修华严奥旨妄尽还源观 (第三十一集) 2008/7/24 华严讲堂 档名:12-046-0031
诸位法师,诸位同学,请坐。请看「修华严奥旨妄尽还源观」,请看第五段「入五止」。贤首大师为我们介绍止是什么意思,入是什么意思,昨天我们学过了。这段文末后贤首大师引用《起信论》里面一句话做为总结,我们把这句话念一念:
【起信论云。若有众生能观无念者。是名入真如门也。】
这句话文字不深,我相信每个人都能认识,也都能略略的懂得这个意思,可是实际上它太深了。『观无念』,怎样观?什么叫无念?『入真如门』就是入不二法门,也就是你成佛了,入真如门就是成佛了。可见得这个话里面的含义深广无尽。自古以来一直到今天,在这个世间多少聪明智慧的人一直都在探索,到现在还继续在干,累积古今中外所有哲人的经验,都没有能够把宇宙讲清楚。这个宇宙从哪里来的?生命从哪里来的?世间人探索的生命就是我们今天讲的动物,佛家讲有情众生,人是属於动物里面的一类。可是佛法里面探索的,它不是这么个方向,佛法里面讲依报、正报。依报里面就是现在古今中外这些学者们所探讨的,动物从哪里来的?植物从哪里来的?星球从哪里来的?为什么会有这些事情?太空当中这么多的星系在那里运行都很有秩序,它不会发生碰撞,碰撞的事情偶然会发生,毕竟是很少数,几乎大多数都是很正常依照它的轨道来运作。这些星球上有许多的众生,我们相信,有理由相信,太空当中这么多的星球,不可能只有地球上有人。在近代许多的报导,像飞碟、外太空人来访问地球,我们常常看到这个讯息,我们有理由相信。我们今天科技也在发展,也想到太空探险,到别的星球上去看看。别的星球如果他们的科技超过我们,比我们还殊胜,到我们这里来探访这是很正常的现象,人同此心,心同此理。但是许多的说法都没有办法讲得圆融。
现在许多科学家相信这个宇宙的形成是大爆炸,所以现在大爆炸的这种说法,大家很多人都能接受。这是在天文望远镜里面看到的一个现象,就是所有的星球星系都是跟我们向反方向飞行,而且速度很快,愈远速度愈快,这就是一种爆炸的现象,从一个原点爆炸了。这个爆炸的点是什么?科学家也很聪明,想出一个原点,爆炸一定有个点,而这个点很小,我们肉眼都看不到,就从这么个小点爆发出这么大的宇宙。这跟大乘法里面讲法很相似、很接近。原点究竟有多大?科学家有个计算,这个计算我记不清楚,他有个比喻,这个比喻我记得,比喻像我们一根头发,头发很细,像这根头发,把头发切断,切断的头发是个平面,头发是圆的,这个平面,这个平面的直径上可以排列一百万(后面是三个亿)亿亿亿个原点。这个原点爆发出来就是宇宙,它爆发的力量很大,一直到现在宇宙还不断往外扩张。这是从观察到星球向外太空的移动,大速度的移动,想出这么个道理。
这个道理在佛法里怎么讲法?佛告诉我们,这还是众生的错觉。佛所说的,现代这些科学家能不能接受?不容易。到底哪个是真相、哪个是妄想?我们要很冷静的去观察。在佛经上讲的宇宙的本体,哲学的名词是本体,是真如、是自性、是本性,或者叫法性,佛用的名词用了几十个,都是说一桩事情。一桩事情为什么说那么多的名词?这是佛说法教学的智慧、艺术。说一种怕你执著,说很多种就是告诉你,名词术语是假的,只不过是引导你,真相不在名词术语里头。所以你用什么名词术语都可以,只要说的是一样的东西,不要执著名相。咱们中国老子《道德经》,道经,一开端就说出「道可道,非常道,名可名,非常名」,这个意思就是说不能执著言说,第二句话就是不要执著名词术语。跟《大乘起信论》讲的一个道理。《大乘起信论》教我们,接受佛陀教诲一定要记住,「不著言说相、不著名字相」,著就是分别执著,「不著心缘相」,心缘相是我听了之后我想,想是什么意思,想是什么一桩事情。不能想,一想就错了,为什么?你起心动念这是意识,落到意识里去了。相宗里面讲心意识,阿赖耶、末那、意识,这三个都可以说心,叫三心二意,这是妄心。三心是什么?阿赖耶、末那、意识,叫三心;二意是什么?二意就是末那跟意识,末那是意根,起作用是意识,叫三心二意。三心二意是十法界里头有,只要有三心二意,一真法界就没有了,不见了,一真法界变成十法界。十法界里面有染有净,清净的是四圣法界,声闻、缘觉、佛、菩萨,这四净法界,六道是染污,有染有净。没有善恶,他虽然没有真正入不二法门,也靠近了,距离不二法门很近。六道里面就严重染污,染污里面就有善恶,善现三善道,恶就变成三恶道。这个要搞清楚、搞明白,这是事实真相,从哪里来的?都是自性变现的。
所以大乘教里面佛常讲,宇宙、生命,这个生命是讲自己,我从哪里来的,不谈别人的生命,谈我,我清楚了别人也清楚了,就明了了,我从哪里来。我是正报,其他的都是我的依报,依报就是我的生活环境。我生活环境里面有人事环境,我们在人道,同样看到许许多多的人,我之外所有一切人是我的人事环境。所有一切,还有万物,你看许多动物,甚至於讲不同维次空间的生物,那是我依报里面的有情众生,我们讲万物,物,那是属於物。物里头有动物、有植物、有矿物,包括范围太大了,包括树木花草、山河大地、自然现象,这都是物。总的来说,佛用一个代名词,叫法。能生万法,万法是心现的、识变的。
所以,佛教九法界众生,甚至我们也可以把佛法界包括进去,十法界众生,教学的终极目标是什么?就是这篇文章题目上所说的「妄尽还源」。妄是什么?无量无边,佛把它分为三大类,这三大类就变成无量无边的妄想。好像我们现在谈颜色,颜色太多了,归纳起来不外乎三原色,三个色彩的原点,红色、黄色、蓝色,三原色。佛给我们讲,虚妄也是三个,根本的,妄想、分别、执著,由妄想分别执著就变现出十法界依正庄严。十法界很复杂,为什么?十法界里面,每一界里头又有十法界,一百法界;一百法界每一界里头又有十法界,就变成一千法界,重重无尽。但是要晓得就是三个,妄想分别执著演变出来的。这个现象我们用万花筒,这个小朋友玩的玩具,就能够把这个原理显示出来。万花筒里面几个碎片,譬如三个碎片,三种颜色的碎片,红色、黄色、蓝色的,这个万花筒转动,里面千变万化,千变万化没有两个相同的,不可能有两个相同的。宇宙是这么一回事情。怎么来的?自性里头本来具足的,像万花筒里面本来就有那几片,十法界依正庄严是你转动它变现出来的。所以佛告诉我们,宇宙从哪里来?起心、动念,起心动念是妄想、是无明。起心,宇宙出现了,不是爆炸;不起心,宇宙没有,没有宇宙。没有宇宙,还源那个原点是什么样子?我们净土宗里面讲常寂光净土,就是那个样子,大乘经教里面世尊常讲的大光明藏;大光明藏就是常寂光净土,这是一片光明,不生不灭,这里面没有对立、没有物质现象、也没有精神现象。
所以杜顺和尚在此地拈的六个纲领,第一个讲「自性清净圆明体」,这是本体。还源还到哪里?就还源到自性清净圆明体。你真的还源到这个地方,在佛学里有个名词,你就证得究竟圆满的佛果,无上正等正觉,你就证得。这到底是个什么样子?这一部《华严经》就是说它的样子,说它的现象,本体、现相、作用,《华严经》就说这个事情。你要是真正体会到,原来《华严经》所讲的就是我自己的本体、我自己的现相、自己的作用,讲自己,没有讲别人。然后你才晓得《华严经》就是自己,就是自己的一个详细说明书,你才真正认识自己。认识自己重要,禅宗里讲「父母未生前本来面目」,我们认识自己本来面目。自己本来是什么?是自性清净圆明体,它起作用的时候它就起两种作用,两种作用怎么起来的?就是起心动念。佛在经教里面告诉我们,「一念不觉而有无明」,无明就是起心动念。什么理由起心动念?没有理由。有理由不就是真的了吗?没有理由是假的,假的不能说没有,你也不能说真有,所以事实真相是非有非无。不但十法界非有非无,你要晓得,一真法界还是非有非无。只有常寂光是真的,非有非无在常寂光上没有这个现象,那才是真正的。
所以,实报庄严土就可以称之为一真法界,有相的一真法界,常寂光净土是无相的一真法界,有无不二,相即非相,就是《起信论》里面讲的「能观无念」,可见得这不是容易事情。能观无念就是在相上见到性,在有法里面你见到空,《心经》上讲的「色不异空,空不异色,色即是空,空即是色」,这不是你听说的,你真的见到了,这个高明。怎么样见到?你没有起心、没有动念、没有分别、没有执著,就见到了,那时候叫观。无念是什么?无念就是常寂光净土,原来实报土、方便土、凡圣同居土全是常寂光净土。不好懂,我们现在电视是很平常的,几乎家家都有,我们用电视来做比喻,你们都看电视。会看电视的人开悟了,会看电视的人他在修大乘,在修行,不会看的人很糟糕,你迷在里头去了。会看的,你看电视机的屏幕,屏幕不动,屏幕里面的现相它在那里移动。屏幕是什么?法性,里面的形相是法相,法相动,法性不动。你在屏幕上能够看到法性本来不动的面目,你就是佛了,你看到里面的现相在动,你把屏幕忘掉,那你就迷了。离开屏幕,哪来的相?相一定要从屏幕现出来。所以屏幕就是真心,就是自性清净圆明体,它不染污。不但相灭的时候它不染污,里面没有,正在显示的时候它还是没有,所以它永远是清净圆明体。我们记住四个字,中国人喜欢简单,「清净圆明」,圆是圆满,明是明了,明了是智慧。圆里面就包含佛在《华严》讲的德与能,德能就是相好,都在圆这个字里头包含著。千变万化,这个变化是无量无边无有穷尽,都不离清净圆明。所以,清净圆明是本性、是真性、真心、真如,佛学用了好多名词,第一义谛、常寂光土,好多名称都是讲这桩事情。
你要晓得,你才真正把一切法的真相看清楚、看明白,叫看破,彻底看破,究竟看破,圆满看破。然后晓得,相怎么生的?我们用电视做比喻,相是什么?我们按频道,我们按第一台的频道,第一台的音声、色相出现了,我们按第二个频道,第一个频道没有了,第二个频道它出现。按频道是什么?按频道就是起心动念、分别、执著。所以你只要有妄想,记住,妄想就是起心动念,妄想分别执著造成无量无边的法界,就构成无量无边的频道。十法界是总说,每个法界里都有十法界,就有一百界,一百界里,每一界里又有十法界,就有一千界,重重无尽,这是佛法里讲的宇宙观。人生观,自己从哪里来的?父母未生前本来面目是从哪里来的?动念来的。起心,依报环境有了,宇宙有了;动念,自己有了。你要是没有念头,自己就没有了,冤亲债主找你来报复找不到,你没有了,你有念就有,他就有办法把你找到,他要来报复你。你不动念的时候没有,不动念,你跟整个宇宙合而为一,跟他也合而为一,他到哪里去找你?这才叫无量劫来业障一笔勾消,什么冤亲一笔勾消,彻底觉悟了。
