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方广佛华严经 (第一九八五卷) 2008/9/9 香港佛陀教育协会 档名:12-017-1985
诸位法师,诸位同学,请坐。请看「须弥顶上偈赞品第十四」,经文第七段「智慧菩萨」。今天从第三首偈看起,我们将经文念一遍,这第三、第四两首是一段:
【诸取著凡夫。计身为实有。如来非所取。彼终不得见。此人无慧眼。不能得见佛。於无量劫中。流转生死海。】
在前面一段我们学习到的,智慧菩萨现身说法,他第一首偈含义很深,尤其是第一句「我闻最胜教,即生智慧光」。他学习的成果就是末后这两句,「普照十方界,悉见一切佛」,这成佛了,成佛才能看到一切佛,希望大家都能跟他一样。我们看看菩萨的心愿,可是菩萨心愿没错,几个人遇到最胜教能生智慧光?怎样才能生智慧光?在前面,佛菩萨给我们讲了很多,我们的确是有智慧光,为什么?自性里头它本来具足。世尊说得很清楚,「一切众生皆有如来智慧德相」,所以智慧、德能、相好都是自性里头本来具足的。本来具足,我们现在智慧德相不能现前,不得受用,什么原因?佛讲「但以妄想执著而不能证得」。这是三大类的烦恼,妄想、分别、执著,我们有这个东西,我们的智慧光就没有了,德能也没有了,相好也没有了。德是我们讲的道德,能是我们讲的能力,技术、能力,相好是福报,统统都没有。世尊为我们一语道破为什么没有了,你有分别、你有执著、你有妄想。所以我们遇最胜教,不但不生智慧光,还生烦恼,为什么?因为生烦恼,我们把佛的意思就错会,错会是生烦恼,要不生烦恼的话,你就生智慧光。这个事情我们在前面也曾经讲过几次,我们讲到开经偈「愿解如来真实义」,这句话说得好,但是不容易,多数的人都是曲解如来真实义,误解如来真实义,那他不但不能生智慧光,他生烦恼。
由此可知,佛法常说重实质,实质是真干!你真干,就生智慧光。真干是什么?真干就得放下,五十七年前章嘉大师教给我的「看破、放下」。如果我们真能够向看破、放下这个方向去走,真的生智慧光。虽然不能像智慧菩萨一样,他智慧光生得太大,为什么?他能普照十方界,他能见一切佛,我们还没有这个能力。虽没有这个能力,我们生一点小的光,可是小的光会累积,小智慧,我们自己能够觉察到,烦恼年年减少、减轻,智慧年年增长。所以我们这个生是逐渐在生,有好处,不是没有好处,这个要懂得。如果连这一点效果都没有,我们这部经叫白学了。甚至於不但天天在学教,烦恼没有少,智慧生不出来,确实他烦恼增长,贪瞋痴慢一年比一年扩张,这就完全错了。他不是「悉见一切佛」,他悉见阿鼻狱,他方向走错了,走反了,这些我们不能不知道,我们不能不留意。学佛从反方向,为什么会有这个情形?这个情形我们能够理解,现在这一代人学佛跟过去人相比是距离很远,这个原因我们也懂得,所以这些现象是正常的现象。古时候的人,不要说太久,我这个年龄,八十岁前,八十岁之前的社会还重视家庭教育。我们生在农村,是个很落后的农村,传统文化保持得多一点。都市,像沿海的大都市,大概在八十年前已经有严重的问题,为什么?接受西方文化的冲击,对自己传统固有文化逐渐丧失信心,所以没有人再教了。沿海这些新兴都市都羡慕西洋的科学技术,像我们家乡这种闭塞的地区还能够保守著传统,我们还受了几年这样的教育,私塾教育,家庭教育,对於伦理、道德、因果还有一点概念。这一点概念,到我们长大之后也很容易疏忽,为什么?接近都市之后,大家都不讲这个,我们开始对这个问题也怀疑,信心也动摇了。正在这个时候,遇到佛法。
遇到佛法,遇佛因缘我跟诸位多次做过报告。从小学到的孝顺父母、尊敬师长,这个东西没丢掉,所以在台湾能够遇到善知识,善知识特别照顾,靠什么?就靠尊师重道。尊师重道不是表面的,不是形式的,形式上那时候我对三位老师没有一分钱的供养。因为生活很苦,自己照顾自己都有问题,哪有能力供养老师?老师了解,老师还帮助我,不容易。老师为什么照顾?老师看到我真正能从内心发出来尊重他们,表现在什么地方?表现在依教奉行。老师教我的我真做,绝对不是阳奉阴违,表面上是一套,背后又是一套,那老师不可能重视你,也不可能说一意在栽培你。为什么?你不能成就,你不是真正理解、真正去实行,现在讲落实,你得不到受用。佛经你看每部经最后一句话「信受奉行」,这就是真正尊师重道,「净业三福」里面所讲的「孝养父母,奉事师长」,信受奉行做到了,这两句都做到,孝亲尊师都做到;如果不能够信受奉行,是假的,不是真的。我们自己业障重,烦恼习气重,不能像菩萨这么样的精进,做得这么彻底,可是我们确实是认真在做。累积了几十年,有现前的效果,这是诸位看到的。
智慧菩萨所说的是真的,不是假的。悟了之后,你见到一切众生都是诸佛如来,我们常说的过去佛、现在佛、未来佛,没有一个不是佛。妖魔鬼怪也是佛,树木花草也是佛,山河大地也是佛,这就《华严经》上所说的,「情与无情,同圆种智」,这句话很难懂。从性上讲是佛,从相上讲,相就有差别,相是妄相。从相上讲,那就有十法界,有佛、有菩萨、有天人、有三恶道,从相上讲,有,不是没有。从理上讲是佛,从事上讲不是,你已经迷惑颠倒,你把一真法界完全扭曲,变成十法界,变成六道,变成三途,是你自己变的,与别人不相干。
所以第二首偈他一开头讲,「此中无少物」,实在讲惠能大师讲的比这个更好懂,惠能法师他怎么说?他说「本来无一物」,你看「此中无少物」,本来无一物。此是什么?此就是真如、自性,惠能大师讲的「本来」也是讲的自性,「此中」跟能大师讲的「本来」是一个意思,无一物。这个话是真的,常寂光!说常寂光就行了,也不要说生,也不要说土,自性就是常寂光。常是永恒不变,寂是清净、光明,清净是什么?一尘不染,能大师说的「何期自性,本自清净」,这是清净、光明。这就是我们在《妄尽还源观》里面学的第一条,佛法讲第一科,第一个科目,「自性清净圆明体」。这个「此」字就是自性清净圆明体,是我们的自性,这个里头没有东西。
第二句说,「但有假名字」,为什么会有假名?实在连假名也没有,为什么会有假名?因为它现了假相,现了假相我们就给它安个假名,假名是这么来的。一定要知道这是假名,你就不要执著,你就不要去计较;如果你要是计较,那你就生烦恼,你在假名、假相里面起了妄想分别执著,那就大错特错。假名、假相里面没有妄想分别执著,那就是诸佛如来法身大士,那就是实报庄严土。可是你要是对这个假名、假相起了分别执著,那麻烦就大了,就再一次的扭曲,扭曲就变成十法界。如果分别执著非常严重,就到六道、就到三途了。我们可以这样说,十法界层次高下不同,什么原因造成的?分别执著程度不一样造成的。分别执著很轻,四圣法界;分别执著重,六凡法界;分别执著最重的,三途,地狱、饿鬼、畜生是分别执著最重的,就这么回事情,这样造成的。菩萨举个例子,假如你还要计较,还要执著有我、有人,这个执著是很严重的执著,那你就入险道,险道是什么?险道是饿鬼、地狱,你就入三恶道。
佛菩萨真的是慈悲,你看在《华严经》上,从头到尾,我们现在学习的这个一半不到,我们的学习大概是四分之一。你已经深深体会到了,不断的在提醒我们,时时刻刻在提醒我们,这是无尽的慈悲。所以我们应当要理解,理解是不容易,这我常讲,为什么不容易?因为你有烦恼,就是说你有严重的分别执著,所以你听不懂,你不能体会到意思。纵然稍稍懂一点,也做不到,为什么做不到?你习气太重,你放不下分别执著。能够把分别执著淡化一点,那就很有进步;不是没有,你比一般人淡薄,你的智慧就比一般人高。分别执著愈严重的人,他烦恼多、智慧少。
所以我们必须要记住,我们感恩佛菩萨,要记住佛菩萨告诉我们,心外无有一法。经论、祖师也常常提醒我们,「心外无法,法外无心」,所有一切现象是什么?是心的相分。清净心动了,一念不觉而有无明,无明在清净心里面生出了相分。无明它要依靠清净心,清净心是本体,没有清净心不可能产生相分。我们讲的物质现象、精神现象,都是从起心动念生出来的,不起心动念,没有;起心动念,它就有了。这些现象是什么?现象就是自己的真如本性。真如本性是真的自己,这个身体不是真正的自己,也是真正自己,是真正自己的一部分。好像我们全身,全身是自己,那我身上这根汗毛是不是自己?是自己,你不能说这汗毛不是自己。我身上的这一个细胞是自己,现在变成什么?我只认得这一个细胞是自己,其他的汗毛、细胞都不承认它是自己,这就错了。真正明白过来之后,才晓得遍法界虚空界是自己。你承认了,你肯定了,真的,不是假的,那就恭喜你,你就证得法身,你就成法身菩萨。法身菩萨我们现在念的这十住菩萨,这是法身菩萨,跟他们的见解一样。我不承认,你不是我,树木花草也不是我,山河大地也不是我,我怎么会变成这个?那叫六道凡夫。为什么?你执著我、执著人、执著一切万物都是实实在在有的,计为实有,你不知道这东西是虚妄的,不是实在的,这个确实真难懂。
我们想想世尊跟弥勒菩萨的对话,这个太重要了,这现在变成经文,我们有没有常常能记住?常常能作如是观?一秒钟就有一千二百八十兆的念头,这个念头一振动,什么振动?无明的振动;不是心,心不会振动的,六祖能大师说得很好,何期自性,本无动摇,它从来没有动摇过。动摇是什么?动摇是妄念在动摇,真心不动摇,妄念。可是妄念一动摇,自性里面就现相,「念念成形,形皆有识」。成形,物质现象出来了,形皆有识,跟著这个物质同时起来的,心理的现象起来,我们讲精神现象出现,精神跟物质同时出现。我们常讲因果不空,因果也从这里出现,你看起心动念是因,物质现象、精神现象的出现这是果。为什么说它是妄?它存在的时间太短,实际上存在的时间只有一千二百八十兆分之一秒。所以弥勒菩萨说不可以执著,你执著不到。你执著不过起个念头,起个念头它已经产生多少变化了,几千兆的变化,几亿兆的变化,你怎么能够执著得到?
