善财童子参学报告(四) (第一集) 1999/4/6 香港九龙 档名:12-022-0001
诸位法师、诸位同学:请掀开讲义,最后的一行,第四:
【叹胜进德】
这是序分下的第三段,最后一小段。这是赞叹殊胜精进之德,也是我们应当要学习的。
【专求如来一切智智。专求二智,无余趣向。】
末后八个字,是解释前面这一句。菩萨一切时、一切处,即使在生活工作、平常应酬之中,也没有忘记他在求什么,他在修什么;他所求的是如来果地上圆满的智慧。经上所说的『如来』,就是说的我们自己真心本性。『如来一切智』,就是自性本具圆满的般若智慧。经上讲两个智,两个智,一个是根本智,一个是后得智;换句话说,一个是智慧的本体,一个是智慧的起用,佛法常讲有体、有用,所以说两个智。后面注解就讲得详细,『专求二智』,「二智」就是根本智跟后得智。『无余趣向』,其他的什么都不求,就是求这两种智慧。这个智慧要怎么求法?诸佛菩萨非常慈悲,在《华严经》上不但是教导我们,他做给我们看,让我们在这里面去体会,在其中来学习。但是我们总得要把它的纲领掌握到,这才容易理解,容易体会,容易契入,知道我们学习从哪里下手。
纲领,总不外戒定慧三学。从哪里下手?下手有最初方便,就是最初下手之处,这是持戒。持戒能帮助我们达到第一个目标,断恶修善,这是第一个目标。修定修慧,帮助我们从这个目标上向上提升。定,能帮助我们得清净心,能帮助我们开智慧,帮助我们转迷成悟,宗门常讲的明心见性,大彻大悟,这是第二个阶段;教下所说的大开圆解,都是在第二个阶段。我们的修学是以这个为目标。第三个阶段那就圆满了,转凡成圣。一切佛法,无论是哪个宗派,无不是以这三个目标,做为我们修学的趣向。凡圣从哪里分?从六道轮回分。如果你有定有慧,你具足戒定慧,但是你不能够脱离六道轮回,你是凡,你不是圣。必须超越六道,这才是圣人,你才算修学有了结果,超凡入圣。
就圣来说,圣有大圣、有小圣。什么叫小圣?超越六道,而不能超越十法界,这是小圣。我们讲的四圣法界:声闻、缘觉、菩萨、十法界里面的佛,要用天台家的讲法,藏教的佛、通教的佛,都是属於小圣。能够超越十法界,证得一真法界,这叫大圣,我们学佛最后的目标在此地。现在我们要问,我们也很用功,也很勤奋,也很努力,为什么达不到目标?这一点必须要清楚,要把我们的病根找出来。这个病根是什么?烦恼习气。烦恼习气里面,最严重的是起心动念有我,这就坏了。有我,你就是自私自利,你没有办法脱离名闻利养,你没有办法摆脱五欲六尘。你的戒定慧修得再好,说老实话,你开不了悟,你成不了圣,充其量你可以做到断恶修善,将来的果报是六道里面福报而已,在六道里享受福报。
因此我们要想真正得智慧,权实二智,真正要想证圣果,没有别的,第一个要把自私自利这个观念舍弃,要把为自己享受放下。世尊自己给我们做了榜样,一切菩萨、祖师大德,哪一个不是给我们做好样子?看看世尊当年在世,一生过的是什么样的生活?经上记载得很清楚,三衣一钵,日中一食,树下一宿,他过的是这个生活。这是说明物质生活,他降低到最低的水平,就是我们现在所讲的吃得饱、穿得暖,就够了。每天晚上,找一个大树底下,可以遮蔽风雨,足够了。其余,於世出世间一切法,一无所求。不但世间法统统放下,佛法也不执著,正是《金刚经》上所说的「法尚应舍,何况非法」。这个作法,他把烦恼舍尽,把忧虑舍尽,把妄想习气舍尽了,所以自性般若智慧现前。这是实智,真实智慧,自性本具的般若智慧。这个智慧起作用,就是权智,无所不知。这是他们所求的。
我们如果希望得到,非这样做不可,不能这样做,你就决定得不到。学佛是要真正向佛菩萨学习,学得跟佛菩萨一模一样,那才算是你学成了。学得不像,诸佛菩萨殊胜的功德利益,你是可望而不可及。世尊如是,世尊的学生亦复如是,代代相传,传到最近。禅宗里面的虚云和尚,你们仔细看看他老人家一生的行谊,我们净土宗的印光法师,这是近代出家修学的好榜样。现代人精神、体力、心地,已经是远远的比不上古人,所以在生活方面,衣食住行比古大德要增加不少的累赘。我们今天生活,三衣决定不够用,冬天没有办法御寒;一天吃一餐,决定不能使色身得到充分的养分,这是证明我们的体力比不上古人,古人一天一餐就够了。夜晚,我们必须住在房子里面,露天树下一宿,我们禁不起风寒。这些事实真相,我们都要细心体会,这就说明我们的业障习气比古人重得太多了。
可是总要想到,要把生活水平降到最低的限度。这个最低限度,个人标准不相同,所以最低限度没有一定的标准,而是你自己去思惟,你自己去分配;务必要把自己的贪瞋痴慢,分别执著要放下、要舍弃。我们也效法华严会上的菩萨,专求二智,其余什么都不求。如果不能,实在做不到,那只有一个办法,世尊教给我们的专念弥陀,求生净土。这个法门叫带业往生,能成就,而且成就的人很多,我们能够信得过。可是带业往生,诸位要记住,只带旧业,不带新业。旧业是过去造的,你在修学这个法门以前造的,那是旧业。现在造的是新业,现在造的你没有办法带,你只能带过去造的。由此可知,现在不能造业,可是我们也很想不造业,身不由主,偏偏还在造业,这个样子能往生吗?说老实话,这个不可靠,往生没有把握。真正自己有把握的人,是什么人?不再造业了,这个人就有把握往生。
实在说,能够坚定信愿,一心念佛,身心世界一切放下,这个人就是大智慧人,这个人就不是凡人,他这一生决定成就。可是这样的人,在世间也不多,这正是古人所谓的「唯上智与下愚不疑」。世出世间法真正能成大功、立大业,多半还就是这两种人。一种是绝顶聪明人,一接触他就觉悟,他就明了。一种是愚人,他不懂道理,他也不希求去了解,他很听话,善知识怎样教他,他就依教奉行;他的成就靠什么?就靠这四个字,依教奉行,他真干!教他念佛不要夹杂、不要怀疑、不要间断,他真正做到。这些人成就了,究竟怎么成就的?我们多想想、多看看,向他学习。
华严会上学这些菩萨,有些地方我们能学得到,有些地方确实是学不到的。但是虽然学不到,愿学的心不能没有,这正是所谓的「心有余而力不足」,这种状况之下,一定是心向往之,我们要生惭愧心,要认真努力精进不懈。要认识清楚,佛教是智慧的教育,佛学是智慧的教学,学佛就是求智慧。千万不能误会,学佛不是学求升官发财,绝对不是求多福多寿,不是的,一定求圆满的智慧。智慧现前了,你就得大自在!佛家常讲「佛氏门中,有求必应」,这个话是真话,不是假话。求什么得什么,凭什么?凭究竟圆满的智慧。由此可知,智慧开了,才有求必应;智慧没有开,有求是未必有应。这样我们才知道,戒定慧三学之可贵。戒是手段,定还是手段,慧才是目标,希望诸位同修,要多多的去体会,要正确的认识。我们这一生,正是佛经上所说的「人身难得,佛法难闻」,尤其遇到佛门里面无比殊胜的法门,《大方广佛华严经》,不容易;遇到了,我们就决定不空过。佛教给我们「受持读诵,为人演说」,果然能依教修行,必定能成就。成就高下,成就的浅深,在乎我们自己悟入境界的不相同。到这个地方,我们将序分告一个段落了。
请看讲义,「善财童子参学报告(五)本会一」,第一部分。我们看讲义,这个部分一共分五个大段,第一个大段是「大众念请分」。这里面有经文,也有清凉的注疏,我们看第一个小段:
【时诸菩萨,及大声闻,世间诸王,并其眷属,咸作是念。如来境界,如来智行,如来三昧,如来所住,如来最胜…。】
下面省略了。
【一切世间诸天及人,无能通达,无能遍知。】
