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方广佛华严经 (第一九五二卷) 2008/4/23 华严讲堂 档名:12-017-1952
诸位法师,诸位同学,请坐。请看「须弥顶上偈赞品第十四」,经文第三段偈赞分,第三小段西方胜慧菩萨。底下十首偈都是说明菩萨修行住,我们看第二首:
【凡夫妄观察。取相不如理。佛离一切相。非彼所能见。迷惑无知者。妄取五蕴相。不了彼真性,是人不见佛。】
前面第一首偈给我们提示的,智慧是迷悟的根本,「如来大智慧」,如来不是说别人,是说自己,学佛的老同修都知道,如来佛就是自性佛,自性就是本性。《三字经》上开头第一句话说,「人之初,性本善」,我们中国古大德讲本善,本性本善,在佛法里面讲叫大智慧,如来就是本性,大智慧就是本善,没有比这个更善的。智慧是本性里面本来有的,不是从外面学得来,佛告诉我们这是迷悟本。如果你觉悟了,你自性里面的智慧透出来,这个人我们就称他作佛陀。如果是迷了自性,智慧有,不是没有智慧,大智慧就变成大烦恼。大烦恼有三大类,佛给我们常常讲的,有无明烦恼,这是根本,有尘沙烦恼、有见思烦恼。《华严经》上跟我们讲的是妄想、分别、执著,妄想就是无明烦恼,分别就是尘沙烦恼,执著就是见思烦恼。《华严经》上跟一般大乘经用的名词不一样,意思完全相同。所以佛,实在讲苦口婆心开导我们,我们的智慧、我们的德行、我们的能力、我们的相好,跟十方一切诸佛没有差别,平等平等。现在我们看实际上不平等,首先我们的面貌就不一样,真正到平等的时候那面貌相同,所以佛跟佛的面貌完全一样,菩萨的面貌很相似,都非常美好,阿罗汉的面貌就不一样,那凡夫是更不相同,这什么原因?那是分别执著变现出来。为什么佛跟菩萨面貌会很相似?他没有分别、他没有执著。菩萨虽然没有分别执著,还有习气,所以说大同小异;在佛果地上习气都没有了,所以他的相貌完全相同。也许有人问,完全相同我们怎么会认得?能认得,这个你放心,为什么?大智慧。所以你有大智慧,完全相同也认得很清楚,绝对不会认错,这是大智慧。「希有」,没有能够跟他相比的,这是讲我们自性的智慧,佛佛道同,人人平等。
要怎样才能把我们的智慧、德能、相好透出来?我们能得到受用?这就是佛陀教导我们的目的,他得受用,他不迷惑了。转烦恼为智慧,他把大烦恼转变成大智慧,怎么转法?他说只要我们把妄想分别执著放下,就是!放下就是。所以佛法的修行,行是指错误的行为,我们想错了、看错了、说错了、做错了,惹了很多麻烦,这个麻烦就是不善的果报。尤其是我们现前这个世界,已经不局限於某一个地区,全球性的灾难、社会的动乱不安、天灾人祸,人祸就是人为的灾难。自然灾害里面,像地震、洪水、火山、旱灾、水灾,包括现在全球的气候异常,这是属於灾害。从哪里来的?佛告诉我们总的原因,第一个因素是人心不善,迷失了自性。你想错、看错、说错、做错,所以才有这么多的灾难发生。这个道理太深了,科学家不相信,所以现在这个社会动乱,灾害这么多。科学家天天在想方法怎么来对治,能不能想得出来?我们知道想不出来。为什么想不出来?他想错了、他看错了,错误不能解决问题。他所想的用思惟想像,他有的是知识,他不是智慧,智慧能解决问题,知识不能解决问题,这个道理我们要搞清楚。
为什么说智慧能解决问题?智慧能了解宇宙的真相。知识不行,知识现在在摸索、在探索,譬如讲宇宙的起源,他们讲这是大爆炸,科学家找不到更好的解释,勉强承认。其实是不是事实的真相?不是,宇宙不是大爆炸发生的。到底是什么发生的?你要能看到宇宙发生,你才知道真相,看到,亲眼看到,这是科学,科学是讲证据,你拿证据来。谁看到?禅定功夫达到一定的程度就看到了。这个好比一盆水,干净,一丝毫染污都没有,没有波浪,水是平的,这盆水像一面镜子一样,它能照见。你看《心经》诸位常常念,第一句话说「观自在菩萨」,观是观察,得到什么?观察自在。他用什么方法观察?他用深般若波罗蜜多,般若波罗蜜多就是这里讲的大智慧,他用大智慧来观察,「照见五蕴皆空」,真相看见了。我们,包括我们的科学家,他没有这么深的定功。他的心,这个心里面有自私自利、有名闻利养、有贪瞋痴慢、有五欲六尘,这是染污不干净,又心浮气躁,心浮气躁是水起波浪,又肮脏、又起波浪,他看不到真相。佛用水来比喻心,是非常有道理,所以菩提心,什么叫菩提心?佛说了四个字,清净平等那就是菩提心。菩提心现前,清净没有染污,平等没有波浪,没有动;动就不平等,你心一动就坏了。所以心里没有妄想、没有分别、没有执著,你心就定,你心就干净。执著是妄想、是躁动,分别也是妄想、也是动,比执著要好一些。妄想是起心动念,虽然没有染污,那已经有微微的波浪产生。
所以东方古圣先贤的教诲,跟印度宗教以及佛法的教学,都著重修清净心。你有一分清净心就有一分智慧,有十分清净心你就有十分智慧,智慧才能照见宇宙人生的真相。真相是什么?不是释迦牟尼佛一个人说的,只要你放下妄想分别执著,你就见到。你见到的,跟释迦佛见到的是一样的,释迦牟尼佛成佛了,你也成佛了。所以这个事情是通过实证的,实验证明那不是假的。在中国禅宗六祖惠能大师看见了,照见,跟观世音菩萨一样照见了,证实这个事情是真的不是假的。很难得,惠能大师弟子当中,他弟子多,有四十三个人达到这个标准。佛家的术语说大彻大悟、明心见性四十三个人,所看到的现象都是一样的,那就不是假的。佛在经典上告诉我们宇宙的真相,我们听了,我们也知道了,有没有用处?没用!你是道听涂说,你是听别人讲的,这不是佛的好学生;佛的好学生是希望你听了之后,你把它证实。所以佛教导我们只有开示,这是老师的事情,老师能帮得上忙的就帮到此地,开是开启,把你的悟门打开;详详细细的告诉你,这是指示。学完之后你要去证,你要去行、你要去证,行是什么?修行,就是这里修行住。修什么?修清净心、修平等心。
菩提心我说了五桩事,大乘经里面讲了三样,三样不好懂,我说五样就好懂。你看经里面所讲的,菩提心是真心、是觉心,觉悟的心不迷,中国人讲的本善,这本善没有了。我们讲十个字大家好懂,第一个真诚,第二个清净,第三个平等,第四个正觉,第五个慈悲。这五个,一即是五、五即是一,真诚心必定有后面四个,没有后面四个,那就不叫真诚。慈悲心亦复如是,慈悲心没有前面四个,那不是真的慈悲。慈悲心里面有真诚、清净、平等、正觉,这是真的慈悲,那是佛菩萨的慈悲。我们这个世间人虽有慈悲,不具足前面四个,那个不是佛菩萨的标准。所以佛跟我们讲慈悲讲四个等级,最高的叫大慈大悲,没有条件的,就是上面四句统统都具足,圆满的具足,他有真诚、有清净、有平等、有正觉,这叫「无缘慈悲」,没有任何条件,是自性它自然流露的。第二个等级叫「法缘慈悲」,这有条件的,菩萨的慈悲心,他有没有真诚、清净、平等、正觉?有,四个都有,真诚、清净、平等、正觉,他都有,但是没有圆满,到佛才圆满。再下一等,这是我们人间有了,上面这两种慈悲人间没有。第三种是世间圣人有这个慈悲心,叫「众生缘慈悲」,我们中国圣人常讲「推己及人」,想到自己就会想到别人,这叫众生缘慈悲;「己所不欲,勿施於人」,这是众生缘慈悲。第四个就是我们普通人,叫做「爱缘慈悲」,我喜欢你对你慈悲,不喜欢你就对你不慈悲,这是凡夫,道道地地的凡夫,他的标准是他个人的好恶,看他喜不喜欢你。可是众生缘就不是,心量就大,时时刻刻能够想到别人,自他不二,他到这个境界,这是世间圣人。所以慈悲讲四个等级,这四个等级都是智慧大小不一样。从这个地方就认识了佛教,佛教的智慧教学,真能解决一切问题。
