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首页 - 修华严奥旨妄尽还源观 - (第四十集)
修华严奥旨妄尽还源观  (第四十集)  2008/08/04  香港佛陀教育协会  档名:12-046-0040

  诸位法师,诸位同学,请坐。请看「修华严奥旨妄尽还源观」,我们从最后一段看起,第六「起六观」。今天我们从第三小段念起:

  【三者。心境秘密圆融观。言心者。谓无碍心。诸佛证之以成法身。境者。谓无碍境。诸佛证之以成净土。谓如来报身及所依净土圆融无碍。】

  前面我们学到两种无碍,心、境,都是讲诸佛的报身,跟诸佛所住的净土。我们要问,诸佛的法身跟净土在哪里?这个我们不能不知道。无处不在,无时不在,只是我们肉眼凡夫迷而不觉。我们听到古时候修行人到处参学,参学,什么人带头的?我们要是往上去追,你就会知道释迦牟尼佛带头的。释迦牟尼佛十九岁离开家庭出去参学,学了十二年没有结果,不能把自己心中的疑虑参透,所以就放弃了,在菩提树下入定,终於大彻大悟。世尊为我们示现的,意思很深,他的示现针对现在所谓的一般知识分子,知识分子求知欲很强。可是诸佛如来,也可以说包括我们中国古圣先贤,他们一生所追求的是智慧,不是知识,智慧是要开悟!佛法里面讲开悟,从前私塾里面,这是讲到中国传统的教学,老师对学生也是观察他的悟性。这个悟性从什么地方看?举一反三。从这些地方我们能深深体会到,我们学习有没有成就,靠谁?靠自己!这桩事情是老师帮不上忙的,我们总得要体会到。老师再好,我们多年在佛法里面薰修,深深的体会到,老师只能帮助我们做到信解,后面的行证完全靠自己。自己不能依教奉行,不但不能证,就是连解也有障碍,什么障碍?你所学的不能在行动里面,把所学的融化掉、消化掉。从行才能够消化,消化就变成营养,变成养分,你全部吸收了,那就叫证,对你是有益的。如果你所学的,你没有吃进去,你根本没有得到这个养分,你是白学了。

  把它融化在行门里面,第一个变成自己的思想、见解,要知道诸佛如来他们的智慧、他们的言行,完全是自性的流露,谁的自性?是我们自己的自性,不是别人。我们的自性迷了,流不出来,他们的自性不迷,他在悟处,他流出来了,他流出来的东西就是我们自性里头本有的东西。你说是他的也行,说是我的也行,你说不是他的也行,你说不是我的也行,你真搞明白了,怎么说都对。我们明白这个道理,明白这个事实真相,我们很欢喜接受。如果说这是你的思想,这是你的做法,我何必要学你?那怎么样?我们就内心里面产生对立、产生矛盾,这种对立、矛盾障碍自己的悟性,一个是烦恼障,一个是所知障。不服别人,贡高我慢,这是烦恼障;所学的没有能做到,变成所知障,我们谚语常说所学非所用,我学的东西我自己没用上,这个重要。

  在日常生活当中,也就是行门里面,行门不外乎我们的生活,除生活之外还有工作,再就是与人事物的接触,我们讲待人接物,这是用处。释迦牟尼佛四十九年讲经教学,那是工作,那是待人接物,与他的性德圆满的相应。性德,你看我们在此地学的,这是杜顺和尚提的四个纲领,「随缘妙用」,你说他做到没有?做到了,我们没做到。学为人师,行为世范,他做到了,「威仪有则」,那都是自性流露。随缘妙用是自性流露,威仪有则也是自性流露,柔和质直还是自性流露,最后是代众生苦,这是性德,没有条件,显示出大乘教里常讲的无缘大慈、同体大悲。众生迷,不觉,思想、言行都跟自性相违背,悖逆性德,他就得受苦,他造业。悖逆性德,起心动念、言语造作,《地藏经》上讲的无不是业、无不是罪。你既然造作罪业,把这个相分变了,这个相原来是清净圆明,无量的相好,把它变成什么?变成六道,变成饿鬼、地狱、畜生,你去过这种日子。这不是别人变的,是你自己变的,与别人毫不相干。所以佛菩萨在十法界现身教化,这是代众生苦。代众生苦,说老实话是我们凡夫知见,在他那里有没有?在他那里没有,在他那里圆融无碍。他们是什么?是作而无作、无作而作;现身,是现而无现、无现而现。人家真的入圆融无碍,就是不二法门,这得大自在!