这一段我略说一说。这个时候参加法会的这些菩萨们,除菩萨之外,还有『大声闻』,声闻何以加个「大」?是回小向大的声闻,我们称他为大乘的阿罗汉,已成为大圣。还有『世间诸王』,这是讲世主,世间的王侯,大的国王、小的国王。我们知道世尊当年在世,那个时候没有一个大一统的国家,多半都是部落。中国也是如此,中国在那个时代,夏、商、周一直到春秋战国,都没有统一的局面出现。所以我们在古书里面看到,大国方圆百里,疆域有一百里这么大的范围叫大国;小国三、五十里的都很多,像现在的一个乡村、一个乡镇;那个地区的领导就称王、称侯。当年印度也是这种情形,所以跟随释迦牟尼佛求学的这一些诸王就很多,还有他们随从的眷属。这个地方讲的『眷属』,不一定是指他家里面的亲眷,不是的,他的部属,他底下的大臣,都是这个国王的眷属。大家心里面都有这么一个想法,没说出来,都有这个想法。
『如来境界』,此地「如来」都是称释迦牟尼佛,或者是称毗卢遮那佛,毗卢遮那佛跟释迦牟尼佛是一个人。诸位要晓得,《华严经》上讲的三身,毗卢遮那是法身,卢舍那是报身,释迦牟尼佛是应身,一即是三,三即是一,如来境界不可思议,我们凡夫不知道。如果要讲法身佛,那就是讲我们的自性,我们人人都有分。我们自己的真心,我们自己的自性,境界不可思议。诸位想想,这个说法对我们自己来讲是何等的亲切,这是实在的。《华严经》上字字句句都是讲我们自己本人,决定没有离开自己,自性本具的智慧,本具的德行,自性本具的三昧。三昧是梵语,翻成中国意思是受用、享受;三昧叫正受,自性里面正常的享受。在净土经里面讲的「念佛三昧」,在《大佛顶经》上所讲的「首楞严三昧」,名称不一样,其实是一桩事情。『如来所住』,你能知道吗?真心、自性所住的是虚空法界,这是如来所住。毗卢遮那,这名号是梵语,它是意思是「遍一切处」;要用现在的话来说,遍一切时、遍一切处,这就是如来所住。『如来最胜』,「胜」是殊胜,这里面包括得太多了,无量无边,点点滴滴都是无比的殊胜。为什么?称性,点点滴滴无一不是性德圆满的流露,所以这是真正殊胜。
像这些『一切世间诸天及人』。此地讲的「一切世间」,是讲三种世间:有情世间、器世间、智正觉世间。这里面「诸天及人」,说诸天,包括欲界、色界、无色界天;说人,包括六道里面其他的五道:人、修罗、饿鬼、畜生、地狱,统统包括在其中。『无能通达,无能遍知』,天上、人间智慧再高的人,他也没有办法通达这些道理,也没有办法遍知这些事相。这个话说的都是真实,他们心里头想的没想错。下面说:
【唯除诸佛加被之力】
我们凡夫,我们今天读经,我们能够思惟,能够体会到佛在经上所讲的一点义趣,是我们自己有能力通达、有能力遍知吗?不可能。但是我们今天也能有稍许的通达,也能有一点点智慧,这是佛力加持我们,这要知道。所以菩萨以下,不求诸佛如来加持,对於如来果地上的境界、智行、三昧,那是决定没有法子体会,也决定说不出来。要怎样才能得到佛力加持?自己的心行一定要跟佛相应。佛心真诚,佛心清净,佛心平等,佛心觉悟,佛心慈悲,我们有没有具备这些条件?如果不具足这个条件,你就得不到佛力加持。佛的行为,我们这边所写的「看破、放下、自在、随缘、念佛」,佛的行为。我的心跟佛心相应,我们的行跟佛的行相应,就得佛力加持。下面说:
【及自宿世善根之力】
这里句句话都重要。第一个我们心行像佛,就得佛力加持。其次,我们自己宿世,生生世世所修的善根福德,我们自己深信不怀疑,这是你自己所具足的。下面这是你的增上缘,善根、福德、因缘。
【亲近善友力】
这是外缘上最重要的一个助缘。你亲近善知识,我们一般人讲,你遇到一位好老师;好老师是善友,好老师是善知识,你遇到了,他帮助你,他教导你,你能够专心一意向他学习。
【深净信解力】
这就是你宿世的善根,以及佛力的加持。『信解』,不是浅的信解,深深的信解,清净的信解。『深净』两个字意思很深很广;「深」是深入,「净」是清净。什么叫清净?里面没有一丝毫的染污。什么是染污?烦恼是染污,疑惑是染污,夹杂是染污,你要把这些东西淘汰得干干净净,成就你自己净信、净解,这才有力量。这一句就是我们讲的转迷成悟,你真的是大开圆解,大彻大悟了。诸位要知道,大彻大悟关键在「深」、在「净」,你没有这两个字,你就不能悟入,你的信解都达不到,都不能够产生力量。三十七道品里面讲的五根、五力,你的信,不错了,信有根了,解也有根了,但是还没有力量,必须更进一步。如果你只能做到一个「深」字,你的信解有根没力;如果你做到「净」字,你的信解就有力量,那才管用。再有:
【广大志乐力】
『志』是上求佛道,下化众生,乐此不疲。你在菩萨位子上,绝对不会退堕到二乘。三不退里面,你得到两个:位不退、行不退。
【趣向菩提清净心力】
你再有这个力成就,那就恭喜你,你三不退都得到了,这是念不退;大乘教里面讲的三不退,你统统具足了。你的心只有一个方向、一个目标,趣向菩提,无上大菩提,无上正等正觉。你这种清净心有力量,到这个地方,圆满具足了三不退。
【求一切智广大行愿力】
这一句是总结,求如来果地上究竟圆满的智慧。有智,行愿才广大,行愿才有大力量。末后说:
【具此内因外缘】
『内因外缘』,重要!
【深信大欲】
『大欲』是成佛度生,这是如来果地上的欲望。我们凡夫的欲望,贪图名闻利养,贪图财色名食睡的享受,这个欲望小,这个欲望有害。佛的大欲,度虚空法界一切众生,成就自己无上菩提,无上正等正觉,这才叫「大欲」。
【胜愿广行】
『胜愿』,浅而言之是四弘誓愿。『广行』是菩萨六度万行。
【不拣凡圣,必得佛加,则能通达悟入。】
说得多好。我们要想得到,十方三世一切诸佛如来的加持,你要懂这个道理;这段所讲的「内因外缘」统统具足了。外缘难!善知识,所谓是可遇不可求,到哪里去找?可是给诸位说也不难,只要你内因具足,外缘自然就成熟,为什么?诸佛菩萨会来帮助你;如果没有内因,纵然遇到外缘,也不能成就。这个我们在历史上看得多,现实生活环境里面,我们也见到很多。一个好老师,他教很多学生,不是教一个人,为什么学生当中,有的有成就、有的没有成就?没有成就的没有内因,外缘具足了,没有内因;有成就的,他有内因。所以我们不怕遇不到善知识,怕的是我们自己内因不具足,这比什么都重要。清凉说得好,『不拣凡圣』,纵然是凡夫,也必定得佛加持,对於宇宙人生的真相,你就能够通达悟入。
这段话菩萨为我们说出来,而事实是与会那些菩萨、声闻、世主,他们心里面所想的。普贤菩萨慈悲为我们说出来,教导我们如何解决这个问题,如何满足我们自己的愿望。我们几时能够明白,如来境界,如来智行,如来三昧,如来所住,如来最胜?只要你依这个理论方法去修学。你是声闻也好,你是菩萨也好,像我们现前这个凡夫,凡夫的身分也行,只要具足内因外缘,都会得佛加持。得佛加持,就能够悟入通达,这个话是真的,不是假的。清凉在注解里面告诉我们,这经上的与会大众是法身大士,但是大心凡夫也有分。我们是凡夫,只要发广大心,我们就有分。请看第一大段的第二个小段:
【唯愿世尊以方便力,随顺我等及诸众生。种种心量、种种信解、种种智慧、种种言辞、种种名字、种种证得、种种地位、种种根清净、种种意方便、种种心境界、种种依止如来功德。随能听受诸所说法。惟垂大悲,普为开演。】
这一段里面我们要细心去观察,为什么?这给我们说出宇宙人生的真相,真相非常复杂,不是单一的,所以世尊要以真实智慧,善巧方便,要随顺众生。普贤行愿里面,有「恒顺众生,随喜功德」两门,如果没有这两门,佛就不能普度众生。诸佛菩萨,要用现代的话来说,他们在社会上是什么样的地位,扮演的是什么样的角色,我们要认识清楚。社会的真相,无量无边的众生心量不相同。我们今天同是人,每个人心量不一样,人的心量跟畜生的心量不相同,跟天人的心量不相同,跟饿鬼的心量也不相同,『种种心量』,佛都能随顺,这了不起。