所以在「还源观」里面讲的,第一个是清净圆明体,如果我们把《六祖坛经》六祖惠能大师他开悟的时候,把他悟到的境界跟杜顺和尚,杜顺和尚比他早,隋朝时候的,六祖生在唐朝时候,大概相差有一百多年,杜顺和尚早,你合起来看就更清楚、更明白。六祖悟入说他的境界,他说了二十个字,可以说这二十个字把自性清净圆明体描绘得淋漓尽致,真难得。他第一句话说,「何期自性」,没有想到自性,「本自清净」,第二句话说「本不生灭」,第四句说「本无动摇」,这都包括在杜顺和尚的「清净」,清净包含这三句。「圆明」,圆,六祖讲的第三句「本自具足」,一点欠缺都没有,智慧圆满、德行圆满、德能圆满,能是我们今天讲的技术、能力,「能生万法」,这都圆满,都在圆字里面。明是圆字里面的智慧,自性本具的般若智慧,就是世尊在《华严经》上讲的「一切众生皆有如来智慧德相」,说得更简单,惠能大师开悟的时候二十个字讲清楚了。这是自己本有的智慧、本有的德行、德能、相好,没有一样不具足。能生万法就是能现依正,正是自己,依是宇宙、是环境,能生万法。宇宙从哪里来的?我从哪里来的?这搞清楚、搞明白了,是从自性圆明体里面变现出来的,唯心所现,唯识所变。
体没有边际,无法想像,是不可思议;相,相也如是,用也如是,这要知道。所以杜顺和尚第二条说出起用,起二用,二用就是依报跟正报,就是宇宙跟生命的起源,讲清楚了。第三个,这是讲现象,宇宙、依正的现象,依正现象无不是周遍法界的。现象里有三桩事情,第一个就是「普周法界」。依正,他举个例子,依报举微尘,现在科学里面讲基本粒子,正报取毛端,我们的汗毛,汗毛的尖端;汗毛尖端是正报里最小的,微尘是依报里面,就是十法界依正庄严,依报里最小的。举这个例子,就是最小的、肉眼看不见的一微尘,「出生无尽」,它能变现无量无边的依正庄严,变成什么?十法界里面的依正庄严,唯识所变。唯心所现的,它有普周法界、出生无尽、含容空有,唯识所变的亦复如是,也是这样的。所以这是《华严》奥旨,《华严》讲的奥秘,宇宙人生的奥秘,这是真相。第三个现象就是「含容空有」,含是包含,容是包容,空有,空就是自性,有就是能生万法。说明什么?说明我们今天讲的心量,你的心量本来就是这样的,这是你自己原来的心量。我们佛门常说「心包太虚,量周沙界」,你看,心包太虚是包空,量周沙界是包有,你哪一样不能包容?你现在跟这个计较,跟那个计较,迷了,你糊涂了,你要是觉悟,你全包容了,你晓得遍法界虚空界万事万物是自己,不是别人。所以我们在讲席当中常常用人身做比喻,把人身比喻一个法界,大法界,外面眼耳鼻舌身是小法界,里面五脏六腑是小法界,你说哪个法界不是自己?哪个能独立?眼独立了,我跟耳没有关系,跟鼻也没有关系,行吗?不行,它是一体,不同的器官不同的作用,要和睦相处。所以人身五官、五脏六腑是和谐的,它本来是和谐,这个和谐不是哪个人提倡的,它本来就是和谐的。你再一扩大,宇宙是和谐的。所以我们跟一切众生相处,跟人相处,和谐是正常的,不和谐是反常的。跟天地万物、树木花草、山河大地,和谐是正常的,不和谐是反常的,和谐是觉,不和谐是迷,这是佛法里的人生宇宙观。
所以佛法里面,当初方老师介绍给我,佛法是高等哲学。我们通过半个世纪学习,看到佛法是高等科学,世出世间所有一切学术,佛法里头统统有。而且世间所有一切学术都没有讲透,都没有讲得究竟,佛法讲透、讲圆,讲到究竟了,这么好的一门学问!你这一生遇到了,无比的幸运,真正遇到大乘,把整个世界给你,你都不要了。不要说是人间国王,天上请你做天王,大梵天请你做大梵天王,摩醯首罗天请你做摩醯首罗天王,你干不干?不要。我要这个,为什么要这个?人生最高的享受,这是真的,一点都不假。
你看有体、有相、有用,用里面有四大原则,这是性德,自性,自自然然的,只要你见性的时候你一定就流露出来,这我们刚刚学过的。第一个是「随缘妙用」,这一句是大乘里面常说的善巧方便,善巧是妙用,方便是随缘,你看说法不一样,意思完全相同。所以,众生有感,佛菩萨就有应,感应道交,丝毫不爽,在什么时候、在什么地点起感应道交的作用,一点都不差。我们念佛,佛就现前。我们现在念,佛为什么没有现前?佛现前了,你没有看见,不是不现前。你为什么没有看见?你的心染污、肮脏、浮动,所以你念了佛,佛就在你面前,你就看不到。如果你心定了,静下来了,今天这个五止里,头一个就是讲,止就是,前面讲止是什么意思?「相尽心澄」叫止。你的心像清水一样,没有染污,干干净净,没有风浪,平平静静,这叫止。在这个状况之下,你一念佛,佛就现前,你念菩萨,菩萨现前,念什么什么都现前。可是你心动了,心浮气躁,严重染污,自私自利是染污,名闻利养是染污,五欲六尘是染污,贪瞋痴慢是染污,你就想想那个染污是无量无边。佛菩萨在你面前,是你自己看不见,你要好好修行,要好好修定。你有一分清净看到一分现相,模模糊糊看到个影子,十分清净就看到十分分明,就这么个道理。然后你才真正相信佛在经上说的话,一切法从心想生。
这个道理你如果能接受、能肯定,学佛学这么多年,在理论上能讲得通,我们相信不是随便相信,有理论做依据,我们相信。你相信之后,你回过头来想一想,你从早到晚这一天当中,你心里想什么东西多?你想贪瞋痴慢,鬼现前;嫉妒、瞋恨,地狱现前。真的现前,是你现在看不到,你看不到佛菩萨,你也看不到鬼,也看不到地狱,可是你念头一动,它真现前。如果天天这样动法,天天搞贪瞋痴慢,那么天天现前的是什么?都是地狱、饿鬼、畜生,这个东西现前。虽然看不见,它影响你的磁场,它影响你的氛围,有天眼的人,心地清净的人一看,你的周边环境他看得清清楚楚,这是真的不是假的。天天念佛的人,忆佛念佛的人,他一看,他虽然看不见,全部佛菩萨都在他周边,无比的殊胜。你要问什么道理?没有道理,从心想生。你的心,你的心一切具足,佛具足,菩萨具足,声闻、罗汉都具足,人天、饿鬼、地狱、畜生也具足,没有一样不具足,何期自性,本自具足,念什么什么现前。就像电视一样,你看有几十个电视台,在国外有一百多个电视台,你按哪个频道哪个频道出现,就是这么个道理。所以科技日新月异,一点都不希奇,怎么发展也不能发展像自性这么圆满。科技是有局限的,为什么?它是从分别执著里面生出来的,有限;现实的宇宙它是从自性里头显示出来的,无限,它没有通过分别执著,是自性里面出现的,没有穷尽。今天这个地方是教给我们怎么样修行,前面是讲看破,现在是教我们放下。
五止就是对五桩事情你要放下。这五桩事,那就是一切法,世出世间一切法全都要放下,你才能证得究竟圆满。你才能真的做到像《起信论》里面讲的观无念,念即无念、无念即念,相即无相、无相即相。这就是明心见性,就是见性成佛。现在我们进入正文。
【言五止者。】
第一个:
【照法清虚离缘止。】
『法』是法相,说法相就离不开法性,法性是能现,法相是所现,能所是一不是二。你要是真正看清楚、看明白了,大乘教常讲的诸法因缘生,因缘能不能执著?不能,为什么?你有个因缘的时候,你想想看你是不是起心动念、分别、执著?你全有了,全有了就堕到六道里的凡夫。可是诸法因缘生,佛教给我们,我们听了很有道理,对於佛所说的,太好了,太有道理了,深信不疑。要知道,佛这个说法是接引初机,给你讲真的你不相信,所以跟你讲缘生,你相信了,慢慢给你引诱。所以说了之后佛会把它否定掉,你就更上一层楼,你要停在那个地方你就不能向上,就不能提升。缘要放下。我们看贤首国师的开示。
【谓真谛之法本性空寂。俗谛之法似有即空。】
最重要就这两句。『真谛』是性上讲的,『俗谛』是相上讲的,真谛是哲学里讲的本体,俗谛是哲学里讲的现象。《华严》里面讲的体相用,大方广,大是讲体,用这个字来形容,太伟大,不是大小的大,方是讲现象,叫无方大用,广是讲作用,用这三个字代表体相用。这个地方先给我们讲体,体是真的,谛,谛是实实在在的道理,这是自性,能现万法,何期自性能生万法。自性,它不是物质也不是精神,它没有现象,『空寂』,用空寂来形容它。所以这个空不当无讲,不是空无,它能现相,它能生万法。虽然能生万法,我们六根缘不到它,眼看不见它,耳也听不到它;它没有眼耳鼻舌身,连意也没有,它不是六根,也不是六尘,六尘是色声香味触法,它也不是。它这里头没有根、尘、识,所以空寂。空寂就是大乘教里讲的大般涅盘,六祖惠能大师讲的「何期自性,本不生灭」,本不生灭就是空寂,空寂里头没有生灭。这是自己的自性,是自己的佛性,是自己的本性,也就是自己的本善。这是真善,这不是善恶的善,善恶的善是相对,这个不是相对的,这才是自己本来面目。
所以佛菩萨为什么尊敬你?我们现在做凡夫,甚至於还造很多罪业,可是佛菩萨见到我们会合掌跟我们行礼,我们不知道,我们肉眼凡夫看不见。你看佛菩萨多谦虚,他为什么合掌这么样尊敬你?尊敬你的佛性,尊敬你本来面目,他不是敬你现在这个样子,他尊敬你,我们《三字经》上讲本性本善,尊敬这个。尊敬的表示那就是礼,这就是慈悲,这就是帮助你、引导你、成就你,佛氏门中不舍一人。不但对人如是,对蚊虫蚂蚁亦如是,对饿鬼、地狱亦如是。所以,我们看到佛菩萨,你真正体会到、看到了,没有不受感动的。受佛菩萨感动,你就一心一意向他老人家学习,希望我什么时候能达到他的境界,这叫学佛。
俗谛那就是能生万法,在大乘教里面常讲的十法界依正庄严,都是俗谛。俗谛不仅仅是六道,声闻、缘觉、菩萨、佛,只要没有见性,都属於俗谛。见性,见性六道就没有了,俗谛回归到真谛,真俗不二。俗谛之法就是能生万法,『似有即空』,它不是真的,是好像有。所以佛经里面,无论大乘、小乘,经典里用「云」这个字用得最多,这个字表什么意思?就是表似有即空。云彩我们看到有,不能说没有,天上一块云彩,现在很方便,我们坐飞机上去看看,上去看就看不到了,没有,一团雾气。云,你摸不到它,你没有法子控制,也没有法子占有。所以佛告诉我们,十法界依正庄严就像云一样,我们现在这个人身也是这样的,总要搞清楚。似有,好像是有,「当体即空,了不可得」,这是大乘教。了解真相之后,我们可以利用它,这是个假相,借假修真,我们利用这个假东西,这个假相,叫它妄尽还源,正用,用得太好了!也就是说你这个作用是真正在转凡成圣,顶级的智慧;下一等的,你用它转迷为悟,这是第二个阶层的用法;第三层次的用法,转恶为善。转恶为善,不堕三途;转迷为悟,不会再堕到六道;转凡成圣,就超越十法界。你看看,这个东西可以用,看你怎么用法。
诸位要晓得,转恶为善,没出六道,恶转掉了,不堕三恶道,善成就了,你生三善道,没出六道。我们修行要从这里起,从转恶为善开始,先就像佛经上讲的「善男子,善女人」,你取得这个条件,你是佛所赞叹的善男子、善女人。然后跟著佛学习,提升,转迷为悟,超越六道了,你就是在声闻、缘觉、菩萨、佛这个阶段里面生活了。但是还要往上提升,转凡成圣。我们六道是凡夫,叫内凡,六道里面的,内凡;四圣法界叫外凡,外是六道之外的,他为什么还是凡夫?没见性。凡圣是以见性、不见性为标准,见性是圣人,不见性是凡夫。见性,十法界就没有了,超越十法界。诸位要晓得,见性的人再不用心意识,就是什么?妄想执著他不用了,妄想分别执著他都没有,只要你还用妄想分别执著,你出不了十法界,这个道理要懂。
