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方广佛华严经 (第一七五八卷) 2007/6/12 香港佛陀教育协会 档名:12-017-1758
诸位法师,诸位同学,请坐。请看「无方大用」第八段,「明毛光照益三昧门」,第二个小段有四光,「令发大心」,就是四弘誓愿。我们在这一段里面又有四个小段,分别是度众生、断烦恼、成佛道、学法门,跟我们一般所学的四弘誓愿的次序有点不同。我们看第二个小段「灭爱光」,灭爱光有三首偈,前面一首我们学过,我们把经文念一遍。还从第一首念起:
【又放光明名灭爱。此光能觉一切众。令其舍离於五欲。专思解脱妙法味。】
舍离五欲对世间人来讲,是很难的一桩事情,为什么?世间人在六道里面轮回的时间太久,染上贪恋五欲,五欲是财色名食睡,这个习气太深。基本上是迷失了自性,把贪恋五欲六尘已经成为六道轮回里面受生的唯一目的。这个受生就是我们一般人讲生命,一生当中唯一的目标,是追求五欲的享受。盲目的追求,决定做出损人利己不义的行为,这种行为生生世世累积下来,果报就在三途,果报现前的时候苦不堪言。
过去的人还好,社会上还有伦理、因果的教育,时时刻刻有人提醒你。当有人提醒的时候,自己警觉心就高了,纵然还是造作损人利己,总是希望损害别人不至於太大;换句话说,还有点良心。但是所造的恶业依旧免不了三途,三途里面实在讲与饿鬼道的缘最深,为什么?饿鬼道的业因就是爱欲。所以世间人常说人死了就作鬼,细细想这句话也不无道理。为什么人死了之后都作鬼?人的爱欲确实是非常严重,爱欲是饿鬼道的第一个业因,如果不能把爱欲舍弃,他就肯定到鬼道。他的前途,他的轮回范围很小,我们一般人讲六道轮回,他只有三道,饿鬼、畜生、人道,就在这里轮回。如果有一生伤害众生太严重的话,自私自利的心太深,损害别人太严重,他就堕地狱。这是事实真相,绝对不是说你相信就有,不相信就没有,不是这回事情,是事实真相。所以,爱要淡化,欲要放下,决定不是好事情。
肉身在这个世间要认真努力学习,学习什么?下面一句给我们指出来,『专思解脱妙法味』。学佛无论是出家、在家,古人讲得好,世味,世间的滋味,就是爱欲,世间爱欲的味哪有法味浓!决定比不上妙法味。但是能够品尝到妙法味的人毕竟是稀少,贪恋在五欲的人数多,不成比例。这个地方讲「解脱」,解是解开,解开什么?解开烦恼,解开忧虑。脱是什么?脱轮回、脱生死。生死决定不是一桩好事情,虽然现在有人发现,人真的是没有生死,灵魂不灭。这个发现在东方亚洲地区,千万年前就明白、就知道了,西方人也知道,不是不知道,科学技术发达之后,有意的把它掩盖住,就是不谈这个问题。古时候《圣经》里面有记载,以后把这些文字删除,不讲轮回了。删除是人干的,现代的科学家又发现了,发现这个事情是真的,不是假的。
钟茂森居士根据西方人的报告这些资料,最近他做了好几场的讲演,完全说外国人对轮回的发现,有科学的证据,是真的不是假的。但是我们要知道,肉身还有生灭,灵魂不能够转变成灵性,灵魂转变成灵性也叫一番生死,这个生死叫变易生死。我们这个人身体的生灭叫分段生死,灵魂的转变叫变易生死,佛法讲生死有两种。这两种生死都要脱离,脱离六道,脱离十法界,脱离这两种生死,那要靠什么?要靠妙法。法上面加个妙,就是告诉你,法也不是真的,也是因缘所生。《中观论》上讲「因缘所生法,我说即是空」,这个我是佛,佛说的。所以《金刚经》上才告诉我们,「法尚应舍,何况非法」,那个法是佛法,佛法也不能执著。执著佛法错了,佛是叫我们放下执著,不是教我们把世法执著放下,佛法的执著还可以,佛没有这么说法。佛法也要放下,佛法也不能执著,执著里面包括世出世间一切法,统统放下。所以,佛把「法」字上面加个「妙」,妙是什么?非有非无,你不能说它有,它没有自性;你不能说它无,它有幻相,如梦幻泡影。
我们现在在无量法门里面,就是无量的妙法,我们只取一味,这一味就是念佛成佛,就取这一味。为什么?这一味容易、简单,上中下三根都得利益,下下根人也能得上上根人的成就,这个法门太妙了,这个法门无比殊胜。「专思」,专思就是专念,这个法门搞清楚、搞明白了,一心专念,万缘放下,很快就成就。佛在这里教我们,断烦恼应该在这里下手。第二首偈:
【若能舍离於五欲。】
要真能舍,这句话简单的讲,对於我们日常的生活随缘就好,不要攀缘。现代世界浊恶,《弥陀经》上讲我们这个世间是「五浊恶世」,现在浊恶达到饱和点,人心不善,是有史以来没听说过的。由於人心不善,只知道自利,不知道利人,所以饮食起居现在混淆假的东西在里头,连医药都很多是假的,我都遇到过。韩馆长生病的时候,要我给她去买片仔璜,那个时候我在新加坡,还是在很高级的店里面去买的。它一盒是十粒,买的是两盒还是三盒,里面有一粒是假的。你说多可怕,听说香港这边假的就更多。
饮食里面掺假的更多,所以对於饮食那就不能不谨慎。从前讲卫生,我们学了佛之后,懂得卫性、卫心;卫性、卫心没有什么问题,今天卫生有问题。即使是蔬菜、稻米,农夫不信因果,种植用大量的农药、化肥,他们自己知道这个东西有毒,他卖给别人。自己吃什么?我听农家告诉我,自己吃的是另外种的一片小块,那个他们收成不卖的,自己吃,没有农药、化肥。他为什么卖给人家这么做?这个稻米、蔬菜外表上看到特别好看,虫都不吃,市场上人欢喜、喜爱。自己种的稻米颜色不好看,蔬菜,小虫吃得一个洞一个洞的,拿到市场卖不掉,没有人要。那是真正营养,真正的好东西。所以我们能不能怪农夫?这里头因果很复杂。
我们住在澳洲、住在美国的时候院子都很大,自己种蔬菜,你吃得安全,吃得放心;现在在市场、超市去买的,很多都不可靠。我的老师李炳南老居士跟我讲了十多次,我的印象很深,讲什么?不要到馆子里面去吃饭。这个在二十几年之前,他对於饮食就非常小心、谨慎。生活在现在这个社会环境当中,下面这一句就变成特别重要。
【专思解脱妙法味。】
我们今天就是一心念佛求生净土,有没有把握往生?有把握。人人都有把握,万修万人去,只要你能把世缘放下。对这个世间,包括出世间法,世出世间法真正知道放下,放得干净,放得彻底,你怎么会不往生!心里面再不要牵挂这些事情,这个重要。心里面还有一点点五欲六尘、名闻利养,还有这么一点点,那就是从前李老师讲经常常用比喻给我们说,妙法是醍醐上味,这一杯醍醐上味,那一点点不能放下是什么?是毒药。你修得再好,你只要有一样东西放不下,这个醍醐上味里头掺杂著毒药,整个这一杯饮料都有毒。这是告诉我们,丝毫不善都要放下。世尊当年在世给我们做出最好的榜样,你看他放得多干净,放到最后只剩三衣一钵,除这个之外什么都没有。
我们生在今天的社会,想放下做不到,这怎么办?真正般若智慧开了,你明白了,也能够契入无障碍法门。现在拥有很多东西不要放在心上,有可以,没有也可以,事上有,心上没有,不碍事;心上有就碍事。心上没有,譬如你现在拥有很多财产,别人把你拿去了,你不在意,你会笑笑点头很好,我用、他用都一样,一丝毫罣碍都没有。早年我在台中听李老师讲经,老师举个例子,你在这里正在听经,忽然你家里人来给你报告你家的房子失火了,这个时候你是继续听经,还是赶快回家救火?如果说赶快回家救火,你还是没有放下;如果听说家里失火了,随它去,我这里上课要紧,你才能有成就。李老师举这个例子意思很深,真要做到。房屋财产是身外之物,佛在经上比喻讲得很多,大千世界七宝的布施比不上四句偈。这个意思就是说听经闻法的功德超过一切,为什么?你不定在哪一句上豁然大悟。世法里头是决定不会开悟的。悟了之后无论修学哪个法门,功夫才能得力,你修念佛法门你往生真有把握。家里房子烧掉有什么关系?
