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方广佛华严经 (第二0四一卷) 2009/2/4 香港佛陀教育协会 档名:12-017-2041
诸位法师,诸位同学,请坐。请看「十住品第十五」,经文第一句:
【尔时法慧菩萨。承佛威力。入菩萨无量方便三昧。】
这是这一品经里面清凉大师判作七分,就是七大段,这是第一大段,叫三昧分。我们从《华严经》一直听下来,这样的句子、章法我们都很熟悉,不陌生。『尔时』,这是「须弥山顶偈赞品」结束之后,这就入了正宗,在这个时候,前面两品是赞叹、介绍,意思显示这一品经文的殊胜、重要性。『法慧菩萨』是初住菩萨的通号,证得初住位,他的德号就叫「法慧」,同名法慧。所以它不是专指一个人,它是指这个位次的。尔后每个位次代表的意思都相同,我们自己修行如果证得初住位,名号也叫法慧菩萨。我们中国人的习惯,上面要冠个名字,某某法慧菩萨,加个名号;如果不指,法慧菩萨是通名。『承佛威力』,这句话我们念得很多,往后还有很多句都相同,这句话我们就很熟悉。凡是佛在经典上多数重复的,那就特别重要,而往往这些小事情,我们一般讲这小节,礼节里面是小小的礼节,都被我们疏忽,殊不知小小礼节比什么都重要。我们修行证果,即使世间法里头处事待人接物,凡是有大成就的人,成大功、立大业,对於小小节都非常尊重,不敢疏忽。这里头有很深的用意在里头,就是贤首大师《还源观》四德里头的第二条「威仪有则」。要为世间人做个好样子,所谓是「学为人师,行为世范」,你的行为可以做世间一切众生的好样子。在哪里做?就是小节、细节。这些小节、细节,《弟子规》里面讲得很圆满,这是应该要重视的,不能不重视。
法慧菩萨为我们说十住经,也就是说在十住这一会里面,他首先来给我们做报告。他的态度非常谦虚,不敢说我自己修行不错,现在你看,妄想分别执著统统都断了,离开十法界,我证得初住位,与四十一位法身大士同住在一起,佛的实报庄严土。有这种念头、有这种言语,诸位细心想想看,还是骄慢,这是三重障里面的傲慢,三重障是傲慢、嫉妒、贪欲,他还带这个习气。菩萨做给我们看的,他不说他自己有能力,能在这个地方做报告是得佛力加持,不是自己有能力,把这个功德推给佛。这是教导我们,我们无论有一点小成就总以为是自己有的,纵然是师长教的也不承认,认为自己成就已经超出老师。纵然真的超出老师,对老师的恩德还是念念不忘,这个人厚道,这才能教化众生。所以这里含义很深。前面经文我们看到有普观大众,这个地方没有,这个地方只有「承佛威力」。承佛威力什么?因为他自己得三昧,你看自己证入三昧还是承佛威力。这是不是真的?他说得不假,如果没有佛陀长时间的教诲,你怎么能入得了三昧?所以,自己证得无论是哪一种果位,都要有感恩心,有谦虚、恭敬、感恩,这是菩萨做出样子来给我们看。
我们先说三昧,三昧是梵语,古印度话,它的意思叫正受,受是享受,正是正常,也就是三昧的意思是正常的享受;换句话说,我们这些众生的享受是不正常的。六道众生的享受,佛在经教里面常讲,把它分成五大类,身有苦受、有乐受,分这两大类;心也有两大类,有欢喜、有忧虑,有喜、有忧;另外一种,身没有苦乐,心也没有忧喜,这个境界不错,这种境界叫舍受,不是三昧。舍受跟三昧非常相似,为什么不称三昧称为舍受?三昧得到之后就永远得到,不会退失的,那才叫三昧,才叫正常享受。舍受你得到的时间很短暂,那个境界很快的就会失掉,失掉的时候又有苦乐忧喜,所以它不叫做正受,叫舍受。佛讲这五种受分配在六道,六道众生统统都有。我们人道有时候心没有忧喜,身也没有苦乐,但是时间不长,很短暂。境界一现前,受了一点刺激,苦乐忧喜又出来了。顺境有乐受、有喜受,逆境有苦受、有忧受,不苦不乐的这个境界在哪里?在色界天、在无色界天。我们知道,色界跟无色界他们所修的是四禅八定,我们前面学得很多,这种常识我们也都相当清楚。四禅八定里面,差不多是时间跟空间维次都突破,有这种能力。古印度,不但婆罗门教重视修定,几乎所有的宗教、所有的学派都重视修定。这在三千年前,印度当时他们的宗教、学术,确实不是这个世界上其他地区能够跟它相比的。纵然得到第八定,这是最高的,非想非非想处天,寿命八万大劫,够长了。我们这个世界成住坏空算一个大劫,这个世界成住坏空,成住坏空八万次,你看他定功多深,就是他寿命多长。可是八万大劫到了,他定功就失掉,一失掉之后苦乐忧喜又现前。所以他还是舍受,不是正受。
舍受变成正受必须再提升一层,楞严会上讲的第九定,说明四禅八定是世间禅定,世间禅定是舍受,不是正受。到第九定就超越六道轮回,才算是正受,证得阿罗汉果,决定不会再退转到六道,这叫正受。可是阿罗汉实在讲也很慈悲,回小向大,他有能力跟六道众生起感应道交的作用。过去在六道修的,六道里的亲朋好友、冤亲债主多的是,这些人跟他有缘,有缘就必然有感,有感他自自然然就有应。所以阿罗汉也有应化身,在六道里面教化众生,帮助他们离苦得乐,六道苦!用什么方法帮助他离苦得乐?这些基本的常识我们学佛必须要记得很清楚,离苦得乐最低的层次是断恶修善,以世尊所说的《十善业道》为标准,能够断十恶、修十善你就能离苦,六道里面苦的是三恶道,你才能够得到天人之乐。
在大乘教里,像智者大师跟我们细说十法界,他将十法界每个法界里面都有十法界。譬如我们人法界,我们一般讲人道,人法界,人法界修养功夫很好,有相似佛的生活,那就叫人间的佛法界;有相似的菩萨,那就是人间的菩萨法界。每一界里面的十法界,十法界就变成一百个法界,叫百界千如。智者大师教我们用这个方法来看宇宙人生、来看诸法实相。佛的法界,所以佛常说,说得很明显,我们不难懂,那是对我们说的,恒顺众生说的,佛法界第一个条件是什么?平等,平等心是佛,真的平等。我们现在在《华严》里学了这么多,了解了,真平等,为什么?他不起心、不动念,不起心不动念才是真平等。六根,眼见色、耳闻声,六根接触六尘境界不起心不动念,这是佛法界。不起心不动念是三昧,那是什么三昧?那是自性三昧,就是惠能大师开悟的时候所说的,第四句所讲的,「何期自性,本无动摇」,那是自性本定,只要你放下,它就现前,真平等。像前面李长者举的比喻,一滴水进入到大海,它就平等了,跟大海水融成一片,再也分不出哪是江水、哪是河水、哪是海水,分不出。那就入了佛的境界,法慧菩萨入了这个境界。入了这个境界,这里没有称法慧如来,没有称法慧佛,称法慧菩萨,这个意思前面说过,他还有无始无明的余习没断。把这个习气轻重分为四十一个等级,叫四十一位法身大士,四十一品无始无明习气,这都是我们应当要清楚、要明了的。这个习气少了一分,级别就提升一层,其实它里头没有阶级、没有等级的,平等境界哪来的等级?这种等级的说法都是属於抽象的概念,没有事实,这个我们一定要清楚。
我们晓得人间有佛,用平等心,不分别、不执著,实在讲分别执著很淡薄,用平等心生活、工作、待人接物,这个人就是人间的相似佛,他跟佛差不多。菩萨心是六度心,念念不离六波罗蜜,喜欢布施、喜欢持戒。喜欢布施是能舍、肯帮助人,见到人有困难、有需要,他一个都不空过,总是尽心尽力去帮助他。他能舍财,能舍法,舍法叫肯教人;能舍无畏,别人有困难、有痛苦,他真的帮助他解决,我们世间讲好人,热心的人士。这种人是人间的菩萨,他的心行跟菩萨很接近,是智者大师所讲的人间的菩萨法界。缘觉法界是辟支佛,这人很聪明,修学十二因缘就能帮助他看破放下,把对於世出世间一切法的执著看轻了,也就是淡化了,人间的辟支佛。阿罗汉称为声闻,那就是欢喜佛法,依教奉行,出家是个好修行人,给出家人做个好榜样,在家是个好居士。在佛门里面,出家称法师,出家是善师,在家称高士,高僧、高士,这是人间的声闻。我们这么一说诸位就晓得,天人,天人修上品十善、四无量心。十善业道他真做到,做得很好,四无量心,他的心量大,四种就是慈悲喜舍。他有慈心,欢喜帮助别人得乐;他有悲心,欢喜帮助别人离苦,离苦是悲心,得乐是慈心;他能够常生欢喜心,常常能够舍,真能放下,人间的天人。
