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首页 - 修华严奥旨妄尽还源观 - (第二十九集)
修华严奥旨妄尽还源观  (第二十九集)  2008/7/22  华严讲堂  档名:12-046-0029

  诸位法师,诸位同学,请坐。请看「修华严奥旨妄尽还源观」,经文第四段「行四德」,看最后一段「普代众生受苦德」。我们前面学习到末后,贤首国师举了一个问答。我们从问答看起:

  【问。众生无边苦业无边。云何菩萨而能普代众生受苦。】

  『云何』,就是为什么。『众生无边,苦业无边』,为什么菩萨能够普遍代众生受苦?这个问题问得很好。下面是国师为我们的解答。

  【答。菩萨代众生受苦者。】

  这个『者』就是受苦的一些事,这个事也是无量无边。

  【由大悲方便力故。但以众生妄执。不了业体从妄而生。无由出苦。】

  这是把众生的苦,无量无边的苦的根源说出来,也把菩萨为什么能代众生苦也说出来了,菩萨能代众生苦是『由大悲方便力故』。大悲是从智慧里面生的,世尊在经上告诉我们,「一切众生皆有如来智慧德相」,大悲是从智慧生的,方便是从德生的,德里头有方便。这个方便实在上就是我们第四段文所讲的行四德,这个四德就是方便。为什么会有这个四德?那是自性里头本具般若智慧现前。所以性德,自性里头本有的,不是学出来的,只要见性,它自然就流露。所以,哪一个诸佛菩萨不是随心应量?「随众生心,应所知量」,众生心里面想求什么,菩萨就应什么,有求必应。有时候我们有求不应?不是不应,是他的应,我们烦恼习气太重,不能觉察,不是他不应,没有不应的道理。现在我们通过学习《华严经》这么长的时间,逐渐对这些理事都明白了,这是稀有难逢。理得到之后心就安了,古人讲这个话很有道理,理得心安,心安理得,理明白了,你心就安了。心安怎么?心安,清净了,心清净,不烦躁,心不动了,外面无论什么样大风大浪,它动我不动,境界风动,我这个心如如不动。只要心不动,境界风它的动力就消失,它慢慢就平静下来。它不会一下平静,像电风扇一样,譬如关掉,电源断掉,电没有了,但是它还要转一会儿才能停止,那个转一会儿是正常的,不是不正常,是一个道理。所以「大悲方便力故」,方便太多了,无量无边,在佛家讲善巧方便。

  众生苦从哪里来?苦是从妄执,前面跟诸位说过,就是妄想分别执著,从这里来的。因为你有妄想分别执著,你就『不了业体』,业是什么?造作,造,你会造作的那个本质是什么?这就叫业体。业有体、有相、有用(有作用),最重要是体,体是什么?体还是性。性为什么会造作?性迷了,迷了就不叫性,换个名词叫阿赖耶,阿赖耶是业体。阿赖耶是什么?阿赖耶是过去、现前一切造作落谢种子,这是法相唯识的术语。这个落谢种子,阿赖耶像个仓库一样,你所造作的善也好、恶也好,阿赖耶没有分别,统统收进仓库把你储存起来。所以阿赖耶叫仓库、叫档案室,什么资料都在里面,外面有善缘,他善的种子就出来,跟它起感应道交,恶缘来的时候,恶的种子就起来。善恶的业习种子真的叫无量无边,佛在经上说得很好,他说好在这些业习种子不是物质,它没有形相,如果它要是物质,是有形相的,那个形状再小,尽虚空都容纳不下。它没有形相就没事,它有形相的话,尽虚空都装不下,它没有形相。没有形相,不是它不存在,这就是佛法里常讲的「万法皆空,因果不空」。阿赖耶里面的种子就是因,就是十法界依正庄严的因,它怎么样变化都要依靠种子,没有这个种子它就不起变化。相宗的修行,他修行就是著重在这个基础上,所以提出叫转识成智。因为这个业习种子全是自性本具般若智慧迷了的一个现象,他一觉悟,这个东西就没有了,就化成智慧,智慧没有现相,业习种子有现相。这个道理凡夫不知道,所以『不了业体从妄而生』,你要晓得它是妄,好了,六道轮回就没有了,十法界没有了,这就出苦。苦是什么?苦是苦果。十法界、六道、三途一个比一个苦,都是从妄想分别执著而生的。

  我们难得,真不容易,在佛法里面学到了,虽然不是自己亲证,如果学了你就把它用上,那你就是相似佛果、相似菩萨,不是真菩萨,很像菩萨,为什么?你起心动念、言语造作很像菩萨。哪一天到你烦恼真的断了,妄想分别执著断了,那你是真的菩萨。妄想分别执著没有断,你学菩萨学得很像,这叫相似菩萨,很得受用。相似位中,如果真的能够信净土,明了净土,一心求生净土,没有一个不往生的,真叫万修万人去。生到极乐世界那就不一样了,不但六道没有,十法界也没有,极乐世界不在十法界里头。那我们想一想,超越六道多困难,要证阿罗汉才能超越六道,超越十法界就更难,得要明心见性,妄想分别执著统统要放下,你才能够超越十法界。相似位中,听到净土法门,听到阿弥陀佛,则可以带业往生。我没有能力超越六道,我没有能力超越十法界,但是借著阿弥陀佛本愿威神的加持,我们生到极乐世界,生到极乐世界就跟华藏世界的法身大士没有两样。华藏世界法身大士没有妄想分别执著,这都不带,极乐世界带,虽带著业障,它依然不起作用,为什么?极乐世界没有缘,没有恶缘,也就是没有执著的缘,没有分别的缘,也没有妄想的缘,这是妙不可言。十方诸佛刹土里头找不到的地方,只有这么一处。这一处在哪里?跟诸位说,这一处是无处不在、无时不在。所以佛在经教里告诉我们的事实真相,「迷唯一念」,一念起就迷了,「悟止一心」,你只要一心你就悟了。凡是外面境界,人事境界、物质境界,能把你心搅乱,那就叫魔境;帮助你修一心,这叫佛境。佛跟魔就这么回事情,外头没有佛魔,佛魔在自己心里。外面境界,要晓得妄想分别执著对它们没有障碍,不碍法性,也不碍法相,产生障碍是妄执,我们一般讲情执。这个东西也不是物质,自性清净心里面根本就没有它,外面物质现象里头也没有它,所以在佛法里面叫不相应行法。它不是心法、它也不是物质,它不是色法,是个虚妄、假的、不实的抽象概念而已。这个东西害得我们很苦,它变成十法界、变成六道、变成三途,我们拘束在里面很不容易离开。这是把众生苦说出来了。