  所以说,能现的心无碍,就是清凉在《华严经》上讲的四种无碍,境界呢?境界也是四种无碍,境界就是能生万法。我们今天讲的宇宙,我们的正报,依正庄严,这是能现能变的心、所现所变的境界本来都是无碍的,现在呢?现在还是无碍的,这个要细心去观察。理无碍,能现的心,这是心理,无碍;所现的物,境界是物,物理也是无碍。那么,障碍从哪里来的?障碍从妄想分别执著里发生的,妄想分别执著本来就是假的,根本就没有这个东西,自性里头没有,自性是法性,法性里没有,法相里面也没有。所以障碍没有来处,是你自己迷了产生的,你一觉悟,就没有了,你不觉悟它就存在,它就叫你过得很辛苦,悟了之后,叫离苦得乐,破迷开悟就离苦得乐,迷要不破,这苦你就离不开。

  佛对於一切众生最大的恩德,就是帮助我们破迷开悟。可是悟了,你要真正得受用,悟了要行,悟是属於解,悟解之后要行,你把它落实,那就是佛、就是菩萨。悟了之后不能行,你还是凡夫,什么地方的凡夫?六道凡夫,你出不了六道轮回。真正肯行的,他就出离六道,最起码是阿罗汉,阿罗汉没有完全履行,但是他已经做到三分之一,所以他出离六道了。菩萨做到三分之二,佛做到圆满了。这些事总得要搞清楚、搞明白,不行不成!如果你要是行,立刻就见效,这叫立竿见影,你立刻就得受用。得什么受用?圆融无碍的受用。圆融无碍有浅深的差别,我能够放下一分执著,就得一分自在,放下两分执著就得两分自在,你从这里头去证,证明,不行没用处。

  像此地讲的,真正你证得法身,那你也就证得净土,同时证得,这是什么人?《华严经》圆教初住菩萨,我们现在学到的,他们到达这个境界了。怎么知道?他们这三大类的烦恼全放下了,执著放下了、分别放下了、妄想放下了,妄想就是起心动念,他不起心不动念。可是他还有形相,就是我们一般讲的实报庄严土,实报庄严土里面有色身、有色相,没有欲,五欲六尘没有。五欲是什么?财色名食睡,这个没有了,他不需要财用,饮食断了,不要饮食,不要睡眠,男女的欲断掉了,这个都没有了。他们的生活,在这个状况之下,这真叫极乐世界,他每天做的是什么?他所做的我们没有办法想像,叫不可思议。十法界众生有感,他就有应,他应有没有起心动念?没有,没有起心、没有动念,自然有应。众生感是有起心动念,他应不起心动念,这个事情我们真的是没有办法理解。

  古人有比喻,比喻也比得好,实在讲这个比喻是释迦牟尼佛当年在世的时候就用这个比喻。有人向释迦牟尼佛请教,佛的弟子当中,智慧第一的是舍利弗尊者,神通第一的是目犍连尊者。很多人羡慕智慧,舍利弗尊者是无碍智慧、无碍的辩才,你什么问题向他请教,没有把他难倒的事情,所以大家很羡慕。向佛请教,问世尊说,舍利弗的智慧从哪里来的?他学了多少东西?佛的答覆,舍利弗的心里是空空的,什么也没有。什么也没有,怎么会有无碍智慧?佛就指著旁边,这旁边有个鼓在那个地方,佛就说你有没有看到那个鼓?大家看到了,你敲敲看,敲它就响,大叩则大鸣,小叩则小鸣,不叩则不鸣。鼓里面有什么东西?鼓里空空的,什么也没有。舍利弗的心就像鼓一样,什么都没有,你问他,他就响,你不问他,他就不响,他什么也不知道,你问他,他什么都知道,佛用这个比喻。空是什么?空是真空,有是妙有,真空里头有什么东西?惠能大师开悟的时候不是说了吗?「何期自性,本自具足」,就是那个空。空性里面本来具足无量智慧,你不问,这智慧不现前,就隐;你一问他,智慧马上就现前,就显。隐现不同,隐现不二。没有人叩它的时候它不响,不响不代表它没有响声,不代表这个;你叩它,它马上就响,大叩大鸣,小叩小鸣。

  所以佛告诉我们,智慧、德能、相好都是自性里头具足的,一样都不缺,智慧无量无边,德能、才艺也是无量无边,相好亦复如是。见了性,就隐现自在,众生有叩,他就现,他能现无量身。众生有感的时候,想求佛,他就现佛身,想求菩萨,他就现菩萨身,什么身都能现。三十二应是世尊举三十二个例子,每一种例子都是无量无边身,同时现,一处现;同时现,异处现,不在一处现;异时现,异处现,他都能做得到,得大自在。这是什么?你能把妄想分别执著放下,就现前了,还源,还源好!要不然叫还源干什么?还源的时候,有没有乐受?跟诸位说,苦没有了,哪来的乐?苦乐是相对的,苦乐都没有了叫真乐。

