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首页 - 大方广佛华严经 - (第一九六六卷)
大方广佛华严经  (第一九六六卷)  2008/5/11  华严讲堂  档名:12-017-1966

  诸位法师,诸位同学,请坐。请看「须弥顶上偈赞品第十四」,经文第三大段偈赞分,第四小段功德慧菩萨。十首偈颂从第二首看起:

  【言词所说法。小智妄分别。是故生障碍。不了於自心。不能了自心。云何知正道。彼由颠倒慧。增长一切恶。不见诸法空。恒受生死苦。斯人未能有。清净法眼故。】

  这是十首偈里面的第二段。在这章功德慧菩萨章,十首偈分四段,前面第一首是第一段,讲凡夫、小乘不是不觉,他错觉了。经上讲妄觉,我们现在常讲错觉,不是正觉。从见解上来讲,正觉是正知正见,错觉是邪知邪见。我们知道一个人他的思想、见解,主导了他一生的吉凶祸福,先有思想,然后才有行动,言语、行为的造作。见解正,他造善,善业;见解要是错误,他就会造恶业。他为什么造恶业?不知道自己的见解是错误,这在佛法里面称为愚痴,没有智慧。所以前面第一首,昨天我们读的,那是说迷惑的根本,凡夫不知道宇宙万有的缘起,就是不知道诸法实相,於是执著相,著相就造业,著相肯定起贪瞋痴慢,对於诸法实相一定有疑惑,这是病根,六道轮回的根本。这种见解,佛法里面称它是轮回心,分别执著的心是轮回心,那就造轮回业。

  分别执著里面有善有恶,向上提升,善恶就没有了,向上提升是佛菩萨的法界,佛法界、菩萨法界,那个地方有妄想,没有分别执著。菩萨分别执著没有了,但是他还有分别的习气,执著的习气没有了,还有分别的习气。十法界里面佛的地位,分别的习气断了,只剩下最后的无明,无明就是起心动念,这个烦恼非常微细。我们在《华严经》前面学过,弥勒菩萨跟释迦牟尼佛的对话,弥勒菩萨是大乘佛法里面,如果把大乘佛法比作一个大学,弥勒菩萨是教授,他是教心理学的,心理学的教授是弥勒菩萨。告诉我们一弹指有三百二十兆的念头,你看看这多微细,「念念成形,形皆有识」,这现在科学家都没发现,佛经三千年前就给我们讲得这么清楚了。要晓得,这讲形、讲识,识就是轮回心,所以有识才有善恶,我们讲得明显一点,有执著就有善恶,没有执著就没有善恶,分别里头没有善恶,执著里头有善恶。

  善恶都有标准,什么是善、什么是恶?佛法给我们做了最简单的一段教诲,那个标准就是十善业道,不杀生、不偷盗、不淫欲、不妄语、不两舌、不绮语、不恶口、不贪、不瞋、不痴,这是十善,这是善的标准。反过来就十恶,杀、盗、淫、妄、两舌、绮语、恶口、贪、瞋、痴,这是十恶,这是六道轮回里头有,六道以外没有。我们起心动念、言语造作与十善相应,十善也有上中下三品,上品是天道,天人,福报大,中品的是人道,下品的是修罗、罗刹,六道里面讲的阿修罗。其实阿修罗为什么把他贬在下品?实际上阿修罗所修的十善也是上品,不过是他不圆满,那就是嫉妒、好胜、瞋恚这个心特别重,把他上品十善的福报亏折,所以他还不如人道。人要真正能够做好,做个好人,来生生天;天上阿修罗死了之后多半都堕地狱。所以在表面上这一生看,他比我们人殊胜,再往下面去看,他不如人,人不会堕三途,他堕三途,所以把他的善说之为下品,这是我们要晓得的。下品善,为什么他有那么大的福报?福报是从布施里面修来的,这要懂得。

