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首页 - 大方广佛华严经 - (第二0七四卷)
大方广佛华严经  (第二0七四卷)  2009/11/27  台湾高雄  档名:12-017-2074

  诸位法师,诸位同学,请坐。请看《大方广佛华严经.十住品第十五》,本分第三段「别陈其名」。今天我们接著看清凉大师的开示,我们从「依仁王、起信」这个地方看起,依仁王、起信,就是《仁王护国般若波罗蜜经》、《大乘起信论》经论里面所讲的;「即十千劫来,修信行满,入位不退,创起大心,发心即住,名发心住」。前面我们学到此地。今天我们接著看下面,「三种发心中,即信成就发心也」。这段是解释发心住,十住菩萨这是初住,三种发心经论当中有很多种讲法,时间要够的话,也应该要介绍一下,这是属於佛学常识。它下面讲「即信成就发心」,这个说法是《大乘起信论》里面的,《起信论》里面说三种发心,第一种,「一、信成就发心。谓十信行满,信心成就,入十住位中,初发心住,故名信成就发心。」首先把信成就发心说出来,十信心满前面跟诸位报告过,十信菩萨所修的就是十种信心,第一种就叫信心,第二种是念心,第三种是精进心,第四种慧心,第五是定心,第六是不退心,第七是护法心,第八是回向心,第九是戒心、第十是愿心。前面跟诸位都报告过,这十种信心如果修成功就超越十法界,十种信心没有修行圆满依然在十法界。由此可知,这十种信心重要。

  十信行满,就是我们一般人讲的大彻大悟、明心见性、见性成佛,就是这个境界,这个境界超越十法界,真成佛了。他住到哪里?这个地方讲的是初住,他真有住处。从心上讲,他住在大菩提心上,就是前面我们所学习到的直心、深心、大悲心。在最近这些年来,应该有十年、二十年的样子,深心不好懂,深心又非常重要。我在美国有很多同学来问我,希望我能用浅一点的言语把菩提心讲清楚,我想了很久,忽然想到《无量寿经》的经题上就讲了三心,清净心、平等心、觉心,这个三心实际上就是深心。直心,经上讲至诚心,真诚到极处就是至诚,这是菩提心的体,也是我们真心,每个人都有!我们真心的体是真诚,真就不是假的,诚决定没有虚伪,这是真诚。真诚心的自受用,深心是自受用,就是清净、平等、觉悟;真诚心的他受用,我们对待别人就是大慈大悲。所以我就用这五句十个字,真诚、清净、平等、正觉、慈悲,跟大家介绍菩提心,这就是菩提心。如果你的心起心动念都跟这十个字相应,你就住在菩提心上,菩提心就变成你自己的心,这就是初住菩萨,这就是初发心菩萨,这个说法大家好懂多了。这叫信成就发心,因为十信菩萨修学圆满了。

  十信位的菩萨从初信到六信都还在六道里头,没有出六道轮回;七信出了六道,七信他所放下的烦恼相当於阿罗汉,见思烦恼他统统断了,《华严经》上讲放下执著,於世出世间一切法不再执著。由此可知,执著就是见思烦恼,放下执著,见思烦恼就断了,你在信位菩萨里面是第七信的菩萨。那我们就晓得,这是《华严经》上说的,七信等於阿罗汉,八信就是辟支佛,九信就是十法界里面的菩萨,十信就是佛,十法界里面的佛,佛还在修,他要圆满,他才能够入初住。所以《起信论》上讲得很清楚,十信行满,信心成就。我们现在这个信心有没有?如果这个信心有的话,恭喜你,你不是凡夫,你已经是圣人,为什么?你有信心,这是初信位的菩萨,《华严经》的初信,他断的烦恼跟小乘初果相等,小乘初果须陀洹,证得须陀洹果,《华严经》上真的有信心,这一条你做到了,你在六道里面证得一个不退,叫位不退,你永远不会堕三恶道。你在天上人间慢慢修,修到不退心,第六不退心;不退心修满,修到护法心,你就超越六道轮回,护法心是阿罗汉。小乘护自己,成就了;大乘,护自己也护别人,这是大乘殊胜之处,这是大乘超过小乘的地方。大乘推己及人,小乘是先成就自己。

