善财童子参学报告(二一) (第四集) 2001/4/25 香港九龙 档名:12-039-0004
诸位同学,大家好!
上面讲到「要得积集功德,广大福聚」。我们谈到弘法利生,这桩事情是大福德、是大福聚,但是事上来讲是无比的艰难。我在学经教的时候,作学生的时候,老师李炳南老居士曾经多次的警告我,他说:「你学讲经,你讲得不好,那还无所谓;如果你要是把经讲好了,你将来走投无路。」老师这一句话,在我这一生当中得到了证明,确确实实走投无路,没有道场愿意请我讲经,没有法师愿意请我讲经。我被逼还要离开寺院,幸亏遇到一个听众,是我讲经时候一个老听众,就是韩瑛居士,他们一家人发心,我没地方住,她让我住她家里,我在她家里住了十七年,才有一个华藏图书馆。这个图书馆在台北景美,很小,最初面积只有五十坪,大概就跟我们现在这个小道场差不多大,非常辛苦。初学这些同学、年轻的这些出家人,他们经讲好了,那个遭遇我相信跟我一定也相差无几,因此一定需要真正有力量的护法来成就他,成就他的人那个功德是无量无边,我们要从这个地方细心去体会。
在这个社会上从事任何一个行业,出家也是一个行业,我们从事於佛陀教育,佛陀教育就是今天外国人所说的多元文化的教育。因为教学不分国土、不分族类、不分宗教信仰,一律平等热心的教导,无论哪个行业,当你在出头的时候总避免不了嫉妒障碍,这个难关相当不容易克服,有些事确确实实不是当事人能克服得了的。在古代我们看到许许多多善知识,遇到难关之后退却了,闭关或者是到山上住小茅篷,独善其身。在山上住久了,到年岁大了,被人发现,接受这些护法礼请下山弘法。
像我们净宗的祖师,这也是我的祖师,我是这一脉相承下来的,印光大师,印光大师在七十岁之前没有人知道他,没没无闻,好!韬光养晦。住在普陀山藏经楼三十年,藏经楼就相当於图书馆,他做图书馆的馆员,在图书馆服务三十年,没有人知道他。一直到老法师七十岁了,涵养功深,有几位大德居士到普陀山游览,在藏经楼遇到印光大师,看这个出家人言谈举止与众不同,於是他们亲近,向老法师请教,这才发现真正是一位了不起的大德。把老法师的教诲,一些是谈话,他们做成笔记,一些是往返的书信,就在当时杂志报章上发表,社会大众才知道普陀山有一位印光法师,有道德有学问,亲近拜访向他请教的人则愈来愈多。我们知道老法师八十岁圆寂,他弘法利生只有短短十年,这真是古大德所谓的厚积薄发,他积的功行太厚了,所以发出来虽然时间不长,力量可大,近百年当中出家人没有人能跟他相比的。这个话不是我说的,这是我们佛门弟子公认的。
我的老师李炳南老居士是印祖的学生,他是得印祖的教诲。到台湾之后,他那个时候大约接近六十岁,在台中创办台中莲社,创办慈光图书馆、菩提医院,专修净土,专弘净土,不辜负祖师的教诲。我亲近李老师十年,李老师非常谦虚,不敢做为别人的老师,所以他教导我们,要我以印光大师为师,这个难得,非常非常难得。印光大师已经往生,我们如何亲近印光法师?《印光法师文钞》在,每天读文钞,依教奉行,便是印祖的学生,便是印祖的传人;他做我的学长,在旁边辅导我;这是李老师的谦德,他用这个心态对我,我是以老师看待他。
在我亲近他好像是第二年,我刚刚出家,他老人家将他自己眉注的《无量寿经》会集本传给我,我得到这个本子之后,细细看过一遍,生大欢喜心。当时我就有心学讲这部经,李老师不同意,他告诉我时节因缘没到,所以我就改学《楞严经》。一直到他老人家往生了,我有一天翻旧书又把这个本子翻到了,想一想老师给我这个本子不少年了,老师往生了,何以报答?我就想到这个本子在我手上,许许多多的同学都不曾见过,所以我就发心把这个本子影印一万本,分送给国内外。许多同修看到这个本子都非常欢喜,在美国,美国的同学要求我讲这部经,大概是因缘成熟,所以我第一部讲《无量寿经》是在美国、在加拿大,大家听了欢喜。这个录音带,那个时候还没有录像,录音带传到台湾之后,台湾同修又请我讲。
