修华严奥旨妄尽还源观 (第一集) 2008/5/16 香港佛陀教育协会 档名:12-046-0001
诸位法师、诸位同学,请坐,请看「修华严奥旨妄尽还源观」,贤首国师著的。《华严经》如大师所说,卷数太多,境界深广无际,自古以来,每个人都想著入华严境界,怎样才能够契入?杜顺和尚慈悲,这是华严初祖,文殊菩萨化身的,给我们说出「妄尽还源观」。云华、贤首、清凉、宗密,代代承传,把这样复杂的、深广无际的教义拈出修行切要的精髓,这是非常的难得。过去我们在讲席当中,曾经简单介绍过「还源观」最后的五止六观,有同学来要求,希望能不能找个时间把贤首国师这篇的开示,我们依照全文来学习。这是一桩好事情,但是法总是离不开缘起,这次回到香港来,时间不多,可是想想,这篇文章的义理还是很深很广。在现在这个时代,我们《华严经》讲了将近四千小时,同学们也有这个基础了,可以学学「还源观」。
要紧要还源,我们还不了源,也就是回不了头,回不了头的原因在哪里?我们的妄想没断尽。这个妄字包括经上常讲的妄想分别执著,太严重了,很想回头,回不了头,很想忏除业障,总是忏除不了,原因就在此地。我自己这一生学习有这么一点经验。五十七年前,章嘉大师教我放下、看破,我是不是真的放下了?没有,为什么?习气太重,无始劫来的习气,哪有那么简单!可是,大师有善巧方便,我们依照他老人家的指示认真去做,这么多年来,年年,放下就是减轻,从哪个地方看出来?经教里头有句话说烦恼轻,智慧长。烦恼跟智慧就是明暗的两面,烦恼是暗的这一面,智慧是明的这一面,明多了暗就少,光明愈来愈大,烦恼就愈来愈少。
我们要肯定我们是中下根性的人,这一点很重要,不是上根,上上根更谈不上。上上根,像惠能大师那才是上上根,一闻千悟,一放下就彻底放下,这不是普通人能做到的,勉强不得,学也学不来。所以老师教我的方法,一点一点放,先从身外之物放起,容易。身外之物我们最执著的无过於钱财,所以老师教我学布施,这真的,从跟出家人见面的头一天,他就教我学布施。那时候我生活非常艰苦,自顾不暇,哪有钱去布施?老师问我,你一块钱有没有?一块钱还可以。一毛钱有没有?那没有问题。你就从一毛、一块开始布施,养成一个习惯。这些东西,如果把身外之物统统都放下,然后提升自己要把内财布施掉。什么叫内财?内财不是身外之物,把身体舍出去。怎么个舍法?现在在道场里面做义工的就是内财布施,我们讲把智慧、把劳力、把精神、把时间奉献给道场,奉献给所有的同学们。不求任何果报,我们今天讲报酬,不求任何报酬,这叫内财布施。内财布施的功德超过外财,超过身外之物。我们做了,做了怎么样?效果不彰,这是什么原因?真的是有原因。我们没有把自私自利放下,没有把是非人我放下,没有把贪图五欲六尘享受的念头放下,没有把贪瞋痴慢放下。所以虽然这里面修福,功德谈不上,你夹杂这些东西哪里是功德,这是修福,修福、修慧进步非常缓慢,道理在此地。
这么多年经教的薰修我们明白了,什么时候业障消尽?妄尽还源,统统放下干净了,妄就尽了,就回头了。还源,源是源头,源头是真如本性。要舍!要知道不能不舍,我们现在自己知道有业障,为什么?没放下!这个东西愈施愈多,施财得财富,施法得聪明智慧,施无畏得健康长寿,它不是没有果报,这就是佛法常讲的,「万法皆空,因果不空」。果报来的时候愈来愈多,来的时候想舍,统统舍,舍也要有缘分,我们讲他有机会,没有机会到哪里去舍?每年我们肯定会遇到的机缘,就是全世界各个地方发生灾难,救灾需要用金钱,这是舍财很好的一个缘分。如果不舍它就变成累赘,业障消不掉。
没有这个机缘,我们就想到印光老法师,你看他一生把钱财舍光了,舍在哪里?舍在弘法利生。他专门只干一桩事情,印经布施。四众同修的供养,他建了个弘化社,苏州报国寺,自己设了个印刷厂,印送佛经善书。他也流通,他有完全赠送的、有半价,也就是成本赠送的。我这书印多少钱,不赚钱,成本卖给你是有能力的;没有能力买的,完全送给你。给富有的人家,他也能有一点利润,为什么?做为印经的基金,老和尚订了有这些办法。我们也学著做,我们学著没有订这些办法,全部赠送。可是果报非常殊胜,我们常讲你是愈施愈多,愈多愈施。不能够攒积在那个地方,钱放在那个地方不用它,就是罪过,我们学印光法师。
这次我们遇到一个很殊胜的缘分,台湾商务印书馆发起再印《四库全书》,这是保存中国传统文化,这是大事情。今天商务印书馆派了一位方先生来看我,我才了解在十几年前他们第一次印《四库》,分量不多,只印了二百多套。现在印刷的技术发达了,带给我们很多方便,你要一套他都可以给你印一套,要两套可以给你印两套,这个太方便了,我才知道有这么新的技术。我看到这个讯息,我就给他订一百套,这一百套请山东大学代我分送给全国大学图书馆,提供给中文系的同学们做参考。这个书的分量很大,也不是一个人完全能读得完,这是保存中国传统文化。
我也给书店建议,《四库》里面有很多常常用的东西,现在譬如说是儒家的、道家的。乾隆皇帝编这套书的时候,他对佛很尊重,佛家的东西没有入《四库》,单独编一套,就是《乾隆大藏经》,这是佛法的。道家的东西在《四库》里头,所以我今天跟他谈到,儒跟道很多重要的经论,常用的,最好从《四库》里面把它取出来,印成一套。《四库》里面,儒家的精华篇,道家的精华篇,这样分量就不大了,两个合起来,像现在这种装订的方式一百册。流通也方便,价钱也便宜,需要的人他买得起。是《四库》里面的原文,这个非常有价值。他们也很欢喜,也乐意来尝试这样做法。所以,一定要学布施。我说你们做,做的时候我会给你订一批,至少我会要一百套,或者是两百套。我们赠送,佛教我们现在送《大藏经》,《龙藏》,我们可以送给学儒的、学道的这些道场,来供养他们。中国传统文化的根就是儒释道三家。
这是讲到缘分,要舍,要把它舍得干干净净。我自己晓得,很清楚,十方对我的供养,我把它舍成一毛都没有了,我的业障就没有了。所以要舍,我得找机会赶快把它舍光。内财布施这诸位看到的,每天跟诸位在一起学习,内财布施。天天读诵大乘经典,为人演说,这属於内财布施。三种布施都具足,所以智慧增长,身体健康,老师传授我的我得受用,所以我非常感恩老师。这是我自己一点经验贡献给诸位做参考。
现在我们看贤首大师这一篇原文,他开头,等於说是序言一样:
【夫满教难思。窥一尘而顿现。圆宗叵测。覩纤毫以齐彰。】
这个四句就是一小段。『夫』,这是古时候文字里面虚字,开头,开头的一个虚字。『满』是圆满,《华严经》是大圆满,是佛法的根本教义,一切法都是从《华严》流出来的。像一棵大树一样,《华严》是根本,一切经就是这棵大树的树干、树枝、树叶、花果,所以这是根本法轮。当然『难思』,它太深,太广,太大了。这部经典里面,确实是包含遍法界虚空界,大讲到法界,现在科学里面讲的宏观世界,小讲到微尘,现在讲到基本粒子,我们在《华严经》全都读到,没有一法不在《华严》之中。如果像现在学校里面,学校里所有一切科系,《华严》里面完全具足。还有学术界、学校里所没有的,《华严经》里也有,没有的,《华严经》里面多了。所以,开头讲「满教难思」。
《华严》讲缘起,这世界从哪来的?是我们自己真心变现出来的,唯心所现。为什么会有十法界依正庄严?唯识所变。识是什么?识是妄想、分别、执著,这个我们就明白了,因为有妄想分别执著才变成了十法界。这个其实非常重要,我们眼看到现在灾难这么多、这么样频繁、这么严重。尤其诸位看到前几天四川的大地震,地震的时间只几秒钟,几秒钟大地的震动,生命、财产损失无法计算。我偶尔看到今天头条新闻报导,死亡人数已经超过五万人,这是什么?看到尸体的,埋在地下看不到尸体的,算是失踪的,人数超过这个。
所以,我们一定要记住世尊在经上讲的话,人命在呼吸之间。时时刻刻能想到这桩事情,那就是印光大师所说的、所用的方法,把「死」贴在额头上。不定什么时候死亡就临到自己身上来了,这怎么办?如果用《华严》,《华严》把这个事情彻底解决。佛在《华严经》上告诉我们宇宙人生的真相,所有一切现象是心现识变,谁的心?自己。我们自己的心善,山河大地没有一样不善,心不善,没有一样是善的,这个要知道。所以,灾难从哪里来的?佛讲得透彻,灾难是人心造的,人起心动念都是十恶,你看跟杀、盗、淫、妄语、两舌、绮语、恶口、贪、瞋、痴、慢,跟这个相应。
佛在大乘教里面告诉我们,讲大三灾。如果世间的居民,我们讲地球上的居民,每个人都是贪而无厌,这个地球上完全就变成大水,陆地都沉沦了,水灾、洪水是人的贪欲所感得的。火灾,火山爆发,现在诸位看到的,地球上的温度上升,南北极的冰河快速的在溶化,海水不断在上升,这是瞋恚。风灾,飓风、龙卷风,从来没有过的,现在常常听说,带来严重的灾难,愚痴。地震,傲慢、不平才感得地震。佛把这些现在所谓是自然灾害的业因告诉我们,这个现在我们能接受,我们不怀疑,佛讲的话是正确的,这个一点都不迷信。所以佛教导我们,至少要存善心、要做好事、要说好话、要做好人,这些灾难就没有了。这个虽然不是究竟法,不是成佛之道,但是是能够真正让我们获得这一生的幸福美满。佛法里头字字句句充满了圆满的智慧,这个智慧是自性的,不是从外头来的。
『窥一尘而顿现』,一尘是微尘,微尘里面有世界,你真正看清楚了。这句里头著重在「顿」,顿现!我们做过比喻,电影的幻灯片,很小,十六厘米的,还没有指甲这么大,可能还没有指甲这么大,小指甲差不多,小指甲这么大。我们放在幻灯机上,打在银幕上,很大!按钮一开,它是顿现,不是有先后次第的,没有,全现出来了,一个念头就现一个画面。世尊问弥勒菩萨,有几个念头?意思就是有几多个念头?几多个形相?几多个分别执著?弥勒菩萨告诉我们,一弹指,这一弹指的时间很短,一弹指之中就有三百二十兆的念头。你说我们的念头,想把念头伏住谈何容易,一弹指有三百二十兆!如果说一个念头是一张幻灯片,这一弹指是多少?三百二十兆,要用我们电影幻灯片,我们这栋大楼都装不下,假如它真的是有形的话,装不下。那一秒钟,我们一秒钟弹四次指,一千二百八十兆。这是什么?妄念,妄念纷飞,你怎么能止得住!