人道是五戒伦常心,在我们中国传统里面讲就是五伦、五常、八德,他都能够奉行,起心动念、言语造作不违越这个范围,他是人中之人,为什么?肯定不堕三恶道。这一点要注意。如果我们起心动念违背伦常八德,伦常是关系,关系搞坏了,起心动念违背了道德,这一生得人身,来生就得不到人身,这个不可以不知道。《十善业道经》这个经不长,从前我们学习用的经本字不大,三号字排印,只有四张纸,八页。世尊居然在前后两次苦口婆心的叮咛我们,十善是人天法,声闻菩提、缘觉菩提乃至无上菩提的根本;换句话说,没有十善,我们人这个资格就失掉,就不像人了,你来生怎么能得人身?人不能不懂得伦理道德,伦理讲人与人的关系,父子、夫妇、君臣、兄弟、朋友,这个关系是自然形成的,不是人为,凡是自然形成的则称之为道。随顺自然的法则来处理,譬如父慈子孝,孝跟慈就是德,君仁臣忠,仁跟忠就是德,夫义妇听,听跟义就是德,长幼有序、朋友有信,这是德。展开来就叫八德,孝悌忠信、礼义廉耻、仁爱和平。我们都能做到,念兹在兹,起心动念、言语造作都不违背,这个人是人中的人道,决定不失人身。如果违背伦理道德,来生人身得不到。
下面下三道是什么?饿鬼、畜生、地狱。我们要想一想,三恶道的业因相同,都是贪瞋痴慢还有怀疑,贪瞋痴慢疑。疑什么?怀疑道德,怀疑圣人,怀疑圣人的教诲,怀疑圣人所讲的性德,他不愿意遵守。表现出来,起心动念都跟贪瞋痴慢疑相应,这五个叫根本烦恼,哪一个重的就是那一道第一个业因。贪心重的,饿鬼道;瞋恚心重的,傲慢、嫉妒都是属於瞋恚,瞋恚的行为,地狱道;愚痴,没有能力辨别是非邪正,自以为是,这是愚痴,畜生道。这个里面,好胜的心强、嫉妒心重,它里头起了变化,鬼道里头有、人道里头有、畜生道里头有,变成什么?变成阿修罗、变成罗刹,变成魔道去了。这是天台大师给我们讲的人道里面的十法界。
我们现前是个人,如果我们把伦理道德统统都丢掉,贪瞋痴慢疑很严重,那想想我们现在在人道带著是什么习气,我们走的道路是向哪个方向,这不能不知道。真正明了之后,古大德常常提醒我们回头是岸,我们一口气还没断,回头还来得及。真正修行人要记住六祖能大师在《坛经》上的一句话,「不见世间过」。常常把世间的过失,世间过失最重要的是世间人,把别人的过失牢牢的记在自己的心头,这个就错了。错在什么地方?我们的心本来是善的,叫良心,良善的,把我们的良心、善心去收藏别人的一些罪孽罪恶;他没有过失,我们自己有了过失,我们把他的过失拿到我心里来,这叫大错特错。你看看普贤菩萨在《华严经》上怎么教我们?跟《坛经》上讲的一样,若真修道人,不记他人过。普贤菩萨十大愿王,我们常说,前面四个完全是自修,成就自己的德行。第一个是礼敬,礼敬没有分别、没有执著,平等的礼敬,修什么?学自己的谦虚,实在应该讲是谦卑,谦卑是自己的性德。你看,法慧菩萨在此地不是承佛威神吗?不说自己有能力,这是谦卑。对任何人都谦卑,对造作五逆十恶的人还是谦卑,还是对他有礼。这个一般人做不到,佛菩萨能做到,谦卑有礼。对造作五逆十恶的人都谦卑,对於做好事的人他怎么会不恭敬?当然之理。这个日常生活当中的表现或者是表演用意很深,那都是在做样子给社会大众看,教导社会大众对人要谦卑、要尊重。人人都对人谦卑尊重,这个世界不就祥和了吗?灾难不就化解了吗?你看这个用意多深,你这种行为不就救了社会、不就救了世界吗?这叫积功累德,这叫做真正的好事。存的心就是感化人,人没有不能感化的,不能感化,不能说他很顽固、他的业障很重,这样想法就错了;要回过头来想自己,我的德行不够、我做得不够好。尧舜之所以能够感动人,秘诀就在这里,处处反求自己,不去责备别人。
普贤菩萨十愿的第二条教我们「称赞如来」,这个如来是性德。什么是性德?仁义礼智信是性德,孝悌忠信是性德,礼义廉耻是性德,仁爱和平是性德。菩萨教导我们,凡是合於性德的赞叹,不合於性德的不赞叹就是了。你看他对於赞叹跟礼敬不一样,礼敬是一点分别都没有,赞叹有分别。你说的话是好话,做的事是好事,赞叹你;你说话、做事是违背德行的,不赞叹,不说,不把它放在心上,也不把它放在口上。我们中国古人常教人叫隐恶扬善,别人的不是不提,别人的好事我们来宣扬赞叹,让整个社会形成一个风气,大家喜欢善,不喜欢恶,用意深!不在自己,不在自己一家,在整个社会、整个国家、整个世界,我们自己对於家庭、社会、族群、世界,念念要有责任感,我不能不负责任,不能把社会引导负面,那我们就有罪。念念当中我们起心动念都想到,我这个念头、这句话、这个行为,对整个世界安全有没有负面作用?如果有负面作用那就不可以做,这个念头不能起,这话不能说,这个事也不能干,这就对了。
菩萨第三句教给我们「广修供养」。现代人念念不忘的是什么?发财,现在人念念不忘的是发财,一心一意怎么样想去赚钱。佛告诉我们,常行布施,财布施得财富,法布施得聪明智慧,无畏布施得健康长寿,你心目当中就想这三样东西,这三样东西怎么来?广修供养就来了,而且来的非常殊胜。大圣大贤、诸佛菩萨教导我们生财有大道。反过来就是吝啬,吝财的人,自己有财富不肯布施,来世得贫穷果报;吝法的人,不肯教别人,教别人自己也得留一手,来生得愚痴果报;见到别人有苦难,不能援助,将来自己要受苦难,没人帮助你,业因果报丝毫不爽。这些大道理不能不懂。因果与我们俱生而来,可以说是宇宙出现那一天因果就存在了,这个我们在《还源观》里面看得很清楚。一念不觉那是因,依报、正报现前那不就是果吗?从一体起二用,这就晓得因果从哪里来的,一点都不假。
这是讲人法界里就具足十法界。我们虽然得人身,想想我们得这个人身现在在哪一法界,而且这个十法界还不是稳定的。我们念佛人,在念佛堂上念上一个钟点的阿弥陀佛,这时候心很专、精神很集中、专注,你念这一句佛号没有杂念,这一个小时你在佛法界,这一个小时你在极乐世界。它怎么会一样?我们现在这两个小时在学习《华严经》,这是菩萨法界、这是声闻法界。如果我们在想发财、想争取名闻利养,很可能就变成饿鬼法界、修罗法界、罗刹法界。起心动念,境界就不一样,所以佛常讲「一切法从心想生」。佛在《十善业道经》里面讲得很清楚,给龙王说的,这个世间众生心想异故,所以种类无量无边。没有一法不是从心想生。到心什么都不想了,那就叫三昧、就叫做正受。所以我们的受一定自己要明了,要肯定自己我们的受是不正常的。正常的受,我们从大乘佛法的标准上来说,最低的标准是阿罗汉,真正算是得到正受。严格的说,阿罗汉还不行,严格的说什么人得真正正受?法慧菩萨,他得的才是真正正受。四圣法界里面阿罗汉、辟支佛、菩萨、十法界里面的佛是相似正受,不是真正的正受,相似的正受。这是天台大师的意思。
三昧我们懂了,我们再看看菩萨入的是哪一种三昧?他入的是『菩萨无量方便三昧』。「方便」,方是方法,便是便宜,两个字合起来意思就是最适当的方法、最圆满的方法、最好的方法,就叫做方便。由此可知,最好的方法没有一定,因人不一样、因事不一样、因时不一样,千变万化,这要智慧,没有智慧不行。像菩萨,在东方,不但是在中国,知名度最高的无过於观世音菩萨,所谓「家家观世音,户户弥陀佛」,这名气最大的,他就具足无量方便。从什么地方看出来?《法华经.普门品》里面讲的菩萨三十二应身,应以什么身得度就现什么身,这是无量方便,这是最恰当、最好的。应以佛身得度他就现佛身,三十二相八十种好,应以菩萨身他就现菩萨身得度。这些法身大士,从法慧以上没有身,他的身相是随类现身,在一真法界里面,我们称他作清净法身、圆满报身。圆满报身,圆满是指智慧,他有圆满的智慧,应化在十法界是随众生心、应所知量,自自然然的示现。世尊为我们介绍,把菩萨的应化身分为三十二类,实际上无量无边身,分成三十二类。后人根据佛的说法,画一个观世音菩萨的像,我们这边十楼,诸位一进去就看到千手观音,这是根据佛所讲的,替观音菩萨造个像。观音菩萨头顶上有三十二个面孔,代表什么?代表三十二应。画的时候大意了,应当要画不同的面孔,那就对了。它有佛的面孔、有菩萨的面孔,声闻、缘觉的面孔没画出来,六道里面的面孔没画出来,天人的面孔、人的面孔、阿修罗的面孔、罗刹的面孔没画出来,畜生的面孔没画出来,饿鬼的面孔没画出来,地狱的面孔也没画出来,菩萨到哪一道就现哪一道的面孔。在我们人间,我们现在人间,从人种上有白种人、有黄种人、有黑种人、有红种人,都没有画出来。从宗教里面,耶稣的面孔没有画出来,穆罕默德的面孔没有画出来。统统要画出来,让人一看,观世音菩萨真了不起,无量方便三昧,应该这样画就对了,这才显示三十二应真正的意思。所以,这些画画的人没学佛,不懂得三十二个面孔真正的用意在哪里,它是表法的,代表他能现这么多面孔。过年过节,这次山东年节当中有戏剧表演,他们打电话告诉我很热闹,邀请我去。我今年没去参加,明年我给他出个主意,我去参加。四川不是有变脸的吗?变脸应该怎么样?应该把观世音菩萨三十二应的脸谱,头一摇,佛就变成耶稣,再一摇又变成穆罕默德,这个面孔现的中国人,那个面孔一变变成外国人,这个才有味道。这说明什么?各种不同的族群、不同的文化、不同的肤色、不同的宗教统统是一家人,这是多元文化,这是世界大同,都应当互相谦卑、互相尊重、互相关怀、互相敬爱、互助合作,共同来创造地球上的极乐世界。不是做不到,能做得到,首先要大家认知,有这个认知就不难做到,放下一切分别执著不就没事了吗?所以,和谐社会是可以做得到的。明年我来出个点子,找四川变脸,让他多做几个脸谱我们来看看,这是很明显显出菩萨无量三昧。