我们要训练自己,好好利用这个身体,这个似有即空的身体,把自己的灵性向最高阶层去提升。这个难,是真难,这不是假的,佛也是这个说法。可是我们在这一生当中缘是无比殊胜,你要是错过的时候你会后悔,后悔不是一辈子,生生世世后悔无量劫。这是什么个机缘?念佛的机缘。你怎么会遇到这个方法?佛在经上讲的,难信之法,你怎么会遇到这个?遇到这个方法,你这一生能够转凡成圣,换句话说,我们从最低阶层当中可以能达到最高阶层,就是这个方法。其他八万四千法门,理论上可以,时间要很长,你没有办法这一生当中成就。为什么?八万四千法门没有带业的,也就是「还源观」上讲妄尽还源,你必须把妄想分别执著断尽,你才能还得了源。这个东西是太难了,我们无量劫来这种习气太严重,知道,知道回不了头来,放不下。
所以净土的好处是什么?带业往生,你的烦恼习气不必断,你只要把它控制住,伏住。八万四千法门的方法是斩草除根,真的清净了,连根拔掉。净土这个方法是叫你斩草,不必除根,这就很简单了,我外面这一层控制住就能往生。到西方极乐世界,得阿弥陀佛四十八愿的加持,虽然有烦恼的根在,不起现行,为什么?他那边没有缘。贪的烦恼,你贪财、贪色、贪吃、贪睡、贪名、贪利,到极乐世界全没有了,为什么?样样具足。你要金银财富,你念头一想,它就现前,你还要贪什么?自然就没有了。实际上我们人生在这个世界上,哪个东西对我们最重要?没有黄金,无所谓,我还能活下去,没有珠宝我也一样活得很自在,没饭吃也不要紧,我还能活几天,没有空气,不到十分钟就死了。空气最重要,谁贪空气?哪个人把空气拿到家里去藏著?没有,为什么?到处都是,所以不贪了。极乐世界的黄金就跟粪土一样,满地都是的,你还要吗?黄金拿去铺马路,现在我们这里是柏油去铺马路,谁家把柏油储藏来当宝贝?没有,就是它太多了。珍珠、玛瑙这是七宝,像金刚钻,大家名贵得不得了,西方极乐世界是什么?建筑材料,所以他不希奇了,他没有贪心了。名闻利养这个习气到极乐世界决定生不起来,没有缘,这是西方极乐世界殊胜。它条件不高,只要你把烦恼伏住,一念、十念都能往生,这个法门到哪去找?
这个一念、十念是讲临终的那一念,不是平常,临命终最后一念是阿弥陀佛,他就到极乐世界去了。一生纵然没有遇到过佛法,到临命终时候快要死了,人家跟他讲念佛好,他就相信,不怀疑,就跟著念佛,念几声,他真的往生了。所以有人听到不相信,我们念一辈子都不能往生,怎么他临终,一生没有学佛,怎么会念个几句佛号他就往生?他符合经典上所讲的原理原则。经典上,大势至菩萨教念佛人,「都摄六根,净念相继」,他这八个字做到了。他在临危的时候,人家劝告他,他什么念头都放下,就是一心念佛,求生净土,这就是都摄六根;他在这时候没有怀疑、没有夹杂,从一念到十念,没有间断,这是相继,他全符合。他要不能往生,那经典上不是讲假话吗?我们平时在念佛就像打仗在练兵,在训练,真正管用是往生的时候那一念,那一念打胜仗,管用了。平时不念,没有这个功德,到临命终时忘掉了,冤亲债主找来,把你扰乱,想念都忘掉,这种情形非常之多。所以平常一心专念,既自利又利他,自利是真干,利他是做出好样子给别人看,这就叫自行化他。所以事实真相必须要晓得。
能现所现、能变所变都是空寂的。世尊降生在我们世间,说法四十九年,最重要的就是讲这句话,这是属於般若。《般若经》讲二十二年,四十九年,这个科目讲二十二年,占一半的时间,你就晓得这是他一生教学主要的科目,重点的科目,用这么长的时间。总结就是一句话,告诉你「一切法无所有、毕竟空、不可得」,真正了解,你就万缘放下,你清净心现前。清净心现前,虽没有见性,距离见性不远了。清净心是止,「照法清虚离缘止」。我们再把它具体的来说一说,我们怎么学习。头一个,能所的念头止住了,了解事实真相了,能生是空寂,所生似有即空,也不是真的,所以对於能生、所生不再分别执著。
起心动念我们不谈,那是根本做不到,那个要禅宗里面讲上上根人才行。我们现在是属於上中下三根,不是上上根,不可能一下就放下。像惠能大师,年岁不大二十四岁,五祖跟他讲《金刚经》,讲到「应无所住,而生其心」,他是妄想分别执著一下放下,断烦恼讲顿断、顿悟、顿超,他属於这一类人。我在初接触佛法的时候,看了《六祖坛经》丁福保的注解,很喜欢,很羡慕,被老师教训了,三个老师,不是一个。三个老师他们也不认识,也没商量过,跟我说一样的话,我感到很惊讶。他说这个东西不能看,他说惠能不能学他,学不到,惠能之前没有出现一个这样的人,惠能之后到现在也没有出现第二个这样的人,所以这个学不得的。尤其方老师告诉我,他说惠能大师那是一步登天,他登上去了,他上天了,我们也学他,登不上去掉下来,粉身碎骨,就完了。所以自己要衡量一下有没有这个本事,没有这个本事爬楼梯,一级一级往上升,这是稳稳当当。这是上中下根人走的路,这就是佛门里面顿修跟渐修,我们要走渐修的路,一步一步向上提升,不能学他。可是我们看到他的东西很羡慕,真生欢喜心。所以理我们懂得,路,我们一步一步的往上爬,也就是要放下,我们慢慢的一点一点放,我们不吃力,可以做得到,总是一年比一年要多放下一点。总的来说,就是分别执著,我们的分别心、执著心一年比一年降温,这就有进步,这就是经上所讲的烦恼轻、智慧长,能收到这个效果。
能所的范围太大了,从根上下手,能生、所生都不是真的。从二谛,这里讲得很清楚,真谛、俗谛。一般在大乘里面讲,俗谛是六道,真谛,四圣法界就算真谛。这个界限的画分,我们知道俗谛是妄想分别执著都没放下,六道,你出不了六道;真谛,从阿罗汉起,阿罗汉超越六道了。实际上阿罗汉用的心还是妄心,还是八识五十一心所,但是人家八识五十一心所与性德相应,渐渐远离烦恼。我们的八识五十一心所是与烦恼相应,没有离开自私自利、贪瞋痴慢,没离开这个,所以你出不了六道。为什么?我们把眼前所有一切法都看作是真的,真有、不空,我们现在看的是这个。佛告诉我们似有即空,我们是把它看作真有不空,所以一定要控制,一定要占有。这个一定要控制、要占有就是造罪业,造什么罪业?造三恶道的罪业,你得受果报。亏吃在这里,没人跟我们讲。
我讲得再具体一点,对立的念头,从这里下手。我自己这么多年修行,我在这上用功夫,不对立,跟任何人都不对立。人家赞叹我的、恭维我的、礼敬我的,不生欢喜心,想想,我值不值得他们恭敬、值不值得赞叹?不值得,至少要明心见性才可以接受。我们距离明心见性还很远,学这么一点点皮毛佛法算什么?所以贡高我慢不会生起来,为什么?自己知道别人对我们的奖励都超过了,不敢接受。别人对我们的毁谤、侮辱,甚至於羞辱、伤害,我们接受,好好反省。我真有过错,他说得没错,不但没有怨恨,我感激他,改过自新,感谢他提醒我。没有怨恨,没有报复,这是不对立,学著跟任何人不对立,知道什么?我们是一体。我们纵然行得很正,那是你对我的误会,不必解释,让时间来答覆他,慢慢的他自己就明白了,何必要解释?永远不跟人发生争论,你进我就退,你要我就让。我们相信因果,命里有的丢都丢不掉,命里没有的求也求不来,得失的念头没有了,你心才定,你心才自在。境界里面,无论是顺境、是逆境,再大的风浪我如如不动,我清清楚楚、明明白白。你们觉得我比别人强不少,我自己想想我不如别人,这是真的,一点都不假。何德何能受人恭敬?不想不知道,你要是真正一反省,惭愧心就生起来了,更要认真、更要努力,要不然对不起这些同修道友,要认真努力不断把自己向上提升。所以头一个,没有对立。没有对立,跟一切人事物不会发生矛盾、不会发生冲突。所以,我在国际上告诉许许多多的朋友们,这些人都是参与化解冲突、促进社会安定和平,我把我的经验提供给他们分享,化解冲突是从自己内心不跟人对立,跟任何一个人没有矛盾、没有冲突,从这里做起,我们才有冷静的头脑、真实的智慧去解决问题,不是情绪,情绪不能解决问题。所以要放下对立,是止;放下能所,这是止;放下二谛,是止。这是头一个教我们放下,「照法清虚离缘止」。下面讲:
【真俗清虚萧然无寄。能缘智寂所缘境空。】
能缘、所缘都止了,止就是这里头再也没有妄想分别执著,这真止了。有妄想,没有分别执著,修止的功夫得力了,这时候我们常常说的,境随心转,外面境界随我们念头转,因为我们念头太强,太坚定。这里头没有怀疑、没有夹杂、没有一点私心在里头,你的清净心,心清净身清净,身心清净,我们的外面环境清净。外面环境能延伸多大,完全看你的功力,你的功力大,你影响外面环境就大,功力小,影响环境小,这是大乘法里面讲的真理。
【心境不拘体融虚廓。正证之时因缘俱离。】
有没有因缘?有,因缘不是真的。为什么?清净圆明体里头没有。前面跟我们讲,因果不是真的,清净圆明体里头没有因果。可是你要晓得,起二用里头就有了,也就是一有宇宙、一有人身就有了,因果就有了,因缘就有了,这个一定要知道。只有在第一义里头没有,第二义就有,有因缘、有因果。我们现在不止第二义,我们第三、第四,落在很后面。要晓得,最源头这个地方没有。我们能够得到这个讯息,能够明了这个讯息,对自己修学开悟有很大的帮助。因为你不知道,你总有疑惑,疑不好断,你有疑,疑就障碍你的悟门。所以贪、瞋、痴、傲慢,下面就是怀疑,这是五大根本烦恼。我们知道了,我们不怀疑了,宇宙的起源不怀疑,我从哪里来的不怀疑,我知道了,现在我怎样把那个源头找到。这是我要走的路,这是我一生学习、修行、奋斗的目标、方向,其他的一概都不是,为什么?全是虚妄的。虚妄的应当放下,不要再去追求。
实实在在想想自己没有这个能力,这一生做不到,那我们就老实念佛,我们先到极乐世界去。到极乐世界最大的好处,寿命延长了,我有的是时间来学习,在这里时间不够,寿命太短。到极乐世界就证无量寿,到极乐世界你就是阿惟越致菩萨,这是我们作梦都不敢想的。阿惟越致是印度话,可以翻,但是没有翻,没有翻是尊重不翻,它的意思是不退转,里面包含三种不退,位不退、行不退、念不退,包括这三种不退。这三种不退都能够做到,在一般大乘是什么地位?《华严》是圆教,初住以上,别教是初地以上。这个位置高,不在十法界,十法界里的人做不到,超越十法界了,所以证三不退。不但证三不退,祖师大德常常跟我们讲,生到西方极乐世界叫圆证三不退,三不退上面加个圆字,就是圆满证得三不退,这个可不得了!这真的是难信之法。为什么?证三不退,在《华严》,初住菩萨证得了,圆证三不退,在《华严》什么地位?七地菩萨。十住、十行、十回向、十地,四十个位次,七地,那就是三十七个位次,超越法身菩萨三十七个位次,这还得了!
