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方广佛华严经 (第一八三五卷) 2007/9/18 香港佛陀教育协会 档名:12-017-1835
诸位法师,诸位同学,请坐。请看大用无方最后这一段,「寂用无涯三昧门」。第二段「正显业用」,这段里面有四小段,我们学的是第一个小段,明根境相对以辨自在。
经文有十二首偈颂,有六对,讲的是六根六尘,眼色是一对,耳声是一对,一直到意法,这六对。清凉大师给我们注解的意思很深,也说得很清楚,说明这自在是怎么得来的,这是我们应当要学习的。总的来说,不外乎定慧,就是先要知道定慧。定慧,佛说得很多,从总的纲领来讲,不外乎事理,有事定、有理定;起用这是观,有事观、有理观。这要是搞清楚了,最重要的还是在日常生活当中我们能用得上,那叫真正修行。如果搞清楚而不能落实在生活上,那就叫能知不能行,也算是不错。可是没有修行的功夫,你的知是有限度的,非常窄小,不能够圆通,就是不能够圆融、不能够贯通,这是肯定的。所以最重要的是依教修行。
前面我们学到清凉大师《疏钞》里面讲的,「明达法相,事观也;善了无生,理观也」。事观、理观好像没有讲,讲到事定跟理定,「制之一处,无事不办,能观心性,契理不动」,这都属於定。我们接著学习观,观是什么?你对於宇宙人生的看法。定是通达明了,观是一种看法。佛法的修学,实在讲,世出世间的圣贤,修为最重要的就是定功。身心清净,定生慧,慧才能解决问题,正确的解决问题。心浮气躁,纵然你学得很多,你懂得很多道理,懂得很多这些技术,那是世智辩聪,世间的聪明智慧,能不能解决问题?也能解决一些,但是往往问题里面又会埋伏著问题,我们讲的后遗症很多。解决问题,又造成了问题,这就不善。像老子讲的,解决问题,「和大怨,必有余怨」,这就不彻底。你解决问题,同时又制造问题,这就不善。如果是智慧现前,解决问题决定没有后遗症,决定不会再制造问题,这高明到极处。所以,你心不清净怎么行?你定不下来怎么行?世间法里,在中国是非常重视这种教学,所以儿童从小就要教他稳重,行住坐卧都有规矩,稳重。这个稳重是修养的前方便,就是预备功夫。先学得稳重,他然后才能修定;稳都稳不住,他怎么能定得下来?定到一定的程度,《金刚经》上所说的「信心清净,则生实相」。要定到什么时候?就像这段经文所说的,六根接触六尘境界如如不动,这是事定。不但有事定,我们现在佛法学了不少,虽然自己功夫不到,依照佛菩萨的教诲来看这一切现象,佛教给我们,「凡所有相,皆是虚妄」,要常作如是观才行。
我们今天学得很多,做不到,原因是什么?不熟。我们的旧习惯,这些染污太熟了,所以还是它起作用,还是分别执著起作用。佛法学得很多,它起不了作用,这个佛菩萨知道,祖师大德也知道,哪有那么容易就转过来的!这么容易转过来,人人都成佛。晓得业障习气太重,不是一下能转得过来的。就是提起观照,这观照是什么?功夫得力了,我们修行功夫得力。什么叫观照?如果在见色闻声,六根接触六尘境界,念头才起,什么念头?欢喜的,起了贪的念头;不欢喜的,起了瞋恨的念头,这起了念头。你六根看到外面的境界,喜怒哀乐就起来了,这叫烦恼起现行,这是念起。不怕念起,为什么?这种念头是无始劫养成的习性、习气,它怎么会不起?它要不起,你就不是凡人,六道凡夫决定会起念。祖师说得好,「不怕念起,只怕觉迟」。为什么?觉迟,这个妄念是念念相续,念念相续就要造业了。一觉悟,问题解决了。这个觉悟是什么?觉悟就是照见,就是观照功夫。功夫得力了,我见色,喜欢的起了贪心,想到佛的教诲,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,这个贪心马上就降下去,降温,这功夫得力了。逆境,不顺心的,瞋恚心起来了,这瞋恚心起来他就造业,造恶业,立刻想到凡所有相皆是虚妄,这瞋恚心就降温。就在日常生活当中起心动念之处,念头才冒出来,第二个念头,就是佛菩萨的教诲在这时候要能提得起来,就把这个事情摆平了。
你看不是先摆平外面,先摆平自己,自己摆平了,外面没事。跟夏威夷土著心灵疗法的道理是一样的。我们看那份资料,对自己的启示很大,跟佛法一个道理,他用上了,它没有佛法这么深,但是他能用上,他就能解决问题。我们佛法无论在理事、方法上比它都高明,但是没用,学了,从来没有用过,当然不得力。学了要起用,他就得力,功夫就得力。功夫得力,慢慢随著你修学的时间不断的增长,增长到什么?增长在一切境缘当中,分别执著都不起,那就功夫熟了。到这个境界,在佛法里面讲,叫证果了。境是物质环境,缘是人事环境,人事环境、物质环境当中都不会起七情五欲,都不会起贪瞋痴慢,没有执著了,你就证得阿罗汉果,超越六道轮回。那身呢?身还有,身还在,你的身还管用,做什么用?帮助一切苦难众生,帮助他们解决问题,这是大慈大悲。这种境界在佛经里面叫「有余依涅盘」,执著一断,你就证涅盘,阿罗汉的涅盘,阿罗汉在佛法叫「偏真涅盘」;在作用上面讲,六种神通具足,十善业道圆满,不容易!这个圆满是小圆满,所以他证的是小果,因为他还有分别、他还有妄想,只是执著没有了,不再执著了。
我们能想像得到,人要是执著放下了,烦恼一定去掉百分之七、八十,最严重的烦恼就是执著。古大德也常说,人修行不能证果第一个因素是什么?就是执著放不下,能放下就成了。再能够把分别放下,那你就是大圆满,你证得的果位是菩萨,比阿罗汉高多了。再能够把妄想放下,那你就究竟圆满,这个究竟圆满是定慧究竟圆满,十善究竟圆满,这是真正修行。修行绝对不是说经教上要学多少,不是的,是你放下多少。古来的祖师大德,不只惠能一个人,许多大德都说过,修行证果这桩事情不关文字,与文字没有关系,多读、少读不重要。这是世尊给我们示现的,世尊示现的,读,求学十二年;六祖惠能大师给我们示现的,没有求学,不认识字,没念过书,都是放下。世尊学了十二年,放下,放下什么?放下妄想分别执著,就成佛了。六祖惠能大师不认识字,没念过书,什么也没有学过,听五祖忍和尚讲《金刚经》,讲到「应无所住,而生其心」,他把妄想分别执著统统放下,他也成佛。我说得很多,他的境界跟释迦牟尼佛的境界是一不是二,平等的。应以什么身得度就现什么身,释迦牟尼佛是现佛身,惠能大师现祖师身,应以什么身得度就现什么身,平等境界。
我们今天这个事情不容易,我们明了了、搞清楚了,现在欠的是我们自己要做功夫。这段经文是讲做功夫,讲这六根,六根入定,在六尘起用;在六尘入定,在六根起用,你说多么活泼。一般讲,眼根入定,应该在眼根起用,眼根入定,能在色尘起用;色尘入定,能在眼根起用。不但如此,讲到究竟之处,六根互用,眼根入定,可以在意根起用;意根入定,可以在耳根起用,为什么?根尘都是一心。这段经文讲得好,先讲「六根,六尘」,然后再跟你讲「三世间」,前面讲的是「智正觉世间」,讲尽了。哪个地方不能入定?哪个地方不能出定?没有任何障碍,得大自在。
