修华严奥旨妄尽还源观 (第十一集) 2008/6/18 香港佛陀教育协会 档名:12-046-0011
诸位法师,诸位同学,请坐。请看「修华严奥旨妄尽还源观」,第三段「示三遍」三种周遍,前面我们学到第二种,「一尘出生无尽遍」。这个我们要记住,这是修华严法界观,或者是说修华严三昧之前必须有的认知。也就是像过去,章嘉大师跟我们说的,「看破」,有这个看破的条件,然后才能放下。《华严》的放下,是妄想分别执著一次放下,它是圆顿法门,它不是普通法门。一尘一毛,确实像能大师所说的,「能生万法」,遍法界虚空界在一微尘或是一毛端当中显现无余。这个境界,我们没办法体会一些,这是佛知佛见,是事实真相。什么道理?道理就是自性,自性里面没有分别、没有执著。所以前面贤首国师引经中一段文,来说明这个现象,「当知一尘」,举一尘做例子,或者是一毛端也行,一尘跟一毛端是佛常说的,一尘是依报,一毛端是正报,依正不二。一尘「即理即事」,理是法性,事是法相,或者我们用能大师的话说,理是自性本自具足,这是理,「本自具足」,事就是「能生万法」,这样大家就容易懂了。惠能大师把它讲了五条,第一个是清净,「本自清净」,第二个是「不生不灭」,第三个是「本自具足」,没有一样欠缺的,第四个是「本无动摇」,最后是「能生万法」,这他说得很圆满。所以五祖忍和尚听了这五句话,就告诉他行了,就给他印证,真的是明心见性。所以一尘就是理、就是事,理法界、事法界。「即人即法,即彼即此,即依即正,即染即净,即因即果」,这是讲到我们实际生活上,我们每天所接触的境界,他说了这么多。
到最后讲到「三身即十身」,《华严经》上讲的,一般大乘讲三身,法身、报身、应身。《华严》把三身展开说十身,十身就是三身,三身就十身,也可以说十身就是一身,一身就是十身。一身是什么身?任何一身都可以,十身当中任何一身,都是圆圆满满含摄其他的九身。在我们现前,我们现前这个身是报身,不是佛,佛的报身是智慧,我们这个报身是业力,业报身。佛的是报身,报身佛、报身如来,住实报庄严土;我们业报身,在十法界里面住人法界,还是一即是十,十即是一。大乘教里面佛常常为我们说明,我们现在业力支配,业力在主宰著、牵引著,人身显,其他九法界身隐,不显,不是没有,真有。怎么知道真有?阿赖耶识里十法界的种子都有,它怎么没有!有种就是有因,有因当然就有果,所以遇缘就显。现在那个九法界的身没有缘,缘不具足,人法界的身具足,人相现前。我们看到畜生,畜生法界的缘成熟现畜生身。我们这是讲十法界的身。佛法里面讲的,《华严》里面讲的,如来果地上的十种身,菩萨因地上的十种身,都是即一即多,一多不二,没有分别执著。所以他没有烦恼习气,他的心永远是清净的,永远是不动的。我们修,修什么?就修这个。可是我们依旧在日常生活当中,六根接触六尘境界起心动念,起心动念就是造业。起心动念,我们在前面讲过,你在制造六道轮回,这就是《地藏经》上讲的,「无不是罪」。不明白这个道理,看到经上这句话,有时候我们感觉得,佛讲得太过分了,怎么起心动念都是罪?起心动念造成六道,你说是不是罪?本来没有六道。所以明白这个道理,就知道佛的话一点都没有说错,一点都不过分,说的真是恰到好处。这个恰到好处,就是《金刚经》上讲「如语」,如来五种语,如语,如语是恰到好处。末后这几句,因为昨天时间不够,「何以故」,为什么?为什么会有这个现象,这样殊胜庄严的境界。下面跟我们说出来:
【理事无碍。事事无碍。法如是故。】
这三句话很重要。理事为什么无碍?理不可得,事也不可得,它怎么会有障碍!理事既然都不可得,事事当中哪里会有障碍,障碍从哪里发生?障碍从执著生的,障碍从分别生的,没有分别、没有执著就决定没有障碍。而且是最粗的、最明显的障碍是执著,执著才有六道;执著没有,六道就没有了。六道没有了,是什么样子?四圣法界,声闻、缘觉、菩萨、佛,这个四种法界存在。这四种法界,就是我们常讲的方便有余土,六道是凡圣同居土,没有了。就是方便有余土里面没有执著,他有妄想分别。妄想分别都没有了,那就是一真法界,实报庄严土跟常寂光净土。有习气就现实报庄严土,习气没有了就常寂光净土。很不容易,我们在佛法搞了这么多年,才把这个事情搞清楚。
早年那个时候,我好像还不到四十岁,在佛光山教学,我们有几个老师,有一次在一块聊天,讲到《华严经》上「情与无情,同圆种智」,怎样能把它讲得清楚、讲得明白,我们这几个老师都不行,碰到这个问题,真是难,难题。这学了半个世纪,才把这个事情搞清楚。搞清楚之后再看看祖师的注解,讲得很清楚,明明白白,为什么那时候就是看不懂。现在知道了,为什么看不懂?分别、执著很重,执著是烦恼障,分别是所知障。而且走的路子走错了,走的是什么路子?佛学,不是学佛。所以搞佛学,就是把佛法当学问去研究,把佛的意思是愈搞愈错。开经偈讲「愿解如来真实义」,这不容易。我们在那个时候,现在想想很惭愧,我们错解如来真实义,曲解了如来真实义。想到这个事情难,不容易!在那个时候有人问这个,我们怎么答覆?我们只能用古人注解来解答。
不但解答的听众听不懂,我们自己也不懂,自己不懂不敢讲,拿古人东西来念一念,念出来之后,我们彼此双方都不懂,这才知道佛法难,不是那么简单的。实在老师已经指点我们,我们没有省悟过来,为什么?放下就懂了,你执著就不懂,道理就这么简单。所以要晓得,法界里头决定没有障碍;换句话说,法界里头决定没有不和,无障碍就是和睦。中国古人讲「和为贵」,祖宗告诉我们「思无邪」,思无邪、和为贵,『理事无碍,事事无碍』。什么是大道?什么是真道?我们现在可以简单说,真道就是和,真道就是无邪。诸位想想对不对?这就是《华严》里面讲的,「理事无碍,事事无碍,法如是故」,法是一切法,万法就是这个样子,自性里面本自具足。佛经里面讲「法尔如是」,法尔如是的意思,跟这四个字的意思是一样的,「法如是故」,它本来就是这样的,没有理由,你不能想。下面告诉我们:
【十身互作自在用故。唯普眼之境界也。如上事相之中。一一更互相容相摄。各具重重无尽境界也。】
这是微观世界达到了究竟圆满。现在科学只能发现到基本粒子,发现到夸克,夸克里头还有什么样子?就没有了,说不出来。《华严经》里面说出来了,上面所说的都是一尘。『十身互作自在用故』,十身幻化无穷,不是自己变化,这个一定要知道,是随一切众生的感应起变化,就是《楞严经》上所讲的「随众生心,应所知量」,随心应量。能现无量无边身,能现佛身、菩萨身、现有情身、能现树木花草身、能现山河大地身,因为它没有身,它能现一切身。我们今天不能现第二个身,什么原因?执著这个身是我,那就没法子,你只能现一个身,你不能现两个身。所以阿罗汉为什么能够化身,不必到阿罗汉,到三果阿那含就有神足通。神足通是什么意思?他能变化、他能分身,他能同时分很多不同的身,也能办很多不同的事。这个我们在《高僧传》、在《神僧传》里面,看到不少的例子。
底下一句好,『唯普眼之境界』,谁能见?普贤菩萨能见。普贤菩萨能契入这个境界,就是微尘里面的世界,普贤菩萨能进去。谁是普贤菩萨?你就是!各个人都是普贤菩萨。在中国大乘法里面,是以四大菩萨来代表大乘修学,四大菩萨,就是九华山的地藏菩萨、普陀山的观世音菩萨、五台的文殊菩萨、峨嵋的普贤菩萨,这四大名山。四大菩萨跟诸位说是一个人,一多不二,即彼即此。地藏菩萨代表的是孝亲尊师,你修这个法门,你学孝亲尊师,你就是地藏菩萨。学到了把孝亲尊师扩大,遍法界虚空界所有一切众生都是我的父母、都是我的老师,这叫观世音菩萨,提升了,叫大慈大悲。慈悲达到究竟圆满,遍法界虚空界,我们常常讲的「慈悲遍法界」,这是观世音。自性本具般若智慧起用,能够在日常生活当中用出来,那叫文殊菩萨。代表什么?代表是理智起用,不是感情。六道凡夫起心动念作用带了情识,很浓的感情、执著,叫情执。菩萨没有,菩萨完全是智慧,我们讲理智,不是感情。再跟你说,理智是真的,感情是假的,为什么?情多变,感情的慈悲靠不住;理智的慈悲靠得住,永恒不变。佛菩萨爱你,佛菩萨关怀你,佛菩萨照顾你,你骂佛菩萨,毁谤佛菩萨,侮辱佛菩萨,害佛菩萨,佛菩萨对你的关怀照顾还是永恒不变,你起变化,他不起变化,所以他是真的,你是假的。他为什么不怪你?因为你是假的,你不是真的,要是怪你,不是错怪了吗?你要是用真心,用真心跟他一样。普贤菩萨是落实,把地藏、观音、文殊统统落实,就变成一体,那叫普贤。所以普贤代表实践,现在的话讲代表落实,真做到,圆满做到。所以你说哪个是普贤菩萨?人人都是普贤菩萨,人人都是地藏菩萨,人人都是观音菩萨,人人都是文殊菩萨,落实就变成普贤菩萨。「普眼」,说观音菩萨行,说文殊菩萨也行,说普贤菩萨也行。说普,里面就是没有障碍,有障碍就不能普,我们今天所讲的普及;有障碍就有死角,那个地方普及不到。由此可知,普就是真心,妄心是决定做不到。
