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方广佛华严经 (第一八0六卷) 2007/8/15 香港佛陀教育协会 档名:12-017-1806
诸位法师,诸位同学,请坐。请看「大用无方」第八段,明毛光照益三昧门。我们从第二十九「色清净光」看起。这有一首偈:
【又放光名色清净。令见难思诸佛色。以众妙色庄严塔。是故得成此光明。】
从这个以下有六光,一直到第四十四,有六光,是说六尘。清凉大师的科题,「外清六境」,这是境界,前面一段讲「内净六根」。根所对的是境界,眼对色,耳对声,鼻对香,舌对味,身对触,意对法。这个六种境界,在凡夫称为六尘,为什么称六尘?尘是染污的意思。如果你觉悟了,就像此地讲的诸佛色,根境是一不是二。所以佛法,不仅是释迦牟尼佛所说的,三世一切诸佛所说的,都是讲的自性,也就是讲的真心。心很不好懂,也很不好讲,心到底是什么?心在哪里?禅宗的祖师说得好,他说「若人识得心,大地无寸土」,假如一个人认识心了,大地无寸土是什么意思?就是「万法皆空」。为什么这么说?如果我们能够回忆到惠能大师开悟他讲的最后一句话,「何期自性,能生万法」,自性就是真心。你就明白了,为什么?整个宇宙一切万法是自性所生,《华严经》上说「唯心所现」,是心现的。
心现的这些相,相是千变万化,这是什么原因?这是识,就是你有妄想分别执著,妄想分别执著千变万化,所以外面境界也就变成千变万化,就这么个道理;如果没有妄想分别执著,外面境界就没有变化。像佛跟我们说的,华藏世界、极乐世界,这里头没有变化,好像都是永恒的,它只有心现,没有识变。凡所变化的这些都不是真的,这个一定要了解。古大德跟我们讲,「一心」最灵、最妙,它是万物的主宰。所以在宗教里面讲天主,学佛的人听到这个名号,解释跟人家不一样。主是什么?主是主宰,就是能现、能变;天是什么?天然的、自然的,这里面没有一丝毫勉强,佛法里面讲「法尔如是」,是这样的解释。这样的解释跟宗教里面讲的天主有没有矛盾?你要往深一层去体会,没有矛盾,是一个意思。所以,一心是宇宙森罗万象的本体,哲学里面讲的本体。
它在哪里?「竖穷三际」,三际是过去、现在、未来;「横遍十方」,这两句话就是中国人讲的宇宙,现在科学里面讲的时间跟空间。实在说,时间跟空间也是心现识变,这个心量之大,没有东西能够比喻。《楞严经》上佛说了一句话说得很有意思,佛把一心比作虚空,虚空大,把虚空比作一片云彩,虚空在真心里面就像一片云彩在虚空,从这个比喻去体会。那么你就知道,真心是无处不在,无时不在。在有情称为佛性,有情,我们还是用唯识来说,就是有妄想分别执著,有妄想分别执著这叫有情众生,称为佛性;在无情众生,我们现在讲的植物、矿物、自然现象,这个没有妄想分别执著,称之为法性。真心就称为法性,一心都是一个意思,一心就叫法性,在有情,我们讲动物,有情,称为佛性。实在说,佛性跟法性是一个性,这一定要知道,两个名词,是一桩事情。
自心虽然没有妄想分别执著,怎么知道它是心?佛在经上说,说心是从体上讲,说知是从用上讲,它有知,它有作用,作用是什么?见闻觉知。它能现,现的是什么?色声香味。这个决定不是因缘生,不是自然生,它本来就是这样的,这是很不容易体会到的。非常难得,江本博士做的水实验,我们知道水是矿物,它决定没有妄想分别执著,决定没有,但是它有见闻觉知,这就是把佛经上讲的这句话证明出来。它有性,性本来就具足见闻觉知。你要晓得妄想分别执著是缘生,因缘生法,有因有缘,可是自性里面的心起作用的知,它没有因缘,它不需要因缘,它本来就是这样的。所以从这个实验上发现,矿物有见闻觉知,矿物有色声香味,这把佛经上这句话证明出来,相当不容易。
佛性跟法性是一个性,如果我们从法相唯识上来说会更清楚一点,更明白一点。佛说阿赖耶的四分,阿赖耶是什么?阿赖耶就是一心,阿赖耶就是自性,不过这个一心跟自性迷了,就是说它带著妄想分别执著,所以称为阿赖耶。它要是不带著妄想分别执著,就称它做法性,像我们通常讲的,有情众生称佛性,无情众生称法性,没有妄想分别执著。一念不觉,无明就现起来,就迷了,这一迷,迷是妄想,从妄想就起分别,从分别就起执著,几乎是同时起来的。实际上是有先后次第,速度太快了,我们没有办法觉察到它还有次第。这就是佛经上讲的,一念有九十刹那,一刹那有九百生灭,这是佛在经上常讲的,说明速度太快。
变成阿赖耶,阿赖耶就有四分,这四分有自证分、有证自证分、有见分、有相分。阿赖耶一变变成八识,八识每一个识,阿赖耶是体,它起用就变成第七末那,再变成第六意识,变成前五识,就是眼、耳、鼻、舌、身。八识每一个识都有四分,这称为八个心,叫八心王,八心王起作用就叫它做心所。心所复杂,实在讲太多了,天亲菩萨把它归纳,归纳为五十一类。每一个识相应的心所不相等,第六意识相应的最多,五十一个统统具足,阿赖耶只有五个心所,第六意识有五十一个心所。每一个心所法也具足四分,这个现象妙极了,灵妙至极。这些现象被现代科学家发现了,可惜的是科学家没有学佛,不能跟佛法相应起来,这就是我们曾经看到有这种全息的照片。这是科学家发现的,他是用两个激光照相机照出来的照片。
这个照片照出来拿给我们一般人看,只看到线条,看不到影像,必须在激光照注之下这个照片就显出来,譬如照一张人像,这个人像就显出来。但是奇妙的是你把这个相片撕成两半,每一半里头都有一个完整的人像;再把它撕成一半,就是撕成四半,每一半里头还是一个完整的形像;把它撕成很碎很碎的碎片,每一片里头还是个完整的形像,所以称这个相片叫全息的照片。这是近代科学发现的,大中有小,小中有大。所以佛告诉我们,微尘里面有世界,世界并没有缩小,微尘也没有放大,就好像全息的照片一样。再大的一张照片,是一张,把它切成小的碎片,它还是一张,里面看到都一样的。
所以佛经在三千年前所说的,都是讲科学,被现代科学家发现,真的,不是假的。所以说是心、性、识,分得再细它还是四分,四分的现象永远存在,这个四分就是自证分、证自证分、见分、相分。自证分是本体,就是一心,就是自性。证自证分、见分、相分,实在讲就是佛在《华严经》上跟我们讲的,「一切众生皆有如来智慧德相」。这是自性本有的,不是因缘生的,所以不生不灭,本来就是这个样子。自证分是体,我们讲性,另外三分是它起用,我们讲知,证自证分就是自性本有的般若智慧,它能证、能知,要不然谁知道有个自证分?它能知。见分是什么?见分是德;相分就是相,智慧、德相,那个相就是物质,变成物质。见分,就是我们现在讲的精神,凡夫讲心,心理,实在讲是见分,妄心,不是真心,但是它是依真心变现起来的,还是真妄不二。你要把这些关系要搞清楚、搞明白。
佛在大乘经上又告诉我们,法性是自证分,佛性是证自证分。《华严经》上说「法性遍在一切处,一切众生及国土」,这是如来境界,明心见性的人就见到这个事实真相,一切众生是自己自性变现出来的。后面一句话说「三世悉在无有余」,三世是过去、现在、未来,统统都在,十方三世都在一念之中。可是末后一句他说,「亦无形相而可得」,自性、法性没有形相,所现所变也没有形相。我们听了觉得很难懂,现在我们看到这些山河大地、我们自己的身体、万事万法是不是形相?是的。为什么说没有形相?这是幻相,不可得,就跟《般若经》上所说的,「一切法无所有、毕竟空、不可得」,一个意思。这你才能看到真相,事实真相。你要想证得,证得才得受用,不能证得不得受用。不得受用它也起作用,起什么作用?十法界依正庄严是不觉起的作用,觉悟起的作用是华藏世界、西方极乐世界、一切诸佛报土,觉悟起的作用。迷,有十法界;觉,没有。所以佛说这么一句话,这句话我们要懂,「亦无形相而可得」,就是《般若经》上讲的「不可得」。