我们现前为什么会把这些妄相当真?我们六根接触到的这是妄相的相续相,就是像我们现在把电影的银幕画面当真。再说得贴切一点,我们现在看电视,电视屏幕上的现相以为是真的。电视屏幕上现相刹那生灭,刹那不住,这个我们知道。前面一个相,就是前念发生的相,绝对不是后念的,前念不到后念,后念也不到前念,念念是独立的。我们今天看的相是一种相似相续相,可不是一个相的相续相,相似相,它全是假的,它不是真的。真的,真的什么都没有。佛教导我们,在这些现象里面你能看到实相,实相就是真相,诸法实相,你就大彻大悟。见到诸法实相的人,心地一定清净,一定平等,为什么?他见性了。实相就是自性,见性成佛了。成佛,无始无明习气没断,那习气是没法子断的,要靠时间来淘汰。这就是《华严经》上讲的四十一位法身大士,天台大师给我们讲四十一位分证佛,他是真佛,不是假佛。分证的意思是无始无明习气还存在,但是他真成佛了,因为无明真断了,无明就是起心动念,他在一切境界里决定不起心、不动念,起心动念都没有,你就晓得分别执著当然没有。分别执著的习气早就断了,现在留下来的是无始无明习气没断。
世尊在《华严经》上跟我们讲,这都是分的,都是随顺众生习气来说的,不是真实的。随顺我们的习气说,我们有执著、有分别,所以佛就讲,无始无明习气有四十一个等级。初住菩萨他统统具足,这四十一品的习气他统统都有;二住菩萨少了一品,只有四十品;三住菩萨又少了一品,他有三十九品。不断向上提升,提升到等觉,还有一品,再提升就没有了,称为妙觉。妙觉就是无始无明习气断尽了,所以妙觉叫究竟圆满佛,他不带无明习气,没有了。这个我们都得知道!所以心,自性清净心能现,心法跟色法,就是物质跟精神是所现,能所是一不是二,这个很不好懂。所以,欧阳竟无说佛法不是哲学,为什么?哲学里头有能、有所,能现不是所现,所现不是能现,它能所是分开的。佛法里面讲能、讲所,能所是一不是二,跟哲学里讲的意思不相同。佛法讲,能就是所,所就是能,能所不二!很不好懂。
古大德用金跟器做比喻,金就是器,器就是金,从这里能体会到这个意思。还有一个比喻,佛经上也有用,「如镜现相」,好像镜子,镜子里头不是现相吗?能现相的是镜子,镜子里面的相是它所现的,你说它能所是一还是二?不能分。所以佛菩萨教我们「用心如镜」,我们生活在这个世间,六根对於六尘境界,用心像镜子一样,你看镜子清清楚楚,没有执著,没有分别,也没有起心动念,这叫照见。我们现在叫什么见?佛经上的名词说得很好,照见是菩萨,菩萨是照见,我们叫情见,这个名词说得好。是照见了,照见里头带著情,情就是烦恼,就是妄想分别执著。佛菩萨说我们,眼见、耳闻、鼻嗅、舌尝都叫做情见,里头浓厚的分别执著,这个很糟糕。情见,换句话说,换句不好听的话说,就是造业。你要是善的,造善业,果报在六道轮回里的三善道,如此而已。如果是不善的,你造恶业,那就六道里的三恶道,干这种事情,这就叫险道,你入了险道。再跟诸位说清楚,有情见的就是魔,无念的那就是佛,所以佛跟魔都是自性变现的。换句话说,只要你有分别执著,这是邪见,邪知邪见,不解如来真实义;没有分别执著,叫佛知佛见。
如来真实义是什么?就是宇宙真相,就是自性的真相。这样我们才真正明白、懂得了,就是执著分别妄想,妄想不谈,我们不要去谈,因为妄想太难了,那是决定没有能力做到的,这是真的,不是假的,我三个老师都这样告诉我。像惠能大师那种人,能够在同时,一刹那之间,把妄想执著分别全部放下,这个叫上上根人。方老师告诉我,在中国历史上,过去没见过,惠能大师一直到今天,也没有看到第二个,所以这是不能学的,学不到的。我们看看,一刹那顿断,在印度只看到释迦牟尼佛的示现,顿断,在中国看到惠能大师。所以,理上讲是这样的,凡夫成佛是一念之间,那个念头转过来,成佛了。念头转过来是妄想分别执著一下断掉,他就成佛了,那你的智慧德相完全显出来,这都是真的,都不是假的。
世尊在世的时候,有人问他,你老人家成佛了,佛的世界跟我们的世界不一样,你怎么住在世间跟我们一样?佛笑笑,你想看我的世界吗?当然想看。佛坐的时候是盘腿坐的,佛就把腿松开,脚尖贴在大地,佛用神通示现,忽然看到大地就像极乐世界一样,金色世界。佛受用的,他真的,虽然跟我们在一起,境界完全不一样。我们住的是秽土,他住的是金色世界、琉璃世界,这不是变魔术,这是事实。道理佛常说,说得很清楚,一切法从心想生,十法界依正庄严从心想生,你不想,不想一真法界就现前。那就是《华严》讲的华藏世界,《往生经》里面所讲的极乐世界,你就看到了。我们在定中见到、在梦中见到,要知道都是佛力加持,跟佛有缘,佛力加持,你见到了。没有佛力加持,那你能够把分别执著统统放下,佛力会加持你。加持你什么?帮助你增长信心,加持的用意在此地,给你做证明,是真的,不是假的。
所以,佛跟魔都是法,能现的是自己的心性。佛在经上常讲,这不是我们一个人,一切众生大家都一样,阿赖耶识里面十法界的种子统统具足。我们有没有成佛的种子?有。你看看妄想分别执著本来没有,本来没有,你不就本来就成佛了吗?佛讲「一切众生本来是佛」就是从这里讲的。本来没有,没有现在有了,现在有了,你就不是佛了。随顺贪瞋痴慢,那就是魔!你随顺贪心,饿鬼道;随顺瞋恚,脾气很大,一发脾气一骂人,你是地狱道;愚痴、邪见,畜生道,这就是魔。魔还是特别,佛在经上常常讲的,贡高我慢,这是修罗、罗刹,他做好事,他也修十善,但是他贡高我慢,所以他就变成魔道。魔的福报也很大,他在佛门修的福,弘法利生,讲经说法,脾气很大,有傲慢心,这魔道。好胜,绝不肯落在人后,烧香要烧第一炷香,烧第二炷香他就骂人,不能有人在他前面,不能有人比他更好,这种人他将来就是到魔道去。我们自己有没有这个意念?要是有这个念头、有这种行为,那就晓得我今天所修的不是佛道,是魔道。
佛道是清净心,佛道是十善业,佛道是普贤菩萨教给我们的「礼敬诸佛」,礼敬诸佛是谦卑。现在我们有些同学,我看到了,很难得,看到蚊虫蚂蚁,他会合掌蚂蚁菩萨、蟑螂菩萨,他会跟它沟通;但是见到人不行,见到人瞧不起他,人不如蚂蚁、不如蟑螂,你看他是什么心态?那是傲慢,从这里就看到了。如果对於蚂蚁蟑螂都那样的礼敬,他对於一切人的礼敬就没有话说了,那他真的是修礼敬诸佛。不但对於动物如是,对於植物亦如是,对於花草树木他也礼敬。花有花神,树有树神,草木有草木神,真有,不是假的,我都遇到过。
花神那个样子很年轻,草木神就像小孩一样,大概就是一、二岁的小孩,草木神。那个草长得有一人高的,那个草的神大概是五、六岁的小孩;通常我们看到地面上的草,那是婴儿,真有!是不是草变成人?不是,有灵附在它身上。所以世尊告诉我们,树木有一个人高就有树神,就有依附在这个树上的树神。因为从前出家人都住在山上修行,砍几棵树盖个茅蓬,所以佛讲,你要砍这个树,三天之前给他诵经念佛,超度他,跟他沟通,三天之后我来砍树,请他搬家。要不然不通知,你把人家家毁掉,这很不礼貌,这会跟人结冤仇。三天之前要去沟通。我们在澳洲,也遵守佛陀教诲,我们那边要盖个房子,也要砍几棵树,我们三天之前依照仪规去做。结果我们道场里面有几个出家人晚上作梦,梦到树神来诉苦,说我们给他的时间太短,三天他还来不及,要七天之前通知他们。我们一想澳洲人确实,澳洲人是动作很缓慢,大概澳洲的鬼神也不例外,所以在澳洲砍树得七天之前通知。
所以是佛、是魔,佛与魔不在外面,是自己的心,自己十善心起来,这是佛;十恶心起来,就是魔。每天从早到晚你细心观察,这十法界的相你都有。你在做早晚课的时候,很虔诚,那是佛;课诵完之后,习气毛病发出来,你马上就堕落,你又是六道里的众生;见到不如意的事,看到不如意的人,你生起愤怒,你就变成地狱;见到人的时候,贡高我慢起来,你就入了修罗、罗刹,刹那刹那在变化。你细心观察,十法界,从早到晚你表演了很多次。哪一个习气深,毛病习气重,你将来这一期寿命到之后,你就入那一道去。所以六道轮回没有人主宰,不是阎罗王主宰的,不是佛菩萨主宰的,是你自己的习气主宰的,你喜欢哪一样肯定你就往那里去。为什么?你跟他们嗜好相同,志趣一样,他就到那里去了。明白这个道理,所以我们要培养佛的气分,起心动念是佛,言语造作也是佛,念念不离佛,你不成佛你到哪里去?