所以,佛菩萨、善知识教导我们放下,这是正确的。放下怎么样?放下,你窥一尘境界就顿现,顿悟!了解事实真相。事实真相了解了,有没有生灭?没有生灭。为什么?你才晓得相真的是假的,不是真的,没有一法可得,你能得到什么!不是灾难来了几秒钟,这身体也没有了,房子也没有了,什么都没有了,不是,念念都不可得。《般若经》上给我们讲得多明白,「一切法无所有、毕竟空、不可得」,不可得我要得,那个得的是什么?得的就是业障,没有别的,你得的是业,业就是障。放下,放下业障就没有了,我何必要它!诸佛菩萨给我们示现的,彻底放下,连自己身体都不可得。
底下一句,『圆宗叵测』,「圆」是圆满,「宗」是宗旨,也就是我们讲修行的纲领,修行的原理原则,圆满的。「叵」是不可,不可二个字念快了叫叵,意思也是不可,没有办法测度的。但是一个明白人,真正放下的人,他看到『纤毫以齐彰』,「纤毫」跟前面一尘是一个意思,在一微尘当中,「齐」是圆圆满满,「彰」是显现,你统统都看到了。这四句是讲的宇宙人生诸法实相。底下一段说:
【然用就体分。非无差别之势。事依理显。自有一际之形。】
佛法讲体、讲相、讲用,体是自性,是空的。这个空不好懂,空不是无,空是有,为什么?它能现、能变。为什么说空的?我们六根接触不到,这个体,肉眼看不到,耳朵也听不到,你也摸不到,你也想不到,所以称之为空,它真有。惠能大师开悟的时候说「何期自性,能生万法」,体就是自性。有体它会现相,现相要有缘,没有缘它不会现相。缘是什么?缘是一念不觉,而有无明,这就是缘。起心动念,什么缘故起心动念?没有缘故,真的没有缘故,起心动念了。起心动念它就现相,现相,相里面它就有作用,作用是什么?作用是见闻觉知,我们现在讲心法、色法,一般社会大众讲物质、精神,物质、精神就生出来,有物质、有精神。这个还没什么妨碍,我们在经上常讲这是什么境界,这是诸佛如来报土,报身、报土,他有相,从体现相,实报庄严土。为什么?他没有分别,他没有执著,他现的身是报身,现的土是净土,一丝毫污染都没有。
可是我们凡夫不行,我们凡夫的念头,起心动念,几乎跟起心动念同时,他起了分别、起了执著,这个麻烦大了。有分别,实报土没有了,见不到了,就变了,唯识所变。有分别,实报土就变成方便有余土,也就是我们常讲十法界里面四圣法界。如果没有分别的话,只有起心动念,没有分别的话,那个实报庄严土是一真法界,是华藏世界、是极乐世界。加上分别,一真报土不见了,实报土不见了,现出来的是方便有余土。方便有余土它有四层,十法界里面的佛法界、菩萨法界、缘觉法界、声闻法界。也看他分别的轻重,分别很薄的是佛法界,稍微重一点的是菩萨法界,再严重的话就是声闻法界。还算不错,这里头没有执著,没有执著也算是净土,这里头没有善恶。执著一起来,这个麻烦大了,方便土不见了,什么东西出来?方便土再一变,变成六道轮回,凡圣同居土。自己心里变的,外头没有,这个要知道,宇宙、芸芸众生全是自己心变的。所以心善,没有一样不善,一切人全是善人,山河大地全是像极乐世界的凡圣土的七宝庄严。
所以,佛给我们讲的一切唯心造,一切法从心想生,这是我们修行「妄尽还源」所依的基本的理论。这个要承认,承认之后,我们就知道怎么回头了。无论你看到什么境界,善境界、恶境界,你会欢欢喜喜的,阿弥陀佛,没有分别,没有执著。你在这里面看到事实真相,事实真相是什么?业因果报,你看得清楚,你跳出来了。这个时候你是个明白人,明白人最重要的要帮助那些还在迷惑的人,要教他。教他的方法无量无边,《华严经》讲大用无方,最重要的方法是做样子给他看,这是释迦牟尼佛首先表演给我们看。他老人家所说的、所教的是他自己完全做到了,你看他舍得干不干净,我们没法子做到。日中一食、树下一宿、三衣一钵,物质上的享受确实给我们做到一点贪恋都没有。一生所做的事业是教学,教学最重要的现身说法,做出个好样子来给我们看。对一切大众有教无类,没有分别、没有执著,只要你亲近向他请教,他没有不热心教导你的。我们看清楚,看明白了,释迦牟尼佛一生,用现在的话是职业老师。他一生所做的是多元文化的社会教育,他的身分是多元文化社会教育的义务工作者,他头一个示现做义工。每天教学,他不要报酬,不收学费,教导你也不求你感谢他,圆满的付出,其乐无穷!