了解事实真相之后,你才真正肯像佛菩萨一样真放下。放下了,诸法实相就现前,你就完全明了;你不放下,它就不现前,你就不明了,放下就明了。这经上跟我们说的太多了,我们放下执著,就证阿罗汉果,六种神通就现前,天眼、天耳、他心、宿命、神足、漏尽都现前。你看关键,知,就是章嘉大师跟我讲的看破,看破之后你才肯放下;不肯放下你永远看不破,就是说永远没有办法见到事实真相,这诸法实相,我们一般讲证得,永远不能证得,放下就证得。
但是阿罗汉并不究竟,在佛法修学里头是刚刚证得,一点点,少分,所以叫小果,证果了,小果,佛法讲小乘。再往上提升,不断的向上提升,转小向大,大是菩萨。菩萨有五十一个阶级,证得阿罗汉是十信位里面第七个阶级,七信位的菩萨。向上我们就知道,七信,十法界,下面是六道,到第七就超越六道,声闻法界;再上去第八,缘觉法界;再上去,菩萨法界;再上去,佛法界,十法界;再突破,超越了十法界,十法界没有了,那是真的证果,叫法身菩萨。法身菩萨确实证得清净平等觉,他都得到了。《华严经》上告诉我们,虽然证得清净平等觉,无明习气没断。
对於法身菩萨来说,无明习气的障碍不大,不像见思烦恼,见思烦恼障碍太大,无明习气障碍不大。决定不妨碍他随众生心应所知量,不妨碍,众生有感,他就能现身,他能现无量无边身。观世音菩萨三十二应,那是无量无边身归纳为三十二类,每一类都无量无边,法身菩萨有这个能力,跟究竟佛果差不了多少。所以他们怎么修行?就是在应化,应化在他们来讲就像《华严经》上所说的五十三参。清凉大师解释得很好,叫「历事炼心」,事是什么?十法界,他在十法界里面现身,用应身、用化身。应身是跟十法界众生现同类身,譬如到人间,他也来投胎,像释迦牟尼佛的示现。出胎,慢慢的长大,也经历生老病死,他是示现,示现跟人一样,人才能够接受他。他在畜生道示现,跟畜生道完全相同,畜生道可以接受他;在饿鬼道示现,就跟饿鬼道完全相同,饿鬼道能接受他,他才能教化众生。这叫应身,众生有感,佛菩萨就有应。
另外一种是特别的缘分,化身,化身是变化的,那时间不长,事情办完相就没有了,你再也找不到。法身菩萨应身、化身在这个世间也是无量无边,这里面是微妙到极处,我们实在是无法想像。他的应身、他的化身,『色清净』,这个经上讲的『诸佛色』。「诸佛色」不是专指一真法界里的依正庄严,像华藏世界、极乐世界,这都是不可思议的心现的境界。这里面必定包含诸佛菩萨示现在十法界、示现在六道、示现在三途的应身跟化身,这个不可思议。凡夫看起来跟凡夫一样,其实不一样。你要问不一样到底在哪里?道理很简单,为什么?凡夫有妄想分别执著,他示现跟凡夫一样,他真的没有妄想分别执著,那个色叫妙色,那个色叫佛色。
这还不妙,灵妙到极处看到什么?看到迷惑颠倒的凡夫现前所现的一切色法,六种色法,跟诸佛如来果地上所现的也是不二,这就难懂。可是跟你说是真的,不是假的。为什么是真的?如来果地、法身菩萨所见的色相,无所有、毕竟空、不可得,我们凡夫现前所现的色相是不是也是无所有、毕竟空、不可得?是!那怎么不一样?这才叫『难思』。真的,不一样在哪里?佛菩萨知道真相,所以一切相里面,他不生妄想,不起分别,没有执著;凡夫不知道事实真相,以为真有,在色相里面起了妄想,起了分别,起了执著。不同的地方在此地,除这个之外,没有一样不同。这个道理学佛的人不可以不懂。为什么佛菩萨能放下,我们放不下?我们不知道事实真相。天天念,念的时候好像有一点明白,不念?不念又糊涂了,在这一切现相又起了分别执著。分别执著是习气,变成习惯,分别执著成了习惯,眼见色,耳闻声,六根接触六尘境界,一接触他就起分别执著,这叫习气。修行修什么?我们这就明白了,修行不是别的,就是要觉悟这个习气,然后慢慢把这个习气淘汰掉。淘汰的方法就是不分别、不执著,果然得不分别、不执著,你一切法全通了。
大经上又说,讲国土,就是讲物质,土没有净秽,佛常讲,极乐世界是净土,我们娑婆世界是秽土,染污。给你说真的,土没有净染,没有,随其心净则佛土净。土没有染净,染净在心,你心清净土就清净,心染污国土就染污,土是物质。这个道理很深,实在讲并不难体会。所以佛在经上说,「故知若证此心」,就是一心,「则解一切法门」。我们读《坛经》,看到惠能大师,为什么人家听这一句经文他就什么都懂了?他从这一句经文上证得一心,一心自然就能解一切法门,就什么都通了。为什么?一心能现,能生万法,他哪样不通?他当然通达,通达之后,一心就做了主宰。无量无边的这些色法,森罗万象,十法界依正庄严,他心清净,决定没有妄想分别执著,十法界是什么?十法界是净土,随其心净则佛土净。净土在哪里?三时系念,中峰禅师说「此方即净土,净土即此方」,我们听了不懂,你把这个道理参透了,你就懂了。我们要往生到极乐世界,心不清净,极乐世界变成秽土,净土、秽土不在外面,在心。
你明白这个道理,夏威夷岛上的土著心灵的疗法你就完全明白了。他的原理,讲的第一条原理,说得好!第一条原理翻成中文说,「全面而完整的责任,世界上任何人的言语、行为、思想都是我们每一个人的切身责任」,换句话说,全世界是你创造的。你看这跟《华严》意思是不是一样,这个土著不是佛教徒。身是自己创造的,所以用心灵能改变一切。我们身体不好,有了些病毒的细胞,你用心灵,这个心灵是什么?真心,真心是什么?真诚、清净、平等、正觉、慈悲。你这个心一发出来,那个病毒的细胞立刻恢复正常,你所有环境真的就是净土。坐在我旁边的人,他心不清净,他住秽土,我住净土。所以我们凡夫跟佛在一起,佛住净土,凡夫住秽土,土都是一样的,他心不一样,他现的境界不相同。
所以世尊在世的时候有人向世尊请教,世尊,你能不能把你的净土给我们看一看?世尊也示现神通,好,我给你们看看。佛通常是盘腿坐下来,他把一个腿放下来,一只脚尖踏在地上,大家一看,整个世界变成七宝的世界,琉璃世界。这是叫你看一下,佛的神力让你看一下,佛的腿盘上来,境界就没有了。佛的境界永远在,凡夫看不到,凡夫又恢复看到他凡夫的境界。所以佛在经上告诉我们,学佛信心最重要,信谁?信自己。我们现在最大的麻烦,自己没有信心,这佛帮不上忙;自己有信心,佛就帮上忙。是相对的,自己有一分信心,佛帮一分忙,自己有十分信心,佛帮十分忙。实际上,帮忙是我们凡夫的想法,实际上是自自然然的,与法性相应。所以佛法里面讲信,不是信外面的人,不是叫我们信释迦牟尼,不是叫我们信阿弥陀佛,你千万不要搞错了。你要相信什么?释迦牟尼佛是我自性变现的,自性释迦;阿弥陀佛,自性弥陀;净土,唯心净土。这是真的,这跟你讲真话,这个信是真信,你真明白了,真通了,你才真正得佛法受用。
住世长短在缘分,缘分是什么?这个地区的众生跟你有缘,听你的教诲,能生欢喜心,你教他,他能够接受、能够成就,这必须要帮忙,不能不帮忙。根熟的,帮助他成就,就是这一生当中永脱轮回,往生净土,这根熟;根不成熟的,有善根的,帮助他提升,没有善根的,帮助他种善根。这就是佛菩萨应化在世间,世间人有寿命,诸佛菩萨、祖师大德没有寿命,他们住世长短只是法缘不相同,不是寿命,他自在。凡夫有寿量,觉悟的人没有,就是说你有妄想分别执著你就有寿量,那是什么?业报。我们学佛,真实受用就是把业报转变成愿力。怎么转法?先开头,初步,转恶为善,然后再提升,转迷为悟,只要能转迷为悟,自然就转凡成圣。