  我们在近代看到日本江本博士的水实验,足以证明佛经所讲的感应这个道理。水是矿物,代表所有的矿物,矿物都有感应,植物、动物就更不必说,它怎么会没有感应?所以它能看、能听、能懂得人的意念,真正证明了佛在经上告诉我们的,自性(就是法性)法尔具足见闻觉知,无论在什么时候,无论在什么状况之下,见闻觉知不会丧失。在动物有见闻觉知、植物有见闻觉知、矿物有见闻觉知、自然现象有见闻觉知,连虚空都不例外。身有生灭,见闻觉知没有生灭,见闻觉知是自性。所以佛告诉我们,真的没有生死,就在现前,我们贪生怕死是误会了,以为有生死,殊不知道根本没有生死。为什么没有死?你根本没生,你怎么会死?

  我们看到弥勒菩萨跟世尊的对话,就很清楚,「佛问弥勒,心有所念」,这讲凡夫,凡夫心有所念,有念头,到底几个念头?几个相、几个识?相是什么?相就是物质,识就是我们今天讲的精神,哲学里面所讲的唯心、唯物,唯物是讲相,唯心是讲识,到底几个念?几个相?几个识?弥勒菩萨答得好,「举手弹指之顷」,那就是一弹指,这一弹指有「三十二亿百千念,念念成形,形皆有识」,他把真相说出来了,物质的现象、心理的现象全讲出来了。这一弹指有三十二亿百千念,百千是十万,用十万做单位,多少个十万?三十二亿个十万,三十二亿乘十万。那我们现在来算一算,三十二亿乘十万是多少?三百二十兆,这弹指。现在我们科学都是用秒作单位,那我们一秒钟可以弹四次,三百二十兆再乘四,就是一千二百八十兆,万亿是兆,一千二百八十兆念头。所以佛跟我们讲没有生灭,哪来的生灭?你根本就没有生,那怎么会灭?这是讲的事实真相。你要了解这个事实真相,所以《般若经》上佛告诉我们,苦口婆心,无数次的重复,无非是希望我们一下省悟过来,知道这个事实真相。为什么?你就放下了。

  我们今天最大的困难是什么?是执著、分别、妄想放不下。上上根人听到佛说出这个事实真相,六根在六尘境界里再也不会起心动念了,这是什么人?这是释迦牟尼佛,这是六祖惠能大师。他们是从这里下手的,起心动念都没有,还有什么分别执著,不就全断了吗?这叫妄尽还源,妄真的尽了,还源是什么?明心见性,他成佛了。这是说明凡夫成佛需要多少时间?一念之间。一念,你就晓得一念时间多长?一念是一千二百八十兆分之一秒,那是一念,那一念就成佛了。一念成佛,念念成佛,他再不会迷了,他真的觉悟了。可是上中下三根不行,做不到!做不到,佛慈悲,开方便法门,上上根叫顿悟,一念就转过来。我们现在一念转不过来,那就要无量念才能转过来,我们现在就要走这个路子,我们不是上上根人。大概我们自己想想,中下根性,那就得走渐修,顿悟顿不了,顿不了就慢慢来,顿悟就像你乘电梯,上高楼它一下就上来了,渐悟是爬楼梯,再慢慢一层一层往上爬,我们走这个路子行。我初学佛的时候,方东美先生就是教我走这个路子,他说惠能大师那个方法我们做不到,我们只有爬楼梯,慢慢的、逐渐把自己向上提升。那就是从放下最粗、最明显的是执著,从这里开始。

  在哪里放下?在生活、在工作、在待人接物。怎么放法?依照一个标准去放,这个标准是戒律。譬如在日常生活当中,我们没有学佛的时候都吃肉,现在学佛了,不杀生,不吃众生肉,我们把吃众生肉放弃,不杀生了。首先先学把杀害众生伤害众生的念头、伤害众生的行为放下,然后进一步不吃众生肉。这是从生活行为上学懂得爱护一切众生、尊重一切众生,对一切众生不敢轻慢。不偷盗,以前总是喜欢占人家一点便宜,这是什么?这个都是习气,无量劫来的习气,有贪心、吝啬,自己有的不肯给别人,小气。慢慢的学,学看到人家有需要的,乐意的帮助别人,学布施,能舍。甚至於到艰难的时候,自己宁愿减少一点,都能够帮助别人。自己不是很富裕,也很缺乏,我今天还有一碗饭吃,别人没有,我能分一半给别人。占别人便宜的念头断掉,不但人的便宜我们不会去占他,畜生也不占它便宜,花草树木也不占它便宜,对天地鬼神也不占他便宜。所以佛教给我们,十善业是标准,十善一展开,无量无边,大乘八万四千,前面跟诸位讲过,小乘三千威仪,就是十善业展开。细行,在日常生活当中点点滴滴,无不是善,那个善心充满宇宙,善行充满法界。世法里面一切善行,佛法里面三聚净戒,都是从十善业里面演变出来的,十善业是总纲领。所以佛教导我们,教每一个学佛的人,无论你是大乘还是小乘、显教密教、宗门教下,都是以十善为基础。