『如上事相之中』,这是前面所举的这些事,这些事相,『一一更互相容相摄』,上面所讲的这么多,讲的理事、人法、彼此、依正、染净、因果、同异、一多、广狭、情非情、三身十身,这举几个例子,要跟你细说的时候,说一年都说不完。这什么?我们现在讲全是相对的,全是二边对立的。它是相容的,它是相摄的,它是分不开的,它是一体的。『各具重重无尽境界』,这我们在前面学《华严》的时候,跟诸位报告过,这一尘,一尘里头有世界,遍法界虚空界就在这一尘里面。一尘里面的世界里还有没有一尘?有。那一尘是不是也是遍法界虚空界?是的。那一个小尘里面,这尘中之尘里头还有没有世界?有,重重无尽。这是什么?法如是尔,自性它本来就是这样的。你看看这个微观世界,科学家没法子找到。找到了微尘,微尘在佛法里面讲是我们肉眼看不见的,什么人能看见?阿罗汉能看见,这极微之微。
现在人发明了科学仪器,肉眼看不到的东西,就高倍显微镜看到了。还有一种方法,仪器不能达到的,在数学上能发现,能发现很小很小物质的存在。很多科学家从现在数学里发现,然后再用这些仪器精密去观察,看到了。佛法不需要用机械,用清净心,阿罗汉的心比凡夫清净。因为凡夫有执著,阿罗汉没有执著,所以阿罗汉的心比我们清净多了,他能看见,能看到极微之微,就像现在科学家讲发现了,极微之微。极微之微里面还有什么,阿罗汉不知道。这佛在《华严》里面给我们看到了,里面有法界虚空界。法界虚空界里面还有微尘,微尘里头又有法界虚空界,没有大小。没有广狭就是没有大小,没有来去就是没有时间,空间跟时间都不存在。所以空间跟时间这个概念,都是从分别执著里面生的,妄想里头没有,分别执著里头才有。菩萨分别执著都放下了,所以时间跟空间他全部突破,他活动的范围我们无法想像。横的来说,是遍法界虚空界,纵的来说,那就是重重无尽的虚空法界。下面大师举经文来作证:
【经云。一切法门无尽海。同会一法道场中。如是法性佛所说。智眼能明此方便。】
这是《华严经》上偈子。所以法门平等,无有高下,任何一门,就像前面讲的相容相摄,任何一门圆圆满满摄尽一切法门,包容一切法门,所以法门不二。这个意思也不好懂,佛祖在经教里面常常用比喻,让我们从比喻当中明了事实真相。佛法好比是个大讲堂,这个大殿,佛殿这个大讲堂四面都开了很多门。通常我们把许多法门给它归纳,归纳到最后就三门,三门就是多,哪三门,觉门、正门、净门,觉正净三门,觉正净就是佛法僧,这一个大殿有三个门。你在外面看是三门,无论从哪个门你进来都一样,都是平等的,都是圆满的。绝不是说你从觉门进来,你看到多一些东西,正门进来看到少一点,不是这样的,进来都一样,所以说平等的,三个门进来平等的。三个门之外,愈往外面去,那个路就太多了。像我们这个小讲堂,我们同修也有一百多人,你们从各个不同地方来,各个不同的路,但是到这个地方来,进入道场,这三个门,无论从哪个门进去,都完全相同。法性现出的法相亦复如是,不增不减。明白这个道理,我们对於无量无边的法门要赞叹,不可以毁谤,毁谤就错了,为什么?无论从哪一门都能进来。可是它有个原则,这个不能不知道,原则是什么?原则是放下,不管从哪一门,只要你能够把妄想分别执著放下,就进来了,那个道理在此地。你法门学得再多,门门你都学了,你不肯放下;不肯放下,你在门外,你进不来。你能够把门给人讲得头头是道,这个门怎么样,那个门怎么样,你讲得头头是道,你没进来,你进不来。进来怎么样?进来要放下,放下进来,进来都是一样。八万四千法门,无量法门,没有例外的,没有两样的。
『同会一法道场中』,无量无边的法门,殊途同归,在中国古人有句话说,「条条大路通长安」,长安是首都。在外国也有这么一句谚语,说「条条大路通罗马」,罗马帝国统治欧洲是一千年,罗马是首都,条条大路都通。你要肯去才行,不肯去不行,在佛法讲你肯放下就行。我们讲,放下执著,入门了;放下分别,你就登堂;放下妄想,你就入室。入门、登堂、入室,入室是见性了,见到法性了。『如是法性佛所说,智眼能明此方便』,情识不行,有真智慧的人听到佛所说的,他明了,明了什么?这是佛的善巧方便,为什么?不能说的,佛说出;言语道断,心行处灭。这是真实智慧的作用,可是怎么样?你可不能执著,你也不能分别。所以对佛所说的、菩萨所说的,一分别、一执著错了,不分别、不执著,你才晓得如来说法的真实义。还是这么一句老话,「开口便错,动念即乖」,你只要是不开口、不动念,你在那里听,听到你点头。真听懂了,你说是对的,不说也是对的,说跟不说不二!即说即非说,非说即说,他入这个境界,这是普眼大士的境界。下面大师设了一个问答,这个问答是为我们初学人所设的,问得很好。你看底下说:
【问。据其所说。】
根据前面所说的。
【则一尘之上。理无不显。事无不融。文无不释。义无不通。今时修学之徒。云何晓悟达於尘处。顿决群疑。且於一尘之上。何者是染。云何名净。何者为真。何者称俗。何者名生死。何者名涅盘。云何名烦恼。云何名菩提。云何名小乘法。云何名大乘法。请垂开决闻所未闻。】
这个问得好,问了一连串的问题。我们如果听了这段经文,有没有问题?没有问题只有两种人,一种真懂了,你开悟了;一种是完全不懂,也问不出来。能问得出来的不错,确实帮了我们个大忙。所以这个问题是谁提出来的?贤首国师提的,代我们提的,我们正是在佛菩萨面前问不出来。不过佛菩萨也晓得,你没懂,所以能问得出问题来的,就不错了。这个问的大致上,我们没有什么多大的问题。所以理、事,『文无不释』,释是解释,语言、文字他真正懂了。『义』是讲理,理通达,文字上的解释没障碍,都能够讲得很清楚、很明白。我们看他的答,最重要的是在答。这就是说「一尘出生无尽遍」,他怎么样落实在我们日常生活当中?我们在日常生活当中怎么知道?这是这个问答的主旨,宗旨之所在。我们看看他的开示,这就回答。
【答。大智圆明。睹纤毫而周性海。真源朗现。处一尘而耀全身。】
这个四句是总答。大智是自性本具的般若智慧,是你自性里头本有的,也就是我们平常讲的佛性。佛是觉的意思、是智的意思,智是体,觉是作用。大智大觉不是学来的,不是说生生世世学佛累积下来的,不是的,没这个道理,是自性本具的。生生世世学佛累积下来,那都是缘,都没有到开悟,那怎么?来生再来!为什么不能开悟?没放下,有进步,有进步就是讲生生世世都会放下一点,这一生比前一生又多放下一点,就多明白一点,没有彻悟。什么时候彻悟?没有时间表,也不需要时间表,你什么时候能把这三样东西放下,觉悟了。所以,什么时候开悟,这个事情不在别人,佛也不知道,谁知道?你自己知道,这是真的不是假的,你什么时候肯放下。三个都放下是不容易,佛在经上给我们说,那样的人三个一起放下叫上上根人,也叫上上乘人。大乘、小乘、中乘,上上乘人他能够听明白之后,彻底放下,什么事都没有,全解决了,自性里面本来具有的智慧、德能统现前。所以前面讲这个没错,是他的境界。
我们今天难在哪里?难在连一点小小的执著都要斤斤计较。从世间人看的时候没错,我斤斤计较是对的;但是在搞明心见性,那你就错了。搞六道轮回那正确的,一点都不错,不斤斤计较他怎么会有轮回?所以学佛要有点进步,至少你要能够大而化之,你把事情看淡。所以在放下之前,到下面五止是在教你放下,这都是放下的前方便,让你了解事实真相。然后你才知道什么?放下是正确的,不放是错了,真错了。分别执著的心是多苦!多操心,多苦,这是自性里头没有的。自性是清净,自性是空寂的,自性是光明的,没有这个东西。我们生了这个东西,就是自性生病了,这病不是真病,自性要是真生病,就不叫自性,就不能叫真如。它是被妄想分别执著障碍住,妄想分别执著决定是虚妄的。
