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首页 - 大方广佛华严经 - (第一八五0卷)
大方广佛华严经  (第一八五0卷)  2007/10/9  香港佛陀教育协会  档名:12-017-1850

  诸位法师,诸位同学,请坐。请看「贤首品第十二」,第五大段「喻况玄旨分」,二十个大喻我们学过第四喻。今天我们从第五看起,第五是「女授辩才喻」,比喻「授法益生德」。我们知道佛菩萨在这个世间,应化在世间,就像佛在《法华经》上所说的,他到世间来干什么?这只有一桩事情,唯以一大事因缘出现在世间。这一大事是什么?就是帮助众生回归自性,圆满成佛,佛是为这个事情来的。当然这个世间一定要有当机的,当机的人不多没有关系,佛只要到世间来,一切众生没有不得利益的。当机的人,他一生成熟了,也就是说他真正得度了。如果在净土教里面来讲,只要往生就真正得度;其他法门里面就难讲了,其他法门要靠自力,佛菩萨帮不上忙。佛菩萨帮助他的,就是增上缘而已,像《华严经》上所说的,佛对众生只能做到开示。学佛的人,也就是佛的弟子,必须要能做到悟入,那就成就了。

  佛的开示是讲经说法,讲经说法前面所具备的条件,就是前面的四喻,这二十个比喻也是如此,有次第的,不能颠倒的。后后深於前前,有后面,一定前面都包括在其中,前面不包括后面,后面包括前面。你看我们从这里学过来的,第一个比喻声闻现通,比喻什么?比喻菩萨自在益生,他成就了。他如果自己没有得解脱,他就不能帮助别人,举阿罗汉为例子,这是最低的水平。为什么?六道众生没有解脱的,只有证到阿罗汉才有八解脱。这只是在菩萨三德里面,三德是法身、般若、解脱,菩萨证三德,阿罗汉法身没有证得,般若没有现前,只有半个解脱,古人讲菩萨一半的解脱,实在说少分。有菩萨少分的解脱就是自在,六道凡夫没有。这是比喻他自己修学得到正觉,阿罗汉是正觉,菩萨是正等正觉,佛是无上正等正觉,这才叫真佛弟子,他得自在了。那我们知道,我们很清楚,老实讲,无上正等正觉我们所有众生各个都有分,我们本来都有,这是必须要知道的。本来都有,现在没有了。这个我们也常常提醒自己,也提醒别人,要常常提醒,不断的提醒,薰习成强有力的种子,它才会起作用。

  为什么变成这样?因为妄想分别执著把我们的能力,这本有的智慧德能障碍住,并不是没有,是障碍住,不能现前,它不起作用。阿罗汉他把这三种障碍里面的一种,执著放下了,他没有执著。於世出世间一切法,我们讲一切人、一切事、一切物,他再也不执著,所以超越六道。我们就晓得,六道轮回最主要的业因就是执著,有执著就有六道轮回,没有执著六道轮回就没有了。你说我们还要不要执著?应不应该放下?放下执著就是阿罗汉,就证阿罗汉果,就有阿罗汉的神通、智慧、德相。他的智慧不能跟菩萨比,还是阿赖耶识做主,不过是什么?他跟自性相应,所以有相似的智慧,跟菩萨相似的智慧,有跟菩萨相似的德能。如果再进一步分别也放下,他就成菩萨,他的智慧比阿罗汉高,德能也比阿罗汉大,有没有证得法身、般若?没有。为什么?十法界里面的菩萨叫权教菩萨,相似即佛,不是真的。什么时候才是真的?证得法身就是真的,没证得法身。证得法身,分别放下还不行,还把妄想放下,也就是六根接触六尘境界不再起心动念,这个时候法身、般若、解脱圆满,三德密藏你全都证得了。

  密是深密,太深了,藏是什么?是藏在里面。藏在哪个里面?从我们凡夫看,藏在妄想分别执著里面,只要把妄想分别执著拿掉,就看到了,它就现前。有妄想分别执著它障碍著,藏在那里面,叫三德密藏。由此可知,我们讲菩萨是讲法身菩萨,真菩萨,分证即佛。法身菩萨你说菩萨也行,你说他佛也行,他都是真的,都不是假的,所以称证得法身的菩萨,大乘教里面称之为法身大士。诸佛如来在十法界里面示现,多分都是以菩萨身分出现,以佛的身分出现不多,菩萨身分出现太多了,所以称法身菩萨。我们不知道这是情有可原,可以原谅你的;现在知道了,知道就应当把自己的身分恢复过来,不可以再迷了。

