法门,为什么?性相不二,理事不二。所以这是一乘教,这是诸佛如来的境界,也是性德法尔如是,哪里有差别?由此可知,世尊一生教学、说法,讲小乘、讲大乘始教、讲大乘终教,甚至於讲顿教,那些都是方便法,《法华经》上说的,「无二亦无三,除佛方便说」。这个意思要懂,佛应机说法。由此可知,教有没有藏通别圆,天台家说的,有没有小始终顿圆,贤首家说的,方便说。真实说呢?真实说没有,法没有。小始终顿圆是什么?众生根性不同,所以才有小始终顿圆。这个话像我刚才举的咱们私塾里面教学的,很有这个味道。你看私塾教学,一个材料,一本《论语》大家都读,一乘。小始终顿圆,这个学生根性很钝,一天只能念五行,一百个字;那个学生聪明一点,他一天可以念十行,念两百个字;另外一个学生根性很利,他一天能念三百个字、能念四百个字。一样的教材,进度不一样,这是什么?人的记忆力不相同,另外还有一个,理解力不相同,有人念的是悟了,有人念了不悟,能记得住,不开悟。当然根性最好的,又能记住又有悟性,这个根性就很难得。法是平等的,法门平等,无有高下,但是众生根性不相同。所以二乘、三乘是佛的方便说,四教、五教也是佛的方便说,佛的真说呢?真说只有一乘,唯有一乘法,无二亦无三,这是如来真说。
下面,文字底下这是比喻。「白净宝网」,白是原色,没有丝毫的杂染;净是清净,没有染污;网是罗网,佛经上讲网,多半是用忉利天宫、帝释天宫殿里面的罗网,用这个做比喻,宝网。网,网孔之间都系有宝珠,「万字轮王之宝珠」,宝珠会放光,光光相映,万字是吉祥的意思。佛三十二相之一,佛的胸口现的是个万字的相,吉祥之德才会现这种相,万字轮王之宝珠。由此可知,这是比喻一乘教是最吉祥。一乘教,它底下还有解释,我们看这一句,「白净宝网」,它所放的光明是吉祥之光,像《地藏经》上讲的吉祥云光,遍照法界,众生在这个光明之下念虑不生,所以叫「定光显现无念止」。这个定是讲一乘,一乘里面,一即一切,一切即一,这是诸法实相,通达诸法实相,自自然然念头就息了,取这个意思。今天时间到了,我们就学习到此地。
诸位法师,诸位同学,请坐。请看《修华严奥旨妄尽还源观》,第十六面倒数第四行。
【四者。定光显现无念止。言定光者。谓一乘教中白净宝网万字轮王之宝珠。谓此宝珠体性明彻。十方齐照。无思成事。念者皆从。虽现奇功。心无念虑。】
到这里是一段。第四段是教我们放下『念虑』,『定光显现』。无念一定是从禅定,而且是甚深禅定,妄念不生。禅定,定就是止,初级的禅定能止住执著,执著这个念头没有了。虽然说初级,我们六道的凡夫做不到,六道的凡夫只能修到第八定,四禅八定。四禅八定能伏执著的妄念,能伏住,不能断,到第九定,阿罗汉所证得的,这是第一个无念止住了,没有了,超越六道轮回。由此可知,执著麻烦,为什么要执著?执著前面是什么?是控制、是占有,这个东西在作祟。我一定要控制,我一定要拥为己有,这个念头是六道轮回的根,你为什么生生世世修行出不了六道轮回?原因在此地。我们修行人,不但是佛教,实在上讲世间所有的宗教修行人,不能证果原因就在此地。什么时候你能够把控制念头放下,殊不知控制念头不放下,你只能控制一点点,一、二个人,几个人、几桩事情,范围很小;如果一放下之后,你才真正晓得,原来整个宇宙都被你控制,范围放大了。你占有的,你能占有多少?占有放下之后,你占有的面大了,遍法界虚空界被你占有。大乘教里常讲「心包太虚,量周沙界」,你得到是圆满的,不是局部的,是圆满的。所以人,佛菩萨常讲六道众生可怜悯者。你所得到的是你自性里头的,《华严经》上佛常讲,「一切众生皆有如来智慧德相」,一切众生是平等的,没有哪个比哪个多一点,哪个比哪个少一点,没有,都是圆满的。各个都是圆满的智慧、圆满的德能、圆满的才艺、圆满的福报,谁也不比谁大一点,谁也不会比谁小一点,平等真法界。为什么我们一定要比别人大一点,要比别人多一点?这个念头一起,你就全部都丧失掉了。你是大一点,不是真大,是自以为大,其实你已经变得很小很小、很可怜很可怜,这是事实真相。