  【菩萨教令修止观两门。心无暂替。因果丧亡。苦业无由得生。但令不入三涂。名为普代众生受苦德也。】

  『止观』,我们这一篇文后面有两大段,五止、六观。止是什么?放下,静止不动,这叫止;观是明了,就是看破了,止是放下。止是定,观是虑,定跟虑合起来就是禅定。所以,禅宗修禅定,教下修不修?教下还是禅定,不过它不叫禅定,它叫止观。我们念佛的人修不修禅定?念佛人叫持名,我们念这一句佛号叫持名,持名就是止观。你看看念佛堂堂主时时刻刻提醒大众,「放下身心世界」,这是止,「放下万缘」这是止,「提起正念」这是观。也就是说进念佛堂什么都不要想,统统放下,这是止,只叫你想一个,想阿弥陀佛,念阿弥陀佛,想阿弥陀佛,这叫观。还是止观两门,不从这个方法你没有办法把这些业果习气淘汰干净。所以,止观就是早年章嘉大师教我的看破、放下,止是放下,观是看破。他用看破、放下教我,他不说止观,如果说止观我听不懂,初学的人听不懂,那要解释可麻烦了。你看他换个名词,他一说我就好像是懂了,其实呢?其实还是不懂,但是不会问问题,似懂非懂的样子。放下、看破。

  『心无暂替』,暂是暂时,替是代替,这是什么东西?杂念。你在念佛的时候你心里面有杂念,这个杂念就代替了,虽然是短暂的时间代替,它把你的功夫破坏了,就是你念佛的功夫不纯、不一,当中夹杂,这是念佛人很大的忌讳。《华严》到最后还是修的念佛法门,这个诸位要知道。善财童子五十三参,这是个代表,他第一位参访的善知识德云比丘,《八十华严》里面是德云比丘,《四十华严》里面叫吉祥云比丘,是一个人,翻译不相同,德跟吉祥是一个意思。德云比丘他修什么法门?他修的是般舟三昧,般舟三昧是专念阿弥陀佛求生净土,那个三昧是念佛三昧。般舟三昧怎么修法?九十天是一期,我们平常念佛七天,打个佛七,这一期,般舟三昧是九十天,三个月,一期。这九十天当中不能睡觉,不能坐下来,只可以站著,只可以走动,像绕佛走动可以,可以走动、可以站著。所以也叫做佛立三昧,因为他可以立,他不能坐、他不能躺著,九十天,很辛苦,体力不好的人做不到。所以修般舟三昧的人多半都是年轻人,一、二十岁,三、四十岁,五十岁以上就不行了,体力没有法子。真精进,就念一句阿弥陀佛,九十天不中断,克期取证,希望九十天之后真往生,真干。往生不了的,那你是般舟三昧没修成功,你修成功的时候真的往生,叫克期取证。

  德云比丘给善财童子讲了二十一种念佛法门,我们一看,二十一种是什么?二十一种一展开就是释迦牟尼佛所讲的八万四千法门,无量法门,归纳为二十一,二十一也是表法。所以,念佛法门包括无量无边的法门,这不就是《华严经》上讲的「一即一切,一切即一」吗?一切法门统统归到念佛法门,念佛法门展开来是一切法门。不但念佛法门如是,门门如是,所以法门平等,无有高下,这个道理要懂。我们对於任何一个法门要尊重、要尊敬、要礼拜,不可以毁谤,你要毁谤就错了,为什么?门门都帮助众生明心见性,见性成佛。为什么会有这么多法门?给诸位说,自性法尔如是。八万四千这个数字是真的,但是八万四千还是归纳,展开来,展开来无量无边无有穷尽。所以我常常讲,佛法涵盖宇宙之间所有一切宗教、一切学术,一个不漏,为什么?性德!无量无边的诸法都是自性变现的,它怎么会漏掉?我们在《华严经》上读到的,一微尘里面就具足圆满的虚空法界一切信息形相,这一微尘没放大,遍法界虚空界没缩小。为什么?自性没有大小,自性没有先后;没有先后就是没有时间,没有大小就是没有空间,空间、时间是假的。没成佛之前有先后,成佛之后先后没有了,不能说先佛、后佛,没有。世尊在经上举的比喻好懂,他举的是大江大河里面的流水,在河里面流动的时候有先有后,流到大海先后就不见了,你再找不到,归海就找不到。没有成佛的时候有先后,成佛之后,见性了,就没有先后,先佛、后佛就没有了。这个理要懂,这个事实真相要明了。