『种种信解』,这范围更大了。以我们现实社会而论,这个世间有许许多多的宗教,这许多人民他信仰的宗教不一样,他对於宇宙人生的想法看法不一样,那是解。对於宇宙人生的想法看法不相同,『智慧』高下浅深不一样。『种种言辞』,言语不相同,我们中国的语言跟外国的语言不相同,外国日本的语言跟美国的不相同,美国的语言跟德国不相同。甚至於我们自己一个国家,这个省的语言跟那个省的语言也不相同;北方人到了香港,听不懂广东话,就像到外国一样,还得找翻译,语言不相同。『名字』不相同,名字是名词术语,各个地方不一样。『证得』不相同,这是讲修道的人,修行证果的人不相同。念佛的人往生西方极乐世界;修学四谛、十二因缘,他们证得是三界以外的偏真涅盘,我们讲四圣法界;基督徒所证得的是他们的天堂;造作恶业所证得的是饿鬼、地狱,不一样。
底下讲『种种地位』,这就更明显了,他的身分、地位不一样,各个族群都不相同。『种种根清净』,「根」是广义的,并不单指我们六根,六根当然也包括在其中,世出世间法一切法的根源有染净不相同。『种种意方便』,「意」是意愿、意念,也不相同。『种种心境界』,如来的境界就不是凡夫境界,凡夫境界里面欲界凡夫就不是色界凡夫的境界,这从大的说;从细小的方面说,说实实在在的,每个人心境界都不一样。能不能找到有两个人心境界完全相同?有,只有一种人,佛;佛佛道同,成了佛,他那个心境界完全相同。等觉菩萨跟等觉菩萨都不完全相同,只能说大同当中有小异;我们凡夫人心境界,可以说小同有大异。底下一句说,『种种依止如来功德』。特别是六道凡夫,实际上十法界的众生,包括一真法界的四十一位法身大士,都要「依止如来功德」;不依靠如来的功德,我们世出世间法都很难成就。
这一段要用现代的话来说,就是多元文化。我们看到了这么复杂的族群,这么复杂的信解,他们这些人在毗卢遮那会上,都能够和睦相处,都能够做到没有误会、没有隔阂,互相尊重,互相敬爱,互相赞叹,互助合作,和睦相处,他们究竟用什么方法达到?我们这个地球很小,比起华藏世界那真叫小巫见大巫;人家是虚空法界,我们在太虚空当中是个弹丸的小球。可是这个小地球上住的众生,也是像此地所说的种种心量、种种信解、种种智慧、种种言辞,一直到种种心境界,可惜就是没有依止如来功德,他没有这一句。我们在这个地方发现,他为什么能和平共处?他们能够「依止如来功德」。
何谓依止如来功德?接受佛陀的教育,接受佛陀的教化,所以他们摆平。不同的族群,不同的族类,不同的世界,不同的文化,不同的宗教信仰,都能够达到和睦相处,共存共荣。这一点是我们现前许许多多国家地区的领导人,梦寐以求的,哪里晓得这个方法在《华严经》里面。我们要细心去体会,要认真的去学习,要把它落实,要发扬光大。不但我们自己修学会有殊胜圆满的成就,对於现在社会,对於一切众生,我们会给他真实的利益,就像《无量寿经》上所说,「惠以真实之利」;真实之利就是社会安定,世界和平。唯有安定,才有繁荣,才有兴旺,一切众生才能过著幸福美满的生活,这一定要靠「大方广佛华严」的落实。成就上面内因外缘,所以才能『随能听受诸所说法』,这是内因外缘具足,有能力接受佛的教化。下面才提出请求,『惟垂大悲,普为开演』,「开演」就是《四十华严》这一部经。我们看第二大段,「如来三昧分」。第一个小段:
【尔时世尊,知诸菩萨,一切大众,心之所念。】
前面这一大段所说的,他们没说出来,佛知道。一切众生起心动念,佛都晓得;佛为什么知道?这个道理很深,大经上讲得很透彻、讲得很明白。我们跟诸佛如来同一个心性,一念自性,哪有不知道的道理?我们今天是别人起心动念,我们不知道,我们本来应该知道,现在为什么不知道?我们是被烦恼、分别、执著,把我们自己本有的功能破坏掉了,这叫所知障;障碍住了,使我们没有办法知道。如果我们恢复清净心,放下妄想分别执著,我们这个能力就恢复了;诸佛菩萨起心动念我们知道,一切众生起心动念我们也知道。这是本能,不是从外面来的,是自己本来具足,所以佛知道。
我们看第二段,这是大家希求的,希望佛大慈大悲为我们开示、为我们表演。「开演」是两个意思,要佛跟我们说清楚、说明白,还要佛做出样子来给我们看。果然不负众望,后面诸佛表演的五十三参,五十三参是做出样子来给我们看,让我们在这里面学习。第二段讲:
【大悲为身,大悲为门,大悲为首,以大悲法而为方便。充满虚空,遍周法界。】
『悲』是怜悯一切众生。这一切众生迷失了自性,这是佛经上常讲的「可怜悯者」,可怜在哪里?一切智慧、一切德能都是你自性本具的,你跟毗卢遮那佛、跟卢舍那佛、跟释迦如来没有两样,你本来是佛,为什么沦落到现在作众生?你迷失了自性,所以诸佛如来看到之后生怜悯心。这个怜悯叫同体大悲,所以佛无条件的帮助我们,只要我们具足接受帮助的条件,这一点非常重要。佛菩萨帮助我们,我们不接受,那就没有法子了。其实不接受还是帮助,问题在哪里?你这一生当中得不到利益;如果你接受,你这一生当中决定得利益,这是佛的慈悲平等。接受,帮助你;不接受,还帮助你;甚至於你反对他、你侮辱他、你陷害他,他还是平等的帮助你。这是世间人所做不到的,诸佛菩萨都能够圆满的做到,这个地方我们要细心去体会。
『大悲为身』。我们是什么身?如果这个话要算在我们身上来讲,我们是「妄想为身」,一天到晚胡思乱想,我们是「烦恼为身」,我们是「造业为身」,不是干这个吗?从这个地方去了解,我跟佛不同的地方在哪里,什么地方不一样,这不就搞清楚了吗?我们要想作佛,要跟佛一样,什么时候我们也是以「大悲为身」,所以一片慈悲,那就成佛了。『大悲为门』,「门」是门径,通达的意思。也就是说佛以什么能够通达世出世间一切法?大慈悲心,悲里头决定有慈。第三句讲『大悲为首』,佛门常说「慈悲为本,方便为门」,本就是首的意思。由此可知,学佛从哪里学起?从慈悲学起。慈悲就是爱心,无条件的爱护一切众生,不分族类、不分信仰,对一切众生平等的爱护、平等的照顾、平等的帮助,「大悲为首」。
我们才晓得,毗卢遮那佛能够和合虚空法界种种不同的族群,原来是以真诚的爱心融合。华藏世界如是,极乐世界阿弥陀佛也不例外,也是用清净平等的大慈悲心,融合十方世界来往生的这些人。他们来自不同的世界、不同的族类、不同的文化,种种不同到西方极乐世界,接受阿弥陀佛的教诲,逐渐都同了,都能融合,这了不起。『以大悲法而为方便』。我们看了这四句,这四句合起来讲,起心动念、言语造作、所作所为,点点滴滴都出自於真诚清净的爱心,所以他才能够融合种种不同的族群、不同的文化。
下面这是讲境界,『充满虚空,遍周法界』。这两句话,我把它换一句话来讲大家就好懂,「心包太虚,量周沙界」,这两句话跟这两句是一个意思。「心包太虚,量周沙界」,这是我们学佛应当要学习,我们能够以这种心态来学《华严》,哪有不入佛华严境界的道理?我们用这个境界来念佛,哪有不上品上生的道理?这种心态来念佛,给诸位说这叫理念。你得一心,不是事一心,是理一心不乱,这个境界无比的殊胜。请看第二大段,第三小段:
【入於师子频申三昧。法性寂然强名为定,寂而常照即名为慧。定慧均者名为平等。心智契合名一境性。非合非散,超情绝想,故云三昧。即用之体寂而造极,则差别万殊,无非法界。即体之用不为而周,故大小相参,缘起无尽。是曰频申自在之义也。】
这段文字很深,境界很广,只是解释一句话,这句话就是『入於师子频申三昧』。这是释迦牟尼佛的境界,「如来三昧分」,也就是释迦牟尼佛的享受;他的自在,他的享受。他这种享受,我们凡夫体会不到;不但想像不到,作梦也梦不到。世尊这种享受,就是我们每一个人原本有的享受,这么好的享受我们失掉了,现在在六道里受苦受难。外国人好多预言都讲,九九年是世界末日,这上挂著一九九九,吓死人!是不是真的世界末日?那要看大家怎么个作法,如果是断一切善,造一切恶,那世界末日就来了,绝对不是假的;如果我们反过来,断一切恶,修一切善,这末日有救,不是真的末日;总在一切众生的心行。所以佛法不能不细说,不能不学习,果然多数人都能够明因果,都能够辨邪正,断恶修善,我们的前途依旧是一片光明。这一段所讲如来果地上的享受,也就是大彻大悟、明心见性之后他的受用。虽然不是我们现前的境界,我们也得要能够体会得几分,对我们修学有帮助;至少使我们生起向往之心,我们希望也能得到。