唯独佛与法身菩萨们他们见到,《法华经》上讲的诸法实相,真相见到了,《华严经》上讲到一真法界,破一品无明、证一分法身。那一分,一分是圆满的,不是把法界分成很多分,你一分一分证,不是这个意思,一证一切证,破一品无明你就证法身。为什么要断妄想?妄想有根,根是什么?我,有我就有自私自利,有我就有妄想分别执著。所以我常讲,别人错了也是对的,我对的也是错了。有些人听不懂我的话,为什么我对了也是错了?就是因为你有「我」。我对了,增长我执,「我」没有放下。用《金刚经》来做标准你就明白,《金刚经》上最低的标准,入门,入佛门最低的标准,破身见,「无我相,无人相,无众生相,无寿者相」,入门,入大乘之门,《华严经》上初信位的菩萨,你入这个门。入这个门要无我,有我就入不进去,为什么?那个门里头都是无我的,初进门的时候四相破了,入门。登堂呢?登堂连念头都没有,「无我见,无人见,无众生见,无寿者见」,登堂。这是标准,佛早就清清楚楚、明明白白为我们说出来。我们老执著有个我,这个麻烦,没我行吗?没我,你就自在了,没我你就随缘妙用,没我的时候你起心动念是智慧做主,烦恼再也不当家。有我就有烦恼,大乘教常讲「四大烦恼常相随」,跟谁相随?跟我相随,只要有我就有四大烦恼。第一个,有我见,执著有个我,执著有我身,另外三个就是贪瞋痴,我爱是贪,我慢是瞋恚,贡高我慢,我痴,贪瞋痴就起来。我没有了,贪瞋痴就淡了;贪瞋痴真的没有了,就出六道轮回。六道里面有贪瞋痴,六道外面没有贪瞋痴,六道外面是四圣法界,见思烦恼统统断掉,他还有什么?他还有尘沙烦恼,还有无明烦恼,那是什么?那是分别,那是起心动念。到不起心、不动念就超越十法界,你成功了,成佛了,真的成佛,不是假的,天台大师讲「分证即佛」。
这些道理,古人常讲「读书千遍,其义自见」,从这句话我们才真正体会到一门深入、长时薰修,这句话真正的意思我们才懂。学一样东西,一遍、二遍、三遍不行,哪有几遍就成就?那是上上根人,中下根性不行。为什么古人小时候,儿童,在私塾里面念书,老师教学生念书,学生程度不齐,教材完全相同,程度不齐怎么教?根性利的进度快,根性迟钝的进度慢,用这个方法。古时候的书本,用我们现在话讲是标准本,你不能说古人不科学。它每一页,一页是两面,二十行,也就是一面十行,两面是二十行,一行二十个字,这一页两面四百个字,古书里头都有记载。天分好的、记忆力很强的,真正是上等根性的人,他一天能够念六百字到八百字。四百字是一页,六百字是一页半,两页是八百字,这是能背诵。念几遍能背诵?念十遍,标准。你看,两张念十遍他就能背,人不多。大多数是中等人才,中等人才念多少?四百字,这是中等根性。两百字到四百字,两百字是一面,四百字是两面,时间都是十遍,从这个地方看你的根性。十遍,这四百字背不完怎么办?减一半,两百字,两百字就是一面。一面十遍背不下来,那就是下等根性,下等根性是一百字,一百字五行,念五行,也都是十遍,标准是十遍。所以老师先把学生的根性都知道,这个人根性钝一点,念一百个字;那个人根性好一点,念两百个字;那个人又好一点,念三百字,这个念法。真正能念到六、七百字的非常少,可能班上一个都找不到。十遍,十遍就能背。会背之后,老师教他看著本子念,还要念一百遍,根性好的念一百遍,根性迟钝一点的念两百遍,为什么?他真正记住,他不会忘记,「读书千遍,其义自见」就这个道理。这个方法训练,根性迟钝的都有成就,为什么?他用的功夫比人多,人家十遍会背,我一百遍;人家一百遍会背,我一千遍,「人一能之,己十之」,要做十倍的功夫。
