修华严奥旨妄尽还源观 (第七十一集) 2009/8/11 台湾 档名:12-047-0071
诸位法师,诸位同学,请坐!请看「修华严奥旨妄尽还源观」第一十四面,第四行第二句看起:
【问。众生无边。苦业无边。云何菩萨而能普代众生受苦。】
这是大师假设一个问题,这个问题也是我们常常遇到的。我们看大师的解答:
【答。菩萨代众生受苦者。由大悲方便力故。但以众生妄执。不了业体从妄而生。无由出苦。菩萨教令修止观两门。心无暂替。因果丧亡。苦业无由得生。但令不入三途。名为普代众生受苦德也。】
这说四德,自性自自然然流露出四德。这是在什么境界,我们不能不知道。佛说《华严经》的对象,也就是讲当机,我们现在人讲对象,为什么人说的?是为华藏世界四十一位法身大士说的。由此可知,这在什么地方?这在诸佛实报庄严土。换句话说,不是在十法界,更不是在六道,所以说得这样简单扼要。文字虽然不多,义理字字句句无有穷尽,让我们从这个地方深深体会到诸佛如来、法身菩萨为什么会应化到十法界,释迦牟尼佛跟诸大菩萨为什么会应化到我们这个地球,这就明白了,是自性本来就有这四德。第一个「随缘妙用德」,众生有感,佛菩萨就有应,这个众生是十法界的众生,自然就有应。虽然随缘,妙用是什么?妙用是不变,什么东西不变?就像惠能大师所说的,清净心不变,「何期自性,本自清净」;大涅盘不变,不生不灭;蕴藏无量不变,「何期自性,本自具足」,自性蕴藏无量智慧、无量的德能、无量的相好,无论是在实报土、在十法界,乃至在三途地狱,丝毫变化都没有。自性本定,能生万法,能生万法是随缘,前面四条是妙用,我们现在有随缘,没有妙用。我们随什么缘?我们随业力的缘,所以它不妙。诸佛如来是随自性的缘,自性本具的德用,他能做到随缘不变,不变随缘,所以他能代众生苦。第二德「威仪住持有则德」,无论示现什么样的身相,他有则,则就是规矩、秩序、原则,这什么?这是自性,这是性德。起心动念、言语造作随顺性德,这叫有则。我们现在?我们迷了自性,所以随缘随著变,苦不堪言!最明显的,起心动念随顺自己的烦恼习气,随顺自己的自私自利在变,那就苦海无边,他不随顺自性,自以为聪明,自以为有智慧。
第三个「柔和质直」,表现在外面,摄受众生。质直是菩提心,直心是道场。马鸣菩萨在《大乘起信论》里面告诉我们,什么是菩提心?菩提心的体就是直心,质直,这里头没有委曲相。什么叫委曲?起心动念分别执著就委曲了,不起心、不动念、不分别、不执著,那叫直心。谁有直心?菩萨才有,阿罗汉还做不到。所以菩提心一发,无始劫的业障就消除,为什么?业障是妄心造的,菩提心一发出来,真心现前,妄心没有了,妄心所造的一些业障全都不见了,这才叫真的还源。妄尽还源,不再用妄心,用真心。用妄心的人在十法界,十法界里面的菩萨、十法界里面的佛都还用的是妄心。不过十法界里面四圣法界虽然用妄心,跟菩萨用真心很像,为什么?因为他学菩萨学得很像。学得很像,他不是真心,在法相宗里面讲,他还用的是阿赖耶识,没有转识成智,阿赖耶是妄心。记住,无明不觉生三细,这个三细就是阿赖耶。阿赖耶,第一个叫「业相」,业相就是振动,就是一念不觉,一念不觉是业相,从业相立刻就发生第二个「转相」,从转相就生「境界相」。转相是什么?我们现在讲的精神现象、心理现象,境界相是物质现象,我们可以说物质的世界出现了,精神的世界出现了。物质跟精神同时生起,有精神一定有物质,有物质一定有精神,这两个永远分不开的。
这桩事情要不是佛菩萨示现把真实相给我们说出来,十法界里面的众生永远不会明了,迷在妄想里头,几个人会回头?一回头就见到性了。所以佛法里面常讲,回头是岸,见性成佛。见性是见到自己的真心,见到自己的本性。本性是什么样子?释迦牟尼佛明心见性说出见性的样子,就是《大方广佛华严经》,说得详细。用了多少时间?我们这人间讲,二七十四天。十四天能讲得完吗?能。为什么?见性的人时间没有了,空间也没有了,可以将无量劫浓缩成一念,也能够将一念展开来就变成无量劫,时间是可以伸缩的,自在!空间没有了;空间没有,距离没有了。这是事实真相,所以时间跟空间不是真的。佛在三千年前就讲得很透彻,近代的科学家也发现了,发现时间、空间不是真的,但是他不知道如何能超越时空。现在科学还做不到,佛做到了,其实佛没有出世之前印度人早就做到了。古老的婆罗门他们修禅定,禅定能够突破空间维次,定功愈深你突破的空间愈大。古印度的宗教、学派都非常重视禅定,四禅八定是他们修的,也就是说他们将禅定分八个阶段,八个等级,最高的是第八定。佛在经上告诉我们,得到这个禅定,人在四空天里面最高的,非想非非想处天,六道里面这是天顶,再上去那就突破六道,六道就没有了,这是个关卡,突破,永远脱离轮回。可是他们不行,他们到这个地方就不往上再提升,这是个错觉,以为就是世俗一般讲的大般涅盘,宇宙的源头,生命的起源,以为就到这里了,这是很大的一个误会。阿罗汉比他们聪明,阿罗汉不舍弃,再深入更深的禅定,佛法叫第九定,超越了,超越才称正觉,他证得位不退,不会再退到六道。
大师在此地也给我们写出来,『菩萨教令修止观两门』,止观就是禅定,不修这个不行,出不去。科学可以探索,用机械的方式来帮忙,但是它的成就有限度,它能够帮助我们探索物质的世界,没有办法探索心灵的世界。科学技术跟我们解释物质的世界解释个彷佛,相似,不真实,如果能够解释心灵的世界,那对於物质世界解释就更透彻了。解释心灵要靠智慧,西方人科技用的是知识,知识是有范围的、有界限的,智慧没有。这些道理大乘经教里面讲得多,讲得透彻。科学家确实肯定宇宙之间有很多不同维次的空间。过去黄念祖老居士告诉我(他是学科学的,在大学里面教科学的):近代科学家以科学的方法证实,至少有十一种不同维次空间同时存在。从理论上讲是无量的,没有数字的。这种现象从哪里来的他们不知道,佛法知道,是从妄想分别执著变现出来的,妄想分别执著没有边际,所以空间维次就没有数量。於是修禅定的人,没有别的,就是把妄想分别执著放下,这个东西一放下,空间维次没有了。所以空间维次不是真的,真的是什么?叫一真法界,那是真的,那个世界里头没有时空维次。起一个念头,再细的念头,时间再短的念头,这个念头一动,遍法界虚空界,周遍世界,这是真的不是假的。为什么?因为它没有距离,它没有速度。前面给我们讲的三种周遍,就是说这个事实真相。我们现在起心动念是不是周遍法界?给诸位说,是真的,真的周遍法界,我们不知道。如果不是周遍法界,你怎么能跟诸佛菩萨感应道交?没有速度,现在我们科学里知道速度最快的是光速、电磁波,太阳的光照到地球上来,光的速度还要八分多钟,八分多钟很长的时间!银河系从这一边到那一边直径,用光的速度要走几万年才能走到,我们求阿弥陀佛,我们求观世音菩萨,念头才一动,佛菩萨就现前了,不可思议。为什么?心的波、念头的波是没有限量的,只要一动念就遍法界虚空界。这是事实真相,这是佛经里面讲的科学,不是世俗科学能相比的。
所以菩提心一发,真心,真心没有边际,真心没有内外,真心里头没有自他,也就是说真心里头决定没有分别执著、没有起心动念,它是真的。迷失了真心,就出现实报庄严土;迷失了实报庄严土,就变现出十法界里面的佛法界;迷失了佛法界,菩萨法界就现前;菩萨要迷了,就变成阿罗汉;阿罗汉要是迷了,就变成天人;天人迷了,就变成我们凡夫;凡夫迷了,就变成畜生;畜生迷了,就变成饿鬼;饿鬼迷了,就变成地狱。就这么回事情,这是真相。什么时候破迷开悟你就还源了,迷是一个层次一个层次迷下来的,悟可以一悟一切悟。佛菩萨的教学没有别的,迷悟而已。怎样转迷为悟?我们迷得太深,迷得太久,经典里面方法太多了,八万四千法门,每个法门都能够帮助你回头,都能帮助你大彻大悟。为什么我们学了这么多年,还是不能开悟?说实在的话,没有真学,我们学佛是学著玩的,没把它当真,当真你就成佛了,你没把它当真,所以你不得受用。为什么没有当真?没放下,只要有一丝毫放不下就成障碍,就回不去。