对於世间要放得干干净净,没有丝毫留恋,要看得淡。为什么?你要明了事实真相,事实真相总的来说,就是《般若经》为我们显示的,「一切法毕竟空、不可得」,经上常讲,相有性无,事有理无。所以事相,佛经上称作妙有,你不可以说它没有,你也不能说它有,事相有,理体上没有。所以我们常常说这个现相是相似相续的抽象概念,不是真的,真的是不可得。真妄是一不是二,你才真的觉悟,如果还有执著有个真、有个妄,你的分别执著没有破,依旧还在。这是非常难的一桩事情,难的原因我们现在明了,你了解得不够透彻,所以才这么困难,真正搞清楚、搞明白了,就不难,自然放下,自然不再执著、不再分别。那好,你要知道,有分别、有执著是凡夫,真的一切不分别不执著,你差不多进入圣人境界了,你真的在转,法相唯识家所谓的转识成智。不分别就是妙观察智,不执著就是平等性智,果然能够到不起心、不动念,就是大圆镜智现前,那就是法身菩萨。
学佛,佛告诉我们,一切佛种就是大菩提。大菩提心,我们平常讲真诚、清净、平等、正觉、慈悲。佛告诉我们,菩提心从哪里生?从慈悲生起。这就教给我们,我们迷失了自性,大菩提心是真心,就是一心,我们迷失得太久,现在这个心全是烦恼习气,在比喻上讲,严重的染污。如何能把这些烦恼习气、这些肮脏东西把它清除,恢复到真心?佛教给我们方法,先从慈悲开始,换句话说,先学著爱一切众生。《弟子规》里面讲的,「凡是人,皆须爱」,你要知道,这个爱心是真心,不是妄心,爱心到了一定的程度,真诚、清净、平等、觉统统会现前,有道理,是个好方法。障碍我们修行的不是别人,是自己,自己什么?就是没有爱心,见到那个人不喜欢,讨厌他、嫌弃他,这就是烦恼习气,永远障碍著你,你的菩提心发不起来。不容易,我们能把这个事情的根源看到了。
修行就是修正我们错误的行为,我们错误的行为就是对某些人、某些物嫌弃。如何再不讨厌,先不能用爱心、欢喜心对他,首先我们学著,过去讨厌他,现在不讨厌,这就进步了,从不讨厌再能够尊重他,从尊重他再能够关怀他,一步一步的提升。这是把自性、真心恢复过来,一恢复过来就成就了。到那时候你听教、你看经不一样了,为什么?会看出经文里面的门道出来,要不然看不出来。像经上讲的,「令见难思诸佛色」,你才把诸佛色看出来,佛色太妙了。真正看出来,你才有能力『以众妙色庄严塔』,塔代表道场,这个意思你就很容易懂。道场里面一切人事物,我们没有嫌弃的心,一味清净、平等、爱心来看待,这个道场是什么?这道场是诸佛道场,境随心转。我们用嫌弃、厌恶的心来看这个道场,这个道场是魔的道场、是罗刹道场,不是佛道场。佛与魔就在这一念之间;一念觉,魔道场就变成佛道场,一念迷,佛道场就变成魔道场,实际上无佛亦无魔,这个道理不能不懂。我们也就知道了,经不能不读,教不能不学,你不学永远不知道事实真相。
如果有几个真正同参道友,都想在这一生有一点成就的,自然他会在一起互相勉励,切磋琢磨,他会认为这是一生当中最大的喜事,他什么都能放下,什么都能舍弃,这个缘要掌握到。我过去常讲觉明妙行菩萨,有人告诉我说错了。实在讲,我念《西方确指》是初学佛的时候,大概五十年前。我常讲,记得好像是十二个人,他们查书告诉我,八个人。当然书上记载是正确的,我记错了。他们这个小团体八个人,那福报很大,我们今天找八个人可能找不到,但是四、五个人是很可能。四、五个人不少,释迦牟尼佛起家就是五比丘,连佛自己一个才六个人。鹿野苑转四谛法轮,六个人,从六个人开始。所以不要以为人少,人少真有成就。
由此可知,修学能不能成就不在於人,与别人都不相干,关键在自己。自己真有这个认知,无论是逆境、顺境、善缘、恶缘,都不会障碍;如果自己没有正知正见,善缘、恶缘、逆境、顺境,统统都会产生障碍。由此可知,缘不在外面,还是在自己。只要心正,无论什么缘都是善缘,心不正,一切缘都是恶缘。所以佛法向上一著,跟你讲什么?就是讲一心,这是真的。完全给你讲能现能变,所现所变不重要,所现所变对没有契入境界的重要。所以佛菩萨、祖师大德建立道场,主要是帮助那些没有契入境界的,这个要靠外缘,能帮得上忙,已经契入境界的不需要了。
学佛,尤其是真正发心学经教、学讲经,自古以来,发心的人多,成就的人不多。过去还真有成就的人,虽然不多,还真有几个,在这个时代难了。这个时代外缘都是障缘,没有助缘,都在这个地方诱惑你,诱惑你起分别、执著,把你阿赖耶里面那些烦恼习气诱导它起现行,不是帮你在转变,这个你不能不知道。不知道的人真的是很多,知道的不多。你不知道就会受影响,就会走上自私自利、名闻利养,内里面起贪瞋痴慢,这在佛法修学里面讲堕落了。这样的人,真正是发善心的人,确实就需要环境来帮助你,所谓依众靠众。依众靠众里面,成败关键在自己的方向、目标永恒不变。真正能够持戒,能够吃苦,能够做到不占人丝毫便宜,守住自己的本分。
学经教贵在随文入观,不是随文解义,随文解义那是搞佛学,随文入观才是学佛。观是什么?契入境界。佛所说的是佛自己亲证的境界,我们读他的经,随著他的言语,随著文字就入了佛的境界,这个得受用,这叫真正学佛。从浅的来说,佛教我们不杀生,我们从今而后对一切众生消除杀害的念头,你才能入境界;佛教我们不偷盗,从今以后对一切众生不起占丝毫便宜的念头。真这样做到,这叫学佛。能把这些讲得很清楚、很明白,境界现前。还有害别人的念头,还有占别人便宜的念头,那就不行,那是搞佛学,跟佛结个缘,这一生不能解决问题,为什么?要晓得起心动念是造业。《地藏经》上说得很清楚,「阎浮提众生」,阎浮提是指我们地球,地球上的众生「起心动念,无不是业,无不是罪」。
所以我们真的要想一想,我们是真的学佛还是假的学佛,这个没有关系,自古以来,大概学佛都是先搞假的,以后假的就变成真的,有几个人能够一入佛门他就入境界?我们真的,就像从前我的三位老师告诉我,一接触就入境界的,只有惠能大师一个,惠能大师以前没有见过,惠能大师以后也没有听说,总是很长时间薰习,慢慢契入。能大师会下大彻大悟的四十三个人,也不是像他那样的,一听就悟入,不是,也是听了、学了很久才悟入。这都是上上根人,不是普通人。我们自己肯定我们不是上上根,我们是什么根?上中下这三根,这三种根的人都必须要长时薰修。上根人要长时薰修,中根人长时薰修要比上根人要增加多少倍,下根就不必说了。上中下三根讲悟性。
除这个之外,还有上中下三根,福德,《弥陀经》上说「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缘得生彼国」,善根有上中下,福德也有上中下。善根是下等,福德是上等,也能往生,这个道理要懂。善根是什么?明了、智慧。福德是什么?福德是信心、毅力。虽然不明了,经教、境界都不明了,他对阿弥陀佛有信心,对极乐世界有信心,决定不怀疑,你问他他不知道,他讲不出来,他不怀疑,他就是相信,一句佛号念到底,人家真的往生,福德。所以要知道,一心专念这是大福德,不能小看他。他善根不足之处,到极乐世界见了阿弥陀佛他就补起来,就提升了。有善根的人一定有福德,有福德的人未必有很深的善根,这些我们都不能够不知道。
