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方广佛华严经 (第一九二二卷) 2008/2/21 香港佛陀教育协会 档名:12-017-1922
诸位法师,诸位同学,请坐。请看「须弥顶上偈赞品第十四」,第一段第二个小段,如来放光分:
请看清凉大师的《疏》,我们从普照十方念起,「普照十方,显佛众会,一光照於一切,则一切亦尔,重叠无碍,无不互见,为一法界圆明大会」。前面我们学习到「一光照於一切,则一切亦尔」,任何一光都照一切,《华严经》上所说的「一即一切,一切即一」,这个话很不好懂。为什么?不是我们的常识,此地是佛依真谛而说,也就是说宇宙事实的真相。佛教化众生,经上常说依二谛说法,也就是他用什么方式来教众生?有两个原则,第一个原则就是依众生现前的程度,你所能够理解的跟你讲,这我们很容易接受,能够听得懂;另外一种,第二个原则,是依佛亲证的境界,我们就不懂了。亲证的这就是所说的不二法门,譬如真妄不二,邪正不二,烦恼菩提不二,生死涅盘不二。这就把我们讲糊涂了,我们明明看到那是二法,怎么会不二?不二就是一,我们这就很难懂。
清凉大师在给我们讲解经文,他说佛说《华严经》现「法界无尽身云」,现身说法。现什么身?身是相,法相就是佛的法身,现相讲不尽!我们这个地球上森罗万象,动物、植物、矿物、山河大地、自然景观,全都是如来法界身云。用个云这是表法的,我们在前面跟诸位做过多次的报告,佛经里面常常看到身,身下头有个云,这个云告诉你什么?非有非无,你不能说它无,它真的有相;你也不能说它真的有,为什么?相不可得。你看到云这一个字,你就晓得决定不能执著,决定是不可得的。我们能常常这样想,这就是华严家修行的法界观,就是培养出一个对於宇宙人生正确的看法,决定没错误。把宇宙观跟人生观合起来,法界观。法界观里面,实在讲抓到一样,什么问题都解决了,一即一切,一切即一。我们明了就是光照,我们可以用一个光来照一切,一切光皆如此,所以一通一切都通了,光是智慧。
我们在这个经典里面学了这么久,得出一个结论,就是大乘教里面常讲的「一切法唯心所现,唯识所变」。这两句话大家都知道,但是囫囵吞枣,讲不清楚。法性唯一真实,这是真的,它能现;所现的,有能就有所,所现的是现相。这个现相里面,我们可以说它是纯净纯善,是诸佛如来的报土,毗卢遮那佛的华藏世界,阿弥陀佛的极乐世界,实报庄严土,所现。为什么会现?这要知道,总是有念,有一念,没有念就不现,有念它就会现,这一定要知道。这个念就是不觉,经论里面说得太多了,一念不觉就叫做无明,无明不觉生三细,三细相出来了,三细相是什么?业相,业是动。要知道法性是不动的,现在有动的相了,动当然不是法性,动是无明,无明在动,不明就动,明就不动。这一动,里面就产生转相,转是转变,转变也叫做能见相,有能见立刻境界相就现前,所就立了,就有能有所。但是要晓得,所现的还是能现自己变现的,这就是一切法从心想生,这个时候心里想的非常单纯。所以这是物质现象生起了,在佛法叫境界相。这个一念,相现了之后就没有了,像现在科学家所发现的,物质现象是无中生有,这个现相生出来之后是有现相,但是它很快就灭掉,很快就不见了,它不是长住的。如果是长住的那就是真的,不是长住的那就是暂时生的,马上就灭了,所以它是假的,用云来做代表。看到佛经上云这一个字你就晓得,不能说它有,也不能说它空;不能说它真,也不能说它假,这用云来做代表。
《法苑珠林》里面有这么段记载,就是佛问弥勒菩萨,心动了,这个心一动有几个念头?这个心就是迷,迷唯一念!这一迷,起几个念头?几个现相?几个识?识就是分别执著。到分别执著起来那就落到十法界去了,还没有分别执著这就叫一真法界,这就叫实报庄严土。所以实报庄严土里面,决定没有分别执著。动,这个心动了,动我们晓得,动是振动,振动的幅度不一样。一真法界的振动幅度非常微弱,十法界里面振动就大,到六道可不得了,那是大动。四圣法界里面是微动,一真法界是极其微动,那个我们没办法晓得,佛说八地菩萨才能感觉到。由此可知,七地菩萨都感觉不到,八地是不动地,他能够感受到很微弱的波动。像我们地球上地震,你看地震测量所里面,常常测到什么?无感的地震。有没有?有,但是我们一般人感觉不到,无感的地震。到我们能感觉到的时候,才分一级、二级、三级。好像前两天印尼有个七点五级的地震,是昨天还是前天,这有感。无感,无感的我们用仪器测出来它有,我们感受不到。也就是阿赖耶识那个动,七地菩萨都感觉不到,我们凡夫当然是不知道,那种微弱的动八地菩萨他感受到。这是讲一真法界。
如果要不动的话,真正不动的话,一真法界不存在,佛的实报庄严土不是真的,到最后真的是什么?真的是大光明藏。我们净土里面讲常寂光净土,那是真的,常寂光净土里面没有精神现象,也没有物质现象,一片光明。可是这一片光明里面,那是法性,惠能大师见性的时候告诉我们,「本自具足」。这要晓得,法性里面有东西,它不是精神,它也不是物质,它有什么东西?它有智慧德相。但是不显,它真有,所以它能现能变。佛在《华严经》里面告诉我们,「一切众生皆有如来智慧德相,但以妄想执著而不能证得」,这个我们不能不知道。法性里面有什么东西本自具足?它具足见闻觉知,见闻觉是德,知是智慧,色声香味是相,你看智慧德相,就是经上常常讲的见闻觉知、色声香味,本自具足。大,法界虚空界具足,小,一微尘也具足,绝对不会缺少,一毛端也具足,我们没办法知道,那真的是八地菩萨才知道。
日本江本博士用水实验,水是矿物,真的测出来了,有见闻觉知。你看水,它用个水实验的水管,像小水瓶一样,大概只有手指这么粗,里面装的水。实验怎么?它能看,你写个字贴到它上面,它有反应,它能看,这是能见,它又没有眼睛,它能看。你写同样一个字,各种不同的文字写出来,它都能看,比我们人厉害,它又没有学过,它全知道。譬如用个爱字,用中文写,用英文写,用阿拉伯文写,无论你用什么文字,它全都知道,能看。能听,能听音声,他用音乐来给它实验,用古典音乐给它听,用现在流行的摇滚乐给它听,都有不一样的反应。觉知,觉知怎么测法?我们的意念,我们起个念头对著它,它知道,它有反应。凡是善的,结晶都非常美,它现相。你看,色声香味。可惜江本博士的实验只看到它现相,所以我跟他讲,它还有音声,不但有相,它有音声,善的一定是非常美好的音声,恶的一定是很难听的音声。不但有音声,它还有香气,还有味道,这个他还没测量出来,肯定有。为什么?我们在植物里头,无论什么植物,一般种植的或者是野生的,你摘一片叶,掐一个小枝,色声香味具足。动物色声香味具足,植物色声香味具足,我们也能够同样能想像到,矿物色声香味还是具足。这是讲科学,这个真的是尖端科学。
