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方广佛华严经 (第一九二四卷) 2008/2/24 香港佛陀教育协会 档名:12-017-1924
诸位法师,诸位同学,请坐。请看「须弥顶上偈赞品第十四」,我们从东方法慧菩萨偈颂第二首看起,偈颂第二首。
【一切释天王。请佛入宫殿。悉以十妙颂。称赞诸如来。】
这首偈是重叙前面「升须弥山顶品」的赞颂,我们看到前面也有十首偈。偈颂里面我们要留意的就是『一切释天王』,在在处处显示出大方广佛华严的境界。佛经上告诉我们,一个世界,我们常常讲单位世界,就是小世界,有一个须弥山,这个须弥山顶就是忉利天宫。一尊佛教化的范围,不是一个单位世界,而是以这个单位世界做基础,集合一千个单位世界,称为小千世界;然后再以小千世界做单位,合一千个小千世界,叫一个中千世界;再以中千世界为单位,合一千个中千世界,叫一个大千世界。大千世界才是一尊佛的教区,就是他教学的范围,叫三千大千世界,有小千、中千、大千。实际上,三千大千世界是一个大千世界,一尊佛的教化区,这是一般的说法。在大乘教里面我们看到,佛的法缘不同,跟我们人间的法师不一样。你看有的法师法缘很殊胜,他的听众很多,有些法师法缘就不胜,听众很少,成佛也不例外,这里头就说明有因果教育。你说这个佛经里头哪个地方讲因果?这就是讲因果。缘是佛在没成佛之前,因地修行结的缘,你不结缘,法缘从哪来?所以要懂得没有成佛之前,要跟一切众生广结法缘,那就对了。
法缘怎么结法?早年我在台中跟李老师学经教,李老师开了一个班教讲经、教讲演;教讲演大概也教了二、三年,以后教讲经,讲经这个班只开了两年,性质就像古时候私塾一样,完全是私塾的教学法。班上二十几个学生,两个人是一组,就是学经教上台去讲,两个人上台,为什么两个人上台?那时候在台湾讲经,一个是讲普通话,一个是讲闽南话,台语,翻译,实际上两个人讲稿完全相同,一个人用普通话念,一个人用闽南话念。所以实际上一个半小时,只有四十五分钟。我们那时候讲经每堂就是一个半小时,实际上是四十五分钟,可是讲稿要写七、八千字。老师教讲经是一个人、一个人教,这两个人一组,教两个人,其他同学围在旁边旁听。老师教现前讲经的,他坐在老师对面,其他的坐旁边,轮到哪一个,哪个就坐到老师对面,这么个教学法,很有效果。可是进度是一个星期一次,也只能这样的,为什么?李老师这个班上没有出家人,全是在家居士,在家人还有家里的生活,还要工作上班,他哪有时间专心学!都是利用公余的时间来学讲经,所以一个星期上台讲一次。
讲一次,实际上他要讲三次,第一次是老师把这段经讲给他听,他听要把它记下来,没有这个能力记不完全。每个旁听的同学都要记,能记多少就记多少,记完之后全部给他,他回去整理把它写成讲稿,很费劲。写成讲稿之后,两天你把讲稿写完,过两天之后,你在小班班上跟同学们讲一遍,这就是试讲。讲一遍,同学批评,最后老师批评,你哪些地方讲得不对,哪些地方讲得不圆满,帮助你改进。那你记下去,回去再修订讲稿。这第二次修订的讲稿才是上讲台用的。在讲台上讲经,台中的莲友都会来听,这就要看法缘了,法缘胜的,来的人很多;法缘要是不胜的话,可能只有二、三十个人。所以老师教我们平常要注意结缘。结缘头一个是礼貌,要谦虚,对人要恭敬。因为老师每个星期讲一次经,他的法缘殊胜,听众差不多有四百多人,真的是座无虚席。我在台中住了十年,真的十年如一日,常常讲堂都坐满,非常的难得,长期讲经。我们这一班学生,老师讲经的时候,我们统统做义工,做接待,外面来听众的时候,我们在大门口就接待他,陪他进来,帮他找座位,这就是结缘。也能送一点小礼物,什么小礼物?那个时候我们这些学生都很清寒,生活都很困苦,老师教我们买糖果、买花生。花生一个人一粒,一个人一粒花生那用不了好多钱,可以结很多缘。用这些方法,我们就懂得怎么样跟大众结缘。
我们正式学讲经的时候,老师告诉我们,真正学讲经的人,你每到一个地方,道场、寺庙,进去一定是到大殿里面去拜佛拜三拜,那跟一般人拜不一样。拜是许愿,第一拜跟这个道场结缘,我跟这个道场有缘,道场的住持、主人;第二拜跟这个道场的护法有缘,跟他们结缘;第三拜跟这个道场所有的信徒结缘,所以拜的意思不一样,那你将来到这里来讲经,法缘就殊胜了。这要用心,否则的话,你这三拜就白拜了。这是老师教导我们。如果有力量,对道场的布施供养,那个缘就结得更殊胜!所以要懂得诸佛如来在因地上作菩萨,跟大众结的缘不一样。法缘很殊胜的,成佛之后,他教区不是一个大千世界,有两个大千世界,甚至於有三、四个,有十几个大千世界,那个不一样。
你懂得这个道理,你才晓得阿弥陀佛的法缘无比的殊胜,为什么?遍法界虚空界一切诸佛刹土,没有一尊佛不赞叹阿弥陀佛,没有一尊佛不劝他的大众念阿弥陀佛求生净土。你就知道,所有一切诸佛的刹土全是阿弥陀佛的教区,所以阿弥陀佛的教区遍法界虚空界。《华严经》也不例外,到最后,文殊普贤给我们介绍十大愿王导归极乐,毗卢遮那佛还是要赞叹阿弥陀佛。文殊普贤把华藏世界的这些菩萨,四十一位菩萨;四十一位不是四十一个人,十住、十行、十回向、十地、等觉,这是讲四十一位,把华藏世界所有的菩萨都带到极乐世界去拜阿弥陀佛。我们世间人的确有很多人不高兴,你把我的信徒都带走,可是毗卢遮那佛很高兴,为什么?到了极乐世界,他们就成佛了,快!在华藏世界修行成佛慢,到极乐世界快,道理在此地。从这里看到佛菩萨心量大,没有一点点嫉妒心,哪个地方殊胜,都劝他到那里去参学。诸佛刹土里面,极乐世界是第一殊胜,所以一切诸佛都是劝他的弟子,菩萨弟子、声闻弟子,这些大众到极乐世界去参学,成就快。佛菩萨决定没有私心,没有说我是你的老师,你是我的徒众,除我之外你不可以到别的地方去,不是的。所有诸佛都希望你到极乐世界去,这个道理要懂。我们学了之后,心量自然也就拓开。
六道凡夫修行很难成就,这里面最重要的原因就是感情放不下,我到这个寺庙里面来,来久了跟这个寺庙有感情,跟这个寺庙人都熟了,到别的道场去好像不好意思,好像有背叛。只有真正有道心的,真正想成就人的,你在我这里不能成就,你到另外一个道场去容易成就,他会劝你去,这是真善知识。决定没有门户之见,为什么?在我的道场不能成就,在他的道场能成就,各人根性不相同,宿世的因缘不相同,每个道场的道风、学风不相同。像中国自古以来的道场,确实门庭施设不一样,五台山专弘《华严》,浙江的天台山专弘《法华》,那就不一样!我想学《华严经》,我在天台山,天台山的大师一定劝我,你到五台山去,那个地方大家一起都学,方便!你在我这里,我没有时间特别教你。所以寺院庵堂都是专科、大学。中国这十个宗派,里面修学的经教不相同,但是方向目标决定相同,可是方法,依据的经典,修行的方式,个个不一样,这才叫八万四千法门。同一个宗派,每家的规矩也不相同,譬如净土的经典,有些人喜欢莲池大师《疏钞》,有些人喜欢蕅益大师《要解》,这就得分两个道场教,一个道场就会搞杂乱,就得分两个道场。总而言之,在中国自古以来,儒释道三家统统都遵守古圣先贤的一句话,「教之道,贵以专」。为什么?专才能得定,才能成就三昧。三昧就是得定,心定了,定生慧,生智慧,智慧现前他就能贯通。这是修学真正的目标,是要帮助你开悟。我们懂这些道理,从经文上看,你看你的心量多大,决定没有拉信徒的现象。这个信徒、自己的学生到别的地方去,老师生欢喜心,没说他背师叛道,没有。