  怎么知道我们信心没有得到?如果得到信心,就是《华严》初信菩萨,初信菩萨我们一看,他断的烦恼我们没断,这就是我们连这个信心都没有。他断什么烦恼?三界八十八品见惑断了。八十八品见惑,佛菩萨为教学方便起见,把它归纳五类,归纳为五种,好讲。第一个身见,这是五种错误见解,你看我们还是把身当作自己,身见没破,你没入初信,你没有信心。你要真正相信佛,头一个要知道,千经万论我们听得也耳熟了,身不是我。身是什么?身是我所,像衣服一样,衣服不是我,衣服是我所有的,身体不是我,是我所有的。你要懂得是我所有的,容易放下了,你看别人没有衣服穿,向我们要一件,脱了马上就可以给他,很大方、很自在。你什么时候舍弃身体就像换一件衣服那么自在,你身见就破了。身不是我,什么是我?菩提心是我,菩提心是真心。灵性是我,那个性是什么?那个性是法性。法性真灵,灵明极了!你看看一念妄动,法性它什么都没有,它不是物质也不是精神;一念妄动,它就现物质的世界,十法界依正庄严,这是物质,无量无边诸佛刹土依正庄严它就现了,现依报。依报里面就有正报,依正不能分家,佛在经上常常说,依报随著正报转,正报是什么?正报是我,那就是真正的我,不是这个身,真正的我。到法身菩萨,我们念的十住,初住菩萨,初住菩萨就证得法身,那是自己,真正的我找到了。

  证得法身有四种净德现前,「常」,常是永恒不变;「乐」,乐就是永远没有苦受,六道里头有苦,三苦、八苦,四圣法界里头也有苦,那是什么苦?没有见性,无始无明没破,那是他的痛苦。初住以上脱离十法界,永远没有苦受,所以诸佛如来的净土是什么?实报庄严土,其实就是极乐世界,跟西方极乐世界没有差别。既然没有差别,为什么一切诸佛赞叹阿弥陀佛净土?那就是弥陀净土有一些特殊的状况,他方世界没有。一切诸佛的报土有净有秽,六道是秽土,四圣法界是净土,实报土纯净纯善,不在一处,就是我们现在讲,它们在不同维次空间。这个不同维次空间,你没有办法把它突破,你就没有办法见到;你有能力突破空间维次,你才能见到。初住菩萨突破了,对他来讲,所有一切空间维次都不存在,完全没有,为什么?空间维次是妄想分别执著变现出来的,他是妄想分别执著统统放下,所以空间维次不存在。这是个特殊地方。西方净土之特别,特别是阿弥陀佛四十八愿,他能接引十方世界六道里面的众生,不断烦恼也能生到他的净土,这个特别了。特别在哪里?特别是在同居土,不是方便土,不是实报土,实报土、方便土大概没有什么特别;凡圣同居土特别,你生到他的凡圣同居土,空间维次就突破了。这并不是你的能力,而是阿弥陀佛本愿威神的加持。所以生到西方极乐世界的同居土,在那里你就能看到西方极乐世界的方便土,也能看到阿弥陀佛的实报土,这不可思议。

  像我们在释迦牟尼佛这个世界里面,释迦佛有没有方便土?有,我们见不到,不在六道,在四圣法界,是释迦牟尼佛的方便有余土。释迦牟尼佛的实报庄严土有没有?有,我们更见不到,那就是禅宗常说的大彻大悟、明心见性的人他见到了,他要不往生西方极乐世界,他就生释迦牟尼佛的实报庄严土。释迦牟尼佛的实报庄严土在哪里?给诸位说,就是华藏世界。经上讲得很好,华藏世界毗卢遮那是法身佛,卢舍那是报身佛,释迦牟尼佛是千百亿化身之一,千百亿化身里面一个,释迦牟尼佛。讲得清楚,讲得明白,一即是三,三即是一。所以这个三身,我们凡夫有业障,不能突破空间维次,见不到。西方极乐世界好,我们带业往生,生到凡圣同居土下下品往生,到西方极乐世界也见到阿弥陀佛,阿弥陀佛亲自来教我们,天天讲经说法,天天在学习,进步非常快!我们的障碍,烦恼障碍习气渐渐都没有了。这是十方诸佛刹土里面没有的,唯独西方世界有,所以诸佛如来赞叹,道理就在此地。

  现在我们修行,我们要注意扎根,我们为什么信心不能成就?就是疏忽扎根的教育。根是什么?佛法的根,实实在在跟诸位同学说,就是十善业道。你看看,佛在《十善业道经》上讲得多清楚,十善是人天法,我们在六道里面,你能够得人身是过去你十善修得好,你才能得人身,中品十善就得人身。上品十善,那就到天道去,欲界天;欲界有六层天,四王天、忉利天、夜摩天、兜率天、化乐天、他化自在天,十善要修得好的话,一层一层往上升,生天。如果还修定,真正得到禅定,四禅八定,你就能够超越欲界,佛讲三界,三界是欲界、色界、无色界,色界、无色界都是在天上,比欲界天高。四禅你得到了,你修成,你就生四禅天,初禅、二禅、三禅、四禅,四禅一共有十八层天。再往上去?四空定,修四空定修成功了,四空定里面身体不要了,这是六道里面高级凡夫,高级凡夫知道身是累赘,身是个麻烦东西,不要身。