  所以我们无论修学哪个法门,最忌讳的就是夹杂。你看念佛,大势至菩萨在《楞严经》上教给我们,很简单,八个字,秘诀,「都摄六根,净念相继」,大势至菩萨教我们的。都摄六根是收心,眼从色法里面收回来,不要攀缘外面的色,收回来,耳不要攀缘外面的音声,收回来,意不要打妄想,也收回来,叫都摄六根。都摄六根叫一心,你看看,悟止一心,一心念佛,那个功德太殊胜了。念佛的时候不怀疑、不夹杂、不间断,则净念相继。净,你怀疑,不清净,夹杂,不清净,所以不夹杂、不怀疑是净;相继是不间断,真的不间断,日夜都不会间断。不是说我口里「阿弥陀佛、阿弥陀佛」,这个会间断,心上那个佛不间断。心上起不起念头?起念也可以,是不起念也可以,他真有佛。这就奇怪,如果说是有念,我们还能想得通,他是口里没有念佛,心里念佛,心里头默念,心里不念怎么会有佛,那不就断掉了吗?其实没断。没断怎么?他心里真有,那叫念佛,那念佛功夫成就了。

  我在讲席当中曾经跟诸位讲了一个例子,是早年我在台北,我们自己有个小道场华藏图书馆,我们只有那么一个小道场。那个小道场的面积大概跟我们现在这个讲堂差不多大,我这一生当中就这么一个道场。过年的时候有个老居士,老太太,到道场来烧香,来拜年,坐下来跟我聊天,告诉我:法师,我这两三年念佛功夫很不错,都放下了。我说:好,难得。她说:就是孙子放不下。她有没有口里念孙子、孙子?没有念;她有没有心里面一天到晚想孙子?也没有想。可是常常她自然就会想到她的孙子现在在什么地方,现在在干什么,就是她心里头真有。那叫念佛!所以我就告诉她,我说:你能把孙子换成阿弥陀佛,你就功夫成就了,你现在是想孙子的时候是真的,想阿弥陀佛是断断续续的,所以你功夫不能成就。孙子是什么人?孙子是你的魔障,他叫你功夫不得成就,他叫你将来不能往生,这个麻烦可大了。那怎么办?孙子是一家人。爱是爱他,不要想他,那就对了,就是我们一般讲,不可以把他放在心上。我们这个世间常讲心上人,那是你最挂念的,你要把阿弥陀佛变成你的心上人,你就成功了,你决定往生。我们长年流浪在海外,想家,这也是魔障,应该想什么?想极乐世界,极乐世界是我的家,阿弥陀佛是我的亲人,哪有不往生的道理!哪有不见佛的道理!

  在这里跟我们讲修止观两门,止观在《华严》也是念佛,最后你看文殊、普贤跟善财童子的示现,善财童子第一个见到德云比丘,专念阿弥陀佛求生净土,最后一个第五十三参,普贤菩萨,明说了,十大愿王导归极乐,你看这个一头一尾。这个头,我们世间人常讲先入为主,他第一个参访德云比丘,我们就晓得善财童子修行是以念佛求生净土为主。我学《华严》,读到这个地方才恍然大悟,我对净土才产生信心。过去学佛是从学哲学进去的,所以重视经教,尤其是喜欢经教里所讲的理论,对於真正修行就疏忽了。而且修行,年轻,好高骛远,对禅很有兴趣,到以后从《华严》这里一看,才晓得文殊、普贤、善财全是归向净土,这才对净土产生信心,才转移方向专心修净土。

  底下一句说,『因果丧亡』,这句话很难懂。佛家不是常讲吗?「万法皆空,因果不空」,因果丧亡是因果也没有了。『苦业无由得生』,苦的业体没有了,真的苦断尽了。这是什么境界?明心见性,也就是我们常说的,《华严经》上常讲的,妄想分别执著统统断了。没有执著,六根在六尘境界里头,不是没有六根,也不是没有六尘,现前根尘相对,於世出世间一切法不再执著、不再分别。不但没有分别、执著,起心动念也没有,不起心、不动念,因果丧亡。我们在这个小册子里面前面读到,你看第一段「显一体」,第二段「起二用」,诸位还记得吗?为什么会起二用?本来是一体,一体里头不起作用,它的作用就是大光明藏,它的作用就是常寂光净土,永恒不变,清净不染,光明遍照,就这么个境界。可是佛告诉我们,我们从哪来的?我们生活环境从哪来的?佛说,一念不觉就迷了,迷唯一念,这一念不觉就迷了,我们讲起心动念了。一起心就是《坛经》末后的一句话「能生万法」,宇宙出现了,一起心宇宙出现了,能生万法;一动念,一动念我出现了,所以有念,我就出现了,念头没有了,我就没有了。「起二用」,二用,一个正报,一个依报,正报是我,我是动念来的,这个念只是微微一动,里头还没有分别、没有执著,这起二用。那么你就晓得,起心是因,万法现前这是果,因果;动念是因,我出现了这是果。所以依报、正报是果,因是什么?因是起心动念。不起心,宇宙没有了,不动念,我没有了,这叫因果丧亡。

  因果丧亡是什么境界?妄尽还源,起心动念是妄,妄现妄,所以宇宙是虚妄的,我也是虚妄的。宇宙跟我,诸位一定要知道,相有性无,事有理无,你明白这个道理,我跟我们生活环境都不能执著,你执著就错了。迷的时候,这个我现在十法界、现在六道,或者我们再缩小,现在人间,我现在在人间,迷的时候,你的一生业力支配,随业流转,那很苦!你造善业,享一点福,你造恶业,你就要受苦,就干这个。如果我觉悟了?觉悟就不一样,觉悟就很像佛菩萨,佛菩萨怎么样?在顺境里面没有乐,没有乐受,在逆境里头他没有苦受,这就有点像佛菩萨。所以,他的心是定的,他不会被外境所动摇。虽然是这么小小一点功夫,在整个佛法大乘教来讲,微不足道的一点功夫,可是这微不足道一点功夫在人间就是大享受,为什么?他不被境界转,他能转境界,这个作用出现了。所以,我们自己好好修行,回心向善,真正吃素、念佛,能够化解灾难,道理就在此地,这是原理。你心善、行为善,不杀生、不偷盗、不淫欲、不妄语、不两舌,真把十善做到了,你四周围有灾难,你这个地方没灾难。你一个人得度,你居住在这个地方,这个地方人也沾光,他们虽造业,虽受难,他受得轻,沾你的光,这是真的不是假的。