佛心是什么,必须要知道,《无量寿经》教你成佛,念佛往生就是成佛。什么心?「清净平等觉」这是佛心,清净心不生烦恼,平等心不生傲慢,觉不糊涂。你能在日常生活当中,在工作、在处事待人接物,能保持你的清净平等觉,你念佛决定生净土。如果你的心不清净,你的心染污,自私自利、名闻利养、五欲六尘、贪瞋痴慢,那麻烦就大了,虽念佛,能不能往生靠不住!这个要知道。真正靠得住,你不要修别的,你就修清净平等觉,你看世尊把修行的纲领放在经题上。修清净平等觉,果报是什么?果报是「大乘、无量寿、庄严」,这个经题,上面半句是讲果报,后面清净平等觉是讲因,修因证果。所以佛跟魔的意思要辨别清楚。理上讲,佛跟魔都没有,从性上讲也没有,但是从分别执著上来讲,那就有。所以,不可以把佛经的意思错解,错解了我们自己有罪过。因为自己不成就,那是不能怪人,可是你会误导别人,那个罪就重。
第三首以下,这是法执。我们把清凉大师《疏》,就是注解,我们念一念。「余皆法执」,这个余是从第三首,偈颂第三首到第十首,而实际上是到第七首,这是专门跟我们讲法执。「於中」,就是在这七首偈里面,「初二执世法」,初二就是第三、第四,我们刚才念的这段经文,这是执著世间法。「后」是底下一段第五、第六、第七,这三首「双执世出世」,就是执著世间法也执著出世间法,全都错了。所以世尊在《金刚经》上很慈悲的告诉我们,「法尚应舍,何况非法」,那个法就是佛法,佛所说的一切法你不能执著。你听,听了你不执著,你就会觉悟,执著,你就不会觉悟。我们现在读经、听讲,为什么不开悟?就是因为你有执著,你有分别。如果你真的没有执著,你会开悟!不是大彻大悟,也算是大悟,不是彻悟,彻悟是明心见性。大悟怎么样?大悟你能够超越六道,那你就是证阿罗汉、证辟支佛果,学大乘的,是十法界里面的菩萨,不一样。我们亏就是迷於分别执著,而不能够放下。
下面,注解下面说,「今初」,初就是第三首。第三首「初二句」,初二句是『诸取著凡夫,计身为实有』,这两句说明执著。执著什么?他计较「蕴」,蕴就是五蕴,色受想行识,这身一分解就是色受想行识。色是什么?色是物质,我们身有物质现象,这是色。还有精神现象,精神现象就是受想行识,这部分是精神现象,这个不是物质。受是什么?感受,身有苦乐的感受,心有忧喜的感受。身没有苦乐,心里头没有忧喜,苦乐忧喜没有的时候叫舍受。舍受很好,心平气和,舍受。为什么叫它做舍?因为它不能长久,如果他能保住永远没有苦乐忧喜,那就叫得定,那叫三昧,佛经里面叫三昧,三昧就是定,那就得定。所以佛讲五种受。三昧是在哪个地方?三昧是在四禅八定,还是在六道。你看六道,色界天得到了,无色界天得到了,他们住在三昧里头,有没有苦乐忧喜?苦乐忧喜的根有,它不起作用,他在定中。欲界天跟我们一样,有苦乐忧喜。从这个,我们讲一般经典上说的,四王天、忉利天、夜摩天、兜率天、化乐天、他化自在天,这六层天叫欲界天,有苦乐忧喜。「不能观身实相」。后面,「余皆明过」是后面两句,『如来非所取,彼终不得见』,这是过失,为什么?你见不到佛法,也见不到如来。
这首偈我们细心去看,我们是不是有这个毛病?虽然是通说,「诸」,诸是多,「取著凡夫」,取相、执著,这就是六道轮回的来由。我们在学习这几十年当中常常提示,学佛从哪里开始?要从我们自己内心,首先放下跟一切众生的对立,这是根本。对立不能放下,取著自然就有,取是什么?是控制的念头、占有的念头,这是取;著是执著,绝不放松。对人的占有、控制,对事、物的控制占有,这就麻烦了。为什么要这样做?他把真相看错了,他以为身、事、物都是真有,都是实有,这个看错了。怎样才能看破?这先要看破,看破真不容易,什么时候真看破,原来全是假的。外面一切事物是假的,我身也是假的,我起心动念也是假的,我对立的念头不是真的,我控制的念头、占有的念头也不是真的,一场空。
在从前我们确实很难体会,看到《仁王经》上佛跟我们讲的,看到弥勒菩萨所说的,我们逐渐对於这个事实真相明白了。明白之后,真明白之后的现象是什么?是放下;没放下,不明白,这一点自己一定要承认,为什么?你才会有进步。死不肯放下,说「我明白了」,这个人我们就能断定他还要搞六道轮回,他不能脱离。能不能往生?肯定不能往生,为什么?往生要放下,往生不能带业,说带业往生,是带旧业,不带新业。旧业是什么?你没有明了之前的业可以带,明了之后就不能再带了。天天还在造这个业,那你怎么能带得去?这不能不知道。「如来非所取」,如来你能够取得到吗?这就是你用妄想分别执著心能见到如来吗?见不到。不是如来不慈悲,不是如来不让你见,是你有障碍,你把障碍去掉,如来就见到了。障碍没有别的,就是妄想分别执著,佛讲得非常清楚,都在《华严经》上说的,「但以妄想执著而不能证得」。
『此人无慧眼,不能得见佛』,没智慧!他真有智慧,他怎么会没智慧?智慧是有,被妄想分别执著障碍了。你有如来智慧,你跟十方诸佛如来智慧是平等的,你不次於任何一尊佛。但是现在就是你有障,在大乘教里面,常常讲烦恼障、所知障,我们前面学过二障、三障,还有三重障。我们放下从哪里放?从重障放,就跟治病一样,我生很多病,哪个病最重、要命的先治,先救命。三重障是什么?这诸位都知道,第一个就是傲慢,第二个是嫉妒,第三个是贪欲,欲望。这三重障有一个,智慧就没有了,不要说三个,只要有一个,慧眼就没有了。此地讲「不能得见佛」,这个意思里头含著佛的经你看不懂,我们在这里研究讨论,你听不懂。为什么?看不懂,你没有慧眼;听不懂,你没有慧耳,你没有智慧,这个不能不知道。所以要肯定智慧是自己自性里头本有的,智慧不是从外头来的,智慧也不是学来的,你认真努力去学习,学的是什么?学的知识,不是智慧。知识跟智慧是两桩事情,知识只能用在世间法里头,不能用在出世法里,你知识再高,你没有办法了生死出三界;智慧能,智慧能帮你了生死出三界。所以学佛要学智慧,求智慧!智慧一定从放下得来,你放不下,哪有智慧?表面上放下,心里没放下,佛是教给我们,心里放下,事相上不放下没有关系,这个不碍事,为什么?事是假的,最重要是心里放下。事相放下,心里没放下,他还常常念著,还常常想著,还常常想尽方法还要来继续暗中去控制住,这就造罪业了。所以控制的行为、占有的行为,都是造业,都是造很重的业,自己完全不知道。为什么不知道?他没有智慧,所以他不知道。如来所说,讲的这是超世间的,他完全不会懂,天天在听也不懂,没有入这个境界,所以说「不能得见佛」。
清凉大师在前句的注解,只有七个字,「执实乖理不见佛」。乖是违背,违背了真理,违背理是什么?就是性,违背了自性,所以你不见佛,不见佛就是不见性。明心见性,见性成佛,见性就成佛,这是障碍自性,所以要知道。要记住前面偈子所说的,「此中无少物,但有假名字」,这个要记住,就是《六祖坛经》里面说「本来无一物,何处惹尘埃」,一个意思。就怕执著,执著是染污,分别就有高下,就不平等,执著就不清净。我们现在要修的就知道了,回归、还源就是清净平等觉,觉就是智慧,智慧就现前。第四首偈前面两句说「此人无慧眼,不能得见佛」,清凉大师讲「无慧不见佛」。末后两句,『於无量劫中,流转生死海』,清凉大师只有四个字,「但益流转」。益是什么?益是帮助,帮助你在六道里搞轮回,无量劫中,你搞生死轮回,什么原因?没有智慧,才变成这个样子。
这两首偈是讲对世间法的执著,我们再往下面看,后面第五、第六、第七这三首,「双执」,就是执著世间法,也执著佛法。三首偈前面二首,第五、第六,执著法;第七首偈,执著佛,佛也不能执著,不是说换个对象就行了,那就错了。可是这个地方必须要补充,我们念阿弥陀佛执不执著?佛在经典里面告诉我们「执持名号」,这就是说,八万四千法门决定不能执著,净土法门可以执著,这个不一样。这是叫特别法门,稀有的法门,一切诸佛都没有这种说法,哪有执著能见佛的?哪有执著能了生死的?只有这个法门,所以这个法门叫普度一切众生。我们没有能力放下分别执著,你修这个法门,但是这个法门往生还是有条件的,我们千万不要误会了。那是什么?只许你执著阿弥陀佛,除阿弥陀佛之外统统要放下,你才能往生。你看《华严经》在此地说,我们底下第七首偈就讲到,你执著佛,执著佛就不能成就,不但是你见不了佛,你也不能开悟。你看这多严重?