这么多年来,前前后后,李老师往生十一年了,在这十一年当中我讲了十遍;香港也讲过一遍,香港因为受时间的限制没有细讲,略说,在中华佛教图书馆我记得好像是讲了二十几次讲圆满。这一次在新加坡因为不受时间限制,采取细讲,这是第十一遍。所以传法不是个容易事情,机缘一定要掌握住,这个世间人常讲机会一纵即逝,再想得到这个机会,那就不是那么容易事;我跟李老师是机感相应。
在这十年当中这部经也传遍海内外,现在虽然有一些人反对会集本,这个反对没有理由,理由不能成立。何以不能成立?他说这个会集本是居士编的,不是出家人编的。我们要应用《坛经》上这个例子,《坛经》是我们中国人非常尊敬的,它这个例子里面说,印宗法师问禅定、解脱,六祖的回答:「禅定解脱是二法,二法不是佛法,佛法是不二法」。你要是分在家出家,在家出家是二法,二法不是佛法,佛法是不二法。不但在家居士可以会集,在家居士也可以翻经,《无量寿经》原译本大家现在用康僧铠的本子,康僧铠就是在家居士,他不是中国人,康居国人,他用他的国做为姓;就像玄奘大师在印度,人家称他唐三藏,唐不是他的姓,叫唐玄奘,唐不是他的姓,唐是国家的名字。我们在大藏经里面看到有不少经典是在家居士翻的,居士可以翻经,怎么不能会集?再说释迦牟尼佛当年在世,佛讲经说法,维摩居士也讲经说法,我们在经典里面读到的,知道:释迦牟尼佛示现「出家佛」,维摩长者示现「在家佛」,世尊的弟子目犍连、舍利弗他们这些人,见到维摩居士也是顶礼三拜右绕三匝,跟见释迦牟尼佛的礼节没有两样,我们一定要懂得。
再说《无量寿经》的会集不是夏莲居开始,是宋朝王龙舒居士开始,他是第一个会集的;到清朝咸丰年间魏默深居士第二次会集,夏莲居是第三次会集。王龙舒的本子收在《龙藏》里面,你现在要反对会集本怎么办?是不是在《龙藏》里头把它取消?没有道理!我心里很清楚,他的目的不是对会集本来的,是对净空法师而来的,无非用这个方法把净空法师赶走,最好驱逐出地球,用意在此地;如果讲会集本的时候,那他是理论站不住脚。遇到这些大的灾难、大的障碍,必须真正有力量的志士仁人出来调解、出来维持,使弘法利生的工作不至於中断,这个功德就无量无边。这真正叫护持正法,修积大功德。
住持道场,刚才讲了住持道场的人他要肯干,他的功德、福德都超过讲经的法师。但是他要有智慧,如果没有智慧,无论什么法师统统都请,那不但没有功德,福德也都有问题。为什么?每一个法师修学的法门不一样,知见不相同,佛家古大德常说:「宁动千江水,不动道人心」。这个地方是个净宗道场,如果是禅宗大德、密宗大德到这个地方来讲经说法,他介绍「禅比净好」、「密比净殊胜多了」,我们这里修净土的同修一听,心都动摇了,对於净土修学信心没有了,马上就改学禅改学密,这是把你的道心破坏掉,这就错了!
就好像你办学校一样,你这个学校是一个医科大学,你请了一个不是同科的这些学者到你这个地方来教学,不是把你学生教乱了?你找一个学科学技术的,找一个学数学的,跟你学校里所教的完全不相干的科目,你想想看是不是把你的学生统统都搞乱掉?这个地方必须要懂得。这不是不尊重别的法门,那要这样讲法的时候那就完全错了。佛门里面分这么多宗派,每一个宗派都是专科大学。为什么有这么多宗派?适合众生不同的根性,你是禅的根性,你修禅;你是密的根性,你修密;你是净的根性,那你念佛。佛传的八万四千法门是要适合世间八万四千不同的根性,各个都能得佛法利益,法门与法门之间平等的。
《金刚经》大家都念过,「是法平等,无有高下」,真正佛弟子决定不可以自赞毁他,「我的法门第一,其他的法门不如我」,这就错了,错得太离谱了。每一个法门都第一,没有第二的。最明显的就是在《华严经》这五十三参,我们现在读的这个本子,这五十三位善知识,他们每一个人修学的法门都不一样,他们彼此互相之间是什么态度?互相赞叹,没有毁谤,都是自己谦虚赞叹别人。善财来参学,他用什么态度?我在无量法门里面只懂得这一门,他们那些善知识,他们有智慧有德行,广学多闻,「你应当到他那里去参学」;没有一个不是自己谦虚、赞叹别人的。这是学佛基本的原则、基本的心态,我们要懂得。