通达明了之后,求生净土不难。像经教里面讲的,确实有很高深的部分,不容易体会,很难懂,但是我们相信句句真实,佛没有妄语。《金刚经》上说如来是「如语者」,我们要相信。坚定的信心,时间久了他得三昧,有人从三昧开悟,这在过去史书上都有记载,那不是假的。我们从理论上来说可以相信,「信心清净,则生实相」。清净就是到一心,所以《弥陀经》上讲得好,一心不乱。我们是一无所知,没有念过书,没有学过经教,像许多阿公、阿婆,他们一生专念阿弥陀佛,你问他教义,他一窍不通,到最后他能够自在往生,预知时至,瑞相希有,还有些临走居然说偈劝人,为什么?智慧开了。这些理跟事我们都能够明了。
所以慈悲心很重要,慈悲心就是不附带任何条件的爱心,有条件的爱心不叫慈悲心。慈悲心没有任何条件,这叫大慈大悲,跟诸佛如来、法身大士是相同的,附带条件就不相同了,没有条件。我们走这个路子是正确的,这个心就是具足一切菩萨无量功德,这个话是佛说的,能成就三世无上正觉。我们接受了,我们不怀疑,自行化他,我们从这里下手。劝化别人也从这里下手,为什么?现在的世界动乱,灾难很多,这是众生不善的共业所感。怎样自救?怎样帮助别人?就是一个无条件的爱心。我们自己能这样做,度自己,我们劝别人这样做法,也度他。这个话好懂,怎么爱法?要像爱自己一样的爱法就行了,从这里开始。当然距离佛菩萨还很遥远,这是个起点,从这个起点就能通无上菩提。
佛常常教导我们放下分别执著,我们许多同学真的是放不下,很想放下,就是放不下。原因要找到,找到原因,从因上把它消除,我们也能做到。因是什么?不了解事实真相,都把事实真相当真,错就错在这里,不知道事实真相是妙有。佛在经上讲,妙有非有,真空不空,这两句话把事实真相说尽了。摆在眼前,现在电视很普遍,你每天看电视你就想到妙有非有,真空不空,为什么?电视的画面就是如此。你能看到相有体无,染净不二也能看到,你看到电视萤光幕上现的色相,这被染污了,而实际上萤光幕上有没有沾上一点点迹象?没有,你把电路按钮一关,色相就没有了,萤光幕本来面目就现前,并没有染污。所以打开频道,那就是什么?相似相续的染污,假的,不是真的。我们能看到色相,能听到音声,色相、音声都不可得,这就是《般若经》上所说的,一切法无所有、毕竟空、不可得。所以会看电视的人,看电视开悟了,看电视入佛境界。不会看的,随著电视里面画面随著它转,他哭你也哭,他笑你也笑,这就错了,你被境界转了;你要是如如不动在这里,那你转境界。《楞严经》上说得好,「若能转境,则同如来」,所以我们要学转境界,不被境界所转,学这个功夫。
电视可以说把这个道理、事实真相摆在我们面前,你细心去体会你就明白。我们眼前所有色相跟电视一样,知道这是虚妄,相似相续相,确实不可得。相从哪里来的?自心变现的。既然是自心变现的,自心永恒不变,现相是幻化,不是真实。所以现相不必在意,你用清净心对它,所有一切幻相没有一个不清净。再说,你用欢喜心对它,你看看所有一切现相都给你呈现的欢喜相,这不就是说明相随心转吗?我们用不善的心去对待,没有一个相是善良的。所以,相随心转是事实真相,千万不要再被现相转。如果我们的心被相转了,这是凡夫,这在迷,迷而不觉;觉而不迷的是转现相,自己能做得了主,那就成就无量功德。
跟你讲原理,佛在经上告诉我们,第八识心「无住无本」,本就是根源。所以佛在经上说,「依无住无本建立一切万法」,无住无本建立一切万法,那一切万法还有住还有本吗?这是原理。所以,一切万法也是无住无本,无住就是无常,无本是无因。佛跟我们讲四缘生法,这不是矛盾了吗?这个问题不是现在问,古大德释迦牟尼佛在世的时候就提出来。佛就告诉大家,这种说法是方便说,不是真实说。佛说法依二谛,四十九年所说的一切法依二谛,二谛,一个是真谛,一个俗谛。俗谛是什么?完全依众生的知见,也就是说随顺众生的常识给你讲,你听了很欢喜,好像也觉悟了,悟得不透彻。但是有好处,慢慢引诱你入真实,所以是方便法,方便是引导你入真实,就是善巧方便。到你根性成熟的时候,佛就讲真实法,依真谛,真谛是诸佛如来亲证的境界,给你说这个,一般人听不懂。
你说:佛跟我们讲的,《般若经》所说的,「一切法无所有、毕竟空、不可得」,这是真谛,这不是俗谛,这是佛与法身菩萨亲证的境界,这些话可不可以对初学的人讲?看什么场合、看什么样的根性,根性利的可以讲,迷得浅的可以讲;如果迷得很深,他的世法成见很深,你说了他要跟你辩论,那就少添麻烦,不说。所以我们在经教里面看到,一看就晓得,哪些佛是随顺世间所说的,大家看了,很浅显,一看就懂,很欢喜;有些看的很深,不懂,那是随顺真谛。讲到究竟的时候,给你说真俗不二,那才叫真的见性。还有真谛、俗谛,那就像《坛经》上六祖所说的,我们套他的话来讲,真谛、俗谛是二法,二法不是佛法,佛法是不二法。这是究竟说,这是对上上根人说。帮助他什么?帮助他言下就悟入,悟入就是见性,见性就是见到一心,帮助他回归到一心。因为他有二,他还是二心,他不是一心,一心是真心。
我们念佛,念佛这个方法妙极了,念佛的目标在哪里?一心不乱,你念佛念到一心不乱你就成佛了。一心不乱功夫有浅深不同,最浅的叫功夫成片,功夫成片是什么?妄想分别执著没放下,叫执持名号。他很执著,但是他就执著这个名号,其他东西统统放下,一心一意求生净土,亲近阿弥陀佛,能往生,这叫带业往生。带什么业?带妄想分别执著,他统统都没有断,带这个去往生。到西方极乐世界,亲近弥陀,听阿弥陀佛说法,听阿弥陀佛教诲,再把妄想分别执著放下。这个法门殊胜,无比的殊胜,为什么?八万四千法门里头没有这个方法,八万四千法门都是断烦恼、证菩提,没有带业的。这个法门方便,所以在末法时期只有这个法门能成就。
功夫成片,心里只有阿弥陀佛,除阿弥陀佛之外,一样都没有,这叫成片。这就是事一心里头最浅的,决定得生,生凡圣同居土。如果从这个基础上再向上提升,提升到什么?提升到执著慢慢的放下,执著放下叫事一心不乱,生西方极乐世界方便有余土。再向上提升,把妄想、分别也放下,那是生极乐世界实报庄严土。西方世界四土三辈九品是这么来的,看你放下多少;完全没有放下也行,也能往生,可是这里头一定要注意到,慈悲心很重要。为什么?没有慈悲心,怕的是临终的时候业障现前,你就不能往生,为什么?还有这个不高兴,还有那个埋怨,这就不能往生。对这个世间有贪恋,有放不下的,这都不能往生。所以平常要养成慈悲心,这个东西有很大的好处。人到真正慈悲的时候,临命终时冤亲债主不障碍你,慈悲能化解怨毒。我想这个道理也不很深,我们应当可以理解。
今天我们学习的,从凡夫来讲六尘,知道六尘是心现识变,离心无法,离法无心,心法不二。法,六尘就是心,心变现为六尘,如同古大德的比喻,「以金作器,器器皆金」。不但六根是心,六尘也是心,这才真正体会到不二法门,心境一如,心境不二。所以佛在经上跟我们说,一身,我们自己的身,以法界为量。现在我们读的是「毛光照益」,好像我们这个身不大,但是我们身所放的光,我们肉眼看不见,肯定有。前面讲的六根,眼耳鼻舌身意,六根有光,我们现在人讲磁场,外面六尘也有磁场。佛告诉我们,我们身多大?就是磁场多大?遍法界虚空界,真的。佛的身光遍法界虚空界,一切众生身的身光也是遍法界虚空界,跟诸佛如来感应道交,这是真话,不是假话。为什么现在不起作用?不起作用不是佛不起作用,佛起作用,我们不起作用。我们这个不起作用是被妄想分别执著障碍住,《华严经》上说「但以妄想执著而不能证得」。如果要想证得,你就晓得妄想是很难断的,你就先从分别执著,分别执著淡一分就有一分的感应,断两分就有两分的感应,你在这里下功夫。真正下功夫,认真努力去学习,根利的人,三年、五年就有效果,根钝的人,十年、二十年会有效果,就不一样。到那时候非常明显的,烦恼轻、智慧长,你会得法喜充满。今天时间到了,我们就学习到此地。