这个话是佛说的,不是别人说的,阿弥陀佛自己说的,在四十八愿上说的,凡是生到西方极乐世界皆是阿惟越致菩萨。他没有讲上下品,没有讲哪一个土,换句话说,凡圣同居土下下品往生,到西方极乐世界也是阿惟越致菩萨。这谁相信?不但我们不相信,十法界里许许多多的佛菩萨都不相信,哪有这种事情!所以佛说,这个话诸佛如来所有一切经典里没有,诸佛世界里也没有,只有极乐世界有,无量无边诸佛刹土,只有极乐世界、只有阿弥陀佛那里有。所以在一切诸佛里面,你看看十方诸佛跟释迦牟尼佛同样赞叹,「十方三世佛,阿弥陀第一」。佛佛道同,都一样的,为什么他第一?他那个地方是很特别。你说什么原因?跟你讲你也不懂,跟你讲也没用,所以佛说唯佛与佛方知究竟,连等觉菩萨也不能完全明白。那我们就不必问了,好好的修,去到那边不就行了吗?不就知道了吗?何必在这里操这些心,在这里操这些心,把我们念佛功夫都破坏了,我们不能得一心不乱。所以,老老实实听话就不错,听到佛的这些说法,对佛所说的不怀疑,自己在日常修行里面不夹杂,不夹杂一切分别执著,你就决定成就。
『心境不拘体融虚廓,正证之时因缘俱离』,这句话很重要,我们念佛求往生,往生的时候就是正证之时。这时候不要想什么因缘,不要想什么因果,什么都不想,就想阿弥陀佛,什么都要把它离开。平时念佛用功夫也应该这样做,这样做法你得的利益很大,那就是教里面常讲的「一念相应一念佛,念念相应念念佛」。你能这样子念,这是用清净心念、用平等心念,念到一定的程度,也就是你的心澄净了,你真的就见到。我们刚才讲的,你一念,佛都现前,念念,佛就念念现前,不念,就没有了。就好像我们看电视开频道,我频道按在那里不动,就现前,什么时候停止不按,它就没有了。而是我们现在的心很乱,心浮气躁,烦恼习气很多,心肮脏,心不净,佛虽现前,我们看不见。我们看不见,不可以说佛没有现前,有功夫的人他看到了。我们今天在此地做护国息灾法会,许多真的是九法界的众灵都来了,我们肉眼看不见。有些人,中国人讲有特异功能的,他们能看见。是真的是假的?一个人说未必是真的,有好几个人说,来自不同地方,他们也互相不认识,都是这么说,这就可以相信。我们更要认真、更要努力,不能辜负十方众灵。下面是大师引用《维摩经》上一句话:
【维摩经云。法不属因。不在缘故。依此义理故。云照法清虚离缘止也。】
这就把这个条目『照法清虚离缘止』说出来了,为什么叫「照法」?照是观照,就像《心经》里所说的,「观自在菩萨,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,照见五蕴皆空」。照见五蕴皆空,是不是此地照法清虚离缘止?就是的,《心经》上讲的就是这个意思。可是用什么照?深般若波罗蜜,就是真实智慧,不是假的,你才照到。这个照见的样子我们可以说说,虽然做不到,就是我们现在知道,没有得到,这一点也就相当可贵。那就是说,他六根在六尘境界里面,确确实实他真的体会到色即是空、空即是色,所以他确确实实能够不分别、不执著,得一切法的真实受用,只有正面的,没有负面的。也确确实实能做到四德里面所讲的最高的一个原则,「质直柔和」,对人、对事、对物心平气和,这是我们现在讲的修养、功夫。再烦的事情,他心清净,逆缘逆境现前,他不发脾气,善缘善事,他是很欢喜,他并没有贪恋,这就是照法清虚离缘止。
我们一般人迷在境界里头,以为这些法是真的,不是假的,所以顺境善缘生贪恋的心,生贪心,从贪恋里面生起控制、生起占有,造业了。控制造的业轻,占有造的业重,他起这个念头。逆境恶缘他起怨恨心、他起报复心,都是造三恶道的业。这是讲一般凡夫。在什么时候?日常生活,穿衣吃饭。真正会用功的时候,也就是在日常生活、穿衣吃饭上用功,真正做到随缘,没有选择,没有一样不好。功夫真正到一定程度了,恶劣的这些饭菜到他口里就转变成美味,为什么?他能转境界,我们没办法。毒药到他口上能变成甘露,这个道理现在我们懂,从物理学上讲能搞得通的,转变它分子的结构就行了。现在科学上不知道用什么方法转,佛法用意念转,所以说一切法从心想生。你的心里没有恶念,你的心纯净纯善,外面一切境界在你面前都是纯净纯善,你转了。别人吃了会中毒,你吃了不中毒。我们吃了还会中毒就说明什么?我们的心还没有达到那个程度,我们的清净、我们的善意、我们的慈悲没有达到程度,达到程度之后自然转了。心境一如,这是我们要认真努力干的,这是真的,带得走的。世间名闻利养、权势地位带不走的,那是业。真的是古人所讲的,你的一生所造的唯有业随身,「万般将不去,唯有业随身」,这话是真的,你何必干这个?所以真有智慧的人,诸佛菩萨、祖师大德、世间的大圣大贤,他们都是很容易就把这个甩掉。
没见性,生生世世修积的善根福德,得的果报是大富大贵。享受富贵的时候,他能把他的福报跟一切众生共享,我们学佛的人在旁边看到了,马上会想到,这个人肯定是佛菩萨化身来的,为什么?凡夫做不到。我们这个想也不是没有道理,也是有道理的,为什么?我们知道,特别是这个世间有灾难的时候,诸佛菩萨随类化身。我们肉眼凡夫不认识,哪个行业里头都有佛菩萨,做生意买卖里头有佛菩萨,甚至於讨饭、叫化子里有佛菩萨。我们看到虚云老和尚的《年谱》,他的传记,他去朝五台山,三步一拜,从云南鸡足山的祝圣寺三步一拜拜到五台山,走三年。徒步已经就不得了,还三步一拜。三年才到,三年当中吃尽苦头,免不了要生病。生过两次病,没有人照顾,在旷野里头,走的都是小路。生病,没有办法,遇到一个叫化子,要饭的,照顾他,帮他治病,治好之后,休养了十几天,可以上路了。他就问那个叫化子,你贵姓?他说他姓文,文章的文,名字叫吉,吉祥的吉,文吉。他说你老家在哪里?我老家在五台山。正好他要去的地方。他说你到五台山问,他们都知道我。第二次生病的时候又碰到他,这个缘碰得巧。到五台山到处去打听,人家告诉他,那是文殊菩萨,不是凡人。文殊菩萨示现一个乞丐,乞丐里头有佛菩萨,不能瞧不起乞丐。所以哪个行业都有。
我们这个道场也是龙蛇混杂,龙是佛菩萨,蛇是凡夫。所以在道场一定要学质直柔和,质直是直心、真心、没有弯曲的心,直心,对人对事都用柔和,这是总纲领、总原则。展开,展开就是八万细行,每一条你都要用真心、要用柔和的态度你去做。八万细行,佛把它做为一个总的纲领,就是《十善业》。我们现在《十善业》把它具体展开,实在讲就是《弟子规》、《感应篇》。现在同学们有人想学《文昌帝君阴骘文》,内容跟《感应篇》相同,都是讲因果报应的。都要用质直柔和,这是菩萨心,直心是菩萨心,柔和是菩萨行。生活、工作、待人接物不要忘记本性里的四德,第一个是随缘妙用。我们妙用做不到,我们先学随缘,恒顺众生,随喜功德。也就是自己成见少一点,能够多听别人一点意见,从这里开始,从这个地方入门,这就好。工作亦如是,处事待人接物更应该懂得,那你就跟什么人都能相处,都会处得好。你也真正有能力调解纠纷,化解冲突,靠什么?质直柔和、四摄法,这个外交工作就做成功了。
经上跟我们讲这个四种,真的是最高的原则,是自性里头流露出来的。威仪,就是礼节要周到,不能够轻视。对任何人我们都有好的礼节,礼节是属於持戒的,代众生苦。众生苦就是我们自己苦,众生迷,苦从哪来的?迷来的。我们刚刚有一点觉悟,有一点点,不保留,我要去帮助别人开悟,这就对了。四德是生活、工作、处事待人接物总的原理原则,决定不能违犯。你成佛自然是这样子,没有成佛,好好的学,诸佛菩萨都是这样的,这叫学佛。其他的是细节,这是总纲领。今天时间到了,我们就学到此地。
诸位法师,诸位同学,请坐。请看「修华严奥旨妄尽还源观」,请看第五段「入五止」。贤首大师为我们介绍止是什么意思,入是什么意思,昨天我们学过了。这段文末后贤首大师引用《起信论》里面一句话做为总结,我们把这句话念一念:
【起信论云。若有众生能观无念者。是名入真如门也。】
这句话文字不深,我相信每个人都能认识,也都能略略的懂得这个意思,可是实际上它太深了。『观无念』,怎样观?什么叫无念?『入真如门』就是入不二法门,也就是你成佛了,入真如门就是成佛了。可见得这个话里面的含义深广无尽。自古以来一直到今天,在这个世间多少聪明智慧的人一直都在探索,到现在还继续在干,累积古今中外所有哲人的经验,都没有能够把宇宙讲清楚。这个宇宙从哪里来的?生命从哪里来的?世间人探索的生命就是我们今天讲的动物,佛家讲有情众生,人是属於动物里面的一类。可是佛法里面探索的,它不是这么个方向,佛法里面讲依报、正报。依报里面就是现在古今中外这些学者们所探讨的,动物从哪里来的?植物从哪里来的?星球从哪里来的?为什么会有这些事情?太空当中这么多的星系在那里运行都很有秩序,它不会发生碰撞,碰撞的事情偶然会发生,毕竟是很少数,几乎大多数都是很正常依照它的轨道来运作。这些星球上有许多的众生,我们相信,有理由相信,太空当中这么多的星球,不可能只有地球上有人。在近代许多的报导,像飞碟、外太空人来访问地球,我们常常看到这个讯息,我们有理由相信。我们今天科技也在发展,也想到太空探险,到别的星球上去看看。别的星球如果他们的科技超过我们,比我们还殊胜,到我们这里来探访这是很正常的现象,人同此心,心同此理。但是许多的说法都没有办法讲得圆融。
现在许多科学家相信这个宇宙的形成是大爆炸,所以现在大爆炸的这种说法,大家很多人都能接受。这是在天文望远镜里面看到的一个现象,就是所有的星球星系都是跟我们向反方向飞行,而且速度很快,愈远速度愈快,这就是一种爆炸的现象,从一个原点爆炸了。这个爆炸的点是什么?科学家也很聪明,想出一个原点,爆炸一定有个点,而这个点很小,我们肉眼都看不到,就从这么个小点爆发出这么大的宇宙。这跟大乘法里面讲法很相似、很接近。原点究竟有多大?科学家有个计算,这个计算我记不清楚,他有个比喻,这个比喻我记得,比喻像我们一根头发,头发很细,像这根头发,把头发切断,切断的头发是个平面,头发是圆的,这个平面,这个平面的直径上可以排列一百万(后面是三个亿)亿亿亿个原点。这个原点爆发出来就是宇宙,它爆发的力量很大,一直到现在宇宙还不断往外扩张。这是从观察到星球向外太空的移动,大速度的移动,想出这么个道理。
