善财童子参学报告(二三) (第一集) 2001/6/25 香港佛陀教育协会 档名:12-041-0001
请掀开讲义,第三页第二行。
【六、舍离执著障碍法故,发无著心。】
这一条,对於我们修学,乃至於日常生活处事待人接物,都非常重要。世间人,也可以说六道众生,为什么生活这么苦?原因就是妄想分别执著,障碍了我们自性本具的般若智慧德能,所以才过得这么辛苦。辛苦当中依旧不断的在造业,业必定感受苦报,这种因果循环,可以说是无量劫来永无间断,业因果报无有尽时,这是最恐怖的一桩事情,最可怕的一桩事情。但是大多数人,我们不说其他的人,修行人,佛门里面的四众弟子,把这个问题疏忽了。我们今天读到这段经文,应当冷静的去想一想,应不应该舍离?特别是在现代社会,障碍太多太多,来自四面八方,有人为的障碍、有环境的障碍、有自然的障碍,这里面障碍最严重的,还是人为的障碍。古大德常说「好事多磨」,这句话是千万年中经验之谈。为什么好事会有这么多障碍?总是与一些人发生了利害的冲突,你做这一桩好事,对他,他感觉得有妨碍,於是他就想尽方法来障碍、来破坏。这就是一般人常讲的嫉妒障碍,这是古今中外在在处处我们都能够看到的,不必说听到,也许这些障碍就发生在我们自己的周边。
我在早年亲近李炳南老居士的时候,发心跟他学经教,他常常跟我们同学说:「你学了经教,你讲得不好倒也罢了,如果你真的讲得很好,你就走投无路。」这些话我们听了很多遍,记忆非常深刻,是不是事实?确实是事实。我年轻的时候发心出来讲经,真的走投无路。我在临济寺出家,临济寺不让我住,那个时候有几位大德居士,在台北都相当有声望有地位的一些老居士们,知道我处境的艰难,他们到处为我奔波,去拜访许许多多的道场跟老法师,回头之后就跟我说,他说:「净空法师!我们确实是尽到力量了。还是失望,没有一个道场、没有一个法师肯让你挂单。」变成没有办法收留,在台北这么大的一个地区,无有容身之地。寺庙里给我一个条件:只要我不讲经,跟大家一起去做法会赶经忏佛事,他们都愿意收我;如果你不能够跟他们一起去做法会搞经忏佛事,我们道场不要你。我那个时候逼著走投无路,就是两种选择:一个就是放弃讲经,跟他们去搞经忏佛事,另外一条路就是还俗。真的是可怜,我遭到这么大的一个障难。
当时我讲经听众里面,就是以后的韩瑛居士,她知道我的苦难,她来跟我商量,她说:「法师!你没有地方住,你住到我家里可不可以?」我到她家里面去看,她的家是一个独立的院子,两层楼的洋房,她自己住在楼下,楼上有三个房间,就是他小儿子一个人住,小儿子念初中,我看这情形,她让我住楼上。我看这环境相当优雅,我就把这桩事情向李老师报告,我带韩瑛居士一起去见李老师,李老师同意,他说:行!韩居士非常热心,租房子让我讲经,借朋友的办公室,我们讲经在晚上,那个时候她有一个朋友作会计师,好像是在一个商业大楼九楼,办公室挺大的,晚上我们就在他办公室里面讲经,好像也讲了三年。到处去租地方、借地方。租房子也有时间限制,她租三个月、租半年,人家收回去,我们再去租,所以一年要换好几个地方;听众愈来愈多,这样子我才没有还俗,也没有离开台北。我在她家里面住了十七年,相当不容易!她帮助我,一直让我有机会在讲台上练习,这才能有今天这样的成就。