但是我们今天所能看到的相,包括我们起心动念,实际上全部都是相似相续相,我们全把这个当作是真的,这一下就错了;把它当作真的,这是分别,有了分别就执著,坚固的执著。你说:这是假的。不承认!怎么是假的?明明在眼前怎么是假的?真的是假的。你看弥勒菩萨回答世尊,他说举手弹指,我们一弹指,这个我们讲过很多。《仁王经》上讲一弹指有六十刹那,就是一弹指的六十分之一叫一刹那,一刹那里面有九百生灭。我们弹指,我这个弹法至少一秒钟可以弹四次,四乘六十乘九百刚好两个十万八千。那就是《仁王经》上讲的速度,所以我常讲这是世尊的方便说,不是真实说,方便说,这速度多快?一秒钟两个十万八千,就是二十一万六千次的生灭。我们怎么能知道这个幻相是假的?它一个念一个念接起来的,念念相续,真的就跟放电影的影片投射在银幕上的一样,电影的影片一秒钟才二十四个生灭。现在给你讲,一秒钟是二十一万六千次的生灭,你能知道它是假的吗?弥勒是专攻唯识的,他是等觉菩萨,比八地还高了几级,他说出真相。他说一弹指有三十二亿百千念,百千是单位,一百个千,十千是一万,百千是十万,用十万做单位,多少个十万?三十二亿个十万。我们把它算出来,这一弹指,我们也算一秒钟四个弹指,再乘四,它这个时间多长?是一千二百八十万亿分之一秒,就是一秒钟的一千二百八十万亿分之一秒。《仁王经》上才说二十一万六千!一千二百八十万亿分之一秒。我们相信八地菩萨所见的,所以他知道。「凡所有相,皆是虚妄」,《金刚经》上这句话没错;《大般若经》的总结,「一切法无所有,毕竟空,不可得」。
弥勒后面说得好!佛问:几个相?他说「念念成形,形皆有识」。只要有形都有识,形就是物质,只要形成物质,物质里头也有识,就是说它也有见闻觉知,它也有色声香味。所以我们晓得佛经里有高等科学,现在科学对这个不知道。弥勒菩萨还说识念,就是讲的识、形、念,念是妄想,识我们今天讲心法,形就是物质、色法,精神跟物质都从念里头生的。没有念,法性里头有,它不显出来;有念,它就发生出来,就生出来了。他说念、识、相极微细,不可以执著。你一执著,一真法界就变成十法界。所以你不可以执著的时候,这是华藏世界。
华藏世界这些菩萨们,他在那里修行,十住、十行、十回向都在那里修行。他们修行的方式跟我们不一样,因为他们已经妄想分别执著都放下了,那在修什么?无始无明习气没断。无始无明习气是不可以起心动念的,起心动念增长了,那哪能断得了?所以这种修行方法,在大乘教里叫「无功用道」。古人说「此处用不得力」,你稍稍用一点力,马上又堕落了。十法界里面是可以用力的,用得上力的,实报庄严土里头不可以用力,为什么?他没有起心动念,所以是自自然然时间久了,自然就没有了。要多长时间?佛在经上常跟我们说三大阿僧只劫,无始无明自然就没有了。所以三大阿僧只劫不是对一般人讲的,是对法身菩萨讲的,你哪天破一品无明、证一分法身,从那个时候起。能证一分法身就是初住菩萨,《华严经》里面的初住菩萨。这个时候自性里面如来智慧德相统统现前,这个没有障碍。
所以无始无明习气不障碍这个,你的智慧、你的德能相好跟究竟果位上的佛几乎没有两样,所以这个时候你的活动空间大了,活动空间是遍法界虚空界。微尘里面有世界,你不会怀疑,你会肯定,但是微尘里面的世界你见不到,为什么?无明习气起了作用。什么时候能够到微尘世界里面去?前面经文上告诉我们,普贤菩萨。普贤菩萨是什么位次?等觉,当位普贤,等觉菩萨。等觉菩萨就能够入微尘里面的世界,也就是这个大小不二,他能进得去。我们今天讲的微观世界,只提出微观世界的名字,佛法里头讲真有微观世界,微观世界跟宏观世界是一样的,宏观世界没缩小,微观世界没放大。照经上这个说法是有依据的,十地菩萨还没有办法去畅游微观世界,就是一微尘里面的世界,他还不能去畅游。再提升到等觉那就畅游,去度微观世界里面的众生。所以末后这句话非常重要,念念成形,「非无识也」,那就是说一切万物,你不可以说它无知,它有见闻觉知。
法性跟法相确实是一不是二,我们在这里面起分别、起执著,错了。学佛要明白这个道理,要把分别执著放下,放下是自己的事情,是自己的境界。入众,我们跟社会大众在一块的时候,要不要分别?要,要不要执著?要。为什么?因为这些众生分别执著,你要是没有分别、没有执著,你就跟他不能相处,你也不能够利益他们,他们也没有办法把你的境界往上提升。那怎么办?普贤菩萨告诉我们「恒顺众生,随喜功德」,恒顺众生,你能够帮助他,随喜的时候成就自己的功德,把自己的功夫、德行向上提升。所以随喜功德是提升自己,恒顺众生是帮助他们,自己心里有没有执著?没有,确实没有分别、没有执著。这叫真懂得修行,这会修!
如果不了解这个事实真相,你说叫他放下,为什么要放下?不放下能行吗?你不了解事实真相。了解之后才知道,回过头来再看经文,「一光照於一切,则一切亦尔」,没问题,这都解决了。一多不二,为什么?经上常讲「心外无法,法外无心」,心就是法性,法就是法相,法相跟法性是一不是二。古人用的比喻比得好,「以金作器,器器皆金」,把黄金比喻作法性,把金器比喻作法相,器就是金,金就是器,金离不开器,器离不开金。所以明心见性,性在哪里?随便拈一法就是,法法皆如,法法皆是。所以遍法界虚空界跟自己是一体,这个你要承认,你承认这个,恭喜你,你承认了法身,那是法身。
所以明白这个道理,我们对於《华严经》上常讲的,如来现「法界无尽身云」,这句话就懂了。然后你想想看,法界无尽身云就是所有一切现相,是毗卢遮那佛的法身!我们对於一切现相,都能够礼敬、称赞、供养,供养是什么?供养是依教修行,这是真供养。不但佛菩萨是我们老师,所有一切众生都是老师,你细心去观察,你都能够学到很多东西。不但在动物,植物你去观察,你也能学到很多东西,矿物里也能学到很多东西,自然现象里也能学很多东西。这什么?这叫活的《大方广佛华严经》;换句话说,《大方广佛华严经》就是法界无尽身云。这个身,你要当作什么讲?现相,身是现相。云就是非空非有,就是跟你讲刹那生灭,念念相续。这相续是相似相续,因为它不可能有两个完全相同的,相似相续,没有两个相同的。
所以这个现相我们用万花筒做比喻,把万花筒比作一真法界,把里面产生变化的现相比作整个宇宙的现相,整个宇宙是个大的万花筒,随著你去转,动,你心动了,分别是动,执著是大动,它就产生变化,这个变化就是十法界依正庄严。极其微弱的动,好像看到没有什么变化,那叫一真法界。那个不是真的不动,是动,很微弱,刚才讲像无感地震,连七地菩萨都感觉不到。所以诸佛菩萨示现在这个世间,真应相融,真身是法身,应身是应以什么身得度就现什么身,应众生之感,众生有感他就有应。可是应身跟法身相应,相融相应,一多无碍,他能现一个身相,他也能现无边的身相,这是法性的性德。我们在《神僧传》里,这个总是五十年前喜欢看这些东西,现在名字记不得了,有一位印度的高僧到中国来弘法。他回国,在中国住了很多年,也很有法缘,特别是在家的这些居士们,感恩法师多年的教诲。现在法师要回国,请法师吃饭,到家里来应供,为法师饯行,法师很慈悲答应了。那一个居士也请他,他也答应了,同一天同一个时间。第二天回去当然这些人都送行,送到十里长亭彼此谈起来,「法师对我不错,昨天到我家应供。」那个人说「不对,在我家,怎么会在你家?」那边说在我家,这一问,五百家。才知道法师他有分身的本事,同一个时间化身五百身到五百家去应供,才知道法师有神通,法师走了。这个能力在六种神通叫神足通,有神足通的我们知道至少是三果阿那含,阿那含有神足通。他旅行,你看到他是慢吞吞在那边走,其实此地才动一步,那边已经到了。为什么?阿那含已经突破空间跟时间的拘束,这个时空维次没有了,三果阿那含,阿罗汉就更不必说了。