佛教导我们,在《梵网经》上教的「不犯国制」,国家的法律、规制我们决定要遵守,决定不可以违犯,何况世尊给我们订的这些戒律,我们要遵守。人何以会犯法?何以会破戒?都是为了自私自利。放下自私自利你自然就欢喜遵守,决定不会做破戒犯规的事情。他的法令、他的规定是错误的,错误我们要遵守,害人的,害人我们也遵守。那我们这是利益众生呢?不要紧,利益众生等待机缘成熟。因为一个法律规章它的期限是有限的,它不是永久的,怎么说没有永久?因为一个朝代他不可能到千年万世,西方罗马也只有一千年,你就等一千年,等底下一个朝代他就新的规章出来了,这一个朝代当中绝不做违犯他的规定,这是诸佛如来。
诸佛如来度众生不在这一世,生生世世。世间会有改朝换代,佛法是永远绵延下去。所以我们要有佛菩萨那样的耐心,要有佛菩萨那样的智慧,要有那样的定力,我们可以度众生到无量劫之后再度他,无量劫地球成住坏空都不晓得多少次了,所以时节因缘一定要认识清楚。这个地方没有缘分,就是这个世界没有缘分,他方世界有缘分;人间没有缘分,可能天上有缘分;娑婆世界没有缘分,其他诸佛国土也许有缘分。世界太大太大、太多太多,「佛不度无缘之人」,佛在任何地方都要给大家做一个守法的好榜样,这个不能不知道。
佛弟子在任何环境当中绝对不做有损害社会的一个坏样子,决定没有!那个不是佛弟子,那是魔弟子所作所为,佛与魔的辨别就在这里,这是我们要懂得的。所以广大的福聚说不尽,我们今天只举这一个例子,希望同修们听了之后能够举一反三,闻一知十,在我们日常生活当中,我们应当怎样积德、怎样修福。总的来说一定要利益社会、利益大众,决定不要想到利益自己,想到利益自己这就错误。为什么说人利益自己错误?我们世间人谚语里头常说:「人不为己,天诛地灭」。过去何守信先生也问过我这个问题,我回答他,我说这句话是错误的,这句话误导了许许多多众生,它不是正确的。
佛为什么教人放弃自私自利,一切为众生?这里头有个真理存在,那就是虚空法界是我们心性变现出来的,国土众生也是我们心性变现出来的。《华严经》上所讲的世出世间一切法「唯心所现,唯识所变」;宗门里头有所谓:「若人识得心,大地无寸土」。一个人真正认识了自己的真心,大地无寸土就是什么问题都解决了。心是能现能变,国土众生是所现所变,能所是一不是二,二就不是佛法。佛是觉悟的意思,佛法就是对一切法彻底明了觉悟,彻底明了觉悟叫做佛法,你不觉你就是迷,你就是愚痴。
我们为什么会把一真法界变成十法界、变成无量无边法界?原因都是妄想分别执著,所以佛教我们离开一切妄想分别执著,这个成就就快了。妄想分别执著的根在哪里?根就是我执,起心动念没有忘掉我,「我的利益」,这是妄想分别执著的大根大本。「我所有的,我的利益」,这个观念要不放下,菩提道我们讲学佛的道路你就寸步难进。不管你怎么用功,不管你怎么努力,说得不好听的话,原地踏步,一寸都进不得,我们就是这样的人。
佛的经典给我们印证,我们每一个同修过去生中生生世世都学过佛法,尤其你在这个地方,你听到净宗法门,你还能发心我要求生西方净土,这一个念头不得了!我为什么这么说?你们在《无量寿经》上读到阿闍王子与五百大长者,当年听释迦牟尼佛讲《无量寿经》,他们听了之后非常欢喜。这个小团体、小集团,五百人,向释迦牟尼佛顶礼供养,自己心里想到「我们将来成佛也要像阿弥陀佛一样」;还没有发心求生极乐世界;佛说这些人过去生中曾经供养四百亿佛。累积这样深厚的善根福德,听到净宗法门,遇到净土法门,还不能发心求生极乐世界;回过头来想想我们自己,我们今天遇到、听到了生欢喜心,发心要求生西方极乐世界,你这个善根比阿闍王子不知道要超过多少倍,他们还没有能发这个心。