这个道理,清凉大师就是用事理二定跟事理二观来跟我们说明。明达法相,这是事观。明是明了,达是通达。我们知道的法相,怎么来的?因缘生法,就是佛法也离不开因缘,大乘教经论里常讲「佛法因缘生」。既然是因缘生,这些法相没有体性。善了无生,那是理观。你从相上见到性,善是善巧,了是明了,了达一切法不生。相不是在面前吗?不生。这无生跟不生就是根本没有生,这个道理深。一般讲缘生,佛法讲无量因缘而生的。无量因缘把它归纳为四大类,亲因缘、所缘缘、无间缘、增上缘,这个好懂,这相生了。生而无生,无生而生,生、无生是一不是二,叫入不二法门,你就得自在,你真正能把诸法实相看到,这看到就是你证得了。用什么方法证得?用定慧,你没有甚深的禅定,你见不到;心要定到相当一个层次,你才见到事实真相。
现在学佛要跟过去环境来比,有损有益。不能说过去环境好,我们现在不如他们。从某个方面是这样说的,过去修学的环境比现在好,人心淳朴,社会安定,世界人口少。譬如在中国,中国在抗战时候,六十年前,四亿人口,现在听说差不多都十四亿,这环境不一样,人多,社会当然复杂。再往前面讲,清朝初年的时候,中国人口只有一亿多,不到两亿人,土地还是那么大,人口少,那当然自在。可是从另一个角度来看,我们现在学习环境比古人好太多了,这怎么说法?古时候社会没有现在这么多的诱惑,没这么多刺激你,现在要学道不容易成就,从前容易成就。不容易成就,你能够成就,你的功力超过他们太多。古时候人修行证果的,到今天又会淘汰一大批,他不能成就。
由此可知,蕅益大师讲得好,「境缘无好丑」,物质环境、人事环境没有好坏,好坏在自己的心。自己心果然是清净,果然是善,果然是好学,现在的环境比从前好,你能够禁得起考验,你能够禁得起折磨,你在这里头练到如如不动,这个功夫超过古人。古人要跟你在一起,不能不佩服你,你在这样的环境当中能成就,五浊恶世!释迦牟尼佛当年讲经时讲五浊恶世,不是讲那个时候,是讲我们现在这个时候,末法时期真正是五浊恶世。在这里面修行成就的确不是简单事情。说不是简单事情,也不是真话,给你说真的,真的就是你是不是真干?要是真干,没有一个不成就。像释迦牟尼佛为我们示范的,只要你真正肯放下,你真正明白了。明白跟从前是一样,三千年前的那个社会也是凡所有相皆是虚妄,也是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;今天这个社会复杂的现象还是如梦幻泡影,还是皆是虚妄,跟《般若经》上讲的原理原则丝毫没有改变,「一切法无所有,毕竟空,不可得」。只要你不执著、不分别就行了,有什么两样?不论在事上、在理上没有差别。
《华严经》末后善财童子五十三参,给我们做出最好的示范,一生圆满成就。他所示现的不是顿超,释迦牟尼佛示现的是顿超,菩提树下夜睹明星,大彻大悟,顿超;惠能大师为我们示现,顿超,是把妄想分别执著一下放下,圆顿大法,这真的不是一般人能做到。善财童子的示现是渐修,他的小学是在文殊菩萨道场里面学成的,就是我们《华严经》上讲的从初信到十信,没有离开老师。十信心满,那就是妄想分别执著都放下,离开老师,到外面参学。德云比丘,初住菩萨,他去参访,他自己也就证初住;不证初住,见不到初住菩萨。海云比丘,二住菩萨。这五十三参,就步步高升。就像念书一样,德云是初中一年级,海云是二年级,这样步步高升,到最后参访普贤菩萨,成佛了;十住、十行、十回向、等觉、妙觉,就成佛。像一般念书一样,慢慢一步一步升上去,示现给我们看的。我们的修学应当是年年有进步,每年都能升一级,从圆教初信到妙觉位是五十二个阶级,就是五十二年级,那你要学五十二年的话,就成佛了!真是这样的。五十二年,也许一般人讲,很长,还有很多人活不了这么大年岁!是的。可是你要晓得,真正成就,十信心满就成就。十信心满就十年,到我们现在念的「贤首品」,这就圆满了,就毕业了,往后是参学。参学就是佛菩萨应化,初住「破一品无明,证一分法身」,我们现在很清楚的能够体会到,既然六根在六尘境界上已经不起心、不动念,分别执著当然没有,起心动念都没有,哪来分别执著?这叫真平等。
四十一位法身大士,上面是妙觉,四十二个位次是平等法界,所以叫一真。平等法界里面还有阶级吗?那我们就知道,释迦牟尼佛说四十二个阶级是跟凡夫讲的,凡夫有分别心、有执著心,给你讲有四十二个阶级。实际上,你入一真法界,没有阶级。那佛有没有说错?佛没有说错,清凉大师在注解里面提醒我们,要不然我们对这个总是想不通,理事不能圆融,总想不通。清凉给我们说,无明破了之后,还有无始无明的习气没有断。这句话提得好,我们就恍然大悟,原来四十二个阶级是无始无明厚薄不相同。无明习气很浓,地位就低;无明习气很薄,境界就上升,就这么个道理。确实没有无明,他有无明习气。这习气不好懂,古大德用酒瓶来给我们做比喻,我们从这上体会到一些。酒瓶盛酒的,酒倒干净了,一滴都没有了,闻闻看,还有味道。我们要用这个做试验,就会试验得很清楚。你去买酒,同一天装在瓶子里,现在到酒厂里面去买、去订,就能订到同一天装的,同时装的。菩萨四十一个阶级,破无明是四十一个阶级,前面不破无明,不算它,你就买四十一瓶酒,一个星期倒一瓶,四十二个星期就倒完,统统倒完,四十二个星期。第一个星期倒的那一瓶,大概就没有味道,闻不出味道了。第二个也许还是闻不到,大概第三、第四有一点味道,很淡。这个星期刚刚倒掉的,味道最浓。
佛菩萨跟我们讲,法身菩萨四十一个阶级是这么一回事情。你要看那一瓶,心地干干净净,一尘不染,妄想分别执著统统都没有,这习气没有法子断。你不能说我要把习气断掉,好,你要把习气断掉,你的妄想分别执著马上生起来,你又堕落了。所以这只有让时间自自然然就没有了。要多长的时间?佛在经上说,三大阿僧只劫,这时间长。三大阿僧只劫,无始无明习气自然完全没有,完全没有就是究竟佛果。但是你要知道,初住菩萨在遍法界虚空界里面,起感应的作用完全相同。像《普门品》里面所说的「三十二应」,应以佛身而得度者,他就能现八相成道。前面我们在经上读过的,他能现大身,现报身佛,莲华多大?三千大千世界,那身相就可想而知。这是什么?无明刚刚破,或者说还没有破,十信位的菩萨就能够以佛的身分出现在世间,为一切众生说法。
佛经上有这么一句,释迦牟尼佛说的,三世诸佛所说之法,我这一生四十九年不加一字。这很重要!释迦牟尼佛一生所说的是不是自己讲的?是不是自己创造、自己发明?没有,完全没有,古佛所说的。跟孔老夫子做学问的态度完全相同,「述而不作」。所以这些大圣大贤他们一生所学的、所修的、所教的、所传的,都是古人的,都是前辈的,没有自己的东西。这对我们来讲是不可思议的境界,你要是冷静观察,你就晓得他是真的,不是假的,不是谦虚的话,是真实话。这里面教育含著很深的意思,你不要去创新,为什么?创新是妄想,创新是违背性德,自性里头没有新旧,法尔如是。你心定了之后,空间维次就突破,你不但见到现在诸佛如来,你同时见到过去诸佛如来,时间没有了,三际没有了。像《华严》所说的,三际变成一念,一念里面圆满包含这三际。一切诸佛如来所说之法那你就清楚明白,照说就行了,是从自性里流露出来的,不是造作的,不是发明的。见性,你就得到。怎样见性?你得把烦恼习气障碍除掉才行,这我们常讲放下,你得放下才行;你要不放下,你是轮回心,你言语造作是轮回业,你连六道轮回都出不去,你怎么能见性?你怎么能见三世诸佛?