所以佛说六种神通是我们的本能,这个能力多大?都是遍法界虚空界。我们的眼见,天眼的见,能见法界虚空界。你看八地菩萨能见微尘里面的世界,虽然能见,他还不能去,到等觉才能去。所以初果须陀洹就恢复两个能力,「天眼、天耳」。一般人看不见,你能看见,你能看到六道,你能听得到,所以天眼、天耳通就现前,不过能力不大。能力虽然不大,要听听地球上的,咱们亚洲对面是美国,有朋友在那个地方谈话,你细心去听你就听到了。所以他要作意,他不作意他听不到,就是要注意,他不注意听不到。这个作意在佛法叫入定,他入定这个能力就很大,不入定的时候他听不到。证二果斯陀含,就又恢复两种能力,「他心、宿命」,他心是别人心里想什么他知道,宿命是知道自己过去,过去生中,再过去生中,都明白了,可是知道多少世也有不相同。佛给我们讲阿罗汉能知道过去五百世,那我们就晓得,斯陀含应该知道过去,我们打折扣,五百十分之一,五十世,我想没问题,能知道过去五十世,可能比这个还多一点,不会比这个少。到阿罗汉的时候,五百世,就恢复四种,三果就有神足通,四果阿罗汉就有漏尽通,漏尽通是见思烦恼断尽,也就是我们常讲的於世出世间一切法的执著统统放下了。所以阿罗汉能知道过去五百世,能知道未来五百世,有这个能力。他是现量境界,不是靠推算的、不是预言,他亲眼所见的。诸佛菩萨大慈大悲,现在不在世间,为什么不在世间?现在人不相信他。他要是给我们说出未来的状况,我们说他在胡造谣言;他要是给我们说过去的历史,我们也不相信。我们相信文字记载,不相信他的正知正见,这是众生没福。
就像这个经上所讲的,佛菩萨应化,虽常在此处而不离他处。我们这个经上讲,世尊现在在忉利天宫,可是并没有离开菩提场,没离开,这是什么?神足。不但在我们娑婆世界须弥山顶上看到世尊,遍法界虚空界一切诸佛刹土里面的须弥山顶都看到了,这就是「重叠无碍,无不互见」。这个到什么时候?这个一定是初住以上,初住以上你才见到遍法界虚空界。你的六根能力,天眼、天耳、他心、宿命、神足、漏尽,这个漏尽就不是见思烦恼,无明都断尽了,真正到了大圆满。你不能说他是一个身,你也不能说他多身。像我们看到唐朝这位法师,那肯定是三果以上。这是从前,我向李老师请教,老师告诉我,他说中国人有福,古代这些高僧大德都是证果的圣人,不是普通人,所以他经翻得好,意思准确,没有翻错。李老师讲翻经的这些法师,位次最低的都是三果。又何况这里面还有很多诸佛再来的,一般同学们熟知的,天台山智者大师是释迦牟尼佛再来的,永明延寿大师是阿弥陀佛再来的。诸佛菩萨化身在我们中国,佛门里面记载得很多,那是真的,不是假的,然灯古佛都曾经化身来过,这个事情到底是真的还是假的?都有文字上记载。
我还听到一个人说的是真的,绝不是欺骗人的。周邦道的夫人,周先生是我在抗战期间,抗战逃难逃到贵州,在贵州念书,周先生是我的校长,他的夫人是我的师母,绝对不是讲妄语的,见到地藏菩萨的化身。但是那时候她并不知道,这个时候在抗战胜利之后,抗战胜利还都,回到南京。她在南京住的房子很大,有两个院子,所以大门距离住的地方还很远,进到她的客厅有三个门。师母在家里忽然看到一个和尚走进来,那时候她不信佛,问他从哪来的?他说九华山来的。你来干什么?来化缘,化什么缘?五斤香油。我们师母也没给他,没给他这个和尚掉头就走了。走了之后忽然想到我家里有大门、二门,到客堂三门,门没有开,他怎么进来?走了之后门还是关著,他到哪里去了?遇到这么桩事情,她总是念念在怀,耿耿不忘。以后住在台中跟李老师学佛,把她这个事情向李老师请教,李老师说是地藏王菩萨。她才恍然大悟,后悔没有供养五斤香油,跟地藏菩萨有缘,她一生受持《地藏经》。念大悲咒,她那个大悲咒念得很灵,真的治病,什么病都能治。这个道理以后我们懂了,大悲心持大悲咒,那个咒就灵,那个大悲水就灵;如果没有大悲心,大悲咒念得再熟都不灵。所以那是持咒的人大慈悲心加持的,真有修行功夫在里头。
所以我们读这节经文,我们晓得,佛与法身菩萨的本体跟法界相应,跟法界完全一样,法界无障碍,他哪里会有障碍!法界没有大小、没有远近,所以时空维次他全突破了。所以他在这个法界里面,众生有感他就有应,应以什么身应,自然就现什么身,自己决定没有分别执著,连妄想都没有,这是《楞严经》上所说的,「随众生心,应所知量」。众生是有心,就是有分别执著,佛菩萨没有分别执著,随心应量,圆融无碍,随机教化。我们从这个地方才真正体会到,世界上有许多不同宗教,你能说不是佛菩萨化身吗?众生想耶稣,他就现耶稣身;众生敬仰穆罕默德,他就现穆罕默德身;中国人尊重圣贤,那就现尧舜禹汤、文武周公,就现这个身。所以说现无尽身云,周遍微尘刹海。
常说此经,这个经就叫一切经,你说西方《圣经》是不是?是,里面所说的是这里头的一分。《古兰经》是不是?是!所以你要能把《华严》通了,所有宗教经典全通了,你这一接触你就晓得,全都通了。世出世间一切法就是一法,一法是什么?是自性里头本有的般若德相,就这一法,只要我们把障碍去掉,它就现前。所以章嘉大师从前教我,「看得破、放得下」,我现在为什么放不下?没看破。看破靠什么?要靠经教。这么多年来老师带个头,头带得很好,我们接著认真努力的学习,学习了五十七年才看出门道出来。看多少就放多少,要放,不放怎么?不放就没有进步,就不能再往上提升。像上楼梯一样,你不放下下一步,台阶你就上不了上一个台阶。我们这栋楼房十五层楼,你不能放下底下一层你就不能提升一层,放下一层才能到第二层,放下第二层才能到第三层。知道上面还有,这看破,肯放下就上升了,真正的道理就在此地。
「重叠无碍,无不互见,为一法界圆明大会」。所以华严法会在哪里?遍法界虚空界。圆满的德行,明是讲智慧,圆满的智慧,这个大会从来没有中断过的。就像智者大师讲经的时候入定,见到灵山一会现在还没散,会会都不散,会会都圆明。有缘就见到,有缘你自然能够参与。所以我们读了这些经文,听了这些讲解,逐渐明白了,只要不怀疑,深信不疑,帮助你看破,放下。业障,所有的障碍都是业造的,业是什么?业是活动。我们所有一切的活动,与性德相违背,所以造成障碍。佛把无量无边的障碍分成两大类,第一大类叫烦恼障,第二大类叫所知障,有这两种障碍,你就开悟不了!你没法子见性。这两种障碍哪种先断、哪种后断,不一定,这是各人根性不相同,各人过去生中习染不相同。
世尊当年在世就有这个例子,阿难尊者在楞严会上听佛说法,阿难开悟了。在楞严会的第三卷,佛给大家讲七处徵心,阿难明白了。可是富楼那尊者,富楼那是阿罗汉,证阿罗汉果的他听不懂。阿难是初果须陀洹,为什么须陀洹能听懂,阿罗汉听不懂?佛就说了,阿难烦恼障重,所以只证得初果;所知障轻,他听得懂,这就讲大乘根性。富楼那尊者烦恼障轻,所以他能够把世出世间一切执著,他放下了,他证阿罗汉果;所知障重,所知障重听深的经听不懂。这就说明各人的业障习气不一样,所以佛的教学方法也就不同,因人而异、因时而异、因处而异。这个教学活活泼泼,总的纲领绝不改变,方法、手段常常在变化。总的纲领就是戒定慧三学,决定是因戒得定、因定开慧,这是总的原则。至於运用之妙确实存乎一心,如何帮助自己成就,如何帮助别人成就,这个真正叫大学问。
就大多数的根性来说,总得要考虑这个层次,就是上上根人少,下下根人也少,当中上中下这个根性是占绝大多数!那用什么方法?教学。这个方法,佛法没传到中国之前,我们中国老祖宗也知道,我们想想,我们中国老祖宗是不是佛菩萨来应化的?大有可能。当年我们跟李老师,我就向他老人家请教过,我说尧舜禹汤、老庄孔孟,可不可能是佛菩萨在中国应化的?老师听了笑笑,从理上讲讲得通,是可能,但是事上讲没有证据,老师给我这个回答。事上他们并没有说明,我是什么菩萨再来应化的,他没有说,没有根据,理上是决定讲得通。为什么?释迦牟尼佛用教学的方法,中国这些圣人也是用教学方法。提出「建国君民,教学为先」,这个建国是建立一个政权,君民是领导人民,你怎样去领导人?教学为先。所以人民是教得好的!