  怎么恢复法?佛给我们讲的原则,一心,一心就恢复了。中国圣人告诉我们「诚」,诚就是一心,诚的意思是怎么说?一念不生就叫诚,一念不生就是一心,有一个念头就二心,二心就不诚了。六道凡夫,这些众生的心,都是三心二意,三心是什么?阿赖耶、末那、意识叫三心。二意是什么?末那是意根,第六是意识。这叫三心二意。六道众生统统是三心二意当家做主,一心没有了。实在讲,三心二意是一心变出来的,迷了一心,一心就变成三心二意;那你要修一心,修一心这三心二意马上又恢复成一心。什么人得一心?明心见性的人得一心。性是一,心性是一,这里头是不二的,这个道理必须要记住,这是佛法里头真正的根源,总目标、总方向,大总持法门。只要得到一心,宇宙之间,世出世间万事万法你全就通达了。要不要学?不要学,那个智慧叫什么?叫无师智。就是不需要学习的,不需要老师传授的,无师智、自然智,真的是全都恢复了。

  从这些地方我们就明白了,所谓修行修什么?修正错误的行为,什么是错误的行为?六根接触六尘境界起心动念、分别执著,就是错误的行为。你能把它修正过来,不再起心、不再动念,不起心、不动念,不分别、不执著,这就对了。不能够一时统统放下,这叫顿超,做不到的话,佛陀教给我们慢慢来,一天放一点,天天放。放一定要知道从分别执著下手,也就是说转识成智要从第六、第七下手,第六是分别,第七是执著,学什么?不分别、不执著。这个一般人讲难,太难了,什么原因太难?不了解事实真相,所以你就很困难。因为你认为世出世间一切法是真有,就难了;如果你晓得世出世间一切法是假的,不是真的,根本没有,你就很容易放下。为什么?根本没有!你不放下完全错了。如果有,你不放下,这可以说得通的;没有!一切法是什么?是妄想、妄念,这要知道。「一切法从心想生」,那个心想是妄想,妄想生出来的法也是虚妄的。不要认为妄想生出法是真的,没这个道理,妄想生出来的还是虚妄的,这总得要知道。

  你看这个顺序,第一个比喻是阿罗汉现通的比喻。第二个比喻,是日月现影的比喻,比喻菩萨自然他能够应遍法界虚空界众生之感。这个众生之感,是指有情众生之感,无情众生它不会有感的,有情众生。自然有,像水一样,水没有心,决定没有妄想分别执著,但是,真是千江有水千江月,自然的感应,性德。第三个比喻水现四兵,比喻菩萨海印现像德。这好像在池塘边上、小河边上,水很安静,一般的护城河,在现在没有了,从前有城墙,城墙外面有护城河。军队的操练或者行军,你在河水里面倒影就看得很清楚,海印现像。这个海是性海,遍法界虚空界所有一切众生,六道十法界众生就像这四种兵一样,他们在行军,他们在操演,菩萨性海里面自然有他的影像。性海像镜子,它照见的,自然有他的现像,这就有感。第四个比喻,善音巧辩,比喻什么?比喻菩萨总持巧说,他要不得总持,怎么能够为一切众生说法!不但能说法,说得非常善巧。他怎么得到总持?给诸位说,总持就是一心,所以一心不可思议。佛在经上给我们讲,我们也读得很多,「制心一处,无事不办」,那是什么?那是讲凡夫,不是佛菩萨。我们这个世间人聪明才智不相等,有人很聪明,思考非常敏锐,反应特强。这样的人你细心去观察他,他的精神意志比一般人都要集中,一般人很散漫,他能集中,这个集中就是一心。妄念愈多,那个能力全没有了;妄念愈少,它就起作用。所以办大事情的人,无论是哪个行业,修行人也是办大事,他办生死大事,他需要一个宁静的环境;外面环境也清净,他的心也清净,他才能照见,心一乱就完了。遇到的事情愈复杂、愈困难,你的心愈要静,绝对不会被外面境界所干扰,你才有能力处理事情;你被外境一干扰,你能力就失掉。所以总持就是一心。

