修华严奥旨妄尽还源观 (第二十八集) 2008/7/21 华严讲堂 档名:12-046-0028
诸位法师,诸位同学,请坐。请看「修华严奥旨妄尽还源观」,我们从第四段,第四小段,四段里面四德末后的一段,「普代众生受苦德」。前面我们学到「救赎一切受苦众生要令得乐」,后面还有一句非常重要:
【尽未来际心无退屈。不於众生希望毛发报恩之心。】
这个事情很难做到。为什么不希望众生报恩?这个道理要懂。菩萨做这些事情,我们知道这是自性的本能,自性本具的德行。佛在经上常讲这桩事是法尔如是,法就是这个现象,本来就是这个样子;尔,本来就是这样,你见性的时候,你一定是这样的,这叫自性性德。如果求众生有报恩的心、有回报的心,你们想想看,你们是不是又生起了妄想分别执著?这个念头一生起来,你马上就堕落了,你又堕到六道里当凡夫。凡夫有希望报恩之心,不但佛没有、菩萨没有,阿罗汉都没有。我们要从《金刚经》的经文上来看,你就更能体会到,连须陀洹都没有,为什么?须陀洹无我了,三界八十八品见惑断尽了,见惑就是错误的见解,错误见解没有了才证得须陀洹果,小乘一年级,这初入学,他得有这个条件才行。
八十八品这就是三界里面错误的见解,佛为了教学方便起见,把它归为五大类,这就好说了,否则的话太多了难讲。这五大类头一条是身见,执著身是我;换句话说,入佛门的条件,首先要把这个错误观念放下。大乘教常讲身不是我,我们在外面应酬要不要说这个身是我?要说,不说怎么?不说别人觉得你很怪,他听不懂你的。那个说是随顺众生说,你说这个是我,我也说这个是我;你执著这个是我,我不执著,我知道这个不是我,所以这叫善巧方便,决定不能执著。执著我,什么毛病都从我产生了,头一个自私自利,自大狂妄、贪瞋痴慢,不都起来了吗?我要没有了,这些东西都没有了。所以这是佛法小乘入门第一个条件,大乘入门也是第一个条件。大乘我们在《华严经》上看到,《华严经》上菩萨位次一共是五十五个位次,前面十信位就像是佛教的小学,十住位是佛教的中学,再往上十行、十回向,这佛教的大学,十地是佛教的研究所,不断向上提升。进入佛教小学一年级,初信位的菩萨,初信位菩萨在断烦恼的功夫上来讲,跟小乘须陀洹平等;也就是说,必须把三界八十八品见惑统统放下,你才入佛门。
大乘初信,小学一年级;小乘,四果四向里头的初果,都是一年级。大小乘实在讲是根性不相同,大乘人起心动念是利他的,小乘人起心动念是自利的,差别在这里,断烦恼是相等的。所以小乘虽断烦恼,断得是拖泥带水不干不净,为什么?见解、心量不够大,不能跟性德相应,差在这个地方;也就是智慧不相同,大乘人智慧高,你看德行是平等的,这一点很重要,德行平等,智慧有高下。所以没有希望,就是须陀洹救度一切众生,都没有希望众生报恩的心,这个念头没有,认为这个事情是自然要做的、应该要做的。众生在凡夫位上,他迷失了自性,所以圣人,世出世间圣人要教导这些迷失自性的众生要懂得报本反始,知恩报恩。阿罗汉、权教菩萨们虽然他们没有离开六道,在天上人间修行,教化众生,提升自己的灵性,要给一切众生做出最好的榜样,就是自己要做出知恩报恩的榜样,教化众生的。心里面?心里面是痕迹都不著,学习放下分别执著,你才能不断向上提升,道理在此地,你的心才会清净。清净心跟自性就相应了,自性本来就是清净圆明体,不能有丝毫的希求。有希望就会有失望,有得就会有失,没有得失。
帮助众生,能帮多少那是众生的缘分,不在佛菩萨,是众生的善根福德因缘。众生善根深厚,过去生中生生世世积功累德,这一生当中因缘殊胜,我们讲得佛菩萨加持。这些话都是善巧方便,是不是真得佛菩萨加持?不能说真也不能说假,为什么?加持这个事情是自己的善根福德现行,与佛菩萨感应道交,是这么回事情。所以诸位看江本博士的水实验,我们以善心对待这一杯水,水的结晶呈现那么美,是不是水加持我们?不是的,是自自然然的感应,是这么回事情。可是我们教化初学,那就要讲这是佛力加持,为什么?帮助他生起恭敬心,对佛生起恭敬心。恭敬心是性德,这个性德他现在迷了,把性德丢掉了,不知道恭敬,我们要帮助他把这性德找回来。所以要跟他讲知恩报恩,要跟他讲佛菩萨加持,使他对佛菩萨生起感恩的心,是这个意思。佛菩萨决定没有一个念头希望众生来感恩、来报恩,没这个念头。这些道理要懂,我们在日常生活当中灵活运用,那叫善巧方便。心地?心地是一尘不染,永远保持清净、平等、正觉,慈悲心是自然流露出来。下面大师引用《华严经》上一段经文:
【华严经云。广大悲云遍一切。舍身无量等刹尘。以昔劫海修行力。今此世界无诸垢。】
这是《华严经》上的一首偈。『广大』,这是称赞,称赞什么?称赞自性里面本来具有的慈悲,大慈大悲。慈悲心确实是遍覆法界虚空界,我们现在没见性,我们的慈悲心是不是遍覆?是遍覆,是遍覆自己不知道,所以得不到受用。自性里的德能,哪有不遍覆的!这篇文字前面第三段给我们讲「示三遍」,我们讲得很详细,起心动念不论是善念、恶念,念头才动,这个念头就周遍法界。我们今天讲什么?思想波,现在不是讲波动现象吗?世间人只懂得光波速度快,电磁波一秒钟三十万公里,认为这是速度最快的,科学家不知道思想波,起心动念是思想,念头才一动就遍法界虚空界。所以这一个念,一个善念、一个恶念,立刻对上来说,跟一切诸佛菩萨起感应道交;下面讲,跟十法界一切众生,连山河大地、树木花草全都起了感应作用。为什么?它是自性,自性没有大小,自性没有内外,自性也没有形状,虽然现状形,形状是假的不是真的;自性没有时间,就是没有先后,才一动就周遍,这个我们要晓得。
它感应起不起作用?起作用,「出生无尽」,这是性德,像万花筒一样出生无尽。这个出生无尽很不好懂,我们用万花筒在里面得到启示,相信了,这是有道理。另外一个现象就是「包含空有」,佛门常讲「心包太虚,量周沙界」,这心量大。心包太虚是包空,量周沙界是含有,包含空有,整个宇宙没有一法能离开,统统包含,这什么?是自己一念。在现象上来讲,正报一毛端,我们这汗毛,毛端,尖端,在物质世界里面一微尘,现在讲基本粒子,都有这三种现象,这是高等科学。现在科学家虽然发现了基本粒子,发现了夸克,可是他不知道这个东西有三个特性。那就是周遍法界,一即一切,一切即一,一微尘里面有遍法界虚空界的资讯,有遍法界虚空界里面的状况。一微尘没有放大,外面的宇宙没有缩小,它居然是一样的,这是性德。因为整个宇宙是自性,一微尘也是自性,自性里面它的性质它就是这样的,圆满的,不可分割的。这是科学家没有说到,没有发现。
而且佛能告诉我们,谁能够进入微尘世界里头?你进入微尘世界,就是一微尘里面的世界,那个一微尘里面的世界又有微尘,那个微尘里头又有世界,重重无尽,这是自性,这不可思议!所以科学讲到究竟圆满,在《华严经》里头。《华严经》是佛成道最初讲的,二七日中称性而谈,把整个宇宙所谓诸法实相的真相全部说出来。这里头是圆满的科学,没有办法再发展,到极限、到圆满了,圆满的哲学。落实在众生界,落实在我们人间来推广,现在儒学讲推广,推广是什么?推广他不讲哲学、不讲科学,他讲伦理、讲道德、讲因果,只要这三样东西推广,社会就和谐,人们真正得到幸福、圆满。利根的人想再往上提升,哲学、科学帮助你提升。他用的方法妙极,完全用内功,不向外求,内功就是甚深的禅定、无尽的愿力。只有禅定没有愿力是小乘,禅定功夫加上愿力这是大乘菩萨。
所以,这个愿力也是称性的,叫『广大悲云』。佛经里「云」用得最多,这个字是表法的,大慈大悲。真有吗?像云一样。云是什么样?非有非无,你不能说它没有,你远看它有,现在我们坐飞机飞到里面去就没有了,告诉你非有非无。你说它有,自性清净心里确实没有;你说它没有,它见闻觉知真的存在,永恒不灭。见闻觉知,真心;受想行识,妄心,就是阿赖耶识,心现识变。所现所变都像云一样,你不能说它有,你不能说它没有。弥勒菩萨说得很好,他说这个现象极其微细,我们不晓得现在科学家怎么知道这种微细相,物质现象,近代科学家发现物质从哪来的?无中生有。他是在高度显微镜下看到的,还是用数学来推演出来的?大多数都是从数学推演,然后来证实。所以一般人说数学是科学之母,这个话是正确的。可是科学家虽然发现这桩事情,讲得不清楚。佛经上讲得清楚,极其微细,不可以执著,因为你执著念头才生,极其微细的执著念头生起来,实际上这个物质现象的生灭已经是无数次了。弥勒菩萨告诉我们,一秒钟一千二百八十兆的生灭,我们动个念头,你就知道它有多少生灭,所以不能够执著。
从这个事实真相我们才知道,诸佛菩萨,包括阿罗汉,甚至於把须陀洹都包括进去,这是真觉悟的人,他对於世出世间一切人事物没有对立的念头,没有控制的念头,更没有占有的念头,他得大自在;世间人是非要占有,非要控制,这错误的。不占有,我的生活怎么办?生活是自然的。你如果没有占有,你的生活是无比的快乐,为什么?你有多少,这是觉悟的人那不能说了,觉悟的人他所拥有是性德里拥有是圆满的。佛说一切众生皆有如来智慧德相,圆满的,智慧圆满;德能圆满,我们讲德行是圆满的,技能是圆满的,技能属於在德里头;相好就是福报,是圆满的,你没有一样欠缺。绝不是世间人所说的「贵为天子,富有四海」能比的,不能比,那是你的性德。
我们在凡夫位,迷失了自性,我们今天一切放下了,不敢放下,放下之后我明天生活怎么办?其实这个放下,我们没有把佛的意思真搞清楚,佛叫我们放下是心里放下,不是事上放下。事不碍,事事无碍,理事无碍,它没有障碍。什么东西发生障碍?心里才有障碍,外面境界上没障碍。所以外面境界有障碍的时候,你在内心里化解,外面就没有了,这是化解冲突的秘诀。我心里没有执著,心地里干干净净的,外面做的事情决定是如理如法。我们中国人讲合情、合理、合法,大公中正,你没有私心,你会做得很圆满,做得叫一切人看到了心服口服。没有支配的心,支配一切;没有占有的心,拥有一切,这叫真正福报,这个不造业。一有起心动念要控制,造业了,是做好事,好事里夹的有业在里头,那个业要受报,就这么个道理。所以佛教给我们,把世出世间一切法看作云,非有非无,非空非有,不能说它没有,它有现象;不能说它有,它没有本体,它了不可得。所以一切法看作云就对了,云在佛经里用得最多,叫大慈悲,遍一切,爱心遍一切。我们这些年来提倡的,讲慈悲有很多人不懂,又说这是佛教的,所以才变通用「爱心遍法界,善意满人间」。这一句最初我写的是「慈悲遍法界,善意满娑婆」,为了我们方便起见,我就改了,把慈悲改做爱心,把娑婆改做人间,这大家好懂。至少我们起心动念要从这里起步,我们的善意至少要遍满这个地球,为什么?这一次我们到地球上来!到地球上来,地球上所有一切的人事物我们统统都要关心,要用清净心、平等心来对待。《华严经》上是对法身菩萨讲的,这一切是遍法界虚空界,确实要有这么大的心量。
『舍身无量等刹尘』,身是帮助众生离苦得乐、破迷开悟的一个工具,你要懂这个道理,这是个工具,这个工具用它来帮助众生破迷开悟、帮助众生离苦得乐。这个工具用到,时间用久它会坏的,坏了再换一个,那就是舍身。随时可以舍身,随时可以得身,这个东西叫现身,我们讲应化,众生有感,佛就有应。佛菩萨的舍身,我们一般凡夫也看错了,认为一次生死是舍身。释迦牟尼佛过去在这个地球上出现,他出生了,七十九岁他走了,他舍身了,我们以为这是舍身。现在我们知道,舍身是什么?念念在舍身,不是一秒钟一千二百八十兆的生灭吗?生是现身,灭是舍身,你说是不是「舍身无量等刹尘」?这话是真的。刹尘,刹是佛刹,尘是微尘,就是佛刹微尘数生灭,这句话把真相说出来了,我们念念都是在生身舍身。这两个小时如果你们去算一算,你们数学好的你慢慢去算,一秒钟我们生身、舍身已经有一千二百八十兆次。所以这个身不可得,你要执著这个身就错了,大错特错,你怎么能得到?
