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首页 - 善财童子参学报告(二一) - (第六集)
善财童子参学报告(二一)  (第六集)  2001/4/26  香港九龙  档名:12-039-0006

  诸位同学,大家好!请接著看讲义第二面,第三大段的第三小段第二句,我们从头念起:

  【要能供事真善知识,谘问法要无疲厌。】

  这一句讲过了,我们看第二句:

  【要舍悭吝无所藏积,於身命财无爱著。】

  这是第二句,这一句是佛菩萨教导我们舍根本烦恼。烦恼无量无边,根本就是个「贪」,我们自己要常常虚心检点,怎么样把贪烦恼断掉。贪从哪里来的?贪从愚痴来的,由此可知,有智慧的人不贪。如果说这个人有智慧、智慧很高,他还贪,他还放不下,智慧是假的不是真的;真智慧决定是彻底放下。有智慧而不能放下,这是佛法里面讲的世智辩聪,不是真智慧,也就是经上常说的世间人的聪明智慧,不是佛菩萨的智慧。佛菩萨的智慧是从戒定里面生的,因戒得定,因定开慧;世智辩聪是从意识心里头生的,不一样。意识心产生的世智辩聪,不能了生死,不能出三界,这个道理我们一定要懂。

  菩萨在此地教我们,头一条『要舍悭吝』,「吝」是吝啬,「悭」是悭贪,要舍弃。『无所藏积』,世间人总是有藏积的习气。『於身』,身体,一切凡夫没有不执著身体的;要这个身体生活得很舒服,要有丰足的五欲六尘的供养,贪图享受;命更爱惜,总希望自己长生不老。世间人求福、求寿、求男女,古人总喜欢儿孙满堂,现在人这些观念跟中国古人不一样,受了西方文化的冲击,现在中国人喜欢小家庭,也不喜欢儿女太多,这跟古时候,跟古人观念不一样。

  第三个财、财物,我们如何能够对『身命财无爱著』,爱就是贪,爱著都是贪,怎样能够学到诸佛菩萨、真善知识,他们生活在这个世间,对於身命财适可而止,决定没有贪心,所以他心清净,他没有烦恼。如果对於这三桩事情,这三桩事情是最难舍的,难舍能舍这才是功夫。今天我们讲舍身,不是舍这个身体,是舍身体的享受;能把这个舍掉,身在这个世间,命在这个世间,乃至於财物,随缘而不攀缘。我们的身在世间不是为自己,为服务众生的,为成就道业的。对自己来说是为成就道业;对大众来说是为教化众生的,自行化他的一个工具。一定要认识清楚,这是我自行化他的工具。如果我要为了它贪图世间名闻利养,那就错了,那就完全颠倒,变成什么?变成身是主宰,我们自己做了奴仆,起心动念要伺候这个身体,你说可怜不可怜?譬如饮食贪图口味,谁贪图口味?舌头,舌头不过三寸长,为三寸的舌头在饮食上造种种恶业,岂不是大错特错?

  诸佛菩萨不如是,饮食之间绝对没有起一念贪心。世尊当年在世,是行托钵的制度,每天沿门托钵,而托钵只托七家。因为在古代的社会,物质生活都非常缺乏,一般平民在没有准备之下,突然来了一个人,多一个人吃饭,他措手不及。出家人来托钵,只能给他一点点,这一点点可能是一瓢羹两瓢羹,他吃不饱的,所以还要到第二家,到七家差不多,七家给你的,你这一顿饭可以能吃得饱。从这个地方想古代生活的艰难,不像现代,现代开发中的国家,人民生活富裕。但是我们有没有想到现代社会,现在这个地球上还有许许多多贫困的地区,没有饭吃、没有衣服穿,还很多,他们生活在饥饿的边缘,日子过得非常辛苦,我们要常常想到。我们能够省一点,对他们就多帮助一点,要常常存这个心,要常常行这个好事,决不为身体某一个器官它的贪心,我们顺从它,而造许多的业障。释迦牟尼佛不会为三寸舌而贪吃,他要利用三寸舌为他讲经说法教化众生。舌为我用,我不被舌所欺骗,凡圣差别不就在此地吗?