我们用这三片道具,做了很多,让同学们从这里面去体会,这三种颜色。在科学里面讲,这三种颜色叫三原色,所有一切彩色都这三种色变化出来的,叫三原色。我们把黄色代表妄想,蓝色代表分别,红色代表执著,这三样东西。这是有相的,大家能看得见,妄想分别执著没有形相,看不见。这个东西,我们把我们的眼睛代表自性,真如本性,外面的色相是能生万法,眼睛代表法性,外面代表法相,你说它有没有障碍法性?没有。有没有障碍法相?也没有!可是你要执著这个东西是真的,它就让你产生错觉,就这么回事情。生生世世修行,佛教导我们,我们不是利根,不能一下放下,情执太深。佛讲你先把执著放下,这个执著放下了,执著放下障碍就淡一点,淡了很多。执著放下是什么人的境界?阿罗汉。不放下是六道凡夫,六道凡夫这三种颜色统统有,妄想分别执著统统有。放下执著之后,阿罗汉,阿罗汉比我们就厉害,他看东西比我们看得清楚多了,他见到的那是真相。可是他比菩萨还不如,为什么?他有分别。再把分别放下,那就叫菩萨,菩萨你看看这就很淡了,就更清楚了。菩萨还比不上佛,因为菩萨有妄想,佛没有妄想,这个妄想再放下,这叫佛。三个都放下,自性里的『大智圆明』圆满透出来了。佛经里面常常用比喻来显示,阿罗汉的光明好像晚上月亮上弦、下弦,我们看到月亮一半,一半这样的月光,阿罗汉的,菩萨的差不多是十三、十四的月亮,佛是十五的满月,就这么个道理。所以你放下一分,自性本有的智慧就透一分,放下两分就透两分,放下十分就透十分,就这么个意思。
学、无学这个不重要,重要是真正能放得下!释迦牟尼佛给我们示现的,求学十二年,在菩提树下放下了,妄想分别执著放下了,大智圆明。中国禅宗六祖不认识字,什么也没学过,樵夫出身。现在这个世间没有樵夫,我在童年的时候,抗战时期,那个时期还有樵夫,为什么?像都市里面,很多都市里没有电灯、没有自来水,烧饭都还用灶,城市里面的人都要去买柴,所以专门有上山砍柴挑到城里来卖的樵夫。还有专门挑水的,那个时候水很干净,河里面的水、溪里面的水都很干净,池塘的水你挑回来,它都能吃、都能喝,所以卖水的。卖柴、卖水,我们小时候是常常看见的。交通工具,比较方便以前是人力车,叫黄包车,一个人拉著一个车,是在那个时代。惠能大师没有出家之前,就是天天上山砍柴、卖柴的樵夫,不认识字,但是他有本事能把妄想分别执著一下放下,这一放下就开悟,开悟也是大智圆明。那时候惠能大师二十四岁,释迦牟尼佛放下是三十岁,他们的境界完全相同。这一放下变成什么?变成无所不知、无所不能。所以你得肯放下,放下是完全对了!放下之后智慧现前。这个智慧不是学来的,是自性本有的。
它起用『睹纤毫而周性海』,纤毫是什么?就是一微尘,他看一微尘,遍法界虚空界他都知道。真的,惠能大师的报告,不就是显示这个吗?他报告很简单,见性,真放下了,放下那个境界,他跟五祖忍和尚说,没想到,「何期」就是没想到,「自性本自清净」,确实没有染污过。无论在圣在凡,就像我们刚才的比喻一样,它确实没有染污,我们怎么样?是我们误会了,认为它有,其实它没有,所以很容易放下。再告诉我们,自性不生不灭,这是古印度所有宗教追求的大般涅盘,大般涅盘就是永恒、不生不灭。自性本自具足,具足智慧、具足德能、具足相好,没有一点欠缺,圆圆满满,性德!虚空法界、山河大地、一切众生,自性本来具足。就好像你作梦一样,梦境里样样东西都有,一点也不欠缺,从哪里来的?本自具足。你要一问:从哪来的?你迷了,你起了一念,马上就迷。所以你用清净心的时候,完全照见;你一有疑问,清净心起波浪就照不见,这个道理要懂。所以八万四千法门修什么?修清净心而已!用的方法、手段不一样,目的完全相同,都是修清净心,就是修禅定。禅定是佛法修行的枢纽,禅定就是清净心。怎样能把妄念伏住,把妄念灭掉,让清净心现前,这是佛法修行的总纲领、总目标,什么方法都行。所以八万四千法门、无量法门,方法、手段不一样,目的完全相同。清净心就照见了,所以在一毛端、在一微尘就能周遍法界。『真源朗现』,「朗」是明了,清楚的现前,「真」是什么?真是源头,我们现在讲宇宙的起源、生命的起源、我自己的起源。我是从哪来的?这一切人、一切事、一切万物,从哪来的?全现了。所以『处一尘而耀全身』,这个「全身」是法身,「耀」是照耀,就在一尘你就能够照全身,遍法界虚空界。
【万法起必同时一际理无前后。】
这句话非常重要,为什么?现在科学不是讲进化论吗?进化论,人是从猴子慢慢变成人的样子,这能讲得通吗?我在年轻时候,就有人告诉我,人是猿猴慢慢变的。我就想现在我们还看到这些猴子,这些猴子为什么都没有变成人?所以很难自圆其说。佛法里不是进化论,佛法是一时顿现,没有前后,前后是时间,前是过去,后是未来。所以佛告诉我们,宇宙怎么起源的?一念不觉,宇宙就现前。所以迷唯一念,你起个念头就迷了,这一念,这一念就现出法界虚空界。为什么现的不一样?你念头有染有净、有善有恶,不一样,所以法界就不相同。天人心善,所以他的法界用我们的话来说,清净庄严。佛在经上告诉我们,不要说太高,忉利天,生忉利天什么条件?上品十善生忉利天,他福报就很大,他寿命很长。忉利天的一天是我们人间一百年,所以忉利天人看到我们这个人间寿命很短,早晨看他出生,晚上他就死了,朝生暮死。忉利天的寿命一千岁,计算时间是相同的,因为它是圆,圆就是三百六十度,所以忉利天也是一年三百六十天。但是他的一天是我们人间的一百年,他的寿命一千岁,不生病!他有死,他也有病,什么时候有病?得病,他在死的前七天就生病,所以那个得病,我们讲的话叫不治之病,他一得病,他就晓得寿命只有七天。他不衰老,寿命到的前七天才有衰老的相,你看那个福报多大!我们这边的人,为什么年龄大就衰老,谚语有句话说得很好,叫「忧能使人老」,你忧虑。年轻的时候,没有想到将来要怎么样,没想到这个问题,愈是年岁大,愈是想这老了,老了也没有工作,老了怎么办?在从前,老的时候家庭照顾,大家族,大家族有养老的功能,家,家的功能有养老、有育幼、有医疗。现在我们说,儿女不可靠,你所认识的朋友、亲戚就更不可靠,一定要靠自己。积蓄一点钱又怕贬值,又怕被人骗走,一天到晚是提心吊胆,他怎么不老?他怎么会不生病?就这么来的。所以忉利天人他不生病有它的道理,他没有担忧的,他福报太大,衣食自然,想穿什么衣服,念头一动衣服已经在身上,不需要裁缝,不需要去哪里买的,所以他也不需要用钱。想什么吃的,吃的东西就摆在桌上,就现前了;不想了,不想就没有了,像极乐世界一样,就没有了。所以他们居住的房子非常干净,里面什么陈设都没有,想什么它就在面前,这是六道里头。六道之外你就可想而知,六道里头居然有这么大的福报。
我们真的把这些事实真相,搞清楚、搞明白了,要不断向上提升,不断的放下。像我们上这个道场,这十一层楼,你不放下第一层,你就不能到第二层,放下第二层,你才能上第三层,放下第十层,你才能到第十一层,就这么个道理。天天放,不断的放,不要害怕,你要修这个福报,统统舍尽了,你得到的是遍法界虚空界。像释迦牟尼佛一样,像六祖惠能一样,这是要知道,『万法起』是一念,没有先后。我们见的相是错误的,六道里头都是错误,相似相续相,每个相都是同时一际,速度太快了。弥勒菩萨告诉我们,「一弹指有三十二亿百千念」,就是「万法起」,已经起了,这一弹指万法生起已经是三十二亿百千次,没有先后。这种情形就像我们看电影,看电影放映机里面的底片,在镜头开关跳动的情况一样,电影的录相带,它的速度是一秒钟二十四次。弥勒菩萨告诉我们,我们现前这个现象,那要讲一秒钟,我们也把它算了一下,是一千二百八十兆次,一秒钟,一千二百八十兆,我们不知道它是假的。所以佛告诉我们,「一切法无所有,毕竟空,不可得」,了解事实真相,你的心永远是定的。定是什么?决定不起妄想分别执著,你看到是真相。下面跟我们解答前面所问的问题。
【何以故。由此一尘虚相能翳於真。即是染也。】
为什么说染?这一尘是假相,不是真的。『翳』,眼睛有了病,怎么会有病?你在里面起了分别执著,这就有病。真就变了,真是什么?真是见性。我们用眼来比,我们的见性有了障碍,这个东西(彩色塑胶片)就是一尘,是假相,根本就没有的,但是确确实实我们只要认为它是真的,它就把我们的见性障碍住,这叫染。不是性染了,也不是外头相染了,这个东西(彩色塑胶片)染,毛病都是出在妄想分别执著,没有染污真性,所以惠能说「何期自性,本自清净」,这就说明自性没有染净。染净在哪里?染净在分别执著,自性没染净。这是说染是什么意思、染的观念是怎么来的。反过来,什么叫净?