十七年之后,我们才在台北景美买了一个小地方,就是以后的「华藏佛教图书馆」。最初买下来的只有五十坪,地方不大,大概只有我们现在十一楼讲堂这么大的一个地方,这最初买下来的。以后听众人多了,慢慢扩充,把我们邻居的房子也买下来统统打通,一直到我离开台北,我们「华藏图书馆」总面积大概差不多有两百多坪,经营十几年。总共韩馆长从让我住她家里面,帮助我,一直到她往生,三十年。如果没有她,我们弘法的前途就没有了,所以护法的恩德比弘法不知道要大多少倍!我们有能力来讲经,也有这个愿望,没有人支持你。虽然我们也常常听到老和尚在一起谈论,培养人才重要,好像每一个人都很注重培养人才,但是真正能成就的人才不提拔,到最后我们都晓得,那是一句空话,没有落实。
韩馆长往生之后,我们道场就起了变化,她的后人不愿意再继续护持,在这种情形之下我们不能不离开,这是我离开台北市的原因。我们学佛,读孔子书,有情有义,知恩报恩,无论如何我也不能够离开台北那个道场,这里面总是有感情,总是有恩德,可是在这个情形之下不能不离开。离开之后,非常难得李木源居士发心收容我们。所以一桩事情我们往后果上来看,都是好的。韩馆长的儿子在我心目当中是菩萨化身,他只有用这手段才能逼著我离开台湾、离开美国,让我安心在新加坡弘法办学。李木源居士办弘法人员培训班,我们先后办了五届,第五届这一个月底三十号举行毕业典礼。我在此地讲到二十八号,二十九号回新加坡,三十号参加他们毕业典礼。同时这几年我们在新加坡还做联合宗教和睦族群,也有一点成就,得到新加坡政府跟社会的肯定。所以一桩事情看起来好像是不善,但是后面结果是善的,所以我对於馆长的后人非常怀念,我们每天讲经、每天念佛,也都把功德回向给他,没有丝毫怨恨的念头。这是『舍离执著』,我们能放得下,名闻利养丝毫都不沾著。
一切障碍,它障碍什么?无非是障碍名利,所以人只要有自私自利,只要有名闻利养,只要贪图五欲六尘的享受,你就会遭到障碍。如果你万缘都放下,障碍就障不住了。在佛法里面讲的是,『发无著心』,「著」,经上常讲的著相,再也不执著了。所以,头一个要舍离自私自利。《金刚经》上佛教我们,「我相、人相、众生相、寿者相」,我们要把这四相舍掉。四相里面的根,「我相」,如果我们做到无我,想想他障碍谁?你就永远离开障碍、脱离障碍了。有「我」,我要名,我要利,我要地位,我要权力,麻烦都来了,所以佛教我们要舍离。能够舍四相、离四相,那就是一切障碍法你就远离了,「应无所住而生其心」,你就证得了。「无著心」就是《金刚经》上讲的这八个字,「应无所住而生其心」,好!这一句是「应无所住」,下面几句是「而生其心」,生菩提心,生广大心。所以,心里头有丝毫贪著,不但你在道业上不能成就,世间事业也不能成就;你能成就,成就是一时,你的成就不能够很久,不是永恒的成就。
我们在历史上看到,在中国孔子、孟子,在佛门里面释迦佛,诸位大菩萨们,他们的成就是真实的、究竟的、圆满的、永恒的。为什么?他没有私心。我在讲席当中常常劝勉同学们,我们的基本障碍十六个字:「自私自利、名闻利养、五欲六尘、贪瞋痴慢」。这十六个字要不能舍离,你道业就谈不上了。不但你不能够契入,我们一般人讲证果,你不可能证果,你连开悟的指望都没有。在佛法里面纵有小成就,那是你的福德因缘,不能久享。如果严重的嫉妒障碍,那就很可惜,把你一生的成就都遮盖抵消掉了;佛家常讲:「一念瞋心起,百万障门开」。弘护都要真心,都要出自於真诚,他才有真实的功德。如果不出於真诚,是出於利害,果报都在三途,这是我们不能不知道的。