身的现象如是,身外之物样样统统都如是,都是这个速度在生灭。所以身不可得,一切法不可得;不可得你想得它,你生烦恼,你错了,没人找你麻烦,自己找自己麻烦,所以不了解事实真相。觉悟了,天下本无事,什么事都没有。处理众生的问题的时候,你就真正站在客观的立场上。众生是迷在里头,他不知道,他在一切人事物里生起严重的分别执著,执著是见思烦恼,分别是尘沙烦恼,他生这个东西,不生智慧。你晓得我念念都在舍身,念念都在生身,生灭不住,生灭无常,前一念跟后一念不是一念。如果是一念,我们就不应该有生老病死的现象,就没有这个现象,那才叫一念,念念都一样,你就没有生老病死;你有生老病死,换句话讲,念念不相同。所以我们在讲席里给大家介绍,生灭的念头是一种错误的、虚幻的、相似的相续相,不是真的相续相。真的相续相,前面一个念跟下面一念相同的。前一念跟后一念不相同,你看那一念多短暂,一千二百八十兆分之一秒,不相同,大同小异,你看到这个相,这才叫看到事实真相。真的一点都不假,舍身无量等刹尘。
『以昔劫海修行力,今此世界无诸垢』,这是过去你看长时薰修,他修了多少年!海比喻深广无尽,劫是时间里面最长的,这个劫都是指大劫。大劫在佛法里面讲是世界的成住坏空,世界一个成住坏空是一个大劫,以这个来做时间的单位。「劫海」,那就说不尽了,我们通常讲无量劫来修行的功德、修行的成就。所以你在这个世界上,「无诸垢」就是今天讲的没有染污,垢是污染,无论是物质的污染、精神的污染你统统都不沾。能不沾,换句话说,你清净心常常现前,清净心是自性。这叫法身菩萨,应化在十法界也不染,为什么他不染?他知道相有性无,事有理无,空有不二,性相一如,所以他能随众生心,就随缘。《楞严经》上所说「随众生心,应所知量」,众生有感,自性就有应,所应的跟你的善根福德因缘一定是成正比例,不会有一点错误的。就像水实验一样,我们每个人都是用爱心来对这个水,水现的画面都很美,但是不一样,为什么?你爱心程度不相同。不但是几个人的爱心都不一样,就是自己,我前念爱心跟后念爱心也不一样,都是个爱心,但是成分不一样。所以它现的画面,你仔细去看,大同小异,道理在此地,哪有念头是一样的!到什么时候是一样的?没有念头就一样。所以佛佛道同,为什么?佛没有念头,等觉菩萨还有念头,他念头也不一样。这说得真是合情合理合法。这是讲菩萨,我们应当要记住、要学习的,下面说:
【谓众生妄执。念念迁流。名之为苦。】
把『苦』的定义说出来了,哪来的苦?哪里有苦?所以苦是无中生有,苦是自己找来的,外面没有,是你虚妄的执著。这个执著『念念迁流』,迁是变化,流是不停。执著是大乘教里面常讲的见思烦恼,见是错误的见解,思是错误的思想。佛在教学当中讲得很详细,错误的思想,欲界的、色界的、无色界的,总共八十八类,每一类就太多了,所以烦恼无尽,分为八十八种种类。错误的思想分做九地,三界九地,欲界算一地,色界四禅四地,无色界四空也算四地,总共九地,叫三界九地,每一地九品,八十一品,错误的思想。这个错误的思想归纳起来六条,叫六个根本烦恼,贪瞋痴这是前面三条,后面是慢、疑,最后一个是恶见。其实恶见就是见解的错误,所以思惑里头包括见惑,见惑不包括思惑,见惑里面只讲身见、边见、见取见、戒取见、邪见,这个五条是根本烦恼最后一个叫恶见,这是很坏的见解。
这是从哪里生的?从执著生的,你没有执著,这个东西都没有,它不是真的,它是假的。所以,佛在《华严》里面,你看看时时处处都在提醒我们要放下,放下什么?放下执著。放下执著,真放下了,你就证阿罗汉果。真的你转凡成圣了,小圣,因为比你高的,你的上面还有菩萨、还有佛,那是大圣,这小圣。虽是小圣,超越轮回了,超越轮回是自己的轮回没有了,六道没有了;众生还有,因为什么?他没有放下执著,所以他还有六道。如果这个阿罗汉,或者我们算大乘教,大乘教这是七信位的菩萨,他们跟阿罗汉断惑的层次相等,智慧不一样,大乘比小乘聪明多了。他一样有慈悲心,有缘的众生求他的时候他都有感应,他也会应身,回到六道里面来,就倒驾慈航回来了,回来帮助众生,众生苦,所以救苦救难。苦从哪里来的?苦从就是『妄执』、妄想,从这里来的。执著、分别,想前面加上个妄字,这提醒你、告诉你,虚妄的,不是真的。如果你一看到这个字,一下省悟过来,放下,就没有了。
所以凡夫成佛在一念之间,我们不能够轻视任何一个凡夫,不可以小看他,为什么?说不定他哪一天一下就悟了,就成佛了,我们怎么敢小看他?你看那个人土土的,乡下人,没有文化,惠能大师就是这种人。你看在黄梅八个月,谁瞧得起他?可以说没有一个人瞧得起他。大老粗一个,住在黄梅做义工,五祖忍和尚给他分配一个工作,厨房里面去破柴舂米。他是樵夫,砍柴的,破柴是他的本行,叫他干这个。五祖传法,言下大悟就他一个,连当时大家公认的五祖底下第一大弟子神秀,这大家公认的。神秀在那时候是五祖的助教,五祖的学生,学得不错,五祖把他提出来担任助教。所以一般人都认为五祖传法一定传给他,没想到传给惠能。这种示现教我们不要轻视别人,别人一旦开悟的时候,我们跟他是望尘莫及,你怎么可以轻慢别人?
所以断烦恼、证菩提、成佛道,与学不学不相干,你学得再多,如果你不肯放下,所学的变成所知障。佛讲障有两大种,两大类,一类是烦恼障,一类是所知障,就是你所学的你不肯放下,包括佛经。我们学的这些佛经、佛法,学了就要放下,就对了;如果你学了不肯放下,常常执著这个东西,坏了,就变成所知障。所以马鸣菩萨在《起信论》里面,《起信论》是大乘初学的课本,里面告诉我们学习的态度,这个很重要。他教这些菩萨们,听佛菩萨讲经说法要用什么态度?离言说相听,不要执著他的言论,不要执著,你可以听,体会他的意思,不要执著这个。文字呢?文字是语言的符号,不能执著言说就不能执著文字,你执著文字,那你也错了。所以,读经不要执著文字,听讲不要执著言说。我们老师以前教给我要听弦外之音,你才真听得出味道,他言语之外的意思,你要去体会这个,那叫会听,这头一个条件。第二个,离名字相去听,名词术语,就像众生、佛、菩萨,这都是名词,这名词术语是说话方便而建立,假的,都是假的,自性里都没有的。为了说话方便起见,造这些专有名词,这个名词里含一些意思你懂,这个讲学方便,这些名词术语不能执著。第三个,离心缘相,心缘相是你不能想他讲的意思,你一想就错了。所以这直接的,我们现在一般讲直觉,不可以用思想,你听懂了就懂了,听不懂就不懂。愈想就愈错,你把它想错了,为什么?他所说的是从自性里流出来的,你要是想它,你是用识心去学他自性里头,把他自性的东西全部歪扭了,就都错会意思了。所以你不能用思想。这也就是为什么佛说法不忌讳重复,我们中国是很讨厌重复的,中国的文字不喜欢重复,可是佛是无数次的重复。那就是说你一遍听不懂,不准你想,还有第二遍、还有第三遍,中国古人所谓「读书千遍,其义自见」,你被这个薰习,薰习久了就悟了。所以你不能想它是什么意思,它没有意思。
这是我早年讲经的时候常常说,古人经典里没有意思,没有意思它是活的,它里头有无量义。浅的人去听,他有理解一部分,浅的利益;程度深的人听,他听他得深的利益。所以,佛确实是一音而说法,众生随类各得解,都是得到正确的。你不用思考就得到正确的,你要想它什么意思,全搞错了,那你就不能够理解如来真实义,你是错会如来真实义,曲解如来真实义,这个我们不能不知道。所以你看马鸣菩萨教导我们听经、读经这三个诀窍,这是要懂得的,里头有真道理。我们学经教一部经,学一部经他学不厌,为什么学不厌?遍遍有新的心得、有新的悟处,它不是一个意思;如果它是一个意思的话,它永远不可能有第二个意思。所以你去看看现在,现在人写的文章,杂志也好、报纸也好,它就一个意思,一看的时候,它不能产生第二个意思,所以一遍就完了,它没有重复的能力。但是圣人经典不一样,不要说佛法,就是世法,我们看《论语》,看《孟子》,你从小学习,看到老、看到死都看不厌,什么原因?它里头有无量义,它不是一个意思。
不是一个意思,你怎么能讲?你怎么能解说?所以我们看到历代古人这些注疏,看古人注疏你就能够体会到那个时代的状况,为什么?那个时代人的见解,那个时代人的需要,你就看到了。汉朝人的注解,譬如《论语》,汉朝人注解,汉朝人需要那个说法、那个意思,唐人的注解适合於唐朝的。这些东西都可以做参考,你看每一代每一代它的社会状况、实际上的需要。那你就晓得,到今天有今天的讲法,今天的讲法没有离开古人的讲法,就像一棵大树一样,它年年生新枝,新枝生在老枝的上面,年年开新花、年年有新的叶子,万古长青,不离根本。所以本文,那是根本,每个朝代注疏是枝叶,你统统都了解到了,你能融会贯通今天应该怎么说,活的,它不是死的。佛法如是,世间这些经典亦复如是。
我跟我们佛门同学们常常讲,我就举儒家四书这个例子,特别是《论语》,因为夫子说得很好,他把他一生治学的态度说给我们听了,他说他一生「述而不作,信而好古」。这个态度好,好在哪里?完全随顺性德,老实人。这两句话就是说明,夫子一生没有自己的创造,没有自己的发明,没有创新,他所学的、所修的、所教的、所传的,全部都是古人留下来的,好古!他对古人东西相信,一点怀疑没有,依教奉行;自己依教奉行,也是这样教人家依教奉行,世世代代相传。即使从汉、南北朝、唐宋元明清,世世代代相传,一棵树上长的这些枝芽,没有离开根本,都是正确的,没有离开「述而不作,信而好古」。所以世世代代这些成就的,我们讲文人、哲人、圣人、贤人,都是这个态度。后人讲的有跟前人不同,有新发明的,那个新发明是从老的枝干生出来的,它没有离开老的精神,没有离开老的原则;推陈出新,那个新没有离开老的,没有离开旧的,所以它不出毛病。就是我们今天讲良性的发展,它不会出问题,真能解决问题,能融会贯通。古今贯通了,横的,世界各种不同文明贯通了,它是一体。现在人标新立异,不相信古人,自己要创新,自己要发明,把地球搞得乌烟瘴气。科技是最显著的,中国不能说没有科技,有,中国科技是随顺性德的。
所以真正认识中国文化,你会热爱这个文化,你晓得这个文化不独是中国的,这是全人类的,这是遍法界虚空界的,太伟大了。我们中国古圣先贤从哪里得来的?从定中得来的。中国的传统教育从小就要教小孩能定下来、能守规矩;现在的教育要教小孩活泼,活泼表现出来是心浮气躁。心浮气燥,关於伦理道德的东西他没有办法吸收,他所吸收的就是今天所谓垃圾文化,他吸收这个。正面的东西他不能吸收,反面的东西他都学会了,则产生现在许多社会问题。所以苦从哪里来的要知道。