【由此尘相空无所有。即是净也。】
什么是『净』?你哪一天豁然明白了,妄想分别执著是假的,不是真的,在哪里?找不到。楞严会上一开端,佛就问阿难,心在哪里?他也没有问心是什么样子,你的心在哪里?佛为什么会问这个问题?佛问阿难,你为什么要发心出家?动这个念头想出家,这个念头从哪来的。他就说:我看到佛陀你的相太好,我想你这个相不是父母生的,一定是修成的,我出家也希望能修像你一样的相好。这是他出家的动机,心里这么想著。所以佛也不说真心、也不说妄心,就问他,你的心在哪里?心不就在身体里面吗?这是《楞严经》前面,「七处徵心」。阿难很聪明,佛说心不在内,他就想不在内就在外,内外不在,在中间,他想出七个地方,全被佛陀否定了。否定,他就惊慌,这样我就没有心了,怎么可能没有心?这个经文很长。确确实实心是有,但是心没有妄想分别执著,真心;有妄想分别执著,叫妄心。不管是真心、是妄心,你去找在哪里?你都找不到。真心找不到,妄心也找不到,为什么?一真一切真,遍法界虚空界那个相不就真心现的吗?真心已经现相了。妄怎么?一妄一切妄。心在哪里?你六根所接触的全是。我们现在明白了,阿难都没说出来。所以《楞严经》上反覆的来讨论,我们听他们的谈话,在旁边旁听慢慢觉悟,一即是多,多即是一,一即是全,全面,全面就是一。
所以佛在此地用一微尘,这一微尘就是法性的全体,法相是法性变的,那也就是法相的全体,遍法界虚空界无一不是。你知道这个现象是一种虚幻不实的相似相续相,那就行了,你了解事实真相了,空无所有。法性不可得,毕竟空,无所有;法相也是不可得,也是毕竟空,无所有,你的心清净了。为什么?妄想分别执著不生,心清净了,外面的相完全清净,是净土。所以你从外面去找净土,找不到,没净土。心净则佛土净,心善则佛土善,心染佛土就染,心恶佛土就恶,所以一切境界从心想生,就这么个道理。大环境如是,小环境就是身体,所以你的心清净,你身体健康,没毛病。天人为什么身体健康?为什么一生不生病?没有别的,他没有杂念。他把这些妄想念头统统放下了,他的分别执著范围非常小,所以对於他的健康影响不大。阿罗汉执著断掉了,再不会执著这个身是我,所以《金刚经》上讲的,「无我相,无人相,无众生相,无寿者相」,阿罗汉证得,净,他住净土,四圣法界是十法界里面的净土。六道是十法界里面的染土,染污,因为有执著;四圣法界没执著,是净土,这就是染净。净土里头没有善恶,染著里头有善恶,所以六道有善恶。你善心,善心是染,现三善道;恶念,恶念是恶,现三恶道。
你明白这个道理,六道是你自己造的,你到哪一道,你自己负责任,与佛菩萨不相干,与天地鬼神也不相干。自己现,自己变,自己受用,中国谚语有句话说,「自作自受」。你念佛现佛法界,念菩萨现菩萨法界,十法界现哪个法界完全在你自己起心动念,你用的是什么心,你就现哪个法界。这个道理太深!这个道理叫深密,我们知道这很不容易,这多么幸运。知道之后什么?才晓得这十法界是由我们自己去选择。可是你要想到,十法界总不如一真,一真法界,一真法界还是自己选择。怎么选择法?妄想执著全放下,对於世出世间法,不再有妄想执著,这个境界就现前。我们毕竟是在六道里面时间太长,染污非常严重,知道这个道理,想放下,实际上怎么样?放不下!那怎么办?佛陀慈悲,给我们开了一个方便法门,念阿弥陀佛求生极乐世界。这个法门太殊胜了,有这个法门,人人在这一生当中都能成就,这个成就可了不起,为什么?作佛去了,不是十法界的佛,真佛,这才叫一了百了,永远解决问题了,彻底解决问题了。《华严经》到最后,文殊、普贤十大愿王导归极乐,这就真的是得救了,回归自性。下面再讲真,什么叫真?
【由此尘性本体同如。即是真也。】
从性上讲,这一尘,性是真的,『本体同如』,如即是真,真如!如这个字怎么讲?就是这样。一切万法的本体就是真如,它怎么不真?所以一真一切真,没有一样不真。从这里看,所以大乘教里面佛才说,一切众生本来是佛,一切众生本来成佛,这都是佛说的,这一点都不假。怎么会有俗?
【由此尘相缘生幻有。即是俗也。】
尘相是现相,你要晓得相是假的,相不是真的,相有生灭,体没有生灭,体是如,没有生灭。相是妙有,体是真空,真空不空,为什么?它能生妙有,所以它不空。妙有非有,它当体即空,它了不可得。所以真空跟妙有是一不是二,性相一如,理事不二,这才是事实真相。所以你对於理事都不可以执著,对性相都不能怀疑,都不可以分别,它是一不是二。所以欧阳竟无大师讲,「佛法非哲学、非宗教」,为什么非哲学?哲学讲能所,能所是对立的,能不是所,所不是能。佛法讲能所,能所是一不是二,能即是所,所即是能。所以虽然是讲对立,跟哲学里面讲的意思不一样。这是幻有,也叫妙有,这就是俗,你对於俗的真相要能看见,决定不要执著。明了之后怎样?随缘,那就对了,随缘不攀缘。随缘目的是什么?目的是修清净心。不随缘我就有执著,我想怎样,我要怎样,这还是搞六道轮回,一切怎么样?随他去!宗门大彻大悟的这些人,看他们的态度,随他去吧!自己没有一样不自在。再看看释迦牟尼佛,当年在世的时候,所示现的现相,是不是这样的?真的是这样的,释迦牟尼佛从来没有勉强过一个人。如果要勉强,就不必讲八万四千法门,讲一个法门就好。你喜欢什么就讲什么,完全随顺你自己的爱好,一点不勉强,各人修各人的,只要你欢喜,只要你不执著,只要你不分别,全成就。下面讲生死、讲涅盘。
【由於尘相念念迁变。即是生死。】
所以你们想想『生死』,生死的根从哪里?弥勒菩萨讲,「一弹指三十二亿百千念」,那不就是一弹指已经有三十二亿百千的生死吗?我们弹指弹得快一点,一秒钟可以弹四次,三十二亿百千念再乘上四,用我们现在的话来说,就是一千二百八十兆的生死。真的,不是假的!我们不要以为一个人出生,过了几十年,这个人死去了,不是的,他在刹那生死。这才是事实真相,你根本就停不住,所以『念念迁变』,停不住的,速度是那么快,这生死。相上有生死,性上没生死。你看:
【由观尘相生灭相尽空无有实。即是涅盘。】
『涅盘』就是不生不灭,你『观尘相生灭相尽空无有实』,这就是涅盘。相从哪里来的?相无中生有。那个空无,永恒不变,不变的是真的;相是念念生灭,念念生灭那是假的。佛法讲真假的定义,就是从这里说的,凡是有变化、有变动的是假的,永恒不变是真的。所以我们的虚空,虚空都有变化,虚空不是永恒。现在科学家也发现,知道虚空不是一个平面,虚空会被扭曲。讲这个黑洞,黑洞的原理是虚空的扭曲产生的作用。他们把虚空比喻做好像个被单,你拿个橄榄球放在被单上,这个球就会把被单压下去。黑洞像这种原理一样,它产生旋转,产生很大的吸力、引力,能把光都吸进去。所以虚空不是真的,它还是有形相在,有相在。所以真正涅盘是这个意思,就是惠能大师讲的自性不生不灭,本无生灭。
【由尘相大小皆是妄心分别。即是烦恼。】
『尘相』没大小,『大小』从哪里来?大小是你妄心分别变现出来,这叫『烦恼』。所以你没有分别执著,就没有烦恼。执著要是没有了,在佛法讲见思烦恼断了,就是六道,六道就没有了。六道是见思烦恼变现出来的,那是因,六道是果,见思烦恼断了,六道的因没有了,所以六道是假相,不是真相,六道就没有了。四圣法界是分别,分别还是烦恼,叫尘沙烦恼,尘沙烦恼、无明烦恼,这两种烦恼还有,所以现四圣法界。这是说什么是烦恼、烦恼从哪来的。菩提是什么?菩提是觉,烦恼的反面是菩提。
【由尘相体本空寂缘虑自尽。即是菩提。】
所以烦恼就是『菩提』,迷了的时候叫烦恼,悟了的时候叫菩提。悟了的时候,『尘相体本空寂』。『虑』是什么?虑就是妄想分别执著,你自然就不起来了,那不就是菩提了吗?我们现在妄想分别执著没尽,有,有就是烦恼。所以说简单的话,烦恼就是你的念虑,就是你的妄念、你的顾虑,这个东西烦恼。你晓得这个东西是空的,尘相是幻有,尘的体是自性,自性本来空寂。下面说:
【由尘相体无遍计。即是小乘法也。】
这就讲到三性,前面讲遍计所执性、依他起性、圆成实性。尘相体没有遍计,没有遍计所执性,遍计所执性是抽象的概念,不是事实。小乘没有突破。
【由尘性无生无灭依他似有。即是大乘法也。】
所以大乘晓得真相,『尘性』没有生灭,相,相是『依他』,依他,事有,不是真有,他是什么?他是念头,所有一切现相从念头生的。这让我们想到夏威夷土著说的一句话,「这个世界是你念头造成的」,这话说得有道理,跟佛讲的是一样。这个世界是好是坏,都是念头生的。所以化解灾难,能不能化解?能,不是不能,只要居住在这个地方的人,把念头一转,灾难就没有了。灾难从哪来的?从贪瞋痴来的。这佛经上说得很清楚,《楞严经》上讲的,贪婪是水灾;瞋恚是火灾,火山爆发,现在全世界气候温度上升,这都是瞋恚造成;风灾是愚痴造成;傲慢造成地震,傲慢是不平。佛给我们讲出,这是自然灾害的业因。但是我们现在人怎么样?现在人说这是迷信,这个不合科学,那就没法子。所以贪瞋痴慢疑天天在增长,这个灾难就愈来愈严重。如果真的我们相信佛的话,「勤修戒定慧,息灭贪瞋痴」,什么灾难都没有了。希望全世界学佛的同学们,我们大家发心,做个样子给大众看看,我们真的把心转过来,别地方有灾难,我这个地方没灾难,让大家看看,他就会相信。现在要不做出样子来,他不相信。