不过参学是有条件的,你没有能力辨别邪正是非,没有这个能力,老师是决定不准你出去参学。你跟定一个老师,他领路,他要是领错了路,他负责任,他背因果。到你自己有能力辨别真假、邪正、是非,老师一定鼓励你去参学,不再把你留在身边,为什么?你已经认识路,你不会迷失方向,你不会走错路,老师就放你出门。在过去讲出师,现在讲毕业,你就毕业了。毕业之后,你就可以到处参学。像《华严经》最后善财童子给我们做示范,他的老师是文殊师利菩萨,在老师会下修学,到有能力辨别,这个能力条件是什么?是妄想、分别、执著统统放下,也就是说初住菩萨,你证到初住,老师就劝你出去参学,不要再跟老师了。这个条件高!如果你六根接触六尘境界还会起心动念,不行,你只能一个老师跟到底,这是我们必须要知道的。为什么?你烦恼没断,你没有能力辨别邪正是非,你要出去离开老师,很容易迷失方向,很容易错认目标,那就受害了。所以老师不容易。
李老师在台中教学三十八年,始终不敢自称为老师,别人都称他老师,他自己不敢称,都是做很好的榜样给我们看。他自己始终看待这些学生是同学,自己是什么身分?学长的身分来帮助大家。我年岁比你大,学的时间比你长,懂的比你多一点,帮助你,不敢以老师身分说,这是谦虚!这在现前这个社会非常重要。古人有所谓「人之大患,在好为人师」。这真的是有,不是没有,这是人最大的毛病,喜欢做别人的老师。真正的圣人,真正的老师,他不是这样,他总是以同学身分。这是什么?教你谦虚,预防你傲慢。这个傲慢是与生俱来的烦恼,不要学的,他自己自然就有。
我们迷失了自性,讲席里常说,一念不觉这就迷了,所以迷是一念;一念迷了之后就是阿赖耶识,一念就变成阿赖耶。从阿赖耶就生起转相,这个转相就是我们今天讲的心法,现在的名词叫精神。自性里头,精神跟物质都没有。这个精神就是见闻觉知,唯识里面叫做第七末那识,第八识生起第七末那。末那就有四大烦恼常相随,实际上末那识的性质就是四大烦恼,第一个就是「我见」,执著有我,他连身都没有,执著有我,执著什么?执著阿赖耶的一分认作我。有了我,后面就产生「我爱」,诸位晓得,我爱是什么?贪;「我痴」,这个知道是愚痴;「我慢」,傲慢,这个傲慢叫俱生烦恼。什么时候你有第七识?我见,我爱,我痴,我慢。你要晓得,慢是瞋的一分,就是贪瞋痴它就有了,一迷马上就有。实际上,现在我们搞清楚了,在大乘教里搞明白了,就是性德迷了之后它变质,悟了之后它又恢复正常。我痴从哪里来的?我痴是自性里面本具的般若智慧变成痴。自性里面的德相,德变成贪爱、变成瞋恚,这是德变的。有了这个东西,物质现象就发生,境界相。境界相现前,叫做相分,末那识是见分,相分就有了。再跟你细说,八个识五十一个心所,每个心心所都有四分,自证分、证自证分、见分、相分,说得很微细,统统是迷了以后才发生的,悟了以后什么都没有。所以确实「凡所有相,皆是虚妄」、「一切有为法,如梦幻泡影」。可是迷的时候,这一展开无量无边的法相,无量无边的世界,遍法界虚空界,世界数不清楚,须弥山也数不清楚,忉利天王也数不清楚,不知道有多少!「一切释天王」。
这里面就有高等科学,佛法里说的「一即一切,一切即一」,这个意思我们要是细心去思惟也不难懂。佛法是教学,好像我们现前全世界不分国家地区,都有小学,都有中学,都有大学。你念小学,小学毕业了,你走遍全世界,哪个学校都差不多,都平等的。忉利天顶就好像小学毕业,初住菩萨好像升入初中,初中一年级,毕业马上升初中,就是这个样子。所以你必须到这个境界,你就看到这个境界。你是小学生,你看到小学境界,不知道中学境界是什么样子;到了中学当中学生,不知道大学是什么样子,就是这么个意思。所以你看到的仪式也都相同,小学教学的方式,中学教学的方式,礼请老师进入忉利天王的讲堂,宫殿就是讲堂,善法讲堂,都是以十首偈,十代表圆满,赞佛德,赞叹佛的智慧德相都相同。
这也是告诉我们,我们要建道场,这些规矩都要有,这是十方诸佛都一样,都没有例外的,这是自然的法则,应该是这样的。你要问为什么?这里有很深的意义,我们请一个老师到这个地方来讲学,礼请的时候,一定要庄严道场,为什么?对老师的恭敬,对我们学习功课的恭敬,这是重道,重道你就尊师。真正的目的是引导大众来学,一般人看到这里布置得这么讲究、这样的富丽堂皇,他就进来了。一进来,这个介绍人,老师还没上台,或者老师刚刚进来,升座了,对老师的介绍。我们这品经就是对老师的介绍,让听众在没有听老师讲演之前,先对老师有个认识,这很重要。所以前一品经跟这品经都是对老师的介绍,你看讲堂的布置、礼请的仪规。特别底下十位菩萨,每位菩萨有十首颂,一百首偈颂是介绍老师,这很有必要,我们都要懂这个规矩。如果说请老师来了,就请他上台,给他一鼓掌就请他开讲,对他没有介绍,这实在讲,对他不尊重,对我们邀请他讲授的课程不尊重,对听众不尊重,这就太草率了。所以这是介绍的必要。
下面有三首,这三首是重叙这一品前面的两段,前面两段文不长,可是意思很丰富,我们用了不少的时间给同学们介绍出来了。这个地方我们念一念:
【彼诸大会中。所有菩萨众。皆从十方至。化座而安坐。彼会诸菩萨。皆同我等名。所从诸世界。名字亦如是。本国诸世尊。名号悉亦同。各於其佛所。净修无上行。】
这是前面所讲的,在此地重复说一遍。前面我们讲过十种同,这个同真的是遍法界虚空界所有十住都同。就像现在,好像我们在学校念书,你念中学,初中的三年,在世界上无论哪个国家地区,言语文字可以不同,它教学的科目大致相同,这是世间法。在佛法里面讲完全相同,为什么?因为佛法教你离妄想、分别、执著,你想想看妄想分别执著统统没有了,还有什么不同的。所有一切的差别都是从分别执著来的,分别执著没有了就相同。再跟你说,同到什么程度?同到相貌都相同,他同一个程度,这什么道理?其实有道理。你看世间看相算命的,我们讲命相家,他们常说相随心转,两个人相貌相同,你就能够断定他们想法、看法大致是相同的,他们的爱好也可能相同,这是真的不是假的。我记得我在年轻的时候在中学念书,抗战期间在贵州,我同班的一个同学姓张,那时候我们同班人数不多,好像只有十五、六个人。所以抗战期间同学真的比亲兄弟还要亲密,互助合作,都在逃难,都离开家庭,学校就是家,老师就是父母,同学都是兄弟姐妹。抗战胜利之后,我回到南京,继续在南京第一中学读书,同学当中有一个同学,姓什么、名字都忘掉了,跟我在贵州念书的张同学面貌一样,个子也差不多高,走路的样子也很像。我有一天就把他叫过来,就跟他说你有什么嗜好,你有些什么毛病。他很奇怪说:你怎么都知道?我说我试试看。他说怎么试?我就说我过去有个同学相貌跟你长得一样,一讲完全对。相随心转,相貌一样,心一样;心不一样,相貌不一样。
所以佛在经上跟我们讲,佛佛相貌完全相同,菩萨大同小异,那个小的不相同,甚至於我们凡夫看不出来,我们粗心大意看不出来。可是阿罗汉就很明显,阿罗汉面貌不一样很明显,菩萨面貌不一样就很难分别,佛是根本你就没法子分别,为什么?佛是烦恼习气全断尽,他怎么会不同?菩萨,我们知道分别执著没有了,只有起心动念没有分别执著,所以相貌就很接近,差别很少!阿罗汉他还有分别,当然他的相貌差异就很大;凡夫更不必说了,找两个相貌相同的人真不容易,我这一生就碰到这么一次,第二次就没有碰到。这说明佛经上讲的相随心转,很有道理。那我们一个人的相貌会不会变?会变。我们自己,现在这个时代照相技术很进步、很方便,如果我们从童年的照片都能够保存下来,你就看到年年不一样,有些人变好了,有些人变得很难看,真有。变得很难看的,一定是他的脾气非常不好;有人变好,那一定是很有修养,真会变。不但相貌会变,体质也会变。佛说得好,「一切法从心想生」,我们的相貌、我们的身体是心想生。谁是你的主宰?你的念头才是你真正的主宰,决定不是外面,外面任何力量主宰不了你,你的念头主宰了你。如果你修十善业,你的面貌、体质一年比一年好;如果你造作十恶业,你的相貌跟体质就是一年不如一年,很明显!