  所以四圣法界是什么世界?我们一般人称为灵界,他只有灵魂,没有身体,真的是灵魂,灵魂在定中,它不会乱动。实际上这个魂不灵,孔老夫子说得好,他在《易经》里面讲:「游魂为变,精气为物」,这两句话说得好!所以孔夫子对六道状况,你不能说他不知道,他不知道他怎么能说得出来,他确实有相当功夫。游魂是这个魂速度很大,它非常不稳定,到处动,所以真的是游魂。它要不动,那就是有定功、有修养了,不动,我们世间人称它为灵魂。高级凡夫他只保持这个状态,他不要身体,但是他出不了六道轮回,他能保持多久?四空定的功夫不一样,四空定修到圆满,非想非非想处天,佛给我们说,他的寿命八万大劫。这个时间太长了,佛在经上告诉我们一大劫是多少时间?一大劫是四个中劫,就是这个世界我们讲太阳系,或者我们讲银河系;从前我们都讲太阳系,现在知道了,一个单位世界不是一个太阳系。黄念祖老居士说得好,我也赞成他的说法,他说银河系是一个单位世界,银河系成住坏空一次,这样叫一个大劫,八万大劫就是银河系成住坏空八万次,你就知道他的定功是多深。这个世界坏了,他到哪里?他不需要到哪里,为什么?他没有身体,没有物质的身体,所以这个物质世界成住坏空与他不相干,他如如不动。可是八万大劫也有到时候,那个时候到了,他定功就失掉,失掉之后他就往下坠落,坠落到底下的时候,烦恼习气统统又起来了。烦恼习气起来之后,那就随业受报,过去生中作的善业,他就又到三善道受报,造作的恶业,他就到三恶道去受报。这就说明三界很麻烦,六道里头决定不是一个好地方,真正觉悟之后,你就得下定决心要出离六道。出离六道这个话说起来容易,做起来真是不容易。八万四千法门,就是八万四千种出离六道的方法、门径,出离六道,回归自性。回归自性就是成佛,明心见性你就成佛了。初住菩萨就成佛了,是真佛,不是假佛,刚刚成佛。学佛人对这个事情不可以不清楚。

  我们生在末法,末法时期佛法变质了,学什么法门?本来哪个法门都行,现在很多法门我们根本就没有法子修,不是法门有问题,是我们的根性有问题。佛给我们选择一个法门,末法时期只有这一个法门靠得住,真能成就,净土法门。这是世尊在《大集经》上说的,「末法时期,净土成就」。《华严经》是净土法门,怎么说它是净土法门?它说的法门多,「离世间品」讲了二千个法门,里头有净土法门。而在末后「入法界品」显著的突出净土法门,文殊菩萨发愿求生净土,普贤菩萨十大愿王导归极乐。引导哪些人?引导华藏会上四十一位法身大士统统求生阿弥陀佛净土,这太殊胜、太稀有了。这是我们在华严会上看到的,多么壮观!同时在那里看到什么?佛佛道同。你看华藏海会,教主卢舍那佛,卢舍那是报身佛,因为那里面都是报身,初住菩萨是证得报身,法身、报身统统圆满。华藏会上这么多的佛菩萨,四十一个阶级,十住、十行、十回向、十地、等觉,这四十一位,统统带他们到极乐世界去跟阿弥陀佛学,这华藏世界空掉了,卢舍那佛不生气吗?你看看,文殊、普贤原来就是卢舍那佛的左右手,两个帮手,现在两个帮手把所有的学生统统带走了,他发不发脾气?他不但不发脾气,还在那里鼓掌说好,这才真好。表演给我们看的,一丝毫嫉妒心没有,为什么?到极乐世界修行比华藏世界容易,华藏世界修行的时间长,到极乐世界去修行时间大幅度缩短了,这么大的心量,应当学!这才像个菩萨,像个佛弟子,我们中国古人所说的量大福大。华藏世界这批人都到极乐世界去了,他们走了又有一大批人来了,好像学校,毕业走了,这个地方新生又来了。为什么到极乐世界?到极乐世界成佛时间缩短,在华藏世界时间要长,极乐世界时间是大幅度缩短。

  我们在《观无量寿佛经》里面看到,经上说我们凡夫一品烦恼都没断,真正是带业往生,生到极乐世界凡圣同居土下下品,他在极乐世界修行要证得无上正等正觉需要多久的时间?经上告诉我们,十二劫,这是最长的,凡圣同居土下下品十二劫。十二劫我们看起来好长,时间好长,可是你要想想西方极乐世界人的寿命,无量寿!就好比我们这个世间,这是人寿一百岁,这么长的寿命,你修行多长的时间就成了佛?十二天,这个比喻诸位好懂,你有一百岁的寿命,十二天就成佛了。可是在华藏世界十二劫不行,没有办法成就,在华藏世界要多久?你看,这是初发心住,发心住的菩萨刚刚进门,真的就像西方极乐世界下下品生,佛告诉我们,从初发心住到等觉要四十一个位次,要修多久?三大阿僧只劫,阿僧只是无量数,西方极乐世界是十二劫。你就晓得文殊、普贤带这么多人到极乐世界去,卢舍那佛高兴!在我这个地方他要三大阿僧只劫才成就,到极乐世界十二劫就成就。十二劫是十住,十行就更快,这是一切诸佛刹土里头没有的。