圣贤人无论在位不在位,他的天职三个字,君、亲、师。尧舜禹汤在位他是君王,但是也要做到人民的老师,人民的父母,那个君才做得圆满。老庄孔孟不在位,平民,平民怎么样?平民他用师,他是师道。师道他教学领导学生,也教育学生,也做到了亲,也做到了君,不在位的君。我们今天讲用学术来领导,这讲学术还不太恰当,为什么?现在学术很复杂。实际上中国自古以来的教育,无不是以伦理、道德、因果为教育的中心课程。所以人人懂得伦理道德,知道五伦五常,伦常大道,带给的是家庭、社会和睦,家和万事兴。伦常是讲求人与人的关系,只要人与人能够和睦相处,人人能够学著谦卑,尊敬别人,天下就太平,社会就和谐。如果不讲求这种的教学,你要想社会安定、社会和谐是不可能。中国教学这个理念就是伦理、道德、因果,五千年世世代代改朝换代,有些制度有兴有革,但是唯独教育的理念、教育的方法、教育的教材始终没改变,从尧舜禹汤到满清末年没改变。所以中国有五千年的太平盛世,你要知道原因在哪里。
我们再看佛经,得到很大的启示,你看到诸天,看到他方诸佛刹土,几乎我们没有看到其他的,都看到是教学。忉利天宫善法讲堂,讲堂的名字起的名叫善法,他们是讲求上品十善,这是那一个天人主修的课程。天王经常不断的礼请诸佛菩萨到天宫讲学,你看这次忉利天主请释迦牟尼佛、请毗卢遮那佛讲十住法,夜摩天宫的天王请佛去讲十行法,兜率天王请佛去讲十回向法。这个给我们很大的启示,所以在中国,佛法传到中国来两千年了,这两千年从汉朝开始,那些帝王都是以出家人做老师,封为国师。国师真上课,那不是假的,经常到宫廷里面讲学,君王带著他的眷属、带著他的文武大臣都参与上课,接受伦理道德的教育。我们今天看《华严经》,非常明显的,这经讲什么?讲哲学、讲科学、讲伦理、讲道德、讲因果,都讲到究竟圆满,登峰造极。佛经里面讲六道、讲十法界,还讲到无量无边的世界,今天讲的宏观世界。
佛不是天主,佛不是天王,佛菩萨在遍法界虚空界是什么身分出现的?老师。我们今天学佛,称诸佛本师,根本的老师;称菩萨也是老师,菩萨也是我们的学长。他是佛的学生,他已经开悟,已经证果,足以教导我们。所以菩萨很谦虚,教导我们谦虚,让我们学他谦虚,我们依他做老师,他看我们是同学,我们是小学弟,这老学长,没有一个不是教学。我们在这里头要细心去观察,在在处处都在求学、都在修行,时时刻刻把自己错误的观念修正过来、错误的行为修正过来,使我们的心行与法性相应,这叫正法;与法性不相应,叫邪法。法性是什么?纯净纯善。我们中国古人讲,那时佛还没到中国来,人性本善,「人之初,性本善」,老祖宗说的,至少是五千年前老祖宗教的。
所以与自性相应的,本善;一切不善,自性里头没有。佛告诉我们,用中国话来说,人性本觉,觉是善,迷是不善,还是一个意思,能通。所以我们一定要觉,一定要善,善的标准佛提了十个,十善业道。我们从哪里学?从十善业道学就没错。十善业道学得圆满,真正是尽善尽美了,那就成佛。所以佛在《十善业道经》上告诉我们,这个十善是人天的根本。我们知道中品十善得人身,上品十善欲界天,上品十善里面还有等级,欲界六层天,你的善到什么程度,你自然与哪一道、哪个天相应,他自然就去了。绝不靠关系,我天天拜天王,跟他套交情,那个没有用的;一定要德行,你的善跟他相等,你自然去了。翻过来是十恶,十恶是习性,十善是本性,你要不肯学,没人教你,十恶增长,十善渐渐就没有了。习性做了主,当了家,麻烦就大了,果报在三途。所以三途我们现在明白了,也不错,三途是消业障,你做了那么多恶业,业障不消除你不能提升自己,所以三途是消业障的。三善道,三善道说老实话你修了很多善,你积了很多福,是消福报的,你去享福。你造了恶,你应该去受罪,自作自受。我们了解这个事实真相,所以才说出「人人是好人,事事是好事」,这是真的,把我们过去对一切人事错误的观念、错误的看法都改正过来。所以一切善法,十善全把它包括了,一切不善那个十恶也全把它包括了。十条好记,只要你对人、对事、对物,起心动念想到十善就好了,那叫看破,自然你就能放下不善,你就能成就十善。
我们再看下面还有两行文,是李长者的《论》,等於放在此地做这篇、第二大段「如来放光」做个总结。「已上菩萨名,世界名,十个佛果,总是此十住之中,随位进修因果之号」。这句非常重要,长者在此地明白告诉我们,十住是因。十住菩萨修什么?我们在前面第二会里面,给诸位报告过,第二会是十信位。十信位《华严经》里面讲到修行,行,文殊菩萨指导的十波罗蜜。初信位的菩萨修布施,二信位的菩萨修持戒,三信位的菩萨修忍辱。十住也是如此,初住菩萨修布施,二住菩萨持戒,三住菩萨修忍辱,一直到十地,统统是这个科目,是一样的,内容不一样,内容浅深差别距离大了。所以学习的纲领,《华严经》五十一个位次,总离不开文殊的十波罗蜜、普贤的十大愿王,行、愿,文殊行、普贤愿,转凡成圣。
所以十行、十愿,从初发心到如来地,念念不舍,行行进修,我们以这个进修的功德回向求生净土,这也是《华严经》总的指导方向,最后普贤菩萨十大愿王导归极乐。《华严》修什么?《华严》修西方净土,《华严》最后皈依极乐世界,这有凭有据,彭际清居士讲得好!所以在这个经文里面,我们就知道怎样学了。果,果就是前面讲的十个佛果,佛的名号里面都有月。月的意思一定要清楚,它所表法的意思,它表智德,智是最重要的,智则不迷,不迷就觉,断德,智是看破,断是放下。然后你做种种修行那都是示现,就是现在所谓学为人师、行为世范,起心动念、言语造作一定想到给社会大众做最好的榜样,恩德!这是利他,自行化他,自行跟化他是一不是二。
所以佛在经上常常教导我们,「信受奉行,为人演说」这八个字,信受奉行是教我们要照做,我所信的、我所理解的,我全部都能够做到,信受奉行;为人演说,怎么信受奉行?一定要为别人表演出来,演是做出样子来给人看。释迦牟尼佛为我们示现的,他做到了,他真的是信受奉行、为人演说。你自己修行,真的彻底放下了,妄想分别执著都放下了,你明心见性。见性之后怎么办?要把性德演出来,表演出来,这才有用处。如果不表演出来,你跟没有见性有什么两样?他不一样,他把它表演出来,为人演说。演在前、说在后,这是教学法,教学方法,你看我表演,我做到了。做到,别人看到了、听到了、接触到了,一定有感想,他会向你请教,他向你请教你就给他说,这叫契机,他来问!他要不问你,你给他讲,他未必会接受,他未必喜欢听。所以佛教化众生是先表演,你看佛所表演的,第一个你看到他没有烦恼,从哪里看?你毁谤他,你侮辱他,你伤害他,他不生气。这一般人看到就很惊讶,就要向佛请教,你为什么能保持心地这样清净、柔和,这样慈悲,为什么?向他请教了。日常生活当中总是喜悦相,布袋和尚这最明显的,所以有人给布袋和尚提了两句话,「生平等心」,成是成功的成,「成喜悦相」,他心平等,所以成就个喜悦相。别人看到,每个人都有烦恼,都愁眉苦脸,天天看到你那么欢喜,一定问你,你为什么这么欢喜。
我们在美国的时候,就曾经有几个人问过,邻居,当地的美国人,看到我们每天都是笑眯眯,都欢喜。有一天他来问我,为什么你们这么样的欢喜?他问,我们就可以跟他解释,为什么会欢喜?学佛,学佛就欢喜。这他很惊讶,佛是什么?佛是觉悟。他说:我要。他要!佛是快乐,佛是长寿,这个都要,他都要。我们不破坏他的宗教,你们星期天上教堂,星期六来学佛,我们把佛法介绍给你。我们绝不拉他,舍弃你那个教,来信我的教,这个不可以。我们给他讲得很清楚,你们信教,你们跟上帝是父子的关系,是主仆的关系;你们到佛这里来,跟佛是师生关系,没冲突。他们听了很高兴,没有冲突,佛是老师,我到佛这里,我是学生;你到教堂的时候,那是天上的父,你们是上帝的子民,没冲突,大家很高兴。如果我们想拉他信徒,那宗教之间就发生冲突,冲突不好,我们要化解冲突,没有冲突。我们讲的句句是真话不是假话,没欺骗他。所以「约随方而表法,约入法而成名,所配可知」。清凉已经讲得很好了,表法的事都说到了。今天我们就学习到此地。