在中国,这话是孔子说的,当然他有承传,我们在《论语》上看到的第一句,「学而时习之,不亦说乎」,这就快乐,读书乐,学习快乐。我们现在学习为什么没有夫子那么快乐,没有佛那样的法喜充满,是什么?我们没有放下,问题在此地。只要你把分别执著放下,佛、菩萨的乐,孔子、颜回的乐,你就有了。我们的毛病就发生在此地,总要搞清楚、搞明白。所以从体相用上来说,当然有差别。
『事依理显,自有一际之形』,有事当然有理,有理决定有事,事的现起缘具足,佛法讲四缘生法,缘具足。缘不具足的时候,理虽然具足它不显,佛家讲隐显不同,隐显不二。「一际」是什么?一际就是理事不二,理事是一不是二,理就是事,事就是理,性就是相,相就是性。你把它看作两个,就有分别、就有执著,那就错了,你就见不到事实真相。下面举个比喻:
【其犹病起药兴。】
你们想想,人生病了才要有药,药从哪来?药是从病生起来的,没有病就没有药,所以它是相对的。一个起来,两个同时起来;一个没有了,那边就没有了。我执著这个身体是我,对面就有个人相出来,相对的就出来了。我的念头断掉的时候,人相也没有了,有没有人?人有,你不执著了。你知道我自己这个相当相即空,了不可得,外面现相亦复如是,自然心开意解,你的心打开了。你现在的心是闭塞的,很苦,打开就自在。你现在的意,意里头有情结,这个情结解开了就没有了,这个情结是虚妄的,不是真的。底下一句说得好。
【妄生智立。】
妄跟智是一对,因为你起了妄念,所以才说智。妄没有了,妄没有智也没有,妄没有了还有个智,那智就是妄。
【病亡则药亡。】
『病亡』就是病好了,病没有了。病没有了,药也没有了;病没有了,天天吃药也吃出病出来。
【举空拳以止啼。】
这是一句比喻,比喻什么?诱导孩童,小孩在哭,你用手比画比画,告诉他别哭,我有好东西送给你,给你玩,他就不哭了。其实他手上没有东西,目的达到了,小孩不哭了,逗他笑了。
【心通则法通。引虚空而示遍。】
反过来,心有碍,法就有障碍。我们今天心不通,处处成障,全是障碍。如何能把障碍突破?心通,障碍就突破了。所以经教,祖师大德常常告诉我们,解决这些问题,这些疑难杂症不在外面。你从外面去解永远解不开,纵然解开,后面又有结,所谓是冤冤相报,没完没了。从哪里才能真解开?从自己内心去解,这是这么多年来我们学到了,从自己内心化解对立,问题就解决了。
好像现在时间到了,我们休息十分钟,接著再学下面的文。
请坐,大家请坐。我们接著看,贤首大师跟我们说的:
【病妄则药妄。举空拳以止啼。心通则法通。引虚空而示遍。】
这两句话里头,最重要的就是『心通则法通』。所以我们要注意怎么样把心通了,心本来没有障碍,起了念头、起了分别、起了执著,障碍全现前。佛菩萨劝我们放下,在事相上是枝枝叶叶,章嘉大师以前教给我的,那是从枝叶上放下,但是根性钝的人容易做到。佛陀在一乘圆教里面教给我们放下的是放下妄想,妄想放下,执著分别都没有了。因为执著是从分别生的,分别是从妄想生的,妄想没有了,全都没有了。不得已而求其次,妄想不容易放下,你能把分别放下就不错了,分别放下你是菩萨;再做不到的,你不要执著,执著没有了你证阿罗汉果,三界之内六道轮回里面生死没有了,生死尚且没有,哪有病痛,哪有烦恼。所以,见思烦恼断了,一切的病苦全没有了。
我们才晓得,我们今天遇到困难从哪来的,事上要尽量放,为什么?不放,它对我们产生妨碍,我们功夫不到家。真正功夫到家,阿罗汉以上的,他放不放是一不是二,入不二法门,那个行。我们没到那个境界,所以事一定要放下,与理才能相应。心通了,法通是诸法实相你通达无碍,我们常讲,大乘教常讲,一切法的性相、理事、因果,你全都明白了叫通,法通了。今天法为什么不能通?心没通,心通法自然就通。我们明了,我们能相信,不怀疑,为什么?法是心现的,是识变的,心通法当然通。「引虚空而示遍」,虚空通达没有障碍。
【既觉既悟。何滞何通。】
滞是障碍,障碍跟通也没有了,只要你觉了,只要你悟了,这要知道。觉悟是要靠放下,我们研究经教能不能觉悟?不行。研究经教一定要像马鸣菩萨在《起信论》上所说的,会觉、会悟。研究经教不执著经教、不执著名相、不执著心缘,心缘就是你在教里面想这句什么意思,这个字怎么讲,那是心缘相,它都产生障碍。为什么?心里头没这个东西,境里面也没这个东西,心境都没有,这个东西从哪来的?从妄想分别执著里生的。妄想里面不起作用,我们讲潜伏,像病一样,病根,细菌潜伏没起作用,分别就起作用,执著就起大作用,那个麻烦就大了!这些道理我们都要把它搞清楚、搞明白。下面二句:
【百非息其攀缘。四句绝其增减。】
『四句、百非』都是讲错误的分别执著。四句是什么?有、无、亦有亦无、非有非无,四句。四句展开,在佛经上讲百非,一百句都是错误的,百句是以四句为根本。你看我们一般人执著有、无、亦有亦无、非有非无,这些话都是分别执著。但是佛在经教里面对初机讲解也用这些话,你可不能执著,你执著是真有这些话,错了。引导你,无非是让你离开分别执著而已。不执著,那时候所谓是说而无说,无说而说,听而无听,无听而听,入不二法门,那才叫真正觉悟。所以法难说,难在哪里?佛说空,你执著空,佛说有,你执著有,佛说非空非有,你执著非空非有,这个麻烦大了,这佛度不了你。度不了还要度,这一世度不了,希望到来世,阿赖耶里面给你种下佛法的种子,生生世世。从这个地方我们体会到佛无尽的慈悲,有没有?不能说没有,也不能说有。我们要能体会到佛说法的真实义,就是开经偈上所讲「愿解如来真实义」,这个难。多数人听佛讲经都把佛的意思错解了,佛陀在世的时候这种情形就很多,佛灭度之后,执著经教的人不晓得有多少,他的心怎么能通,心不通法如何能通。
在这个地方大师给我们提醒,百非无非是教我们息攀缘心;四句,断绝我们增减的妄念,增减是相对,我们讲对立。真能懂得这个,我们常说从哪里下手?要从我们自己内心深处,那个对立的念头要化解掉,永远不再跟人对立。他跟我对立可以,我不跟他对立,为什么?他在迷,我迷的时候也对立,跟人事物都对立。我现在觉了,我不对立,不搞对立。对立一放下,慈悲心就现前,清净、平等也能得到一点。你有对立,决定不平等,决定不清净,你的心是染污的。你看看只要破这么一点点,这一点点突破的时候,清净平等觉你自然就能感觉到。比不上佛菩萨的清净,也比不上阿罗汉的清净,可是自己感觉到比从前清净多了,比没放下的时候清净多了。你对於佛法的信心就增长,这些道理方法对我来讲它真管用!所以我们学随缘,不学攀缘,随缘什么都好;学著转境界,不要被境界转,这是大学问、大智慧、真功夫。底下说:
【故得药病双泯。】
人真的觉悟了,病好了,病好了药也不要了。
【静乱俱融。】
我们心很乱,乱没有了,静也没有了,乱没有了那个静还是个关口,这就是楞严会上佛讲的「六结三空」。第一个结是动乱,动乱没有了就静,静还是个结。静、乱都没有,六结三空完全突破了,这是法身菩萨的境界,明心见性,见性成佛,是这个境界了。
【消能所以入玄宗。泯性相而归法界。】
『消』跟『泯』的意思一样,能所没有了,这个时候你才契入『玄宗』,玄是讲玄妙,宗是修学的纲领,你才能入得去,我们今天讲是华严法界。性相是一不是二,法性有,法相也有,法性就是法相,法相就是法性,性相是一不是二。相有,有是妙有,性空,性空是真空,真空跟妙有是一不是二,这就『归法界』。法界能不能执著?不能,你执著你就入不进去,所以连这些都不能执著,你才真的契入。能所没有了,性相没有了,这就真的入不二法门,这才是入华严的玄宗。修学大乘,特别是修学《华严》,这才真的叫入华藏世界,不容易,是真难,上上根人才有分,中下根人就难了。所以下面大师说:
【窃见玄纲浩瀚。妙旨希微。】
『窃』是贤首大师的自称,非常谦虚。就是我看到『玄纲』,玄妙的修学纲领,『浩瀚』是比喻广大没有边际。『妙旨』,旨是宗旨,妙在佛法里面讲非有非空。『希微』跟浩瀚是相对的,就像我们现在科学里面讲宏观、微观,希微是微观,浩瀚是宏观,大而无外,小而无内。但是大小不二,一微尘里的法界跟外面的遍虚空法界是一样的,是一不是二。也就是说没有大小,大小不存在,先后不存在,远近不存在,所有一切对立都不存在。这心才通,法自然就通了。只要有对立,一切障碍全都发生,对立放下是心开意解,这个确实是难,无论是宏观的世界跟微观世界都不容易。
【览之者讵究其源。】
这是讲一般人,你在研究,你在探索,你怎么能够究竟它的根源。就像我们现在一般人,科学家在探索,宇宙怎么起源?生命从哪里来?在研究这些问题。能不能研究个透彻?不能,为什么不能?你用的心是分别心、是执著心,你永远没有办法明白它的根源。
【寻之者罕穷其际。】
他这文章都是两句是一对的。『寻』是寻求,我们今天讲研究,研究的人,『罕』是希罕,很少能够穷究边际,实际也就是它的根源。宇宙的起源,科学家用许多精密仪器来观察、来解释,我们细心听他的解释,现在多半相信宇宙是起於大爆炸,爆炸的原点很小。我们看到科学的报导。原点是从哪来的?原点为什么会爆炸?这都是大问题,都是没法子解释的。爆炸出来之后,为什么会演变这个世界?他们讲没爆炸之前,空间跟时间都没有,爆炸之后才有空间跟时间的现象发生。根据现在星球形成膨胀的现象来推测,他们推测到一百五十亿年之前,这个原点爆炸的。还是不能圆满解决。佛法告诉我们,与爆炸不相干,佛法是一念妄动而有无明,「无明不觉生三细,境界为缘长六粗」。这是佛给我们解释宇宙的起源,生命的起源,比科学讲的有道理。佛是亲证的境界,不是用科学仪器来观察所得的,不是的,他不需要用仪器。用什么方法看到的?禅定,你把所有的妄想分别执著放下,让你的心达到纯净纯善的境界,自然就看到了。
禅定功夫有浅深不一样,小定能突破一些空间维次,最小的禅定就能突破人鬼的界限。这个界限是最明显的,我们肉眼看不到鬼,他的眼睛能看到鬼道。我以前有个同参道友,跟我同年,明演法师,我们也有些老同修认识他。他出家之后没多久,羡慕神通,所以跟屈上师学密,学了一年。他来告诉我,真的这个境界被他看到了,天天看到,以后也习以为常了。他告诉我,下午五点钟的时候街道上就有鬼走,不多,因为下午五点钟是鬼道的早晨,稀稀落落的。到晚上十点钟以后就太多了,热闹得不得了。到早晨天将亮的时候,那是他们的黄昏,又少了。至於他们的生活习性,跟人间差不多,但是鬼里头见不到阳光,他们的天永远是灰色的,灰土土的,看不到太阳,看不到月光,也看不到星星。
这个人是个非常老实的人,决定不是妄语。他本来是想学神通,神通没学到,学了能见鬼,早年过世了,没有成就。但是他告诉我,突破空间维次用清净心是决定可能的,心愈清净,也就是你定功程度愈深,你突破的层次就愈大,能突破到欲界天,甚至於可以到色界天,到无色界天,这是佛在经教上给我们讲得很清楚。他所看到的宇宙,一切万物的真相,就不是科学家能够相比的。更深层次的禅定,突破了六道,能看十法界,能看到一真法界。这些是我们自性的本能,《六祖坛经》上所说的「何期自性,本自具足」,智慧、德能、相好都是你本自具足的,不需要向外求。所以佛法主张是内学,内求,向内不要向外。攀缘是向外,你所得到的,得到一点点,后面烦恼后患无穷,这是错误的。何必向外求?你要懂得向内。下面大师告诉我们:
【是以真空滞於心首。恒为缘虑之场。实际居於目前。翻为名相之境。】
这就是说我们修学心态错了。『真空』、『实际』都是自性的名词,我们的自性不能现前,就是被妄想分别执著障碍住,这里讲心首,『滞於心首』。首是什么?首是起心动念,开头,心里起心动念,那就是『缘虑之场』,变成这个。永远为分别执著所占据,或者说永远是为分别执著做了主宰,自性不起作用。分别执著做主,这就叫轮回心,轮回心起作用就是造轮回业,变出来的境界就是六道轮回,这个太苦了,这真错了!