底下两句就「一切诸世间,思惟莫能及」,这是真的,这说实在话,科学家、哲学家甚至於宗教家,只要用思惟的方法,你就没有办法得到事实真相。这就是说佛法跟科学用的方法不一样,科学家的方法虽然多,在大学里面,学的哲学系里面所开的课程,逻辑、辩证法、佛法的因明,可以说是纯粹哲学,也可以称之为科学的方法论。我们想一想,他有没有用思惟?有没有用想像?有,没有离开思惟、想像。在佛法里面讲,他没有离开意识,他没有离开末那,意识是分别,末那是执著,没有离开这个,没有离开这个你就见不到事实真相。所以世间人讲研究,教育到最高等的是研究院。佛法不叫研究,佛法叫参究,究是明了,究竟通达,佛知道研不行,研是用心意识,怎么样去研也研不出来,所以佛家用参,参是什么意思?不用心意识这叫参。也就是说不要用分别、不要用执著、不要用去想像,不用这些东西。这些东西不用,怎么会知道?我们还用刚才这个比喻来说,心像水一样,执著是染污,分别是波浪,你这个心水既染污又有波浪,你怎么能照见?你想想看这个道理。如果我们不用执著,染污没有了,不用分别,波浪没有了,自然就照见。所以佛菩萨讲经他没有分别执著,他说的东西、他做出来的样子,是从清净平等性里面流出来的,这是真实智慧,真实的圆满。世间圣人跟出世间圣人比较,要差很大的差距,为什么?世间的圣人他有分别、有执著,比一般人轻,显出他很高明,他没断!所以局部他看得很清楚,根源他看不清楚。宇宙之间这一切法,他能搞得很清楚;宇宙之间这些法从哪来的,他就不晓得。所以他能够解决局限的问题,局部问题,不能解决整体的问题,局限问题里面他还有副作用,没想到的。但是智慧不一样,智慧起用决定没有副作用,这些道理、事实真相,我们不能不知道。
哪天你明白过来了,你学习的方向、目标就不会改变,学佛修行为什么?恢复自己自性里面的本能。这不是向外求,自性里面本有的智慧要恢复,本有的德行要恢复。佛法里面的戒律,就是自性本有的德能,佛法里面的经论,就是自性里面本有的智慧。等你恢复你再看佛所讲的,就跟你自己心性里头完全相同,你哪里还有不明了的道理!所以你才真正看出字字句句无量义,妙不可言。真是像经上所说的「一即一切,一切即一,一多不二」,这个时候你得自在了,真的是得大自在了,你得法喜。《论语》里面所说的,「学而时习之,不亦说乎」,你得这个喜悦,喜悦跟佛经上讲的法喜充满,意思很接近。古人常讲的孔颜之乐,孔子乐乐在哪里,颜回快乐,快乐在什么地方,一般人不懂。夫子跟颜回物质生活都很贫乏、很清苦,但是他的生活非常快乐,富贵人也没有法子跟他相比。这什么原因?我们能不能够体会到?很难,真的很难,为什么很难?我们心不干净又不平等就难了。所以努力听佛的教诲没错,尽量要把心静下来,要把染污舍弃,所以要放下,真放下了,你能看破。
所以今天这首偈一开头就给我们说,『凡夫妄观察,取相不如理,佛离一切相,非彼所能见』,佛给我们做证明、给我们做示范,佛为什么能见,你为什么不能见?佛离相,我们怎么样?取相。取相就是执著,尤其执著为我所有,现在讲所有权,所有权从哪里发生的?从身体发生的。执著这个身体是我,执著这个衣服是我所有的,这块土地、这个房子是我有的,所有权!再执著家亲眷属是我所有的,不如理,这个理是什么?事实真相,不是事实真相。这是什么?凡夫看错了、想错了。为什么这个身不能执著是我?佛有许多的解释,说明你的观察、你的执著是错了。这是给一般人讲没有人肯相信、没有人能接受,六道里面的众生,你去打听,哪个人不执著身是我?如果有个人说身不是我,那这个人就奇怪,这个人头脑有了问题。这是我们中国古人讲积非成是,大家都错认了就变成是真的,就承认是事实,其实我们统统搞错了。所以佛告诉我们身是假的,身是不存在的,破我们执著身相。为什么?身相要破了,身外之物说是我所有的,那就不必说,自然就没有了。你破身相就能破我所有,那就是取相。
身为什么是假的?众缘和合而生的。就是许多条件凑合起来,这个现相生了,这个相现了;如果这个条件不能成立,这个相就没有了。哪些条件?不能细说,细说是太多了,细说《华严经》上讲无量因缘。在教学当中佛把无量因缘归纳,通常一般讲四缘生法,这个法是一切万法,一切万法怎么来的?四种缘现出来,所以不是大爆炸。这四缘生法对一般人讲,对六道众生讲的,六道众生也很容易接受,「亲因缘、所缘缘、无间缘、增上缘」,说这个四缘生法。亲因缘是什么?像我们这个种植,我们种植物,种瓜、种豆,瓜子、豆的种子那就是亲因缘;这粒种子它确实能长成植物,能开花结果,能世代相传而不断绝,这是什么?这是它的本能,这个本能确实永远不间断。你看讲的四大类的缘,三个都是本身具足的。在我们人来讲,种子是阿赖耶里面的习气种子。佛告诉我们,我们每个人阿赖耶里面的种子都是圆满的,都是很健全的,十法界的种子统统都有;换句话说,你的心里面,自心里面的种子有成佛的种子,有佛种、有菩萨的种子、有阿罗汉的种子、有辟支佛的种子、有诸天的种子、有人的种子,也有饿鬼、地狱、畜生统统都有,样样具足。这个身体好像一个瓶子,十种种子都装在这个瓶子里面,这些种子统统具足所缘缘、无间缘的功能,现在就看到你希望哪个种子起现行,就是它起作用,你来享受它,这是自己做主,不是别人做主。好比瓶子里面十种种子都有,我希望这个种子能够把它栽培好,它将来开花结果,我受用它。这是个西瓜种子,我给它增上缘,增上缘是什么?它的长成它需要土壤、它需要水分、它需要肥料,它需要阳光、需要空气,这些条件统统具足了,又有很好的照顾,它会长得很好。它长成了,你看开花结果,结成西瓜了,我们就能享受。
现在我们知道,我们有佛的种子、有菩萨的种子,乃至於三途的种子统统具足。我们想得什么样的果报,你就在这个种子上给它增上缘,它就会成就。你想作佛,能不能成佛?肯定能成佛。为什么?想作佛,就是佛种子的所缘缘,这是它的功能,想什么就现什么。这是大乘教里面佛常讲的,「一切法从心想生」,这个一切法就是十法界,十法界是从心想生的,不是从大爆炸的。你想什么成什么,只要你那个想不能中断,中断就不行。我们今天想在这一生当中成佛,只要这个念头不断,只要真正努力的学习。成佛怎么成法?放下妄想分别执著就是!就是真佛。可是我们现在放不下,我们今天在这里学教,学教是放下的一种方法。所以说八万四千法门,八万四千种不同的方法,我们用这个方法来帮助我们放下。为什么放不下?因为对事实真相不了解,所以不肯放下、不知道放下。真正透彻了解,哪有不放下的道理?不要人劝你,你自动放下。譬如我们常讲,你有钱叫你布施舍财,不肯施,为什么?赚钱好不容易。假如真的明白这个道理,不叫你放你偏要放,为什么?你命中的财富,就是过去生中财布施的果报。你过去生中布施得多,你这一生命里面的财富大,你命里有财。你晓得这道理,肯不肯放?肯放,愈施愈多!你命中有很大的智慧,是你过去生中法布施的果报;你这一生身体健康长寿,是你过去生中修无畏布施的果报。它有因有果的,这道理才讲得通,要不然为什么这个人身体好,那个人有钱,那个人聪明,那个人贫贱,为什么会有这些现象?你修的不一样。
所以种瓜得瓜,种豆得豆,你要肯种,你不肯种是什么都得不到,所以修布施,想得财富你就修财布施。但是取相如果不如理,那就错了,理是什么?我得的财富,财富再多不拥为己有;如果有拥为己有的心,增长我执这就错了。增长我执错在哪里?错在你永远离不开六道轮回,这就真错了。拥有大财富而没有拥有的观念,你就超越,你才真正会享受,你享福,真的享福了。我们现在看到有很多发大财的人不快乐,富而不乐,什么原因?不是不富有,真富有,他那个财要拥为己有,不肯帮助别人;纵然帮助别人,少分,九牛之一毛。拥有就有患得患失的心,没有得到希望多得,多了还要多,贪而无厌,他这个负担就很重。有了怎么?怕丢掉,天天操心,得失的心太重,变成一种苦恼,生活很痛苦。如果把得失的心放下了,得到没有欢喜心,失掉也不难过,永远保持一个正常的心,平常心,平就是平等,常是永恒不变,那多快乐!我有福,我修福,修来的福大家享,你说多快乐。不要自己独享,不要自己一家去享,一切众生都享你的福。像佛菩萨一样,所修的福供养一切众生,他是平等的供养,没错。一切众生能不能享到佛菩萨的福?有人享到,有人享不到。什么原因?有人肯接受,佛菩萨送福报来我肯接受。有人不肯接受,不肯接受就享不到;肯接受就是欢喜、认真学习,依教奉行,佛菩萨是平等布施。不接受是不喜欢,不想去学它,那你就得不到,纵然这个地方佛法很兴旺,你得不到佛法的利益。这不能怪佛菩萨,佛菩萨没有偏心,怪我们自己不肯接受,这里面差别就很大。