「三昧」是梵语,也翻作定,也翻作正受。这个地方解释,『法性寂然强名为定』,实在讲,真的像老子所说,「道可道,非常道;名可名,非常名」。事实真相说不出的,不但说不出,想也想不出来,所以佛家用了四个字,不可思议。「思」是不能想,你决定想不到;「议」是议论、说,你决定说不出来。世尊有善巧方便,不可思议的,他也叫我们从思议里面得到一个影像,但是那个不是现场,你是得到一个影像,从影像里面你能够获得不少的知识,这是如来大方便力。「法性」,法是诸法,我们讲一切法,世间法、出世间法,虚空法界一切众生,这都叫法,一个字代表。性是什么?性是能生这一切法的,性是体;法是相,法是作用。如果我们用体、相、用三个字来说,法是相、是用,性是体,是法之体。
「法性寂然」。法性这两个字,到底说的是体、说的是相,还是说作用?给诸位说,统统包括在里头。在《华严经》的经题上,就是「大方广」三个字;大是讲的体,方是说的相,广是讲的用。用法性两个字来说,法就是方、广,性就是大,此地法性这两个字就是「大方广」。自性的体、相、作用,「寂然」,寂然是清净寂灭,这个给你讲的是真相。不但体是寂灭相,相、用也是寂灭相,这个没法子懂,真的不好懂。我们所看的相不是清净寂灭的,我们看到动物有生老病死,植物有生住异灭,矿物有成住坏空,这哪里是寂灭相?我这次从北京回来,在北京我很希望看一看师范大学,北京师范大学有一位刘老教授,刘乃和教授。这位老教授很有学问,也非常健谈,往年我跟他见过两次面,非常欢喜。今年到北京,我就很想到北师大去看看他。有人告诉我,他老人家去年过世了,我非常感慨,无常!前年,我跟他一起在一块见面的时候,身体很好,没有想到一年就走了。他也只有七十多岁,将近八十岁的样子,老教授、名教授。
「寂」怎么说法?体上我们可以能有一点体会,也能够相信;相怎么是寂?作用怎么是寂?这个难懂。但是给诸位说,相、用是寂、是真的,我们凡夫看不出来,大经里有细说。今天在此地不说,为什么?这一句话两个小时讲不完,这就不讲了,留到以后再说。告诉你这是真的,因此「强名为定」。说一个定,说这个名词,不得已勉强而说的,大家千万不要执著。执著名词术语,就变成了障碍,你就不能够悟入,你就不能够通达。佛为我们讲经说法,说了许许多多的名相,这是表达的工具,表达的方式,我们要从这里面体会它的意思,不可以执著。
马鸣菩萨教导我们,要用什么方法去听经?第一个「离言说相」,不要去分别执著言说;第二「离名字相」,不要执著所讲的名词术语,那都是假立的,假名安立;第三要「离心缘相」,心缘是你决定不能去思惟,你愈想就愈错,你听了之后懂就懂了,不懂就是不懂,想也不会懂,你不要以为我想想就懂,你把它想歪、想错了,愈想愈糟糕,不可以想。你只要能够离言说相、离名字相、离心缘相,你就真正能懂如来真实义。你讲经的时候,开经偈里面「愿解如来真实义」,如来真实义就是自性性德,你怎么可以去想?所以一切名相都是假设,勉强安立的。这叫做定。定、三昧、师子频申,都是勉强用的名词,不可以执著。
「寂而常照」,我们就叫它做「慧」。寂,心清净到极处,真心确实如此,从来没有断过。我们心里头妄念纷飞,这是怎么回事情?这不是真心,是妄心,妄想。妄想不是真心,妄想在动,给诸位说,真心不动。世尊在楞严会上,给我们说得很清楚、很明白,真心在哪里?没离开我们身体,没有离开六根。佛说,我们六根根性就是真心,在眼叫见性,在耳叫闻性,在身体叫觉性,在意叫知性,六根根性是真的,从来不动摇,它是寂静的,清净寂灭的。我们眼见色、耳闻声,我们都动,那是什么?识,眼识是动的,耳识是动摇的,六识在妄动。六根根性本来不动,现在也没有动,永远不动,它是体,它是性。不动的是真的,会动的是假的。
诸佛菩萨跟我们不一样,他用六根根性,所以叫佛菩萨。我们凡夫不知道用根性,用六识,所以叫凡夫。六识那就是妄想、分别、执著;如果是六根的根性,没有妄想、没有分别,也没有执著,是清净平等的,不一样地方就在此地。清净的性它常照,照就是明了;眼见外面的色相是照,一切明了,它不分别、它没有执著;耳闻性,听音声明了,也没有分别、也没有执著,这叫慧。这个慧就是我们讲的根本智,《般若经》上讲的「般若无知,无所不知」;无所不知是慧起作用,慧不起作用的时候无知。但是你不能说它没有慧,它清楚、它明了,它没有分别、没有执著,也没有妄想。常照,六根的根性常照法界。
『定慧均者名为平等』。这个地方我们能看到平等的定义,什么叫平等?定跟慧比例上均平叫平等,定多慧少不平等,慧多定少也不平等,一定要定慧等持,这个时候开悟了。修行人为什么不能开悟?就是定慧不平等,定多慧少人昏沈,慧多定少人心发慌,定不下来,这种现象我们在修学过程当中,都曾经遇到过。慧多定少叫掉举,定多慧少叫昏沈,昏沈、掉举是修行两大障碍。你们在念佛,诸位在此地,大家都修净宗法门的多,你们参加过佛七,佛七当中绕佛下来止静,你就会发现,有一种人在那里坐,坐不住,心里头七上八下,那就是慧多定少,这个现象;另外一种人,一坐下去就打瞌睡,那昏沈,定多慧少,这是很粗很粗的现象。所以功夫在哪里?功夫在那里调,调节要把定慧等持,你的功夫就得力了。在我们凡夫,小的得力叫轻安,身体非常舒服,身心安稳,很快乐,你会得这个境界,这是平等。这个境界浅深差别很大,如来果地上的平等,那不是我们能想像得到,我们也没有办法体会。
下面这一句,『心智契合名一境性』。「心」,实在讲是体,「智」是用,是心起用;体用是一不是二。所以民国初年欧阳竟无说,「佛法不是宗教,不是哲学」,就这个道理。哲学,心跟智不会契合,它是分开的,是两桩事情;心是能,智是所,它能所是分开的。佛家也讲能所,能所是一不是二,能即是所,所即是能;确实有能所两边,但是它是一个,它不是两个,所以说它不是哲学,它是真实智慧。心智契合叫一境性,「一境性」这个话不好懂,换个名词诸位就好懂,「一念自性」,这个大家就好懂。我们在《地藏经》上,给诸位详细说过,一境性就是一念自性。
下面说『非合非散』。合散是二法,有合有散。而事实的真相,什么事实真相?自性的体、相、作用,不能说它合,也不能说它散。你说它合,它有散的现象;你说它散,仔细观察它有合的现象。从哪里看?从尽虚空、遍法界一切现象上去观察,这个观察不容易。再从比喻上来观察,佛经用比喻用得很多。譬如,我们观一棵树,前天我参观北京的潭柘寺、戒台寺,两座古老的寺庙。这两个寺院有很著名的古树,银杏跟松树都是千年以上,这个树长得很奇怪,非常的美。我们从非合非散来观察它,你看到枝条、树叶的分布这是散,你仔细观察它是一体,它是一棵树。所以从整个来看,它非散;从枝条上来看,它非合。一棵树上你看到非散非合,你展开来看,尽虚空、遍法界也是这样的,非合非散。
『超情绝想』。「情」是什么?是我们的,用现在的话说是常识;「想」是我们的思惟、想像。超越了,我们常识达不到,我们思惟想像也达不到。『故云三昧』,这称之为三昧,三昧是正受。不像我们凡夫,我们凡夫天天在胡思乱想,愈想愈错,愈想愈离谱,怎么想都没有办法达到事实真相,不知道事实真相是这个样子的。「超情绝想,故云三昧」,到这个地方这是一个句子。这段没讲完,今天时间到了,我们就讲到此地。