说到这桩事,今天有同修给我一份资料,应该我们的公告栏里头会贴出去,题目是「如何救救我们的地球」,这是美国太空总署发出来的。怎么救法?它提出四条,要我们在日常生活当中努力去做,第一个是吃素。地球的危机是什么?就是地球变暖,温度升高,速度太快了。过去科学家的预测,南北极的冰全部融化大概是要四十年,可是去年跟今年去观察的时候,叫人感到非常惊讶,就是融化得太快,出乎人意料之外。那照去年这个数据来看,可能十年都不到就会融化了。这个事情跟我的想法差不多,我们听到科学家这些报告,所以我去年到纽西兰去做实地调查。纽西兰是靠近南极,我们上到库克山,这是靠南面距离南极最近的一座高山。这个山上是冰河,我们坐直升飞机上去,飞机停在山顶雪地上,我下去手在地上抓冰雪,手全是湿的,这让我非常惊讶。二十年前,我在加拿大,北极那边的冰河,我们去参观游览的时候,地上抓的雪,手是很冷,雪撒到地上的时候,手上没有水,这是正常的,怎么现在一碰一手都是水?我那时候的想法,我说冰这个速度在融化,我的估计是七年。他们现在这个消息传来,说恐怕到二0一二年,二0一二年只有五年,那比我想的还快。这个冰融化之后,全世界的海水会上升大概六公尺半的样子。那我们想我们香港许多填海的这些地区,大概只高出海面一公尺,海水要涨到六公尺半怎么办?六公尺半应该是两层楼,要被淹两层楼,这问题非常严重。
为什么要叫我们吃素?有理由。现在科学家发现,过去总讲二氧化碳的排量排得太多,都是责怪工业,汽车、飞机、工厂排的这些东西造成温室效应。现在的研究发现,饲养动物,动物排出来的排泄物远远的超过这些工业排出的。所以劝全世界的这些国家领导人,希望大家带头来提倡素食,不要再吃肉了,这是第一个。第二个,教我们使用可以再回收的资源,尽量节俭不能浪费。第三个教我们尽量去骑单车,不要用消耗能源的这些车辆。第四个叫我们少消费,也就是不必要的消费不要去花钱。它说如果这四种做到了,我们这个地球就有救。现在是非常危急,现在要不救的话,那就来不及了。你看看二0一二年,我们今年是二00八年,只有五年的时间。去年,我看到一个预言,预言一再警告,他说我们拯救地球危机的期限是到二00七年年底,是个界限;二00七年要不做的话,这个地球就没得救了。这个科学报告放宽了一点,所以现在还来得及,现在是二00八年。二00九年、二0一0年恐怕就来不及了,确实是非常严重的问题。好在我们学佛的同学都还不错,大概这四桩事情,他的劝告,我们比较容易做到。我们再看底下一段,有两首颂,「劝观佛力」,第六、第七。
【佛子汝应观。如来自在力。一切阎浮提。皆言佛在中。我等今见佛。住於须弥顶。十方悉亦然。如来自在力。】
佛陀教学跟我们中国古人可以说是同一个原则,那就是身教第一。要做出榜样给人看,让人在这里面真正的省悟过来,这个教学才能收到好的效果;如果是只期望别人,自己没有做到,这个教学效果会很差,收不到好的效果。所以佛、菩萨、阿罗汉,我们东方这些圣人,在我们历史上所记载的尧舜禹汤、文武周公、孔子孟子,都是做到之后才说,没有做到的不敢说。凡是说出来,他统统都做到,都已经变成日常生活,所以才有人相信,才有人肯学。中国古老的承传,世世代代可以说都没有中断,可是现在至少中断了一个世纪,也就是一百年。一百年的时间不算长,但是也不算短,我们现在再把它恢复过来,是能够恢复得过来,但是相当吃力。现在也似乎在这个临界点,不恢复就不得了,一定要恢复,跟美国太空总署提出警告很类似。传统伦理道德因果的教学如果能恢复,这世界有救。恢复难不难?问题在人,你要肯做不难,不肯做就真难。巴西的预言家告诉我们,他也是讲到二0一二年,这个世界有严重的灾难。他最后讲到的是二0四三年,他说到二0四三年,全世界的人口只剩下十分之二,也就是说全世界的人口百分之八十,一百个人里头八十个人都不在了。全世界现在将近七十亿人,到那个时候只有十几亿人,都在这个灾难当中死亡。三十年很快!这个警告很严重。他在末后也提出来,能不能救完全在人。人如果真的能回头,不再造恶业、不再自私自利,起心动念能多想著别人,能多想著社会、想著大众,这个世界就有救;如果人还是自私自利,起心动念还是损人利己,那这个世界就没救了,跟太空总署这个劝告能相应。
我们在这个世界上人人都能够素食,素食是什么?不杀生。佛在大小乘经里面讲得太多,我们这个世间众生所有一切灾难,根源是什么?就是杀生。你杀他,他不甘心、不情愿,他要报复的,所以冤冤相报没完没了。一个战争、一个大的劫难,死亡的人数几十万、几百万,甚至於几千万,为什么?都有因缘果报在其中。我们读《释迦谱》,里面记载有一段琉璃王灭释迦族,佛在世,佛以他的神通道力,想救他们的家园都不行,为什么?共业。琉璃王对释迦牟尼佛确实也很尊敬,佛是试图去拦阻他的军队,僧团在那个地方,他绕道绕别的地方去;再到那边去拦,他又从这边绕去了,最后还是把释迦族灭掉。少数释迦族的人逃难,逃到中国的西藏,后藏,在那边就落户,以后再没有回去。所以释迦族也都到中国来了。目犍连有神通,在当时战乱当中,他救了大概五千人,他真大神通。五千人放在哪里?放在他钵里头,他吃饭的钵。他把这个钵送到天上,认为这个安全,没事情了。他对释迦牟尼佛说,他救了大概将近五千人,佛问他在哪里?说是在天上,在钵里面。佛说:你有没有去看看钵里头?没有看。佛说:你去看看。好,他从天上把这个钵取回来之后,里面的人都化成血水,没有一个活的。所以目犍连很难过,问佛这什么原因?佛说这是业报。从前这个地区是村庄,遇到旱灾,人民没东西吃,所以就打河里面的鱼,把水放干了,那个鱼全部都抓起来吃掉。这个鱼是两个族群,非常怨恨,我们没有得罪这些人,为什么下这种狠心来灭我们?有一个族里头,它们也有族群,这个鱼就发誓一定报仇。他说当时捕鱼的这些人是释迦族,捕鱼这些人,琉璃王就是被捕的那些鱼,现在碰到了,冤冤相报,没法子,这是定业。这个示现,实在讲都是教育,教导我们因果报应,丝毫不爽,真的是吃它半斤要还它八两,这是因果教育。释迦牟尼佛在这个时候头痛了好几天,都是做样子给我们看。为什么?那一次释迦牟尼佛也在场,他是小孩八岁,看到人家捕鱼他很欢喜,看那个大鱼,他就拿个小棒子敲鱼头,所以这次在灾难当中他头痛,他敲鱼头。世尊示现给我们看的,这些事情是真实。
美国二次世界大战那个时候有个预言家叫凯西,他的资料很完整的保存下来,在美国他有个私人图书馆,研究他的人很多。他不少预言,里面最重要的一个,他就讲二一00年,这个世界完全换成一个新的面貌,他会再回来看;不是现在这个样子,可能又恢复到原始了。他又告诉人,任何一个人在这一生当中的遭遇,无论是顺境是逆境,没有一桩事情不是跟过去世有因果关系的,大事小事。这个话说得就跟中国古人所谓的「一饮一啄,莫非前定」,你一生的遭遇都是命中注定的。我们看《了凡四训》,了凡先生遇到孔先生给他算命,就算得那么准确,二十多年一点都不差。所以他相信,没话说了,也不打妄想,打妄想没用处,跟云谷禅师禅堂里面坐了三天三夜,几乎是不起心不动念。那我们知道佛门里面讲,不起心不动念,那是大菩萨,法身菩萨,不是一个普通人能做到的。所以老禅师对他佩服得不得了,问他:你用的什么功?凡人从来不可能的事情,三天三夜不起一个妄念。他就说明,他没有功夫,只是命被人算定了,起心动念有什么意思?没用处,所以干脆不起心不动念。云谷禅师听了哈哈大笑,我以为你是圣人,原来你还是凡夫。了凡先生一问,什么是凡圣?他才给他讲清楚、讲明白。他的不起心不动念落在无明里头,他不是禅定。凡夫不是妄念多,就是没有妄念;虽没有妄念,他什么也不知道,叫无明。这两种都是叫业障,障碍你明心见性,障碍你得禅定。云谷禅师把事实真相给他讲清楚,命运是自己注定的,不是别人,你前生的造作。所以人要知命,这是学问的功夫,孔老夫子五十而知天命,四十不迷惑了,五十知天命。知天命的人安分守己,这都是没有遇到云谷禅师,遇到云谷禅师说命运可以改造。怎么改法?断一切恶、修一切善,命运就改了。所以命运被人算定,过去生中所造的,定数;这一生当中起心动念一切造作是变数。如果变数大,这个定数就改变了。了凡先生相信命运,所以他善也不做,恶也不做,善恶都不做,命运就非常准确,二十多年一点都不错。所以我那个时候读《了凡四训》,我称了凡先生叫标准凡夫,明了之后这一改,马上就不一样。