极乐世界的住处是七宝宫殿,这不是妄想,这是真实的。极乐世界七宝宫殿,你有没有贪著?丝毫没有。正是没有,它自然现前,为什么?性德。性德流露自然现前,你并没有去想它,为什么?想它就起心动念,就有分别执著。我们现在知道,极乐世界的人跟华藏世界法身菩萨没有两样。祖师大德给我们说西方世界的殊胜,为我们介绍「思衣得衣,思食得食」,那是就我们这个世间凡夫知见的方便语,方便语是真实的,不是妄语。到了极乐世界,哪里还会要饮食!他们确实跟色界天人一样。但是也有可能,刚刚去往生的,对於娑婆世界饮食习惯的习气没断,偶尔会想起来,怎么好久没吃?会有这个意念。这个意念不是真正意念,习气,意念习气。这个习气一起来,饮食立刻它就现形,所谓是百味饮食都摆在你面前。百味都是从世间说的,诸位要知道,从前皇帝吃饭多少个菜?一百个菜,百味饮食是皇帝的享受。吃完之后,不要吃了,不想吃了,它就没有了,所以也不要洗碗,也不要收拾,自然就没有,变化所作。西方极乐世界是有这个情形。住的时间久了,习气没有了,再也不会有这种现象出现。
西方极乐世界的人快乐,他只有两桩事情,一桩事情求学,每天听阿弥陀佛讲经说法。无论在什么地方,你都看到阿弥陀佛在你面前,你说为什么?阿弥陀佛的化身。我们现在没有能力用化身,但是用网路、用电视也变成化身。我们现在的化身是平面的,西方极乐世界化身是立体的,不一样。所以在西方极乐世界,无论在什么处所,佛都在面前,你接受阿弥陀佛的教诲不会中断,你说这个地方多殊胜。第二个殊胜,是你有能力亲近十方一切诸佛如来,你有能力分身,分千百亿身,每个身去礼拜一尊佛。他方世界的佛很多,每个世界都有一尊佛,你去拜佛、你去供养佛,听佛说法。是不是我们去拜访别的佛,我们就离开阿弥陀佛?没离开。阿弥陀佛面前你也在,十方诸佛面前你都在,不可思议!这是本能,每个人本来具有的能力。现在我们这个能力失掉,不是真的失掉,迷失了,迷了自性,这个能力不能现前。这是第一桩事情,亲近诸佛如来。
第二桩事情,与遍法界虚空界一切众生感应道交,众生有感,你就有应。感应做什么用?帮助众生觉悟。你看供佛闻法是上求,应身教化是下化,到极乐世界去,你的生活就是上求佛道,下化众生,除这个事之外,其他事统统没有,这是人生最高的享受。人生最高的享受不在这个世间,在极乐世界,在华藏世界,所以我们今天迫切需求解脱。
古时候有真正好的修行人,遇到祖师大德,到那个地方真的不容易,三步一拜,有的拜几个月,有的拜一年多,路程远的。拜到祖师的门庭,祖师问他,你这么辛苦你来干什么?我来求解脱。祖师就给他说,谁系缚你?系是拿著绳子把你捆起来,系缚。什么人系缚你,你来求解脱?这个人是真诚心,真诚到极处,被祖师这一句话点醒了,豁然大悟。他悟的什么?解是要自己解,脱是要自己脱,别人帮不上忙。你有很多烦恼,烦恼谁给你的?没人给你。你再想想烦恼从哪儿来?你要不执著,什么烦恼都没有。你能把执著舍掉,你不就解脱了吗?这句话释迦牟尼佛四十九年我看讲了一万遍都不止,时时刻刻叮咛、教导。所谓「解铃还是系铃人」,自己生烦恼,起了妄想分别执著,与哪个人都不相干,要化解这个问题还是自己。因此,佛在《般若经》上就说得很好,「佛不度众生」,众生是怎么得度的?自悟自度的。
所以,佛法学习四个阶段,佛对众生只能做到帮助你信,帮助你解,理解,佛只能做到这个。用什么方法?种种方便示现教诲,帮助你起信,帮助你明白,像我们现在学《华严》,佛在这个经上教导我们的。下面两个字佛做不到了,这要靠自己,下面是什么?行、证,这是自己的事情。你相信了,譬如佛把西方极乐世界介绍给我们,《华严经》是《无量寿经》的细说,你真听懂、真听明白,相信了,你要依教修行,要行!有行你才能证。净宗法门的证就是往生,往生的证真的证,不是假的。真的证是什么?预知时至,自在往生,没有生病的,说走就走了,站著走的,坐著走的,很多!
古大德有游戏人间,这是早年道源老和尚跟我们讲一个公案,这是真的不是假的。我们受戒时候,他讲到往生,有一个出家人问大家,你们有没有看到坐著往生的?很多人说有。有没有听说有站著往生的?有。他翻了一个跟斗,脚在上面,头在下面,问大家有没有听说这个样子往生的?这没有。他就往生了,他就这样子往生,游戏人间。我们要问,他为什么能往生?为什么那么自在?没有别的,放得下!我们今天念佛连个消息都没有,毛病究竟出在哪里?放不下。鸡毛蒜皮的小事还放在心上,还要去操心,怎么能往生?道理在此地。众生太苦,为了怜悯众生,为众生多操一点心,这是不是正当理由?不是。为什么不是?你所操心的那是佛菩萨的事情,不是你的事情。我们今天正规的事情是什么?先成就自己,然后倒驾慈航来度众生,这就对了。要不然这是爱欲没有断的慈悲心,不但度不了众生,也度不了自己,这就错了,害得这一生不能成就。
谛闲老和尚说得好,「名山宝刹的方丈住持,弘宗演教的大善知识比不上你」,这是他对锅漏匠的赞叹。我们冷静想想,谛老的话对不对?锅漏匠念了三年,站著往生,到西方极乐世界作佛去了。我们今天只知道帮助别人,不知道帮助自己,帮助一辈子得的什么结果?得的是一点有漏的福报。有漏,漏是烦恼,烦恼没有断,你修一点福报,果报在哪里?出不了六道轮回。这一生修得很好,出不了欲界天;修得不好,三恶道去了。你想你这一生是做对了,还是做错了?要冷静去思惟。
如果你是法身菩萨再来的,可以,一生照顾苦难众生。如果自己真的是凡夫,不是法身菩萨再来的,你要先把自己变成法身菩萨,这要排在第一。把护持正法、弘法利生要排在第二,不能排在第一,你就对了,就正确。先求自己解脱,然后再帮助苦难众生。好像你看到众生掉在水里面,快淹死了,自己不会游泳,你怎么救人?你下水,白白的赔一条命,无济於事。怎么办?赶快去学游泳,变成游泳的高手,你才能到河边去救人,这个道理不难懂!那么要成就,烦恼无尽誓愿断,不能不在这上下功夫,你要能够抓到总的纲领、总的原则,你的进步非常快速。那就是放下分别执著,这是总纲领、总原则,於一切法,自己的日常生活、工作、待人接物,世法、佛法统统不执著,你的心定下来了。
心地清净了,没有染污,心地平等了,没有高下。《无量寿经》的经题,把修学的纲领显示给我们,「清净、平等、觉」。这三句就是三学,清净是戒,平等是定,觉是就慧,戒定慧三学;也是三宝,清净是僧宝,平等是法宝,觉是佛宝。你看经题上三学、三宝三个纲领具足,抓住这个纲领去修学,你不会偏差,不会出轨,你永远在菩萨道上行走。所以要常常记住,我从早到晚起心动念与清净平等觉相不相应?相应,恭喜你你走的菩萨道,你走的是佛道,成佛之道。如果与这五个字相违背,你是轮回心,你行的是轮回里面的六道。如果你心善行善,你走的是三善道;心行不善,掺杂自私自利、名闻利养、五欲六尘,你走的是三恶道。自己要清清楚楚、明明白白,不能迷失方向,不能走上歧途。绝顶聪明的人,诸佛如来赞叹的人,是什么人?放下万缘,专修净业。佛为什么赞叹你?因为你在这一生当中决定成佛,就这回事情,没有比这个更殊胜了。这些理事要透彻!