诸位法师,诸位同学,请坐。请看「大用无方」第八段,明毛光照益三昧门。我们从第二十九「色清净光」看起。这有一首偈:
【又放光名色清净。令见难思诸佛色。以众妙色庄严塔。是故得成此光明。】
从这个以下有六光,一直到第四十四,有六光,是说六尘。清凉大师的科题,「外清六境」,这是境界,前面一段讲「内净六根」。根所对的是境界,眼对色,耳对声,鼻对香,舌对味,身对触,意对法。这个六种境界,在凡夫称为六尘,为什么称六尘?尘是染污的意思。如果你觉悟了,就像此地讲的诸佛色,根境是一不是二。所以佛法,不仅是释迦牟尼佛所说的,三世一切诸佛所说的,都是讲的自性,也就是讲的真心。心很不好懂,也很不好讲,心到底是什么?心在哪里?禅宗的祖师说得好,他说「若人识得心,大地无寸土」,假如一个人认识心了,大地无寸土是什么意思?就是「万法皆空」。为什么这么说?如果我们能够回忆到惠能大师开悟他讲的最后一句话,「何期自性,能生万法」,自性就是真心。你就明白了,为什么?整个宇宙一切万法是自性所生,《华严经》上说「唯心所现」,是心现的。
心现的这些相,相是千变万化,这是什么原因?这是识,就是你有妄想分别执著,妄想分别执著千变万化,所以外面境界也就变成千变万化,就这么个道理;如果没有妄想分别执著,外面境界就没有变化。像佛跟我们说的,华藏世界、极乐世界,这里头没有变化,好像都是永恒的,它只有心现,没有识变。凡所变化的这些都不是真的,这个一定要了解。古大德跟我们讲,「一心」最灵、最妙,它是万物的主宰。所以在宗教里面讲天主,学佛的人听到这个名号,解释跟人家不一样。主是什么?主是主宰,就是能现、能变;天是什么?天然的、自然的,这里面没有一丝毫勉强,佛法里面讲「法尔如是」,是这样的解释。这样的解释跟宗教里面讲的天主有没有矛盾?你要往深一层去体会,没有矛盾,是一个意思。所以,一心是宇宙森罗万象的本体,哲学里面讲的本体。
它在哪里?「竖穷三际」,三际是过去、现在、未来;「横遍十方」,这两句话就是中国人讲的宇宙,现在科学里面讲的时间跟空间。实在说,时间跟空间也是心现识变,这个心量之大,没有东西能够比喻。《楞严经》上佛说了一句话说得很有意思,佛把一心比作虚空,虚空大,把虚空比作一片云彩,虚空在真心里面就像一片云彩在虚空,从这个比喻去体会。那么你就知道,真心是无处不在,无时不在。在有情称为佛性,有情,我们还是用唯识来说,就是有妄想分别执著,有妄想分别执著这叫有情众生,称为佛性;在无情众生,我们现在讲的植物、矿物、自然现象,这个没有妄想分别执著,称之为法性。真心就称为法性,一心都是一个意思,一心就叫法性,在有情,我们讲动物,有情,称为佛性。实在说,佛性跟法性是一个性,这一定要知道,两个名词,是一桩事情。
自心虽然没有妄想分别执著,怎么知道它是心?佛在经上说,说心是从体上讲,说知是从用上讲,它有知,它有作用,作用是什么?见闻觉知。它能现,现的是什么?色声香味。这个决定不是因缘生,不是自然生,它本来就是这样的,这是很不容易体会到的。非常难得,江本博士做的水实验,我们知道水是矿物,它决定没有妄想分别执著,决定没有,但是它有见闻觉知,这就是把佛经上讲的这句话证明出来。它有性,性本来就具足见闻觉知。你要晓得妄想分别执著是缘生,因缘生法,有因有缘,可是自性里面的心起作用的知,它没有因缘,它不需要因缘,它本来就是这样的。所以从这个实验上发现,矿物有见闻觉知,矿物有色声香味,这把佛经上这句话证明出来,相当不容易。
佛性跟法性是一个性,如果我们从法相唯识上来说会更清楚一点,更明白一点。佛说阿赖耶的四分,阿赖耶是什么?阿赖耶就是一心,阿赖耶就是自性,不过这个一心跟自性迷了,就是说它带著妄想分别执著,所以称为阿赖耶。它要是不带著妄想分别执著,就称它做法性,像我们通常讲的,有情众生称佛性,无情众生称法性,没有妄想分别执著。一念不觉,无明就现起来,就迷了,这一迷,迷是妄想,从妄想就起分别,从分别就起执著,几乎是同时起来的。实际上是有先后次第,速度太快了,我们没有办法觉察到它还有次第。这就是佛经上讲的,一念有九十刹那,一刹那有九百生灭,这是佛在经上常讲的,说明速度太快。
变成阿赖耶,阿赖耶就有四分,这四分有自证分、有证自证分、有见分、有相分。阿赖耶一变变成八识,八识每一个识,阿赖耶是体,它起用就变成第七末那,再变成第六意识,变成前五识,就是眼、耳、鼻、舌、身。八识每一个识都有四分,这称为八个心,叫八心王,八心王起作用就叫它做心所。心所复杂,实在讲太多了,天亲菩萨把它归纳,归纳为五十一类。每一个识相应的心所不相等,第六意识相应的最多,五十一个统统具足,阿赖耶只有五个心所,第六意识有五十一个心所。每一个心所法也具足四分,这个现象妙极了,灵妙至极。这些现象被现代科学家发现了,可惜的是科学家没有学佛,不能跟佛法相应起来,这就是我们曾经看到有这种全息的照片。这是科学家发现的,他是用两个激光照相机照出来的照片。
这个照片照出来拿给我们一般人看,只看到线条,看不到影像,必须在激光照注之下这个照片就显出来,譬如照一张人像,这个人像就显出来。但是奇妙的是你把这个相片撕成两半,每一半里头都有一个完整的人像;再把它撕成一半,就是撕成四半,每一半里头还是一个完整的形像;把它撕成很碎很碎的碎片,每一片里头还是个完整的形像,所以称这个相片叫全息的照片。这是近代科学发现的,大中有小,小中有大。所以佛告诉我们,微尘里面有世界,世界并没有缩小,微尘也没有放大,就好像全息的照片一样。再大的一张照片,是一张,把它切成小的碎片,它还是一张,里面看到都一样的。
所以佛经在三千年前所说的,都是讲科学,被现代科学家发现,真的,不是假的。所以说是心、性、识,分得再细它还是四分,四分的现象永远存在,这个四分就是自证分、证自证分、见分、相分。自证分是本体,就是一心,就是自性。证自证分、见分、相分,实在讲就是佛在《华严经》上跟我们讲的,「一切众生皆有如来智慧德相」。这是自性本有的,不是因缘生的,所以不生不灭,本来就是这个样子。自证分是体,我们讲性,另外三分是它起用,我们讲知,证自证分就是自性本有的般若智慧,它能证、能知,要不然谁知道有个自证分?它能知。见分是什么?见分是德;相分就是相,智慧、德相,那个相就是物质,变成物质。见分,就是我们现在讲的精神,凡夫讲心,心理,实在讲是见分,妄心,不是真心,但是它是依真心变现起来的,还是真妄不二。你要把这些关系要搞清楚、搞明白。
佛在大乘经上又告诉我们,法性是自证分,佛性是证自证分。《华严经》上说「法性遍在一切处,一切众生及国土」,这是如来境界,明心见性的人就见到这个事实真相,一切众生是自己自性变现出来的。后面一句话说「三世悉在无有余」,三世是过去、现在、未来,统统都在,十方三世都在一念之中。可是末后一句他说,「亦无形相而可得」,自性、法性没有形相,所现所变也没有形相。我们听了觉得很难懂,现在我们看到这些山河大地、我们自己的身体、万事万法是不是形相?是的。为什么说没有形相?这是幻相,不可得,就跟《般若经》上所说的,「一切法无所有、毕竟空、不可得」,一个意思。这你才能看到真相,事实真相。你要想证得,证得才得受用,不能证得不得受用。不得受用它也起作用,起什么作用?十法界依正庄严是不觉起的作用,觉悟起的作用是华藏世界、西方极乐世界、一切诸佛报土,觉悟起的作用。迷,有十法界;觉,没有。所以佛说这么一句话,这句话我们要懂,「亦无形相而可得」,就是《般若经》上讲的「不可得」。