所以我们为佛弟子,接受佛菩萨的教诲,要知道观察,『如来自在力』。如来从相上说,释迦如来、毗卢遮那如来,《华严经》上说的,西方极乐世界的阿弥陀如来。世尊在经典里面给我们介绍,我们要细心观察,你细心去看,不要研究,不要分别,不要执著,佛家里面讲观;如果有分别、有执著,是世间人讲的研究。为什么?你落在意识里头。观是不用意识,第六意识是分别,第七识是执著,观就不用第七识、不用第六识。我细心的看,我没有分别、没有执著,看久了,真相豁然明白,这是作观。所以观,他心是定的;研究,他心是动的,就是说他有分别执著。这是佛法跟世法用功方法上不相同的地方。
你要学会了,在日常生活当中统统用观,佛经上的名词叫「观照」,眼见色、耳闻声、鼻嗅香、舌尝味,六根接触外面六尘境界都用观照,那就跟佛一样。佛用观照,菩萨用观照。这个方法真的会用,功夫得力了,用久了自然就得定,得定叫「照住」。照住就是三昧现前,三昧是禅定,禅定现前。定久了之后就开悟,开悟了叫「照见」。所以大乘教里面这三层功夫,首先是观照,照住,照见。你看大家念《心经》念得多,《心经》一开头,「观自在菩萨,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,照见五蕴皆空」。照见是看到宇宙人生的真相;五蕴皆空就是《金刚经》上所说的,「凡所有相,皆是虚妄」、「一切有为法,如梦幻泡影」,观世音菩萨见到了,照见了。照见就是证得了,我们没有证得,我们听佛这样说的,我们要常常用这个方法,不要在这上面去分别执著。在这些六尘境界里面分别执著,这是打妄想,这叫造业,这不是修行,如果说修行,那是修六道。如果造作不善的业,那你是在修三恶道,那也是道,你在修鬼道,贪心重的修鬼道,瞋恚重的是修地狱道,愚痴是修畜生道,都是道。所以我们一定要把它反过来,我们念佛重要,比什么都重要。
对六尘境界看得淡,能常常用观照,就是把佛在经上所讲的,我跟它对比一下,《般若经》上告诉我们「一切法无所有,毕竟空,不可得」。那我们想想,常常可以想著《仁王经》上所讲的,虽不是真实的,它贴近真实,容易观想。《仁王经》上讲,用我们现在的话说,这个现相一秒钟二十一万六千次的生灭,我们所看到的是相似相续相,这容易观。弥勒菩萨所讲的,那更细了,那个我们很不容易体会到,他说一弹指是三十二亿百千念生灭。这个太微细了。实在的,我们不用佛法,我们用世间法,效果相同。我们就用电影放映机的底片,一秒钟二十四个生灭,念念不住,它不停,每个生灭的相都不相同,因为它太快了,速度太快,我们感觉当中是一种相似相续的现象,这个要是能观成有好处,为什么?全是假的。我们这个世间所有一切形相,就像电影银幕里面的摄相是性质相同,不可得。所以《般若经》上说得好,「一切法无所有,毕竟空,不可得」。
你能看出这个现象,你对这个世间得失的念头渐渐淡了,想拥有的念头慢慢的也淡化,为什么?拥有不到。不但是外面境界你拥有不到,连自己身体都不行,这身体不是自己,你能够拥有到吗?然后你就会学佛菩萨,这个身体暂时用用而已,随时可以放下。毕竟这三种烦恼同时放下不是容易事,妄想、分别、执著。知道世出世法事实真相之后,我们有个新的看法,这就是哲学里面讲的宇宙观、人生观,我们有个新的看法,这是假的不是真的。常常想到这是假的不是真的,慢慢就会觉悟,真的回头了。这是训练我们看破,看破就是看清楚事实真相。看清楚了,放下了,分别执著放下,自在力就现前。
经教里面告诉我们,放下五种错误的看法,你就成须陀洹。须陀洹比我们自在,他恢复了两种自在力,我们世间人讲神通,哪两种?第一个天眼通,第二个天耳通。他的眼睛比我们好,我们年岁大了眼睛不行,要戴眼镜,他不需要,他有天眼,我们看不到的东西他能看见,我们听不到的,他能听见。换句话说,这两个能力恢复了,我们跟远方的朋友交流,不要用这些科学工具,不需要用手机。在这个地球上,无论朋友在哪里,你要想跟他沟通,只要把妄念一放下,无论他在哪里,你看得清清楚楚,他在说什么你也听得清清楚楚。再多放下一些错误的想法,前面是错误的看法,错误的想法是思惑,放下一些,你证二果,斯陀含,能力又恢复两种,宿命通、他心通,这个能力大。宿命通,知道自己过去,我前生干些什么事,再前生干些什么都知道,就是你的记忆力恢复,你能够记得前生、宿世的事情。另外一个能力是别人心里想什么你知道,他心通。到第三果有神足通,飞行自在。有神足通的人,到哪里去不需要坐飞机,不需要交通工具,他念头想的时候,人就到了,有能力分身,有能力变化。像《西游记》上讲孙悟空七十二变,三果圣人比孙悟空的本事大多了,孙悟空只有七十二,三果圣人七百二都不止,他有能力。所以没有看破,不肯放下,总认为放下我吃了大亏。殊不知放下你得大好处,你自己没办法想像的;你不放下,你想争一点,全是假的,而且是你决定争不到。你所争到的,用什么样手段得到的,全是命里有的;命里没有的,你决定得不到。名闻利养、功名富贵全是命里有的。
所以明白人说了一句明白话,「命里有时终须有,命里无时莫强求」,求不到。这个明了之后,你损人利己的念头自然放下,十善业自然能做到,十恶业放下了。自己没有钱,看到别人丢掉的钱,你也不会动它,为什么?我命里没有,安分守己,就能够做到,自己再苦、再穷,绝没有占别人丝毫便宜的念头。这个人不傻,这个人聪明,这个人真有福,为什么?不义之财你想得来,你没有想到你付出多少代价?太多了。这属於偷盗!特别是国家的财物,三宝的财物,这没办法偿的。三宝是十方供养的,你拿去,你将来还债要还十方众生的债,为什么?他都有分,还不完!国家债也很难还,中国十三亿人口,你要是盗取公家的财物,那这个财物的主人是十三亿人民,你欠了这么多债,你想你哪一辈子还得清?了解事实真相,他自然就不至於干这种傻事。出家了,或者在道场做义工,对於道场物要爱惜,要惜福,那是莫大的福报,这修福。如果任意糟蹋,认为这是十方来的,好像来得很容易,不珍惜,那你就是折福,折得也很厉害。你过去修的那一点福报,在佛门里面几年就折完了,折完就没福,那就很可怜。这些道理事实真相都要了解,都要明白。经典上常说,戒律里面讲得更多、讲得更详细。所以自在力,世间里面、六道里面,修善法来的;佛法里面,放下妄想分别执著来的,自性里面的大自在现前了。
清凉大师在此地告诉我们这两首偈,「劝观佛力,更发胜心,即前品不起而升」。你仔细看佛,你看佛这个多殊胜!看佛是什么?看自己。为什么?自己是佛,佛是自己。为什么现在释迦牟尼佛能做到,我做不到?释迦牟尼佛妄想执著分别放下了,我今天做不到是被妄想分别执著累赘了,亏吃在这里,除此之外,没分别。所以你真看清楚、看明白,你发殊胜的心,要成佛,要超越,不可以再堕落。佛有能力在菩提树下没动,忉利天宫他也在那边。这前面说得很多,清凉还有注解,在《钞》里面,我们可以把它念一念。这二首颂「劝观」,「前品成於四句,亦从此生,谓前一偈半,即指上文,是不起一切处而升一处;后十方悉亦然,单取十方须弥顶亦然,即是不离一切处而升一切处,取上一阎浮提对此,则是不离一处而升一切处」。这里头重要的一句,「取上一阎浮对我等今见佛,住於须弥顶,即不离一处而升一处,如来自在力(这一句)通於四句」。
如来在哪里?这是真的,一点不假,为什么?相是心现的,法性遍一切处、法性遍一切时,无处不在,这是众生跟佛一点差别都没有,哪个地方有缘,哪里就现相。所以经里面常讲,「自性弥陀,唯心净土」。你要肯定,你要细心去观察,一切相是自性变现的。自性会变现,变现的也都是幻相。所以我们常常想到电影的放映机,在银幕上呈现的幻相,整个宇宙的现象就是这么一个道理,你从这放映机就看出来了。不过它的速度快,放映机速度慢,快的速度是我们无法觉察到的。我们才起一个念头,那不知道换了几千亿的,我们叫幻灯片,换了几千亿张的幻灯片,你怎么能觉察到?真的是心现识变。如来果地上如此,我们现在还是如此,我们每天接触的一切大众从哪里来的?心现识变的,一个道理。明白之后要学佛,学什么?学佛不执著、不分别,不起心不动念做不到,我们先在这上下功夫,不分别、不执著。你自然就能做到恒顺众生随喜功德,会做到像菩萨一样,跟一切众生相处,能令一切众生生欢喜心。为什么?你的心清净,你的心平等,性德里面的大慈悲心透露出来,也有一点自在现前。