  我说这个话的用意是提醒诸位同修,你们现在的缘超过华藏世界的三贤十圣,这个机缘太难得,你能够把握住,一心念佛,就像印光法师教的,「敦伦尽分,闲邪存诚,信愿持名,求生净土」,你就成功了。他老人家教人十六个字,真了不起,我教人还用二十个字,他只用十六个字,四四十六。敦伦尽分,那是什么?那是《弟子规》,这里面是讲孝亲尊师;闲邪存诚,人要存一个真诚的心,远离邪恶,这是《太上感应篇》;信愿持名是《十善业道》,你就生净土了。所以我们今天要听经,不听经不行,不听经迷惑。因为这个世间正知正见就在经典里面,离开经典我们就会迷失方向,很容易堕落。要听经,要读经,决定要培养三个根,能培养四个根就更好,佛门弟子应当培养四个根,三个根是对社会大众讲的。真正想这一生永远脱离六道轮回,我们不能不求扎根教育。四个根就是《弟子规》、《感应篇》、《十善业》、《沙弥律仪》。诸位要记住,《沙弥律仪》在家同学可以学,比丘戒、比丘尼戒在家同学不可以看;《沙弥律仪》可以,这是属於佛门的小戒,是出家人的基础,根本戒,可以学习。所以头一个就是信心,我们只要信心沾一点边,要是真正遇著殊胜的机缘选择净土法门,没有一个不成就。如果说信行圆满,你的成就就非常殊胜,这是第一种。

  第二种叫「解行发心」,前面是信成就发心,解行发心高,「解即解了,行即修行」。以前章嘉大师教我,解就是看破,你明了,理解、明了了,行就是放下,放下什么?放下执著,放下分别,妄想暂时不要去管它,从这下手。妄想太难了,说老实话,我们这一生当中肯定做不到,做不到就不要管它,我们求生净土,求生净土有这两种,那往生的品位就相当高了。你能够把执著放下,你生到西方极乐世界方便有余土,就不是凡圣同居土。方便有余土到西方极乐世界去成佛,大概需要多少时间?好像《观经》里面讲的四劫,缩短了,你看凡圣同居土下下品往生十二劫,你现在只要三劫、四劫就成了。所以在此地修行,真干,好处太多了!佛决定没有一句是假话,你要相信,这属於信心,佛的话,真语者、实语者、不异语者、不诳语者,他讲的是真的。你真正相信,你就有福了。我们真干,真放下。

  这里面讲的,「谓十行位中能解法性本空,顺修六度之行,发回向心,入十回向,故名解行发心。」十住修圆满了,修十行,十行也修圆满,入十回向,这叫解行。这个解是大乘经,是一乘经,对於佛在经典上所讲的宇宙人生的真相完全明白了,所以他能解法性本空。法性既然空了,法相哪里有!会不会再把这些法相放在心上?不可能,也就是说,性相都不可得。但是,菩萨,这都是法身菩萨,肯定与遍法界虚空界六道十法界的众生起感应道交的作用,众生有感,他就有应,应以什么身出现,他就现什么身,自己没有意思,随众生心,众生喜欢什么身,他就现什么身。所以《楞严经》上讲「随心应量」,随众生心,应所知量,是他所知的量,随心应量。佛菩萨示现在这个世间有没有起心动念?没有,我们看到好像起心动念,实际没有,决定没有起心动念。诸位记住,起心动念尚且没有,哪来的分别执著!他是永远住在真诚清净平等正觉慈悲,刹那之间他也没有失掉,真正住在大菩提心上。

  顺修六度,不是逆修,随顺著六度,给众生做好样子。你看众生,尤其是现在这个社会,现在这个社会犯了什么毛病?贪吝,贪财、贪色、贪五欲六尘的享受。现在人的悭贪比过去提升了好多倍,六道众生哪个不贪?不贪他就不来,他就不会到人间来了,他到人间来为什么?就是为了贪,有了贪这个念头才到人间来。可是从前贪的念头轻,现在太重了。菩萨做榜样就是破除众生的烦恼,你不是贪吗?他示现不贪,不贪,布施,喜欢布施。你贪财,他天天舍财;你贪法,他天天布施佛法。菩萨来给我们做样子,修财布施、修法布施、修无畏布施,用意在哪里?用意是希望众生看到之后觉悟,像菩萨一样,把自己贪吝之心舍掉,是这么个意思。所以布施度什么时候圆满?你悭贪的心断掉,布施度就圆满,还有一点点念头就还没有圆满。持戒圆满是你恶念没有了,持戒就圆满;你还有恶念,你还得要修持戒,持戒没有圆满。这是六种方法,破众生六种严重的烦恼。持戒是破恶作的,心行都不善,忍辱是破瞋恚的,精进是破懈怠的,禅定是破散乱的,智慧是破愚痴的。所以菩萨示现六度之心还发回向心,这太难了,为什么?一般众生修学功德都是给自己的,不肯给别人,我修的功德给别人,那我不就没有了吗?菩萨给你做样子,所修一切功德,自己都不要,全部回向给一切众生。为什么?众生就是自己,自他不二!讲到究竟之处,生佛不二,生是众生,佛是佛陀,众生跟佛是一不是二。佛是什么?佛是觉悟的众生,众生是什么?众生是迷惑的佛,是一不是二。为什么我们是佛?那就得要感谢佛为我们讲经说法,把这桩事情讲清楚、讲明白,我们相信。