  今天我们的十善做不到,想想古人很容易做到,什么原因?古人从小有中国传统家教的基础,现在我们提倡的《弟子规》。《弟子规》是中国传统家教里面的集大成,也就是每一个家教必须要学习的,总共是一百一十三桩事。是做人的基本条件,你这个做不到,你就不是人了,你还能学什么?所以它是做人基本的条件。道家的《感应篇》、佛法的《十善业》都是行门基本的条件,依照这个标准来学放下执著、放下分别,把分别执著就依这个标准慢慢放,逐渐向上提升。如果我们持戒持得很好,《十善业道》做得好,《感应篇》、《弟子规》都能做得很圆满,我们的分别执著没有放下,跟诸位说,那你所学的是人天福报,出不了六道。这些基础,也都算是戒律,学得很好,能放下执著,那你就证阿罗汉果,你才真的是佛弟子。阿罗汉也是一点一点慢慢放,你看看先放八十八品见惑,然后再放八十一品思惑,思惑比较难,一品一品放,慢慢向上提升。三乘人是用这么一个方法,我们要知道。可是上上乘人他也是修成的,他也不是一下就有的,不是的,他也是修成的。过去生中生生世世累积的功德,修到差不多了,在这一生当中把妄想他能一下断掉,所以他是修成的。

  那我们就知道,我们如果认真努力的修学,在修学当中,经教是唯一的依靠,经教是老师的指导。老师在不在?有经典所在之处,就是如来所在之处,这老师在。经典里面讲得清清楚楚,你只要能信、能解,你说不能解,我能信不能解,怎么办?读书千遍,其义自见。为什么?佛所说的这一切经教,是你自性里面本有的智慧德能,你自己怎么会不懂?不懂这是迷,不懂就是心乱,心不干净,心里有染污,心动,我们常讲心浮气躁。心浮气躁,什么都学不好,世间法也学不好,这是心不在焉。那么我们就知道,怎样才真正能够懂得如来真实义?不难,你把心静下来。你用清净心、用真诚心,你去听、去读就有悟处,这真听懂了,看明白了,就这么回事情。所以,读诵经典、听闻经教的时候,要什么?要一心!这个时候,时间不长,一个小时、两个小时,我们现在学习的是两个小时,两个小时把什么都放下,放下万缘,什么都不要想,你的工作、事务统统舍掉,专心来听就会有悟处。

  如果一面听或者是一面读经,还想著还有事情,这就夹杂,这一夹杂,悟处就没有了,那你所得到的是什么东西?得到是知识,智慧没有了。虽然有夹杂,我读了这个经,经里面讲些什么我都知道,我也能说得出来,说得出来,这是佛菩萨,是他的,不是我的;把他的东西变成我自己的,那叫证。所以我们用真诚心、清净心来接受。马鸣菩萨的标准就更高,那叫纯净纯善,他教我们「离言说相、离名字相、离心缘相」,那怎么会不开悟?我们达不到这个程度,我们著相,我们著了言说相、著了名字相、著了心缘相。听了之后自己要想,想它是什么意思,结果想出来的是自己的意思,不是佛的意思。不想,一下悟入的时候,那是佛的意思,佛的意思是自性本有的智慧德能。想是什么?想是在阿赖耶识里头,不一样。只要你有想,统统归在妄心里,就是归在,我们用佛学的名词来讲,阿赖耶、末那、意识,用《华严经》来讲是妄想分别执著,你归到那里面去了,没有回归到自性。回归到自性,一定要用清净心,清净心是真心。

  如来所说的都落在你真心里头,自己的真心跟佛的真心是一个心,这才能大彻大悟,才成就法身,心无碍就是法身。法身是什么?整个宇宙是一个身,叫做法身,法是万法,是佛家里面用的一个总代名词。遍法界虚空界,我们通常讲一切性、相、理、事、因、果,用这六个字全部都包括了,一个不漏,这叫法,用一个字来代表,法就是身,身就是法,叫法身。所以,遍法界虚空界是自己的法身,你要是证得,那恭喜你,你真的证得了,真的证得是什么?你不会起心动念,你就真证得。如果在一切万法里还起心动念,你没证得,那是听说,听说是的,不敢承认。如果放下起心动念,那就是真的,一点也不假。法身哪有生灭?法身是真正的自己。跟诸位说,真心无碍,妄心也无碍。妄心是你不觉它就有碍,觉了它就无碍;真心,觉无碍,不觉也无碍。外面境界,境界是你觉它无碍,迷的时候它还是无碍,万法无碍!但是对自己产生障碍了,自己以为是有障碍。像我们在前面举圆瑛法师那个故事,他只是一念没有起分别执著,门他就通过;门是关的,没开,他不知不觉他就走过去了。心无碍的时候境就无碍,所以法身真的属净土。