护持正法,广度众生,那个精义都在成就自己。锅漏匠念佛成就了,虽然他不认识字,不但不会讲经,他一生一堂经也没听过。但是他往生这个表演对多少人产生影响,多少人得到鼓励,多少修行人看他这个样子觉悟了,这就是他广度众生。像《华严经》上讲的示现,他用这个来教人,示现的时间虽然很短暂,只有几天,影响的面很广,影响的时间很长。倓虚法师把他写在《影尘回忆录》上,让大家看到他这段的公案,佛家叫公案,现在人讲事迹,看到这个事迹都会振奋起来。真正明白透彻,他就能一切放下,像印光大师所说的专修净业,哪有不成就的!后面两句:
【则能以佛甘露雨。普灭世间诸渴爱。】
这是说前面两句能做到,就产生后面这两句的效果。『甘露』是比喻,上天最好的饮料叫不死药,称之为「甘露」。这个『雨』要念去声,念浴,不念雨,念浴,动词用,我们讲普洒甘露,这个雨就当洒一样。在我们现前,我们在这个地方学习《华严》,同步用网路播出、用卫星播出,全世界都能够看到,这叫「甘露雨」,这叫遍洒甘露。现在的话来说,弘法利生,这你才能做得到。
弘法利生的目的在哪里?目的要纯、要正,『普灭世间诸渴爱』,帮助人从爱欲里面觉悟,从爱欲里面回头。为什么?佛在经教上常讲,「爱不重不生娑婆」,你为什么脱离不了六道轮回?你的爱欲太重,你不肯放下。灵魂来投胎,怎么来的?贪爱。他跟父母有缘,过去生中有缘,这佛在经上讲得很清楚,为什么来投胎。有人想儿女,一生都没有,有人不想儿女,生了一大堆,什么原因?缘分!缘有四种,四大类,缘实在讲很复杂,归纳起来不外乎四大类,报恩、报怨、讨债、还债,就这四种,没有这四种缘不会成为一家人。这个佛讲得清楚,讲得很透彻,学了佛明白了,如何把世缘,这个世间恩怨、债务的这种缘把它转变成法缘?学佛的人都可以做到。转变成法缘好!菩提道上做同伴、做伴侣,互相勉励,一起成就。如果不觉,不觉真的报恩、报怨、讨债、还债就很明显。
这几天我们也看到钟居士母子的报告,谈他们三十年家庭教育,我也听了。你看他们的转变,最后遇到佛法,明白了、觉悟了,母子的关系变成法侣,真正觉悟,把世法放下了,这非常不容易。尤其是年岁这么轻,在大学教书,最年轻的教授,品德、学术都受到人最高的尊敬。他能够放下、能够舍弃,来护持正法,来学经教,不是真正觉悟做不到。我们看到欢喜,也欢迎,佛法,尤其净宗,后继有人。他真正发大心,我们也真心的来护持,来帮助他、来成就他,弘护是一体。他怎么能成就?为什么能放下?这就是「普灭世间诸渴爱」。终於把这个事情看清楚、看明白了,世法里面的渴爱舍弃了,教化众生的目的才能达到。
在事上我们必须要明白,不是每个人听经闻法都能达到这个目标,为什么?每个人业障习气不一样。过去生中修学的善根深厚,业习烦恼比较轻,这一生遇到善缘,没有受到严重的染污,他才有可能听经觉悟,真的觉悟了,觉悟之后决定放下。凡是没有放下的,没觉悟;觉悟,没有放不下的。释迦牟尼佛觉悟了,所以他才能放下,觉悟之后出去十二年修学,这是我们在讲席里跟诸位做了详细报告,那是示现,是教学的手段,我们从这个地方要能够领悟。我们要求智慧,我们要求技能,我们要求福慧双修,从什么地方才能获得?从放下才能获得。原来世间人所追求的,都是自性里头本来具足的,不知道向自性里面求,向外面追求,错了。向外面去求,你所获得的是有限,亿万财富还是有限,你得到的太少了。你向自性里面去求,那是无限的,真正所谓是取之不尽,用之不竭。智慧、德行、技能、相好,统统是自性里头本来具足的,而且大家都是圆满的,没有一个人是有欠缺的。六道众生迷了,不知道本有,这是佛在经教里面常常讲「可怜悯者」。他是迷失,他不是真的失掉,什么时候觉悟,什么时候就现前。所以,你还有什么放不下?你还有什么好贪的?
