修华严奥旨妄尽还源观 (第二集) 2008/5/17 香港佛陀教育协会 档名:12-046-0002
诸位法师,诸位同学,请坐。前面贤首国师将满教圆宗,也就是《大方广佛华严经》它的体、相、作用,做了很简单的介绍。学人贵在开悟,从这个地方我们也真正体会到祖师大德所说的,这部经的当机者是四十一位法身大士,六道里面的凡夫、小乘没有分,小乘到声闻、缘觉。清凉大师在《疏钞》里面给我们讲《华严》当机的有十类,最后一类是凡夫,什么样的凡夫?叫大心凡夫,也就是他虽然是凡夫,也就是说他妄想分别执著没断,但是他心量大,心包太虚,量周沙界。他有那么大的心量,行,他可以接受《华严》,没有这么大的心量那就难了。我们今天从第二段看起,这就是他为我们真的是大心凡夫,主要还是为大心凡夫。中、下根性的人听了也有好处,就是种点善根,上上根也是慢慢薰习成的,不是天生的,长时期的薰修把我们的根性也就向上提升了,这是一定的道理。我们看这一段经文:
【今者统收玄奥。囊括大宗。出经卷於尘中。转法轮於毛处。】
这就是祖师大德给我们注释、讲解的,一尘一毛里面的含摄就是满教,就是圆宗,因为一切法是从自性生的。性没有大小,没有相对的,没有长短,没有先后,一即一切,一切即一。所以,一微尘里面有世界,微尘没有放大,世界没有缩小,微尘跟世界是一不是二。这是我们一般人很难理解,不是我们常识所说的,这是事实真相,诸法实相。所以下面就讲开悟了。
【明者德隆於即日。】
『即日』就是现前,就是今天。这是上根利智的,他一下就明白了。释迦牟尼佛给我们做了榜样,他老人家在三十岁的时候,十九岁出来学习,出来参学,学了十二年,当时的印度所有的宗教、所有的学派他都亲近过了,最后疑惑没解开。印度的学术在那个时候可以说是举世之冠,全世界没有人能超过它的。它用的不是科学方法,它用的是禅定,用的是内功,四禅八定,突破了六道里面的空间维次。这在中国没有,其他地方也没听说过。但是六道从哪里来的?为什么会有六道?六道之外还有没有世界?这个问题没有人能解答。所以世尊把十二年所学的放下,在菩提树下入更深层次的禅定,在天亮的时候,夜睹明星,豁然大悟。这是做样子给我们看,甚深禅定才能解决问题,这三个问题终於有了答案。这个答案不是他想出来的,不是用数学推演出来的,是定中亲自见到的境界。也就是佛在经上常常告诉我们的,凡夫的妄想分别执著全放下了,障碍没有了,自性里面的智慧德能完全现前。这告诉我们,我们要想成佛,成佛在一念之间,放下就是。
从这一天开始,他就展开他一生教学的事业,佛家说讲经说法,用现在的话说就是开始教学。教了一辈子,七十九岁走的,整整教了四十九年,所以讲经三百余会,说法四十九年。那三百余会就是像我们现在办班,办班三百多次,教学四十九年。现在我们所看到的经典,就是当时世尊为大家所说的一切法,这个法是一切的道理,一切的事实真相。用现在学术分科,我们可以把它分为五大类,它有科学、哲学、伦理、道德、因果,这五大类把他老人家一生所讲的全包括了。这个五大类都讲到究竟圆满,都讲到登峰造极,再没有能超过的。为什么敢说这句话?因为是性德圆满的流露,每个人到明心见性的时候都一样,所谓是在圣不增,在凡不减。我们现在是在凡夫,我们自性里面的智慧、德能、相好有没有减少一点?佛说没有,一点都没减少。为什么现的相不一样?是迷悟不同,就是此地讲的『明』,「明」就是觉悟了,明白了;「昧」,昧就是不觉悟,就是迷,迷昧,不同在此地。
觉与不觉,迷悟的关键在什么地方?关键是障碍,妄想障碍了你,分别障碍了你,执著障碍了你,痛苦!六道凡夫有这三种障碍,所以自性里头的性德丝毫都不能够流露、透露。佛,我们称他为佛,就是他完全没有障碍了,妄想分别执著全放下,放下就是。菩萨,菩萨放下了两个,分别执著放下了,妄想没放下;妄想就是起心动念,这是根,起心动念。阿罗汉也算是圣人,小圣,三种烦恼他放下了一种,执著他没有了,於世出世间法不执著,他有分别。六道凡夫三种都具足,妄想分别执著统统具足,这叫六道凡夫,怎么样他都没有办法觉悟,永远在迷昧当中。所以「明者」,世尊表演的是觉悟了,在中国禅宗六祖惠能大师表演觉悟了。我们要知道,他为什么觉悟?他六根在六尘境界里,他能做到不起心不动念,要知道不起心不动念就是自性本定。他开悟时候所说「何期自性,本无动摇」,起心动念是动摇,分别是大动摇,执著那就是剧烈的动摇。要知道自性本不动摇,动摇不是自性,动摇是妄想分别执著,它在动,自性没动。
从性上讲,在佛没有添一点,不多一点,在我们凡夫,甚至於到地狱、畜生,畜生我们看到小的蚊虫蚂蚁,它的自性跟佛的自性是一样的,一点差别都没有,只是它迷的那个分别执著比我们更严重。这一点我们要晓得。如果我们分别执著严重到极度,那来生就跟它们一样了,物以类聚。到哪一道去不是有人安排你去的,是你的爱好自自然然就入了那一道,是你自己去的。贪心,饿鬼道;瞋恚,地狱道;愚痴,畜生道,他自然就去了;喜欢伦理道德的,人道、天道。所以你到哪一道都是自然的,这个道理不能不懂。
明了之后,我们所有一切的学习,真正的目标在哪里?提升自己,这一生在人道,来生到天道,天有二十八层,总是向上爬,这一生没有白过。如果这一生糊涂,还搞杀盗淫妄,还造恶业,来生你就落到三途,你已经往下坠落,下面是畜生、饿鬼、地狱,那比人要苦得多了。不过现在的人比起五十年前的人,痛苦我看至少要加上十倍;比起一百年前的人,现在的人承受的痛苦可能到一百倍。一百年前的人生活快乐,悠闲自在,心是定的,所以身心安稳。现在身心都不安,心浮气躁,这是真的,而且整个社会普遍都是这种情形。心浮气躁那过得很痛苦,身心压力太大,这个压力都是自己找来的,迷的时候有,悟的时候就没有了。
惠能大师也给我们表演,五祖给他说《金刚经》,说到「应无所住,而生其心」,他豁然大悟,彻底放下了。他的悟跟释迦牟尼佛的悟完全相同,没有两样,这就说明凡夫成佛不难。过去我初学佛的时候,老师跟我谈佛法,佛法是「知难行易」,知实在太难了。知是什么?诸法实相,我们今天讲的宇宙、万物、生命从哪里来的,为什么会有,将来又怎么样演变,这个太难了。可是你要是行,行不难,只要把妄想分别执著放下,你马上就成佛。所以凡夫成佛,多长的时间?是一念之间,念头一转变,凡夫就成佛。我们的念头转不了,可是懂得这个原理,我们如果能把烦恼转成菩提,也是一念。但是也要明白一些道理你才能放得下,放下什么?放下自私自利、放下名闻利养、放下五欲六尘、放下贪瞋痴慢。我们常讲这是佛法小学一年级,可是怎么样?可是在人道里面就得大自在了,那真正叫幸福美满的人生。为什么?身,苦乐放下了;心,忧喜放下了,你们想想看,我们世俗人讲他过的是神仙生活,就在你肯不肯放下。这仅仅是执著,放下稍许,放下一点点,就能得这样的受用。不能放下,底下讲的是:
【昧者。】
还是迷昧,放不下,那就:
【望绝於多生。】
你这一生没希望,你还是轮回心,还是造轮回业,还是搞六道轮回。六道轮回这一搞,不晓得搞到哪一生哪一劫你才能觉悟。佛在经里面有两句话很值得我们玩味的,佛说「人身难得,佛法难闻」,我们这一生当中得人身,又有幸闻到佛法,可是闻了怎么样?闻了不开悟,只可以说我们得的好处是什么?接受佛法的薰习,又薰了一遍,不起作用。为什么不起作用?不肯放下。从哪里放起?佛菩萨、祖师大德有善巧方便,叫我们从身外法放起,身外之物先把它放下,不要去计较。我们一般人虽然身外之物想做好事,譬如这一次四川灾难,我们想捐钱,但是听到很多发起捐钱的机构它钱收了不一定送到灾区。我们总是很担心这个钱捐出去能不能到灾区?能不能到灾民的手上?因为对这些机构不放心,算了,不捐了。多!不是少数。佛怎么做法?佛说你发心就捐,不要问他能不能得到,不要问这个,你的功德是圆满的。那个人如果他要把赈灾的钱,他吞没他有因果,与发心捐助的人毫不相关。
这就是分别执著放不下,捐的时候念念想到能不能真正帮助,会不会给别人吃掉了,这个念头不好。这个念头是你虽然做好事,你是用烦恼的心在做好事,依旧得的果报是烦恼。你心不清净,你怎么能明心见性?明心见性是从外财把你内心的分别执著放下,外是个形式,从外面舍影响你内心,内心也不再执著,你真放下了。如果外面舍掉,我内心常常念著我捐了多少钱,这个钱有没有到他那儿,你没有放下,连修福都修不到,别说修慧了。这也是古人有句话说得很好,「疑人不用,用人不疑」,这是智慧,你既然委托他、用他,你就不能怀疑他;你怀疑他,你就不必用他,你说这个人不可靠,我们另外再找个人。
中国从前传统的教育好,圣贤教育,圣贤人对人怀不怀疑?不怀疑,为什么?圣贤人肯定人性本善。佛不怀疑任何一个人,为什么?一切众生本来是佛。可是我们要晓得现在社会乱了,圣教没有了,人都学坏了,虽然是有善心、有觉性,可是现在善心、觉性不当家,当家的是什么?当家的是贪瞋痴慢,当家的是自私自利。所以这个社会就像巴西预言家所讲的,他讲的话好像最近有很多人提起,在从前是不理会,现在怀疑会不会是真的?这个资料我们学会有,他的预言是讲到2043年,距离我们现在大概有三十多年,他说到那个时候全世界的人口只有十几亿人,像现在中国人口这么多。