说到这个地方,我们就有很深的体会,大乘教里面给我们讲「一即是多,多即是一,一多不二」,这个一不是专一,任一,任何一法都圆满含摄一切法。可是佛在经典里面确实为我们指出,对初学人指出的,这个一法就是《十善业道》。这是一部分量很少的经典,它的经文通常我们印是只有四个page,四页,经不长。两次,佛告诉我们,这十善业是人天法,就是说你在六道里得人身,修这个法门;你想生欲界天、色界天、无色界天,也是修这个法门;声闻菩提,这是四圣法界里面的阿罗汉,缘觉菩提、菩萨法,乃至无上菩提,究竟的佛果,都是以这个为基础,以这个为根本。这是佛给我们说出的根本法,在「净业三福」里面放在第一条,我们学佛从哪里学起?这就明白了,没有十善业道就没有佛法。十方三世一切诸佛所讲的无量经教,统统以这个为基础,这个基础没有了,一切都没有了,那你就晓得这个重要。
《十善业道》怎么落实?《弟子规》跟《太上感应篇》是《十善业道》的落实。你能不学吗?你要不学,你能有成就吗?所以我们一再强调,中国传统文化的三个根,你为什么不学?你对它不认识,你要真的认识了,你就会很欢喜的学习,你这三个根就扎下去了。有这三个根,你才能够修定,你有定功才能修观,才会步步高升,你往生才真有把握,一生圆满成就。所以要求生西方极乐世界,一生圆满成就,你不扎这三个根就错了。这三个根要多少时间?顶多一年,过去没有学,现在补习,行,来得及,不是来不及。可是最重要的,对世出世间一切法不再执著了,不再贪恋。这也不少年了,我们常常跟同学们在一起互相勉励,放下自私自利,放下名闻利养,放下五欲六尘的享受,放下贪瞋痴慢。因为这些东西障道,有了这些东西,我们在道业上寸步都入不进去,永远挡在外面。要晓得,外面没有障碍,找不到障碍,真正障碍就是这四桩事情。如果我们还不愿意放下自私自利,还贪图名闻利养,还享受五欲六尘,还有贪瞋痴慢,这一生只能说跟佛法结个缘,阿赖耶识里面有了佛法种子,除此之外,什么都不能成就,在六道里面,该怎么生死还是怎么生死,该怎么轮回还是怎么轮回。要知道,造作许多的恶业,这是冤冤相报,生生世世没完没了,有得受的,不能不觉悟。
我们对於一切法不生不灭的道理,知道了一些,怎么证实?放下就证实,就是你亲证的境界。不放下,听佛说的,佛这么说法,佛当然不妄语,是他的境界。佛教化众生,让我们最感动的、最佩服的,那就是他不牵著我们鼻子走,他不是教我们盲目追随他,不是这样的。他教我们,要把他所讲的你自己去证明、去证实,他所讲的不是他的,是你自己的。因为你自己现在迷,你真能放下,就发现他所讲的确实是自己的性德,自己性德里头本来具有的,一样都不缺。《十善业道》不是他的,不是他制订的,是我们自性里头本来具足;换句话说,见了性德,就是这样的。戒律里面讲「三千威仪,八万细行」,那是你的本来面目。然后我再告诉你,《弟子规》的三百六十句,《太上感应篇》里面字字句句,也是你自性里头本有的,不是外面的。谁的弟子规?自性弟子规;谁的感应篇?自性感应篇。如果佛说的,你自性里头没有的,那叫外道。
所以千经万论所讲的,没有离开你的自性。我们在开讲《华严经》的时候向大家报告过,《华严》所说的是什么?所说的是自己。正如同佛在这经上所说的,「一切众生皆有如来智慧德相」,《华严经》上讲的,你自性本有的智慧、本有的德能、本有的相好。这说明华严在哪里?就是我们现实的世界。我们现实的世界哪有这么美好?是,本来是美好,现在不美好。这什么原因?境随心转,唯心所现,唯识所变。性是清净平等的,识可不是,识有染污。所以识有染净,染里面有善恶。我们今天把清净丢掉了。清净的识心,现的法界是四圣法界,声闻、缘觉、菩萨、佛,那是清净,净识现的。六道轮回是染识现的,染里面有善,善就现三善道;染里头有恶,恶就现三恶道,全是自己心现识变。除了你自己真心之外,什么都没有。遍法界虚空界,万事万法、一切众生都是自己心现识变,给你讲,这不是一家人,这是你自己。我讨厌这个,我恨那个,是你自己恨自己,你自己不爱自己,毛病发生在这里。
你真认识清楚,慈悲心自然流露。慈悲心头一个是自爱,真正爱你的自性,自性里面像惠能大师所说的,爱你的清净心,爱你的不生不灭,爱你的本自具足(这里面智慧德相),本不动摇,能生万法、整个宇宙。什么时候你见性?你爱这个宇宙,爱一切众生,真诚心、清净心、平等心、慈悲心,你见性了。见性人就是这样子,恢复到他本来面目,佛法的名词叫大慈大悲,大慈悲心现出来的时候,这见性。你还有喜欢这个、讨厌那个,你在迷,你没有觉悟。你要知道,觉心平等的,觉心清净的,平等就是没有分别,清净是没有执著,执著是染污。修行就从这上下手,法相宗里面讲的「转识成智」。末那是染污,就是执著,末那是执著,第六意识是分别,这两个是因上转,我们做功夫就在这上做。跟人相处,跟万物相处,对世出世间,我们讲一切人、一切事、一切物,在这里面修什么?学不分别、不执著。所以祖师说得好,这与文字无关。所以文字,经教学不学?都可以。经教学得再多,你的分别执著没有放下,经教不是智慧,变成什么?变成所知障,变成世智辩聪;七情五欲、贪瞋痴慢是烦恼障。如果你放下了,放下了,一切经教就是智慧,它就不叫障碍,它变成什么?智慧里面讲后得智,无所不知。清净心里面所生的,像信心清净则生实相,那是根本智。般若无知,是根本智;六根接触六尘境界无所不知,那是后得智。五十三参是后得智,善财童子在文殊会上所得的是根本智。没有根本智,所学得来的全是世智辩聪,全是所知障。世法、佛法都讲这个道理。所以,放下烦恼习气是第一桩大事。
中国五千年来,老祖宗教导后人,第一个就是教你放下,格物。格物是放下,格是格除,物是欲望,物欲。就是你要放下欲望,然后才能成就智慧,你所学的东西才是智慧;有欲望,学的东西不是智慧,这很有道理。智慧开了,所知障没有了,格物是破烦恼障,致知是破所知障,然后意诚、正心,意诚、正心是佛法讲的菩提心,你的真心现前,你真心起作用。真心起作用,这身就修了;身修就是具足智慧,具足众善,「人之初,性本善」,本性本善、本性本觉就现前,身怎么会不修?身修而后家齐,你的家庭非常美满、非常和乐。这就是我们常常讲的,幸福美满的人生,幸福美满的家庭,一家人都生活在充满智慧、充满道德的快乐之中。家齐而后国治,国治而后天下平,天下平是全世界的人都得到了公平,所以平等对待。平等对待就有和睦相处,大同世界,和谐世界。你要不从这个路子走,那大同、和谐是理想,不是事实;你要顺著道路去走,大同、和谐是事实。所以你要记住,家要是不和,永远做不到。要求国治、天下平,先把家要和;家要和,那身要修。宇宙之间的大道是有层次的,是有秩序的,它一点都不乱,有根、有本。根本培得好,果报殊胜,花果自然会殊胜。根本要没有去照顾它,哪里会有好的花果?不可能。
所以这个地方「明达法相,善了无生」,这两句话非常重要,你真正了达一切法不生,你的贪瞋痴就没有,也就是你很容易放下。为什么?你不放下是愚痴,你什么都得不到。所以你常常要想,常常去观察,对你会有很大的帮助。想什么、看什么?看人过世,你看报纸上的讣闻,你看今天多少人走了?你想他走了,他带什么去?他的财富,他的家亲眷属,他的官爵,他的地位,一样都带不走。你要是常常看这个,你就把人间事看淡了。唯有看淡,才能放下。样样都据为己有,连你自己身体都保不住,你在这个世间能活几天?你以为寿命还很长,我还能活多少年,那是妄想。佛在经上教导我们,人命在呼吸之间,一口气不来,什么都没有了。如果你能常常想到这个,这会开智慧。这跟四念处观有同样的效果,你才能看出无常。宇宙是无常的,什么东西能带得去?你在迷,你没有觉悟,业力带去了;你要是觉悟,你的智慧、功德带去了。所以人真正明白了,我要做好事,做我带得走的。什么时候做?今天就做,不要等明天,明天说不定我不在世了,这是真的,一点不假。因为你自己做的好事功德,百分之百带走。如果是你留一笔财产给别人给你做,人家纵然是好心帮你做了,你得到的功德,《地藏菩萨本愿经》上讲得很清楚,七分之一,帮你做的那个人他得七分之六,差很远。如果那个人起了贪心,不给你做,他完全把你的吞没掉,他还造罪业,你什么也得不到。断恶修善,积功累德,要及时,赶快做,不可以等待,等待就错了。你要做,肯定愈做愈多,像财布施,肯定愈施愈多;法布施,聪明智慧愈施愈多。它会天天增长,增长怎么?愈多愈施。