『实际居於目前』,「实际」也是真心,「居於目前」,它是在眼前,『翻为名相之境』。我们今天迷在名相当中,相是现相,佛法讲的色法,名是心法;用现代的术语来说,名是精神,相是物质。我们完全被精神的现象、物质的现象迷了,都以为这是真的,以为是真有,哪里知道全是假的,精神跟物质都不存在。《心经》上讲得很好,《心经》是大般若,究竟圆满的智慧,那是《大般若经》的总纲领,跟我们讲「色即是空,空即是色」,色是相,空是名。我们不知道「色即是空,空即是色,色不异空,空不异色」,我们不知道,全迷在这个里头,以为名跟色都是真的。在这里面起了妄想分别执著,这个妄想是粗重的妄想,回不了头来。
这一段是贤首大师把诸法实相用最简单扼要的话为我们提出来,现在我们怎样把妄想分别执著消除,怎么样回头是岸。下面他说:
【今者统收玄奥。囊括大宗。】
这八个字重要,太难得了!『玄』跟『奥』是同样意思,幽玄奥妙,这是讲的性相,法性与法相。性相、理事、因果,就是讲诸法实相,『囊括大宗』,「大」是大乘,「宗」是修学的宗旨。这就是指的这一篇文章,华严奥旨妄尽还源。
【出经卷於尘中。转法轮於毛处。】
《华严》的经卷太大了,龙树菩萨在龙宫里面所看到的,世尊当年在定中,二七日中所宣讲的,是十个大千世界微尘偈,一四天下微尘品,龙树菩萨看到的。我们阎浮提众生不能受持,分量太大。好像我们,我们做个比喻,把比喻缩小大家好懂。像我们中国最大的一部丛书,《四库全书》,七万多卷,我们世间人没有能力受持。你们想想,一年三百六十天,百年三万六千日,《四库全书》七万多卷,一天读一卷,要二百多岁你才能看完,不是这个世间人能受持的。那怎么办?把它缩小,乾隆皇帝很聪明,编一套精华给他看,也三分之一,《四库全书荟要》。还不是一般人能受持的,还有个小东西叫《四库提要》,每部书做个简单介绍,这书的内容是什么,简单一条一条写出来的,目录提要。
我们今天所读的《华严经》就是《华严经》的目录提要,叫小本。分量多少?十万首偈,也就是全文是四十万句,四十品,这是龙树菩萨从龙宫带出来的,这个世间人可以接受的。传到中国来的只有原文的一半,所以到中国来的《华严经》是残缺、不完全的本子,但是这一半,《华严》的奥旨已经可以能看见了,非常难得。现在的原文已经失传,佛讲的《华严经》只有中国翻译的本子算是最完整的。所以属於目录提要。这就是『出经卷於尘中,转法轮於毛处』,微尘是一微尘而已,比起十个三千大千世界微尘偈,我们今天这一部《华严经》真的是微尘、是毛端。可是怎么样?这一毛端与全经不二,大小不二,一毛端、一微尘里面有圆满的法界讯息,它没有大小。所以一微尘你要是明白了,遍法界虚空界你全都通达了。
他下面讲的,这就有聪明的、有愚昧的:
【明者德隆於即日。昧者望绝於多生。】
这是要善根深厚的人,『明』是根利的人,他一接触他就能明白。『德』是性德,『隆』是昌隆,明白的人一接触,就在当下他就开悟了,就像惠能大师一样。释迦牟尼佛在菩提树下给我们示现的,就是这个样子,夜睹明星,豁然大悟。他为什么能悟?他彻底放下,妄想分别执著全放下,大彻大悟!我们烦恼习气太重,想放下放不下,为什么?想就是烦恼,就是分别执著,用分别执著放下分别执著不可能,那你怎么能放得下!所以,放下的人怎么放法?修定,什么都不想,什么都不念,时节因缘成熟真的豁然大悟。
我们今天连这个我们都做不到,《华严经》里面提出一个妙法,末后十大愿王导归极乐,这是教给我们特别的方法。我们怎么办?我们把念头集中在一句阿弥陀佛,我们心想,想阿弥陀佛,念,念阿弥陀佛,「忆佛念佛,现前当来,必定见佛」。你见到阿弥陀佛,阿弥陀佛从哪里来的?自性弥陀,你看见性,生净土了,唯心净土。所以,见弥陀生净土就是明心见性,这是换一种方法,这个方法是万修万人去。现在问题是你不是真念佛,真念佛的人他只有一句佛号,除一句佛号他别的放下,真念佛人。真念佛人念多久能成功?我们所看到的,《净土圣贤录》、《往生传》,乃至於现在真正修行人,你细心的观察,一般是三年,念到功夫成片。什么叫功夫成片?就是刚才讲的你心里面只有一句阿弥陀佛,除阿弥陀佛之外什么都没有,这叫成片。口念不念没有关系,心里就是阿弥陀佛,绝对不会有其他的念头。这一句阿弥陀佛还是有分别、有执著,但是不要紧,它跟极乐世界相应,它跟阿弥陀佛四十八愿相应。生到极乐世界品位并不高,凡圣同居土,可是怎么样?不但脱离六道,脱离十法界了!
生到西方极乐世界,谁教你?阿弥陀佛是老师;同学,文殊、普贤、观音、势至是同学。所以,你一生稳稳当当成无上菩提,『德隆於即日』,这个法门不可思议。他是真心学佛,不是这样的,他不是真心。所谓不是真心,你学佛里头夹杂著妄念,就是夹杂著分别执著,你的心不真,你的心不真这叫业障。它怎么样?它把你拉回来,又拉回到六道去。真学佛的,真修净土的,真想在这一生成就的,没有别的,我只要把阿弥陀佛抓住,其他统统放下。我再也不执著,再也不分别,我就专门分别执著阿弥陀佛,所以叫执持名号。他知道,佛晓得你放不下分别执著,他就教你分别执著用在一处,制心一处,无事不办。
所以《弥陀经》上给我们讲的,念佛,念佛求什么?求一心不乱,心不颠倒。一心不乱是念佛三昧,心不颠倒是智慧现前,福慧双修,这个成就是无量功德,这是真干,这不是假干。只要自己干得是真,一真一切真,我们弘护都真实,都不是假的。一掺杂,真就没有了,所作所为都是福德边事,你是在修六道里面的福报,而且福报修的很杂。如果说自私自利放不下,贡高我慢放不下,我们在人间修的福报将来到哪里去?到阿修罗、罗刹,到魔道里去,不是正道,人天是正道,修歪了。这些不能不知道。
『昧者望绝於多生』,「昧」是什么?不能够觉悟的,也就是放不下的,放不下的那就是来生再来,生生世世。所以,佛法成就不是一生,这一生能够稍微有一点明白的,过去世中至少有十世修行;这个十世不是连在一起的,连在一起那了不起,那功夫可高了。过去生中总是多生多劫多次学佛,这一生当中遇到才生欢喜心,虽生欢喜心,做不到。如果遇到净土,你要发心勇猛,真正觉悟到这个世间太苦了,在逆缘里面(逆的增上缘)发大心。真正觉悟,我一心求阿弥陀佛,除阿弥陀佛之外,没有任何能救得了我,行,这一生肯定成就。如果还是被烦恼习气所转,那就要来生来世,李老师常讲的还是要搞轮回,在轮回里那是叫长劫轮回。在轮回里面把你的业障消尽,要在哪里?要在地狱、饿鬼里磨掉,你再得人身遇佛法,再接著干,不容易!所以机会现前,我们要认清楚,要把这个机会抓住,不要轻易的放过。尤其是现前我们所处的这个环境,灾难非常之多,人生非常之苦,我们要从这里警觉赶快回头!