了解事实真相之后,你才真正肯像佛菩萨一样真放下。放下了,诸法实相就现前,你就完全明了;你不放下,它就不现前,你就不明了,放下就明了。这经上跟我们说的太多了,我们放下执著,就证阿罗汉果,六种神通就现前,天眼、天耳、他心、宿命、神足、漏尽都现前。你看关键,知,就是章嘉大师跟我讲的看破,看破之后你才肯放下;不肯放下你永远看不破,就是说永远没有办法见到事实真相,这诸法实相,我们一般讲证得,永远不能证得,放下就证得。
但是阿罗汉并不究竟,在佛法修学里头是刚刚证得,一点点,少分,所以叫小果,证果了,小果,佛法讲小乘。再往上提升,不断的向上提升,转小向大,大是菩萨。菩萨有五十一个阶级,证得阿罗汉是十信位里面第七个阶级,七信位的菩萨。向上我们就知道,七信,十法界,下面是六道,到第七就超越六道,声闻法界;再上去第八,缘觉法界;再上去,菩萨法界;再上去,佛法界,十法界;再突破,超越了十法界,十法界没有了,那是真的证果,叫法身菩萨。法身菩萨确实证得清净平等觉,他都得到了。《华严经》上告诉我们,虽然证得清净平等觉,无明习气没断。
对於法身菩萨来说,无明习气的障碍不大,不像见思烦恼,见思烦恼障碍太大,无明习气障碍不大。决定不妨碍他随众生心应所知量,不妨碍,众生有感,他就能现身,他能现无量无边身。观世音菩萨三十二应,那是无量无边身归纳为三十二类,每一类都无量无边,法身菩萨有这个能力,跟究竟佛果差不了多少。所以他们怎么修行?就是在应化,应化在他们来讲就像《华严经》上所说的五十三参。清凉大师解释得很好,叫「历事炼心」,事是什么?十法界,他在十法界里面现身,用应身、用化身。应身是跟十法界众生现同类身,譬如到人间,他也来投胎,像释迦牟尼佛的示现。出胎,慢慢的长大,也经历生老病死,他是示现,示现跟人一样,人才能够接受他。他在畜生道示现,跟畜生道完全相同,畜生道可以接受他;在饿鬼道示现,就跟饿鬼道完全相同,饿鬼道能接受他,他才能教化众生。这叫应身,众生有感,佛菩萨就有应。
另外一种是特别的缘分,化身,化身是变化的,那时间不长,事情办完相就没有了,你再也找不到。法身菩萨应身、化身在这个世间也是无量无边,这里面是微妙到极处,我们实在是无法想像。他的应身、他的化身,『色清净』,这个经上讲的『诸佛色』。「诸佛色」不是专指一真法界里的依正庄严,像华藏世界、极乐世界,这都是不可思议的心现的境界。这里面必定包含诸佛菩萨示现在十法界、示现在六道、示现在三途的应身跟化身,这个不可思议。凡夫看起来跟凡夫一样,其实不一样。你要问不一样到底在哪里?道理很简单,为什么?凡夫有妄想分别执著,他示现跟凡夫一样,他真的没有妄想分别执著,那个色叫妙色,那个色叫佛色。
这还不妙,灵妙到极处看到什么?看到迷惑颠倒的凡夫现前所现的一切色法,六种色法,跟诸佛如来果地上所现的也是不二,这就难懂。可是跟你说是真的,不是假的。为什么是真的?如来果地、法身菩萨所见的色相,无所有、毕竟空、不可得,我们凡夫现前所现的色相是不是也是无所有、毕竟空、不可得?是!那怎么不一样?这才叫『难思』。真的,不一样在哪里?佛菩萨知道真相,所以一切相里面,他不生妄想,不起分别,没有执著;凡夫不知道事实真相,以为真有,在色相里面起了妄想,起了分别,起了执著。不同的地方在此地,除这个之外,没有一样不同。这个道理学佛的人不可以不懂。为什么佛菩萨能放下,我们放不下?我们不知道事实真相。天天念,念的时候好像有一点明白,不念?不念又糊涂了,在这一切现相又起了分别执著。分别执著是习气,变成习惯,分别执著成了习惯,眼见色,耳闻声,六根接触六尘境界,一接触他就起分别执著,这叫习气。修行修什么?我们这就明白了,修行不是别的,就是要觉悟这个习气,然后慢慢把这个习气淘汰掉。淘汰的方法就是不分别、不执著,果然得不分别、不执著,你一切法全通了。
大经上又说,讲国土,就是讲物质,土没有净秽,佛常讲,极乐世界是净土,我们娑婆世界是秽土,染污。给你说真的,土没有净染,没有,随其心净则佛土净。土没有染净,染净在心,你心清净土就清净,心染污国土就染污,土是物质。这个道理很深,实在讲并不难体会。所以佛在经上说,「故知若证此心」,就是一心,「则解一切法门」。我们读《坛经》,看到惠能大师,为什么人家听这一句经文他就什么都懂了?他从这一句经文上证得一心,一心自然就能解一切法门,就什么都通了。为什么?一心能现,能生万法,他哪样不通?他当然通达,通达之后,一心就做了主宰。无量无边的这些色法,森罗万象,十法界依正庄严,他心清净,决定没有妄想分别执著,十法界是什么?十法界是净土,随其心净则佛土净。净土在哪里?三时系念,中峰禅师说「此方即净土,净土即此方」,我们听了不懂,你把这个道理参透了,你就懂了。我们要往生到极乐世界,心不清净,极乐世界变成秽土,净土、秽土不在外面,在心。
你明白这个道理,夏威夷岛上的土著心灵的疗法你就完全明白了。他的原理,讲的第一条原理,说得好!第一条原理翻成中文说,「全面而完整的责任,世界上任何人的言语、行为、思想都是我们每一个人的切身责任」,换句话说,全世界是你创造的。你看这跟《华严》意思是不是一样,这个土著不是佛教徒。身是自己创造的,所以用心灵能改变一切。我们身体不好,有了些病毒的细胞,你用心灵,这个心灵是什么?真心,真心是什么?真诚、清净、平等、正觉、慈悲。你这个心一发出来,那个病毒的细胞立刻恢复正常,你所有环境真的就是净土。坐在我旁边的人,他心不清净,他住秽土,我住净土。所以我们凡夫跟佛在一起,佛住净土,凡夫住秽土,土都是一样的,他心不一样,他现的境界不相同。
所以世尊在世的时候有人向世尊请教,世尊,你能不能把你的净土给我们看一看?世尊也示现神通,好,我给你们看看。佛通常是盘腿坐下来,他把一个腿放下来,一只脚尖踏在地上,大家一看,整个世界变成七宝的世界,琉璃世界。这是叫你看一下,佛的神力让你看一下,佛的腿盘上来,境界就没有了。佛的境界永远在,凡夫看不到,凡夫又恢复看到他凡夫的境界。所以佛在经上告诉我们,学佛信心最重要,信谁?信自己。我们现在最大的麻烦,自己没有信心,这佛帮不上忙;自己有信心,佛就帮上忙。是相对的,自己有一分信心,佛帮一分忙,自己有十分信心,佛帮十分忙。实际上,帮忙是我们凡夫的想法,实际上是自自然然的,与法性相应。所以佛法里面讲信,不是信外面的人,不是叫我们信释迦牟尼,不是叫我们信阿弥陀佛,你千万不要搞错了。你要相信什么?释迦牟尼佛是我自性变现的,自性释迦;阿弥陀佛,自性弥陀;净土,唯心净土。这是真的,这跟你讲真话,这个信是真信,你真明白了,真通了,你才真正得佛法受用。
住世长短在缘分,缘分是什么?这个地区的众生跟你有缘,听你的教诲,能生欢喜心,你教他,他能够接受、能够成就,这必须要帮忙,不能不帮忙。根熟的,帮助他成就,就是这一生当中永脱轮回,往生净土,这根熟;根不成熟的,有善根的,帮助他提升,没有善根的,帮助他种善根。这就是佛菩萨应化在世间,世间人有寿命,诸佛菩萨、祖师大德没有寿命,他们住世长短只是法缘不相同,不是寿命,他自在。凡夫有寿量,觉悟的人没有,就是说你有妄想分别执著你就有寿量,那是什么?业报。我们学佛,真实受用就是把业报转变成愿力。怎么转法?先开头,初步,转恶为善,然后再提升,转迷为悟,只要能转迷为悟,自然就转凡成圣。