我们最近在新加坡启讲《阿难问事佛吉凶经》,这部经是后汉安世高翻译的,当我们介绍译者,在《高僧传》里面看到安世高有许许多多的小故事,都很值得人启发的。安世高大师是一个再来人,之前他曾经到中国来还两次命债,这种示现告诉我们,杀人要偿命,欠钱要还债,决定不能够避免的。他在过去生中两次误杀别人,这一次他已经修行证果,修行证果的人还是要还命债,也是被人误杀。第三次到中国来,以法师的身分弘法利生,翻译经典,这是早期译经最著名的一位法师。他翻经的事业告一个段落之后,到九江现在的鄱阳湖,那个时候叫[共+阝]亭湖,湖边上有个庙叫共亭庙,他去度庙神。庙神是他过去生中的同学,现在在受苦难,庙神的寿命快到了,寿命到了之后,必定堕地狱。他知道,赶紧到那个地方去帮助他、去度他。这位同学过去生中跟他在一起,经典里面说这个人「明经好施」。由此可知,他是个讲经的法师,讲得好,经典教理通达,又喜欢布施。当时出家人生活简单,还是三衣一钵,日中一食,当然每天都要到外面去托钵,托钵如果托的饭菜不好吃,他这个同学心里面就不太高兴。好像自己修行都还不错,修福修慧,今天托的这一钵饭这么难吃,就这一念,死之后堕在畜生道。这是心里头很微薄的瞋恚,不严重,很小的一点瞋恚心,堕在畜生道。算不错,在畜生道里面去作龙王,为什么?他布施,他有福报,他明经讲经,他有智慧,所以龙王非常灵验,有求必应。他庙的四周方圆一千里的地方,这里头的信徒都来拜他,香火鼎盛。
安世高到庙里去,头一天庙神(就是龙王)托梦给庙里面的住持,托梦给他,告诉他:明天有一位高僧到这里来,是我过去生中的同学,要好好的招待他,听他教诲。第二天安世高到神庙,神庙里头已经准备好接待的工作。安世高进了大殿,对著神像念咒,念完之后,跟神像说:「你出来,让大家看看。」这个神他很不愿意,他说我的样子不好看,安世高还是劝他出来;「忏除业障,你才能够脱离恶道」,於是神就出来了,从神龛里头慢慢爬出来,是一条大蛇。以后这个地方叫蛇村,就从这典故来的。这神、这大蛇,见了安世高流眼泪,给他点头、给他磕头,安世高给他说法,然后再念密咒,蛇慢慢的就退回神龛下面去了。第二天安世高离开神庙,坐船到南昌,现在的南昌,神吩咐他庙里的住持,把所有信徒对他的供养全部奉献出来,委托安世高在南昌建一个佛寺,给他修福。所以,中国江南第一个佛寺,就是共亭庙的庙神他发心拿的钱,由安世高替他建的。建寺安僧,弘法度众,无量无边的功德。安世高上船之后,走了没有多远,大家都看到他船头上有一个年轻的男子,身上穿白色的衣服,在船头上对他拜了三拜,然后不见了。安世高跟旁边人说,刚才来拜三拜的年轻人就是共亭庙神,他已经脱离畜生身,生忉利天,生天。过了几天之后,村庄里面发现有一条大蛇死了,就是那个庙神。
我们从这桩典故上来观察,我们今天出家,我们的道德修为能不能跟他比?真的要反省,我们的瞋恨嫉妒有没有?如果我们瞋恨嫉妒、贪瞋痴慢比他还要严重,我们智慧比不过他,我们的福报也比不过他,我们自己将来的前途可想而知!他堕恶道能够去当龙王,我们这一生将来堕恶道变什么?变虾米、变小鱼,肯定的!这还是轻报,如果重的堕地狱、饿鬼。经论当中这些记载,非常值得我们反省启发。所以自己一定要想想,我们前途是怎样,然后再想想佛的教诲,世间名闻利养、五欲六尘一场空,那是罪业,哪里是享福!佛经里面常常比喻叫「刀口舐蜜」,就是说这些事情。贪图五欲六尘的享受,就像非常锋利的刀,刀刃上涂一点蜜,你用舌头去舔,甜头尝到了,舌头也被割断,说明得不偿失。人生在世为什么要造罪业?都是不肯舍离我执,所以佛法世法都不能成就,都被这些东西障碍住了。几个人学佛能够反省?几个人学佛能真正觉悟,彻底放下?对於世出世间法一无所求、一无所好,我们这一生真正能够远离障碍,才能得往生净土。如果有一丝一毫放不下,依旧还在造罪业,怎么得了!