所以佛法常常讲缘,缘也不是偶然,佛法讲三世因果,人有过去世,有过去世当然就有未来世。大乘教里面,佛给我们讲得很透彻,人有没有生死?没有,真的没有生死。贪生怕死是错误,佛门常说「万法皆空,因果不空」,为什么因果不空?因为没有生死,所以因果就不空。善因会传到来生后世,生生世世修善享不尽的福报;那个恶因也传到后世,念念作恶不回头,那就受不完的罪,这叫因果不空。所以明白之后,你得回头,佛教人也分几个阶段,对於根性差的,也就是说分别执著严重的,佛教他的目标只限於引导他断恶修善,这是小乘教、人天教。你没有办法脱离六道,但是帮助你在六道里面少受点苦,少受点罪,帮助你在六道里面得人天福报,这是佛法的小学。向上提升帮助你破迷开悟,那真的会离苦得乐,那就看你程度的提升,你觉悟的程度可以超越六道、可以超越十法界,终极的目标是帮助你转凡成圣。这个凡有内凡、有外凡,六道里面这叫内凡,六道之外的四圣法界叫外凡。转凡成圣是帮助你超越十法界,那个时候得的乐是永恒的乐。这是佛法教学的终极目标,帮助你回头是岸,帮助你回归自性。
所以在佛法修学,放下比什么都重要。佛法里面的进步,也就是烦恼轻、智慧长。进步从哪里看?妄想分别一年比一年少,智慧、德行一年比一年增长,这是成绩。这两桩事情是有连带关系的,都是属於放下,真放下,从内心里面放下,事上要放下,理上更要放下。事放下,理没有放下,得人天福报,我们看现在这个世界上,有许多拥有一百亿、一千亿的财富,但是他烦恼很多,顾虑很多,活得不快乐,那就是过去生中他在事上放下,理上没放下。如果你真的是通达的话,一接触、一看、一听都明了了,不但知道他过去,也晓得他未来,他将来会到哪里去,清清楚楚、明明白白。别人是我们自己一面镜子,自己看自己很困难、很不容易,看别人容易。所以做学生,特别是做圣贤人的学生,最重要的要学会回光返照,看到别人,回过头来马上想到自己,才能提升自己。因为自己看不到自己,看到别人的好处,想想我有没有?不要嫉妒,嫉妒会堕地狱,对自己一点好处都没有,妨害不了别人,自己堕落,这是愚痴到极处。看到别人好,要欢喜赞叹,我们就分享他的福报,最重要的是学习,人家长处我们跟他学习,自己福报就大了,不但分享,真的提升了自己。所以一定要晓得,傲慢、嫉妒是把自己送到阿鼻地狱去,不是别人送你,是你自己送的。看到别人不好的地方,要回过头来想想,我有没有,有则改之,无则嘉勉。我自己想想,我也有这个过失,赶快要改;我没有,没有很好,勉励自己不要犯这种过失。这堂课天天要学、天天要干,一天都不能够松懈,这样才保证你勇猛精进,不会退转。我们净宗,你看《弥陀经》,《弥陀经》前面这些圣众有常精进菩萨,为什么菩萨能常精进?就这个道理。
真正做到了,这是我们中国古人常说,「三人行必有我师」,所以他能保持永远精进不退。三个人是比喻,我们跟人往来,自己一个,外面的人有善人、有恶人这两种人。善恶不是一定的,跟我在一起,此时此地他的思想言行善,换个时刻他的思想又变化了,在一个人身上当中,你看到善恶的两面,两个人,善的一面现前是善人,恶的那一面现前他就是恶人。他的善我要学他,他的恶我不能学他,如果我有我要改,这叫会学,学习活活泼泼,不是死呆板的。只要你明白、懂得,佛家叫善学,你能够善於学习,就会保持著永远精进,不会衰退。在自己道业没有成就之前,这是很重要,你要抓住机会。所以机缘,佛法讲机缘,我们一般人讲机会,这个机会不外乎好的老师、好的同学、好的学习环境。因为初学,功夫不到家,心做不了主,心不清净,心不平等,他做不了主,做不了主随波逐流,他随著外头境界转,这就很可怕。所以亲近老师善友,居住在好的学习环境,这比什么都重要,这桩事情自己要认识清楚。
成就的秘诀、成就的枢纽,世出世间法总不外乎定,这要重视。世出世间法的成就都在定,佛家讲戒定慧,定是什么?定就是专,就是一。怎么样得到定?知止而后得定。我们前面讲真止、真观,你不知止你的心就定不下来,止是什么?放下,放下心就定了,始终定於一。古时候在没有成就,老师当然自己没有能力选择,父母、家里面的老人给你选择老师,选择老师是智慧。为什么?观察这个老师,他跟你有很多相似的地方,也就是说善根福德因缘有相似的地方,你们聚在一起这有缘人,很投缘学习就容易。如果请的老师跟你格格不入,冤亲债主合不拢来,他再有学问、再高明,你也学不到东西,不产生兴趣。所以老人为子弟选择老师,不是容易事情,那是真正的学问。所以为什么有的老师教出来的学生,学生成名,真有成就;有的这些老师教的学生,学生不能成就,原因在什么地方?这是老师跟学生的缘分,善根福德因缘,这里头的确是有大学问。
我们很有幸,在这一生当中遇到真善知识,有缘碰到与自己相应的法门,自己有这个善根,善根是能信能解,这是善根;有这个福德,福德是肯学,永远不放弃,这是有福;我们学习的环境,那是因缘。真正有善根、有福德,什么样的缘对你都是最好学习的环境。在顺境里面一切都称心如意,善友,所接触的都是你欢喜的人,好!你要不会学,这个环境很危险,为什么?增长贪爱那就坏了,增长贪爱那将来是饿鬼道。要怎样?在这个环境里头不起贪恋,我们贪瞋痴的习气,在这个环境把贪断掉。没有这个境界现前,你说我不贪,没有环境你贪什么?在顺境里起贪心。逆境是你学习的好地方,你在这个环境断贪、断痴,不被环境所迷惑。逆境现前,环境不如意,处处都是障碍,遇的人不好,人都是冤亲债主,都找麻烦,没有一个人帮助你,善学的人,这也是个好环境,处在这个环境里,把自己的瞋恚心断掉,把自己的傲慢心断掉,这就好。顺境里断贪心、断嫉妒心,逆境里断瞋恚心、断傲慢心,不都是好环境吗?
这是我们看到《华严经》善财五十三参,他为什么一生能圆满成佛?没有别的,他懂得这个方法,他统统用上了。所以《华严经》里面讲,日日是好日,时时是好时,这善财童子,我们续了两句,「人人是好人,事事是好事」,所有的人,善人、恶人都是我的老师,都是我的善友,统统成就我,会学的人行。不会学的人不行,心随境转不可以,心随境转是什么?见到善的他生贪爱,超过自己他有嫉妒。不善的时候他厌恶、他讨厌,起瞋恚心、起傲慢心,那就错了,学坏了;不会学的,顺境、逆境全学坏了。怎样才会学?这个学习的根就重要,我们今天讲的基础教育,扎根的教育。孔子的母亲了不起,孔子很小,父亲死了,母亲把他带大的,他的一生好学,他母亲教的;孟子的母亲也不亚於孔母,会教,孟子也是幼年父亲过世。所以幼童的时代那个根扎得好,他就会学,他不会随境界转偏了,无论什么境界他都转得很正,转得很善。
所以中国人提倡的是「教儿婴孩」,这个婴孩是指的从出生到三岁。这个三年一千天这是扎根的,这个根扎得正,所以谚语讲「三岁看八十」,到八十岁他都不会变,就是一生都不会变。我们这一代的人,这一代讲全世界的,这不是指某个地区,这个时代全世界的人把扎根的教育都疏忽,不知道扎根。中国人把传统的伦理道德疏忽,外国人把宗教教育疏忽,所以造成世界动乱,造成的灾难重重。灾难不是自然的,自然怎么会有灾害?哪有这种道理!所有一切灾难是不善的感召。起心动念会影响山河大地,会影响一切众生,佛经上常说,这个话真的是很难相信,如果不是深入经藏,哪个不怀疑?我们起心动念怎么会影响到植物?怎么会影响到矿物?山河大地是矿物,树木花草是植物,怎么会影响?不相信。所以我们很感谢日本江本胜博士,他最近这十几年做的实验,用水做实验。水是矿物,我们讲它无生物,实验出来的时候水会看、会听,会懂得人的意思。我们一个善的念头给它,一个不善的念头给它,它有反应,变成结晶的反应让我们看到,善的念头反应非常美,不善的意念反应很丑陋。这就证明我们人的意念、善恶的念头影响山河大地,山河大地这种灾难是人心不善念头变现出来的,这个我们现在知道了。我们希望大自然,自然生态能够恢复到正常,用什么方法?断恶修善。首先我们的身体正常,断恶修善,因为你自性里没有恶,自性纯净纯善。所有一切不善,那是迷失自性之后起了分别执著,自性里头没有分别、没有执著、也没有妄想,就是真心;起了这个东西之后,在佛法叫它做妄心,就不是真心。妄心做事就做错了,所以才有这些现象现前,这现象都是自己造的,一切唯心造,善心造极乐世界,不善的心就造我们现在这个世界,能造的就是那么一个心。