所以我们在安徽庐江县,汤池也在里面,我们来做实验,做一个护国息灾法会七百天。这个寺院里面每天八个小时讲经,二十四小时不间断的念佛,大雄宝殿每天一堂三时系念佛事,我们做七百天。如果这个法会做七百天,大家都好好的来做,这个地区没有灾难。周边地区有灾难,大家看到的时候可能是有效了,才会相信。很难得,海岛金山寺也做七百天,响应了,东天目山要做七百天。我收到台湾这封信,是台湾中坜善果林,他们给我写这封信响应,他们这个道场也做七百天。好!希望全世界净宗学会大家都要发心。如果三时系念仪规不熟悉,没有关系,做一百个佛七很好,天天念佛,念佛回向就很好。或者是一个月、半个月,或者是一个星期,有一天的时间,大家在一起把三时系念这个仪规从头到尾念一遍,把这个功德回向也一样,都是无比的殊胜,做出样子来给大家看。佛门弟子带头吃素、念佛,念念想著遍法界虚空界一些苦难众生,帮助他们破迷开悟、离苦得乐,这个念头好,这个念头能转境界。今天时间到了,我们就学习到此地。
诸位法师,诸位同学,请坐。请看「修华严奥旨妄尽还源观」,第三段「示三遍」三种周遍,前面我们学到第二种,「一尘出生无尽遍」。这个我们要记住,这是修华严法界观,或者是说修华严三昧之前必须有的认知。也就是像过去,章嘉大师跟我们说的,「看破」,有这个看破的条件,然后才能放下。《华严》的放下,是妄想分别执著一次放下,它是圆顿法门,它不是普通法门。一尘一毛,确实像能大师所说的,「能生万法」,遍法界虚空界在一微尘或是一毛端当中显现无余。这个境界,我们没办法体会一些,这是佛知佛见,是事实真相。什么道理?道理就是自性,自性里面没有分别、没有执著。所以前面贤首国师引经中一段文,来说明这个现象,「当知一尘」,举一尘做例子,或者是一毛端也行,一尘跟一毛端是佛常说的,一尘是依报,一毛端是正报,依正不二。一尘「即理即事」,理是法性,事是法相,或者我们用能大师的话说,理是自性本自具足,这是理,「本自具足」,事就是「能生万法」,这样大家就容易懂了。惠能大师把它讲了五条,第一个是清净,「本自清净」,第二个是「不生不灭」,第三个是「本自具足」,没有一样欠缺的,第四个是「本无动摇」,最后是「能生万法」,这他说得很圆满。所以五祖忍和尚听了这五句话,就告诉他行了,就给他印证,真的是明心见性。所以一尘就是理、就是事,理法界、事法界。「即人即法,即彼即此,即依即正,即染即净,即因即果」,这是讲到我们实际生活上,我们每天所接触的境界,他说了这么多。
到最后讲到「三身即十身」,《华严经》上讲的,一般大乘讲三身,法身、报身、应身。《华严》把三身展开说十身,十身就是三身,三身就十身,也可以说十身就是一身,一身就是十身。一身是什么身?任何一身都可以,十身当中任何一身,都是圆圆满满含摄其他的九身。在我们现前,我们现前这个身是报身,不是佛,佛的报身是智慧,我们这个报身是业力,业报身。佛的是报身,报身佛、报身如来,住实报庄严土;我们业报身,在十法界里面住人法界,还是一即是十,十即是一。大乘教里面佛常常为我们说明,我们现在业力支配,业力在主宰著、牵引著,人身显,其他九法界身隐,不显,不是没有,真有。怎么知道真有?阿赖耶识里十法界的种子都有,它怎么没有!有种就是有因,有因当然就有果,所以遇缘就显。现在那个九法界的身没有缘,缘不具足,人法界的身具足,人相现前。我们看到畜生,畜生法界的缘成熟现畜生身。我们这是讲十法界的身。佛法里面讲的,《华严》里面讲的,如来果地上的十种身,菩萨因地上的十种身,都是即一即多,一多不二,没有分别执著。所以他没有烦恼习气,他的心永远是清净的,永远是不动的。我们修,修什么?就修这个。可是我们依旧在日常生活当中,六根接触六尘境界起心动念,起心动念就是造业。起心动念,我们在前面讲过,你在制造六道轮回,这就是《地藏经》上讲的,「无不是罪」。不明白这个道理,看到经上这句话,有时候我们感觉得,佛讲得太过分了,怎么起心动念都是罪?起心动念造成六道,你说是不是罪?本来没有六道。所以明白这个道理,就知道佛的话一点都没有说错,一点都不过分,说的真是恰到好处。这个恰到好处,就是《金刚经》上讲「如语」,如来五种语,如语,如语是恰到好处。末后这几句,因为昨天时间不够,「何以故」,为什么?为什么会有这个现象,这样殊胜庄严的境界。下面跟我们说出来:
【理事无碍。事事无碍。法如是故。】
这三句话很重要。理事为什么无碍?理不可得,事也不可得,它怎么会有障碍!理事既然都不可得,事事当中哪里会有障碍,障碍从哪里发生?障碍从执著生的,障碍从分别生的,没有分别、没有执著就决定没有障碍。而且是最粗的、最明显的障碍是执著,执著才有六道;执著没有,六道就没有了。六道没有了,是什么样子?四圣法界,声闻、缘觉、菩萨、佛,这个四种法界存在。这四种法界,就是我们常讲的方便有余土,六道是凡圣同居土,没有了。就是方便有余土里面没有执著,他有妄想分别。妄想分别都没有了,那就是一真法界,实报庄严土跟常寂光净土。有习气就现实报庄严土,习气没有了就常寂光净土。很不容易,我们在佛法搞了这么多年,才把这个事情搞清楚。
早年那个时候,我好像还不到四十岁,在佛光山教学,我们有几个老师,有一次在一块聊天,讲到《华严经》上「情与无情,同圆种智」,怎样能把它讲得清楚、讲得明白,我们这几个老师都不行,碰到这个问题,真是难,难题。这学了半个世纪,才把这个事情搞清楚。搞清楚之后再看看祖师的注解,讲得很清楚,明明白白,为什么那时候就是看不懂。现在知道了,为什么看不懂?分别、执著很重,执著是烦恼障,分别是所知障。而且走的路子走错了,走的是什么路子?佛学,不是学佛。所以搞佛学,就是把佛法当学问去研究,把佛的意思是愈搞愈错。开经偈讲「愿解如来真实义」,这不容易。我们在那个时候,现在想想很惭愧,我们错解如来真实义,曲解了如来真实义。想到这个事情难,不容易!在那个时候有人问这个,我们怎么答覆?我们只能用古人注解来解答。
不但解答的听众听不懂,我们自己也不懂,自己不懂不敢讲,拿古人东西来念一念,念出来之后,我们彼此双方都不懂,这才知道佛法难,不是那么简单的。实在老师已经指点我们,我们没有省悟过来,为什么?放下就懂了,你执著就不懂,道理就这么简单。所以要晓得,法界里头决定没有障碍;换句话说,法界里头决定没有不和,无障碍就是和睦。中国古人讲「和为贵」,祖宗告诉我们「思无邪」,思无邪、和为贵,『理事无碍,事事无碍』。什么是大道?什么是真道?我们现在可以简单说,真道就是和,真道就是无邪。诸位想想对不对?这就是《华严》里面讲的,「理事无碍,事事无碍,法如是故」,法是一切法,万法就是这个样子,自性里面本自具足。佛经里面讲「法尔如是」,法尔如是的意思,跟这四个字的意思是一样的,「法如是故」,它本来就是这样的,没有理由,你不能想。下面告诉我们:
【十身互作自在用故。唯普眼之境界也。如上事相之中。一一更互相容相摄。各具重重无尽境界也。】
这是微观世界达到了究竟圆满。现在科学只能发现到基本粒子,发现到夸克,夸克里头还有什么样子?就没有了,说不出来。《华严经》里面说出来了,上面所说的都是一尘。『十身互作自在用故』,十身幻化无穷,不是自己变化,这个一定要知道,是随一切众生的感应起变化,就是《楞严经》上所讲的「随众生心,应所知量」,随心应量。能现无量无边身,能现佛身、菩萨身、现有情身、能现树木花草身、能现山河大地身,因为它没有身,它能现一切身。我们今天不能现第二个身,什么原因?执著这个身是我,那就没法子,你只能现一个身,你不能现两个身。所以阿罗汉为什么能够化身,不必到阿罗汉,到三果阿那含就有神足通。神足通是什么意思?他能变化、他能分身,他能同时分很多不同的身,也能办很多不同的事。这个我们在《高僧传》、在《神僧传》里面,看到不少的例子。