当年,四年前我离开台北,有一些信徒打电话给我,还有几位法师打电话给我,他说:「净空法师!景美这道场你们经营这么多年,怎么说丢就丢?你可以找律师打官司。」我就劝勉他们,我说:「是可以打官司。但是问题在哪里?佛教的形象被破坏了,我们天天讲经,劝人要放下,到最后自己还是放不下,往后这个经怎么讲法?」所以我就讲,我说:「高先生是菩萨,他这样一做,我们的反应让社会大众看看,佛法教我们这么做的,我们果然如法奉行,依教奉行,我们不争,你要,全部给你,一句话没得说。」你要名,名给你,你要利,利给你;你要地位,地位给你,你要权力,权力给你,我什么都不要,这就对了。决定不可能走投无路的,一个真正修道人,如果真的走投无路,这是我在早年讲经的时候我就曾经说过,那一年我记得很清楚,我四十五岁的时候,因为过去很多人给我算命,我过不了四十五岁,所以印象很深刻。那一年灵源老和尚在基隆大觉寺举行夏安居,叫我去讲《楞严经》,夏安居三个月,他是我的尊证和尚,我当然非常欢喜参加这个法会。讲堂就在韦陀菩萨的隔壁,那个时候我就说:我们真正修行人,信佛、真的信佛,信的条件是依教奉行,佛教给我们做的,我们不折不扣去做,佛教给我们不做的,我们连念头都不生,这样修行决定是龙天护持,诸佛护念。如果出家人,这样一个修行人到走投无路了,到活不下去了,韦陀菩萨是护法,我们还是不求人,真的真修行人,老老实实修行人,饿死了、冻死了,那韦陀菩萨必定要受处分。什么处分?撤职查办,他管什么的!我当时说这个话,还有许多法师听了,我下课之后,他说:「净空法师,你说的话过不过分?」我说:「我说的一点不过分,只要心安在道上,一切有佛菩萨安排,有佛菩萨照顾,自己不用操一点心,不要想明天怎么过,不要去想,抓紧今天,老老实实修行。」
我们修净土最重要的是老实念佛,为什么不老实?教理不通,你不老实。所以世尊当年在世,为什么四十九年讲经说法?要知道讲经说法的目的是帮助我们破迷开悟,断恶修善、转凡成圣那个事情不重要,觉悟之后,你自自然然会断一切恶、修一切善。顺境、善缘,一切都顺利,遇到的人都是好人帮助你,不起贪恋之心,保持心清净,没有贪念;逆境、恶缘,障碍重重来了,心里头不生丝毫的怨恨,不可以!一心不乱就在这个地方用功夫。如果是顺境善缘,你心里起了贪心,你堕落了;逆境恶缘里面,你起了瞋恚心,你也堕落了。我们今天读《华严》、学《华严》,《华严》是什么?《华严》就是我们日常生活点点滴滴,总而言之一句话,什么叫修行?不著相而已。不著相要听不懂,我再换一句话说,不受诱惑而已。你顺境诱惑我,我不接受诱惑,没有贪爱;逆境来诱惑我,你来毁谤我、来侮辱我、来陷害我,我不动瞋恚,不接受诱惑,永远保持自己的清净平等觉,给诸位说,这叫做真念阿弥陀佛。《无量寿经》上讲得好,阿弥陀佛又名「清净平等觉」。我们今天在会集本的经题上,清净平等觉就是阿弥陀佛的别号。我们要在一切时一切处,生活当中,工作当中,处事待人接物之处,点点滴滴修什么?修清净平等觉。清净,绝不污染;平等,决定没有高下;觉,决定不迷,我们的前途一片光明。我常讲不是普通光明,金色光明,这一生脱离六道轮回哪里没有把握?往生西方极乐世界亲近阿弥陀佛,肯定的,一丝毫疑惑都没有。你要问为什么?就为放得下。