既然过去生中有这样深厚的善根,为什么现前还落得这个样子?这就是我刚才说的,无量劫来你供养四百亿、五百亿、六百亿诸佛如来,你都是在原地踏步,菩提道上你没有向前跨进一步,所以今天还是这个样子。为什么搞得原地踏步?就是自私自利没有放下。我学佛这五十年当中发现这个问题,所以我肯放下。我「看破、放下」是当年章嘉大师教给我的,我受他教诲影响很深,这是真实教诲,我深深体会到。
现在我在澳洲建一个道场,我请一个澳洲的大德作会长。他没有办法做,那是澳洲的法律限制:道场的负责人,他居住的住处距离道场不可以超过七十五公里,你住得太远照顾不到。我不得已担任这个名义,而实际上我立刻就让学生选出同学们出来作会长、作秘书、作财务;换句话说,道场才建立我就交了,决定要放下!一切都交代清楚,为什么?自己随时可以走,一点罣碍都没有,一点遗憾都没有。我这身体还留在这个世间得大自在,没有忧虑,没有牵挂,没有烦恼,身心都没有压力。有缘讲几部经,没有缘随时可以往生。我也学印光大师一样,「上无片瓦,下无立锥之地,我不怕死」,我欢喜死,人家讲喜欢死。这些真实的利益都是得自於老师的教诲,得自於大乘佛法这几十年的薰修,把往昔这些不良的习气改过来了。我们要认真去改过。世出世法里面,有能力辨别是非善恶,真正懂得断恶修善。
末后这一句,『要得增长白法』。什么叫白?我们中国人讲善恶,印度人讲黑白,「白法」就是善法,黑法就是恶法。善法要增长,恶法要减除,天天减少。善法要天天增长,你就能常生欢喜心,我们现代人所讲的你有成就感,天天有进步。善法天天有进步,恶法天天减少,这好事,焉得不欢喜?好事里面我再举几个例子,传播佛法是好事。现在比从前方便,从前传播佛法要写经,因为印刷术没有发明,写经;所以古时候富贵人家才请得起人,找字写得好的人在家里面抄经,专门请人在家里写经,写《金刚经》写十部、写五十部、写一百部,他可以请几个秀才,雇一批人在家里写,那个量都很少,成本很高。现代我们做这个事情方便了,现在印刷术发达,成本低廉,所以印经布施这个功德非常大。随著科技的进步,现在不但我们可以印送经书,我们还可以制作讲经的录像带、录音带、CD、VCD,这些成本都不高。
如果自己一个人没有力量,集合三、五同志,今天要真正发心把弘法利生的事情做好,我们真正把回向偈的话落实,「上报四重恩,下济三途苦」。四重恩:报父母恩,报国家恩,报佛、老师的恩,报一切众生恩。我们要帮助一切所有苦难的众生,什么方法?传法度众生,就统统都能够落实。但是要记住,传法,法要传给有缘人,他要是不信,他要是反对排斥的,你把这些经典给他,他拿去烧掉,这个不可以。他烧掉经典这是有罪过,我们不能帮他造业,要懂这个道理。他欢喜接受,我们送给他;他摇头不欢喜,我们就不能给他。利益?利益他已经得到了,他心里头已经落了佛的种子。所以善的种子下去了,绝对不叫他造恶业,这叫大慈大悲,这是佛家常讲的「佛度有缘人」。又说,「佛不度无缘之人」。所以你要晓得哪是有缘、哪是无缘的;有缘,有有缘的度法,就是把佛法直接介绍给他;无缘,无缘要有善巧方便,把佛法间接介绍给他,方法多得很,前面所讲的要得「真实巧方便」,这样才真正叫普度众生。「佛氏门中,不舍一人」,这些话并没有矛盾,这些话真正显示佛法的圆融自在,显示出佛法之不可思议。
对於这些无缘众生,像我们穿上这一身出家的衣服,在街上走一走就度不少人。街上来来往往的人看到,虽然他没有说,他心里头总有一个印象:「这是一个佛教的出家人」,那个佛、和尚就落在他阿赖耶识里头,一历眼根永为道种。他要是听到音声,「南无阿弥陀佛」,我们念佛声音他听进去了,一历耳根永为道种,见色闻声阿赖耶识里面已经跟他种上了佛的种子,这不是不舍一人吗?在家居士出门手上拿一串念珠,最好拿长的念珠,不要用手珠,手珠现在已经变成装饰品,听说在外国非常普遍、非常受欢迎,人家认为这是吉祥之物。拿一串长念珠,手上掐著珠,人家看到,「这是佛教徒」,加深他起佛教的念头;这就是不信佛教的人、排斥佛教的人,佛的种子种下去了。所以「方便有多门,归元无二路」,我们要懂得这个方法,这样才真正「积集功德,广大福聚,得增长白法」。今天我们就讲到此地。
诸位同学,大家好!