所以今天解决问题,解决社会动乱问题,解决生态不平衡的问题,解决之道是在心,外面一切措施那是辅助。我们中国人讲治病,标本兼治,念头转变这是治本,外面环境上可以用这些措施那是治标,如果单单治标不治本,问题永远不能解决。单治本,我们也不顾治标,那个痊愈的速度比较慢,是能变得好,但是慢;标本兼治速度可以加快,所以要懂这个道理。这些道理只有大乘佛法、古圣先贤的教诲,它真有,为什么还用它?他知道得透彻,他没有妄想分别执著。我们今天怎么样去学,了解它都有很大的偏差,什么原因?我们有分别执著,而且是严重的分别执著。这些道理要懂,要明了,所以经上讲的这个话是真的不是假的。凡夫,六道凡夫我们的观察都是不正确,你说为什么不正确?因为你有妄想分别执著,你就看不到事实真相。
就是刚才举的比喻,我们的心,这个心水既肮脏又大风大浪,你怎么能看得清楚?藉著科学仪器还是看走了样子。科学仪器本来是可以帮上你的忙,因为你有分别执著,变样子了,真的变了。就跟水实验一样,你看你一个善心,它那个结晶就那么美;一个恶念,结晶就那么丑陋,你看不到真相。取相是著相,这个相是现象,宇宙的现象、自然的现象、生命的现象、人生的现象,全用这一个字做代表。取相就是你对这个相有妄想、有分别、有执著;理就是自性,跟自性相违背,自性没有妄想分别执著。我们现在的问题,妄想分别执著是非常严重,我们学了佛,懂得了,想把它转过来,转不过来。为什么转不过来?这个恶的习惯用得太久,印象太深刻。这不是一生一世的,生生世世,无始无明烦恼习气,所以跟你讲容易,真的叫你转,难了。但是在理论上讲知难行易,为什么?放下就是。真有人跟我们做过表演,释迦牟尼佛当年在菩提树下放下了,这要知道。
特别是我们这个阶层的人,中下根性的人,释迦牟尼当年在世的时候,他十九岁离开家庭出去参学,学了十二年。他是个非常好学的人,聪明智慧都超人,身分是王子,我们就能想像得到,当时他出去求学,无论是学术界、是宗教界,一流的高人都愿意接见他、都愿意教他。他真肯学,好学生,好学生那好的老师就喜欢,学了十二年。印度的学术讲求禅定,用内功,所以佛家里面讲的四禅八定,四禅八定不是佛门的,是古印度当时社会上普遍流行的,特别在学术界跟宗教界都用这功夫,我们讲坐禅,都喜欢用这个功夫。而且确实有人功夫很深,所谓四禅八定,你要是修成四禅你能见到色界天,色界二十八层天,欲界六层天你全看得到,这个空间维次统统突破了。下面你能看到饿鬼、地狱,鬼道很复杂,地狱也很复杂,你全都能看见,这不是假的。能得四空定那就更高,无色界天有四层,你也清清楚楚,但是脱不了六道,也就是说六道里面的状况一清二楚。
我们了解这种状况,很自然的会联想到,六道从哪来?为什么会有六道?六道之外还有没有世界?我们能够自然联想到,释迦牟尼佛他想不到吗?肯定也是想到。但是这个问题没有人能解答,所有宗教界、学术界都没有法子,都解答不了。释迦牟尼佛这才走到恒河边上,在大树底下再入定,入更深的禅定。定有八个层次,他入更深的,突破第八定,这就是经里面记载的「夜睹明星,大彻大悟」,见性了,这三个问题全解决了,这个时候他三十岁。他彻悟之后,问题的答案全部了解,就开始教学,他很积极,不消极,开始教学没有休息。一个人也教,两个人也教,个人教,团体也教,几百人、几千人他也一样上课,一、两个人,一个不舍,慈悲到极处。教了四十九年,他老人家七十九岁过世的,我们中国人算虚岁八十岁,教学四十九年。那个王位他不干,他是王子,原本是继承他父亲的王位不干了,教学。所以你要是真正了解他、认识他,我们自然对他生恭敬心,佩服他,一生就做一桩事情,教育。所以他的身分你了解之后,你就晓得他什么身分?职业教师。孔子教学才五年,完全放下,一心教学只有五年。释迦牟尼一生教学,用我们现在的话来讲,他是个多元文化的社会教育家。他一生的行谊,是多元文化社会教育的工作者,而且是义务的,他教学不收学费,有教无类,不分国籍、不分种族、不分宗教,只要你肯向他请教,没有一个人不是诚恳的教导他,真是个好老师。现在把他看成是宗教的教主,这真叫冤枉,这错了,他不是宗教,与宗教不相干。但是他的学生里头不少宗教徒,你读《地藏经》上有婆罗门,那是宗教,《华严经》上的遍行外道是属於宗教。印度那个时候宗教很多,佛经上记载有九十六种,所以印度古时候真的是宗教之国。这些宗教徒,宗教里面的传教师或者主持人,跟释迦牟尼佛学习,他不拒绝,统统来欢迎,他是学校、是教育。
但是释迦牟尼佛一生没有校舍,都在什么地方?山林树下。他提倡苦行,为什么?容易舍贪瞋痴,把这个放下。生活的方式是树下一宿、日中一食,一天吃一餐,到外面托钵。托钵是很有意义的,接受别人供养一钵饭,接受不是白的接受,接受之后要跟他说法,他有什么问题提出来,你教他。施主是财供养,一钵饭是财供养;接受这一钵饭的佛弟子们对施主是法供养,回报,有施有报。所以让所有的学生天天有接触群众的机会,有帮助群众解决问题的机会,他想得很周到,用的方法真叫善巧方便。我们认识他,你才能学到他真的东西,不至於学偏差。你要把他当神明去看待,你就错了,那就变成迷信,就变成宗教。可是到今天,确实佛陀教育真的变成宗教,到寺庙里面去拜佛、去祈福、去烧香,求发财、求升官、求保平安,搞这些,全错了。还求超度,佛门里没这个事情的,可是真有超度这回事情。我刚刚出家的时候,出家住在寺庙,寺庙天天有经忏佛事、有法会。我就曾经请教过道安法师,那是个老和尚,那也是个讲经的法师,我向他请教超度的事情什么时候有的?为什么会做这个事情?他告诉我,这个事情的起源是唐明皇。唐明皇因为宠爱杨贵妃,引起一次国难,严重的国难,安禄山造反。这是幸亏郭子仪把这个动乱平定,平定之后在许多这些战场死亡的军民很多,所以唐明皇就在每个战场建个寺庙,开元寺,唐明皇的年号是开元,就开元年间建的寺庙,建寺庙是什么?就是追悼阵亡的死难军民,这是个好事情,所以请法师诵经追悼,那个时候是追悼会。国家这么一提倡,民间老人过去,都去请法师回家来念经,念经以后就变成超度,起源在这里。那个时候是附带的,这不是佛门正式修行的功课,不是!因为国家遭这个大难,这么多人死亡,是这么个意思。
现在就喧宾夺主,把这个东西当作是佛门的正事,佛门的教育疏忽了。以前佛教的寺院庵堂是学校,现在学校教学不办了,专门办这个,那就变成宗教了。我想道安法师说的,这是很有道理。但是真正变成,就是寺院里不教学,专门搞这个这很晚,大概总是清朝道光、咸丰之后的事情。因为我们在乾隆看的时候还是教学,这清朝初年,像康熙、雍正、乾隆的时候,道风、学风都非常盛,嘉庆、道光、咸丰之后,那真叫一代不如一代。所以我们想,佛教变成了宗教,绝对没有超过三百年,应该是在清朝嘉庆以后才逐渐变成那个样子,一直到现在,这个教学完全看不到。所以这些事情我们都要知道,才不至於对佛教产生误会。所以现在这个社会上,佛教,我在美国讲的时候,我把它讲成有四种不同。一个是传统,我们走的路子是传统,真正从经典里面学习释迦牟尼佛的教诲,一丝毫迷信都没有,求智慧。佛陀教育的目的,就是教我们了解诸法实相,诸法实相就是宇宙人生的真相,这个大方向、大目标,全世界所有的哲学、科学都是在研究这个,佛法也是这个东西。方东美先生把佛法介绍给我的时候,他说「佛经哲学是全世界高等哲学」。我们通过这五十多年的学习,真的一天都没有放松,我们知道不但是高等哲学,也是高等科学。《华严经》上讲的这些科学,都是现代科学还没有达到的。现代科学是两个极端的发展,讲太空物理,《华严》比它讲得好;讲量子力学、讲基本粒子,《华严经》讲得比它透彻。在实用的方面讲,落实在我们日常生活,佛经里圆满的伦理、道德、因果,它真能解决问题。可是因为外面有个非常不利於佛教的幌子,就是宗教、迷信,让许多人不愿意接触,不愿意碰它。这么好的东西,你说多可惜!真正能解决问题。
难得英国汤恩比博士,他在七十年代,他说过一句真话,要解决二十一世纪世界上的社会问题,只有中国孔孟学说与大乘佛法。这个人清楚,他明了,他说话那个时候大概已经七十多岁,他是八十多一点过世的。虽然他曾经呼吁,很多学者们知道他曾说过这句话,依旧是把佛教当作迷信,很少接触。包括联合国虽然讲平等、讲自由、讲尊重,实际上还是不接触,不愿意接触。我们在二00六年费了不少力气,在联合国做了一次,宗教界的人士当时有九个宗教参加,为世界和平做了一次祈祷,头一次非常有效果。现在联合国里面成立一个办公室,不排斥佛教。所以佛教真正能够发扬光大,让大家相信,必须要做出来给人看,光是讲没有用。佛的经典确实有相当的深度,不是一般初学人能够透彻了解,要做出来!