  我们现在看到全世界灾难这么多,好像是几千年人造的罪业今天得算总帐,这是真的不是假的。你翻开历史,中国历史、世界历史,从来没有这么混乱,从来没有这样频繁的灾难,没有这么严重的灾难,你一看到,算总帐了。我们现在担心这个灾难能不能化解?在大乘佛法里面,答案是肯定的,可以化解。怎么化解法?是不容易,要地球上居住的这些人都能够回头,都能够断恶修善,都能够忏除业障,灾难就没有了,为什么?境随心转。这个话说得容易,是真的不是假的,可是这个世间几个人肯回头?我们过去在《十善业道经》前面看到「雍正皇帝上谕」,他举了一个例子,宋文帝跟何尚之的对话,好!他那个对话里面讲的是,我们居住这个地方的人,一百个人当中有一个人回头,有一个人忏悔,有一个人向善,那九十九个人都沾光,这个灾难就可以能化解。一百个人当中有一个人,古时候真能做到。所以中国几千年来长治久安,社会和谐,人民安乐,靠什么?不是每个人都行善,一百个人当中有一个,就产生这么大的效果。一百个人当中统统回头,那我们这个世界就变成极乐世界、就变成华藏世界。所以要想消灾免难,化解灾难,真正落实到古人理想当中的礼义之邦,现在讲和谐社会,一百个人当中一个人回头就行了。我们在汤池小镇做这个实验,我想大概可能还不到百分之一的人回头,二百分之一、三百分之一可能有,汤池小镇灾难就少了。这里面居民总共四万八千人,十分之一,四千八百个善人。实在讲,这个小镇里有两千个善人就不得了!整个社会风气就改变,就带动了。这是实验有了成果,让我们生起坚定的信心。

  现在在都市里面居住多半是高楼,像香港这个地区,楼层最低的差不多也是三十层,高的六、七十层。这一栋大楼里面居住了不少户人家,一栋大楼如果有十户、二十户人家是善人,对於这栋大楼就产生影响,在这个大楼里面灾难就少,这个大楼就显得和谐。佛化世间,在在处处都是道场,不一定是寺庙。每个佛弟子在家里面都能够这样去做,先你一个人做,一个人回头,然后带著你一家人回头,你就会影响到邻居,影响到亲戚朋友,效果愈来愈扩大,能量也就大了,这个能量起作用就是消灾免难。我们得很认真做,这叫积功累德。我们要救人,不能害人。菩萨代众生受苦,刚刚做的时候是很辛苦,做好事,念念为别人,别人还不相信你,还怀疑你,还处处来障碍你,甚至於讽刺你、侮辱你,都不要放在心上。认真去做,时间做久了,大家看到你是真的,不是假的,就受感动了。从哪里做起?大家住在一块,现在你看看风气,住在隔壁住了多少年都不知道隔壁姓什么,也不打招呼,像陌生人一样。同坐一个电梯,看看,没有表情,陌生人。我们应该从哪做起?我们应该见了面先点头,先笑笑,先鞠躬打招呼,慢慢寒暄「你贵姓」,慢慢就变熟了,你把这整栋大楼都变成一家人,那就不一样了。每个人都关心别人,每个人都能照顾别人,每个人都能帮助别人,这个大楼就是道场。要很有耐心去做,这是在都市。

  如果在农村里面就更好做,你的街坊、你的邻居,古时候这些大德,无论在家出家,无论是学儒、学道、学佛,住在一个地方不到三年,就能把他这个地区感化,这就是你活在世间没有白来,你跟这个地区有缘,你教化一方。如果你修持得好,你的心发得大,你的影响就大,你心小,影响就小。心要发大,你会影响,先是这个地区,然后扩展到这个县市,再扩大就变成省,再扩大就全国,再扩大就全世界,随著你的心量在扩大。我们还是不能跟佛菩萨比,为什么?佛菩萨心包太虚,量周沙界,他们影响的是遍法界虚空界,让这里面所有众生都得利益。我们现在相信这句话,这句话不是假话,是真的,所以大乘教里鼓励人发心。

  我们帮助娑婆世界众生,他迷得深,迷得很重,迷的时间很长,当然回头不容易,那就得学佛菩萨。佛度有缘人,根熟的先度,根熟的,过去有善根,这一生又接著来。根熟什么?帮助他往生,真的往生了,往生是圆满的度脱,得度了。当然这种人不多,帮助他往生,帮助他成佛。第二等人,他有善根,没熟。是什么样的人?他能信、他能解,他做不到,他不能行。对於这种人,要劝导他修行,把他的层次向上提升。第三种人,没有善根也没有这个福分,他根本就不相信,根本就不能接受,不但不能接受,他排斥,他还讽刺你,你迷信。遇到这种人,也不能放弃,要帮助他种善根。怎么帮助法?让他有机会看到佛像,听到佛的名号南无阿弥陀佛,虽然他很不高兴听,他已经听进去了。听进去,他还是反对,甚至於还要骂人,没有关系,他反对,骂,批判佛法,他有罪,他要堕落三途去受报。报完之后,听进去那个佛号声音那是善根,总有一天他遇到佛法,以前这个善根现前,他就接著真的学佛了。这是我们无量劫来每个人都经过的经历。所以这就是普代众生苦,一个都不漏,没有善根的人、反对的人、批评的人,我让你听到佛号,让你看到佛像、听到佛号。