诸位法师、诸位同学:请掀开讲义,最后的一行,第四:
【叹胜进德】
这是序分下的第三段,最后一小段。这是赞叹殊胜精进之德,也是我们应当要学习的。
【专求如来一切智智。专求二智,无余趣向。】
末后八个字,是解释前面这一句。菩萨一切时、一切处,即使在生活工作、平常应酬之中,也没有忘记他在求什么,他在修什么;他所求的是如来果地上圆满的智慧。经上所说的『如来』,就是说的我们自己真心本性。『如来一切智』,就是自性本具圆满的般若智慧。经上讲两个智,两个智,一个是根本智,一个是后得智;换句话说,一个是智慧的本体,一个是智慧的起用,佛法常讲有体、有用,所以说两个智。后面注解就讲得详细,『专求二智』,「二智」就是根本智跟后得智。『无余趣向』,其他的什么都不求,就是求这两种智慧。这个智慧要怎么求法?诸佛菩萨非常慈悲,在《华严经》上不但是教导我们,他做给我们看,让我们在这里面去体会,在其中来学习。但是我们总得要把它的纲领掌握到,这才容易理解,容易体会,容易契入,知道我们学习从哪里下手。
纲领,总不外戒定慧三学。从哪里下手?下手有最初方便,就是最初下手之处,这是持戒。持戒能帮助我们达到第一个目标,断恶修善,这是第一个目标。修定修慧,帮助我们从这个目标上向上提升。定,能帮助我们得清净心,能帮助我们开智慧,帮助我们转迷成悟,宗门常讲的明心见性,大彻大悟,这是第二个阶段;教下所说的大开圆解,都是在第二个阶段。我们的修学是以这个为目标。第三个阶段那就圆满了,转凡成圣。一切佛法,无论是哪个宗派,无不是以这三个目标,做为我们修学的趣向。凡圣从哪里分?从六道轮回分。如果你有定有慧,你具足戒定慧,但是你不能够脱离六道轮回,你是凡,你不是圣。必须超越六道,这才是圣人,你才算修学有了结果,超凡入圣。
就圣来说,圣有大圣、有小圣。什么叫小圣?超越六道,而不能超越十法界,这是小圣。我们讲的四圣法界:声闻、缘觉、菩萨、十法界里面的佛,要用天台家的讲法,藏教的佛、通教的佛,都是属於小圣。能够超越十法界,证得一真法界,这叫大圣,我们学佛最后的目标在此地。现在我们要问,我们也很用功,也很勤奋,也很努力,为什么达不到目标?这一点必须要清楚,要把我们的病根找出来。这个病根是什么?烦恼习气。烦恼习气里面,最严重的是起心动念有我,这就坏了。有我,你就是自私自利,你没有办法脱离名闻利养,你没有办法摆脱五欲六尘。你的戒定慧修得再好,说老实话,你开不了悟,你成不了圣,充其量你可以做到断恶修善,将来的果报是六道里面福报而已,在六道里享受福报。
因此我们要想真正得智慧,权实二智,真正要想证圣果,没有别的,第一个要把自私自利这个观念舍弃,要把为自己享受放下。世尊自己给我们做了榜样,一切菩萨、祖师大德,哪一个不是给我们做好样子?看看世尊当年在世,一生过的是什么样的生活?经上记载得很清楚,三衣一钵,日中一食,树下一宿,他过的是这个生活。这是说明物质生活,他降低到最低的水平,就是我们现在所讲的吃得饱、穿得暖,就够了。每天晚上,找一个大树底下,可以遮蔽风雨,足够了。其余,於世出世间一切法,一无所求。不但世间法统统放下,佛法也不执著,正是《金刚经》上所说的「法尚应舍,何况非法」。这个作法,他把烦恼舍尽,把忧虑舍尽,把妄想习气舍尽了,所以自性般若智慧现前。这是实智,真实智慧,自性本具的般若智慧。这个智慧起作用,就是权智,无所不知。这是他们所求的。
我们如果希望得到,非这样做不可,不能这样做,你就决定得不到。学佛是要真正向佛菩萨学习,学得跟佛菩萨一模一样,那才算是你学成了。学得不像,诸佛菩萨殊胜的功德利益,你是可望而不可及。世尊如是,世尊的学生亦复如是,代代相传,传到最近。禅宗里面的虚云和尚,你们仔细看看他老人家一生的行谊,我们净土宗的印光法师,这是近代出家修学的好榜样。现代人精神、体力、心地,已经是远远的比不上古人,所以在生活方面,衣食住行比古大德要增加不少的累赘。我们今天生活,三衣决定不够用,冬天没有办法御寒;一天吃一餐,决定不能使色身得到充分的养分,这是证明我们的体力比不上古人,古人一天一餐就够了。夜晚,我们必须住在房子里面,露天树下一宿,我们禁不起风寒。这些事实真相,我们都要细心体会,这就说明我们的业障习气比古人重得太多了。
可是总要想到,要把生活水平降到最低的限度。这个最低限度,个人标准不相同,所以最低限度没有一定的标准,而是你自己去思惟,你自己去分配;务必要把自己的贪瞋痴慢,分别执著要放下、要舍弃。我们也效法华严会上的菩萨,专求二智,其余什么都不求。如果不能,实在做不到,那只有一个办法,世尊教给我们的专念弥陀,求生净土。这个法门叫带业往生,能成就,而且成就的人很多,我们能够信得过。可是带业往生,诸位要记住,只带旧业,不带新业。旧业是过去造的,你在修学这个法门以前造的,那是旧业。现在造的是新业,现在造的你没有办法带,你只能带过去造的。由此可知,现在不能造业,可是我们也很想不造业,身不由主,偏偏还在造业,这个样子能往生吗?说老实话,这个不可靠,往生没有把握。真正自己有把握的人,是什么人?不再造业了,这个人就有把握往生。
实在说,能够坚定信愿,一心念佛,身心世界一切放下,这个人就是大智慧人,这个人就不是凡人,他这一生决定成就。可是这样的人,在世间也不多,这正是古人所谓的「唯上智与下愚不疑」。世出世间法真正能成大功、立大业,多半还就是这两种人。一种是绝顶聪明人,一接触他就觉悟,他就明了。一种是愚人,他不懂道理,他也不希求去了解,他很听话,善知识怎样教他,他就依教奉行;他的成就靠什么?就靠这四个字,依教奉行,他真干!教他念佛不要夹杂、不要怀疑、不要间断,他真正做到。这些人成就了,究竟怎么成就的?我们多想想、多看看,向他学习。
华严会上学这些菩萨,有些地方我们能学得到,有些地方确实是学不到的。但是虽然学不到,愿学的心不能没有,这正是所谓的「心有余而力不足」,这种状况之下,一定是心向往之,我们要生惭愧心,要认真努力精进不懈。要认识清楚,佛教是智慧的教育,佛学是智慧的教学,学佛就是求智慧。千万不能误会,学佛不是学求升官发财,绝对不是求多福多寿,不是的,一定求圆满的智慧。智慧现前了,你就得大自在!佛家常讲「佛氏门中,有求必应」,这个话是真话,不是假话。求什么得什么,凭什么?凭究竟圆满的智慧。由此可知,智慧开了,才有求必应;智慧没有开,有求是未必有应。这样我们才知道,戒定慧三学之可贵。戒是手段,定还是手段,慧才是目标,希望诸位同修,要多多的去体会,要正确的认识。我们这一生,正是佛经上所说的「人身难得,佛法难闻」,尤其遇到佛门里面无比殊胜的法门,《大方广佛华严经》,不容易;遇到了,我们就决定不空过。佛教给我们「受持读诵,为人演说」,果然能依教修行,必定能成就。成就高下,成就的浅深,在乎我们自己悟入境界的不相同。到这个地方,我们将序分告一个段落了。
请看讲义,「善财童子参学报告(五)本会一」,第一部分。我们看讲义,这个部分一共分五个大段,第一个大段是「大众念请分」。这里面有经文,也有清凉的注疏,我们看第一个小段:
【时诸菩萨,及大声闻,世间诸王,并其眷属,咸作是念。如来境界,如来智行,如来三昧,如来所住,如来最胜…。】
下面省略了。
【一切世间诸天及人,无能通达,无能遍知。】