  佛在经上常讲三种布施,财布施得财富,法布施得聪明智慧,无畏布施得健康长寿,这是因。你不修因,哪里来的果报?所以我们遇到有这种机缘,给你修因,那就真干,不能空过。现在灾难很多,我们在此地用自己的修行提升自己的灵性,把这个功德回向给一切灾难的众生。这个功德利益好像是看不到的,实际上它真有效果,确实能把灾难减轻,把灾难的时间缩短,我们知道,我们很清楚。在有形这方面随分随力,也要为社会大众做个好样子,遇到不能不做。释迦牟尼佛给我们做的示现是三轮说法,这就圆满了。三轮是身语意,你看他老人家身给我们做榜样,他把十善、律仪完全在日常生活当中做出来给我们看,这是身教;四十九年讲经教学,言教。帮助众生觉悟,帮助众生离苦得乐,这个愿望、意念永远不忘,这是意教,身语意三轮教诲,这是圆满的。世间人没有法子跟他相比,这真叫慈悲到极处,所以称之为大慈大悲。

  佛的心愿希望我们早一天成佛,早一天回头,早一天觉悟,没有第二个目标,没有第二个想法,纯真到极处。我们如何报佛恩?只有依教奉行,在这一生决定成就,这是真报佛恩。所以报佛恩不是口头上说说就算了,真做到!怎么样成佛?放下就成佛了,不但身外之物没有贪恋,放得下了,连这个身体也没有贪恋,也能放得下。像世尊一样,不辞辛劳为众生说法,我们要晓得,释迦牟尼佛四十九年讲经说法没中断,讲堂跟大众是讲经说法。一个人、两个人向世尊请教,他也给他讲经说法,所以他不中断。一生当中没有一句废话,没有一句闲话,只要开口决定是利益众生,这是佛的心、佛的行,我们要学习的。也许有人说,佛是再来人,我们是业障深重的凡夫,纵然想做,真的,有时候会感觉到心有余而力不足,灰心、退转。这在凡夫地,连小乘,凡夫、小乘在所不免。

  大乘教里面,佛鼓励的这些话多,也常常告诉我们,真发心决定得三宝威神加持,为什么?真心跟十方三世一切诸佛如来心心相印,通的,没有障碍。什么东西是障碍?分别执著是障碍,分别执著里头最严重的障碍,是自私自利、名闻利养、贪瞋痴慢,这是最严重的障碍,然后你就晓得,障碍不在外面,障碍在自己。所以世间也有句话说得很好,人在世间最大的敌人、最厉害的敌人就是自己,这话说得有道理。自己有坚定的方向、目标,什么人都障碍不了,什么环境都障碍不了。你要不相信,你去看看善财五十三参,你就明白了,你看五十三参里面,顺境逆境、善缘恶缘都帮助善财勇猛精进,向上提升,没有造成丝毫障碍。凡夫、小乘不行,没有这个智慧,没有这个定力,顺境善缘起贪心,贪心障碍了,逆境恶缘起瞋恚,那就大幅度的退转。这个事情要多想想,我们遇到困难、遇到障碍,要老实想想,谁障碍我,我真的被他障碍了吗?如果你没有贪瞋痴慢,就没有人能障碍你。

  孙悟空本事很大,这小说里描写的七十二变,你们晓不晓得,他有很大的毛病,什么毛病?喜欢别人赞叹他,喜欢戴高帽子。所以观音菩萨变化一个老人送他一顶帽子,他喜欢得不得了,戴上去之后,那是紧箍咒,永远被观音菩萨控制,他有毛病,他就会被人控制。所以小说里一些故事有大道理在,你只要有小辫子被人抓住,你就被他控制一辈子,你脱离不了他的魔掌。这桩事情也许就是我们自己,我们自己有没有被人控制?想想,有!我们的小辫子很多,自私自利就是小辫子,名闻利养你看都是,你就受诱惑,你就受摆布。什么人不受?我们这么多年大家在一起学习,我常常提醒同学,放下自私自利、放下名闻利养、放下贪瞋痴慢、放下五欲六尘,你没有东西被人家抓住,你就得大自在,你在六道里面你能自己做得了主宰。原来放下就是!真能放下,宿世今生所染的那些习气,自自然然它就能转过来了。