  我们凡夫实在讲,只可以说我们做到向著一心那个方向,距离一心太远了。谁得一心?一般大乘教里面讲,明心见性这得一心。净土里面是开方便门,把一心说成理一心、事一心,有这么个说法。理一心是明心见性,一般大乘教里所说的;事一心就方便多了,像是四果罗汉所证统统叫事一心。事一心总共有几个阶级?八个。初果向,我们现在讲一心不乱,只能做到这一点,初果向。初果向是什么?净土法门里面讲功夫成片,没有证得初果,初果向,向这个方向。但是有这个功夫就能往生,生凡圣同居土,这个不可思议。如果真的证得初果,你就不是凡圣同居土,你往生极乐世界是方便有余土。方便有余土里面也有三辈九品,你是下下品,初果是下品。我们讲三辈,讲三辈好讲,初果、二果向大概都是在下辈,到二果、三果,这中辈,四果罗汉那是方便有余土里面上品上生。理一心,他就生实报庄严土,极乐世界不可思议。

  我们在这个世间证初果不容易,但是初果向不难,就念到功夫成片,虽然不难,也不容易。不过说老实话,这个条件每个人都可以做得到,问题就是你肯不肯做。怎么做法?放下万缘,一心专念,就做到。也就是说我在这个世间,我只有一桩事情,求生极乐世界,亲近阿弥陀佛,其他一切的一切我都放下,这是初果向,没证初果。那他心定不定?比一切念佛人心定多了。一切念佛人念佛还想东想西,他不想了,他只想阿弥陀佛,功夫成片!取西方极乐世界不难,人人都办得到,就是你肯不肯放下!

  向上去这个总持,永明延寿大师他老人家一生编了一本书给后人,叫《宗镜录》,这书是什么东西?《大藏经》里面的重要开示摘录下来编成一本,就是《大藏经》的精华,也可以说是释迦牟尼佛四十九年所说的总持法门。你把它一百卷看了之后,然后你看这一百卷里面讲得最多的是什么?心性、一心。只要得一心,明心见性,什么问题都解决了,你就有能力教化十法界众生。十法界里头有佛法界、菩萨法界、缘觉法界、声闻法界,六道凡夫就不必说,你有能力教。

  今天我们看第五段,「女授辩才」,这个女是辩才天女,这个天女有无碍辩才,她的无碍辩才从哪来的?这就要懂得佛法常讲的「万法皆空,因果不空」。从过去生中生生世世喜爱佛法、听闻佛法、演说佛法,这个果报来的,过去世种的因,得这个果报。所以,佛在许多经上佛都说,障碍佛法的流通得愚痴果报。佛不是常讲三种布施吗?法布施得智慧。障碍别人法布施,自己不肯法布施,还在障碍别人法布施,就得愚痴果报。自己欢喜法布施,又欢喜帮助一切众生法布施,得无碍辩才、得智慧。自己贪瞋痴慢并没有断,这得世间聪明智慧。世间有聪明人,有愚笨的人,他为什么聪明,他为什么愚笨,我们知道,他聪明人是过去喜欢修法布施。法布施修得多、修得少,那个关系不大,真正关系在哪里?在心量,量大福大,不在多少,他量大得福就大。修法布施也是如此,修的是不多,他来生得大聪明、大智慧,为什么?他心量大。

  在今天做这个工作,我们利用高科技的工具,用卫星电视、用网际网路来弘扬佛法,把佛法介绍给许多众生,这得福就大,这个缘多殊胜。但是如果我心量很小,处处为我自己利益著想,你得的果报就小,来生不是没有智慧,有智慧,不是真正的大智慧。一定要晓得,得福大小是跟你心量成正比例,修无畏布施亦复如是,这个道理才讲得圆,是真理。否则的话怎么样?那没有钱的人就不能修福了,那真叫是老天爷太不公平。老天爷很公平,没有钱的,一点点小钱,心量大,来生发大财,布施一点点小财,来生得大财富;现在发大财的人,他心量小,布施千万、亿万,来生的福报不大。这就是佛在经教里常常讲的,一切法从心想生,大小、多少全看你的心量。为什么?菩萨舍一文钱,布施做一文钱的功德,我们世间大梵天王、摩醯首罗天王去行布施,都比不上人家。什么原因?你就明白了。菩萨的心是心包太虚、量周沙界,所以他那一文钱的福报是遍法界虚空界。大梵天王、摩醯首罗天王,他那个心量还是有界限的。我们今天的布施心量包整个地球,还是不能跟人家比,你是有限量的。我心量再大,我包太阳系、我包个银河系,我包个百万银河系、千万银河系,还是有数量,你怎么能跟人比?