  凡人的眼睛现在看什么?看色。大概现在观色相里头可能时间最长的是电视,每天用好几个小时在看电视节目,外面形形色色满足他眼根的欲望,眼贪;耳贪噪音,都不正常,眼贪乱色。我们看佛的眼,佛我们没有见到,我们看现在所造的这些佛像,佛的眼是眼观鼻,鼻观心,决定不随顺眼根的欲望。佛利用眼根观机,用眼根观法,我们要学,我们要用我们宝贵的眼根看经,用我们的耳根闻法,这就正确。自己在五欲六尘里头要做得了主,不要被六根的贪瞋痴欺骗了自己,决定不能满足六根的欲望,满足六根的欲望是大错特错!所以佛菩萨善知识教我们看破放下,我们要用眼根看破世界,我们要放下一切非分的享受。

  今天澳洲同修给我打电话,我们那边小道场在修建,来问我的意思;我告诉他,我没有意思,我没有意见。诸佛菩萨教我们「恒顺众生,随喜功德」,我要加一点意思在里面,错了!世出世间法为什么今天混搅到这个程度?大家意见太多,彼此不相让,彼此不相容,问题出来了。我们要为社会大众做个好样子,先要看看社会大众流弊在哪里?就是意见太多、成见太多。我们怎样教他?我没有意见,你有意见我听你的,我没有意见。他们要问,假如是个坏人、坏意见来,那怎么办?佛菩萨会帮我们解决,这是真话。我这个方法不是我想出来的,我的老师章嘉大师传授给我的。原则:「真信佛」,我真信佛,佛也真信我;我真心为佛,佛也真心为我。这是相对的,「一分诚敬得一分利益,十分诚敬得十分利益」。

  如果有不善的人要破坏这个道场,有佛菩萨有鬼神迁他的单,他在这个道场自己心神不定,他待不下去,他一定来告假他要走。这个事情有,我们过去在台北华藏图书馆里面遇到过,我跟馆长都很满意,这个惹麻烦的人自动走了,不再来了。佛陀教育基金会成立的时候也有这么一个人,不守规矩,惹了不少麻烦,总干事简丰文居士来问我,我说:「我信佛,不要理他,你要是把他开除,得罪人,何必跟他结个冤仇?」他说:「那不走的话,我们这边大众受不了。」我说:「慢慢等待」,果然一个月之后,他自动请假辞职。简丰文说:「法师你这个话应验了。」对!有佛菩萨照顾,佛菩萨会迁他的单,不是他出什么事就是他生病,他非走不可,而不是我们叫他走的。所以我跟简居士交代一句话,他辞职,不要挽留就行了。他提出辞职照准,以后还好见面。

  所以我们真正要相信佛菩萨,章嘉大师告诉我:「你一生有佛菩萨照顾,自己不要操一点心。」所以我没有成见,我没有意见,我随顺众生。希望大家都懂这个道理,你的心就清净,唯有心地真诚清净,才能跟诸佛菩萨感应道交,至诚感通。我的意思很多、意见很多,哪里来的感应?感应是靠诚心,要诚到极处,愈真诚感应愈明显。我们今天在澳洲建这个小道场,纯真的心,纯正的念,我自己深深相信,一丝毫疑惑都没有,这个道场有诸佛护念,龙天善神拥护,我有信心!所以我告诉大众,任何一个人到我们道场来,我们眼睛都要把他看作是诸佛菩萨,都想别人的好处,不要想别人的坏处。「他到我这儿来是不是将来破坏我道场的,是不是会来找麻烦的」,不要想这些,这些是打妄想,不善的心,别人还没有动作,自己心就坏掉了,那哪有不著魔的道理?魔怎么来的?魔就是这么来的,不善的心行招惹的妖魔鬼怪;如果是真诚的善心一定感得诸佛菩萨,一定感得善神拥护。

  所以决不为身的享受,也决不为命的长短,我们就能改造命运。了凡先生把命运转过来,孔先生算命算他只有五十三岁;他活到七十四岁,多活了二十一年。我看印光大师年谱,印光大师在年轻的时候也有人给他算命,算他的寿命只有三十八岁;印祖八十岁圆寂的,他多活了四十多年。不要去想这些,把这个东西放在心上,错了!所以我们不要去看相,也不要去算命,也不必去看风水。佛在经上教导我们,只要心好行好,我们提倡的四好,「存好心、说好话、行好事、做好人」,那你就是日日是好日,时时是好时,不必操这些心了;你说这个多自在,你就不会被命数所拘。