  这些事情我们在学《华严经》常常提醒同学,这一部《大方广佛华严经》里面说的是什么?说的是自己,对我们自己本身、对我们自己生活环境做详细的说明,说明事实真相。这个课程对我们来说多么重要!对十法界每一个众生来说都是最重要的课程。能遇到,是缘分!可不容易遇到,百千万劫难遭遇。遇到之后,你信不信?信了之后,能不能理解?理解之后,能不能把它变成自己实际的生活?这样一层一层淘汰,到最后剩下来寥寥可数,没几个人。为什么?真正在《华严》得受用的,他就入华严三昧,他就入华藏的境界,这是真正方老师过去所讲的人生最高的享受。它不是物质,也不是精神,觉悟,觉性现前,这才是最高的享受。

  底下说,『谓如来报身及所依净土圆融无碍』,报身是起心动念没有了,不起心、不动念了,习气在;如果习气没有了,那是法身。还有习气,有习气他现身,但是决定没有分别、没有执著,再没有起心动念,有起心动念习气,没有起心动念,实报庄严土,在十法界之外。这是我们所讲的净土,这个净土里头圆融无碍。我们通过这个学习,对於阿弥陀佛的实报庄严土、毗卢遮那的实报庄严土,以及释迦牟尼佛的实报庄严土稍稍有一点印象,我们在这一生想证入,能不能做到?答案是肯定的,你决定能做到,只要你真肯干。肯干,这是真的,可不是假的,那就是放下身心世界,就是放下一切世出世法一切人事物的执著、分别、起心动念,这做真功夫。这个功夫与学不学不相干,释迦牟尼佛学了,学了要放下才行,不放下变成所知障,没用,那是世间的佛学,不是学佛。佛不教我们执著佛法,你看《金刚经》上讲得多好、多明白,「法尚应舍,何况非法」,法是佛法,如来所教给我们的这些要放下,可不能执著。非法就是一切世间法,世出世间法都要放下,都不能执著。

  於世出世间法都做到不起心不动念,我们要非常努力来干。现在总算搞清楚、搞明白,为什么要这么干?清楚了。我们要回归到法身,我们希望回归到实报庄严土,这条路就是指向实报庄严土。真干,那就要学善财童子,在日常生活当中点点滴滴都是在修成佛之道。极其微细的念头,起来怎么样?可以起来,不是不能起来,你只要晓得这个念头起来了,起跟不起是一不是二。起来的时候,执不执著它?不执著、不分别,不起心动念。不起心动念就是不理它!你理会就起心动念了,它就有障碍,你不理它就没有障碍。起也好,不起也好,起与不起一点妨碍都没有,圆融无碍,这是真的不是假的。再跟你说,有障碍那是假的不是真的,无障碍是真的不是假的。我们现在搞颠倒了,把假的当作真的,把真的当作假的,这叫颠倒妄想,不了解事实真相。下面再讲它起作用:

  【或身现刹土。】

  怎么现法?《华严经》上有说:

  【如经云。一毛孔中无量刹。各有四洲四大海。须弥铁围亦复然。悉现其中无迫隘。】

  这是什么?『一毛孔』是正报,正报里头现依报,依报是十法界依正庄严,在哪里现?在我们一毛孔中、一毛端上。多少世界?无量无边的诸佛刹土,什么时候?就是现前,我们身上多少毛孔、多少毛端?它真现,我们完全不知道。诸位要晓得,诸佛菩萨现,我们也现,哪有不现的道理?不能说是他现我们不现,没这个道理;他现我们也现,就是他知道,我们不知道,就这么回事情。他觉,我迷,除了迷悟差别之外,丝毫差别都没有。你就晓得,这桩事情的真相是性德,法尔如是,在自性里面没有大小,毛孔小,外面的宇宙大,没有大小,圆融无碍,它是一不是二。