  现代的社会价值观被扭曲,真正是堕落到低谷了,贪财、贪名位、贪权势,这全错了。这些东西属於福报,你命里有它自然会来;命里没有,你怎么样贪贪不到,不但贪不到,甚至於连性命都丢掉了。譬如贪财,发财这个机会,哪种机会最方便?赌博,要不然赌场谁去!凡是进赌场的人,他是什么心?希望把别人的钱统统赢过来,不必自己辛苦经营,那个念头真的是损人利己,不就这个念头吗?最明显的,这样的思惟,真赢了有几个人?谚语常说十赌九输。那你再仔细观察,自古至今哪个人是靠赌博发财的?哪有这种道理?开赌场发财还是他命里有的,他命里没有的,他开赌场会蚀本,不会赚钱的。可是命里虽然有,手段不正当,为什么?害人,你所经营的事业是谋财害命,你看多少人拼这一步,赌输了,赌输就死了、自杀了。赢别人钱,还让别人送一条命,这你欠债,来生既要还钱还要偿命。如果你要知道因果报应的事实真相,你决定不敢干这个事情,这不是桩好事情。

  各种宗教古圣先贤,哪个叫你这一生靠赌博去过日子,没听说过。佛教人发财,那真的是生财有大道!你听佛的话真会发财,这不是假的。那什么?命里没有财,佛教你这一招你会发财,那是命里没有的。命里有的那不必说!佛教我们修布施,财布施愈施愈多,这叫生财有大道。特别是布施病苦的人,帮助病苦的人,财布施不但得财富,还得健康长寿。为什么?病苦、贫穷他有恐怖,你帮助他、安慰他,他心里得到安慰,得到了欢喜。你布施钱财也帮他解决物质生活问题,所以这里头有财施、有无畏施。如果你还能够劝导他,劝他断恶修善,跟他讲解,这个世间富贵贫贱的业因果报,那叫法布施,你一举里头有三得。那你将来的果报有财富、有聪明智慧、有健康长寿,这是正法,这是真的不是假的。

  我这一生能活到这个岁数,能得到这一点小福报,都是章嘉大师教我的。我要没有遇到他老人家,决定是随业流转,随业流转我就过不了四十五岁,那是真的不是假的,我很相信。年轻时这些算命看相的,看我的生辰八字,跟我讲的我有理由承认。过去生中造的业不知道,这一生当中造的,知道,小时候杀生、打猎,这个罪重!命里又没有福报,造这种重业。好在是二十六岁遇到佛法,这觉悟了,看到因果报应赶快回头。所以我遇到佛法,大概六个月我就吃长素,忏悔过去打猎杀生的业报,初学佛常常放生。李老师教我的真正忏悔、真正回头,你真做,它真有感应,愈施愈多。愈多,有些人要改善自己的生活,那是错误的。佛法里面告诉我们,养身最重要的,是心地清净、平等、善良、慈悲,这是养生之道,那些补品不见得真有效,如果与自己的体质不相应,可能会带来病苦。我们要想自己不生病,老而不衰,老是免不了的,健康,我们应该多修福、多积德,你才能达到。绝对不是富裕豪华那种奢侈的生活能做到,那就错了,那是折福的,那不是修福。我们看释迦牟尼佛,近代的我们看印光大师,你看真正有道德、有学问、有涵养的人。

  我这一生运气还不错,抗战期间在贵州念书,我们老校长,要今天从佛法角度上看,他是菩萨化身,真正读书人。民国年间科举制度废除,在从前科举的时候考状元,废除了,国家开始有高等考试,高等考试就等於进士,我们周校长是第一届高等考试第一名,叫状元。周邦道先生一生的生活过得非常清苦,对於学生的照顾比儿女周到,我们服了。抗战期间物质缺乏,有些救济的、国家分配吃的东西、穿的东西学生优先,分到最后剩下来的时候,他儿女才有分,分到不够的时候首先他儿女得不到。我们这些学生对老师没有不服的,老师爱护学生决定超过他儿女。到台湾我又遇到他,在台湾做官,考选部的政务次长,就是第一副部长,公家给他配的有轿车,公家也替他家里装了电话。他的儿子告诉我,他说老头子实在太顽固,公家电话只可以他办公事用,私事不用公家电话,到外面巷口公共电话付钱去打。公家配的车,公务才坐那个车,不是公务出去的时候乘巴士,他说这个世界上大概找不到第二个人!儿子跟我也同学。我说,真的,是找不到第二个人。