  所以学佛,首先要有耐心,要有定功;心浮气躁,没有耐心,决定修不成功,不会有成就。什么样的人学佛会有成就?《弥陀经》上讲的三个条件,善根、福德、因缘,这种人学佛肯定有成就。善根是什么?能信、能解。福德是什么?是能行、真干。因缘是他遇到善友,遇到佛法、遇到正法,遇到好的同学,这是因缘。这三个条件具足,没有一个不成就的。我们今天因缘没有问题,我们统统遇到了,现在能不能成就?那就决定在我们的善根、福德。我们能信、能解,可是我们做不到,做不到就是没福。实在讲,福非常重要,你看佛法里面常讲「福慧双修」,它把福放在前面,慧放在后头,不是慧福双修,而是福慧双修;世间谚语也是有这么个说法,「福至心灵」,你的福报现前,你也聪明,换句话说,你智慧就开了。所以人不能不修福。心浮气躁的人有没有福?没福。没有耐心的人有没有福?没福。这两大障碍如果不去掉,你想修福修不到。所以头一个要放下心浮气躁,让自己的清净心透出来,清净心生智慧。如果你还有耐心,耐心就是精进,你就能够一门深入、长时薰修,你就成功了。

  佛门在中国二千年来,汉明帝派特使到西域去迎请佛教,所以佛教是中国帝王礼请过来的。这一个特使在现在的新疆(新疆是西域),遇到印度的高僧,摩腾、竺法兰,请他们到中国来,皇帝封为国师,接受了佛陀教育。由於帝王护法,所以佛教在中国这一片宝土真的是发扬光大,世世代代都有高僧、高士、出家的居士出现。一直到近代,近代居士里面,像夏莲居、梅光羲、江味农,在台湾,李炳南老居士,对佛教都有很大的贡献。清末民初杨仁山,真的是菩萨再来,他把他自己居住的房子捐献出来做金陵刻经处,流通佛法。金陵刻经处现在还存在,诸位如果到南京可以去参观。办支那内学院,他的学生办的,欧阳竟无,对於佛法的弘传起很大的作用,影响很大。法师当中,在那个时代,印光法师出现,谛闲法师、太虚法师,民国初年。可是到我们这一代,西方文化传进来,把我们的价值观好像是推翻了,我们现在接受外国人的价值观,相信科学,不相信古圣先贤,认为古圣先贤落伍,过时了,那东西还能用吗?现在科学的发展日新月异,老旧的东西有什么用!所以我们自己把老祖宗的东西丢掉了。可是社会,科学是带来一点好处,物质生活方面你细心想想,得失能平衡吗?谚语所谓「得不偿失」,我们得到的东西太少,我们失去的太多。我们失去什么?我们的孝悌失掉,中国自古以来孝悌忠信的社会没有了,礼义廉耻失掉,仁爱和平失掉。现代社会是不忠、不孝、不仁、不义,物质生活虽然好一点,精神苦不堪言。

  佛法也跟著遭殃,没有人肯学了。佛法教我们舍,教我们放下,现在人拼命争取,竞争,怎么能放下。竞争提升是什么?斗争。斗争再提升就变成战争,现在的战争是核武、是生化,是毁灭地球的战争。我今天才听同学说,最近有个电影叫「二0一二」,他们在找有没有这个光碟送来给我看看,有人去看过,说这个电影所演的跟我们平常讲的有很多地方相应。世界末日,有没有救?答案是肯定的,有救;用什么东西救?用老祖宗的办法救。回归到老祖宗,只要把十二个字做到,社会就安定,天下就太平。这十二个字就是:孝悌忠信、礼义廉耻、仁爱和平。在佛法里面讲,十善业道,我们人人都能够做到不杀生、不偷盗、不邪淫、不妄语、不恶口、不绮语、不两舌、不贪、不瞋、不痴,天下就太平。谚语所谓「不听老人言,吃亏在眼前」,现在我们吃了大亏,回头想想,老祖宗的东西还是有价值,丢掉是罪过,应该受这些苦难。所以现在我们要抢救、要恶补,认真努力去学习,自己学好,自然就影响别人,这叫自行化他。