这一套是我学佛亲近出家人,第一天就亲近章嘉大师,大师传给我的。我有一点好处,说老实话,我是一个好学生,我尊敬老师,我对老师恭敬,对老师从来没有疑惑过。虽然有不少人在我面前说老师的长短,他不管怎么说,对我丝毫没有影响,为什么?老师你没有亲近过,你怎么会了解他,我常亲近,我明了。我心目当中看老师,大智慧、大慈悲、大德的善知识。但是有一些人听信谣言,跟老师远离了,到最后,最后他失败了。失败绝不归老师,归自己,自己有过失,自己信心动摇,自己把自己的前途毁掉,能怪别人吗?所以古人常讲,「谣言止於智者」,这句话不错,你有智慧,你就能判断,决定不听信谣言。人家说了一个话,我们晓得他的用意何在、目的何在,用意目的无非是叫我不要跟他学。我不跟他学,跟谁学?你也不能教我。你不能教我,再叫我不跟别人学,我自己吃亏。所以我们决定不肯上当,我跟一个老师跟到底,没有成就绝不离开老师。离开老师之后,念念不忘老师的教诲,这是做学生的态度。所以,我们在道业上、在学业上有没有成就,确实印光大师讲的话没错,对於善知识、对老师,一分恭敬你就有一分成就,两分恭敬你就有两分成就,十分恭敬你就有十分成就,尊师重道。一个人真正能做到孝顺父母、尊师重道,无论在世法、在佛法没有不成就的。这种成就永远垂诸青史,这是真实的成就,永恒的成就,我们应当要学习。一定要舍离执著,要知道执著是障碍法,我们一定要发无著心。
请掀开讲义,第三页第二行。
【六、舍离执著障碍法故,发无著心。】
这一条,对於我们修学,乃至於日常生活处事待人接物,都非常重要。世间人,也可以说六道众生,为什么生活这么苦?原因就是妄想分别执著,障碍了我们自性本具的般若智慧德能,所以才过得这么辛苦。辛苦当中依旧不断的在造业,业必定感受苦报,这种因果循环,可以说是无量劫来永无间断,业因果报无有尽时,这是最恐怖的一桩事情,最可怕的一桩事情。但是大多数人,我们不说其他的人,修行人,佛门里面的四众弟子,把这个问题疏忽了。我们今天读到这段经文,应当冷静的去想一想,应不应该舍离?特别是在现代社会,障碍太多太多,来自四面八方,有人为的障碍、有环境的障碍、有自然的障碍,这里面障碍最严重的,还是人为的障碍。古大德常说「好事多磨」,这句话是千万年中经验之谈。为什么好事会有这么多障碍?总是与一些人发生了利害的冲突,你做这一桩好事,对他,他感觉得有妨碍,於是他就想尽方法来障碍、来破坏。这就是一般人常讲的嫉妒障碍,这是古今中外在在处处我们都能够看到的,不必说听到,也许这些障碍就发生在我们自己的周边。
我在早年亲近李炳南老居士的时候,发心跟他学经教,他常常跟我们同学说:「你学了经教,你讲得不好倒也罢了,如果你真的讲得很好,你就走投无路。」这些话我们听了很多遍,记忆非常深刻,是不是事实?确实是事实。我年轻的时候发心出来讲经,真的走投无路。我在临济寺出家,临济寺不让我住,那个时候有几位大德居士,在台北都相当有声望有地位的一些老居士们,知道我处境的艰难,他们到处为我奔波,去拜访许许多多的道场跟老法师,回头之后就跟我说,他说:「净空法师!我们确实是尽到力量了。还是失望,没有一个道场、没有一个法师肯让你挂单。」变成没有办法收留,在台北这么大的一个地区,无有容身之地。寺庙里给我一个条件:只要我不讲经,跟大家一起去做法会赶经忏佛事,他们都愿意收我;如果你不能够跟他们一起去做法会搞经忏佛事,我们道场不要你。我那个时候逼著走投无路,就是两种选择:一个就是放弃讲经,跟他们去搞经忏佛事,另外一条路就是还俗。真的是可怜,我遭到这么大的一个障难。
当时我讲经听众里面,就是以后的韩瑛居士,她知道我的苦难,她来跟我商量,她说:「法师!你没有地方住,你住到我家里可不可以?」我到她家里面去看,她的家是一个独立的院子,两层楼的洋房,她自己住在楼下,楼上有三个房间,就是他小儿子一个人住,小儿子念初中,我看这情形,她让我住楼上。我看这环境相当优雅,我就把这桩事情向李老师报告,我带韩瑛居士一起去见李老师,李老师同意,他说:行!韩居士非常热心,租房子让我讲经,借朋友的办公室,我们讲经在晚上,那个时候她有一个朋友作会计师,好像是在一个商业大楼九楼,办公室挺大的,晚上我们就在他办公室里面讲经,好像也讲了三年。到处去租地方、借地方。租房子也有时间限制,她租三个月、租半年,人家收回去,我们再去租,所以一年要换好几个地方;听众愈来愈多,这样子我才没有还俗,也没有离开台北。我在她家里面住了十七年,相当不容易!她帮助我,一直让我有机会在讲台上练习,这才能有今天这样的成就。