我们再看清凉大师给我们的讲解,就是他的注疏。《疏》,「何故入定,略辨六意」。这开头提了一个问题,为什么要入定?这个重要,为什么要入定,我们要特别留意在这里学。为什么?我们在日常生活当中没有定,心浮气躁,所以生活带来的是痛苦多乐少,苦太多、乐太少,就是不知道入定,这个要学。他底下讲六个意思,「一、此三昧是法体故」,这一条很重要。菩萨无量方便三昧就是菩萨自行化他的体,所依的体。他何以能够自行化他?三昧是体。那我们要晓得,我们想自己学佛、修行,自己能有一点成就,也能够像菩萨一样帮助别人,我们没有定怎么行?这个太重要了。三昧就是禅定,可以把它翻成禅定,或者把它翻成定。因为有定才有智慧,没有定,起的作用是烦恼。清净心是三昧,起作用是智慧,智慧能解决问题,烦恼只能把问题搞糟。所以他先入定是很有道理的。
说到这个地方,我就很自然想起,我在二十六岁的时候刚刚接触佛法,第一次见出家人,我见的出家人是章嘉大师。我向他请教,提了一个问题,我知道佛法好、佛法殊胜,有没有什么方法让我们很快就能够契入?我们提了这个问题。老师看著我,我也看著他,一看就看了半个多钟点,这什么?三昧,入定。他一直看到我的情绪整个定下来,他才跟我说话,这有道理。年轻人心浮气躁,你给他讲,耳边风,这个耳朵进去那个耳朵出去,不管用。定了半个多小时,我好不容易半个多小时在等他一句话,等到之后,这个话一辈子都忘不了。这个教学法高明,这个教学法不是他的,经上有的,《华严经》上不就是这样教学法吗?这才能够传道,才能真正得道。我跟章嘉大师三年,我跟他那时候他老人家六十五岁,我二十六岁,他是六十八岁圆寂的,我跟他三年。每次见他我都有问题向他请教,他至少让我静下来五、六分钟他才说话,他不是一问马上就答,没那么快,言语、行动都非常缓慢。那个时候不知道,到以后学了大乘教才知道,大乘经里面常讲的「那伽常在定,无有不定时」。我从章嘉大师的日常生活当中看到了,真的常在定中,行住坐卧都在定中,叫人不能不佩服。他接见的客人也很多,没有废话,往往客人来访问的时候坐上一、二个小时,我想他老人家说的话绝对没有超过二十句。我跟他三年,没有超过二十句的。可是句句实用,没有废话,讲的东西简单明了。所以这个我们要学。
这个法在此地是佛法,在我们讲是一切法,连世间法都不例外,你只要头脑清楚,你只要是稳重,你对世间种种疑难问题在你面前迎刃而解,没困难。可是一个浮躁的意念那是决定不能解决问题的,因为它生烦恼不生智慧。所以这个我们要注意,法体,世出世间法的体都在定。佛法学习重视禅定,八万四千法门,法是方法,门是门径,修什么?全都是修三昧,所以三昧就变成无量。我们用念佛的方法修成功了,得定,那就叫念佛三昧;如果你学《华严经》,从《华严经》里面得定,就叫华严三昧;你学《法华经》,就叫法华三昧;你学《金刚经》,叫金刚三昧。你用的方法不一样,无量无边,但是你得到的东西是一样的,都是得清净心,都是得到一个正受,就是苦乐忧喜舍统统放下、统统没有了。所以它是一切法的体,这个体就是《还源观》里面所讲的「自性清净圆明体」,是什么?是三昧,本无动摇、本自清净。这是第一个意思。
第二个意思,「非证不说故」,你没有证得不跟你说,你证得的时候才给你说。像我刚才跟诸位说的,我跟章嘉大师学习的这段往事,我们初学,没有证得,章嘉大师没说,没说他用上了。到十几年之后我们才想到这桩事情,他没有说破,但是他用上了,这给我们很大的启示。为什么?你没有证到的时候,跟你说你会起分别、起执著,这就是为什么不说。因为这个东西是离妄想分别执著它才现前,妄想太深了暂时不谈,我们讲粗相,分别执著,有分别执著的时候不说,分别执著淡薄的时候可以说。这是第二个意思。
第三,「显此法非思量境故」。这是自性本定,不能思、不能度量。思是什么?思是妄想。量,量就是分别执著,(这个念「亮」),思量。至少离分别执著这个境界慢慢现前,相似境界现前;起心动念断掉了,不起心不动念,这个境界完全现前。完全现前的时候佛要说,说是给他做证明,给他证实他这个境界是正确的,不是错误的。佛经里常常有句话说「不可思议」,一个思就把思量境界统统包括在其中,妄想分别执著用一个思做代表。议是什么?议是言说,言说、讨论。为什么?这个境界它是超越了言语,言语说不出的;超越你的情识,情识就是八识,八识缘不到,言语也说不出,所以叫言语道断、心行处灭。心行处灭,非思量境,后面佛说唯证方知。证得之后,佛又用一句话来形容,「如人饮水,冷暖自知」,你喝一杯水,这水的温度你清清楚楚、明明白白,你说不出来。你说这水热,热到什么程度别人不知道;这水凉,凉到什么度数别人也不知道,唯证方知,这是真的,这不是假的。这些都是我们应当要学习的。
第四「观机审法故」。这是在教学的时候,你要看看这个人的根性,然后应当教他些什么、怎么教法,叫观机审法。可是这里头我们一定要知道,既然是不可思议的境界,你这一观机,妄想分别执著全起来了,再一想像我应该跟他说什么法门,不就分别执著又起来了吗?所以这个地方的观、这个地方的审,是用我们一般的名词,它的意思很深,这里头没有分别、没有执著,完全是一个很自然的反应。很难说,用我们世间这种言语大家有个概念,观机审法,其实这里头没有分别、没有执著,才是《华严经》里面的教义;一落在分别执著里面去,那就掉在世间法,《华严经》就变成世间的一门学术。现在大学里面有开这个课程,方东美先生晚年在辅仁大学博士班里面开课就是「华严哲学」,那就把它当作世间一门学术来研究。能得华严哲学的概念,不能得华严的受用境界,那得不到;华严受用境界一定要从华严三昧下手,你要是不得三昧,《华严经》的受用是得不到的。我们要怎么样得到它的受用?你就要学放下。这个放下要放得彻底,学,真学,六根接触六尘境界学不起心不动念,就入华严境界。但是这个很难,佛有方便,我们从方便下手,方便能帮助我们契入真实。方便是什么?先学不执著,真的不执著了,再学不分别,真不分别了,最后再学不起心、不动念。有步骤的,慢慢向上提升,行。具体的做法,《华严经》末后善财童子五十三参给我们做样子。
最近我在佛学问答里看到,有不少同学提出疑问,他们常常听经、念佛、学《无量寿经》、修净土法门。遇到有些法师给他们说,不必修这个法门,还有比这个更殊胜、更好的,他们也讲得头头是道。他问我怎么办?要不要亲近这些善知识?其实《华严经》上有例子,善财就是个好榜样。善财用我们现在的话来说他是搞多元文化的,五十三位善知识代表的是社会上男女老少、各行各业,有出家、有在家。出家现在讲是宗教,有宗教、有学术,宗教里面有佛法,也有不是佛法,其他宗教,社会上各种行业统统包括了。善财童子都跟他们往来,都跟他们接触,对於他们这些技术、能力、作用、智慧全部都通达,像《般若经》上讲的无所不知。他到底修哪个法门?他修的是念佛法门,始终没有改变。亲近归亲近,访问归访问,听讲归听讲,听讲长智慧,你不接触、不听你怎么会知道?可是听了之后怎么样?听了之后他不动心,没有改变他的初衷,他就一句阿弥陀佛念到底,从来不改变。到最后一位善知识,普贤菩萨十大愿王导归极乐,不是清清楚楚、明明白白吗?所以我们学佛要学善财童子这个态度,问题就解决了。这是慈悲到了极处,给我们做出最好的榜样,特别在现前社会很适用。