这桩事情只有佛法,上面四个字「佛甘露雨」就是佛法,能帮助我们觉悟,能帮助我们回头,能帮助我们建立信心。释迦牟尼佛做出来给我们看,在中国惠能大师也是慈悲,做出样子给我们看,历代的高僧大德、在家的长者居士,都给我们做了最好的示范,我们要细心去观察、细心去体会才能觉悟。经文里面只提一个贪爱,爱欲是世间六道轮回无量无边烦恼的根,说这一个,把无量无边烦恼都包括了,根断掉了,一切烦恼都没有了。所以菩萨修行的六个纲领,六波罗蜜,第一个就是布施,布施度悭贪,就是此地讲的渴爱。布施是什么?能舍,也就是我们常讲的放下。要舍得干净,从内心里面去舍,自性清净心里面干干净净、一尘不染。有一个妄念就是障碍,就是垃圾,要把它舍得干干净净。
末后一首这是讲因,清凉大师注解里头也说到,「因中兴有为而赞禅定,上二皆事理兼修」,这句话说得好。「烦恼无尽誓愿断」怎么修法?修布施。我们回忆章嘉大师教我,我们第一天见面,五十六年前,他教我「看破、放下」,我向他老人家请教从哪里下手?布施。这里的经文寓意很深:
【惠施池井及泉流。专求无上菩提道。毁訾五欲赞禅定。是故得成此光明。】
『池』是池塘,『井』是水井,『泉流』,都是比喻启发众生本具的智慧德相,这个意思就是说我们要布施给一切众生。布施什么?不是说众生今天贫穷没有财富,我们送吃的、送穿的、送一些金钱,这些东西是社会大众所重视的。在全世界缺少衣食的人有很多,全世界慈善救济的组织也多,大家都在做。能有多少效果?在佛法里面来说,效果不大。为什么?这种救济没有找到根本,没有从根本上下手。根本是什么?是教育!人总不能一辈子靠救济来生活,你必须要启发他的智慧,要教学他谋生的技能,这是真正的救济。他有智慧,他有一技之长,他在社会上可以工作,可以谋生,这就对了。
早些年我在新加坡,新加坡的一个回教组织,他们办一个职业补习班,是慈善救济。里面开了十几个科目,有缝纫,教人做衣服,缝衣服;有烹饪,教人烧菜,培养出来可以到旅馆、餐厅里面去做厨师,十几个科目,很好!有些中年的工人,因为现在科学技术进步,他们赶不上,这就找不到工作。所以有技术方面的提升,你再来上学,再来学习,你学习了新的科技,你都能够懂得的时候,你在社会上找工作就容易,这个好事情。
这个学校校舍是租的,主人要把它卖掉,这个回教组织没有这么多钱,来找我。我问他需要多少?他说需要七十多万,这是相当大的一个数字。我说我们想方法帮助你,搞了个义卖会,新加坡的佛教、新加坡的回教我们那天义走,走路宣传。新加坡的外交部副部长跟我一道,我们两个带头,队伍很长,走了差不多有五公里的样子。那个地方设立一个义卖场,佛教徒跟伊斯兰教徒卖些点心、小吃品。居然一天卖下来之后,出乎我意料之外,那天卖了一百多万,这个钱全部给他,他的问题解决了。这是好事情,应该要这样做法,让人烦恼轻智慧长,有爱心、有能力贡献给社会,这是正确的。使人人都能有工作,人人都能够过著幸福美满的生活,这个布施是功德,也是福德。
底下一句,『专求无上菩提道』,总不能够缺少这个方向、目标,一定要帮助人认识世间苦。世尊最早出来教化众生,他的主题就是「苦集灭道」,最早的主题,认识世间苦。苦从哪里来的?从烦恼来的,烦恼是自己招集的。如何能够离开苦难?那就得要懂得灭,灭烦恼就没有苦,烦恼没有了,苦就没有。我们还是用《华严经》的话说,执著没有,苦就没有了,六道里面的苦就没有了。分别要是放下,六道之外的苦就没有了,四圣法界的苦就没有了,你要在这上下功夫。这里面有次第,先学不执著,自行化他,我不执著了,旁边那些执著的人他看到我,看久了他就会明白,也觉悟了。为什么?我的生活快乐,他的生活很苦。我不比他富有,可能他的地位比我高,他拥有很多的财富,他富贵而不快乐。我所给他看到的,我贫贱而快乐,他看久了他会觉悟。
人活在世间是要快乐,还是要痛苦?这是个很值得思考的问题。释迦牟尼佛把物质环境舍尽了,他快乐;孔子清贫,一生快乐。这人生在世,是追求快乐,还是愿意受这些苦难?世间法要随缘,不要多事,我讲得很多,讲得很清楚。选择行业,我这一生干的这个行业是章嘉大师替我选择的,我欢喜接受。方老师只是告诉我,学佛是人生最高的享受,我对这个认识不深,没有很深的意愿。章嘉大师劝我,我认真去思考,最后我接受,一门深入,长时薰修。我那时候想到,接受这个行业是有好处,什么好处?一生当中读自己喜欢读的书,做自己喜欢做的工作,讲学!讲经教学喜欢做的工作,於人无争,於世无求,你说多快乐。晚年这几年参加国际和平会议,这是缘,不是我求他的,是他来找我。昆士兰大学跟格里菲斯大学来找我,我们看看这个事情是很重要,也乐意尽一点绵薄帮助他们。要没有这个缘,我们想不到这个事情,从来也没有动过这个念头。
我们确实是佛的好学生,尊师重道,就像《观经.上品上生章》上所讲的,佛叫我们做的,认真努力去做;佛叫我们不要做的,我们从来不起心动念。遇到别人提出这个工作,这个工作确实帮助社会、帮助许多苦难众生化解冲突,真正能生活在和谐的社会,和谐的世界,这也是佛法的慈悲度众,众生无边誓愿度!所以我们也就随缘参与了。把佛陀、中国古圣先贤的理念介绍给大家,而且我们也做了个示范,做得很成功,让他们真正相信,古圣先贤的教诲在现代这个时代还是有殊胜的效果。我们就让他们去推动了,回到本位,我们的本位是念佛,讲经教学,其他的不是我们的事情。我们的生活很简单,我们的工作很单纯,现在我们善於运用这些高科技,纵然是独善其身,同时可以兼善天下,这个生活确实是方东美先生所说的。「专求无上菩提道」,我们专求无上菩提道就是用持名念佛,一定要发四弘誓愿的心,度众生,断烦恼,学法门,成佛道。
下一句说『毁訾五欲赞禅定』,「毁訾」在此地就是放弃、放下,不是叫别人放下,是叫自己放下,这个道理一定要懂。世尊一生所讲的教诲对谁说的?我如果说皈依了,就是真正拜他做老师了,给我说的,不是给别人说的,我才能学到东西。现在有很多学生,天天在学习,学不到东西,原因在哪里?他想错了。讲到不好的地方,「这个老师不是对我说的,是对他们说的,与我不相干」,那他什么都没学到。真正会学的人,听到老师的话,「对我说的」,我才真正得受用。不能批评别人,不能要求别人,为什么?缘不成熟。我能听懂、我能接受、我能回头,我就是这个法门的当机者。那个人他听不懂,虽然我们一起听,他听不懂,他不能依教奉行,他不是当机者,他是旁听生,他是到这儿来听听玩的,他不是真正接受教导的。我们是正规的学生,是来接受教诲的,所以字字句句为我说的,不为别人说,是为真正佛弟子说的。
受过三皈五戒、受过菩萨戒,不一定是真正弟子。这个从前李老师给我讲得很多,章嘉大师也给我讲得很多,非常慈悲,佛法重实质不重形式。形式上受的三皈五戒、具足戒,不一定是真的;没有受过戒的,听到佛的教诲,认真努力把它落实在生活上,依教奉行的,这是真正佛弟子。所以,我们的学习从哪里学起?首先从放下五欲六尘。我们在这么多年当中常常勉励同学,放下自私自利,放下名闻利养,放下五欲六尘,放下贪瞋痴慢,我讲了十六个字,四四十六。这十六个字真正能放得下,你才能入大乘之门,你才能入净宗之门。
这十六个字放不下,你永远在门外,没入门;换句话说,没入门你还是轮回心,你还是造轮回业,你离不开六道轮回,念佛不能往生,护持净宗道场也不能往生,为什么?你这个没放下。但是虽没有放下,不能往生,你护持道场,你一生念佛,这是福报,变成有漏福报。无论你在哪一道,你享福,人道也享福,畜生也享福,饿鬼也享福。饿鬼什么?做土地公、做城隍、做山神,有很多信徒去拜拜你,去祭祀你,鬼道里面叫多财鬼。只有在地狱里面受苦,那是一点福报都没有。可是你要晓得,地狱的果报受满,他离开地狱,离开地狱或是到饿鬼道、或是到畜生道、或是到人道,他还有余福。过去修的福在,福不会丢掉。