  近代科学里面,我们看到一个报导,实际上我们还没看见,叫全息照片。这个照片是用两个雷射光照住之下拍摄的,拍摄这个照片之后,要不用雷射光照,这个照片上看不到东西;用雷射光照下去之后就能看到,很清楚的人像在里面。一个不可思议的现象,那就是你把这个照片撕成两张,在雷射光照下,每一个半张里头还是一个人的完全照相,没有被破坏。然后你把这个照片撕成很小的,撕碎,撕成一百张、两百张,每一点到雷射光下还是一个完整的。科学里面叫全息照片,就是它里头有完整的信息,部分里头有完整的信息,很像《华严经》所讲的这个境界。《华严经》讲的,那讲得更细了。它就是每一粒微尘,现在科学里面讲的基本粒子,这是我们肉眼看不见的,在高倍显微镜之下看得出来,比毛孔还小,这个里面有完整的宇宙的讯息。里面有太空、有一切诸佛刹土,用现在的话讲,里面有银河、有太阳系、有地球,地球上芸芸众生,它里头一个不缺,它都有。那里面并不小,外面也不大。然后晓得,我们有多少身?我们有无量身,千变万化,像万花筒一样,真的没有生灭,它有变化,它没有生灭。这个里头只有觉迷,觉了得大自在,迷了随业流转,自己做不了主;觉悟的时候,自己做主。恒顺性德,恒顺性德就是众生有感自然就有应,就现身说法。

  所以,我们在这个世间要跟一切众生广结缘,法缘。法缘里面,我们说法缘,不讲善缘、恶缘,因为法缘,善缘恶缘全包括在里面。只要跟你有缘,善缘也好,恶缘也好,只要有缘,他跟你就有联系、就有感应;就怕没有缘,没有缘就没有感应。所以我们才说「人人是好人,事事是好事」。有缘你就能照顾他,你成佛了,不要说成佛,成阿罗汉就行了,你就有能力照顾他。无论他在哪里,他在遭遇困难的时候,需要帮助的时候,你都会伸出援手。这个人堕地狱了,你伸不伸援手?伸出援手,但是没有把他拉出来,为什么原因?他必需在那里把他的业障消掉,你才能把他度出来。他业障没消掉,救不出来,就好像人犯罪了,判入监牢狱去,必须到刑期满的那天你去接他出来,他刑期没有满,你去的时候接不出来。一定到刑期满,他业障消除的时候,你就出现在他的面前。他并没有要求你,不要求你,他跟你有缘,自自然然就有感,你自然就有应,就这么个道理。这个道理,我们想想合情、合理、合法,能想得通,不是想不通的怪事,不是的,想得通,合情合理合法。

  这是正报里面现依报,你看依报,它里头有无量刹土,也有四洲,也有四大海,也有须弥、铁围山,跟外面一样的,就是跟那个全息照片所讲的理论完全相同。所以科学有很多把佛法里面真的是秘密的境界,给我们显示可以思惟、可以理解的一种机遇。我们借科学的发展,在大乘教里面很多不思议的境界,渐渐能够理解它。这是正报里现依报。下面是依报里现正报。

  【或刹现佛身。】

  刹是刹土,是属於依报,就是环境,刹土里面现佛身。

  【如经云。华藏世界所有尘。】

  『尘』是依报里面的。

  【一一尘中佛皆入。普为众生起神变。毗卢遮那法如是。】

  『华藏世界所有尘』,那太多了。这个地方讲的尘,差不多就是现在科学所讲的基本粒子,夸克,这一类的东西。科学发现了微观世界,也等於看到邻虚尘,因为他们发现了,我们不晓得他是用仪器观察到的,还是数学推得的一个结论,因为他们所讲的跟弥勒菩萨所说的很接近。科学家发现根本没有物质存在,物质现象是假的,物质从哪里来的?无中生有。这个跟弥勒菩萨讲的是很接近,无中生有,而且时间很短暂,这是科学家告诉我们的。弥勒菩萨跟我们讲的比科学家讲得清楚,那个短短到什么程度?他说出一千二百八十兆分之一秒,他能说出来,科学家没说出来。这就说明菩萨在禅定当中看到这个境界,定功愈深心愈清净,极微细的波动他能感受得到。在佛经里面告诉我们,能够看到这种境界,这个微尘生灭的境界,是八地菩萨。八地菩萨叫不动地,七地还不行,还看不到,八地菩萨能看到阿赖耶识里面的业习种子的活动,就这桩事情。

  这里我们要特别注意到就是「所有尘」,华藏世界所有尘,前面讲的「一毛孔中无量刹」,一个不漏,所有尘,一一微尘里面佛皆入。我们现在不要说别的,我们空中有没有尘?有尘,物质现象是微尘聚集在一起发生的现象。现在科学告诉我们,物质现象是什么?是这些微尘组合在一起变成电子、变成原子,原子再组合在一起,变成分子,变成细胞。它的组合排列的方式不一样,就变成各种不同的元素,元素再组合起来就是物质,动物、植物、矿物都不例外。最小的基本粒子里面也有世界,跟毛孔的世界没有两样。佛能进去,为什么?那个里头众生有感,佛要去度他,你就晓得佛有无量无边身。我们众生每一个人也是无量无边身,这些身都有感应,为什么?他是一个性,他是一个体,就是前面所讲的「自性清净圆明体」,不可思议!那是个根本依,十法界依正庄严都从它那里出来的。它不是物质,也不是精神,它能现无量无边的法界,能出生无量无边的众生,这个现象《华严经》上讲得非常透彻。《华严经》讲的不是讲别的,就是讲我们自己。