这一段我略说一说。这个时候参加法会的这些菩萨们,除菩萨之外,还有『大声闻』,声闻何以加个「大」?是回小向大的声闻,我们称他为大乘的阿罗汉,已成为大圣。还有『世间诸王』,这是讲世主,世间的王侯,大的国王、小的国王。我们知道世尊当年在世,那个时候没有一个大一统的国家,多半都是部落。中国也是如此,中国在那个时代,夏、商、周一直到春秋战国,都没有统一的局面出现。所以我们在古书里面看到,大国方圆百里,疆域有一百里这么大的范围叫大国;小国三、五十里的都很多,像现在的一个乡村、一个乡镇;那个地区的领导就称王、称侯。当年印度也是这种情形,所以跟随释迦牟尼佛求学的这一些诸王就很多,还有他们随从的眷属。这个地方讲的『眷属』,不一定是指他家里面的亲眷,不是的,他的部属,他底下的大臣,都是这个国王的眷属。大家心里面都有这么一个想法,没说出来,都有这个想法。
『如来境界』,此地「如来」都是称释迦牟尼佛,或者是称毗卢遮那佛,毗卢遮那佛跟释迦牟尼佛是一个人。诸位要晓得,《华严经》上讲的三身,毗卢遮那是法身,卢舍那是报身,释迦牟尼佛是应身,一即是三,三即是一,如来境界不可思议,我们凡夫不知道。如果要讲法身佛,那就是讲我们的自性,我们人人都有分。我们自己的真心,我们自己的自性,境界不可思议。诸位想想,这个说法对我们自己来讲是何等的亲切,这是实在的。《华严经》上字字句句都是讲我们自己本人,决定没有离开自己,自性本具的智慧,本具的德行,自性本具的三昧。三昧是梵语,翻成中国意思是受用、享受;三昧叫正受,自性里面正常的享受。在净土经里面讲的「念佛三昧」,在《大佛顶经》上所讲的「首楞严三昧」,名称不一样,其实是一桩事情。『如来所住』,你能知道吗?真心、自性所住的是虚空法界,这是如来所住。毗卢遮那,这名号是梵语,它是意思是「遍一切处」;要用现在的话来说,遍一切时、遍一切处,这就是如来所住。『如来最胜』,「胜」是殊胜,这里面包括得太多了,无量无边,点点滴滴都是无比的殊胜。为什么?称性,点点滴滴无一不是性德圆满的流露,所以这是真正殊胜。
像这些『一切世间诸天及人』。此地讲的「一切世间」,是讲三种世间:有情世间、器世间、智正觉世间。这里面「诸天及人」,说诸天,包括欲界、色界、无色界天;说人,包括六道里面其他的五道:人、修罗、饿鬼、畜生、地狱,统统包括在其中。『无能通达,无能遍知』,天上、人间智慧再高的人,他也没有办法通达这些道理,也没有办法遍知这些事相。这个话说的都是真实,他们心里头想的没想错。下面说:
【唯除诸佛加被之力】
我们凡夫,我们今天读经,我们能够思惟,能够体会到佛在经上所讲的一点义趣,是我们自己有能力通达、有能力遍知吗?不可能。但是我们今天也能有稍许的通达,也能有一点点智慧,这是佛力加持我们,这要知道。所以菩萨以下,不求诸佛如来加持,对於如来果地上的境界、智行、三昧,那是决定没有法子体会,也决定说不出来。要怎样才能得到佛力加持?自己的心行一定要跟佛相应。佛心真诚,佛心清净,佛心平等,佛心觉悟,佛心慈悲,我们有没有具备这些条件?如果不具足这个条件,你就得不到佛力加持。佛的行为,我们这边所写的「看破、放下、自在、随缘、念佛」,佛的行为。我的心跟佛心相应,我们的行跟佛的行相应,就得佛力加持。下面说:
【及自宿世善根之力】
这里句句话都重要。第一个我们心行像佛,就得佛力加持。其次,我们自己宿世,生生世世所修的善根福德,我们自己深信不怀疑,这是你自己所具足的。下面这是你的增上缘,善根、福德、因缘。
【亲近善友力】
这是外缘上最重要的一个助缘。你亲近善知识,我们一般人讲,你遇到一位好老师;好老师是善友,好老师是善知识,你遇到了,他帮助你,他教导你,你能够专心一意向他学习。
【深净信解力】
这就是你宿世的善根,以及佛力的加持。『信解』,不是浅的信解,深深的信解,清净的信解。『深净』两个字意思很深很广;「深」是深入,「净」是清净。什么叫清净?里面没有一丝毫的染污。什么是染污?烦恼是染污,疑惑是染污,夹杂是染污,你要把这些东西淘汰得干干净净,成就你自己净信、净解,这才有力量。这一句就是我们讲的转迷成悟,你真的是大开圆解,大彻大悟了。诸位要知道,大彻大悟关键在「深」、在「净」,你没有这两个字,你就不能悟入,你的信解都达不到,都不能够产生力量。三十七道品里面讲的五根、五力,你的信,不错了,信有根了,解也有根了,但是还没有力量,必须更进一步。如果你只能做到一个「深」字,你的信解有根没力;如果你做到「净」字,你的信解就有力量,那才管用。再有:
【广大志乐力】
『志』是上求佛道,下化众生,乐此不疲。你在菩萨位子上,绝对不会退堕到二乘。三不退里面,你得到两个:位不退、行不退。
【趣向菩提清净心力】
你再有这个力成就,那就恭喜你,你三不退都得到了,这是念不退;大乘教里面讲的三不退,你统统具足了。你的心只有一个方向、一个目标,趣向菩提,无上大菩提,无上正等正觉。你这种清净心有力量,到这个地方,圆满具足了三不退。
【求一切智广大行愿力】
这一句是总结,求如来果地上究竟圆满的智慧。有智,行愿才广大,行愿才有大力量。末后说:
【具此内因外缘】
『内因外缘』,重要!
【深信大欲】
『大欲』是成佛度生,这是如来果地上的欲望。我们凡夫的欲望,贪图名闻利养,贪图财色名食睡的享受,这个欲望小,这个欲望有害。佛的大欲,度虚空法界一切众生,成就自己无上菩提,无上正等正觉,这才叫「大欲」。
【胜愿广行】
『胜愿』,浅而言之是四弘誓愿。『广行』是菩萨六度万行。
【不拣凡圣,必得佛加,则能通达悟入。】
说得多好。我们要想得到,十方三世一切诸佛如来的加持,你要懂这个道理;这段所讲的「内因外缘」统统具足了。外缘难!善知识,所谓是可遇不可求,到哪里去找?可是给诸位说也不难,只要你内因具足,外缘自然就成熟,为什么?诸佛菩萨会来帮助你;如果没有内因,纵然遇到外缘,也不能成就。这个我们在历史上看得多,现实生活环境里面,我们也见到很多。一个好老师,他教很多学生,不是教一个人,为什么学生当中,有的有成就、有的没有成就?没有成就的没有内因,外缘具足了,没有内因;有成就的,他有内因。所以我们不怕遇不到善知识,怕的是我们自己内因不具足,这比什么都重要。清凉说得好,『不拣凡圣』,纵然是凡夫,也必定得佛加持,对於宇宙人生的真相,你就能够通达悟入。
这段话菩萨为我们说出来,而事实是与会那些菩萨、声闻、世主,他们心里面所想的。普贤菩萨慈悲为我们说出来,教导我们如何解决这个问题,如何满足我们自己的愿望。我们几时能够明白,如来境界,如来智行,如来三昧,如来所住,如来最胜?只要你依这个理论方法去修学。你是声闻也好,你是菩萨也好,像我们现前这个凡夫,凡夫的身分也行,只要具足内因外缘,都会得佛加持。得佛加持,就能够悟入通达,这个话是真的,不是假的。清凉在注解里面告诉我们,这经上的与会大众是法身大士,但是大心凡夫也有分。我们是凡夫,只要发广大心,我们就有分。请看第一大段的第二个小段:
【唯愿世尊以方便力,随顺我等及诸众生。种种心量、种种信解、种种智慧、种种言辞、种种名字、种种证得、种种地位、种种根清净、种种意方便、种种心境界、种种依止如来功德。随能听受诸所说法。惟垂大悲,普为开演。】
这一段里面我们要细心去观察,为什么?这给我们说出宇宙人生的真相,真相非常复杂,不是单一的,所以世尊要以真实智慧,善巧方便,要随顺众生。普贤行愿里面,有「恒顺众生,随喜功德」两门,如果没有这两门,佛就不能普度众生。诸佛菩萨,要用现代的话来说,他们在社会上是什么样的地位,扮演的是什么样的角色,我们要认识清楚。社会的真相,无量无边的众生心量不相同。我们今天同是人,每个人心量不一样,人的心量跟畜生的心量不相同,跟天人的心量不相同,跟饿鬼的心量也不相同,『种种心量』,佛都能随顺,这了不起。