  所以学佛的同学度众生就格外方便,为什么?你戴一串念珠,人家一看佛教,你看那个佛字他就印到阿赖耶识去了,手上戴一串念珠。不要怕人讽刺,讽刺归讽刺,种善根归种善根。虽然讽刺,甚至於侮辱我们,善根种下去了,我已经把佛的种子种下去。将来来生后世肯定这个种子会发芽、会长成,他会是虔诚佛教徒,到最后他也念佛往生,我们在西方极乐世界可以等他,他会来的。所以造像,造像的功德不可思议,功德是什么?造像的功德就是让这些不信佛的人看到佛像,一历眼根永为道种。现在这个时代跟从前不一样,科技发达,有念佛机,你身上带个小念佛机,阿弥陀佛、阿弥陀佛不断在念。无论在什么地方你都装在口袋上放出声音,大家听到了,虽然很讨厌,不喜欢,讨厌,讨厌归讨厌,已经给你种了佛的种子,我已经度了你,他不知道。他到将来成佛的时候感激你,幸亏那时候你替我种善根,要不然我就没有这个缘了。

  所以对於不信的人,还要恶意的批评、毁谤,我们都要受,这代众生受苦。代谁受苦?代他受苦,我们不受这个苦他就得不到这个利益。然后你就晓得,代众生受苦,这个受冤枉苦的地方太多了,你要是不肯受这些苦,那就变成小乘。「这些人,不信佛的,算了,不要理他,我们走开,不到他那里去」,就不度他,缘都没有了。跟大乘不一样,大乘你怎么糟蹋他、怎么侮辱他,他都接受,他要把形象摆出来给你看。对於现前众生,一定要知道,『但令不入三涂』,你怎样帮助他不堕三恶道。怎样帮助他不堕三恶道?你要晓得,已经造罪业堕落到三途,我们没有能力帮助他,那是什么?那是佛菩萨的事情,他们可以到饿鬼道现饿鬼身度他们,到地狱道现地狱身度他们。我们现在看到的地藏王像很庄严,观世音菩萨像很庄严,在饿鬼道里的观世音菩萨、地藏王菩萨不是这个相,跟鬼一样。你们看放焰口,放焰口在中国风气很盛,你看焰口台对面有个焦面大士,鬼王,青面獠牙,那是什么人?那是观世音菩萨在饿鬼道现的菩萨相,他不现那个相度不到鬼。度畜生现畜生相,他要度那一群猪,菩萨就示现一个猪,现的猪相,可能比那个猪是肥一点大一点,他当头,在那里领导,他讲经说法;度蚂蚁,他就现蚂蚁相。无处不现身,无时不现身,众生有感他就有应。一定是现同类身,用同一种的语言,现身说法,帮助他觉悟,帮助他离苦。这是菩萨他们,阿罗汉以上的人可以做得到,我们不行,我们在人间,只有看到造作三恶业的人,我们要劝导他回头。

  杀生、吃肉这个不得了,果报太恐怖。怎么帮助他?我们素食,不杀生、不吃肉,从自己做起。不杀生、不吃肉,身体健康状况比他好,这一点很重要,头脑比他灵活,体力比他强,他就会很羡慕。尤其中年以上,中年以前他不相信这些,血气方刚,他不相信,中年以后身体慢慢老了,衰老了,退化了,毛病多了,他就很在乎,他就很重视。我这个身体度了很多人,参加许多国际会议,凡是遇到人,头一个「法师,你是怎么保养的?」都问我这句话,可见得我们的外表很重要,不能不注意。我们这个健康的形象就代表什么?代表吃素、念佛的果报。别人问我用什么方法保养?我就告诉他,清净心、饮食少、素食。不但素食,少吃,最重要是清净心。他说:心静不下来。静不下来是你自己找的,天下本无事,庸人自扰之。真的学古圣先贤,世出世间古圣先贤哪一个心不清净?清净心生智慧,烦躁的心就生烦恼,烦恼、智慧是一桩事情,就是看你用什么心,它就起什么作用。

  所以在中国古时候,佛法、世法都讲求定,定、静。世间法常讲的「静里干坤大」,所以心要静,心不能动。在佛法里面表法,佛法非常讲求表法,佛法用什么来表示?用圆,法轮,轮是个圆。圆里面有圆周,圆周是身,有圆心,你看圆周是转动的,所以身要动,要运动,它是圆周,它不能不动,它不动就没有用处;心,心一定要定、要静,心不能动,心一动就坏了,心一动圆就坏了,就不圆了,所以心不可以动。心不但不动,心是空的,心找不到,决定有,不能说它没有,它在哪里?找不到。现在你看数学几何里讲的圆、讲的点,点是抽象的,你要说是它真的有那么一点,那一点再小,在显微镜看是一大块面积,它就不是一个点。所以心是空的,心里不能有任何东西,你就生智慧,那是真心。心里有一念,错了,一念就迷了,就起心动念,那就能生万法;不起心、不动念的时候,万法就没有了。我们从凡夫修成罗汉、修成佛,到佛的时候真的不起心、不动念。