诸位法师,诸位同学,请坐。请看「须弥顶上偈赞品第十四」,第一段第二个小段,如来放光分:
请看清凉大师的《疏》,我们从普照十方念起,「普照十方,显佛众会,一光照於一切,则一切亦尔,重叠无碍,无不互见,为一法界圆明大会」。前面我们学习到「一光照於一切,则一切亦尔」,任何一光都照一切,《华严经》上所说的「一即一切,一切即一」,这个话很不好懂。为什么?不是我们的常识,此地是佛依真谛而说,也就是说宇宙事实的真相。佛教化众生,经上常说依二谛说法,也就是他用什么方式来教众生?有两个原则,第一个原则就是依众生现前的程度,你所能够理解的跟你讲,这我们很容易接受,能够听得懂;另外一种,第二个原则,是依佛亲证的境界,我们就不懂了。亲证的这就是所说的不二法门,譬如真妄不二,邪正不二,烦恼菩提不二,生死涅盘不二。这就把我们讲糊涂了,我们明明看到那是二法,怎么会不二?不二就是一,我们这就很难懂。
清凉大师在给我们讲解经文,他说佛说《华严经》现「法界无尽身云」,现身说法。现什么身?身是相,法相就是佛的法身,现相讲不尽!我们这个地球上森罗万象,动物、植物、矿物、山河大地、自然景观,全都是如来法界身云。用个云这是表法的,我们在前面跟诸位做过多次的报告,佛经里面常常看到身,身下头有个云,这个云告诉你什么?非有非无,你不能说它无,它真的有相;你也不能说它真的有,为什么?相不可得。你看到云这一个字,你就晓得决定不能执著,决定是不可得的。我们能常常这样想,这就是华严家修行的法界观,就是培养出一个对於宇宙人生正确的看法,决定没错误。把宇宙观跟人生观合起来,法界观。法界观里面,实在讲抓到一样,什么问题都解决了,一即一切,一切即一。我们明了就是光照,我们可以用一个光来照一切,一切光皆如此,所以一通一切都通了,光是智慧。
我们在这个经典里面学了这么久,得出一个结论,就是大乘教里面常讲的「一切法唯心所现,唯识所变」。这两句话大家都知道,但是囫囵吞枣,讲不清楚。法性唯一真实,这是真的,它能现;所现的,有能就有所,所现的是现相。这个现相里面,我们可以说它是纯净纯善,是诸佛如来的报土,毗卢遮那佛的华藏世界,阿弥陀佛的极乐世界,实报庄严土,所现。为什么会现?这要知道,总是有念,有一念,没有念就不现,有念它就会现,这一定要知道。这个念就是不觉,经论里面说得太多了,一念不觉就叫做无明,无明不觉生三细,三细相出来了,三细相是什么?业相,业是动。要知道法性是不动的,现在有动的相了,动当然不是法性,动是无明,无明在动,不明就动,明就不动。这一动,里面就产生转相,转是转变,转变也叫做能见相,有能见立刻境界相就现前,所就立了,就有能有所。但是要晓得,所现的还是能现自己变现的,这就是一切法从心想生,这个时候心里想的非常单纯。所以这是物质现象生起了,在佛法叫境界相。这个一念,相现了之后就没有了,像现在科学家所发现的,物质现象是无中生有,这个现相生出来之后是有现相,但是它很快就灭掉,很快就不见了,它不是长住的。如果是长住的那就是真的,不是长住的那就是暂时生的,马上就灭了,所以它是假的,用云来做代表。看到佛经上云这一个字你就晓得,不能说它有,也不能说它空;不能说它真,也不能说它假,这用云来做代表。
《法苑珠林》里面有这么段记载,就是佛问弥勒菩萨,心动了,这个心一动有几个念头?这个心就是迷,迷唯一念!这一迷,起几个念头?几个现相?几个识?识就是分别执著。到分别执著起来那就落到十法界去了,还没有分别执著这就叫一真法界,这就叫实报庄严土。所以实报庄严土里面,决定没有分别执著。动,这个心动了,动我们晓得,动是振动,振动的幅度不一样。一真法界的振动幅度非常微弱,十法界里面振动就大,到六道可不得了,那是大动。四圣法界里面是微动,一真法界是极其微动,那个我们没办法晓得,佛说八地菩萨才能感觉到。由此可知,七地菩萨都感觉不到,八地是不动地,他能够感受到很微弱的波动。像我们地球上地震,你看地震测量所里面,常常测到什么?无感的地震。有没有?有,但是我们一般人感觉不到,无感的地震。到我们能感觉到的时候,才分一级、二级、三级。好像前两天印尼有个七点五级的地震,是昨天还是前天,这有感。无感,无感的我们用仪器测出来它有,我们感受不到。也就是阿赖耶识那个动,七地菩萨都感觉不到,我们凡夫当然是不知道,那种微弱的动八地菩萨他感受到。这是讲一真法界。
如果要不动的话,真正不动的话,一真法界不存在,佛的实报庄严土不是真的,到最后真的是什么?真的是大光明藏。我们净土里面讲常寂光净土,那是真的,常寂光净土里面没有精神现象,也没有物质现象,一片光明。可是这一片光明里面,那是法性,惠能大师见性的时候告诉我们,「本自具足」。这要晓得,法性里面有东西,它不是精神,它也不是物质,它有什么东西?它有智慧德相。但是不显,它真有,所以它能现能变。佛在《华严经》里面告诉我们,「一切众生皆有如来智慧德相,但以妄想执著而不能证得」,这个我们不能不知道。法性里面有什么东西本自具足?它具足见闻觉知,见闻觉是德,知是智慧,色声香味是相,你看智慧德相,就是经上常常讲的见闻觉知、色声香味,本自具足。大,法界虚空界具足,小,一微尘也具足,绝对不会缺少,一毛端也具足,我们没办法知道,那真的是八地菩萨才知道。
日本江本博士用水实验,水是矿物,真的测出来了,有见闻觉知。你看水,它用个水实验的水管,像小水瓶一样,大概只有手指这么粗,里面装的水。实验怎么?它能看,你写个字贴到它上面,它有反应,它能看,这是能见,它又没有眼睛,它能看。你写同样一个字,各种不同的文字写出来,它都能看,比我们人厉害,它又没有学过,它全知道。譬如用个爱字,用中文写,用英文写,用阿拉伯文写,无论你用什么文字,它全都知道,能看。能听,能听音声,他用音乐来给它实验,用古典音乐给它听,用现在流行的摇滚乐给它听,都有不一样的反应。觉知,觉知怎么测法?我们的意念,我们起个念头对著它,它知道,它有反应。凡是善的,结晶都非常美,它现相。你看,色声香味。可惜江本博士的实验只看到它现相,所以我跟他讲,它还有音声,不但有相,它有音声,善的一定是非常美好的音声,恶的一定是很难听的音声。不但有音声,它还有香气,还有味道,这个他还没测量出来,肯定有。为什么?我们在植物里头,无论什么植物,一般种植的或者是野生的,你摘一片叶,掐一个小枝,色声香味具足。动物色声香味具足,植物色声香味具足,我们也能够同样能想像到,矿物色声香味还是具足。这是讲科学,这个真的是尖端科学。