那我们居住的环境,人家报导有灾难,你听了之后怎么样?你听了心很清净,很平安。为什么?这个环境唯心净土,唯心秽土,净秽没有离开心。所以你在极乐世界不会生欢喜心,为什么?那是烦恼,不会生烦恼;你在娑婆世界遇到这个地球上大灾难,你没有恐怖。迷的人受,受惊慌恐怖;悟的人不受,如如不动。那么,这个身体呢?身体随缘,这个地方众生需要你服务,你的身体会留下来;如果随这个灾难消失,这个地方的世间缘尽了,不需要你在这里服务,你到他方世界去了。这个地方世界有没有离开?没有离开;那个地方世界有没有到那里?也没有。为什么?没有空间,没有远近,这才是事实真相。这些是现在所谓的高等科学,真的是尖端科学。就像我们看电视,我们不想看,频道关起来,它就没有了;想看那个频道,再按个钮,那个频道现前,你说这个相有没有来?有没有去?没有,你按到它有。相隐了、不见了,不是不在,你随时按,它随时在。只有隐现不同,隐现是缘,众生有感它就有现,没有感它就不现,就这个道理。佛菩萨是众生心感,他才有应,我们这六道凡夫是业感,业里面有两种,有共业、有别业,别业是属於自己的,共业是属於大众,这里头缘很复杂,它是事实真相。你看经上叫我们观察,叫我们细心去观。末后三首偈是「举因结果」。今天时间到了,后面这三首我们明天再学习。
诸位法师,诸位同学,请坐。请看「须弥顶上偈赞品第十四」,我们从东方法慧菩萨偈颂第二首看起,偈颂第二首。
【一切释天王。请佛入宫殿。悉以十妙颂。称赞诸如来。】
这首偈是重叙前面「升须弥山顶品」的赞颂,我们看到前面也有十首偈。偈颂里面我们要留意的就是『一切释天王』,在在处处显示出大方广佛华严的境界。佛经上告诉我们,一个世界,我们常常讲单位世界,就是小世界,有一个须弥山,这个须弥山顶就是忉利天宫。一尊佛教化的范围,不是一个单位世界,而是以这个单位世界做基础,集合一千个单位世界,称为小千世界;然后再以小千世界做单位,合一千个小千世界,叫一个中千世界;再以中千世界为单位,合一千个中千世界,叫一个大千世界。大千世界才是一尊佛的教区,就是他教学的范围,叫三千大千世界,有小千、中千、大千。实际上,三千大千世界是一个大千世界,一尊佛的教化区,这是一般的说法。在大乘教里面我们看到,佛的法缘不同,跟我们人间的法师不一样。你看有的法师法缘很殊胜,他的听众很多,有些法师法缘就不胜,听众很少,成佛也不例外,这里头就说明有因果教育。你说这个佛经里头哪个地方讲因果?这就是讲因果。缘是佛在没成佛之前,因地修行结的缘,你不结缘,法缘从哪来?所以要懂得没有成佛之前,要跟一切众生广结法缘,那就对了。
法缘怎么结法?早年我在台中跟李老师学经教,李老师开了一个班教讲经、教讲演;教讲演大概也教了二、三年,以后教讲经,讲经这个班只开了两年,性质就像古时候私塾一样,完全是私塾的教学法。班上二十几个学生,两个人是一组,就是学经教上台去讲,两个人上台,为什么两个人上台?那时候在台湾讲经,一个是讲普通话,一个是讲闽南话,台语,翻译,实际上两个人讲稿完全相同,一个人用普通话念,一个人用闽南话念。所以实际上一个半小时,只有四十五分钟。我们那时候讲经每堂就是一个半小时,实际上是四十五分钟,可是讲稿要写七、八千字。老师教讲经是一个人、一个人教,这两个人一组,教两个人,其他同学围在旁边旁听。老师教现前讲经的,他坐在老师对面,其他的坐旁边,轮到哪一个,哪个就坐到老师对面,这么个教学法,很有效果。可是进度是一个星期一次,也只能这样的,为什么?李老师这个班上没有出家人,全是在家居士,在家人还有家里的生活,还要工作上班,他哪有时间专心学!都是利用公余的时间来学讲经,所以一个星期上台讲一次。
讲一次,实际上他要讲三次,第一次是老师把这段经讲给他听,他听要把它记下来,没有这个能力记不完全。每个旁听的同学都要记,能记多少就记多少,记完之后全部给他,他回去整理把它写成讲稿,很费劲。写成讲稿之后,两天你把讲稿写完,过两天之后,你在小班班上跟同学们讲一遍,这就是试讲。讲一遍,同学批评,最后老师批评,你哪些地方讲得不对,哪些地方讲得不圆满,帮助你改进。那你记下去,回去再修订讲稿。这第二次修订的讲稿才是上讲台用的。在讲台上讲经,台中的莲友都会来听,这就要看法缘了,法缘胜的,来的人很多;法缘要是不胜的话,可能只有二、三十个人。所以老师教我们平常要注意结缘。结缘头一个是礼貌,要谦虚,对人要恭敬。因为老师每个星期讲一次经,他的法缘殊胜,听众差不多有四百多人,真的是座无虚席。我在台中住了十年,真的十年如一日,常常讲堂都坐满,非常的难得,长期讲经。我们这一班学生,老师讲经的时候,我们统统做义工,做接待,外面来听众的时候,我们在大门口就接待他,陪他进来,帮他找座位,这就是结缘。也能送一点小礼物,什么小礼物?那个时候我们这些学生都很清寒,生活都很困苦,老师教我们买糖果、买花生。花生一个人一粒,一个人一粒花生那用不了好多钱,可以结很多缘。用这些方法,我们就懂得怎么样跟大众结缘。
我们正式学讲经的时候,老师告诉我们,真正学讲经的人,你每到一个地方,道场、寺庙,进去一定是到大殿里面去拜佛拜三拜,那跟一般人拜不一样。拜是许愿,第一拜跟这个道场结缘,我跟这个道场有缘,道场的住持、主人;第二拜跟这个道场的护法有缘,跟他们结缘;第三拜跟这个道场所有的信徒结缘,所以拜的意思不一样,那你将来到这里来讲经,法缘就殊胜了。这要用心,否则的话,你这三拜就白拜了。这是老师教导我们。如果有力量,对道场的布施供养,那个缘就结得更殊胜!所以要懂得诸佛如来在因地上作菩萨,跟大众结的缘不一样。法缘很殊胜的,成佛之后,他教区不是一个大千世界,有两个大千世界,甚至於有三、四个,有十几个大千世界,那个不一样。
你懂得这个道理,你才晓得阿弥陀佛的法缘无比的殊胜,为什么?遍法界虚空界一切诸佛刹土,没有一尊佛不赞叹阿弥陀佛,没有一尊佛不劝他的大众念阿弥陀佛求生净土。你就知道,所有一切诸佛的刹土全是阿弥陀佛的教区,所以阿弥陀佛的教区遍法界虚空界。《华严经》也不例外,到最后,文殊普贤给我们介绍十大愿王导归极乐,毗卢遮那佛还是要赞叹阿弥陀佛。文殊普贤把华藏世界的这些菩萨,四十一位菩萨;四十一位不是四十一个人,十住、十行、十回向、十地、等觉,这是讲四十一位,把华藏世界所有的菩萨都带到极乐世界去拜阿弥陀佛。我们世间人的确有很多人不高兴,你把我的信徒都带走,可是毗卢遮那佛很高兴,为什么?到了极乐世界,他们就成佛了,快!在华藏世界修行成佛慢,到极乐世界快,道理在此地。从这里看到佛菩萨心量大,没有一点点嫉妒心,哪个地方殊胜,都劝他到那里去参学。诸佛刹土里面,极乐世界是第一殊胜,所以一切诸佛都是劝他的弟子,菩萨弟子、声闻弟子,这些大众到极乐世界去参学,成就快。佛菩萨决定没有私心,没有说我是你的老师,你是我的徒众,除我之外你不可以到别的地方去,不是的。所有诸佛都希望你到极乐世界去,这个道理要懂。我们学了之后,心量自然也就拓开。
六道凡夫修行很难成就,这里面最重要的原因就是感情放不下,我到这个寺庙里面来,来久了跟这个寺庙有感情,跟这个寺庙人都熟了,到别的道场去好像不好意思,好像有背叛。只有真正有道心的,真正想成就人的,你在我这里不能成就,你到另外一个道场去容易成就,他会劝你去,这是真善知识。决定没有门户之见,为什么?在我的道场不能成就,在他的道场能成就,各人根性不相同,宿世的因缘不相同,每个道场的道风、学风不相同。像中国自古以来的道场,确实门庭施设不一样,五台山专弘《华严》,浙江的天台山专弘《法华》,那就不一样!我想学《华严经》,我在天台山,天台山的大师一定劝我,你到五台山去,那个地方大家一起都学,方便!你在我这里,我没有时间特别教你。所以寺院庵堂都是专科、大学。中国这十个宗派,里面修学的经教不相同,但是方向目标决定相同,可是方法,依据的经典,修行的方式,个个不一样,这才叫八万四千法门。同一个宗派,每家的规矩也不相同,譬如净土的经典,有些人喜欢莲池大师《疏钞》,有些人喜欢蕅益大师《要解》,这就得分两个道场教,一个道场就会搞杂乱,就得分两个道场。总而言之,在中国自古以来,儒释道三家统统都遵守古圣先贤的一句话,「教之道,贵以专」。为什么?专才能得定,才能成就三昧。三昧就是得定,心定了,定生慧,生智慧,智慧现前他就能贯通。这是修学真正的目标,是要帮助你开悟。我们懂这些道理,从经文上看,你看你的心量多大,决定没有拉信徒的现象。这个信徒、自己的学生到别的地方去,老师生欢喜心,没说他背师叛道,没有。