他说这三十多年当中,世界上的人会死掉十分之八,十个人当中八个不存在了,只能留两个。这什么原因?恶业所感,这三十年当中天灾人祸非常的频繁,灾难非常的严重。有没有救?这个问自己不问别人,如果我们能够回心向善就有救。断恶修善在佛门里面讲得非常具体,决定要吃长素,素食,不吃众生肉,不跟众生结恶缘,这个道理很深。念佛,念阿弥陀佛。阿弥陀佛是什么意思?这句话是古印度梵语音译过来的,「阿」翻成中国的意思是无,「弥陀」翻成中国的意思是量,无量,「佛」是智慧、是觉悟,所以说无量的智慧,无量的觉悟。释迦牟尼佛在《阿弥陀经》上有很清楚的说明,他用两个字来讲,解释阿弥陀佛的意思讲得好。他把它解释什么?阿弥陀的名号就是无量光、无量寿,光是形容空间,寿是代表时间,我们今天讲时间跟空间,时空里面所有一切全包括了。光又是智慧,寿是德行,常常念这一句,用意是把自己自性里面的智慧、德相念出来。
所以我们求生西方极乐世界,极乐世界有没有?你说有没有?佛在经教里面告诉我们,世出世间一切法从心想生,你心里想阿弥陀佛,阿弥陀佛就有,是你心想生的;你心里头念极乐世界,极乐世界就现前。这理论的依据,阿弥陀佛、极乐世界,阿弥陀佛是你心现的,极乐世界是你心造的。再回过头来看,我们现在这个娑婆世界也是我们心现识变的。我们用的什么心?我们用的是自私自利、贪瞋痴慢的心,变现出这个境界。现在我们回过头来,把这个东西都放下,不要了,我们用无量光明的心、无量寿命的心去建造极乐世界,就是这么个道理。或者再给你说得贴切一点,这是佛经里面的高等科学,我们能够把娑婆世界,就是这个苦难的世界转变成极乐世界,这个话都是真的,不是假的;我们把这个世间现在一些不善的人,转变为诸上善人。所以这个世界是自己造的,不好,不要厌恶,是我自己不善心所变现出来的,我心要一转善,这世间哪个不是善人?没有一个不是善人。
我们用善心看一切人,一切人都是善人;用怀疑的心看一切人,一切人都有问题;用恶念看一切人,一切人都是坏人。外头有没有善恶?没有!蕅益大师说得好,这些话我们引用很多,他讲「境缘无好丑,好丑在於心」,在自己的心。境是什么?境是物质环境,缘是人事环境,物质环境、人事环境里头没有善恶,善恶是自己的心。自己以善心对,没有一样不善,一切人都善,一切事都善;用不善的念头看,一切人与事都不善,这是真理。你能从这上修,你才能明心见性,你才能见性成佛。如果永远在怀疑,永远在打疑问,那就是『昧者望绝於多生』,这一生没有办法超越六道轮回,也没有办法往生极乐世界。往生极乐世界要带疑惑则生边地。他那个带疑惑,他还真肯念,他怎么能往生?他对极乐世界怀疑,但是想我试试看,我就认真念,看看能不能往生。他也往生了,他也念到功夫成片,真的往生,生边地。他不是不念,怀疑、不相信、不肯念,不肯非常认真的念,那就不能往生。他那个往生像赌博一样,压下去,中了很好,不中就算了,这种心态生边地。所以,他也非常认真努力去念佛,没有决定的信心,是这么一个状况。
【会旨者山岳易移。】
会,就是能体会宗旨,真正能体会。这个宗旨是什么?自性本具的智慧德能,他能够有移山倒海的力量。是真的吗?真的,移山倒海算什么?他能够创造宇宙的力量,十法界依正庄严是他心现识变的,转移山岳算什么?所以要真干。众生都在造业,我一个人真的能转变了境界,对众生就会有帮助。他在破坏这个地球,我们在保护这个地球,如果我们保护地球的力量很强大,他的破坏幅度就会小。这就是如果我们这个地区学佛的人,不学佛的人他不相信,如果所有学佛的人都能够认真的素食、念佛来祈求化解灾难,纵然不能完全化解,这样灾难就轻了,就不会很严重,这个我们要努力。我们也根据佛经所说的这些原理原则,所以在庐江我的老家发起「护国息灾三时系念」的法会,就是专做三时系念,做四十九天。
有人来告诉我,这个灾难的时间太长了,灾难太严重,四十九天不够。我说那要多少天?他说至少要七百天。我一想,四十九天是七个七,七百天是一百个七,有道理,一百个七是大圆满,七个七是小圆满,这大圆满,那当然产生很大的力量。我跟寺院里的方丈老和尚商量,他也很欢喜,立刻就同意了,所以我们就决心做一百个七。一百个七,两年多的时间,没有一个不生欢喜心。这个心才发,你看四川地震出现了,这个震幅北京感觉到了、上海感到了、香港感觉到了、台湾感觉到了、云南感觉到了,我们安徽这个地方没有。现在很多人觉得这是奇怪,这怎么可能?我们那个地方有个地震测验站,没有测到。才发心,才开始,这是感应,佛法里面讲的感应。
我们知道这些情况之后,更有信心,更认真、更努力,天天修忏悔,天天改过,天天自省。希望在一百个七当中首先自己成就,因为系念法事是冥阳两利,它是专修净土的。这个道场每天有八小时讲经,念佛堂二十四小时念佛,系念法事每天做一堂,以这些功德回向来化解灾难。我们正在做,我们相信会有效果,相信会能够把灾难减轻。如果每个地方每个道场都能像实际禅寺一样,能够发起一百个七。请讲经的法师请不到这个能解决,我们现在用光碟,现在大家学习的、共修的都是在学《华严》,我们可以提供《华严经》的光碟,每天至少听两个小时,能听四个小时就更好,其他的时间念佛、做三时系念。每个道场都能够做一百个七,我相信我们不但是中国,亚洲地区的灾难会大幅度的减轻,希望我们学佛的同学记住这个事情。如果附近有道场的可以向他们提出请求,我们会全心全力协助。至於邀请做三时系念的这些法师,大家仪规不熟悉可以到汤池去学习,这个仪规很简单,我相信认真的学习,半个月到一个月就行了。好在道场的出家人都有唱念的基础,不难学会的。这一百个七。
巴西的预言家说今年九月十八号,他日期都说出来,他说在中国南部南宁到海南岛当中会发生9.1级的大地震,会引起三十米高的海啸,这个海啸会冲击到日本、韩国。我们就晓得,在这个地区的水域,中国的沿海到韩国、到日本、琉球、台湾、菲律宾、下面是越南,统统都会受到影响,这不是个小灾难,比四川这个更要严重。他也说得很好,在这个大地震之前的两、三个月会发生很多地震,九月才有大地震出现。我们知道这个讯息,我们也不必害怕,我们认真努力依照佛菩萨教导我们的去做,希望我们化解灾难。我们不逃避。八月、九月我会住在香港,我不离开这个地方,希望我们共同努力。把9.1级如果降到5.1级,就没有问题了,虽受灾难,那个不大,伤害不会太严重;如果真的9.1级就麻烦了。
他的预言讲得很清楚、很明白,他说大概死亡的人数会超过百万,财产的损失可以达到五百多亿,许多高楼会倒塌掉,会死百万多人。我们预先知道就预先做保护的工作,端在人心,我们要认真断恶修善,把我们的毛病习气统统转过来。要放下,看看四川这种状况能不放下吗?地震的时间只几秒钟,生命财产全都完了,哪一样是自己的?趁著还有一口气在,多做好事,这才是正确的。多做好事,救济一切苦难众生,自己只有一个目标,提升自己的灵性。要提升灵性一定要放下烦恼习气,别人骗我不怕,让他骗,不怕吃亏,不怕上当。古人说得好,吃亏是福,不肯吃亏、不肯上当的人没福。什么都不要计较,尽量做好事,好事里面无比殊胜的是圣贤教育,我们认真努力学习,这好事,帮助别人学习是好事。
古圣先贤的遗产,在中国最大宗的就是《四库全书》、三藏经典,这是祖宗留下来的遗产。所以我听说商务印书馆要发起再印《四库全书》,我听到这个讯息立刻就向它订一百套。做什么?送给全国各个省、自治区域、特别市大学图书馆里面收藏,提供给学文学的同学们做参考,供养他们。我还向书局建议,《四库》里面有些常用的,我们还讲儒释道。乾隆皇帝编《四库全书》对佛教非常尊重,所以佛教的经典没有编在《四库》里面,特别另外编一套,就是《乾隆大藏经》。他把它分开,这是特别尊重。道家的在《四库》里头,所以《四库》里头有儒、有道。我向书局建议把儒重要的典籍、道重要的典籍选出来印一套,那个分量就小了。《四库全书》现在是精装一千五百册,这样子印出来,儒跟道印出来大概一百册就够了。一百册成本就很低,可以大量的印,提供给学儒、学道。学佛有《大藏经》,《大藏经》我们印了一万套。
这是真正保存祖宗传下来的法宝,更重要的是要办学,是要培养儒释道的人才。人才不要多,每一家能有三、五个,儒有三、五个孔子出来,道有三、五个老庄出来,佛有三、五个释迦牟尼、祖师大德出来,中国传统文化就兴旺起来了,这比什么都重要。现在社会反应良好,山东大学要办书院,我听了很欢喜,这个书院就是培养儒释道的人才。书院起了个名字叫「雪庐书院」,雪庐就是李炳南老居士的别号。他是济南人,对於儒释道确实他在这苦难的时代里面,在台湾极力提倡,功不可没,所以济南就用他的名字来做书院的名字,「雪庐书院」。这个书院设在山东大学里面,确实是希有难逢,我们听到是无尽的赞叹,我们热烈的支持它。祖宗的东西还是要继承下来,「为往圣继绝学,为万世开太平」,古人这两句话说得非常有道理。我们这一生活在世间干什么?就向这个目标、向这个方向去迈进。学佛的人最后的归宿是西方极乐世界,亲近阿弥陀佛。所以这是会的,真正能体会到宗旨。不会的:
【乖宗者。】
『宗』是宗旨,『乖』是违背的,不能体会的。
【锱铢难入。】
『锱铢』是分量极小的,你都没有法子契入,这是实话。在我们现前的社会不能跟唐朝时候相比,贤首大师是唐朝时候人,那时候佛教在中国是黄金时代,他说出这样的话。现在我们相去一千多年,至少有一千四、五百年了,人的根性远远不如前人,那个时候的大德还有这种想法、做法,值得我们后人省思的。他说:
【辄以旋披往诰。缅觌旧章。】
『辄以』是什么意思?用现在的话说,我觉得,这是有很强烈主观的观念,我以为。『旋』是回过头来,『披』是阅览,『往』是往昔,『诰』是圣贤教诲,回过头来还是找圣贤,找他们的遗教。『缅觌』,缅是缅怀的意思,我们还是怀念过去,『旧章』,古圣先贤传给我们这些典籍,要到这里面去寻找。觌是阅读,披也是阅读,要回过头来找祖宗的圣教。为什么?它能帮助我们解决现代社会问题。你说为什么?因为古圣先贤留下来的东西,他们的东西字字句句超越时间、超越空间。超越时间,没有今古,都适用;超越空间,不但在中国管用,在全世界哪个国家都管用。我们现在不说别的,我们单单,我们都在找,也是走回头路,我们学《弟子规》,《弟子规》是中国五千年前家训的集大成。每一家都有家训,在家谱里面都有记载,家训、家规、家道、家业,都在谱里头有记载,这些是各个族群的,家规等於说共同必须遵守的。我们在汤池做这个实验成功了,没有人不欢喜,外国人去参观、去考察深受感动。去到那个地方去参观考察的外国人非常之多,这就说明它超越了空间;现在人学习的时候能够带给社会安定、家庭和睦,说明它没有古今,这才叫经典。你看看贤首国师讲到真正修行,真正能把圣教落实在自己生活当中,到古圣先贤典籍里去找,这是指出我们方向,你到哪里去找。下面这就回归到「大方广佛华严」了。
【备三藏之玄文。凭五乘之妙旨。】
『备』是完备,是具备。『三藏』是释迦牟尼佛一生所说的教诲,这个文字是玄妙之文,文、义都玄妙。到哪里去找?前面去找古人,现在到哪里去找?到「三藏」里面去找,到『五乘』里面去找。『凭』是依凭,依靠「五乘」的妙旨,宗旨都是讲修学的纲领,现在讲的是原理原则,我们要依凭。特别《华严》是一乘圆教,但是它落实在日常生活当中,就我们常讲的伦理、道德、因果。真有这个吗?有,你看看「普贤菩萨行愿品」,那不是《华严经》吗?它的总纲领、总原则就是菩萨的十大愿王、文殊的十波罗蜜,这是《华严经》修行的总纲领、总原则。十大愿王第一个,「礼敬诸佛,称赞如来」,这两句里面包括了圆满的伦理、道德、因果。《无量寿经》即是中本《华严》,这是彭际清居士说的;《观经》的「净业三福」跟这个是同一个支派的,不但是同根,同一个枝。净业三福里面第一句,「孝养父母,奉事师长,慈心不杀,修十善业」,「受持三皈,具足众戒」,可以教化一般世俗大众,它这里头完全讲伦理、讲道德、讲因果。大经里面属於这一类的教诲太多了,不胜枚举。
这是说他写这篇文章的因缘,就是为什么要写这篇文章,他的文章依据的是三藏、五乘。
【繁辞必削。缺义复全。】
这是他取舍的态度。太繁琐了,他把它简化,为什么?我们一般学起来容易。太深的,浅说;太繁的,化简。意思缺的,不是缺,意思有,讲得太深了,一般人看不出来,大师在此地他把它补出来,恢复它的全貌,这就是这篇文章的内容。
【虽则创集无疑。况乃先规有据。穷兹性海。会彼行林。】
这是讲他写这篇文章,他的一个理念、方法先介绍给我们。这篇文章不是佛说的,首先这个纲领,这六个大纲,显一体、起二用、示三遍这个大纲、纲领,是杜顺和尚的。所以这是集祖师的遗教,集大经里面的精华,他有根有据,我们对他没有疑惑。况且『先规有据』,先人的规矩,有凭有据,『穷兹性海』,都是从自性里面流出来的。『会彼行林』,会是会通,行是修行,修行的法门非常多,像森林一样,八万四千法门、无量法门,比喻作林,他都能会通。你看这么简单,六条。
【别举六门通为一观。】
『六』是别,六是多,『一』是回归,一即是多,多即是一,『六门』就是一门,一门就是六门,一多不二。但是一定从这六个方法让你很顺利的回归、还源,妄尽还源。我们今天麻烦就是我们这个妄放不下,不能尽,可是要努力,凡事起头难。到你起头真放下了,你会感觉得放下很快乐,放下很自在,放下很轻松,你就很喜欢放,就是起头难。世间人不晓得这个道理,他放不下,他执著,执著什么?执著自己身是有,一切万物是有,不知道这个东西全是假的。《般若经》上虽然听得很多,可是不起作用,《般若经》上给我们讲,「一切法无所有、毕竟空、不可得」,我们念得很熟,随时可以说得出来,可是还是很认真,没有一样肯放下。这句话薰习的力量薄弱,我们迷得太深,迷得太久,起心动念全是迷,听到佛经会点头、会欢喜,可是一遇到事相的时候,佛经全不管用了。祖师教给我们这个方法,还是我们要非常认真努力,循著这个路走可以帮助我们放下,放下妄想分别执著,回归自性。
【参而不杂一际皎然。】
这个『参』是多,下面讲六条,六条『不杂』,有条理、有次第、有秩序。『一际』就是前面讲的一贯,说明什么?方向跟目标是相同的,丝毫没有差别。『皎然』是清清楚楚、明明白白。末后两句是他期望看这篇文章,学习这个法门的人,对他的一点期望。
【冀返迷方情同晓日。】
『冀』是希望,『返』是回头,我们从迷的这个方向回过头来向觉悟。『晓日』是早晨的太阳,太阳刚刚出来,黑暗没有了,阳光出现,希望他这篇文章能产生这个效果。
【佩道君子俯而详焉。】
这是很谦虚的话,有道的君子们。『俯』是俯察,这是很谦虚、很客气的话。他这个提纲,真正学道的看了之后会同意,会劝大众依照这个方法来学习,也会把这些方法详详细细解释清楚,『详焉』。杜顺和尚提出来,经过云华、贤首发扬光大,以后贤首的弟子清凉,清凉的弟子是宗密,华严五祖代代相传,学华严宗的人没有不学这个方法的。
【今略明此观。总分六门。先列名。后广辨。】
先把这个六门介绍一下,以后一门一门的来细说。第一个是:
【显一体。】
这个『一体』是依据,一切诸佛如来讲经说法教化众生依什么?就是依一体。众生迷,迷在哪里?不知道一体,这个一体是宇宙是一体,万物是一体。惠能大师开悟的时候说得好,他说的五句话,最后一句「何期自性,能生万法」,所以自性是万法的本体;自性是一,万法是无量无边,是自性生的。诸佛菩萨对这桩事情是清清楚楚,明明白白,没有疑惑。我们六道凡夫是迷而不觉,对这个事实真相是丝毫都没有觉察到,如果真的觉察了,哪里有人我?哪里有是非?真正觉察到了,我们很清楚,善人是我们善心所生的,恶人是我们恶心所生的。现在这个世间善人少恶人多,换句话说,我的恶心所多善心所少,不就这么回事情吗?确实是一体,你就不会责怪他,努力断一切恶修一切善,外面境界自然会转变。
怎么个变法?你首先要相信,外面的境界真的没有善恶。蕅益大师讲的话有道理,是真理,「境缘无好丑」,物质环境跟人事环境里没有善恶、没有是非、没有好丑;是非、善恶、好丑从哪来的?是我自己心里变现出来的。这个话现在人讲难以相信,如果你要了解事实真相,就恍然大悟。事实真相是弥勒菩萨讲的,那是事实真相。一弹指有三百二十兆的念头,这里头有是非善恶吗?「念念成形」,成形是现相,现什么相?我们今天所看的宇宙就是相,现相。这个相是在生灭的,生灭的速度太快,它里头哪有是非善恶?哪有好丑?「形形有识」,这句话重要,有识是什么?因为它是一体,一体痛痒相关,它有感应,这就是因果。所以佛家讲,万法皆空,因果不空,就是这个道理,因为它有识,形形有识,因果就不空。你真的要能够清楚、明白了,你看到了,看到就见性。性在哪里?刹那刹那生灭的相就是,性相不二,理事一如。
为什么会有好丑、善恶生起来?我们善恶的念头。这桩事情非常难得,日本江本博士做水实验做出来给我们看了。水是矿物,真的就是那个念成形,形有识,把这个实验出来了。它并没有起心动念,我们以善感,它就现相,现非常美的相;我们以不善去感,它现的就是很难看的相,岂不是「好丑在於心」?不在外头。我们今天在环境里做不了主,被境迷了,这个错了。所谓圣人,就是在物质环境、人事环境他自己能当家做主,他知道万法皆空,一切法不可得。到这个境界,纵然没有成佛,已经到成佛的边缘,再向上提升一步就是,原来就是。所以我们看到《华严经》善财童子五十三参,那是表演给我们看,也就是贤首大师这六门。善财童子参访就是用六门,没离开,有体有用。体,这是总的理论的依据,所有一切法门的根源。体是什么?