底下一句好,『唯普眼之境界』,谁能见?普贤菩萨能见。普贤菩萨能契入这个境界,就是微尘里面的世界,普贤菩萨能进去。谁是普贤菩萨?你就是!各个人都是普贤菩萨。在中国大乘法里面,是以四大菩萨来代表大乘修学,四大菩萨,就是九华山的地藏菩萨、普陀山的观世音菩萨、五台的文殊菩萨、峨嵋的普贤菩萨,这四大名山。四大菩萨跟诸位说是一个人,一多不二,即彼即此。地藏菩萨代表的是孝亲尊师,你修这个法门,你学孝亲尊师,你就是地藏菩萨。学到了把孝亲尊师扩大,遍法界虚空界所有一切众生都是我的父母、都是我的老师,这叫观世音菩萨,提升了,叫大慈大悲。慈悲达到究竟圆满,遍法界虚空界,我们常常讲的「慈悲遍法界」,这是观世音。自性本具般若智慧起用,能够在日常生活当中用出来,那叫文殊菩萨。代表什么?代表是理智起用,不是感情。六道凡夫起心动念作用带了情识,很浓的感情、执著,叫情执。菩萨没有,菩萨完全是智慧,我们讲理智,不是感情。再跟你说,理智是真的,感情是假的,为什么?情多变,感情的慈悲靠不住;理智的慈悲靠得住,永恒不变。佛菩萨爱你,佛菩萨关怀你,佛菩萨照顾你,你骂佛菩萨,毁谤佛菩萨,侮辱佛菩萨,害佛菩萨,佛菩萨对你的关怀照顾还是永恒不变,你起变化,他不起变化,所以他是真的,你是假的。他为什么不怪你?因为你是假的,你不是真的,要是怪你,不是错怪了吗?你要是用真心,用真心跟他一样。普贤菩萨是落实,把地藏、观音、文殊统统落实,就变成一体,那叫普贤。所以普贤代表实践,现在的话讲代表落实,真做到,圆满做到。所以你说哪个是普贤菩萨?人人都是普贤菩萨,人人都是地藏菩萨,人人都是观音菩萨,人人都是文殊菩萨,落实就变成普贤菩萨。「普眼」,说观音菩萨行,说文殊菩萨也行,说普贤菩萨也行。说普,里面就是没有障碍,有障碍就不能普,我们今天所讲的普及;有障碍就有死角,那个地方普及不到。由此可知,普就是真心,妄心是决定做不到。
『如上事相之中』,这是前面所举的这些事,这些事相,『一一更互相容相摄』,上面所讲的这么多,讲的理事、人法、彼此、依正、染净、因果、同异、一多、广狭、情非情、三身十身,这举几个例子,要跟你细说的时候,说一年都说不完。这什么?我们现在讲全是相对的,全是二边对立的。它是相容的,它是相摄的,它是分不开的,它是一体的。『各具重重无尽境界』,这我们在前面学《华严》的时候,跟诸位报告过,这一尘,一尘里头有世界,遍法界虚空界就在这一尘里面。一尘里面的世界里还有没有一尘?有。那一尘是不是也是遍法界虚空界?是的。那一个小尘里面,这尘中之尘里头还有没有世界?有,重重无尽。这是什么?法如是尔,自性它本来就是这样的。你看看这个微观世界,科学家没法子找到。找到了微尘,微尘在佛法里面讲是我们肉眼看不见的,什么人能看见?阿罗汉能看见,这极微之微。
现在人发明了科学仪器,肉眼看不到的东西,就高倍显微镜看到了。还有一种方法,仪器不能达到的,在数学上能发现,能发现很小很小物质的存在。很多科学家从现在数学里发现,然后再用这些仪器精密去观察,看到了。佛法不需要用机械,用清净心,阿罗汉的心比凡夫清净。因为凡夫有执著,阿罗汉没有执著,所以阿罗汉的心比我们清净多了,他能看见,能看到极微之微,就像现在科学家讲发现了,极微之微。极微之微里面还有什么,阿罗汉不知道。这佛在《华严》里面给我们看到了,里面有法界虚空界。法界虚空界里面还有微尘,微尘里头又有法界虚空界,没有大小。没有广狭就是没有大小,没有来去就是没有时间,空间跟时间都不存在。所以空间跟时间这个概念,都是从分别执著里面生的,妄想里头没有,分别执著里头才有。菩萨分别执著都放下了,所以时间跟空间他全部突破,他活动的范围我们无法想像。横的来说,是遍法界虚空界,纵的来说,那就是重重无尽的虚空法界。下面大师举经文来作证:
【经云。一切法门无尽海。同会一法道场中。如是法性佛所说。智眼能明此方便。】
这是《华严经》上偈子。所以法门平等,无有高下,任何一门,就像前面讲的相容相摄,任何一门圆圆满满摄尽一切法门,包容一切法门,所以法门不二。这个意思也不好懂,佛祖在经教里面常常用比喻,让我们从比喻当中明了事实真相。佛法好比是个大讲堂,这个大殿,佛殿这个大讲堂四面都开了很多门。通常我们把许多法门给它归纳,归纳到最后就三门,三门就是多,哪三门,觉门、正门、净门,觉正净三门,觉正净就是佛法僧,这一个大殿有三个门。你在外面看是三门,无论从哪个门你进来都一样,都是平等的,都是圆满的。绝不是说你从觉门进来,你看到多一些东西,正门进来看到少一点,不是这样的,进来都一样,所以说平等的,三个门进来平等的。三个门之外,愈往外面去,那个路就太多了。像我们这个小讲堂,我们同修也有一百多人,你们从各个不同地方来,各个不同的路,但是到这个地方来,进入道场,这三个门,无论从哪个门进去,都完全相同。法性现出的法相亦复如是,不增不减。明白这个道理,我们对於无量无边的法门要赞叹,不可以毁谤,毁谤就错了,为什么?无论从哪一门都能进来。可是它有个原则,这个不能不知道,原则是什么?原则是放下,不管从哪一门,只要你能够把妄想分别执著放下,就进来了,那个道理在此地。你法门学得再多,门门你都学了,你不肯放下;不肯放下,你在门外,你进不来。你能够把门给人讲得头头是道,这个门怎么样,那个门怎么样,你讲得头头是道,你没进来,你进不来。进来怎么样?进来要放下,放下进来,进来都是一样。八万四千法门,无量法门,没有例外的,没有两样的。
『同会一法道场中』,无量无边的法门,殊途同归,在中国古人有句话说,「条条大路通长安」,长安是首都。在外国也有这么一句谚语,说「条条大路通罗马」,罗马帝国统治欧洲是一千年,罗马是首都,条条大路都通。你要肯去才行,不肯去不行,在佛法讲你肯放下就行。我们讲,放下执著,入门了;放下分别,你就登堂;放下妄想,你就入室。入门、登堂、入室,入室是见性了,见到法性了。『如是法性佛所说,智眼能明此方便』,情识不行,有真智慧的人听到佛所说的,他明了,明了什么?这是佛的善巧方便,为什么?不能说的,佛说出;言语道断,心行处灭。这是真实智慧的作用,可是怎么样?你可不能执著,你也不能分别。所以对佛所说的、菩萨所说的,一分别、一执著错了,不分别、不执著,你才晓得如来说法的真实义。还是这么一句老话,「开口便错,动念即乖」,你只要是不开口、不动念,你在那里听,听到你点头。真听懂了,你说是对的,不说也是对的,说跟不说不二!即说即非说,非说即说,他入这个境界,这是普眼大士的境界。下面大师设了一个问答,这个问答是为我们初学人所设的,问得很好。你看底下说:
【问。据其所说。】
根据前面所说的。
【则一尘之上。理无不显。事无不融。文无不释。义无不通。今时修学之徒。云何晓悟达於尘处。顿决群疑。且於一尘之上。何者是染。云何名净。何者为真。何者称俗。何者名生死。何者名涅盘。云何名烦恼。云何名菩提。云何名小乘法。云何名大乘法。请垂开决闻所未闻。】
这个问得好,问了一连串的问题。我们如果听了这段经文,有没有问题?没有问题只有两种人,一种真懂了,你开悟了;一种是完全不懂,也问不出来。能问得出来的不错,确实帮了我们个大忙。所以这个问题是谁提出来的?贤首国师提的,代我们提的,我们正是在佛菩萨面前问不出来。不过佛菩萨也晓得,你没懂,所以能问得出问题来的,就不错了。这个问的大致上,我们没有什么多大的问题。所以理、事,『文无不释』,释是解释,语言、文字他真正懂了。『义』是讲理,理通达,文字上的解释没障碍,都能够讲得很清楚、很明白。我们看他的答,最重要的是在答。这就是说「一尘出生无尽遍」,他怎么样落实在我们日常生活当中?我们在日常生活当中怎么知道?这是这个问答的主旨,宗旨之所在。我们看看他的开示,这就回答。
【答。大智圆明。睹纤毫而周性海。真源朗现。处一尘而耀全身。】
这个四句是总答。大智是自性本具的般若智慧,是你自性里头本有的,也就是我们平常讲的佛性。佛是觉的意思、是智的意思,智是体,觉是作用。大智大觉不是学来的,不是说生生世世学佛累积下来的,不是的,没这个道理,是自性本具的。生生世世学佛累积下来,那都是缘,都没有到开悟,那怎么?来生再来!为什么不能开悟?没放下,有进步,有进步就是讲生生世世都会放下一点,这一生比前一生又多放下一点,就多明白一点,没有彻悟。什么时候彻悟?没有时间表,也不需要时间表,你什么时候能把这三样东西放下,觉悟了。所以,什么时候开悟,这个事情不在别人,佛也不知道,谁知道?你自己知道,这是真的不是假的,你什么时候肯放下。三个都放下是不容易,佛在经上给我们说,那样的人三个一起放下叫上上根人,也叫上上乘人。大乘、小乘、中乘,上上乘人他能够听明白之后,彻底放下,什么事都没有,全解决了,自性里面本来具有的智慧、德能统现前。所以前面讲这个没错,是他的境界。
我们今天难在哪里?难在连一点小小的执著都要斤斤计较。从世间人看的时候没错,我斤斤计较是对的;但是在搞明心见性,那你就错了。搞六道轮回那正确的,一点都不错,不斤斤计较他怎么会有轮回?所以学佛要有点进步,至少你要能够大而化之,你把事情看淡。所以在放下之前,到下面五止是在教你放下,这都是放下的前方便,让你了解事实真相。然后你才知道什么?放下是正确的,不放是错了,真错了。分别执著的心是多苦!多操心,多苦,这是自性里头没有的。自性是清净,自性是空寂的,自性是光明的,没有这个东西。我们生了这个东西,就是自性生病了,这病不是真病,自性要是真生病,就不叫自性,就不能叫真如。它是被妄想分别执著障碍住,妄想分别执著决定是虚妄的。