十七年之后,我们才在台北景美买了一个小地方,就是以后的「华藏佛教图书馆」。最初买下来的只有五十坪,地方不大,大概只有我们现在十一楼讲堂这么大的一个地方,这最初买下来的。以后听众人多了,慢慢扩充,把我们邻居的房子也买下来统统打通,一直到我离开台北,我们「华藏图书馆」总面积大概差不多有两百多坪,经营十几年。总共韩馆长从让我住她家里面,帮助我,一直到她往生,三十年。如果没有她,我们弘法的前途就没有了,所以护法的恩德比弘法不知道要大多少倍!我们有能力来讲经,也有这个愿望,没有人支持你。虽然我们也常常听到老和尚在一起谈论,培养人才重要,好像每一个人都很注重培养人才,但是真正能成就的人才不提拔,到最后我们都晓得,那是一句空话,没有落实。
韩馆长往生之后,我们道场就起了变化,她的后人不愿意再继续护持,在这种情形之下我们不能不离开,这是我离开台北市的原因。我们学佛,读孔子书,有情有义,知恩报恩,无论如何我也不能够离开台北那个道场,这里面总是有感情,总是有恩德,可是在这个情形之下不能不离开。离开之后,非常难得李木源居士发心收容我们。所以一桩事情我们往后果上来看,都是好的。韩馆长的儿子在我心目当中是菩萨化身,他只有用这手段才能逼著我离开台湾、离开美国,让我安心在新加坡弘法办学。李木源居士办弘法人员培训班,我们先后办了五届,第五届这一个月底三十号举行毕业典礼。我在此地讲到二十八号,二十九号回新加坡,三十号参加他们毕业典礼。同时这几年我们在新加坡还做联合宗教和睦族群,也有一点成就,得到新加坡政府跟社会的肯定。所以一桩事情看起来好像是不善,但是后面结果是善的,所以我对於馆长的后人非常怀念,我们每天讲经、每天念佛,也都把功德回向给他,没有丝毫怨恨的念头。这是『舍离执著』,我们能放得下,名闻利养丝毫都不沾著。
一切障碍,它障碍什么?无非是障碍名利,所以人只要有自私自利,只要有名闻利养,只要贪图五欲六尘的享受,你就会遭到障碍。如果你万缘都放下,障碍就障不住了。在佛法里面讲的是,『发无著心』,「著」,经上常讲的著相,再也不执著了。所以,头一个要舍离自私自利。《金刚经》上佛教我们,「我相、人相、众生相、寿者相」,我们要把这四相舍掉。四相里面的根,「我相」,如果我们做到无我,想想他障碍谁?你就永远离开障碍、脱离障碍了。有「我」,我要名,我要利,我要地位,我要权力,麻烦都来了,所以佛教我们要舍离。能够舍四相、离四相,那就是一切障碍法你就远离了,「应无所住而生其心」,你就证得了。「无著心」就是《金刚经》上讲的这八个字,「应无所住而生其心」,好!这一句是「应无所住」,下面几句是「而生其心」,生菩提心,生广大心。所以,心里头有丝毫贪著,不但你在道业上不能成就,世间事业也不能成就;你能成就,成就是一时,你的成就不能够很久,不是永恒的成就。
我们在历史上看到,在中国孔子、孟子,在佛门里面释迦佛,诸位大菩萨们,他们的成就是真实的、究竟的、圆满的、永恒的。为什么?他没有私心。我在讲席当中常常劝勉同学们,我们的基本障碍十六个字:「自私自利、名闻利养、五欲六尘、贪瞋痴慢」。这十六个字要不能舍离,你道业就谈不上了。不但你不能够契入,我们一般人讲证果,你不可能证果,你连开悟的指望都没有。在佛法里面纵有小成就,那是你的福德因缘,不能久享。如果严重的嫉妒障碍,那就很可惜,把你一生的成就都遮盖抵消掉了;佛家常讲:「一念瞋心起,百万障门开」。弘护都要真心,都要出自於真诚,他才有真实的功德。如果不出於真诚,是出於利害,果报都在三途,这是我们不能不知道的。