【谓自性清净圆明体。】
跟六祖大师开悟见性的时候说的话一样,你看六祖开悟头一句话,「何期自性,本自清净」。所以,他开悟讲的那个五句话,第一句是体,这个体没有生灭,他第二句讲「本不生灭」。你要是真的体会得了,你对於生死的念头就破掉了,世间人贪生怕死,没有生死,生死是假的,幻相。没有病苦,病苦是什么?病苦是业障,业障,你有分别有执著它就有,你哪一天分别执著没有,业障就没有了;就是说你想的时候它有,你不想它就没有了。为什么会有森罗万象?自性里头本自具足,法尔如是,它本来就是这样的。这里头没有原因,也没有理由,你要去找它原因、找它理由,错了,为什么?你起了分别执著,你迷了。你什么都不找的时候,觉悟了,样样清楚,样样明了,人家来问的时候,你就像释迦牟尼佛一样,一样一样都讲得很清楚、很明白。释迦牟尼佛一生教学,没有一个人出个难题把他难倒,什么原因?自性智慧现前,一切万法不离自性。所以见性了,对於一切万法完全通达明了,没有障碍。
从体起用,起用两个用,从体起用后面会讲清楚为什么会起用,一念不觉。这个一念,佛法里叫「无始无明」,无始是什么?没有开始。你说这什么时候开始有的?你就错了,你完全迷了,你迷得很严重;没有开始,就是现前一念。所以现前一念觉,不就成佛了吗?现前一念迷,所以迷就是当下这一念,没有过去,也没有未来,就是这么一念。我们现在麻烦在哪里?是念念都迷,前念迷,后念也迷,再念也迷,这一弹指多少个念头?弥勒菩萨给我们讲三百二十兆的念,念念都迷,再接著下去还是迷,一迷到底,真相是如此。哪一念觉了,一觉一切都觉。惠能大师表演的是全觉了,再不迷了,释迦牟尼佛表演的是全觉了,表演给我们看。什么觉?不再过问,没有疑问。疑问是什么?起心动念,起心动念错了。不起心、不动念你才跟自性相应,自性全体大用完全浮出来。一个念头起,马上就迷了,把自性变成阿赖耶,就起二用,就起两种作用了。
【一者海印森罗常住用。】
这是什么?这是能生万法,惠能大师的五句话里头,整个宇宙出现了,不是大爆炸。你看佛法讲的这宇宙怎么出现的?一念。为什么会出现?能大师讲的第三句话,「何期自性,本自具足」,所出现的东西统统是自性里头本有的。这个很难懂,所以我们举万花筒做比喻,把万花筒比喻作自性,万花筒里面藏的几个碎片就是能生万法。它并不多,可是这万花筒怎么样转,你怎么样看,一千个画面、一万个画面、十万个画面到无穷无尽的画面,没有两个相同的,找不到两个相同的。为什么?因为你的妄念没有相同的,所以它现的法就不相同,道理在此地。这一切万法从哪里生的?是妄念变现的,就是妄想分别执著变现出来的。妄想分别执著没有边际,无量无边,所以它变化就无量无边,它数量恰是相等的,成正比例的。第一句讲整个宇宙现前,第二个是你在宇宙里面的起作用。
【二者法界圆明自在用。】
你对於整个法界圆圆满满的明了、自在。这是谁?这是佛,法身菩萨,也就是说,虽然起心动念了,决定没有分别执著,它的作用就是『圆明自在』。如果一有分别执著,圆明没有了,自在没有了。所以我们知道,在起心动念的时候,就是在一念不觉,现出的境界就是佛经里面所讲的实报庄严土,这个里面的大众个个都是法身,叫法身大士,「圆明自在」。如果他起了一念分别,马上就下降,圆明自在没有了,那就变什么?从实报土掉下来,落在方便有余土,方便有余土是十法界。十法界上面四圣法界,佛、菩萨、缘觉、声闻,这个四圣法界是方便有余土,他有分别,没有执著,就是他有起心动念。有起心动念,分别很轻,把分别分为四个等级,最轻的,佛;其次的,菩萨;再其次的,缘觉;再其次的,声闻。他没有执著,没有执著他没有善恶,他没有是非,他没有邪正,这个他统统没有,对立的他都没有,所以他也算是净土,我们称为圣人。声闻、缘觉是小圣,往上去的,佛、菩萨是大圣,但是他不是真的佛。真的佛是法身菩萨,分别的习气都没有,都断掉了,他超越十法界,他到实报庄严土。
如果起心动念、分别执著统统都有,六道凡夫,六道凡夫里面的升沉,天有二十八层天,愈往上面去执著愈少,愈往下面去,执著愈严重,轻重不同。分别执著,特别是执著,执著这个念头很轻,往上升;执著得很严重,往下堕落,就这么个道理,这两种作用。我们要往上升,就放下执著,要往下面坠,执著就严重了。所以佛菩萨、祖师大德常常劝我们,随缘不要攀缘,攀缘是执著。随缘,普贤菩萨教给我们永远「恒顺众生,随喜功德」,众生执著,他执著是他的事情,他分别是他的事情,我们不要去随他,不要去跟他计较,提升自己。你对於诸法实相,就是真相,你就愈看愈清楚,愈看愈明白。透彻之后,你不但身外之物你放下,什么都不计较,真放下,连这个身也放下。身放下的时候,生死没有了,疾病当然更没有,放下贪瞋痴慢疑,病就没有了。佛讲这五个是所有一切疾病的根源,里面没有病,外头不受感染。我们凡夫自己不知道,自己入那个境界的时候,真正有修行功夫的人看到你身体是透明的,为什么透明?没有染污。
起这两种作用,这两种作用都遍法界虚空界,这是我们不知道的。所以你要晓得,我们起心动念都遍法界虚空界。你一念善,能跟一切善神、菩萨起感应道交;一念恶,能跟妖魔鬼怪、冤亲债主感应,它周遍法界。你看讲三种普遍:
【一者一尘普周法界遍。】
给你讲一微尘,一微尘是物质的基本,现在讲基本粒子。我们这个身体是多少微尘集聚的?要把它分解开来,那个数量可观,数目字太大了,不只亿万。为什么?每一尘里面都含著有圆满的性德,也就是六祖惠能大师所说「何期自性,本自具足」,具足圆满的智慧,具足圆满的德能,具足圆满的相好。这是具足,没有显。一起心动念就是最后一句,「能生万法」,它就现出来了。就像我们现在看电视屏幕一样,我们电视把它关起来,相在不在?有!看不见了,隐;把按钮打开,它就显出来了。不是说打开了它就有,不打开它还是有,不显。不显的时候,就是你没有起心动念它不显,不显那叫什么?我们净土宗叫它做「常寂光净土」。常寂光净土里头什么都没有,就好像我们看萤幕,但这萤幕不是黑暗的,光明的,常寂光。动一念,动一念就现了,画面就现出来。
要知道画面现出来的时间很短,短到什么程度?我们现在用秒来计算,是一秒钟的几分之几?弥勒菩萨告诉我们,我们现在把它换成秒,一秒钟的一千二百八十兆分之一,一千二百八十兆分之一秒,数目字太大了,这一秒钟。我们现在看电影,电影放映机画面打在银幕上是一秒钟的二十四分之一,二十四。我们现在现实的这个境界,我们六根所接触到境界,是一秒钟的一千二百八十兆分之一。你看看这弥勒菩萨讲的,这是事实真相。所以你要了解事实真相,你就明白《般若经》上所讲的,「一切法毕竟空、无所有、不可得」,这是真相。无论是精神现象、物质现象,它生灭都这么快速,比光的速度大。所以光也是自性变现的,这是《华严经》里面讲的科学。所以,一微尘里面它有整个宇宙,就是自性里头圆满的这些性德,它一点都不缺,大小不二。
【二者一尘出生无尽遍。】
都是举『一尘』。『出生』是什么?变现。「一尘普周法界遍」,可以讲隐,可以讲显,但是「出生」是显,就是能生万法,整个宇宙出来了,没有限量,没有边际。
【三者一尘含容空有遍。】
一微尘里面它里头包含的、容纳的,『空有』是指一切万法,都在其中,一微尘如是,一切微尘皆如是。所以,佛如果给你讲究竟圆满的法,只要拿一粒微尘就行了,就圆满了,一微尘之外无有一法可得,也无有一法可说。这都是讲从体起用,讲到现相。下面这个三段,行四德、入五止、起六观,我们怎么还源?前面讲的是根源,就是法性,我们现在怎么回去?首先「行四德」。
【一者随缘妙用无方德。】
这第一个,我们要学。『无方』,没有一定的形式,为什么没有一定?它随你的念头在变化。『妙用』,有而非有,空而不空,这妙用。空能现相;有,有不可得。於是你就要懂得,随缘是正确的,完全与自性性德相应。诸佛菩萨这不必说,声闻、缘觉你就看到他随缘,他就不执著。所以他自在,没有成见,能恒顺众生,众生起个念头他看得清清楚楚。这个念头是什么?这个念头就是在六道里头因果的循环,我们一般人讲得很粗,冤冤相报没完没了。起个念头都如此,念念是如此,他怎么能脱离了六道轮回?可是怎么样?一觉悟轮回就没有了,永嘉说得好,「梦里明明有六趣,觉后空空无大千」。就怕你不觉,一觉就醒过来,就没有了。所以迷的时候就有六道轮回,觉悟的时候没有了,六道就不见了,六道不是真的。这是教我们修行总的原则,要随缘。然后具体告诉我们:
【二者威仪住持有则德。】
这就是你要重视戒律、重视道德、重视伦理,也就是我们讲,就是像佛菩萨示现在世间给我们做个好样子,就这个意思。你了解之后,你要想帮助这些苦难众生,帮助他们回头,你要做出最好的榜样。释迦牟尼佛做到了。
今天时间到了,我们就学到此地。