五十三参就是我们的日常生活,我们一定要学善财,一个方向、一个目标、一条路,专念阿弥陀佛求生净土,亲近阿弥陀佛,永远不变,这就对了。所以他的参访,每个经历他就提升一个境界,参访德云比丘他是初住菩萨,法慧菩萨,参访海云比丘他就是二住菩萨,参访妙住比丘他就是三住菩萨,节节高升。五十三参前面三位是比丘,用意是表法的,代表是从世间法到出世间法,表这个意思,前面用三个比丘做代表,后面就不是的,在家人。我们总得要会看,要细心去体会。在日常生活当中处事待人接物,观机审法就太重要了。这个本事学会了,你在这个世间可以说得上是人缘第一,人人欢喜你,人人爱戴你,人人都愿意跟你学。这在教学非常重要。
第五,「为受佛加故」。这是说接受佛的加持,就是前面菩萨自己说的承佛威力,受佛的智慧、受佛的大愿大行的加持。我们想想,我们现在在凡夫位,虽在凡夫位,我们可以肯定我们学佛绝不是这一生才开始,过去生中我们相信多次遇到佛法、修学佛法。为什么?你才有这点善根。从哪里看?从我们这两个小时你听得欢喜、你听得不愿意离开,这就证明了。你到马路上请个人来,叫他坐在这里听听,听个五分钟、十分钟他就走了。能够听得欢喜,尤其是能够天天都来听,就证明往昔生中学过这个法门,你才能听得懂,听得有兴趣、有味道,叫法味,才肯来。既然是这样的,我们就一定得佛加持。佛的加持,过去我的老师常常给我们说,他加持的威力大概跟我们学习的是相等的。我们有一分,譬如有一分信愿,佛菩萨就加一分;如果我们有两分,他就加两分;我们有三分,他就加三分,是这么个意思。只要我们自己奋发努力真干,真干最重要的不要忘掉是放下,对於经教的修学浅深、多寡没有什么大关系,最重要的是放下。为什么?你能把世出世间这些东西都舍掉,你的清净心才能现前。清净心是什么?是法体故,你回归到法体,你回归到自性,这个重要。我们今天回不了头,就是里面夹杂的东西太多,这些东西自性里头完全没有,所以它不是真的。
我们非常感激中国禅宗六祖惠能大师,感激他为我们做出的示现。他不认识字,没有学过经教,你从《坛经》上去看,《坛经》第一篇是他的自传。没有学过经教,在黄梅虽然住了八个月,没有进过讲堂、没有进过禅堂。八个月他很老实,标准的老实人,五祖分配他到碓房里去工作,现在讲做义工,舂米、破柴,他就老老实实干了八个月,门都不出去。最后传法传给他,为什么?他开悟了。凭什么开悟的?凭放下开悟的。就是说他能够把分别执著、起心动念一下放下,这一放下就回归自性,宗门的术语叫大彻大悟,明心见性,见性成佛,五祖衣钵就传给他。我们要知道他才二十四岁,很年轻。这个境界叫转凡成圣,一念之间转凡成圣,问题真解决了。我们现在对这些道理、方法可以说相当清楚,问题在哪里?问题是我们放不下,问题在这里。为什么放不下?我们用佛的话来安慰自己,业障、习气太重。而佛在大乘教里面告诉我们,业障、习气是假的不是真的。马鸣菩萨在《起信论》里告诉我们,「本觉本有,不觉本无」,这两句话给我们一个启示,本有的决定可以恢复,本无的肯定可以放下,是鼓励我们立刻放下,放下就成就了。
所以,我们要有这个勇气、有这个信心、有这个智慧,真干。不要再拖泥带水,不要再有牵肠挂肚的,要晓得什么都是假的,尤其弥勒菩萨给我们说得那么清楚、那么明白。给我们说明宇宙、生命的缘起,佛法里面讲的法界,无量无边的法界依正庄严,正报是自己,环境是依报,从哪里来的?从妄念生的,「一切法从心想生」。妄念极其微细,微细到什么程度?我们概略的计算了一下,现在人讲话都是用秒为单位,我们就用秒做单位,一千二百八十兆分之一秒,你看看这个速度。那么短暂的时间里,那一个念头,有念头就有物质现象,有物质现象就有精神现象,精神现象跟物质现象是同时发生的,没有先后。我们现在感官的这个世界,就是这种念头念念的相似相续相,为什么说相似?因为前念不是后念,后念不是前念,念念是独立的,念念前后不相干。就像电影胶卷一样,一格一格的,格格都不一样、不同。相似相续相,我们被这个幻相欺骗,以为是真的。常常能作如是观,人会开智慧,你心会清净,你能够跟菩萨无量三昧起相应的作用。虽然你还不能证得,你走的方向是正确的。
特别严重的是七情五欲,我们放下从哪里放起?就从七情五欲下手,首先把这个东西淡化,不可以过分的执著。一年比一年淡薄,一月比一月淡薄,我们的功夫就进步,这叫真修行。修行不是一天念多少声佛,也不是一天念多少部经,那些念佛、诵经都是增上缘,都是帮助你的。真正功夫是你把七情五欲淡化,那叫真功夫,烦恼轻、智慧长,这是效应。烦恼重不长智慧,如果我们学佛我们很精进,每天念佛、诵经、学教都不中断,但是我们烦恼、分别执著一年比一年严重,那完全叫白学了,学错了。想想惠能大师,一天也没学,人家居然在《金刚经》一句经文之下彻底放下,五祖给他讲到「应无所住,而生其心」,他就放下了。他没有通过转恶为善,也没有通过转迷为悟,他直截了当就转凡成圣,这是真正了不起,真正令人佩服到五体投地,没有话说,没有阶级的。所以佛加,我们知道,佛慈悲,无时无刻不在加持我们。我们为什么感受不到?这是烦恼习气严重,念念想七情五欲,念念想自私自利,念念想贪瞋痴慢,那没法子,虽有加,加不上。如果我们肯接受,虚心的接受,那就是对佛菩萨真诚恭敬,这个加持你会感觉得到。因为佛菩萨是平等的,因为他没有起心动念、没有分别执著,像阳光普照一样。
最后一条「成轨仪故」,轨是规矩,仪是仪式。教学得有教学的规矩,有个教学的程序,这句经文列在此地就是教学的规矩、教学的程序,不能少的,这个程序不能省略的。这说明为什么入定,入定有这六个意思在。「余如玄说」,玄是玄义,其他的清凉大师在玄义里面说得很清楚、很明白,比这里说得更详细。
下面说「文有三别」,文就是这一段经文、这一行字,从尔时到方便三昧,这段文里面有三种意思,这里三种差别。第一个是「入定人」,法慧,「法慧入者,是众首故,余入则乱,乱起则不调伏故,显十住法慧能说故」,没有智慧不能讲这个十住法门。这是第一个,讲人的差别,是法慧入。法慧是十住菩萨里面的代表,是众首故,这个众统统是十住菩萨,首就好比是班长,这个班他是班长,班长代表这一班的同学。所以由他来做代表,而不说别人。说别人,别人太多,那秩序就乱了,秩序乱就不调伏,不调伏就是没有秩序。像大会里面,人再多,人人守秩序,这个会就显得庄严,能看出会议的气氛。同时就显出十住法,智慧才能够宣说,代表大众来做报告。这是入定的人。
第二个「入定依,谓承佛力推功化主,表无慢故」,这个非常重要。入定,依什么入定?实在讲是依自己放下妄想分别执著,这个你入定,你才得到菩萨无量三昧。他不说自己,我放下了、我得定了,他说我之所以能够这样修学,是老师教的,总不能把老师忘掉。老师是谁?诸佛如来,所以是承佛威力,念念不忘老师,没有老师我们哪有这个缘分?实实在在的,我这一生要没有遇到方东美先生,哪里会知道佛教!年轻的时候总以为佛教是宗教、是迷信,不愿意接触,这个误会就很深,现在社会上像我这种误会的人太多了。我们这一生学了佛法,在佛法上得受用,怎能不感激老师?念念不忘老师。佛法上无论有多大的成就,老师给的,老师不把我引到这条路上,就不可能有这种认识,不可能有这个成就,不能忘老师恩。人生在世两个大恩人,父母、老师,不可以忘本。所以,佛在《观经》上净业三福教导我们,第一句话就是孝养父母,第二句奉事师长,这是佛教我们的。我们的身体得自於父母,我们的智慧得自於老师,没有父母、没有老师我们怎么会有成就?所以,念念不忘父母恩,念念不忘老师恩德。推功化主,化主是教化主,教化主在我们这个世间是释迦牟尼佛,在华严会上是毗卢遮那佛。表无慢,没有傲慢,一切的成就是佛力加持、是老师的教导,这就对了,这是自己性德的流露,而是真正给社会大众做出最好的榜样。特别在现在社会,年轻人知道父母恩的人少了,不孝父母,能够知道尊重老师的人就更少,所以老师现在教不出学生。我在国外,好几个大学请我做教授,我不愿意跟学生上课,我愿意跟教授们开座谈会。什么原因?现在年轻人心浮气躁,没有耐心,他怎么能学到东西?尤其是这么深的经义,时间短了他听不懂,时间长了没有耐心,这就难了。所以,观机审法那就不能不有权巧方便,对年轻人深的东西不讲,讲他喜欢的东西,告诉他怎样才能得到,他才能接受。今天时间到了,我们就学习到此地。