我们汤池落实《弟子规》,如果不做出来,联合国不相信;做出来之后,他相信了。佛教也要我们做出来,从哪里做起?从我做起,不要靠别人,别人靠不住。所以我们要发心,从我做起,从我这个寺院做起,从我这个小镇冶父山镇做起,真正落实了,佛教就放光。我相信全世界都会重视,都会来学习,这是我们想像得到的,会成为事实。这首偈子没讲完,今天时间到了,我们就学习到此地。
诸位法师,诸位同学,请坐。请看「须弥顶上偈赞品第十四」,经文第三段偈赞分,第三小段西方胜慧菩萨。底下十首偈都是说明菩萨修行住,我们看第二首:
【凡夫妄观察。取相不如理。佛离一切相。非彼所能见。迷惑无知者。妄取五蕴相。不了彼真性,是人不见佛。】
前面第一首偈给我们提示的,智慧是迷悟的根本,「如来大智慧」,如来不是说别人,是说自己,学佛的老同修都知道,如来佛就是自性佛,自性就是本性。《三字经》上开头第一句话说,「人之初,性本善」,我们中国古大德讲本善,本性本善,在佛法里面讲叫大智慧,如来就是本性,大智慧就是本善,没有比这个更善的。智慧是本性里面本来有的,不是从外面学得来,佛告诉我们这是迷悟本。如果你觉悟了,你自性里面的智慧透出来,这个人我们就称他作佛陀。如果是迷了自性,智慧有,不是没有智慧,大智慧就变成大烦恼。大烦恼有三大类,佛给我们常常讲的,有无明烦恼,这是根本,有尘沙烦恼、有见思烦恼。《华严经》上跟我们讲的是妄想、分别、执著,妄想就是无明烦恼,分别就是尘沙烦恼,执著就是见思烦恼。《华严经》上跟一般大乘经用的名词不一样,意思完全相同。所以佛,实在讲苦口婆心开导我们,我们的智慧、我们的德行、我们的能力、我们的相好,跟十方一切诸佛没有差别,平等平等。现在我们看实际上不平等,首先我们的面貌就不一样,真正到平等的时候那面貌相同,所以佛跟佛的面貌完全一样,菩萨的面貌很相似,都非常美好,阿罗汉的面貌就不一样,那凡夫是更不相同,这什么原因?那是分别执著变现出来。为什么佛跟菩萨面貌会很相似?他没有分别、他没有执著。菩萨虽然没有分别执著,还有习气,所以说大同小异;在佛果地上习气都没有了,所以他的相貌完全相同。也许有人问,完全相同我们怎么会认得?能认得,这个你放心,为什么?大智慧。所以你有大智慧,完全相同也认得很清楚,绝对不会认错,这是大智慧。「希有」,没有能够跟他相比的,这是讲我们自性的智慧,佛佛道同,人人平等。
要怎样才能把我们的智慧、德能、相好透出来?我们能得到受用?这就是佛陀教导我们的目的,他得受用,他不迷惑了。转烦恼为智慧,他把大烦恼转变成大智慧,怎么转法?他说只要我们把妄想分别执著放下,就是!放下就是。所以佛法的修行,行是指错误的行为,我们想错了、看错了、说错了、做错了,惹了很多麻烦,这个麻烦就是不善的果报。尤其是我们现前这个世界,已经不局限於某一个地区,全球性的灾难、社会的动乱不安、天灾人祸,人祸就是人为的灾难。自然灾害里面,像地震、洪水、火山、旱灾、水灾,包括现在全球的气候异常,这是属於灾害。从哪里来的?佛告诉我们总的原因,第一个因素是人心不善,迷失了自性。你想错、看错、说错、做错,所以才有这么多的灾难发生。这个道理太深了,科学家不相信,所以现在这个社会动乱,灾害这么多。科学家天天在想方法怎么来对治,能不能想得出来?我们知道想不出来。为什么想不出来?他想错了、他看错了,错误不能解决问题。他所想的用思惟想像,他有的是知识,他不是智慧,智慧能解决问题,知识不能解决问题,这个道理我们要搞清楚。
为什么说智慧能解决问题?智慧能了解宇宙的真相。知识不行,知识现在在摸索、在探索,譬如讲宇宙的起源,他们讲这是大爆炸,科学家找不到更好的解释,勉强承认。其实是不是事实的真相?不是,宇宙不是大爆炸发生的。到底是什么发生的?你要能看到宇宙发生,你才知道真相,看到,亲眼看到,这是科学,科学是讲证据,你拿证据来。谁看到?禅定功夫达到一定的程度就看到了。这个好比一盆水,干净,一丝毫染污都没有,没有波浪,水是平的,这盆水像一面镜子一样,它能照见。你看《心经》诸位常常念,第一句话说「观自在菩萨」,观是观察,得到什么?观察自在。他用什么方法观察?他用深般若波罗蜜多,般若波罗蜜多就是这里讲的大智慧,他用大智慧来观察,「照见五蕴皆空」,真相看见了。我们,包括我们的科学家,他没有这么深的定功。他的心,这个心里面有自私自利、有名闻利养、有贪瞋痴慢、有五欲六尘,这是染污不干净,又心浮气躁,心浮气躁是水起波浪,又肮脏、又起波浪,他看不到真相。佛用水来比喻心,是非常有道理,所以菩提心,什么叫菩提心?佛说了四个字,清净平等那就是菩提心。菩提心现前,清净没有染污,平等没有波浪,没有动;动就不平等,你心一动就坏了。所以心里没有妄想、没有分别、没有执著,你心就定,你心就干净。执著是妄想、是躁动,分别也是妄想、也是动,比执著要好一些。妄想是起心动念,虽然没有染污,那已经有微微的波浪产生。
所以东方古圣先贤的教诲,跟印度宗教以及佛法的教学,都著重修清净心。你有一分清净心就有一分智慧,有十分清净心你就有十分智慧,智慧才能照见宇宙人生的真相。真相是什么?不是释迦牟尼佛一个人说的,只要你放下妄想分别执著,你就见到。你见到的,跟释迦佛见到的是一样的,释迦牟尼佛成佛了,你也成佛了。所以这个事情是通过实证的,实验证明那不是假的。在中国禅宗六祖惠能大师看见了,照见,跟观世音菩萨一样照见了,证实这个事情是真的不是假的。很难得,惠能大师弟子当中,他弟子多,有四十三个人达到这个标准。佛家的术语说大彻大悟、明心见性四十三个人,所看到的现象都是一样的,那就不是假的。佛在经典上告诉我们宇宙的真相,我们听了,我们也知道了,有没有用处?没用!你是道听涂说,你是听别人讲的,这不是佛的好学生;佛的好学生是希望你听了之后,你把它证实。所以佛教导我们只有开示,这是老师的事情,老师能帮得上忙的就帮到此地,开是开启,把你的悟门打开;详详细细的告诉你,这是指示。学完之后你要去证,你要去行、你要去证,行是什么?修行,就是这里修行住。修什么?修清净心、修平等心。
菩提心我说了五桩事,大乘经里面讲了三样,三样不好懂,我说五样就好懂。你看经里面所讲的,菩提心是真心、是觉心,觉悟的心不迷,中国人讲的本善,这本善没有了。我们讲十个字大家好懂,第一个真诚,第二个清净,第三个平等,第四个正觉,第五个慈悲。这五个,一即是五、五即是一,真诚心必定有后面四个,没有后面四个,那就不叫真诚。慈悲心亦复如是,慈悲心没有前面四个,那不是真的慈悲。慈悲心里面有真诚、清净、平等、正觉,这是真的慈悲,那是佛菩萨的慈悲。我们这个世间人虽有慈悲,不具足前面四个,那个不是佛菩萨的标准。所以佛跟我们讲慈悲讲四个等级,最高的叫大慈大悲,没有条件的,就是上面四句统统都具足,圆满的具足,他有真诚、有清净、有平等、有正觉,这叫「无缘慈悲」,没有任何条件,是自性它自然流露的。第二个等级叫「法缘慈悲」,这有条件的,菩萨的慈悲心,他有没有真诚、清净、平等、正觉?有,四个都有,真诚、清净、平等、正觉,他都有,但是没有圆满,到佛才圆满。再下一等,这是我们人间有了,上面这两种慈悲人间没有。第三种是世间圣人有这个慈悲心,叫「众生缘慈悲」,我们中国圣人常讲「推己及人」,想到自己就会想到别人,这叫众生缘慈悲;「己所不欲,勿施於人」,这是众生缘慈悲。第四个就是我们普通人,叫做「爱缘慈悲」,我喜欢你对你慈悲,不喜欢你就对你不慈悲,这是凡夫,道道地地的凡夫,他的标准是他个人的好恶,看他喜不喜欢你。可是众生缘就不是,心量就大,时时刻刻能够想到别人,自他不二,他到这个境界,这是世间圣人。所以慈悲讲四个等级,这四个等级都是智慧大小不一样。从这个地方就认识了佛教,佛教的智慧教学,真能解决一切问题。