今天时间到了,我们就学习到此地。
诸位法师、诸位同学,请坐,请看「修华严奥旨妄尽还源观」,贤首国师著的。《华严经》如大师所说,卷数太多,境界深广无际,自古以来,每个人都想著入华严境界,怎样才能够契入?杜顺和尚慈悲,这是华严初祖,文殊菩萨化身的,给我们说出「妄尽还源观」。云华、贤首、清凉、宗密,代代承传,把这样复杂的、深广无际的教义拈出修行切要的精髓,这是非常的难得。过去我们在讲席当中,曾经简单介绍过「还源观」最后的五止六观,有同学来要求,希望能不能找个时间把贤首国师这篇的开示,我们依照全文来学习。这是一桩好事情,但是法总是离不开缘起,这次回到香港来,时间不多,可是想想,这篇文章的义理还是很深很广。在现在这个时代,我们《华严经》讲了将近四千小时,同学们也有这个基础了,可以学学「还源观」。
要紧要还源,我们还不了源,也就是回不了头,回不了头的原因在哪里?我们的妄想没断尽。这个妄字包括经上常讲的妄想分别执著,太严重了,很想回头,回不了头,很想忏除业障,总是忏除不了,原因就在此地。我自己这一生学习有这么一点经验。五十七年前,章嘉大师教我放下、看破,我是不是真的放下了?没有,为什么?习气太重,无始劫来的习气,哪有那么简单!可是,大师有善巧方便,我们依照他老人家的指示认真去做,这么多年来,年年,放下就是减轻,从哪个地方看出来?经教里头有句话说烦恼轻,智慧长。烦恼跟智慧就是明暗的两面,烦恼是暗的这一面,智慧是明的这一面,明多了暗就少,光明愈来愈大,烦恼就愈来愈少。
我们要肯定我们是中下根性的人,这一点很重要,不是上根,上上根更谈不上。上上根,像惠能大师那才是上上根,一闻千悟,一放下就彻底放下,这不是普通人能做到的,勉强不得,学也学不来。所以老师教我的方法,一点一点放,先从身外之物放起,容易。身外之物我们最执著的无过於钱财,所以老师教我学布施,这真的,从跟出家人见面的头一天,他就教我学布施。那时候我生活非常艰苦,自顾不暇,哪有钱去布施?老师问我,你一块钱有没有?一块钱还可以。一毛钱有没有?那没有问题。你就从一毛、一块开始布施,养成一个习惯。这些东西,如果把身外之物统统都放下,然后提升自己要把内财布施掉。什么叫内财?内财不是身外之物,把身体舍出去。怎么个舍法?现在在道场里面做义工的就是内财布施,我们讲把智慧、把劳力、把精神、把时间奉献给道场,奉献给所有的同学们。不求任何果报,我们今天讲报酬,不求任何报酬,这叫内财布施。内财布施的功德超过外财,超过身外之物。我们做了,做了怎么样?效果不彰,这是什么原因?真的是有原因。我们没有把自私自利放下,没有把是非人我放下,没有把贪图五欲六尘享受的念头放下,没有把贪瞋痴慢放下。所以虽然这里面修福,功德谈不上,你夹杂这些东西哪里是功德,这是修福,修福、修慧进步非常缓慢,道理在此地。
这么多年经教的薰修我们明白了,什么时候业障消尽?妄尽还源,统统放下干净了,妄就尽了,就回头了。还源,源是源头,源头是真如本性。要舍!要知道不能不舍,我们现在自己知道有业障,为什么?没放下!这个东西愈施愈多,施财得财富,施法得聪明智慧,施无畏得健康长寿,它不是没有果报,这就是佛法常讲的,「万法皆空,因果不空」。果报来的时候愈来愈多,来的时候想舍,统统舍,舍也要有缘分,我们讲他有机会,没有机会到哪里去舍?每年我们肯定会遇到的机缘,就是全世界各个地方发生灾难,救灾需要用金钱,这是舍财很好的一个缘分。如果不舍它就变成累赘,业障消不掉。
没有这个机缘,我们就想到印光老法师,你看他一生把钱财舍光了,舍在哪里?舍在弘法利生。他专门只干一桩事情,印经布施。四众同修的供养,他建了个弘化社,苏州报国寺,自己设了个印刷厂,印送佛经善书。他也流通,他有完全赠送的、有半价,也就是成本赠送的。我这书印多少钱,不赚钱,成本卖给你是有能力的;没有能力买的,完全送给你。给富有的人家,他也能有一点利润,为什么?做为印经的基金,老和尚订了有这些办法。我们也学著做,我们学著没有订这些办法,全部赠送。可是果报非常殊胜,我们常讲你是愈施愈多,愈多愈施。不能够攒积在那个地方,钱放在那个地方不用它,就是罪过,我们学印光法师。
这次我们遇到一个很殊胜的缘分,台湾商务印书馆发起再印《四库全书》,这是保存中国传统文化,这是大事情。今天商务印书馆派了一位方先生来看我,我才了解在十几年前他们第一次印《四库》,分量不多,只印了二百多套。现在印刷的技术发达了,带给我们很多方便,你要一套他都可以给你印一套,要两套可以给你印两套,这个太方便了,我才知道有这么新的技术。我看到这个讯息,我就给他订一百套,这一百套请山东大学代我分送给全国大学图书馆,提供给中文系的同学们做参考。这个书的分量很大,也不是一个人完全能读得完,这是保存中国传统文化。
我也给书店建议,《四库》里面有很多常常用的东西,现在譬如说是儒家的、道家的。乾隆皇帝编这套书的时候,他对佛很尊重,佛家的东西没有入《四库》,单独编一套,就是《乾隆大藏经》,这是佛法的。道家的东西在《四库》里头,所以我今天跟他谈到,儒跟道很多重要的经论,常用的,最好从《四库》里面把它取出来,印成一套。《四库》里面,儒家的精华篇,道家的精华篇,这样分量就不大了,两个合起来,像现在这种装订的方式一百册。流通也方便,价钱也便宜,需要的人他买得起。是《四库》里面的原文,这个非常有价值。他们也很欢喜,也乐意来尝试这样做法。所以,一定要学布施。我说你们做,做的时候我会给你订一批,至少我会要一百套,或者是两百套。我们赠送,佛教我们现在送《大藏经》,《龙藏》,我们可以送给学儒的、学道的这些道场,来供养他们。中国传统文化的根就是儒释道三家。
这是讲到缘分,要舍,要把它舍得干干净净。我自己晓得,很清楚,十方对我的供养,我把它舍成一毛都没有了,我的业障就没有了。所以要舍,我得找机会赶快把它舍光。内财布施这诸位看到的,每天跟诸位在一起学习,内财布施。天天读诵大乘经典,为人演说,这属於内财布施。三种布施都具足,所以智慧增长,身体健康,老师传授我的我得受用,所以我非常感恩老师。这是我自己一点经验贡献给诸位做参考。
现在我们看贤首大师这一篇原文,他开头,等於说是序言一样:
【夫满教难思。窥一尘而顿现。圆宗叵测。覩纤毫以齐彰。】
这个四句就是一小段。『夫』,这是古时候文字里面虚字,开头,开头的一个虚字。『满』是圆满,《华严经》是大圆满,是佛法的根本教义,一切法都是从《华严》流出来的。像一棵大树一样,《华严》是根本,一切经就是这棵大树的树干、树枝、树叶、花果,所以这是根本法轮。当然『难思』,它太深,太广,太大了。这部经典里面,确实是包含遍法界虚空界,大讲到法界,现在科学里面讲的宏观世界,小讲到微尘,现在讲到基本粒子,我们在《华严经》全都读到,没有一法不在《华严》之中。如果像现在学校里面,学校里所有一切科系,《华严》里面完全具足。还有学术界、学校里所没有的,《华严经》里也有,没有的,《华严经》里面多了。所以,开头讲「满教难思」。
《华严》讲缘起,这世界从哪来的?是我们自己真心变现出来的,唯心所现。为什么会有十法界依正庄严?唯识所变。识是什么?识是妄想、分别、执著,这个我们就明白了,因为有妄想分别执著才变成了十法界。这个其实非常重要,我们眼看到现在灾难这么多、这么样频繁、这么严重。尤其诸位看到前几天四川的大地震,地震的时间只几秒钟,几秒钟大地的震动,生命、财产损失无法计算。我偶尔看到今天头条新闻报导,死亡人数已经超过五万人,这是什么?看到尸体的,埋在地下看不到尸体的,算是失踪的,人数超过这个。
所以,我们一定要记住世尊在经上讲的话,人命在呼吸之间。时时刻刻能想到这桩事情,那就是印光大师所说的、所用的方法,把「死」贴在额头上。不定什么时候死亡就临到自己身上来了,这怎么办?如果用《华严》,《华严》把这个事情彻底解决。佛在《华严经》上告诉我们宇宙人生的真相,所有一切现象是心现识变,谁的心?自己。我们自己的心善,山河大地没有一样不善,心不善,没有一样是善的,这个要知道。所以,灾难从哪里来的?佛讲得透彻,灾难是人心造的,人起心动念都是十恶,你看跟杀、盗、淫、妄语、两舌、绮语、恶口、贪、瞋、痴、慢,跟这个相应。
佛在大乘教里面告诉我们,讲大三灾。如果世间的居民,我们讲地球上的居民,每个人都是贪而无厌,这个地球上完全就变成大水,陆地都沉沦了,水灾、洪水是人的贪欲所感得的。火灾,火山爆发,现在诸位看到的,地球上的温度上升,南北极的冰河快速的在溶化,海水不断在上升,这是瞋恚。风灾,飓风、龙卷风,从来没有过的,现在常常听说,带来严重的灾难,愚痴。地震,傲慢、不平才感得地震。佛把这些现在所谓是自然灾害的业因告诉我们,这个现在我们能接受,我们不怀疑,佛讲的话是正确的,这个一点都不迷信。所以佛教导我们,至少要存善心、要做好事、要说好话、要做好人,这些灾难就没有了。这个虽然不是究竟法,不是成佛之道,但是是能够真正让我们获得这一生的幸福美满。佛法里头字字句句充满了圆满的智慧,这个智慧是自性的,不是从外头来的。
『窥一尘而顿现』,一尘是微尘,微尘里面有世界,你真正看清楚了。这句里头著重在「顿」,顿现!我们做过比喻,电影的幻灯片,很小,十六厘米的,还没有指甲这么大,可能还没有指甲这么大,小指甲差不多,小指甲这么大。我们放在幻灯机上,打在银幕上,很大!按钮一开,它是顿现,不是有先后次第的,没有,全现出来了,一个念头就现一个画面。世尊问弥勒菩萨,有几个念头?意思就是有几多个念头?几多个形相?几多个分别执著?弥勒菩萨告诉我们,一弹指,这一弹指的时间很短,一弹指之中就有三百二十兆的念头。你说我们的念头,想把念头伏住谈何容易,一弹指有三百二十兆!如果说一个念头是一张幻灯片,这一弹指是多少?三百二十兆,要用我们电影幻灯片,我们这栋大楼都装不下,假如它真的是有形的话,装不下。那一秒钟,我们一秒钟弹四次指,一千二百八十兆。这是什么?妄念,妄念纷飞,你怎么能止得住!