  做官的人人都像他,这个国家自然长治久安。一生清廉,他过世的时候九十多岁,晚年学佛,跟李老师,这是我们的好榜样,菩萨示现,公私分明。他学什么戒?五戒里不偷盗,那个汽车出去要耗汽油,那汽油是国家的,私人不可以乱用,乱用是偷盗戒。装电话是公务上用的,没有说是给你私人用的,更没有说是给你的儿女眷属用的,没有。他在这些小事上,能够分辨得这么清楚,真能做到。自己收入不多,我跟诸位报告,家里面的生活非常清苦,非常节俭,省一点下来,帮助在大陆的兄弟姊妹,每个月都寄一点钱,钱虽然不多,月月都有。这我一生当中看到一个好人,真正读书人,真正是孔门弟子,以后是世尊的学生。所以苦日子从小过惯了,一生都不要改变,这是什么?最健康的生活,最健康的饮食。我们要学,我们要真做到。

  所以学佛最重要的,是从心地上真正回头,真正会转过来。这个事情好像是不容易,实际上很容易,问题就是你自己有没有认知,这是头一个条件。你有这个认识,你知道,这桩事情对自己有大利益,利益不仅讲来世,这一生,这一生当中有大利益,烦恼轻、智慧长是大利益。年纪虽然老了,有年轻人的体力是大利益;生活有规律,生活简单,减少疾病这是大利益。多多的帮助贫苦的人,帮助老人,帮助病人,得健康长寿的果报,长寿一定要健康,不健康很苦!所以业因果报都在我们面前。人生在世,几个人知道真诚、清净、平等、慈悲心的重要?肯认真的在这上下功夫这是真修行,真实受用,得真自在,真的幸福。

  今天经文上这首偈,这十首里第二首,清凉大师在注解里面,二、三、四这三首偈「通凡小」,凡夫、小乘。「初一」,这就是第二首,我们刚才念的,「辨迷执」,迷了他才会有执著。「随言作解,可谓小智,心外取法,为妄分别」,这是先把业因说出来,业因是迷、是执著,前面第一首讲得详细。所以我们一般迷於,『言词所说法』,太普遍了,古今中外在所不免,在过去古时候,言词说法真的是有管制的。现在这个社会,把古时候很多认为不合理的都废弃,现在讲求言论自由。从前言论不自由的,为什么?目的是要维系社会整体的安全,所以言论有标准。《论语》里面所说的,「诗三百,一言以蔽之,曰思无邪」,这就是中国五千年言词所说的标准。违背这个标准那有罪过,无意的是过,有意的是罪。也就是说你的言词、你的行为,决定不可以让看到的人、听到的人、接触到的人产生邪知邪见,那就错了。所以佛法里面讲正论,这都是标准,尤其是大乘教,我们起心动念、言语造作绝对的标准是性德。

  中国古人也讲本性本善,本善这两个字包括的范围太深太广,在中国传统文化里面讲,这个本善包括五伦八德,这是本善。五伦是道,五常是德,再展开就是八德十二个字,这不仅仅是言词说法的标准,也是我们起心动念、立身处世的准则,孝悌忠信、礼义廉耻、仁爱和平。中国自古以来非常重视教育,原因是什么?中国的家是大家庭,没有教育就会家破人亡,这关系大了。所以家道,家道是什么?是共通的,五伦是家道,八德是家规,祖宗圣贤的教诲是家学,你为社会服务所做的一切事业是家业。他如果不重视家教,他的家怎么维系?现在我们的家没有了,现在家没有了叫家破人亡。在过去家庭里面成员少六、七十人,多,两、三百人,这是你家族。四代同堂,人丁不旺!人丁旺的时候五代同堂、有六代同堂。老祖宗长寿活了一百多岁,他也有六代!一百多岁的老人,儿子八十多岁,孙子六十多岁,重孙四十多岁,再往下二十多岁,还有刚刚生的几岁的,不就六代吗?这样一个家族住在一起,那叫做家!