但是我们今天所能看到的相,包括我们起心动念,实际上全部都是相似相续相,我们全把这个当作是真的,这一下就错了;把它当作真的,这是分别,有了分别就执著,坚固的执著。你说:这是假的。不承认!怎么是假的?明明在眼前怎么是假的?真的是假的。你看弥勒菩萨回答世尊,他说举手弹指,我们一弹指,这个我们讲过很多。《仁王经》上讲一弹指有六十刹那,就是一弹指的六十分之一叫一刹那,一刹那里面有九百生灭。我们弹指,我这个弹法至少一秒钟可以弹四次,四乘六十乘九百刚好两个十万八千。那就是《仁王经》上讲的速度,所以我常讲这是世尊的方便说,不是真实说,方便说,这速度多快?一秒钟两个十万八千,就是二十一万六千次的生灭。我们怎么能知道这个幻相是假的?它一个念一个念接起来的,念念相续,真的就跟放电影的影片投射在银幕上的一样,电影的影片一秒钟才二十四个生灭。现在给你讲,一秒钟是二十一万六千次的生灭,你能知道它是假的吗?弥勒是专攻唯识的,他是等觉菩萨,比八地还高了几级,他说出真相。他说一弹指有三十二亿百千念,百千是单位,一百个千,十千是一万,百千是十万,用十万做单位,多少个十万?三十二亿个十万。我们把它算出来,这一弹指,我们也算一秒钟四个弹指,再乘四,它这个时间多长?是一千二百八十万亿分之一秒,就是一秒钟的一千二百八十万亿分之一秒。《仁王经》上才说二十一万六千!一千二百八十万亿分之一秒。我们相信八地菩萨所见的,所以他知道。「凡所有相,皆是虚妄」,《金刚经》上这句话没错;《大般若经》的总结,「一切法无所有,毕竟空,不可得」。
弥勒后面说得好!佛问:几个相?他说「念念成形,形皆有识」。只要有形都有识,形就是物质,只要形成物质,物质里头也有识,就是说它也有见闻觉知,它也有色声香味。所以我们晓得佛经里有高等科学,现在科学对这个不知道。弥勒菩萨还说识念,就是讲的识、形、念,念是妄想,识我们今天讲心法,形就是物质、色法,精神跟物质都从念里头生的。没有念,法性里头有,它不显出来;有念,它就发生出来,就生出来了。他说念、识、相极微细,不可以执著。你一执著,一真法界就变成十法界。所以你不可以执著的时候,这是华藏世界。
华藏世界这些菩萨们,他在那里修行,十住、十行、十回向都在那里修行。他们修行的方式跟我们不一样,因为他们已经妄想分别执著都放下了,那在修什么?无始无明习气没断。无始无明习气是不可以起心动念的,起心动念增长了,那哪能断得了?所以这种修行方法,在大乘教里叫「无功用道」。古人说「此处用不得力」,你稍稍用一点力,马上又堕落了。十法界里面是可以用力的,用得上力的,实报庄严土里头不可以用力,为什么?他没有起心动念,所以是自自然然时间久了,自然就没有了。要多长时间?佛在经上常跟我们说三大阿僧只劫,无始无明自然就没有了。所以三大阿僧只劫不是对一般人讲的,是对法身菩萨讲的,你哪天破一品无明、证一分法身,从那个时候起。能证一分法身就是初住菩萨,《华严经》里面的初住菩萨。这个时候自性里面如来智慧德相统统现前,这个没有障碍。
所以无始无明习气不障碍这个,你的智慧、你的德能相好跟究竟果位上的佛几乎没有两样,所以这个时候你的活动空间大了,活动空间是遍法界虚空界。微尘里面有世界,你不会怀疑,你会肯定,但是微尘里面的世界你见不到,为什么?无明习气起了作用。什么时候能够到微尘世界里面去?前面经文上告诉我们,普贤菩萨。普贤菩萨是什么位次?等觉,当位普贤,等觉菩萨。等觉菩萨就能够入微尘里面的世界,也就是这个大小不二,他能进得去。我们今天讲的微观世界,只提出微观世界的名字,佛法里头讲真有微观世界,微观世界跟宏观世界是一样的,宏观世界没缩小,微观世界没放大。照经上这个说法是有依据的,十地菩萨还没有办法去畅游微观世界,就是一微尘里面的世界,他还不能去畅游。再提升到等觉那就畅游,去度微观世界里面的众生。所以末后这句话非常重要,念念成形,「非无识也」,那就是说一切万物,你不可以说它无知,它有见闻觉知。
法性跟法相确实是一不是二,我们在这里面起分别、起执著,错了。学佛要明白这个道理,要把分别执著放下,放下是自己的事情,是自己的境界。入众,我们跟社会大众在一块的时候,要不要分别?要,要不要执著?要。为什么?因为这些众生分别执著,你要是没有分别、没有执著,你就跟他不能相处,你也不能够利益他们,他们也没有办法把你的境界往上提升。那怎么办?普贤菩萨告诉我们「恒顺众生,随喜功德」,恒顺众生,你能够帮助他,随喜的时候成就自己的功德,把自己的功夫、德行向上提升。所以随喜功德是提升自己,恒顺众生是帮助他们,自己心里有没有执著?没有,确实没有分别、没有执著。这叫真懂得修行,这会修!
如果不了解这个事实真相,你说叫他放下,为什么要放下?不放下能行吗?你不了解事实真相。了解之后才知道,回过头来再看经文,「一光照於一切,则一切亦尔」,没问题,这都解决了。一多不二,为什么?经上常讲「心外无法,法外无心」,心就是法性,法就是法相,法相跟法性是一不是二。古人用的比喻比得好,「以金作器,器器皆金」,把黄金比喻作法性,把金器比喻作法相,器就是金,金就是器,金离不开器,器离不开金。所以明心见性,性在哪里?随便拈一法就是,法法皆如,法法皆是。所以遍法界虚空界跟自己是一体,这个你要承认,你承认这个,恭喜你,你承认了法身,那是法身。
所以明白这个道理,我们对於《华严经》上常讲的,如来现「法界无尽身云」,这句话就懂了。然后你想想看,法界无尽身云就是所有一切现相,是毗卢遮那佛的法身!我们对於一切现相,都能够礼敬、称赞、供养,供养是什么?供养是依教修行,这是真供养。不但佛菩萨是我们老师,所有一切众生都是老师,你细心去观察,你都能够学到很多东西。不但在动物,植物你去观察,你也能学到很多东西,矿物里也能学到很多东西,自然现象里也能学很多东西。这什么?这叫活的《大方广佛华严经》;换句话说,《大方广佛华严经》就是法界无尽身云。这个身,你要当作什么讲?现相,身是现相。云就是非空非有,就是跟你讲刹那生灭,念念相续。这相续是相似相续,因为它不可能有两个完全相同的,相似相续,没有两个相同的。
所以这个现相我们用万花筒做比喻,把万花筒比作一真法界,把里面产生变化的现相比作整个宇宙的现相,整个宇宙是个大的万花筒,随著你去转,动,你心动了,分别是动,执著是大动,它就产生变化,这个变化就是十法界依正庄严。极其微弱的动,好像看到没有什么变化,那叫一真法界。那个不是真的不动,是动,很微弱,刚才讲像无感地震,连七地菩萨都感觉不到。所以诸佛菩萨示现在这个世间,真应相融,真身是法身,应身是应以什么身得度就现什么身,应众生之感,众生有感他就有应。可是应身跟法身相应,相融相应,一多无碍,他能现一个身相,他也能现无边的身相,这是法性的性德。我们在《神僧传》里,这个总是五十年前喜欢看这些东西,现在名字记不得了,有一位印度的高僧到中国来弘法。他回国,在中国住了很多年,也很有法缘,特别是在家的这些居士们,感恩法师多年的教诲。现在法师要回国,请法师吃饭,到家里来应供,为法师饯行,法师很慈悲答应了。那一个居士也请他,他也答应了,同一天同一个时间。第二天回去当然这些人都送行,送到十里长亭彼此谈起来,「法师对我不错,昨天到我家应供。」那个人说「不对,在我家,怎么会在你家?」那边说在我家,这一问,五百家。才知道法师他有分身的本事,同一个时间化身五百身到五百家去应供,才知道法师有神通,法师走了。这个能力在六种神通叫神足通,有神足通的我们知道至少是三果阿那含,阿那含有神足通。他旅行,你看到他是慢吞吞在那边走,其实此地才动一步,那边已经到了。为什么?阿那含已经突破空间跟时间的拘束,这个时空维次没有了,三果阿那含,阿罗汉就更不必说了。