  不起心、不动念,外面还有万法吗?有。从哪里来的?一切众生起心动念,一切众生跟自己是一不是二,我这个地方觉悟了,那个地方没觉悟,这个道理应该要懂。像我们人身上生病了,生病是局部的,我这个地方有病,这个地方没有病,这里觉悟了,那里有病,我这里觉悟我要帮助它,要把它这边的病调理好,不就这个道理吗?整个宇宙是一体,它每个局部并不一样,一觉是一切觉,一迷是一切迷,但是迷中有悟,悟中有迷,这就是中国人讲的阴阳八卦,阳中有阴,阴中有阳。这说明宇宙的现象,这个现象是自然现象,佛经上讲法尔如是。觉悟的人用,用得正,叫正法;迷的人用,用得邪,叫邪法。这样一迷之后它才有邪正、才有染净、才有善恶、才有苦乐,这些东西出现了;真正觉悟之后,晓得这个东西全是假的,没有一样是真的。觉悟的人,现在这个世间是乱世,大乱之世,无论这个世间怎么动,你能够不动你就没事,你如果一动你的麻烦就来了。所以学著不被外面境界转动,这是修行第一步。无论外面怎么动法,我不动,它动我不动,首先学这个本事。动必定是乱,静一定是专一。你看在表法,四天王里头西方广目天王,他手上拿的是龙或者是蛇,这一个手拿的是珠子,这是表法的。龙、蛇是善於变化的,这是讲什么?世道人心,千变万化,修行人要掌握这个不动的原则,以不动治一切的动乱,这动乱就平了。你要是用动乱去治动乱,永远得不到效果。这就是今天这个世界,包括联合国,这个世界处处冲突,这是麻烦事情,不能化解,原因是什么?这个动乱他也用动乱去治动乱,这怎么能收到效果?如果用不动去治动乱,这个动乱很快就平了。

  这个道理在中国传统学术,儒释道三家都讲求,修定,修定的方法太多了,无论哪种方法都是修定。读经是修定,让整个精神集中在经文上,没有杂念,不就修定吗?念佛,把整个心集中在一个佛号上,以一念止一切念,这是入门的方式。所以读经是修定,讲经还是修定,问题是你真有功夫,真正不被外面六尘干扰。行住坐卧都是定,处理日常生活、工作也是定,活活泼泼的。不是说一入定一定盘腿面壁,盘腿面壁定不起作用,那是修什么定?那是幼稚园,刚刚开始修,要用那种方法修。修成之后,你在一切日常生活当中你心都能不动,心自己能做得主宰,不会被外面境界转,这个功夫成就了。这个定功得受用,这个定功里头生智慧不生烦恼,大风大浪里面不惊不怖,你不会惊慌,你不会恐怖。为什么?了解事实真相,事实真相是什么?一切法无所有、毕竟空、不可得。世间人最大的忧患就是什么?得失,患得患失,贪生怕死。明白之后,生死不可得,利害不可得,得失都不可得,你还有什么好操心的?所以你心定了。

  我们这篇文下面的五止、六观,就是教你怎么样修定,在日常生活当中、工作当中、处事待人接物当中,就说菩萨,菩萨帮助一切苦难众生离苦得乐之中,如如不动。所以不入三途,但令众生不入三途,我常常在想,想得很具体的方法,帮助老人不入三途,帮助儿童不入三途。这两种人好教,为什么?他没有繁杂的工作,老人退休了,帮助他专心念佛,给他造成念佛的环境。所以,我有老人乐园的构想。希望年岁大了,退休了,工作都交给下一代,自己有个很安静地方养老,老年人志同道合,都是学佛的,彼此互相照顾,这是我早年想的弥陀村。弥陀村这个构想,是一九八二年我第一次到美国,在旧金山,那时候有个甘太太,很早我们就认识的,也是李老师的学生。她移民到美国去了,我们在旧金山遇到,她就请我去讲经,一个星期,就在她居住的老人公寓,美国的老人公寓。我们进去,这个老人公寓里面有四百多个单位,每个单位大概合我们现在这个大楼里面住的标准间,面积大概是四个,四个标准间这么大。它有个卧房、有个客厅、有储藏室,外面还有个小的阳台。有些是老夫妻两个一起住,有些走了一个,就有一个单身的,它有四百多个单位。

  这个老人公寓是私人办的,在外国私人经营这个事业的很多,这是属於慈善事业,帮助国家解决老化问题。所以,凡是建这种事业的政府都有补贴,而且补贴的很多。他们特别的地方是它附设一个幼稚园,在楼下,那都是高楼,楼下附设个幼稚园。幼稚园里面的小朋友,都是居住这个大楼里老人的大概是孙子,第三代。他们的儿女都上班,在上班的时候把小孩送到幼儿园来,托儿所,下班的时候他再接回去。小朋友知道他的爷爷奶奶在哪个地方,下了课他就敲门,跟爷爷奶奶玩玩。老人当然很喜欢小孩,但是小孩时间太长就讨厌了,就不喜欢了。所以玩个十几分钟他就回去了,就回到学校去,晚上爸爸妈妈接回去,他也有天伦之乐。

  我看到那个地方很理想,我就想到二十一世纪佛教应该是这样的结构,这样的道场。你看这么多人住在一起,它那个大会堂可以做表演节目。大会堂里面,这是公共的设施,我们讲经就在那里,他有时间欢喜的时候来听经。如果能再装上闭路电视的话,他在房间可以打开电视机来收看,愿意到现场到现场来,不愿意到现场,在房间里也能收看。有这样一个精神生活,快乐!所以我在那里讲了一个星期我很有感受,我说我们将来有缘分,有这个福报的话,不建寺庙,建老人公寓。这个老人公寓就是弥陀村、就是念佛堂,就是老人大学,也是老人多元文化的娱乐的场所,让他们晚年真正过到一生当中最幸福、最美满的生活。他没有忧虑、他没有怨恨,他就不堕三途;如果有怨恨、有不平、有懊恼,死了都堕三途。我们把老人照顾好,就等於说把他从三途里救出来,这是好事,这是真正的是代众生苦。