我们再反观孔孟,他们过的是平民生活,并不富有,生活勉强能过得去。而孔子弟子当中,诸位晓得的颜回是最贫穷的。可是贫对生活有没有妨碍?不妨碍,贫而乐,夫子对他赞叹。乐从哪里来?「学而时习之,不亦说乎」,那个喜悦是内心里面生的,不是外头来的,内心里面生喜悦。佛的生活比孔、颜有过之而无不及,孔、颜还有个房子住,虽是很简陋的,还有个房子。释迦牟尼佛一生没有房子,晚上住在哪里?大树底下,树荫下打坐休息,没有躺在地上睡觉的,一生是这样;吃饭外面去托钵,日中一食,一天吃一餐,过这样的生活。所以在物质上生活比孔子还要简单,快不快乐?快乐,法喜充满。夫子是不亦悦乎,佛是法喜充满,佛比孔子也过之,也超过。过日中一食、树下一宿这种生活,我们能够体会到身体健康,不健康,这种生活不能过。我们现在如果是到树下去一宿,第二天可能就进加护病房,身体不如人家!佛居然到老都不衰,你看,七十九岁他还是树下一宿。七十九岁走的,过世是在双树间,树林里面,没有住在房子里。
这是佛告诉我们,真正幸福美满的人生在哪里?你看佛那个样子,那真正幸福美满;就是说,世间所有这些欲望统统放下,他生活在智慧里头、生活在道德里面、生活在大自在里面,法喜充满,这是真正究竟人生最高的享受。我们中国人常说,「人到无求品自高」,他对於这个世间没有丝毫希求,教化众生、帮助众生,不希求众生的回报。所以对於佛的供养,佛只收四种,第一个出去托钵,托钵人家供养,这是接受的,接受这一钵饭供养;衣服穿破了,人家送一件衣服,这个接受;生病的时候接受医药,睡觉的时候接受一个卧具,实际上他那个卧具,就是在树林底下打坐垫在下面的,那是一块布。一切随缘,没有攀缘的念头。
佛法传到中国来,中国的气候跟印度不一样,印度是热带,三衣一钵够了,在中国不行,中国必须要四季衣裳。我们晓得佛法最初来到的时候,那个时候东汉的首都是洛阳,第一个道场是白马寺,洛阳的气候四季分明,所以必须要有春夏秋冬的衣裳。佛教不保守,非常开放,到中国来,就中国化了,完全随顺中国人的生活方式,饮食起居完全随顺中国人,这才能融洽,不执著。基督教也是唐朝时候传到中国来,在中国一直不能够兴起来,原因在哪里?它执著,一定要建西方式的教堂,我们中国人一看,那是洋鬼子,他就不愿意进去。佛法懂得,到任何地方一定要懂得本土化、现代化,所以它传播的就非常快速。现在我们把它忘掉了,我们有很多法师到美国去盖寺庙,盖中国宫殿式的,所以不兴旺,当地人不进来。一看,这是别人的文化,所以他不愿意进来。我们明白这个道理,所以我们在美国建的道场是买人家的房子,买的是谁的?太空总署的。冷战结束之后,太空总署搬到佛罗里达去了,它在达拉斯有一栋办公大楼,很便宜的,我们把它买过来,我们把那个做道场不是很好吗?现代化的。而且里面我们供的佛像,油画的,本来我是想,那油画是在台湾带过去,希望在台湾画三张佛像,阿弥陀佛、观世音菩萨、大势至菩萨,都画美国人的面孔。一挂到那里去,他一看,这是我们美国人,亲切!我有这个念头。可是有一天人家送了三张油画过来,送来就走了,不知道谁送来的。我打开一看,阿弥陀佛是印度人,观世音菩萨是中国人,大势至菩萨是美国人,我说也不错。这三张佛像就现在供在达拉斯的佛堂里面,有一个美国人,大势至菩萨是美国人。所以佛教真的传到美国了,以前不算,以前全是中国人的佛像,一看觉得格格不入。
我在迈阿密讲「认识佛教」,那天听众,当地美国人很多,我就告诉他们,佛教没有传到美国来。他们很惊讶,佛教传到美国差不多将近一百年,你怎么说没有?我就问他,哪个佛像是你美国人的面孔?哪个菩萨像是你美国人的面孔?他们就呆了。佛教传到中国来,你看佛像不是印度人的面孔,是中国人面孔;传到日本的时候,你看现在日本的佛像是日本人的面孔;传到泰国是泰国人的面孔,传到西藏是西藏人的面孔,没有美国人的面孔。他才恍然大悟。所以说在美国是一定要造美国人的面孔,佛是应以什么身得度就现什么身,佛不是有一定的身相,「随众生心,应所知量」,这是佛经上讲的,他是随从众生的爱好、喜爱。所以我说全世界的宗教全是佛教,应以基督身得度者,即现基督身而为说法,那不就是基督教吗?应以阿訇身说法者,即现阿訇身而为说法,那不就是伊斯兰教吗?全都是的,观世音菩萨三十二应,随类化身。
我跟大家常常在一起,宗教我们谈得非常融洽,真神只有一个,每个宗教都说是我们宗教的神,没错,都是。但是佛教里没有讲神,佛教讲法性、讲自性,宇宙是心现识变,那就是创世主,佛家讲法性,你们讲神,其实一桩事情。我跟宗教们接触,当初以为还要用很多精神、时间去辩论,结果没想到很容易,我一说他们都接受了。我说你们相信不相信这个真神有圆满的智慧?相信,不怀疑;你们能不能相信这个真神他有神通,他能变化很多不同的身?相信。那问题解决了,这个真神在中国就变成孔子、孟子,在印度就变成释迦,在阿拉伯就变成穆罕默德,在欧洲就变成摩西、变成耶稣。他们一听有道理,就是一个真神,所以我们不能够互相毁谤,互相毁谤就互相毁谤真神了,所以应当是一家人。所以,我提出全世界宗教是一家人,没有经过辩论,很容易接受,宗教很容易团结,不难!然后再细细去看看所有宗教经典,实在讲,十之七、八相同,目标相同、方向相同,用世俗的话讲,都是劝人为善,都是讲伦理、道德、因果、哲学、科学。往上讲,哲学、科学,有的经典讲得透彻,有的讲得不够透彻,这个里面有等差,但是从伦理、道德、因果上讲没有差别。
今天要救这个世界,应当知道从团结宗教开始,和谐世界可以落实,这个不是理想,能做得到。团结宗教不是难事情,这里头难难在什么?你必须要去学习,你要理解、要认识它。你不认识它,你跟它相处就有困难;你了解它、认识它,跟它做朋友一点都不困难。要了解就得要学习,认真的学习,不可以把它看成外道,那你就自己造成障碍了。我们佛弟子研究各种不同宗教,要用个什么态度?佛菩萨在各种宗教现身,你看他用什么方法教那些不同文化的人,你吸收这个智慧,这就对了,那统统是佛菩萨的化身。就跟中村康隆,我第一次跟他老人家见面的时候,他今年前个月过世了,两个月前,一百零三岁,这是日本的一个高僧。我跟他讲团结宗教,他就告诉我,全世界所有宗教创始人全是观世音菩萨的化身。真的,一点都不错,他马上就接受了。他的弟子桥本,这一次还给我寄一本书来,告诉我,老和尚一生没有说过这个话,今天跟你见面说出这个话,所有宗教创始人全是观世音菩萨化身。有道理,观世音菩萨三十二应。
所以在佛法讲的,「十方三世佛,共同一法身,一心一智慧,力无畏亦然」,《华严经》上说的,所有一切全都是佛菩萨化身。於是我们对所有宗教他们所崇拜的这些神明,我们都尊敬,没有毁谤,没有轻视;他们的经典我们尊重,我们认真学习,绝对不把它看作是外道经典,不可以有这种态度。这个态度的时候,你自己就有障碍,就有分别执著。把它看作是佛在那个地方教化众生,他讲的一些理论跟方法,我们去学习,学习之后我们也能化身。所以我过去我也讲《新旧约》,我也讲《古兰经》,他们听了之后欢喜。他说没有想到,和尚也会讲《圣经》,和尚也会讲《古兰》,讲得还听了很欢喜,没有排斥。所以真的是一家人。
由此可知,苦是从迷里面产生的,迷了,你才会有妄想分别执著。这个妄想分别执著坚固支持它,你不肯放弃,就是「念念迁流」,愈来愈苦。你看我们从学习《华严》里面体会到的,从实报庄严土起了分别,就堕落到方便有余土,这苦了;方便有余土里头再生起执著,就堕到凡圣同居土,就六道轮回。向上去没有善恶,方便有余土有染净,没有善恶;六道里面有善恶,善感三善道,恶感三恶道。六道从哪里来?六道是你的执著变现出来的,你没有执著就没有六道;你没有分别,就没有四圣法界,就没有方便土。只要你肯放下,妄想分别执著统统放下了,你就回到实报庄严土。释迦牟尼佛是实报庄严土里的人,惠能大师也是实报土里的人,示现在我们人道,理事我们都得清楚。
【菩萨教令了蕴空寂自性本无。故云离苦。】
菩萨到世间来干麻?教化众生,帮助众生明了五蕴是『空寂』的。《心经》上不就是第一句话就说出来了吗?「观自在菩萨,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,照见五蕴皆空」。五蕴是什么?五蕴是构成十法界里头五个条件,色是物质,物质不存在,物质不是真的;受想行识是精神,在佛法讲是心法,物质在佛法说色法,色法跟心法,心法也不存在。自性里面本来没有这个东西,叫『自性本无』,自性才是真正的自己,自己的真心、自己的本性,里面没有五蕴。《心经》上说得清清楚楚、明明白白,「照见五蕴皆空」,然后告诉你「色即是空,空即是色,色不异空,空不异色,受想行识亦复如是」,全是从自性里面变现出来的,心现识变。你要是在这里彻底了解,苦就没有了,为什么?不再执著色空二法是真实的,知道这两种都是虚幻不实,是从妄想里面变出来的。没有妄想就没有色空,那是什么个状态?佛法里说出来了,佛法说的是原本的样子,叫大光明藏,是一片光明。在净土里面讲,常寂光净土,它光明,寂是空寂,它这里头什么都没有,精神、物质都没有,一片光明。这是你的自性,这是禅宗所说的「父母未生前本来面目」。
宇宙是从这变现出来的,自己身命也是从这变现出来的。怎么变现出来?起心动念。我们这第二段不讲起二用吗?一起心,物质的世界现前,宇宙现起了。宇宙从哪来的?从起心。不起心的时候不是没有宇宙,有宇宙,不现,在大光明藏里头,不现,不是没有。六祖惠能大师见性的时候,说「何期自性,本自具足」,具足这宇宙,具足生命,具足这个,具足,不现;但你一起心,宇宙就现出来了。所以佛讲隐显,像我们看电视频道,不按频道的时候不能说它没有,有,不现,一按频道就有了。这一按频道是因,现出来是果,所以因果是从宇宙开端的时候,因果就有了,因果不空。你只起心,物质世界现前;动念,自己现前了。我从哪来的?一动念,自性里头就现我,就这么回事。起心动念,起二用,就是依正庄严,正报不是指别人,正报是指自己,自己之外全是依报;依报里头,依报就是环境,有人事环境、有物质环境,都是依报。依正庄严哪来的,这说得多清楚!