我们再想想过去那个时代的环境,人心纯朴忠厚,家庭教育好,社会风气好,社会上作恶的人很少,不常见;孝亲尊师的人很多,常见,人心是定的,好教。现在的社会跟从前完全不一样,人心没有依归,终日惶惶,心浮气躁,学什么东西都学不进去,想学,学不成功。什么原因?与心情有关系。心情,他不是圣人,他会受环境干扰,环境影响太大了。所以现在学东西难,真难。真难,很愚的人,佛有善巧,你学东西学不会,教你念一句佛号,这个容易,阿弥陀佛,那一句容易。你就这一句佛号念到底,你一天念个十万声,两年、三年肯定得念佛三昧,这是真的不是假的,不骗人。三、四年前,你看深圳黄忠昌居士,三十几岁,他就做这个实验,闭三年关,一心念佛,看能不能往生,这个我们知道。念了两年十个月,还差两个月满三年,他预知时至往生了,告诉人,真的,不是假的。而《弥陀经》上告诉我们,若一日、若二日到若七日功夫就能成就,祖师大德告诉我们,上根人一天、二天就成就,中根人三、四、五天,上根人一天就成就,下下根人七天。真干,真放下,对这个世间不再有一个妄念。解悟的人知道,这个世间全是假的,没有一样是真的,万缘放下,一心称名,所以他就那么快。一行念不下来,我念四个字。这是什么原因?性德法尔如是。高明的老师懂得善巧方便,而这句名号是不思议的解脱法门、无上法门,上上根人遇到一天成就,下下根人遇到七天也一定成就,这我们总得要记到。
下面大师给我们解释定光,这里讲定光、讲显现、讲无念。『言定光者,谓一乘教中白净宝网万字轮王之宝珠』,这是讲放光之体,这是讲定光。特别说出来「一乘教」,什么是一乘?这是佛家的术语,经教里面解释「成佛唯一之教」,「乘为车乘」,这是比喻,比喻佛之教法,「教法能载人运於涅盘岸,故谓之乘」。就好像车子一样,古时候的车,大车那是一乘,古时候的大车是马车,马车可以乘很多人。我们小时候念书,那个时候公共巴士很少,抗战胜利之后我在南京念书,南京的马车就很多,是一般人重要的交通工具。马车可以坐十个人,我们学生,学生年轻,学生坐车,大概是可以坐十四个人,那时候我们念中学。而且马车,你只要遇到一挥手它就停下来,就能上车,什么地方下车,它很方便,它没有车站,随手可以招呼,非常方便。乘车用钱很少,那时候一、二毛钱就到达哪个地方,它也算距离的,它能够把你带到目标地。佛法就用这个车做比喻,佛陀的教法能帮助我们从凡夫地提升到如来地,运於涅盘岸就是如来地,这叫一乘。「法华经专说此一乘之理,法华经方便品曰,十方佛土中,唯有一乘法,无二亦无三,除佛方便说」,把一乘的意思说出来了。要知道十方三世一切诸佛教化众生,只有一个目标,帮助一切众生圆成佛道,圆满成就佛道。所以,唯有一乘法,成佛的方法,无二亦无三,除佛方便说。佛真有一乘法,如果这个人不是一乘根性,你给他讲一乘法他不敢接受,那就没法子,不敢接受,真的不是假的。我们在学佛当中就遇到很多,劝他成佛,佛太高了,我业障深重,我这怎么能成就?确实还有很多人,进了大殿不敢看佛像,惭愧。这人是好人,他有惭愧心,他觉得自己做的业障很重,不好意思见佛,好人,真是善人。所以佛有善巧,佛你觉得不能成就,菩萨怎么样?菩萨也不行;阿罗汉怎么样?阿罗汉还是不行,还太高;那天人怎么样?天人还可以,希望我来世能生天。佛真的是恒顺众生,随喜功德,你要觉得天不错,希望生天,佛就教你生天的方法,教人天小教;你觉得人还不错,来生希望能够还得人身,佛就教你得人身的方法。志向志趣高一点,人太苦,我已经尝到,听说天上好,天人福报比人大,我希望生天,佛就教你生天的方法,上品十善,四无量心。