所以,佛菩萨、善知识教导我们放下,这是正确的。放下怎么样?放下,你窥一尘境界就顿现,顿悟!了解事实真相。事实真相了解了,有没有生灭?没有生灭。为什么?你才晓得相真的是假的,不是真的,没有一法可得,你能得到什么!不是灾难来了几秒钟,这身体也没有了,房子也没有了,什么都没有了,不是,念念都不可得。《般若经》上给我们讲得多明白,「一切法无所有、毕竟空、不可得」,不可得我要得,那个得的是什么?得的就是业障,没有别的,你得的是业,业就是障。放下,放下业障就没有了,我何必要它!诸佛菩萨给我们示现的,彻底放下,连自己身体都不可得。
底下一句,『圆宗叵测』,「圆」是圆满,「宗」是宗旨,也就是我们讲修行的纲领,修行的原理原则,圆满的。「叵」是不可,不可二个字念快了叫叵,意思也是不可,没有办法测度的。但是一个明白人,真正放下的人,他看到『纤毫以齐彰』,「纤毫」跟前面一尘是一个意思,在一微尘当中,「齐」是圆圆满满,「彰」是显现,你统统都看到了。这四句是讲的宇宙人生诸法实相。底下一段说:
【然用就体分。非无差别之势。事依理显。自有一际之形。】
佛法讲体、讲相、讲用,体是自性,是空的。这个空不好懂,空不是无,空是有,为什么?它能现、能变。为什么说空的?我们六根接触不到,这个体,肉眼看不到,耳朵也听不到,你也摸不到,你也想不到,所以称之为空,它真有。惠能大师开悟的时候说「何期自性,能生万法」,体就是自性。有体它会现相,现相要有缘,没有缘它不会现相。缘是什么?缘是一念不觉,而有无明,这就是缘。起心动念,什么缘故起心动念?没有缘故,真的没有缘故,起心动念了。起心动念它就现相,现相,相里面它就有作用,作用是什么?作用是见闻觉知,我们现在讲心法、色法,一般社会大众讲物质、精神,物质、精神就生出来,有物质、有精神。这个还没什么妨碍,我们在经上常讲这是什么境界,这是诸佛如来报土,报身、报土,他有相,从体现相,实报庄严土。为什么?他没有分别,他没有执著,他现的身是报身,现的土是净土,一丝毫污染都没有。
可是我们凡夫不行,我们凡夫的念头,起心动念,几乎跟起心动念同时,他起了分别、起了执著,这个麻烦大了。有分别,实报土没有了,见不到了,就变了,唯识所变。有分别,实报土就变成方便有余土,也就是我们常讲十法界里面四圣法界。如果没有分别的话,只有起心动念,没有分别的话,那个实报庄严土是一真法界,是华藏世界、是极乐世界。加上分别,一真报土不见了,实报土不见了,现出来的是方便有余土。方便有余土它有四层,十法界里面的佛法界、菩萨法界、缘觉法界、声闻法界。也看他分别的轻重,分别很薄的是佛法界,稍微重一点的是菩萨法界,再严重的话就是声闻法界。还算不错,这里头没有执著,没有执著也算是净土,这里头没有善恶。执著一起来,这个麻烦大了,方便土不见了,什么东西出来?方便土再一变,变成六道轮回,凡圣同居土。自己心里变的,外头没有,这个要知道,宇宙、芸芸众生全是自己心变的。所以心善,没有一样不善,一切人全是善人,山河大地全是像极乐世界的凡圣土的七宝庄严。
所以,佛给我们讲的一切唯心造,一切法从心想生,这是我们修行「妄尽还源」所依的基本的理论。这个要承认,承认之后,我们就知道怎么回头了。无论你看到什么境界,善境界、恶境界,你会欢欢喜喜的,阿弥陀佛,没有分别,没有执著。你在这里面看到事实真相,事实真相是什么?业因果报,你看得清楚,你跳出来了。这个时候你是个明白人,明白人最重要的要帮助那些还在迷惑的人,要教他。教他的方法无量无边,《华严经》讲大用无方,最重要的方法是做样子给他看,这是释迦牟尼佛首先表演给我们看。他老人家所说的、所教的是他自己完全做到了,你看他舍得干不干净,我们没法子做到。日中一食、树下一宿、三衣一钵,物质上的享受确实给我们做到一点贪恋都没有。一生所做的事业是教学,教学最重要的现身说法,做出个好样子来给我们看。对一切大众有教无类,没有分别、没有执著,只要你亲近向他请教,他没有不热心教导你的。我们看清楚,看明白了,释迦牟尼佛一生,用现在的话是职业老师。他一生所做的是多元文化的社会教育,他的身分是多元文化社会教育的义务工作者,他头一个示现做义工。每天教学,他不要报酬,不收学费,教导你也不求你感谢他,圆满的付出,其乐无穷!