永远记住释迦牟尼佛的德范,他老人家的德行,他老人家的示范。我们自己所需要的,吃饱了,穿暖了,有个小地方住得很舒服。什么叫舒服?你心里没有牵挂,身心健康,这就很舒服了。绝不是住得很华丽、豪华,不是的,一切都能随遇而安。豪华的宅第,那不是享福,那叫做折福。特别是在这个时代,物质生活过得去就行,有多余的力量尽量帮助别人。知道这个世间在受苦受难的人很多,他们需要帮助。所以有智慧、清净心,你才能看得出问题,才知道我们应该要做些什么事情。当然,最大的好事是帮助人开悟。
所以释迦牟尼佛选择的行业,这要知道,他选择的不是宗教,你看他老人家四十九年,他是宗教行为吗?他没有拜过神明,没有向上帝祈祷过,没有向神明祈求过,他一生教学,这我们要认识清楚。现在把他称为宗教,对释迦牟尼佛对不起,他受了冤枉,他受了屈辱。虽然宗教也都是教育,但是宗教教育里头都有一个真神,有一个主宰,有个依靠。佛法也讲三皈依,是依自己,不是依别人。你看六祖大师在《坛经》里讲三皈依讲得多好,依自性三宝。佛是什么?佛是自性觉,自性觉而不迷;法是自性正,你的自性本来是正知正见;僧是自性净,清净不染。要用惠能大师的话来讲,「何期自性,本自清净」,就是自性净,僧宝;「本不生灭」,不生不灭,那是佛宝,大般涅盘;「本自具足」是法宝;「本不动摇」那是自性本定,这个定是佛宝;「能生万法」,能生万法是法宝。所以他这五句里,觉正净统统在里面,是自性三宝,不是外面。到外面去找,这佛教称之为外道。所以佛教是佛陀的教育、是佛陀的教诲。
方东美先生早年把佛教介绍给我,他说释迦牟尼佛是大哲学家、是圣哲,佛经是高等哲学。他看得正确,没有看错。我们现在在《华严经》里面读到,再看佛教所有一切经典,佛说五桩事情,时时刻刻他都没有中断过,他讲的是什么?他讲伦理、讲道德、讲因果、讲哲学、讲科学,都讲到究竟圆满。佛经里没有神学,这要知道,找不到神学。我们学佛是接受释迦牟尼佛的教诲。所以佛教传到中国,寺院庵堂是什么?是学校,是教学的场所,每天讲堂里面上课;念佛堂、禅堂里面修什么?修定,修清净心。净宗的念佛目的,《弥陀经》上讲得很清楚,「一心不乱,心不颠倒」。一心是定,不乱是禅,心不颠倒是智慧,念佛是修这个。用这句佛号把无始劫以来的烦恼习气打掉,这就是宗门大德常讲的「不怕念起,只怕觉迟」,净宗的觉是什么?就是佛号。妄想、妄念起来,不管是善是恶,都不好,为什么?善念是三善道,恶念是三恶道,你总出不了六道轮回。这一句阿弥陀佛不在六道,六道里找不到阿弥陀佛,出去了。念头一起,阿弥陀佛取而代之,这叫念佛人,这叫相应,与自性弥陀相应,与唯心净土相应,这才能成就。
诸位同学一定要记住,烦恼里头最严重的是瞋恚,瞋恚堕地狱。常常喜欢发脾气、喜欢骂人,你要记住,你在造地狱业因,被你骂的人他不会堕地狱,你会堕地狱。被你骂的人如果能忍辱,他真是来修行,他修忍辱波罗蜜,他会得好处,你自己很糟糕,所以这要懂。最近我们看到这个讯息,不但有许多灾难,怕的是这传染病爆发,我们看到外国已经有很多地方禽流感,中国现在也有了。这种传染病,它的传染像风一样,吹到你身上,你的心地清净慈悲,一吹就过去了,不会贴身。风吹的时候,它也不分善人、恶人,反正你心地善良,它染不上,它一吹就过去了。不善的人,一吹就沾到身上,你就得病。而且最容易得的就是容易发脾气的人。我跟你讲的话是真的,不是假的。所以尽量控制自己不要发脾气。如果喜欢发脾气,你就要记住,你很容易得传染病。
要养成心平气和,要培养自己的爱心,爱心是你的性德。爱心没有了,你的性德就违背了,你本来是大慈大悲,你怎么会变成这个样子?素食是爱心,不忍吃众生肉。连这些植物都有灵性,前两天,同学打个电话给我,他们家的菜园,葫芦托梦,说是有人以不好的态度对待它。第二天起来之后,真的到菜园找,真找到个葫芦,不是人,虫吃那个葫芦。他才明了,你看看有人欺侮它,葫芦托梦。这是我第二次。第一次是我在澳洲,澳洲我们自己有个菜园,有一条丝瓜,这个丝瓜托梦给悟谦法师,说它已经长得很大了,为什么还不采?这时候谦师她就去找,真的,它在那叶子后面,看不见,走来走去看不见,遮住了,把它找出来了,真的,太老了。太老了,悟谦就说,我不采你了,我让你再长,留你做种子,留它来做种。你看植物都通人性,何况是动物!都有爱心,你爱他,他爱你,他的回报非常好;你不爱他,他恨你。
所以你千万要记住,纵然他有过失,你也不要责备他,你劝导他,为什么?他会感激你。你要是把他狠狠骂一顿,他记住这个仇恨,今天你得势,将来换个地位时,你在他的属下,他就会这样对待你。总是冤冤相报,没完没了。所以我们学佛人懂这道理,纵然他是我的长官,我是他的部属,他狠狠教训我,无礼的责备我,我也晓得,大概在过去生中,我是他的长官,我这样对待他。今天他这样对我,就算了,没有怨恨心,很好,这样就够了,就结掉了。他所造的这个业,记在他阿赖耶识里面,他会受报。所以我们常常讲,经教里头说的是,你以恶意对待人,自己受的果,祸害是七分,别人顶多是三分。如果他有智慧的话,他一分都不受,为什么?他没有怨恨心,没有瞋恚心,反而成就他的道业,把他提升,自己堕地狱,把别人抬起来。这是佛经上讲的,这话是真的,不是假的。看到别人的德行年年往上提升,自己年年往下堕落,你这细心观察,你就看到。修行没有别的,在哪里修?头一个就是在人事环境上修,第二才在物质环境上修,把自己的毛病习气都修得干干净净,就成就了。离开人事环境、物质环境,你到哪里去修?你没地方修。跟这个人处不来,跟那个人处不来,不是别人有过失,是自己有过失。夏威夷土著这个报告里头讲得太好了,魏斯医生在做的深度催眠,里面记录也报导这些事情。
所以灾难多,灾难从哪里来的?是我们居住地球上的众生不善业的感召。所以宇宙不和谐,大自然不和谐,地球上所有生态不和谐,这个麻烦大!真正的原因是什么?佛讲得最清楚、最透彻,境随心转,天地万物是你自己的心现识变。你的心要是善,没有一样不善;你的心不善,没有一样是善,道理在此地。所以问题不是出在外面,出在我们自己的念头,出在我们自己的愚痴,贪瞋痴慢这个东西造成的。学佛的人能听得进去,细心想想有道理;不学佛的人他不承认,他说这是迷信。现在讲科学,科学要拿出证据,证据拿不出来,世界就毁灭了。中国有一句老话说,「不听老人言,吃亏在眼前」。佛菩萨是老人,在中国,孔孟老庄是老人,这些老人留给后世的教训就是「老人言」。你不听,你不看,眼前的灾难你必须承受,这个灾难太苦、太可怜了。
下面说,「诸经论中,或单说事定,或但明理定,二观亦然」。或是单说事观,或者单说理观。这是佛菩萨教学,教学是有对象的,因人不同、因事不同、因时不同、因处不同,说法怎么会一样?就是我们在这个小讲堂,有时候一定要看听众,如果今天有一批从国内来的听众,来了几十个人,从来没有进过我们的讲堂,我一看到这些人来,我就会说得很浅显。所以有很多地方我重复说,为什么?前面说的他没听到,有一部分特别是对他们讲的。还有些从国外来的,常常有,所以有很多东西多次重复。释迦牟尼佛讲经也是如此。重复有没有必要?有必要,为什么?没有听过的,他听到了;已经听过的,他没有做到。要重复多少遍他才能做到?重复一万遍他能做到,这一万遍都是应该说的。所以佛法讲「一门深入,长时薰修」,时时刻刻要重复,不断的重复。
佛家这些方法,夏威夷这些土著他们也用这些方法,真的跟我们持名理论方法完全相同。他不是念阿弥陀佛的,他是念「对不起,我爱你」、「我很抱歉,我爱你」,他念这个。要念多少声?不断重复,天天重复。重复到什么时候他就疗效出现?重复到自己爱心真念出来了。你看,不是无数次的重复,自己的爱心是自性、性德,透不出来。不管对什么人,不管对什么事、对天地万物,都是「我很抱歉,我对不起你,我很爱你」,要把这心里的真心念出来,不知道念多少万次!我们从报告上看,念好几个月,日夜都不间断,效果出来。效果出来自己知道,为什么?自己对天地万物,对一切众生,真有爱心,跟从前不一样,真有爱心。而且在表现上,他讲了三桩事情,第一个是自己谦卑,这态度变更,对人、对事、对物都是谦卑;恭敬、有礼,有礼就是有礼貌,他就讲这三个。你在日常生活当中,这三个很明显的表现出来,你对於一切人、一切事、一切物都有爱心。这我们讲什么?业障消除了。完全是事修,他没有理;不像佛法,佛法有理,理那就高得太多!这是完全从事修,都能够治这些最难治的精神病。