可是诸位要知道,上上乘法一定是以人天法为基础,像盖高楼一样,人天法是地基,人天法做不好,怎么能够修一乘?这个一定要明了、要清楚。得人身,来生再得人身靠什么?佛在经上讲,中品十善,十善业道,不杀生、不偷盗、不邪淫、不妄语、不两舌、不绮语、不恶口、不贪、不瞋、不痴,虽然这十条都没有断,但是自己能控制得住。这十条得细讲,不细讲你没有办法修学。譬如不杀生这条,怎样做才不杀生?不是说我不杀人、我不杀害众生就算不错了,那是什么?下品十善,人要得中品十善。中品,你要懂得意思,大乘教里面常讲,「菩萨所在之处令一切众生生欢喜心」,我们以这个标准。我虽然没有杀害他,众生因我而生烦恼,这算什么?也算是杀生,为什么?恼害众生。障碍众生闻法、障碍众生学佛,杀众生的慧命比杀身命的罪还重,很多人不知道。我们想想,释迦牟尼佛当年在世,一生示现开悟之后,四十九年为一切众生讲经说法,法布施。用他的体力、用他的精神、用他的时间,这叫内财布施。做出的样子给众生做示范,法布施;用言语教导,法布施。他这样做,三种布施具足,财布施、法布施、无畏布施。我们要能看到这一点,要能体会到这个意思。无我,纯善纯净的心帮助众生转恶为善,帮助众生转迷为悟,帮助众生转凡成圣,这叫修圆满的布施,成就无量功德,庄严法相。诸位都知道,佛陀三十二相八十种好,从哪来的?相随心转,从他的善心、善行里面现出来的,一切众生见到没有不生欢喜心的。所以佛的相,佛的样子,我们讲威仪,能摄受一切众生,众生见到、听到、接近到没有不生欢喜心的。这叫自行化他,自己示现的告诉我们,天天不断向上提升境界,他教给我们,佛是这样的,让一切众生看到之后,也就很想跟释迦牟尼佛学习,我也希望天天向上提升。
真干,从哪里干起?从做人干起。我们净宗同学,修行最高指导的原则就是「净业三福」,三条。第一条教我们「孝养父母,奉事师长,慈心不杀,修十善业」。我们将它具体落实在儒释道的三个根,孝亲尊师在《弟子规》,字字句句要做到;慈心不杀落实在《太上感应篇》;末后修十善业,《十善业道经》。儒释道的三个根在第一句,第一句全都做到,是人天小果;你做得不很圆满,达不到满分,来生不失人身,得人道。如果能及格,恭喜你,你生天,你能够达到六十分、七十分,你肯定生忉利天;如果你能有八十分、九十分,你就生夜摩天。这是佛教给我们人天法,必须有这个条件你才能真正学佛,受持三皈、五戒、威仪。三福第二条讲「受持三皈,具足众戒,不犯威仪」,三皈是方向、是目标。修行人要记住这三大纲领,第一个是觉而不迷,第二个是正而不邪,第三个是净而不染,觉正净怎么修法?要依靠佛菩萨,向佛菩萨、向老师学习,老师就是给我们示范觉正净。我们这篇论文里面,四德里所讲的「行为世则」,老师要做出榜样来给大家看。教学活活泼泼,没有定法可说,因人、因时、因地、因事而有不同。现在是乱世,是道德沦丧的一个时代,众生没有伦理道德的观念,你要教伦理道德就太难了。你讲这个东西、教这个东西,人家第一句话就问你,「这学了有什么用处,学这个东西能当饭吃吗?」对古圣先贤东西丧失信心了。丧失信心真有为难处吗?有,不善的心行能感召来所谓天灾人祸。你不相信,你不肯学,你的心行与伦理道德、与因果完全背道而驰,明白人、心地清净的人一看就晓得,他有灾难,大祸临头,为什么?不善心行所感的就是祸患。
这桩事情,全世界各个族群、各个宗教圣贤人都跟我们讲得清楚,都讲善有善果、恶有恶报,中国古人讲得也很多。非常难得,近代日本江本胜博士用水实验,证明矿物懂得人的意思,它也能看、它也能听,我们什么东西都不能隐瞒过它。我们一个善念,善的反应,我们一个恶念,恶的反应,直接影响什么?我们身体。你看他做水实验,大家都知道人体百分之七十是水分,这实验出来,我们一个善念,水的结晶多美,你身体健康。我们一个不善的念头,一个自私自利的念头,一个傲慢的念头,一个嫉妒的念头,麻烦了,你的水的反应就很差;换句话说,你就不能不生病。就这个道理,直接的,直接影响身体。明白这个道理之后,我们能够把一切不善的念头放下,把一切善念兴起,第一个你身体健康就恢复,不要用药,不要找医生,就恢复了。水有反应,我们讲皮肤有没有反应?头发有没有反应?骨头有没有反应?