  第三、财舍掉,心里头决定不要有贪财爱财这个念头,这个念头错了。这个念头不舍,死了以后多半堕饿鬼道。所以世间人常讲人死了都变鬼,实在讲这个话是很不合逻辑的,明明六道摆在面前,为什么人死了就去作鬼?他不会再来作人吗?他不会生天吗?为什么一定要说鬼?可是大家都这个说法,那我们就得想想这个原因何在?细究根由,好像也不无道理,为什么?鬼是贪心重,贪财、贪色、贪名、贪利,财是第一个。贪财这个心行是饿鬼道的第一个因素,所以说人死了之后都作鬼,也还是有点道理。换句话说,我们不贪就不堕饿鬼道,不瞋就不堕地狱道,不痴就不堕畜生道。佛给我们讲,贪瞋痴三毒烦恼;如果贪瞋痴不能够拔除,来生到三恶道的机会最多。佛陀的教诲慈悲到了极处,说实在话就是帮助我们明了贪瞋痴、拔除贪瞋痴;明了是看破,拔除是放下,这是功夫。

  所以头一个要把财看破,纵然我自己命中有财,有大的财富,心里面要常常看作这些财富是一切众生的,我是代他看管的,我个人不能贪图享受,决定要做利益众生的事情,这才是正确;决定没有丝毫贪恋的念头,这是「舍悭吝无所藏积」。世间人财物里面包括珍宝,世间人爱好的东西很多,世俗人贪财宝,有些人收藏古物、古董;读书人喜欢藏积古书,把古书看作珍宝。无论贪图哪一样东西,都是过失。佛教我们断贪心,不是说我们悭贪的对象,不论悭贪的对象,要把悭贪的心断掉。

  过去出家人好,真正是三衣一钵,一无所有,他悭贪断得干净,他在生活上虽然清苦,但是无忧无虑。为什么?天下丛林、寺院、庵堂都可以挂单,到那边去吃饭有人招待,到那边住宿没有问题,你喜欢住多久就能住多久。现在是困难了,现在社会跟从前不一样,现在的寺院庵堂我们佛家叫子孙庙,不是十方道场。子孙庙是他家里的,你去,他欢迎你喜欢你,供给你一餐饭,招待你住宿;他不欢喜、不喜欢,他连一餐饭都不招待你,所以现在出家人苦。苦怎么样?他又不甘心受苦,那就得自己去想歪主意,把佛陀的教诲忘得一干二净,攀缘心生起来了。

  佛教我们随缘而不攀缘,现在我们是攀缘而不随缘,错了!结交权贵,拉拢信徒,清净心怎么能够得到?没有清净心,道就没有了,戒定慧三学都没有了。於是身虽然出家,心跟在家没有两样,依旧是有烦恼、有忧虑、有牵挂,样样都放不下,这怎么行?这怎么能成就?所以我们学佛要想在这一生真正成就,一定要自己认真反省,我对这个世间哪一样东西最贪爱、最执著,从这个先放下,然后其他的都容易了,就不难了。连弘法利生都包括在其中;如果对弘法利生也非常的贪爱,也错了!还是出不了六道轮回。不过弘法利生是好事,在六道轮回里面受好的果报,决定出不了六道轮回,然后你才知道悭贪的可怕。

  出不了六道轮回,你就一定要晓得,决定在三恶道的时间长,在三善道的时间短。为什么?因为我们这一生贪图佛法不贪图世间法,都做利益社会的事情,昨天讲的修积的是福德不是功德,来生得福报;享福的时候就又糊涂,福报一现前又糊涂了,於是又造杀盗淫妄,又起贪瞋痴慢;来生的福享完了,后生就堕落,这是佛法里面讲的「三世怨」。就是你第一生修福,第二生享福造业,第三生堕落,叫三世怨。这个事情不能干。