「止观」,止就是放下,观就是看破。初学的人先放下后看破,到有一定的程度,先看破后放下。这个程度的界限从哪里分?从执著分别,特别是执著,先放下执著你才能看破。到你要放下妄想的时候,那得要先看破后放下,妄想、起心动念这个太难了!佛把事实真相讲给你听,你明白了,明白了你才真正学习不起心不动念。无论在什么环境里面,人事环境、物质环境、自然环境,顺境逆境、善缘恶缘都不会起心动念,十法界就没有了,恢复到一真法界。这是谁学的?法身菩萨。「学贵自知之明」,古大德这句话说得好,自己要知道自己的根性,要知道自己病根之所在。十法界里都像生病的,都是病人,所以佛法里面把佛陀比作大夫,大医王。大医王不是指药师如来,每尊佛都是药师如来,他给你治病的时候他就是药师如来。每尊佛都是释迦如来,他教导你的时候就是释迦如来,每尊佛都是弥陀如来,佛的德号无量无边。为什么那么多德号?这是性德,性德无量无边,一即是多,多即是一,我们可不能分别,分别就错了。《华严》讲到万法归一,一就是自性。你一念不觉生三细,境界为缘长六粗,宇宙现前了,刹那之间,太快了。宇宙的起源是自性,一时顿现,没有先后。所以佛在经上举比喻举得好,梦幻泡影。
我们每个人都有作梦的经验,作梦,什么时候作梦的,谁能记得?几月、几日、几点钟、几分钟、几秒钟,你能不能记得?没有人记得,记得也是空的,三世不可得,过去、现在、未来,三世不可得,所以你记它也是枉然,也是空的,不是真的。宇宙的出现就像作梦的出现是一样的,梦里有没有自己?一定有自己。你有没有一次作梦的时候觉得没有自己?不可能。你从这个地方能体会到,宇宙的源起跟自己是同时的,没有先后,精神的世界、物质的世界、我这个身同时发生的;宇宙没有了,物质世界没有了,精神世界也没有了,问问我有没有?有。为什么?精神世界、物质世界是我变现的,我怎么会没有?那我是什么样子?我不是精神也不是物质,在净土里面讲常寂光是我,那是自性,自性的本体是常寂光。常是什么?不灭,不生不灭,永远没有改它的样子叫常,真常;寂是什么?寂是不动,从来没有动过;它是光明的,它不是黑暗的。释迦牟尼佛明心见性,详细说明自性的体相作用,惠能大师见性了,简单扼要的说明,说了二十个字,释迦牟尼佛说了一部《大方广佛华严经》,跟能大师的二十个字不增不减。《大方广佛华严经》不多,能大师二十个字不少,不增不减。换句话说,惠能大师二十个字展开就是大方广佛华严,大方广佛华严浓缩就是能大师的二十个字,妙绝了!我们从这个地方细心去体会,体会什么?帮助你看破。我们现在为什么放不下?没看破,看破之后这才能放下。
我们有个同学读《了凡四训》,有一点悟入,他明白了,原来一个人一生「一饮一啄,莫非前定」。像了凡先生被那个孔先生算命算得那么准,二十年当中,每年他所遭遇的跟孔先生算的丝毫不差,於是了凡先生心定了,不再想了。跟云谷禅师在禅堂里面坐了三天三夜,不起一个念头,这在一般讲那是相当的定功,三天三夜不起一个念头。云谷禅师很佩服他,问他:你是怎么修成的?了凡先生很老实,我没有功夫,我只是命被人家算得那么准,二十年来一丝毫都没有差错,我相信了,起心动念没有用,命里有的丢都丢不掉,命里没有的,想什么方法你也求不到,干脆不求了,什么念头都没有了。云谷禅师听了就哈哈大笑,我以为你是圣人,原来你还是个凡夫。所以我称了凡先生叫标准凡夫,做凡夫做到他那样就合标准。命从哪来的?命不是天生的,命是迷失了自性,造作一切善恶才形成的。你造的善多恶少,果报是享福,你要做的是恶多善少,果报你是受苦受难,所以命是自己造的。云谷禅师教他改,你自己造的你自己可以改,别人不能帮你改。说算命看相给你改命运,那是假的,那是骗你的,他要是真正高明,他教你改的方法,断恶修善,积功累德,命运就转变了。了凡先生就试试看,真干,第二年就不对了,第二年孔先生算他参加考试第三名,结果他拿到第一名,就不对了,真的改过来了。命里没有功名,他去考,考中了,考中举人,考中进士;命里没有儿子,他积善修德求儿子,真的生了一个好儿子;寿命只有五十三岁,他没有求寿命,五十三岁那一年平平安安度过,他活到七十四岁,多活了二十一年,命可以改。
你要想了生死出三界,要想去作佛,行不行?行。头一个要发心,第二个要真修行,你就改了,准能一生当中超越六道轮回,下一次再到六道来,你是佛菩萨来度众生的,不是来受报的,不一样了。发菩提心重要,菩提心是什么?菩提心就是真心。真心每个人都有,但是全迷失了,为什么?你起心动念就迷了;分别,迷上加迷;执著,那是最严重的迷惑,完全迷失了。菩提心纯净纯善,中国古人常讲「人之初,性本善」,那个善不是善恶的善,善恶的善是什么?是相对的,有相对的不善。所以它那个善是一个形容词,是个赞美的词,它不是对立的。我们要想发菩提心,实在讲太难了,你看阿罗汉菩提心都没有发出来,菩提心一发就是菩萨位。大乘教里面祖师大德们常常用四弘誓愿来解释菩提心,是正确的,没有错误。菩提心第一个「众生无边誓愿度」,就是代众生苦,你没有这个心,你没有办法提升自己。可是这一句非常难,众生没有边际,众生太苦,你怎么去帮助他?为了要满这一愿,你必须修德,你要先断烦恼,「烦恼无尽誓愿断」,你烦恼不断,你自己成就不了,你怎么能度众生?烦恼里面,第一个身见,执著身是我,从这里面生起自私自利,这是六道轮回的根。
所以学佛的人头一个要破身见,要舍身。身不是我,身是什么?身是我所有的,就像衣服一样,衣服不是我,衣服是我所有的,别人要有需要,我衣服可以给他。我们能不能做到别人要我们这个身体,我们能不能给他?释迦牟尼佛为我们表演割肉喂鹰,鹰没东西吃,找不到东西吃,它饿,佛能够把身上肉割一片喂它;舍身饲虎,老虎找不到东西吃,菩萨能够把身体送给老虎,让老虎吃个饱。我们能不能做到?做不到。为什么?执著身是我,菩萨为什么能够舍?知道身体不是我,我不会死,身有生灭,我不生不灭。世间人认为什么是我?灵魂是我,现在外国人也认为灵魂是我,很多宗教都承认这个,但是我执还是放不下,所以他入不了门。佛门里面讲证果,小乘初果须陀洹,大乘初信位的菩萨,你看《华严经》讲菩萨的阶级五十一个,十信是佛教的小学,十住是中学,十回向是大学,十地是研究所,有阶级的。小学一年级,初信位菩萨,什么条件?身见破了,不再执著身是我,小学一年级,他是真的入门。我们现在没入门,做不到。所以他要做到五条,破身见是第一,第二个破边见,边见是对立,就是我们讲相对的,这个不存在了。我们今天是处处跟人对立,跟事对立,跟一切万物都对立,没有办法跟一切众生融成一体。你看看佛法入门,门槛就是这么高,有对立不行。今天这个世界动乱,你看看是不是每个人执著自己,自私自利,一切时一切处都是跟人事物对立。对立才发生矛盾,有矛盾才会变成冲突,有冲突才变成斗争,有斗争才变成战争,这一步一步发展到最后,毁灭!根从哪里来?根就从有我、对立,从这来的。佛教给我们化解问题真叫从根本解决,没有对立,没有我。再跟你说,真有我,什么是我?整个宇宙是我,遍法界虚空界是我。西方极乐世界怎么回事情?唯心净土;阿弥陀佛?自性弥陀,是我自性性德里头变现的,离开自性一法不立。大乘教里,释迦牟尼佛四十九年天天讲,时时刻刻在提醒我们,你要真正得受用,你得把释迦佛的话听懂。真的明白了,回光返照,照照自己哪些地方迷失了自性,哪些地方违背了性德,赶紧改过来,赶紧回头,问题全解决了。