  第三叫「证发心」,这就高了,「证即证入,谓入初地乃至第十地。而此证者,无有境界,唯真如智,名为法身,法身显发,故名证发心。」《起信论》说的这段是讲的别教,《华严经》上是讲的圆教,实在说,《华严经》上初住菩萨就是证发心。清凉大师在此地讲,也讲得很好,是教导我们,我们的修学要有次第,由浅而深,循序渐进,这才能成就。

  我们再看经论里头有参考的东西,《观经妙宗钞》,这是智者大师的注解,这里面他也讲三种发心,「观无量寿佛经云:若有众生,愿生彼国者,发三种心,当得往生。」这特别是我们净土,我们修净土依靠的就是三经一论,后来祖师大德加了两样东西进去,变成五经一论。清朝晚年,好像是咸丰年间,魏源居士他将《华严经》最后一卷,「普贤菩萨行愿品」,加在净土三经里面称为净土四经,四经一论。到民国初年,印光大师把《楞严经》里面「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」提出来加在四经后面就变成五经。我们细心去观察,净土经论就圆满。《华严经》加进去就是十大愿王导归极乐,证明《华严》是大本《无量寿》,「大势至圆通章」加进去之后,那尤其是殊胜,无比的殊胜。我们平常看到《般若心经》,诸位常常念到,《般若心经》是六百卷《大般若》的核心,《金刚经》是六百卷《大般若》的纲要。《心经》虽然是二百六十个字,把六百卷《大般若》的精髓说尽了,都在里面,真了不起。「大势至圆通章」,我觉得它是心经,它是什么心经?它是释迦牟尼佛讲经三百余会、说法四十九年的心经。释迦佛四十九年讲些什么?千经万论离不开《圆通章》的范围,《圆通章》只有二百四十四个字,比《心经》还少,《心经》二百六十个字;它是一大藏,我们今天讲《大藏经》,《大藏经》的心经。这个话是我说的,我有根据,我不是随便说的。我是根据隋唐的大德,善导大师讲的,善导是我们净土宗第二代的祖师,他说:「如来所以兴出世,唯说弥陀本愿海」。不是讲释迦牟尼佛一个,十方三世所有法身如来示现在十法界,或者是示现在六道,他来干什么?就一桩事情,唯说弥陀本愿海。我们用他这两句话来看,「大势至圆通章」是不是?完全正确,「大势至圆通章」确确实实,菩萨也在无量劫中得到诸佛如来的教诲,教他什么?教他念佛求生净土,「忆佛念佛,现前当来,必定见佛」,你见佛就成佛,见菩萨你就是菩萨,你不是菩萨见不到菩萨。

  这个佛怎么念法?他把方法传下来了,「都摄六根,净念相继」。八个字是念佛的秘诀,都摄六根就是我们今天讲的放下万缘,眼耳鼻舌身意对的是色声香味触法,你把它收回来,眼从色法里头收回来,耳从声法里头收回来,这叫都摄六根。凡夫六根往外跑,眼往色上跑,耳往声上跑,六根都往外面奔驰。菩萨都收回来,一样一样统统收回来,收回来心定了,不再攀缘这六尘,五欲六尘统统放下,就这个意思。然后「净念」,用清净心去念佛。你不放下,你心不清净;放下,心清净了。特别提个净念,为什么?如果你对这个法门怀疑,不清净,夹杂,不清净;不可以夹杂,这叫清净心,要净念,不怀疑,不夹杂。「相继」是一句接著一句不要中断,念佛就成功了,就跟前面的相应,忆佛念佛,现前当来必定见佛,讲绝了。十方三世一切诸佛如来出现在世间,讲经说法终极的目标是什么?就是劝你念佛求生净土,到极乐世界去亲近阿弥陀佛,就这个意思。

  到极乐世界,确实,这里讲的要发三种心,当得往生。这三种心,《无量寿经》上讲得很清楚,统统根据阿弥陀佛四十八愿讲的,四十八愿是阿弥陀佛自己说的,释迦牟尼佛为我们转述,阿弥陀佛怎么说他就怎么说,一个字不加,一个字不减。现在很多人晓得,尤其是日本人很崇尚,本愿念佛,日本人有本愿念佛这一派。有人来问我怎么样?我说日本过去那些大德本愿念佛如法,没有问题,现在有问题。他们的本愿是什么?是四十八愿的第十八愿,中国祖师大德告诉我们四十八愿,一即是多,多即是一,也就是任何一愿都包含其他的四十七愿,这是圆满的。日本本愿里面只有这一愿,其他四十七愿都不要了,这就错了。中国祖师大德告诉我们,这一愿里面,四十七愿都在这一愿里头,那行,那没有问题。