『种种信解』,这范围更大了。以我们现实社会而论,这个世间有许许多多的宗教,这许多人民他信仰的宗教不一样,他对於宇宙人生的想法看法不一样,那是解。对於宇宙人生的想法看法不相同,『智慧』高下浅深不一样。『种种言辞』,言语不相同,我们中国的语言跟外国的语言不相同,外国日本的语言跟美国的不相同,美国的语言跟德国不相同。甚至於我们自己一个国家,这个省的语言跟那个省的语言也不相同;北方人到了香港,听不懂广东话,就像到外国一样,还得找翻译,语言不相同。『名字』不相同,名字是名词术语,各个地方不一样。『证得』不相同,这是讲修道的人,修行证果的人不相同。念佛的人往生西方极乐世界;修学四谛、十二因缘,他们证得是三界以外的偏真涅盘,我们讲四圣法界;基督徒所证得的是他们的天堂;造作恶业所证得的是饿鬼、地狱,不一样。
底下讲『种种地位』,这就更明显了,他的身分、地位不一样,各个族群都不相同。『种种根清净』,「根」是广义的,并不单指我们六根,六根当然也包括在其中,世出世间法一切法的根源有染净不相同。『种种意方便』,「意」是意愿、意念,也不相同。『种种心境界』,如来的境界就不是凡夫境界,凡夫境界里面欲界凡夫就不是色界凡夫的境界,这从大的说;从细小的方面说,说实实在在的,每个人心境界都不一样。能不能找到有两个人心境界完全相同?有,只有一种人,佛;佛佛道同,成了佛,他那个心境界完全相同。等觉菩萨跟等觉菩萨都不完全相同,只能说大同当中有小异;我们凡夫人心境界,可以说小同有大异。底下一句说,『种种依止如来功德』。特别是六道凡夫,实际上十法界的众生,包括一真法界的四十一位法身大士,都要「依止如来功德」;不依靠如来的功德,我们世出世间法都很难成就。
这一段要用现代的话来说,就是多元文化。我们看到了这么复杂的族群,这么复杂的信解,他们这些人在毗卢遮那会上,都能够和睦相处,都能够做到没有误会、没有隔阂,互相尊重,互相敬爱,互相赞叹,互助合作,和睦相处,他们究竟用什么方法达到?我们这个地球很小,比起华藏世界那真叫小巫见大巫;人家是虚空法界,我们在太虚空当中是个弹丸的小球。可是这个小地球上住的众生,也是像此地所说的种种心量、种种信解、种种智慧、种种言辞,一直到种种心境界,可惜就是没有依止如来功德,他没有这一句。我们在这个地方发现,他为什么能和平共处?他们能够「依止如来功德」。
何谓依止如来功德?接受佛陀的教育,接受佛陀的教化,所以他们摆平。不同的族群,不同的族类,不同的世界,不同的文化,不同的宗教信仰,都能够达到和睦相处,共存共荣。这一点是我们现前许许多多国家地区的领导人,梦寐以求的,哪里晓得这个方法在《华严经》里面。我们要细心去体会,要认真的去学习,要把它落实,要发扬光大。不但我们自己修学会有殊胜圆满的成就,对於现在社会,对於一切众生,我们会给他真实的利益,就像《无量寿经》上所说,「惠以真实之利」;真实之利就是社会安定,世界和平。唯有安定,才有繁荣,才有兴旺,一切众生才能过著幸福美满的生活,这一定要靠「大方广佛华严」的落实。成就上面内因外缘,所以才能『随能听受诸所说法』,这是内因外缘具足,有能力接受佛的教化。下面才提出请求,『惟垂大悲,普为开演』,「开演」就是《四十华严》这一部经。我们看第二大段,「如来三昧分」。第一个小段:
【尔时世尊,知诸菩萨,一切大众,心之所念。】
前面这一大段所说的,他们没说出来,佛知道。一切众生起心动念,佛都晓得;佛为什么知道?这个道理很深,大经上讲得很透彻、讲得很明白。我们跟诸佛如来同一个心性,一念自性,哪有不知道的道理?我们今天是别人起心动念,我们不知道,我们本来应该知道,现在为什么不知道?我们是被烦恼、分别、执著,把我们自己本有的功能破坏掉了,这叫所知障;障碍住了,使我们没有办法知道。如果我们恢复清净心,放下妄想分别执著,我们这个能力就恢复了;诸佛菩萨起心动念我们知道,一切众生起心动念我们也知道。这是本能,不是从外面来的,是自己本来具足,所以佛知道。
我们看第二段,这是大家希求的,希望佛大慈大悲为我们开示、为我们表演。「开演」是两个意思,要佛跟我们说清楚、说明白,还要佛做出样子来给我们看。果然不负众望,后面诸佛表演的五十三参,五十三参是做出样子来给我们看,让我们在这里面学习。第二段讲:
【大悲为身,大悲为门,大悲为首,以大悲法而为方便。充满虚空,遍周法界。】
『悲』是怜悯一切众生。这一切众生迷失了自性,这是佛经上常讲的「可怜悯者」,可怜在哪里?一切智慧、一切德能都是你自性本具的,你跟毗卢遮那佛、跟卢舍那佛、跟释迦如来没有两样,你本来是佛,为什么沦落到现在作众生?你迷失了自性,所以诸佛如来看到之后生怜悯心。这个怜悯叫同体大悲,所以佛无条件的帮助我们,只要我们具足接受帮助的条件,这一点非常重要。佛菩萨帮助我们,我们不接受,那就没有法子了。其实不接受还是帮助,问题在哪里?你这一生当中得不到利益;如果你接受,你这一生当中决定得利益,这是佛的慈悲平等。接受,帮助你;不接受,还帮助你;甚至於你反对他、你侮辱他、你陷害他,他还是平等的帮助你。这是世间人所做不到的,诸佛菩萨都能够圆满的做到,这个地方我们要细心去体会。
『大悲为身』。我们是什么身?如果这个话要算在我们身上来讲,我们是「妄想为身」,一天到晚胡思乱想,我们是「烦恼为身」,我们是「造业为身」,不是干这个吗?从这个地方去了解,我跟佛不同的地方在哪里,什么地方不一样,这不就搞清楚了吗?我们要想作佛,要跟佛一样,什么时候我们也是以「大悲为身」,所以一片慈悲,那就成佛了。『大悲为门』,「门」是门径,通达的意思。也就是说佛以什么能够通达世出世间一切法?大慈悲心,悲里头决定有慈。第三句讲『大悲为首』,佛门常说「慈悲为本,方便为门」,本就是首的意思。由此可知,学佛从哪里学起?从慈悲学起。慈悲就是爱心,无条件的爱护一切众生,不分族类、不分信仰,对一切众生平等的爱护、平等的照顾、平等的帮助,「大悲为首」。
我们才晓得,毗卢遮那佛能够和合虚空法界种种不同的族群,原来是以真诚的爱心融合。华藏世界如是,极乐世界阿弥陀佛也不例外,也是用清净平等的大慈悲心,融合十方世界来往生的这些人。他们来自不同的世界、不同的族类、不同的文化,种种不同到西方极乐世界,接受阿弥陀佛的教诲,逐渐都同了,都能融合,这了不起。『以大悲法而为方便』。我们看了这四句,这四句合起来讲,起心动念、言语造作、所作所为,点点滴滴都出自於真诚清净的爱心,所以他才能够融合种种不同的族群、不同的文化。
下面这是讲境界,『充满虚空,遍周法界』。这两句话,我把它换一句话来讲大家就好懂,「心包太虚,量周沙界」,这两句话跟这两句是一个意思。「心包太虚,量周沙界」,这是我们学佛应当要学习,我们能够以这种心态来学《华严》,哪有不入佛华严境界的道理?我们用这个境界来念佛,哪有不上品上生的道理?这种心态来念佛,给诸位说这叫理念。你得一心,不是事一心,是理一心不乱,这个境界无比的殊胜。请看第二大段,第三小段:
【入於师子频申三昧。法性寂然强名为定,寂而常照即名为慧。定慧均者名为平等。心智契合名一境性。非合非散,超情绝想,故云三昧。即用之体寂而造极,则差别万殊,无非法界。即体之用不为而周,故大小相参,缘起无尽。是曰频申自在之义也。】
这段文字很深,境界很广,只是解释一句话,这句话就是『入於师子频申三昧』。这是释迦牟尼佛的境界,「如来三昧分」,也就是释迦牟尼佛的享受;他的自在,他的享受。他这种享受,我们凡夫体会不到;不但想像不到,作梦也梦不到。世尊这种享受,就是我们每一个人原本有的享受,这么好的享受我们失掉了,现在在六道里受苦受难。外国人好多预言都讲,九九年是世界末日,这上挂著一九九九,吓死人!是不是真的世界末日?那要看大家怎么个作法,如果是断一切善,造一切恶,那世界末日就来了,绝对不是假的;如果我们反过来,断一切恶,修一切善,这末日有救,不是真的末日;总在一切众生的心行。所以佛法不能不细说,不能不学习,果然多数人都能够明因果,都能够辨邪正,断恶修善,我们的前途依旧是一片光明。这一段所讲如来果地上的享受,也就是大彻大悟、明心见性之后他的受用。虽然不是我们现前的境界,我们也得要能够体会得几分,对我们修学有帮助;至少使我们生起向往之心,我们希望也能得到。