净宗这叫方便法门,你往生西方极乐世界是不是成佛了?不是。蕅益大师在《弥陀要解》里讲得很清楚,他说念佛,执持名号,往生西方极乐世界,你说他凡夫,他又不是凡夫,他真的到极乐世界去了;你说他是佛,他又不是佛,为什么?他烦恼习气没断,生凡圣同居土。我们今天这个世界是释迦牟尼佛的凡圣同居土,我们只是换个地方,现在讲移民,移民到西方极乐世界还是凡圣同居土,为什么?你有分别执著,就是凡圣同居土。但是,西方极乐世界凡圣同居土很特别,我们这个凡圣同居土有六道,它那里只有两道,就是人天两道。那个地方没有修罗,没有饿鬼、地狱、畜生,没有,只有人天两道。而且到西方极乐世界绝对不会堕落,得阿弥陀佛威神加持,人家修学的环境好,虽然有烦恼,到那个地方烦恼都不会起现行。譬如你有贪欲,到那个地方,贪欲的念头会断掉,为什么?你想什么就有什么,你就不贪了。思衣得衣,思食得食,想什么它东西都现前,你还需要贪吗?不需要贪了。住的房子干干净净,一尘不染,什么东西都没有。我们还要摆好多家俱,还有许多,它都不要了,为什么?要什么,它立刻就现前;不要了,不要就没有了。所以那个世界,你的住处干净,一尘不染,也不需要天天打扫,那是个特别的世界。
我们这些人,如果是往上面去,真困难,成就真困难,凡圣同居土就不难。善导大师讲得好,这个法门万修万人去,一个都不漏。可是你还是要放下身心世界,一心就是执著,分别执著就是对阿弥陀佛,其他的统统放下,它的方便在此地。如果能把分别执著放下,那你就不是在凡圣同居土。你放下了执著,没有执著,你生方便有余土;放下了分别,你就生实报庄严土。我们想想还是放下得好,放下往生到西方极乐世界,级别不一样,为什么不放下?这个世间是假的,决定不要留恋。好事,纵然是弘法利生,护持佛法,随缘就好。随缘,你就事情照做,分别的心、执著心放下了,你天天纵然工作很忙,你心是清净的,你没有染污;你心是平等的,你没有高下;你心是觉悟的,你不迷惑,清净平等觉都有。不妨碍弘法,也不妨碍护法,也不妨碍与这个世间一切众生的交往,跟大家在一起和光同尘。守住佛在大乘的教诲,菩萨所在之处,令一切众生生欢喜心,这个重要,不要让众生因我而生烦恼,那我就错了。如果众生因我而烦恼,菩萨怎么办?菩萨躲避,菩萨看到这个众生来了,生烦恼这个众生来了,他掉过头就走了,躲避他,让他生欢喜心,要懂。
我们这些年来离开了新加坡,新加坡的同修很多,我们在那边讲经,听众非常兴旺。离开之后,很多同修、道场来找我,希望我回到新加坡去讲经。我说不行,我不能去。他说什么原因?我怕一个人生烦恼。哪个人?居士林的李林长。所以我跟那边同学说,如果李木源居士请我去讲经,我马上就去。他不请我讲经,别人请我讲经,我感觉到他心里会难过,所以我决定不去。这个话传到李居士耳朵,李居士也很感动。这是佛陀教给我们的。尤其一个人在一个地方他有影响力,不可以让他生烦恼,他什么时候回心转意请我,我就去了。这是一个例子,我们必须要记住,要真正能落实,能做到。下面第五首:
【有诤说生死。无诤即涅盘。生死及涅盘。二俱不可得。】
『诤』是什么?清凉大师在注解里面有,他说第一首「立理」,把这个道理建立起来,底下跟我们解释。「上半」,就是前头两句,『有诤说生死,无诤即涅盘』,这两句是「假立」,假设的,「谓待前流转生死以立涅盘,烦恼名诤,触动善品,损害自他,故名为诤,此有漏法,诤随增故,名为有诤,有彼诤故,故生死者,有漏为体,无彼烦恼,故称涅盘」。这是这两句话,清凉说得很清楚,「诤」是烦恼,有烦恼这属於生死。哪里来的烦恼?六道凡夫都有烦恼,烦恼就是《华严经》上所讲的分别、执著,执著是烦恼障,分别是所知障,都是属於烦恼。一般大乘经上所讲的,妄想是无明烦恼,分别是尘沙烦恼,尘沙是比喻太多了,执著叫见思烦恼,就是你的见解错误、你的思想错误。这是三大类的烦恼,障碍你自性,障碍你不能见性。所以菩萨在此地讲,「有诤说生死」,你有烦恼就有六道轮回,六道轮回里面就有生死的现象。
清凉说得好,有烦恼你就造业了,你把你心里面的性德、善德都障碍住了。起心动念、言语造作与十恶相应,与十善不相应,所以说损害自他。对自己的损害是造不善业,将来堕三恶道,这是对自己的损害,也伤害别人,跟别人结怨。如果别人不舍,他的怨恨要是不放下,不舍弃,会惹来生生世世冤冤相报,这就是损他。实在讲,损他当然就损自己,为什么?来生他报复!这一生你的福报比他大,你可以欺负他,你可以伤害他,我们一般讲的是毁谤他、羞辱他。来生,他报复你。来生他的福报超过你的时候,你要受他的凌辱,一报还一报,这个事情很现实。我们走在路上,路上的陌生人很多,有些人看到你很顺眼,跟你笑笑,点点头,打个招呼。有些人看到你很不高兴,瞪你一眼,都有因缘,不是无缘无故的,一生也许就碰到、碰头这么一次,有这种表情,这是过去生中有这回事情。过去生中我们对他很好,也跟他笑笑,点点头,这次遇到了,他回报给我们;过去生中我们瞪他一眼,不高兴,现在他也瞪我一眼,一报还一报。
七0年代,美国凯西,也是个预言家,他是灵媒附身,他讲得很清楚。方式也很奇怪,他也是在梦中替人治病,他催眠,他不是梦中,他是自我催眠,不是催眠别人,自我催眠。在催眠状态之下,别人问他什么,他回答,帮人解决问题。他说了一句话,他说这个世间所有一切众生,一生当中所遭遇的一切事,统统是与过去生中有因果关系,决定不可能有一桩事情是突发的,就是与过去世没有关系的,他说没有,他在一生当中没有看见过。由此可知,有因果关系。我们明白这个道理,了解事实真相,遇到逆缘了,我们佛经上讲,逆境、恶缘,我们晓得是我们过去造作的不善所感,应该用什么态度来处理?完全甘心接受,你骂我,我随顺,我接受。为什么?过去世我用这个态度对你,现在你对我,我欢喜接受,没有一点怨恨心,化解了,来世在一起的时候就不会有纠纷。
所以古人讲的一句话好,「冤家宜解不宜结」,这一生不要跟人结怨,怨结一定要懂得化解。出不了六道轮回,你生生世世会向上提升,这一生在人道,来生在天道,来生在四王天,再一生到忉利天,你是步步高升。如果跟一切众生结怨,冤冤相报,那往三途去的成分就非常之多。心不可以不平,不可以有怨恨,有怨恨都是三途,贪心,饿鬼道;怨恨、报复,多半是地狱道。地狱出来之后到哪里?到罗刹、到阿修罗,你才能够满你自己的愿,我要报仇,我要报复,可是这个报复会报得非常凄惨。报完之后呢?报完之后自己又堕地狱,还是自己吃亏,没有好处。损害自他,自摆在前面,他在后面;损害自己,我常讲,损害自己七分,损害他三分。明白这个事实真相,你才真正晓得,害他决定不能做,害他是害自己,害他只有三分,害自己七分。这是愚人,不是有智慧的人,怎么能干这个事情?