这个道理在佛法里怎么讲法?佛告诉我们,这还是众生的错觉。佛所说的,现代这些科学家能不能接受?不容易。到底哪个是真相、哪个是妄想?我们要很冷静的去观察。在佛经上讲的宇宙的本体,哲学的名词是本体,是真如、是自性、是本性,或者叫法性,佛用的名词用了几十个,都是说一桩事情。一桩事情为什么说那么多的名词?这是佛说法教学的智慧、艺术。说一种怕你执著,说很多种就是告诉你,名词术语是假的,只不过是引导你,真相不在名词术语里头。所以你用什么名词术语都可以,只要说的是一样的东西,不要执著名相。咱们中国老子《道德经》,道经,一开端就说出「道可道,非常道,名可名,非常名」,这个意思就是说不能执著言说,第二句话就是不要执著名词术语。跟《大乘起信论》讲的一个道理。《大乘起信论》教我们,接受佛陀教诲一定要记住,「不著言说相、不著名字相」,著就是分别执著,「不著心缘相」,心缘相是我听了之后我想,想是什么意思,想是什么一桩事情。不能想,一想就错了,为什么?你起心动念这是意识,落到意识里去了。相宗里面讲心意识,阿赖耶、末那、意识,这三个都可以说心,叫三心二意,这是妄心。三心是什么?阿赖耶、末那、意识,叫三心;二意是什么?二意就是末那跟意识,末那是意根,起作用是意识,叫三心二意。三心二意是十法界里头有,只要有三心二意,一真法界就没有了,不见了,一真法界变成十法界。十法界里面有染有净,清净的是四圣法界,声闻、缘觉、佛、菩萨,这四净法界,六道是染污,有染有净。没有善恶,他虽然没有真正入不二法门,也靠近了,距离不二法门很近。六道里面就严重染污,染污里面就有善恶,善现三善道,恶就变成三恶道。这个要搞清楚、搞明白,这是事实真相,从哪里来的?都是自性变现的。
所以大乘教里面佛常讲,宇宙、生命,这个生命是讲自己,我从哪里来的,不谈别人的生命,谈我,我清楚了别人也清楚了,就明了了,我从哪里来。我是正报,其他的都是我的依报,依报就是我的生活环境。我生活环境里面有人事环境,我们在人道,同样看到许许多多的人,我之外所有一切人是我的人事环境。所有一切,还有万物,你看许多动物,甚至於讲不同维次空间的生物,那是我依报里面的有情众生,我们讲万物,物,那是属於物。物里头有动物、有植物、有矿物,包括范围太大了,包括树木花草、山河大地、自然现象,这都是物。总的来说,佛用一个代名词,叫法。能生万法,万法是心现的、识变的。
所以,佛教九法界众生,甚至我们也可以把佛法界包括进去,十法界众生,教学的终极目标是什么?就是这篇文章题目上所说的「妄尽还源」。妄是什么?无量无边,佛把它分为三大类,这三大类就变成无量无边的妄想。好像我们现在谈颜色,颜色太多了,归纳起来不外乎三原色,三个色彩的原点,红色、黄色、蓝色,三原色。佛给我们讲,虚妄也是三个,根本的,妄想、分别、执著,由妄想分别执著就变现出十法界依正庄严。十法界很复杂,为什么?十法界里面,每一界里头又有十法界,一百法界;一百法界每一界里头又有十法界,就变成一千法界,重重无尽。但是要晓得就是三个,妄想分别执著演变出来的。这个现象我们用万花筒,这个小朋友玩的玩具,就能够把这个原理显示出来。万花筒里面几个碎片,譬如三个碎片,三种颜色的碎片,红色、黄色、蓝色的,这个万花筒转动,里面千变万化,千变万化没有两个相同的,不可能有两个相同的。宇宙是这么一回事情。怎么来的?自性里头本来具足的,像万花筒里面本来就有那几片,十法界依正庄严是你转动它变现出来的。所以佛告诉我们,宇宙从哪里来?起心、动念,起心动念是妄想、是无明。起心,宇宙出现了,不是爆炸;不起心,宇宙没有,没有宇宙。没有宇宙,还源那个原点是什么样子?我们净土宗里面讲常寂光净土,就是那个样子,大乘经教里面世尊常讲的大光明藏;大光明藏就是常寂光净土,这是一片光明,不生不灭,这里面没有对立、没有物质现象、也没有精神现象。
所以杜顺和尚在此地拈的六个纲领,第一个讲「自性清净圆明体」,这是本体。还源还到哪里?就还源到自性清净圆明体。你真的还源到这个地方,在佛学里有个名词,你就证得究竟圆满的佛果,无上正等正觉,你就证得。这到底是个什么样子?这一部《华严经》就是说它的样子,说它的现象,本体、现相、作用,《华严经》就说这个事情。你要是真正体会到,原来《华严经》所讲的就是我自己的本体、我自己的现相、自己的作用,讲自己,没有讲别人。然后你才晓得《华严经》就是自己,就是自己的一个详细说明书,你才真正认识自己。认识自己重要,禅宗里讲「父母未生前本来面目」,我们认识自己本来面目。自己本来是什么?是自性清净圆明体,它起作用的时候它就起两种作用,两种作用怎么起来的?就是起心动念。佛在经教里面告诉我们,「一念不觉而有无明」,无明就是起心动念。什么理由起心动念?没有理由。有理由不就是真的了吗?没有理由是假的,假的不能说没有,你也不能说真有,所以事实真相是非有非无。不但十法界非有非无,你要晓得,一真法界还是非有非无。只有常寂光是真的,非有非无在常寂光上没有这个现象,那才是真正的。
所以,实报庄严土就可以称之为一真法界,有相的一真法界,常寂光净土是无相的一真法界,有无不二,相即非相,就是《起信论》里面讲的「能观无念」,可见得这不是容易事情。能观无念就是在相上见到性,在有法里面你见到空,《心经》上讲的「色不异空,空不异色,色即是空,空即是色」,这不是你听说的,你真的见到了,这个高明。怎么样见到?你没有起心、没有动念、没有分别、没有执著,就见到了,那时候叫观。无念是什么?无念就是常寂光净土,原来实报土、方便土、凡圣同居土全是常寂光净土。不好懂,我们现在电视是很平常的,几乎家家都有,我们用电视来做比喻,你们都看电视。会看电视的人开悟了,会看电视的人他在修大乘,在修行,不会看的人很糟糕,你迷在里头去了。会看的,你看电视机的屏幕,屏幕不动,屏幕里面的现相它在那里移动。屏幕是什么?法性,里面的形相是法相,法相动,法性不动。你在屏幕上能够看到法性本来不动的面目,你就是佛了,你看到里面的现相在动,你把屏幕忘掉,那你就迷了。离开屏幕,哪来的相?相一定要从屏幕现出来。所以屏幕就是真心,就是自性清净圆明体,它不染污。不但相灭的时候它不染污,里面没有,正在显示的时候它还是没有,所以它永远是清净圆明体。我们记住四个字,中国人喜欢简单,「清净圆明」,圆是圆满,明是明了,明了是智慧。圆里面就包含佛在《华严》讲的德与能,德能就是相好,都在圆这个字里头包含著。千变万化,这个变化是无量无边无有穷尽,都不离清净圆明。所以,清净圆明是本性、是真性、真心、真如,佛学用了好多名词,第一义谛、常寂光土,好多名称都是讲这桩事情。
你要晓得,你才真正把一切法的真相看清楚、看明白,叫看破,彻底看破,究竟看破,圆满看破。然后晓得,相怎么生的?我们用电视做比喻,相是什么?我们按频道,我们按第一台的频道,第一台的音声、色相出现了,我们按第二个频道,第一个频道没有了,第二个频道它出现。按频道是什么?按频道就是起心动念、分别、执著。所以你只要有妄想,记住,妄想就是起心动念,妄想分别执著造成无量无边的法界,就构成无量无边的频道。十法界是总说,每个法界里都有十法界,就有一百界,一百界里,每一界里又有十法界,就有一千界,重重无尽,这是佛法里讲的宇宙观。人生观,自己从哪里来的?父母未生前本来面目是从哪里来的?动念来的。起心,依报环境有了,宇宙有了;动念,自己有了。你要是没有念头,自己就没有了,冤亲债主找你来报复找不到,你没有了,你有念就有,他就有办法把你找到,他要来报复你。你不动念的时候没有,不动念,你跟整个宇宙合而为一,跟他也合而为一,他到哪里去找你?这才叫无量劫来业障一笔勾消,什么冤亲一笔勾消,彻底觉悟了。
所以在「还源观」里面讲的,第一个是清净圆明体,如果我们把《六祖坛经》六祖惠能大师他开悟的时候,把他悟到的境界跟杜顺和尚,杜顺和尚比他早,隋朝时候的,六祖生在唐朝时候,大概相差有一百多年,杜顺和尚早,你合起来看就更清楚、更明白。六祖悟入说他的境界,他说了二十个字,可以说这二十个字把自性清净圆明体描绘得淋漓尽致,真难得。他第一句话说,「何期自性」,没有想到自性,「本自清净」,第二句话说「本不生灭」,第四句说「本无动摇」,这都包括在杜顺和尚的「清净」,清净包含这三句。「圆明」,圆,六祖讲的第三句「本自具足」,一点欠缺都没有,智慧圆满、德行圆满、德能圆满,能是我们今天讲的技术、能力,「能生万法」,这都圆满,都在圆字里面。明是圆字里面的智慧,自性本具的般若智慧,就是世尊在《华严经》上讲的「一切众生皆有如来智慧德相」,说得更简单,惠能大师开悟的时候二十个字讲清楚了。这是自己本有的智慧、本有的德行、德能、相好,没有一样不具足。能生万法就是能现依正,正是自己,依是宇宙、是环境,能生万法。宇宙从哪里来的?我从哪里来的?这搞清楚、搞明白了,是从自性圆明体里面变现出来的,唯心所现,唯识所变。