所以佛说六种神通是我们的本能,这个能力多大?都是遍法界虚空界。我们的眼见,天眼的见,能见法界虚空界。你看八地菩萨能见微尘里面的世界,虽然能见,他还不能去,到等觉才能去。所以初果须陀洹就恢复两个能力,「天眼、天耳」。一般人看不见,你能看见,你能看到六道,你能听得到,所以天眼、天耳通就现前,不过能力不大。能力虽然不大,要听听地球上的,咱们亚洲对面是美国,有朋友在那个地方谈话,你细心去听你就听到了。所以他要作意,他不作意他听不到,就是要注意,他不注意听不到。这个作意在佛法叫入定,他入定这个能力就很大,不入定的时候他听不到。证二果斯陀含,就又恢复两种能力,「他心、宿命」,他心是别人心里想什么他知道,宿命是知道自己过去,过去生中,再过去生中,都明白了,可是知道多少世也有不相同。佛给我们讲阿罗汉能知道过去五百世,那我们就晓得,斯陀含应该知道过去,我们打折扣,五百十分之一,五十世,我想没问题,能知道过去五十世,可能比这个还多一点,不会比这个少。到阿罗汉的时候,五百世,就恢复四种,三果就有神足通,四果阿罗汉就有漏尽通,漏尽通是见思烦恼断尽,也就是我们常讲的於世出世间一切法的执著统统放下了。所以阿罗汉能知道过去五百世,能知道未来五百世,有这个能力。他是现量境界,不是靠推算的、不是预言,他亲眼所见的。诸佛菩萨大慈大悲,现在不在世间,为什么不在世间?现在人不相信他。他要是给我们说出未来的状况,我们说他在胡造谣言;他要是给我们说过去的历史,我们也不相信。我们相信文字记载,不相信他的正知正见,这是众生没福。
就像这个经上所讲的,佛菩萨应化,虽常在此处而不离他处。我们这个经上讲,世尊现在在忉利天宫,可是并没有离开菩提场,没离开,这是什么?神足。不但在我们娑婆世界须弥山顶上看到世尊,遍法界虚空界一切诸佛刹土里面的须弥山顶都看到了,这就是「重叠无碍,无不互见」。这个到什么时候?这个一定是初住以上,初住以上你才见到遍法界虚空界。你的六根能力,天眼、天耳、他心、宿命、神足、漏尽,这个漏尽就不是见思烦恼,无明都断尽了,真正到了大圆满。你不能说他是一个身,你也不能说他多身。像我们看到唐朝这位法师,那肯定是三果以上。这是从前,我向李老师请教,老师告诉我,他说中国人有福,古代这些高僧大德都是证果的圣人,不是普通人,所以他经翻得好,意思准确,没有翻错。李老师讲翻经的这些法师,位次最低的都是三果。又何况这里面还有很多诸佛再来的,一般同学们熟知的,天台山智者大师是释迦牟尼佛再来的,永明延寿大师是阿弥陀佛再来的。诸佛菩萨化身在我们中国,佛门里面记载得很多,那是真的,不是假的,然灯古佛都曾经化身来过,这个事情到底是真的还是假的?都有文字上记载。
我还听到一个人说的是真的,绝不是欺骗人的。周邦道的夫人,周先生是我在抗战期间,抗战逃难逃到贵州,在贵州念书,周先生是我的校长,他的夫人是我的师母,绝对不是讲妄语的,见到地藏菩萨的化身。但是那时候她并不知道,这个时候在抗战胜利之后,抗战胜利还都,回到南京。她在南京住的房子很大,有两个院子,所以大门距离住的地方还很远,进到她的客厅有三个门。师母在家里忽然看到一个和尚走进来,那时候她不信佛,问他从哪来的?他说九华山来的。你来干什么?来化缘,化什么缘?五斤香油。我们师母也没给他,没给他这个和尚掉头就走了。走了之后忽然想到我家里有大门、二门,到客堂三门,门没有开,他怎么进来?走了之后门还是关著,他到哪里去了?遇到这么桩事情,她总是念念在怀,耿耿不忘。以后住在台中跟李老师学佛,把她这个事情向李老师请教,李老师说是地藏王菩萨。她才恍然大悟,后悔没有供养五斤香油,跟地藏菩萨有缘,她一生受持《地藏经》。念大悲咒,她那个大悲咒念得很灵,真的治病,什么病都能治。这个道理以后我们懂了,大悲心持大悲咒,那个咒就灵,那个大悲水就灵;如果没有大悲心,大悲咒念得再熟都不灵。所以那是持咒的人大慈悲心加持的,真有修行功夫在里头。
所以我们读这节经文,我们晓得,佛与法身菩萨的本体跟法界相应,跟法界完全一样,法界无障碍,他哪里会有障碍!法界没有大小、没有远近,所以时空维次他全突破了。所以他在这个法界里面,众生有感他就有应,应以什么身应,自然就现什么身,自己决定没有分别执著,连妄想都没有,这是《楞严经》上所说的,「随众生心,应所知量」。众生是有心,就是有分别执著,佛菩萨没有分别执著,随心应量,圆融无碍,随机教化。我们从这个地方才真正体会到,世界上有许多不同宗教,你能说不是佛菩萨化身吗?众生想耶稣,他就现耶稣身;众生敬仰穆罕默德,他就现穆罕默德身;中国人尊重圣贤,那就现尧舜禹汤、文武周公,就现这个身。所以说现无尽身云,周遍微尘刹海。
常说此经,这个经就叫一切经,你说西方《圣经》是不是?是,里面所说的是这里头的一分。《古兰经》是不是?是!所以你要能把《华严》通了,所有宗教经典全通了,你这一接触你就晓得,全都通了。世出世间一切法就是一法,一法是什么?是自性里头本有的般若德相,就这一法,只要我们把障碍去掉,它就现前。所以章嘉大师从前教我,「看得破、放得下」,我现在为什么放不下?没看破。看破靠什么?要靠经教。这么多年来老师带个头,头带得很好,我们接著认真努力的学习,学习了五十七年才看出门道出来。看多少就放多少,要放,不放怎么?不放就没有进步,就不能再往上提升。像上楼梯一样,你不放下下一步,台阶你就上不了上一个台阶。我们这栋楼房十五层楼,你不能放下底下一层你就不能提升一层,放下一层才能到第二层,放下第二层才能到第三层。知道上面还有,这看破,肯放下就上升了,真正的道理就在此地。
「重叠无碍,无不互见,为一法界圆明大会」。所以华严法会在哪里?遍法界虚空界。圆满的德行,明是讲智慧,圆满的智慧,这个大会从来没有中断过的。就像智者大师讲经的时候入定,见到灵山一会现在还没散,会会都不散,会会都圆明。有缘就见到,有缘你自然能够参与。所以我们读了这些经文,听了这些讲解,逐渐明白了,只要不怀疑,深信不疑,帮助你看破,放下。业障,所有的障碍都是业造的,业是什么?业是活动。我们所有一切的活动,与性德相违背,所以造成障碍。佛把无量无边的障碍分成两大类,第一大类叫烦恼障,第二大类叫所知障,有这两种障碍,你就开悟不了!你没法子见性。这两种障碍哪种先断、哪种后断,不一定,这是各人根性不相同,各人过去生中习染不相同。
世尊当年在世就有这个例子,阿难尊者在楞严会上听佛说法,阿难开悟了。在楞严会的第三卷,佛给大家讲七处徵心,阿难明白了。可是富楼那尊者,富楼那是阿罗汉,证阿罗汉果的他听不懂。阿难是初果须陀洹,为什么须陀洹能听懂,阿罗汉听不懂?佛就说了,阿难烦恼障重,所以只证得初果;所知障轻,他听得懂,这就讲大乘根性。富楼那尊者烦恼障轻,所以他能够把世出世间一切执著,他放下了,他证阿罗汉果;所知障重,所知障重听深的经听不懂。这就说明各人的业障习气不一样,所以佛的教学方法也就不同,因人而异、因时而异、因处而异。这个教学活活泼泼,总的纲领绝不改变,方法、手段常常在变化。总的纲领就是戒定慧三学,决定是因戒得定、因定开慧,这是总的原则。至於运用之妙确实存乎一心,如何帮助自己成就,如何帮助别人成就,这个真正叫大学问。
就大多数的根性来说,总得要考虑这个层次,就是上上根人少,下下根人也少,当中上中下这个根性是占绝大多数!那用什么方法?教学。这个方法,佛法没传到中国之前,我们中国老祖宗也知道,我们想想,我们中国老祖宗是不是佛菩萨来应化的?大有可能。当年我们跟李老师,我就向他老人家请教过,我说尧舜禹汤、老庄孔孟,可不可能是佛菩萨在中国应化的?老师听了笑笑,从理上讲讲得通,是可能,但是事上讲没有证据,老师给我这个回答。事上他们并没有说明,我是什么菩萨再来应化的,他没有说,没有根据,理上是决定讲得通。为什么?释迦牟尼佛用教学的方法,中国这些圣人也是用教学方法。提出「建国君民,教学为先」,这个建国是建立一个政权,君民是领导人民,你怎样去领导人?教学为先。所以人民是教得好的!