诸位法师,诸位同学,请坐。请看「十住品第十五」,经文第一句:
【尔时法慧菩萨。承佛威力。入菩萨无量方便三昧。】
这是这一品经里面清凉大师判作七分,就是七大段,这是第一大段,叫三昧分。我们从《华严经》一直听下来,这样的句子、章法我们都很熟悉,不陌生。『尔时』,这是「须弥山顶偈赞品」结束之后,这就入了正宗,在这个时候,前面两品是赞叹、介绍,意思显示这一品经文的殊胜、重要性。『法慧菩萨』是初住菩萨的通号,证得初住位,他的德号就叫「法慧」,同名法慧。所以它不是专指一个人,它是指这个位次的。尔后每个位次代表的意思都相同,我们自己修行如果证得初住位,名号也叫法慧菩萨。我们中国人的习惯,上面要冠个名字,某某法慧菩萨,加个名号;如果不指,法慧菩萨是通名。『承佛威力』,这句话我们念得很多,往后还有很多句都相同,这句话我们就很熟悉。凡是佛在经典上多数重复的,那就特别重要,而往往这些小事情,我们一般讲这小节,礼节里面是小小的礼节,都被我们疏忽,殊不知小小礼节比什么都重要。我们修行证果,即使世间法里头处事待人接物,凡是有大成就的人,成大功、立大业,对於小小节都非常尊重,不敢疏忽。这里头有很深的用意在里头,就是贤首大师《还源观》四德里头的第二条「威仪有则」。要为世间人做个好样子,所谓是「学为人师,行为世范」,你的行为可以做世间一切众生的好样子。在哪里做?就是小节、细节。这些小节、细节,《弟子规》里面讲得很圆满,这是应该要重视的,不能不重视。
法慧菩萨为我们说十住经,也就是说在十住这一会里面,他首先来给我们做报告。他的态度非常谦虚,不敢说我自己修行不错,现在你看,妄想分别执著统统都断了,离开十法界,我证得初住位,与四十一位法身大士同住在一起,佛的实报庄严土。有这种念头、有这种言语,诸位细心想想看,还是骄慢,这是三重障里面的傲慢,三重障是傲慢、嫉妒、贪欲,他还带这个习气。菩萨做给我们看的,他不说他自己有能力,能在这个地方做报告是得佛力加持,不是自己有能力,把这个功德推给佛。这是教导我们,我们无论有一点小成就总以为是自己有的,纵然是师长教的也不承认,认为自己成就已经超出老师。纵然真的超出老师,对老师的恩德还是念念不忘,这个人厚道,这才能教化众生。所以这里含义很深。前面经文我们看到有普观大众,这个地方没有,这个地方只有「承佛威力」。承佛威力什么?因为他自己得三昧,你看自己证入三昧还是承佛威力。这是不是真的?他说得不假,如果没有佛陀长时间的教诲,你怎么能入得了三昧?所以,自己证得无论是哪一种果位,都要有感恩心,有谦虚、恭敬、感恩,这是菩萨做出样子来给我们看。
我们先说三昧,三昧是梵语,古印度话,它的意思叫正受,受是享受,正是正常,也就是三昧的意思是正常的享受;换句话说,我们这些众生的享受是不正常的。六道众生的享受,佛在经教里面常讲,把它分成五大类,身有苦受、有乐受,分这两大类;心也有两大类,有欢喜、有忧虑,有喜、有忧;另外一种,身没有苦乐,心也没有忧喜,这个境界不错,这种境界叫舍受,不是三昧。舍受跟三昧非常相似,为什么不称三昧称为舍受?三昧得到之后就永远得到,不会退失的,那才叫三昧,才叫正常享受。舍受你得到的时间很短暂,那个境界很快的就会失掉,失掉的时候又有苦乐忧喜,所以它不叫做正受,叫舍受。佛讲这五种受分配在六道,六道众生统统都有。我们人道有时候心没有忧喜,身也没有苦乐,但是时间不长,很短暂。境界一现前,受了一点刺激,苦乐忧喜又出来了。顺境有乐受、有喜受,逆境有苦受、有忧受,不苦不乐的这个境界在哪里?在色界天、在无色界天。我们知道,色界跟无色界他们所修的是四禅八定,我们前面学得很多,这种常识我们也都相当清楚。四禅八定里面,差不多是时间跟空间维次都突破,有这种能力。古印度,不但婆罗门教重视修定,几乎所有的宗教、所有的学派都重视修定。这在三千年前,印度当时他们的宗教、学术,确实不是这个世界上其他地区能够跟它相比的。纵然得到第八定,这是最高的,非想非非想处天,寿命八万大劫,够长了。我们这个世界成住坏空算一个大劫,这个世界成住坏空,成住坏空八万次,你看他定功多深,就是他寿命多长。可是八万大劫到了,他定功就失掉,一失掉之后苦乐忧喜又现前。所以他还是舍受,不是正受。
舍受变成正受必须再提升一层,楞严会上讲的第九定,说明四禅八定是世间禅定,世间禅定是舍受,不是正受。到第九定就超越六道轮回,才算是正受,证得阿罗汉果,决定不会再退转到六道,这叫正受。可是阿罗汉实在讲也很慈悲,回小向大,他有能力跟六道众生起感应道交的作用。过去在六道修的,六道里的亲朋好友、冤亲债主多的是,这些人跟他有缘,有缘就必然有感,有感他自自然然就有应。所以阿罗汉也有应化身,在六道里面教化众生,帮助他们离苦得乐,六道苦!用什么方法帮助他离苦得乐?这些基本的常识我们学佛必须要记得很清楚,离苦得乐最低的层次是断恶修善,以世尊所说的《十善业道》为标准,能够断十恶、修十善你就能离苦,六道里面苦的是三恶道,你才能够得到天人之乐。
在大乘教里,像智者大师跟我们细说十法界,他将十法界每个法界里面都有十法界。譬如我们人法界,我们一般讲人道,人法界,人法界修养功夫很好,有相似佛的生活,那就叫人间的佛法界;有相似的菩萨,那就是人间的菩萨法界。每一界里面的十法界,十法界就变成一百个法界,叫百界千如。智者大师教我们用这个方法来看宇宙人生、来看诸法实相。佛的法界,所以佛常说,说得很明显,我们不难懂,那是对我们说的,恒顺众生说的,佛法界第一个条件是什么?平等,平等心是佛,真的平等。我们现在在《华严》里学了这么多,了解了,真平等,为什么?他不起心、不动念,不起心不动念才是真平等。六根,眼见色、耳闻声,六根接触六尘境界不起心不动念,这是佛法界。不起心不动念是三昧,那是什么三昧?那是自性三昧,就是惠能大师开悟的时候所说的,第四句所讲的,「何期自性,本无动摇」,那是自性本定,只要你放下,它就现前,真平等。像前面李长者举的比喻,一滴水进入到大海,它就平等了,跟大海水融成一片,再也分不出哪是江水、哪是河水、哪是海水,分不出。那就入了佛的境界,法慧菩萨入了这个境界。入了这个境界,这里没有称法慧如来,没有称法慧佛,称法慧菩萨,这个意思前面说过,他还有无始无明的余习没断。把这个习气轻重分为四十一个等级,叫四十一位法身大士,四十一品无始无明习气,这都是我们应当要清楚、要明了的。这个习气少了一分,级别就提升一层,其实它里头没有阶级、没有等级的,平等境界哪来的等级?这种等级的说法都是属於抽象的概念,没有事实,这个我们一定要清楚。
我们晓得人间有佛,用平等心,不分别、不执著,实在讲分别执著很淡薄,用平等心生活、工作、待人接物,这个人就是人间的相似佛,他跟佛差不多。菩萨心是六度心,念念不离六波罗蜜,喜欢布施、喜欢持戒。喜欢布施是能舍、肯帮助人,见到人有困难、有需要,他一个都不空过,总是尽心尽力去帮助他。他能舍财,能舍法,舍法叫肯教人;能舍无畏,别人有困难、有痛苦,他真的帮助他解决,我们世间讲好人,热心的人士。这种人是人间的菩萨,他的心行跟菩萨很接近,是智者大师所讲的人间的菩萨法界。缘觉法界是辟支佛,这人很聪明,修学十二因缘就能帮助他看破放下,把对於世出世间一切法的执著看轻了,也就是淡化了,人间的辟支佛。阿罗汉称为声闻,那就是欢喜佛法,依教奉行,出家是个好修行人,给出家人做个好榜样,在家是个好居士。在佛门里面,出家称法师,出家是善师,在家称高士,高僧、高士,这是人间的声闻。我们这么一说诸位就晓得,天人,天人修上品十善、四无量心。十善业道他真做到,做得很好,四无量心,他的心量大,四种就是慈悲喜舍。他有慈心,欢喜帮助别人得乐;他有悲心,欢喜帮助别人离苦,离苦是悲心,得乐是慈心;他能够常生欢喜心,常常能够舍,真能放下,人间的天人。