在中国,这话是孔子说的,当然他有承传,我们在《论语》上看到的第一句,「学而时习之,不亦说乎」,这就快乐,读书乐,学习快乐。我们现在学习为什么没有夫子那么快乐,没有佛那样的法喜充满,是什么?我们没有放下,问题在此地。只要你把分别执著放下,佛、菩萨的乐,孔子、颜回的乐,你就有了。我们的毛病就发生在此地,总要搞清楚、搞明白。所以从体相用上来说,当然有差别。
『事依理显,自有一际之形』,有事当然有理,有理决定有事,事的现起缘具足,佛法讲四缘生法,缘具足。缘不具足的时候,理虽然具足它不显,佛家讲隐显不同,隐显不二。「一际」是什么?一际就是理事不二,理事是一不是二,理就是事,事就是理,性就是相,相就是性。你把它看作两个,就有分别、就有执著,那就错了,你就见不到事实真相。下面举个比喻:
【其犹病起药兴。】
你们想想,人生病了才要有药,药从哪来?药是从病生起来的,没有病就没有药,所以它是相对的。一个起来,两个同时起来;一个没有了,那边就没有了。我执著这个身体是我,对面就有个人相出来,相对的就出来了。我的念头断掉的时候,人相也没有了,有没有人?人有,你不执著了。你知道我自己这个相当相即空,了不可得,外面现相亦复如是,自然心开意解,你的心打开了。你现在的心是闭塞的,很苦,打开就自在。你现在的意,意里头有情结,这个情结解开了就没有了,这个情结是虚妄的,不是真的。底下一句说得好。
【妄生智立。】
妄跟智是一对,因为你起了妄念,所以才说智。妄没有了,妄没有智也没有,妄没有了还有个智,那智就是妄。
【病亡则药亡。】
『病亡』就是病好了,病没有了。病没有了,药也没有了;病没有了,天天吃药也吃出病出来。
【举空拳以止啼。】
这是一句比喻,比喻什么?诱导孩童,小孩在哭,你用手比画比画,告诉他别哭,我有好东西送给你,给你玩,他就不哭了。其实他手上没有东西,目的达到了,小孩不哭了,逗他笑了。
【心通则法通。引虚空而示遍。】
反过来,心有碍,法就有障碍。我们今天心不通,处处成障,全是障碍。如何能把障碍突破?心通,障碍就突破了。所以经教,祖师大德常常告诉我们,解决这些问题,这些疑难杂症不在外面。你从外面去解永远解不开,纵然解开,后面又有结,所谓是冤冤相报,没完没了。从哪里才能真解开?从自己内心去解,这是这么多年来我们学到了,从自己内心化解对立,问题就解决了。
好像现在时间到了,我们休息十分钟,接著再学下面的文。
请坐,大家请坐。我们接著看,贤首大师跟我们说的:
【病妄则药妄。举空拳以止啼。心通则法通。引虚空而示遍。】
这两句话里头,最重要的就是『心通则法通』。所以我们要注意怎么样把心通了,心本来没有障碍,起了念头、起了分别、起了执著,障碍全现前。佛菩萨劝我们放下,在事相上是枝枝叶叶,章嘉大师以前教给我的,那是从枝叶上放下,但是根性钝的人容易做到。佛陀在一乘圆教里面教给我们放下的是放下妄想,妄想放下,执著分别都没有了。因为执著是从分别生的,分别是从妄想生的,妄想没有了,全都没有了。不得已而求其次,妄想不容易放下,你能把分别放下就不错了,分别放下你是菩萨;再做不到的,你不要执著,执著没有了你证阿罗汉果,三界之内六道轮回里面生死没有了,生死尚且没有,哪有病痛,哪有烦恼。所以,见思烦恼断了,一切的病苦全没有了。
我们才晓得,我们今天遇到困难从哪来的,事上要尽量放,为什么?不放,它对我们产生妨碍,我们功夫不到家。真正功夫到家,阿罗汉以上的,他放不放是一不是二,入不二法门,那个行。我们没到那个境界,所以事一定要放下,与理才能相应。心通了,法通是诸法实相你通达无碍,我们常讲,大乘教常讲,一切法的性相、理事、因果,你全都明白了叫通,法通了。今天法为什么不能通?心没通,心通法自然就通。我们明了,我们能相信,不怀疑,为什么?法是心现的,是识变的,心通法当然通。「引虚空而示遍」,虚空通达没有障碍。
【既觉既悟。何滞何通。】
滞是障碍,障碍跟通也没有了,只要你觉了,只要你悟了,这要知道。觉悟是要靠放下,我们研究经教能不能觉悟?不行。研究经教一定要像马鸣菩萨在《起信论》上所说的,会觉、会悟。研究经教不执著经教、不执著名相、不执著心缘,心缘就是你在教里面想这句什么意思,这个字怎么讲,那是心缘相,它都产生障碍。为什么?心里头没这个东西,境里面也没这个东西,心境都没有,这个东西从哪来的?从妄想分别执著里生的。妄想里面不起作用,我们讲潜伏,像病一样,病根,细菌潜伏没起作用,分别就起作用,执著就起大作用,那个麻烦就大了!这些道理我们都要把它搞清楚、搞明白。下面二句:
【百非息其攀缘。四句绝其增减。】
『四句、百非』都是讲错误的分别执著。四句是什么?有、无、亦有亦无、非有非无,四句。四句展开,在佛经上讲百非,一百句都是错误的,百句是以四句为根本。你看我们一般人执著有、无、亦有亦无、非有非无,这些话都是分别执著。但是佛在经教里面对初机讲解也用这些话,你可不能执著,你执著是真有这些话,错了。引导你,无非是让你离开分别执著而已。不执著,那时候所谓是说而无说,无说而说,听而无听,无听而听,入不二法门,那才叫真正觉悟。所以法难说,难在哪里?佛说空,你执著空,佛说有,你执著有,佛说非空非有,你执著非空非有,这个麻烦大了,这佛度不了你。度不了还要度,这一世度不了,希望到来世,阿赖耶里面给你种下佛法的种子,生生世世。从这个地方我们体会到佛无尽的慈悲,有没有?不能说没有,也不能说有。我们要能体会到佛说法的真实义,就是开经偈上所讲「愿解如来真实义」,这个难。多数人听佛讲经都把佛的意思错解了,佛陀在世的时候这种情形就很多,佛灭度之后,执著经教的人不晓得有多少,他的心怎么能通,心不通法如何能通。
在这个地方大师给我们提醒,百非无非是教我们息攀缘心;四句,断绝我们增减的妄念,增减是相对,我们讲对立。真能懂得这个,我们常说从哪里下手?要从我们自己内心深处,那个对立的念头要化解掉,永远不再跟人对立。他跟我对立可以,我不跟他对立,为什么?他在迷,我迷的时候也对立,跟人事物都对立。我现在觉了,我不对立,不搞对立。对立一放下,慈悲心就现前,清净、平等也能得到一点。你有对立,决定不平等,决定不清净,你的心是染污的。你看看只要破这么一点点,这一点点突破的时候,清净平等觉你自然就能感觉到。比不上佛菩萨的清净,也比不上阿罗汉的清净,可是自己感觉到比从前清净多了,比没放下的时候清净多了。你对於佛法的信心就增长,这些道理方法对我来讲它真管用!所以我们学随缘,不学攀缘,随缘什么都好;学著转境界,不要被境界转,这是大学问、大智慧、真功夫。底下说:
【故得药病双泯。】
人真的觉悟了,病好了,病好了药也不要了。
【静乱俱融。】
我们心很乱,乱没有了,静也没有了,乱没有了那个静还是个关口,这就是楞严会上佛讲的「六结三空」。第一个结是动乱,动乱没有了就静,静还是个结。静、乱都没有,六结三空完全突破了,这是法身菩萨的境界,明心见性,见性成佛,是这个境界了。
【消能所以入玄宗。泯性相而归法界。】
『消』跟『泯』的意思一样,能所没有了,这个时候你才契入『玄宗』,玄是讲玄妙,宗是修学的纲领,你才能入得去,我们今天讲是华严法界。性相是一不是二,法性有,法相也有,法性就是法相,法相就是法性,性相是一不是二。相有,有是妙有,性空,性空是真空,真空跟妙有是一不是二,这就『归法界』。法界能不能执著?不能,你执著你就入不进去,所以连这些都不能执著,你才真的契入。能所没有了,性相没有了,这就真的入不二法门,这才是入华严的玄宗。修学大乘,特别是修学《华严》,这才真的叫入华藏世界,不容易,是真难,上上根人才有分,中下根人就难了。所以下面大师说:
【窃见玄纲浩瀚。妙旨希微。】
『窃』是贤首大师的自称,非常谦虚。就是我看到『玄纲』,玄妙的修学纲领,『浩瀚』是比喻广大没有边际。『妙旨』,旨是宗旨,妙在佛法里面讲非有非空。『希微』跟浩瀚是相对的,就像我们现在科学里面讲宏观、微观,希微是微观,浩瀚是宏观,大而无外,小而无内。但是大小不二,一微尘里的法界跟外面的遍虚空法界是一样的,是一不是二。也就是说没有大小,大小不存在,先后不存在,远近不存在,所有一切对立都不存在。这心才通,法自然就通了。只要有对立,一切障碍全都发生,对立放下是心开意解,这个确实是难,无论是宏观的世界跟微观世界都不容易。
【览之者讵究其源。】
这是讲一般人,你在研究,你在探索,你怎么能够究竟它的根源。就像我们现在一般人,科学家在探索,宇宙怎么起源?生命从哪里来?在研究这些问题。能不能研究个透彻?不能,为什么不能?你用的心是分别心、是执著心,你永远没有办法明白它的根源。
【寻之者罕穷其际。】
他这文章都是两句是一对的。『寻』是寻求,我们今天讲研究,研究的人,『罕』是希罕,很少能够穷究边际,实际也就是它的根源。宇宙的起源,科学家用许多精密仪器来观察、来解释,我们细心听他的解释,现在多半相信宇宙是起於大爆炸,爆炸的原点很小。我们看到科学的报导。原点是从哪来的?原点为什么会爆炸?这都是大问题,都是没法子解释的。爆炸出来之后,为什么会演变这个世界?他们讲没爆炸之前,空间跟时间都没有,爆炸之后才有空间跟时间的现象发生。根据现在星球形成膨胀的现象来推测,他们推测到一百五十亿年之前,这个原点爆炸的。还是不能圆满解决。佛法告诉我们,与爆炸不相干,佛法是一念妄动而有无明,「无明不觉生三细,境界为缘长六粗」。这是佛给我们解释宇宙的起源,生命的起源,比科学讲的有道理。佛是亲证的境界,不是用科学仪器来观察所得的,不是的,他不需要用仪器。用什么方法看到的?禅定,你把所有的妄想分别执著放下,让你的心达到纯净纯善的境界,自然就看到了。
禅定功夫有浅深不一样,小定能突破一些空间维次,最小的禅定就能突破人鬼的界限。这个界限是最明显的,我们肉眼看不到鬼,他的眼睛能看到鬼道。我以前有个同参道友,跟我同年,明演法师,我们也有些老同修认识他。他出家之后没多久,羡慕神通,所以跟屈上师学密,学了一年。他来告诉我,真的这个境界被他看到了,天天看到,以后也习以为常了。他告诉我,下午五点钟的时候街道上就有鬼走,不多,因为下午五点钟是鬼道的早晨,稀稀落落的。到晚上十点钟以后就太多了,热闹得不得了。到早晨天将亮的时候,那是他们的黄昏,又少了。至於他们的生活习性,跟人间差不多,但是鬼里头见不到阳光,他们的天永远是灰色的,灰土土的,看不到太阳,看不到月光,也看不到星星。
这个人是个非常老实的人,决定不是妄语。他本来是想学神通,神通没学到,学了能见鬼,早年过世了,没有成就。但是他告诉我,突破空间维次用清净心是决定可能的,心愈清净,也就是你定功程度愈深,你突破的层次就愈大,能突破到欲界天,甚至於可以到色界天,到无色界天,这是佛在经教上给我们讲得很清楚。他所看到的宇宙,一切万物的真相,就不是科学家能够相比的。更深层次的禅定,突破了六道,能看十法界,能看到一真法界。这些是我们自性的本能,《六祖坛经》上所说的「何期自性,本自具足」,智慧、德能、相好都是你本自具足的,不需要向外求。所以佛法主张是内学,内求,向内不要向外。攀缘是向外,你所得到的,得到一点点,后面烦恼后患无穷,这是错误的。何必向外求?你要懂得向内。下面大师告诉我们:
【是以真空滞於心首。恒为缘虑之场。实际居於目前。翻为名相之境。】
这就是说我们修学心态错了。『真空』、『实际』都是自性的名词,我们的自性不能现前,就是被妄想分别执著障碍住,这里讲心首,『滞於心首』。首是什么?首是起心动念,开头,心里起心动念,那就是『缘虑之场』,变成这个。永远为分别执著所占据,或者说永远是为分别执著做了主宰,自性不起作用。分别执著做主,这就叫轮回心,轮回心起作用就是造轮回业,变出来的境界就是六道轮回,这个太苦了,这真错了!