清凉注解里说,这是有漏法,「此有漏法」。有漏,漏是烦恼的代名词,就是这是生烦恼的方法。「诤随增故」,人就怕争,那现在,现在提倡争,普遍的提倡竞争,这怎么得了!这个世界怎么会不乱?冲突怎么可能化解?什么时候才能化解冲突?不争,冲突就化解;只要你还提倡争,冲突永远不能化解。你没有对立、没有竞争,冲突就不可能发生;有对立、有竞争,冲突就不能够避免,这个我们不能不知道。生死,这是六道轮回的现象,四圣法界就没有了,为什么?阿罗汉以上没有争,他把这个放下了。所以四圣法界里,像我们六道里面这种生死没有了,叫了生死出三界。「有诤」就有生死,有烦恼就有生死、就有轮回;烦恼没有了,生死轮回就没有了。烦恼断了,就叫做涅盘,「无诤即涅盘」。涅盘是梵语,翻译成中国的名词很多,最常看到的就是圆寂,或是翻作寂灭。灭是什么?灭烦恼,寂是清净,心地回归到清净,烦恼没有了,这叫涅盘。烦恼怎么没有?无诤就没有了。对治现代的社会,这是一服妙药,现代社会起心动念都是竞争,竞争就是生死,无诤就是涅盘。
『生死及涅盘,二俱不可得』,生死是一桩事情,涅盘是一桩事情,二个都不可得,这是真的,不是假的。为什么?你只要真正明了虚空法界万事万物的真相,只是在一千二百八十兆分之一秒里面发生的,怎么可得?生也是这里面事情,死也是这里面事情,涅盘也是这里面事情,你就明白了,不可得。《般若经》上给我们讲得好,「一切法」,生死是一法,涅盘也是一法,生死是世间法,涅盘是出世间法,都不可得。「一切法无所有、毕竟空、不可得」,这个一切法里头就包括世间跟出世间法。所以世尊才告诉我们,「法尚应舍,何况非法」。法是佛给你讲的一切法,要放下,不可得,世间法更不可得。世出世间都不可得,你要争什么?你还要搞对立,还要搞占有,还要搞控制,起这种心,有这种行为,都在那里制造,真的叫无中生有,六道轮回,地狱、饿鬼,你在制造这个东西。制造这个,自己受,实际上也没有受,就像作梦一样,作恶梦。你是真的不好过,因为你不知道它是空寂的,你以为它真有,那你就真受。今天时间到了,我们就学习到此地。
诸位法师,诸位同学,请坐。请看「须弥顶上偈赞品第十四」,经文第七段「智慧菩萨」。今天从第三首偈看起,我们将经文念一遍,这第三、第四两首是一段:
【诸取著凡夫。计身为实有。如来非所取。彼终不得见。此人无慧眼。不能得见佛。於无量劫中。流转生死海。】
在前面一段我们学习到的,智慧菩萨现身说法,他第一首偈含义很深,尤其是第一句「我闻最胜教,即生智慧光」。他学习的成果就是末后这两句,「普照十方界,悉见一切佛」,这成佛了,成佛才能看到一切佛,希望大家都能跟他一样。我们看看菩萨的心愿,可是菩萨心愿没错,几个人遇到最胜教能生智慧光?怎样才能生智慧光?在前面,佛菩萨给我们讲了很多,我们的确是有智慧光,为什么?自性里头它本来具足。世尊说得很清楚,「一切众生皆有如来智慧德相」,所以智慧、德能、相好都是自性里头本来具足的。本来具足,我们现在智慧德相不能现前,不得受用,什么原因?佛讲「但以妄想执著而不能证得」。这是三大类的烦恼,妄想、分别、执著,我们有这个东西,我们的智慧光就没有了,德能也没有了,相好也没有了。德是我们讲的道德,能是我们讲的能力,技术、能力,相好是福报,统统都没有。世尊为我们一语道破为什么没有了,你有分别、你有执著、你有妄想。所以我们遇最胜教,不但不生智慧光,还生烦恼,为什么?因为生烦恼,我们把佛的意思就错会,错会是生烦恼,要不生烦恼的话,你就生智慧光。这个事情我们在前面也曾经讲过几次,我们讲到开经偈「愿解如来真实义」,这句话说得好,但是不容易,多数的人都是曲解如来真实义,误解如来真实义,那他不但不能生智慧光,他生烦恼。
由此可知,佛法常说重实质,实质是真干!你真干,就生智慧光。真干是什么?真干就得放下,五十七年前章嘉大师教给我的「看破、放下」。如果我们真能够向看破、放下这个方向去走,真的生智慧光。虽然不能像智慧菩萨一样,他智慧光生得太大,为什么?他能普照十方界,他能见一切佛,我们还没有这个能力。虽没有这个能力,我们生一点小的光,可是小的光会累积,小智慧,我们自己能够觉察到,烦恼年年减少、减轻,智慧年年增长。所以我们这个生是逐渐在生,有好处,不是没有好处,这个要懂得。如果连这一点效果都没有,我们这部经叫白学了。甚至於不但天天在学教,烦恼没有少,智慧生不出来,确实他烦恼增长,贪瞋痴慢一年比一年扩张,这就完全错了。他不是「悉见一切佛」,他悉见阿鼻狱,他方向走错了,走反了,这些我们不能不知道,我们不能不留意。学佛从反方向,为什么会有这个情形?这个情形我们能够理解,现在这一代人学佛跟过去人相比是距离很远,这个原因我们也懂得,所以这些现象是正常的现象。古时候的人,不要说太久,我这个年龄,八十岁前,八十岁之前的社会还重视家庭教育。我们生在农村,是个很落后的农村,传统文化保持得多一点。都市,像沿海的大都市,大概在八十年前已经有严重的问题,为什么?接受西方文化的冲击,对自己传统固有文化逐渐丧失信心,所以没有人再教了。沿海这些新兴都市都羡慕西洋的科学技术,像我们家乡这种闭塞的地区还能够保守著传统,我们还受了几年这样的教育,私塾教育,家庭教育,对於伦理、道德、因果还有一点概念。这一点概念,到我们长大之后也很容易疏忽,为什么?接近都市之后,大家都不讲这个,我们开始对这个问题也怀疑,信心也动摇了。正在这个时候,遇到佛法。
遇到佛法,遇佛因缘我跟诸位多次做过报告。从小学到的孝顺父母、尊敬师长,这个东西没丢掉,所以在台湾能够遇到善知识,善知识特别照顾,靠什么?就靠尊师重道。尊师重道不是表面的,不是形式的,形式上那时候我对三位老师没有一分钱的供养。因为生活很苦,自己照顾自己都有问题,哪有能力供养老师?老师了解,老师还帮助我,不容易。老师为什么照顾?老师看到我真正能从内心发出来尊重他们,表现在什么地方?表现在依教奉行。老师教我的我真做,绝对不是阳奉阴违,表面上是一套,背后又是一套,那老师不可能重视你,也不可能说一意在栽培你。为什么?你不能成就,你不是真正理解、真正去实行,现在讲落实,你得不到受用。佛经你看每部经最后一句话「信受奉行」,这就是真正尊师重道,「净业三福」里面所讲的「孝养父母,奉事师长」,信受奉行做到了,这两句都做到,孝亲尊师都做到;如果不能够信受奉行,是假的,不是真的。我们自己业障重,烦恼习气重,不能像菩萨这么样的精进,做得这么彻底,可是我们确实是认真在做。累积了几十年,有现前的效果,这是诸位看到的。
智慧菩萨所说的是真的,不是假的。悟了之后,你见到一切众生都是诸佛如来,我们常说的过去佛、现在佛、未来佛,没有一个不是佛。妖魔鬼怪也是佛,树木花草也是佛,山河大地也是佛,这就《华严经》上所说的,「情与无情,同圆种智」,这句话很难懂。从性上讲是佛,从相上讲,相就有差别,相是妄相。从相上讲,那就有十法界,有佛、有菩萨、有天人、有三恶道,从相上讲,有,不是没有。从理上讲是佛,从事上讲不是,你已经迷惑颠倒,你把一真法界完全扭曲,变成十法界,变成六道,变成三途,是你自己变的,与别人不相干。
所以第二首偈他一开头讲,「此中无少物」,实在讲惠能大师讲的比这个更好懂,惠能法师他怎么说?他说「本来无一物」,你看「此中无少物」,本来无一物。此是什么?此就是真如、自性,惠能大师讲的「本来」也是讲的自性,「此中」跟能大师讲的「本来」是一个意思,无一物。这个话是真的,常寂光!说常寂光就行了,也不要说生,也不要说土,自性就是常寂光。常是永恒不变,寂是清净、光明,清净是什么?一尘不染,能大师说的「何期自性,本自清净」,这是清净、光明。这就是我们在《妄尽还源观》里面学的第一条,佛法讲第一科,第一个科目,「自性清净圆明体」。这个「此」字就是自性清净圆明体,是我们的自性,这个里头没有东西。
第二句说,「但有假名字」,为什么会有假名?实在连假名也没有,为什么会有假名?因为它现了假相,现了假相我们就给它安个假名,假名是这么来的。一定要知道这是假名,你就不要执著,你就不要去计较;如果你要是计较,那你就生烦恼,你在假名、假相里面起了妄想分别执著,那就大错特错。假名、假相里面没有妄想分别执著,那就是诸佛如来法身大士,那就是实报庄严土。可是你要是对这个假名、假相起了分别执著,那麻烦就大了,就再一次的扭曲,扭曲就变成十法界。如果分别执著非常严重,就到六道、就到三途了。我们可以这样说,十法界层次高下不同,什么原因造成的?分别执著程度不一样造成的。分别执著很轻,四圣法界;分别执著重,六凡法界;分别执著最重的,三途,地狱、饿鬼、畜生是分别执著最重的,就这么回事情,这样造成的。菩萨举个例子,假如你还要计较,还要执著有我、有人,这个执著是很严重的执著,那你就入险道,险道是什么?险道是饿鬼、地狱,你就入三恶道。
佛菩萨真的是慈悲,你看在《华严经》上,从头到尾,我们现在学习的这个一半不到,我们的学习大概是四分之一。你已经深深体会到了,不断的在提醒我们,时时刻刻在提醒我们,这是无尽的慈悲。所以我们应当要理解,理解是不容易,这我常讲,为什么不容易?因为你有烦恼,就是说你有严重的分别执著,所以你听不懂,你不能体会到意思。纵然稍稍懂一点,也做不到,为什么做不到?你习气太重,你放不下分别执著。能够把分别执著淡化一点,那就很有进步;不是没有,你比一般人淡薄,你的智慧就比一般人高。分别执著愈严重的人,他烦恼多、智慧少。
所以我们必须要记住,我们感恩佛菩萨,要记住佛菩萨告诉我们,心外无有一法。经论、祖师也常常提醒我们,「心外无法,法外无心」,所有一切现象是什么?是心的相分。清净心动了,一念不觉而有无明,无明在清净心里面生出了相分。无明它要依靠清净心,清净心是本体,没有清净心不可能产生相分。我们讲的物质现象、精神现象,都是从起心动念生出来的,不起心动念,没有;起心动念,它就有了。这些现象是什么?现象就是自己的真如本性。真如本性是真的自己,这个身体不是真正的自己,也是真正自己,是真正自己的一部分。好像我们全身,全身是自己,那我身上这根汗毛是不是自己?是自己,你不能说这汗毛不是自己。我身上的这一个细胞是自己,现在变成什么?我只认得这一个细胞是自己,其他的汗毛、细胞都不承认它是自己,这就错了。真正明白过来之后,才晓得遍法界虚空界是自己。你承认了,你肯定了,真的,不是假的,那就恭喜你,你就证得法身,你就成法身菩萨。法身菩萨我们现在念的这十住菩萨,这是法身菩萨,跟他们的见解一样。我不承认,你不是我,树木花草也不是我,山河大地也不是我,我怎么会变成这个?那叫六道凡夫。为什么?你执著我、执著人、执著一切万物都是实实在在有的,计为实有,你不知道这东西是虚妄的,不是实在的,这个确实真难懂。
我们想想世尊跟弥勒菩萨的对话,这个太重要了,这现在变成经文,我们有没有常常能记住?常常能作如是观?一秒钟就有一千二百八十兆的念头,这个念头一振动,什么振动?无明的振动;不是心,心不会振动的,六祖能大师说得很好,何期自性,本无动摇,它从来没有动摇过。动摇是什么?动摇是妄念在动摇,真心不动摇,妄念。可是妄念一动摇,自性里面就现相,「念念成形,形皆有识」。成形,物质现象出来了,形皆有识,跟著这个物质同时起来的,心理的现象起来,我们讲精神现象出现,精神跟物质同时出现。我们常讲因果不空,因果也从这里出现,你看起心动念是因,物质现象、精神现象的出现这是果。为什么说它是妄?它存在的时间太短,实际上存在的时间只有一千二百八十兆分之一秒。所以弥勒菩萨说不可以执著,你执著不到。你执著不过起个念头,起个念头它已经产生多少变化了,几千兆的变化,几亿兆的变化,你怎么能够执著得到?