  你明白这个道理,你把你心里面的量拓开,变成无量,无论修财布施、法布施、无畏布施,你都得无量果报,道理在此地。绝不能障碍别人,决定不能嫉妒别人,瞋恚里面这个嫉妒心是非常严重,嫉妒别人,把自己所修的福报统统亏折了,折损了。所以菩萨教我们修随喜功德,这就对了,没有嫉妒,随喜。怎么随喜法?普贤菩萨教给我们「恒顺众生,随喜功德」。随喜是要尽心尽力成就他、帮助他,实在没有力量,财力不行,没有财力,帮不上忙;身体也不好,体力也不行,也帮不上忙。你的愿力要有,所以说愿力做主,你看到人家做好事是真欢喜,看到别人做不善的事情是真难过,这叫随喜功德。

  所以一个人在世间,无论做什么身分,即使贫穷到乞丐,他也能够修最大的福报,你世间无论什么人,简直没有办法跟他比,他只要心量拓开。我们在《阿含经》里面读过,佛度一个老太婆,这个老太婆是乞丐,很可怜,前生没修福。佛碰到她了,托钵,老太婆是要饭的,在外面讨了一点饭,看到佛,就把自己那碗饭布施给佛陀,佛给她祝福。七天之后这老太婆死了,生天了。不是容易事情,那个生天至少是生忉利天,得大福报。真正是虔诚恭敬的供养,供养的时候没有丝毫分别执著,她居然就得那么大的福报。所以我初学佛的时候,章嘉大师把佛法介绍给我,告诉我,佛氏门中有求必应,这话真的一点都不假。老师给我说得很清楚,你要懂得道理,要明理、要懂得方法,要知道境界、因果,你就会修。

  修布施就是修放下,放下之后不要再去老念著它,为什么?你要老念著它,你的功德愈念愈小。为什么?计较!怎样才大?忘掉了就大,不要去想它,那个福报就是等法界虚空界。一般人做好事,他常常想著、常常念著,我做了多少多少好事,那不是佛法。所以永远要记住佛法是不二法,决定没有计较的,它本来就是虚空法界是一体。念念等虚空法界,布施一粒米功德也是等虚空法界,这个要学,无量无边的功德。你要说怎么可能?心量拓开来就是无量无边功德。

  这是法布施,前世法布施成就辩才,比喻菩萨授法、教学。然后你细细去思惟,在这个世间什么功德第一殊胜?教学。在古代,一般人都知道,中国古老的谚语有所谓「万般皆下品,唯有读书高」。可是许多读书人读了一辈子书,读了之后能做什么事情?什么也不会做。去考试,如果考中,将来还有个一官半职。要是考不中?考不中就一生做个穷秀才,太多了。毕竟是考中的人少,考不中的人太多了。如果他真正是读圣贤书的,名利看得很淡薄的,读书人到最后多半都是教私塾,认真的教几个小孩。自己这一生没指望了,参加多少次考试都名落孙山,把自己的寄望都寄望在学生身上,真正给学生做个最好的榜样。所以读书人生活非常清寒,但是受社会大众尊敬,他果报在来生,来生的福报大。这就想到佛门里面,因果里面两句格言,「欲知前世因,今生受者是」,穷秀才应该是什么因?前世心量窄小,不修财布施,所以这一生物质生活很困难。没有修法布施,所以智慧不高,不就是这个原因!前世的因这一生所受的报。「欲知来世果,今生作者是」,这一生当中一下省悟过来,多修善因。穷人能修财布施、能修法布施,只要你心地清净、心量大,福报就现前。

  我们看《俞净意公遇灶神记》,你有没有看出来?俞净意确实少年时候就考中秀才,人很聪明,文章也写得好,很得意,目中无人,瞧不起别人,也喜欢挖苦别人,这就是损德。到考举人的时候,前后考了十几次都考不中,以后教书,潦倒一生。你看遇灶神的时候家徒四壁,可怜到极处,幸亏有一点善根,灶神来点化他。把他的毛病习气,他所造的这些罪业,一桩一桩说出来,他不能不承认,这才晓得痛改前非。这一下就是超凡入圣,不再怨天尤人,不敢怨天尤人,自作自受。改过自新,感动天神,以后再去考,他居然考中进士,年岁大了也不想做官。那时候宰相张居正,明朝时候就是嘉庆年间,有人推荐这个人,道德、文章都好,张居正聘请他做家教,就是家里开私塾,请他教他的儿女,尽心尽职。小孩教的也考取功名,他告辞之后回家去养老,宰相送他一套房子,送他田地,他在家乡变成富有了。这个果报是现世的,这一生当中修来的,花报,果报当然更殊胜,这都是我们都能想像得到的。所以真的是因果不空。