他这个地方就是我们讲的回向。所以他肯定外面没有过失,那些生病的人都没有过失,他为什么会生病?我心里头有病,在他那里发作了。怎么样把他的病治好?先把我的心病治好,他就没事了。这是我们佛法讲的回向法门。他没有接触病人,也没有任何治疗,就是拿到他的病历摆在面前,就这一句话不断重复,「我对不起你,我爱你」。就像我们写牌位一样,念佛给他回向。我们没有这么做。我们要帮助一个人的时候,你给他立一个牌位,你每天早晚给他念几千声、几万声,常年不断,大概半年到一年,对方会感化。这是一样的道理,他做得很彻底,我们有这个道理,没去做。好像我们做的时间太少,早晚两次这功德回向,而且还心不在焉,所以这效果不彰。他是把整个精神集中,自己在一个小房间,外头统统隔绝,一心来念,念上几个月,效果好,那些病人的病自然都恢复正常了。
这给我们很大的启示,我们要帮助这个世界,这个世界有苦难,大家晓得这么一个原理,我们一心,我们立一个牌位,全世界在灾难当中死亡的这些众生给他立一个牌位,把精神集中起来,万缘放下,做功课的时候连电话都拔掉,一心一意念佛给他回向,就能产生效果。甚至於自然灾害都一样,地震。我们前面发起一个,希望大家每天加持一千声观世音菩萨圣号,为南北极、全世界的冰山跟这些山神,神明,求雪不要融化,会有效果。马来西亚一个年轻人做了个实验,冰箱取出三块冰块,念一千声观世音菩萨,它融化得最慢,迟半个小时;冰块上面贴上一个「我爱你,请你不要融化」,它也慢了差不多十几分钟;没有管它的,那个融化得最快。所以我们从这个实验,从佛法的理论,参考夏威夷这种治疗的方法,我们就相信、就有信心了。在电视机面前的、在网路面前的同学,我们能够为全球苦难众生,一切自然灾害,每天用一点时间,全心全力来念佛回向,决定会产生效果。我们有这个信心,一点不怀疑。今天时间到了,我们就学习到此地。
诸位法师,诸位同学,请坐。请看大用无方最后这一段,「寂用无涯三昧门」。第二段「正显业用」,这段里面有四小段,我们学的是第一个小段,明根境相对以辨自在。
经文有十二首偈颂,有六对,讲的是六根六尘,眼色是一对,耳声是一对,一直到意法,这六对。清凉大师给我们注解的意思很深,也说得很清楚,说明这自在是怎么得来的,这是我们应当要学习的。总的来说,不外乎定慧,就是先要知道定慧。定慧,佛说得很多,从总的纲领来讲,不外乎事理,有事定、有理定;起用这是观,有事观、有理观。这要是搞清楚了,最重要的还是在日常生活当中我们能用得上,那叫真正修行。如果搞清楚而不能落实在生活上,那就叫能知不能行,也算是不错。可是没有修行的功夫,你的知是有限度的,非常窄小,不能够圆通,就是不能够圆融、不能够贯通,这是肯定的。所以最重要的是依教修行。
前面我们学到清凉大师《疏钞》里面讲的,「明达法相,事观也;善了无生,理观也」。事观、理观好像没有讲,讲到事定跟理定,「制之一处,无事不办,能观心性,契理不动」,这都属於定。我们接著学习观,观是什么?你对於宇宙人生的看法。定是通达明了,观是一种看法。佛法的修学,实在讲,世出世间的圣贤,修为最重要的就是定功。身心清净,定生慧,慧才能解决问题,正确的解决问题。心浮气躁,纵然你学得很多,你懂得很多道理,懂得很多这些技术,那是世智辩聪,世间的聪明智慧,能不能解决问题?也能解决一些,但是往往问题里面又会埋伏著问题,我们讲的后遗症很多。解决问题,又造成了问题,这就不善。像老子讲的,解决问题,「和大怨,必有余怨」,这就不彻底。你解决问题,同时又制造问题,这就不善。如果是智慧现前,解决问题决定没有后遗症,决定不会再制造问题,这高明到极处。所以,你心不清净怎么行?你定不下来怎么行?世间法里,在中国是非常重视这种教学,所以儿童从小就要教他稳重,行住坐卧都有规矩,稳重。这个稳重是修养的前方便,就是预备功夫。先学得稳重,他然后才能修定;稳都稳不住,他怎么能定得下来?定到一定的程度,《金刚经》上所说的「信心清净,则生实相」。要定到什么时候?就像这段经文所说的,六根接触六尘境界如如不动,这是事定。不但有事定,我们现在佛法学了不少,虽然自己功夫不到,依照佛菩萨的教诲来看这一切现象,佛教给我们,「凡所有相,皆是虚妄」,要常作如是观才行。
我们今天学得很多,做不到,原因是什么?不熟。我们的旧习惯,这些染污太熟了,所以还是它起作用,还是分别执著起作用。佛法学得很多,它起不了作用,这个佛菩萨知道,祖师大德也知道,哪有那么容易就转过来的!这么容易转过来,人人都成佛。晓得业障习气太重,不是一下能转得过来的。就是提起观照,这观照是什么?功夫得力了,我们修行功夫得力。什么叫观照?如果在见色闻声,六根接触六尘境界,念头才起,什么念头?欢喜的,起了贪的念头;不欢喜的,起了瞋恨的念头,这起了念头。你六根看到外面的境界,喜怒哀乐就起来了,这叫烦恼起现行,这是念起。不怕念起,为什么?这种念头是无始劫养成的习性、习气,它怎么会不起?它要不起,你就不是凡人,六道凡夫决定会起念。祖师说得好,「不怕念起,只怕觉迟」。为什么?觉迟,这个妄念是念念相续,念念相续就要造业了。一觉悟,问题解决了。这个觉悟是什么?觉悟就是照见,就是观照功夫。功夫得力了,我见色,喜欢的起了贪心,想到佛的教诲,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,这个贪心马上就降下去,降温,这功夫得力了。逆境,不顺心的,瞋恚心起来了,这瞋恚心起来他就造业,造恶业,立刻想到凡所有相皆是虚妄,这瞋恚心就降温。就在日常生活当中起心动念之处,念头才冒出来,第二个念头,就是佛菩萨的教诲在这时候要能提得起来,就把这个事情摆平了。
你看不是先摆平外面,先摆平自己,自己摆平了,外面没事。跟夏威夷土著心灵疗法的道理是一样的。我们看那份资料,对自己的启示很大,跟佛法一个道理,他用上了,它没有佛法这么深,但是他能用上,他就能解决问题。我们佛法无论在理事、方法上比它都高明,但是没用,学了,从来没有用过,当然不得力。学了要起用,他就得力,功夫就得力。功夫得力,慢慢随著你修学的时间不断的增长,增长到什么?增长在一切境缘当中,分别执著都不起,那就功夫熟了。到这个境界,在佛法里面讲,叫证果了。境是物质环境,缘是人事环境,人事环境、物质环境当中都不会起七情五欲,都不会起贪瞋痴慢,没有执著了,你就证得阿罗汉果,超越六道轮回。那身呢?身还有,身还在,你的身还管用,做什么用?帮助一切苦难众生,帮助他们解决问题,这是大慈大悲。这种境界在佛经里面叫「有余依涅盘」,执著一断,你就证涅盘,阿罗汉的涅盘,阿罗汉在佛法叫「偏真涅盘」;在作用上面讲,六种神通具足,十善业道圆满,不容易!这个圆满是小圆满,所以他证的是小果,因为他还有分别、他还有妄想,只是执著没有了,不再执著了。
我们能想像得到,人要是执著放下了,烦恼一定去掉百分之七、八十,最严重的烦恼就是执著。古大德也常说,人修行不能证果第一个因素是什么?就是执著放不下,能放下就成了。再能够把分别放下,那你就是大圆满,你证得的果位是菩萨,比阿罗汉高多了。再能够把妄想放下,那你就究竟圆满,这个究竟圆满是定慧究竟圆满,十善究竟圆满,这是真正修行。修行绝对不是说经教上要学多少,不是的,是你放下多少。古来的祖师大德,不只惠能一个人,许多大德都说过,修行证果这桩事情不关文字,与文字没有关系,多读、少读不重要。这是世尊给我们示现的,世尊示现的,读,求学十二年;六祖惠能大师给我们示现的,没有求学,不认识字,没念过书,都是放下。世尊学了十二年,放下,放下什么?放下妄想分别执著,就成佛了。六祖惠能大师不认识字,没念过书,什么也没有学过,听五祖忍和尚讲《金刚经》,讲到「应无所住,而生其心」,他把妄想分别执著统统放下,他也成佛。我说得很多,他的境界跟释迦牟尼佛的境界是一不是二,平等的。应以什么身得度就现什么身,释迦牟尼佛是现佛身,惠能大师现祖师身,应以什么身得度就现什么身,平等境界。