我们现前为什么会把这些妄相当真?我们六根接触到的这是妄相的相续相,就是像我们现在把电影的银幕画面当真。再说得贴切一点,我们现在看电视,电视屏幕上的现相以为是真的。电视屏幕上现相刹那生灭,刹那不住,这个我们知道。前面一个相,就是前念发生的相,绝对不是后念的,前念不到后念,后念也不到前念,念念是独立的。我们今天看的相是一种相似相续相,可不是一个相的相续相,相似相,它全是假的,它不是真的。真的,真的什么都没有。佛教导我们,在这些现象里面你能看到实相,实相就是真相,诸法实相,你就大彻大悟。见到诸法实相的人,心地一定清净,一定平等,为什么?他见性了。实相就是自性,见性成佛了。成佛,无始无明习气没断,那习气是没法子断的,要靠时间来淘汰。这就是《华严经》上讲的四十一位法身大士,天台大师给我们讲四十一位分证佛,他是真佛,不是假佛。分证的意思是无始无明习气还存在,但是他真成佛了,因为无明真断了,无明就是起心动念,他在一切境界里决定不起心、不动念,起心动念都没有,你就晓得分别执著当然没有。分别执著的习气早就断了,现在留下来的是无始无明习气没断。
世尊在《华严经》上跟我们讲,这都是分的,都是随顺众生习气来说的,不是真实的。随顺我们的习气说,我们有执著、有分别,所以佛就讲,无始无明习气有四十一个等级。初住菩萨他统统具足,这四十一品的习气他统统都有;二住菩萨少了一品,只有四十品;三住菩萨又少了一品,他有三十九品。不断向上提升,提升到等觉,还有一品,再提升就没有了,称为妙觉。妙觉就是无始无明习气断尽了,所以妙觉叫究竟圆满佛,他不带无明习气,没有了。这个我们都得知道!所以心,自性清净心能现,心法跟色法,就是物质跟精神是所现,能所是一不是二,这个很不好懂。所以,欧阳竟无说佛法不是哲学,为什么?哲学里头有能、有所,能现不是所现,所现不是能现,它能所是分开的。佛法里面讲能、讲所,能所是一不是二,跟哲学里讲的意思不相同。佛法讲,能就是所,所就是能,能所不二!很不好懂。
古大德用金跟器做比喻,金就是器,器就是金,从这里能体会到这个意思。还有一个比喻,佛经上也有用,「如镜现相」,好像镜子,镜子里头不是现相吗?能现相的是镜子,镜子里面的相是它所现的,你说它能所是一还是二?不能分。所以佛菩萨教我们「用心如镜」,我们生活在这个世间,六根对於六尘境界,用心像镜子一样,你看镜子清清楚楚,没有执著,没有分别,也没有起心动念,这叫照见。我们现在叫什么见?佛经上的名词说得很好,照见是菩萨,菩萨是照见,我们叫情见,这个名词说得好。是照见了,照见里头带著情,情就是烦恼,就是妄想分别执著。佛菩萨说我们,眼见、耳闻、鼻嗅、舌尝都叫做情见,里头浓厚的分别执著,这个很糟糕。情见,换句话说,换句不好听的话说,就是造业。你要是善的,造善业,果报在六道轮回里的三善道,如此而已。如果是不善的,你造恶业,那就六道里的三恶道,干这种事情,这就叫险道,你入了险道。再跟诸位说清楚,有情见的就是魔,无念的那就是佛,所以佛跟魔都是自性变现的。换句话说,只要你有分别执著,这是邪见,邪知邪见,不解如来真实义;没有分别执著,叫佛知佛见。
如来真实义是什么?就是宇宙真相,就是自性的真相。这样我们才真正明白、懂得了,就是执著分别妄想,妄想不谈,我们不要去谈,因为妄想太难了,那是决定没有能力做到的,这是真的,不是假的,我三个老师都这样告诉我。像惠能大师那种人,能够在同时,一刹那之间,把妄想执著分别全部放下,这个叫上上根人。方老师告诉我,在中国历史上,过去没见过,惠能大师一直到今天,也没有看到第二个,所以这是不能学的,学不到的。我们看看,一刹那顿断,在印度只看到释迦牟尼佛的示现,顿断,在中国看到惠能大师。所以,理上讲是这样的,凡夫成佛是一念之间,那个念头转过来,成佛了。念头转过来是妄想分别执著一下断掉,他就成佛了,那你的智慧德相完全显出来,这都是真的,都不是假的。
世尊在世的时候,有人问他,你老人家成佛了,佛的世界跟我们的世界不一样,你怎么住在世间跟我们一样?佛笑笑,你想看我的世界吗?当然想看。佛坐的时候是盘腿坐的,佛就把腿松开,脚尖贴在大地,佛用神通示现,忽然看到大地就像极乐世界一样,金色世界。佛受用的,他真的,虽然跟我们在一起,境界完全不一样。我们住的是秽土,他住的是金色世界、琉璃世界,这不是变魔术,这是事实。道理佛常说,说得很清楚,一切法从心想生,十法界依正庄严从心想生,你不想,不想一真法界就现前。那就是《华严》讲的华藏世界,《往生经》里面所讲的极乐世界,你就看到了。我们在定中见到、在梦中见到,要知道都是佛力加持,跟佛有缘,佛力加持,你见到了。没有佛力加持,那你能够把分别执著统统放下,佛力会加持你。加持你什么?帮助你增长信心,加持的用意在此地,给你做证明,是真的,不是假的。
所以,佛跟魔都是法,能现的是自己的心性。佛在经上常讲,这不是我们一个人,一切众生大家都一样,阿赖耶识里面十法界的种子统统具足。我们有没有成佛的种子?有。你看看妄想分别执著本来没有,本来没有,你不就本来就成佛了吗?佛讲「一切众生本来是佛」就是从这里讲的。本来没有,没有现在有了,现在有了,你就不是佛了。随顺贪瞋痴慢,那就是魔!你随顺贪心,饿鬼道;随顺瞋恚,脾气很大,一发脾气一骂人,你是地狱道;愚痴、邪见,畜生道,这就是魔。魔还是特别,佛在经上常常讲的,贡高我慢,这是修罗、罗刹,他做好事,他也修十善,但是他贡高我慢,所以他就变成魔道。魔的福报也很大,他在佛门修的福,弘法利生,讲经说法,脾气很大,有傲慢心,这魔道。好胜,绝不肯落在人后,烧香要烧第一炷香,烧第二炷香他就骂人,不能有人在他前面,不能有人比他更好,这种人他将来就是到魔道去。我们自己有没有这个意念?要是有这个念头、有这种行为,那就晓得我今天所修的不是佛道,是魔道。
佛道是清净心,佛道是十善业,佛道是普贤菩萨教给我们的「礼敬诸佛」,礼敬诸佛是谦卑。现在我们有些同学,我看到了,很难得,看到蚊虫蚂蚁,他会合掌蚂蚁菩萨、蟑螂菩萨,他会跟它沟通;但是见到人不行,见到人瞧不起他,人不如蚂蚁、不如蟑螂,你看他是什么心态?那是傲慢,从这里就看到了。如果对於蚂蚁蟑螂都那样的礼敬,他对於一切人的礼敬就没有话说了,那他真的是修礼敬诸佛。不但对於动物如是,对於植物亦如是,对於花草树木他也礼敬。花有花神,树有树神,草木有草木神,真有,不是假的,我都遇到过。
花神那个样子很年轻,草木神就像小孩一样,大概就是一、二岁的小孩,草木神。那个草长得有一人高的,那个草的神大概是五、六岁的小孩;通常我们看到地面上的草,那是婴儿,真有!是不是草变成人?不是,有灵附在它身上。所以世尊告诉我们,树木有一个人高就有树神,就有依附在这个树上的树神。因为从前出家人都住在山上修行,砍几棵树盖个茅蓬,所以佛讲,你要砍这个树,三天之前给他诵经念佛,超度他,跟他沟通,三天之后我来砍树,请他搬家。要不然不通知,你把人家家毁掉,这很不礼貌,这会跟人结冤仇。三天之前要去沟通。我们在澳洲,也遵守佛陀教诲,我们那边要盖个房子,也要砍几棵树,我们三天之前依照仪规去做。结果我们道场里面有几个出家人晚上作梦,梦到树神来诉苦,说我们给他的时间太短,三天他还来不及,要七天之前通知他们。我们一想澳洲人确实,澳洲人是动作很缓慢,大概澳洲的鬼神也不例外,所以在澳洲砍树得七天之前通知。
所以是佛、是魔,佛与魔不在外面,是自己的心,自己十善心起来,这是佛;十恶心起来,就是魔。每天从早到晚你细心观察,这十法界的相你都有。你在做早晚课的时候,很虔诚,那是佛;课诵完之后,习气毛病发出来,你马上就堕落,你又是六道里的众生;见到不如意的事,看到不如意的人,你生起愤怒,你就变成地狱;见到人的时候,贡高我慢起来,你就入了修罗、罗刹,刹那刹那在变化。你细心观察,十法界,从早到晚你表演了很多次。哪一个习气深,毛病习气重,你将来这一期寿命到之后,你就入那一道去。所以六道轮回没有人主宰,不是阎罗王主宰的,不是佛菩萨主宰的,是你自己的习气主宰的,你喜欢哪一样肯定你就往那里去。为什么?你跟他们嗜好相同,志趣一样,他就到那里去了。明白这个道理,所以我们要培养佛的气分,起心动念是佛,言语造作也是佛,念念不离佛,你不成佛你到哪里去?