不过参学是有条件的,你没有能力辨别邪正是非,没有这个能力,老师是决定不准你出去参学。你跟定一个老师,他领路,他要是领错了路,他负责任,他背因果。到你自己有能力辨别真假、邪正、是非,老师一定鼓励你去参学,不再把你留在身边,为什么?你已经认识路,你不会迷失方向,你不会走错路,老师就放你出门。在过去讲出师,现在讲毕业,你就毕业了。毕业之后,你就可以到处参学。像《华严经》最后善财童子给我们做示范,他的老师是文殊师利菩萨,在老师会下修学,到有能力辨别,这个能力条件是什么?是妄想、分别、执著统统放下,也就是说初住菩萨,你证到初住,老师就劝你出去参学,不要再跟老师了。这个条件高!如果你六根接触六尘境界还会起心动念,不行,你只能一个老师跟到底,这是我们必须要知道的。为什么?你烦恼没断,你没有能力辨别邪正是非,你要出去离开老师,很容易迷失方向,很容易错认目标,那就受害了。所以老师不容易。
李老师在台中教学三十八年,始终不敢自称为老师,别人都称他老师,他自己不敢称,都是做很好的榜样给我们看。他自己始终看待这些学生是同学,自己是什么身分?学长的身分来帮助大家。我年岁比你大,学的时间比你长,懂的比你多一点,帮助你,不敢以老师身分说,这是谦虚!这在现前这个社会非常重要。古人有所谓「人之大患,在好为人师」。这真的是有,不是没有,这是人最大的毛病,喜欢做别人的老师。真正的圣人,真正的老师,他不是这样,他总是以同学身分。这是什么?教你谦虚,预防你傲慢。这个傲慢是与生俱来的烦恼,不要学的,他自己自然就有。
我们迷失了自性,讲席里常说,一念不觉这就迷了,所以迷是一念;一念迷了之后就是阿赖耶识,一念就变成阿赖耶。从阿赖耶就生起转相,这个转相就是我们今天讲的心法,现在的名词叫精神。自性里头,精神跟物质都没有。这个精神就是见闻觉知,唯识里面叫做第七末那识,第八识生起第七末那。末那就有四大烦恼常相随,实际上末那识的性质就是四大烦恼,第一个就是「我见」,执著有我,他连身都没有,执著有我,执著什么?执著阿赖耶的一分认作我。有了我,后面就产生「我爱」,诸位晓得,我爱是什么?贪;「我痴」,这个知道是愚痴;「我慢」,傲慢,这个傲慢叫俱生烦恼。什么时候你有第七识?我见,我爱,我痴,我慢。你要晓得,慢是瞋的一分,就是贪瞋痴它就有了,一迷马上就有。实际上,现在我们搞清楚了,在大乘教里搞明白了,就是性德迷了之后它变质,悟了之后它又恢复正常。我痴从哪里来的?我痴是自性里面本具的般若智慧变成痴。自性里面的德相,德变成贪爱、变成瞋恚,这是德变的。有了这个东西,物质现象就发生,境界相。境界相现前,叫做相分,末那识是见分,相分就有了。再跟你细说,八个识五十一个心所,每个心心所都有四分,自证分、证自证分、见分、相分,说得很微细,统统是迷了以后才发生的,悟了以后什么都没有。所以确实「凡所有相,皆是虚妄」、「一切有为法,如梦幻泡影」。可是迷的时候,这一展开无量无边的法相,无量无边的世界,遍法界虚空界,世界数不清楚,须弥山也数不清楚,忉利天王也数不清楚,不知道有多少!「一切释天王」。
这里面就有高等科学,佛法里说的「一即一切,一切即一」,这个意思我们要是细心去思惟也不难懂。佛法是教学,好像我们现前全世界不分国家地区,都有小学,都有中学,都有大学。你念小学,小学毕业了,你走遍全世界,哪个学校都差不多,都平等的。忉利天顶就好像小学毕业,初住菩萨好像升入初中,初中一年级,毕业马上升初中,就是这个样子。所以你必须到这个境界,你就看到这个境界。你是小学生,你看到小学境界,不知道中学境界是什么样子;到了中学当中学生,不知道大学是什么样子,就是这么个意思。所以你看到的仪式也都相同,小学教学的方式,中学教学的方式,礼请老师进入忉利天王的讲堂,宫殿就是讲堂,善法讲堂,都是以十首偈,十代表圆满,赞佛德,赞叹佛的智慧德相都相同。
这也是告诉我们,我们要建道场,这些规矩都要有,这是十方诸佛都一样,都没有例外的,这是自然的法则,应该是这样的。你要问为什么?这里有很深的意义,我们请一个老师到这个地方来讲学,礼请的时候,一定要庄严道场,为什么?对老师的恭敬,对我们学习功课的恭敬,这是重道,重道你就尊师。真正的目的是引导大众来学,一般人看到这里布置得这么讲究、这样的富丽堂皇,他就进来了。一进来,这个介绍人,老师还没上台,或者老师刚刚进来,升座了,对老师的介绍。我们这品经就是对老师的介绍,让听众在没有听老师讲演之前,先对老师有个认识,这很重要。所以前一品经跟这品经都是对老师的介绍,你看讲堂的布置、礼请的仪规。特别底下十位菩萨,每位菩萨有十首颂,一百首偈颂是介绍老师,这很有必要,我们都要懂这个规矩。如果说请老师来了,就请他上台,给他一鼓掌就请他开讲,对他没有介绍,这实在讲,对他不尊重,对我们邀请他讲授的课程不尊重,对听众不尊重,这就太草率了。所以这是介绍的必要。
下面有三首,这三首是重叙这一品前面的两段,前面两段文不长,可是意思很丰富,我们用了不少的时间给同学们介绍出来了。这个地方我们念一念:
【彼诸大会中。所有菩萨众。皆从十方至。化座而安坐。彼会诸菩萨。皆同我等名。所从诸世界。名字亦如是。本国诸世尊。名号悉亦同。各於其佛所。净修无上行。】
这是前面所讲的,在此地重复说一遍。前面我们讲过十种同,这个同真的是遍法界虚空界所有十住都同。就像现在,好像我们在学校念书,你念中学,初中的三年,在世界上无论哪个国家地区,言语文字可以不同,它教学的科目大致相同,这是世间法。在佛法里面讲完全相同,为什么?因为佛法教你离妄想、分别、执著,你想想看妄想分别执著统统没有了,还有什么不同的。所有一切的差别都是从分别执著来的,分别执著没有了就相同。再跟你说,同到什么程度?同到相貌都相同,他同一个程度,这什么道理?其实有道理。你看世间看相算命的,我们讲命相家,他们常说相随心转,两个人相貌相同,你就能够断定他们想法、看法大致是相同的,他们的爱好也可能相同,这是真的不是假的。我记得我在年轻的时候在中学念书,抗战期间在贵州,我同班的一个同学姓张,那时候我们同班人数不多,好像只有十五、六个人。所以抗战期间同学真的比亲兄弟还要亲密,互助合作,都在逃难,都离开家庭,学校就是家,老师就是父母,同学都是兄弟姐妹。抗战胜利之后,我回到南京,继续在南京第一中学读书,同学当中有一个同学,姓什么、名字都忘掉了,跟我在贵州念书的张同学面貌一样,个子也差不多高,走路的样子也很像。我有一天就把他叫过来,就跟他说你有什么嗜好,你有些什么毛病。他很奇怪说:你怎么都知道?我说我试试看。他说怎么试?我就说我过去有个同学相貌跟你长得一样,一讲完全对。相随心转,相貌一样,心一样;心不一样,相貌不一样。
所以佛在经上跟我们讲,佛佛相貌完全相同,菩萨大同小异,那个小的不相同,甚至於我们凡夫看不出来,我们粗心大意看不出来。可是阿罗汉就很明显,阿罗汉面貌不一样很明显,菩萨面貌不一样就很难分别,佛是根本你就没法子分别,为什么?佛是烦恼习气全断尽,他怎么会不同?菩萨,我们知道分别执著没有了,只有起心动念没有分别执著,所以相貌就很接近,差别很少!阿罗汉他还有分别,当然他的相貌差异就很大;凡夫更不必说了,找两个相貌相同的人真不容易,我这一生就碰到这么一次,第二次就没有碰到。这说明佛经上讲的相随心转,很有道理。那我们一个人的相貌会不会变?会变。我们自己,现在这个时代照相技术很进步、很方便,如果我们从童年的照片都能够保存下来,你就看到年年不一样,有些人变好了,有些人变得很难看,真有。变得很难看的,一定是他的脾气非常不好;有人变好,那一定是很有修养,真会变。不但相貌会变,体质也会变。佛说得好,「一切法从心想生」,我们的相貌、我们的身体是心想生。谁是你的主宰?你的念头才是你真正的主宰,决定不是外面,外面任何力量主宰不了你,你的念头主宰了你。如果你修十善业,你的面貌、体质一年比一年好;如果你造作十恶业,你的相貌跟体质就是一年不如一年,很明显!