我们今天这个事情不容易,我们明了了、搞清楚了,现在欠的是我们自己要做功夫。这段经文是讲做功夫,讲这六根,六根入定,在六尘起用;在六尘入定,在六根起用,你说多么活泼。一般讲,眼根入定,应该在眼根起用,眼根入定,能在色尘起用;色尘入定,能在眼根起用。不但如此,讲到究竟之处,六根互用,眼根入定,可以在意根起用;意根入定,可以在耳根起用,为什么?根尘都是一心。这段经文讲得好,先讲「六根,六尘」,然后再跟你讲「三世间」,前面讲的是「智正觉世间」,讲尽了。哪个地方不能入定?哪个地方不能出定?没有任何障碍,得大自在。
这个道理,清凉大师就是用事理二定跟事理二观来跟我们说明。明达法相,这是事观。明是明了,达是通达。我们知道的法相,怎么来的?因缘生法,就是佛法也离不开因缘,大乘教经论里常讲「佛法因缘生」。既然是因缘生,这些法相没有体性。善了无生,那是理观。你从相上见到性,善是善巧,了是明了,了达一切法不生。相不是在面前吗?不生。这无生跟不生就是根本没有生,这个道理深。一般讲缘生,佛法讲无量因缘而生的。无量因缘把它归纳为四大类,亲因缘、所缘缘、无间缘、增上缘,这个好懂,这相生了。生而无生,无生而生,生、无生是一不是二,叫入不二法门,你就得自在,你真正能把诸法实相看到,这看到就是你证得了。用什么方法证得?用定慧,你没有甚深的禅定,你见不到;心要定到相当一个层次,你才见到事实真相。
现在学佛要跟过去环境来比,有损有益。不能说过去环境好,我们现在不如他们。从某个方面是这样说的,过去修学的环境比现在好,人心淳朴,社会安定,世界人口少。譬如在中国,中国在抗战时候,六十年前,四亿人口,现在听说差不多都十四亿,这环境不一样,人多,社会当然复杂。再往前面讲,清朝初年的时候,中国人口只有一亿多,不到两亿人,土地还是那么大,人口少,那当然自在。可是从另一个角度来看,我们现在学习环境比古人好太多了,这怎么说法?古时候社会没有现在这么多的诱惑,没这么多刺激你,现在要学道不容易成就,从前容易成就。不容易成就,你能够成就,你的功力超过他们太多。古时候人修行证果的,到今天又会淘汰一大批,他不能成就。
由此可知,蕅益大师讲得好,「境缘无好丑」,物质环境、人事环境没有好坏,好坏在自己的心。自己心果然是清净,果然是善,果然是好学,现在的环境比从前好,你能够禁得起考验,你能够禁得起折磨,你在这里头练到如如不动,这个功夫超过古人。古人要跟你在一起,不能不佩服你,你在这样的环境当中能成就,五浊恶世!释迦牟尼佛当年讲经时讲五浊恶世,不是讲那个时候,是讲我们现在这个时候,末法时期真正是五浊恶世。在这里面修行成就的确不是简单事情。说不是简单事情,也不是真话,给你说真的,真的就是你是不是真干?要是真干,没有一个不成就。像释迦牟尼佛为我们示范的,只要你真正肯放下,你真正明白了。明白跟从前是一样,三千年前的那个社会也是凡所有相皆是虚妄,也是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;今天这个社会复杂的现象还是如梦幻泡影,还是皆是虚妄,跟《般若经》上讲的原理原则丝毫没有改变,「一切法无所有,毕竟空,不可得」。只要你不执著、不分别就行了,有什么两样?不论在事上、在理上没有差别。
《华严经》末后善财童子五十三参,给我们做出最好的示范,一生圆满成就。他所示现的不是顿超,释迦牟尼佛示现的是顿超,菩提树下夜睹明星,大彻大悟,顿超;惠能大师为我们示现,顿超,是把妄想分别执著一下放下,圆顿大法,这真的不是一般人能做到。善财童子的示现是渐修,他的小学是在文殊菩萨道场里面学成的,就是我们《华严经》上讲的从初信到十信,没有离开老师。十信心满,那就是妄想分别执著都放下,离开老师,到外面参学。德云比丘,初住菩萨,他去参访,他自己也就证初住;不证初住,见不到初住菩萨。海云比丘,二住菩萨。这五十三参,就步步高升。就像念书一样,德云是初中一年级,海云是二年级,这样步步高升,到最后参访普贤菩萨,成佛了;十住、十行、十回向、等觉、妙觉,就成佛。像一般念书一样,慢慢一步一步升上去,示现给我们看的。我们的修学应当是年年有进步,每年都能升一级,从圆教初信到妙觉位是五十二个阶级,就是五十二年级,那你要学五十二年的话,就成佛了!真是这样的。五十二年,也许一般人讲,很长,还有很多人活不了这么大年岁!是的。可是你要晓得,真正成就,十信心满就成就。十信心满就十年,到我们现在念的「贤首品」,这就圆满了,就毕业了,往后是参学。参学就是佛菩萨应化,初住「破一品无明,证一分法身」,我们现在很清楚的能够体会到,既然六根在六尘境界上已经不起心、不动念,分别执著当然没有,起心动念都没有,哪来分别执著?这叫真平等。
四十一位法身大士,上面是妙觉,四十二个位次是平等法界,所以叫一真。平等法界里面还有阶级吗?那我们就知道,释迦牟尼佛说四十二个阶级是跟凡夫讲的,凡夫有分别心、有执著心,给你讲有四十二个阶级。实际上,你入一真法界,没有阶级。那佛有没有说错?佛没有说错,清凉大师在注解里面提醒我们,要不然我们对这个总是想不通,理事不能圆融,总想不通。清凉给我们说,无明破了之后,还有无始无明的习气没有断。这句话提得好,我们就恍然大悟,原来四十二个阶级是无始无明厚薄不相同。无明习气很浓,地位就低;无明习气很薄,境界就上升,就这么个道理。确实没有无明,他有无明习气。这习气不好懂,古大德用酒瓶来给我们做比喻,我们从这上体会到一些。酒瓶盛酒的,酒倒干净了,一滴都没有了,闻闻看,还有味道。我们要用这个做试验,就会试验得很清楚。你去买酒,同一天装在瓶子里,现在到酒厂里面去买、去订,就能订到同一天装的,同时装的。菩萨四十一个阶级,破无明是四十一个阶级,前面不破无明,不算它,你就买四十一瓶酒,一个星期倒一瓶,四十二个星期就倒完,统统倒完,四十二个星期。第一个星期倒的那一瓶,大概就没有味道,闻不出味道了。第二个也许还是闻不到,大概第三、第四有一点味道,很淡。这个星期刚刚倒掉的,味道最浓。
佛菩萨跟我们讲,法身菩萨四十一个阶级是这么一回事情。你要看那一瓶,心地干干净净,一尘不染,妄想分别执著统统都没有,这习气没有法子断。你不能说我要把习气断掉,好,你要把习气断掉,你的妄想分别执著马上生起来,你又堕落了。所以这只有让时间自自然然就没有了。要多长的时间?佛在经上说,三大阿僧只劫,这时间长。三大阿僧只劫,无始无明习气自然完全没有,完全没有就是究竟佛果。但是你要知道,初住菩萨在遍法界虚空界里面,起感应的作用完全相同。像《普门品》里面所说的「三十二应」,应以佛身而得度者,他就能现八相成道。前面我们在经上读过的,他能现大身,现报身佛,莲华多大?三千大千世界,那身相就可想而知。这是什么?无明刚刚破,或者说还没有破,十信位的菩萨就能够以佛的身分出现在世间,为一切众生说法。
佛经上有这么一句,释迦牟尼佛说的,三世诸佛所说之法,我这一生四十九年不加一字。这很重要!释迦牟尼佛一生所说的是不是自己讲的?是不是自己创造、自己发明?没有,完全没有,古佛所说的。跟孔老夫子做学问的态度完全相同,「述而不作」。所以这些大圣大贤他们一生所学的、所修的、所教的、所传的,都是古人的,都是前辈的,没有自己的东西。这对我们来讲是不可思议的境界,你要是冷静观察,你就晓得他是真的,不是假的,不是谦虚的话,是真实话。这里面教育含著很深的意思,你不要去创新,为什么?创新是妄想,创新是违背性德,自性里头没有新旧,法尔如是。你心定了之后,空间维次就突破,你不但见到现在诸佛如来,你同时见到过去诸佛如来,时间没有了,三际没有了。像《华严》所说的,三际变成一念,一念里面圆满包含这三际。一切诸佛如来所说之法那你就清楚明白,照说就行了,是从自性里流露出来的,不是造作的,不是发明的。见性,你就得到。怎样见性?你得把烦恼习气障碍除掉才行,这我们常讲放下,你得放下才行;你要不放下,你是轮回心,你言语造作是轮回业,你连六道轮回都出不去,你怎么能见性?你怎么能见三世诸佛?