诸位法师,诸位同学,请坐。前面贤首国师将满教圆宗,也就是《大方广佛华严经》它的体、相、作用,做了很简单的介绍。学人贵在开悟,从这个地方我们也真正体会到祖师大德所说的,这部经的当机者是四十一位法身大士,六道里面的凡夫、小乘没有分,小乘到声闻、缘觉。清凉大师在《疏钞》里面给我们讲《华严》当机的有十类,最后一类是凡夫,什么样的凡夫?叫大心凡夫,也就是他虽然是凡夫,也就是说他妄想分别执著没断,但是他心量大,心包太虚,量周沙界。他有那么大的心量,行,他可以接受《华严》,没有这么大的心量那就难了。我们今天从第二段看起,这就是他为我们真的是大心凡夫,主要还是为大心凡夫。中、下根性的人听了也有好处,就是种点善根,上上根也是慢慢薰习成的,不是天生的,长时期的薰修把我们的根性也就向上提升了,这是一定的道理。我们看这一段经文:
【今者统收玄奥。囊括大宗。出经卷於尘中。转法轮於毛处。】
这就是祖师大德给我们注释、讲解的,一尘一毛里面的含摄就是满教,就是圆宗,因为一切法是从自性生的。性没有大小,没有相对的,没有长短,没有先后,一即一切,一切即一。所以,一微尘里面有世界,微尘没有放大,世界没有缩小,微尘跟世界是一不是二。这是我们一般人很难理解,不是我们常识所说的,这是事实真相,诸法实相。所以下面就讲开悟了。
【明者德隆於即日。】
『即日』就是现前,就是今天。这是上根利智的,他一下就明白了。释迦牟尼佛给我们做了榜样,他老人家在三十岁的时候,十九岁出来学习,出来参学,学了十二年,当时的印度所有的宗教、所有的学派他都亲近过了,最后疑惑没解开。印度的学术在那个时候可以说是举世之冠,全世界没有人能超过它的。它用的不是科学方法,它用的是禅定,用的是内功,四禅八定,突破了六道里面的空间维次。这在中国没有,其他地方也没听说过。但是六道从哪里来的?为什么会有六道?六道之外还有没有世界?这个问题没有人能解答。所以世尊把十二年所学的放下,在菩提树下入更深层次的禅定,在天亮的时候,夜睹明星,豁然大悟。这是做样子给我们看,甚深禅定才能解决问题,这三个问题终於有了答案。这个答案不是他想出来的,不是用数学推演出来的,是定中亲自见到的境界。也就是佛在经上常常告诉我们的,凡夫的妄想分别执著全放下了,障碍没有了,自性里面的智慧德能完全现前。这告诉我们,我们要想成佛,成佛在一念之间,放下就是。
从这一天开始,他就展开他一生教学的事业,佛家说讲经说法,用现在的话说就是开始教学。教了一辈子,七十九岁走的,整整教了四十九年,所以讲经三百余会,说法四十九年。那三百余会就是像我们现在办班,办班三百多次,教学四十九年。现在我们所看到的经典,就是当时世尊为大家所说的一切法,这个法是一切的道理,一切的事实真相。用现在学术分科,我们可以把它分为五大类,它有科学、哲学、伦理、道德、因果,这五大类把他老人家一生所讲的全包括了。这个五大类都讲到究竟圆满,都讲到登峰造极,再没有能超过的。为什么敢说这句话?因为是性德圆满的流露,每个人到明心见性的时候都一样,所谓是在圣不增,在凡不减。我们现在是在凡夫,我们自性里面的智慧、德能、相好有没有减少一点?佛说没有,一点都没减少。为什么现的相不一样?是迷悟不同,就是此地讲的『明』,「明」就是觉悟了,明白了;「昧」,昧就是不觉悟,就是迷,迷昧,不同在此地。
觉与不觉,迷悟的关键在什么地方?关键是障碍,妄想障碍了你,分别障碍了你,执著障碍了你,痛苦!六道凡夫有这三种障碍,所以自性里头的性德丝毫都不能够流露、透露。佛,我们称他为佛,就是他完全没有障碍了,妄想分别执著全放下,放下就是。菩萨,菩萨放下了两个,分别执著放下了,妄想没放下;妄想就是起心动念,这是根,起心动念。阿罗汉也算是圣人,小圣,三种烦恼他放下了一种,执著他没有了,於世出世间法不执著,他有分别。六道凡夫三种都具足,妄想分别执著统统具足,这叫六道凡夫,怎么样他都没有办法觉悟,永远在迷昧当中。所以「明者」,世尊表演的是觉悟了,在中国禅宗六祖惠能大师表演觉悟了。我们要知道,他为什么觉悟?他六根在六尘境界里,他能做到不起心不动念,要知道不起心不动念就是自性本定。他开悟时候所说「何期自性,本无动摇」,起心动念是动摇,分别是大动摇,执著那就是剧烈的动摇。要知道自性本不动摇,动摇不是自性,动摇是妄想分别执著,它在动,自性没动。
从性上讲,在佛没有添一点,不多一点,在我们凡夫,甚至於到地狱、畜生,畜生我们看到小的蚊虫蚂蚁,它的自性跟佛的自性是一样的,一点差别都没有,只是它迷的那个分别执著比我们更严重。这一点我们要晓得。如果我们分别执著严重到极度,那来生就跟它们一样了,物以类聚。到哪一道去不是有人安排你去的,是你的爱好自自然然就入了那一道,是你自己去的。贪心,饿鬼道;瞋恚,地狱道;愚痴,畜生道,他自然就去了;喜欢伦理道德的,人道、天道。所以你到哪一道都是自然的,这个道理不能不懂。
明了之后,我们所有一切的学习,真正的目标在哪里?提升自己,这一生在人道,来生到天道,天有二十八层,总是向上爬,这一生没有白过。如果这一生糊涂,还搞杀盗淫妄,还造恶业,来生你就落到三途,你已经往下坠落,下面是畜生、饿鬼、地狱,那比人要苦得多了。不过现在的人比起五十年前的人,痛苦我看至少要加上十倍;比起一百年前的人,现在的人承受的痛苦可能到一百倍。一百年前的人生活快乐,悠闲自在,心是定的,所以身心安稳。现在身心都不安,心浮气躁,这是真的,而且整个社会普遍都是这种情形。心浮气躁那过得很痛苦,身心压力太大,这个压力都是自己找来的,迷的时候有,悟的时候就没有了。
惠能大师也给我们表演,五祖给他说《金刚经》,说到「应无所住,而生其心」,他豁然大悟,彻底放下了。他的悟跟释迦牟尼佛的悟完全相同,没有两样,这就说明凡夫成佛不难。过去我初学佛的时候,老师跟我谈佛法,佛法是「知难行易」,知实在太难了。知是什么?诸法实相,我们今天讲的宇宙、万物、生命从哪里来的,为什么会有,将来又怎么样演变,这个太难了。可是你要是行,行不难,只要把妄想分别执著放下,你马上就成佛。所以凡夫成佛,多长的时间?是一念之间,念头一转变,凡夫就成佛。我们的念头转不了,可是懂得这个原理,我们如果能把烦恼转成菩提,也是一念。但是也要明白一些道理你才能放得下,放下什么?放下自私自利、放下名闻利养、放下五欲六尘、放下贪瞋痴慢。我们常讲这是佛法小学一年级,可是怎么样?可是在人道里面就得大自在了,那真正叫幸福美满的人生。为什么?身,苦乐放下了;心,忧喜放下了,你们想想看,我们世俗人讲他过的是神仙生活,就在你肯不肯放下。这仅仅是执著,放下稍许,放下一点点,就能得这样的受用。不能放下,底下讲的是:
【昧者。】
还是迷昧,放不下,那就:
【望绝於多生。】
你这一生没希望,你还是轮回心,还是造轮回业,还是搞六道轮回。六道轮回这一搞,不晓得搞到哪一生哪一劫你才能觉悟。佛在经里面有两句话很值得我们玩味的,佛说「人身难得,佛法难闻」,我们这一生当中得人身,又有幸闻到佛法,可是闻了怎么样?闻了不开悟,只可以说我们得的好处是什么?接受佛法的薰习,又薰了一遍,不起作用。为什么不起作用?不肯放下。从哪里放起?佛菩萨、祖师大德有善巧方便,叫我们从身外法放起,身外之物先把它放下,不要去计较。我们一般人虽然身外之物想做好事,譬如这一次四川灾难,我们想捐钱,但是听到很多发起捐钱的机构它钱收了不一定送到灾区。我们总是很担心这个钱捐出去能不能到灾区?能不能到灾民的手上?因为对这些机构不放心,算了,不捐了。多!不是少数。佛怎么做法?佛说你发心就捐,不要问他能不能得到,不要问这个,你的功德是圆满的。那个人如果他要把赈灾的钱,他吞没他有因果,与发心捐助的人毫不相关。
这就是分别执著放不下,捐的时候念念想到能不能真正帮助,会不会给别人吃掉了,这个念头不好。这个念头是你虽然做好事,你是用烦恼的心在做好事,依旧得的果报是烦恼。你心不清净,你怎么能明心见性?明心见性是从外财把你内心的分别执著放下,外是个形式,从外面舍影响你内心,内心也不再执著,你真放下了。如果外面舍掉,我内心常常念著我捐了多少钱,这个钱有没有到他那儿,你没有放下,连修福都修不到,别说修慧了。这也是古人有句话说得很好,「疑人不用,用人不疑」,这是智慧,你既然委托他、用他,你就不能怀疑他;你怀疑他,你就不必用他,你说这个人不可靠,我们另外再找个人。
中国从前传统的教育好,圣贤教育,圣贤人对人怀不怀疑?不怀疑,为什么?圣贤人肯定人性本善。佛不怀疑任何一个人,为什么?一切众生本来是佛。可是我们要晓得现在社会乱了,圣教没有了,人都学坏了,虽然是有善心、有觉性,可是现在善心、觉性不当家,当家的是什么?当家的是贪瞋痴慢,当家的是自私自利。所以这个社会就像巴西预言家所讲的,他讲的话好像最近有很多人提起,在从前是不理会,现在怀疑会不会是真的?这个资料我们学会有,他的预言是讲到2043年,距离我们现在大概有三十多年,他说到那个时候全世界的人口只有十几亿人,像现在中国人口这么多。