人道是五戒伦常心,在我们中国传统里面讲就是五伦、五常、八德,他都能够奉行,起心动念、言语造作不违越这个范围,他是人中之人,为什么?肯定不堕三恶道。这一点要注意。如果我们起心动念违背伦常八德,伦常是关系,关系搞坏了,起心动念违背了道德,这一生得人身,来生就得不到人身,这个不可以不知道。《十善业道经》这个经不长,从前我们学习用的经本字不大,三号字排印,只有四张纸,八页。世尊居然在前后两次苦口婆心的叮咛我们,十善是人天法,声闻菩提、缘觉菩提乃至无上菩提的根本;换句话说,没有十善,我们人这个资格就失掉,就不像人了,你来生怎么能得人身?人不能不懂得伦理道德,伦理讲人与人的关系,父子、夫妇、君臣、兄弟、朋友,这个关系是自然形成的,不是人为,凡是自然形成的则称之为道。随顺自然的法则来处理,譬如父慈子孝,孝跟慈就是德,君仁臣忠,仁跟忠就是德,夫义妇听,听跟义就是德,长幼有序、朋友有信,这是德。展开来就叫八德,孝悌忠信、礼义廉耻、仁爱和平。我们都能做到,念兹在兹,起心动念、言语造作都不违背,这个人是人中的人道,决定不失人身。如果违背伦理道德,来生人身得不到。
下面下三道是什么?饿鬼、畜生、地狱。我们要想一想,三恶道的业因相同,都是贪瞋痴慢还有怀疑,贪瞋痴慢疑。疑什么?怀疑道德,怀疑圣人,怀疑圣人的教诲,怀疑圣人所讲的性德,他不愿意遵守。表现出来,起心动念都跟贪瞋痴慢疑相应,这五个叫根本烦恼,哪一个重的就是那一道第一个业因。贪心重的,饿鬼道;瞋恚心重的,傲慢、嫉妒都是属於瞋恚,瞋恚的行为,地狱道;愚痴,没有能力辨别是非邪正,自以为是,这是愚痴,畜生道。这个里面,好胜的心强、嫉妒心重,它里头起了变化,鬼道里头有、人道里头有、畜生道里头有,变成什么?变成阿修罗、变成罗刹,变成魔道去了。这是天台大师给我们讲的人道里面的十法界。
我们现前是个人,如果我们把伦理道德统统都丢掉,贪瞋痴慢疑很严重,那想想我们现在在人道带著是什么习气,我们走的道路是向哪个方向,这不能不知道。真正明了之后,古大德常常提醒我们回头是岸,我们一口气还没断,回头还来得及。真正修行人要记住六祖能大师在《坛经》上的一句话,「不见世间过」。常常把世间的过失,世间过失最重要的是世间人,把别人的过失牢牢的记在自己的心头,这个就错了。错在什么地方?我们的心本来是善的,叫良心,良善的,把我们的良心、善心去收藏别人的一些罪孽罪恶;他没有过失,我们自己有了过失,我们把他的过失拿到我心里来,这叫大错特错。你看看普贤菩萨在《华严经》上怎么教我们?跟《坛经》上讲的一样,若真修道人,不记他人过。普贤菩萨十大愿王,我们常说,前面四个完全是自修,成就自己的德行。第一个是礼敬,礼敬没有分别、没有执著,平等的礼敬,修什么?学自己的谦虚,实在应该讲是谦卑,谦卑是自己的性德。你看,法慧菩萨在此地不是承佛威神吗?不说自己有能力,这是谦卑。对任何人都谦卑,对造作五逆十恶的人还是谦卑,还是对他有礼。这个一般人做不到,佛菩萨能做到,谦卑有礼。对造作五逆十恶的人都谦卑,对於做好事的人他怎么会不恭敬?当然之理。这个日常生活当中的表现或者是表演用意很深,那都是在做样子给社会大众看,教导社会大众对人要谦卑、要尊重。人人都对人谦卑尊重,这个世界不就祥和了吗?灾难不就化解了吗?你看这个用意多深,你这种行为不就救了社会、不就救了世界吗?这叫积功累德,这叫做真正的好事。存的心就是感化人,人没有不能感化的,不能感化,不能说他很顽固、他的业障很重,这样想法就错了;要回过头来想自己,我的德行不够、我做得不够好。尧舜之所以能够感动人,秘诀就在这里,处处反求自己,不去责备别人。
普贤菩萨十愿的第二条教我们「称赞如来」,这个如来是性德。什么是性德?仁义礼智信是性德,孝悌忠信是性德,礼义廉耻是性德,仁爱和平是性德。菩萨教导我们,凡是合於性德的赞叹,不合於性德的不赞叹就是了。你看他对於赞叹跟礼敬不一样,礼敬是一点分别都没有,赞叹有分别。你说的话是好话,做的事是好事,赞叹你;你说话、做事是违背德行的,不赞叹,不说,不把它放在心上,也不把它放在口上。我们中国古人常教人叫隐恶扬善,别人的不是不提,别人的好事我们来宣扬赞叹,让整个社会形成一个风气,大家喜欢善,不喜欢恶,用意深!不在自己,不在自己一家,在整个社会、整个国家、整个世界,我们自己对於家庭、社会、族群、世界,念念要有责任感,我不能不负责任,不能把社会引导负面,那我们就有罪。念念当中我们起心动念都想到,我这个念头、这句话、这个行为,对整个世界安全有没有负面作用?如果有负面作用那就不可以做,这个念头不能起,这话不能说,这个事也不能干,这就对了。
菩萨第三句教给我们「广修供养」。现代人念念不忘的是什么?发财,现在人念念不忘的是发财,一心一意怎么样想去赚钱。佛告诉我们,常行布施,财布施得财富,法布施得聪明智慧,无畏布施得健康长寿,你心目当中就想这三样东西,这三样东西怎么来?广修供养就来了,而且来的非常殊胜。大圣大贤、诸佛菩萨教导我们生财有大道。反过来就是吝啬,吝财的人,自己有财富不肯布施,来世得贫穷果报;吝法的人,不肯教别人,教别人自己也得留一手,来生得愚痴果报;见到别人有苦难,不能援助,将来自己要受苦难,没人帮助你,业因果报丝毫不爽。这些大道理不能不懂。因果与我们俱生而来,可以说是宇宙出现那一天因果就存在了,这个我们在《还源观》里面看得很清楚。一念不觉那是因,依报、正报现前那不就是果吗?从一体起二用,这就晓得因果从哪里来的,一点都不假。
这是讲人法界里就具足十法界。我们虽然得人身,想想我们得这个人身现在在哪一法界,而且这个十法界还不是稳定的。我们念佛人,在念佛堂上念上一个钟点的阿弥陀佛,这时候心很专、精神很集中、专注,你念这一句佛号没有杂念,这一个小时你在佛法界,这一个小时你在极乐世界。它怎么会一样?我们现在这两个小时在学习《华严经》,这是菩萨法界、这是声闻法界。如果我们在想发财、想争取名闻利养,很可能就变成饿鬼法界、修罗法界、罗刹法界。起心动念,境界就不一样,所以佛常讲「一切法从心想生」。佛在《十善业道经》里面讲得很清楚,给龙王说的,这个世间众生心想异故,所以种类无量无边。没有一法不是从心想生。到心什么都不想了,那就叫三昧、就叫做正受。所以我们的受一定自己要明了,要肯定自己我们的受是不正常的。正常的受,我们从大乘佛法的标准上来说,最低的标准是阿罗汉,真正算是得到正受。严格的说,阿罗汉还不行,严格的说什么人得真正正受?法慧菩萨,他得的才是真正正受。四圣法界里面阿罗汉、辟支佛、菩萨、十法界里面的佛是相似正受,不是真正的正受,相似的正受。这是天台大师的意思。
三昧我们懂了,我们再看看菩萨入的是哪一种三昧?他入的是『菩萨无量方便三昧』。「方便」,方是方法,便是便宜,两个字合起来意思就是最适当的方法、最圆满的方法、最好的方法,就叫做方便。由此可知,最好的方法没有一定,因人不一样、因事不一样、因时不一样,千变万化,这要智慧,没有智慧不行。像菩萨,在东方,不但是在中国,知名度最高的无过於观世音菩萨,所谓「家家观世音,户户弥陀佛」,这名气最大的,他就具足无量方便。从什么地方看出来?《法华经.普门品》里面讲的菩萨三十二应身,应以什么身得度就现什么身,这是无量方便,这是最恰当、最好的。应以佛身得度他就现佛身,三十二相八十种好,应以菩萨身他就现菩萨身得度。这些法身大士,从法慧以上没有身,他的身相是随类现身,在一真法界里面,我们称他作清净法身、圆满报身。圆满报身,圆满是指智慧,他有圆满的智慧,应化在十法界是随众生心、应所知量,自自然然的示现。世尊为我们介绍,把菩萨的应化身分为三十二类,实际上无量无边身,分成三十二类。后人根据佛的说法,画一个观世音菩萨的像,我们这边十楼,诸位一进去就看到千手观音,这是根据佛所讲的,替观音菩萨造个像。观音菩萨头顶上有三十二个面孔,代表什么?代表三十二应。画的时候大意了,应当要画不同的面孔,那就对了。它有佛的面孔、有菩萨的面孔,声闻、缘觉的面孔没画出来,六道里面的面孔没画出来,天人的面孔、人的面孔、阿修罗的面孔、罗刹的面孔没画出来,畜生的面孔没画出来,饿鬼的面孔没画出来,地狱的面孔也没画出来,菩萨到哪一道就现哪一道的面孔。在我们人间,我们现在人间,从人种上有白种人、有黄种人、有黑种人、有红种人,都没有画出来。从宗教里面,耶稣的面孔没有画出来,穆罕默德的面孔没有画出来。统统要画出来,让人一看,观世音菩萨真了不起,无量方便三昧,应该这样画就对了,这才显示三十二应真正的意思。所以,这些画画的人没学佛,不懂得三十二个面孔真正的用意在哪里,它是表法的,代表他能现这么多面孔。过年过节,这次山东年节当中有戏剧表演,他们打电话告诉我很热闹,邀请我去。我今年没去参加,明年我给他出个主意,我去参加。四川不是有变脸的吗?变脸应该怎么样?应该把观世音菩萨三十二应的脸谱,头一摇,佛就变成耶稣,再一摇又变成穆罕默德,这个面孔现的中国人,那个面孔一变变成外国人,这个才有味道。这说明什么?各种不同的族群、不同的文化、不同的肤色、不同的宗教统统是一家人,这是多元文化,这是世界大同,都应当互相谦卑、互相尊重、互相关怀、互相敬爱、互助合作,共同来创造地球上的极乐世界。不是做不到,能做得到,首先要大家认知,有这个认知就不难做到,放下一切分别执著不就没事了吗?所以,和谐社会是可以做得到的。明年我来出个点子,找四川变脸,让他多做几个脸谱我们来看看,这是很明显显出菩萨无量三昧。