体没有边际,无法想像,是不可思议;相,相也如是,用也如是,这要知道。所以杜顺和尚第二条说出起用,起二用,二用就是依报跟正报,就是宇宙跟生命的起源,讲清楚了。第三个,这是讲现象,宇宙、依正的现象,依正现象无不是周遍法界的。现象里有三桩事情,第一个就是「普周法界」。依正,他举个例子,依报举微尘,现在科学里面讲基本粒子,正报取毛端,我们的汗毛,汗毛的尖端;汗毛尖端是正报里最小的,微尘是依报里面,就是十法界依正庄严,依报里最小的。举这个例子,就是最小的、肉眼看不见的一微尘,「出生无尽」,它能变现无量无边的依正庄严,变成什么?十法界里面的依正庄严,唯识所变。唯心所现的,它有普周法界、出生无尽、含容空有,唯识所变的亦复如是,也是这样的。所以这是《华严》奥旨,《华严》讲的奥秘,宇宙人生的奥秘,这是真相。第三个现象就是「含容空有」,含是包含,容是包容,空有,空就是自性,有就是能生万法。说明什么?说明我们今天讲的心量,你的心量本来就是这样的,这是你自己原来的心量。我们佛门常说「心包太虚,量周沙界」,你看,心包太虚是包空,量周沙界是包有,你哪一样不能包容?你现在跟这个计较,跟那个计较,迷了,你糊涂了,你要是觉悟,你全包容了,你晓得遍法界虚空界万事万物是自己,不是别人。所以我们在讲席当中常常用人身做比喻,把人身比喻一个法界,大法界,外面眼耳鼻舌身是小法界,里面五脏六腑是小法界,你说哪个法界不是自己?哪个能独立?眼独立了,我跟耳没有关系,跟鼻也没有关系,行吗?不行,它是一体,不同的器官不同的作用,要和睦相处。所以人身五官、五脏六腑是和谐的,它本来是和谐,这个和谐不是哪个人提倡的,它本来就是和谐的。你再一扩大,宇宙是和谐的。所以我们跟一切众生相处,跟人相处,和谐是正常的,不和谐是反常的。跟天地万物、树木花草、山河大地,和谐是正常的,不和谐是反常的,和谐是觉,不和谐是迷,这是佛法里的人生宇宙观。
所以佛法里面,当初方老师介绍给我,佛法是高等哲学。我们通过半个世纪学习,看到佛法是高等科学,世出世间所有一切学术,佛法里头统统有。而且世间所有一切学术都没有讲透,都没有讲得究竟,佛法讲透、讲圆,讲到究竟了,这么好的一门学问!你这一生遇到了,无比的幸运,真正遇到大乘,把整个世界给你,你都不要了。不要说是人间国王,天上请你做天王,大梵天请你做大梵天王,摩醯首罗天请你做摩醯首罗天王,你干不干?不要。我要这个,为什么要这个?人生最高的享受,这是真的,一点都不假。
你看有体、有相、有用,用里面有四大原则,这是性德,自性,自自然然的,只要你见性的时候你一定就流露出来,这我们刚刚学过的。第一个是「随缘妙用」,这一句是大乘里面常说的善巧方便,善巧是妙用,方便是随缘,你看说法不一样,意思完全相同。所以,众生有感,佛菩萨就有应,感应道交,丝毫不爽,在什么时候、在什么地点起感应道交的作用,一点都不差。我们念佛,佛就现前。我们现在念,佛为什么没有现前?佛现前了,你没有看见,不是不现前。你为什么没有看见?你的心染污、肮脏、浮动,所以你念了佛,佛就在你面前,你就看不到。如果你心定了,静下来了,今天这个五止里,头一个就是讲,止就是,前面讲止是什么意思?「相尽心澄」叫止。你的心像清水一样,没有染污,干干净净,没有风浪,平平静静,这叫止。在这个状况之下,你一念佛,佛就现前,你念菩萨,菩萨现前,念什么什么都现前。可是你心动了,心浮气躁,严重染污,自私自利是染污,名闻利养是染污,五欲六尘是染污,贪瞋痴慢是染污,你就想想那个染污是无量无边。佛菩萨在你面前,是你自己看不见,你要好好修行,要好好修定。你有一分清净看到一分现相,模模糊糊看到个影子,十分清净就看到十分分明,就这么个道理。然后你才真正相信佛在经上说的话,一切法从心想生。
这个道理你如果能接受、能肯定,学佛学这么多年,在理论上能讲得通,我们相信不是随便相信,有理论做依据,我们相信。你相信之后,你回过头来想一想,你从早到晚这一天当中,你心里想什么东西多?你想贪瞋痴慢,鬼现前;嫉妒、瞋恨,地狱现前。真的现前,是你现在看不到,你看不到佛菩萨,你也看不到鬼,也看不到地狱,可是你念头一动,它真现前。如果天天这样动法,天天搞贪瞋痴慢,那么天天现前的是什么?都是地狱、饿鬼、畜生,这个东西现前。虽然看不见,它影响你的磁场,它影响你的氛围,有天眼的人,心地清净的人一看,你的周边环境他看得清清楚楚,这是真的不是假的。天天念佛的人,忆佛念佛的人,他一看,他虽然看不见,全部佛菩萨都在他周边,无比的殊胜。你要问什么道理?没有道理,从心想生。你的心,你的心一切具足,佛具足,菩萨具足,声闻、罗汉都具足,人天、饿鬼、地狱、畜生也具足,没有一样不具足,何期自性,本自具足,念什么什么现前。就像电视一样,你看有几十个电视台,在国外有一百多个电视台,你按哪个频道哪个频道出现,就是这么个道理。所以科技日新月异,一点都不希奇,怎么发展也不能发展像自性这么圆满。科技是有局限的,为什么?它是从分别执著里面生出来的,有限;现实的宇宙它是从自性里头显示出来的,无限,它没有通过分别执著,是自性里面出现的,没有穷尽。今天这个地方是教给我们怎么样修行,前面是讲看破,现在是教我们放下。
五止就是对五桩事情你要放下。这五桩事,那就是一切法,世出世间一切法全都要放下,你才能证得究竟圆满。你才能真的做到像《起信论》里面讲的观无念,念即无念、无念即念,相即无相、无相即相。这就是明心见性,就是见性成佛。现在我们进入正文。
【言五止者。】
第一个:
【照法清虚离缘止。】
『法』是法相,说法相就离不开法性,法性是能现,法相是所现,能所是一不是二。你要是真正看清楚、看明白了,大乘教常讲的诸法因缘生,因缘能不能执著?不能,为什么?你有个因缘的时候,你想想看你是不是起心动念、分别、执著?你全有了,全有了就堕到六道里的凡夫。可是诸法因缘生,佛教给我们,我们听了很有道理,对於佛所说的,太好了,太有道理了,深信不疑。要知道,佛这个说法是接引初机,给你讲真的你不相信,所以跟你讲缘生,你相信了,慢慢给你引诱。所以说了之后佛会把它否定掉,你就更上一层楼,你要停在那个地方你就不能向上,就不能提升。缘要放下。我们看贤首国师的开示。
【谓真谛之法本性空寂。俗谛之法似有即空。】
最重要就这两句。『真谛』是性上讲的,『俗谛』是相上讲的,真谛是哲学里讲的本体,俗谛是哲学里讲的现象。《华严》里面讲的体相用,大方广,大是讲体,用这个字来形容,太伟大,不是大小的大,方是讲现象,叫无方大用,广是讲作用,用这三个字代表体相用。这个地方先给我们讲体,体是真的,谛,谛是实实在在的道理,这是自性,能现万法,何期自性能生万法。自性,它不是物质也不是精神,它没有现象,『空寂』,用空寂来形容它。所以这个空不当无讲,不是空无,它能现相,它能生万法。虽然能生万法,我们六根缘不到它,眼看不见它,耳也听不到它;它没有眼耳鼻舌身,连意也没有,它不是六根,也不是六尘,六尘是色声香味触法,它也不是。它这里头没有根、尘、识,所以空寂。空寂就是大乘教里讲的大般涅盘,六祖惠能大师讲的「何期自性,本不生灭」,本不生灭就是空寂,空寂里头没有生灭。这是自己的自性,是自己的佛性,是自己的本性,也就是自己的本善。这是真善,这不是善恶的善,善恶的善是相对,这个不是相对的,这才是自己本来面目。
所以佛菩萨为什么尊敬你?我们现在做凡夫,甚至於还造很多罪业,可是佛菩萨见到我们会合掌跟我们行礼,我们不知道,我们肉眼凡夫看不见。你看佛菩萨多谦虚,他为什么合掌这么样尊敬你?尊敬你的佛性,尊敬你本来面目,他不是敬你现在这个样子,他尊敬你,我们《三字经》上讲本性本善,尊敬这个。尊敬的表示那就是礼,这就是慈悲,这就是帮助你、引导你、成就你,佛氏门中不舍一人。不但对人如是,对蚊虫蚂蚁亦如是,对饿鬼、地狱亦如是。所以,我们看到佛菩萨,你真正体会到、看到了,没有不受感动的。受佛菩萨感动,你就一心一意向他老人家学习,希望我什么时候能达到他的境界,这叫学佛。
俗谛那就是能生万法,在大乘教里面常讲的十法界依正庄严,都是俗谛。俗谛不仅仅是六道,声闻、缘觉、菩萨、佛,只要没有见性,都属於俗谛。见性,见性六道就没有了,俗谛回归到真谛,真俗不二。俗谛之法就是能生万法,『似有即空』,它不是真的,是好像有。所以佛经里面,无论大乘、小乘,经典里用「云」这个字用得最多,这个字表什么意思?就是表似有即空。云彩我们看到有,不能说没有,天上一块云彩,现在很方便,我们坐飞机上去看看,上去看就看不到了,没有,一团雾气。云,你摸不到它,你没有法子控制,也没有法子占有。所以佛告诉我们,十法界依正庄严就像云一样,我们现在这个人身也是这样的,总要搞清楚。似有,好像是有,「当体即空,了不可得」,这是大乘教。了解真相之后,我们可以利用它,这是个假相,借假修真,我们利用这个假东西,这个假相,叫它妄尽还源,正用,用得太好了!也就是说你这个作用是真正在转凡成圣,顶级的智慧;下一等的,你用它转迷为悟,这是第二个阶层的用法;第三层次的用法,转恶为善。转恶为善,不堕三途;转迷为悟,不会再堕到六道;转凡成圣,就超越十法界。你看看,这个东西可以用,看你怎么用法。
诸位要晓得,转恶为善,没出六道,恶转掉了,不堕三恶道,善成就了,你生三善道,没出六道。我们修行要从这里起,从转恶为善开始,先就像佛经上讲的「善男子,善女人」,你取得这个条件,你是佛所赞叹的善男子、善女人。然后跟著佛学习,提升,转迷为悟,超越六道了,你就是在声闻、缘觉、菩萨、佛这个阶段里面生活了。但是还要往上提升,转凡成圣。我们六道是凡夫,叫内凡,六道里面的,内凡;四圣法界叫外凡,外是六道之外的,他为什么还是凡夫?没见性。凡圣是以见性、不见性为标准,见性是圣人,不见性是凡夫。见性,十法界就没有了,超越十法界。诸位要晓得,见性的人再不用心意识,就是什么?妄想执著他不用了,妄想分别执著他都没有,只要你还用妄想分别执著,你出不了十法界,这个道理要懂。
我们要训练自己,好好利用这个身体,这个似有即空的身体,把自己的灵性向最高阶层去提升。这个难,是真难,这不是假的,佛也是这个说法。可是我们在这一生当中缘是无比殊胜,你要是错过的时候你会后悔,后悔不是一辈子,生生世世后悔无量劫。这是什么个机缘?念佛的机缘。你怎么会遇到这个方法?佛在经上讲的,难信之法,你怎么会遇到这个?遇到这个方法,你这一生能够转凡成圣,换句话说,我们从最低阶层当中可以能达到最高阶层,就是这个方法。其他八万四千法门,理论上可以,时间要很长,你没有办法这一生当中成就。为什么?八万四千法门没有带业的,也就是「还源观」上讲妄尽还源,你必须把妄想分别执著断尽,你才能还得了源。这个东西是太难了,我们无量劫来这种习气太严重,知道,知道回不了头来,放不下。