「三昧」是梵语,也翻作定,也翻作正受。这个地方解释,『法性寂然强名为定』,实在讲,真的像老子所说,「道可道,非常道;名可名,非常名」。事实真相说不出的,不但说不出,想也想不出来,所以佛家用了四个字,不可思议。「思」是不能想,你决定想不到;「议」是议论、说,你决定说不出来。世尊有善巧方便,不可思议的,他也叫我们从思议里面得到一个影像,但是那个不是现场,你是得到一个影像,从影像里面你能够获得不少的知识,这是如来大方便力。「法性」,法是诸法,我们讲一切法,世间法、出世间法,虚空法界一切众生,这都叫法,一个字代表。性是什么?性是能生这一切法的,性是体;法是相,法是作用。如果我们用体、相、用三个字来说,法是相、是用,性是体,是法之体。
「法性寂然」。法性这两个字,到底说的是体、说的是相,还是说作用?给诸位说,统统包括在里头。在《华严经》的经题上,就是「大方广」三个字;大是讲的体,方是说的相,广是讲的用。用法性两个字来说,法就是方、广,性就是大,此地法性这两个字就是「大方广」。自性的体、相、作用,「寂然」,寂然是清净寂灭,这个给你讲的是真相。不但体是寂灭相,相、用也是寂灭相,这个没法子懂,真的不好懂。我们所看的相不是清净寂灭的,我们看到动物有生老病死,植物有生住异灭,矿物有成住坏空,这哪里是寂灭相?我这次从北京回来,在北京我很希望看一看师范大学,北京师范大学有一位刘老教授,刘乃和教授。这位老教授很有学问,也非常健谈,往年我跟他见过两次面,非常欢喜。今年到北京,我就很想到北师大去看看他。有人告诉我,他老人家去年过世了,我非常感慨,无常!前年,我跟他一起在一块见面的时候,身体很好,没有想到一年就走了。他也只有七十多岁,将近八十岁的样子,老教授、名教授。
「寂」怎么说法?体上我们可以能有一点体会,也能够相信;相怎么是寂?作用怎么是寂?这个难懂。但是给诸位说,相、用是寂、是真的,我们凡夫看不出来,大经里有细说。今天在此地不说,为什么?这一句话两个小时讲不完,这就不讲了,留到以后再说。告诉你这是真的,因此「强名为定」。说一个定,说这个名词,不得已勉强而说的,大家千万不要执著。执著名词术语,就变成了障碍,你就不能够悟入,你就不能够通达。佛为我们讲经说法,说了许许多多的名相,这是表达的工具,表达的方式,我们要从这里面体会它的意思,不可以执著。
马鸣菩萨教导我们,要用什么方法去听经?第一个「离言说相」,不要去分别执著言说;第二「离名字相」,不要执著所讲的名词术语,那都是假立的,假名安立;第三要「离心缘相」,心缘是你决定不能去思惟,你愈想就愈错,你听了之后懂就懂了,不懂就是不懂,想也不会懂,你不要以为我想想就懂,你把它想歪、想错了,愈想愈糟糕,不可以想。你只要能够离言说相、离名字相、离心缘相,你就真正能懂如来真实义。你讲经的时候,开经偈里面「愿解如来真实义」,如来真实义就是自性性德,你怎么可以去想?所以一切名相都是假设,勉强安立的。这叫做定。定、三昧、师子频申,都是勉强用的名词,不可以执著。
「寂而常照」,我们就叫它做「慧」。寂,心清净到极处,真心确实如此,从来没有断过。我们心里头妄念纷飞,这是怎么回事情?这不是真心,是妄心,妄想。妄想不是真心,妄想在动,给诸位说,真心不动。世尊在楞严会上,给我们说得很清楚、很明白,真心在哪里?没离开我们身体,没有离开六根。佛说,我们六根根性就是真心,在眼叫见性,在耳叫闻性,在身体叫觉性,在意叫知性,六根根性是真的,从来不动摇,它是寂静的,清净寂灭的。我们眼见色、耳闻声,我们都动,那是什么?识,眼识是动的,耳识是动摇的,六识在妄动。六根根性本来不动,现在也没有动,永远不动,它是体,它是性。不动的是真的,会动的是假的。
诸佛菩萨跟我们不一样,他用六根根性,所以叫佛菩萨。我们凡夫不知道用根性,用六识,所以叫凡夫。六识那就是妄想、分别、执著;如果是六根的根性,没有妄想、没有分别,也没有执著,是清净平等的,不一样地方就在此地。清净的性它常照,照就是明了;眼见外面的色相是照,一切明了,它不分别、它没有执著;耳闻性,听音声明了,也没有分别、也没有执著,这叫慧。这个慧就是我们讲的根本智,《般若经》上讲的「般若无知,无所不知」;无所不知是慧起作用,慧不起作用的时候无知。但是你不能说它没有慧,它清楚、它明了,它没有分别、没有执著,也没有妄想。常照,六根的根性常照法界。
『定慧均者名为平等』。这个地方我们能看到平等的定义,什么叫平等?定跟慧比例上均平叫平等,定多慧少不平等,慧多定少也不平等,一定要定慧等持,这个时候开悟了。修行人为什么不能开悟?就是定慧不平等,定多慧少人昏沈,慧多定少人心发慌,定不下来,这种现象我们在修学过程当中,都曾经遇到过。慧多定少叫掉举,定多慧少叫昏沈,昏沈、掉举是修行两大障碍。你们在念佛,诸位在此地,大家都修净宗法门的多,你们参加过佛七,佛七当中绕佛下来止静,你就会发现,有一种人在那里坐,坐不住,心里头七上八下,那就是慧多定少,这个现象;另外一种人,一坐下去就打瞌睡,那昏沈,定多慧少,这是很粗很粗的现象。所以功夫在哪里?功夫在那里调,调节要把定慧等持,你的功夫就得力了。在我们凡夫,小的得力叫轻安,身体非常舒服,身心安稳,很快乐,你会得这个境界,这是平等。这个境界浅深差别很大,如来果地上的平等,那不是我们能想像得到,我们也没有办法体会。
下面这一句,『心智契合名一境性』。「心」,实在讲是体,「智」是用,是心起用;体用是一不是二。所以民国初年欧阳竟无说,「佛法不是宗教,不是哲学」,就这个道理。哲学,心跟智不会契合,它是分开的,是两桩事情;心是能,智是所,它能所是分开的。佛家也讲能所,能所是一不是二,能即是所,所即是能;确实有能所两边,但是它是一个,它不是两个,所以说它不是哲学,它是真实智慧。心智契合叫一境性,「一境性」这个话不好懂,换个名词诸位就好懂,「一念自性」,这个大家就好懂。我们在《地藏经》上,给诸位详细说过,一境性就是一念自性。
下面说『非合非散』。合散是二法,有合有散。而事实的真相,什么事实真相?自性的体、相、作用,不能说它合,也不能说它散。你说它合,它有散的现象;你说它散,仔细观察它有合的现象。从哪里看?从尽虚空、遍法界一切现象上去观察,这个观察不容易。再从比喻上来观察,佛经用比喻用得很多。譬如,我们观一棵树,前天我参观北京的潭柘寺、戒台寺,两座古老的寺庙。这两个寺院有很著名的古树,银杏跟松树都是千年以上,这个树长得很奇怪,非常的美。我们从非合非散来观察它,你看到枝条、树叶的分布这是散,你仔细观察它是一体,它是一棵树。所以从整个来看,它非散;从枝条上来看,它非合。一棵树上你看到非散非合,你展开来看,尽虚空、遍法界也是这样的,非合非散。
『超情绝想』。「情」是什么?是我们的,用现在的话说是常识;「想」是我们的思惟、想像。超越了,我们常识达不到,我们思惟想像也达不到。『故云三昧』,这称之为三昧,三昧是正受。不像我们凡夫,我们凡夫天天在胡思乱想,愈想愈错,愈想愈离谱,怎么想都没有办法达到事实真相,不知道事实真相是这个样子的。「超情绝想,故云三昧」,到这个地方这是一个句子。这段没讲完,今天时间到了,我们就讲到此地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