佛心是什么,必须要知道,《无量寿经》教你成佛,念佛往生就是成佛。什么心?「清净平等觉」这是佛心,清净心不生烦恼,平等心不生傲慢,觉不糊涂。你能在日常生活当中,在工作、在处事待人接物,能保持你的清净平等觉,你念佛决定生净土。如果你的心不清净,你的心染污,自私自利、名闻利养、五欲六尘、贪瞋痴慢,那麻烦就大了,虽念佛,能不能往生靠不住!这个要知道。真正靠得住,你不要修别的,你就修清净平等觉,你看世尊把修行的纲领放在经题上。修清净平等觉,果报是什么?果报是「大乘、无量寿、庄严」,这个经题,上面半句是讲果报,后面清净平等觉是讲因,修因证果。所以佛跟魔的意思要辨别清楚。理上讲,佛跟魔都没有,从性上讲也没有,但是从分别执著上来讲,那就有。所以,不可以把佛经的意思错解,错解了我们自己有罪过。因为自己不成就,那是不能怪人,可是你会误导别人,那个罪就重。
第三首以下,这是法执。我们把清凉大师《疏》,就是注解,我们念一念。「余皆法执」,这个余是从第三首,偈颂第三首到第十首,而实际上是到第七首,这是专门跟我们讲法执。「於中」,就是在这七首偈里面,「初二执世法」,初二就是第三、第四,我们刚才念的这段经文,这是执著世间法。「后」是底下一段第五、第六、第七,这三首「双执世出世」,就是执著世间法也执著出世间法,全都错了。所以世尊在《金刚经》上很慈悲的告诉我们,「法尚应舍,何况非法」,那个法就是佛法,佛所说的一切法你不能执著。你听,听了你不执著,你就会觉悟,执著,你就不会觉悟。我们现在读经、听讲,为什么不开悟?就是因为你有执著,你有分别。如果你真的没有执著,你会开悟!不是大彻大悟,也算是大悟,不是彻悟,彻悟是明心见性。大悟怎么样?大悟你能够超越六道,那你就是证阿罗汉、证辟支佛果,学大乘的,是十法界里面的菩萨,不一样。我们亏就是迷於分别执著,而不能够放下。
下面,注解下面说,「今初」,初就是第三首。第三首「初二句」,初二句是『诸取著凡夫,计身为实有』,这两句说明执著。执著什么?他计较「蕴」,蕴就是五蕴,色受想行识,这身一分解就是色受想行识。色是什么?色是物质,我们身有物质现象,这是色。还有精神现象,精神现象就是受想行识,这部分是精神现象,这个不是物质。受是什么?感受,身有苦乐的感受,心有忧喜的感受。身没有苦乐,心里头没有忧喜,苦乐忧喜没有的时候叫舍受。舍受很好,心平气和,舍受。为什么叫它做舍?因为它不能长久,如果他能保住永远没有苦乐忧喜,那就叫得定,那叫三昧,佛经里面叫三昧,三昧就是定,那就得定。所以佛讲五种受。三昧是在哪个地方?三昧是在四禅八定,还是在六道。你看六道,色界天得到了,无色界天得到了,他们住在三昧里头,有没有苦乐忧喜?苦乐忧喜的根有,它不起作用,他在定中。欲界天跟我们一样,有苦乐忧喜。从这个,我们讲一般经典上说的,四王天、忉利天、夜摩天、兜率天、化乐天、他化自在天,这六层天叫欲界天,有苦乐忧喜。「不能观身实相」。后面,「余皆明过」是后面两句,『如来非所取,彼终不得见』,这是过失,为什么?你见不到佛法,也见不到如来。
这首偈我们细心去看,我们是不是有这个毛病?虽然是通说,「诸」,诸是多,「取著凡夫」,取相、执著,这就是六道轮回的来由。我们在学习这几十年当中常常提示,学佛从哪里开始?要从我们自己内心,首先放下跟一切众生的对立,这是根本。对立不能放下,取著自然就有,取是什么?是控制的念头、占有的念头,这是取;著是执著,绝不放松。对人的占有、控制,对事、物的控制占有,这就麻烦了。为什么要这样做?他把真相看错了,他以为身、事、物都是真有,都是实有,这个看错了。怎样才能看破?这先要看破,看破真不容易,什么时候真看破,原来全是假的。外面一切事物是假的,我身也是假的,我起心动念也是假的,我对立的念头不是真的,我控制的念头、占有的念头也不是真的,一场空。
在从前我们确实很难体会,看到《仁王经》上佛跟我们讲的,看到弥勒菩萨所说的,我们逐渐对於这个事实真相明白了。明白之后,真明白之后的现象是什么?是放下;没放下,不明白,这一点自己一定要承认,为什么?你才会有进步。死不肯放下,说「我明白了」,这个人我们就能断定他还要搞六道轮回,他不能脱离。能不能往生?肯定不能往生,为什么?往生要放下,往生不能带业,说带业往生,是带旧业,不带新业。旧业是什么?你没有明了之前的业可以带,明了之后就不能再带了。天天还在造这个业,那你怎么能带得去?这不能不知道。「如来非所取」,如来你能够取得到吗?这就是你用妄想分别执著心能见到如来吗?见不到。不是如来不慈悲,不是如来不让你见,是你有障碍,你把障碍去掉,如来就见到了。障碍没有别的,就是妄想分别执著,佛讲得非常清楚,都在《华严经》上说的,「但以妄想执著而不能证得」。
『此人无慧眼,不能得见佛』,没智慧!他真有智慧,他怎么会没智慧?智慧是有,被妄想分别执著障碍了。你有如来智慧,你跟十方诸佛如来智慧是平等的,你不次於任何一尊佛。但是现在就是你有障,在大乘教里面,常常讲烦恼障、所知障,我们前面学过二障、三障,还有三重障。我们放下从哪里放?从重障放,就跟治病一样,我生很多病,哪个病最重、要命的先治,先救命。三重障是什么?这诸位都知道,第一个就是傲慢,第二个是嫉妒,第三个是贪欲,欲望。这三重障有一个,智慧就没有了,不要说三个,只要有一个,慧眼就没有了。此地讲「不能得见佛」,这个意思里头含著佛的经你看不懂,我们在这里研究讨论,你听不懂。为什么?看不懂,你没有慧眼;听不懂,你没有慧耳,你没有智慧,这个不能不知道。所以要肯定智慧是自己自性里头本有的,智慧不是从外头来的,智慧也不是学来的,你认真努力去学习,学的是什么?学的知识,不是智慧。知识跟智慧是两桩事情,知识只能用在世间法里头,不能用在出世法里,你知识再高,你没有办法了生死出三界;智慧能,智慧能帮你了生死出三界。所以学佛要学智慧,求智慧!智慧一定从放下得来,你放不下,哪有智慧?表面上放下,心里没放下,佛是教给我们,心里放下,事相上不放下没有关系,这个不碍事,为什么?事是假的,最重要是心里放下。事相放下,心里没放下,他还常常念著,还常常想著,还常常想尽方法还要来继续暗中去控制住,这就造罪业了。所以控制的行为、占有的行为,都是造业,都是造很重的业,自己完全不知道。为什么不知道?他没有智慧,所以他不知道。如来所说,讲的这是超世间的,他完全不会懂,天天在听也不懂,没有入这个境界,所以说「不能得见佛」。
清凉大师在前句的注解,只有七个字,「执实乖理不见佛」。乖是违背,违背了真理,违背理是什么?就是性,违背了自性,所以你不见佛,不见佛就是不见性。明心见性,见性成佛,见性就成佛,这是障碍自性,所以要知道。要记住前面偈子所说的,「此中无少物,但有假名字」,这个要记住,就是《六祖坛经》里面说「本来无一物,何处惹尘埃」,一个意思。就怕执著,执著是染污,分别就有高下,就不平等,执著就不清净。我们现在要修的就知道了,回归、还源就是清净平等觉,觉就是智慧,智慧就现前。第四首偈前面两句说「此人无慧眼,不能得见佛」,清凉大师讲「无慧不见佛」。末后两句,『於无量劫中,流转生死海』,清凉大师只有四个字,「但益流转」。益是什么?益是帮助,帮助你在六道里搞轮回,无量劫中,你搞生死轮回,什么原因?没有智慧,才变成这个样子。
这两首偈是讲对世间法的执著,我们再往下面看,后面第五、第六、第七这三首,「双执」,就是执著世间法,也执著佛法。三首偈前面二首,第五、第六,执著法;第七首偈,执著佛,佛也不能执著,不是说换个对象就行了,那就错了。可是这个地方必须要补充,我们念阿弥陀佛执不执著?佛在经典里面告诉我们「执持名号」,这就是说,八万四千法门决定不能执著,净土法门可以执著,这个不一样。这是叫特别法门,稀有的法门,一切诸佛都没有这种说法,哪有执著能见佛的?哪有执著能了生死的?只有这个法门,所以这个法门叫普度一切众生。我们没有能力放下分别执著,你修这个法门,但是这个法门往生还是有条件的,我们千万不要误会了。那是什么?只许你执著阿弥陀佛,除阿弥陀佛之外统统要放下,你才能往生。你看《华严经》在此地说,我们底下第七首偈就讲到,你执著佛,执著佛就不能成就,不但是你见不了佛,你也不能开悟。你看这多严重?