  佛到这里面来,就是感应,众生有感,佛就来应,『普为众生起神变』,这个神变是什么?应以什么身得度就现什么身,没一定的。因为佛,这里面包括法身,法身菩萨就是佛,他就有这么自在,他能够入微尘刹土里面去度众生。我们在《华严经》前面念到,前面说普贤菩萨能入微尘世界里面。世界,微尘世界里面不小,外面的世界不大,没有大小,微尘世界里面的世界好像跟外面世界是一样的。普贤是等觉菩萨,来去出入自在,一丝毫障碍都没有。起神变,神通变化,不但能够现有情身、能现佛身、现菩萨身,像《普门品》里面讲的三十二应;除这个之外,能现花草树木身,所以花草树木有灵性,能现山河大地身。我们在古籍里面看到,古时候确实有不少人看到风吹落叶开悟了。风吹落叶他天天看,为什么没开悟?就在那一刹那他开悟,那一刹那,那个落叶是佛菩萨,神变!雨打芭蕉,他听到雨打芭蕉,开悟了。这不是说法,没有人给他说法,这是如来的神变,不定是什么个机缘,你豁然开悟,你自己并不晓得。佛菩萨知不知道?我们不能说佛菩萨知道,也不能说佛菩萨不知道,感应道交不可思议!这个机缘碰上了,好像我们开保险箱的密码一样,号码一对它就打开了,就开悟了。这个事情求不得,就是你不能起心动念求,求不得的,起心动念你迷了,要觉才行,绝不能有分别、绝不能有执著。

  我们在日常生活当中,希望这一生能够大幅度的提升,把我们提升到实报庄严土,不是做不到。提升到方便有余土,只要不执著就行;提升到实报庄严土,得不起心不动念,清清楚楚、明明了了。想到古人教给我们用心如镜,我们每天早晚照镜子,洗脸的时候照镜子,一碰到镜子就提醒自己,我用心像镜子一样;不要像照相机,照相机照一次它就落影像,那个影像就是染污,那就要分别执著。我们天天眼对外面的色尘,耳对外面的音尘,鼻对香、舌对味,都要炼,炼什么?炼不起心不动念。清不清楚?清清楚楚,为什么清楚?它有见闻觉知,它怎么会不清楚?清清楚楚,没有起心动念,这个就是交光大师在《楞严经》上所说的,用见性见外面的色性,用闻性听外面的声性,用闻性闻外面的香性,就是明心见性了,那就见性成佛了。入这个境界,现前这个世间,你六根所对的境界其实就是实报庄严土。所以实报土在哪里?就在此地,也就是「三时系念」里面中峰禅师所说的「此方即净土,净土即此方」,「我心即是阿弥陀佛,阿弥陀佛即是我心」。这里头就是迷悟的差别,除迷悟之外,什么差别都没有。不是说悟了,这个现象现前,迷了这个现象不现前,不是的,悟了你才看出来,迷的时候你没看出来,还是这个样子。所以得来全不费工夫。你要是明白这个道理,了解这个事实真相,你才晓得悟是多么可贵,在这个世间什么最可贵?觉悟最可贵,什么都不能跟它相比!这一个世界的财富不能比,财富算什么?三千大千世界的财富,跟悟的时候比都一文不值,这个要懂。所以,真正学佛人求什么?求悟,说通俗一点,他所求的就是了解事实真相。我们再继续看下面文:

  【就此门中。分为四句。如玄谈疏中说。】

  这个门中有四句,四句是什么?正报里面现依报,正报里面现正报,依报里面现依报,依报里面现正报,这四句,没有障碍,圆融无碍。

  【如是依正混融。无有分齐。】

  『无有分齐』就是无量无边。依报里面现正报也现依报,正报里头现依报又现正报,一即是多,多即是一,你面面去看你才能看透。说一,一就包括一切;说一切,一切就包括一。

  【谓前两观各述一边。今此双融会通心境。】

  前面跟你所讲的,是会通前面的两观,前面第一「摄境归心真空观」,还源了,法身,证得法身;第二段「从心现境妙有观」,报身出现了。前面第一个是常寂光净土,第二段所讲的是实报庄严土,这里面跟你讲的圆融无碍,『今此双融会通心境』,心跟境是一不是二。所以说是唯物跟唯心是一不是二,不能分的。为什么?物里头有心,心里头有物,这就是弥勒菩萨所讲的,心跟物从哪里来?从念头来的,「念念成形」,形就是物质。所以,物质存在的时间真的是很短。弥勒菩萨告诉我们,「识念极微细,不可执持」,讲识也就是讲物质,物质跟识是一样的,跟念头,念头、物质、精神,太微细了,能不能执著?不能。所以佛在《般若经》上讲不可得,你没有办法得到,它一下就没有了。再现的,再现不是前面那个,你要想得又没有了,速度太快了,你抓不到!我们所看到的这个现象是相续相,虚妄、不实在的相似相续相,这是真的,你可不能把它当真的。