所以我们读到这一段文,就要效法、学习菩萨代众生受苦。怎么代?众生现在迷了自性,我们要做出回头的样子来给他看;众生现在不知不觉,以为造作一切罪业是自然的、是正常的,我们今天要反其道而行之,去启发他,去感动他,帮助他回头。就像释迦牟尼佛当年在世的时候,他过的是苦行僧的生活。他早就成佛了,《梵网经》上他老人家说得很好,这一次,就是三千年前在印度出现这一次,是在这个世间示现作佛第八千次。所以他说他是来表演的,表演给我们看的,真的放下了,真的舍弃了。智慧、德能、相好本来具足,要不要学?不需要,学不来的,你所学来的是知识,不是智慧。释迦牟尼佛给我们做的示现,他示现什么?知识分子,好学。十九岁离开家庭出去参学,这一出去十二年。你看身分,王子的身分,聪明好学,你说这个世间哪个做老师的不喜欢这样的学生?真正把尊师重道做出来了。你对於老师不尊重老师不教你的,这是儒佛,道也不例外,他们传人,传法传给谁?传给尊重自己的人,他对自己不尊重他就什么东西都学不会。所以尊重别人是真正尊重自己,看你怎么尊重自己,尊重别人是尊重自己,孝顺父母是你真有孝心,你有孝德,他从这里看。老师绝不是说你尊重我,你对我还不错,我就传你道,他不是这样的,他是看到你自己的德行、你自己的诚意。印光大师讲,「一分诚敬得一分利益,十分诚敬得十分利益」。老师能传给你多少东西,看你有多少诚敬的心,你能接受多少他传你多少,你有十分恭敬、诚敬,传你九分,老师对不起你。为什么?像你是个容器一样,你还能盛,没有给你盛满。如果你心量很小,器量很小,你只能盛得三分,就给你三分,不会给你四分,为什么?四分漫出来了,你装不进去,道理在此地。
所以世尊给我们示现,这个示现太重要了,十二年,当时印度无论出家在家这些高僧大德他都参访过,这是表现什么?好学多闻。学了之后怎么样?再没有地方学了,把十二年所学的统统放下,为什么?我们现在学佛明白了,如果不放下,变成所知障,知识,知识会变成所知障,你就不能见性。把十二年所学的彻底放下,到恒河边上大树底下去入定,这才能大彻大悟,明心见性,超越了。见性之后就从事於教学,见性那一年三十岁,一直教到老死,释迦牟尼佛七十九岁圆寂的,讲经说法四十九年,没有自己。生活简单,日中一食,树下一宿,三衣一钵,一生不改变,做样子给我们看。我们看他这个生活太苦,释迦牟尼佛每天无量的欢喜,法喜充满,常生欢喜心,法乐,那是自性里面的乐,常乐我净。这个乐别人得不到,孔颜有一点接近,学而时习之,不亦悦乎。喜乐从哪里来的?从学习得来的,你学了之后马上能兑现,真正做到,这里头有乐趣,这是真乐。我们学东西,学了之后没有做到,这个乐你享受不到。这种乐是从自性里头往外流的,像泉水一样,它不是外面的刺激,世间人享受的乐,乐为坏苦,它是从外来的,不是从内发的。内发的是无尽的,外面来的是有生有灭的,那怎么会一样!
所以看看释迦牟尼佛一生那个样子,我们有很大的启示。再回头看看中国唐朝时代禅宗六祖惠能大师,他给我们示现的跟释迦牟尼佛恰好相反,农夫,不认识字,他是樵夫,砍柴的。这个行业现在没有了,在中国抗战时期还有,我那个时候年岁很小,十几岁,抗战时期住在福建建瓯,这个城市里面没有自来水,就有那个挑水到城市里卖的,在外面河边上挑水,没有瓦斯,也没有电热,没有,有电灯,那时候有电灯;煮饭要烧灶,烧灶要用柴火,有卖柴的、卖水的。惠能大师是卖柴的,上山砍柴,挑到城市里来卖,卖了柴,拿这个钱去买一点米回家去,这才有一天的生活,很苦,不认识字,没念过书。偶然的,柴卖完了,拿到钱了,离开,好像是个小客栈,从窗户边上经过,听到里面有人在念经,他一听就懂,听得很有兴趣。听了一会,推门进去,问这个念经的人你在念什么。里面这个念经人看到,这也是个年轻人,二十几岁,听他讲的听得很有味道,很难得,很稀有,介绍他到黄梅去见五祖。在黄梅住八个月,五祖分配的工作,他是砍柴的,到厨房去,去砍柴、去舂米,干了八个月,没有进过讲堂,没有进过禅堂,去做义工,传法的时候居然衣钵传给他了。他听经只听一个晚上,十二点钟进五祖忍和尚的方丈寮,在我们想像当中顶多讲两个小时。他不认识字,给他讲《金刚经》大意,他就开悟了,就见性了。这一见性,世出世间一切法全通了,你拿经书念给他听,他讲给你听,讲得一点不错。
所以这东西要不要念?不要。我们到今天完全明了,佛告诉我们,你能够把执著放下,你就成正觉,证阿罗汉果;你能把分别放下,你就能成正等正觉,你就做了菩萨;你能够在一切法里头不起心不动念,你就成无上正等正觉,你就成佛了,这真的。所以你只要放下,你自己自性里头智慧无量,德能无量,相好,样样都无量,全现前了。所以佛法修学不在听得多少,学得多少,是在你放下多少,这个重要。听得再多,一样放不下,博地凡夫,佛法真正的德用、好处你一点都没尝到,你依旧生活在六道,所谓烦恼跟痛苦的世间,你没有得到法喜,法乐没有得到。这是佛法跟世法不一样的地方,世法「为学日益」,学的这个知识天天增加,为道不一样,「为道日损」,天天放,天天放,统统都放下,没有了,全部现前了。
东方人求智慧,西方人求知识,知识跟智慧不一样。像前年我在剑桥大学、在伦敦大学跟汉学系的这些研究生跟他们教授交流所说的,学佛跟佛学两码事。那些学生我很佩服,英国人,也有其他国家,欧洲人在那边留学的,他们的普通话讲得好,能够读文言文,我们不能不佩服。我问了几个学生,有一个用《无量寿经》写博士论文,我就问他,《无量寿经》九种版本,你用哪一个?他用夏莲居的会集本,这是我们在学习的;另外有个写论文用《孟子》,还有个用王维,难得。我赞叹他们,我说你们可以用中国这些典籍拿到博士学位,将来也可以做一个有名的汉学家,大学教授,可是我说你们一生不可能像我这样快乐。他们问为什么?我说我学的跟你们恰恰相反。他听了很奇怪。我说你们学儒学、道学、佛学,是不是这样的?他点头,是的。我说我相反,我是学儒、学佛、学道。你看还是两个字,从两边念不一样。学佛就要学得像释迦牟尼,学儒那就要像孔子、像孟子,学道那你得像老庄,你才会真正得到学而时习之、不亦悦乎,你得到法喜。学佛的人法喜充满,常生欢喜心,心地永远保持清净,一尘不染,六根接触六尘境界不要用心,以清净心对待。有人问自然就答出来,答得妙,妙不可言,自己都感觉得意外,怎么会说得这么好?从自性流露,不用思惟,不用思考。要问你一个问题,我想一想,想想就落在意识。
所以无我,《金刚经》上讲得好,「无我相,无人相,无众生相,无寿者相」,这一定要做!四相破了,入门了,须陀洹,《华严经》上初信位的菩萨四相就破了。《般若经》上也讲得好,四相,一相破了其他三个都破了,无论你从哪一个破,真破了,一破一切都破了。所以初入门的这些小菩萨无我相,无边见,边见破了,对立破了,没有对立,没有成见;见取见、戒取见都是属於成见,一个是因上的成见,一个是果上的成见,因上的成见叫戒取见,果上的成见叫见取见,这都没有了。我们今天人成见很深,我想的,我以为的,这成见。真正修道人有没有?没有,没有成见。没有成见才能随缘,才能得快乐,没有一样不好。你会看到人人是好人,事事是好事,你才能看到一切法的真相,真相就在眼前,这是我们要认真学习的。要发心代众生苦,众生太苦了,我们要做出好样子来给他看,他们现在是以苦为乐,他不知道,他在造业。起心动念,佛在《华严经》上告诉我们五桩事情必须要放下、要舍弃的,第一个五欲,财色名食睡要放下。经教里面常讲这是地狱五条根,你有一个你就很容易被它推到地狱去,要五个都有还得了!所以生活要随缘,随缘就自在,没有得失。第二个地位,经上讲的王位实际上就是讲地位,或者讲权位,权力、地位,不求。第三个是富饶,财富,这不是好东西,增长贪心。第四个是自乐,自乐是什么?小乘,众生有难有苦不肯帮助他。第五个是荣誉,佛经是大名称,现在讲的知名度。《华严经》教修行的菩萨这五样东西要舍弃,我们今天讲名闻利养,中国人说得简单,沾都沾不得,修行人沾到这个东西,与道完全相违背了,道是叫你放下这些东西,你怎么还沾染它?