他说这三十多年当中,世界上的人会死掉十分之八,十个人当中八个不存在了,只能留两个。这什么原因?恶业所感,这三十年当中天灾人祸非常的频繁,灾难非常的严重。有没有救?这个问自己不问别人,如果我们能够回心向善就有救。断恶修善在佛门里面讲得非常具体,决定要吃长素,素食,不吃众生肉,不跟众生结恶缘,这个道理很深。念佛,念阿弥陀佛。阿弥陀佛是什么意思?这句话是古印度梵语音译过来的,「阿」翻成中国的意思是无,「弥陀」翻成中国的意思是量,无量,「佛」是智慧、是觉悟,所以说无量的智慧,无量的觉悟。释迦牟尼佛在《阿弥陀经》上有很清楚的说明,他用两个字来讲,解释阿弥陀佛的意思讲得好。他把它解释什么?阿弥陀的名号就是无量光、无量寿,光是形容空间,寿是代表时间,我们今天讲时间跟空间,时空里面所有一切全包括了。光又是智慧,寿是德行,常常念这一句,用意是把自己自性里面的智慧、德相念出来。
所以我们求生西方极乐世界,极乐世界有没有?你说有没有?佛在经教里面告诉我们,世出世间一切法从心想生,你心里想阿弥陀佛,阿弥陀佛就有,是你心想生的;你心里头念极乐世界,极乐世界就现前。这理论的依据,阿弥陀佛、极乐世界,阿弥陀佛是你心现的,极乐世界是你心造的。再回过头来看,我们现在这个娑婆世界也是我们心现识变的。我们用的什么心?我们用的是自私自利、贪瞋痴慢的心,变现出这个境界。现在我们回过头来,把这个东西都放下,不要了,我们用无量光明的心、无量寿命的心去建造极乐世界,就是这么个道理。或者再给你说得贴切一点,这是佛经里面的高等科学,我们能够把娑婆世界,就是这个苦难的世界转变成极乐世界,这个话都是真的,不是假的;我们把这个世间现在一些不善的人,转变为诸上善人。所以这个世界是自己造的,不好,不要厌恶,是我自己不善心所变现出来的,我心要一转善,这世间哪个不是善人?没有一个不是善人。
我们用善心看一切人,一切人都是善人;用怀疑的心看一切人,一切人都有问题;用恶念看一切人,一切人都是坏人。外头有没有善恶?没有!蕅益大师说得好,这些话我们引用很多,他讲「境缘无好丑,好丑在於心」,在自己的心。境是什么?境是物质环境,缘是人事环境,物质环境、人事环境里头没有善恶,善恶是自己的心。自己以善心对,没有一样不善,一切人都善,一切事都善;用不善的念头看,一切人与事都不善,这是真理。你能从这上修,你才能明心见性,你才能见性成佛。如果永远在怀疑,永远在打疑问,那就是『昧者望绝於多生』,这一生没有办法超越六道轮回,也没有办法往生极乐世界。往生极乐世界要带疑惑则生边地。他那个带疑惑,他还真肯念,他怎么能往生?他对极乐世界怀疑,但是想我试试看,我就认真念,看看能不能往生。他也往生了,他也念到功夫成片,真的往生,生边地。他不是不念,怀疑、不相信、不肯念,不肯非常认真的念,那就不能往生。他那个往生像赌博一样,压下去,中了很好,不中就算了,这种心态生边地。所以,他也非常认真努力去念佛,没有决定的信心,是这么一个状况。
【会旨者山岳易移。】
会,就是能体会宗旨,真正能体会。这个宗旨是什么?自性本具的智慧德能,他能够有移山倒海的力量。是真的吗?真的,移山倒海算什么?他能够创造宇宙的力量,十法界依正庄严是他心现识变的,转移山岳算什么?所以要真干。众生都在造业,我一个人真的能转变了境界,对众生就会有帮助。他在破坏这个地球,我们在保护这个地球,如果我们保护地球的力量很强大,他的破坏幅度就会小。这就是如果我们这个地区学佛的人,不学佛的人他不相信,如果所有学佛的人都能够认真的素食、念佛来祈求化解灾难,纵然不能完全化解,这样灾难就轻了,就不会很严重,这个我们要努力。我们也根据佛经所说的这些原理原则,所以在庐江我的老家发起「护国息灾三时系念」的法会,就是专做三时系念,做四十九天。
有人来告诉我,这个灾难的时间太长了,灾难太严重,四十九天不够。我说那要多少天?他说至少要七百天。我一想,四十九天是七个七,七百天是一百个七,有道理,一百个七是大圆满,七个七是小圆满,这大圆满,那当然产生很大的力量。我跟寺院里的方丈老和尚商量,他也很欢喜,立刻就同意了,所以我们就决心做一百个七。一百个七,两年多的时间,没有一个不生欢喜心。这个心才发,你看四川地震出现了,这个震幅北京感觉到了、上海感到了、香港感觉到了、台湾感觉到了、云南感觉到了,我们安徽这个地方没有。现在很多人觉得这是奇怪,这怎么可能?我们那个地方有个地震测验站,没有测到。才发心,才开始,这是感应,佛法里面讲的感应。
我们知道这些情况之后,更有信心,更认真、更努力,天天修忏悔,天天改过,天天自省。希望在一百个七当中首先自己成就,因为系念法事是冥阳两利,它是专修净土的。这个道场每天有八小时讲经,念佛堂二十四小时念佛,系念法事每天做一堂,以这些功德回向来化解灾难。我们正在做,我们相信会有效果,相信会能够把灾难减轻。如果每个地方每个道场都能像实际禅寺一样,能够发起一百个七。请讲经的法师请不到这个能解决,我们现在用光碟,现在大家学习的、共修的都是在学《华严》,我们可以提供《华严经》的光碟,每天至少听两个小时,能听四个小时就更好,其他的时间念佛、做三时系念。每个道场都能够做一百个七,我相信我们不但是中国,亚洲地区的灾难会大幅度的减轻,希望我们学佛的同学记住这个事情。如果附近有道场的可以向他们提出请求,我们会全心全力协助。至於邀请做三时系念的这些法师,大家仪规不熟悉可以到汤池去学习,这个仪规很简单,我相信认真的学习,半个月到一个月就行了。好在道场的出家人都有唱念的基础,不难学会的。这一百个七。
巴西的预言家说今年九月十八号,他日期都说出来,他说在中国南部南宁到海南岛当中会发生9.1级的大地震,会引起三十米高的海啸,这个海啸会冲击到日本、韩国。我们就晓得,在这个地区的水域,中国的沿海到韩国、到日本、琉球、台湾、菲律宾、下面是越南,统统都会受到影响,这不是个小灾难,比四川这个更要严重。他也说得很好,在这个大地震之前的两、三个月会发生很多地震,九月才有大地震出现。我们知道这个讯息,我们也不必害怕,我们认真努力依照佛菩萨教导我们的去做,希望我们化解灾难。我们不逃避。八月、九月我会住在香港,我不离开这个地方,希望我们共同努力。把9.1级如果降到5.1级,就没有问题了,虽受灾难,那个不大,伤害不会太严重;如果真的9.1级就麻烦了。
他的预言讲得很清楚、很明白,他说大概死亡的人数会超过百万,财产的损失可以达到五百多亿,许多高楼会倒塌掉,会死百万多人。我们预先知道就预先做保护的工作,端在人心,我们要认真断恶修善,把我们的毛病习气统统转过来。要放下,看看四川这种状况能不放下吗?地震的时间只几秒钟,生命财产全都完了,哪一样是自己的?趁著还有一口气在,多做好事,这才是正确的。多做好事,救济一切苦难众生,自己只有一个目标,提升自己的灵性。要提升灵性一定要放下烦恼习气,别人骗我不怕,让他骗,不怕吃亏,不怕上当。古人说得好,吃亏是福,不肯吃亏、不肯上当的人没福。什么都不要计较,尽量做好事,好事里面无比殊胜的是圣贤教育,我们认真努力学习,这好事,帮助别人学习是好事。
古圣先贤的遗产,在中国最大宗的就是《四库全书》、三藏经典,这是祖宗留下来的遗产。所以我听说商务印书馆要发起再印《四库全书》,我听到这个讯息立刻就向它订一百套。做什么?送给全国各个省、自治区域、特别市大学图书馆里面收藏,提供给学文学的同学们做参考,供养他们。我还向书局建议,《四库》里面有些常用的,我们还讲儒释道。乾隆皇帝编《四库全书》对佛教非常尊重,所以佛教的经典没有编在《四库》里面,特别另外编一套,就是《乾隆大藏经》。他把它分开,这是特别尊重。道家的在《四库》里头,所以《四库》里头有儒、有道。我向书局建议把儒重要的典籍、道重要的典籍选出来印一套,那个分量就小了。《四库全书》现在是精装一千五百册,这样子印出来,儒跟道印出来大概一百册就够了。一百册成本就很低,可以大量的印,提供给学儒、学道。学佛有《大藏经》,《大藏经》我们印了一万套。
这是真正保存祖宗传下来的法宝,更重要的是要办学,是要培养儒释道的人才。人才不要多,每一家能有三、五个,儒有三、五个孔子出来,道有三、五个老庄出来,佛有三、五个释迦牟尼、祖师大德出来,中国传统文化就兴旺起来了,这比什么都重要。现在社会反应良好,山东大学要办书院,我听了很欢喜,这个书院就是培养儒释道的人才。书院起了个名字叫「雪庐书院」,雪庐就是李炳南老居士的别号。他是济南人,对於儒释道确实他在这苦难的时代里面,在台湾极力提倡,功不可没,所以济南就用他的名字来做书院的名字,「雪庐书院」。这个书院设在山东大学里面,确实是希有难逢,我们听到是无尽的赞叹,我们热烈的支持它。祖宗的东西还是要继承下来,「为往圣继绝学,为万世开太平」,古人这两句话说得非常有道理。我们这一生活在世间干什么?就向这个目标、向这个方向去迈进。学佛的人最后的归宿是西方极乐世界,亲近阿弥陀佛。所以这是会的,真正能体会到宗旨。不会的:
【乖宗者。】
『宗』是宗旨,『乖』是违背的,不能体会的。
【锱铢难入。】
『锱铢』是分量极小的,你都没有法子契入,这是实话。在我们现前的社会不能跟唐朝时候相比,贤首大师是唐朝时候人,那时候佛教在中国是黄金时代,他说出这样的话。现在我们相去一千多年,至少有一千四、五百年了,人的根性远远不如前人,那个时候的大德还有这种想法、做法,值得我们后人省思的。他说:
【辄以旋披往诰。缅觌旧章。】
『辄以』是什么意思?用现在的话说,我觉得,这是有很强烈主观的观念,我以为。『旋』是回过头来,『披』是阅览,『往』是往昔,『诰』是圣贤教诲,回过头来还是找圣贤,找他们的遗教。『缅觌』,缅是缅怀的意思,我们还是怀念过去,『旧章』,古圣先贤传给我们这些典籍,要到这里面去寻找。觌是阅读,披也是阅读,要回过头来找祖宗的圣教。为什么?它能帮助我们解决现代社会问题。你说为什么?因为古圣先贤留下来的东西,他们的东西字字句句超越时间、超越空间。超越时间,没有今古,都适用;超越空间,不但在中国管用,在全世界哪个国家都管用。我们现在不说别的,我们单单,我们都在找,也是走回头路,我们学《弟子规》,《弟子规》是中国五千年前家训的集大成。每一家都有家训,在家谱里面都有记载,家训、家规、家道、家业,都在谱里头有记载,这些是各个族群的,家规等於说共同必须遵守的。我们在汤池做这个实验成功了,没有人不欢喜,外国人去参观、去考察深受感动。去到那个地方去参观考察的外国人非常之多,这就说明它超越了空间;现在人学习的时候能够带给社会安定、家庭和睦,说明它没有古今,这才叫经典。你看看贤首国师讲到真正修行,真正能把圣教落实在自己生活当中,到古圣先贤典籍里去找,这是指出我们方向,你到哪里去找。下面这就回归到「大方广佛华严」了。
【备三藏之玄文。凭五乘之妙旨。】
『备』是完备,是具备。『三藏』是释迦牟尼佛一生所说的教诲,这个文字是玄妙之文,文、义都玄妙。到哪里去找?前面去找古人,现在到哪里去找?到「三藏」里面去找,到『五乘』里面去找。『凭』是依凭,依靠「五乘」的妙旨,宗旨都是讲修学的纲领,现在讲的是原理原则,我们要依凭。特别《华严》是一乘圆教,但是它落实在日常生活当中,就我们常讲的伦理、道德、因果。真有这个吗?有,你看看「普贤菩萨行愿品」,那不是《华严经》吗?它的总纲领、总原则就是菩萨的十大愿王、文殊的十波罗蜜,这是《华严经》修行的总纲领、总原则。十大愿王第一个,「礼敬诸佛,称赞如来」,这两句里面包括了圆满的伦理、道德、因果。《无量寿经》即是中本《华严》,这是彭际清居士说的;《观经》的「净业三福」跟这个是同一个支派的,不但是同根,同一个枝。净业三福里面第一句,「孝养父母,奉事师长,慈心不杀,修十善业」,「受持三皈,具足众戒」,可以教化一般世俗大众,它这里头完全讲伦理、讲道德、讲因果。大经里面属於这一类的教诲太多了,不胜枚举。
这是说他写这篇文章的因缘,就是为什么要写这篇文章,他的文章依据的是三藏、五乘。
【繁辞必削。缺义复全。】
这是他取舍的态度。太繁琐了,他把它简化,为什么?我们一般学起来容易。太深的,浅说;太繁的,化简。意思缺的,不是缺,意思有,讲得太深了,一般人看不出来,大师在此地他把它补出来,恢复它的全貌,这就是这篇文章的内容。
【虽则创集无疑。况乃先规有据。穷兹性海。会彼行林。】
这是讲他写这篇文章,他的一个理念、方法先介绍给我们。这篇文章不是佛说的,首先这个纲领,这六个大纲,显一体、起二用、示三遍这个大纲、纲领,是杜顺和尚的。所以这是集祖师的遗教,集大经里面的精华,他有根有据,我们对他没有疑惑。况且『先规有据』,先人的规矩,有凭有据,『穷兹性海』,都是从自性里面流出来的。『会彼行林』,会是会通,行是修行,修行的法门非常多,像森林一样,八万四千法门、无量法门,比喻作林,他都能会通。你看这么简单,六条。
【别举六门通为一观。】
『六』是别,六是多,『一』是回归,一即是多,多即是一,『六门』就是一门,一门就是六门,一多不二。但是一定从这六个方法让你很顺利的回归、还源,妄尽还源。我们今天麻烦就是我们这个妄放不下,不能尽,可是要努力,凡事起头难。到你起头真放下了,你会感觉得放下很快乐,放下很自在,放下很轻松,你就很喜欢放,就是起头难。世间人不晓得这个道理,他放不下,他执著,执著什么?执著自己身是有,一切万物是有,不知道这个东西全是假的。《般若经》上虽然听得很多,可是不起作用,《般若经》上给我们讲,「一切法无所有、毕竟空、不可得」,我们念得很熟,随时可以说得出来,可是还是很认真,没有一样肯放下。这句话薰习的力量薄弱,我们迷得太深,迷得太久,起心动念全是迷,听到佛经会点头、会欢喜,可是一遇到事相的时候,佛经全不管用了。祖师教给我们这个方法,还是我们要非常认真努力,循著这个路走可以帮助我们放下,放下妄想分别执著,回归自性。
【参而不杂一际皎然。】
这个『参』是多,下面讲六条,六条『不杂』,有条理、有次第、有秩序。『一际』就是前面讲的一贯,说明什么?方向跟目标是相同的,丝毫没有差别。『皎然』是清清楚楚、明明白白。末后两句是他期望看这篇文章,学习这个法门的人,对他的一点期望。
【冀返迷方情同晓日。】
『冀』是希望,『返』是回头,我们从迷的这个方向回过头来向觉悟。『晓日』是早晨的太阳,太阳刚刚出来,黑暗没有了,阳光出现,希望他这篇文章能产生这个效果。
【佩道君子俯而详焉。】
这是很谦虚的话,有道的君子们。『俯』是俯察,这是很谦虚、很客气的话。他这个提纲,真正学道的看了之后会同意,会劝大众依照这个方法来学习,也会把这些方法详详细细解释清楚,『详焉』。杜顺和尚提出来,经过云华、贤首发扬光大,以后贤首的弟子清凉,清凉的弟子是宗密,华严五祖代代相传,学华严宗的人没有不学这个方法的。
【今略明此观。总分六门。先列名。后广辨。】
先把这个六门介绍一下,以后一门一门的来细说。第一个是:
【显一体。】
这个『一体』是依据,一切诸佛如来讲经说法教化众生依什么?就是依一体。众生迷,迷在哪里?不知道一体,这个一体是宇宙是一体,万物是一体。惠能大师开悟的时候说得好,他说的五句话,最后一句「何期自性,能生万法」,所以自性是万法的本体;自性是一,万法是无量无边,是自性生的。诸佛菩萨对这桩事情是清清楚楚,明明白白,没有疑惑。我们六道凡夫是迷而不觉,对这个事实真相是丝毫都没有觉察到,如果真的觉察了,哪里有人我?哪里有是非?真正觉察到了,我们很清楚,善人是我们善心所生的,恶人是我们恶心所生的。现在这个世间善人少恶人多,换句话说,我的恶心所多善心所少,不就这么回事情吗?确实是一体,你就不会责怪他,努力断一切恶修一切善,外面境界自然会转变。
怎么个变法?你首先要相信,外面的境界真的没有善恶。蕅益大师讲的话有道理,是真理,「境缘无好丑」,物质环境跟人事环境里没有善恶、没有是非、没有好丑;是非、善恶、好丑从哪来的?是我自己心里变现出来的。这个话现在人讲难以相信,如果你要了解事实真相,就恍然大悟。事实真相是弥勒菩萨讲的,那是事实真相。一弹指有三百二十兆的念头,这里头有是非善恶吗?「念念成形」,成形是现相,现什么相?我们今天所看的宇宙就是相,现相。这个相是在生灭的,生灭的速度太快,它里头哪有是非善恶?哪有好丑?「形形有识」,这句话重要,有识是什么?因为它是一体,一体痛痒相关,它有感应,这就是因果。所以佛家讲,万法皆空,因果不空,就是这个道理,因为它有识,形形有识,因果就不空。你真的要能够清楚、明白了,你看到了,看到就见性。性在哪里?刹那刹那生灭的相就是,性相不二,理事一如。
为什么会有好丑、善恶生起来?我们善恶的念头。这桩事情非常难得,日本江本博士做水实验做出来给我们看了。水是矿物,真的就是那个念成形,形有识,把这个实验出来了。它并没有起心动念,我们以善感,它就现相,现非常美的相;我们以不善去感,它现的就是很难看的相,岂不是「好丑在於心」?不在外头。我们今天在环境里做不了主,被境迷了,这个错了。所谓圣人,就是在物质环境、人事环境他自己能当家做主,他知道万法皆空,一切法不可得。到这个境界,纵然没有成佛,已经到成佛的边缘,再向上提升一步就是,原来就是。所以我们看到《华严经》善财童子五十三参,那是表演给我们看,也就是贤首大师这六门。善财童子参访就是用六门,没离开,有体有用。体,这是总的理论的依据,所有一切法门的根源。体是什么?