「赞禅定」,禅定在净宗是什么?一心不乱,浅一点的,功夫成片。功夫成片是定,未到定,就是你修这个定不及格,考试只能有二、三十分,未到。但是未到定求生净土管用,生凡圣同居土。这个未到定是什么?我讲的十六个字就是未到定,可不能轻视,为什么?你有这十六个字不能往生,没有这十六个字,往生凡圣同居土,品位不高。所以你常常想著,我还有没有自私自利?我还有没有名闻利养?我还有没有五欲六尘?还有没有贪瞋痴慢?要认真去想。如果有,赶快放下,否则的话,这一生念佛往生受了障碍,不是别人障碍我,自己障碍自己。
真的放下了,你自己会有信心,这一生决定得生。再加一点努力,像锅漏匠他们一样,成一个自在往生。那个往生不但自利,会度很多人,为什么?大家看到你的样子,受到你的感动,你度化很多众生。这是应当要学习的,『是故得成此光明』。灭爱光我们就学到此地,现在时间到了。
诸位法师,诸位同学,请坐。请看「无方大用」第八段,「明毛光照益三昧门」,第二个小段有四光,「令发大心」,就是四弘誓愿。我们在这一段里面又有四个小段,分别是度众生、断烦恼、成佛道、学法门,跟我们一般所学的四弘誓愿的次序有点不同。我们看第二个小段「灭爱光」,灭爱光有三首偈,前面一首我们学过,我们把经文念一遍。还从第一首念起:
【又放光明名灭爱。此光能觉一切众。令其舍离於五欲。专思解脱妙法味。】
舍离五欲对世间人来讲,是很难的一桩事情,为什么?世间人在六道里面轮回的时间太久,染上贪恋五欲,五欲是财色名食睡,这个习气太深。基本上是迷失了自性,把贪恋五欲六尘已经成为六道轮回里面受生的唯一目的。这个受生就是我们一般人讲生命,一生当中唯一的目标,是追求五欲的享受。盲目的追求,决定做出损人利己不义的行为,这种行为生生世世累积下来,果报就在三途,果报现前的时候苦不堪言。
过去的人还好,社会上还有伦理、因果的教育,时时刻刻有人提醒你。当有人提醒的时候,自己警觉心就高了,纵然还是造作损人利己,总是希望损害别人不至於太大;换句话说,还有点良心。但是所造的恶业依旧免不了三途,三途里面实在讲与饿鬼道的缘最深,为什么?饿鬼道的业因就是爱欲。所以世间人常说人死了就作鬼,细细想这句话也不无道理。为什么人死了之后都作鬼?人的爱欲确实是非常严重,爱欲是饿鬼道的第一个业因,如果不能把爱欲舍弃,他就肯定到鬼道。他的前途,他的轮回范围很小,我们一般人讲六道轮回,他只有三道,饿鬼、畜生、人道,就在这里轮回。如果有一生伤害众生太严重的话,自私自利的心太深,损害别人太严重,他就堕地狱。这是事实真相,绝对不是说你相信就有,不相信就没有,不是这回事情,是事实真相。所以,爱要淡化,欲要放下,决定不是好事情。
肉身在这个世间要认真努力学习,学习什么?下面一句给我们指出来,『专思解脱妙法味』。学佛无论是出家、在家,古人讲得好,世味,世间的滋味,就是爱欲,世间爱欲的味哪有法味浓!决定比不上妙法味。但是能够品尝到妙法味的人毕竟是稀少,贪恋在五欲的人数多,不成比例。这个地方讲「解脱」,解是解开,解开什么?解开烦恼,解开忧虑。脱是什么?脱轮回、脱生死。生死决定不是一桩好事情,虽然现在有人发现,人真的是没有生死,灵魂不灭。这个发现在东方亚洲地区,千万年前就明白、就知道了,西方人也知道,不是不知道,科学技术发达之后,有意的把它掩盖住,就是不谈这个问题。古时候《圣经》里面有记载,以后把这些文字删除,不讲轮回了。删除是人干的,现代的科学家又发现了,发现这个事情是真的,不是假的。
钟茂森居士根据西方人的报告这些资料,最近他做了好几场的讲演,完全说外国人对轮回的发现,有科学的证据,是真的不是假的。但是我们要知道,肉身还有生灭,灵魂不能够转变成灵性,灵魂转变成灵性也叫一番生死,这个生死叫变易生死。我们这个人身体的生灭叫分段生死,灵魂的转变叫变易生死,佛法讲生死有两种。这两种生死都要脱离,脱离六道,脱离十法界,脱离这两种生死,那要靠什么?要靠妙法。法上面加个妙,就是告诉你,法也不是真的,也是因缘所生。《中观论》上讲「因缘所生法,我说即是空」,这个我是佛,佛说的。所以《金刚经》上才告诉我们,「法尚应舍,何况非法」,那个法是佛法,佛法也不能执著。执著佛法错了,佛是叫我们放下执著,不是教我们把世法执著放下,佛法的执著还可以,佛没有这么说法。佛法也要放下,佛法也不能执著,执著里面包括世出世间一切法,统统放下。所以,佛把「法」字上面加个「妙」,妙是什么?非有非无,你不能说它有,它没有自性;你不能说它无,它有幻相,如梦幻泡影。
我们现在在无量法门里面,就是无量的妙法,我们只取一味,这一味就是念佛成佛,就取这一味。为什么?这一味容易、简单,上中下三根都得利益,下下根人也能得上上根人的成就,这个法门太妙了,这个法门无比殊胜。「专思」,专思就是专念,这个法门搞清楚、搞明白了,一心专念,万缘放下,很快就成就。佛在这里教我们,断烦恼应该在这里下手。第二首偈:
【若能舍离於五欲。】
要真能舍,这句话简单的讲,对於我们日常的生活随缘就好,不要攀缘。现代世界浊恶,《弥陀经》上讲我们这个世间是「五浊恶世」,现在浊恶达到饱和点,人心不善,是有史以来没听说过的。由於人心不善,只知道自利,不知道利人,所以饮食起居现在混淆假的东西在里头,连医药都很多是假的,我都遇到过。韩馆长生病的时候,要我给她去买片仔璜,那个时候我在新加坡,还是在很高级的店里面去买的。它一盒是十粒,买的是两盒还是三盒,里面有一粒是假的。你说多可怕,听说香港这边假的就更多。
饮食里面掺假的更多,所以对於饮食那就不能不谨慎。从前讲卫生,我们学了佛之后,懂得卫性、卫心;卫性、卫心没有什么问题,今天卫生有问题。即使是蔬菜、稻米,农夫不信因果,种植用大量的农药、化肥,他们自己知道这个东西有毒,他卖给别人。自己吃什么?我听农家告诉我,自己吃的是另外种的一片小块,那个他们收成不卖的,自己吃,没有农药、化肥。他为什么卖给人家这么做?这个稻米、蔬菜外表上看到特别好看,虫都不吃,市场上人欢喜、喜爱。自己种的稻米颜色不好看,蔬菜,小虫吃得一个洞一个洞的,拿到市场卖不掉,没有人要。那是真正营养,真正的好东西。所以我们能不能怪农夫?这里头因果很复杂。
我们住在澳洲、住在美国的时候院子都很大,自己种蔬菜,你吃得安全,吃得放心;现在在市场、超市去买的,很多都不可靠。我的老师李炳南老居士跟我讲了十多次,我的印象很深,讲什么?不要到馆子里面去吃饭。这个在二十几年之前,他对於饮食就非常小心、谨慎。生活在现在这个社会环境当中,下面这一句就变成特别重要。
【专思解脱妙法味。】
我们今天就是一心念佛求生净土,有没有把握往生?有把握。人人都有把握,万修万人去,只要你能把世缘放下。对这个世间,包括出世间法,世出世间法真正知道放下,放得干净,放得彻底,你怎么会不往生!心里面再不要牵挂这些事情,这个重要。心里面还有一点点五欲六尘、名闻利养,还有这么一点点,那就是从前李老师讲经常常用比喻给我们说,妙法是醍醐上味,这一杯醍醐上味,那一点点不能放下是什么?是毒药。你修得再好,你只要有一样东西放不下,这个醍醐上味里头掺杂著毒药,整个这一杯饮料都有毒。这是告诉我们,丝毫不善都要放下。世尊当年在世给我们做出最好的榜样,你看他放得多干净,放到最后只剩三衣一钵,除这个之外什么都没有。
我们生在今天的社会,想放下做不到,这怎么办?真正般若智慧开了,你明白了,也能够契入无障碍法门。现在拥有很多东西不要放在心上,有可以,没有也可以,事上有,心上没有,不碍事;心上有就碍事。心上没有,譬如你现在拥有很多财产,别人把你拿去了,你不在意,你会笑笑点头很好,我用、他用都一样,一丝毫罣碍都没有。早年我在台中听李老师讲经,老师举个例子,你在这里正在听经,忽然你家里人来给你报告你家的房子失火了,这个时候你是继续听经,还是赶快回家救火?如果说赶快回家救火,你还是没有放下;如果听说家里失火了,随它去,我这里上课要紧,你才能有成就。李老师举这个例子意思很深,真要做到。房屋财产是身外之物,佛在经上比喻讲得很多,大千世界七宝的布施比不上四句偈。这个意思就是说听经闻法的功德超过一切,为什么?你不定在哪一句上豁然大悟。世法里头是决定不会开悟的。悟了之后无论修学哪个法门,功夫才能得力,你修念佛法门你往生真有把握。家里房子烧掉有什么关系?