可是依报跟正报的功能都不可思议,为什么?它周遍,依正后面讲三种周遍,第一个周遍法界,跟整个遍法界虚空界息息相关,从来没有中断过。第二个现象就是出生无尽,依报出生无尽,正报也出生无尽,所以很难体会,我用万花筒做比喻。万花筒里面,你看这里面现象,真的出生无尽,实际上不就几个不同颜色的碎片而已。你这一转动,千变万化,找不到两个相同的,这出生无尽。正报出生也无尽,那就是你在十法界里头来回,我们讲六道轮回。你证到果的时候,愈往上去,你的生活空间愈大,遍法界,就像诸佛菩萨一样,众生有感你就有应,你就现身,你现无量无边的身,同时现、先后现都可以,得大自在。物质的世界,山河大地,千变万化,这出生无尽。
后头不要忘记,心量大,心包太虚,量周沙界,所以它是含容空有。心包太虚,空包了;量周沙界,现象包了,空有都包了,这是你的自性,你本来就是这样的。佛教给我们教什么?教我们回归自性。迷了之后,无量无边的法界变成现在生活的小圈圈。有人坚固执著,实在讲两个人都不能相容,夫妻还天天吵架,还要闹离婚;迷得更深的,自己跟自己还要吵架,他没办法,那就迷得太深,太可怜了。苦这么来的,你明了之后就乐了,你把它放下了。这是菩萨,就是自性,自自然然应一切众生之感,众生有感,菩萨就有应。应了干什么?应了就是帮助他认识宇宙人生的真相。所以,教学终极的目标就在此地,真正帮助你究竟离苦,得究竟之乐。下面大师假设一个问答:
【问。众生无边苦业无边。云何菩萨而能普代众生受苦。】
众生无边,苦是果,苦果无边,业是造不善业,造这个业无边,感得无边的苦果,菩萨怎么能够普遍代众生受苦?这问题问得好。下面贤首国师的答覆:
【答。菩萨代众生受苦者。】
这是从人的眼光来看,实际上菩萨他已经无我,他哪有我?哪里会有代苦?他只有应,众生有感,他只有应。可是在凡夫总是执著,他代我们受苦,我们要感恩。所以这个都是让你、帮助你把性德显示出来。
【由大悲方便力故。但以众生妄执。不了业体从妄而生。无由出苦。】
这是先把众生苦的来由说清楚了。菩萨有『大悲方便力故』,我们这个地方讲的四德就是大悲方便,这四条具体把菩萨大悲方便显示出来,这是能代。『但以众生妄执』,妄想分别执著,这两个字里头含这个意思,中国古人言语简单绝不罗嗦,所以你看到「妄执」,你就想到妄想分别执著。不了解、不明了『业体』,一切众生作福、造罪、作善、作恶,那个体性是空寂的,都是从妄想分别执著而生的;没有妄想分别执著,哪有这个东西!妄想分别执著全是假的,都不可得,它只是个抽象概念而已。你要是以为这个东西真的,坚固执著不肯放,那好了,六道轮回的苦你永远出不去,苦是这么来的。我们用了三种颜色,这个地方,我们用这个来代表妄想分别执著,这个在科学里面讲三原色,黄色、蓝色、红色,三原色。我们把黄色代表妄想,蓝色代表分别,红色代表执著,现在凡夫这三种统统都有、统统具足。我们把眼睛代表自性、法性,外面万物是法相。现在我们有这么一些东西遮住,这就迷了自性,外面法相全变质,就看不见了,变质了,这是什么?这六道凡夫,业障这么重。阿罗汉比我们聪明,阿罗汉去掉一种,执著放下了,所以他只有妄想分别。这个我们看看像戴太阳眼镜一样,还能看得见,这是阿罗汉、辟支佛,是在这个境界里头。再要把分别放下,我对於世出世间法一切都不分别了,他还有妄想,那就像这样,这是菩萨,这就看得很清楚了,对外面境界非常清楚。如果妄想也放下,就没有了,这就叫本来是佛,你成佛了,你本来是佛。
这三个东西是虚幻的,不是真的,譬如我们在凡夫三个都有,它有没有染污我们的眼睛、自性?没有,自性清净圆明体没有受染污。外面的法相,遍法界虚空界有没有受到染污?也没有。这个东西只是抽象概念而已,你以为它有,好,这个念头就起了作用,你的苦就从这里来。你要是晓得,妄想分别执著,所以佛好,再加个妄,你那个想是妄想,那不是真的,你知道是妄,你就应该放下;分别?分别是从妄想生的,叫妄中之妄;执著是从分别生的,那是又加一层妄,三层妄。你为什么不把它丢掉?你为什么要执著它?糊涂,迷惑颠倒!所以我们用幻灯做了一个光碟,「凡圣迷悟示意图」,我们就用三片,反覆让你看,你要看懂了,你会觉悟,你会真正把这个事实真相明白过来。佛法千经万论、千言万语就说这桩事情,觉悟,你就回头,你真的离苦得乐了。所以了解,离苦得乐在佛法有方法,底下讲的:
【菩萨教令修止观两门。】
『止』是放下,『观』是明了,这话说得容易,做起来难。你叫放下,我为什么要放下?我放下有什么好处?我不放下有什么不好?问这个。所以我在初学佛的时候,章嘉大师教我看破放下,看破在前面,放下在后面。看破那就得要学经教,把这些道理、事实真相慢慢的搞清楚了;不是自己真搞清楚了,是听那个明白人讲清楚了。佛放下了,菩萨放下了,他们放下之后把他们的经验说给我们听,我们明白了,我们从这里看破才真正肯放下。方东美先生把佛法介绍给我,我对老师尊敬,能够接受老师的教诲依教奉行。遇到章嘉大师之后,这是个专门学佛的,方先生是兼带的,他是学哲学,「佛经哲学」是他的一个科目,他不是专搞佛学的。遇到章嘉大师,这是专门学佛的。我第一桩事情向他请教的,就是我知道佛法殊胜、佛法非常好,有没有什么方法教我很快契入?我跟大家讲过,头一天见面我这个问题提出来,他老人家看我看了半个小时,我们眼睛对眼睛,一句话不说看了半个小时。这是我从来没有过这个经验的。以后学佛,学了二、三十年才恍然大悟,他为什么不说,要看我半个小时?原来他是要看我把心定下来,真正到心平气和他才告诉你。为什么?我们年轻,心浮气躁,心浮气躁告诉你没用,你虽然听懂了,耳边风,出门就忘掉了。所以一定要叫你整个情绪稳定下来,意志集中,再给你讲。讲的话很少、很简单,一辈子不会忘记。可是这句话是不是真听懂了?顶多懂一半,到什么时候才真正懂?学了五十年之后真懂了,才真明白了。五十年是,功夫在五十年前老师这一句话,这不是容易事情。
所以,他叫我静下来半个小时讲给我听,是有道理的,这是佛门的教学法,这在全世界学校里学不到的。我们一问老师,老师马上就答覆,给你说上十分钟、二十分钟,说了很多话,最后你什么也得不到。像我第一天跟章嘉大师见面两个小时,只说几句话,句句你一生都忘不掉,这教学成功了,这真智慧,绝对没有废话,没有一个字是废字。我很幸运,一生遇到这样的一个高人,完全讲真的,没有讲假的。我们年轻,好奇,听说活佛是转世的,我就问他老人家,我说你老人家是不是真的转世的?他告诉我,他说四大活佛转世,大概在前面三世真的,他说四世以后就靠不住。他是好像第十六世,这靠不住了。这里头有道理,我们现在学大乘学这么多就明白了,佛菩萨转世是众生感应,众生没有感的时候,他怎么会来?来是来,来你不知道,他随类化身,他不以佛的身分;要用他这个身分,众生有福、众生好学,他才会示现这个身,否则的话他不会现这个身的。
他说但是一旦这个灵童被选出来,他有机会受到最好的教育,教里面高僧大德都来教这个学生,都来辅助他,他有这么样一个机会。就像从前的皇子、太子一样,被选来做继承人的时候,是国家第一流道德、学问最好的来教你,你有这个机会。只要你自己真正肯学,你一定会成就。你看讲的是合情、合理、合法,真有道理。我们听了老师这个讲解之后,实在讲现在这个世界民主社会,民主跟君主,我们自自然然就选择君主,为什么?君主,皇太子他受过最好的教育;你现在选举出来总统,他没受过,他受的是普通一般教育,那个不一样。所以,皇太子如果接受国家有道德、有学问人经过他们的调教,一生信受奉行,好皇帝,好领导人。我们一般老百姓所挑选的不如帝王挑选的,他真是为国为民,纵然是私心私天下,他也为保全他的地位,保全他世世代代传下去。他要没有最好的继承人,就会被别人推翻,政权被人取而代之,必须要培养一流的人才。所以我的一生赞成君主,我不赞成民主,我觉得君主比民主好。这是什么?受教育不相同,这是从机会上来讲的时候不一样。下面说:
【菩萨教令修止观两门。心无暂替。因果丧亡。苦业无由得生。但令不入三涂。名为普代众生受苦德也。】
这真的不是假的,所以代众生受苦是帮助众生,把众生从三途拉出来,虽然他不能出离六道,他绝对不堕三恶道,这个功德就不得了。在现前这个社会这种状态之下,我就想到怎么办法?把三途众生,已经堕落三途了,我们没有能力把他救出来;现在造三途的业因,还没有落三途的,我们有办法帮助他,那就是老人。如何把老人福利事业做好?让老年人在晚年享受,他一生会认为,这是我一生当中最幸福、最快乐的晚年,他没有怨恨就不堕三途;老年人心不平,有怨恨、有不平,死了个个堕三途。把老人照顾好,让他晚年享乐,在物质生活,特别是精神生活。所以老人,我们不要做老人公寓,是老人公寓,不要有「老人」这两个字。所以云南熊局长到这里来,我就跟他谈,我们在那边做安老、养老、育幼,做这个事情,这都是把人从三途救出来。老人有幸福的晚年,建老人山庄,「鸡足山庄」,在大理就是做,它那是苍山,「苍山山庄」、「洱海山庄」,这就是养老院,也是老人大学,让他能够在那里接受到很好的传统伦理教育。旁边办小学,小学育幼,让小孩从小接受伦理、道德、因果教育,他将来长大了不去造罪业,那也救了他。所以这两桩,是代众生苦的大事业!我们想到的,年岁大的人常常会有小毛病,旁边要做个医疗中心,就是小医院。有个小医院,他就不会生病,为什么?他不想病,有病不要紧,医院在旁边;如果没有医院,他就想万一我生病怎么办,他想病,病就来了,一切法从心想生。让他不要有这个想法,我旁边有医院,中西医都有,他就少生病。这就是真正代众生苦,我们用这个方法来做,这是社会上大家都欢迎的,而且都感觉得非常需要。今天时间到了,我们学习到此地。
诸位法师,诸位同学,请坐。请看「修华严奥旨妄尽还源观」,我们从第四段,第四小段,四段里面四德末后的一段,「普代众生受苦德」。前面我们学到「救赎一切受苦众生要令得乐」,后面还有一句非常重要:
【尽未来际心无退屈。不於众生希望毛发报恩之心。】
这个事情很难做到。为什么不希望众生报恩?这个道理要懂。菩萨做这些事情,我们知道这是自性的本能,自性本具的德行。佛在经上常讲这桩事是法尔如是,法就是这个现象,本来就是这个样子;尔,本来就是这样,你见性的时候,你一定是这样的,这叫自性性德。如果求众生有报恩的心、有回报的心,你们想想看,你们是不是又生起了妄想分别执著?这个念头一生起来,你马上就堕落了,你又堕到六道里当凡夫。凡夫有希望报恩之心,不但佛没有、菩萨没有,阿罗汉都没有。我们要从《金刚经》的经文上来看,你就更能体会到,连须陀洹都没有,为什么?须陀洹无我了,三界八十八品见惑断尽了,见惑就是错误的见解,错误见解没有了才证得须陀洹果,小乘一年级,这初入学,他得有这个条件才行。