  弘法利生无论世法佛法都要栽培别人去做,自己要做一段时期,但是要知道什么时候该放下;如果执著不肯放下,你的麻烦就大了,功变成过,福变成祸;认识时节因缘,这是智慧。所以佛家,世间法也一样,世世代代要有传人,这是你成功了,真正的成功。你的接棒人愈早,那你就提前享福,一定要把接棒人培养起来。不管是哪一行,我讲经,我要栽培讲经的接棒人;我主持道场,我要栽培主持道场的接棒人。无论我从事哪一个行业,我一定要培养接棒人,认真的去培养他,希望他将来做得比我更好,这是圆满的功德、圆满的成就。

  否则的话,自己做得再好,自己死了之后就完了,你的成绩等於零,你这一生完全叫白做了。你对不起祖宗,在我们佛门里讲你对不起祖师大德。代代相传,传到你这里就完了,你怎么对得起?世间人常说:「不孝有三,无后为大。」在佛法里也不例外,佛法也是无后为大。所以选拔一个接班人、栽培一个接班人、教导一个接班人,使他将来做出成绩出来,超过我们这一代,弘光大法,利益众生,这是真实究竟圆满的功德。所以世出世间一切的事业,讲经说法也是个事业,就像流水一样,在我们面前流过,我要善於利用,不能把这一段大好的机缘错过,要好好的利用它;像水一样,我要好好的疏导它,决定要叫它畅通无阻,这是真实功德。

  再看下面一句:

  【要离憍慢,心无高下,安住不动。】

  这是一句,『憍』是骄傲,『慢』是我慢,这个烦恼很重。世尊为我们常讲贪、瞋、痴、慢,后面还有一个疑,疑是怀疑,对於圣教怀疑。这五条叫根本烦恼,无量无边的烦恼都从这五个根生的。慢是第四个,人如果憍慢不舍,他什么都不能成就,为什么?无有受教,好像这个杯子,这个杯子装得满满的,一滴水都不能加上去,加上去就流出来了,满了,「满招损,谦受益」。人要学谦虚,唯有谦虚别人才肯教导你,欢喜教你。你愈谦虚,你得的就愈多;愈自满,一滴都得不到,那可惜了。把憍慢舍掉,学佛菩萨的谦虚。诸佛如来眼目当中,一切众生皆成佛道,我们要多想一想。佛眼睛看一切众生都是诸佛;菩萨眼睛看一切众生,一切众生皆是未来佛,不敢轻慢。佛比菩萨高,佛眼睛看一切众生,一切众生本来成佛。佛在《大乘无量寿经》里面讲的「一切皆成佛」,平等的。

  『心无高下,安住不动』,「不动」就是自性本定,《楞严经》上讲的首楞严大定,对人对事对物不动心。不动心就是不起念头,不起念头心是平等的,无有高下;念头才动就不平等。要在这个地方下功夫,这叫真功夫。无论对什么人,对人对事对物不动心,不动心那个心是真实智慧;所以处理事情,是真实智慧、高度的智慧。动心就是妄想分别执著起来,这个东西是烦恼,妄想是无明烦恼,分别是尘沙烦恼,执著是见思烦恼,心才动,三大类的烦恼统统起来了,风起云涌,智日就被掩盖住,智慧没有了。

  你要想智慧用事,一定要像佛菩萨一样,「那伽常在定,无有不定时」。这个意思就是说,一切时一切处,顺境也好、逆境也好,善缘也好、恶缘也好,总是如如不动,这是大定,是自性本定。定心起用就是自性本具般若智慧,这个智慧不要学的,不是从外头得来的,是自性本具无量智慧、无量德能、无量相好,它都现前。为什么我们自己不会?宗门接引学人,常常讲:「会么?」这句话很有意思,你真会了,凡夫就成佛;不会,那你还是当凡夫,你还要在六道里面去受苦受难。这一「会了」就超越,佛法里面讲顿超、圆超,这一「会了」就永断烦恼。他怎么断的?安住不动就断,见思、尘沙、无明统统断掉。

  这个心安住,安住在哪里?《金刚经》上说得很好,「应无所住,而生其心」。要住在无所住里头,你心里头可不能著「无所住」,如果真的「我安住在无所住」,那你错了,你还有住处;还有住处,你的烦恼根就在那里,所有烦恼那个根就是你还有一个住处。住处都消融了,烦恼连根拔掉。我这个说法,所谓是点到为止,同学们你们自己好好的去想想,好好去体会,体会得了很有受用。我不敢说受用无穷,我告诉你很有受用。好,今天就讲到此地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