说到这桩事,今天有同修给我一份资料,应该我们的公告栏里头会贴出去,题目是「如何救救我们的地球」,这是美国太空总署发出来的。怎么救法?它提出四条,要我们在日常生活当中努力去做,第一个是吃素。地球的危机是什么?就是地球变暖,温度升高,速度太快了。过去科学家的预测,南北极的冰全部融化大概是要四十年,可是去年跟今年去观察的时候,叫人感到非常惊讶,就是融化得太快,出乎人意料之外。那照去年这个数据来看,可能十年都不到就会融化了。这个事情跟我的想法差不多,我们听到科学家这些报告,所以我去年到纽西兰去做实地调查。纽西兰是靠近南极,我们上到库克山,这是靠南面距离南极最近的一座高山。这个山上是冰河,我们坐直升飞机上去,飞机停在山顶雪地上,我下去手在地上抓冰雪,手全是湿的,这让我非常惊讶。二十年前,我在加拿大,北极那边的冰河,我们去参观游览的时候,地上抓的雪,手是很冷,雪撒到地上的时候,手上没有水,这是正常的,怎么现在一碰一手都是水?我那时候的想法,我说冰这个速度在融化,我的估计是七年。他们现在这个消息传来,说恐怕到二0一二年,二0一二年只有五年,那比我想的还快。这个冰融化之后,全世界的海水会上升大概六公尺半的样子。那我们想我们香港许多填海的这些地区,大概只高出海面一公尺,海水要涨到六公尺半怎么办?六公尺半应该是两层楼,要被淹两层楼,这问题非常严重。
为什么要叫我们吃素?有理由。现在科学家发现,过去总讲二氧化碳的排量排得太多,都是责怪工业,汽车、飞机、工厂排的这些东西造成温室效应。现在的研究发现,饲养动物,动物排出来的排泄物远远的超过这些工业排出的。所以劝全世界的这些国家领导人,希望大家带头来提倡素食,不要再吃肉了,这是第一个。第二个,教我们使用可以再回收的资源,尽量节俭不能浪费。第三个教我们尽量去骑单车,不要用消耗能源的这些车辆。第四个叫我们少消费,也就是不必要的消费不要去花钱。它说如果这四种做到了,我们这个地球就有救。现在是非常危急,现在要不救的话,那就来不及了。你看看二0一二年,我们今年是二00八年,只有五年的时间。去年,我看到一个预言,预言一再警告,他说我们拯救地球危机的期限是到二00七年年底,是个界限;二00七年要不做的话,这个地球就没得救了。这个科学报告放宽了一点,所以现在还来得及,现在是二00八年。二00九年、二0一0年恐怕就来不及了,确实是非常严重的问题。好在我们学佛的同学都还不错,大概这四桩事情,他的劝告,我们比较容易做到。我们再看底下一段,有两首颂,「劝观佛力」,第六、第七。
【佛子汝应观。如来自在力。一切阎浮提。皆言佛在中。我等今见佛。住於须弥顶。十方悉亦然。如来自在力。】
佛陀教学跟我们中国古人可以说是同一个原则,那就是身教第一。要做出榜样给人看,让人在这里面真正的省悟过来,这个教学才能收到好的效果;如果是只期望别人,自己没有做到,这个教学效果会很差,收不到好的效果。所以佛、菩萨、阿罗汉,我们东方这些圣人,在我们历史上所记载的尧舜禹汤、文武周公、孔子孟子,都是做到之后才说,没有做到的不敢说。凡是说出来,他统统都做到,都已经变成日常生活,所以才有人相信,才有人肯学。中国古老的承传,世世代代可以说都没有中断,可是现在至少中断了一个世纪,也就是一百年。一百年的时间不算长,但是也不算短,我们现在再把它恢复过来,是能够恢复得过来,但是相当吃力。现在也似乎在这个临界点,不恢复就不得了,一定要恢复,跟美国太空总署提出警告很类似。传统伦理道德因果的教学如果能恢复,这世界有救。恢复难不难?问题在人,你要肯做不难,不肯做就真难。巴西的预言家告诉我们,他也是讲到二0一二年,这个世界有严重的灾难。他最后讲到的是二0四三年,他说到二0四三年,全世界的人口只剩下十分之二,也就是说全世界的人口百分之八十,一百个人里头八十个人都不在了。全世界现在将近七十亿人,到那个时候只有十几亿人,都在这个灾难当中死亡。三十年很快!这个警告很严重。他在末后也提出来,能不能救完全在人。人如果真的能回头,不再造恶业、不再自私自利,起心动念能多想著别人,能多想著社会、想著大众,这个世界就有救;如果人还是自私自利,起心动念还是损人利己,那这个世界就没救了,跟太空总署这个劝告能相应。
我们在这个世界上人人都能够素食,素食是什么?不杀生。佛在大小乘经里面讲得太多,我们这个世间众生所有一切灾难,根源是什么?就是杀生。你杀他,他不甘心、不情愿,他要报复的,所以冤冤相报没完没了。一个战争、一个大的劫难,死亡的人数几十万、几百万,甚至於几千万,为什么?都有因缘果报在其中。我们读《释迦谱》,里面记载有一段琉璃王灭释迦族,佛在世,佛以他的神通道力,想救他们的家园都不行,为什么?共业。琉璃王对释迦牟尼佛确实也很尊敬,佛是试图去拦阻他的军队,僧团在那个地方,他绕道绕别的地方去;再到那边去拦,他又从这边绕去了,最后还是把释迦族灭掉。少数释迦族的人逃难,逃到中国的西藏,后藏,在那边就落户,以后再没有回去。所以释迦族也都到中国来了。目犍连有神通,在当时战乱当中,他救了大概五千人,他真大神通。五千人放在哪里?放在他钵里头,他吃饭的钵。他把这个钵送到天上,认为这个安全,没事情了。他对释迦牟尼佛说,他救了大概将近五千人,佛问他在哪里?说是在天上,在钵里面。佛说:你有没有去看看钵里头?没有看。佛说:你去看看。好,他从天上把这个钵取回来之后,里面的人都化成血水,没有一个活的。所以目犍连很难过,问佛这什么原因?佛说这是业报。从前这个地区是村庄,遇到旱灾,人民没东西吃,所以就打河里面的鱼,把水放干了,那个鱼全部都抓起来吃掉。这个鱼是两个族群,非常怨恨,我们没有得罪这些人,为什么下这种狠心来灭我们?有一个族里头,它们也有族群,这个鱼就发誓一定报仇。他说当时捕鱼的这些人是释迦族,捕鱼这些人,琉璃王就是被捕的那些鱼,现在碰到了,冤冤相报,没法子,这是定业。这个示现,实在讲都是教育,教导我们因果报应,丝毫不爽,真的是吃它半斤要还它八两,这是因果教育。释迦牟尼佛在这个时候头痛了好几天,都是做样子给我们看。为什么?那一次释迦牟尼佛也在场,他是小孩八岁,看到人家捕鱼他很欢喜,看那个大鱼,他就拿个小棒子敲鱼头,所以这次在灾难当中他头痛,他敲鱼头。世尊示现给我们看的,这些事情是真实。
美国二次世界大战那个时候有个预言家叫凯西,他的资料很完整的保存下来,在美国他有个私人图书馆,研究他的人很多。他不少预言,里面最重要的一个,他就讲二一00年,这个世界完全换成一个新的面貌,他会再回来看;不是现在这个样子,可能又恢复到原始了。他又告诉人,任何一个人在这一生当中的遭遇,无论是顺境是逆境,没有一桩事情不是跟过去世有因果关系的,大事小事。这个话说得就跟中国古人所谓的「一饮一啄,莫非前定」,你一生的遭遇都是命中注定的。我们看《了凡四训》,了凡先生遇到孔先生给他算命,就算得那么准确,二十多年一点都不差。所以他相信,没话说了,也不打妄想,打妄想没用处,跟云谷禅师禅堂里面坐了三天三夜,几乎是不起心不动念。那我们知道佛门里面讲,不起心不动念,那是大菩萨,法身菩萨,不是一个普通人能做到的。所以老禅师对他佩服得不得了,问他:你用的什么功?凡人从来不可能的事情,三天三夜不起一个妄念。他就说明,他没有功夫,只是命被人算定了,起心动念有什么意思?没用处,所以干脆不起心不动念。云谷禅师听了哈哈大笑,我以为你是圣人,原来你还是凡夫。了凡先生一问,什么是凡圣?他才给他讲清楚、讲明白。他的不起心不动念落在无明里头,他不是禅定。凡夫不是妄念多,就是没有妄念;虽没有妄念,他什么也不知道,叫无明。这两种都是叫业障,障碍你明心见性,障碍你得禅定。云谷禅师把事实真相给他讲清楚,命运是自己注定的,不是别人,你前生的造作。所以人要知命,这是学问的功夫,孔老夫子五十而知天命,四十不迷惑了,五十知天命。知天命的人安分守己,这都是没有遇到云谷禅师,遇到云谷禅师说命运可以改造。怎么改法?断一切恶、修一切善,命运就改了。所以命运被人算定,过去生中所造的,定数;这一生当中起心动念一切造作是变数。如果变数大,这个定数就改变了。了凡先生相信命运,所以他善也不做,恶也不做,善恶都不做,命运就非常准确,二十多年一点都不错。所以我那个时候读《了凡四训》,我称了凡先生叫标准凡夫,明了之后这一改,马上就不一样。
所以我们为佛弟子,接受佛菩萨的教诲,要知道观察,『如来自在力』。如来从相上说,释迦如来、毗卢遮那如来,《华严经》上说的,西方极乐世界的阿弥陀如来。世尊在经典里面给我们介绍,我们要细心观察,你细心去看,不要研究,不要分别,不要执著,佛家里面讲观;如果有分别、有执著,是世间人讲的研究。为什么?你落在意识里头。观是不用意识,第六意识是分别,第七识是执著,观就不用第七识、不用第六识。我细心的看,我没有分别、没有执著,看久了,真相豁然明白,这是作观。所以观,他心是定的;研究,他心是动的,就是说他有分别执著。这是佛法跟世法用功方法上不相同的地方。