统统都有。弥勒菩萨讲的,「念念成形,形皆有识」,形是什么?就是物质。形是物质现象,识是精神现象,只要是物质,我们佛经上常讲,小,毛端,汗毛端,小,依报里面小是微尘。毛端、微尘都有见闻觉知,我们起心动念它全知道,它会自自然然做出反应。我们一个善念,全身没有一个细胞不善,这人身体健康,就这么个道理;我们的念头不善,我们全身这些物质细胞反应就不善,就生病。为什么小孩的身体那么好?小孩没有恶念,他还不懂得,没有恶念,他看到哪个人都是好人,他都会笑。为什么老人就生病?人愈到老,妄念愈多。尤其现在人老了之后无依无靠,小孩不孝顺,国家也没有做到认真的去养老,老人真的是悲哀。过去中国人老人有家,大家庭,家照顾,家族照顾,现在谁照顾你?儿女都不照顾,还会有人照顾你?所以自自然然他的妄念就多,想到自己一生,他一生的付出,到老的时候没人照顾他,他怎么不会怨天尤人?而这种怨天尤人带给身体大量的病因。各个地方老人公寓,我们常常听说老人跳楼自杀,为什么?他认为这个方法是他唯一解脱的方法,殊不知解脱不了。
现代这个社会,心理医生透过心理的治疗,特别是催眠术,现在是相当普遍也相当发达,让人在催眠状态之下回到过去,回到前世,证实人没死。人的死,换个身体而已,换一个空间还是存在。生灭是身体,他还有灵魂,而且证明灵魂没有生死,灵魂用什么方法你也不能消灭它。他离开身体,物质的世界他一样带不去,他能带去是什么?是他的思想,他所造的善恶业,这个东西能带去。他的心、念、造作都是善,这个他能带去,帮助他生天,他的日子愈过愈好。如果他是不善业,他带去是帮助他堕畜生、变饿鬼、堕地狱,那就苦了。所以佛法常说「万般将不去,唯有业随身」,这句话告诉我们,带不去的不放在心上,现在有很好,没有也好,根本就不放在心上。什么东西放在心上?带得去的。我们知道,善心、善念、善行这个带得去;佛菩萨、圣贤的教诲,我们记在心上,依教奉行,这个带得去,好事!这一句阿弥陀佛,一心求生净土,亲近阿弥陀佛,这个愿望带得去,会兑现的。念佛求生净土是一乘法,一乘里面的一乘,这个一乘法一定跟人天相应,如果人天乘你都做不到,这个一乘法在阿赖耶里面只是一个好的种子,不能起现行。一定得以人天乘的基础把你托住,你才有辉煌的成就,这个很重要。所以我们佛弟子,头一个把人做好。
我们净宗同学,净宗学会建立创始的时候,我们就定了五门功课,只要把五门功课做好,没有一个不往生。这五门功课第一就是「净业三福」,最高指导原则,这要能记住。五门不多,很容易记住。第一条净业三福,三条十一句,时时刻刻都要记住,我们起心动念、言语造作,尤其是处事待人接物,常常想我有没有违犯?第一条,「孝养父母,奉师师长,慈心不杀,修十善业」,第二条,「受持三归,具足众戒,不犯威仪」,第三条,「发菩提心,深信因果,读诵大乘,劝进行者」,我今天有没有遵守?第二条,「六和」。我们人身,人是个社会动物,不能离开大众,跟大众相处我们有没有做到六和敬?「见和同解,戒和同修,身和同住,口和无诤,意和同悦,利和同均」,做到没有?每天起心动念、言语造作不可以违背,别人做到做不到与我不相干,我自己要做到。再是「三学」,这是佛法三大网领,戒定慧。第四个是菩萨六波罗蜜,「布施、持戒、忍辱、精进、禅定、般若」。最后一条普贤菩萨十愿,「礼敬诸佛,称赞如来,广修供养,忏悔业障」一直到「普皆回向」。天天要对对。我们选了这个五条,好记,念念不忘,依教奉行,这是功德,这是能带去的,念兹在兹,一句阿弥陀佛,没有不成就的道理!所以我们要懂得世尊当年在世,四十九年讲经说法,有真实说、有方便说,诱导我们得人身、生天、证小乘阿罗汉果、辟支佛果、菩萨果,统统都是方便说。