  《无量寿经》世尊为我们介绍,「三辈往生」、「往生正因」,你就看这两段,释迦牟尼佛告诉我们「发菩提心,一向专念」这八个字。发菩提心就是此地讲的至诚心、深心、发愿心,你要有这三心,然后一向专念,决定得生;单单念阿弥陀佛,这三心没有发,不能往生。一天念十万声也不会往生,为什么?没有至诚心,还处处骗人,那怎么行,这种心怎么能往生!没有深心,深心是好善好德,你是好名好利,怎么可以,这要知道。所以这个三心,我们看第一,「至诚心,至,专也;诚,实也。谓此土众生,欲生彼国,当发专至诚实之心,正念真如,求愿往生,故名至诚心。」正念真如,给诸位说,真如就是六字洪名,南无阿弥陀佛就是真如,念念不舍,念念不忘,你心里头真有佛。这个世间什么都要放下,不要放在心上,要学佛菩萨。我们还有这个身住在世间,住在世间干什么?做好样子给人看,不为自己,为众生。为自己就是一心专念阿弥陀佛,念六个字行,念四个字也行,四个字比六个字更简单,愈简单愈受用。我在莲池大师《竹窗随笔》看到一段记载,这段里面记的是莲池大师当年在世,有念佛同修向他请教:法师,你教人念佛怎么念法?莲池大师说,我教人念佛,念南无阿弥陀佛。人家问,你老人家自己呢?他说:我自己念阿弥陀佛。为什么教人加南无,自己就不要南无?问得好!莲池大师说,别人未必真心想求生净土,他还留恋这个世间,加南无好。南无是印度话,意思是皈依的意思,恭敬的意思,礼拜的意思,加这个是好,皈依阿弥陀佛,礼敬阿弥陀佛,是这个意思。他说:我这一生当中决定求生净土,那个客气话就不要了。这很有道理,愈简单愈好。

  这个说法很值得我们做参考,真正决心亲近阿弥陀佛生极乐世界,你就抓最重要的、最简要的,一点都不罗嗦,所谓是单刀直入,我们这一生就决定成就,要有莲池大师那样的真诚心,那样的勇猛精进心。如果我们有这种像莲池大师一样的心行来念佛求生净土,给诸位说,什么灾难都没有了。自己个人的灾难是病苦,身体的疾病是自己的灾难,做事情样样不如意是自己的灾难,你真心念佛,佛力加持,你这个没有了。我居住的地方,这个地方的灾难也能够减轻、也能够化解。为什么?大乘经里面讲,依报随著正报转,我居住的环境是随我的心情在转变,我的心好、念头好、行为好,外面环境哪有不好的道理。现在山河大地出了毛病,根本原因在哪里?根本原因是我们居住在山河大地这些众生念头不好、心不好、行为不好所感召的,要明白这个道理。所以佛法真的能救世界,能救自己,救我的家庭,救这个世界。

  第二,「深心。谓求无上佛果,必须心契深理;欲契深理,必须厚种善根。涅盘经云:深根难拔,故名深心。」《妙宗钞》里面这样的解释,解释得多好,我们在前面看到《起信论》里面的解释是好善好德,深心是好善好德。这个地方讲的意思更深、更圆满,我们在这一生当中,什么都不求,於人无争,於世无求;我们只求一样,只求无上菩提,只求回归自性,佛果就是自性,回归自性,无上菩提就是佛果。要真正能够如愿以偿,那必须心要契深理,理太深了,这理是什么?宇宙万有生命从哪里来的?这理可深了。为什么会有世界?为什么会有我?这都是科学、哲学里头的大问题,一直到现在,哲学家跟科学家都没有法子解释。我从哪里来的?我为什么要到这来?我来干什么?我将来到哪里去?我又为什么要去?问题一大堆。佛经上统统有解释,给你满意的答覆,你要能懂。什么人能懂?心地清净的人能懂,有耐心的人能懂;心浮气躁的人听不懂,没有耐心的人听不懂。

  这么多年来,我也非常有心想帮助几个年轻人来讲经教学,所以常常有人来问我:「法师,有多少人报名了,我也想来参加行不行?」我说现在还没有,缘还没有成熟。其实,缘不容易!正法要久住世间,最重要是护法的,没有真正护法的人,这个缘就不成熟。但是,如果诸位真正有意思发大心,续佛慧命,弘法利生,我可以把方法教给你。这个方法是我们佛门祖传的,什么人传的?阿难尊者传的。诸位要晓得,世尊的大弟子当中,有两位弟子是传法的,传人,迦叶尊者传禅宗,阿难尊者传教下,宗门教下。教怎么传的?阿难尊者最初复讲,他的记忆力很好,几乎跟现在的录音机能相等,他听一遍,一生不会忘记,他有这个能力。释迦牟尼佛当年在世讲经说法,没有记录,没有文字,所以结集经藏的事情统统就归阿难,阿难能记住。佛灭度之后,阿难复讲,把释迦牟尼佛过去讲过的经重复讲一遍,他来讲。五百阿罗汉作证,他们来听,听的时候给阿难证明,阿难讲得不错,佛是这样讲的,记录下来,流传后世,成为现在的经典。所以佛门培养法师,世世代代用什么方法?用复讲,叫复小座。老师上午讲经,学生里面条件是两个条件,第一个是记忆力好,你听了能记住;第二个是理解力很强,你能理解。下午或者是明天,你升座把昨天老师所讲的重复讲一遍。世世代代讲经的法师就是这么样学成的,没有别的办法,老师很轻松,很省事。通常发心复讲的同学在听经的时候,他们坐在第一排,我学习讲经还是这个老方法,跟著李炳南老居士,他老人家升座讲经,我们学讲经的人坐前面两排,我们有二十多个学生,前面两排都是学讲经的,一般听众是三排以后。老师指定我们的时间,我们复小座,是这样完成。