我们最近在新加坡启讲《阿难问事佛吉凶经》,这部经是后汉安世高翻译的,当我们介绍译者,在《高僧传》里面看到安世高有许许多多的小故事,都很值得人启发的。安世高大师是一个再来人,之前他曾经到中国来还两次命债,这种示现告诉我们,杀人要偿命,欠钱要还债,决定不能够避免的。他在过去生中两次误杀别人,这一次他已经修行证果,修行证果的人还是要还命债,也是被人误杀。第三次到中国来,以法师的身分弘法利生,翻译经典,这是早期译经最著名的一位法师。他翻经的事业告一个段落之后,到九江现在的鄱阳湖,那个时候叫[共+阝]亭湖,湖边上有个庙叫共亭庙,他去度庙神。庙神是他过去生中的同学,现在在受苦难,庙神的寿命快到了,寿命到了之后,必定堕地狱。他知道,赶紧到那个地方去帮助他、去度他。这位同学过去生中跟他在一起,经典里面说这个人「明经好施」。由此可知,他是个讲经的法师,讲得好,经典教理通达,又喜欢布施。当时出家人生活简单,还是三衣一钵,日中一食,当然每天都要到外面去托钵,托钵如果托的饭菜不好吃,他这个同学心里面就不太高兴。好像自己修行都还不错,修福修慧,今天托的这一钵饭这么难吃,就这一念,死之后堕在畜生道。这是心里头很微薄的瞋恚,不严重,很小的一点瞋恚心,堕在畜生道。算不错,在畜生道里面去作龙王,为什么?他布施,他有福报,他明经讲经,他有智慧,所以龙王非常灵验,有求必应。他庙的四周方圆一千里的地方,这里头的信徒都来拜他,香火鼎盛。
安世高到庙里去,头一天庙神(就是龙王)托梦给庙里面的住持,托梦给他,告诉他:明天有一位高僧到这里来,是我过去生中的同学,要好好的招待他,听他教诲。第二天安世高到神庙,神庙里头已经准备好接待的工作。安世高进了大殿,对著神像念咒,念完之后,跟神像说:「你出来,让大家看看。」这个神他很不愿意,他说我的样子不好看,安世高还是劝他出来;「忏除业障,你才能够脱离恶道」,於是神就出来了,从神龛里头慢慢爬出来,是一条大蛇。以后这个地方叫蛇村,就从这典故来的。这神、这大蛇,见了安世高流眼泪,给他点头、给他磕头,安世高给他说法,然后再念密咒,蛇慢慢的就退回神龛下面去了。第二天安世高离开神庙,坐船到南昌,现在的南昌,神吩咐他庙里的住持,把所有信徒对他的供养全部奉献出来,委托安世高在南昌建一个佛寺,给他修福。所以,中国江南第一个佛寺,就是共亭庙的庙神他发心拿的钱,由安世高替他建的。建寺安僧,弘法度众,无量无边的功德。安世高上船之后,走了没有多远,大家都看到他船头上有一个年轻的男子,身上穿白色的衣服,在船头上对他拜了三拜,然后不见了。安世高跟旁边人说,刚才来拜三拜的年轻人就是共亭庙神,他已经脱离畜生身,生忉利天,生天。过了几天之后,村庄里面发现有一条大蛇死了,就是那个庙神。
我们从这桩典故上来观察,我们今天出家,我们的道德修为能不能跟他比?真的要反省,我们的瞋恨嫉妒有没有?如果我们瞋恨嫉妒、贪瞋痴慢比他还要严重,我们智慧比不过他,我们的福报也比不过他,我们自己将来的前途可想而知!他堕恶道能够去当龙王,我们这一生将来堕恶道变什么?变虾米、变小鱼,肯定的!这还是轻报,如果重的堕地狱、饿鬼。经论当中这些记载,非常值得我们反省启发。所以自己一定要想想,我们前途是怎样,然后再想想佛的教诲,世间名闻利养、五欲六尘一场空,那是罪业,哪里是享福!佛经里面常常比喻叫「刀口舐蜜」,就是说这些事情。贪图五欲六尘的享受,就像非常锋利的刀,刀刃上涂一点蜜,你用舌头去舔,甜头尝到了,舌头也被割断,说明得不偿失。人生在世为什么要造罪业?都是不肯舍离我执,所以佛法世法都不能成就,都被这些东西障碍住了。几个人学佛能够反省?几个人学佛能真正觉悟,彻底放下?对於世出世间法一无所求、一无所好,我们这一生真正能够远离障碍,才能得往生净土。如果有一丝一毫放不下,依旧还在造罪业,怎么得了!