我们用这三片道具,做了很多,让同学们从这里面去体会,这三种颜色。在科学里面讲,这三种颜色叫三原色,所有一切彩色都这三种色变化出来的,叫三原色。我们把黄色代表妄想,蓝色代表分别,红色代表执著,这三样东西。这是有相的,大家能看得见,妄想分别执著没有形相,看不见。这个东西,我们把我们的眼睛代表自性,真如本性,外面的色相是能生万法,眼睛代表法性,外面代表法相,你说它有没有障碍法性?没有。有没有障碍法相?也没有!可是你要执著这个东西是真的,它就让你产生错觉,就这么回事情。生生世世修行,佛教导我们,我们不是利根,不能一下放下,情执太深。佛讲你先把执著放下,这个执著放下了,执著放下障碍就淡一点,淡了很多。执著放下是什么人的境界?阿罗汉。不放下是六道凡夫,六道凡夫这三种颜色统统有,妄想分别执著统统有。放下执著之后,阿罗汉,阿罗汉比我们就厉害,他看东西比我们看得清楚多了,他见到的那是真相。可是他比菩萨还不如,为什么?他有分别。再把分别放下,那就叫菩萨,菩萨你看看这就很淡了,就更清楚了。菩萨还比不上佛,因为菩萨有妄想,佛没有妄想,这个妄想再放下,这叫佛。三个都放下,自性里的『大智圆明』圆满透出来了。佛经里面常常用比喻来显示,阿罗汉的光明好像晚上月亮上弦、下弦,我们看到月亮一半,一半这样的月光,阿罗汉的,菩萨的差不多是十三、十四的月亮,佛是十五的满月,就这么个道理。所以你放下一分,自性本有的智慧就透一分,放下两分就透两分,放下十分就透十分,就这么个意思。
学、无学这个不重要,重要是真正能放得下!释迦牟尼佛给我们示现的,求学十二年,在菩提树下放下了,妄想分别执著放下了,大智圆明。中国禅宗六祖不认识字,什么也没学过,樵夫出身。现在这个世间没有樵夫,我在童年的时候,抗战时期,那个时期还有樵夫,为什么?像都市里面,很多都市里没有电灯、没有自来水,烧饭都还用灶,城市里面的人都要去买柴,所以专门有上山砍柴挑到城里来卖的樵夫。还有专门挑水的,那个时候水很干净,河里面的水、溪里面的水都很干净,池塘的水你挑回来,它都能吃、都能喝,所以卖水的。卖柴、卖水,我们小时候是常常看见的。交通工具,比较方便以前是人力车,叫黄包车,一个人拉著一个车,是在那个时代。惠能大师没有出家之前,就是天天上山砍柴、卖柴的樵夫,不认识字,但是他有本事能把妄想分别执著一下放下,这一放下就开悟,开悟也是大智圆明。那时候惠能大师二十四岁,释迦牟尼佛放下是三十岁,他们的境界完全相同。这一放下变成什么?变成无所不知、无所不能。所以你得肯放下,放下是完全对了!放下之后智慧现前。这个智慧不是学来的,是自性本有的。
它起用『睹纤毫而周性海』,纤毫是什么?就是一微尘,他看一微尘,遍法界虚空界他都知道。真的,惠能大师的报告,不就是显示这个吗?他报告很简单,见性,真放下了,放下那个境界,他跟五祖忍和尚说,没想到,「何期」就是没想到,「自性本自清净」,确实没有染污过。无论在圣在凡,就像我们刚才的比喻一样,它确实没有染污,我们怎么样?是我们误会了,认为它有,其实它没有,所以很容易放下。再告诉我们,自性不生不灭,这是古印度所有宗教追求的大般涅盘,大般涅盘就是永恒、不生不灭。自性本自具足,具足智慧、具足德能、具足相好,没有一点欠缺,圆圆满满,性德!虚空法界、山河大地、一切众生,自性本来具足。就好像你作梦一样,梦境里样样东西都有,一点也不欠缺,从哪里来的?本自具足。你要一问:从哪来的?你迷了,你起了一念,马上就迷。所以你用清净心的时候,完全照见;你一有疑问,清净心起波浪就照不见,这个道理要懂。所以八万四千法门修什么?修清净心而已!用的方法、手段不一样,目的完全相同,都是修清净心,就是修禅定。禅定是佛法修行的枢纽,禅定就是清净心。怎样能把妄念伏住,把妄念灭掉,让清净心现前,这是佛法修行的总纲领、总目标,什么方法都行。所以八万四千法门、无量法门,方法、手段不一样,目的完全相同。清净心就照见了,所以在一毛端、在一微尘就能周遍法界。『真源朗现』,「朗」是明了,清楚的现前,「真」是什么?真是源头,我们现在讲宇宙的起源、生命的起源、我自己的起源。我是从哪来的?这一切人、一切事、一切万物,从哪来的?全现了。所以『处一尘而耀全身』,这个「全身」是法身,「耀」是照耀,就在一尘你就能够照全身,遍法界虚空界。
【万法起必同时一际理无前后。】
这句话非常重要,为什么?现在科学不是讲进化论吗?进化论,人是从猴子慢慢变成人的样子,这能讲得通吗?我在年轻时候,就有人告诉我,人是猿猴慢慢变的。我就想现在我们还看到这些猴子,这些猴子为什么都没有变成人?所以很难自圆其说。佛法里不是进化论,佛法是一时顿现,没有前后,前后是时间,前是过去,后是未来。所以佛告诉我们,宇宙怎么起源的?一念不觉,宇宙就现前。所以迷唯一念,你起个念头就迷了,这一念,这一念就现出法界虚空界。为什么现的不一样?你念头有染有净、有善有恶,不一样,所以法界就不相同。天人心善,所以他的法界用我们的话来说,清净庄严。佛在经上告诉我们,不要说太高,忉利天,生忉利天什么条件?上品十善生忉利天,他福报就很大,他寿命很长。忉利天的一天是我们人间一百年,所以忉利天人看到我们这个人间寿命很短,早晨看他出生,晚上他就死了,朝生暮死。忉利天的寿命一千岁,计算时间是相同的,因为它是圆,圆就是三百六十度,所以忉利天也是一年三百六十天。但是他的一天是我们人间的一百年,他的寿命一千岁,不生病!他有死,他也有病,什么时候有病?得病,他在死的前七天就生病,所以那个得病,我们讲的话叫不治之病,他一得病,他就晓得寿命只有七天。他不衰老,寿命到的前七天才有衰老的相,你看那个福报多大!我们这边的人,为什么年龄大就衰老,谚语有句话说得很好,叫「忧能使人老」,你忧虑。年轻的时候,没有想到将来要怎么样,没想到这个问题,愈是年岁大,愈是想这老了,老了也没有工作,老了怎么办?在从前,老的时候家庭照顾,大家族,大家族有养老的功能,家,家的功能有养老、有育幼、有医疗。现在我们说,儿女不可靠,你所认识的朋友、亲戚就更不可靠,一定要靠自己。积蓄一点钱又怕贬值,又怕被人骗走,一天到晚是提心吊胆,他怎么不老?他怎么会不生病?就这么来的。所以忉利天人他不生病有它的道理,他没有担忧的,他福报太大,衣食自然,想穿什么衣服,念头一动衣服已经在身上,不需要裁缝,不需要去哪里买的,所以他也不需要用钱。想什么吃的,吃的东西就摆在桌上,就现前了;不想了,不想就没有了,像极乐世界一样,就没有了。所以他们居住的房子非常干净,里面什么陈设都没有,想什么它就在面前,这是六道里头。六道之外你就可想而知,六道里头居然有这么大的福报。
我们真的把这些事实真相,搞清楚、搞明白了,要不断向上提升,不断的放下。像我们上这个道场,这十一层楼,你不放下第一层,你就不能到第二层,放下第二层,你才能上第三层,放下第十层,你才能到第十一层,就这么个道理。天天放,不断的放,不要害怕,你要修这个福报,统统舍尽了,你得到的是遍法界虚空界。像释迦牟尼佛一样,像六祖惠能一样,这是要知道,『万法起』是一念,没有先后。我们见的相是错误的,六道里头都是错误,相似相续相,每个相都是同时一际,速度太快了。弥勒菩萨告诉我们,「一弹指有三十二亿百千念」,就是「万法起」,已经起了,这一弹指万法生起已经是三十二亿百千次,没有先后。这种情形就像我们看电影,看电影放映机里面的底片,在镜头开关跳动的情况一样,电影的录相带,它的速度是一秒钟二十四次。弥勒菩萨告诉我们,我们现前这个现象,那要讲一秒钟,我们也把它算了一下,是一千二百八十兆次,一秒钟,一千二百八十兆,我们不知道它是假的。所以佛告诉我们,「一切法无所有,毕竟空,不可得」,了解事实真相,你的心永远是定的。定是什么?决定不起妄想分别执著,你看到是真相。下面跟我们解答前面所问的问题。
【何以故。由此一尘虚相能翳於真。即是染也。】
为什么说染?这一尘是假相,不是真的。『翳』,眼睛有了病,怎么会有病?你在里面起了分别执著,这就有病。真就变了,真是什么?真是见性。我们用眼来比,我们的见性有了障碍,这个东西(彩色塑胶片)就是一尘,是假相,根本就没有的,但是确确实实我们只要认为它是真的,它就把我们的见性障碍住,这叫染。不是性染了,也不是外头相染了,这个东西(彩色塑胶片)染,毛病都是出在妄想分别执著,没有染污真性,所以惠能说「何期自性,本自清净」,这就说明自性没有染净。染净在哪里?染净在分别执著,自性没染净。这是说染是什么意思、染的观念是怎么来的。反过来,什么叫净?