  看到人家做的事情是好事,这个事情对社会、对大众有利益,就应当全心全力去协助;自己实在没有力量,去赞扬,给他宣传,这个功德都无量。这里有道场讲经,现在我们这个讲经还有电视、有网路,你能介绍你的亲戚朋友每天收看网路,收看卫星,他得的佛法利益是你帮助他的,这是你的功德,你度了一个人。你看你度人很方便,不操一点心,介绍一下就行,真实功德;没有你的介绍,他可能一生遇不到。反过来要障碍,人家天天到这边听经:有什么好听的,胡说八道,全是迷信。你叫人家退心,来生果报就是愚痴果报。不要说是言语造作有因果,佛在经论里面告诉我们,起心动念因果就定了案。《地藏经》上说得多好,「阎浮提众生,起心动念,无不是业」,多分都是自私自利、都是损人利己。还有一种什么?是更不能够理解的,损人不利己,对自己没有一点好处,但是对人有损坏,干这种事情。

  像这样的事情,损人利己、损人不利己,这样的事情时时刻刻在我们自己周边,也许我们自己就干这个事情,自己不知道。我们如果不是天天在经教里下功夫,我们不晓得。想想自己没有学佛之前,还不是常常干这个事情!言语上、态度上,佛法称作「恶作」。你看《了凡四训》,了凡先生在没有遇到云谷禅师之前,他就是这样的人,损人并不自利,养成这么个很坏的习惯。喜欢挖苦人、喜欢讽刺人、喜欢批评人,於自己并没有好处,这个亏折福报,损自己的德行,不晓得。到以后遇到云谷禅师之后,这一反省才找出来,自己有多少毛病。云谷禅师教他用功过格来检点自己,断恶修善、改过自新。功过格原本是道教的,这个方法虽然很笨,但是它很有效,每天认真反省。今天做了哪几桩好事,哪几桩是恶事,每天自己对照,很有效,虽然这方法很笨拙,非常有效果。

  初行很难,你看《了凡四训》自己讲的,他发愿断恶修善,想做三千桩善事,十年才完成,才做圆满。你就晓得刚刚开始是多么困难,过要一天一天减少,善要一天一天增长。但是到第二次,他又发心做三千桩善事,四年就圆满了,前面是十年,第二次就四年。第三次发心做一万桩善事,做宝坻县的知县,没想到他做一桩事情一万善事就圆满了,这叫公门好修德。他要没有这个机会的话,那一万桩善事是要相当长的时间。他做了县官,现在讲县长,那时候叫知县,宝坻是个大县,直接归京师管的,也就像现在讲是个特别行政区,是个大县。他看农民缴的租,就是缴税税收缴得太多,农民负担很重。他减租,按照实际状况帮助农民给他减租,这一减租全县农民统统都得利益了。所以他只有一桩事情,一万桩善事就圆满了,他自己都不知道。他天天想我这怎么办,许的愿到哪里去做好事,他说晚上作梦,天神告诉他的,你这个事情已经圆满了。

  以后遇到个法师,幻余法师,五台山的,从他那里经过的时候,他们认识,他向法师请教,说我做这个梦,到底是真的是假的?法师给他做证明,真的,所以公门好行善。如果要是贪官的话,把老百姓的税再加重一点,他多收一点,那他这一桩事情就做了一万桩的罪过。你看他减租让农民得利益,这一桩事情,一万桩善事就圆满了。这些叫机缘,机缘要会抓住,要抓什么?要抓行善的机缘。首先你要有认知,你要有修行,你要有认知,你才能掌握得住。

  所以,菩萨应化在世间是教化众生的,教化众生在娑婆世界,辩才是最重要的工具,无碍辩才。所以用辩才天女来做比喻。

  【有一妇人名辩才。父母求天而得生。若有离恶乐真实。入彼身中生妙辩。】

  从这首偈来看,这个妇人是辩才天女。世间人,这个世间做父母的,想求个聪明的儿子,去向天神求子。这在民间风俗里面我们也常见,求子女富贵,求子女聪明,求子女平安,求子女长寿,真的天下父母心,我们看得太多了。特别是在从前旧社会里面,人民智慧不开,神明是他们精神唯一的寄托,神庙多过佛庙,辩才天女这是神庙,多过佛庙。现在社会把这些神庙、杂神庙统统算作佛教,这是错误的,这佛教冤枉,说佛教是迷信就从这么来的。其实这些神庙与佛不相干,佛反不反对这些庙?佛不反对。为什么?业因果报。天女也不错,你看断恶修善,肯定这里面修善的时候,特别著重在法布施,护持佛法,帮助读书人,供养读书人,照顾读书人,都会得辩才,都会得智慧。