上面讲到「要得积集功德,广大福聚」。我们谈到弘法利生,这桩事情是大福德、是大福聚,但是事上来讲是无比的艰难。我在学经教的时候,作学生的时候,老师李炳南老居士曾经多次的警告我,他说:「你学讲经,你讲得不好,那还无所谓;如果你要是把经讲好了,你将来走投无路。」老师这一句话,在我这一生当中得到了证明,确确实实走投无路,没有道场愿意请我讲经,没有法师愿意请我讲经。我被逼还要离开寺院,幸亏遇到一个听众,是我讲经时候一个老听众,就是韩瑛居士,他们一家人发心,我没地方住,她让我住她家里,我在她家里住了十七年,才有一个华藏图书馆。这个图书馆在台北景美,很小,最初面积只有五十坪,大概就跟我们现在这个小道场差不多大,非常辛苦。初学这些同学、年轻的这些出家人,他们经讲好了,那个遭遇我相信跟我一定也相差无几,因此一定需要真正有力量的护法来成就他,成就他的人那个功德是无量无边,我们要从这个地方细心去体会。
在这个社会上从事任何一个行业,出家也是一个行业,我们从事於佛陀教育,佛陀教育就是今天外国人所说的多元文化的教育。因为教学不分国土、不分族类、不分宗教信仰,一律平等热心的教导,无论哪个行业,当你在出头的时候总避免不了嫉妒障碍,这个难关相当不容易克服,有些事确确实实不是当事人能克服得了的。在古代我们看到许许多多善知识,遇到难关之后退却了,闭关或者是到山上住小茅篷,独善其身。在山上住久了,到年岁大了,被人发现,接受这些护法礼请下山弘法。
像我们净宗的祖师,这也是我的祖师,我是这一脉相承下来的,印光大师,印光大师在七十岁之前没有人知道他,没没无闻,好!韬光养晦。住在普陀山藏经楼三十年,藏经楼就相当於图书馆,他做图书馆的馆员,在图书馆服务三十年,没有人知道他。一直到老法师七十岁了,涵养功深,有几位大德居士到普陀山游览,在藏经楼遇到印光大师,看这个出家人言谈举止与众不同,於是他们亲近,向老法师请教,这才发现真正是一位了不起的大德。把老法师的教诲,一些是谈话,他们做成笔记,一些是往返的书信,就在当时杂志报章上发表,社会大众才知道普陀山有一位印光法师,有道德有学问,亲近拜访向他请教的人则愈来愈多。我们知道老法师八十岁圆寂,他弘法利生只有短短十年,这真是古大德所谓的厚积薄发,他积的功行太厚了,所以发出来虽然时间不长,力量可大,近百年当中出家人没有人能跟他相比的。这个话不是我说的,这是我们佛门弟子公认的。
我的老师李炳南老居士是印祖的学生,他是得印祖的教诲。到台湾之后,他那个时候大约接近六十岁,在台中创办台中莲社,创办慈光图书馆、菩提医院,专修净土,专弘净土,不辜负祖师的教诲。我亲近李老师十年,李老师非常谦虚,不敢做为别人的老师,所以他教导我们,要我以印光大师为师,这个难得,非常非常难得。印光大师已经往生,我们如何亲近印光法师?《印光法师文钞》在,每天读文钞,依教奉行,便是印祖的学生,便是印祖的传人;他做我的学长,在旁边辅导我;这是李老师的谦德,他用这个心态对我,我是以老师看待他。
在我亲近他好像是第二年,我刚刚出家,他老人家将他自己眉注的《无量寿经》会集本传给我,我得到这个本子之后,细细看过一遍,生大欢喜心。当时我就有心学讲这部经,李老师不同意,他告诉我时节因缘没到,所以我就改学《楞严经》。一直到他老人家往生了,我有一天翻旧书又把这个本子翻到了,想一想老师给我这个本子不少年了,老师往生了,何以报答?我就想到这个本子在我手上,许许多多的同学都不曾见过,所以我就发心把这个本子影印一万本,分送给国内外。许多同修看到这个本子都非常欢喜,在美国,美国的同学要求我讲这部经,大概是因缘成熟,所以我第一部讲《无量寿经》是在美国、在加拿大,大家听了欢喜。这个录音带,那个时候还没有录像,录音带传到台湾之后,台湾同修又请我讲。