所以自己对佛法,最难的是信心,太难了。你真相信它你才敢干,你不相信不敢。我统统都舍尽了,总还留一点,我明天过日子,他还得留一点。那个真干的人他不留,明天还没到,管明天干什么?我们凡夫他会想我明天、我明年,他想得很长远,他虽然舍,舍得不干不净,达不到佛所讲的这个标准,所以他果报不能现前。不能现前他就怀疑,佛都是劝善的,哪里会有真的?殊不知,佛菩萨从来没有一句话是妄语。我学舍是老师教的,老师做了个保证,你一切为佛菩萨,为正法久住,为苦难众生,你的一生一切佛菩萨照顾你。我就相信这句话,所以能舍得干干净净,佛菩萨照顾。我所需要的,想用的,它就现前,不用操心,不用去求人,自然它就来,不可思议。五十多年了,我相信,深信不疑。如果处处要去求人,求人很辛苦,看人脸色,那个日子怎么好过?所以老师教我,有所愿求要求佛菩萨,别求人。连我出家受戒,老师都讲出家不求人。我要不求老师给我剃度,那我到哪里出家?章嘉大师就笑著告诉我,你去找这个法师跟他出家,他要不接受,拒绝你,你会不会感觉很难过?我说那当然的。他说那何必?我说那到哪里去剃度?他就告诉我,求佛菩萨。好,我们就有这个愿望,求佛菩萨。果然机缘到了,这个出家师父来找我,请我到他庙里面去出家,不到两个月来请了九次,我看他的心很诚,我就答应了。真有这么回事情。所以感应道交不可思议。
受戒也是的,那时候受戒要缴费用的,费用钱不少,我一文钱都没有。八堵海会寺传戒,我的俗家老师周邦道先生通知我,八堵那个地方开戒,你出了家,应该去受戒。我说我还没有这个想法。他说为什么?我说那边要缴费,缴很多,没钱。周老师告诉我,没有问题,我们同学大家帮助你。全都是被动的,一生没有做过主动的事情。被动就是随缘,主动是攀缘,没有干过攀缘的事情,随缘就自在,攀缘,自己想做些什么,那就很辛苦。所以相信佛菩萨,相信护法神,相信感应道交,相信因果报应,做出来给人看。辛苦一点,辛苦一点是值得的、是应该的。众生苦,比我苦多了,我们要教他怎样离苦得乐,不能从外面,外面不能解决问题,从内心。苦从哪里来?从迷来的。迷了,他有妄想,他想错了、说错了、做错了,那叫造业。罪业所感到的,哪里会有福报?哪有这种道理!
佛在《十善业道经》上告诉我们,心善、念善、行善,这是菩萨远离一切世间苦的秘诀,善恶的标准就是十善业道。决定不能有伤害众生的念头,为什么?伤害众生的念头是杀业,虽然你没有做,你那个心里的杀没有断掉。要学到什么?心里不起这个念头,无论在什么境界里,都不会有伤害众生的念头,这才能做到。不偷盗,必须要做到一切境界里决定没有占人便宜的念头,为什么?占别人一点点便宜那是盗心,你虽然没有偷盗,念头没有断,念头上断才行。不淫欲也是这样的,从念头上没有才是真的。凡夫,业力来的,有自私自利的念头,有傲慢的态度,自以为是,轻慢别人,轻慢众生,蚊虫蚂蚁没有看在眼里。那也是菩萨,那也是未来佛,怎么可以不恭敬?我们对它恭敬,它对我们恭敬。现在确实,跟这些动物、植物相处比跟人相处容易。我们在澳洲院子大,种菜,我们用原始的方法来种植,没有农药,没有化肥。小虫会吃菜,我们跟它商量,划一个小区,那个小区专门供养小虫,它就到那边去吃,隔壁一个虫也找不到。我们有很多果木树,也指定几棵供养鸟的,鸟就在那边吃,不是指定的,它都能够遵守,它不伤害,留给我们。这动物懂人情,守法,它能持戒。我们做了这么多年,连很多乡下这些农夫到我们菜园去参观都生欢喜心,都向我们请教,你们是怎么种植的,养得这么好?我们给树木花草听佛号、听经文,我们拿这些供养,它回报的好。实在说我们做得还不够,我们没有做宣传,应当要做,让许多这些农夫看到之后,不要用化肥,不要用农药,那什么?伤害小虫。你伤害它,它回过头来伤害我们,冤冤相报没完没了。我们用善意待它,与它共存,共存共荣,我们照顾它,它也会照顾我们,它也懂得报恩。应该要普遍去介绍、去推广。
大师这里的一句话讲得好,『众生妄执』,执著不是真的,是一个错误的概念,『不了业体从妄而生』。大乘经里面讲得很好,「凡所有相,皆是虚妄」、「一切有为法,如梦幻泡影」,这些经文老同学听得耳熟,也都能念得出,就是没做到,不能把它用在日常生活里面,顺境逆境、善缘恶缘,六根对待六尘境界,他常常忘掉,所以它不起作用。我们六根对待六尘境界,顺著心的就起贪恋,不顺心的就起瞋恚,殊不知,这些经文就在这时候起作用。心才起贪恋,想到经上讲「凡所有相,皆是虚妄」,那个贪恋的心就降温;逆境恶缘,瞋恚的念头才起,「一切有为法,如梦幻泡影」,瞋恚就压下去了,这叫真修行,这叫功夫。用久了,在一切境界里就变成自然,用清净心、平等心对待,质直柔和就现前。
常常想到,我在这个世间,我来干什么?我这一生来是提升自己的境界,希望在这一生当中,我们是人身,能够提升到西方极乐世界去做菩萨身,这就太高明、太殊胜。能不能做到?能,不是不能,问题是肯不肯。肯不肯什么?肯不肯把世缘放下,不再跟人争,你们所要的全给你,我都不要,我只要西方极乐世界。西方极乐世界在现前是什么?就是一句阿弥陀佛,除了六字洪名之外什么都不要,决定得生。我们自己做,做出来给别人看,别人看到了跟著学。谁能跟著学谁就有缘,佛度有缘人,他看到了他感动。我们无论住在什么地方,无论生活在什么样的环境,不要忘记了,真干!别人要争的,名闻利养,我们不要了,那是什么?那都是六道的事情,搞那个东西脱离不了六道轮回。
今天实在说,无量法门,除净土之外,修学任何一个法门都很难成就。为什么?你自己细心去观察,烦恼你能断得干净吗?你有本事真的能把它断掉?上上根人那没有问题,如果没有这个能力,念佛好。念佛能不能成就,关键就是你能不能把这个世缘放下,把五欲六尘放下。对自己来讲,财色名食睡这里头决定没有贪瞋痴慢疑,就放下了;外面境界,色声香味触法,要知道没有一样是真的。人生在这个世间非常短暂,我来到台湾是民国三十八年,我二十三岁,今年民国九十八年,我八十三岁,六十年。想到什么?就像昨天的事情一样,一弹指。当初来的一些朋友,三分之二都不在了。人生苦短,时间过得这么快,这最后还有几年?彻底放下,一个方向,一个目标,求生净土,亲近弥陀,现在的话说,移民到西方极乐世界。什么人能去?彻底放下的人就能去,有一丝毫贪恋就去不了。我们懂得这个道理,理事都非常清楚。由此可知,能不能如愿以偿就在我们肯不肯干,肯干,万修万人去,一个都不漏。
所以菩萨教令修止观两门,『心无暂替』,暂替是什么?暂时夹杂都不可以,一心一意。『因』就是起心动念分别执著,这是十法界的因,『果』是十法界、是六道、是三途。只要我们不起心、不动念、不分别、不执著,十法界六道三途的果报我们就永远脱离,不但我们不会堕三途,我们真的会生到极乐世界,一生圆满菩提。那时候像诸佛如来一样,应化在十法界,众生有感,就有能力来应,帮助众生破迷开悟、离苦得乐。今天时间到了,我们就学习到此地。
诸位法师,诸位同学,请坐!请看「修华严奥旨妄尽还源观」第一十四面,第四行第二句看起:
【问。众生无边。苦业无边。云何菩萨而能普代众生受苦。】
这是大师假设一个问题,这个问题也是我们常常遇到的。我们看大师的解答:
【答。菩萨代众生受苦者。由大悲方便力故。但以众生妄执。不了业体从妄而生。无由出苦。菩萨教令修止观两门。心无暂替。因果丧亡。苦业无由得生。但令不入三途。名为普代众生受苦德也。】