  佛经里面还有个故事,说寺庙里面夏天晒经,从前这个经怕潮湿,每年都要晒一次,在太阳好的时候晒一次,防蛀虫。晒经,藏经那时候不像现在一本一本这一册的,从前是摺叠的,一拉开铺在地上。有一头老牛从晒经的场子经过,它就闻,一直闻,以后这个老牛就脱离畜生身生天,说明佛法的功德不可思议。所以对於三宝物爱护,那都是无量的福报;如果我们不懂这个道理,对三宝物任意的毁损,折福,不尊重这是折福。所以会修行的人,佛门谚语里头常讲,世间大富大贵这些人前世在哪里修的?几乎都是在三宝门中所修的。而很多贫穷下贱的原因,实在讲也是在三宝门中做错事情的,一个很强烈的对比。所以,祖师大德常常教导我们,对三宝、对神明都要以恭敬心,祭神如神在,不可以轻慢。三宝、鬼神会常常加持你,这是真的,不是假的。你以轻慢心对他,或者你怀疑,不相信,怎么样?他也不来找你,各人因果各人承当。

  在现前这个社会,在中国、在外国,甚至於在美国、在欧洲、在英国,我们都看到过,听到就更多了,鬼神附身,现在这个事情很平常。凡是被附身的,跟鬼神都有缘分,你再仔细问,你相不相信?他信。他如果不信,鬼神就不会附身。为什么相信他就会附身?相信他才找他,不相信不找他,这有道理。他要找到你身上,你相信找你身上的时候,你的心正,你没有邪念,你没有贪瞋痴慢,鬼神尊敬你,真的他会照顾你,我们一般讲他保佑你。如果你心术不正,他就会给你开玩笑,他就会叫你惹麻烦。所以,孔夫子说了一句话,「敬鬼神而远之」,你要问孔夫子相不相信鬼神?他当然相信,他要不相信,他为什么教我们敬鬼神?敬鬼神是应该的。远之是什么?别听他捉弄。他传递给你很多的讯息,你不要把它当真,你要当真,他给你开个完笑,你就上他当,你就吃亏了。远之是他传的讯息给你,你要细心去考虑,他讲的合情、合理、合法,可以相信;他讲的不合情、不合理、不合法,甚至於向你无理的要求,你理都不要理他。这些事情我遇到的很多,到他无理要求之后,我就请他离开,请他回归本位。你传递的讯息我完全明了,你可以回去了,他也真的走。所以,必须无求於鬼神,人都不求,我求鬼神吗?真的是人到无求品自高,那鬼神也尊重你,他也不敢欺负你。

  这是讲做父母的人,在天女庙为儿女求福,求福的人多,真正得感应的人不多。什么原因?底下有个条件,条件不具足不行,『若有离恶乐真实』,「乐」是爱好,如果没有这点德行,这个天女就跟你不起感应。你有这个德行,确实离恶修善,厌恶乐善,喜欢善法,讨厌恶法,这个天女就会入他的身上,『入彼身中生妙辩』,这是加持。他的辩才是从哪里来的?是灵附在他身上,所以他有辩才。并不是这个灵常常附在身上,他有辩论的时候她就来了,说法完了之后她就走了,就没有了。

  美国有个凯西,这也是世界名人,是个睡眠的催眠心理学家,他是很奇怪,他是自我催眠,不是对别人。别人有疑难杂症来求他,他自我催眠,在深度催眠之后,别人有什么问题问他,他一样一样给你解答,给你治病。他一生好像有一万四千多个治病的案例,有完整的记录。绝不是他自己有什么能力,他自己的传记说他只初中毕业。他是一个灵附身,这个灵必须在他自我催眠的时候,这灵就附身,这个灵是很善的灵。有人问他买彩卷号码,他不答,凡是不善的,问他,他不理;你真有急难求他,他帮助你,所以这个神是个正神,不是个邪神。不是他自己的能力,是灵附在他身上。这桩事情,世尊在《楞严经》里面讲得很清楚。所以你自己心要正。你自己心要不正的话,藉著他来敛财,来欺骗众生,那就造罪业。这个罪业,他帮助你造罪业,他要把你毁掉,到你恶贯满盈的时候他离开了,然后你的灾难就现前。