对於世间要放得干干净净,没有丝毫留恋,要看得淡。为什么?你要明了事实真相,事实真相总的来说,就是《般若经》为我们显示的,「一切法毕竟空、不可得」,经上常讲,相有性无,事有理无。所以事相,佛经上称作妙有,你不可以说它没有,你也不能说它有,事相有,理体上没有。所以我们常常说这个现相是相似相续的抽象概念,不是真的,真的是不可得。真妄是一不是二,你才真的觉悟,如果还有执著有个真、有个妄,你的分别执著没有破,依旧还在。这是非常难的一桩事情,难的原因我们现在明了,你了解得不够透彻,所以才这么困难,真正搞清楚、搞明白了,就不难,自然放下,自然不再执著、不再分别。那好,你要知道,有分别、有执著是凡夫,真的一切不分别不执著,你差不多进入圣人境界了,你真的在转,法相唯识家所谓的转识成智。不分别就是妙观察智,不执著就是平等性智,果然能够到不起心、不动念,就是大圆镜智现前,那就是法身菩萨。
学佛,佛告诉我们,一切佛种就是大菩提。大菩提心,我们平常讲真诚、清净、平等、正觉、慈悲。佛告诉我们,菩提心从哪里生?从慈悲生起。这就教给我们,我们迷失了自性,大菩提心是真心,就是一心,我们迷失得太久,现在这个心全是烦恼习气,在比喻上讲,严重的染污。如何能把这些烦恼习气、这些肮脏东西把它清除,恢复到真心?佛教给我们方法,先从慈悲开始,换句话说,先学著爱一切众生。《弟子规》里面讲的,「凡是人,皆须爱」,你要知道,这个爱心是真心,不是妄心,爱心到了一定的程度,真诚、清净、平等、觉统统会现前,有道理,是个好方法。障碍我们修行的不是别人,是自己,自己什么?就是没有爱心,见到那个人不喜欢,讨厌他、嫌弃他,这就是烦恼习气,永远障碍著你,你的菩提心发不起来。不容易,我们能把这个事情的根源看到了。
修行就是修正我们错误的行为,我们错误的行为就是对某些人、某些物嫌弃。如何再不讨厌,先不能用爱心、欢喜心对他,首先我们学著,过去讨厌他,现在不讨厌,这就进步了,从不讨厌再能够尊重他,从尊重他再能够关怀他,一步一步的提升。这是把自性、真心恢复过来,一恢复过来就成就了。到那时候你听教、你看经不一样了,为什么?会看出经文里面的门道出来,要不然看不出来。像经上讲的,「令见难思诸佛色」,你才把诸佛色看出来,佛色太妙了。真正看出来,你才有能力『以众妙色庄严塔』,塔代表道场,这个意思你就很容易懂。道场里面一切人事物,我们没有嫌弃的心,一味清净、平等、爱心来看待,这个道场是什么?这道场是诸佛道场,境随心转。我们用嫌弃、厌恶的心来看这个道场,这个道场是魔的道场、是罗刹道场,不是佛道场。佛与魔就在这一念之间;一念觉,魔道场就变成佛道场,一念迷,佛道场就变成魔道场,实际上无佛亦无魔,这个道理不能不懂。我们也就知道了,经不能不读,教不能不学,你不学永远不知道事实真相。
如果有几个真正同参道友,都想在这一生有一点成就的,自然他会在一起互相勉励,切磋琢磨,他会认为这是一生当中最大的喜事,他什么都能放下,什么都能舍弃,这个缘要掌握到。我过去常讲觉明妙行菩萨,有人告诉我说错了。实在讲,我念《西方确指》是初学佛的时候,大概五十年前。我常讲,记得好像是十二个人,他们查书告诉我,八个人。当然书上记载是正确的,我记错了。他们这个小团体八个人,那福报很大,我们今天找八个人可能找不到,但是四、五个人是很可能。四、五个人不少,释迦牟尼佛起家就是五比丘,连佛自己一个才六个人。鹿野苑转四谛法轮,六个人,从六个人开始。所以不要以为人少,人少真有成就。
由此可知,修学能不能成就不在於人,与别人都不相干,关键在自己。自己真有这个认知,无论是逆境、顺境、善缘、恶缘,都不会障碍;如果自己没有正知正见,善缘、恶缘、逆境、顺境,统统都会产生障碍。由此可知,缘不在外面,还是在自己。只要心正,无论什么缘都是善缘,心不正,一切缘都是恶缘。所以佛法向上一著,跟你讲什么?就是讲一心,这是真的。完全给你讲能现能变,所现所变不重要,所现所变对没有契入境界的重要。所以佛菩萨、祖师大德建立道场,主要是帮助那些没有契入境界的,这个要靠外缘,能帮得上忙,已经契入境界的不需要了。
学佛,尤其是真正发心学经教、学讲经,自古以来,发心的人多,成就的人不多。过去还真有成就的人,虽然不多,还真有几个,在这个时代难了。这个时代外缘都是障缘,没有助缘,都在这个地方诱惑你,诱惑你起分别、执著,把你阿赖耶里面那些烦恼习气诱导它起现行,不是帮你在转变,这个你不能不知道。不知道的人真的是很多,知道的不多。你不知道就会受影响,就会走上自私自利、名闻利养,内里面起贪瞋痴慢,这在佛法修学里面讲堕落了。这样的人,真正是发善心的人,确实就需要环境来帮助你,所谓依众靠众。依众靠众里面,成败关键在自己的方向、目标永恒不变。真正能够持戒,能够吃苦,能够做到不占人丝毫便宜,守住自己的本分。
学经教贵在随文入观,不是随文解义,随文解义那是搞佛学,随文入观才是学佛。观是什么?契入境界。佛所说的是佛自己亲证的境界,我们读他的经,随著他的言语,随著文字就入了佛的境界,这个得受用,这叫真正学佛。从浅的来说,佛教我们不杀生,我们从今而后对一切众生消除杀害的念头,你才能入境界;佛教我们不偷盗,从今以后对一切众生不起占丝毫便宜的念头。真这样做到,这叫学佛。能把这些讲得很清楚、很明白,境界现前。还有害别人的念头,还有占别人便宜的念头,那就不行,那是搞佛学,跟佛结个缘,这一生不能解决问题,为什么?要晓得起心动念是造业。《地藏经》上说得很清楚,「阎浮提众生」,阎浮提是指我们地球,地球上的众生「起心动念,无不是业,无不是罪」。
所以我们真的要想一想,我们是真的学佛还是假的学佛,这个没有关系,自古以来,大概学佛都是先搞假的,以后假的就变成真的,有几个人能够一入佛门他就入境界?我们真的,就像从前我的三位老师告诉我,一接触就入境界的,只有惠能大师一个,惠能大师以前没有见过,惠能大师以后也没有听说,总是很长时间薰习,慢慢契入。能大师会下大彻大悟的四十三个人,也不是像他那样的,一听就悟入,不是,也是听了、学了很久才悟入。这都是上上根人,不是普通人。我们自己肯定我们不是上上根,我们是什么根?上中下这三根,这三种根的人都必须要长时薰修。上根人要长时薰修,中根人长时薰修要比上根人要增加多少倍,下根就不必说了。上中下三根讲悟性。
除这个之外,还有上中下三根,福德,《弥陀经》上说「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缘得生彼国」,善根有上中下,福德也有上中下。善根是下等,福德是上等,也能往生,这个道理要懂。善根是什么?明了、智慧。福德是什么?福德是信心、毅力。虽然不明了,经教、境界都不明了,他对阿弥陀佛有信心,对极乐世界有信心,决定不怀疑,你问他他不知道,他讲不出来,他不怀疑,他就是相信,一句佛号念到底,人家真的往生,福德。所以要知道,一心专念这是大福德,不能小看他。他善根不足之处,到极乐世界见了阿弥陀佛他就补起来,就提升了。有善根的人一定有福德,有福德的人未必有很深的善根,这些我们都不能够不知道。
通达明了之后,求生净土不难。像经教里面讲的,确实有很高深的部分,不容易体会,很难懂,但是我们相信句句真实,佛没有妄语。《金刚经》上说如来是「如语者」,我们要相信。坚定的信心,时间久了他得三昧,有人从三昧开悟,这在过去史书上都有记载,那不是假的。我们从理论上来说可以相信,「信心清净,则生实相」。清净就是到一心,所以《弥陀经》上讲得好,一心不乱。我们是一无所知,没有念过书,没有学过经教,像许多阿公、阿婆,他们一生专念阿弥陀佛,你问他教义,他一窍不通,到最后他能够自在往生,预知时至,瑞相希有,还有些临走居然说偈劝人,为什么?智慧开了。这些理跟事我们都能够明了。