『实际居於目前』,「实际」也是真心,「居於目前」,它是在眼前,『翻为名相之境』。我们今天迷在名相当中,相是现相,佛法讲的色法,名是心法;用现代的术语来说,名是精神,相是物质。我们完全被精神的现象、物质的现象迷了,都以为这是真的,以为是真有,哪里知道全是假的,精神跟物质都不存在。《心经》上讲得很好,《心经》是大般若,究竟圆满的智慧,那是《大般若经》的总纲领,跟我们讲「色即是空,空即是色」,色是相,空是名。我们不知道「色即是空,空即是色,色不异空,空不异色」,我们不知道,全迷在这个里头,以为名跟色都是真的。在这里面起了妄想分别执著,这个妄想是粗重的妄想,回不了头来。
这一段是贤首大师把诸法实相用最简单扼要的话为我们提出来,现在我们怎样把妄想分别执著消除,怎么样回头是岸。下面他说:
【今者统收玄奥。囊括大宗。】
这八个字重要,太难得了!『玄』跟『奥』是同样意思,幽玄奥妙,这是讲的性相,法性与法相。性相、理事、因果,就是讲诸法实相,『囊括大宗』,「大」是大乘,「宗」是修学的宗旨。这就是指的这一篇文章,华严奥旨妄尽还源。
【出经卷於尘中。转法轮於毛处。】
《华严》的经卷太大了,龙树菩萨在龙宫里面所看到的,世尊当年在定中,二七日中所宣讲的,是十个大千世界微尘偈,一四天下微尘品,龙树菩萨看到的。我们阎浮提众生不能受持,分量太大。好像我们,我们做个比喻,把比喻缩小大家好懂。像我们中国最大的一部丛书,《四库全书》,七万多卷,我们世间人没有能力受持。你们想想,一年三百六十天,百年三万六千日,《四库全书》七万多卷,一天读一卷,要二百多岁你才能看完,不是这个世间人能受持的。那怎么办?把它缩小,乾隆皇帝很聪明,编一套精华给他看,也三分之一,《四库全书荟要》。还不是一般人能受持的,还有个小东西叫《四库提要》,每部书做个简单介绍,这书的内容是什么,简单一条一条写出来的,目录提要。
我们今天所读的《华严经》就是《华严经》的目录提要,叫小本。分量多少?十万首偈,也就是全文是四十万句,四十品,这是龙树菩萨从龙宫带出来的,这个世间人可以接受的。传到中国来的只有原文的一半,所以到中国来的《华严经》是残缺、不完全的本子,但是这一半,《华严》的奥旨已经可以能看见了,非常难得。现在的原文已经失传,佛讲的《华严经》只有中国翻译的本子算是最完整的。所以属於目录提要。这就是『出经卷於尘中,转法轮於毛处』,微尘是一微尘而已,比起十个三千大千世界微尘偈,我们今天这一部《华严经》真的是微尘、是毛端。可是怎么样?这一毛端与全经不二,大小不二,一毛端、一微尘里面有圆满的法界讯息,它没有大小。所以一微尘你要是明白了,遍法界虚空界你全都通达了。
他下面讲的,这就有聪明的、有愚昧的:
【明者德隆於即日。昧者望绝於多生。】
这是要善根深厚的人,『明』是根利的人,他一接触他就能明白。『德』是性德,『隆』是昌隆,明白的人一接触,就在当下他就开悟了,就像惠能大师一样。释迦牟尼佛在菩提树下给我们示现的,就是这个样子,夜睹明星,豁然大悟。他为什么能悟?他彻底放下,妄想分别执著全放下,大彻大悟!我们烦恼习气太重,想放下放不下,为什么?想就是烦恼,就是分别执著,用分别执著放下分别执著不可能,那你怎么能放得下!所以,放下的人怎么放法?修定,什么都不想,什么都不念,时节因缘成熟真的豁然大悟。
我们今天连这个我们都做不到,《华严经》里面提出一个妙法,末后十大愿王导归极乐,这是教给我们特别的方法。我们怎么办?我们把念头集中在一句阿弥陀佛,我们心想,想阿弥陀佛,念,念阿弥陀佛,「忆佛念佛,现前当来,必定见佛」。你见到阿弥陀佛,阿弥陀佛从哪里来的?自性弥陀,你看见性,生净土了,唯心净土。所以,见弥陀生净土就是明心见性,这是换一种方法,这个方法是万修万人去。现在问题是你不是真念佛,真念佛的人他只有一句佛号,除一句佛号他别的放下,真念佛人。真念佛人念多久能成功?我们所看到的,《净土圣贤录》、《往生传》,乃至於现在真正修行人,你细心的观察,一般是三年,念到功夫成片。什么叫功夫成片?就是刚才讲的你心里面只有一句阿弥陀佛,除阿弥陀佛之外什么都没有,这叫成片。口念不念没有关系,心里就是阿弥陀佛,绝对不会有其他的念头。这一句阿弥陀佛还是有分别、有执著,但是不要紧,它跟极乐世界相应,它跟阿弥陀佛四十八愿相应。生到极乐世界品位并不高,凡圣同居土,可是怎么样?不但脱离六道,脱离十法界了!
生到西方极乐世界,谁教你?阿弥陀佛是老师;同学,文殊、普贤、观音、势至是同学。所以,你一生稳稳当当成无上菩提,『德隆於即日』,这个法门不可思议。他是真心学佛,不是这样的,他不是真心。所谓不是真心,你学佛里头夹杂著妄念,就是夹杂著分别执著,你的心不真,你的心不真这叫业障。它怎么样?它把你拉回来,又拉回到六道去。真学佛的,真修净土的,真想在这一生成就的,没有别的,我只要把阿弥陀佛抓住,其他统统放下。我再也不执著,再也不分别,我就专门分别执著阿弥陀佛,所以叫执持名号。他知道,佛晓得你放不下分别执著,他就教你分别执著用在一处,制心一处,无事不办。
所以《弥陀经》上给我们讲的,念佛,念佛求什么?求一心不乱,心不颠倒。一心不乱是念佛三昧,心不颠倒是智慧现前,福慧双修,这个成就是无量功德,这是真干,这不是假干。只要自己干得是真,一真一切真,我们弘护都真实,都不是假的。一掺杂,真就没有了,所作所为都是福德边事,你是在修六道里面的福报,而且福报修的很杂。如果说自私自利放不下,贡高我慢放不下,我们在人间修的福报将来到哪里去?到阿修罗、罗刹,到魔道里去,不是正道,人天是正道,修歪了。这些不能不知道。
『昧者望绝於多生』,「昧」是什么?不能够觉悟的,也就是放不下的,放不下的那就是来生再来,生生世世。所以,佛法成就不是一生,这一生能够稍微有一点明白的,过去世中至少有十世修行;这个十世不是连在一起的,连在一起那了不起,那功夫可高了。过去生中总是多生多劫多次学佛,这一生当中遇到才生欢喜心,虽生欢喜心,做不到。如果遇到净土,你要发心勇猛,真正觉悟到这个世间太苦了,在逆缘里面(逆的增上缘)发大心。真正觉悟,我一心求阿弥陀佛,除阿弥陀佛之外,没有任何能救得了我,行,这一生肯定成就。如果还是被烦恼习气所转,那就要来生来世,李老师常讲的还是要搞轮回,在轮回里那是叫长劫轮回。在轮回里面把你的业障消尽,要在哪里?要在地狱、饿鬼里磨掉,你再得人身遇佛法,再接著干,不容易!所以机会现前,我们要认清楚,要把这个机会抓住,不要轻易的放过。尤其是现前我们所处的这个环境,灾难非常之多,人生非常之苦,我们要从这里警觉赶快回头!
今天时间到了,我们就学习到此地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