极乐世界的住处是七宝宫殿,这不是妄想,这是真实的。极乐世界七宝宫殿,你有没有贪著?丝毫没有。正是没有,它自然现前,为什么?性德。性德流露自然现前,你并没有去想它,为什么?想它就起心动念,就有分别执著。我们现在知道,极乐世界的人跟华藏世界法身菩萨没有两样。祖师大德给我们说西方世界的殊胜,为我们介绍「思衣得衣,思食得食」,那是就我们这个世间凡夫知见的方便语,方便语是真实的,不是妄语。到了极乐世界,哪里还会要饮食!他们确实跟色界天人一样。但是也有可能,刚刚去往生的,对於娑婆世界饮食习惯的习气没断,偶尔会想起来,怎么好久没吃?会有这个意念。这个意念不是真正意念,习气,意念习气。这个习气一起来,饮食立刻它就现形,所谓是百味饮食都摆在你面前。百味都是从世间说的,诸位要知道,从前皇帝吃饭多少个菜?一百个菜,百味饮食是皇帝的享受。吃完之后,不要吃了,不想吃了,它就没有了,所以也不要洗碗,也不要收拾,自然就没有,变化所作。西方极乐世界是有这个情形。住的时间久了,习气没有了,再也不会有这种现象出现。
西方极乐世界的人快乐,他只有两桩事情,一桩事情求学,每天听阿弥陀佛讲经说法。无论在什么地方,你都看到阿弥陀佛在你面前,你说为什么?阿弥陀佛的化身。我们现在没有能力用化身,但是用网路、用电视也变成化身。我们现在的化身是平面的,西方极乐世界化身是立体的,不一样。所以在西方极乐世界,无论在什么处所,佛都在面前,你接受阿弥陀佛的教诲不会中断,你说这个地方多殊胜。第二个殊胜,是你有能力亲近十方一切诸佛如来,你有能力分身,分千百亿身,每个身去礼拜一尊佛。他方世界的佛很多,每个世界都有一尊佛,你去拜佛、你去供养佛,听佛说法。是不是我们去拜访别的佛,我们就离开阿弥陀佛?没离开。阿弥陀佛面前你也在,十方诸佛面前你都在,不可思议!这是本能,每个人本来具有的能力。现在我们这个能力失掉,不是真的失掉,迷失了,迷了自性,这个能力不能现前。这是第一桩事情,亲近诸佛如来。
第二桩事情,与遍法界虚空界一切众生感应道交,众生有感,你就有应。感应做什么用?帮助众生觉悟。你看供佛闻法是上求,应身教化是下化,到极乐世界去,你的生活就是上求佛道,下化众生,除这个事之外,其他事统统没有,这是人生最高的享受。人生最高的享受不在这个世间,在极乐世界,在华藏世界,所以我们今天迫切需求解脱。
古时候有真正好的修行人,遇到祖师大德,到那个地方真的不容易,三步一拜,有的拜几个月,有的拜一年多,路程远的。拜到祖师的门庭,祖师问他,你这么辛苦你来干什么?我来求解脱。祖师就给他说,谁系缚你?系是拿著绳子把你捆起来,系缚。什么人系缚你,你来求解脱?这个人是真诚心,真诚到极处,被祖师这一句话点醒了,豁然大悟。他悟的什么?解是要自己解,脱是要自己脱,别人帮不上忙。你有很多烦恼,烦恼谁给你的?没人给你。你再想想烦恼从哪儿来?你要不执著,什么烦恼都没有。你能把执著舍掉,你不就解脱了吗?这句话释迦牟尼佛四十九年我看讲了一万遍都不止,时时刻刻叮咛、教导。所谓「解铃还是系铃人」,自己生烦恼,起了妄想分别执著,与哪个人都不相干,要化解这个问题还是自己。因此,佛在《般若经》上就说得很好,「佛不度众生」,众生是怎么得度的?自悟自度的。
所以,佛法学习四个阶段,佛对众生只能做到帮助你信,帮助你解,理解,佛只能做到这个。用什么方法?种种方便示现教诲,帮助你起信,帮助你明白,像我们现在学《华严》,佛在这个经上教导我们的。下面两个字佛做不到了,这要靠自己,下面是什么?行、证,这是自己的事情。你相信了,譬如佛把西方极乐世界介绍给我们,《华严经》是《无量寿经》的细说,你真听懂、真听明白,相信了,你要依教修行,要行!有行你才能证。净宗法门的证就是往生,往生的证真的证,不是假的。真的证是什么?预知时至,自在往生,没有生病的,说走就走了,站著走的,坐著走的,很多!
古大德有游戏人间,这是早年道源老和尚跟我们讲一个公案,这是真的不是假的。我们受戒时候,他讲到往生,有一个出家人问大家,你们有没有看到坐著往生的?很多人说有。有没有听说有站著往生的?有。他翻了一个跟斗,脚在上面,头在下面,问大家有没有听说这个样子往生的?这没有。他就往生了,他就这样子往生,游戏人间。我们要问,他为什么能往生?为什么那么自在?没有别的,放得下!我们今天念佛连个消息都没有,毛病究竟出在哪里?放不下。鸡毛蒜皮的小事还放在心上,还要去操心,怎么能往生?道理在此地。众生太苦,为了怜悯众生,为众生多操一点心,这是不是正当理由?不是。为什么不是?你所操心的那是佛菩萨的事情,不是你的事情。我们今天正规的事情是什么?先成就自己,然后倒驾慈航来度众生,这就对了。要不然这是爱欲没有断的慈悲心,不但度不了众生,也度不了自己,这就错了,害得这一生不能成就。
谛闲老和尚说得好,「名山宝刹的方丈住持,弘宗演教的大善知识比不上你」,这是他对锅漏匠的赞叹。我们冷静想想,谛老的话对不对?锅漏匠念了三年,站著往生,到西方极乐世界作佛去了。我们今天只知道帮助别人,不知道帮助自己,帮助一辈子得的什么结果?得的是一点有漏的福报。有漏,漏是烦恼,烦恼没有断,你修一点福报,果报在哪里?出不了六道轮回。这一生修得很好,出不了欲界天;修得不好,三恶道去了。你想你这一生是做对了,还是做错了?要冷静去思惟。
如果你是法身菩萨再来的,可以,一生照顾苦难众生。如果自己真的是凡夫,不是法身菩萨再来的,你要先把自己变成法身菩萨,这要排在第一。把护持正法、弘法利生要排在第二,不能排在第一,你就对了,就正确。先求自己解脱,然后再帮助苦难众生。好像你看到众生掉在水里面,快淹死了,自己不会游泳,你怎么救人?你下水,白白的赔一条命,无济於事。怎么办?赶快去学游泳,变成游泳的高手,你才能到河边去救人,这个道理不难懂!那么要成就,烦恼无尽誓愿断,不能不在这上下功夫,你要能够抓到总的纲领、总的原则,你的进步非常快速。那就是放下分别执著,这是总纲领、总原则,於一切法,自己的日常生活、工作、待人接物,世法、佛法统统不执著,你的心定下来了。
心地清净了,没有染污,心地平等了,没有高下。《无量寿经》的经题,把修学的纲领显示给我们,「清净、平等、觉」。这三句就是三学,清净是戒,平等是定,觉是就慧,戒定慧三学;也是三宝,清净是僧宝,平等是法宝,觉是佛宝。你看经题上三学、三宝三个纲领具足,抓住这个纲领去修学,你不会偏差,不会出轨,你永远在菩萨道上行走。所以要常常记住,我从早到晚起心动念与清净平等觉相不相应?相应,恭喜你你走的菩萨道,你走的是佛道,成佛之道。如果与这五个字相违背,你是轮回心,你行的是轮回里面的六道。如果你心善行善,你走的是三善道;心行不善,掺杂自私自利、名闻利养、五欲六尘,你走的是三恶道。自己要清清楚楚、明明白白,不能迷失方向,不能走上歧途。绝顶聪明的人,诸佛如来赞叹的人,是什么人?放下万缘,专修净业。佛为什么赞叹你?因为你在这一生当中决定成佛,就这回事情,没有比这个更殊胜了。这些理事要透彻!