这个术语,古大德引用经典,经典里面说得很多,《胜鬘经》上说,「一乘即是第一义乘」,第一义是自性。第一义是什么?就是我们这篇论文里面所讲的自性清净圆明体。这个法门直接通达自性,用禅宗的话来说明心见性、见性成佛,这是一乘法,不是二乘。二乘是大乘、小乘,像爬楼梯一阶一阶来的,一乘法是一直到顶层,当中没有委曲相,好像坐电梯上去,当中每一层不停留的,这就叫没有委曲相。一乘是给谁说的?给上上根人讲的。达摩祖师传的法门就是一乘法,接引的对象上上根人,不是上根,上上根;上中下三根那是二乘、三乘的根性,不是一乘根性。所以一乘根性的人少,太少!我们自己学佛,首先要认识自己是什么根性。确实这个东西就像治病一样,自己晓得自己生的是什么病,要用什么方法来对治,这个方法跟你的病相应,药到病除,就把你治好了;药要不对症,我们知道后果不堪设想。修行的法门亦如是,如果这个方法跟自己根性不相应,学了不但得不到利益,可能还产生副作用,副作用就走向魔道,本来是学佛的,想成佛,最后成个魔。魔也有大福报,福报享完之后没有不堕地狱的,为什么?心行不善,误导众生,这个罪过重,所谓是断众生的法身慧命。
净宗是第一义乘,这是不思议的第一义,为什么?什么样根性的人都能学,不限於上上根人,上中下三根统统可以学,三根普被,利钝全收,这个不可思议。极乐世界是阿弥陀佛大慈大悲大愿大行所成就的,一切诸佛赞叹无比殊胜的境界,提供给十法界的众生,只要肯相信,愿意到那个地方去学习,统统都收。这是稀有难逢,一切诸佛刹土都没有这桩事,唯独极乐世界是大开方便之门。它里头有凡圣同居土,所以能接引六道众生,但是它的凡圣同居土,它不是六道,它只有两道,人天两道。我们这个世界畜生、饿鬼、地狱,有没有往生的?有,往生到西方极乐世界统统是在人道、天道,西方世界没有畜生、饿鬼、地狱,没有,这是四十八愿里面我们看到的。第二个不思议的现象,极乐世界阿弥陀佛教学是个大教室,不分班的:也就是说弥陀说法,与会的大众,有人天、有声闻、有缘觉、有菩萨、有诸佛如来、法身大士,同在一个教室。十方世界佛菩萨教化众生,像现在的学校,分班的,程度差不多的在一个班,不同程度的不同班级。不同班级,你这一班见不到那一班的同学,也不了解那一班的状况,像我们现在所讲的,它有空间维次不相同。极乐世界没有,没有空间维次,所以虽然有四土,有常寂光土、实报庄严土、方便有余土、凡圣同居土,四土合班上课,这个不可思议。合班上课的好处在哪里?我们能够亲近法身如来,这个不容易。我们在我们这个世界,我们决定见不到阿弥陀佛的报身,见不到。世尊也是的,身有无量相、相有无量好,跟极乐世界阿弥陀佛、毗卢遮那一样的。让凡圣同居土往生的这些下下根人,到西方极乐世界都能见到阿弥陀佛的报身,都能够跟等觉菩萨,像观音、势至、文殊、普贤、弥勒菩萨在一起上课,在一起听阿弥陀佛讲经教学,听十方一切诸佛如来他们应化到极乐世界教化有缘众生。西方世界的这些众生与十方诸佛统统都有缘,为什么?十方世界一切诸佛赞叹阿弥陀佛,赞叹跟阿弥陀佛学习的这些大众。这是什么?我们藉阿弥陀佛的缘,阿弥陀佛的缘太广了,遍法界虚空界。要记住,佛经里面常说,佛不度无缘众生。你成佛,你度生无量,法缘殊胜,我们自己结很不容易,靠著阿弥陀佛,把阿弥陀佛的缘分变成我们自己的缘分,这不可思议。阿弥陀佛欢喜我们这样做,真正向阿弥陀佛学习。所以,西方极乐世界是很特殊的一乘法界。
下面,《五十要问答》里面有这么一句,「一乘教有二种」,一种是「共教」,一种是「不共教」。《华严孔目章》也说,「一乘之义,分别有二」,一是「正乘」,一是「方便乘」,共教就是方便乘,不共教就是正乘,「正乘如华严经所说,方便乘有十义」。《五教章上》有讲到,「谓一乘教义之分齐,开为二门,一别教,二同教」。我们先说「同教一乘」,「同者,即同於终、顿二教也」,终是大乘的终极,顿是顿超,这是华严宗所讲的五教,小、始、终、顿、圆。