这么多年来,前前后后,李老师往生十一年了,在这十一年当中我讲了十遍;香港也讲过一遍,香港因为受时间的限制没有细讲,略说,在中华佛教图书馆我记得好像是讲了二十几次讲圆满。这一次在新加坡因为不受时间限制,采取细讲,这是第十一遍。所以传法不是个容易事情,机缘一定要掌握住,这个世间人常讲机会一纵即逝,再想得到这个机会,那就不是那么容易事;我跟李老师是机感相应。
在这十年当中这部经也传遍海内外,现在虽然有一些人反对会集本,这个反对没有理由,理由不能成立。何以不能成立?他说这个会集本是居士编的,不是出家人编的。我们要应用《坛经》上这个例子,《坛经》是我们中国人非常尊敬的,它这个例子里面说,印宗法师问禅定、解脱,六祖的回答:「禅定解脱是二法,二法不是佛法,佛法是不二法」。你要是分在家出家,在家出家是二法,二法不是佛法,佛法是不二法。不但在家居士可以会集,在家居士也可以翻经,《无量寿经》原译本大家现在用康僧铠的本子,康僧铠就是在家居士,他不是中国人,康居国人,他用他的国做为姓;就像玄奘大师在印度,人家称他唐三藏,唐不是他的姓,叫唐玄奘,唐不是他的姓,唐是国家的名字。我们在大藏经里面看到有不少经典是在家居士翻的,居士可以翻经,怎么不能会集?再说释迦牟尼佛当年在世,佛讲经说法,维摩居士也讲经说法,我们在经典里面读到的,知道:释迦牟尼佛示现「出家佛」,维摩长者示现「在家佛」,世尊的弟子目犍连、舍利弗他们这些人,见到维摩居士也是顶礼三拜右绕三匝,跟见释迦牟尼佛的礼节没有两样,我们一定要懂得。
再说《无量寿经》的会集不是夏莲居开始,是宋朝王龙舒居士开始,他是第一个会集的;到清朝咸丰年间魏默深居士第二次会集,夏莲居是第三次会集。王龙舒的本子收在《龙藏》里面,你现在要反对会集本怎么办?是不是在《龙藏》里头把它取消?没有道理!我心里很清楚,他的目的不是对会集本来的,是对净空法师而来的,无非用这个方法把净空法师赶走,最好驱逐出地球,用意在此地;如果讲会集本的时候,那他是理论站不住脚。遇到这些大的灾难、大的障碍,必须真正有力量的志士仁人出来调解、出来维持,使弘法利生的工作不至於中断,这个功德就无量无边。这真正叫护持正法,修积大功德。
住持道场,刚才讲了住持道场的人他要肯干,他的功德、福德都超过讲经的法师。但是他要有智慧,如果没有智慧,无论什么法师统统都请,那不但没有功德,福德也都有问题。为什么?每一个法师修学的法门不一样,知见不相同,佛家古大德常说:「宁动千江水,不动道人心」。这个地方是个净宗道场,如果是禅宗大德、密宗大德到这个地方来讲经说法,他介绍「禅比净好」、「密比净殊胜多了」,我们这里修净土的同修一听,心都动摇了,对於净土修学信心没有了,马上就改学禅改学密,这是把你的道心破坏掉,这就错了!
就好像你办学校一样,你这个学校是一个医科大学,你请了一个不是同科的这些学者到你这个地方来教学,不是把你学生教乱了?你找一个学科学技术的,找一个学数学的,跟你学校里所教的完全不相干的科目,你想想看是不是把你的学生统统都搞乱掉?这个地方必须要懂得。这不是不尊重别的法门,那要这样讲法的时候那就完全错了。佛门里面分这么多宗派,每一个宗派都是专科大学。为什么有这么多宗派?适合众生不同的根性,你是禅的根性,你修禅;你是密的根性,你修密;你是净的根性,那你念佛。佛传的八万四千法门是要适合世间八万四千不同的根性,各个都能得佛法利益,法门与法门之间平等的。
《金刚经》大家都念过,「是法平等,无有高下」,真正佛弟子决定不可以自赞毁他,「我的法门第一,其他的法门不如我」,这就错了,错得太离谱了。每一个法门都第一,没有第二的。最明显的就是在《华严经》这五十三参,我们现在读的这个本子,这五十三位善知识,他们每一个人修学的法门都不一样,他们彼此互相之间是什么态度?互相赞叹,没有毁谤,都是自己谦虚赞叹别人。善财来参学,他用什么态度?我在无量法门里面只懂得这一门,他们那些善知识,他们有智慧有德行,广学多闻,「你应当到他那里去参学」;没有一个不是自己谦虚、赞叹别人的。这是学佛基本的原则、基本的心态,我们要懂得。