所以净土的好处是什么?带业往生,你的烦恼习气不必断,你只要把它控制住,伏住。八万四千法门的方法是斩草除根,真的清净了,连根拔掉。净土这个方法是叫你斩草,不必除根,这就很简单了,我外面这一层控制住就能往生。到西方极乐世界,得阿弥陀佛四十八愿的加持,虽然有烦恼的根在,不起现行,为什么?他那边没有缘。贪的烦恼,你贪财、贪色、贪吃、贪睡、贪名、贪利,到极乐世界全没有了,为什么?样样具足。你要金银财富,你念头一想,它就现前,你还要贪什么?自然就没有了。实际上我们人生在这个世界上,哪个东西对我们最重要?没有黄金,无所谓,我还能活下去,没有珠宝我也一样活得很自在,没饭吃也不要紧,我还能活几天,没有空气,不到十分钟就死了。空气最重要,谁贪空气?哪个人把空气拿到家里去藏著?没有,为什么?到处都是,所以不贪了。极乐世界的黄金就跟粪土一样,满地都是的,你还要吗?黄金拿去铺马路,现在我们这里是柏油去铺马路,谁家把柏油储藏来当宝贝?没有,就是它太多了。珍珠、玛瑙这是七宝,像金刚钻,大家名贵得不得了,西方极乐世界是什么?建筑材料,所以他不希奇了,他没有贪心了。名闻利养这个习气到极乐世界决定生不起来,没有缘,这是西方极乐世界殊胜。它条件不高,只要你把烦恼伏住,一念、十念都能往生,这个法门到哪去找?
这个一念、十念是讲临终的那一念,不是平常,临命终最后一念是阿弥陀佛,他就到极乐世界去了。一生纵然没有遇到过佛法,到临命终时候快要死了,人家跟他讲念佛好,他就相信,不怀疑,就跟著念佛,念几声,他真的往生了。所以有人听到不相信,我们念一辈子都不能往生,怎么他临终,一生没有学佛,怎么会念个几句佛号他就往生?他符合经典上所讲的原理原则。经典上,大势至菩萨教念佛人,「都摄六根,净念相继」,他这八个字做到了。他在临危的时候,人家劝告他,他什么念头都放下,就是一心念佛,求生净土,这就是都摄六根;他在这时候没有怀疑、没有夹杂,从一念到十念,没有间断,这是相继,他全符合。他要不能往生,那经典上不是讲假话吗?我们平时在念佛就像打仗在练兵,在训练,真正管用是往生的时候那一念,那一念打胜仗,管用了。平时不念,没有这个功德,到临命终时忘掉了,冤亲债主找来,把你扰乱,想念都忘掉,这种情形非常之多。所以平常一心专念,既自利又利他,自利是真干,利他是做出好样子给别人看,这就叫自行化他。所以事实真相必须要晓得。
能现所现、能变所变都是空寂的。世尊降生在我们世间,说法四十九年,最重要的就是讲这句话,这是属於般若。《般若经》讲二十二年,四十九年,这个科目讲二十二年,占一半的时间,你就晓得这是他一生教学主要的科目,重点的科目,用这么长的时间。总结就是一句话,告诉你「一切法无所有、毕竟空、不可得」,真正了解,你就万缘放下,你清净心现前。清净心现前,虽没有见性,距离见性不远了。清净心是止,「照法清虚离缘止」。我们再把它具体的来说一说,我们怎么学习。头一个,能所的念头止住了,了解事实真相了,能生是空寂,所生似有即空,也不是真的,所以对於能生、所生不再分别执著。
起心动念我们不谈,那是根本做不到,那个要禅宗里面讲上上根人才行。我们现在是属於上中下三根,不是上上根,不可能一下就放下。像惠能大师,年岁不大二十四岁,五祖跟他讲《金刚经》,讲到「应无所住,而生其心」,他是妄想分别执著一下放下,断烦恼讲顿断、顿悟、顿超,他属於这一类人。我在初接触佛法的时候,看了《六祖坛经》丁福保的注解,很喜欢,很羡慕,被老师教训了,三个老师,不是一个。三个老师他们也不认识,也没商量过,跟我说一样的话,我感到很惊讶。他说这个东西不能看,他说惠能不能学他,学不到,惠能之前没有出现一个这样的人,惠能之后到现在也没有出现第二个这样的人,所以这个学不得的。尤其方老师告诉我,他说惠能大师那是一步登天,他登上去了,他上天了,我们也学他,登不上去掉下来,粉身碎骨,就完了。所以自己要衡量一下有没有这个本事,没有这个本事爬楼梯,一级一级往上升,这是稳稳当当。这是上中下根人走的路,这就是佛门里面顿修跟渐修,我们要走渐修的路,一步一步向上提升,不能学他。可是我们看到他的东西很羡慕,真生欢喜心。所以理我们懂得,路,我们一步一步的往上爬,也就是要放下,我们慢慢的一点一点放,我们不吃力,可以做得到,总是一年比一年要多放下一点。总的来说,就是分别执著,我们的分别心、执著心一年比一年降温,这就有进步,这就是经上所讲的烦恼轻、智慧长,能收到这个效果。
能所的范围太大了,从根上下手,能生、所生都不是真的。从二谛,这里讲得很清楚,真谛、俗谛。一般在大乘里面讲,俗谛是六道,真谛,四圣法界就算真谛。这个界限的画分,我们知道俗谛是妄想分别执著都没放下,六道,你出不了六道;真谛,从阿罗汉起,阿罗汉超越六道了。实际上阿罗汉用的心还是妄心,还是八识五十一心所,但是人家八识五十一心所与性德相应,渐渐远离烦恼。我们的八识五十一心所是与烦恼相应,没有离开自私自利、贪瞋痴慢,没离开这个,所以你出不了六道。为什么?我们把眼前所有一切法都看作是真的,真有、不空,我们现在看的是这个。佛告诉我们似有即空,我们是把它看作真有不空,所以一定要控制,一定要占有。这个一定要控制、要占有就是造罪业,造什么罪业?造三恶道的罪业,你得受果报。亏吃在这里,没人跟我们讲。
我讲得再具体一点,对立的念头,从这里下手。我自己这么多年修行,我在这上用功夫,不对立,跟任何人都不对立。人家赞叹我的、恭维我的、礼敬我的,不生欢喜心,想想,我值不值得他们恭敬、值不值得赞叹?不值得,至少要明心见性才可以接受。我们距离明心见性还很远,学这么一点点皮毛佛法算什么?所以贡高我慢不会生起来,为什么?自己知道别人对我们的奖励都超过了,不敢接受。别人对我们的毁谤、侮辱,甚至於羞辱、伤害,我们接受,好好反省。我真有过错,他说得没错,不但没有怨恨,我感激他,改过自新,感谢他提醒我。没有怨恨,没有报复,这是不对立,学著跟任何人不对立,知道什么?我们是一体。我们纵然行得很正,那是你对我的误会,不必解释,让时间来答覆他,慢慢的他自己就明白了,何必要解释?永远不跟人发生争论,你进我就退,你要我就让。我们相信因果,命里有的丢都丢不掉,命里没有的求也求不来,得失的念头没有了,你心才定,你心才自在。境界里面,无论是顺境、是逆境,再大的风浪我如如不动,我清清楚楚、明明白白。你们觉得我比别人强不少,我自己想想我不如别人,这是真的,一点都不假。何德何能受人恭敬?不想不知道,你要是真正一反省,惭愧心就生起来了,更要认真、更要努力,要不然对不起这些同修道友,要认真努力不断把自己向上提升。所以头一个,没有对立。没有对立,跟一切人事物不会发生矛盾、不会发生冲突。所以,我在国际上告诉许许多多的朋友们,这些人都是参与化解冲突、促进社会安定和平,我把我的经验提供给他们分享,化解冲突是从自己内心不跟人对立,跟任何一个人没有矛盾、没有冲突,从这里做起,我们才有冷静的头脑、真实的智慧去解决问题,不是情绪,情绪不能解决问题。所以要放下对立,是止;放下能所,这是止;放下二谛,是止。这是头一个教我们放下,「照法清虚离缘止」。下面讲:
【真俗清虚萧然无寄。能缘智寂所缘境空。】
能缘、所缘都止了,止就是这里头再也没有妄想分别执著,这真止了。有妄想,没有分别执著,修止的功夫得力了,这时候我们常常说的,境随心转,外面境界随我们念头转,因为我们念头太强,太坚定。这里头没有怀疑、没有夹杂、没有一点私心在里头,你的清净心,心清净身清净,身心清净,我们的外面环境清净。外面环境能延伸多大,完全看你的功力,你的功力大,你影响外面环境就大,功力小,影响环境小,这是大乘法里面讲的真理。
【心境不拘体融虚廓。正证之时因缘俱离。】
有没有因缘?有,因缘不是真的。为什么?清净圆明体里头没有。前面跟我们讲,因果不是真的,清净圆明体里头没有因果。可是你要晓得,起二用里头就有了,也就是一有宇宙、一有人身就有了,因果就有了,因缘就有了,这个一定要知道。只有在第一义里头没有,第二义就有,有因缘、有因果。我们现在不止第二义,我们第三、第四,落在很后面。要晓得,最源头这个地方没有。我们能够得到这个讯息,能够明了这个讯息,对自己修学开悟有很大的帮助。因为你不知道,你总有疑惑,疑不好断,你有疑,疑就障碍你的悟门。所以贪、瞋、痴、傲慢,下面就是怀疑,这是五大根本烦恼。我们知道了,我们不怀疑了,宇宙的起源不怀疑,我从哪里来的不怀疑,我知道了,现在我怎样把那个源头找到。这是我要走的路,这是我一生学习、修行、奋斗的目标、方向,其他的一概都不是,为什么?全是虚妄的。虚妄的应当放下,不要再去追求。
实实在在想想自己没有这个能力,这一生做不到,那我们就老实念佛,我们先到极乐世界去。到极乐世界最大的好处,寿命延长了,我有的是时间来学习,在这里时间不够,寿命太短。到极乐世界就证无量寿,到极乐世界你就是阿惟越致菩萨,这是我们作梦都不敢想的。阿惟越致是印度话,可以翻,但是没有翻,没有翻是尊重不翻,它的意思是不退转,里面包含三种不退,位不退、行不退、念不退,包括这三种不退。这三种不退都能够做到,在一般大乘是什么地位?《华严》是圆教,初住以上,别教是初地以上。这个位置高,不在十法界,十法界里的人做不到,超越十法界了,所以证三不退。不但证三不退,祖师大德常常跟我们讲,生到西方极乐世界叫圆证三不退,三不退上面加个圆字,就是圆满证得三不退,这个可不得了!这真的是难信之法。为什么?证三不退,在《华严》,初住菩萨证得了,圆证三不退,在《华严》什么地位?七地菩萨。十住、十行、十回向、十地,四十个位次,七地,那就是三十七个位次,超越法身菩萨三十七个位次,这还得了!