这说四德,自性自自然然流露出四德。这是在什么境界,我们不能不知道。佛说《华严经》的对象,也就是讲当机,我们现在人讲对象,为什么人说的?是为华藏世界四十一位法身大士说的。由此可知,这在什么地方?这在诸佛实报庄严土。换句话说,不是在十法界,更不是在六道,所以说得这样简单扼要。文字虽然不多,义理字字句句无有穷尽,让我们从这个地方深深体会到诸佛如来、法身菩萨为什么会应化到十法界,释迦牟尼佛跟诸大菩萨为什么会应化到我们这个地球,这就明白了,是自性本来就有这四德。第一个「随缘妙用德」,众生有感,佛菩萨就有应,这个众生是十法界的众生,自然就有应。虽然随缘,妙用是什么?妙用是不变,什么东西不变?就像惠能大师所说的,清净心不变,「何期自性,本自清净」;大涅盘不变,不生不灭;蕴藏无量不变,「何期自性,本自具足」,自性蕴藏无量智慧、无量的德能、无量的相好,无论是在实报土、在十法界,乃至在三途地狱,丝毫变化都没有。自性本定,能生万法,能生万法是随缘,前面四条是妙用,我们现在有随缘,没有妙用。我们随什么缘?我们随业力的缘,所以它不妙。诸佛如来是随自性的缘,自性本具的德用,他能做到随缘不变,不变随缘,所以他能代众生苦。第二德「威仪住持有则德」,无论示现什么样的身相,他有则,则就是规矩、秩序、原则,这什么?这是自性,这是性德。起心动念、言语造作随顺性德,这叫有则。我们现在?我们迷了自性,所以随缘随著变,苦不堪言!最明显的,起心动念随顺自己的烦恼习气,随顺自己的自私自利在变,那就苦海无边,他不随顺自性,自以为聪明,自以为有智慧。
第三个「柔和质直」,表现在外面,摄受众生。质直是菩提心,直心是道场。马鸣菩萨在《大乘起信论》里面告诉我们,什么是菩提心?菩提心的体就是直心,质直,这里头没有委曲相。什么叫委曲?起心动念分别执著就委曲了,不起心、不动念、不分别、不执著,那叫直心。谁有直心?菩萨才有,阿罗汉还做不到。所以菩提心一发,无始劫的业障就消除,为什么?业障是妄心造的,菩提心一发出来,真心现前,妄心没有了,妄心所造的一些业障全都不见了,这才叫真的还源。妄尽还源,不再用妄心,用真心。用妄心的人在十法界,十法界里面的菩萨、十法界里面的佛都还用的是妄心。不过十法界里面四圣法界虽然用妄心,跟菩萨用真心很像,为什么?因为他学菩萨学得很像。学得很像,他不是真心,在法相宗里面讲,他还用的是阿赖耶识,没有转识成智,阿赖耶是妄心。记住,无明不觉生三细,这个三细就是阿赖耶。阿赖耶,第一个叫「业相」,业相就是振动,就是一念不觉,一念不觉是业相,从业相立刻就发生第二个「转相」,从转相就生「境界相」。转相是什么?我们现在讲的精神现象、心理现象,境界相是物质现象,我们可以说物质的世界出现了,精神的世界出现了。物质跟精神同时生起,有精神一定有物质,有物质一定有精神,这两个永远分不开的。
这桩事情要不是佛菩萨示现把真实相给我们说出来,十法界里面的众生永远不会明了,迷在妄想里头,几个人会回头?一回头就见到性了。所以佛法里面常讲,回头是岸,见性成佛。见性是见到自己的真心,见到自己的本性。本性是什么样子?释迦牟尼佛明心见性说出见性的样子,就是《大方广佛华严经》,说得详细。用了多少时间?我们这人间讲,二七十四天。十四天能讲得完吗?能。为什么?见性的人时间没有了,空间也没有了,可以将无量劫浓缩成一念,也能够将一念展开来就变成无量劫,时间是可以伸缩的,自在!空间没有了;空间没有,距离没有了。这是事实真相,所以时间跟空间不是真的。佛在三千年前就讲得很透彻,近代的科学家也发现了,发现时间、空间不是真的,但是他不知道如何能超越时空。现在科学还做不到,佛做到了,其实佛没有出世之前印度人早就做到了。古老的婆罗门他们修禅定,禅定能够突破空间维次,定功愈深你突破的空间愈大。古印度的宗教、学派都非常重视禅定,四禅八定是他们修的,也就是说他们将禅定分八个阶段,八个等级,最高的是第八定。佛在经上告诉我们,得到这个禅定,人在四空天里面最高的,非想非非想处天,六道里面这是天顶,再上去那就突破六道,六道就没有了,这是个关卡,突破,永远脱离轮回。可是他们不行,他们到这个地方就不往上再提升,这是个错觉,以为就是世俗一般讲的大般涅盘,宇宙的源头,生命的起源,以为就到这里了,这是很大的一个误会。阿罗汉比他们聪明,阿罗汉不舍弃,再深入更深的禅定,佛法叫第九定,超越了,超越才称正觉,他证得位不退,不会再退到六道。
大师在此地也给我们写出来,『菩萨教令修止观两门』,止观就是禅定,不修这个不行,出不去。科学可以探索,用机械的方式来帮忙,但是它的成就有限度,它能够帮助我们探索物质的世界,没有办法探索心灵的世界。科学技术跟我们解释物质的世界解释个彷佛,相似,不真实,如果能够解释心灵的世界,那对於物质世界解释就更透彻了。解释心灵要靠智慧,西方人科技用的是知识,知识是有范围的、有界限的,智慧没有。这些道理大乘经教里面讲得多,讲得透彻。科学家确实肯定宇宙之间有很多不同维次的空间。过去黄念祖老居士告诉我(他是学科学的,在大学里面教科学的):近代科学家以科学的方法证实,至少有十一种不同维次空间同时存在。从理论上讲是无量的,没有数字的。这种现象从哪里来的他们不知道,佛法知道,是从妄想分别执著变现出来的,妄想分别执著没有边际,所以空间维次就没有数量。於是修禅定的人,没有别的,就是把妄想分别执著放下,这个东西一放下,空间维次没有了。所以空间维次不是真的,真的是什么?叫一真法界,那是真的,那个世界里头没有时空维次。起一个念头,再细的念头,时间再短的念头,这个念头一动,遍法界虚空界,周遍世界,这是真的不是假的。为什么?因为它没有距离,它没有速度。前面给我们讲的三种周遍,就是说这个事实真相。我们现在起心动念是不是周遍法界?给诸位说,是真的,真的周遍法界,我们不知道。如果不是周遍法界,你怎么能跟诸佛菩萨感应道交?没有速度,现在我们科学里知道速度最快的是光速、电磁波,太阳的光照到地球上来,光的速度还要八分多钟,八分多钟很长的时间!银河系从这一边到那一边直径,用光的速度要走几万年才能走到,我们求阿弥陀佛,我们求观世音菩萨,念头才一动,佛菩萨就现前了,不可思议。为什么?心的波、念头的波是没有限量的,只要一动念就遍法界虚空界。这是事实真相,这是佛经里面讲的科学,不是世俗科学能相比的。
所以菩提心一发,真心,真心没有边际,真心没有内外,真心里头没有自他,也就是说真心里头决定没有分别执著、没有起心动念,它是真的。迷失了真心,就出现实报庄严土;迷失了实报庄严土,就变现出十法界里面的佛法界;迷失了佛法界,菩萨法界就现前;菩萨要迷了,就变成阿罗汉;阿罗汉要是迷了,就变成天人;天人迷了,就变成我们凡夫;凡夫迷了,就变成畜生;畜生迷了,就变成饿鬼;饿鬼迷了,就变成地狱。就这么回事情,这是真相。什么时候破迷开悟你就还源了,迷是一个层次一个层次迷下来的,悟可以一悟一切悟。佛菩萨的教学没有别的,迷悟而已。怎样转迷为悟?我们迷得太深,迷得太久,经典里面方法太多了,八万四千法门,每个法门都能够帮助你回头,都能帮助你大彻大悟。为什么我们学了这么多年,还是不能开悟?说实在的话,没有真学,我们学佛是学著玩的,没把它当真,当真你就成佛了,你没把它当真,所以你不得受用。为什么没有当真?没放下,只要有一丝毫放不下就成障碍,就回不去。