护持正法,广度众生,那个精义都在成就自己。锅漏匠念佛成就了,虽然他不认识字,不但不会讲经,他一生一堂经也没听过。但是他往生这个表演对多少人产生影响,多少人得到鼓励,多少修行人看他这个样子觉悟了,这就是他广度众生。像《华严经》上讲的示现,他用这个来教人,示现的时间虽然很短暂,只有几天,影响的面很广,影响的时间很长。倓虚法师把他写在《影尘回忆录》上,让大家看到他这段的公案,佛家叫公案,现在人讲事迹,看到这个事迹都会振奋起来。真正明白透彻,他就能一切放下,像印光大师所说的专修净业,哪有不成就的!后面两句:
【则能以佛甘露雨。普灭世间诸渴爱。】
这是说前面两句能做到,就产生后面这两句的效果。『甘露』是比喻,上天最好的饮料叫不死药,称之为「甘露」。这个『雨』要念去声,念浴,不念雨,念浴,动词用,我们讲普洒甘露,这个雨就当洒一样。在我们现前,我们在这个地方学习《华严》,同步用网路播出、用卫星播出,全世界都能够看到,这叫「甘露雨」,这叫遍洒甘露。现在的话来说,弘法利生,这你才能做得到。
弘法利生的目的在哪里?目的要纯、要正,『普灭世间诸渴爱』,帮助人从爱欲里面觉悟,从爱欲里面回头。为什么?佛在经教上常讲,「爱不重不生娑婆」,你为什么脱离不了六道轮回?你的爱欲太重,你不肯放下。灵魂来投胎,怎么来的?贪爱。他跟父母有缘,过去生中有缘,这佛在经上讲得很清楚,为什么来投胎。有人想儿女,一生都没有,有人不想儿女,生了一大堆,什么原因?缘分!缘有四种,四大类,缘实在讲很复杂,归纳起来不外乎四大类,报恩、报怨、讨债、还债,就这四种,没有这四种缘不会成为一家人。这个佛讲得清楚,讲得很透彻,学了佛明白了,如何把世缘,这个世间恩怨、债务的这种缘把它转变成法缘?学佛的人都可以做到。转变成法缘好!菩提道上做同伴、做伴侣,互相勉励,一起成就。如果不觉,不觉真的报恩、报怨、讨债、还债就很明显。
这几天我们也看到钟居士母子的报告,谈他们三十年家庭教育,我也听了。你看他们的转变,最后遇到佛法,明白了、觉悟了,母子的关系变成法侣,真正觉悟,把世法放下了,这非常不容易。尤其是年岁这么轻,在大学教书,最年轻的教授,品德、学术都受到人最高的尊敬。他能够放下、能够舍弃,来护持正法,来学经教,不是真正觉悟做不到。我们看到欢喜,也欢迎,佛法,尤其净宗,后继有人。他真正发大心,我们也真心的来护持,来帮助他、来成就他,弘护是一体。他怎么能成就?为什么能放下?这就是「普灭世间诸渴爱」。终於把这个事情看清楚、看明白了,世法里面的渴爱舍弃了,教化众生的目的才能达到。
在事上我们必须要明白,不是每个人听经闻法都能达到这个目标,为什么?每个人业障习气不一样。过去生中修学的善根深厚,业习烦恼比较轻,这一生遇到善缘,没有受到严重的染污,他才有可能听经觉悟,真的觉悟了,觉悟之后决定放下。凡是没有放下的,没觉悟;觉悟,没有放不下的。释迦牟尼佛觉悟了,所以他才能放下,觉悟之后出去十二年修学,这是我们在讲席里跟诸位做了详细报告,那是示现,是教学的手段,我们从这个地方要能够领悟。我们要求智慧,我们要求技能,我们要求福慧双修,从什么地方才能获得?从放下才能获得。原来世间人所追求的,都是自性里头本来具足的,不知道向自性里面求,向外面追求,错了。向外面去求,你所获得的是有限,亿万财富还是有限,你得到的太少了。你向自性里面去求,那是无限的,真正所谓是取之不尽,用之不竭。智慧、德行、技能、相好,统统是自性里头本来具足的,而且大家都是圆满的,没有一个人是有欠缺的。六道众生迷了,不知道本有,这是佛在经教里面常常讲「可怜悯者」。他是迷失,他不是真的失掉,什么时候觉悟,什么时候就现前。所以,你还有什么放不下?你还有什么好贪的?