  所以你说万物,万物不存在,我,我也不存在,哪来的我?刹那生灭,哪来的我?无我以为有我,执著有个我,苦不堪言,这从误会里面产生的,那叫真苦。你如果真的通达,妄想分别执著一放下了,身心自在,为什么?你跟性相应,叫暗合道妙。现前是暗中它就跟那个道,就是前面我们所讲的随缘妙用,跟那个妙用就相应了。你生活在这个世间只有乐没有苦,但是那个乐不是苦乐的乐,苦乐二边都没有,那叫真乐。众生有苦乐的受,你没有苦乐受,众生有忧喜受,你没有忧喜受!现前灾难那么多,灾难等於零,刹那生灭,它不存在。这个灾难变现你很清楚,是众生的业感,众生念头一变,这个业感马上就起变化。所以在佛法里面讲消灾免难,他真有道理在,他不是随便说的,一切法从心想生,只要心想变,外头境界就变。我们现在讲,我们对外头的境界,我们没有法子改变境界,实在讲是我们的念头不清净,我们的善念夹杂著恶念,恶念夹杂著分别执著,不纯。有没有影响?有影响,影响不大,不显著。如果心地清净、心地纯,那影响很明显、很显著。

  个人修行能影响别人,影响,记住,还是有缘人,没有缘的时候他不受你影响,有缘的就有。缘结多生,不是这一世的,在这一生当中我们能接触到的人,能谈上话的人,能在一起生活一段时间的人,就是一天都有缘分。这个缘分都是累世所结的,所以谚语有所谓五百年修来同船渡,同坐一条船,那是真的不是假的。所以,觉悟的人珍惜这个缘,善用这个缘,这个缘帮助自己提升,也帮助他提升,好!觉的用叫暗合道妙,就是妙用;迷的用,是两边都往下堕落,这就错了,所谓愈迷愈深,这是错误的。所以觉悟的人对於冤亲债主没有怨恨,知道自己做了对不起他的事情,有忏悔的心;这一生他们找来的时候,有感恩的心,我要报恩,我要帮助他们,消自己的业障,提升自己的境界,好事!不是坏事。所以说没有恶人,也没有坏事。

  【故曰心境秘密圆融观也。】

  回归到这个题。大师在后头有总结,到后面我们就明白了。这个总结就是说一法就是一切法,为什么?『心境秘密圆融』,他心境是一体,心境不能分开,众生跟佛是一体,十法界也是一体。为什么变成妖魔鬼怪?为什么变成三恶道?迷得太深,把常寂光土扭曲变成那么一个现象。要知道常寂光是本体,是理体,就像我们看电视,常寂光是电视的屏幕,十法界依正庄严是里面的现相,连实报庄严土也是里面的现相,这个总要知道。真的一即是多、多即是一,这个一是广义的,不是狭义的,任一,任一法,无论是色法,无论是心法,境就是色法,我们今天讲物质现象、心理现象,没有一样不是圆融的。「秘密」是太深了,你没有办法理解它,没有法子讲,也没有法子表示,到什么时候你才知道?你放下起心动念,你就知道了。因为你起心动念,你有分别执著,诸佛菩萨怎么说你听不懂,听得彷佛,好像懂了,实在你没懂。你放下执著,你懂了,像阿罗汉,懂得不多,大概能懂个三成;分别放下,你能懂个七、八成;不起心不动念,那你一听就全懂了,道理在此地。不放下怎么行?主动放下,一看有缘,赶快放下,先放身外之物,然后懂得自己身心放下。身心放下,烦恼放下了,妄想放下了,习气放下了,再跟你说,你什么毛病都放下了,身体就健康,为什么?它本来是健康的!父母生下来没有带著病生下来的,健康的,健康的出现,健康的长成,这才是与性德完全相应。所有一切不健康,都是自己妄想分别执著所造成的,这个要懂。所以这个秘密,在现象上讲,只有我们用万花筒这个比喻能比喻得有点彷佛、有点像。万花筒不大,千变万化,而且你还找不到相同的。这个秘密在哪里?万花筒拆开来看看,你就完全了解了。法性起一切变化,真的像万花筒,所以事事物物都能帮助我们启发智慧。今天时间到了,我们就学习到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