  小朋友,我们知道如果从小他没有接受过伦理、道德、因果的教育,纵然他将来学业完成,他踏进社会,很容易触犯国家法律,为了满足自己的欲望,他做很多非法的事情,要造业,杀盗淫妄他都干。这些什么?你造这个业将来就要堕三途,严重的堕地狱,杀盗淫妄跟你贪瞋痴慢决定是勾在一起,所以他造作的是三途业。无论从事哪一个行业、地位高低,没有不造罪业,造罪业你就决定免不了三途苦报。我们这一生当中还能够得救,靠什么?靠小时候在农村里面接受一点传统教育,在家,父母教的,上学是私塾,老师教的,十岁以前。就这么一点点的薰习,保护著一生,有能力辨别是非邪正,这是不善,不能做,不能干,自己能守得住。学佛之后对於这些道理逐渐明白了,更不会去做,也不敢去做。学佛之后最大的一个好处,知道什么?知道人不死,这个太难得了,不晓得这个事情就贪生怕死,知道这个事情,不死。生死是回什么事情?是换件衣服而已,身不是我,身是我所有的。佛法讲我、我所,身不是我,是我所,就像衣服,衣服不是我,我所有的。我们舍身,衣服肮脏了,就脱掉换一件,换个身体,真是这样。

  世俗人讲灵魂不死不灭,佛告诉我们灵魂还不是真我,灵魂有生灭,他的时间长一点,他离开六道,灵魂就没有了;灵魂变了,变成灵性,灵性才真正是我。灵性就是本性,在佛法里面讲叫法性。佛性这是永恒不灭的,这是自己。说法性,这个范围说的大,就是「还源观」里面第一段所讲的「自性清净圆明体」,这是法性,能生万法。这是宇宙人生的本体,哲学里面叫本体论,本体,这个东西是不生不灭的,永恒存在,这是真正的自己。禅宗里面常讲「父母未生前本来面目」,佛法终极的目标就是把这个找到,你就成佛了。你循著这个目标去寻找,还没有找到,这是菩萨,找到就叫成佛。找到之后,我们这里学的四德自然流露,本性里头具有的,不是外来的。你示现在外面的,肯定是后面所讲的五止、六观,为什么?做出来给别人看,这是代众生苦,接引众生,帮助他破迷开悟,帮助他见性成佛,干这个工作。这个工作真的是永无止境,不休息的在干。虽然在干,绝不会希望众生有什么报答,没有这个希望,没有这个念头,这多干净!这叫普代众生受苦德。末后大师引用《杂集论》里面几句话,四句,做这一段的总结。

  【杂集论云。於不坚坚觉。深住於颠倒。离烦恼所恼。得最上菩提。】

  这个四句偈,『於不坚坚觉』,不坚是什么?法相,法相是刹那生灭的。法相有两大类,一个是物质现象,一个是精神现象。物质现象在佛法里面讲是地水火风四大,这是物质现象,心理现象是受想行识。这都不是真的,都是刹那不住的,都是无常的,就是弥勒菩萨所讲的,因为它是从念生的。念头一生,物质现象就出现,物质现象出生,精神现象也就出现,速度之快我们无法觉察到。所以在我们感觉当中好像是同时的,宇宙跟人生同时出现的,因果同时出现的,这是事实真相。我们如果能常常作如是观,就是你常常想著这个,人会开悟,你会放下,你知道什么?这个东西确实不可得,确实没有办法执著,你执著不到。你想执著这个想,那就不晓得多少兆的念头了,这个生灭念头。所以了解事实真相,这是不坚的法相。坚觉是法性,这个要搞清楚。我们要求的是法性,回归到法性,法性是真正坚固,永恒不变,永恒不灭。法性是什么?见闻觉知,它不是受想行识,受想行识里头有情,就是说有分别执著,见闻觉知里头没有。所以,水实验示现出是见闻觉知,不是受想行识。不是我们说爱,它就真的懂得爱,它就接受,不是,它是见闻觉知,它没有受想行识,它要有受想行识它就变成有情众生,它就不会是物质;我们讲它是动物,它是生物,它有见闻觉知,矿物根本没有。见闻觉知是自性,自性里头本来具足。阿赖耶识里面就有受想行识,迷的时候有受想行识,觉的时候没有。但是见闻觉知这个有,六根的根性,六识没有,眼耳鼻舌身六识没有,六根根性有。性是不生不灭,识是无常的,是生灭的,跟物质一样。所以生灭跟不生灭我们得搞清楚,生灭的我们要放下,不生灭的我们要体会到,要能够契入。

  『深住於颠倒,离烦恼所恼』,这两句话意思很深,这是讲菩萨、阿罗汉示现在人间、示现在六道、示现在十法界,这就是深住於颠倒。不但六道是颠倒,颠倒就是违背自性,十法界也不例外,不过是比六道轻,没有六道严重。六道里面妄想分别执著具足,统统都有,四圣法界,十法界里的四圣法界就轻,他没有执著,他有妄想、他有分别,没有执著。四圣法界到高阶层的,它四个阶层,声闻、缘觉有分别,菩萨、佛分别没有了。分别没有了他还不能见性,什么原因?他分别的习气没断、妄想没断,起心动念没断,所以他出不了十法界。他功夫再向上提升一层,首先把分别的习气断掉,佛法界,分别习气断掉;菩萨法界,分别断掉了,习气有,这菩萨。分别的习气没有了就是佛法界,他只要破一品无明他就证一分法身,就超越十法界,他就进入到实报庄严土。所以四圣法界是方便有余土。