  现在没有了,小家庭就夫妻带几个儿女,这个家整个毁掉!家人到哪里去了也不知道,互相也没有联系,见面也不认识了,这现在的社会,古人要看到我们今天这个样子会流眼泪。家庭的历史是宗谱,世代相传都是大家,都是家族,这里头有亲情,所以有天伦之乐。现在有没有?没有了。天伦之乐不是说这父母跟子女在一起天伦乐,不是,那怎么享得到?天伦之乐是你这个家族在一起,那真快乐,四代、五代同堂那是天伦之乐。所以现在有这个名词,实质没有了。中国从前的家庭是社会,家族就是社会,你能治家就能治国,没有两样,家扩大了就是国。家庭里面的分工,跟政府里面分成各部门,差不多的。

  清凉大师在此地告诉我们,随言作解这是『小智』,心外取法这是『妄分别』,这两句话不好懂。现在就是现前的社会,确实是随言作解,不像古人,所以我们现在看古书困难,看佛法更困难。为什么?它意在言外,你不能够随言作解,特别是大乘教,随言作解把佛的意思全解错了。开经偈上说的话好,「愿解如来真实义」,几个人能解如来真实义?你们知道六祖惠能的故事,惠能大师避难十五年出来,到了广州法性寺遇到印宗法师讲《涅盘经》,印宗法师承认,他讲《涅盘经》随言作解。六祖大师真正是所言说皆是如来真实义;换句话说,你没有成佛,你怎么能懂得佛的真实义?随言作解,这里头有浅深差别不一样,你的修持愈是接近性德,你的理解、你的体会、你的言说,也就愈接近性德,这是真实义。

  从总的原理原则上来说,你不能不放下,真正放下执著,我们一般讲你见道了,这不是大乘,这还是凡小,见道了。大乘见道,是要妄想分别执著统统放下,见道位,圆教初住菩萨发心住,菩提心就是真心,起用了,你开始用真心,用真心就是如来真实义,你用真心。如来用真心,你也用真心,你当然能懂他的意思;如来用真心,我们用妄心,妄心是决定不能解如来真实义,这要知道。所以我们要借重祖师的讲解,祖师他们的修持距离佛很近,不远,我们从他的教诲得到一些讯息。这个讯息虽然讲是如来真实义,实际上是自性的性德,这可不是假的。

  由此可知,大乘法里面讲的凡小是有道理的,凡夫、小乘因为不解真实义,也就是说不解诸法实相,宇宙人生的真相不了解,『是故生障碍』。障碍是什么?烦恼、习气。在佛法具体而言,惑障,惑是迷惑;业障,业是你现前造作;报障,报障是果报,三障!这三障障碍了法身、般若、解脱。也正因为这么个道理,所以马鸣菩萨在《起信论》里面教我们,读经不要执著文字相,听经不要执著言说相,这就有道理!用什么样的心去听?用清净心听,用真诚心听,懂,很好,不懂也很好。不懂是什么?薰习,接受如来圣教的薰习,薰习时间长久自然就懂了,这里头有很深的道理。你不懂原因在哪里?你阿赖耶识里面通常都是受烦恼习气的薰染,这薰得太久,印象太深。所以接触佛法,佛法是性德,我们一向跟性德都完全违背,现在一接触性德好像格格不入,不习惯,会产生这么个状况。这桩事情我们要很冷静去思惟,可以理解的,不是不能理解的。