所以慈悲心很重要,慈悲心就是不附带任何条件的爱心,有条件的爱心不叫慈悲心。慈悲心没有任何条件,这叫大慈大悲,跟诸佛如来、法身大士是相同的,附带条件就不相同了,没有条件。我们走这个路子是正确的,这个心就是具足一切菩萨无量功德,这个话是佛说的,能成就三世无上正觉。我们接受了,我们不怀疑,自行化他,我们从这里下手。劝化别人也从这里下手,为什么?现在的世界动乱,灾难很多,这是众生不善的共业所感。怎样自救?怎样帮助别人?就是一个无条件的爱心。我们自己能这样做,度自己,我们劝别人这样做法,也度他。这个话好懂,怎么爱法?要像爱自己一样的爱法就行了,从这里开始。当然距离佛菩萨还很遥远,这是个起点,从这个起点就能通无上菩提。
佛常常教导我们放下分别执著,我们许多同学真的是放不下,很想放下,就是放不下。原因要找到,找到原因,从因上把它消除,我们也能做到。因是什么?不了解事实真相,都把事实真相当真,错就错在这里,不知道事实真相是妙有。佛在经上讲,妙有非有,真空不空,这两句话把事实真相说尽了。摆在眼前,现在电视很普遍,你每天看电视你就想到妙有非有,真空不空,为什么?电视的画面就是如此。你能看到相有体无,染净不二也能看到,你看到电视萤光幕上现的色相,这被染污了,而实际上萤光幕上有没有沾上一点点迹象?没有,你把电路按钮一关,色相就没有了,萤光幕本来面目就现前,并没有染污。所以打开频道,那就是什么?相似相续的染污,假的,不是真的。我们能看到色相,能听到音声,色相、音声都不可得,这就是《般若经》上所说的,一切法无所有、毕竟空、不可得。所以会看电视的人,看电视开悟了,看电视入佛境界。不会看的,随著电视里面画面随著它转,他哭你也哭,他笑你也笑,这就错了,你被境界转了;你要是如如不动在这里,那你转境界。《楞严经》上说得好,「若能转境,则同如来」,所以我们要学转境界,不被境界所转,学这个功夫。
电视可以说把这个道理、事实真相摆在我们面前,你细心去体会你就明白。我们眼前所有色相跟电视一样,知道这是虚妄,相似相续相,确实不可得。相从哪里来的?自心变现的。既然是自心变现的,自心永恒不变,现相是幻化,不是真实。所以现相不必在意,你用清净心对它,所有一切幻相没有一个不清净。再说,你用欢喜心对它,你看看所有一切现相都给你呈现的欢喜相,这不就是说明相随心转吗?我们用不善的心去对待,没有一个相是善良的。所以,相随心转是事实真相,千万不要再被现相转。如果我们的心被相转了,这是凡夫,这在迷,迷而不觉;觉而不迷的是转现相,自己能做得了主,那就成就无量功德。
跟你讲原理,佛在经上告诉我们,第八识心「无住无本」,本就是根源。所以佛在经上说,「依无住无本建立一切万法」,无住无本建立一切万法,那一切万法还有住还有本吗?这是原理。所以,一切万法也是无住无本,无住就是无常,无本是无因。佛跟我们讲四缘生法,这不是矛盾了吗?这个问题不是现在问,古大德释迦牟尼佛在世的时候就提出来。佛就告诉大家,这种说法是方便说,不是真实说。佛说法依二谛,四十九年所说的一切法依二谛,二谛,一个是真谛,一个俗谛。俗谛是什么?完全依众生的知见,也就是说随顺众生的常识给你讲,你听了很欢喜,好像也觉悟了,悟得不透彻。但是有好处,慢慢引诱你入真实,所以是方便法,方便是引导你入真实,就是善巧方便。到你根性成熟的时候,佛就讲真实法,依真谛,真谛是诸佛如来亲证的境界,给你说这个,一般人听不懂。
你说:佛跟我们讲的,《般若经》所说的,「一切法无所有、毕竟空、不可得」,这是真谛,这不是俗谛,这是佛与法身菩萨亲证的境界,这些话可不可以对初学的人讲?看什么场合、看什么样的根性,根性利的可以讲,迷得浅的可以讲;如果迷得很深,他的世法成见很深,你说了他要跟你辩论,那就少添麻烦,不说。所以我们在经教里面看到,一看就晓得,哪些佛是随顺世间所说的,大家看了,很浅显,一看就懂,很欢喜;有些看的很深,不懂,那是随顺真谛。讲到究竟的时候,给你说真俗不二,那才叫真的见性。还有真谛、俗谛,那就像《坛经》上六祖所说的,我们套他的话来讲,真谛、俗谛是二法,二法不是佛法,佛法是不二法。这是究竟说,这是对上上根人说。帮助他什么?帮助他言下就悟入,悟入就是见性,见性就是见到一心,帮助他回归到一心。因为他有二,他还是二心,他不是一心,一心是真心。
我们念佛,念佛这个方法妙极了,念佛的目标在哪里?一心不乱,你念佛念到一心不乱你就成佛了。一心不乱功夫有浅深不同,最浅的叫功夫成片,功夫成片是什么?妄想分别执著没放下,叫执持名号。他很执著,但是他就执著这个名号,其他东西统统放下,一心一意求生净土,亲近阿弥陀佛,能往生,这叫带业往生。带什么业?带妄想分别执著,他统统都没有断,带这个去往生。到西方极乐世界,亲近弥陀,听阿弥陀佛说法,听阿弥陀佛教诲,再把妄想分别执著放下。这个法门殊胜,无比的殊胜,为什么?八万四千法门里头没有这个方法,八万四千法门都是断烦恼、证菩提,没有带业的。这个法门方便,所以在末法时期只有这个法门能成就。
功夫成片,心里只有阿弥陀佛,除阿弥陀佛之外,一样都没有,这叫成片。这就是事一心里头最浅的,决定得生,生凡圣同居土。如果从这个基础上再向上提升,提升到什么?提升到执著慢慢的放下,执著放下叫事一心不乱,生西方极乐世界方便有余土。再向上提升,把妄想、分别也放下,那是生极乐世界实报庄严土。西方世界四土三辈九品是这么来的,看你放下多少;完全没有放下也行,也能往生,可是这里头一定要注意到,慈悲心很重要。为什么?没有慈悲心,怕的是临终的时候业障现前,你就不能往生,为什么?还有这个不高兴,还有那个埋怨,这就不能往生。对这个世间有贪恋,有放不下的,这都不能往生。所以平常要养成慈悲心,这个东西有很大的好处。人到真正慈悲的时候,临命终时冤亲债主不障碍你,慈悲能化解怨毒。我想这个道理也不很深,我们应当可以理解。
今天我们学习的,从凡夫来讲六尘,知道六尘是心现识变,离心无法,离法无心,心法不二。法,六尘就是心,心变现为六尘,如同古大德的比喻,「以金作器,器器皆金」。不但六根是心,六尘也是心,这才真正体会到不二法门,心境一如,心境不二。所以佛在经上跟我们说,一身,我们自己的身,以法界为量。现在我们读的是「毛光照益」,好像我们这个身不大,但是我们身所放的光,我们肉眼看不见,肯定有。前面讲的六根,眼耳鼻舌身意,六根有光,我们现在人讲磁场,外面六尘也有磁场。佛告诉我们,我们身多大?就是磁场多大?遍法界虚空界,真的。佛的身光遍法界虚空界,一切众生身的身光也是遍法界虚空界,跟诸佛如来感应道交,这是真话,不是假话。为什么现在不起作用?不起作用不是佛不起作用,佛起作用,我们不起作用。我们这个不起作用是被妄想分别执著障碍住,《华严经》上说「但以妄想执著而不能证得」。如果要想证得,你就晓得妄想是很难断的,你就先从分别执著,分别执著淡一分就有一分的感应,断两分就有两分的感应,你在这里下功夫。真正下功夫,认真努力去学习,根利的人,三年、五年就有效果,根钝的人,十年、二十年会有效果,就不一样。到那时候非常明显的,烦恼轻、智慧长,你会得法喜充满。今天时间到了,我们就学习到此地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