「止观」,止就是放下,观就是看破。初学的人先放下后看破,到有一定的程度,先看破后放下。这个程度的界限从哪里分?从执著分别,特别是执著,先放下执著你才能看破。到你要放下妄想的时候,那得要先看破后放下,妄想、起心动念这个太难了!佛把事实真相讲给你听,你明白了,明白了你才真正学习不起心不动念。无论在什么环境里面,人事环境、物质环境、自然环境,顺境逆境、善缘恶缘都不会起心动念,十法界就没有了,恢复到一真法界。这是谁学的?法身菩萨。「学贵自知之明」,古大德这句话说得好,自己要知道自己的根性,要知道自己病根之所在。十法界里都像生病的,都是病人,所以佛法里面把佛陀比作大夫,大医王。大医王不是指药师如来,每尊佛都是药师如来,他给你治病的时候他就是药师如来。每尊佛都是释迦如来,他教导你的时候就是释迦如来,每尊佛都是弥陀如来,佛的德号无量无边。为什么那么多德号?这是性德,性德无量无边,一即是多,多即是一,我们可不能分别,分别就错了。《华严》讲到万法归一,一就是自性。你一念不觉生三细,境界为缘长六粗,宇宙现前了,刹那之间,太快了。宇宙的起源是自性,一时顿现,没有先后。所以佛在经上举比喻举得好,梦幻泡影。
我们每个人都有作梦的经验,作梦,什么时候作梦的,谁能记得?几月、几日、几点钟、几分钟、几秒钟,你能不能记得?没有人记得,记得也是空的,三世不可得,过去、现在、未来,三世不可得,所以你记它也是枉然,也是空的,不是真的。宇宙的出现就像作梦的出现是一样的,梦里有没有自己?一定有自己。你有没有一次作梦的时候觉得没有自己?不可能。你从这个地方能体会到,宇宙的源起跟自己是同时的,没有先后,精神的世界、物质的世界、我这个身同时发生的;宇宙没有了,物质世界没有了,精神世界也没有了,问问我有没有?有。为什么?精神世界、物质世界是我变现的,我怎么会没有?那我是什么样子?我不是精神也不是物质,在净土里面讲常寂光是我,那是自性,自性的本体是常寂光。常是什么?不灭,不生不灭,永远没有改它的样子叫常,真常;寂是什么?寂是不动,从来没有动过;它是光明的,它不是黑暗的。释迦牟尼佛明心见性,详细说明自性的体相作用,惠能大师见性了,简单扼要的说明,说了二十个字,释迦牟尼佛说了一部《大方广佛华严经》,跟能大师的二十个字不增不减。《大方广佛华严经》不多,能大师二十个字不少,不增不减。换句话说,惠能大师二十个字展开就是大方广佛华严,大方广佛华严浓缩就是能大师的二十个字,妙绝了!我们从这个地方细心去体会,体会什么?帮助你看破。我们现在为什么放不下?没看破,看破之后这才能放下。
我们有个同学读《了凡四训》,有一点悟入,他明白了,原来一个人一生「一饮一啄,莫非前定」。像了凡先生被那个孔先生算命算得那么准,二十年当中,每年他所遭遇的跟孔先生算的丝毫不差,於是了凡先生心定了,不再想了。跟云谷禅师在禅堂里面坐了三天三夜,不起一个念头,这在一般讲那是相当的定功,三天三夜不起一个念头。云谷禅师很佩服他,问他:你是怎么修成的?了凡先生很老实,我没有功夫,我只是命被人家算得那么准,二十年来一丝毫都没有差错,我相信了,起心动念没有用,命里有的丢都丢不掉,命里没有的,想什么方法你也求不到,干脆不求了,什么念头都没有了。云谷禅师听了就哈哈大笑,我以为你是圣人,原来你还是个凡夫。所以我称了凡先生叫标准凡夫,做凡夫做到他那样就合标准。命从哪来的?命不是天生的,命是迷失了自性,造作一切善恶才形成的。你造的善多恶少,果报是享福,你要做的是恶多善少,果报你是受苦受难,所以命是自己造的。云谷禅师教他改,你自己造的你自己可以改,别人不能帮你改。说算命看相给你改命运,那是假的,那是骗你的,他要是真正高明,他教你改的方法,断恶修善,积功累德,命运就转变了。了凡先生就试试看,真干,第二年就不对了,第二年孔先生算他参加考试第三名,结果他拿到第一名,就不对了,真的改过来了。命里没有功名,他去考,考中了,考中举人,考中进士;命里没有儿子,他积善修德求儿子,真的生了一个好儿子;寿命只有五十三岁,他没有求寿命,五十三岁那一年平平安安度过,他活到七十四岁,多活了二十一年,命可以改。
你要想了生死出三界,要想去作佛,行不行?行。头一个要发心,第二个要真修行,你就改了,准能一生当中超越六道轮回,下一次再到六道来,你是佛菩萨来度众生的,不是来受报的,不一样了。发菩提心重要,菩提心是什么?菩提心就是真心。真心每个人都有,但是全迷失了,为什么?你起心动念就迷了;分别,迷上加迷;执著,那是最严重的迷惑,完全迷失了。菩提心纯净纯善,中国古人常讲「人之初,性本善」,那个善不是善恶的善,善恶的善是什么?是相对的,有相对的不善。所以它那个善是一个形容词,是个赞美的词,它不是对立的。我们要想发菩提心,实在讲太难了,你看阿罗汉菩提心都没有发出来,菩提心一发就是菩萨位。大乘教里面祖师大德们常常用四弘誓愿来解释菩提心,是正确的,没有错误。菩提心第一个「众生无边誓愿度」,就是代众生苦,你没有这个心,你没有办法提升自己。可是这一句非常难,众生没有边际,众生太苦,你怎么去帮助他?为了要满这一愿,你必须修德,你要先断烦恼,「烦恼无尽誓愿断」,你烦恼不断,你自己成就不了,你怎么能度众生?烦恼里面,第一个身见,执著身是我,从这里面生起自私自利,这是六道轮回的根。
所以学佛的人头一个要破身见,要舍身。身不是我,身是什么?身是我所有的,就像衣服一样,衣服不是我,衣服是我所有的,别人要有需要,我衣服可以给他。我们能不能做到别人要我们这个身体,我们能不能给他?释迦牟尼佛为我们表演割肉喂鹰,鹰没东西吃,找不到东西吃,它饿,佛能够把身上肉割一片喂它;舍身饲虎,老虎找不到东西吃,菩萨能够把身体送给老虎,让老虎吃个饱。我们能不能做到?做不到。为什么?执著身是我,菩萨为什么能够舍?知道身体不是我,我不会死,身有生灭,我不生不灭。世间人认为什么是我?灵魂是我,现在外国人也认为灵魂是我,很多宗教都承认这个,但是我执还是放不下,所以他入不了门。佛门里面讲证果,小乘初果须陀洹,大乘初信位的菩萨,你看《华严经》讲菩萨的阶级五十一个,十信是佛教的小学,十住是中学,十回向是大学,十地是研究所,有阶级的。小学一年级,初信位菩萨,什么条件?身见破了,不再执著身是我,小学一年级,他是真的入门。我们现在没入门,做不到。所以他要做到五条,破身见是第一,第二个破边见,边见是对立,就是我们讲相对的,这个不存在了。我们今天是处处跟人对立,跟事对立,跟一切万物都对立,没有办法跟一切众生融成一体。你看看佛法入门,门槛就是这么高,有对立不行。今天这个世界动乱,你看看是不是每个人执著自己,自私自利,一切时一切处都是跟人事物对立。对立才发生矛盾,有矛盾才会变成冲突,有冲突才变成斗争,有斗争才变成战争,这一步一步发展到最后,毁灭!根从哪里来?根就从有我、对立,从这来的。佛教给我们化解问题真叫从根本解决,没有对立,没有我。再跟你说,真有我,什么是我?整个宇宙是我,遍法界虚空界是我。西方极乐世界怎么回事情?唯心净土;阿弥陀佛?自性弥陀,是我自性性德里头变现的,离开自性一法不立。大乘教里,释迦牟尼佛四十九年天天讲,时时刻刻在提醒我们,你要真正得受用,你得把释迦佛的话听懂。真的明白了,回光返照,照照自己哪些地方迷失了自性,哪些地方违背了性德,赶紧改过来,赶紧回头,问题全解决了。