圣贤人无论在位不在位,他的天职三个字,君、亲、师。尧舜禹汤在位他是君王,但是也要做到人民的老师,人民的父母,那个君才做得圆满。老庄孔孟不在位,平民,平民怎么样?平民他用师,他是师道。师道他教学领导学生,也教育学生,也做到了亲,也做到了君,不在位的君。我们今天讲用学术来领导,这讲学术还不太恰当,为什么?现在学术很复杂。实际上中国自古以来的教育,无不是以伦理、道德、因果为教育的中心课程。所以人人懂得伦理道德,知道五伦五常,伦常大道,带给的是家庭、社会和睦,家和万事兴。伦常是讲求人与人的关系,只要人与人能够和睦相处,人人能够学著谦卑,尊敬别人,天下就太平,社会就和谐。如果不讲求这种的教学,你要想社会安定、社会和谐是不可能。中国教学这个理念就是伦理、道德、因果,五千年世世代代改朝换代,有些制度有兴有革,但是唯独教育的理念、教育的方法、教育的教材始终没改变,从尧舜禹汤到满清末年没改变。所以中国有五千年的太平盛世,你要知道原因在哪里。
我们再看佛经,得到很大的启示,你看到诸天,看到他方诸佛刹土,几乎我们没有看到其他的,都看到是教学。忉利天宫善法讲堂,讲堂的名字起的名叫善法,他们是讲求上品十善,这是那一个天人主修的课程。天王经常不断的礼请诸佛菩萨到天宫讲学,你看这次忉利天主请释迦牟尼佛、请毗卢遮那佛讲十住法,夜摩天宫的天王请佛去讲十行法,兜率天王请佛去讲十回向法。这个给我们很大的启示,所以在中国,佛法传到中国来两千年了,这两千年从汉朝开始,那些帝王都是以出家人做老师,封为国师。国师真上课,那不是假的,经常到宫廷里面讲学,君王带著他的眷属、带著他的文武大臣都参与上课,接受伦理道德的教育。我们今天看《华严经》,非常明显的,这经讲什么?讲哲学、讲科学、讲伦理、讲道德、讲因果,都讲到究竟圆满,登峰造极。佛经里面讲六道、讲十法界,还讲到无量无边的世界,今天讲的宏观世界。
佛不是天主,佛不是天王,佛菩萨在遍法界虚空界是什么身分出现的?老师。我们今天学佛,称诸佛本师,根本的老师;称菩萨也是老师,菩萨也是我们的学长。他是佛的学生,他已经开悟,已经证果,足以教导我们。所以菩萨很谦虚,教导我们谦虚,让我们学他谦虚,我们依他做老师,他看我们是同学,我们是小学弟,这老学长,没有一个不是教学。我们在这里头要细心去观察,在在处处都在求学、都在修行,时时刻刻把自己错误的观念修正过来、错误的行为修正过来,使我们的心行与法性相应,这叫正法;与法性不相应,叫邪法。法性是什么?纯净纯善。我们中国古人讲,那时佛还没到中国来,人性本善,「人之初,性本善」,老祖宗说的,至少是五千年前老祖宗教的。
所以与自性相应的,本善;一切不善,自性里头没有。佛告诉我们,用中国话来说,人性本觉,觉是善,迷是不善,还是一个意思,能通。所以我们一定要觉,一定要善,善的标准佛提了十个,十善业道。我们从哪里学?从十善业道学就没错。十善业道学得圆满,真正是尽善尽美了,那就成佛。所以佛在《十善业道经》上告诉我们,这个十善是人天的根本。我们知道中品十善得人身,上品十善欲界天,上品十善里面还有等级,欲界六层天,你的善到什么程度,你自然与哪一道、哪个天相应,他自然就去了。绝不靠关系,我天天拜天王,跟他套交情,那个没有用的;一定要德行,你的善跟他相等,你自然去了。翻过来是十恶,十恶是习性,十善是本性,你要不肯学,没人教你,十恶增长,十善渐渐就没有了。习性做了主,当了家,麻烦就大了,果报在三途。所以三途我们现在明白了,也不错,三途是消业障,你做了那么多恶业,业障不消除你不能提升自己,所以三途是消业障的。三善道,三善道说老实话你修了很多善,你积了很多福,是消福报的,你去享福。你造了恶,你应该去受罪,自作自受。我们了解这个事实真相,所以才说出「人人是好人,事事是好事」,这是真的,把我们过去对一切人事错误的观念、错误的看法都改正过来。所以一切善法,十善全把它包括了,一切不善那个十恶也全把它包括了。十条好记,只要你对人、对事、对物,起心动念想到十善就好了,那叫看破,自然你就能放下不善,你就能成就十善。
我们再看下面还有两行文,是李长者的《论》,等於放在此地做这篇、第二大段「如来放光」做个总结。「已上菩萨名,世界名,十个佛果,总是此十住之中,随位进修因果之号」。这句非常重要,长者在此地明白告诉我们,十住是因。十住菩萨修什么?我们在前面第二会里面,给诸位报告过,第二会是十信位。十信位《华严经》里面讲到修行,行,文殊菩萨指导的十波罗蜜。初信位的菩萨修布施,二信位的菩萨修持戒,三信位的菩萨修忍辱。十住也是如此,初住菩萨修布施,二住菩萨持戒,三住菩萨修忍辱,一直到十地,统统是这个科目,是一样的,内容不一样,内容浅深差别距离大了。所以学习的纲领,《华严经》五十一个位次,总离不开文殊的十波罗蜜、普贤的十大愿王,行、愿,文殊行、普贤愿,转凡成圣。
所以十行、十愿,从初发心到如来地,念念不舍,行行进修,我们以这个进修的功德回向求生净土,这也是《华严经》总的指导方向,最后普贤菩萨十大愿王导归极乐。《华严》修什么?《华严》修西方净土,《华严》最后皈依极乐世界,这有凭有据,彭际清居士讲得好!所以在这个经文里面,我们就知道怎样学了。果,果就是前面讲的十个佛果,佛的名号里面都有月。月的意思一定要清楚,它所表法的意思,它表智德,智是最重要的,智则不迷,不迷就觉,断德,智是看破,断是放下。然后你做种种修行那都是示现,就是现在所谓学为人师、行为世范,起心动念、言语造作一定想到给社会大众做最好的榜样,恩德!这是利他,自行化他,自行跟化他是一不是二。
所以佛在经上常常教导我们,「信受奉行,为人演说」这八个字,信受奉行是教我们要照做,我所信的、我所理解的,我全部都能够做到,信受奉行;为人演说,怎么信受奉行?一定要为别人表演出来,演是做出样子来给人看。释迦牟尼佛为我们示现的,他做到了,他真的是信受奉行、为人演说。你自己修行,真的彻底放下了,妄想分别执著都放下了,你明心见性。见性之后怎么办?要把性德演出来,表演出来,这才有用处。如果不表演出来,你跟没有见性有什么两样?他不一样,他把它表演出来,为人演说。演在前、说在后,这是教学法,教学方法,你看我表演,我做到了。做到,别人看到了、听到了、接触到了,一定有感想,他会向你请教,他向你请教你就给他说,这叫契机,他来问!他要不问你,你给他讲,他未必会接受,他未必喜欢听。所以佛教化众生是先表演,你看佛所表演的,第一个你看到他没有烦恼,从哪里看?你毁谤他,你侮辱他,你伤害他,他不生气。这一般人看到就很惊讶,就要向佛请教,你为什么能保持心地这样清净、柔和,这样慈悲,为什么?向他请教了。日常生活当中总是喜悦相,布袋和尚这最明显的,所以有人给布袋和尚提了两句话,「生平等心」,成是成功的成,「成喜悦相」,他心平等,所以成就个喜悦相。别人看到,每个人都有烦恼,都愁眉苦脸,天天看到你那么欢喜,一定问你,你为什么这么欢喜。
我们在美国的时候,就曾经有几个人问过,邻居,当地的美国人,看到我们每天都是笑眯眯,都欢喜。有一天他来问我,为什么你们这么样的欢喜?他问,我们就可以跟他解释,为什么会欢喜?学佛,学佛就欢喜。这他很惊讶,佛是什么?佛是觉悟。他说:我要。他要!佛是快乐,佛是长寿,这个都要,他都要。我们不破坏他的宗教,你们星期天上教堂,星期六来学佛,我们把佛法介绍给你。我们绝不拉他,舍弃你那个教,来信我的教,这个不可以。我们给他讲得很清楚,你们信教,你们跟上帝是父子的关系,是主仆的关系;你们到佛这里来,跟佛是师生关系,没冲突。他们听了很高兴,没有冲突,佛是老师,我到佛这里,我是学生;你到教堂的时候,那是天上的父,你们是上帝的子民,没冲突,大家很高兴。如果我们想拉他信徒,那宗教之间就发生冲突,冲突不好,我们要化解冲突,没有冲突。我们讲的句句是真话不是假话,没欺骗他。所以「约随方而表法,约入法而成名,所配可知」。清凉已经讲得很好了,表法的事都说到了。今天我们就学习到此地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