八十八品这就是三界里面错误的见解,佛为了教学方便起见,把它归为五大类,这就好说了,否则的话太多了难讲。这五大类头一条是身见,执著身是我;换句话说,入佛门的条件,首先要把这个错误观念放下。大乘教常讲身不是我,我们在外面应酬要不要说这个身是我?要说,不说怎么?不说别人觉得你很怪,他听不懂你的。那个说是随顺众生说,你说这个是我,我也说这个是我;你执著这个是我,我不执著,我知道这个不是我,所以这叫善巧方便,决定不能执著。执著我,什么毛病都从我产生了,头一个自私自利,自大狂妄、贪瞋痴慢,不都起来了吗?我要没有了,这些东西都没有了。所以这是佛法小乘入门第一个条件,大乘入门也是第一个条件。大乘我们在《华严经》上看到,《华严经》上菩萨位次一共是五十五个位次,前面十信位就像是佛教的小学,十住位是佛教的中学,再往上十行、十回向,这佛教的大学,十地是佛教的研究所,不断向上提升。进入佛教小学一年级,初信位的菩萨,初信位菩萨在断烦恼的功夫上来讲,跟小乘须陀洹平等;也就是说,必须把三界八十八品见惑统统放下,你才入佛门。
大乘初信,小学一年级;小乘,四果四向里头的初果,都是一年级。大小乘实在讲是根性不相同,大乘人起心动念是利他的,小乘人起心动念是自利的,差别在这里,断烦恼是相等的。所以小乘虽断烦恼,断得是拖泥带水不干不净,为什么?见解、心量不够大,不能跟性德相应,差在这个地方;也就是智慧不相同,大乘人智慧高,你看德行是平等的,这一点很重要,德行平等,智慧有高下。所以没有希望,就是须陀洹救度一切众生,都没有希望众生报恩的心,这个念头没有,认为这个事情是自然要做的、应该要做的。众生在凡夫位上,他迷失了自性,所以圣人,世出世间圣人要教导这些迷失自性的众生要懂得报本反始,知恩报恩。阿罗汉、权教菩萨们虽然他们没有离开六道,在天上人间修行,教化众生,提升自己的灵性,要给一切众生做出最好的榜样,就是自己要做出知恩报恩的榜样,教化众生的。心里面?心里面是痕迹都不著,学习放下分别执著,你才能不断向上提升,道理在此地,你的心才会清净。清净心跟自性就相应了,自性本来就是清净圆明体,不能有丝毫的希求。有希望就会有失望,有得就会有失,没有得失。
帮助众生,能帮多少那是众生的缘分,不在佛菩萨,是众生的善根福德因缘。众生善根深厚,过去生中生生世世积功累德,这一生当中因缘殊胜,我们讲得佛菩萨加持。这些话都是善巧方便,是不是真得佛菩萨加持?不能说真也不能说假,为什么?加持这个事情是自己的善根福德现行,与佛菩萨感应道交,是这么回事情。所以诸位看江本博士的水实验,我们以善心对待这一杯水,水的结晶呈现那么美,是不是水加持我们?不是的,是自自然然的感应,是这么回事情。可是我们教化初学,那就要讲这是佛力加持,为什么?帮助他生起恭敬心,对佛生起恭敬心。恭敬心是性德,这个性德他现在迷了,把性德丢掉了,不知道恭敬,我们要帮助他把这性德找回来。所以要跟他讲知恩报恩,要跟他讲佛菩萨加持,使他对佛菩萨生起感恩的心,是这个意思。佛菩萨决定没有一个念头希望众生来感恩、来报恩,没这个念头。这些道理要懂,我们在日常生活当中灵活运用,那叫善巧方便。心地?心地是一尘不染,永远保持清净、平等、正觉,慈悲心是自然流露出来。下面大师引用《华严经》上一段经文:
【华严经云。广大悲云遍一切。舍身无量等刹尘。以昔劫海修行力。今此世界无诸垢。】
这是《华严经》上的一首偈。『广大』,这是称赞,称赞什么?称赞自性里面本来具有的慈悲,大慈大悲。慈悲心确实是遍覆法界虚空界,我们现在没见性,我们的慈悲心是不是遍覆?是遍覆,是遍覆自己不知道,所以得不到受用。自性里的德能,哪有不遍覆的!这篇文字前面第三段给我们讲「示三遍」,我们讲得很详细,起心动念不论是善念、恶念,念头才动,这个念头就周遍法界。我们今天讲什么?思想波,现在不是讲波动现象吗?世间人只懂得光波速度快,电磁波一秒钟三十万公里,认为这是速度最快的,科学家不知道思想波,起心动念是思想,念头才一动就遍法界虚空界。所以这一个念,一个善念、一个恶念,立刻对上来说,跟一切诸佛菩萨起感应道交;下面讲,跟十法界一切众生,连山河大地、树木花草全都起了感应作用。为什么?它是自性,自性没有大小,自性没有内外,自性也没有形状,虽然现状形,形状是假的不是真的;自性没有时间,就是没有先后,才一动就周遍,这个我们要晓得。
它感应起不起作用?起作用,「出生无尽」,这是性德,像万花筒一样出生无尽。这个出生无尽很不好懂,我们用万花筒在里面得到启示,相信了,这是有道理。另外一个现象就是「包含空有」,佛门常讲「心包太虚,量周沙界」,这心量大。心包太虚是包空,量周沙界是含有,包含空有,整个宇宙没有一法能离开,统统包含,这什么?是自己一念。在现象上来讲,正报一毛端,我们这汗毛,毛端,尖端,在物质世界里面一微尘,现在讲基本粒子,都有这三种现象,这是高等科学。现在科学家虽然发现了基本粒子,发现了夸克,可是他不知道这个东西有三个特性。那就是周遍法界,一即一切,一切即一,一微尘里面有遍法界虚空界的资讯,有遍法界虚空界里面的状况。一微尘没有放大,外面的宇宙没有缩小,它居然是一样的,这是性德。因为整个宇宙是自性,一微尘也是自性,自性里面它的性质它就是这样的,圆满的,不可分割的。这是科学家没有说到,没有发现。
而且佛能告诉我们,谁能够进入微尘世界里头?你进入微尘世界,就是一微尘里面的世界,那个一微尘里面的世界又有微尘,那个微尘里头又有世界,重重无尽,这是自性,这不可思议!所以科学讲到究竟圆满,在《华严经》里头。《华严经》是佛成道最初讲的,二七日中称性而谈,把整个宇宙所谓诸法实相的真相全部说出来。这里头是圆满的科学,没有办法再发展,到极限、到圆满了,圆满的哲学。落实在众生界,落实在我们人间来推广,现在儒学讲推广,推广是什么?推广他不讲哲学、不讲科学,他讲伦理、讲道德、讲因果,只要这三样东西推广,社会就和谐,人们真正得到幸福、圆满。利根的人想再往上提升,哲学、科学帮助你提升。他用的方法妙极,完全用内功,不向外求,内功就是甚深的禅定、无尽的愿力。只有禅定没有愿力是小乘,禅定功夫加上愿力这是大乘菩萨。
所以,这个愿力也是称性的,叫『广大悲云』。佛经里「云」用得最多,这个字是表法的,大慈大悲。真有吗?像云一样。云是什么样?非有非无,你不能说它没有,你远看它有,现在我们坐飞机飞到里面去就没有了,告诉你非有非无。你说它有,自性清净心里确实没有;你说它没有,它见闻觉知真的存在,永恒不灭。见闻觉知,真心;受想行识,妄心,就是阿赖耶识,心现识变。所现所变都像云一样,你不能说它有,你不能说它没有。弥勒菩萨说得很好,他说这个现象极其微细,我们不晓得现在科学家怎么知道这种微细相,物质现象,近代科学家发现物质从哪来的?无中生有。他是在高度显微镜下看到的,还是用数学来推演出来的?大多数都是从数学推演,然后来证实。所以一般人说数学是科学之母,这个话是正确的。可是科学家虽然发现这桩事情,讲得不清楚。佛经上讲得清楚,极其微细,不可以执著,因为你执著念头才生,极其微细的执著念头生起来,实际上这个物质现象的生灭已经是无数次了。弥勒菩萨告诉我们,一秒钟一千二百八十兆的生灭,我们动个念头,你就知道它有多少生灭,所以不能够执著。
从这个事实真相我们才知道,诸佛菩萨,包括阿罗汉,甚至於把须陀洹都包括进去,这是真觉悟的人,他对於世出世间一切人事物没有对立的念头,没有控制的念头,更没有占有的念头,他得大自在;世间人是非要占有,非要控制,这错误的。不占有,我的生活怎么办?生活是自然的。你如果没有占有,你的生活是无比的快乐,为什么?你有多少,这是觉悟的人那不能说了,觉悟的人他所拥有是性德里拥有是圆满的。佛说一切众生皆有如来智慧德相,圆满的,智慧圆满;德能圆满,我们讲德行是圆满的,技能是圆满的,技能属於在德里头;相好就是福报,是圆满的,你没有一样欠缺。绝不是世间人所说的「贵为天子,富有四海」能比的,不能比,那是你的性德。
我们在凡夫位,迷失了自性,我们今天一切放下了,不敢放下,放下之后我明天生活怎么办?其实这个放下,我们没有把佛的意思真搞清楚,佛叫我们放下是心里放下,不是事上放下。事不碍,事事无碍,理事无碍,它没有障碍。什么东西发生障碍?心里才有障碍,外面境界上没障碍。所以外面境界有障碍的时候,你在内心里化解,外面就没有了,这是化解冲突的秘诀。我心里没有执著,心地里干干净净的,外面做的事情决定是如理如法。我们中国人讲合情、合理、合法,大公中正,你没有私心,你会做得很圆满,做得叫一切人看到了心服口服。没有支配的心,支配一切;没有占有的心,拥有一切,这叫真正福报,这个不造业。一有起心动念要控制,造业了,是做好事,好事里夹的有业在里头,那个业要受报,就这么个道理。所以佛教给我们,把世出世间一切法看作云,非有非无,非空非有,不能说它没有,它有现象;不能说它有,它没有本体,它了不可得。所以一切法看作云就对了,云在佛经里用得最多,叫大慈悲,遍一切,爱心遍一切。我们这些年来提倡的,讲慈悲有很多人不懂,又说这是佛教的,所以才变通用「爱心遍法界,善意满人间」。这一句最初我写的是「慈悲遍法界,善意满娑婆」,为了我们方便起见,我就改了,把慈悲改做爱心,把娑婆改做人间,这大家好懂。至少我们起心动念要从这里起步,我们的善意至少要遍满这个地球,为什么?这一次我们到地球上来!到地球上来,地球上所有一切的人事物我们统统都要关心,要用清净心、平等心来对待。《华严经》上是对法身菩萨讲的,这一切是遍法界虚空界,确实要有这么大的心量。
『舍身无量等刹尘』,身是帮助众生离苦得乐、破迷开悟的一个工具,你要懂这个道理,这是个工具,这个工具用它来帮助众生破迷开悟、帮助众生离苦得乐。这个工具用到,时间用久它会坏的,坏了再换一个,那就是舍身。随时可以舍身,随时可以得身,这个东西叫现身,我们讲应化,众生有感,佛就有应。佛菩萨的舍身,我们一般凡夫也看错了,认为一次生死是舍身。释迦牟尼佛过去在这个地球上出现,他出生了,七十九岁他走了,他舍身了,我们以为这是舍身。现在我们知道,舍身是什么?念念在舍身,不是一秒钟一千二百八十兆的生灭吗?生是现身,灭是舍身,你说是不是「舍身无量等刹尘」?这话是真的。刹尘,刹是佛刹,尘是微尘,就是佛刹微尘数生灭,这句话把真相说出来了,我们念念都是在生身舍身。这两个小时如果你们去算一算,你们数学好的你慢慢去算,一秒钟我们生身、舍身已经有一千二百八十兆次。所以这个身不可得,你要执著这个身就错了,大错特错,你怎么能得到?