【由此尘相空无所有。即是净也。】
什么是『净』?你哪一天豁然明白了,妄想分别执著是假的,不是真的,在哪里?找不到。楞严会上一开端,佛就问阿难,心在哪里?他也没有问心是什么样子,你的心在哪里?佛为什么会问这个问题?佛问阿难,你为什么要发心出家?动这个念头想出家,这个念头从哪来的。他就说:我看到佛陀你的相太好,我想你这个相不是父母生的,一定是修成的,我出家也希望能修像你一样的相好。这是他出家的动机,心里这么想著。所以佛也不说真心、也不说妄心,就问他,你的心在哪里?心不就在身体里面吗?这是《楞严经》前面,「七处徵心」。阿难很聪明,佛说心不在内,他就想不在内就在外,内外不在,在中间,他想出七个地方,全被佛陀否定了。否定,他就惊慌,这样我就没有心了,怎么可能没有心?这个经文很长。确确实实心是有,但是心没有妄想分别执著,真心;有妄想分别执著,叫妄心。不管是真心、是妄心,你去找在哪里?你都找不到。真心找不到,妄心也找不到,为什么?一真一切真,遍法界虚空界那个相不就真心现的吗?真心已经现相了。妄怎么?一妄一切妄。心在哪里?你六根所接触的全是。我们现在明白了,阿难都没说出来。所以《楞严经》上反覆的来讨论,我们听他们的谈话,在旁边旁听慢慢觉悟,一即是多,多即是一,一即是全,全面,全面就是一。
所以佛在此地用一微尘,这一微尘就是法性的全体,法相是法性变的,那也就是法相的全体,遍法界虚空界无一不是。你知道这个现象是一种虚幻不实的相似相续相,那就行了,你了解事实真相了,空无所有。法性不可得,毕竟空,无所有;法相也是不可得,也是毕竟空,无所有,你的心清净了。为什么?妄想分别执著不生,心清净了,外面的相完全清净,是净土。所以你从外面去找净土,找不到,没净土。心净则佛土净,心善则佛土善,心染佛土就染,心恶佛土就恶,所以一切境界从心想生,就这么个道理。大环境如是,小环境就是身体,所以你的心清净,你身体健康,没毛病。天人为什么身体健康?为什么一生不生病?没有别的,他没有杂念。他把这些妄想念头统统放下了,他的分别执著范围非常小,所以对於他的健康影响不大。阿罗汉执著断掉了,再不会执著这个身是我,所以《金刚经》上讲的,「无我相,无人相,无众生相,无寿者相」,阿罗汉证得,净,他住净土,四圣法界是十法界里面的净土。六道是十法界里面的染土,染污,因为有执著;四圣法界没执著,是净土,这就是染净。净土里头没有善恶,染著里头有善恶,所以六道有善恶。你善心,善心是染,现三善道;恶念,恶念是恶,现三恶道。
你明白这个道理,六道是你自己造的,你到哪一道,你自己负责任,与佛菩萨不相干,与天地鬼神也不相干。自己现,自己变,自己受用,中国谚语有句话说,「自作自受」。你念佛现佛法界,念菩萨现菩萨法界,十法界现哪个法界完全在你自己起心动念,你用的是什么心,你就现哪个法界。这个道理太深!这个道理叫深密,我们知道这很不容易,这多么幸运。知道之后什么?才晓得这十法界是由我们自己去选择。可是你要想到,十法界总不如一真,一真法界,一真法界还是自己选择。怎么选择法?妄想执著全放下,对於世出世间法,不再有妄想执著,这个境界就现前。我们毕竟是在六道里面时间太长,染污非常严重,知道这个道理,想放下,实际上怎么样?放不下!那怎么办?佛陀慈悲,给我们开了一个方便法门,念阿弥陀佛求生极乐世界。这个法门太殊胜了,有这个法门,人人在这一生当中都能成就,这个成就可了不起,为什么?作佛去了,不是十法界的佛,真佛,这才叫一了百了,永远解决问题了,彻底解决问题了。《华严经》到最后,文殊、普贤十大愿王导归极乐,这就真的是得救了,回归自性。下面再讲真,什么叫真?
【由此尘性本体同如。即是真也。】
从性上讲,这一尘,性是真的,『本体同如』,如即是真,真如!如这个字怎么讲?就是这样。一切万法的本体就是真如,它怎么不真?所以一真一切真,没有一样不真。从这里看,所以大乘教里面佛才说,一切众生本来是佛,一切众生本来成佛,这都是佛说的,这一点都不假。怎么会有俗?
【由此尘相缘生幻有。即是俗也。】
尘相是现相,你要晓得相是假的,相不是真的,相有生灭,体没有生灭,体是如,没有生灭。相是妙有,体是真空,真空不空,为什么?它能生妙有,所以它不空。妙有非有,它当体即空,它了不可得。所以真空跟妙有是一不是二,性相一如,理事不二,这才是事实真相。所以你对於理事都不可以执著,对性相都不能怀疑,都不可以分别,它是一不是二。所以欧阳竟无大师讲,「佛法非哲学、非宗教」,为什么非哲学?哲学讲能所,能所是对立的,能不是所,所不是能。佛法讲能所,能所是一不是二,能即是所,所即是能。所以虽然是讲对立,跟哲学里面讲的意思不一样。这是幻有,也叫妙有,这就是俗,你对於俗的真相要能看见,决定不要执著。明了之后怎样?随缘,那就对了,随缘不攀缘。随缘目的是什么?目的是修清净心。不随缘我就有执著,我想怎样,我要怎样,这还是搞六道轮回,一切怎么样?随他去!宗门大彻大悟的这些人,看他们的态度,随他去吧!自己没有一样不自在。再看看释迦牟尼佛,当年在世的时候,所示现的现相,是不是这样的?真的是这样的,释迦牟尼佛从来没有勉强过一个人。如果要勉强,就不必讲八万四千法门,讲一个法门就好。你喜欢什么就讲什么,完全随顺你自己的爱好,一点不勉强,各人修各人的,只要你欢喜,只要你不执著,只要你不分别,全成就。下面讲生死、讲涅盘。
【由於尘相念念迁变。即是生死。】
所以你们想想『生死』,生死的根从哪里?弥勒菩萨讲,「一弹指三十二亿百千念」,那不就是一弹指已经有三十二亿百千的生死吗?我们弹指弹得快一点,一秒钟可以弹四次,三十二亿百千念再乘上四,用我们现在的话来说,就是一千二百八十兆的生死。真的,不是假的!我们不要以为一个人出生,过了几十年,这个人死去了,不是的,他在刹那生死。这才是事实真相,你根本就停不住,所以『念念迁变』,停不住的,速度是那么快,这生死。相上有生死,性上没生死。你看:
【由观尘相生灭相尽空无有实。即是涅盘。】
『涅盘』就是不生不灭,你『观尘相生灭相尽空无有实』,这就是涅盘。相从哪里来的?相无中生有。那个空无,永恒不变,不变的是真的;相是念念生灭,念念生灭那是假的。佛法讲真假的定义,就是从这里说的,凡是有变化、有变动的是假的,永恒不变是真的。所以我们的虚空,虚空都有变化,虚空不是永恒。现在科学家也发现,知道虚空不是一个平面,虚空会被扭曲。讲这个黑洞,黑洞的原理是虚空的扭曲产生的作用。他们把虚空比喻做好像个被单,你拿个橄榄球放在被单上,这个球就会把被单压下去。黑洞像这种原理一样,它产生旋转,产生很大的吸力、引力,能把光都吸进去。所以虚空不是真的,它还是有形相在,有相在。所以真正涅盘是这个意思,就是惠能大师讲的自性不生不灭,本无生灭。
【由尘相大小皆是妄心分别。即是烦恼。】
『尘相』没大小,『大小』从哪里来?大小是你妄心分别变现出来,这叫『烦恼』。所以你没有分别执著,就没有烦恼。执著要是没有了,在佛法讲见思烦恼断了,就是六道,六道就没有了。六道是见思烦恼变现出来的,那是因,六道是果,见思烦恼断了,六道的因没有了,所以六道是假相,不是真相,六道就没有了。四圣法界是分别,分别还是烦恼,叫尘沙烦恼,尘沙烦恼、无明烦恼,这两种烦恼还有,所以现四圣法界。这是说什么是烦恼、烦恼从哪来的。菩提是什么?菩提是觉,烦恼的反面是菩提。
【由尘相体本空寂缘虑自尽。即是菩提。】
所以烦恼就是『菩提』,迷了的时候叫烦恼,悟了的时候叫菩提。悟了的时候,『尘相体本空寂』。『虑』是什么?虑就是妄想分别执著,你自然就不起来了,那不就是菩提了吗?我们现在妄想分别执著没尽,有,有就是烦恼。所以说简单的话,烦恼就是你的念虑,就是你的妄念、你的顾虑,这个东西烦恼。你晓得这个东西是空的,尘相是幻有,尘的体是自性,自性本来空寂。下面说:
【由尘相体无遍计。即是小乘法也。】
这就讲到三性,前面讲遍计所执性、依他起性、圆成实性。尘相体没有遍计,没有遍计所执性,遍计所执性是抽象的概念,不是事实。小乘没有突破。
【由尘性无生无灭依他似有。即是大乘法也。】
所以大乘晓得真相,『尘性』没有生灭,相,相是『依他』,依他,事有,不是真有,他是什么?他是念头,所有一切现相从念头生的。这让我们想到夏威夷土著说的一句话,「这个世界是你念头造成的」,这话说得有道理,跟佛讲的是一样。这个世界是好是坏,都是念头生的。所以化解灾难,能不能化解?能,不是不能,只要居住在这个地方的人,把念头一转,灾难就没有了。灾难从哪来的?从贪瞋痴来的。这佛经上说得很清楚,《楞严经》上讲的,贪婪是水灾;瞋恚是火灾,火山爆发,现在全世界气候温度上升,这都是瞋恚造成;风灾是愚痴造成;傲慢造成地震,傲慢是不平。佛给我们讲出,这是自然灾害的业因。但是我们现在人怎么样?现在人说这是迷信,这个不合科学,那就没法子。所以贪瞋痴慢疑天天在增长,这个灾难就愈来愈严重。如果真的我们相信佛的话,「勤修戒定慧,息灭贪瞋痴」,什么灾难都没有了。希望全世界学佛的同学们,我们大家发心,做个样子给大众看看,我们真的把心转过来,别地方有灾难,我这个地方没灾难,让大家看看,他就会相信。现在要不做出样子来,他不相信。
所以我们在安徽庐江县,汤池也在里面,我们来做实验,做一个护国息灾法会七百天。这个寺院里面每天八个小时讲经,二十四小时不间断的念佛,大雄宝殿每天一堂三时系念佛事,我们做七百天。如果这个法会做七百天,大家都好好的来做,这个地区没有灾难。周边地区有灾难,大家看到的时候可能是有效了,才会相信。很难得,海岛金山寺也做七百天,响应了,东天目山要做七百天。我收到台湾这封信,是台湾中坜善果林,他们给我写这封信响应,他们这个道场也做七百天。好!希望全世界净宗学会大家都要发心。如果三时系念仪规不熟悉,没有关系,做一百个佛七很好,天天念佛,念佛回向就很好。或者是一个月、半个月,或者是一个星期,有一天的时间,大家在一起把三时系念这个仪规从头到尾念一遍,把这个功德回向也一样,都是无比的殊胜,做出样子来给大家看。佛门弟子带头吃素、念佛,念念想著遍法界虚空界一些苦难众生,帮助他们破迷开悟、离苦得乐,这个念头好,这个念头能转境界。今天时间到了,我们就学习到此地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