底下两句就「一切诸世间,思惟莫能及」,这是真的,这说实在话,科学家、哲学家甚至於宗教家,只要用思惟的方法,你就没有办法得到事实真相。这就是说佛法跟科学用的方法不一样,科学家的方法虽然多,在大学里面,学的哲学系里面所开的课程,逻辑、辩证法、佛法的因明,可以说是纯粹哲学,也可以称之为科学的方法论。我们想一想,他有没有用思惟?有没有用想像?有,没有离开思惟、想像。在佛法里面讲,他没有离开意识,他没有离开末那,意识是分别,末那是执著,没有离开这个,没有离开这个你就见不到事实真相。所以世间人讲研究,教育到最高等的是研究院。佛法不叫研究,佛法叫参究,究是明了,究竟通达,佛知道研不行,研是用心意识,怎么样去研也研不出来,所以佛家用参,参是什么意思?不用心意识这叫参。也就是说不要用分别、不要用执著、不要用去想像,不用这些东西。这些东西不用,怎么会知道?我们还用刚才这个比喻来说,心像水一样,执著是染污,分别是波浪,你这个心水既染污又有波浪,你怎么能照见?你想想看这个道理。如果我们不用执著,染污没有了,不用分别,波浪没有了,自然就照见。所以佛菩萨讲经他没有分别执著,他说的东西、他做出来的样子,是从清净平等性里面流出来的,这是真实智慧,真实的圆满。世间圣人跟出世间圣人比较,要差很大的差距,为什么?世间的圣人他有分别、有执著,比一般人轻,显出他很高明,他没断!所以局部他看得很清楚,根源他看不清楚。宇宙之间这一切法,他能搞得很清楚;宇宙之间这些法从哪来的,他就不晓得。所以他能够解决局限的问题,局部问题,不能解决整体的问题,局限问题里面他还有副作用,没想到的。但是智慧不一样,智慧起用决定没有副作用,这些道理、事实真相,我们不能不知道。
哪天你明白过来了,你学习的方向、目标就不会改变,学佛修行为什么?恢复自己自性里面的本能。这不是向外求,自性里面本有的智慧要恢复,本有的德行要恢复。佛法里面的戒律,就是自性本有的德能,佛法里面的经论,就是自性里面本有的智慧。等你恢复你再看佛所讲的,就跟你自己心性里头完全相同,你哪里还有不明了的道理!所以你才真正看出字字句句无量义,妙不可言。真是像经上所说的「一即一切,一切即一,一多不二」,这个时候你得自在了,真的是得大自在了,你得法喜。《论语》里面所说的,「学而时习之,不亦说乎」,你得这个喜悦,喜悦跟佛经上讲的法喜充满,意思很接近。古人常讲的孔颜之乐,孔子乐乐在哪里,颜回快乐,快乐在什么地方,一般人不懂。夫子跟颜回物质生活都很贫乏、很清苦,但是他的生活非常快乐,富贵人也没有法子跟他相比。这什么原因?我们能不能够体会到?很难,真的很难,为什么很难?我们心不干净又不平等就难了。所以努力听佛的教诲没错,尽量要把心静下来,要把染污舍弃,所以要放下,真放下了,你能看破。
所以今天这首偈一开头就给我们说,『凡夫妄观察,取相不如理,佛离一切相,非彼所能见』,佛给我们做证明、给我们做示范,佛为什么能见,你为什么不能见?佛离相,我们怎么样?取相。取相就是执著,尤其执著为我所有,现在讲所有权,所有权从哪里发生的?从身体发生的。执著这个身体是我,执著这个衣服是我所有的,这块土地、这个房子是我有的,所有权!再执著家亲眷属是我所有的,不如理,这个理是什么?事实真相,不是事实真相。这是什么?凡夫看错了、想错了。为什么这个身不能执著是我?佛有许多的解释,说明你的观察、你的执著是错了。这是给一般人讲没有人肯相信、没有人能接受,六道里面的众生,你去打听,哪个人不执著身是我?如果有个人说身不是我,那这个人就奇怪,这个人头脑有了问题。这是我们中国古人讲积非成是,大家都错认了就变成是真的,就承认是事实,其实我们统统搞错了。所以佛告诉我们身是假的,身是不存在的,破我们执著身相。为什么?身相要破了,身外之物说是我所有的,那就不必说,自然就没有了。你破身相就能破我所有,那就是取相。
身为什么是假的?众缘和合而生的。就是许多条件凑合起来,这个现相生了,这个相现了;如果这个条件不能成立,这个相就没有了。哪些条件?不能细说,细说是太多了,细说《华严经》上讲无量因缘。在教学当中佛把无量因缘归纳,通常一般讲四缘生法,这个法是一切万法,一切万法怎么来的?四种缘现出来,所以不是大爆炸。这四缘生法对一般人讲,对六道众生讲的,六道众生也很容易接受,「亲因缘、所缘缘、无间缘、增上缘」,说这个四缘生法。亲因缘是什么?像我们这个种植,我们种植物,种瓜、种豆,瓜子、豆的种子那就是亲因缘;这粒种子它确实能长成植物,能开花结果,能世代相传而不断绝,这是什么?这是它的本能,这个本能确实永远不间断。你看讲的四大类的缘,三个都是本身具足的。在我们人来讲,种子是阿赖耶里面的习气种子。佛告诉我们,我们每个人阿赖耶里面的种子都是圆满的,都是很健全的,十法界的种子统统都有;换句话说,你的心里面,自心里面的种子有成佛的种子,有佛种、有菩萨的种子、有阿罗汉的种子、有辟支佛的种子、有诸天的种子、有人的种子,也有饿鬼、地狱、畜生统统都有,样样具足。这个身体好像一个瓶子,十种种子都装在这个瓶子里面,这些种子统统具足所缘缘、无间缘的功能,现在就看到你希望哪个种子起现行,就是它起作用,你来享受它,这是自己做主,不是别人做主。好比瓶子里面十种种子都有,我希望这个种子能够把它栽培好,它将来开花结果,我受用它。这是个西瓜种子,我给它增上缘,增上缘是什么?它的长成它需要土壤、它需要水分、它需要肥料,它需要阳光、需要空气,这些条件统统具足了,又有很好的照顾,它会长得很好。它长成了,你看开花结果,结成西瓜了,我们就能享受。
现在我们知道,我们有佛的种子、有菩萨的种子,乃至於三途的种子统统具足。我们想得什么样的果报,你就在这个种子上给它增上缘,它就会成就。你想作佛,能不能成佛?肯定能成佛。为什么?想作佛,就是佛种子的所缘缘,这是它的功能,想什么就现什么。这是大乘教里面佛常讲的,「一切法从心想生」,这个一切法就是十法界,十法界是从心想生的,不是从大爆炸的。你想什么成什么,只要你那个想不能中断,中断就不行。我们今天想在这一生当中成佛,只要这个念头不断,只要真正努力的学习。成佛怎么成法?放下妄想分别执著就是!就是真佛。可是我们现在放不下,我们今天在这里学教,学教是放下的一种方法。所以说八万四千法门,八万四千种不同的方法,我们用这个方法来帮助我们放下。为什么放不下?因为对事实真相不了解,所以不肯放下、不知道放下。真正透彻了解,哪有不放下的道理?不要人劝你,你自动放下。譬如我们常讲,你有钱叫你布施舍财,不肯施,为什么?赚钱好不容易。假如真的明白这个道理,不叫你放你偏要放,为什么?你命中的财富,就是过去生中财布施的果报。你过去生中布施得多,你这一生命里面的财富大,你命里有财。你晓得这道理,肯不肯放?肯放,愈施愈多!你命中有很大的智慧,是你过去生中法布施的果报;你这一生身体健康长寿,是你过去生中修无畏布施的果报。它有因有果的,这道理才讲得通,要不然为什么这个人身体好,那个人有钱,那个人聪明,那个人贫贱,为什么会有这些现象?你修的不一样。
所以种瓜得瓜,种豆得豆,你要肯种,你不肯种是什么都得不到,所以修布施,想得财富你就修财布施。但是取相如果不如理,那就错了,理是什么?我得的财富,财富再多不拥为己有;如果有拥为己有的心,增长我执这就错了。增长我执错在哪里?错在你永远离不开六道轮回,这就真错了。拥有大财富而没有拥有的观念,你就超越,你才真正会享受,你享福,真的享福了。我们现在看到有很多发大财的人不快乐,富而不乐,什么原因?不是不富有,真富有,他那个财要拥为己有,不肯帮助别人;纵然帮助别人,少分,九牛之一毛。拥有就有患得患失的心,没有得到希望多得,多了还要多,贪而无厌,他这个负担就很重。有了怎么?怕丢掉,天天操心,得失的心太重,变成一种苦恼,生活很痛苦。如果把得失的心放下了,得到没有欢喜心,失掉也不难过,永远保持一个正常的心,平常心,平就是平等,常是永恒不变,那多快乐!我有福,我修福,修来的福大家享,你说多快乐。不要自己独享,不要自己一家去享,一切众生都享你的福。像佛菩萨一样,所修的福供养一切众生,他是平等的供养,没错。一切众生能不能享到佛菩萨的福?有人享到,有人享不到。什么原因?有人肯接受,佛菩萨送福报来我肯接受。有人不肯接受,不肯接受就享不到;肯接受就是欢喜、认真学习,依教奉行,佛菩萨是平等布施。不接受是不喜欢,不想去学它,那你就得不到,纵然这个地方佛法很兴旺,你得不到佛法的利益。这不能怪佛菩萨,佛菩萨没有偏心,怪我们自己不肯接受,这里面差别就很大。