  怎么回头?要多用圣教的薰习。圣教的薰习可不能研究,研究是什么?你又把你的烦恼习气引出来,那就错了。所以看经能懂很好,不懂没关系,决定不能把这些书当作世间东西去研究,错了。研究是什么?心缘相,就是此地讲的妄分别,绝对不是佛的真实义,那是什么?那是你自己的意思。我们学佛尽可能不要用自己的意思,自己没意思。我们学讲经用古人的注解,我们在这里学习《华严经》,用的是清凉大师的《疏钞》,是清凉大师的意思,不是我的意思。什么时候你不用分别了,你就开悟了,分别执著没有的时候,你就解如来真实义了。古大德给后人设想的方法,这妙极了,我们后人真的是愚昧不相信,还怀疑,怕的什么?怕我们被人家牵著鼻子走,我们受了他的影响。要知道,佛一生不牵人鼻子走的,佛菩萨一生绝对不会去影响别人,也就是不会去控制别人,控制尚且没有,哪有占有!所以他得大自在。

  但是凡夫、小乘这都不明理,想控制、想占有。殊不知控制不到,占有不到,只是你妄想而已,为什么?现在我们总算有点明白了,一切法刹那生灭,你怎么能控制得住!一弹指三百二十兆的念头,你怎么控制?你怎么能占有?你真正把这个通达了,常常去观照,於一切法你才把占有的念头、控制的念头放下。放下之后提起,提起什么?为大众服务的念头,那真正叫积功累德,真正叫断恶修善。断恶,恶就是控制、占有,那是大恶,那是轮回心,那是决定错误的。回过头来诚心诚意为一切大众服务,尤其是为真正有道心的、想修道的人,为他们服务,帮助他们,成就他们,这个功德太大!他们成就,下一代有福了。现在我们也得到一些讯息,看到这个世界还是有前途。我听说,我相信是事实,十一、二岁的儿童,五、六岁的,这是儿童,真有善根,而且深厚的善根,他对圣教、对圣贤他能信、他能解,他能理解还能行。这样的儿童,如果有圣贤的父母好好的来教他,二、三十年之后他是佛菩萨,他是孔子,他是孟子,能出现十个、八个,这个世界就有救了。我们如果遇到这个缘,要细心的去照顾、去栽培,防止伤害,这真的是建大功立大业。遇到了这是机缘,你有缘分也是你这一生修无量福、积功累德的机会到了。

  我们看到这个世界混乱,我昨天收到一封信,印度尼西亚寄来的,他们在下个月月底召开一次世界和平会议。我看到这个通知上写了,有五十二个国家代表参加,研究怎样化解冲突,研究这个冲突的因素,化解的方法。这个会议几年之前开过一次,我参加了,这是第二次,很难得。我们学佛学了这么多年,好在哪里?谚语常讲「当局者迷,旁观者清」,我们这一生都站在旁观的位置上,所以看得比较清楚,整个世界动乱的因素在哪里。我们晓得「人之初,性本善」,我们对於这个教诲深信不疑,这是真的不是假的。本善为什么变成这样的不善?所以,老祖宗有智慧,《三字经》上前八句,都讲得清清楚楚、明明白白,多少人念了都疏忽掉,「苟不教,性乃迁」,结果问题出来了,你没教。没教,习性跟本性,习性是不善,本性是善的,这个不善跟善距离是愈来愈远,原因在此地。这个社会大治之道,教育办得好!这个教育就是伦理、道德、因果,古今中外大圣大贤没有例外的,正是所谓「英雄所见大略相同」,他们的看法、想法、做法一致的,这教育。教育的内容不外乎这三个科目,伦理是说明关系,现在我们关系要讲得透彻,我们是地球人,我们共同生活在这个地球上,要爱护地球,可不能破坏。我们是一家人,我们是地球族,地球上任何一个人跟我们都息息相关,不能再分派,不能再打架,不能再吵闹,那你就破坏了这个家族。所以中国过去的家族的观念,今天我们要把它扩大到地球族,才能解决这个问题。所以他邀请我,我也愿意参加,下个月的月底,我在那里要告诉,我们今天是地球族,希望大家都有这么一个观念,我们是一家人,我们是一族人。把中国古老家的观念,家道、家规、家学、家业给大家做个报告。希望真的能够减少冲突,给世界带来安定和平。