这桩事情只有佛法,上面四个字「佛甘露雨」就是佛法,能帮助我们觉悟,能帮助我们回头,能帮助我们建立信心。释迦牟尼佛做出来给我们看,在中国惠能大师也是慈悲,做出样子给我们看,历代的高僧大德、在家的长者居士,都给我们做了最好的示范,我们要细心去观察、细心去体会才能觉悟。经文里面只提一个贪爱,爱欲是世间六道轮回无量无边烦恼的根,说这一个,把无量无边烦恼都包括了,根断掉了,一切烦恼都没有了。所以菩萨修行的六个纲领,六波罗蜜,第一个就是布施,布施度悭贪,就是此地讲的渴爱。布施是什么?能舍,也就是我们常讲的放下。要舍得干净,从内心里面去舍,自性清净心里面干干净净、一尘不染。有一个妄念就是障碍,就是垃圾,要把它舍得干干净净。
末后一首这是讲因,清凉大师注解里头也说到,「因中兴有为而赞禅定,上二皆事理兼修」,这句话说得好。「烦恼无尽誓愿断」怎么修法?修布施。我们回忆章嘉大师教我,我们第一天见面,五十六年前,他教我「看破、放下」,我向他老人家请教从哪里下手?布施。这里的经文寓意很深:
【惠施池井及泉流。专求无上菩提道。毁訾五欲赞禅定。是故得成此光明。】
『池』是池塘,『井』是水井,『泉流』,都是比喻启发众生本具的智慧德相,这个意思就是说我们要布施给一切众生。布施什么?不是说众生今天贫穷没有财富,我们送吃的、送穿的、送一些金钱,这些东西是社会大众所重视的。在全世界缺少衣食的人有很多,全世界慈善救济的组织也多,大家都在做。能有多少效果?在佛法里面来说,效果不大。为什么?这种救济没有找到根本,没有从根本上下手。根本是什么?是教育!人总不能一辈子靠救济来生活,你必须要启发他的智慧,要教学他谋生的技能,这是真正的救济。他有智慧,他有一技之长,他在社会上可以工作,可以谋生,这就对了。
早些年我在新加坡,新加坡的一个回教组织,他们办一个职业补习班,是慈善救济。里面开了十几个科目,有缝纫,教人做衣服,缝衣服;有烹饪,教人烧菜,培养出来可以到旅馆、餐厅里面去做厨师,十几个科目,很好!有些中年的工人,因为现在科学技术进步,他们赶不上,这就找不到工作。所以有技术方面的提升,你再来上学,再来学习,你学习了新的科技,你都能够懂得的时候,你在社会上找工作就容易,这个好事情。
这个学校校舍是租的,主人要把它卖掉,这个回教组织没有这么多钱,来找我。我问他需要多少?他说需要七十多万,这是相当大的一个数字。我说我们想方法帮助你,搞了个义卖会,新加坡的佛教、新加坡的回教我们那天义走,走路宣传。新加坡的外交部副部长跟我一道,我们两个带头,队伍很长,走了差不多有五公里的样子。那个地方设立一个义卖场,佛教徒跟伊斯兰教徒卖些点心、小吃品。居然一天卖下来之后,出乎我意料之外,那天卖了一百多万,这个钱全部给他,他的问题解决了。这是好事情,应该要这样做法,让人烦恼轻智慧长,有爱心、有能力贡献给社会,这是正确的。使人人都能有工作,人人都能够过著幸福美满的生活,这个布施是功德,也是福德。
底下一句,『专求无上菩提道』,总不能够缺少这个方向、目标,一定要帮助人认识世间苦。世尊最早出来教化众生,他的主题就是「苦集灭道」,最早的主题,认识世间苦。苦从哪里来的?从烦恼来的,烦恼是自己招集的。如何能够离开苦难?那就得要懂得灭,灭烦恼就没有苦,烦恼没有了,苦就没有。我们还是用《华严经》的话说,执著没有,苦就没有了,六道里面的苦就没有了。分别要是放下,六道之外的苦就没有了,四圣法界的苦就没有了,你要在这上下功夫。这里面有次第,先学不执著,自行化他,我不执著了,旁边那些执著的人他看到我,看久了他就会明白,也觉悟了。为什么?我的生活快乐,他的生活很苦。我不比他富有,可能他的地位比我高,他拥有很多的财富,他富贵而不快乐。我所给他看到的,我贫贱而快乐,他看久了他会觉悟。
人活在世间是要快乐,还是要痛苦?这是个很值得思考的问题。释迦牟尼佛把物质环境舍尽了,他快乐;孔子清贫,一生快乐。这人生在世,是追求快乐,还是愿意受这些苦难?世间法要随缘,不要多事,我讲得很多,讲得很清楚。选择行业,我这一生干的这个行业是章嘉大师替我选择的,我欢喜接受。方老师只是告诉我,学佛是人生最高的享受,我对这个认识不深,没有很深的意愿。章嘉大师劝我,我认真去思考,最后我接受,一门深入,长时薰修。我那时候想到,接受这个行业是有好处,什么好处?一生当中读自己喜欢读的书,做自己喜欢做的工作,讲学!讲经教学喜欢做的工作,於人无争,於世无求,你说多快乐。晚年这几年参加国际和平会议,这是缘,不是我求他的,是他来找我。昆士兰大学跟格里菲斯大学来找我,我们看看这个事情是很重要,也乐意尽一点绵薄帮助他们。要没有这个缘,我们想不到这个事情,从来也没有动过这个念头。
我们确实是佛的好学生,尊师重道,就像《观经.上品上生章》上所讲的,佛叫我们做的,认真努力去做;佛叫我们不要做的,我们从来不起心动念。遇到别人提出这个工作,这个工作确实帮助社会、帮助许多苦难众生化解冲突,真正能生活在和谐的社会,和谐的世界,这也是佛法的慈悲度众,众生无边誓愿度!所以我们也就随缘参与了。把佛陀、中国古圣先贤的理念介绍给大家,而且我们也做了个示范,做得很成功,让他们真正相信,古圣先贤的教诲在现代这个时代还是有殊胜的效果。我们就让他们去推动了,回到本位,我们的本位是念佛,讲经教学,其他的不是我们的事情。我们的生活很简单,我们的工作很单纯,现在我们善於运用这些高科技,纵然是独善其身,同时可以兼善天下,这个生活确实是方东美先生所说的。「专求无上菩提道」,我们专求无上菩提道就是用持名念佛,一定要发四弘誓愿的心,度众生,断烦恼,学法门,成佛道。
下一句说『毁訾五欲赞禅定』,「毁訾」在此地就是放弃、放下,不是叫别人放下,是叫自己放下,这个道理一定要懂。世尊一生所讲的教诲对谁说的?我如果说皈依了,就是真正拜他做老师了,给我说的,不是给别人说的,我才能学到东西。现在有很多学生,天天在学习,学不到东西,原因在哪里?他想错了。讲到不好的地方,「这个老师不是对我说的,是对他们说的,与我不相干」,那他什么都没学到。真正会学的人,听到老师的话,「对我说的」,我才真正得受用。不能批评别人,不能要求别人,为什么?缘不成熟。我能听懂、我能接受、我能回头,我就是这个法门的当机者。那个人他听不懂,虽然我们一起听,他听不懂,他不能依教奉行,他不是当机者,他是旁听生,他是到这儿来听听玩的,他不是真正接受教导的。我们是正规的学生,是来接受教诲的,所以字字句句为我说的,不为别人说,是为真正佛弟子说的。
受过三皈五戒、受过菩萨戒,不一定是真正弟子。这个从前李老师给我讲得很多,章嘉大师也给我讲得很多,非常慈悲,佛法重实质不重形式。形式上受的三皈五戒、具足戒,不一定是真的;没有受过戒的,听到佛的教诲,认真努力把它落实在生活上,依教奉行的,这是真正佛弟子。所以,我们的学习从哪里学起?首先从放下五欲六尘。我们在这么多年当中常常勉励同学,放下自私自利,放下名闻利养,放下五欲六尘,放下贪瞋痴慢,我讲了十六个字,四四十六。这十六个字真正能放得下,你才能入大乘之门,你才能入净宗之门。
这十六个字放不下,你永远在门外,没入门;换句话说,没入门你还是轮回心,你还是造轮回业,你离不开六道轮回,念佛不能往生,护持净宗道场也不能往生,为什么?你这个没放下。但是虽没有放下,不能往生,你护持道场,你一生念佛,这是福报,变成有漏福报。无论你在哪一道,你享福,人道也享福,畜生也享福,饿鬼也享福。饿鬼什么?做土地公、做城隍、做山神,有很多信徒去拜拜你,去祭祀你,鬼道里面叫多财鬼。只有在地狱里面受苦,那是一点福报都没有。可是你要晓得,地狱的果报受满,他离开地狱,离开地狱或是到饿鬼道、或是到畜生道、或是到人道,他还有余福。过去修的福在,福不会丢掉。
「赞禅定」,禅定在净宗是什么?一心不乱,浅一点的,功夫成片。功夫成片是定,未到定,就是你修这个定不及格,考试只能有二、三十分,未到。但是未到定求生净土管用,生凡圣同居土。这个未到定是什么?我讲的十六个字就是未到定,可不能轻视,为什么?你有这十六个字不能往生,没有这十六个字,往生凡圣同居土,品位不高。所以你常常想著,我还有没有自私自利?我还有没有名闻利养?我还有没有五欲六尘?还有没有贪瞋痴慢?要认真去想。如果有,赶快放下,否则的话,这一生念佛往生受了障碍,不是别人障碍我,自己障碍自己。
真的放下了,你自己会有信心,这一生决定得生。再加一点努力,像锅漏匠他们一样,成一个自在往生。那个往生不但自利,会度很多人,为什么?大家看到你的样子,受到你的感动,你度化很多众生。这是应当要学习的,『是故得成此光明』。灭爱光我们就学到此地,现在时间到了。