所以佛法常常讲缘,缘也不是偶然,佛法讲三世因果,人有过去世,有过去世当然就有未来世。大乘教里面,佛给我们讲得很透彻,人有没有生死?没有,真的没有生死。贪生怕死是错误,佛门常说「万法皆空,因果不空」,为什么因果不空?因为没有生死,所以因果就不空。善因会传到来生后世,生生世世修善享不尽的福报;那个恶因也传到后世,念念作恶不回头,那就受不完的罪,这叫因果不空。所以明白之后,你得回头,佛教人也分几个阶段,对於根性差的,也就是说分别执著严重的,佛教他的目标只限於引导他断恶修善,这是小乘教、人天教。你没有办法脱离六道,但是帮助你在六道里面少受点苦,少受点罪,帮助你在六道里面得人天福报,这是佛法的小学。向上提升帮助你破迷开悟,那真的会离苦得乐,那就看你程度的提升,你觉悟的程度可以超越六道、可以超越十法界,终极的目标是帮助你转凡成圣。这个凡有内凡、有外凡,六道里面这叫内凡,六道之外的四圣法界叫外凡。转凡成圣是帮助你超越十法界,那个时候得的乐是永恒的乐。这是佛法教学的终极目标,帮助你回头是岸,帮助你回归自性。
所以在佛法修学,放下比什么都重要。佛法里面的进步,也就是烦恼轻、智慧长。进步从哪里看?妄想分别一年比一年少,智慧、德行一年比一年增长,这是成绩。这两桩事情是有连带关系的,都是属於放下,真放下,从内心里面放下,事上要放下,理上更要放下。事放下,理没有放下,得人天福报,我们看现在这个世界上,有许多拥有一百亿、一千亿的财富,但是他烦恼很多,顾虑很多,活得不快乐,那就是过去生中他在事上放下,理上没放下。如果你真的是通达的话,一接触、一看、一听都明了了,不但知道他过去,也晓得他未来,他将来会到哪里去,清清楚楚、明明白白。别人是我们自己一面镜子,自己看自己很困难、很不容易,看别人容易。所以做学生,特别是做圣贤人的学生,最重要的要学会回光返照,看到别人,回过头来马上想到自己,才能提升自己。因为自己看不到自己,看到别人的好处,想想我有没有?不要嫉妒,嫉妒会堕地狱,对自己一点好处都没有,妨害不了别人,自己堕落,这是愚痴到极处。看到别人好,要欢喜赞叹,我们就分享他的福报,最重要的是学习,人家长处我们跟他学习,自己福报就大了,不但分享,真的提升了自己。所以一定要晓得,傲慢、嫉妒是把自己送到阿鼻地狱去,不是别人送你,是你自己送的。看到别人不好的地方,要回过头来想想,我有没有,有则改之,无则嘉勉。我自己想想,我也有这个过失,赶快要改;我没有,没有很好,勉励自己不要犯这种过失。这堂课天天要学、天天要干,一天都不能够松懈,这样才保证你勇猛精进,不会退转。我们净宗,你看《弥陀经》,《弥陀经》前面这些圣众有常精进菩萨,为什么菩萨能常精进?就这个道理。
真正做到了,这是我们中国古人常说,「三人行必有我师」,所以他能保持永远精进不退。三个人是比喻,我们跟人往来,自己一个,外面的人有善人、有恶人这两种人。善恶不是一定的,跟我在一起,此时此地他的思想言行善,换个时刻他的思想又变化了,在一个人身上当中,你看到善恶的两面,两个人,善的一面现前是善人,恶的那一面现前他就是恶人。他的善我要学他,他的恶我不能学他,如果我有我要改,这叫会学,学习活活泼泼,不是死呆板的。只要你明白、懂得,佛家叫善学,你能够善於学习,就会保持著永远精进,不会衰退。在自己道业没有成就之前,这是很重要,你要抓住机会。所以机缘,佛法讲机缘,我们一般人讲机会,这个机会不外乎好的老师、好的同学、好的学习环境。因为初学,功夫不到家,心做不了主,心不清净,心不平等,他做不了主,做不了主随波逐流,他随著外头境界转,这就很可怕。所以亲近老师善友,居住在好的学习环境,这比什么都重要,这桩事情自己要认识清楚。
成就的秘诀、成就的枢纽,世出世间法总不外乎定,这要重视。世出世间法的成就都在定,佛家讲戒定慧,定是什么?定就是专,就是一。怎么样得到定?知止而后得定。我们前面讲真止、真观,你不知止你的心就定不下来,止是什么?放下,放下心就定了,始终定於一。古时候在没有成就,老师当然自己没有能力选择,父母、家里面的老人给你选择老师,选择老师是智慧。为什么?观察这个老师,他跟你有很多相似的地方,也就是说善根福德因缘有相似的地方,你们聚在一起这有缘人,很投缘学习就容易。如果请的老师跟你格格不入,冤亲债主合不拢来,他再有学问、再高明,你也学不到东西,不产生兴趣。所以老人为子弟选择老师,不是容易事情,那是真正的学问。所以为什么有的老师教出来的学生,学生成名,真有成就;有的这些老师教的学生,学生不能成就,原因在什么地方?这是老师跟学生的缘分,善根福德因缘,这里头的确是有大学问。
我们很有幸,在这一生当中遇到真善知识,有缘碰到与自己相应的法门,自己有这个善根,善根是能信能解,这是善根;有这个福德,福德是肯学,永远不放弃,这是有福;我们学习的环境,那是因缘。真正有善根、有福德,什么样的缘对你都是最好学习的环境。在顺境里面一切都称心如意,善友,所接触的都是你欢喜的人,好!你要不会学,这个环境很危险,为什么?增长贪爱那就坏了,增长贪爱那将来是饿鬼道。要怎样?在这个环境里头不起贪恋,我们贪瞋痴的习气,在这个环境把贪断掉。没有这个境界现前,你说我不贪,没有环境你贪什么?在顺境里起贪心。逆境是你学习的好地方,你在这个环境断贪、断痴,不被环境所迷惑。逆境现前,环境不如意,处处都是障碍,遇的人不好,人都是冤亲债主,都找麻烦,没有一个人帮助你,善学的人,这也是个好环境,处在这个环境里,把自己的瞋恚心断掉,把自己的傲慢心断掉,这就好。顺境里断贪心、断嫉妒心,逆境里断瞋恚心、断傲慢心,不都是好环境吗?
这是我们看到《华严经》善财五十三参,他为什么一生能圆满成佛?没有别的,他懂得这个方法,他统统用上了。所以《华严经》里面讲,日日是好日,时时是好时,这善财童子,我们续了两句,「人人是好人,事事是好事」,所有的人,善人、恶人都是我的老师,都是我的善友,统统成就我,会学的人行。不会学的人不行,心随境转不可以,心随境转是什么?见到善的他生贪爱,超过自己他有嫉妒。不善的时候他厌恶、他讨厌,起瞋恚心、起傲慢心,那就错了,学坏了;不会学的,顺境、逆境全学坏了。怎样才会学?这个学习的根就重要,我们今天讲的基础教育,扎根的教育。孔子的母亲了不起,孔子很小,父亲死了,母亲把他带大的,他的一生好学,他母亲教的;孟子的母亲也不亚於孔母,会教,孟子也是幼年父亲过世。所以幼童的时代那个根扎得好,他就会学,他不会随境界转偏了,无论什么境界他都转得很正,转得很善。
所以中国人提倡的是「教儿婴孩」,这个婴孩是指的从出生到三岁。这个三年一千天这是扎根的,这个根扎得正,所以谚语讲「三岁看八十」,到八十岁他都不会变,就是一生都不会变。我们这一代的人,这一代讲全世界的,这不是指某个地区,这个时代全世界的人把扎根的教育都疏忽,不知道扎根。中国人把传统的伦理道德疏忽,外国人把宗教教育疏忽,所以造成世界动乱,造成的灾难重重。灾难不是自然的,自然怎么会有灾害?哪有这种道理!所有一切灾难是不善的感召。起心动念会影响山河大地,会影响一切众生,佛经上常说,这个话真的是很难相信,如果不是深入经藏,哪个不怀疑?我们起心动念怎么会影响到植物?怎么会影响到矿物?山河大地是矿物,树木花草是植物,怎么会影响?不相信。所以我们很感谢日本江本胜博士,他最近这十几年做的实验,用水做实验。水是矿物,我们讲它无生物,实验出来的时候水会看、会听,会懂得人的意思。我们一个善的念头给它,一个不善的念头给它,它有反应,变成结晶的反应让我们看到,善的念头反应非常美,不善的意念反应很丑陋。这就证明我们人的意念、善恶的念头影响山河大地,山河大地这种灾难是人心不善念头变现出来的,这个我们现在知道了。我们希望大自然,自然生态能够恢复到正常,用什么方法?断恶修善。首先我们的身体正常,断恶修善,因为你自性里没有恶,自性纯净纯善。所有一切不善,那是迷失自性之后起了分别执著,自性里头没有分别、没有执著、也没有妄想,就是真心;起了这个东西之后,在佛法叫它做妄心,就不是真心。妄心做事就做错了,所以才有这些现象现前,这现象都是自己造的,一切唯心造,善心造极乐世界,不善的心就造我们现在这个世界,能造的就是那么一个心。
所以今天解决问题,解决社会动乱问题,解决生态不平衡的问题,解决之道是在心,外面一切措施那是辅助。我们中国人讲治病,标本兼治,念头转变这是治本,外面环境上可以用这些措施那是治标,如果单单治标不治本,问题永远不能解决。单治本,我们也不顾治标,那个痊愈的速度比较慢,是能变得好,但是慢;标本兼治速度可以加快,所以要懂这个道理。这些道理只有大乘佛法、古圣先贤的教诲,它真有,为什么还用它?他知道得透彻,他没有妄想分别执著。我们今天怎么样去学,了解它都有很大的偏差,什么原因?我们有分别执著,而且是严重的分别执著。这些道理要懂,要明了,所以经上讲的这个话是真的不是假的。凡夫,六道凡夫我们的观察都是不正确,你说为什么不正确?因为你有妄想分别执著,你就看不到事实真相。