身的现象如是,身外之物样样统统都如是,都是这个速度在生灭。所以身不可得,一切法不可得;不可得你想得它,你生烦恼,你错了,没人找你麻烦,自己找自己麻烦,所以不了解事实真相。觉悟了,天下本无事,什么事都没有。处理众生的问题的时候,你就真正站在客观的立场上。众生是迷在里头,他不知道,他在一切人事物里生起严重的分别执著,执著是见思烦恼,分别是尘沙烦恼,他生这个东西,不生智慧。你晓得我念念都在舍身,念念都在生身,生灭不住,生灭无常,前一念跟后一念不是一念。如果是一念,我们就不应该有生老病死的现象,就没有这个现象,那才叫一念,念念都一样,你就没有生老病死;你有生老病死,换句话讲,念念不相同。所以我们在讲席里给大家介绍,生灭的念头是一种错误的、虚幻的、相似的相续相,不是真的相续相。真的相续相,前面一个念跟下面一念相同的。前一念跟后一念不相同,你看那一念多短暂,一千二百八十兆分之一秒,不相同,大同小异,你看到这个相,这才叫看到事实真相。真的一点都不假,舍身无量等刹尘。
『以昔劫海修行力,今此世界无诸垢』,这是过去你看长时薰修,他修了多少年!海比喻深广无尽,劫是时间里面最长的,这个劫都是指大劫。大劫在佛法里面讲是世界的成住坏空,世界一个成住坏空是一个大劫,以这个来做时间的单位。「劫海」,那就说不尽了,我们通常讲无量劫来修行的功德、修行的成就。所以你在这个世界上,「无诸垢」就是今天讲的没有染污,垢是污染,无论是物质的污染、精神的污染你统统都不沾。能不沾,换句话说,你清净心常常现前,清净心是自性。这叫法身菩萨,应化在十法界也不染,为什么他不染?他知道相有性无,事有理无,空有不二,性相一如,所以他能随众生心,就随缘。《楞严经》上所说「随众生心,应所知量」,众生有感,自性就有应,所应的跟你的善根福德因缘一定是成正比例,不会有一点错误的。就像水实验一样,我们每个人都是用爱心来对这个水,水现的画面都很美,但是不一样,为什么?你爱心程度不相同。不但是几个人的爱心都不一样,就是自己,我前念爱心跟后念爱心也不一样,都是个爱心,但是成分不一样。所以它现的画面,你仔细去看,大同小异,道理在此地,哪有念头是一样的!到什么时候是一样的?没有念头就一样。所以佛佛道同,为什么?佛没有念头,等觉菩萨还有念头,他念头也不一样。这说得真是合情合理合法。这是讲菩萨,我们应当要记住、要学习的,下面说:
【谓众生妄执。念念迁流。名之为苦。】
把『苦』的定义说出来了,哪来的苦?哪里有苦?所以苦是无中生有,苦是自己找来的,外面没有,是你虚妄的执著。这个执著『念念迁流』,迁是变化,流是不停。执著是大乘教里面常讲的见思烦恼,见是错误的见解,思是错误的思想。佛在教学当中讲得很详细,错误的思想,欲界的、色界的、无色界的,总共八十八类,每一类就太多了,所以烦恼无尽,分为八十八种种类。错误的思想分做九地,三界九地,欲界算一地,色界四禅四地,无色界四空也算四地,总共九地,叫三界九地,每一地九品,八十一品,错误的思想。这个错误的思想归纳起来六条,叫六个根本烦恼,贪瞋痴这是前面三条,后面是慢、疑,最后一个是恶见。其实恶见就是见解的错误,所以思惑里头包括见惑,见惑不包括思惑,见惑里面只讲身见、边见、见取见、戒取见、邪见,这个五条是根本烦恼最后一个叫恶见,这是很坏的见解。
这是从哪里生的?从执著生的,你没有执著,这个东西都没有,它不是真的,它是假的。所以,佛在《华严》里面,你看看时时处处都在提醒我们要放下,放下什么?放下执著。放下执著,真放下了,你就证阿罗汉果。真的你转凡成圣了,小圣,因为比你高的,你的上面还有菩萨、还有佛,那是大圣,这小圣。虽是小圣,超越轮回了,超越轮回是自己的轮回没有了,六道没有了;众生还有,因为什么?他没有放下执著,所以他还有六道。如果这个阿罗汉,或者我们算大乘教,大乘教这是七信位的菩萨,他们跟阿罗汉断惑的层次相等,智慧不一样,大乘比小乘聪明多了。他一样有慈悲心,有缘的众生求他的时候他都有感应,他也会应身,回到六道里面来,就倒驾慈航回来了,回来帮助众生,众生苦,所以救苦救难。苦从哪里来的?苦从就是『妄执』、妄想,从这里来的。执著、分别,想前面加上个妄字,这提醒你、告诉你,虚妄的,不是真的。如果你一看到这个字,一下省悟过来,放下,就没有了。
所以凡夫成佛在一念之间,我们不能够轻视任何一个凡夫,不可以小看他,为什么?说不定他哪一天一下就悟了,就成佛了,我们怎么敢小看他?你看那个人土土的,乡下人,没有文化,惠能大师就是这种人。你看在黄梅八个月,谁瞧得起他?可以说没有一个人瞧得起他。大老粗一个,住在黄梅做义工,五祖忍和尚给他分配一个工作,厨房里面去破柴舂米。他是樵夫,砍柴的,破柴是他的本行,叫他干这个。五祖传法,言下大悟就他一个,连当时大家公认的五祖底下第一大弟子神秀,这大家公认的。神秀在那时候是五祖的助教,五祖的学生,学得不错,五祖把他提出来担任助教。所以一般人都认为五祖传法一定传给他,没想到传给惠能。这种示现教我们不要轻视别人,别人一旦开悟的时候,我们跟他是望尘莫及,你怎么可以轻慢别人?
所以断烦恼、证菩提、成佛道,与学不学不相干,你学得再多,如果你不肯放下,所学的变成所知障。佛讲障有两大种,两大类,一类是烦恼障,一类是所知障,就是你所学的你不肯放下,包括佛经。我们学的这些佛经、佛法,学了就要放下,就对了;如果你学了不肯放下,常常执著这个东西,坏了,就变成所知障。所以马鸣菩萨在《起信论》里面,《起信论》是大乘初学的课本,里面告诉我们学习的态度,这个很重要。他教这些菩萨们,听佛菩萨讲经说法要用什么态度?离言说相听,不要执著他的言论,不要执著,你可以听,体会他的意思,不要执著这个。文字呢?文字是语言的符号,不能执著言说就不能执著文字,你执著文字,那你也错了。所以,读经不要执著文字,听讲不要执著言说。我们老师以前教给我要听弦外之音,你才真听得出味道,他言语之外的意思,你要去体会这个,那叫会听,这头一个条件。第二个,离名字相去听,名词术语,就像众生、佛、菩萨,这都是名词,这名词术语是说话方便而建立,假的,都是假的,自性里都没有的。为了说话方便起见,造这些专有名词,这个名词里含一些意思你懂,这个讲学方便,这些名词术语不能执著。第三个,离心缘相,心缘相是你不能想他讲的意思,你一想就错了。所以这直接的,我们现在一般讲直觉,不可以用思想,你听懂了就懂了,听不懂就不懂。愈想就愈错,你把它想错了,为什么?他所说的是从自性里流出来的,你要是想它,你是用识心去学他自性里头,把他自性的东西全部歪扭了,就都错会意思了。所以你不能用思想。这也就是为什么佛说法不忌讳重复,我们中国是很讨厌重复的,中国的文字不喜欢重复,可是佛是无数次的重复。那就是说你一遍听不懂,不准你想,还有第二遍、还有第三遍,中国古人所谓「读书千遍,其义自见」,你被这个薰习,薰习久了就悟了。所以你不能想它是什么意思,它没有意思。
这是我早年讲经的时候常常说,古人经典里没有意思,没有意思它是活的,它里头有无量义。浅的人去听,他有理解一部分,浅的利益;程度深的人听,他听他得深的利益。所以,佛确实是一音而说法,众生随类各得解,都是得到正确的。你不用思考就得到正确的,你要想它什么意思,全搞错了,那你就不能够理解如来真实义,你是错会如来真实义,曲解如来真实义,这个我们不能不知道。所以你看马鸣菩萨教导我们听经、读经这三个诀窍,这是要懂得的,里头有真道理。我们学经教一部经,学一部经他学不厌,为什么学不厌?遍遍有新的心得、有新的悟处,它不是一个意思;如果它是一个意思的话,它永远不可能有第二个意思。所以你去看看现在,现在人写的文章,杂志也好、报纸也好,它就一个意思,一看的时候,它不能产生第二个意思,所以一遍就完了,它没有重复的能力。但是圣人经典不一样,不要说佛法,就是世法,我们看《论语》,看《孟子》,你从小学习,看到老、看到死都看不厌,什么原因?它里头有无量义,它不是一个意思。
不是一个意思,你怎么能讲?你怎么能解说?所以我们看到历代古人这些注疏,看古人注疏你就能够体会到那个时代的状况,为什么?那个时代人的见解,那个时代人的需要,你就看到了。汉朝人的注解,譬如《论语》,汉朝人注解,汉朝人需要那个说法、那个意思,唐人的注解适合於唐朝的。这些东西都可以做参考,你看每一代每一代它的社会状况、实际上的需要。那你就晓得,到今天有今天的讲法,今天的讲法没有离开古人的讲法,就像一棵大树一样,它年年生新枝,新枝生在老枝的上面,年年开新花、年年有新的叶子,万古长青,不离根本。所以本文,那是根本,每个朝代注疏是枝叶,你统统都了解到了,你能融会贯通今天应该怎么说,活的,它不是死的。佛法如是,世间这些经典亦复如是。
我跟我们佛门同学们常常讲,我就举儒家四书这个例子,特别是《论语》,因为夫子说得很好,他把他一生治学的态度说给我们听了,他说他一生「述而不作,信而好古」。这个态度好,好在哪里?完全随顺性德,老实人。这两句话就是说明,夫子一生没有自己的创造,没有自己的发明,没有创新,他所学的、所修的、所教的、所传的,全部都是古人留下来的,好古!他对古人东西相信,一点怀疑没有,依教奉行;自己依教奉行,也是这样教人家依教奉行,世世代代相传。即使从汉、南北朝、唐宋元明清,世世代代相传,一棵树上长的这些枝芽,没有离开根本,都是正确的,没有离开「述而不作,信而好古」。所以世世代代这些成就的,我们讲文人、哲人、圣人、贤人,都是这个态度。后人讲的有跟前人不同,有新发明的,那个新发明是从老的枝干生出来的,它没有离开老的精神,没有离开老的原则;推陈出新,那个新没有离开老的,没有离开旧的,所以它不出毛病。就是我们今天讲良性的发展,它不会出问题,真能解决问题,能融会贯通。古今贯通了,横的,世界各种不同文明贯通了,它是一体。现在人标新立异,不相信古人,自己要创新,自己要发明,把地球搞得乌烟瘴气。科技是最显著的,中国不能说没有科技,有,中国科技是随顺性德的。
所以真正认识中国文化,你会热爱这个文化,你晓得这个文化不独是中国的,这是全人类的,这是遍法界虚空界的,太伟大了。我们中国古圣先贤从哪里得来的?从定中得来的。中国的传统教育从小就要教小孩能定下来、能守规矩;现在的教育要教小孩活泼,活泼表现出来是心浮气躁。心浮气燥,关於伦理道德的东西他没有办法吸收,他所吸收的就是今天所谓垃圾文化,他吸收这个。正面的东西他不能吸收,反面的东西他都学会了,则产生现在许多社会问题。所以苦从哪里来的要知道。