  可是凯西这个人很好,非常正直,他给人治病不需要报酬,而且真的是尽心尽力。一生过著很平淡的生活,人也非常谦虚。所以他的东西,那个灵媒传的都可以相信。他是二次大战当中过世的,现在在美国他有个图书馆,规模很大,全世界有很多人去研究他的东西。因为他有很多预言,关於这个世界上发生的一些事情,他都有说到。所以说「入彼身中生妙辩」,这是感应,你心里有感他就有应,显感显应,冥感显应,冥感冥应,常有。下面又说:

  【彼有贪欲瞋恚痴。】

  这就是说她的贪瞋痴烦恼习气统统没断。

  【犹能随行与辩才。】

  这是什么?这是辩才天女,欲界天,她都有能力加持一个人,使他有辩才,何况佛菩萨!我这一生讲经讲了四十九年,有人问过我:法师,好像你很有辩才。我是很老实跟他说,我说我什么辩才都没有,我念书也不多,没学什么。可是真的这么多年来,遇到许多的问题都能随问随答,都能解了。我说这是什么?这是三宝威神加持。我常常讲,我勉励年轻人,我说我只有一个想法,我把我的身体借给佛菩萨用。上了讲台不是我,佛菩萨威神加持,下了讲台,佛菩萨走了,你就看到我的面目。有些人,少数人,他有这个感觉,他说我上台跟下台的时候不一样。实在讲这不是我一个人,所有一些讲经法师都有,所以你真上台的时候有三宝加持。心里做个观想,身体借给佛菩萨用,让佛菩萨来入我身中生妙解,解答完了,佛菩萨走了,这是真的不是假的。读多少书都没有用,人家提个问题怎么刚刚好你就读到,读到也未必能帮他解决问题。

  所以,要有信心,特别是什么?尊重三宝。讲经的人,这从前李老师教我的,念念希望众生在这一生当中能闻到正法,要存这个心。走进任何地方这个道场,我们在佛菩萨面前礼佛三拜,三拜作愿,就是发愿。第一拜与这个道场主人有缘,这个道场有方丈住持,居士林有林长,跟他有缘。第二拜与这个道场执事有缘,所有道场常住的人;第三拜与这个道场信徒有缘。有什么缘?他们会请我来讲经。三拜是这个拜法,不一样!我们到这个道场来讲经,如果想常常到这个道场来,我们讲经的法缘不断,你就要晓得你念念为常住著想,要让这些信徒爱护常住、尊重常住、护持常住,这时间就久了。信徒皈依,我可以代皈依,代谁?道场住持,用他的名字来皈依,全是他的徒弟。我不可以再收徒弟,我收徒弟是喧宾夺主!这些听众是本地人,我又不是住在本地,几天就要走路,要照顾这些。所有供养统统归常住,那我们在这个道场,常住上上下下对我们很尊重,为什么?我们对他只有利,没有害。

  我过去在台湾各个地方讲演就是这样,往返路费常住供给,所有供养全归常住。这些都是章嘉大师教我布施,李老师教我结法缘,所以法缘殊胜是这么结来的。如果你又要收皈依徒弟,又要钱,道场看到你这个法师这样,下一次不请你了,肯定的,人同此心,心同此理。你来对我常住有大帮助,我欢迎你来;你对我常住没有什么好处,好处小,损失大,人家不请你,要懂得这个道理。我们那个时候年轻刚出来,老师教导我们,这很不容易!所以这个比喻就说是天女、天神,欲界天神有能力这样加持一个人,这是善人、善心人,总是想帮助别人,自己没有能力,何况佛菩萨!

  懂这个道理,你就晓得讲经说法不难了,只要你具备基本的德行。我常常讲,现在讲得很具体,你真正具备《弟子规》、《感应篇》、《十善业道》、《沙弥律仪》,你上台肯定佛菩萨在你身上,佛菩萨加持的时候,你在讲台上你全身放光。就像我们前面那一大段念的毛光益众,全身放光就是放射这个磁场,气氛就不一样,佛菩萨加持你,佛光遍照,你是沐浴在佛光当中。有能力的人他见到,我是在最明显的时候,就是有一年在迈阿密,讲《认识佛教》,是七天,还是八天,每天两个小时。迈阿密那个地方是很奇怪的地方,那个地方奇奇怪怪的人很多。有七、八个当地人,那是曾宪炜居士请我去的,曾居士告诉我,他说那些人都有神通。他也听不懂中国话,曾居士给他翻译,他们是非常安静,专注在听。我看到有那么多当地人,临时把题目改了,本来是讲《地藏经》大意的。看了那么多人就换题目,讲《认识佛教》,把佛教介绍给他们。曾居士常常跟他们聊天,他就说出讲经的时候磁场特别好,他说坐在那里,纵然是不听,听不懂,也是很大的享受,这是真的。他们说出这些话,也就使我想到我初学佛的时候,每个星期天要跟章嘉大师见一面,我就非常喜欢他客厅的气氛,一句话不说,跟他坐在一起,那真的是高等的享受。就像前面毛光益众所说的,很明显的能感受到,在佛法里面叫做加持。如果你的心很乱很杂,你感受不到,还是一句老话,制心一处你就感受到了。下面这两句就是法合:

  【何况菩萨具智慧。而不能与众生益。】

  这利益,这两首偈是讲菩萨「授法益生」,授是传授。实在两首偈比喻里面讲的,是佛菩萨智慧的加持,当然被加持的人能得利益。被加持的人一定要有清净心,要有慈悲心,要有利益一切众生心,有弘护正法的心,他就会常常被加持;常常被加持,你的智慧会增长,这个利益很大。法,真的我们在《华严经》学了有三千多个小时,开经偈里头一句话应该有相当深刻的体验,「无上甚深微妙法」,体验到了。这句话大家都会念,真正体会到的人不多,你不契入,你怎么能体会?你契入得愈深,这句话的味道愈浓。然后才真的「百千万劫难遭遇,我今见闻得受持,愿解如来真实义」。怎样才能解如来真实义?其实如来真实义就是你自性本有智慧的真实义,你只要把障碍除掉,你就了解了。所以说到最后还是一句话,放下;你放不下,你永远不能理解,佛菩萨加持也是有限的。如果真能放下,得佛菩萨加持是无限的,为什么?我们自己的性跟佛菩萨的心性是一不是二。你不就明白了吗?加持有没有间断?没有间断,它是一不是二。

  佛菩萨慈悲,佛菩萨没有分别、没有执著,所有一切众生平等加持。问题就是我有妄想分别执著障碍,障碍住了,不是不加持,这个东西把加持抗拒了,是这么个道理。好像白天有太阳,普照大地,你不愿意见到阳光,偏偏要躲在房子里面去,那就没有法子;出门还要打个伞,不让太阳照,这就没法子,是你抗拒它,不是它不照你。自性本具的般若智慧,是真的不是假的,我们的烦恼习气薄一分,加持的力量就大一分。其实所加持的,是自己自性里头本有的智慧德能,这个道理要懂。

  所以对於遍法界虚空界,上面是诸佛菩萨,下面就是地狱众生,要平等的恭敬,为什么?性德。要知道全是自性变现的,它的体是相同的,谦卑、尊重是性德,慈悲、感恩是性德。见一切众生,慈悲心就生起来,感恩的心生起来,性德流露,那是什么人?法身菩萨。你现在虽然没有证法身,但是处事待人接物,自性常常跟佛菩萨一样的流露,流久了就见性。没见性的时候这是我们勉强,我们在学,是作意的,作意什么?你有分别执著就是作意,还是没有离开分别执著。到自然的时候,分别执著没有了,自然流露,那就是什么?那就是法身菩萨。如果我们不肯这样学法,你永远不能见性;我们能常常这样做法,就是把我们这三种障碍,妄想分别执著淡化。这个方法是能淡化的,只有减轻,只有像温度一样降温,它不会再往上升了。你说谁得好处?自己得好处,谦卑,自己得好处;恭敬别人,自己得好处。自己真性流露、性德流露,大幅度的把自己向上提升。

  你不懂这个道理、不了解事实真相,你不肯干;真正搞清楚、搞明白了,不要人劝,不要人提醒,你时时刻刻你会真干。到这个时候你修行境界就不一样了,你的进步你自己知道,年年不相同,月月不相同,你怎么会不欢喜!到月月不相同的时候,你法喜充满,就跟孔子所说的,「学而时习之,不亦说乎」。菩萨授法益生,利益谁?就是发心的这个人,这不是指一切众生。我发心弘护正法,我得利益,佛菩萨加持我;你没有发心,虽然佛菩萨也加持加不上,你有障碍,道理在此地。佛菩萨就像阳光普照绝无分别,能不能得利益,看自己肯不肯接受。肯接受的人得利益,不肯接受的人得不到,道理在此地。今天时间到了,我们就学习到此地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