  难得印尼办这个活动,提出这样一个命题,会很有价值。凡是来参与的人,我自己过去有这个经验,确实都非常热忱,真有心寻求安定和平,找不出方法。所以我们非常欢迎,联合国这些使节们到汤池来参观,我们这是起步。我们遇到困难了,自己没法子解决,找老祖宗,老祖宗的方法现在用起来还很管用,有效。我们要肯承认,我们做错了,我们今天遇到这个灾难,正是古人所说的一句话,「不听老人言,吃亏在眼前」。我们现在眼前吃这么大的亏,没有听从老祖宗的教诲,我们搞些新花样,排斥老祖宗,反对老祖宗,现在吃这么大的亏怎么办?只有回头求老祖宗饶恕,我们修忏悔,再把老祖宗请出来,真有效!所以不能不修忏悔法。我这次答应他们去参加,也就是为这个,要强调还是老祖宗好。而且,障要晓得怎么来的!

  末后一句『不了於自心』,这是最难的问题,「不了於自心」,心就是性,不认识自己,这个自心就是禅宗里面讲的「父母未生前本来面目」,不知道一切法是自己心现识变的。这桩事情只有大乘教讲得透彻,但是今天大乘经典存在,学习大乘经典的人少了。有一些把它拿来当作一种学术来研究的,这个有,这叫佛学,他没有认真的把所学的变成自己的思想、生活,这个他没做到。他讲得再好,著作等身,他为什么不能做?为什么不能落实?他有疑,怀疑这是从前的,现在适不适用?只是把古人东西提出来做个参考,现在讲科学,没有通过科学的验证。其实古人东西已经有几千年的历史检验,证据十足!你不相信历史的检验,你不承认它,不接受它,学习而不接受,解决不了当前社会问题。

  凡事从自己本身做起,从我家做起。我们实际禅寺就是一个家,住在实际禅寺无论是常住或是临时来参学,都是实际禅寺的成员。我们肯发心从自己做起,从我这个团体做起,落实圣贤的教诲,从哪里落实?一定要从《弟子规》开始。为什么?它要有顺序,有次第,不能躐等。《弟子规》一年级的课程,《感应篇》二年级的课程,《十善业道》三年级的课程,《沙弥律仪》四年级的课程,你说你要从哪里学起?四个同时学不行,在念书上学,我一年级到四年级我一起学,没听说过。你不照规矩就不成方圆,你真正想学得好,你一定是循序渐进。这四门功课要多少时间?中等根性的人一年就完成了,根性差一点的我相信一年半足够,就能落实,你根就扎稳了。有这四个根,无论是学儒、学道、学佛,不需要很长时间,十年足够了。古人讲的「十年寒窗,一举成名」,你肯定成就!

  我们现在正遇到痛苦的灾难,道场启建百七系念法会,一百个七,七百天。如果因缘殊胜,你能在这一百个七期间,一心一意在此地学习扎根的教育。系念是忏悔,天天修忏悔,七百天的忏悔,七百天的扎根,哪个不成就!各个成就。同时还有大乘《华严》的薰习,《华严》可以天天听,薰习,不要去分别,只管去听,用真诚心听,用清净心听,薰习久了,豁然开悟。不要去想这个东西,听懂很好,听不懂也不想,他会开悟。如果去研究这个话怎么说,这段什么意思,把你的悟门堵死了。你有研究、你有发明,你会想出很多意思,都不是佛的真实义。这个早年讲经我讲过这个话,也不止一次,什么话?我说佛经没有意思,你要去想全是你的意思,佛菩萨决定没有意思。为什么?他都不起心、不动念、不分别、不执著,他还有什么意思!意思是迷,把意思放下,你就觉悟了。