我们再反观孔孟,他们过的是平民生活,并不富有,生活勉强能过得去。而孔子弟子当中,诸位晓得的颜回是最贫穷的。可是贫对生活有没有妨碍?不妨碍,贫而乐,夫子对他赞叹。乐从哪里来?「学而时习之,不亦说乎」,那个喜悦是内心里面生的,不是外头来的,内心里面生喜悦。佛的生活比孔、颜有过之而无不及,孔、颜还有个房子住,虽是很简陋的,还有个房子。释迦牟尼佛一生没有房子,晚上住在哪里?大树底下,树荫下打坐休息,没有躺在地上睡觉的,一生是这样;吃饭外面去托钵,日中一食,一天吃一餐,过这样的生活。所以在物质上生活比孔子还要简单,快不快乐?快乐,法喜充满。夫子是不亦悦乎,佛是法喜充满,佛比孔子也过之,也超过。过日中一食、树下一宿这种生活,我们能够体会到身体健康,不健康,这种生活不能过。我们现在如果是到树下去一宿,第二天可能就进加护病房,身体不如人家!佛居然到老都不衰,你看,七十九岁他还是树下一宿。七十九岁走的,过世是在双树间,树林里面,没有住在房子里。
这是佛告诉我们,真正幸福美满的人生在哪里?你看佛那个样子,那真正幸福美满;就是说,世间所有这些欲望统统放下,他生活在智慧里头、生活在道德里面、生活在大自在里面,法喜充满,这是真正究竟人生最高的享受。我们中国人常说,「人到无求品自高」,他对於这个世间没有丝毫希求,教化众生、帮助众生,不希求众生的回报。所以对於佛的供养,佛只收四种,第一个出去托钵,托钵人家供养,这是接受的,接受这一钵饭供养;衣服穿破了,人家送一件衣服,这个接受;生病的时候接受医药,睡觉的时候接受一个卧具,实际上他那个卧具,就是在树林底下打坐垫在下面的,那是一块布。一切随缘,没有攀缘的念头。
佛法传到中国来,中国的气候跟印度不一样,印度是热带,三衣一钵够了,在中国不行,中国必须要四季衣裳。我们晓得佛法最初来到的时候,那个时候东汉的首都是洛阳,第一个道场是白马寺,洛阳的气候四季分明,所以必须要有春夏秋冬的衣裳。佛教不保守,非常开放,到中国来,就中国化了,完全随顺中国人的生活方式,饮食起居完全随顺中国人,这才能融洽,不执著。基督教也是唐朝时候传到中国来,在中国一直不能够兴起来,原因在哪里?它执著,一定要建西方式的教堂,我们中国人一看,那是洋鬼子,他就不愿意进去。佛法懂得,到任何地方一定要懂得本土化、现代化,所以它传播的就非常快速。现在我们把它忘掉了,我们有很多法师到美国去盖寺庙,盖中国宫殿式的,所以不兴旺,当地人不进来。一看,这是别人的文化,所以他不愿意进来。我们明白这个道理,所以我们在美国建的道场是买人家的房子,买的是谁的?太空总署的。冷战结束之后,太空总署搬到佛罗里达去了,它在达拉斯有一栋办公大楼,很便宜的,我们把它买过来,我们把那个做道场不是很好吗?现代化的。而且里面我们供的佛像,油画的,本来我是想,那油画是在台湾带过去,希望在台湾画三张佛像,阿弥陀佛、观世音菩萨、大势至菩萨,都画美国人的面孔。一挂到那里去,他一看,这是我们美国人,亲切!我有这个念头。可是有一天人家送了三张油画过来,送来就走了,不知道谁送来的。我打开一看,阿弥陀佛是印度人,观世音菩萨是中国人,大势至菩萨是美国人,我说也不错。这三张佛像就现在供在达拉斯的佛堂里面,有一个美国人,大势至菩萨是美国人。所以佛教真的传到美国了,以前不算,以前全是中国人的佛像,一看觉得格格不入。
我在迈阿密讲「认识佛教」,那天听众,当地美国人很多,我就告诉他们,佛教没有传到美国来。他们很惊讶,佛教传到美国差不多将近一百年,你怎么说没有?我就问他,哪个佛像是你美国人的面孔?哪个菩萨像是你美国人的面孔?他们就呆了。佛教传到中国来,你看佛像不是印度人的面孔,是中国人面孔;传到日本的时候,你看现在日本的佛像是日本人的面孔;传到泰国是泰国人的面孔,传到西藏是西藏人的面孔,没有美国人的面孔。他才恍然大悟。所以说在美国是一定要造美国人的面孔,佛是应以什么身得度就现什么身,佛不是有一定的身相,「随众生心,应所知量」,这是佛经上讲的,他是随从众生的爱好、喜爱。所以我说全世界的宗教全是佛教,应以基督身得度者,即现基督身而为说法,那不就是基督教吗?应以阿訇身说法者,即现阿訇身而为说法,那不就是伊斯兰教吗?全都是的,观世音菩萨三十二应,随类化身。
我跟大家常常在一起,宗教我们谈得非常融洽,真神只有一个,每个宗教都说是我们宗教的神,没错,都是。但是佛教里没有讲神,佛教讲法性、讲自性,宇宙是心现识变,那就是创世主,佛家讲法性,你们讲神,其实一桩事情。我跟宗教们接触,当初以为还要用很多精神、时间去辩论,结果没想到很容易,我一说他们都接受了。我说你们相信不相信这个真神有圆满的智慧?相信,不怀疑;你们能不能相信这个真神他有神通,他能变化很多不同的身?相信。那问题解决了,这个真神在中国就变成孔子、孟子,在印度就变成释迦,在阿拉伯就变成穆罕默德,在欧洲就变成摩西、变成耶稣。他们一听有道理,就是一个真神,所以我们不能够互相毁谤,互相毁谤就互相毁谤真神了,所以应当是一家人。所以,我提出全世界宗教是一家人,没有经过辩论,很容易接受,宗教很容易团结,不难!然后再细细去看看所有宗教经典,实在讲,十之七、八相同,目标相同、方向相同,用世俗的话讲,都是劝人为善,都是讲伦理、道德、因果、哲学、科学。往上讲,哲学、科学,有的经典讲得透彻,有的讲得不够透彻,这个里面有等差,但是从伦理、道德、因果上讲没有差别。
今天要救这个世界,应当知道从团结宗教开始,和谐世界可以落实,这个不是理想,能做得到。团结宗教不是难事情,这里头难难在什么?你必须要去学习,你要理解、要认识它。你不认识它,你跟它相处就有困难;你了解它、认识它,跟它做朋友一点都不困难。要了解就得要学习,认真的学习,不可以把它看成外道,那你就自己造成障碍了。我们佛弟子研究各种不同宗教,要用个什么态度?佛菩萨在各种宗教现身,你看他用什么方法教那些不同文化的人,你吸收这个智慧,这就对了,那统统是佛菩萨的化身。就跟中村康隆,我第一次跟他老人家见面的时候,他今年前个月过世了,两个月前,一百零三岁,这是日本的一个高僧。我跟他讲团结宗教,他就告诉我,全世界所有宗教创始人全是观世音菩萨的化身。真的,一点都不错,他马上就接受了。他的弟子桥本,这一次还给我寄一本书来,告诉我,老和尚一生没有说过这个话,今天跟你见面说出这个话,所有宗教创始人全是观世音菩萨化身。有道理,观世音菩萨三十二应。
所以在佛法讲的,「十方三世佛,共同一法身,一心一智慧,力无畏亦然」,《华严经》上说的,所有一切全都是佛菩萨化身。於是我们对所有宗教他们所崇拜的这些神明,我们都尊敬,没有毁谤,没有轻视;他们的经典我们尊重,我们认真学习,绝对不把它看作是外道经典,不可以有这种态度。这个态度的时候,你自己就有障碍,就有分别执著。把它看作是佛在那个地方教化众生,他讲的一些理论跟方法,我们去学习,学习之后我们也能化身。所以我过去我也讲《新旧约》,我也讲《古兰经》,他们听了之后欢喜。他说没有想到,和尚也会讲《圣经》,和尚也会讲《古兰》,讲得还听了很欢喜,没有排斥。所以真的是一家人。
由此可知,苦是从迷里面产生的,迷了,你才会有妄想分别执著。这个妄想分别执著坚固支持它,你不肯放弃,就是「念念迁流」,愈来愈苦。你看我们从学习《华严》里面体会到的,从实报庄严土起了分别,就堕落到方便有余土,这苦了;方便有余土里头再生起执著,就堕到凡圣同居土,就六道轮回。向上去没有善恶,方便有余土有染净,没有善恶;六道里面有善恶,善感三善道,恶感三恶道。六道从哪里来?六道是你的执著变现出来的,你没有执著就没有六道;你没有分别,就没有四圣法界,就没有方便土。只要你肯放下,妄想分别执著统统放下了,你就回到实报庄严土。释迦牟尼佛是实报庄严土里的人,惠能大师也是实报土里的人,示现在我们人道,理事我们都得清楚。
【菩萨教令了蕴空寂自性本无。故云离苦。】
菩萨到世间来干麻?教化众生,帮助众生明了五蕴是『空寂』的。《心经》上不就是第一句话就说出来了吗?「观自在菩萨,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,照见五蕴皆空」。五蕴是什么?五蕴是构成十法界里头五个条件,色是物质,物质不存在,物质不是真的;受想行识是精神,在佛法讲是心法,物质在佛法说色法,色法跟心法,心法也不存在。自性里面本来没有这个东西,叫『自性本无』,自性才是真正的自己,自己的真心、自己的本性,里面没有五蕴。《心经》上说得清清楚楚、明明白白,「照见五蕴皆空」,然后告诉你「色即是空,空即是色,色不异空,空不异色,受想行识亦复如是」,全是从自性里面变现出来的,心现识变。你要是在这里彻底了解,苦就没有了,为什么?不再执著色空二法是真实的,知道这两种都是虚幻不实,是从妄想里面变出来的。没有妄想就没有色空,那是什么个状态?佛法里说出来了,佛法说的是原本的样子,叫大光明藏,是一片光明。在净土里面讲,常寂光净土,它光明,寂是空寂,它这里头什么都没有,精神、物质都没有,一片光明。这是你的自性,这是禅宗所说的「父母未生前本来面目」。
宇宙是从这变现出来的,自己身命也是从这变现出来的。怎么变现出来?起心动念。我们这第二段不讲起二用吗?一起心,物质的世界现前,宇宙现起了。宇宙从哪来的?从起心。不起心的时候不是没有宇宙,有宇宙,不现,在大光明藏里头,不现,不是没有。六祖惠能大师见性的时候,说「何期自性,本自具足」,具足这宇宙,具足生命,具足这个,具足,不现;但你一起心,宇宙就现出来了。所以佛讲隐显,像我们看电视频道,不按频道的时候不能说它没有,有,不现,一按频道就有了。这一按频道是因,现出来是果,所以因果是从宇宙开端的时候,因果就有了,因果不空。你只起心,物质世界现前;动念,自己现前了。我从哪来的?一动念,自性里头就现我,就这么回事。起心动念,起二用,就是依正庄严,正报不是指别人,正报是指自己,自己之外全是依报;依报里头,依报就是环境,有人事环境、有物质环境,都是依报。依正庄严哪来的,这说得多清楚!