  我们要清楚,清楚对我们有很大的好处,我们在这个世间,应该舍的统统要舍,应该放下的一定要放下,为什么?将来我们的往生,到极乐世界品位升高了,这是真的,带得去的。这个地方名闻利养带不去,金银财宝带不去,你的田地、房子带不去,家亲眷属也带不去,没有一样东西你能带得去的。提升自己品位这个带得去,带得去的你要干,带不去的要全放下,这个一定要知道。带不去的,用什么态度?随缘,有很好,没有也很好,有不放在心上,没有也不放在心上,这叫真放下。千万可别搞假的,佛法是真的。如果我们大家聚集住在一起,每天讲讲经,讨论佛法,念念佛,这个日子多舒服,这是神仙生活。年轻的时候不知道,疏忽了,年老的时候遇到了,格外珍惜。我们从人间超越六道、超越十法界,这是多么稀有难逢的一个机缘。这是真正代众生受苦。

  我们一个人有这个机缘,不在多,印光大师说得太好了,我们要牢牢的记住它,非常适用在现代的社会,就是一个道场不要超过二十人。我们如果要是建这个公寓,弥陀村,也不超过二十户,管理方便。这二十户有单身的、有老夫妻两个一起的,二十个单位。我们能有个二十个或者三十个服务人员照顾这些老人,好!用五星级、六星级酒店管理的方式,服务周到,你说住在里面多好。早晨起来可以散散步,上午、下午都有课程,上午可以听经,下午可以念佛,你说多自在。半个月、一个月我们搞一次文艺活动,听听、看看古老的艺术表演,这个老人很有兴趣,对新的东西没有兴趣,古老的。安徽是黄梅调的发源地,也是京剧的发源地,这些地方的古老的艺术慢慢兴起来,老人能欣赏。我们也可以这个公寓里面有餐厅、有茶馆,喝茶的时候也可以找这些说唱艺术来说说大鼓书,听听传统的这些历史故事,大鼓书都是讲故事,都很有味道,人生最幸福的晚年。这中国人讲求的,为什么?中国人从小要扎圣贤根基,要好好的学,不是像外国小孩放纵、游戏,中国小孩是严格管理教导他,从小一举一动都要守规矩,慢慢养成,小大人。到中年的时候为社会付出,贡献给社会,到老年,他退休,安乐养老。

  中国人享福是在老年,外国人享福是在儿童,他颠倒。所以,外国人老的时候很可怜,外国是儿童的天堂,中年人的战场,老年人的坟墓,你说多么悲哀。死的时候他到哪里去?三途去了。中国人不然,中国人少年时候勤奋读书,没有时间去玩耍,中年人要造福。所以少年培养德行的根基,中年的时候他付出,为社会服务,能够尽到孝悌忠信,把少年所学的全部能够发挥出来,贡献给社会,礼义之邦,和谐世界。晚年享乐,中国人把享乐放在晚年,晚年是真正享乐,天伦之乐。中国现在家没有了,我们就用老人乐园来汲取中国古代传统家的精神、家的功能,把它发扬光大。这一个点做好了,我相信全国都会模仿,甚至於会推广到全世界,那就真的是汤恩比所说的,二十一世纪是中国人的世纪。我们将来对外国人讲中国人的世纪,什么中国人的世纪?中国传统文化的世纪,中国养老育幼的世纪。你能够这样去做,全世界的人都享福。这是我们自己要认知、要认识、要明了,要有坚定的信心,认真努力去做,来推行,把它发扬光大。

  所以,「深住於颠倒」,这个颠倒是六道,我们这个世间,我们住在这个地方。受持读诵,我们要记住孔夫子在《论语》里讲了两句话,他说他一生「述而不作,信而好古」,心是定的,他心不动,为什么?他没有发明、他没有创新。天天想创新,心是动的,心是浮的;没有创新、没有发明,心是定的,所以述而不作。他一生他所学的、所修的、所教的、所传的全是古人的,古圣先贤的东西,自己没有新东西出来,社会永远安定和平。这个社会它进步,它自然的成长,它没有副作用。每个人都想创新,麻烦就来了,邪知邪见出来了,邪道邪行出现了,这个社会就乱了。所以能做到述而不作一定是信而好古,对古圣先贤传下来的相信,一点疑惑没有,欢喜古圣先贤的教诲,你从学习当中你就有新的悟处,叫推陈出新。我常常用神树来做比喻,什么神树?千年的老树。台湾阿里山有三千年的古树,老树,年年它还发新枝,年年还开新花,三千年,枝叶繁茂,不离根本。那个根本是性德,性德里头不能够随便添加,你真正领悟到,有悟处,悟处里面生起来,它不离这个根本,那是正确的。所以古人的经典在中国流传几千年,每一代的人讲解都不一样。虽然讲解的不同,他不离根本,那就是良性的发展,良性的创新。他跟根是连起来的,他不是舍了根本另起炉灶,不是的,他有根、有本。这就是正常的,这是良性的,没有副作用。舍弃根本另外搞一套的话就有副作用,这个副作用会带来灾难、会带来烦恼,那就错了。

  后面说『离烦恼所恼』,这是为人演说,佛教给我们,演是什么?我们做到,表演给别人看,做出来给人看,这叫演。人生如戏,我们每个人都是演员,每个人也都是观众,所以要把它演出来。演出来之后,人家想学,向你请教,你再给他说明,再给他讲解,离烦恼所恼。『得最上菩提』,最上菩提给诸位说是无所得,无所得怎么最上菩提?真明了,真明了无所得,是无上正等正觉。

  【已上明四种行德竟。】

  这一段我们就讲到这里圆满了。今天时间到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