当年,四年前我离开台北,有一些信徒打电话给我,还有几位法师打电话给我,他说:「净空法师!景美这道场你们经营这么多年,怎么说丢就丢?你可以找律师打官司。」我就劝勉他们,我说:「是可以打官司。但是问题在哪里?佛教的形象被破坏了,我们天天讲经,劝人要放下,到最后自己还是放不下,往后这个经怎么讲法?」所以我就讲,我说:「高先生是菩萨,他这样一做,我们的反应让社会大众看看,佛法教我们这么做的,我们果然如法奉行,依教奉行,我们不争,你要,全部给你,一句话没得说。」你要名,名给你,你要利,利给你;你要地位,地位给你,你要权力,权力给你,我什么都不要,这就对了。决定不可能走投无路的,一个真正修道人,如果真的走投无路,这是我在早年讲经的时候我就曾经说过,那一年我记得很清楚,我四十五岁的时候,因为过去很多人给我算命,我过不了四十五岁,所以印象很深刻。那一年灵源老和尚在基隆大觉寺举行夏安居,叫我去讲《楞严经》,夏安居三个月,他是我的尊证和尚,我当然非常欢喜参加这个法会。讲堂就在韦陀菩萨的隔壁,那个时候我就说:我们真正修行人,信佛、真的信佛,信的条件是依教奉行,佛教给我们做的,我们不折不扣去做,佛教给我们不做的,我们连念头都不生,这样修行决定是龙天护持,诸佛护念。如果出家人,这样一个修行人到走投无路了,到活不下去了,韦陀菩萨是护法,我们还是不求人,真的真修行人,老老实实修行人,饿死了、冻死了,那韦陀菩萨必定要受处分。什么处分?撤职查办,他管什么的!我当时说这个话,还有许多法师听了,我下课之后,他说:「净空法师,你说的话过不过分?」我说:「我说的一点不过分,只要心安在道上,一切有佛菩萨安排,有佛菩萨照顾,自己不用操一点心,不要想明天怎么过,不要去想,抓紧今天,老老实实修行。」
我们修净土最重要的是老实念佛,为什么不老实?教理不通,你不老实。所以世尊当年在世,为什么四十九年讲经说法?要知道讲经说法的目的是帮助我们破迷开悟,断恶修善、转凡成圣那个事情不重要,觉悟之后,你自自然然会断一切恶、修一切善。顺境、善缘,一切都顺利,遇到的人都是好人帮助你,不起贪恋之心,保持心清净,没有贪念;逆境、恶缘,障碍重重来了,心里头不生丝毫的怨恨,不可以!一心不乱就在这个地方用功夫。如果是顺境善缘,你心里起了贪心,你堕落了;逆境恶缘里面,你起了瞋恚心,你也堕落了。我们今天读《华严》、学《华严》,《华严》是什么?《华严》就是我们日常生活点点滴滴,总而言之一句话,什么叫修行?不著相而已。不著相要听不懂,我再换一句话说,不受诱惑而已。你顺境诱惑我,我不接受诱惑,没有贪爱;逆境来诱惑我,你来毁谤我、来侮辱我、来陷害我,我不动瞋恚,不接受诱惑,永远保持自己的清净平等觉,给诸位说,这叫做真念阿弥陀佛。《无量寿经》上讲得好,阿弥陀佛又名「清净平等觉」。我们今天在会集本的经题上,清净平等觉就是阿弥陀佛的别号。我们要在一切时一切处,生活当中,工作当中,处事待人接物之处,点点滴滴修什么?修清净平等觉。清净,绝不污染;平等,决定没有高下;觉,决定不迷,我们的前途一片光明。我常讲不是普通光明,金色光明,这一生脱离六道轮回哪里没有把握?往生西方极乐世界亲近阿弥陀佛,肯定的,一丝毫疑惑都没有。你要问为什么?就为放得下。
这一套是我学佛亲近出家人,第一天就亲近章嘉大师,大师传给我的。我有一点好处,说老实话,我是一个好学生,我尊敬老师,我对老师恭敬,对老师从来没有疑惑过。虽然有不少人在我面前说老师的长短,他不管怎么说,对我丝毫没有影响,为什么?老师你没有亲近过,你怎么会了解他,我常亲近,我明了。我心目当中看老师,大智慧、大慈悲、大德的善知识。但是有一些人听信谣言,跟老师远离了,到最后,最后他失败了。失败绝不归老师,归自己,自己有过失,自己信心动摇,自己把自己的前途毁掉,能怪别人吗?所以古人常讲,「谣言止於智者」,这句话不错,你有智慧,你就能判断,决定不听信谣言。人家说了一个话,我们晓得他的用意何在、目的何在,用意目的无非是叫我不要跟他学。我不跟他学,跟谁学?你也不能教我。你不能教我,再叫我不跟别人学,我自己吃亏。所以我们决定不肯上当,我跟一个老师跟到底,没有成就绝不离开老师。离开老师之后,念念不忘老师的教诲,这是做学生的态度。所以,我们在道业上、在学业上有没有成就,确实印光大师讲的话没错,对於善知识、对老师,一分恭敬你就有一分成就,两分恭敬你就有两分成就,十分恭敬你就有十分成就,尊师重道。一个人真正能做到孝顺父母、尊师重道,无论在世法、在佛法没有不成就的。这种成就永远垂诸青史,这是真实的成就,永恒的成就,我们应当要学习。一定要舍离执著,要知道执著是障碍法,我们一定要发无著心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