就是刚才举的比喻,我们的心,这个心水既肮脏又大风大浪,你怎么能看得清楚?藉著科学仪器还是看走了样子。科学仪器本来是可以帮上你的忙,因为你有分别执著,变样子了,真的变了。就跟水实验一样,你看你一个善心,它那个结晶就那么美;一个恶念,结晶就那么丑陋,你看不到真相。取相是著相,这个相是现象,宇宙的现象、自然的现象、生命的现象、人生的现象,全用这一个字做代表。取相就是你对这个相有妄想、有分别、有执著;理就是自性,跟自性相违背,自性没有妄想分别执著。我们现在的问题,妄想分别执著是非常严重,我们学了佛,懂得了,想把它转过来,转不过来。为什么转不过来?这个恶的习惯用得太久,印象太深刻。这不是一生一世的,生生世世,无始无明烦恼习气,所以跟你讲容易,真的叫你转,难了。但是在理论上讲知难行易,为什么?放下就是。真有人跟我们做过表演,释迦牟尼佛当年在菩提树下放下了,这要知道。
特别是我们这个阶层的人,中下根性的人,释迦牟尼当年在世的时候,他十九岁离开家庭出去参学,学了十二年。他是个非常好学的人,聪明智慧都超人,身分是王子,我们就能想像得到,当时他出去求学,无论是学术界、是宗教界,一流的高人都愿意接见他、都愿意教他。他真肯学,好学生,好学生那好的老师就喜欢,学了十二年。印度的学术讲求禅定,用内功,所以佛家里面讲的四禅八定,四禅八定不是佛门的,是古印度当时社会上普遍流行的,特别在学术界跟宗教界都用这功夫,我们讲坐禅,都喜欢用这个功夫。而且确实有人功夫很深,所谓四禅八定,你要是修成四禅你能见到色界天,色界二十八层天,欲界六层天你全看得到,这个空间维次统统突破了。下面你能看到饿鬼、地狱,鬼道很复杂,地狱也很复杂,你全都能看见,这不是假的。能得四空定那就更高,无色界天有四层,你也清清楚楚,但是脱不了六道,也就是说六道里面的状况一清二楚。
我们了解这种状况,很自然的会联想到,六道从哪来?为什么会有六道?六道之外还有没有世界?我们能够自然联想到,释迦牟尼佛他想不到吗?肯定也是想到。但是这个问题没有人能解答,所有宗教界、学术界都没有法子,都解答不了。释迦牟尼佛这才走到恒河边上,在大树底下再入定,入更深的禅定。定有八个层次,他入更深的,突破第八定,这就是经里面记载的「夜睹明星,大彻大悟」,见性了,这三个问题全解决了,这个时候他三十岁。他彻悟之后,问题的答案全部了解,就开始教学,他很积极,不消极,开始教学没有休息。一个人也教,两个人也教,个人教,团体也教,几百人、几千人他也一样上课,一、两个人,一个不舍,慈悲到极处。教了四十九年,他老人家七十九岁过世的,我们中国人算虚岁八十岁,教学四十九年。那个王位他不干,他是王子,原本是继承他父亲的王位不干了,教学。所以你要是真正了解他、认识他,我们自然对他生恭敬心,佩服他,一生就做一桩事情,教育。所以他的身分你了解之后,你就晓得他什么身分?职业教师。孔子教学才五年,完全放下,一心教学只有五年。释迦牟尼一生教学,用我们现在的话来讲,他是个多元文化的社会教育家。他一生的行谊,是多元文化社会教育的工作者,而且是义务的,他教学不收学费,有教无类,不分国籍、不分种族、不分宗教,只要你肯向他请教,没有一个人不是诚恳的教导他,真是个好老师。现在把他看成是宗教的教主,这真叫冤枉,这错了,他不是宗教,与宗教不相干。但是他的学生里头不少宗教徒,你读《地藏经》上有婆罗门,那是宗教,《华严经》上的遍行外道是属於宗教。印度那个时候宗教很多,佛经上记载有九十六种,所以印度古时候真的是宗教之国。这些宗教徒,宗教里面的传教师或者主持人,跟释迦牟尼佛学习,他不拒绝,统统来欢迎,他是学校、是教育。
但是释迦牟尼佛一生没有校舍,都在什么地方?山林树下。他提倡苦行,为什么?容易舍贪瞋痴,把这个放下。生活的方式是树下一宿、日中一食,一天吃一餐,到外面托钵。托钵是很有意义的,接受别人供养一钵饭,接受不是白的接受,接受之后要跟他说法,他有什么问题提出来,你教他。施主是财供养,一钵饭是财供养;接受这一钵饭的佛弟子们对施主是法供养,回报,有施有报。所以让所有的学生天天有接触群众的机会,有帮助群众解决问题的机会,他想得很周到,用的方法真叫善巧方便。我们认识他,你才能学到他真的东西,不至於学偏差。你要把他当神明去看待,你就错了,那就变成迷信,就变成宗教。可是到今天,确实佛陀教育真的变成宗教,到寺庙里面去拜佛、去祈福、去烧香,求发财、求升官、求保平安,搞这些,全错了。还求超度,佛门里没这个事情的,可是真有超度这回事情。我刚刚出家的时候,出家住在寺庙,寺庙天天有经忏佛事、有法会。我就曾经请教过道安法师,那是个老和尚,那也是个讲经的法师,我向他请教超度的事情什么时候有的?为什么会做这个事情?他告诉我,这个事情的起源是唐明皇。唐明皇因为宠爱杨贵妃,引起一次国难,严重的国难,安禄山造反。这是幸亏郭子仪把这个动乱平定,平定之后在许多这些战场死亡的军民很多,所以唐明皇就在每个战场建个寺庙,开元寺,唐明皇的年号是开元,就开元年间建的寺庙,建寺庙是什么?就是追悼阵亡的死难军民,这是个好事情,所以请法师诵经追悼,那个时候是追悼会。国家这么一提倡,民间老人过去,都去请法师回家来念经,念经以后就变成超度,起源在这里。那个时候是附带的,这不是佛门正式修行的功课,不是!因为国家遭这个大难,这么多人死亡,是这么个意思。
现在就喧宾夺主,把这个东西当作是佛门的正事,佛门的教育疏忽了。以前佛教的寺院庵堂是学校,现在学校教学不办了,专门办这个,那就变成宗教了。我想道安法师说的,这是很有道理。但是真正变成,就是寺院里不教学,专门搞这个这很晚,大概总是清朝道光、咸丰之后的事情。因为我们在乾隆看的时候还是教学,这清朝初年,像康熙、雍正、乾隆的时候,道风、学风都非常盛,嘉庆、道光、咸丰之后,那真叫一代不如一代。所以我们想,佛教变成了宗教,绝对没有超过三百年,应该是在清朝嘉庆以后才逐渐变成那个样子,一直到现在,这个教学完全看不到。所以这些事情我们都要知道,才不至於对佛教产生误会。所以现在这个社会上,佛教,我在美国讲的时候,我把它讲成有四种不同。一个是传统,我们走的路子是传统,真正从经典里面学习释迦牟尼佛的教诲,一丝毫迷信都没有,求智慧。佛陀教育的目的,就是教我们了解诸法实相,诸法实相就是宇宙人生的真相,这个大方向、大目标,全世界所有的哲学、科学都是在研究这个,佛法也是这个东西。方东美先生把佛法介绍给我的时候,他说「佛经哲学是全世界高等哲学」。我们通过这五十多年的学习,真的一天都没有放松,我们知道不但是高等哲学,也是高等科学。《华严经》上讲的这些科学,都是现代科学还没有达到的。现代科学是两个极端的发展,讲太空物理,《华严》比它讲得好;讲量子力学、讲基本粒子,《华严经》讲得比它透彻。在实用的方面讲,落实在我们日常生活,佛经里圆满的伦理、道德、因果,它真能解决问题。可是因为外面有个非常不利於佛教的幌子,就是宗教、迷信,让许多人不愿意接触,不愿意碰它。这么好的东西,你说多可惜!真正能解决问题。
难得英国汤恩比博士,他在七十年代,他说过一句真话,要解决二十一世纪世界上的社会问题,只有中国孔孟学说与大乘佛法。这个人清楚,他明了,他说话那个时候大概已经七十多岁,他是八十多一点过世的。虽然他曾经呼吁,很多学者们知道他曾说过这句话,依旧是把佛教当作迷信,很少接触。包括联合国虽然讲平等、讲自由、讲尊重,实际上还是不接触,不愿意接触。我们在二00六年费了不少力气,在联合国做了一次,宗教界的人士当时有九个宗教参加,为世界和平做了一次祈祷,头一次非常有效果。现在联合国里面成立一个办公室,不排斥佛教。所以佛教真正能够发扬光大,让大家相信,必须要做出来给人看,光是讲没有用。佛的经典确实有相当的深度,不是一般初学人能够透彻了解,要做出来!
我们汤池落实《弟子规》,如果不做出来,联合国不相信;做出来之后,他相信了。佛教也要我们做出来,从哪里做起?从我做起,不要靠别人,别人靠不住。所以我们要发心,从我做起,从我这个寺院做起,从我这个小镇冶父山镇做起,真正落实了,佛教就放光。我相信全世界都会重视,都会来学习,这是我们想像得到的,会成为事实。这首偈子没讲完,今天时间到了,我们就学习到此地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