这个话是佛说的,不是别人说的,阿弥陀佛自己说的,在四十八愿上说的,凡是生到西方极乐世界皆是阿惟越致菩萨。他没有讲上下品,没有讲哪一个土,换句话说,凡圣同居土下下品往生,到西方极乐世界也是阿惟越致菩萨。这谁相信?不但我们不相信,十法界里许许多多的佛菩萨都不相信,哪有这种事情!所以佛说,这个话诸佛如来所有一切经典里没有,诸佛世界里也没有,只有极乐世界有,无量无边诸佛刹土,只有极乐世界、只有阿弥陀佛那里有。所以在一切诸佛里面,你看看十方诸佛跟释迦牟尼佛同样赞叹,「十方三世佛,阿弥陀第一」。佛佛道同,都一样的,为什么他第一?他那个地方是很特别。你说什么原因?跟你讲你也不懂,跟你讲也没用,所以佛说唯佛与佛方知究竟,连等觉菩萨也不能完全明白。那我们就不必问了,好好的修,去到那边不就行了吗?不就知道了吗?何必在这里操这些心,在这里操这些心,把我们念佛功夫都破坏了,我们不能得一心不乱。所以,老老实实听话就不错,听到佛的这些说法,对佛所说的不怀疑,自己在日常修行里面不夹杂,不夹杂一切分别执著,你就决定成就。
『心境不拘体融虚廓,正证之时因缘俱离』,这句话很重要,我们念佛求往生,往生的时候就是正证之时。这时候不要想什么因缘,不要想什么因果,什么都不想,就想阿弥陀佛,什么都要把它离开。平时念佛用功夫也应该这样做,这样做法你得的利益很大,那就是教里面常讲的「一念相应一念佛,念念相应念念佛」。你能这样子念,这是用清净心念、用平等心念,念到一定的程度,也就是你的心澄净了,你真的就见到。我们刚才讲的,你一念,佛都现前,念念,佛就念念现前,不念,就没有了。就好像我们看电视开频道,我频道按在那里不动,就现前,什么时候停止不按,它就没有了。而是我们现在的心很乱,心浮气躁,烦恼习气很多,心肮脏,心不净,佛虽现前,我们看不见。我们看不见,不可以说佛没有现前,有功夫的人他看到了。我们今天在此地做护国息灾法会,许多真的是九法界的众灵都来了,我们肉眼看不见。有些人,中国人讲有特异功能的,他们能看见。是真的是假的?一个人说未必是真的,有好几个人说,来自不同地方,他们也互相不认识,都是这么说,这就可以相信。我们更要认真、更要努力,不能辜负十方众灵。下面是大师引用《维摩经》上一句话:
【维摩经云。法不属因。不在缘故。依此义理故。云照法清虚离缘止也。】
这就把这个条目『照法清虚离缘止』说出来了,为什么叫「照法」?照是观照,就像《心经》里所说的,「观自在菩萨,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,照见五蕴皆空」。照见五蕴皆空,是不是此地照法清虚离缘止?就是的,《心经》上讲的就是这个意思。可是用什么照?深般若波罗蜜,就是真实智慧,不是假的,你才照到。这个照见的样子我们可以说说,虽然做不到,就是我们现在知道,没有得到,这一点也就相当可贵。那就是说,他六根在六尘境界里面,确确实实他真的体会到色即是空、空即是色,所以他确确实实能够不分别、不执著,得一切法的真实受用,只有正面的,没有负面的。也确确实实能做到四德里面所讲的最高的一个原则,「质直柔和」,对人、对事、对物心平气和,这是我们现在讲的修养、功夫。再烦的事情,他心清净,逆缘逆境现前,他不发脾气,善缘善事,他是很欢喜,他并没有贪恋,这就是照法清虚离缘止。
我们一般人迷在境界里头,以为这些法是真的,不是假的,所以顺境善缘生贪恋的心,生贪心,从贪恋里面生起控制、生起占有,造业了。控制造的业轻,占有造的业重,他起这个念头。逆境恶缘他起怨恨心、他起报复心,都是造三恶道的业。这是讲一般凡夫。在什么时候?日常生活,穿衣吃饭。真正会用功的时候,也就是在日常生活、穿衣吃饭上用功,真正做到随缘,没有选择,没有一样不好。功夫真正到一定程度了,恶劣的这些饭菜到他口里就转变成美味,为什么?他能转境界,我们没办法。毒药到他口上能变成甘露,这个道理现在我们懂,从物理学上讲能搞得通的,转变它分子的结构就行了。现在科学上不知道用什么方法转,佛法用意念转,所以说一切法从心想生。你的心里没有恶念,你的心纯净纯善,外面一切境界在你面前都是纯净纯善,你转了。别人吃了会中毒,你吃了不中毒。我们吃了还会中毒就说明什么?我们的心还没有达到那个程度,我们的清净、我们的善意、我们的慈悲没有达到程度,达到程度之后自然转了。心境一如,这是我们要认真努力干的,这是真的,带得走的。世间名闻利养、权势地位带不走的,那是业。真的是古人所讲的,你的一生所造的唯有业随身,「万般将不去,唯有业随身」,这话是真的,你何必干这个?所以真有智慧的人,诸佛菩萨、祖师大德、世间的大圣大贤,他们都是很容易就把这个甩掉。
没见性,生生世世修积的善根福德,得的果报是大富大贵。享受富贵的时候,他能把他的福报跟一切众生共享,我们学佛的人在旁边看到了,马上会想到,这个人肯定是佛菩萨化身来的,为什么?凡夫做不到。我们这个想也不是没有道理,也是有道理的,为什么?我们知道,特别是这个世间有灾难的时候,诸佛菩萨随类化身。我们肉眼凡夫不认识,哪个行业里头都有佛菩萨,做生意买卖里头有佛菩萨,甚至於讨饭、叫化子里有佛菩萨。我们看到虚云老和尚的《年谱》,他的传记,他去朝五台山,三步一拜,从云南鸡足山的祝圣寺三步一拜拜到五台山,走三年。徒步已经就不得了,还三步一拜。三年才到,三年当中吃尽苦头,免不了要生病。生过两次病,没有人照顾,在旷野里头,走的都是小路。生病,没有办法,遇到一个叫化子,要饭的,照顾他,帮他治病,治好之后,休养了十几天,可以上路了。他就问那个叫化子,你贵姓?他说他姓文,文章的文,名字叫吉,吉祥的吉,文吉。他说你老家在哪里?我老家在五台山。正好他要去的地方。他说你到五台山问,他们都知道我。第二次生病的时候又碰到他,这个缘碰得巧。到五台山到处去打听,人家告诉他,那是文殊菩萨,不是凡人。文殊菩萨示现一个乞丐,乞丐里头有佛菩萨,不能瞧不起乞丐。所以哪个行业都有。
我们这个道场也是龙蛇混杂,龙是佛菩萨,蛇是凡夫。所以在道场一定要学质直柔和,质直是直心、真心、没有弯曲的心,直心,对人对事都用柔和,这是总纲领、总原则。展开,展开就是八万细行,每一条你都要用真心、要用柔和的态度你去做。八万细行,佛把它做为一个总的纲领,就是《十善业》。我们现在《十善业》把它具体展开,实在讲就是《弟子规》、《感应篇》。现在同学们有人想学《文昌帝君阴骘文》,内容跟《感应篇》相同,都是讲因果报应的。都要用质直柔和,这是菩萨心,直心是菩萨心,柔和是菩萨行。生活、工作、待人接物不要忘记本性里的四德,第一个是随缘妙用。我们妙用做不到,我们先学随缘,恒顺众生,随喜功德。也就是自己成见少一点,能够多听别人一点意见,从这里开始,从这个地方入门,这就好。工作亦如是,处事待人接物更应该懂得,那你就跟什么人都能相处,都会处得好。你也真正有能力调解纠纷,化解冲突,靠什么?质直柔和、四摄法,这个外交工作就做成功了。
经上跟我们讲这个四种,真的是最高的原则,是自性里头流露出来的。威仪,就是礼节要周到,不能够轻视。对任何人我们都有好的礼节,礼节是属於持戒的,代众生苦。众生苦就是我们自己苦,众生迷,苦从哪来的?迷来的。我们刚刚有一点觉悟,有一点点,不保留,我要去帮助别人开悟,这就对了。四德是生活、工作、处事待人接物总的原理原则,决定不能违犯。你成佛自然是这样子,没有成佛,好好的学,诸佛菩萨都是这样的,这叫学佛。其他的是细节,这是总纲领。今天时间到了,我们就学到此地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