说到这个地方,我们就有很深的体会,大乘教里面给我们讲「一即是多,多即是一,一多不二」,这个一不是专一,任一,任何一法都圆满含摄一切法。可是佛在经典里面确实为我们指出,对初学人指出的,这个一法就是《十善业道》。这是一部分量很少的经典,它的经文通常我们印是只有四个page,四页,经不长。两次,佛告诉我们,这十善业是人天法,就是说你在六道里得人身,修这个法门;你想生欲界天、色界天、无色界天,也是修这个法门;声闻菩提,这是四圣法界里面的阿罗汉,缘觉菩提、菩萨法,乃至无上菩提,究竟的佛果,都是以这个为基础,以这个为根本。这是佛给我们说出的根本法,在「净业三福」里面放在第一条,我们学佛从哪里学起?这就明白了,没有十善业道就没有佛法。十方三世一切诸佛所讲的无量经教,统统以这个为基础,这个基础没有了,一切都没有了,那你就晓得这个重要。
《十善业道》怎么落实?《弟子规》跟《太上感应篇》是《十善业道》的落实。你能不学吗?你要不学,你能有成就吗?所以我们一再强调,中国传统文化的三个根,你为什么不学?你对它不认识,你要真的认识了,你就会很欢喜的学习,你这三个根就扎下去了。有这三个根,你才能够修定,你有定功才能修观,才会步步高升,你往生才真有把握,一生圆满成就。所以要求生西方极乐世界,一生圆满成就,你不扎这三个根就错了。这三个根要多少时间?顶多一年,过去没有学,现在补习,行,来得及,不是来不及。可是最重要的,对世出世间一切法不再执著了,不再贪恋。这也不少年了,我们常常跟同学们在一起互相勉励,放下自私自利,放下名闻利养,放下五欲六尘的享受,放下贪瞋痴慢。因为这些东西障道,有了这些东西,我们在道业上寸步都入不进去,永远挡在外面。要晓得,外面没有障碍,找不到障碍,真正障碍就是这四桩事情。如果我们还不愿意放下自私自利,还贪图名闻利养,还享受五欲六尘,还有贪瞋痴慢,这一生只能说跟佛法结个缘,阿赖耶识里面有了佛法种子,除此之外,什么都不能成就,在六道里面,该怎么生死还是怎么生死,该怎么轮回还是怎么轮回。要知道,造作许多的恶业,这是冤冤相报,生生世世没完没了,有得受的,不能不觉悟。
我们对於一切法不生不灭的道理,知道了一些,怎么证实?放下就证实,就是你亲证的境界。不放下,听佛说的,佛这么说法,佛当然不妄语,是他的境界。佛教化众生,让我们最感动的、最佩服的,那就是他不牵著我们鼻子走,他不是教我们盲目追随他,不是这样的。他教我们,要把他所讲的你自己去证明、去证实,他所讲的不是他的,是你自己的。因为你自己现在迷,你真能放下,就发现他所讲的确实是自己的性德,自己性德里头本来具有的,一样都不缺。《十善业道》不是他的,不是他制订的,是我们自性里头本来具足;换句话说,见了性德,就是这样的。戒律里面讲「三千威仪,八万细行」,那是你的本来面目。然后我再告诉你,《弟子规》的三百六十句,《太上感应篇》里面字字句句,也是你自性里头本有的,不是外面的。谁的弟子规?自性弟子规;谁的感应篇?自性感应篇。如果佛说的,你自性里头没有的,那叫外道。
所以千经万论所讲的,没有离开你的自性。我们在开讲《华严经》的时候向大家报告过,《华严》所说的是什么?所说的是自己。正如同佛在这经上所说的,「一切众生皆有如来智慧德相」,《华严经》上讲的,你自性本有的智慧、本有的德能、本有的相好。这说明华严在哪里?就是我们现实的世界。我们现实的世界哪有这么美好?是,本来是美好,现在不美好。这什么原因?境随心转,唯心所现,唯识所变。性是清净平等的,识可不是,识有染污。所以识有染净,染里面有善恶。我们今天把清净丢掉了。清净的识心,现的法界是四圣法界,声闻、缘觉、菩萨、佛,那是清净,净识现的。六道轮回是染识现的,染里面有善,善就现三善道;染里头有恶,恶就现三恶道,全是自己心现识变。除了你自己真心之外,什么都没有。遍法界虚空界,万事万法、一切众生都是自己心现识变,给你讲,这不是一家人,这是你自己。我讨厌这个,我恨那个,是你自己恨自己,你自己不爱自己,毛病发生在这里。
你真认识清楚,慈悲心自然流露。慈悲心头一个是自爱,真正爱你的自性,自性里面像惠能大师所说的,爱你的清净心,爱你的不生不灭,爱你的本自具足(这里面智慧德相),本不动摇,能生万法、整个宇宙。什么时候你见性?你爱这个宇宙,爱一切众生,真诚心、清净心、平等心、慈悲心,你见性了。见性人就是这样子,恢复到他本来面目,佛法的名词叫大慈大悲,大慈悲心现出来的时候,这见性。你还有喜欢这个、讨厌那个,你在迷,你没有觉悟。你要知道,觉心平等的,觉心清净的,平等就是没有分别,清净是没有执著,执著是染污。修行就从这上下手,法相宗里面讲的「转识成智」。末那是染污,就是执著,末那是执著,第六意识是分别,这两个是因上转,我们做功夫就在这上做。跟人相处,跟万物相处,对世出世间,我们讲一切人、一切事、一切物,在这里面修什么?学不分别、不执著。所以祖师说得好,这与文字无关。所以文字,经教学不学?都可以。经教学得再多,你的分别执著没有放下,经教不是智慧,变成什么?变成所知障,变成世智辩聪;七情五欲、贪瞋痴慢是烦恼障。如果你放下了,放下了,一切经教就是智慧,它就不叫障碍,它变成什么?智慧里面讲后得智,无所不知。清净心里面所生的,像信心清净则生实相,那是根本智。般若无知,是根本智;六根接触六尘境界无所不知,那是后得智。五十三参是后得智,善财童子在文殊会上所得的是根本智。没有根本智,所学得来的全是世智辩聪,全是所知障。世法、佛法都讲这个道理。所以,放下烦恼习气是第一桩大事。
中国五千年来,老祖宗教导后人,第一个就是教你放下,格物。格物是放下,格是格除,物是欲望,物欲。就是你要放下欲望,然后才能成就智慧,你所学的东西才是智慧;有欲望,学的东西不是智慧,这很有道理。智慧开了,所知障没有了,格物是破烦恼障,致知是破所知障,然后意诚、正心,意诚、正心是佛法讲的菩提心,你的真心现前,你真心起作用。真心起作用,这身就修了;身修就是具足智慧,具足众善,「人之初,性本善」,本性本善、本性本觉就现前,身怎么会不修?身修而后家齐,你的家庭非常美满、非常和乐。这就是我们常常讲的,幸福美满的人生,幸福美满的家庭,一家人都生活在充满智慧、充满道德的快乐之中。家齐而后国治,国治而后天下平,天下平是全世界的人都得到了公平,所以平等对待。平等对待就有和睦相处,大同世界,和谐世界。你要不从这个路子走,那大同、和谐是理想,不是事实;你要顺著道路去走,大同、和谐是事实。所以你要记住,家要是不和,永远做不到。要求国治、天下平,先把家要和;家要和,那身要修。宇宙之间的大道是有层次的,是有秩序的,它一点都不乱,有根、有本。根本培得好,果报殊胜,花果自然会殊胜。根本要没有去照顾它,哪里会有好的花果?不可能。
所以这个地方「明达法相,善了无生」,这两句话非常重要,你真正了达一切法不生,你的贪瞋痴就没有,也就是你很容易放下。为什么?你不放下是愚痴,你什么都得不到。所以你常常要想,常常去观察,对你会有很大的帮助。想什么、看什么?看人过世,你看报纸上的讣闻,你看今天多少人走了?你想他走了,他带什么去?他的财富,他的家亲眷属,他的官爵,他的地位,一样都带不走。你要是常常看这个,你就把人间事看淡了。唯有看淡,才能放下。样样都据为己有,连你自己身体都保不住,你在这个世间能活几天?你以为寿命还很长,我还能活多少年,那是妄想。佛在经上教导我们,人命在呼吸之间,一口气不来,什么都没有了。如果你能常常想到这个,这会开智慧。这跟四念处观有同样的效果,你才能看出无常。宇宙是无常的,什么东西能带得去?你在迷,你没有觉悟,业力带去了;你要是觉悟,你的智慧、功德带去了。所以人真正明白了,我要做好事,做我带得走的。什么时候做?今天就做,不要等明天,明天说不定我不在世了,这是真的,一点不假。因为你自己做的好事功德,百分之百带走。如果是你留一笔财产给别人给你做,人家纵然是好心帮你做了,你得到的功德,《地藏菩萨本愿经》上讲得很清楚,七分之一,帮你做的那个人他得七分之六,差很远。如果那个人起了贪心,不给你做,他完全把你的吞没掉,他还造罪业,你什么也得不到。断恶修善,积功累德,要及时,赶快做,不可以等待,等待就错了。你要做,肯定愈做愈多,像财布施,肯定愈施愈多;法布施,聪明智慧愈施愈多。它会天天增长,增长怎么?愈多愈施。
永远记住释迦牟尼佛的德范,他老人家的德行,他老人家的示范。我们自己所需要的,吃饱了,穿暖了,有个小地方住得很舒服。什么叫舒服?你心里没有牵挂,身心健康,这就很舒服了。绝不是住得很华丽、豪华,不是的,一切都能随遇而安。豪华的宅第,那不是享福,那叫做折福。特别是在这个时代,物质生活过得去就行,有多余的力量尽量帮助别人。知道这个世间在受苦受难的人很多,他们需要帮助。所以有智慧、清净心,你才能看得出问题,才知道我们应该要做些什么事情。当然,最大的好事是帮助人开悟。