我们再看清凉大师给我们的讲解,就是他的注疏。《疏》,「何故入定,略辨六意」。这开头提了一个问题,为什么要入定?这个重要,为什么要入定,我们要特别留意在这里学。为什么?我们在日常生活当中没有定,心浮气躁,所以生活带来的是痛苦多乐少,苦太多、乐太少,就是不知道入定,这个要学。他底下讲六个意思,「一、此三昧是法体故」,这一条很重要。菩萨无量方便三昧就是菩萨自行化他的体,所依的体。他何以能够自行化他?三昧是体。那我们要晓得,我们想自己学佛、修行,自己能有一点成就,也能够像菩萨一样帮助别人,我们没有定怎么行?这个太重要了。三昧就是禅定,可以把它翻成禅定,或者把它翻成定。因为有定才有智慧,没有定,起的作用是烦恼。清净心是三昧,起作用是智慧,智慧能解决问题,烦恼只能把问题搞糟。所以他先入定是很有道理的。
说到这个地方,我就很自然想起,我在二十六岁的时候刚刚接触佛法,第一次见出家人,我见的出家人是章嘉大师。我向他请教,提了一个问题,我知道佛法好、佛法殊胜,有没有什么方法让我们很快就能够契入?我们提了这个问题。老师看著我,我也看著他,一看就看了半个多钟点,这什么?三昧,入定。他一直看到我的情绪整个定下来,他才跟我说话,这有道理。年轻人心浮气躁,你给他讲,耳边风,这个耳朵进去那个耳朵出去,不管用。定了半个多小时,我好不容易半个多小时在等他一句话,等到之后,这个话一辈子都忘不了。这个教学法高明,这个教学法不是他的,经上有的,《华严经》上不就是这样教学法吗?这才能够传道,才能真正得道。我跟章嘉大师三年,我跟他那时候他老人家六十五岁,我二十六岁,他是六十八岁圆寂的,我跟他三年。每次见他我都有问题向他请教,他至少让我静下来五、六分钟他才说话,他不是一问马上就答,没那么快,言语、行动都非常缓慢。那个时候不知道,到以后学了大乘教才知道,大乘经里面常讲的「那伽常在定,无有不定时」。我从章嘉大师的日常生活当中看到了,真的常在定中,行住坐卧都在定中,叫人不能不佩服。他接见的客人也很多,没有废话,往往客人来访问的时候坐上一、二个小时,我想他老人家说的话绝对没有超过二十句。我跟他三年,没有超过二十句的。可是句句实用,没有废话,讲的东西简单明了。所以这个我们要学。
这个法在此地是佛法,在我们讲是一切法,连世间法都不例外,你只要头脑清楚,你只要是稳重,你对世间种种疑难问题在你面前迎刃而解,没困难。可是一个浮躁的意念那是决定不能解决问题的,因为它生烦恼不生智慧。所以这个我们要注意,法体,世出世间法的体都在定。佛法学习重视禅定,八万四千法门,法是方法,门是门径,修什么?全都是修三昧,所以三昧就变成无量。我们用念佛的方法修成功了,得定,那就叫念佛三昧;如果你学《华严经》,从《华严经》里面得定,就叫华严三昧;你学《法华经》,就叫法华三昧;你学《金刚经》,叫金刚三昧。你用的方法不一样,无量无边,但是你得到的东西是一样的,都是得清净心,都是得到一个正受,就是苦乐忧喜舍统统放下、统统没有了。所以它是一切法的体,这个体就是《还源观》里面所讲的「自性清净圆明体」,是什么?是三昧,本无动摇、本自清净。这是第一个意思。
第二个意思,「非证不说故」,你没有证得不跟你说,你证得的时候才给你说。像我刚才跟诸位说的,我跟章嘉大师学习的这段往事,我们初学,没有证得,章嘉大师没说,没说他用上了。到十几年之后我们才想到这桩事情,他没有说破,但是他用上了,这给我们很大的启示。为什么?你没有证到的时候,跟你说你会起分别、起执著,这就是为什么不说。因为这个东西是离妄想分别执著它才现前,妄想太深了暂时不谈,我们讲粗相,分别执著,有分别执著的时候不说,分别执著淡薄的时候可以说。这是第二个意思。
第三,「显此法非思量境故」。这是自性本定,不能思、不能度量。思是什么?思是妄想。量,量就是分别执著,(这个念「亮」),思量。至少离分别执著这个境界慢慢现前,相似境界现前;起心动念断掉了,不起心不动念,这个境界完全现前。完全现前的时候佛要说,说是给他做证明,给他证实他这个境界是正确的,不是错误的。佛经里常常有句话说「不可思议」,一个思就把思量境界统统包括在其中,妄想分别执著用一个思做代表。议是什么?议是言说,言说、讨论。为什么?这个境界它是超越了言语,言语说不出的;超越你的情识,情识就是八识,八识缘不到,言语也说不出,所以叫言语道断、心行处灭。心行处灭,非思量境,后面佛说唯证方知。证得之后,佛又用一句话来形容,「如人饮水,冷暖自知」,你喝一杯水,这水的温度你清清楚楚、明明白白,你说不出来。你说这水热,热到什么程度别人不知道;这水凉,凉到什么度数别人也不知道,唯证方知,这是真的,这不是假的。这些都是我们应当要学习的。
第四「观机审法故」。这是在教学的时候,你要看看这个人的根性,然后应当教他些什么、怎么教法,叫观机审法。可是这里头我们一定要知道,既然是不可思议的境界,你这一观机,妄想分别执著全起来了,再一想像我应该跟他说什么法门,不就分别执著又起来了吗?所以这个地方的观、这个地方的审,是用我们一般的名词,它的意思很深,这里头没有分别、没有执著,完全是一个很自然的反应。很难说,用我们世间这种言语大家有个概念,观机审法,其实这里头没有分别、没有执著,才是《华严经》里面的教义;一落在分别执著里面去,那就掉在世间法,《华严经》就变成世间的一门学术。现在大学里面有开这个课程,方东美先生晚年在辅仁大学博士班里面开课就是「华严哲学」,那就把它当作世间一门学术来研究。能得华严哲学的概念,不能得华严的受用境界,那得不到;华严受用境界一定要从华严三昧下手,你要是不得三昧,《华严经》的受用是得不到的。我们要怎么样得到它的受用?你就要学放下。这个放下要放得彻底,学,真学,六根接触六尘境界学不起心不动念,就入华严境界。但是这个很难,佛有方便,我们从方便下手,方便能帮助我们契入真实。方便是什么?先学不执著,真的不执著了,再学不分别,真不分别了,最后再学不起心、不动念。有步骤的,慢慢向上提升,行。具体的做法,《华严经》末后善财童子五十三参给我们做样子。
最近我在佛学问答里看到,有不少同学提出疑问,他们常常听经、念佛、学《无量寿经》、修净土法门。遇到有些法师给他们说,不必修这个法门,还有比这个更殊胜、更好的,他们也讲得头头是道。他问我怎么办?要不要亲近这些善知识?其实《华严经》上有例子,善财就是个好榜样。善财用我们现在的话来说他是搞多元文化的,五十三位善知识代表的是社会上男女老少、各行各业,有出家、有在家。出家现在讲是宗教,有宗教、有学术,宗教里面有佛法,也有不是佛法,其他宗教,社会上各种行业统统包括了。善财童子都跟他们往来,都跟他们接触,对於他们这些技术、能力、作用、智慧全部都通达,像《般若经》上讲的无所不知。他到底修哪个法门?他修的是念佛法门,始终没有改变。亲近归亲近,访问归访问,听讲归听讲,听讲长智慧,你不接触、不听你怎么会知道?可是听了之后怎么样?听了之后他不动心,没有改变他的初衷,他就一句阿弥陀佛念到底,从来不改变。到最后一位善知识,普贤菩萨十大愿王导归极乐,不是清清楚楚、明明白白吗?所以我们学佛要学善财童子这个态度,问题就解决了。这是慈悲到了极处,给我们做出最好的榜样,特别在现前社会很适用。