净宗这叫方便法门,你往生西方极乐世界是不是成佛了?不是。蕅益大师在《弥陀要解》里讲得很清楚,他说念佛,执持名号,往生西方极乐世界,你说他凡夫,他又不是凡夫,他真的到极乐世界去了;你说他是佛,他又不是佛,为什么?他烦恼习气没断,生凡圣同居土。我们今天这个世界是释迦牟尼佛的凡圣同居土,我们只是换个地方,现在讲移民,移民到西方极乐世界还是凡圣同居土,为什么?你有分别执著,就是凡圣同居土。但是,西方极乐世界凡圣同居土很特别,我们这个凡圣同居土有六道,它那里只有两道,就是人天两道。那个地方没有修罗,没有饿鬼、地狱、畜生,没有,只有人天两道。而且到西方极乐世界绝对不会堕落,得阿弥陀佛威神加持,人家修学的环境好,虽然有烦恼,到那个地方烦恼都不会起现行。譬如你有贪欲,到那个地方,贪欲的念头会断掉,为什么?你想什么就有什么,你就不贪了。思衣得衣,思食得食,想什么它东西都现前,你还需要贪吗?不需要贪了。住的房子干干净净,一尘不染,什么东西都没有。我们还要摆好多家俱,还有许多,它都不要了,为什么?要什么,它立刻就现前;不要了,不要就没有了。所以那个世界,你的住处干净,一尘不染,也不需要天天打扫,那是个特别的世界。
我们这些人,如果是往上面去,真困难,成就真困难,凡圣同居土就不难。善导大师讲得好,这个法门万修万人去,一个都不漏。可是你还是要放下身心世界,一心就是执著,分别执著就是对阿弥陀佛,其他的统统放下,它的方便在此地。如果能把分别执著放下,那你就不是在凡圣同居土。你放下了执著,没有执著,你生方便有余土;放下了分别,你就生实报庄严土。我们想想还是放下得好,放下往生到西方极乐世界,级别不一样,为什么不放下?这个世间是假的,决定不要留恋。好事,纵然是弘法利生,护持佛法,随缘就好。随缘,你就事情照做,分别的心、执著心放下了,你天天纵然工作很忙,你心是清净的,你没有染污;你心是平等的,你没有高下;你心是觉悟的,你不迷惑,清净平等觉都有。不妨碍弘法,也不妨碍护法,也不妨碍与这个世间一切众生的交往,跟大家在一起和光同尘。守住佛在大乘的教诲,菩萨所在之处,令一切众生生欢喜心,这个重要,不要让众生因我而生烦恼,那我就错了。如果众生因我而烦恼,菩萨怎么办?菩萨躲避,菩萨看到这个众生来了,生烦恼这个众生来了,他掉过头就走了,躲避他,让他生欢喜心,要懂。
我们这些年来离开了新加坡,新加坡的同修很多,我们在那边讲经,听众非常兴旺。离开之后,很多同修、道场来找我,希望我回到新加坡去讲经。我说不行,我不能去。他说什么原因?我怕一个人生烦恼。哪个人?居士林的李林长。所以我跟那边同学说,如果李木源居士请我去讲经,我马上就去。他不请我讲经,别人请我讲经,我感觉到他心里会难过,所以我决定不去。这个话传到李居士耳朵,李居士也很感动。这是佛陀教给我们的。尤其一个人在一个地方他有影响力,不可以让他生烦恼,他什么时候回心转意请我,我就去了。这是一个例子,我们必须要记住,要真正能落实,能做到。下面第五首:
【有诤说生死。无诤即涅盘。生死及涅盘。二俱不可得。】
『诤』是什么?清凉大师在注解里面有,他说第一首「立理」,把这个道理建立起来,底下跟我们解释。「上半」,就是前头两句,『有诤说生死,无诤即涅盘』,这两句是「假立」,假设的,「谓待前流转生死以立涅盘,烦恼名诤,触动善品,损害自他,故名为诤,此有漏法,诤随增故,名为有诤,有彼诤故,故生死者,有漏为体,无彼烦恼,故称涅盘」。这是这两句话,清凉说得很清楚,「诤」是烦恼,有烦恼这属於生死。哪里来的烦恼?六道凡夫都有烦恼,烦恼就是《华严经》上所讲的分别、执著,执著是烦恼障,分别是所知障,都是属於烦恼。一般大乘经上所讲的,妄想是无明烦恼,分别是尘沙烦恼,尘沙是比喻太多了,执著叫见思烦恼,就是你的见解错误、你的思想错误。这是三大类的烦恼,障碍你自性,障碍你不能见性。所以菩萨在此地讲,「有诤说生死」,你有烦恼就有六道轮回,六道轮回里面就有生死的现象。
清凉说得好,有烦恼你就造业了,你把你心里面的性德、善德都障碍住了。起心动念、言语造作与十恶相应,与十善不相应,所以说损害自他。对自己的损害是造不善业,将来堕三恶道,这是对自己的损害,也伤害别人,跟别人结怨。如果别人不舍,他的怨恨要是不放下,不舍弃,会惹来生生世世冤冤相报,这就是损他。实在讲,损他当然就损自己,为什么?来生他报复!这一生你的福报比他大,你可以欺负他,你可以伤害他,我们一般讲的是毁谤他、羞辱他。来生,他报复你。来生他的福报超过你的时候,你要受他的凌辱,一报还一报,这个事情很现实。我们走在路上,路上的陌生人很多,有些人看到你很顺眼,跟你笑笑,点点头,打个招呼。有些人看到你很不高兴,瞪你一眼,都有因缘,不是无缘无故的,一生也许就碰到、碰头这么一次,有这种表情,这是过去生中有这回事情。过去生中我们对他很好,也跟他笑笑,点点头,这次遇到了,他回报给我们;过去生中我们瞪他一眼,不高兴,现在他也瞪我一眼,一报还一报。
七0年代,美国凯西,也是个预言家,他是灵媒附身,他讲得很清楚。方式也很奇怪,他也是在梦中替人治病,他催眠,他不是梦中,他是自我催眠,不是催眠别人,自我催眠。在催眠状态之下,别人问他什么,他回答,帮人解决问题。他说了一句话,他说这个世间所有一切众生,一生当中所遭遇的一切事,统统是与过去生中有因果关系,决定不可能有一桩事情是突发的,就是与过去世没有关系的,他说没有,他在一生当中没有看见过。由此可知,有因果关系。我们明白这个道理,了解事实真相,遇到逆缘了,我们佛经上讲,逆境、恶缘,我们晓得是我们过去造作的不善所感,应该用什么态度来处理?完全甘心接受,你骂我,我随顺,我接受。为什么?过去世我用这个态度对你,现在你对我,我欢喜接受,没有一点怨恨心,化解了,来世在一起的时候就不会有纠纷。
所以古人讲的一句话好,「冤家宜解不宜结」,这一生不要跟人结怨,怨结一定要懂得化解。出不了六道轮回,你生生世世会向上提升,这一生在人道,来生在天道,来生在四王天,再一生到忉利天,你是步步高升。如果跟一切众生结怨,冤冤相报,那往三途去的成分就非常之多。心不可以不平,不可以有怨恨,有怨恨都是三途,贪心,饿鬼道;怨恨、报复,多半是地狱道。地狱出来之后到哪里?到罗刹、到阿修罗,你才能够满你自己的愿,我要报仇,我要报复,可是这个报复会报得非常凄惨。报完之后呢?报完之后自己又堕地狱,还是自己吃亏,没有好处。损害自他,自摆在前面,他在后面;损害自己,我常讲,损害自己七分,损害他三分。明白这个事实真相,你才真正晓得,害他决定不能做,害他是害自己,害他只有三分,害自己七分。这是愚人,不是有智慧的人,怎么能干这个事情?
清凉注解里说,这是有漏法,「此有漏法」。有漏,漏是烦恼的代名词,就是这是生烦恼的方法。「诤随增故」,人就怕争,那现在,现在提倡争,普遍的提倡竞争,这怎么得了!这个世界怎么会不乱?冲突怎么可能化解?什么时候才能化解冲突?不争,冲突就化解;只要你还提倡争,冲突永远不能化解。你没有对立、没有竞争,冲突就不可能发生;有对立、有竞争,冲突就不能够避免,这个我们不能不知道。生死,这是六道轮回的现象,四圣法界就没有了,为什么?阿罗汉以上没有争,他把这个放下了。所以四圣法界里,像我们六道里面这种生死没有了,叫了生死出三界。「有诤」就有生死,有烦恼就有生死、就有轮回;烦恼没有了,生死轮回就没有了。烦恼断了,就叫做涅盘,「无诤即涅盘」。涅盘是梵语,翻译成中国的名词很多,最常看到的就是圆寂,或是翻作寂灭。灭是什么?灭烦恼,寂是清净,心地回归到清净,烦恼没有了,这叫涅盘。烦恼怎么没有?无诤就没有了。对治现代的社会,这是一服妙药,现代社会起心动念都是竞争,竞争就是生死,无诤就是涅盘。
『生死及涅盘,二俱不可得』,生死是一桩事情,涅盘是一桩事情,二个都不可得,这是真的,不是假的。为什么?你只要真正明了虚空法界万事万物的真相,只是在一千二百八十兆分之一秒里面发生的,怎么可得?生也是这里面事情,死也是这里面事情,涅盘也是这里面事情,你就明白了,不可得。《般若经》上给我们讲得好,「一切法」,生死是一法,涅盘也是一法,生死是世间法,涅盘是出世间法,都不可得。「一切法无所有、毕竟空、不可得」,这个一切法里头就包括世间跟出世间法。所以世尊才告诉我们,「法尚应舍,何况非法」。法是佛给你讲的一切法,要放下,不可得,世间法更不可得。世出世间都不可得,你要争什么?你还要搞对立,还要搞占有,还要搞控制,起这种心,有这种行为,都在那里制造,真的叫无中生有,六道轮回,地狱、饿鬼,你在制造这个东西。制造这个,自己受,实际上也没有受,就像作梦一样,作恶梦。你是真的不好过,因为你不知道它是空寂的,你以为它真有,那你就真受。今天时间到了,我们就学习到此地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