  你看看「想」,想是什么?你心里头有个相,你看中国的文字。所以中国文字是智慧的符号,了不起!心里有了相是想,心里有分别就叫思,心里面有音声,音声也是相,那是意。心是什么都没有,你偏偏要加上这些东西,坏了。所以你要懂得,这些文字可以看,看经、听经都是修行。所以看经不分别、不执著,就是不执著言说相,不执著名字相,也不要去想它。不去想它,就是不执著心缘相;这个心在攀缘,那就是在想这个经的什么意思。你什么都不要想,你只管听,这是什么?这是修戒、修定、修慧,戒定慧三学一次完成。我们这两小时,两小时大家在此地修戒、修定、修慧。戒是什么?规规矩矩、恭恭敬敬的在这里听讲,或者是读诵,这属於戒。一心专注,这两个小时没有妄念,这是修定;听得清清楚楚,看得清清楚楚,没有分别、没有执著,那是慧,是根本智。我们平常读经,也是戒定慧三学一次完成,我读一个小时修一个小时,读两个小时修两个小时。

  所以跟世间人读书不一样,世间人读书他著了相;佛法里面修学是离一切相,即一切法。跟世间不一样,跟世间的理念不一样,方法不一样,言说跟文字没有两样。大乘教里没有分别、没有执著,所以说哪一法不是佛法,离妄想分别执著,你说哪一法不是佛法!四书五经是不是佛法?《新旧约》、《古兰经》是不是佛法?没有分别执著统统是!有了分别执著,我问你,哪一法是佛法?没有一法是佛法,《大方广佛华严经》也不是佛法。总的纲领、总的原则你要知道,让你真诚、清净、平等、慈悲心浮出来就是佛法;如果让你起心动念、分别执著,全不是佛法。你用这个标准来看,你就清清楚楚、明明白白。然后经典里面字字句句的意思,你才能看得出几分,逐渐把障碍去掉。总的原则就是分别执著,起心动念不谈,为什么?太深了,我们确实都做不到。我们现在只在分别执著上下功夫,尽量做到不执著、不分别。

  这个不分别、不执著可不能误会,是心地功夫。日常生活要不要分别执著?要,要没有分别执著这个社会就乱了,秩序就乱了。你看五伦关系,分别得多清楚,父子、夫妇、兄弟、君臣、朋友这是分别。还一定要执著,各人各人的本分,各人应尽的义务,父慈子孝,君仁臣忠,长幼有序,夫妇有别,朋友有信,他要做到那要执著。相上有,理上没有,理上没有分别执著你的心清净。相上为什么?相不碍性,事不碍理,性相不二,理事不二,你才能真的得受用,这是佛菩萨无障碍的法界。迷了就生障碍,悟了没有障碍,理事无碍,事事无碍,他哪会有障碍!事是俗谛,理是真谛,真俗不二。相是法相,性是法性,哪有二!你这个样子逐渐从相上见性,从事上明理,这叫开悟,这叫得真实受用。

  这从哪里学来的?这从大乘学来的,所以大乘的薰习,总要记住「薰习」这两个字,薰习里面决定不能有分别执著,有分别执著就变成烦恼的薰习。离分别执著,我们天天在这里学习的,是大乘的薰习,你看看真的是差之毫厘,失之千里。我们真守住《起信论》的教诲,不执著言说,不执著名词术语,听经的时候不起心动念,这就是大乘薰习,天天薰习,如果七百天薰习下来,不一样了。所以这个缘要珍惜,这个缘太殊胜,到哪里去找七百天这种法会,这种场合找不到,所以要珍惜这个缘分,认真努力扎根。这四门根完全是事上讲的,事相上这有分别、有执著。《华严》大乘里头没有分别执著,你怎么样去融合,把理事融合成无有障碍。这次的法会七百天,你就没有白过了,你在这里面肯定像方东美先生所说的「人生最高的享受」。在这里面去体会理事圆融,性相不二。

  四个根的学习,理事圆融,性相不二,六和敬自然在其中,见和同解、戒和同修,这四个根是戒和同修,大乘的薰习是见和同解,身同住,口无诤,意同悦(喜悦的悦),利同均,六和敬的僧团!古大德常讲,这个世界上出现一个六和敬的僧团,全世界人都有福,诸佛护念,龙天善神拥护。所以我们每位同学都要认真努力学习,我们不认真,那我们就把这个法会破坏了。法会能不能圆满成就,在我一个人,要有这个想法,我认真,法会圆满成就;我不认真,法会不圆满。用这句话常常勉励自己,警惕自己。今天时间到了,我们就学习到此地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