五十三参就是我们的日常生活,我们一定要学善财,一个方向、一个目标、一条路,专念阿弥陀佛求生净土,亲近阿弥陀佛,永远不变,这就对了。所以他的参访,每个经历他就提升一个境界,参访德云比丘他是初住菩萨,法慧菩萨,参访海云比丘他就是二住菩萨,参访妙住比丘他就是三住菩萨,节节高升。五十三参前面三位是比丘,用意是表法的,代表是从世间法到出世间法,表这个意思,前面用三个比丘做代表,后面就不是的,在家人。我们总得要会看,要细心去体会。在日常生活当中处事待人接物,观机审法就太重要了。这个本事学会了,你在这个世间可以说得上是人缘第一,人人欢喜你,人人爱戴你,人人都愿意跟你学。这在教学非常重要。
第五,「为受佛加故」。这是说接受佛的加持,就是前面菩萨自己说的承佛威力,受佛的智慧、受佛的大愿大行的加持。我们想想,我们现在在凡夫位,虽在凡夫位,我们可以肯定我们学佛绝不是这一生才开始,过去生中我们相信多次遇到佛法、修学佛法。为什么?你才有这点善根。从哪里看?从我们这两个小时你听得欢喜、你听得不愿意离开,这就证明了。你到马路上请个人来,叫他坐在这里听听,听个五分钟、十分钟他就走了。能够听得欢喜,尤其是能够天天都来听,就证明往昔生中学过这个法门,你才能听得懂,听得有兴趣、有味道,叫法味,才肯来。既然是这样的,我们就一定得佛加持。佛的加持,过去我的老师常常给我们说,他加持的威力大概跟我们学习的是相等的。我们有一分,譬如有一分信愿,佛菩萨就加一分;如果我们有两分,他就加两分;我们有三分,他就加三分,是这么个意思。只要我们自己奋发努力真干,真干最重要的不要忘掉是放下,对於经教的修学浅深、多寡没有什么大关系,最重要的是放下。为什么?你能把世出世间这些东西都舍掉,你的清净心才能现前。清净心是什么?是法体故,你回归到法体,你回归到自性,这个重要。我们今天回不了头,就是里面夹杂的东西太多,这些东西自性里头完全没有,所以它不是真的。
我们非常感激中国禅宗六祖惠能大师,感激他为我们做出的示现。他不认识字,没有学过经教,你从《坛经》上去看,《坛经》第一篇是他的自传。没有学过经教,在黄梅虽然住了八个月,没有进过讲堂、没有进过禅堂。八个月他很老实,标准的老实人,五祖分配他到碓房里去工作,现在讲做义工,舂米、破柴,他就老老实实干了八个月,门都不出去。最后传法传给他,为什么?他开悟了。凭什么开悟的?凭放下开悟的。就是说他能够把分别执著、起心动念一下放下,这一放下就回归自性,宗门的术语叫大彻大悟,明心见性,见性成佛,五祖衣钵就传给他。我们要知道他才二十四岁,很年轻。这个境界叫转凡成圣,一念之间转凡成圣,问题真解决了。我们现在对这些道理、方法可以说相当清楚,问题在哪里?问题是我们放不下,问题在这里。为什么放不下?我们用佛的话来安慰自己,业障、习气太重。而佛在大乘教里面告诉我们,业障、习气是假的不是真的。马鸣菩萨在《起信论》里告诉我们,「本觉本有,不觉本无」,这两句话给我们一个启示,本有的决定可以恢复,本无的肯定可以放下,是鼓励我们立刻放下,放下就成就了。
所以,我们要有这个勇气、有这个信心、有这个智慧,真干。不要再拖泥带水,不要再有牵肠挂肚的,要晓得什么都是假的,尤其弥勒菩萨给我们说得那么清楚、那么明白。给我们说明宇宙、生命的缘起,佛法里面讲的法界,无量无边的法界依正庄严,正报是自己,环境是依报,从哪里来的?从妄念生的,「一切法从心想生」。妄念极其微细,微细到什么程度?我们概略的计算了一下,现在人讲话都是用秒为单位,我们就用秒做单位,一千二百八十兆分之一秒,你看看这个速度。那么短暂的时间里,那一个念头,有念头就有物质现象,有物质现象就有精神现象,精神现象跟物质现象是同时发生的,没有先后。我们现在感官的这个世界,就是这种念头念念的相似相续相,为什么说相似?因为前念不是后念,后念不是前念,念念是独立的,念念前后不相干。就像电影胶卷一样,一格一格的,格格都不一样、不同。相似相续相,我们被这个幻相欺骗,以为是真的。常常能作如是观,人会开智慧,你心会清净,你能够跟菩萨无量三昧起相应的作用。虽然你还不能证得,你走的方向是正确的。
特别严重的是七情五欲,我们放下从哪里放起?就从七情五欲下手,首先把这个东西淡化,不可以过分的执著。一年比一年淡薄,一月比一月淡薄,我们的功夫就进步,这叫真修行。修行不是一天念多少声佛,也不是一天念多少部经,那些念佛、诵经都是增上缘,都是帮助你的。真正功夫是你把七情五欲淡化,那叫真功夫,烦恼轻、智慧长,这是效应。烦恼重不长智慧,如果我们学佛我们很精进,每天念佛、诵经、学教都不中断,但是我们烦恼、分别执著一年比一年严重,那完全叫白学了,学错了。想想惠能大师,一天也没学,人家居然在《金刚经》一句经文之下彻底放下,五祖给他讲到「应无所住,而生其心」,他就放下了。他没有通过转恶为善,也没有通过转迷为悟,他直截了当就转凡成圣,这是真正了不起,真正令人佩服到五体投地,没有话说,没有阶级的。所以佛加,我们知道,佛慈悲,无时无刻不在加持我们。我们为什么感受不到?这是烦恼习气严重,念念想七情五欲,念念想自私自利,念念想贪瞋痴慢,那没法子,虽有加,加不上。如果我们肯接受,虚心的接受,那就是对佛菩萨真诚恭敬,这个加持你会感觉得到。因为佛菩萨是平等的,因为他没有起心动念、没有分别执著,像阳光普照一样。
最后一条「成轨仪故」,轨是规矩,仪是仪式。教学得有教学的规矩,有个教学的程序,这句经文列在此地就是教学的规矩、教学的程序,不能少的,这个程序不能省略的。这说明为什么入定,入定有这六个意思在。「余如玄说」,玄是玄义,其他的清凉大师在玄义里面说得很清楚、很明白,比这里说得更详细。
下面说「文有三别」,文就是这一段经文、这一行字,从尔时到方便三昧,这段文里面有三种意思,这里三种差别。第一个是「入定人」,法慧,「法慧入者,是众首故,余入则乱,乱起则不调伏故,显十住法慧能说故」,没有智慧不能讲这个十住法门。这是第一个,讲人的差别,是法慧入。法慧是十住菩萨里面的代表,是众首故,这个众统统是十住菩萨,首就好比是班长,这个班他是班长,班长代表这一班的同学。所以由他来做代表,而不说别人。说别人,别人太多,那秩序就乱了,秩序乱就不调伏,不调伏就是没有秩序。像大会里面,人再多,人人守秩序,这个会就显得庄严,能看出会议的气氛。同时就显出十住法,智慧才能够宣说,代表大众来做报告。这是入定的人。
第二个「入定依,谓承佛力推功化主,表无慢故」,这个非常重要。入定,依什么入定?实在讲是依自己放下妄想分别执著,这个你入定,你才得到菩萨无量三昧。他不说自己,我放下了、我得定了,他说我之所以能够这样修学,是老师教的,总不能把老师忘掉。老师是谁?诸佛如来,所以是承佛威力,念念不忘老师,没有老师我们哪有这个缘分?实实在在的,我这一生要没有遇到方东美先生,哪里会知道佛教!年轻的时候总以为佛教是宗教、是迷信,不愿意接触,这个误会就很深,现在社会上像我这种误会的人太多了。我们这一生学了佛法,在佛法上得受用,怎能不感激老师?念念不忘老师。佛法上无论有多大的成就,老师给的,老师不把我引到这条路上,就不可能有这种认识,不可能有这个成就,不能忘老师恩。人生在世两个大恩人,父母、老师,不可以忘本。所以,佛在《观经》上净业三福教导我们,第一句话就是孝养父母,第二句奉事师长,这是佛教我们的。我们的身体得自於父母,我们的智慧得自於老师,没有父母、没有老师我们怎么会有成就?所以,念念不忘父母恩,念念不忘老师恩德。推功化主,化主是教化主,教化主在我们这个世间是释迦牟尼佛,在华严会上是毗卢遮那佛。表无慢,没有傲慢,一切的成就是佛力加持、是老师的教导,这就对了,这是自己性德的流露,而是真正给社会大众做出最好的榜样。特别在现在社会,年轻人知道父母恩的人少了,不孝父母,能够知道尊重老师的人就更少,所以老师现在教不出学生。我在国外,好几个大学请我做教授,我不愿意跟学生上课,我愿意跟教授们开座谈会。什么原因?现在年轻人心浮气躁,没有耐心,他怎么能学到东西?尤其是这么深的经义,时间短了他听不懂,时间长了没有耐心,这就难了。所以,观机审法那就不能不有权巧方便,对年轻人深的东西不讲,讲他喜欢的东西,告诉他怎样才能得到,他才能接受。今天时间到了,我们就学习到此地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