圆教里面的同教,这个门里头,它有终教的意思,它有顿教,「然终教但诠一性一相,理事无碍」,这是大乘的终教;「顿教但诠无二无三,言思斯绝」,这是说终教跟顿教重要的教义。大乘终教里面讲「一性一相,理事无碍」,这是讲遍法界虚空界一切法,同一个自性,同一个法相。法相怎么同?凡所有相皆是虚妄,这就同了。性容易懂,一个自性清净圆明体,它所现的相千差万别,无量无边的现相都是幻相,都不是真实的,相有性空,事有理空。所以,理事无碍,理是性,事是相,它没有障碍,这跟圆教的意思相通。顿教里面,顿悟、顿超、顿证,没有阶级,这是什么?一悟一切悟。释迦牟尼佛当年在菩提树下,夜睹明星,大彻大悟,那是顿悟;在中国,惠能大师在五祖忍和尚的方丈室听五祖讲《金刚经》大意,讲到「应无所住,而生其心」,惠能大师立刻就悟了。这都是属於顿教,没有阶级,真正是天才班。他悟透了,为什么会悟?我们现在懂得,分别、执著、起心动念一下放下,真放下,自性清净圆明体现出来,他见到了,这叫见性,明心见性,见性成佛,没有阶级,这叫做上上根人。
我们现在明白这个道理,做不到!说老实话,别说起心动念,大乘教里最低的阶层,执著,我们能不能放下?放不下。执著里头再说,我们不说别的,我们常讲对立,我们知道这错误的,不应该和人对立,可是怎么样?在日常生活当中,处处还是对立,你就晓得修行多难!我们今天知道对立、占有是错误的,不错了,已经很难得,你听了会点头、会相信,不容易。你跟别人讲,别人摇头,不相信,而认为什么?认为对立是正常,占有是正常的。你就想想,你能够知道对立、占有不是正常的,进了一大步,解悟,但是你不得受用,为什么?得受用要证悟,你要把它做到你才得受用。
有人做到了,真得受用,他也跟我们做了报告,你们听听胡小林的报告,他是很浅的功夫,并不很深,把《弟子规》做到,把《了凡四训》做到,他告诉我法喜充满,说不出的快乐,无法形容。是真的,一点都不假。这里面的乐趣,这法味,法味你尝到了,古大德常讲「世味哪有法味浓」,世味,天上人间那种乐,要跟你在法上悟的不能比,真有受用,无穷的受用。从这个基础往上提升,步步高升,没有这个基础提不上去。提不上去也很难得,跟佛法结了缘,这一生不能成就,来生,来生不能成就,后世,决定有成就,只是还有一段时间,你还得认真去学习。这到底什么原因?为什么有人一世放下了,我现在懂得了,为什么还不放下?说实在话,我们现在懂得的不够彻底,说句真话是似懂非懂,不是真懂。真懂得哪有不放下的道理!你还愿意吃苦头吗?不放下是苦,放下就乐,你愿意吃苦吗?你不愿意得乐吗?真的,是这么回事情,没有清楚。所以,古大德才教我们一门深入、长时薰修,读书千遍,其义自见,真理!不能搞杂、不能搞多,多了、杂了什么?你就分心,乱了。
佛很慈悲,给你说真话,「法门平等,无有高下」,一部《大方广佛华严经》分量可大了,一句阿弥陀佛四个字可简单了,效果相同的。你要哪一个?那就看你自己的兴趣,看你自己根性,喜欢《华严》行,喜欢这一句阿弥陀佛也行。可是实际上,我们真的看到很多念这阿弥陀佛四个字的,成就超过学《华严经》的,这是真的。他在他有生之年比不上学《华严》的,智慧、辩才差人一等,往生到极乐世界立刻就超过。你得相信才行,你得真干才行。总的一句话说,不修止观是决定不能成功,这一句阿弥陀佛也是止观,四个字清清楚楚、明明白白,这是观;心里只有这一句佛号,除这个佛号之外什么都没有,那是止,五种止具足,他不需要很长的时间他就成就。