佛教导我们,在《梵网经》上教的「不犯国制」,国家的法律、规制我们决定要遵守,决定不可以违犯,何况世尊给我们订的这些戒律,我们要遵守。人何以会犯法?何以会破戒?都是为了自私自利。放下自私自利你自然就欢喜遵守,决定不会做破戒犯规的事情。他的法令、他的规定是错误的,错误我们要遵守,害人的,害人我们也遵守。那我们这是利益众生呢?不要紧,利益众生等待机缘成熟。因为一个法律规章它的期限是有限的,它不是永久的,怎么说没有永久?因为一个朝代他不可能到千年万世,西方罗马也只有一千年,你就等一千年,等底下一个朝代他就新的规章出来了,这一个朝代当中绝不做违犯他的规定,这是诸佛如来。
诸佛如来度众生不在这一世,生生世世。世间会有改朝换代,佛法是永远绵延下去。所以我们要有佛菩萨那样的耐心,要有佛菩萨那样的智慧,要有那样的定力,我们可以度众生到无量劫之后再度他,无量劫地球成住坏空都不晓得多少次了,所以时节因缘一定要认识清楚。这个地方没有缘分,就是这个世界没有缘分,他方世界有缘分;人间没有缘分,可能天上有缘分;娑婆世界没有缘分,其他诸佛国土也许有缘分。世界太大太大、太多太多,「佛不度无缘之人」,佛在任何地方都要给大家做一个守法的好榜样,这个不能不知道。
佛弟子在任何环境当中绝对不做有损害社会的一个坏样子,决定没有!那个不是佛弟子,那是魔弟子所作所为,佛与魔的辨别就在这里,这是我们要懂得的。所以广大的福聚说不尽,我们今天只举这一个例子,希望同修们听了之后能够举一反三,闻一知十,在我们日常生活当中,我们应当怎样积德、怎样修福。总的来说一定要利益社会、利益大众,决定不要想到利益自己,想到利益自己这就错误。为什么说人利益自己错误?我们世间人谚语里头常说:「人不为己,天诛地灭」。过去何守信先生也问过我这个问题,我回答他,我说这句话是错误的,这句话误导了许许多多众生,它不是正确的。
佛为什么教人放弃自私自利,一切为众生?这里头有个真理存在,那就是虚空法界是我们心性变现出来的,国土众生也是我们心性变现出来的。《华严经》上所讲的世出世间一切法「唯心所现,唯识所变」;宗门里头有所谓:「若人识得心,大地无寸土」。一个人真正认识了自己的真心,大地无寸土就是什么问题都解决了。心是能现能变,国土众生是所现所变,能所是一不是二,二就不是佛法。佛是觉悟的意思,佛法就是对一切法彻底明了觉悟,彻底明了觉悟叫做佛法,你不觉你就是迷,你就是愚痴。
我们为什么会把一真法界变成十法界、变成无量无边法界?原因都是妄想分别执著,所以佛教我们离开一切妄想分别执著,这个成就就快了。妄想分别执著的根在哪里?根就是我执,起心动念没有忘掉我,「我的利益」,这是妄想分别执著的大根大本。「我所有的,我的利益」,这个观念要不放下,菩提道我们讲学佛的道路你就寸步难进。不管你怎么用功,不管你怎么努力,说得不好听的话,原地踏步,一寸都进不得,我们就是这样的人。
佛的经典给我们印证,我们每一个同修过去生中生生世世都学过佛法,尤其你在这个地方,你听到净宗法门,你还能发心我要求生西方净土,这一个念头不得了!我为什么这么说?你们在《无量寿经》上读到阿闍王子与五百大长者,当年听释迦牟尼佛讲《无量寿经》,他们听了之后非常欢喜。这个小团体、小集团,五百人,向释迦牟尼佛顶礼供养,自己心里想到「我们将来成佛也要像阿弥陀佛一样」;还没有发心求生极乐世界;佛说这些人过去生中曾经供养四百亿佛。累积这样深厚的善根福德,听到净宗法门,遇到净土法门,还不能发心求生极乐世界;回过头来想想我们自己,我们今天遇到、听到了生欢喜心,发心要求生西方极乐世界,你这个善根比阿闍王子不知道要超过多少倍,他们还没有能发这个心。
既然过去生中有这样深厚的善根,为什么现前还落得这个样子?这就是我刚才说的,无量劫来你供养四百亿、五百亿、六百亿诸佛如来,你都是在原地踏步,菩提道上你没有向前跨进一步,所以今天还是这个样子。为什么搞得原地踏步?就是自私自利没有放下。我学佛这五十年当中发现这个问题,所以我肯放下。我「看破、放下」是当年章嘉大师教给我的,我受他教诲影响很深,这是真实教诲,我深深体会到。