  我在台中复讲,讲过两部经,第一部是《金刚经》,老师星期三晚上讲,我是星期四晚上讲,我的听众,老师不在,我只有七个听众,我们有七个同学都是学讲经的。我们很难得,同学十年如一日,我们每个星期一次,老师讲第一次,星期三讲的《金刚经》,以后讲《楞严经》,我就学这两部。《金刚经》我每个星期四复讲,《楞严经》也是星期四复讲,所以这两部经我是从头到尾复讲圆满的。我的《楞严经》复讲圆满之后,香港同修就请我讲《楞严经》,我就很有把握,我已经讲过一遍,所以就没有困难了,也不害怕。在香港讲得很成功,但是香港没讲完。四个月,前面两个月是每天讲一个小时,有广东话翻译;后面两个月听经的人能听得懂我的话了,不要翻译,所以就每天两个小时,讲了一百多个小时。讲了一半,没讲完,因为签证的时间到了,我们就离开了。

  统统是复小座,老师没有参加我们的小组,但是同学作证明。因为我们都是学讲经的同学,每天他们听,提供我的意见,帮助我改进,我们遇到困难才去向老师请教。好像那么多年当中,找老师大概只有二、三次,不常找老师。现在我们所讲的经统统有光碟,都留下来,早年是留录音带,现在是留光碟。诸位真正要想学,这方便就太多了,过去所做不到的,现在做到了。譬如学《金刚经》,我有一套《金刚经》的讲记讲得很详细,总共好像讲了两百多个小时,你可以多听,你听十遍、听二十遍,你来复讲,你有耐心,遍数多。开始学讲经的时候不能天天讲,天天讲你预备不出来,一个星期讲一次,或者讲两次,一次两个小时。你把我那两个小时的光碟听上十遍、二十遍,大概讲一个小时、一个半小时绝对没问题。你有这个耐心,你就会学会;你没有这个耐心,你就没有办法学会。中国古人讲得好,「读书千遍,其义自见」,你看注解,你读经文,真的,念上一千遍,心定下来,定生慧,他就有悟处,不必听人讲就有悟处,那是真智慧现前。所以深心就是清净平等觉,深理。厚培善根,那就是要养自己的耐心,要养自己的德行,像《弟子规》、《感应篇》、《十善业》、《沙弥律仪》,一定要认真去学习,这是培养自己的善根德行。心地清净,心地柔和,态度缓慢,决定有成就。现在的人,可以说他是深陷五欲六尘,很难拔除,这是我们要知道的,要警觉到的。

  第三,「发愿心。谓以真如实心、趣果善心,二心功德,善巧回向,发愿求生净土,速证法忍,广拔一切众生苦恼,故名发愿心。」这也叫回向发愿心。第一个,你是求无上菩提,求圆满佛果的心,第二,你肯真干,趣果就是向著这个方向、向著这个目标真干,这两种心的功德大!我要成佛,我要证果,为什么?不是为自己,是为了帮助一切苦难众生,这就对了。我早一天成佛,我就早一天帮助众生,众生就少受一天罪;我迟一天成佛,那他们就要多受一天苦。常常存这个心,你就不会懈怠,你就不会退转。所以什么人督促你?遍法界虚空界无量无边诸佛刹土里面的六道众生,尤其是三恶道,你看到了,能不生怜悯心?能不生度脱他们的心吗?我生这个心,我做不到,做不到先成就自己,你就会真干了。一般人学佛功夫不得力,原因在哪里?原因在他那个勇猛精进心发不起来,不知道众生苦,把众生苦都忘掉了。不但不知道众生苦,也不知道自己苦,这真的叫迷惑颠倒。所以知道自己苦,也知道众生苦,为求离苦,我决定要认真努力学习,发这三种心,求生西方极乐世界,决定得生。生到西方极乐世界,一生圆满成就,你的愿望就圆满,你就真做到了。到西方极乐世界,自己就离苦,真的永远离苦得乐,回过头来,我再帮助一切苦难众生,众生无边誓愿度,这句话不是空话。今天时间到了,我们就学习到此地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