你要学会了,在日常生活当中统统用观,佛经上的名词叫「观照」,眼见色、耳闻声、鼻嗅香、舌尝味,六根接触外面六尘境界都用观照,那就跟佛一样。佛用观照,菩萨用观照。这个方法真的会用,功夫得力了,用久了自然就得定,得定叫「照住」。照住就是三昧现前,三昧是禅定,禅定现前。定久了之后就开悟,开悟了叫「照见」。所以大乘教里面这三层功夫,首先是观照,照住,照见。你看大家念《心经》念得多,《心经》一开头,「观自在菩萨,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,照见五蕴皆空」。照见是看到宇宙人生的真相;五蕴皆空就是《金刚经》上所说的,「凡所有相,皆是虚妄」、「一切有为法,如梦幻泡影」,观世音菩萨见到了,照见了。照见就是证得了,我们没有证得,我们听佛这样说的,我们要常常用这个方法,不要在这上面去分别执著。在这些六尘境界里面分别执著,这是打妄想,这叫造业,这不是修行,如果说修行,那是修六道。如果造作不善的业,那你是在修三恶道,那也是道,你在修鬼道,贪心重的修鬼道,瞋恚重的是修地狱道,愚痴是修畜生道,都是道。所以我们一定要把它反过来,我们念佛重要,比什么都重要。
对六尘境界看得淡,能常常用观照,就是把佛在经上所讲的,我跟它对比一下,《般若经》上告诉我们「一切法无所有,毕竟空,不可得」。那我们想想,常常可以想著《仁王经》上所讲的,虽不是真实的,它贴近真实,容易观想。《仁王经》上讲,用我们现在的话说,这个现相一秒钟二十一万六千次的生灭,我们所看到的是相似相续相,这容易观。弥勒菩萨所讲的,那更细了,那个我们很不容易体会到,他说一弹指是三十二亿百千念生灭。这个太微细了。实在的,我们不用佛法,我们用世间法,效果相同。我们就用电影放映机的底片,一秒钟二十四个生灭,念念不住,它不停,每个生灭的相都不相同,因为它太快了,速度太快,我们感觉当中是一种相似相续的现象,这个要是能观成有好处,为什么?全是假的。我们这个世间所有一切形相,就像电影银幕里面的摄相是性质相同,不可得。所以《般若经》上说得好,「一切法无所有,毕竟空,不可得」。
你能看出这个现象,你对这个世间得失的念头渐渐淡了,想拥有的念头慢慢的也淡化,为什么?拥有不到。不但是外面境界你拥有不到,连自己身体都不行,这身体不是自己,你能够拥有到吗?然后你就会学佛菩萨,这个身体暂时用用而已,随时可以放下。毕竟这三种烦恼同时放下不是容易事,妄想、分别、执著。知道世出世法事实真相之后,我们有个新的看法,这就是哲学里面讲的宇宙观、人生观,我们有个新的看法,这是假的不是真的。常常想到这是假的不是真的,慢慢就会觉悟,真的回头了。这是训练我们看破,看破就是看清楚事实真相。看清楚了,放下了,分别执著放下,自在力就现前。
经教里面告诉我们,放下五种错误的看法,你就成须陀洹。须陀洹比我们自在,他恢复了两种自在力,我们世间人讲神通,哪两种?第一个天眼通,第二个天耳通。他的眼睛比我们好,我们年岁大了眼睛不行,要戴眼镜,他不需要,他有天眼,我们看不到的东西他能看见,我们听不到的,他能听见。换句话说,这两个能力恢复了,我们跟远方的朋友交流,不要用这些科学工具,不需要用手机。在这个地球上,无论朋友在哪里,你要想跟他沟通,只要把妄念一放下,无论他在哪里,你看得清清楚楚,他在说什么你也听得清清楚楚。再多放下一些错误的想法,前面是错误的看法,错误的想法是思惑,放下一些,你证二果,斯陀含,能力又恢复两种,宿命通、他心通,这个能力大。宿命通,知道自己过去,我前生干些什么事,再前生干些什么都知道,就是你的记忆力恢复,你能够记得前生、宿世的事情。另外一个能力是别人心里想什么你知道,他心通。到第三果有神足通,飞行自在。有神足通的人,到哪里去不需要坐飞机,不需要交通工具,他念头想的时候,人就到了,有能力分身,有能力变化。像《西游记》上讲孙悟空七十二变,三果圣人比孙悟空的本事大多了,孙悟空只有七十二,三果圣人七百二都不止,他有能力。所以没有看破,不肯放下,总认为放下我吃了大亏。殊不知放下你得大好处,你自己没办法想像的;你不放下,你想争一点,全是假的,而且是你决定争不到。你所争到的,用什么样手段得到的,全是命里有的;命里没有的,你决定得不到。名闻利养、功名富贵全是命里有的。
所以明白人说了一句明白话,「命里有时终须有,命里无时莫强求」,求不到。这个明了之后,你损人利己的念头自然放下,十善业自然能做到,十恶业放下了。自己没有钱,看到别人丢掉的钱,你也不会动它,为什么?我命里没有,安分守己,就能够做到,自己再苦、再穷,绝没有占别人丝毫便宜的念头。这个人不傻,这个人聪明,这个人真有福,为什么?不义之财你想得来,你没有想到你付出多少代价?太多了。这属於偷盗!特别是国家的财物,三宝的财物,这没办法偿的。三宝是十方供养的,你拿去,你将来还债要还十方众生的债,为什么?他都有分,还不完!国家债也很难还,中国十三亿人口,你要是盗取公家的财物,那这个财物的主人是十三亿人民,你欠了这么多债,你想你哪一辈子还得清?了解事实真相,他自然就不至於干这种傻事。出家了,或者在道场做义工,对於道场物要爱惜,要惜福,那是莫大的福报,这修福。如果任意糟蹋,认为这是十方来的,好像来得很容易,不珍惜,那你就是折福,折得也很厉害。你过去修的那一点福报,在佛门里面几年就折完了,折完就没福,那就很可怜。这些道理事实真相都要了解,都要明白。经典上常说,戒律里面讲得更多、讲得更详细。所以自在力,世间里面、六道里面,修善法来的;佛法里面,放下妄想分别执著来的,自性里面的大自在现前了。
清凉大师在此地告诉我们这两首偈,「劝观佛力,更发胜心,即前品不起而升」。你仔细看佛,你看佛这个多殊胜!看佛是什么?看自己。为什么?自己是佛,佛是自己。为什么现在释迦牟尼佛能做到,我做不到?释迦牟尼佛妄想执著分别放下了,我今天做不到是被妄想分别执著累赘了,亏吃在这里,除此之外,没分别。所以你真看清楚、看明白,你发殊胜的心,要成佛,要超越,不可以再堕落。佛有能力在菩提树下没动,忉利天宫他也在那边。这前面说得很多,清凉还有注解,在《钞》里面,我们可以把它念一念。这二首颂「劝观」,「前品成於四句,亦从此生,谓前一偈半,即指上文,是不起一切处而升一处;后十方悉亦然,单取十方须弥顶亦然,即是不离一切处而升一切处,取上一阎浮提对此,则是不离一处而升一切处」。这里头重要的一句,「取上一阎浮对我等今见佛,住於须弥顶,即不离一处而升一处,如来自在力(这一句)通於四句」。
如来在哪里?这是真的,一点不假,为什么?相是心现的,法性遍一切处、法性遍一切时,无处不在,这是众生跟佛一点差别都没有,哪个地方有缘,哪里就现相。所以经里面常讲,「自性弥陀,唯心净土」。你要肯定,你要细心去观察,一切相是自性变现的。自性会变现,变现的也都是幻相。所以我们常常想到电影的放映机,在银幕上呈现的幻相,整个宇宙的现象就是这么一个道理,你从这放映机就看出来了。不过它的速度快,放映机速度慢,快的速度是我们无法觉察到的。我们才起一个念头,那不知道换了几千亿的,我们叫幻灯片,换了几千亿张的幻灯片,你怎么能觉察到?真的是心现识变。如来果地上如此,我们现在还是如此,我们每天接触的一切大众从哪里来的?心现识变的,一个道理。明白之后要学佛,学什么?学佛不执著、不分别,不起心不动念做不到,我们先在这上下功夫,不分别、不执著。你自然就能做到恒顺众生随喜功德,会做到像菩萨一样,跟一切众生相处,能令一切众生生欢喜心。为什么?你的心清净,你的心平等,性德里面的大慈悲心透露出来,也有一点自在现前。
那我们居住的环境,人家报导有灾难,你听了之后怎么样?你听了心很清净,很平安。为什么?这个环境唯心净土,唯心秽土,净秽没有离开心。所以你在极乐世界不会生欢喜心,为什么?那是烦恼,不会生烦恼;你在娑婆世界遇到这个地球上大灾难,你没有恐怖。迷的人受,受惊慌恐怖;悟的人不受,如如不动。那么,这个身体呢?身体随缘,这个地方众生需要你服务,你的身体会留下来;如果随这个灾难消失,这个地方的世间缘尽了,不需要你在这里服务,你到他方世界去了。这个地方世界有没有离开?没有离开;那个地方世界有没有到那里?也没有。为什么?没有空间,没有远近,这才是事实真相。这些是现在所谓的高等科学,真的是尖端科学。就像我们看电视,我们不想看,频道关起来,它就没有了;想看那个频道,再按个钮,那个频道现前,你说这个相有没有来?有没有去?没有,你按到它有。相隐了、不见了,不是不在,你随时按,它随时在。只有隐现不同,隐现是缘,众生有感它就有现,没有感它就不现,就这个道理。佛菩萨是众生心感,他才有应,我们这六道凡夫是业感,业里面有两种,有共业、有别业,别业是属於自己的,共业是属於大众,这里头缘很复杂,它是事实真相。你看经上叫我们观察,叫我们细心去观。末后三首偈是「举因结果」。今天时间到了,后面这三首我们明天再学习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