我学佛快到六十年了,我一生最感激的章嘉大师,我们第一天见面,他老人家就教我看破、放下。在那个时候我听了似懂非懂,二、三十年之后我才真的明了,愈明了对老师愈感激,真正是秘诀。我不是惠能的根性,如果像惠能上上根性,听章嘉大师这几句话就大彻大悟,就明心见性了。他是把最上乘的法传授给我,我要搞到二、三十年才真正懂得。懂得是什么?解悟,不是证悟,菩提道上方向找到,目标有了,走得还很辛苦,处处都是障缘。障缘怎么样?好,障缘容易提升,每次挫折就是每一次大幅度的提升一次。这个境界我经历很多次,这等於像学校读书一样,考试,大考!每次大考我还都能够平安通过,法喜充满。法喜里面诸位就能够体会到,功德提升,智慧增长,境界提升,这是考试及格了;如果考试不及格,不及格就堕落。我为什么没堕落?天天读经,天天讲经,所以遇到障缘的时候,就会想到佛在经上教我们怎么做法,依教奉行,决定不能怨天尤人。如果有一丝毫怨天尤人,立刻就堕落,堕落得快,古人所谓是爬得高摔得重,那个堕落很快。从这些地方深深体会到,经教一天都不能放松,一天都不可以离开,一天不吃饭没关系,不睡觉没关系,离开经教那就非常危险。
「今此同教」,同教一乘;「具诠」,具是具足,里面讲「一性一相,理事无碍,无二无三,言思斯绝」,统统都讲到;「同彼二教,俱显一乘,故名同教一乘也」。后面还有个小注,注明无二无三,「无二者,无声闻缘觉也」,「无三」是连菩萨也无,是这个意思。同教一乘。再看什么叫「别教一乘」,「别者,即别异」,别是差别,不一样;「小、始、终、顿之四教也」,这都是《华严经》所说的。小是小乘,始是大乘开始,终是大乘圆满,顿是顿超,没有次第。小、始、终是有次第、有阶级,循序渐进,顿没有,顿是顿超。「然此别教,唯辨圆融具德,事事无碍,随举一法,即摄一切无尽法门,一一法门迥异余教,故名别教一乘也。」这个地方所说的别教,这里面说得好,「唯辨圆融具德」,唯是唯独,唯独给我们辨别圆融具德。事事无碍,《华严经》上所说的「一即一切,一切即一」就是这个意思。随便举一法,即摄一切无尽法门,为什么?性相不二,理事不二。所以这是一乘教,这是诸佛如来的境界,也是性德法尔如是,哪里有差别?由此可知,世尊一生教学、说法,讲小乘、讲大乘始教、讲大乘终教,甚至於讲顿教,那些都是方便法,《法华经》上说的,「无二亦无三,除佛方便说」。这个意思要懂,佛应机说法。由此可知,教有没有藏通别圆,天台家说的,有没有小始终顿圆,贤首家说的,方便说。真实说呢?真实说没有,法没有。小始终顿圆是什么?众生根性不同,所以才有小始终顿圆。这个话像我刚才举的咱们私塾里面教学的,很有这个味道。你看私塾教学,一个材料,一本《论语》大家都读,一乘。小始终顿圆,这个学生根性很钝,一天只能念五行,一百个字;那个学生聪明一点,他一天可以念十行,念两百个字;另外一个学生根性很利,他一天能念三百个字、能念四百个字。一样的教材,进度不一样,这是什么?人的记忆力不相同,另外还有一个,理解力不相同,有人念的是悟了,有人念了不悟,能记得住,不开悟。当然根性最好的,又能记住又有悟性,这个根性就很难得。法是平等的,法门平等,无有高下,但是众生根性不相同。所以二乘、三乘是佛的方便说,四教、五教也是佛的方便说,佛的真说呢?真说只有一乘,唯有一乘法,无二亦无三,这是如来真说。
下面,文字底下这是比喻。「白净宝网」,白是原色,没有丝毫的杂染;净是清净,没有染污;网是罗网,佛经上讲网,多半是用忉利天宫、帝释天宫殿里面的罗网,用这个做比喻,宝网。网,网孔之间都系有宝珠,「万字轮王之宝珠」,宝珠会放光,光光相映,万字是吉祥的意思。佛三十二相之一,佛的胸口现的是个万字的相,吉祥之德才会现这种相,万字轮王之宝珠。由此可知,这是比喻一乘教是最吉祥。一乘教,它底下还有解释,我们看这一句,「白净宝网」,它所放的光明是吉祥之光,像《地藏经》上讲的吉祥云光,遍照法界,众生在这个光明之下念虑不生,所以叫「定光显现无念止」。这个定是讲一乘,一乘里面,一即一切,一切即一,这是诸法实相,通达诸法实相,自自然然念头就息了,取这个意思。今天时间到了,我们就学习到此地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