所以释迦牟尼佛选择的行业,这要知道,他选择的不是宗教,你看他老人家四十九年,他是宗教行为吗?他没有拜过神明,没有向上帝祈祷过,没有向神明祈求过,他一生教学,这我们要认识清楚。现在把他称为宗教,对释迦牟尼佛对不起,他受了冤枉,他受了屈辱。虽然宗教也都是教育,但是宗教教育里头都有一个真神,有一个主宰,有个依靠。佛法也讲三皈依,是依自己,不是依别人。你看六祖大师在《坛经》里讲三皈依讲得多好,依自性三宝。佛是什么?佛是自性觉,自性觉而不迷;法是自性正,你的自性本来是正知正见;僧是自性净,清净不染。要用惠能大师的话来讲,「何期自性,本自清净」,就是自性净,僧宝;「本不生灭」,不生不灭,那是佛宝,大般涅盘;「本自具足」是法宝;「本不动摇」那是自性本定,这个定是佛宝;「能生万法」,能生万法是法宝。所以他这五句里,觉正净统统在里面,是自性三宝,不是外面。到外面去找,这佛教称之为外道。所以佛教是佛陀的教育、是佛陀的教诲。
方东美先生早年把佛教介绍给我,他说释迦牟尼佛是大哲学家、是圣哲,佛经是高等哲学。他看得正确,没有看错。我们现在在《华严经》里面读到,再看佛教所有一切经典,佛说五桩事情,时时刻刻他都没有中断过,他讲的是什么?他讲伦理、讲道德、讲因果、讲哲学、讲科学,都讲到究竟圆满。佛经里没有神学,这要知道,找不到神学。我们学佛是接受释迦牟尼佛的教诲。所以佛教传到中国,寺院庵堂是什么?是学校,是教学的场所,每天讲堂里面上课;念佛堂、禅堂里面修什么?修定,修清净心。净宗的念佛目的,《弥陀经》上讲得很清楚,「一心不乱,心不颠倒」。一心是定,不乱是禅,心不颠倒是智慧,念佛是修这个。用这句佛号把无始劫以来的烦恼习气打掉,这就是宗门大德常讲的「不怕念起,只怕觉迟」,净宗的觉是什么?就是佛号。妄想、妄念起来,不管是善是恶,都不好,为什么?善念是三善道,恶念是三恶道,你总出不了六道轮回。这一句阿弥陀佛不在六道,六道里找不到阿弥陀佛,出去了。念头一起,阿弥陀佛取而代之,这叫念佛人,这叫相应,与自性弥陀相应,与唯心净土相应,这才能成就。
诸位同学一定要记住,烦恼里头最严重的是瞋恚,瞋恚堕地狱。常常喜欢发脾气、喜欢骂人,你要记住,你在造地狱业因,被你骂的人他不会堕地狱,你会堕地狱。被你骂的人如果能忍辱,他真是来修行,他修忍辱波罗蜜,他会得好处,你自己很糟糕,所以这要懂。最近我们看到这个讯息,不但有许多灾难,怕的是这传染病爆发,我们看到外国已经有很多地方禽流感,中国现在也有了。这种传染病,它的传染像风一样,吹到你身上,你的心地清净慈悲,一吹就过去了,不会贴身。风吹的时候,它也不分善人、恶人,反正你心地善良,它染不上,它一吹就过去了。不善的人,一吹就沾到身上,你就得病。而且最容易得的就是容易发脾气的人。我跟你讲的话是真的,不是假的。所以尽量控制自己不要发脾气。如果喜欢发脾气,你就要记住,你很容易得传染病。
要养成心平气和,要培养自己的爱心,爱心是你的性德。爱心没有了,你的性德就违背了,你本来是大慈大悲,你怎么会变成这个样子?素食是爱心,不忍吃众生肉。连这些植物都有灵性,前两天,同学打个电话给我,他们家的菜园,葫芦托梦,说是有人以不好的态度对待它。第二天起来之后,真的到菜园找,真找到个葫芦,不是人,虫吃那个葫芦。他才明了,你看看有人欺侮它,葫芦托梦。这是我第二次。第一次是我在澳洲,澳洲我们自己有个菜园,有一条丝瓜,这个丝瓜托梦给悟谦法师,说它已经长得很大了,为什么还不采?这时候谦师她就去找,真的,它在那叶子后面,看不见,走来走去看不见,遮住了,把它找出来了,真的,太老了。太老了,悟谦就说,我不采你了,我让你再长,留你做种子,留它来做种。你看植物都通人性,何况是动物!都有爱心,你爱他,他爱你,他的回报非常好;你不爱他,他恨你。
所以你千万要记住,纵然他有过失,你也不要责备他,你劝导他,为什么?他会感激你。你要是把他狠狠骂一顿,他记住这个仇恨,今天你得势,将来换个地位时,你在他的属下,他就会这样对待你。总是冤冤相报,没完没了。所以我们学佛人懂这道理,纵然他是我的长官,我是他的部属,他狠狠教训我,无礼的责备我,我也晓得,大概在过去生中,我是他的长官,我这样对待他。今天他这样对我,就算了,没有怨恨心,很好,这样就够了,就结掉了。他所造的这个业,记在他阿赖耶识里面,他会受报。所以我们常常讲,经教里头说的是,你以恶意对待人,自己受的果,祸害是七分,别人顶多是三分。如果他有智慧的话,他一分都不受,为什么?他没有怨恨心,没有瞋恚心,反而成就他的道业,把他提升,自己堕地狱,把别人抬起来。这是佛经上讲的,这话是真的,不是假的。看到别人的德行年年往上提升,自己年年往下堕落,你这细心观察,你就看到。修行没有别的,在哪里修?头一个就是在人事环境上修,第二才在物质环境上修,把自己的毛病习气都修得干干净净,就成就了。离开人事环境、物质环境,你到哪里去修?你没地方修。跟这个人处不来,跟那个人处不来,不是别人有过失,是自己有过失。夏威夷土著这个报告里头讲得太好了,魏斯医生在做的深度催眠,里面记录也报导这些事情。
所以灾难多,灾难从哪里来的?是我们居住地球上的众生不善业的感召。所以宇宙不和谐,大自然不和谐,地球上所有生态不和谐,这个麻烦大!真正的原因是什么?佛讲得最清楚、最透彻,境随心转,天地万物是你自己的心现识变。你的心要是善,没有一样不善;你的心不善,没有一样是善,道理在此地。所以问题不是出在外面,出在我们自己的念头,出在我们自己的愚痴,贪瞋痴慢这个东西造成的。学佛的人能听得进去,细心想想有道理;不学佛的人他不承认,他说这是迷信。现在讲科学,科学要拿出证据,证据拿不出来,世界就毁灭了。中国有一句老话说,「不听老人言,吃亏在眼前」。佛菩萨是老人,在中国,孔孟老庄是老人,这些老人留给后世的教训就是「老人言」。你不听,你不看,眼前的灾难你必须承受,这个灾难太苦、太可怜了。
下面说,「诸经论中,或单说事定,或但明理定,二观亦然」。或是单说事观,或者单说理观。这是佛菩萨教学,教学是有对象的,因人不同、因事不同、因时不同、因处不同,说法怎么会一样?就是我们在这个小讲堂,有时候一定要看听众,如果今天有一批从国内来的听众,来了几十个人,从来没有进过我们的讲堂,我一看到这些人来,我就会说得很浅显。所以有很多地方我重复说,为什么?前面说的他没听到,有一部分特别是对他们讲的。还有些从国外来的,常常有,所以有很多东西多次重复。释迦牟尼佛讲经也是如此。重复有没有必要?有必要,为什么?没有听过的,他听到了;已经听过的,他没有做到。要重复多少遍他才能做到?重复一万遍他能做到,这一万遍都是应该说的。所以佛法讲「一门深入,长时薰修」,时时刻刻要重复,不断的重复。
佛家这些方法,夏威夷这些土著他们也用这些方法,真的跟我们持名理论方法完全相同。他不是念阿弥陀佛的,他是念「对不起,我爱你」、「我很抱歉,我爱你」,他念这个。要念多少声?不断重复,天天重复。重复到什么时候他就疗效出现?重复到自己爱心真念出来了。你看,不是无数次的重复,自己的爱心是自性、性德,透不出来。不管对什么人,不管对什么事、对天地万物,都是「我很抱歉,我对不起你,我很爱你」,要把这心里的真心念出来,不知道念多少万次!我们从报告上看,念好几个月,日夜都不间断,效果出来。效果出来自己知道,为什么?自己对天地万物,对一切众生,真有爱心,跟从前不一样,真有爱心。而且在表现上,他讲了三桩事情,第一个是自己谦卑,这态度变更,对人、对事、对物都是谦卑;恭敬、有礼,有礼就是有礼貌,他就讲这三个。你在日常生活当中,这三个很明显的表现出来,你对於一切人、一切事、一切物都有爱心。这我们讲什么?业障消除了。完全是事修,他没有理;不像佛法,佛法有理,理那就高得太多!这是完全从事修,都能够治这些最难治的精神病。
他这个地方就是我们讲的回向。所以他肯定外面没有过失,那些生病的人都没有过失,他为什么会生病?我心里头有病,在他那里发作了。怎么样把他的病治好?先把我的心病治好,他就没事了。这是我们佛法讲的回向法门。他没有接触病人,也没有任何治疗,就是拿到他的病历摆在面前,就这一句话不断重复,「我对不起你,我爱你」。就像我们写牌位一样,念佛给他回向。我们没有这么做。我们要帮助一个人的时候,你给他立一个牌位,你每天早晚给他念几千声、几万声,常年不断,大概半年到一年,对方会感化。这是一样的道理,他做得很彻底,我们有这个道理,没去做。好像我们做的时间太少,早晚两次这功德回向,而且还心不在焉,所以这效果不彰。他是把整个精神集中,自己在一个小房间,外头统统隔绝,一心来念,念上几个月,效果好,那些病人的病自然都恢复正常了。
这给我们很大的启示,我们要帮助这个世界,这个世界有苦难,大家晓得这么一个原理,我们一心,我们立一个牌位,全世界在灾难当中死亡的这些众生给他立一个牌位,把精神集中起来,万缘放下,做功课的时候连电话都拔掉,一心一意念佛给他回向,就能产生效果。甚至於自然灾害都一样,地震。我们前面发起一个,希望大家每天加持一千声观世音菩萨圣号,为南北极、全世界的冰山跟这些山神,神明,求雪不要融化,会有效果。马来西亚一个年轻人做了个实验,冰箱取出三块冰块,念一千声观世音菩萨,它融化得最慢,迟半个小时;冰块上面贴上一个「我爱你,请你不要融化」,它也慢了差不多十几分钟;没有管它的,那个融化得最快。所以我们从这个实验,从佛法的理论,参考夏威夷这种治疗的方法,我们就相信、就有信心了。在电视机面前的、在网路面前的同学,我们能够为全球苦难众生,一切自然灾害,每天用一点时间,全心全力来念佛回向,决定会产生效果。我们有这个信心,一点不怀疑。今天时间到了,我们就学习到此地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