【谓自性清净圆明体。】
跟六祖大师开悟见性的时候说的话一样,你看六祖开悟头一句话,「何期自性,本自清净」。所以,他开悟讲的那个五句话,第一句是体,这个体没有生灭,他第二句讲「本不生灭」。你要是真的体会得了,你对於生死的念头就破掉了,世间人贪生怕死,没有生死,生死是假的,幻相。没有病苦,病苦是什么?病苦是业障,业障,你有分别有执著它就有,你哪一天分别执著没有,业障就没有了;就是说你想的时候它有,你不想它就没有了。为什么会有森罗万象?自性里头本自具足,法尔如是,它本来就是这样的。这里头没有原因,也没有理由,你要去找它原因、找它理由,错了,为什么?你起了分别执著,你迷了。你什么都不找的时候,觉悟了,样样清楚,样样明了,人家来问的时候,你就像释迦牟尼佛一样,一样一样都讲得很清楚、很明白。释迦牟尼佛一生教学,没有一个人出个难题把他难倒,什么原因?自性智慧现前,一切万法不离自性。所以见性了,对於一切万法完全通达明了,没有障碍。
从体起用,起用两个用,从体起用后面会讲清楚为什么会起用,一念不觉。这个一念,佛法里叫「无始无明」,无始是什么?没有开始。你说这什么时候开始有的?你就错了,你完全迷了,你迷得很严重;没有开始,就是现前一念。所以现前一念觉,不就成佛了吗?现前一念迷,所以迷就是当下这一念,没有过去,也没有未来,就是这么一念。我们现在麻烦在哪里?是念念都迷,前念迷,后念也迷,再念也迷,这一弹指多少个念头?弥勒菩萨给我们讲三百二十兆的念,念念都迷,再接著下去还是迷,一迷到底,真相是如此。哪一念觉了,一觉一切都觉。惠能大师表演的是全觉了,再不迷了,释迦牟尼佛表演的是全觉了,表演给我们看。什么觉?不再过问,没有疑问。疑问是什么?起心动念,起心动念错了。不起心、不动念你才跟自性相应,自性全体大用完全浮出来。一个念头起,马上就迷了,把自性变成阿赖耶,就起二用,就起两种作用了。
【一者海印森罗常住用。】
这是什么?这是能生万法,惠能大师的五句话里头,整个宇宙出现了,不是大爆炸。你看佛法讲的这宇宙怎么出现的?一念。为什么会出现?能大师讲的第三句话,「何期自性,本自具足」,所出现的东西统统是自性里头本有的。这个很难懂,所以我们举万花筒做比喻,把万花筒比喻作自性,万花筒里面藏的几个碎片就是能生万法。它并不多,可是这万花筒怎么样转,你怎么样看,一千个画面、一万个画面、十万个画面到无穷无尽的画面,没有两个相同的,找不到两个相同的。为什么?因为你的妄念没有相同的,所以它现的法就不相同,道理在此地。这一切万法从哪里生的?是妄念变现的,就是妄想分别执著变现出来的。妄想分别执著没有边际,无量无边,所以它变化就无量无边,它数量恰是相等的,成正比例的。第一句讲整个宇宙现前,第二个是你在宇宙里面的起作用。
【二者法界圆明自在用。】
你对於整个法界圆圆满满的明了、自在。这是谁?这是佛,法身菩萨,也就是说,虽然起心动念了,决定没有分别执著,它的作用就是『圆明自在』。如果一有分别执著,圆明没有了,自在没有了。所以我们知道,在起心动念的时候,就是在一念不觉,现出的境界就是佛经里面所讲的实报庄严土,这个里面的大众个个都是法身,叫法身大士,「圆明自在」。如果他起了一念分别,马上就下降,圆明自在没有了,那就变什么?从实报土掉下来,落在方便有余土,方便有余土是十法界。十法界上面四圣法界,佛、菩萨、缘觉、声闻,这个四圣法界是方便有余土,他有分别,没有执著,就是他有起心动念。有起心动念,分别很轻,把分别分为四个等级,最轻的,佛;其次的,菩萨;再其次的,缘觉;再其次的,声闻。他没有执著,没有执著他没有善恶,他没有是非,他没有邪正,这个他统统没有,对立的他都没有,所以他也算是净土,我们称为圣人。声闻、缘觉是小圣,往上去的,佛、菩萨是大圣,但是他不是真的佛。真的佛是法身菩萨,分别的习气都没有,都断掉了,他超越十法界,他到实报庄严土。
如果起心动念、分别执著统统都有,六道凡夫,六道凡夫里面的升沉,天有二十八层天,愈往上面去执著愈少,愈往下面去,执著愈严重,轻重不同。分别执著,特别是执著,执著这个念头很轻,往上升;执著得很严重,往下堕落,就这么个道理,这两种作用。我们要往上升,就放下执著,要往下面坠,执著就严重了。所以佛菩萨、祖师大德常常劝我们,随缘不要攀缘,攀缘是执著。随缘,普贤菩萨教给我们永远「恒顺众生,随喜功德」,众生执著,他执著是他的事情,他分别是他的事情,我们不要去随他,不要去跟他计较,提升自己。你对於诸法实相,就是真相,你就愈看愈清楚,愈看愈明白。透彻之后,你不但身外之物你放下,什么都不计较,真放下,连这个身也放下。身放下的时候,生死没有了,疾病当然更没有,放下贪瞋痴慢疑,病就没有了。佛讲这五个是所有一切疾病的根源,里面没有病,外头不受感染。我们凡夫自己不知道,自己入那个境界的时候,真正有修行功夫的人看到你身体是透明的,为什么透明?没有染污。
起这两种作用,这两种作用都遍法界虚空界,这是我们不知道的。所以你要晓得,我们起心动念都遍法界虚空界。你一念善,能跟一切善神、菩萨起感应道交;一念恶,能跟妖魔鬼怪、冤亲债主感应,它周遍法界。你看讲三种普遍:
【一者一尘普周法界遍。】
给你讲一微尘,一微尘是物质的基本,现在讲基本粒子。我们这个身体是多少微尘集聚的?要把它分解开来,那个数量可观,数目字太大了,不只亿万。为什么?每一尘里面都含著有圆满的性德,也就是六祖惠能大师所说「何期自性,本自具足」,具足圆满的智慧,具足圆满的德能,具足圆满的相好。这是具足,没有显。一起心动念就是最后一句,「能生万法」,它就现出来了。就像我们现在看电视屏幕一样,我们电视把它关起来,相在不在?有!看不见了,隐;把按钮打开,它就显出来了。不是说打开了它就有,不打开它还是有,不显。不显的时候,就是你没有起心动念它不显,不显那叫什么?我们净土宗叫它做「常寂光净土」。常寂光净土里头什么都没有,就好像我们看萤幕,但这萤幕不是黑暗的,光明的,常寂光。动一念,动一念就现了,画面就现出来。
要知道画面现出来的时间很短,短到什么程度?我们现在用秒来计算,是一秒钟的几分之几?弥勒菩萨告诉我们,我们现在把它换成秒,一秒钟的一千二百八十兆分之一,一千二百八十兆分之一秒,数目字太大了,这一秒钟。我们现在看电影,电影放映机画面打在银幕上是一秒钟的二十四分之一,二十四。我们现在现实的这个境界,我们六根所接触到境界,是一秒钟的一千二百八十兆分之一。你看看这弥勒菩萨讲的,这是事实真相。所以你要了解事实真相,你就明白《般若经》上所讲的,「一切法毕竟空、无所有、不可得」,这是真相。无论是精神现象、物质现象,它生灭都这么快速,比光的速度大。所以光也是自性变现的,这是《华严经》里面讲的科学。所以,一微尘里面它有整个宇宙,就是自性里头圆满的这些性德,它一点都不缺,大小不二。
【二者一尘出生无尽遍。】
都是举『一尘』。『出生』是什么?变现。「一尘普周法界遍」,可以讲隐,可以讲显,但是「出生」是显,就是能生万法,整个宇宙出来了,没有限量,没有边际。
【三者一尘含容空有遍。】
一微尘里面它里头包含的、容纳的,『空有』是指一切万法,都在其中,一微尘如是,一切微尘皆如是。所以,佛如果给你讲究竟圆满的法,只要拿一粒微尘就行了,就圆满了,一微尘之外无有一法可得,也无有一法可说。这都是讲从体起用,讲到现相。下面这个三段,行四德、入五止、起六观,我们怎么还源?前面讲的是根源,就是法性,我们现在怎么回去?首先「行四德」。
【一者随缘妙用无方德。】
这第一个,我们要学。『无方』,没有一定的形式,为什么没有一定?它随你的念头在变化。『妙用』,有而非有,空而不空,这妙用。空能现相;有,有不可得。於是你就要懂得,随缘是正确的,完全与自性性德相应。诸佛菩萨这不必说,声闻、缘觉你就看到他随缘,他就不执著。所以他自在,没有成见,能恒顺众生,众生起个念头他看得清清楚楚。这个念头是什么?这个念头就是在六道里头因果的循环,我们一般人讲得很粗,冤冤相报没完没了。起个念头都如此,念念是如此,他怎么能脱离了六道轮回?可是怎么样?一觉悟轮回就没有了,永嘉说得好,「梦里明明有六趣,觉后空空无大千」。就怕你不觉,一觉就醒过来,就没有了。所以迷的时候就有六道轮回,觉悟的时候没有了,六道就不见了,六道不是真的。这是教我们修行总的原则,要随缘。然后具体告诉我们:
【二者威仪住持有则德。】
这就是你要重视戒律、重视道德、重视伦理,也就是我们讲,就是像佛菩萨示现在世间给我们做个好样子,就这个意思。你了解之后,你要想帮助这些苦难众生,帮助他们回头,你要做出最好的榜样。释迦牟尼佛做到了。
今天时间到了,我们就学到此地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