所以我们读到这一段文,就要效法、学习菩萨代众生受苦。怎么代?众生现在迷了自性,我们要做出回头的样子来给他看;众生现在不知不觉,以为造作一切罪业是自然的、是正常的,我们今天要反其道而行之,去启发他,去感动他,帮助他回头。就像释迦牟尼佛当年在世的时候,他过的是苦行僧的生活。他早就成佛了,《梵网经》上他老人家说得很好,这一次,就是三千年前在印度出现这一次,是在这个世间示现作佛第八千次。所以他说他是来表演的,表演给我们看的,真的放下了,真的舍弃了。智慧、德能、相好本来具足,要不要学?不需要,学不来的,你所学来的是知识,不是智慧。释迦牟尼佛给我们做的示现,他示现什么?知识分子,好学。十九岁离开家庭出去参学,这一出去十二年。你看身分,王子的身分,聪明好学,你说这个世间哪个做老师的不喜欢这样的学生?真正把尊师重道做出来了。你对於老师不尊重老师不教你的,这是儒佛,道也不例外,他们传人,传法传给谁?传给尊重自己的人,他对自己不尊重他就什么东西都学不会。所以尊重别人是真正尊重自己,看你怎么尊重自己,尊重别人是尊重自己,孝顺父母是你真有孝心,你有孝德,他从这里看。老师绝不是说你尊重我,你对我还不错,我就传你道,他不是这样的,他是看到你自己的德行、你自己的诚意。印光大师讲,「一分诚敬得一分利益,十分诚敬得十分利益」。老师能传给你多少东西,看你有多少诚敬的心,你能接受多少他传你多少,你有十分恭敬、诚敬,传你九分,老师对不起你。为什么?像你是个容器一样,你还能盛,没有给你盛满。如果你心量很小,器量很小,你只能盛得三分,就给你三分,不会给你四分,为什么?四分漫出来了,你装不进去,道理在此地。
所以世尊给我们示现,这个示现太重要了,十二年,当时印度无论出家在家这些高僧大德他都参访过,这是表现什么?好学多闻。学了之后怎么样?再没有地方学了,把十二年所学的统统放下,为什么?我们现在学佛明白了,如果不放下,变成所知障,知识,知识会变成所知障,你就不能见性。把十二年所学的彻底放下,到恒河边上大树底下去入定,这才能大彻大悟,明心见性,超越了。见性之后就从事於教学,见性那一年三十岁,一直教到老死,释迦牟尼佛七十九岁圆寂的,讲经说法四十九年,没有自己。生活简单,日中一食,树下一宿,三衣一钵,一生不改变,做样子给我们看。我们看他这个生活太苦,释迦牟尼佛每天无量的欢喜,法喜充满,常生欢喜心,法乐,那是自性里面的乐,常乐我净。这个乐别人得不到,孔颜有一点接近,学而时习之,不亦悦乎。喜乐从哪里来的?从学习得来的,你学了之后马上能兑现,真正做到,这里头有乐趣,这是真乐。我们学东西,学了之后没有做到,这个乐你享受不到。这种乐是从自性里头往外流的,像泉水一样,它不是外面的刺激,世间人享受的乐,乐为坏苦,它是从外来的,不是从内发的。内发的是无尽的,外面来的是有生有灭的,那怎么会一样!
所以看看释迦牟尼佛一生那个样子,我们有很大的启示。再回头看看中国唐朝时代禅宗六祖惠能大师,他给我们示现的跟释迦牟尼佛恰好相反,农夫,不认识字,他是樵夫,砍柴的。这个行业现在没有了,在中国抗战时期还有,我那个时候年岁很小,十几岁,抗战时期住在福建建瓯,这个城市里面没有自来水,就有那个挑水到城市里卖的,在外面河边上挑水,没有瓦斯,也没有电热,没有,有电灯,那时候有电灯;煮饭要烧灶,烧灶要用柴火,有卖柴的、卖水的。惠能大师是卖柴的,上山砍柴,挑到城市里来卖,卖了柴,拿这个钱去买一点米回家去,这才有一天的生活,很苦,不认识字,没念过书。偶然的,柴卖完了,拿到钱了,离开,好像是个小客栈,从窗户边上经过,听到里面有人在念经,他一听就懂,听得很有兴趣。听了一会,推门进去,问这个念经的人你在念什么。里面这个念经人看到,这也是个年轻人,二十几岁,听他讲的听得很有味道,很难得,很稀有,介绍他到黄梅去见五祖。在黄梅住八个月,五祖分配的工作,他是砍柴的,到厨房去,去砍柴、去舂米,干了八个月,没有进过讲堂,没有进过禅堂,去做义工,传法的时候居然衣钵传给他了。他听经只听一个晚上,十二点钟进五祖忍和尚的方丈寮,在我们想像当中顶多讲两个小时。他不认识字,给他讲《金刚经》大意,他就开悟了,就见性了。这一见性,世出世间一切法全通了,你拿经书念给他听,他讲给你听,讲得一点不错。
所以这东西要不要念?不要。我们到今天完全明了,佛告诉我们,你能够把执著放下,你就成正觉,证阿罗汉果;你能把分别放下,你就能成正等正觉,你就做了菩萨;你能够在一切法里头不起心不动念,你就成无上正等正觉,你就成佛了,这真的。所以你只要放下,你自己自性里头智慧无量,德能无量,相好,样样都无量,全现前了。所以佛法修学不在听得多少,学得多少,是在你放下多少,这个重要。听得再多,一样放不下,博地凡夫,佛法真正的德用、好处你一点都没尝到,你依旧生活在六道,所谓烦恼跟痛苦的世间,你没有得到法喜,法乐没有得到。这是佛法跟世法不一样的地方,世法「为学日益」,学的这个知识天天增加,为道不一样,「为道日损」,天天放,天天放,统统都放下,没有了,全部现前了。
东方人求智慧,西方人求知识,知识跟智慧不一样。像前年我在剑桥大学、在伦敦大学跟汉学系的这些研究生跟他们教授交流所说的,学佛跟佛学两码事。那些学生我很佩服,英国人,也有其他国家,欧洲人在那边留学的,他们的普通话讲得好,能够读文言文,我们不能不佩服。我问了几个学生,有一个用《无量寿经》写博士论文,我就问他,《无量寿经》九种版本,你用哪一个?他用夏莲居的会集本,这是我们在学习的;另外有个写论文用《孟子》,还有个用王维,难得。我赞叹他们,我说你们可以用中国这些典籍拿到博士学位,将来也可以做一个有名的汉学家,大学教授,可是我说你们一生不可能像我这样快乐。他们问为什么?我说我学的跟你们恰恰相反。他听了很奇怪。我说你们学儒学、道学、佛学,是不是这样的?他点头,是的。我说我相反,我是学儒、学佛、学道。你看还是两个字,从两边念不一样。学佛就要学得像释迦牟尼,学儒那就要像孔子、像孟子,学道那你得像老庄,你才会真正得到学而时习之、不亦悦乎,你得到法喜。学佛的人法喜充满,常生欢喜心,心地永远保持清净,一尘不染,六根接触六尘境界不要用心,以清净心对待。有人问自然就答出来,答得妙,妙不可言,自己都感觉得意外,怎么会说得这么好?从自性流露,不用思惟,不用思考。要问你一个问题,我想一想,想想就落在意识。
所以无我,《金刚经》上讲得好,「无我相,无人相,无众生相,无寿者相」,这一定要做!四相破了,入门了,须陀洹,《华严经》上初信位的菩萨四相就破了。《般若经》上也讲得好,四相,一相破了其他三个都破了,无论你从哪一个破,真破了,一破一切都破了。所以初入门的这些小菩萨无我相,无边见,边见破了,对立破了,没有对立,没有成见;见取见、戒取见都是属於成见,一个是因上的成见,一个是果上的成见,因上的成见叫戒取见,果上的成见叫见取见,这都没有了。我们今天人成见很深,我想的,我以为的,这成见。真正修道人有没有?没有,没有成见。没有成见才能随缘,才能得快乐,没有一样不好。你会看到人人是好人,事事是好事,你才能看到一切法的真相,真相就在眼前,这是我们要认真学习的。要发心代众生苦,众生太苦了,我们要做出好样子来给他看,他们现在是以苦为乐,他不知道,他在造业。起心动念,佛在《华严经》上告诉我们五桩事情必须要放下、要舍弃的,第一个五欲,财色名食睡要放下。经教里面常讲这是地狱五条根,你有一个你就很容易被它推到地狱去,要五个都有还得了!所以生活要随缘,随缘就自在,没有得失。第二个地位,经上讲的王位实际上就是讲地位,或者讲权位,权力、地位,不求。第三个是富饶,财富,这不是好东西,增长贪心。第四个是自乐,自乐是什么?小乘,众生有难有苦不肯帮助他。第五个是荣誉,佛经是大名称,现在讲的知名度。《华严经》教修行的菩萨这五样东西要舍弃,我们今天讲名闻利养,中国人说得简单,沾都沾不得,修行人沾到这个东西,与道完全相违背了,道是叫你放下这些东西,你怎么还沾染它?