现在我在澳洲建一个道场,我请一个澳洲的大德作会长。他没有办法做,那是澳洲的法律限制:道场的负责人,他居住的住处距离道场不可以超过七十五公里,你住得太远照顾不到。我不得已担任这个名义,而实际上我立刻就让学生选出同学们出来作会长、作秘书、作财务;换句话说,道场才建立我就交了,决定要放下!一切都交代清楚,为什么?自己随时可以走,一点罣碍都没有,一点遗憾都没有。我这身体还留在这个世间得大自在,没有忧虑,没有牵挂,没有烦恼,身心都没有压力。有缘讲几部经,没有缘随时可以往生。我也学印光大师一样,「上无片瓦,下无立锥之地,我不怕死」,我欢喜死,人家讲喜欢死。这些真实的利益都是得自於老师的教诲,得自於大乘佛法这几十年的薰修,把往昔这些不良的习气改过来了。我们要认真去改过。世出世法里面,有能力辨别是非善恶,真正懂得断恶修善。
末后这一句,『要得增长白法』。什么叫白?我们中国人讲善恶,印度人讲黑白,「白法」就是善法,黑法就是恶法。善法要增长,恶法要减除,天天减少。善法要天天增长,你就能常生欢喜心,我们现代人所讲的你有成就感,天天有进步。善法天天有进步,恶法天天减少,这好事,焉得不欢喜?好事里面我再举几个例子,传播佛法是好事。现在比从前方便,从前传播佛法要写经,因为印刷术没有发明,写经;所以古时候富贵人家才请得起人,找字写得好的人在家里面抄经,专门请人在家里写经,写《金刚经》写十部、写五十部、写一百部,他可以请几个秀才,雇一批人在家里写,那个量都很少,成本很高。现代我们做这个事情方便了,现在印刷术发达,成本低廉,所以印经布施这个功德非常大。随著科技的进步,现在不但我们可以印送经书,我们还可以制作讲经的录像带、录音带、CD、VCD,这些成本都不高。
如果自己一个人没有力量,集合三、五同志,今天要真正发心把弘法利生的事情做好,我们真正把回向偈的话落实,「上报四重恩,下济三途苦」。四重恩:报父母恩,报国家恩,报佛、老师的恩,报一切众生恩。我们要帮助一切所有苦难的众生,什么方法?传法度众生,就统统都能够落实。但是要记住,传法,法要传给有缘人,他要是不信,他要是反对排斥的,你把这些经典给他,他拿去烧掉,这个不可以。他烧掉经典这是有罪过,我们不能帮他造业,要懂这个道理。他欢喜接受,我们送给他;他摇头不欢喜,我们就不能给他。利益?利益他已经得到了,他心里头已经落了佛的种子。所以善的种子下去了,绝对不叫他造恶业,这叫大慈大悲,这是佛家常讲的「佛度有缘人」。又说,「佛不度无缘之人」。所以你要晓得哪是有缘、哪是无缘的;有缘,有有缘的度法,就是把佛法直接介绍给他;无缘,无缘要有善巧方便,把佛法间接介绍给他,方法多得很,前面所讲的要得「真实巧方便」,这样才真正叫普度众生。「佛氏门中,不舍一人」,这些话并没有矛盾,这些话真正显示佛法的圆融自在,显示出佛法之不可思议。
对於这些无缘众生,像我们穿上这一身出家的衣服,在街上走一走就度不少人。街上来来往往的人看到,虽然他没有说,他心里头总有一个印象:「这是一个佛教的出家人」,那个佛、和尚就落在他阿赖耶识里头,一历眼根永为道种。他要是听到音声,「南无阿弥陀佛」,我们念佛声音他听进去了,一历耳根永为道种,见色闻声阿赖耶识里面已经跟他种上了佛的种子,这不是不舍一人吗?在家居士出门手上拿一串念珠,最好拿长的念珠,不要用手珠,手珠现在已经变成装饰品,听说在外国非常普遍、非常受欢迎,人家认为这是吉祥之物。拿一串长念珠,手上掐著珠,人家看到,「这是佛教徒」,加深他起佛教的念头;这就是不信佛教的人、排斥佛教的人,佛的种子种下去了。所以「方便有多门,归元无二路」,我们要懂得这个方法,这样才真正「积集功德,广大福聚,得增长白法」。今天我们就讲到此地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