可是依报跟正报的功能都不可思议,为什么?它周遍,依正后面讲三种周遍,第一个周遍法界,跟整个遍法界虚空界息息相关,从来没有中断过。第二个现象就是出生无尽,依报出生无尽,正报也出生无尽,所以很难体会,我用万花筒做比喻。万花筒里面,你看这里面现象,真的出生无尽,实际上不就几个不同颜色的碎片而已。你这一转动,千变万化,找不到两个相同的,这出生无尽。正报出生也无尽,那就是你在十法界里头来回,我们讲六道轮回。你证到果的时候,愈往上去,你的生活空间愈大,遍法界,就像诸佛菩萨一样,众生有感你就有应,你就现身,你现无量无边的身,同时现、先后现都可以,得大自在。物质的世界,山河大地,千变万化,这出生无尽。
后头不要忘记,心量大,心包太虚,量周沙界,所以它是含容空有。心包太虚,空包了;量周沙界,现象包了,空有都包了,这是你的自性,你本来就是这样的。佛教给我们教什么?教我们回归自性。迷了之后,无量无边的法界变成现在生活的小圈圈。有人坚固执著,实在讲两个人都不能相容,夫妻还天天吵架,还要闹离婚;迷得更深的,自己跟自己还要吵架,他没办法,那就迷得太深,太可怜了。苦这么来的,你明了之后就乐了,你把它放下了。这是菩萨,就是自性,自自然然应一切众生之感,众生有感,菩萨就有应。应了干什么?应了就是帮助他认识宇宙人生的真相。所以,教学终极的目标就在此地,真正帮助你究竟离苦,得究竟之乐。下面大师假设一个问答:
【问。众生无边苦业无边。云何菩萨而能普代众生受苦。】
众生无边,苦是果,苦果无边,业是造不善业,造这个业无边,感得无边的苦果,菩萨怎么能够普遍代众生受苦?这问题问得好。下面贤首国师的答覆:
【答。菩萨代众生受苦者。】
这是从人的眼光来看,实际上菩萨他已经无我,他哪有我?哪里会有代苦?他只有应,众生有感,他只有应。可是在凡夫总是执著,他代我们受苦,我们要感恩。所以这个都是让你、帮助你把性德显示出来。
【由大悲方便力故。但以众生妄执。不了业体从妄而生。无由出苦。】
这是先把众生苦的来由说清楚了。菩萨有『大悲方便力故』,我们这个地方讲的四德就是大悲方便,这四条具体把菩萨大悲方便显示出来,这是能代。『但以众生妄执』,妄想分别执著,这两个字里头含这个意思,中国古人言语简单绝不罗嗦,所以你看到「妄执」,你就想到妄想分别执著。不了解、不明了『业体』,一切众生作福、造罪、作善、作恶,那个体性是空寂的,都是从妄想分别执著而生的;没有妄想分别执著,哪有这个东西!妄想分别执著全是假的,都不可得,它只是个抽象概念而已。你要是以为这个东西真的,坚固执著不肯放,那好了,六道轮回的苦你永远出不去,苦是这么来的。我们用了三种颜色,这个地方,我们用这个来代表妄想分别执著,这个在科学里面讲三原色,黄色、蓝色、红色,三原色。我们把黄色代表妄想,蓝色代表分别,红色代表执著,现在凡夫这三种统统都有、统统具足。我们把眼睛代表自性、法性,外面万物是法相。现在我们有这么一些东西遮住,这就迷了自性,外面法相全变质,就看不见了,变质了,这是什么?这六道凡夫,业障这么重。阿罗汉比我们聪明,阿罗汉去掉一种,执著放下了,所以他只有妄想分别。这个我们看看像戴太阳眼镜一样,还能看得见,这是阿罗汉、辟支佛,是在这个境界里头。再要把分别放下,我对於世出世间法一切都不分别了,他还有妄想,那就像这样,这是菩萨,这就看得很清楚了,对外面境界非常清楚。如果妄想也放下,就没有了,这就叫本来是佛,你成佛了,你本来是佛。
这三个东西是虚幻的,不是真的,譬如我们在凡夫三个都有,它有没有染污我们的眼睛、自性?没有,自性清净圆明体没有受染污。外面的法相,遍法界虚空界有没有受到染污?也没有。这个东西只是抽象概念而已,你以为它有,好,这个念头就起了作用,你的苦就从这里来。你要是晓得,妄想分别执著,所以佛好,再加个妄,你那个想是妄想,那不是真的,你知道是妄,你就应该放下;分别?分别是从妄想生的,叫妄中之妄;执著是从分别生的,那是又加一层妄,三层妄。你为什么不把它丢掉?你为什么要执著它?糊涂,迷惑颠倒!所以我们用幻灯做了一个光碟,「凡圣迷悟示意图」,我们就用三片,反覆让你看,你要看懂了,你会觉悟,你会真正把这个事实真相明白过来。佛法千经万论、千言万语就说这桩事情,觉悟,你就回头,你真的离苦得乐了。所以了解,离苦得乐在佛法有方法,底下讲的:
【菩萨教令修止观两门。】
『止』是放下,『观』是明了,这话说得容易,做起来难。你叫放下,我为什么要放下?我放下有什么好处?我不放下有什么不好?问这个。所以我在初学佛的时候,章嘉大师教我看破放下,看破在前面,放下在后面。看破那就得要学经教,把这些道理、事实真相慢慢的搞清楚了;不是自己真搞清楚了,是听那个明白人讲清楚了。佛放下了,菩萨放下了,他们放下之后把他们的经验说给我们听,我们明白了,我们从这里看破才真正肯放下。方东美先生把佛法介绍给我,我对老师尊敬,能够接受老师的教诲依教奉行。遇到章嘉大师之后,这是个专门学佛的,方先生是兼带的,他是学哲学,「佛经哲学」是他的一个科目,他不是专搞佛学的。遇到章嘉大师,这是专门学佛的。我第一桩事情向他请教的,就是我知道佛法殊胜、佛法非常好,有没有什么方法教我很快契入?我跟大家讲过,头一天见面我这个问题提出来,他老人家看我看了半个小时,我们眼睛对眼睛,一句话不说看了半个小时。这是我从来没有过这个经验的。以后学佛,学了二、三十年才恍然大悟,他为什么不说,要看我半个小时?原来他是要看我把心定下来,真正到心平气和他才告诉你。为什么?我们年轻,心浮气躁,心浮气躁告诉你没用,你虽然听懂了,耳边风,出门就忘掉了。所以一定要叫你整个情绪稳定下来,意志集中,再给你讲。讲的话很少、很简单,一辈子不会忘记。可是这句话是不是真听懂了?顶多懂一半,到什么时候才真正懂?学了五十年之后真懂了,才真明白了。五十年是,功夫在五十年前老师这一句话,这不是容易事情。
所以,他叫我静下来半个小时讲给我听,是有道理的,这是佛门的教学法,这在全世界学校里学不到的。我们一问老师,老师马上就答覆,给你说上十分钟、二十分钟,说了很多话,最后你什么也得不到。像我第一天跟章嘉大师见面两个小时,只说几句话,句句你一生都忘不掉,这教学成功了,这真智慧,绝对没有废话,没有一个字是废字。我很幸运,一生遇到这样的一个高人,完全讲真的,没有讲假的。我们年轻,好奇,听说活佛是转世的,我就问他老人家,我说你老人家是不是真的转世的?他告诉我,他说四大活佛转世,大概在前面三世真的,他说四世以后就靠不住。他是好像第十六世,这靠不住了。这里头有道理,我们现在学大乘学这么多就明白了,佛菩萨转世是众生感应,众生没有感的时候,他怎么会来?来是来,来你不知道,他随类化身,他不以佛的身分;要用他这个身分,众生有福、众生好学,他才会示现这个身,否则的话他不会现这个身的。
他说但是一旦这个灵童被选出来,他有机会受到最好的教育,教里面高僧大德都来教这个学生,都来辅助他,他有这么样一个机会。就像从前的皇子、太子一样,被选来做继承人的时候,是国家第一流道德、学问最好的来教你,你有这个机会。只要你自己真正肯学,你一定会成就。你看讲的是合情、合理、合法,真有道理。我们听了老师这个讲解之后,实在讲现在这个世界民主社会,民主跟君主,我们自自然然就选择君主,为什么?君主,皇太子他受过最好的教育;你现在选举出来总统,他没受过,他受的是普通一般教育,那个不一样。所以,皇太子如果接受国家有道德、有学问人经过他们的调教,一生信受奉行,好皇帝,好领导人。我们一般老百姓所挑选的不如帝王挑选的,他真是为国为民,纵然是私心私天下,他也为保全他的地位,保全他世世代代传下去。他要没有最好的继承人,就会被别人推翻,政权被人取而代之,必须要培养一流的人才。所以我的一生赞成君主,我不赞成民主,我觉得君主比民主好。这是什么?受教育不相同,这是从机会上来讲的时候不一样。下面说:
【菩萨教令修止观两门。心无暂替。因果丧亡。苦业无由得生。但令不入三涂。名为普代众生受苦德也。】
这真的不是假的,所以代众生受苦是帮助众生,把众生从三途拉出来,虽然他不能出离六道,他绝对不堕三恶道,这个功德就不得了。在现前这个社会这种状态之下,我就想到怎么办法?把三途众生,已经堕落三途了,我们没有能力把他救出来;现在造三途的业因,还没有落三途的,我们有办法帮助他,那就是老人。如何把老人福利事业做好?让老年人在晚年享受,他一生会认为,这是我一生当中最幸福、最快乐的晚年,他没有怨恨就不堕三途;老年人心不平,有怨恨、有不平,死了个个堕三途。把老人照顾好,让他晚年享乐,在物质生活,特别是精神生活。所以老人,我们不要做老人公寓,是老人公寓,不要有「老人」这两个字。所以云南熊局长到这里来,我就跟他谈,我们在那边做安老、养老、育幼,做这个事情,这都是把人从三途救出来。老人有幸福的晚年,建老人山庄,「鸡足山庄」,在大理就是做,它那是苍山,「苍山山庄」、「洱海山庄」,这就是养老院,也是老人大学,让他能够在那里接受到很好的传统伦理教育。旁边办小学,小学育幼,让小孩从小接受伦理、道德、因果教育,他将来长大了不去造罪业,那也救了他。所以这两桩,是代众生苦的大事业!我们想到的,年岁大的人常常会有小毛病,旁边要做个医疗中心,就是小医院。有个小医院,他就不会生病,为什么?他不想病,有病不要紧,医院在旁边;如果没有医院,他就想万一我生病怎么办,他想病,病就来了,一切法从心想生。让他不要有这个想法,我旁边有医院,中西医都有,他就少生病。这就是真正代众生苦,我们用这个方法来做,这是社会上大家都欢迎的,而且都感觉得非常需要。今天时间到了,我们学习到此地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