所以自己对佛法,最难的是信心,太难了。你真相信它你才敢干,你不相信不敢。我统统都舍尽了,总还留一点,我明天过日子,他还得留一点。那个真干的人他不留,明天还没到,管明天干什么?我们凡夫他会想我明天、我明年,他想得很长远,他虽然舍,舍得不干不净,达不到佛所讲的这个标准,所以他果报不能现前。不能现前他就怀疑,佛都是劝善的,哪里会有真的?殊不知,佛菩萨从来没有一句话是妄语。我学舍是老师教的,老师做了个保证,你一切为佛菩萨,为正法久住,为苦难众生,你的一生一切佛菩萨照顾你。我就相信这句话,所以能舍得干干净净,佛菩萨照顾。我所需要的,想用的,它就现前,不用操心,不用去求人,自然它就来,不可思议。五十多年了,我相信,深信不疑。如果处处要去求人,求人很辛苦,看人脸色,那个日子怎么好过?所以老师教我,有所愿求要求佛菩萨,别求人。连我出家受戒,老师都讲出家不求人。我要不求老师给我剃度,那我到哪里出家?章嘉大师就笑著告诉我,你去找这个法师跟他出家,他要不接受,拒绝你,你会不会感觉很难过?我说那当然的。他说那何必?我说那到哪里去剃度?他就告诉我,求佛菩萨。好,我们就有这个愿望,求佛菩萨。果然机缘到了,这个出家师父来找我,请我到他庙里面去出家,不到两个月来请了九次,我看他的心很诚,我就答应了。真有这么回事情。所以感应道交不可思议。
受戒也是的,那时候受戒要缴费用的,费用钱不少,我一文钱都没有。八堵海会寺传戒,我的俗家老师周邦道先生通知我,八堵那个地方开戒,你出了家,应该去受戒。我说我还没有这个想法。他说为什么?我说那边要缴费,缴很多,没钱。周老师告诉我,没有问题,我们同学大家帮助你。全都是被动的,一生没有做过主动的事情。被动就是随缘,主动是攀缘,没有干过攀缘的事情,随缘就自在,攀缘,自己想做些什么,那就很辛苦。所以相信佛菩萨,相信护法神,相信感应道交,相信因果报应,做出来给人看。辛苦一点,辛苦一点是值得的、是应该的。众生苦,比我苦多了,我们要教他怎样离苦得乐,不能从外面,外面不能解决问题,从内心。苦从哪里来?从迷来的。迷了,他有妄想,他想错了、说错了、做错了,那叫造业。罪业所感到的,哪里会有福报?哪有这种道理!
佛在《十善业道经》上告诉我们,心善、念善、行善,这是菩萨远离一切世间苦的秘诀,善恶的标准就是十善业道。决定不能有伤害众生的念头,为什么?伤害众生的念头是杀业,虽然你没有做,你那个心里的杀没有断掉。要学到什么?心里不起这个念头,无论在什么境界里,都不会有伤害众生的念头,这才能做到。不偷盗,必须要做到一切境界里决定没有占人便宜的念头,为什么?占别人一点点便宜那是盗心,你虽然没有偷盗,念头没有断,念头上断才行。不淫欲也是这样的,从念头上没有才是真的。凡夫,业力来的,有自私自利的念头,有傲慢的态度,自以为是,轻慢别人,轻慢众生,蚊虫蚂蚁没有看在眼里。那也是菩萨,那也是未来佛,怎么可以不恭敬?我们对它恭敬,它对我们恭敬。现在确实,跟这些动物、植物相处比跟人相处容易。我们在澳洲院子大,种菜,我们用原始的方法来种植,没有农药,没有化肥。小虫会吃菜,我们跟它商量,划一个小区,那个小区专门供养小虫,它就到那边去吃,隔壁一个虫也找不到。我们有很多果木树,也指定几棵供养鸟的,鸟就在那边吃,不是指定的,它都能够遵守,它不伤害,留给我们。这动物懂人情,守法,它能持戒。我们做了这么多年,连很多乡下这些农夫到我们菜园去参观都生欢喜心,都向我们请教,你们是怎么种植的,养得这么好?我们给树木花草听佛号、听经文,我们拿这些供养,它回报的好。实在说我们做得还不够,我们没有做宣传,应当要做,让许多这些农夫看到之后,不要用化肥,不要用农药,那什么?伤害小虫。你伤害它,它回过头来伤害我们,冤冤相报没完没了。我们用善意待它,与它共存,共存共荣,我们照顾它,它也会照顾我们,它也懂得报恩。应该要普遍去介绍、去推广。
大师这里的一句话讲得好,『众生妄执』,执著不是真的,是一个错误的概念,『不了业体从妄而生』。大乘经里面讲得很好,「凡所有相,皆是虚妄」、「一切有为法,如梦幻泡影」,这些经文老同学听得耳熟,也都能念得出,就是没做到,不能把它用在日常生活里面,顺境逆境、善缘恶缘,六根对待六尘境界,他常常忘掉,所以它不起作用。我们六根对待六尘境界,顺著心的就起贪恋,不顺心的就起瞋恚,殊不知,这些经文就在这时候起作用。心才起贪恋,想到经上讲「凡所有相,皆是虚妄」,那个贪恋的心就降温;逆境恶缘,瞋恚的念头才起,「一切有为法,如梦幻泡影」,瞋恚就压下去了,这叫真修行,这叫功夫。用久了,在一切境界里就变成自然,用清净心、平等心对待,质直柔和就现前。
常常想到,我在这个世间,我来干什么?我这一生来是提升自己的境界,希望在这一生当中,我们是人身,能够提升到西方极乐世界去做菩萨身,这就太高明、太殊胜。能不能做到?能,不是不能,问题是肯不肯。肯不肯什么?肯不肯把世缘放下,不再跟人争,你们所要的全给你,我都不要,我只要西方极乐世界。西方极乐世界在现前是什么?就是一句阿弥陀佛,除了六字洪名之外什么都不要,决定得生。我们自己做,做出来给别人看,别人看到了跟著学。谁能跟著学谁就有缘,佛度有缘人,他看到了他感动。我们无论住在什么地方,无论生活在什么样的环境,不要忘记了,真干!别人要争的,名闻利养,我们不要了,那是什么?那都是六道的事情,搞那个东西脱离不了六道轮回。
今天实在说,无量法门,除净土之外,修学任何一个法门都很难成就。为什么?你自己细心去观察,烦恼你能断得干净吗?你有本事真的能把它断掉?上上根人那没有问题,如果没有这个能力,念佛好。念佛能不能成就,关键就是你能不能把这个世缘放下,把五欲六尘放下。对自己来讲,财色名食睡这里头决定没有贪瞋痴慢疑,就放下了;外面境界,色声香味触法,要知道没有一样是真的。人生在这个世间非常短暂,我来到台湾是民国三十八年,我二十三岁,今年民国九十八年,我八十三岁,六十年。想到什么?就像昨天的事情一样,一弹指。当初来的一些朋友,三分之二都不在了。人生苦短,时间过得这么快,这最后还有几年?彻底放下,一个方向,一个目标,求生净土,亲近弥陀,现在的话说,移民到西方极乐世界。什么人能去?彻底放下的人就能去,有一丝毫贪恋就去不了。我们懂得这个道理,理事都非常清楚。由此可知,能不能如愿以偿就在我们肯不肯干,肯干,万修万人去,一个都不漏。
所以菩萨教令修止观两门,『心无暂替』,暂替是什么?暂时夹杂都不可以,一心一意。『因』就是起心动念分别执著,这是十法界的因,『果』是十法界、是六道、是三途。只要我们不起心、不动念、不分别、不执著,十法界六道三途的果报我们就永远脱离,不但我们不会堕三途,我们真的会生到极乐世界,一生圆满菩提。那时候像诸佛如来一样,应化在十法界,众生有感,就有能力来应,帮助众生破迷开悟、离苦得乐。今天时间到了,我们就学习到此地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